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时间:2023-09-19 18:54:4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 键 词:体育心理学;身心健康;运动干预;中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80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4-0106-05
团中央、教育部、体育总局制定了相关规定和政策,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中小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以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来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1]。但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行为问题、心理危机与疾患问题、网络成瘾问题、攻击问题、校园暴力事件以及他们体质健康下降问题等仍不能得到有效解决[2]。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了全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发现至少有3 000万儿童青少年出现了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并出现增多趋势[3]。某些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疾患与成年期心理疾病存在相关性,他们的心理卫生问题均会影响到成年期的身心健康[4]。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肥胖率与近视率都出现增加趋势,他们的耐力、力量和柔韧性有下降趋势。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真正与国家要求相差甚远。
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测量,其目的在于了解他们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3个方面,而非仅是体质、体能健康状况方面的问题。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自编了题目结构合理、易操作(约3~5 min完成)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量表,全方位、系统地探讨了我国目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及影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因素,并制定运动处方干预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以期培养我国中小学生健身意识,养成锻炼习惯,增强体能,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上海市城区、广州市城区24所中小学校,共计5 780名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上海和广州两地各12所中小学,其中小学各6所,中学各6所。每所小学分别选取小学4年级2个班和6年级2个班,每所中学分别选取初中初一两个班和初三两个班,高中高一2个班和高三2个班),其中小学生1 941人(男生959人,女生982人),初中生1 934人(男生963人,女生971人),高中生1 905人(男生967人,女生938人)。
1.2 研究方法
1)自编中小学生身心健康量表并进行调查。
在前人研究成果[5-7]基础上,编制中小学生身心健康量表。它包括中小学身体健康分量表、心理健康分量表和社会健康分量表。身体健康分量表包括维度:身体症状、体育锻炼、睡眠状况、卫生习惯、健康饮食和健康意识。心理健康分量表包括维度:心理疾病、情绪稳定、自我认同和学业成就动机。社会健康分量表包括维度:人际关系互动、生活适应和亲社会行为。中小学身心健康量表和3个分量表,均采用5点记分方法,得分越高表示身心健康越好(“身体症状”和“心理疾病”两个维度采用反向计分)。经检验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总量表及各个分量表的克伦巴赫系数均在0.90以上,Guttman分半信度在0.86~0.89之间,重测效度在0.84~0.96之间,这表明编制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2)实验法。
运动处方实施:处方1:篮球类练习游戏、篮球小比赛,辅以小足球练习。先进行篮球类练习游戏,约15 min后,篮球小比赛,约20 min后,再进行小足球练习,约15 min。处方2:健绳操练习游戏、健绳操小比赛,辅以健身操练习。先进行健绳操练习游戏,约15 min后,健绳操小比赛,约20 min后,再进行健身操练习,约15 min。处方3:轮滑练习游戏、轮滑小比赛,辅以轮滑基本技术练习。先进行轮滑练习游戏,约15 min后,进行轮滑小比赛,约20 min后,再进行轮滑基本技术练习,约15 min。运动处方干预前后,对实验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进行比较。
锻炼强度采用中等强度:对中小学生桡动脉进行脉搏测量,每次测量15 s,乘以4,以此来反映中小学生1 min的心率,一般控制心率在120~140 次/min。每次锻炼时间为40~60 min,每周3~4次,锻炼时间安排在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持续时间为12周。
3)数理统计与分析。
全部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
4)调研和实验时间。
调研和实验时间在2012年3月至2012年7月。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现状
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表明,以5分制评分,中小学生身体健康平均为3.23分,心理健康平均为3.14分,社会健康平均为3.07分,身心健康的总体情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从各个维度来分析,在身体健康维度方面,中小学生的健康意识(4分)、卫生习惯(4分)得分最高,其次身体症状(3分)为中等,健康饮食(2.5分)仅能够达到及格线,而体育锻炼、睡眠状况方面最低,未能达到及格线水平。在心理健康方面,中小学生的自我认同(4.5分)得分最高,其次情绪稳定(3分)、心理疾病(3分)为中等水平,而在学业成就动机方面仅达到及格线。在社会健康方面,亲社会行为(4.5分)得分最高,人际关系(3分)处于中等水平,而在生活适应方面未达及格线。以上现象表明,尽管目前中小学生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但他们体育锻炼意识淡薄、睡眠不足,生活适应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当今社会,家长“望子成龙”,学校想尽办法增加中小学生的学习时间,均不顾及中小学生兴趣爱好、心理承受能力和身体锻炼的时间,他们参与身体锻炼的次数不多,娱乐活动及休闲时间又多以看电视、玩电脑,上网玩游戏等静止活动为主[8]。他们睡眠质量也为此受到严重影响。中小学生常过着紧张的学习生活,日积月累,他们的生活适应能力出现问题,甚至有厌世情绪。参与运动的缺失,其直接结果是容易引起肥胖增多、体能下降。这些不合理现象,使得我国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出现不少问题。
2.2 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因素
1)性别、年级的影响。
经多元方差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见表1)。由表1可以发现,中小学男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均显著好于女生,中小学女生社会健康好于男生;小学生男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均好于初中生和高中生,初中男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均好于高中生;高中生社会健康均好于初中生和小学生,初中生社会健康也好于小学生。这些研究结果与Hamilton[9]和Cung等[10]的研究结果有部分相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中小学男生活泼好动,喜欢竞技运动。中小学生女生喜欢安静、追求时尚美,更喜欢健康、娱乐性活动。所以男生在体育锻炼、睡眠状况、情绪健康、自我认同和人际关系互动和亲社会行为方面明显好于女生。研究还表明,中小学女生卫生习惯与健康饮食方面好于男生,可能与她们更加关注饮食可能带来的体型变化有关。
随着年级的增高,中小学生身心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越来越出现问题,这一结果与HaleIII等[11]研究结果相一致。这可能与我国目前的教育及考试制度等有关。随着年级的升高,中小学生的社会健康越来越好,说明他们能够接受新鲜事物,逐渐能与父母、长辈、老师进行沟通,能与同学和平相处,与志趣相投的人交流、做朋友,做一些亲社会行为,使他们逐渐适应了社会环境和生活。
2)体型、学业成就的影响。
经多元方差分析,体型适中、学业成就好的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均好于体型偏胖和偏瘦、学业成就一般和较差的中小学生(见表2)。体型适中的中小学生一般性格开朗,喜欢参与运动,有朝气,充满活力,自我效能感较高,做事较有耐心,自信地认为自己能够胜任该做的事情。体型偏胖和偏瘦的则相反,不爱运动、有自卑感,自我效能感比较低。
学业成就好的中小学生表现对待事物有高度的认知,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做事有恒心、有信心。他们善于与老师、同学交流,自我效能感较强。在课外活动时间,他们喜欢参与各种身体锻炼,比较清楚知道参与锻炼对提高自己学习和身体健康等有益处,在锻炼中他们能享受到运动愉,在运动中释放在学习上、课业上承受的压力,并结交了不少志趣相投小伙伴和小朋友。学业成就一般和较差的中小学生则相反,在课外活动时间,他们不喜欢参与身体锻炼,对锻炼的益处有比较模糊的认知。上述原因说明,学业成就好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均好于学业成就一般和较差的中小学生。
3)家庭背景、经济收入的影响。
经多元方差分析,除身体健康外,生活在双亲家庭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均好于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生活在大专以上家庭里,他们身心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均好于中专以下家庭的中小学生。经济收入高的家庭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均好于中等、较低经济收入家庭的中小学生(见表3)。这可能与不同结构家庭、不同学历家庭的环境和教育有关。
4)寄宿形态、学校类型的影响。
经多元方差分析,寄宿学生与非寄宿学生相比,非寄宿的中小学业生身心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均显著好于寄宿学生(见表4)。寄宿学生可能由于家庭住址离学校远、父母忙于工作或做生意、无法照顾孩子等原因,让他们的孩子住在学校里。在学校里,学校规定不让学生外出,环境封闭,大部分时间不能与外界联系。他们的学习生活单调,再加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多数学生缺乏锻炼,就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往往产生孤独感,对学习生活不适应。他们的社会健康也产生问题,不能与老师、同学较好的沟通。非寄宿的中小学生与外界接触多,有他们父母的精心照顾,学习生活上较适应。少数部分条件好的家庭,还让孩子定时去健身俱乐部去锻炼,因而他们身心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要好于寄宿的中小学生。针对寄宿的中小学生,建议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活动,安排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加强对寄宿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城市的中小学生在身心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方面均显著好于乡镇的中小学生(见表4),这可能与城市的中小学具有教育资源优势等有关。
2.3 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运动干预
1)总体干预效果。
经过12周运动干预,使实验组中小学的生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提高,达到良好及以上水平(见表5)。
2)运动干预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分析。
中小学生在参与运动处方1、处方2、处方3后,他们身心健康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在身体健康方面,中小学生的身体症状、身体锻炼、睡眠状况、健康意识与他们参与的3个运动处方存在非常显著性的相关(P0.05)。中小学生在参与运动处方后,他们身体的乏力症状、身体疼痛症状等基本消失,睡眠状况得到改善,培养了健康意识,在课余时间有了参与身体锻炼的好习惯。在心理健康方面,中小学生的心理疾病、情绪稳定、自我认同、学业成就动机与他们参与的3个运动处方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P
3 结论
1)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总体状况是中等偏上水平,小学生社会健康比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差,高中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比初中生、小学生的差。在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各维度来看,中小学生严重睡眠不足,参与身体锻炼意识淡薄,在生活上也很难适应社会环境和学习生活上的变化。
2)不同性别、年级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小学男生身心健康好于女生,中小学女生社会健康好于男生。随着年级升高,中小学生身心健康问题越严重。
3)不同体型、学业成就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体型适中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均好于体型偏胖、偏瘦的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好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均好于学业成就一般和较差的中小学生。
4)不同家庭背景、经济收入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双亲家庭、高学历家庭、经济收入高家庭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均好于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低学历家庭和经济收入低家庭的中小学生。
5)不同寄宿形态、学校类型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非寄宿、城市学校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均好于寄宿、乡镇学校的中小学生,寄宿与非寄宿的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城市学校的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均好于乡镇学校的中小学生。
6)适宜运动处方干预,能够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运动处方干预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存在非常显著性的相关。运动干预后,高中生身心健康干预效果好于初中生和小学生,小学生社会健康干预效果好于初中生和高中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EB/OL]. http:///jrzg,2011-12-25.
[2] 边玉芳. 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8-25.
[3] 殷恒婵,陈雁飞,张磊,等. 运动干预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 体育科学,2012,32(2):14-27,57.
[4] 齐方. 青少年精神障碍你了解多少[N]. 光明日报,2010-05-20.
[5] 雷开春,杨雄. 中日韩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指标、现状及影响因素[J]. 青年研究,2011(3):11-21.
[6] Neumark-Sztainer D M,French S A,Resnick M D. Psychosocial correlates of health compromising behaviors among adolescents[J]. 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1997(12):37-52.
[7] Keyes C M. Promoting and protecting mental Health as flourishing:A complementary strategy for improving national mental health[J].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7,62(2):95-108.
[8] 高中建. 当代青少年问题与对策研究[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239.
[9] Hamilton N A,Gallagher M,Preacher K J,et al. Insomnia and well-being[J].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007,75(6):939-946.
一、目前农村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认识误区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认识上的片面性、模糊性。突出表现在:
⑴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多此一举”。 长期以来,由于受“智育至上”思想的影响,人们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把眼光盯在考试分数上,根本无暇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
⑵过分夸大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媒体认为,中小学生34%有心理障碍,12.5%有心理缺陷,28.1%有心理异常,甚至有报道称只有17%的中小学生心理是健康的,而有关中小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或逐年递增等话语更是屡见报端。勿庸置疑,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无可厚非的,但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到了如此耸人听闻的严重地步,也是值得怀疑的。
⑶学生缺乏心理健康知识。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了解甚少,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理解得不够透彻,存在着认识上的片面性。他们有的认为,心理健康是人的“心里”活动,只要不想坏,心理就健康了,即“心理健康等于心里没病”;还有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只有极少数心理不健康的学生需要进行心理辅导,而来心理咨询的学生都是有心理疾病的;还有的认为,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都是心理健康的,而“后进生”就成了心理不健康的“问题学生”。
(二)杂拼心理健康教育从教人员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从教人员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素养和较出色的人际交往策略。但从总体上来看,农村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多以兼职为主,大多数学校的心理咨询教师来源于学校德育工作者、行政管理人员、班主任、医务人员等,他们对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学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或只经过短期的培训,掌握现代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的很少。这种师资配置上的随意性,严重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德育化倾向严重
尽管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许多交叉、重叠之处,但两者毕竟有本质的区别。思想品德教育要解决的是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问题,其目标在于增强中小学生调控自我、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发展自我的能力。
(四)片面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单一学科化
心理健康教育是综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现代医学、社会学等科学的基本原理,采用多种方法对中小学生心理施加影响,以促进其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种教育活动。其实施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仅就心理辅导而言,就有会谈、角色扮演、信心训练、行为矫正、心理沟通和心理测量等。但目前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学科化、知识化的倾向,片面追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向中小学生强行灌输有关名词、定义、概念,强行记忆心理学知识和原理,甚至像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机械地设定知识体系、目标任务。
(五)过分推崇心理测验
目前,各地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常规的工作之一就是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在中小学生心理档案建设中,一些学校过分推崇心理测验,甚至违反心理测验的道德准则而造成不良后果。主要表现在:其一,一些心理施测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不熟悉测验内容,测量程序不科学,施测现场环境混乱,影响了心理测量结果;其二,误用、滥用心理测验,把学生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均用测验的手法加以定性描述,甚至使用通俗刊物上登载的游戏性测题或自编的问卷来检测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强迫学生接受测验;其三,未遵循心理测量的保密性原则,随意处置测查结果,暴露学生隐私,或把学生的心理档案作为品德评定的依据和人事档案材料。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种种不良倾向或错误操作方式,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其成效,不利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维护。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化、现代化、专业化和本土化等发展趋势,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策略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一)学校除要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团体心理训练等活动外,还要加大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学习问题的研究。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和学习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学习与考试压力始终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学习问题也始终是中学生心理咨询的主要内容之一。一旦学习方法有所改进,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定有所提高。
(二)在保证心理健康教师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大幅度提升培养的量,以满足各中小学的人才需求。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当前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当前,很多中小学校已经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始采取相关手段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需解决,本文将详细阐述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以期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经专家验证,当前很多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大多形成于中小学时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关系到当下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对于大学甚至之后的心理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很多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厌学、焦虑、自私等现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心理健康状况是可变的、可逆的和发展的,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以及必要性。
1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学校未能重视心理活动课:中小学校未能够重视心理活动课的重要性,在课程的安排上存在很多问题。首先,课程设置不合理。当前很多中小学校的课程量比较少,课程时间比较短,教学方式单一,而且还经常存在心理活动课被其他课程随意取代的现象。其次,教学资源配置不足。教学资源配置不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硬件设施不健全,很多学校教学设施不健全,心理咨询室及相关心理咨询辅导用具不健全;二是缺乏具备专业知识及丰富实践经验的心理学老师。很多中小学校的心理学老师都是兼职老师,甚至是一些思想道德修养老师,并不是心理学专业的职业老师。
1.2存在片面化教育现象:当前我国很多中小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上都存在片面化教育现象,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咨询问题、忽视中小学生心理辅导问题,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矫正性心理咨询、忽视对中小学生进行发展性心理辅导。同时在进行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时,很多教师存在仅就问题谈论问题的现象,而未能够进一步探索对该学生心理产生影响的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
1.3存在学科化倾向:中小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其培养健全人格。然而,当前很多中小学校未能明确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目的,仅仅将它当做一门学科来进行,并未能深入学生生活运用心理活动课来解决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而只是进行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灌输,甚至还不科学地布置课程任务、组织考试。这种做法不仅不能够实现开设心理活动课帮助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目的,甚至还给学生增加了课业负担。
2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现途径
2.1强化课堂教学的渗透性:理论讲解通俗化。做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但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出于现实需要及能力考量,并不需要他们以直接理论的方式理解与掌握这些复杂而专业的心理学理论。教师在进行相关理论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生动化及通俗化的处理,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理论知识实践化。教师必须要具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进行心理活动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矫正中小学生的心理,维护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中小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教师不仅仅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要善于运用相关心理学知识,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出符合特定学生的心理干预措施以及心理辅导方案,解决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能够真正发挥心理学教育的现实作用,而不仅仅把它当成一门学科对待。重体验、重感悟、重反馈。教师必须要能够真正发挥心理活动课的功能。因此,在进行心理活动课的教学时,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增进对学生的了解,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可在进行一堂课程之前,首先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电话家访等形式与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最后根据交流结果来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内容;第二,注重体验。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相关理论知识之外,还应该注重活动情境的运用。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活动情境,让学生通过参与来亲身体验到一些正能量,例如,团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以及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等。通过活动情境的体验,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第三,注重反馈。在心理活动课中,教师主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尽情释放情感与体验情感,以达到矫正学生心理之目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在课堂上积极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帮助学生领悟其中的道理,并能够运用于课堂之外其他问题的解决。同时,教师要倡导学生在课下养成将感悟记录下来的习惯,并鼓励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同学与家长之间相互交流与思考。
2.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教师培训:教师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力军。要做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要培养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综合素质较强的教师队伍。当前,可以通过以下四种培训方式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第一,专业技能培训。中小学校可以与其他的高校联合起来,邀请在心理学领域一些知名的专家或者是教学经验丰富的心理学老师来校进行专门的指导与培训,以提高本校心理学教师的专业技能。第二,研讨式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各种有关心理学方面的学术交流会,在相互交流中提高专业技能。第三,评促教式培训。所谓评促教式培训,是以一些公开课、交流课的方式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由专家听课并在课程结束之后提出相关建议,以达到弥补其不足之目的。第四,讲座式培训。讲座式培训,就是由中小学校邀请相关专家针对当前心理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热点问题、重难点问题或者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学校相关教师以听讲座的方式进行学习。
3结语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中小学生当下乃至以后能否健康成长。培养健全人格、维护心理健康是学校进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教师必须要明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做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冲,孟万金.国内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叙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8,(03).
[2]杨晓霞,尹丽娜.关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3]廖金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06).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健康的范畴在扩大,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不仅要求人们有着健康的身体,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
一、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农村中小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电视、网络、电子游戏等也在慢慢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家庭方面: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很多农村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这些都给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些小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或心理方面的问题。从我校的情况来看,现在农村中小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许多农村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在教师的观念中,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它与自己的教育教学无关,可做可不做。甚至有很多老师认为对心理健康的学生没有必要搞心理辅导。学校也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提到议事日程,落到实处。即使有的学校开了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它也只能解决少部分学生身上发生的心理问题,如要解决所有孩子的心理问题,精力也有限。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许多农村学校教师包括心理辅导教师,缺乏应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在实际的心理辅导过程中不能正确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去引导孩子,而是采取品德教育的方式,以批评教育、惩罚教育为主,这样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有可能导致学生又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还有些教师由于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不能及时发现和正确判断学生的心理,简单地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归因于品行问题,采取不恰当的教育措施,从而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有部分教师不能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其本身都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更别说教育学生,这样的教师往往也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再者,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农村中小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独立与依赖、成就动机与耐挫力、渴望交往与心理闭锁的矛盾。他们面对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环境,其心理压力不仅来自学校,也来自家庭和社会,对这些压力,许多学生深感力不从心,无法适应,再加上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了一部分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此外,还有家庭方面的原因,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缺乏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知识,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忽视了“留守儿童”精神上对父爱、母爱的需求。
二、如何实施好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关注“留守儿童”
长期的留守,得不到父爱、母爱,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在农村看到小孩子由祖辈带、儿童满地爬、接受不到应有的教育、孩子心理健康没有人关怀等种种现象,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些留守孩子对父母呵护的心理需求。这也需要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给予广泛关注,除了从物质上对他们帮助,精神上还应给他们更多关爱,建议平时应与留守儿童多沟通,多一些精神上的鼓励,心理上的开导。
2、整合资源,积极开辟未成年人心灵沟通的多种渠道
充分发挥心理学专业师资的优势和心理协会的作用,建立心理咨询专家库,组建心理咨询服务志愿者队伍,成立 “未成年人心理咨询网站系统”、“未成年人心理咨询热线”,由心理专家和心理服务志愿者为未成年人提供专业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定期组织心理专家到中小学校举办心理讲座,开展公益的心理健康咨询活动。
3、加大投入,建立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要优先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问题。建议有关部门核定并增加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项编制。完全中学和中等职校应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项编制,初级中学和小学也应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项编制。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人事部门应给予设置中小学心理健康专业职称评定机机制,制定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考核评价标准和教师职称评定的依据。
4、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重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教师个人的发展,而且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调查表明,学生80%的不良情绪来自于身边的长者,当然也包括教师。因此,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任课老师的专业培训。使教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把师源性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减到最低程度,使教师在工作、生活中应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帮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5、家校互动,不断提高家教水平
进一步完善现有家长学校(委员会)的管理机制,使家长学校(委员会)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把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家长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组织学生家长进行较为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家教方法的学习,引导家长改变传统思想观念,重视子女心理问题,加强与子女交流沟通,努力形成家、构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促进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 职业;疲劳;精神卫生;对比研究;学生保健服务
【中图分类号】 R 395.6 G 443 G 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7-0802-03
Impact of Occupational Burnout and Mental Health 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ir Students/ZHU Shu, DONG Li-ping, DU Rui-hong, et al. Medical Department of Northchina University, Jilin(132013), Jili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eachers' occupational burnout and mental health on mental health of their students in the schools in Jilin area,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First, questionnaires about teacher's occupational burnout and 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 were conducted among 1 192 teachers in 19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Jilin area. Totally 81 Teachers whose occupational burnout and mental health were lower than the norm level and 64 higher than the norm were sampled randomly, and then 3 346 students charged by twogroups of teachers in the classes of 16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mong the schools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with mental health test (MHT). Results Mental health of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was better than 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he class-master's occupational burnout and mental health were at a low level, which led boy's loneliness, girls's phobia, pupils' learning anxiety and phobia,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ersonal anxiety and phobia.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them. Conclusion Teacher's occupational burnout and mental health has influence on secondary and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Key words】 Occupations; Fatigue; Mental health; Comparative study; Student health services
教师的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一直受到关注[1]。为针对性开展学生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靠的依据,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笔者于2009年对吉林地区19所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职业枯竭问卷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对吉林地区19所中小学校共1 192名教师进行调查,检测出存在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的班主任81人,随机抽取32人;无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常模的班主任64人,随机抽取30人;然后对62名班主任所教班级的3 346名学生,采用中小学用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得到有效问卷2 982份,有效率为89.12%。其中男生1 554名,女生1 428名;小学生1 396名,中学生1 586名。存在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的32名班主任所教的小学生761名,中学生515名;无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常模的30名班主任所教的小学生635名,中学生1 071名。
1.2 方法
1.2.1 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量表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 采用王芳、许燕提供的中国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量表[1],分别筛选出无职业枯竭和存在职业枯竭的班主任。并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2],分别筛选出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常模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的班主任。然后在19所中小学校进行随机抽样。
1.2.2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采用中小学生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进行测量。《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是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修订而成的,可用于综合检测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该量表有8个内容量表和1个效度量表(即测谎量表)。8个内容量表分别是:学习焦虑(A)、对人焦虑(B)、孤独倾向(C)、自责倾向(D)、过敏倾向(E)、身体症状(F)、恐怖倾向(G)、冲动倾向(H)。内容量表总分反应个体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同时各分量表统计结果,可诊断个体在某一方面的心理问题倾向与严重程度,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3]。
1.3 数据收集与整理 应用Foxpro程序建库录入数据、筛选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 表1结果显示,心理健康者2 676人,占有效问卷的89.74%。其中中学生1 460人,占92.06%;小学生1 216人,占87.11%。男生1 394人,占89.70%;女生1 282人,占89.78%。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小学生(χ2=19.752,P
2.2 教师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2.1 不同性别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表2结果显示,小学班主任有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可使男生的孤独倾向和女生的恐怖倾向有统计学意义(P
2.2.2 不同性别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表3结果显示,中学班主任有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可使男生的孤独倾向和女生的对人焦虑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2.3 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表4结果显示,班主任有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可使小学生的学习焦虑、孤独倾向和恐怖倾向有统计学意义,中学生的对人焦虑和孤独倾向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况 在所调查的中小学生中有心理健康的占89.74%,有心理问题的占8.92%,有心理障碍的占1.34%。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小学生。叶苑[4]的研究显示,城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正常的有82.7%,有心理问题倾向的有14.8%,心理问题较严重的有2.5%。说明吉林地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3.2 教师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教师有无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高低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一直受到关注。研究结果表明,吉林地区教师有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小学班主任有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可使男生的孤独倾向和女生的恐怖倾向有统计学意义。中学班主任有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可使男生的孤独倾向和女生的对人焦虑有统计学意义。中小学班主任有职业枯竭及心理健康水平低,对男生的孤独倾向有影响,说明班主任的不良情绪情感、认知、行为导致男生孤独、抑郁,人际关系不良,表现为退缩、自我评价较低、受同伴欢迎的程度较低。小学女生的恐怖倾向较明显,说明班主任的不良情绪情感、认知、行为使本来就胆小的女生更害怕教师,进一步泛化害怕所有的“权威”,导致恐惧心理,控制点不适宜,表现为退缩、问题行为、面对困难无法应对。而中学女生的对人焦虑明显,说明女生人际交往障碍,表现为退缩、怯懦、依赖性强、自卑感强,在他人面前常感不安、焦虑、不善表达,在人际关系上容易产生焦虑。
班主任有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可使小学生的学习焦虑、孤独倾向和恐怖倾向有统计学意义,中学生的对人焦虑和孤独倾向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小学班主任的不良情绪情感、认知、行为使小学生易产生情感障碍,学习中遇到困难不敢向教师请教,也不知如何处理此类问题,导致学习焦虑;教师情感枯竭,可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减少,进一步影响到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产生退缩,表现为孤独、自我封闭。另外,由于吉林地区小学班主任的带班时间长,一般是3~6 a,这使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较长,而小学又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较大。而中学班主任的不良情绪情感、认知、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方面,中学阶段恰是学生的青春期,此时的自我意识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心理是否健康往往在人际关系中得到反映;人际关系中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害羞、胆怯、自卑、嫉妒和闭锁心理。
研究结果显示,教师有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恐怖倾向等方面。这说明教师有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对学生的情绪情感、人际关系、学习成绩、自信心方面有影响。因此,应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以便对其学生的心理健康给予积极的影响。主要应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入手,如政策支持、社会舆论、家长的理解、学校定期开展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健康讲座及必要的个体心理咨询等活动,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 参考文献
[1] 王芳,许燕.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心理学报,2004,36(5):568-574.
[2]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
[3] 郝秀刚.某职业中专学生心理状况调查.中国校医,2008,22(1):73-74.
【关键词】心理效益;心理健康;体育教学
A Tentative Study on the Physical-Psychological Education Pattern for Elementary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CHEN Xia-ni1, ZHANG Jin-qiang2
(1.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2. Henan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College, Zhengzhou 451450, Henan)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status quo and features of elementary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and insufficienci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today. It discusses the psychological benefit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ries to explore the method in physical-psychological education of elementary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Keywords】 psychological benefit, mental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1 引言
众多研究表明,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增强体质、预防疾病,还能影响心理健康。适度适量的体育锻炼,能够给个体带来情绪的愉悦,并能改善人际关系,促进个体形成完善的人格。中小学生处于身心高速发展阶段,身体机能尚不完善,特别是神经系统发育还不成熟,情绪波动较大,心理承受能力也有限,因此,建立一个与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相适应的体育锻炼模式,是体育教育、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要求。
2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及特点
本世纪初,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组对全国16472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小学生中度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检出率16.4%,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数占4.2%〔1〕。最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基本支持这一数据,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确不容乐观。河南省2004年对12所中小学5812名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中高焦虑水平学生检出率为3.8%,内容量表检出率最高的为自责倾向(9.02%),其次是对人焦虑倾向(8.66%)〔2〕。安徽省2007年对全省20所中小学校6088名学生展开心理调查,发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分阳性检出率为2%,各分量表阳性总检出率为总人数的68.1%,其中学习焦虑因子检出率为57.3%〔3〕;佛山市2009年对市内五区3000多名中小学生进行测查,抽查结果表明,约18%的学生在不同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偏差,其中,出现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占总体的6.3%;甘肃省2010年对省内2256名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总分危险率占16.9%,异常检出率为1.9%。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其不良心理现象主要表现在:独立意识欠缺,依附性心理强;群体意识差,环境适应能力较弱;意志品质薄弱,调控自我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必要的自我责任感、群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处理问题能力较差;缺乏自信心,易产生孤独、寂寞和焦虑、紧张的情绪;大多数中小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太多的自私心理,缺乏互助与合作精神。
3体育锻炼的身心效益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学校的重视,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和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都未能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体育教育历来都是中小学教育里不可或缺的科目。因此,如何有效利用体育活动、体育锻炼,获取体育锻炼的最大心理效益,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发展,是对现代体育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
以生理为基础的研究表明,去甲肾上腺素(NE)的减少可引起注意力和记忆力减退,社会活动减少,觉醒状态改变,5-羟色胺(5-HT)减少可导致冲动控制能力减弱,食欲下降和易激怒,而体育活动可以使血液循环中5-HT、NE的含量上升;β-内啡肽可以使人产生欣,增加对疼痛的耐受力,改变食欲,降低焦虑、紧张的情绪,而运动能引起血浆β-内啡肽浓度的上升。另外有实验表明,运动后脑组织中的核糖核酸会增加10%~12%,核糖核酸能促进脑垂体分泌神经激素――多肽组成的新蛋白质分子,有人称之为“记忆分子”,这种物质对促进人的思维和智力大有益处。身体锻炼能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增加心血管的收缩性和渗透性,健康的血液循环可使体温恒定,有助于保持神经纤维的正常传导性,从而有利于心理健康。
有学者认为,学校体育可以降低个体应激生活事件所带来的紧张水平,缓解学生的情绪。体育锻炼对中小学生情绪、情感具有调节作用,有助于不良情绪的宣泄,而进行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是不良情绪宣泄最有效的方法。对抗性的体育运动主要使用身体语言,易使参与者产生亲近感,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行有效的感情交流,由于运动本身具有竞争性,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学生增强自信、自我激励,获得奋发向上的积极情绪体验。当学生顺利完成某项体育任务后,会产生“我能”、“我行”的自信心,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并从中体验到满足、舒适等运动愉,产生良好的心境。
总而言之,从体育锻炼的短期心理效应来看,主要是正性情绪体验、宣泄排解心理压力等;从长期心理效应来看,学校体育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可以归纳如下:一、促进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促进感知能力、观察力等认知心理发展;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增强自尊、自信及责任感;提高竞争性,激发进取心;增强学生的自觉性、自制性及克服困难的决心与意志,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二、有利于发掘大脑潜力,促进学生智能发展;有利于消除心理疲劳、缓解心理压力,改善心理状态的自我调控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改善与提高心理素质与能力,促进心理的协调发展。
4中小学生“体育――心理”教学模式
中小学生年龄跨度大,身体发育特点不一样,心理发展特点也不同。通过体育教学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体育以其独特的形式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称之为“体育――心理”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应该以预防、发展为主,因此体育运动强度、频率、时间、方式等,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进行设计。
低龄阶段(小学中低年级):该年龄段儿童粗大运动技能发展较好,但精细运动技能处于发展阶段,协调性较低,情绪控制力较低,过难或者过于复杂的体育运动会挫伤孩子的身体及学习的积极性。这个时期的体育教学,运动强度不能太大,以保护他们的身体及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应注重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并在体育运动中,让孩子体验更多的积极情绪。在体育教学内容上,可多采用活泼、欢快的游戏和集体项目,使学生体验到愉快和欢乐,增强学习兴趣。
青春期阶段(小学高年级及初中):该年龄段儿童身体急剧变化,第二性征出现,学生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个性发展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教师在安排体育教学任务时,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也需要考虑到学生个性发展,尽量让学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在这一时期,教学任务除了安排集体项目如球赛、接力赛等以外,还应安排一些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特长的项目如游泳、举重、体操等。这样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也可使学生对体育课堂保持较大兴趣。
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还应该利用课余体育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体育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组织学生参与自己感兴趣和符合自己特点的健身娱乐活动,这样既能让学生锻炼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也能使学生不愉快的情绪得到宣泄,以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
参考文献
〔1〕沃建中,马红中,刘军.走向心理健康:发展篇〔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9-10.
形式化
各种原因导致了心理教育还没能真正地融合到学校的日常教育中去,没能真正地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学生对心理咨询的理解和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差,大多学生普遍以为只有存在心理疾病的人才会去心理咨询,去了心理咨询,那说明心理肯定存在某方面的疾病。
再加上,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大环境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任务繁重,根本没有时间去专注心理课和自己的心理问题。学校为了追求高升学率,有的将心理健康教育视为一把“遮雨伞”,心理咨询室更多的是一种摆设。
很多学校表面化、形式化现象严重,没有内化为学校的自觉行为,没有真正发挥心理教育对学生的咨询和辅导功能,更没有真正走近、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
学科化
随着心理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开展,中小学心理教育出现了一种片面追求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备考以教材和参考资料为中心;活动方案没有学生自主处理的时间和空间;选材内容生活化不够;活动过程中师生关系沿袭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认知;学生的参与性与体验性不高。
老师向学生强行灌输有关心理名词、定义、概念,强行记忆心理学知识和原理。学校机械设定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甚至是心理知识体系,纠缠于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这种用学科知识传输的方式来操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教学形式单一乏味,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客观规律,势必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应。
“学科化”,不利于维护和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提倡“课程活动化”,即通过“做中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融入教师创设的各种文化情境中,身体力行、设身处地地去体验,情景交融,在体验中领悟,才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有的追求。
德育化
当前的中小学心理健康“德育化”现象十分严重,“德育化”即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
虽然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许多交叉、重叠,甚至共生之处,但两者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要解决的是中小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问题,是涉及学生品质的问题;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涉及的是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
实际上,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许多行为来源于学生的心理问题,而非道德问题。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给予干预,很容易导致行为问题,行为问题进一步的不良发展就会导致学生的品德问题,所以孩子初期的很多不良行为,例如厌学情绪、不适应、自卑、焦虑、攻击等往往是心理因素导致的。这就需要我们从心理辅导的角度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开导,反之,其效果必然适得其反,而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医学化
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首先表现在把“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相混淆,主要是面对个别学生开展心理疾病的咨询、辅导和治疗,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问题的矫治。其实,由于学习压力大,中小学生中出现一些常见的心理阴影和心理障碍是很正常的,如果把学生当作心理疾病的患者,这种医学化的倾向,会导致学生心理的高度紧张、焦虑,甚至压抑。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医学化”,主要表现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偏重于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矫治性辅导,重视个体的矫治型辅导,用治疗取向代替预防、发展,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个别化倾向,忽视了面向全体学生的预防性、发展性教育。其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面向个别差异的同时,更要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把预防和发展性教育相结合。
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完全不同于医学中的“诊疗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增强中小学生的受挫能力、环境适应的能力,使学生更有效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被动化
当前中小学的心理教师,总是期待学生主动求助,忽视了对学生的积极主动的服务,很多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但其门前常可罗雀。一方面的原因是学生对心理咨询的不理解,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心理辅导教师习惯于“守株待兔”,坐等学生主动前来求助,而不是积极主动走近学生,深入到学生中间,进入学生日常的生活世界。
心理咨询老师应该积极宣传心理咨询,消除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误解,增进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让学生明白心理咨询不仅仅是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更多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包括学习困难、焦虑、早恋、家庭及性问题,升学和就业的选择,适应不良,行为不良,人际关系紧张等。
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大方地走进心理咨询室,通过适当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有效缓解受助者的心理压力,减轻心理负担,解除心理困扰,排除心理障碍,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
成人化
专制型化的规训与控制,共同造就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站在学生的视角上去。
心理健康教育的“成人化”,主要表现为心理老师习惯于用成年人的思维,成人的认知,成人的方式来解决当前的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以成人的心理感受、道德认同和价值目标来辅导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心理体验来对待当事者,忽视了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违背了心理咨询中最重要的“共情”和“同感”原则,容易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一些中小学心理教师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常常是借鉴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模式,这就导致了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实际接受能力的忽视。有些老师不顾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照搬照抄一些心理矫治的原理,结果导致行为问题未矫正,又出现了新的适应问题。
所以,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心理发展实际,不了解学生真实的内在需求,不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这样的辅导效果必然是苍白无力的,难以触及到学生的“心灵世界”,更难以让学生产生“共情”与“共鸣”。
责任化
当前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责任化”现象严重。学生心理有问题,就找心理老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使命和任务全部交付于学校的心理教师,已成为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种普遍的现象。
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心理老师的“独角戏”,忽视了全员育人,忽视了其他学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方面渗透。所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在班主任的引领下,在心理老师的专业帮助下,各学科教师齐抓共管,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化”,还表现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的使命和任务,忽视了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影响。殊不知,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有一定的相关性。“粗放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家长缺乏对学生情绪和情感等内在需求的关注,家庭亲子关系不良、代际传递等原因都是造成学生行为偏差和心理偏常的重要原因。为此,中小学心理教育要重视学校与家庭的协同共育,寻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的合作与平衡的关系。
几点破障建议
加大“心育”资源的整合力度。当前中小学学校心理教育形式单一、内容弥散,心理资源与学校其他资源相对独立,缺乏整合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为此,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精选和整合学校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主要围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月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并整合专门学校内外部各种相关的显性的和隐形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来创设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情境,并利用、优化和整合各种文本的、自然的、生活的、信息的和经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使得有限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从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空间,充分发挥它们的促进作用。
改变传统“心育”的教育方法。从心理教师的说教、教导、说服、劝诫为主,转向对学生以谈话咨询、情境模拟、小组合作、小组讨论、自我训练、角色扮演、创作、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为主等方式,从而保障学生主动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封闭的学科性教材转向开放的文化情境转变,创设一种“非课程化”、充满文化情境式、诉诸学生生活体验和主动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一种良好的心育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发展水平,完善学生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