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旅游特色小镇建设

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9 18:54:3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旅游特色小镇建设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旅游特色小镇建设

篇(1)

[关键词] 全域旅游 特色小镇 融合发展 策略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7)02-0054-05

全域旅游是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之一,2016年初,国家旅游局公布了首批262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与此同时,我国的特色小镇建设也在迅速发展。2016年7月21日,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强特色小镇的培育工作,到2020年争取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既是特色小镇,就具备发展旅游服务业的潜质,当前,浙江、广东、江苏等地创建的许多特色小镇,同时也是旅游小镇。因此,特色小镇建设如何与全域旅游理念相互融合,创新发展,需要深入研究。

一、特色小镇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的意义

(一)有助于推进供给侧与需求侧相结合,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从供给侧来看,特色小镇为全域旅游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2016年10月14日,住建部正式公布了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等127个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这些特色小镇形态各异,产业富有特色,文化独具韵味,生态充满魅力,很多都具备发展旅游业的先天禀赋。从目前已经创建的浙江省级特色小镇来看,梦想小镇、云栖小镇、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常山赏石小镇,已经形成产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带动上下游多个产业发展,实现收益上的乘数效应,为全域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①。

从需求侧来看,全域旅游为特色小镇带来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旅游产业涉及110个关联产业和部门,其中关联比较密切的有29个产业和部门。据统计,旅游业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达八成,对民航、铁路、汽车客运业的贡献率达九成。全域旅游由于各行业和各部门的融入,居民共同参与,发展全域旅游将有助于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区域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我们发现大多数特色小镇都可与旅游业在不同层面结合起来,历史文化、城郊休闲、资源禀赋、生态旅游型的特色小镇通过发展文化交流、景点观赏、休闲娱乐为主的旅游业,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特色产业、新兴产业、金融创新等可通过产业旅游,直接或间接创造经济效益;时尚创意型特色小镇可创造综合效益。除上经济效益,全域旅游还有助于特色小创造品牌效益,传承传统文化,让特色小镇的地方文化、民俗风情、商业价值、传统手工艺传承下去,推进特色小镇的文化创新。

(二)有助于资源整合共享,形成可持续发展

特色小镇通常为“产业、文化、旅游、社区”一体化的复合功能载体,以产业为特色,当地居民生活、居住、休闲集聚,各种配套设施基本齐全。全域旅游的题中之义,也是居民共同参与,其核心是全行业中全要素的整合,全过程、全时空的旅游产品的供给,以及全方位的游客体验。特色小镇与全域旅游融合,使得当地的资源要素能最大程度地优化整合运用,而且随着全域旅游的推动,能倒逼特色小镇的资源配套完善,进而改进当地居民的生活。

从旅游的时空延展来看,大多是长时间、多景点的时空转换。一个特色小镇的全域旅游,多数时候将延伸到下一个特色小镇或者特色景点。因为特色小镇既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一个功能复合型的新型聚落区域。它既可以是大都市周边的小城镇,又可以是较大的村庄,还可以是城市内部相对独立的区块和街区,所以其中部分资源可以和城市共享,利用全域旅游把一定区域内不同的特色资源串连起来,促进资源在更宽广的区域统筹发展中充分流动,最优配置,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为未来特色小镇建设注入活力

全域旅游融入特色小镇建设,有助于丰富特色小镇的内涵,以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圈的视角,为特色小镇的建设打开新的思路。到目前为止,特色小镇创建不到200个,距2020年的创建目标,还要建设近800个特色小镇。由于全域旅游产业的综合性比较强,关联度比较大,产业链比较长,涉及并交叉渗透到多个行业、多个部门,如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产业、科技、生态环境、建筑等领域,以全域旅游的思路来规划特色小镇,将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较高的起点,注入新的活力。以浙江云栖小镇为例①,云栖小镇主要发展以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经济产业,目前已经集聚了一大批云计算、大数据、APP开发、游戏和智能硬件领域的企业和团队。除此之外,云栖小镇还注重会展旅游,创建了服务于草根创新创业的云栖大会,目前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云计算以及DT时代技术分享盛会,“2015年杭州云栖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2万多名开发者以及20多个国家、3000多家企业参与。

二、特色小镇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路径

(一)以全域旅游理念把传统专业镇提升为特色小镇

专业镇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有的一种发展模式,是以乡镇为基本单位,通过开发一两个产业或产品,带动多数农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即乡镇企业),他们主要从事的是工业制品的加工、装配和制造业,科技水平及附加值较低。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地区是传统专业镇比较发达的地区。不可否认,当前已有一些发展较好的传统专业镇已经或正在建设成为特色小镇,但仍有许多传统专业镇,需要创新发展思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比如广东现有300多个省级专业镇①,涵盖家具、陶瓷、灯饰、家电、花圃等产业,在市场上掌握了不少话语权。但根据广东省发改委提出的相关发展目标,到2017年要建成30~50个独具岭南魅力、环境优美、形态多样的省级特色小镇,到2020年建成100个左右省级特色小镇,包括智能制造小镇、绿能科技小镇、海洋特色产业小镇、互联网+小镇、时尚小镇、工艺小镇、文化创意小镇、生命健康小镇、旅游休闲小镇,产业发展、创新发展、吸纳就业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高,成为广东新的经济增长点②。换句话说,广东到2020年建成的1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很有可能从现在的300多个省级专业镇中发展而来。

把传统专业镇提升为特色小镇,既是传统专业镇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但这绝不仅仅是概念的转变,或者产业的升级,而是要以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为特征,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生活等功能平台,重新规划打造宜创、宜业、宜居、宜游的新型发展空间。在这个过程中融入全域旅游理念,全时、全域、全民参与,将有助于“特色产业”和“体验旅游”实现最大程度的统一协调发展。

(二)将特色小镇建设融入区域旅游业整体布局

特色小镇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最关键的是要把特色小镇建设融入区域旅游业整体布局。

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交通发达,特色小镇数量多,相距不远,而且产业关联性强或者景区风貌类似,所以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应与区域的旅游业整体布局融合,用好用足区域旅游资源如基础设施规划、线路规划、景区风格、客源等,切实把特色小镇的产业和旅游结合起来,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些特色小镇,特别是中西部的特色小镇,离城区较远,旅游潜力大但基础不好,亟须融入周边地区或中心地区,借势发展,以自身特色形成虹吸效应,把这些地区的人流、金融、旅游资源、产业资源等导入到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带动特色小镇健康发展。

全域旅游本质着眼点就在于利用更大时空和更多元化的旅游资源。一些特色小镇拥有独特的产业,观光交流、学习访问、会展洽谈的外地游客较多,而当地居民在该产业中的就业率高,相对地从事住宿、餐饮、运输等服务业的人就少,势必造成服务供给不足,水平不高。从区域的视角来规划特色小镇配套资源,就可以在一定程度解决这个问题,如在周边另外的特色小镇建设时,适当减少研发制造产业,更多地规划服务业,区域间特色小镇在特色产业、服务业、旅游业中相融共生,互利共赢。

(三)推行“产业+旅游+”战略,积极探索融合创新

从全国目前打造的特色小镇来看,一半以上都侧重于产业特色,如金融创新、新兴产业、高端制造、电子商务等。全域旅游与特色小镇的融合,也可先从产业着手。由于旅游业最大的特点是跨越不同产业、市场和空间,市场无边、产业无界、创意无穷。旅游业主动与其他产业融合,将形成更强的产业竞争力。可以推行“产业+旅游+”战略,积极探索融合创新的路径,延伸主导产业相关的旅游,如工业旅游、体验旅游、会展旅游、学习考察旅游等。如深圳蛇口上世纪80年代的旧工业区,通过整治更新成为建筑设计、文化创意的集聚地,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厦门元祖食品公司把糕点、糖果等食品加工制造环节向公众开放,游客不仅可以亲眼看到食品的制作过程,而且还可以参与体验制作,获得满足感;珠海一年一度的中国航展,原来也是航空航天产业的专业展览,如今已经打造成为集会展旅游、学习考察旅游的国际品牌。

三、特色小镇与全域旅游融合需注意的问题

(一)根据旅游资源禀赋,理性推进特色小镇与全域旅游的融合发展

特色小镇的发展并非一日之功,全域旅游也不是万能药。当前,首要的是推动政府、社会、企业和当地居民充分沟通,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理性推进特色小镇与全域旅游的融合发展,防止出现运动式造城,盲目投资,千镇一面。为此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要着重研究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要客观评价旅游资源禀赋,充分调研旅游市场,衡量特色小镇与全域旅游融合的可能性。以自然资源、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为主的特色小镇发展全域旅游,由于开发建设的不可逆,需要冷静、全面地评价当地旅游要素能否满足最基本的要求和条件,防止硬干、蛮干,造成资源破坏及浪费等一些不可收拾的局面。以特色产业为主的特色小镇发展全域旅游,应按照产业发展规律,强化主体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强做优,然后瞄准附加产业,逐步推进,切忌一哄而上,全面开花。发展会展、论坛、体验旅游时,还应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强化开放的心态,建设开明公正的政府,引导民众开放创业,培养市场化竞争意识,共同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二是特色小镇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应设立负面清单。一些特色小镇所发展的产业,虽具一定特色,但是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或者影响人体健康的产业,这类特色小镇应列入负面清单,禁止发展旅游业。一些特色小镇从传统专业镇提升而来,城镇环境和营商环境差,居民素质不高,政府服务意识不强,也不宜马上发展全域旅游。一些地处偏远的特色小镇,交通极不发达,安全风险大,发展规模化旅游市场,投入太高,建议也不宜提倡发展全域旅游,但不排除散客或者个人自驾游。

(二)注重顶层设计,把全域旅游理念融入特色小镇规划建设

一是建立部门合作机制。由地方政府牵头,旅游、交通、经贸、信息、公安、工商等政府部门联合组成“特色小镇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办公室”,建立顺畅高效的合作机制,实行线上线下联合办公,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统筹协调当地产业发展、工商服务、旅游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等各种问题。

二是基础设施规划要先行。建议推行“大交通”规划概念,不仅在特色小镇的规划中,先规划主干道、公共停车场、慢行交通、污水垃圾处理、公共厕所、商业服务、医疗服务、绿地公园等基础设施;还应从旅游线路科学合理规划的角度出发,把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规划纳入到区域旅游布局当中,融入区域主要交通枢纽,规划以网格为基础的道路体系,打通断头路,为特色小镇与全域旅游的融合发展奠定基础,避免特色小镇变成“特色孤岛”。

三是要创新投融资模式,拓展融资渠道。除了政府拨款、银行借贷之外,还可针对特色小镇与全域旅游,探索创新投融资模式。主要可考虑:PPP模式,主要面向市政工程、交通运输、综合开发。待特色小镇发展相对成熟后,PPP还可向环保、养老、医疗、旅游等领域不断拓展,实现PPP投资主题多元化。引入社会资本,既可出让全域旅游特许经营权,亦可联合成立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基金,PE/VC等,促进产业发展,完善旅游综合服务。大力挖掘私人Y本,特色小镇的建设本身也是家乡建设,可通过宗族血脉关系,向有实力的乡贤以股权、期权的形式筹措建设资金,共建美好家园。

(三)适当调整阶段性发展策略,以人为本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针对不同的特色小镇发不同的发展阶段,应灵活调整阶段性的发展策略,更新工具包,同时应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主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以特色产业为主的特色小镇,应根据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未雨绸缪,提前做好相应的规划调整。具体来说,在特色小镇建设初期,可着力建设产业基础设施,引入一批全国知名的龙头企业,建立健全服务平台体系,打造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解决就业,创造经济效益。中期,可围绕产业拓展相关的高端服务,如论坛、会展、文化节庆、体验娱乐等,此时应及时完善提升相关配套水平,如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品牌宣传、服务品质等。后期的发展策略,可以产业创新发展与全域旅游并重,或以全域旅游为主,推出不同的举措。

篇(2)

同年8月,中央要求各省上报首批特色小镇推荐名单,32个省市区共计159个名额。最终,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经专家复核,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建部共同认定第一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名单,特色小镇迅速推广,多地开花。由于地域辽阔,各地经济背景差异,特色小镇在不同省份、地方又有不同的模式和界定方式。

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更多指向了新兴业态

特色小镇建设是创新推动“产、城、人、文”融合的重要途径,并为破解空间资源瓶颈、产业转型升级、改善人居环境、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有力抓手。其主要目的在于吸引旅游人口进入,召唤创业者落户以及吸纳劳动力就业,进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精神,培育特色小镇要坚持突出特色,防止千镇一面和一哄而上。我认为,建设特色小镇的核心关键在于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而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更多指向了新兴业态。

所谓新兴业态,是相对于传统业态而言的,具备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商业形态,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新兴业态带来了技术创新、产业融合、产业链整合、区域分工及企业组织方式的变革。在巨大的消费市场推动和有利的宏观政策引领下,文旅产业也正迎来黄金发展期,成椤笆三五”时期引领中国“新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根据最近几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国内旅游收入总和由2013年的2.6万亿元,上升到2014年的3万亿元,2015年已经达到4万亿元的水平。未来十年,中国文旅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0万亿-50万亿元,相当于2015年GDP(67.67万亿)的73%。新兴业态与文旅产业融合,给中国特色小镇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和活力。

新兴业态与传统产业嫁接融合形成集聚性产业平台

以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为例,时尚智造小镇、生命健康小镇、智创小镇、财富小镇、肯恩小镇……该区建设的一个个特色小镇令人耳目一新。在实际工作中,该区重点培育文化创意、生命健康、信息经济等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时尚+”、“文化+”等新兴业态与传统产业嫁接融合,致力于推进规划、招商、建设,着力形成多个集聚性产业平台。

时尚智造小镇,着力引进一批高端工业总部项目,产业定位以打造服装、鞋革等时尚产业为主,集聚高端定制、云定制的企业总部,将成为“中国纺织服装品牌中心城市”标志性的时尚产业基地;

生命健康小镇,加强与温州医科大学、温医大附一院联动谋划,启动益医综合研究试验中心、原能生命健康综合体建设;

智创小镇,聚焦电商、文化、时尚等元素,以发展信息经济为主,适度发展智慧健康、文化创意、商业服务等业态,着力打造一个宜业宜游的特色众创空间;

财富小镇,引进并培育满足贸易金融发展需求的融资租赁、商业保险理财、金融仓储、消费金融等各类金融服务机构,着力打造多元化的金融机构集聚地;

肯恩小镇,利用丽岙侨乡资源优势和花卉产业优势,在小镇内打造一批温馨、美丽、朴素、祥和的旅游项目。

综上,中国特色小镇的建设没有也不可能有固定模式,在业态融合上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特色,把发展经济和当地特色有效结合,形成当地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因时制宜,结合国家政策,响应国家号召,合理把握时机,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方针,推动经济发展;要因人制宜,整合当地人力资源,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和利用,重视相关人才的培训。

新兴业态与文旅产业融合重新定义了特色小镇

新兴业态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关键在于创新发展模式,推动产业转型从传统意义上的产业集聚或集群升级为经济新常态下的聚创新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产业融合;将创新和绿色发展、人文和开放等理念融合,通过集聚高端要素,提升创新能力孕育,提升特色产业;通过集聚相关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增强有效供给能力;通过整合历史人文因素,提升产业内涵,优化区域发展,使区域产业效率进一步得到提高,经济得到进一步增长。

在致力于新兴业态与文旅产业的融合中,特色小镇的建设部门需要特别关注小镇定位与自身区域禀赋的匹配与协调。有些特色小镇、特别是定位于高端技术产业支撑的小镇,其持续长远发展需要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的集聚。如果这类小镇规划建设在相对偏远的地域,在工资福利等待遇,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娱乐等基础设施以及资源配置方面较一、二线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吸引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软硬件条件不够,就会造成人才和技术的短板,导致这类小镇的发展不可能持续。

旅游产业融合分类

旅游产业的融合分为两大类:旅游业与其他服务业的融合(如教育旅游、体育旅游、医疗旅游、奖励旅游、会展旅游、修学旅游、房地产旅游、公务旅游、节事旅游、文化创意旅游)和旅游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融合(如工业旅游、观光农业旅游)。这些产业之间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而逐步形成新产业或改造原有产业,给特色小镇定位的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丰富了小镇的功能与情感价值。

笔者所在的清华大学城市品牌研究室曾参与策划的四川成都新都区军屯镇打造“中国紫薇小镇”的实践就是如何推动传统产业与文旅要素相结合的一个成功案例。

军屯镇共有15473亩耕地,多用于栽种苗木,乔木树多,灌木和地被植物少,森林资源丰富,绿化覆盖率高达50%,其中连片的紫薇花多达2000余亩,是新都区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获得“国家级生态镇”荣誉称号。如何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资源潜力,打造与众不同的特色小镇品牌是当地面临的重要问题。

清华大学城市品牌研究室经过科学细致的调研分析,完成了“军屯镇紫薇文化旅游区文创业态规划”。规划从总体思路、餐饮工程、住宿工程、交通工程、观光工程、娱乐工程、购物工程、经济规划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并从规划范围、发展现状、现存问题、项目定位、l展目标、发展思路、规划原则、文化主题、文创产业链、业态展望、产业链格局、品牌形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策划和创意,有效指导了小镇的建设。比如,规划强调要积极探索花卉苗木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引导花卉苗木经济向赏花经济转变,以赏花为媒,大力发展生态和休闲旅游产业;以紫薇花为亮点、农耕体验为特色、多样节庆为切入,分点引爆,力争实现“产业搭台+旅游唱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活动围绕“观花、游田、乐水、品村”四大特色主题,打造“四川省最美紫薇花观赏地”――“中国紫薇小镇”,让游客领略紫薇花海,品味军屯美食,享受农耕生活,体验古风穿越,从动觉、听觉、嗅觉、味觉、视觉都对军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天津市政府办公厅的《天津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推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天津市将创建10个市级实力小镇、20个市级特色小镇,在现代产业、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商业贸易、自主创新等方面竞相展现特色,建设一镇一韵、一镇一品、一镇一特色的实力小镇、特色小镇、花园小镇。

重庆市的《关于培育发展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在具有较好城镇化基础和潜力的地区培育和发展一批特色小镇,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建成30个左右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小镇示范点,推动形成一批产城融合、集约紧凑、生态良好、功能完善、管理高效的特色小镇。

山东省在《山东省创建特色小镇实施方案》中提出,到2020年创建100个左右产业上“特而强”、机制上“新而活”、功能上“聚而合”、形态上“精而美”的特色小镇,成为创新创业高地、产业投资洼地、休闲养生福地、观光旅游胜地,打造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篇(3)

您提出的“关于保护特色老旧房屋、打造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目前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在全国搞得热火朝天,我市的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更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此您提出“关于保护特色老旧房屋、打造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议”表明您对我市经济发展特别是旅游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您的提案意义深远,值得我们去认真的谋划。

一、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院落闲置废弃,传统建筑损毁、优秀文化传承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使传统村落走向衰败,造成了大量固定资产闲置和土地资源的浪费,成为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瓶颈。我市这种闲置的老旧房屋几乎村村都有,正如您所说这些老旧房屋“年代久远、样式不一”,有的青山绿水环绕,有的隐于大山深处,将这不可多得的资源融于当前的特色小镇建设中定会发挥价值,促进我市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是小镇的内蕴力,生态是小镇的吸引力,旅游是小镇的辐射力,将乡村老旧房屋融入当地文化,结合山、水、林、田特色,建设旅游特特色小镇是乡村发展及精准扶贫的最佳选择。

二、坚持规划现行,注重旅游规划的引领作用。农村老旧房屋属于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为了挖掘、打造这一资源必须制定系统的规划并把这一规划列入全市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中,以闲置的老旧房屋复活为抓手,积极引进项目建设,切实打造生态良好、生活富足、基础设施完善、富有鲜活的传统文化和乡土特色的美丽乡村,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和乡村旅游业发展相结合,探索可持续、可复制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根据乡村地域性、自然性、专业性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发独特的乡村旅游项目,把旅游产业贯穿乡村生产中。

三、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规划乡村旅游发展。全域旅游是我国新阶段旅游发展的战略的再定位,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的科学的系统旅游,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全面推动产业建设的有效手段。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便捷的交通等优势条件,通过租赁村中散落、闲置的古旧住宅,对其进行科学创新的规划设计和改造,在尽可能保持乡土建筑风格的前提下,对院落实施主题式景观塑造,对房屋进行修旧如旧的除险加固,对房间进行现代化的生活设施改造和富有传统农家特色的装修装饰,使其在有效传承农村传统和特色文化的同时,成为富有现代气息,能够满足都市人乡村生活体验、休闲度假、养生健身等多种需求的古民居客栈、院落式乡村主题酒店、乡村会所等新型业态。在充分挖掘生态之美,传承文化之韵,塑造产业之特,提升服务之优的基础上,打造集乡居休闲、有机果品采摘、民俗文化和传统美食体验等多种业态为一身的乡村生活服务综合体,使市民与村民和谐共处、和睦为邻,充分体验和分享优秀的农村传统文化和原生态的田园风情。

散落在村内的闲置古旧院落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租赁给企业改造经营,迅速变废为宝,其文化价值、居住价值、建筑美学价值得到了充分发掘和有效利用,成为吸引都市人群体验传统村落文化和传统乡居生活的鲜活载体。打造“一户一院、一院一景、连点成片”的园林式特色乡村体验区。

古色古香的传统村落,外朴内雅的精致民居,为都市人群提供了一个远离喧嚣的田园雅舍。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的民居风格和对农村生活场景的全景体验,吸引大批游客来参观体验。

篇(4)

2016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明确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钥匙,是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特色担当,是人与自然、人与历史融合的体现。本刊将开设《特色小镇》栏目,助力这一新型产业的发展。

2016年10月8日,国家发改委的《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特色小镇主要指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特色小镇“特”在何处?推进特色小镇的建设意义何在?近日,《经济》记者就特色小镇相关问题采访了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区域合作与开放研究所所长景朝阳。

《经济》:在您看来,应该如何定义特色小镇?

景朝阳:特色小镇并不是一个行政意义上的城镇,而是一个大城市内部或周边的,在空间上相对独立发展的,具有特色产业导向、景观旅游和居住生活功能的项目集合体。特色小镇的“特”,首先是内涵“特”。特色小镇不同于传统工业园区和传统乡镇,其定位在集约化、高水平的产业发展――空间“小而美”、环境“绿净美”、产业“高精尖”、人员“高知尚”、社区“宜乐创”。特色小镇是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小载体大创新,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创新创业家园,是有生命力、高颜值的高水平新兴经济体。特色小镇的“特”,还在于产业“特”。特色小镇是特色产业平台,小镇的生产力优势来自于“特色”――产业聚焦。小镇产业发展目标是要成为“特而强”的行业单打冠军。此外,特色小镇还具备功能“特”。小镇围绕产业定位展开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等四大功能叠加聚合。旅游功能、文化功能都要从特色产业中去挖掘、去延伸。特色小镇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经济》:特色小镇的建设意义何在?

景朝阳:我认为,推进特色小镇的建设具有五大战略意义。第一,推进特色小镇的建设能够有效扩大投资。第二,特色小镇有助于实现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的集聚,让小空间有大作为、让小平台有大发展。第三,特色小镇可以推动经济产业的融合、创新和升级,引领经济新常态。第四,建设特色小镇能够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第五,特色小镇可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创造优美宜人的人居环境。

《经济》:建设特色小镇有哪些新思路?

景朝阳:将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的小镇,通过规划引导、市场运作,培育成为休闲旅游、商贸物流、智能制造、科技教育、民俗文化传承的专业特色镇,如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培育特色小镇,主要是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提供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建设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经济》: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哪些政策创新?

景朝阳:特色小镇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个特殊政策区,应围绕特色小镇的发展目标,建立起与其发展相适应,设计出能激励相应产业、资金和人才进驻的制度,以及保障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治理和收益共享的机制。我认为,十分有必要结合各地实际,认真研究推进特色小镇发展的政策重点。

一是从政策根本导向上看,是要走创新与绿色的发展道路。特色小镇,其实质是一种新型的创新空间,形态业态功能新、规划建设手法新、投资运营方式新等。这种创新的空间,又以非镇非区的“小镇”作为形态,强调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小而优、小而强,围绕绿色、集约、节约谋求发展。

二是从政策组合的方式上看,是要有完整周密的政策体系。从政策层级来看,有省、市各类政策。从政策涵盖内容来看,有组织协调、人才引进、财政金融、土地增减、产业项目等涉及发展各个方面的政策。从政策类型上看,既讲发展,也讲改革。从政策目标上看,是要推动特色小镇产、城、人、文、景多位一体的发展,做到宜居宜业宜游宜乐。这些政策纵横交错,形成了支持特色小镇发展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

三是从政策支持的前提条件看,是要“看得见”与“行得通”。各地选择优先支持上述产业类型时,实际上贯穿着一个“看得见”的原则,也就是过去的基础看得见、现实发展水平与需求看得见、未来发展前景看得见。因为“看得见”才能“行得通”,特色小镇才有真实的生命力与竞争力。其他省市在支持促进特色小镇发展时,一定要立足于当地实际,立足于特色小镇发展的基础条件、现状与可能的未来前景。“看得见”应该是政策支持的前提条件。

篇(5)

关键词:地方财政;特色小镇;对策建议

特色小镇建设是新时期供给侧改革的全新探索,特色小镇为现代创业群体提供了个性化的创业需求供给,亦为不同的客户提供了有效的需求供给。特色小镇既有个性化的特色,又能促进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因此,特色小镇建设正受到各地的大力支持。而地方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其实质是公共资源配置的体系与机制,既与公共权力主体的系统化改革高度相关,又与整体资源配置改革息息相关,研究地方财政如何推动特色小镇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现状述评

地方财政对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亦有诸多学者关注地方财政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公共事业发展的关系与影响。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当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政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

顾国豪(1999)分析探究了地方财政的相关职能,认为财政调控作为宏观的经济政策,能够依靠财政贴息、整费减负、扶小搞活等手段推动地方经济的增长。王玉波(2013)采用案例实证研究的方法对1991—2010年土地财政收入与GDP、城市化水平、城市建成区面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仔细的分析和研究,认为土地财政是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成因,而且土地财政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了一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的建成区面积(王玉波,2013)。与此相关的,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地方经济增长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土地财政与地方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等方面的研究亦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辛波等2010,刘玉萍等,2012)。相关的研究均表明,地方财政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有着较高的正相关。

(二)财政与公共事业发展

财政对公共事业的发展依然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相关学者的研究亦证实了这一方面。黄忠民等(1998)从农业品牌战略的角度探讨了财政对农业品牌的推动作用。卜紫洲等(2006)提出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缓慢可以考增加财政投入来解决,并提出了具体的财政相关措施来推动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如加大农业资金的投入的整合力度,改革投融资体系等(卜紫洲等2006)。孙健夫(2009)认为财政能够调节社会的资本机构,能够推动农村养老保险的制度建设,为农村养老保险的制度建设提供保障。湛志伟(2016)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探讨了财政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综上所述,财政与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公共事业发展等都具有较强的正相关,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作用在上述研究中得到了论证。但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对财政推动特色小镇的研究尚十分鲜见,而当前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着,其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从财政的推动作用着手,探讨如何利用地方财政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不但能够丰富财政推动作用的相关理论内容,同时亦能够对当前的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些许指导。

二、浙江省TX市财政推动特色小镇建设的创新实践

(一)产业政策扶持促进特色小镇产业集聚转型

结合浙江省TX市近年来对特色小镇产业集聚区重点建设,财政基金一方面及时调整“浙江省TX市整体区域资源配置”布局,利用一系列配套奖励政策,引导特色小镇产业集聚创新发展。包括对工业生产性投资项目、企业规模升级和“机器换人”的奖励;另一方面通过搭建平台的方式通过政府引导——财政扶持政策“浙江省TX市工业发展平台补助”对特色小镇的创业创新中心进行建设补助,对入驻小镇重点商务楼宇的生产业企业和文化产业企业,实行分档税收减免。

(二)配套补助推动公共服务体系与重点文化服务平台建设

一是利用财政资金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给予配套补助,引导创建省级、市级文化强镇,体育特色乡镇和浙江省文化示范村(社区)。二是实施镇(街道)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制度,根据考核结果区分档次,给予财政补助。三是推动特色小镇的文化产业发展,鼓励建立文化产业园并采取竞争性分配方案予以财政补助,鼓励影视制作产业集聚发展,助推原创文化产品制作,为浙江省TX市文化产业发展创设氛围、打造平台。

(三)专项资金催生旅游业及互联网

产业发展动力为促进旅游业和互联网产业发展,浙江省TX市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6000万,对景区、酒店客栈、乡村旅游、旅游新业态、旅游景区提档升级等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对于新引进注册资本5000万以上且二年内到位的,并经认定的互联网企业给予注册资本3%,限额500万元的奖励。为互联网众创空间平台提供资金、信贷支持等扶持政策,并安排专项资金鼓励引进和培育软件及智能制造产业,补助互联网企业参加内外重要互联网产业专业展会,以及在浙江省TX市举办的专业展会及论坛等。充分利用种子资金资助、税收奖励等优惠政策为旅游业及互联网产业发展助力。

(四)人才政策助力多层次人才引进加强人才储备

出台《浙江省TX市多层次人才体系政策实施意见》,对各类创新创业人才实施配套奖励。对申报入选的创业领军人才项目和由各类创业领军人才领衔创办的企业实行项目规模奖励,销售发展奖励和培训贡献补助,打造分阶段目标性考核奖励政策,为特色小镇建设加强人才储备和创新项目引进。针对特色小镇引人才易留人才难的局面,大力实施资金奖励范围与额度,保障引入人才的全方位的生活服务体系。

三、地方财政推进特色小镇发展之困难

(一)基层财政财力相对薄弱

特色小镇的选址一般在城乡结合部,而目前基层镇(街道)经济发展欠平衡,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基层镇街道的财力积弱,使得基层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难以满足城镇居民中高端消费需求。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是相互交融提升效益的必然产物,但是建设特色小镇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对基层镇(街道)来说根本承担不起,发展特色小镇要镇、街道财政出资更是难上加难,而市级财政如何合理分配、扶持镇、街道财政又存在着诸多难题。

(二)特色小镇建设具体领域的财政投入分配难以把握

财政投入可取得回报的周期预测困难较大,难以形成转型升级的循环动力模型。特色小镇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的重要载体,可以通过对高端要素资源进行重组,同时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面寻求发力点,以提供高端要素资源。而地方财政面临财政收入增速下降,刚性保障支出增大的双重压力,县级财政有心无力,无法有更多的资金直接投入,同时对于财政投入的特色小镇建设的具体领域较难以把握。

(三)引入实力投资建设主体,挖掘适宜主体耗费大量资源

特色小镇的发展主体需要明确,但基于目前基层财政可用财力无法满足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引入市场主体的发展方式、主体种类、合作内容等都面临难题。特色小镇建设除了集聚产业发展,还兼具人文、环境等软环境建设,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如何区分市场化发展和公共物品供给,打造市场主体和政府部门的有效合作模式还需要探索,同时特色小镇建设需要全新规划的发展总要求,不可避免的带来从发展规划到建设生效之间的投资周期较长,挖掘到适宜的主体是件难事。

(四)政府投资基金、社会资本的投入与运作困难

设立特色小镇“政府产业基金”,市级层面的政府母基金需要很大的一块资金。市委市政府在政府产业基金的运作过程中提出了“招商基金”“基金招商”的理念,针对以往招商选资范围狭窄、针对性不足,存在缺乏专业能力的判断。同时财政投入方式上在积极引入社会资本的力度上有所欠缺,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存在能力不足,方式方法上的缺陷,在政策引导扶持上尚需改进,这导致撬动社会资本用活政府投资基金的运作上存在诸多困难。

四、财政推动特色小镇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一)在特色小镇建设资金的筹措上要创新方式多渠道并举

一是集中有限财力直接扶持,对经申报列入特色小镇创建试点的,返还部分缴纳税收,并在创建期间及验收命名后进行奖励补助,并对特色小镇规划空间范围内的土地出让收入等进行返还,专项用于特色小镇建设。二是构建“特色”推进市民化进程体系,建立试点特色小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三是增加改善人居环境、经济环境投入的预算,关注投资总量更关注投资结构。四是创新筹资方式,积极采用股权众筹、PPP等路径,支持引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二)在财政投入特色小镇经济建设

发展的具体领域上要目标明确、提高针对性财政部门要把握新形势,顺应新要求以加强监管为重点,着力构建放管结合权责清晰、规范透明、公平竞争、监督到位、严格问责的工作机制,财政资金继续以贴息方式为主,以奖为辅,引导信贷资金和民间资本投入到特色小镇的符合产业政策优势的项目上。采用“多层次思维模式”,针对特色小镇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目标确定需要财政投入的具体领域,建立财政支持政策,改变产业转型升级滞后于市场升级和消费升级,有效供给不足和消费需求外溢的状况。

(三)要坚持企业为主体,推动市场化运作

通过政府组织召开项目对接会和产品推介会,将符合市场规律和产业集聚的部分推向市场,撬动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特色小镇建设,注重改革创新,形成特色小镇市场化运作机制,选择符合发展定位、实力雄厚的投资主体,由投资公司统一承担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厘清产业集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清单,明确特色小镇建设主体,以企业为主推进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政府引导和服务保障,做好规划编制、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监管、生活环境保护等。

(四)设立“政府产业基金”,放大政府投入效应,建立股权投资引导体系

篇(6)

关键词:SWOT模型;无锡;特色生态小镇;战略环境分析

中图分号:TU98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2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发展一直立足自身历史和资源优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尤以苏南模式为甚。随着改革深入,传统经济模式暴露出资源开发与利用简单粗放、产业低端、缺少创新等问题,无法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特色小镇”战略应运提出。

一、特色小镇的内涵

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人口密集的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发展的空间平台。具体表现为三个特征:(1)产业强劲。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必须明确,定位最有基础、特色和潜力的主导产业,寻求可持续发展[1]。(2)功能多样。特色小镇主张产业、城镇、人居、文化“四位一体”,产业、旅游、社区、文化等多种功能聚合发展,有机统一[2]。(3)机制灵活。特色小镇建设应坚持市场主导,政府重在搭建平台、提供服务,以更好地适应产业发展、城镇成长的需求,推动小镇开展改革创新实验和试点。特色小镇建设要坚持突出特色,防止千镇一面的同质化竞争和一哄而上的局面,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依据产业发展确定建设规模,防止盲目造镇。

二、特色生态小镇的界定

特色生态小镇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优势、历史文化传统,以生态产业为基础,市场消费热点为导向,注重乡镇经济建设的系统性,构建定位清晰、特色明显、相互依存和促进的生态产业体系,是种植、养殖、旅游、休闲、文化一体的生态产业群。特色生态小镇建设,是集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于一体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

三、无锡推进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的战略环境分析

SWOT模型是结合内外部因素的战略分析模型,从内部的优势、劣势,外部的机遇、威胁四个方面,对战略进行分析。本文将借助SWOT模型,对无锡推进特色生态小镇建设进行战略分析。

1.无锡推进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的外部机遇

(1)政策引导积极

2016年7月20日,住建部等三部委通知,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格局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同年10月14日,第一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公布,江苏省7个小镇上榜。据报道,住建部还将研究探讨金融扶持政策,为深化改革培育新兴产业,打造创业创新新平台,到2020年,努力实现小城镇承载能力、居住人口、镇容镇貌都有较大幅度提升[3]。

2016年7月,江苏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提到,2020年前,力争形成100个左右特色鲜明的小镇和100个左右富有活力的重点中心镇,推动小城镇多元特色发展。

(2)产业转型需求

改革开放初期,无锡首创苏南模式,乡镇政府主导资源组织与配置,集结农村剩余劳动力,创办乡镇企业,推动工业化进程,至1989年,苏南乡镇企业创造的价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占到了60%,这是无锡地区经济发展的1.0。1995年起,苏南乡镇企业迎来了产权制度改革,对大、中、小、微、盈、亏企业进行转制,改制后的私有化和股份制是无锡地区经济发展的2.0。而当前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技术的多方面综合转型,资源存量在产业间的再配置,将是无锡地区经济发展的3.0版。

地区经济产业转型升级,要突破以往简单粗放、产业低端、缺乏创新力的局限,而特色小镇的建设理念,将产业发展与文化建设、居民生活紧密联系,“产城人文”一体,谋求可持续的长远发展。无锡特色生态小镇建设,是基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区域发展新动能、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战略选择,从本质上看,也是顺应无锡经济发展演变、优化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的内在要求。

(3)城市病对社会发展的困扰

城市病是指人口过于向大城市集中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具体表现为人口膨胀、交通拥堵、拥堵治理损耗资源;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加大生活压力,降低幸福感和自身价值感,城市负担加剧、居民健康受损。

发生城市病的大多是单中心、并且中心城区人口集聚程度较为严重的城市,这些城市竞争力虽强,但城市病也同样严重。最新的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将无锡列为Ⅱ型大城市,中国社科院《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106》,将无锡列为2015年度十大宜居城市,但2016年以来房价上涨、交通拥堵较以往明显加剧。

探索中小城市培育、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通过城乡统筹发展、完善城镇功能,能有效缓解大城市人口和资源压力。

(4)先进的科技支撑

推进特色生态小镇建设,需要大量的资源整合。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有效地促进了信息流动和知识共享,民众获得先进技术和新知识的成本降低,普通民众在农业资源开发中开始借鉴和使用先进工具和技术,并积极进行跨地区甚至跨境交流,为生态小镇建设准备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互联网+”的提出,使互联网从促进发展的外在工具,成为创新的核心动力,与工业以及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全面融合,推动了产业的重新整合。特色生态小镇建设作为产业、文化、旅游相融合的有机载体,在先进技术推动下能获得更好的效益提升。

篇(7)

1旅游总规解读

新城区旅游总体规划通过“产业集聚、资本聚集”的核心战略和“精品驱动,总量增加”的总体发展思路,建设集文化体验、生态观光、健康运动、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城市旅游新区,努力构建世界文化中心、未来城市创新实验区与呼和浩特市新增长极(见图2)。旅游总规提出,提高和强化旅游产业作为新城区支柱产业的定位,以旅游核心吸引为引擎,重点发展旅游六大要素产业,努力发展文化休闲、高效农业、会展博览、景观地产、高端体育、商务娱乐、康疗养生、创意设计等产业的联动发展,使旅游产业成为新城区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力产业”、“支柱产业”。根据新城区空间资源配置,规划形成“一核、一带、八区”的空间结构,整个旅游区东西向拓展,南北联合(见图3)。本次草原旅游小镇规划,其实是旅游总规的实施支撑与发展探索。草原旅游小镇紧邻产业集聚核,是山前休闲产业发展带上的主要链接点,是南北合力、东西聚集的重要节点,承担着区域旅游集散与综合服务等职能。结合规划前期分析研究,本次规划拟从发展机遇、现状研判、目标定位、路径指引、业态组织、效益评估几方面着手,贯彻“宜业、宜居、宜游”的规划理念,科学谋划草原旅游小镇未来发展。

2现状研判

2.1区域发展条件

呼和浩特距离首都北京约440公里,对外交通便捷,公路、铁路、航空运输发达,有“塞外枢纽”之称。作为的首府,呼和浩特是统领呼包鄂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中心城市,是连接蒙古、俄罗斯的对外开放门户城市,经济增长稳健,城市配套健全,发展前景广阔,客源市场宽广。草原旅游小镇所处的大青山前坡就位于城区北侧,是呼和浩特市整体旅游资源轴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呼和浩特历史文化旅游、生态旅游、越野旅游的重要节点,这里自然资源品位优良,整体风貌景观极高(见图4)。

2.2基地区位环境

2.2.1交通区位——青山门户草原旅游小镇紧邻京藏高速与机场高速出入口,南与大学城接壤、临近中心城区,是城区进入大青山的门户,交通可达性极强。

2.2.2景观区位——观山揽绿草原旅游小镇地处大青山前坡的中央地带,主于讨思浩村,部分位于古路板村,北面仰观宏伟大青山脉,南面坐拥万亩生态农田,东面是建设中的草原马会与万亩草场,生态环境与景观资源条件极佳。

2.2.3文化区位——大汉驿站“讨思浩”是蒙古语,意为“迎接处”。阿拉坦汗曾在此设驿站,专事迎接从京城来归化城的官吏。清代,本村蒙古族明二厚祖先,始居于此;后有山西“走西口”的刘、陈、杨姓人家先后租地定居,逐渐形成村落,仍以”讨思浩”命名。

2.2.4基地认知——新城窗口大青山前坡是呼和浩特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草原旅游小镇正好处在中心城区城市核、大青山生态景观核、总规旅游产业集聚核这“三核”的中心位置,位置特殊而敏感。本次规划立题为草原旅游小镇,就是要将呼和浩特悠久的传统人文历史与大青山绝佳的生态景观资源进行完美交融,并以暂新的面貌、高端的品质,为蓄势待发的新城区旅游开发建设提供“示范模板”,成为展示呼和浩特与新城区形象的创新窗口和品牌名片(见图5)。

2.3旅游客源市场

随着现代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市民休闲时间的增加,呼和浩特及周边的包头、大同、集宁等短程游客休闲度假需求迅速增长,特别是团体、亲朋、家庭、情侣、单身结伴等外出旅游需求日益增多。数据显示,呼和浩特市旅游接待人数占全自治区旅游接待总量的比重已经达到30%。2011年,呼和浩特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605.44万人次,同比增长22%,其中国内过夜旅游者931.9万人次,一日游游客663.31万人次,入境旅游者10.23万人次(见图6)。从旅游市场分布看,草原旅游小镇区位优势明显,紧邻客源市场,如何开拓相应的健康休闲旅游产品,满足本地市民及区域游客近距离游憩的需求,是摆在草原旅游小镇开发建设面前的重点问题。

2.4规划应对策略

通过对区域发展条件、基地区位环境及旅游客源市场等方面的分析研究,规划提出相应的草原旅游小镇发展策略,重点有以下三个方面(见图7)。

2.4.1核心功能草原旅游小镇作为统领大青山前坡区域旅游发展的一个中心,绝不能孤立发展,应该按照相互拉动的思路,同时具备旅游、行政、文化三大核心功能,拓展和完善产业体系,构建一个功能复合化、品质高端化的综合型城镇。

2.4.2特色塑造在空间格局与风貌形象上,草原旅游小镇应该凸显其门户地位和山水园林特色,通过对自然本底的利用和与周边片区的有机串接,合理组织空间,支撑产业布局,形成景观优美、特色鲜明的标志性区域。

2.4.3可操作性草原旅游小镇对于新城区及大青山前坡旅游开发的引领作用非常明显,其内部的业态组织与项目布局必须做到目标明确、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控制好保护与开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3目标定位

规划首先对草原旅游小镇的区位环境和内在职能进行了综合考虑,草原旅游小镇未来应该兼具居住、旅游、集市与行政四大职能,可以简称为旅居集镇(旅游、居住、集市、镇治)。在职能梳理的基础上,规划提出了指导草原旅游小镇未来发展的目标定位,并细化为主题定位和目标定位(见图8)。

3.1主题定位青山古驿、新城之光。传承和延续草原旅游小镇自阿拉塔汗皇家接待处开设以来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风韵,进一步强化区域文化交流,推动区域旅游联动,建设生态宜居住区,打造大青山南麓休闲度假新天地、呼和浩特新城区旅游开发新地标。

3.2目标定位以大青山前坡山水生态景观及草原风情、民族文化等为依托,以旅游集散、休闲度假、游憩娱乐、镇村安置等为主要功能的特色山水文化旅游城镇。努力争取把草原旅游小镇建设成为省级旅游度假区与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4路径指引

通过参考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规划选择运用大区小镇产业复合型发展模式和综合驱动模式,推动草原旅游小镇产业延伸及跨越发展。

4.1发展模式“大区”是指大的景区或旅游区,“小镇”是指距离“大区”较近、有地方风情和文化特色的小型城镇或度假区,将“大区”和“小镇”一并纳入规划,以“大区”带动临近“小镇”建设,两者互动互补形成全新业态,是旅游业和其他产业完美结合的新型模式。就本次规划而言,大青山前坡旅游区就是“大区”,草原旅游小镇就是“小镇”,通过延伸产业链,相关产业互动,推动草原旅游小镇产业转型和升级(见图9)。

4.2驱动模式通过借鉴和分析核心驱动力模式、文化驱动模式、生态驱动模式、休闲驱动模式等四种模式,规划采用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综合驱动模式,通过山岳、生态、文化三位一体,形成多元生态、多元文化、高端品质的产品特征(见图10)。

5业态组织

5.1产品体系紧扣产业转型升级主线,依托产业导入和多元互动策略,实现旅游产业和配套产业不断完善,相互促进的产品体系。以欧亚之星、青山古驿、新城之光三大项目集群为龙头,组织相应休闲度假、旅游接待、配套设施及居民安置点建设(见图11)。

5.2业态布局根据功能需求与基底空间环境,形成“一脉三核,群组相生”业态布局,打造青山生态绿脉与公共生活、生态文化、旅游集散三个中心核,布局生态空间与旅游接待、核心功能、服务配套三大板块。其中旅游接待板块配套建设分时度假、酒吧、购物街及居民安置点等;核心功能板块配套建设度假酒店区、康体养生区、文化展示区、休闲购物区、运动拓展区五个主题功能区;服务配套板块依托讨思浩居民安置点,以行政服务中心为核,配套高尚生活区及智能养老社区(见图12)。

5.3开发时序

5.3.1开发初期阶段利用土地资源、交通优势,启动欧亚之星、旅游集散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发展温泉旅游和养生养老旅游,打造核心旅游吸引物,巧妙借助周边景区知名度,实现自身提升,同时积极进行旅游产业平台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5.3.2市场扩张阶段重点拓展休闲度假市场的市场份额,基本完成旅游重点项目的建设,树立草原旅游小镇旅游品牌,实现旅游功能的迅速提升,让草原旅游小镇的运动拓展、文化、健康、休闲等要素深入人心。

5.3.3旅游目的地形成适时进行城镇改造和旅游地产的建设,加快相关产业发展,形成完善的旅游目的地体系,同时应大力规范市场秩序,确保品牌和区域竞争力持久增长。

6效益评估

6.1直接经济效益草原旅游小镇整体运作需要10年完成,总投资约9.31亿元,经营性收入约12亿元,物业销售收入约9亿元,预计投资回收期为5.5年,静态投资利润率为18.1%(见图13)。

6.2旅游综合效益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结果,旅游业收入增加1元,可带来相关产业增收4.3元。草原旅游小镇一期项目旅游经营收入约为60亿元,可带来254.5亿元的综合效益,实现22.65亿元的直接税费收入,并吸引大量投资,带动相关行业增长。

6.3社会环境效益草原旅游小镇开发能够促进整体环境改善,提高农业生态品质和效益水平,并在涵养及净化水源、生态保护等方面产生有利影响。草原旅游小镇开发,将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公共环境和基础设施的长期改善能力,促进地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草原旅游小镇开发,可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一期工程建成后,直接从事旅游区经营、服务与管理的就业人数可达3200余人,可以带动本地区新增就业岗位1.6万个,将有效缓解本地农村及城镇居民就业问题,切实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7案例分析与总结

7.1科学制定产业发展方向作为郊区型小城镇,草原旅游小镇选择旅游产业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是基于对基地资源、交通、政策、区位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获得良好预期收益。说明主导产业的选择要与自身的地理位置、环境资源和市场条件相匹配,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增加产业的持续发展力。同时,主导产业的选择还要注意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以对其他产业起到带动作用。

7.2注重吸纳人口旅游小镇现状以农业和农村人口为主,如何有效引导农民参与到旅游小镇建设与发展中来,合理安排农民再就业,是本次规划重点考虑的问题。把旅游产业作为基地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是实现农民安置和再就业的有效举措。因此,在经济不发达地区,要确定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可以优先考虑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将有利于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增加小城镇的人口聚集度。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调整或更新主导产业,使产业与市场的需求动态协调,增加小城镇的持续竞争力。

7.3注重生态保护大青山前坡良好的生态资源,为打造草原旅游小镇提供了天然的生态基底,反过来,草原旅游小镇在项目设置和业态选择上,也充分考虑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为此,在确定主导产业上,要注意保护小城镇的生态环境。

8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