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9 18:54: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脊椎侧弯的治疗技术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腰椎侧弯综合征;整脊枪;微创针刀;三维力学平衡疗法;足弓矫正器
腰椎侧弯综合征,属中医“痹证”范畴,也称腰椎侧凸,是一种三维畸形,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序列异常,导致腰椎关节移位、肌腱牵拉、神经压迫,脊髓受损的一种综合性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侧弯。本文主要针对腰椎病变后继发性引起的腰椎侧弯进行治疗分析。
资料与方法
收治腰椎侧弯综合征患者100例,男64例,女36例,年龄23~68岁,平均46岁,其中体力劳动68例,脑中体力劳动32例;左侧治疗58例,右侧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腰痛腿痛40例,腰痛伴腿麻38例,腰椎棘突压痛明显的40例,18例骶髂关节疼痛。对照组腰痛腿痛40例,腰痛伴腿麻38例,腰椎棘突压痛明显的40例,18例骶髂关节疼痛。
方法:观察组采用三维力学平衡矫正技术配合中医微创针治疗。具体操作:①首先调整背正中脊柱棘突为中心,以腰三棘突应力点,左右调整,应用整脊枪用三档,由外下朝向内上进行整脊,以患侧为主,隔天1次,15次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②再应用微创针刀松解患则腰方肌、腰大肌、髂腰肌、腰背筋膜肌、背阔肌、骶棘肌及髂骨翼处,7天1次,4次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案,应用针灸、推拿、火罐、手法整脊、复位和应用中药外敷。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高20%,且治愈后不易复发,见表1。
讨论
应用整脊枪配合微创针刀应用三维力学平衡、综合疗法。本疗法治疗的腰椎侧弯是由于腰椎静力性牵拉伤,肌腱挛缩钙化,继而局部肌化,脊柱失衡进而形成向腱侧或向患侧侧弯,也是种功能性脊椎侧弯,腰椎生理前凸减弱或消失,患者为了防止神经根刺激压迫,因改变来放松神经根,这是一种保护性的反应。病变则根据畸形方向出现疼痛,或受限,一般弯向凹侧,疼痛减轻,弯向凸侧,病痛将加重。本疗法主要针对侧弯程度在Ⅰ度、Ⅱ度的进行治疗,应用整脊枪配合微创针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椎弓根导航导板技术;严重脊柱侧凸手术;作用;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严重脊柱侧凸成为了当代人的常见病,由于脊柱侧凸的定椎区往往是侧弯、旋转程度的最大范围,加上脊柱在病变中常常发生位移,所以椎弓根导航导板技术的应用则十分有必要,该技术实现了手术和计算机等辅助导航导板技术的结合,其准确性明显高于传统的解剖辨别认定法,位置准确,显著提高了严重脊柱侧凸手术的安全性及矫正效果,现将应用情况及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2年起应用椎弓根导航导板技术治疗严重脊柱侧凸手术的36例患者,男26例,女10例,年龄13~32岁,平均年龄24.2岁,Cobb角90°~170°,平均为112°,特发性脊柱侧凸28例,先天性脊柱侧凸8例,患者肺活量为正常预计值的22%~81%,平均为51%,其中入院时出现慢性呼吸衰竭5例,出现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异常14例。
1.2方法 在手术前,按照1.25mm扫描层以及厚在64排的CT机上对所需的手术脊柱节段进行CT扫描以及三维重建,获取CT图像以及相关数据,同时备份相关数据记录在案供手术过程中使用,利用计算机等辅助导航导板技术,将获取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导航工作站进行数据处理,建立虚拟侧凸图像,将图像进行分析,与患者进行沟通。在手术的过程中,采取全身麻醉的手术方式,在医师确定手术脊柱节段后,利用已经注册的手术探针在患者脊椎骨结构中找出导航器上显示的立体图像的相应解剖标识,采取相应的手术措施,进行脊柱矫形或者内固定矫形,在切除肋骨、椎体骨以及同种异体骨植骨的过程中,在必要的时候采取自体血回输,在手术过程中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等。
2 结果
术后情况:36例患者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没有出现脊髓和神经根损伤情况,术后切口恢复时间短,术后患者脊椎恢复情况良好,没有并发症的发生。见表1-表6。
3 讨论
经观察发现,将椎弓根导航导板技术运用到严重脊柱侧凸手术中符合科学规律,手术效果十分好,在36例患者中,手术时间在221~230min的有9例,占全部患者的25%,手术时间在231~340min的有19例,占全部患者的52.8%,手术时间在241~250min的有5例,占全部患者的13.9%,手术时间在251~260min的有3例,占全部患者的8.3%,由此可见,运用椎弓根导航导板技术的严重脊柱侧凸手术手术时间短,缩短了手术时间,为更多的患者节省手术时间。
同时,将椎弓根导航导板技术运用到严重脊柱侧凸手术中,能够减少患者的出血量,经过临床观察分析,在36例患者中,手术出血量在400~500ml的有10例,占全部患者的27.8%,手术出血量在500~600ml的有20例,占全部患者的55.5%,手术出血量在600~700ml的有4例,占全部患者的11.1%,手术出血量在700~800ml的有2例,占全部患者的5.6%,可见,由于采取自体血回输技术,所以运用椎弓根导航导板技术的严重脊柱侧凸手术出血量少,增加手术成功率,节省手术成本,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效果较好。
同时,经过术后1~2w的观察,36例患者均没有出现脊髓和神经根损伤的情况,恢复情况良好,可见也能用椎弓根导航导板技术的严重脊柱侧凸手术科学、安全,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降低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使患者的身体机能积极恢复,同时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
经观察,将椎弓根导航导板技术运用到严重脊柱侧凸手中中,能够提高手术切口恢复的时间,在36例患者中,手术切口恢复时间为5w的有8例,占全部患者的22.2%,手术切口恢复时间为6w的有25例,占全部患者的69.5%,手术切口恢复时间为7\w的有3例,占全部患者的8.3%,由此可见,运用椎弓根导航导板技术的严重脊柱侧凸手术手术的内外伤口愈合时间短,有利于患者的皮肤外观恢复,同时也防止由于患者的不良习惯造成的二次炎症的发生。
临床观察表明,将椎弓根导航导板技术运用到严重脊柱侧凸手术中,患者脊椎恢复情况较好,通过三维CT断层扫描脊柱,在36例患者中,患者脊柱恢复情况优秀的患者有34例,占全部患者的94.4%,患者脊柱恢复情况良好的患者有2例,占全部患者的5.6%,没有患者脊柱恢复较差的患者,由此可见,运用椎弓根导航导板技术的严重脊柱侧凸手术,患者手术后脊柱恢复情况较好,效果明显。
同时,经过术后1~2w的观察,36例患者均没有并发症的出现,便于患者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
综上所述,通过对36例应用椎弓根导航导板技术治疗严重脊柱侧凸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观察,本人认为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没有出现脊髓和神经根损伤情况,术后切口恢复时间短,术后患者脊椎恢复情况良好,没有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应用椎弓根导航导板技术在严重脊柱侧凸手术中有着良好的作用和积极的意义,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关键词】腹针;刺络;腰椎间盘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340-02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临床上治疗方法众多,疗效不一,笔者将薄智云教授之腹针与杨维杰老师的董氏奇穴刺络法配合使用,治疗本症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特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本科门诊及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男43例,女29例;年龄21~79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20余年;单纯腰痛者18例,腰痛伴单侧下肢痛35例,腰痛伴双下肢痛19例。对照组65例,男38例,女27例;年龄18~75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25年;单纯腰痛者15例,腰痛伴单侧下肢痛33例,腰痛伴双下肢痛17例。以上病例均作X线检查,大部分病例经CT证实与体征相符。
1.2诊断标准: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治疗标准》:①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湿寒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腰痛史。②常发生于青壮年,以20~50岁最多。③腰痛并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时(如咳嗽、喷嚏)疼痛加重。④脊椎侧弯,腰生理弧度变浅或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⑤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实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足母趾背伸力减弱或消失。⑥X线摄片检查:脊椎侧弯,腰椎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临边缘有骨质增生。CT、MRI检查能更好的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2.1.1取穴:主穴:水分、气海、关元。辨证加减:急性腰椎间盘突出者加人中、印堂;陈旧性腰椎间盘突出者加气穴(双);以腰痛为主加外陵(双)、气穴(双)、四满(双)或金河(在气海穴旁开5分;取双侧);合并下肢痛及麻木者加气旁(在气海穴旁开5分;取对侧)、外陵(患侧)、下风湿点(在气海旁开2.5寸;取患侧)、下风湿下点(在下风湿点下5分、外5分处;取患侧)。[1]注:为薄教授之经验穴。
刺络者取患侧委中和董氏奇穴之四花外穴(相当于阳陵泉至阳辅附近)和丘墟、昆仑一带之明显瘀络处。
2.1.2方法:患者平卧位,暴露腹部,严格按照薄教授要求取穴及进针,据患者的胖瘦定针具之长短,病程长短而定针刺之深浅,采用只捻转不提插手法,每隔10分钟行针1次,并嘱病人活动患部,据情况调整针的深浅,以见效即止,并通过灸神阙以壮元阳、温经络。刺络为每周2~3次,取患侧委中和董氏奇穴之四花外穴(相当于阳陵泉至阳辅附近)和丘墟、昆仑一带之明显瘀络处施术,局部常规消毒,各穴皆用消毒之三棱针速刺入半分,即出针,使之出血,如出血量较少,可加拔火罐。
2.2对照组:主穴取腰3~5夹脊穴、肾俞、大肠俞、委中、局部腧穴。配穴:肾虚者加命门、太溪;寒湿者加腰阳关;急性者加水沟;慢性者加足三里;伴有臀、下肢痛者加患侧环跳、承扶、秩边、阳陵泉、足三里、悬钟等。行平补平泻法,留针加灸。[1]
两组均留针30分钟后起针,6次为1疗程,每天1次,连续治疗,疗程间休息3天,3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以临床症状的改善为观察标准):
临床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大于70°,能恢复原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1]
3.2治疗结果:两组治疗结果如表1、2所示,表1经统计学处理显示,治愈率、总有效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表2治疗次数之间经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7.15,P<0.03)。刺络者最少2次,最多4次。
4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学中没有相应病名,据其临床表现,属中医的“痹症”、“腰腿痛”范畴,中医学认为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主藏精,腰痛与肾关系密切。腹针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神阙调控系统为核心,脏腑经络学说为指导,通过针刺腹部的腧穴来治疗全身性疾病的一种新方法。具有调整脏腑气血、疏通四肢百骸的功能。以任脉气海、关元及肾经的四满、气穴来补元气调气血;取足阳明胃经腧穴外陵以补后天气血不足;以水分来促进局部水肿的吸收;急性期加人中、印堂以通调督脉,伴下肢痛则以下风湿点、下风湿下点来疏通患肢的经气。而灸神阙又能壮元阳、温经络。[2]董氏奇穴针灸认为“痛症必瘀”、“久病必瘀”,其刺络针法有:决凝开滞、涤痰祛瘀、泻热活血、排毒利湿之作用。以上方法合用,达到补脾肾、疏通经络、使恶血邪气尽出,立起沉疴痼疾之功效。[3]
所以,腹针配刺络放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见效迅速、疗效佳、疗程短、次数少、痛苦小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曾荣等,腹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中医药导报,2005.9(11):45
[关键词] Providence夜用型支具;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中图分类号] R45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6(b)-0026-03
Effective analysis of Providence night brace in the treatment of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ZHAO Zi-ping LAN Hai-feng FENG jian-zhong WANG Zhi-guo WU Dong-dong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Liwan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College,Guangzhou51017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clinical effect of Providence night brace in the treatement of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Methods 19 cases of female patients with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treated with Providence nighttime brace were selected as group P,19 cases of matched patients treated with the Boston full-time brace were selected as group B.All cases were followed-up for 18 months.At every visit per six months,patients were taken the standing X radiographs of the spine without the brace. Results The average Cobb angle of group P was(29.8±4.1)° and(18.5±2.1)°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pectively,the average Cobb angle of group B was (30.5±4.0)° and (20.1±2.3)°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pectively.Cobb angle i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as compared,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Compliance,complication,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adaptation in group 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group B. Conclusion Providence night brace in the treatment of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with curves less than 35° in lumbar and thoracolumbar cases,it has good compliance and the correct clinical application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operation treatment.
[Key words] Providence night brace;Brace treatment;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支具治疗是唯一能够有效防止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进展的非手术方法[1],但依从性差是目前传统全天佩戴型支具治疗AIS公认的难题。为了减少治疗中的负面因素,目前已经发展了低轮廓支具和间断佩戴型支具,但是依从性差仍是传统支具佩戴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使用夜用型支具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有研究表明,Providence夜用型支具能有效矫正Cobb角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9月在广州市荔湾区脊柱侧凸普查中检出及门诊接诊的女性脊柱侧凸患儿38例,年龄9~15岁,随机分为两组,其中Providence支具组(P组)19例,Boston支具组(B组)19例。P组年龄9.7~15.1岁,平均13.4岁;B组年龄9.1~14.9岁,平均13.1岁;P组8例(42%)Risser征0~1度、11例(58%)Risser征2~3度;B组7例(37%)Risser征0~1度、12例(63%)Risser征2~3度。两组脊柱侧凸的顶椎均为T10的2例、T11的3例、T12的7例、L1的6例及L2的1例。入选标准:病例均为Cobb角20°~35°,顶椎在第10胸椎及以下,所有的患儿均未接受过治疗,排除合并病理改变(如峡部裂、脊柱滑脱及先天畸形)等。
1.2 方法
使用Providence夜用型支具先对患者的躯干部分进行三维CT重建,根据患者的脊柱侧凸情况,利用平卧位压力测试板进行实际压力测试(图1)。通过获得的三维仿真数据及矫形所需要压力,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技术进行设计,并用聚丙烯塑料制作个体化的支具,支具通过侧方和旋转施压将脊柱侧凸矫正,仪器由广州市康亦健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提供。
图1卧位压力板进行压力测试
初次佩戴合适后,对患者进行支具佩戴知识的健康教育,让患者每天坚持0:00~2:00平卧位佩戴支具(最少2 h),6周后检查舒适性。让对照组患者佩戴Boston支具,23 h/d。所有患者均门诊随诊,每6个月复诊1次,如果过程中出现生长发育导致支具不合适,重新设计制作一个新的支具;每次随访,均取下支具拍摄全脊柱正侧位片,同时观察患者的依从性、佩戴区域皮肤情况、脊柱畸形矫正情况、患者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情况等。支具持续佩戴至生长发育停止及Risser征4度以上,如果侧凸进展>5°或患儿实施手术则视为治疗失败。随访时间为18个月。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Cobb角的比较
P组治疗前脊柱侧凸的Cobb角为24°~35°,平均(29.8±4.1)°,治疗后平均(18.5±2.1)°,矫正率为37.9%;B组治疗前脊柱侧凸的Cobb角为26°~35°,平均(30.5±4.0)°,治疗后平均(20.1±2.3)°,矫正率为34.1%;两组治疗前后的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的X线片情况
首次佩戴支具复查X线片,P组显示侧弯矫正93%,B组显示侧弯矫正56%,其中P组有3例(15.8%)矫正>100%。P组侧凸进展>5°的有1例(5.3%),B组有2例(1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无患儿接受手术治疗,B组由于侧弯进展有1个患儿接受手术治疗。
2.3 两组的支具佩戴及并发症情况
P组患儿均能按要求佩戴>2.0 h/d,B组患儿的佩戴时间均未达到要求的23.0 h/d,平均佩戴时间为16.1 h/d;P组患儿未出现皮肤并发症,B组患儿有2例出现局部压迫过紧引起皮肤红肿水泡,调整后消失;治疗期间心理调查问卷P组患儿治疗期间未出现心理问题,能配合治疗,B组患者有13例(68%)诉心理压力大,对佩戴支具产生抗拒。
3 讨论
特发性脊柱侧弯是最常见的结构性脊柱侧弯,其中约80%为AIS,发病率为0.75%~3.00%[4-7]。支具治疗是治疗AIS的重要方法,能矫正轻中度的脊柱侧凸,改变脊柱侧凸的自然发展历史[4]。有研究证实,全天型和间断型支具治疗可有效控制脊椎侧弯,但是治疗效果取决于佩戴的依从性[3,8-10],由于不能长时间监督患儿佩戴支具,所以患儿依从性低,治疗效果不能达到最佳。据美国脊柱学会统计仅为20%,部分医院发现,如果处方要求每天穿戴矫形支具23 h,患者实际上每天穿戴不到16 h,在脊椎侧弯矫治治疗中心很难达到18 h,患者每天穿戴矫治护具无法从事运动、跳舞、社交聚会等多种活动,给其带来心理上的不适与伤害,对于间断型支具同样具有以上缺点[11]。
目前,夜用型脊柱矫形支具已成功应用于临床,大大提高了矫治的起始效果,D′Amato等[2]报道戴上夜用型支具时X线片显示其矫正>96%,腰段侧凸和胸腰段侧凸治疗后分别为94%和93%;Janicki等[12]报道Providence夜用型支具对Cobb角≤35°的AIS具有较好效果,能够有效地降低侧凸的进展和减少手术机会;Yrjönen等[13]报道Providence支具首次矫正达92%,发现使用Providence支具效果优于Boston支具,因此推荐Cobb角
本研究为尽量减少干扰因素,研究对象全部选择胸腰段和腰段的AIS女性患儿,同时将不同侧凸节段的患儿平均随机分配至两组,所以理论上在研究过程中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只有依从性。通过随访时的调查问卷了解其佩戴情况及心理情况,研究发现P组19例患儿全部能很好地遵从医嘱佩戴支具,治疗期间未出现心理问题;B组患儿的佩戴时间均未能达到要求,68%的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本项研究发现P组和B组的治疗均能有效矫正脊柱侧凸,矫正率分别为37.9%和3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组的依从性、合并症、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情况均优于B组;同时发现,首次佩戴夜用支具后X线片显示脊柱侧凸的矫正平均可达93%。
根据青少年生长激素的分泌规律,仅在0:00~2:00青少年体内生长激素最高峰期进行佩戴,既符合人体矫正的最佳时间,又避免了日间佩戴时影响脊柱活动和外形的缺点,但佩戴的周期天数不变。
本项临床研究报告证实对Cobb角
[参考文献]
[1]Nachemson AL,Peterson LE.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 with a brace in girls who have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 prospective,controlled study based on data from the Brace Study of the 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J].J Bone Joint Surg Am,1995,77(6):815-822.
[2]D′Amato CR,Griggs S,McCoy B.Nighttime bracing with the Providence brace in adolescent girls with idiopathic scoliosis[J].Spine(Phila Pa 1976),2001,26(18):2006-2012.
[3]Emans JB,Kaelin A,Bancel P,et al.The Boston bracingsystem for idiopathic scoliosis.follow up results of 295 patients[J].Spine(Phila Pa 1976),1986,11(8):792-801.
[4]王振堂,李中实,刘朝晖,等.北京市中小学生脊柱侧凸患病率调查报告[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17(6):440-442.
[5]刘尚礼,李卫平,李远景,等.广东省青少年脊柱侧凸患病率调查报告[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2,12(1):41-43.
[6]邱贵兴,庄乾.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1):790-792.
[7]Schmitz A,Kandyba J,Jaeger U,et al.Brace effect in scoliosis in the sagittal plane―an MRI study[J].Z Orthop Ihre Grenzgeb,2002,140(3):347-350.
[8]Green NE.Part-time bracing of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J].J Bone Joint Surg Am,1986,68(5):738-742.
[9]Peltonen J,Poussa M,Ylikoski M.Three-year results of bracing in scoliosis[J].Acta Orthop Scand,1988,59(5):487-490.
[10]Rowe DE,Bernstein SM,Riddick MF,et al.A meta-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of non-operative treatment for idiopathic scoliosis[J].J Bone Joint Surg Am,1997,79(5):664-674.
[11]Takemisu M,Bowen R,Rahman T,et pliance monitoring of brac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scoliosis[J].Spine(Phila Pa 1976),2004,29(18):2070-2074.
[12]Janicki JA,Poe-Kochert C,Armstrong DG,et al.A comparison of the thoracolumbosacral orthoses and providence orthosis in the treatment of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results using the new SRS inclusion and assessment criteria for bracing studies[J].J Pediatr Orthop,2007,27(4):369-374.
【摘要】目的 :探讨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脊柱外伤中的应用价值。 材料和方法: 对125例脊柱外伤患者进行了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 结果 :螺旋CT横轴位和三维重建成像分别显示了椎体骨折115、106个,椎弓根骨折18、20个以及椎板骨折32,31个和骨折片突入椎管60, 65个。 结论:多层螺旋CT以及三维重建成像能够直观、立体多角度地显示出脊柱骨折以及椎管狭窄程度、判断脊髓损伤的情况,从而对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螺旋CT; 三维重建 ; 脊柱外伤
准确诊断是正确治疗脊柱外伤的关键所在。结合螺旋CT以及三维(3D)重建等技术可以准确地判断脊椎损伤的位置,程度以及范围,并且能对脊柱骨折的移位程度、脊柱骨折的分类以及椎骨受损的程度提供比单纯的X线平片更多的诊断信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通过收集贵州盘县人民医院的2009年7月-2010年12月符合条件的125例急性外伤病例(其中平均年龄大致在40岁左右,致伤原因包括车祸、高空坠落以及砸伤等),然后使用飞利浦Mx4000双排螺旋CT进行常规薄层横断面扫描,根据部位的不同,采用了厚度为1-3mm,Pitch在3.0-3.5,重建间隔为1mm。根据CT轴位所观察到的骨折位置进行二维冠状以及矢状位MPR,然后进行3D重建,多方位选择,观察脊柱的骨折情况。
2 结果
胸腰椎骨折有50例,颈椎骨折35例,骨盆骨折有40例。爆裂性骨折有28例,骨片伴脱位有10例,单纯屈曲骨折有40例等。通过SD重建图像技术结合螺旋CT技术能够清楚地显示出寰枢椎脱位及细微骨折情况,还能准确的测量碎骨片的大小,移位程度。还有SD图像的立体感十分强,能够直观地显示出骨折、脱位的空间位置。根据多数文献报道,VRT空间的立体感是最佳的。
3 讨论
3.1 脊柱骨折的分类 :按照脊柱损伤机制分类法,大概可以分为5种类型:分别为单纯屈曲压缩型骨折;爆裂型;安全型;骨折脱位型;其他型等。
3.2 关于脊柱骨折成像技术的要求 :第一点应该选定脊柱定位像上比较特别的区域,尽可能地将病变区扫全。其次应该选择扫描采集参数,特别是厚度、层间重叠以及螺距等。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螺旋CT的阈值对骨折有很大的影响,3D技术是通过调整CT阈值,使不需要观察的组织透明度变为100%,从而将影响消除,而需要重点观察的组织透明度为0,从而保留影像。当阈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到最后的成像结果,所以图像的质量与选择的CT阈值的下限是有密切的关系的。一般选择的阈值平均为150Hz。
3.3 关于多排螺旋CT在脊柱的临床运用:首先可以用于脊柱外伤、骨折,观察椎骨内有无骨折片,椎骨有无变形、狭窄,还有脊柱结核、肿瘤,关节退行性变。椎间盘突出,以及椎体小关节不稳,脊柱侧弯等。
通过多排CT后处理技术在脊柱病变上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首先通过MPR重建能够显示出椎体的轮廓,并且可连续观察脊柱临近组织状况,对椎管内部有一定的显示能力。三维重建技术还能观察到脊柱的骨性结构,诸如侧弯角度的测量、椎体旋转程度的评价还有椎体的骨性结构等等。
而且其对脊柱侧弯的整体结构非常符合临床上的需要。另外VR重建影响还可以观察到胸椎以及腰椎的状况,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侧弯的程度还有周围组织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直观的信息。
3.4 多层螺旋CT的技术优势 :(1) 扫描速度快:首先这项技术只需要较短时间就能完成整个病变区域的扫描,大大减少了患者由于疼痛等原因引起的移位伪影。 (2)强大的图像处理技术:由于MPR可以多层面且任意角度成像;而SD又能广泛地应用于骨骼系统,例如脊柱等解剖结构较复杂的部位,立体感强,有利于病灶的定位。(3)可以同时观察多个脏器的损伤情况,比如肾、脾和肝脏等。(4)适合于脊柱外伤中危重的病人。
3.5 螺旋CT轴位、MPR以及三维重建在脊柱损伤的应用价值
3.5.1 螺旋CT轴位平扫的诊断价值及限度:与常规的X线平片比较有很多优点:(1)首先是对患者的移动要求小,将损伤程度降低到最小;(2)能够清晰的显示出脊柱的解剖结构以及骨折线的走向,而X线容易漏诊一些不易发现的骨折线,尤其是脊柱中后柱的骨骼结构以及骨碎片的移位情况。(3) 螺旋CT轴位能够为骨折的准确分型创造有利的条件。虽然螺旋CT比起X线片等传统技术有许多优越性,但是其存在以下诸多限度:包括对椎体序列以及高度改变难以判断;对水平走向的骨折线可能由于容积效应的影响可能会漏诊;脊柱可能无法显示成角畸形。
3.5.2 螺旋CT联合3D重建的诊断价值以及限度 : 常规CT以及X线片在脊柱外伤诊断中的缺陷,由于引入了螺旋CT联合3D成像技术得到很好的解决。首先3D成像对椎体序列的改变、高度的压缩以及椎体脱位等比起X线片显得更加的直观,更能反映骨折累计的范围和程度还有骨折块的大小、数目和空间位置等,通过旋转和切割能够多方位地提供椎骨以及椎管内的立体图像,从而能够观察骨折对骨性椎骨完整性的影响,能够清楚地显示椎骨的关节突在矢状面上的移位情况。同时,通过了3D成像技术,手术医生在术前对骨折片的位置、大小还有来源有了更加充分地认识,从而达到了指导手术医生采取合适的手术入路以及合理的放置固定器,从而达到椎骨减压以及加强脊椎稳定等目的。同时由于手术操作者可以在3D图像上进行预先演习钢板以及钢钉的正确进入方向,为手术起到了导航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往往大多数骨科临床数据显示,细小的骨折、轻微的移位还有关节内骨折的3D图像往往显示不佳,对微小骨折的显示率只有百分之80左右,然而现在临床数据表明,只要是扫描参数合理以及重建方位准确,显示率可以得到极大的提高。因此为了能够做出更加准确的诊断,需要将3D图像与螺旋CT和MPR图像结合为一体。
因此应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队脊柱骨折的诊断具有很大的帮助。不仅可以准确显示骨折碎块的位置,而且也可以显示由于骨折或小关节脱位造成的神经孔狭窄。
4 结语
总而言之,螺旋CT脊柱三维重建技术是一种较新的影像学技术,能够客观、立体、清晰地显示出脊柱的解剖结构和细微损伤,达到弥补常规CT的不足。而MPR以及SD等三维重建技术在不增加扫描时间的前提下,也能够做多方位立体重建,既方便了患者,同时也给临床治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周康荣.螺旋CT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7
[2] 马晓文,李亚森,文一红等.脊柱爆裂性骨折的CT-MRI对照研究.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20(9):845
[3] 李丽新,周茂义等.螺旋CT三维成像对复杂部位骨折的诊断价值.潍坊医学学报,2002,22(4):285
[4] 徐春福,诸瑞华,高丽娟等.隐匿性骨折的CT诊断.中华骨科杂志,2004,18(2):100-102
【关键词】 脊椎滑脱;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Diagnostic value of 16-slice spial CT in spondylolisthesis HAO Ai-guo,LI Xiu-yan.Department of Radiology, Shandong Province Rongjun General Hospital, Shandong 25001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16-slice spiral CT in diagnosing spondylolisthesis.Methods Patients with spondylolisthesis were scaned and reconstructed by 16-slice spial CT.After scanning, retrospective thin-slice reconstruction,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 and 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 (VRT) images were obtained. These image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axial images. Results Thin-slice reconstruction,MPR and VRT were provided higher detecing rate in spondylolisthesis than conventional axial images.Conclusion In combination with thin-slice reconstruction, MPR and VRT can demonstrate more accurate,stereo and integrated pathognomonic sign in spondylolisthesis.16-slice spiral CT can provide more information for the diagnosis ofpatients in spondylolisthesis.
【Key words】 Spondylolisthesis;Tomography;X-ray computed
作者单位:250013 山东省荣军总医院放射科
脊椎滑脱是指一个椎体与相临的另一椎置发生相对滑移。简单说就是指一个椎体在另一个椎体上向前或向后移位。脊椎滑脱最常见的是腰椎滑脱。 腰椎滑脱最常见的原因是随年龄增加而发生的退行性腰椎滑脱,其次是运动损伤、先天或不明原因造成腰椎峡部裂而导致的腰椎滑脱。腰椎滑脱好发于L4/5及L5/S1之间,一般为前滑脱。本文就脊椎滑脱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CT检查方法和影像表现作详细叙述。
1 脊椎滑脱病因及分类
脊椎滑脱主要是由于椎体间骨性连接异常引起。主要有3种情况[1]:①先天发育不良:由于骶骨上部或L5椎弓部分缺损,从而缺乏足够力量阻止椎体前移,发生向前滑脱;②椎弓峡部裂:由于椎弓峡部骨质缺损或断裂引起。峡部裂隙多成斜行、水平状、弧形,边缘不规则。发生机制有先天性骨质发育缺陷和创伤两种学说。上述因素导致椎弓连接不牢固而发生椎体滑脱;③退行性变:由于长时间脊椎不稳或应力增加使相应小关节发生磨损,退行性变使关节突变得水平加上韧带变松弛而逐渐发生滑脱。多见于50岁以后,女性多于男性3倍,多见于L4,其次为L5。总之,除先天性滑脱外,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腰椎滑脱主要由于外伤和劳损引起。先天性滑脱占33%,峡部裂引发滑脱占15%,最多见的是退行性变引起滑脱。
腰椎滑脱程度分类是以X线侧位片(CT的MPR正中矢状面,VR侧位片)上将腰椎体的前后经等分为四份,按椎体间滑移的程度分为四度:Ⅰ度:指椎体向前滑动不超过椎体前后径的1/4; Ⅱ度:指椎体向前滑动不超过椎体前后径的1/41/4,但不超过1/2; Ⅲ度:指椎体向前滑动超过椎体前后径的1/2,但不超过3/4;Ⅳ度:指椎体向前滑动超过椎体前后径的3/4以上。
2 脊椎滑脱的病理
脊椎滑脱以腰椎滑脱多见,腰椎滑脱是指某节椎体向前或向后移位;最常见的是L3、L4、L5。腰椎滑脱有真假之分,真性滑脱是指腰椎一侧或两侧椎弓峡部或关节突之间的骨质失去连续性,导致患椎向前移位。假性滑脱是指腰椎椎弓完整,而由于椎间盘退变或其他原因使关节突关系发生改变引起。这两者的鉴别有赖于CT轴位扫描及其重建影像,CT图像可明确滑脱的的性质、滑脱的程度,并了解椎管内的受压情况。另外,不同的类型可有不同的病史,如创伤性的可有外伤史,退行性的一般年龄较大等。常见症状有腰部酸痛,臀部及大腿后痛,有时可放射到小腿及足部痛。腰椎管狭窄患者可有间歇性跛行等,滑脱严重者可见到腰部前凸,臀部后凸的特殊外观,可有局部压痛及扣痛等。
3 脊椎滑脱的临床表现
脊椎滑脱患者的症状与体征与滑脱类型、脊椎稳定情况、滑脱程度、年龄、性别等因素密切相关。①退行性脊椎滑脱常见于50岁以后,女多于男,随年龄增加,发病率增加。患者脊椎稳定性较差时,常表现为休息时意识到疼痛和下肢僵硬感,活动后减轻,长时间站立,蹲起后疼痛加重,休息后缓解。椎管狭窄时可有下肢疼痛、各种运动感觉障碍,肌肉僵硬,皮肤麻木等。有时可出现间歇性跛行。椎间盘突出时,直腿抬高试验阳性;②峡部裂性滑脱多见于50以下,男多于女,可有腰背痛及下肢痛,腰部过伸时及劳累可加重,休息则好转,疼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很少到小腿,合并椎间盘突出时可出现根性痛。而无症状的脊椎椎弓裂占80%[2]。查体时会发现棘突压痛,左右推挤痛,峡部不连深处压痛,腰后伸痛等。
4 脊椎滑脱的CT检查方法
4.1 我院机器设备采用西门子Siemens16排螺旋 CT,扫描条件120 kV,200~300 mA,准直0.75 mm,层厚6 mm。扫描范围根据DR平片或CT定位像,以整个腰椎为主,上包括t11、t12椎体,下包括S1、S2椎体,连续无间断扫描后行0.75 mm骨算法及软组织算法薄层重建,在3D中行VRT、MPR重建显示。
4.2 三维重建图像技术要求 亚毫米的准直是各向同性扫描的必要条件,16层螺旋CT实现了真正的“各向同性”扫描,这是保证图像质量的必要条件,使任意方向的图像的空间分辨力都等同于直接扫描图像,为全方位观察脊椎打下基础。
4.3 16层螺旋CT扫描参数及后处理技术 一般采用0.75 mm准直,6 mm层厚即可达到诊断要求并减少球管损耗。用骨算法及软组织算法进行薄层(0.75 mm)重建,在三维界面进行VRT、MPR图像处理,层厚、间隔均为1~2 mm可获得满意的图像效果。
5 脊椎滑脱CT表现
连续无间断常规轴位扫描后行0.75 mm骨算法及软组织算法薄层重建所得图像数量巨大,在2D VIEW中显示,观察浏览很不方便,容易造成漏诊、误诊,因此有必要在3D中行VRT、MPR重建显示,即简单明了,又不会造成漏诊、误诊。在确定病变范围后,运用三维重建图像技术进行再次重建,包括层厚、层间隔等修改,将重建后的图像,在2D VIEW中显示或行激光照片,即减少了浏览图像数量,又节省成本,还确保诊断完整准确。
5.1 容积再现技术(VRT),VRT三维成像运用横断扫描的全部数据,根据所观察组织的密度,确定CT值阈值范围,将阈值以下不需要观察的组织透明度变为100%,消除其影像,保留所观察的组织,即可获得满意的三维重建图像。成像简单,立体感强,解剖结构容易辨认,空间定位准确,通过旋转图像能很好观察脊柱曲度、椎间孔及椎间隙的变化。在侧位可观察确定脊椎滑脱的程度,还可看到在椎弓根后下方上下关节突之间自后上斜向前下的透明裂隙等。在正位可看到脊椎是否侧弯,左右椎间隙是否等同等。在双斜位(45°)可清晰显示峡部裂隙。在此位置,正常椎弓及附件的影像酷似猎狗,当峡部断裂时,在狗颈部可见一带状裂隙,形成狗带项圈征。脊椎滑脱时,可因横突与上关节突随椎体前移,而形似其狗头被砍掉。
5.2 多平面重建(MPR) 通过容积数据重建显示横断、冠状、矢状和其他任意角度平面图像。由于组织结构不重叠,细微结构显示清楚[1]。椎弓崩裂性脊柱滑脱:①在横断面上显示:椎弓不完整,峡部裂表现为特征性的“环裂征”,裂隙延伸至椎管,其段端呈不规则“锯齿状”,边缘骨质硬化、膨大,部分可伴有碎骨块。此处应注意峡部裂与椎小关节间隙的鉴别[2,3]。鉴别依据:a:峡部裂位于椎弓根下缘层面,椎小关节位于椎间盘层面;b:峡部裂边缘不规则,可见碎骨片,椎小关节可见光整皮质面;c:峡部裂方向接近水平位,椎小关节接近矢状位;d:峡部裂有其他伴随征象,椎小关节内可有“真空征”。另滑脱椎体的后下缘可见到对称的椎间盘软组织影,其下一椎体后上缘无椎间盘影。此可与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相鉴别。椎间盘膨出或突出时,椎间盘同时超越上下椎体缘。在此断面上,还可看到椎管及侧隐窝是否狭窄,黄韧带是否肥厚等;②在矢状面上显示:腰椎矢状长轴面MPR图像能在同一层面上全长展示椎弓峡部的长轴切面,所有腰椎上下关节突极其小关节间隙,所有腰椎体及椎间隙;在周围正常椎弓峡部骨性结构背景下,椎弓峡部裂隙显示尤为明显,避免了横断面上峡部裂隙与小关节间隙混淆。由于该层面显示所有椎体及其排列,因此便于发现任一椎体的滑脱及其滑脱程度;③当某处骨质结构可疑时,可通过多角度平面图像显示确诊[2]。退行性脊椎滑脱,是有椎间盘退变、椎间隙变窄、椎小关节及附着韧带松弛所致,一般滑脱较轻,表现为椎小关节失稳,积气,错位,可合并椎小关节增生,关节面受损,无峡部裂隙,在横断面及矢状面显示较清晰。从这些方面可与椎弓崩裂性脊椎滑脱相鉴别[3]。先天性脊椎滑脱,在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上会显示脊椎局部骨质缺损,主要是L5椎弓部分和骶骨上部骨质缺损。以此可与上述两种脊椎滑脱相鉴别。
6 16层螺旋CT应用展望
16层螺旋CT以更快的扫描速度,更长的覆盖范围明显缩短扫描时间,一次扫描就提供了更薄层、更高纵轴分辨率的三维信息和容积数据,各项同性的数据采集使任意角度的多平面重组图像与原始的轴扫图像质量相同。在不增加患者辐射剂量的前提下,能利用16层螺旋CT扫描及重建技术就能获取诊断脊椎滑脱极有价值的CT图像,能为临床治疗及手术术式的选择提供更多更可靠的影像学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 铙书城.脊柱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54.
[2] 朱廷敏,李淑芳,潘桂芬.腰椎峡部并脊柱滑脱的CT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1993,27:860-862.
【关键词】脊柱侧弯;呼吸功能;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423—01
脊柱侧弯畸形不仅影响患者的的外观,而且胸段侧突引起的胸廓畸形,对心肺的压迫使肺脏受压、变形,造成肺泡萎缩,肺膨胀阻力加大,因而造成不同程度的肺功能障碍[1]。而全身麻醉、伤口疼痛、手术刺激、药物和代谢的变化,可导致患者功能残气量下降,肺活量进一步降低[2]。肺功能障碍是脊柱侧弯患者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如果术后不注意加强患者肺功能的锻炼,患者可出现肺通气不畅,肺部分泌物不易排出,严重者甚至可出现呼吸衰竭,威胁患者生命。因此,脊柱侧弯术后积极指导监督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之一。我科自2011年1月~2013年3月收治54例脊柱侧弯患患者,我们很重视脊柱矫形患者手术前后呼吸功能的训练,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与坚持,患者术后呼吸功能良好,全部顺利出院。现我将在整个呼吸功能训练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54例病例中,男23例,女31例,年龄10~76岁,平均年龄20.96岁,平均住院日15.31天。术前Cobb角最大110°,最小40°。入院时肺功能检查有不同程度的肺通气功能障碍,肺功能轻度下降43例,中度10例,重度1例,皆在全麻下施行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良好,全部顺利出院。
2 护理与体会
2.1 手术前护理
2.1.1肺功能评估:脊柱畸形造成了患者胸腔容积的改变,从而影响了心肺功能,因此术前进行肺功能评估对手术是否成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思。术前应该进行肺功能检测及血气分析,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2.1.2肺功能训练:入院后应对患者做好健康宣教,告知术前学会肺功能锻炼是术后肺功能恢复的良好基础。根据肺功能评估结果,肺功能轻度下降患者术前指导其进行有效咳嗽、缩唇呼吸、吹气球、爬楼梯及利用牵引床上铁架进行引体向上运动等方法训练肺功能;对于肺功能中度或重度下降患者,除采取以上措施外,还给予定时用双手轻轻地、轮换地扣打肺的侧面或后部,或使用振动式物理治疗仪对患者肺的后侧进行振动,同时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对于吸烟的患者,嘱患者入院后即停止吸烟。
2.2 术后护理
2.2.1 加强病人术后配合肺功能训练意识:术后由于患者伤口疼痛,再加上术后卧床活动不便,大多数患者不愿意进行呼吸功能的训练。这时,责任护士除了向患者讲解手术后饮食、、并发症预防等注意事项外,更应重视对患者及家属仔细讲解术后呼吸功能训练的重要性,以便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同时要多鼓励安慰患者,让其有信心和毅力配合我们的训练。
2.2.2 呼吸功能训练措施: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专项指导。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根据患者身体承受力情况,强度由弱到强,时间和次数由少至多,关键在于每日坚持,对于执行力差的患者,护士一定要监督进行。
2.2.2.1做有效咳嗽: 咳嗽时将腹肌收缩,一次呼气咳嗽3次,停止咳嗽缩唇,将余气尽量呼出。
2.2.2.2缩唇呼吸:嘱患者用鼻吸气,鼓起上腹部,吸气完毕后屏气1~2秒。然后通过收缩的嘴唇慢慢呼气,边呼气边数数,数到7后做一个“扑”字将气呼出,吸气与呼气时间为1:2。
2.2.2.3腹部运动式呼吸:嘱患者将手放于腹部,以帮助吸气时收缩腹部肌肉,深慢吸一口气,可见胸部明显扩张,腹部下陷,深呼一口气再放松腹部将气体呼出。
2.2.2.4膈肌运动式呼吸:护士将双手放于患者腹部,肋弓之下,同时嘱患者用鼻吸气,吸气时腹部向外膨起,顶住护士双手,屏气1~2秒以肺泡张开,呼气时瞩患者用口慢慢呼出气体,练习几次后可由患者自行练习。
2.2.2.5吹气球:患者取舒适,做吹气球运动,先深吸一口气,然后含住气球进气嘴尽力将肺内气体吹入气球内,尽量将气球吹到最大。
2.2.2.6超声雾化吸入:术后根据医嘱给予患者超声雾化吸入2~4次,不仅可以湿化呼吸道,稀释痰液,帮助祛痰,改善通气功能,还可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以消除炎症,同时也可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在做雾化的过程中,也可通过一吸一呼的方法来达到呼吸功能训练的效果。
2.2.2.7胸部叩击排痰法:由于患者术后背部伤口较大,疼痛明显,有些患者不愿意咳嗽咳痰,或者咳嗽无力,如果我们采用常用的背部叩击排痰法,会加重患者的疼痛感,我们可采用胸部叩击法,即患者取侧卧位,背向操作者,操作者双手合拢,微曲,手掌握起,成碗状,利用腕关节的力量在患者的胸廓部由外向内,由下像上双手轮流有节奏的扣拍,(避开锁骨,前胸,脊椎及肩胛部位)力度以皮肤不发红为宜。扣完一侧可换另一侧。患者咳嗽时,护士可用两手固定其胸廓并轻度加压,以协助其咳嗽排痰[3]。
3 讨论
呼吸功能锻炼,目的在于通过主动的用力吸气和呼气训练,最大限度地动员包括辅助呼吸肌在内的全部吸气肌(膈肌,肋间外肌,斜角肌,胸锁乳突肌)和呼气肌(腹肌,肋间内肌)主动参与收缩,达到增强和锻炼呼吸肌群的耐力和力量的目的。通过呼吸功能锻炼,可改善肺通气功能的动力,使胸廓进行最大程度的运动,促进肺部扩张,提高肺和胸廓的顺应性,改善通气功能,提高肺活量,从而减少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发生。
呼吸功能锻炼是一种调动患者自身功能本体感受疗法,有效的锻炼可使呼吸肌的功能和协调性得到较好的调整和发挥,采用缩唇呼吸和深呼吸的动作训练,还可以使肺泡的通气以较大的潮气量和较低的频率完成,身体呼吸无用功较小,能避免呼吸肌疲劳,从而增加了呼吸的有效性。患者术后卧床,活动量减少,肺功能进一步降低,如果我们不及时实施护理干预,术后将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肺部相关并发症,不但给患者增加住院治疗费用,带来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给患者带来更大的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所以我们护理人员在平时的健康教育指导中,一定要认真仔细,指导患者行术后呼吸功能的锻炼,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使患者安全的度过手术期,顺利康复。
参考文献:
[1] 孙尚昆 ,俞京梅,陈华.呼吸功能锻炼降低脊柱侧凸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⑻:45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