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跟踪审计的特点

跟踪审计的特点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9 16:13:1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跟踪审计的特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跟踪审计的特点

篇(1)

关键词:建设项目 跟踪审计 研究成果 发展展望

一、引言

建设项目有着投资规模大、涉及单位多、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对其实施竣工结算审计容易出现“豆腐渣工程”、干部腐败等问题,因而需要实施跟踪审计来规范工程建设、提高建设工程的绩效。本文旨在梳理有关学者对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基本内涵、存在问题的研究,并提出对其发展的展望。

二、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理论研究成果

1.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定义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指采用跟踪审计的方式对建设项目进行审计,具有促进建设项目的经济性、效果性、效益性的作用的审计方式(曹慧明,2005)。

2.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相关概念要素

(1)审计目标: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对国家重大的投资项目、重点民生建设工程等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高审计人员工作的效率和效益(蔡春,2011)。(2)特点: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具有审计时间提前且次数增多、审计方式转变为就地审计、审计内容更全面、审计作用更大等特点(曹慧明,2005)。(3)审计作用:其具有遏制高估势头、防止腐败滋生、提高审计的地位、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等作用(曹慧明,2005)。(4)审计主体:跟踪审计审计主体为国家审计机关、独立的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内部审计机构,较早开始开展跟踪审计工作的社会社会组织更多地介入跟踪审计(蔡元来,1997)。(5)审计介入时间:国家审计机关对建设项目实施跟踪审计分为事前分析、事中监督、事后评价三个阶段,审计人员可从这三个阶段选择合适的时间介入,开始审计工作(白日玲,2009)。(7)审计内容:建设项目的建设过程分为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验收交付阶段三个阶段,审计人员应针对每个阶段的重点环节、重点事项,确定不同的审计内容(刘连华,2007)。(8)审计方法:在实施跟踪审计时主要有阶段性跟踪审计、环节性跟踪审计、同步跟踪审计、批量跟踪审计四种不同的方法,审计人员应根据不同建设项目的特点合理选择审计方法(钱水祥,2009)。

4.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1)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

跟踪审计中审计人员易偏离审计目标;审计成本大;审计介入时间模糊;审计依据不足;审计人员数量有限( 任延艳,2007)。跟踪审计聘请社会审计机构,导致审计资源的浪费和闲置;内部审计资源未得到合理利用(毕秀玲,2011)。

(2)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改进方法

对跟踪审计的职能做出科学定位;全面合理地评价跟踪审计的价值;准备把握介入审计的时间;合理确定审计的重点环节;充分利用人力、财力资源;依法进行审计(任延艳,2007)。合理安排审计间隔时间、提高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职能等以明确审计人员的定位;培养审计人才、利用社会审计资源等以缓解人员不足的压力;通过量化考核和案例考核来合理衡量审计人员的工作成果;建立合理的付费方式向社会审计机构支付费用(曹慧明,2009)。

三、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前景展望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竣工结算审计的发展,使得审计行为由事后结算转向事前准备、事中监督。

(1)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国家应提高对跟踪审计的重视程度,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审计人员也应注重对审计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归纳总结。

(2)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在高校中开设与跟踪审计相关课程;在公务员选拔时注重跟踪审计能力的考核;在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定期培训。

(3)加强与社会审计机构的合作:使得国家审计机关能够合理选择业务能力强的审计机构,保证审计任务的完成;同时,也能合理地确定付费方式,保证国家经济资源的合理利用。

(4)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各界对跟踪审计的认识:使得被审计单位支持审计人员的工作;建立高效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保证其实施,减轻审计人员的审计任务。

(5)健全审计成果考核制度:对审计成果的考核应从多方面着手,不但对多指标进行量化考核,还可通过其为促进跟踪审计的发展做出的贡献进行考核等。

参考文献:

[1]任延艳.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局限性及对策[J].审计月刊,2007(01):9-10;

[2]刘连华,赵宇颖,宋建波.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局限性及对策[J].科技资讯,2007(26):217;

[3]曹慧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若干问题研究[J].审计研究,2009(05):45-50;

[4]毕秀玲.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相关问题探析[J].中国内部审计,2011(01):46-49;

[5]曹慧明.论建设项目跟踪效益审计[J].审计研究,2005(01):53-57;

[6]蔡春,蔡利,朱荣.关于全面推进我国绩效审计创新发展的十大思考[J].审计研究,2011(04):32-38;

篇(2)

安装工程造价虽占整个项目总造价的比例不高,但安装工程具有技术内容多(给排水、电气、通风空调、消防工程等)、技术含量高、使用材料设备种类繁多、施工过程变更频繁、暗装暗敷工程量大等特点,使得安装工程施工阶段跟踪审计的难度加大。安装工程造价具有自身显著的特点,相应的,安装工程的跟踪审计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如何把握这些特点和重点,在施工阶段做好安装工程跟踪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安装工程的特点

在一般的大型建筑中,除土建工程外,都将其归入安装工程。包括: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消防工程,给排水、采暖、燃气工程,通信设备及线路工程等。但安装工程有其特有的特点,只有了解其特点,审计人员才能做好安装工程的跟踪审计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跟踪审计的优越性。安装工程有以下特点:

(1)安装工程材料和价格多样。安装工程因涉及的专业比较广,所需材料设备数量不多,但种类繁多,其价格相差也较大。如给排水工程中的阀门,其类型有闸阀、截止阀、蝶阀、止回阀等,规格从DNl5~DN350。在同一个类型的阀门中,按连接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螺纹连接、法兰连接;从其材质方面,又可以把它们分为铜质、铸铁、塑料阀门等,这些差异使它们之间的价格相差也较大。即使同一种类型阀门,不同产地或者不同厂家其材料价格也不同。显然安装工程材料和价格的多样性给跟踪审计人员加大了审计的难度。

(2)安装工程中新材料不断涌现,取代传统产品。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材料、新产品不断涌出,一些传统的产品逐渐被淘汰出局,新材料取而代之。例如在照明方面,节能灯成为最为实惠的选择,向绿色环保方面发展。过去在给水工程中,使用的是传统的镀锌钢管,现在已经被塑料给水管、铝塑复合管、铜塑复合管、铜管甚至不锈钢管等新型材料所取代。传统的水表正在被智能水表代替。这需要审计人员多进行实际考察。

(3)安装工程须与土建、装饰工程密切配合。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和装饰工程是密切配合的。如果土建工程与装饰工程出现变化,安装工程也要随之发生相应的变更,再加上安装工程也有自身的特有性质和要求,有些变化是无法提前完全表现出来,只能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来决定。

(4)安装工程多采用暗装。安装工程通常为了整体上的效果,多采用的是暗装,外面基本上不留痕迹,因而从装饰后的工程上是看不出来安装材料的。前面提到,安装工程所用材料的品牌、规格是各种各样的,由于生产场地、厂家等的不同,价格差异也很大,所以,在工程竣工后从外观是不容易检验出安装工程是否按照原来的设计规范施工的,也检测不到所使用的材料是否以次充好,有没有偷工减料等,这样的暗装现象,给安装工程结算带来诸多困难,这就需要跟踪审计人员在施工阶段做好资料的收集。

安装工程施工阶段跟踪审计的重点

1工程进度款的审计

工程进度款的正常拨付是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严格控制工程进度款的拨付,也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止工程款早付和超付的重要手段。工程进度款审计的主要程序及内容:

(1)施工单位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提交当月(或节点)已完成形象进度,报送工程进度款申报表。

(2)监理工程师在规定的时间内核实已完工程量,再报甲方代表,对合同范围内的工程量和变更分别签证认可。

(3)甲方代表将已初审的工程进度款申报表送审计部门或委托的造价咨询公司审核确认。

(4)跟踪审核人员对工程进度款申报表进行审核。首先核定确认工程量,然后将综合单价、措施项目费、规费、税金等,与施工单位的投标报价进行对比审核,最后审核签证记录的真实性、合法性,并找出问题,出具审计结果。

(5)审计部门或委托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对审计结果出具审核意见,提出工程进度款支付建议。核定确认工程量时,按照事实求是的原则,跟踪审核人员应到施工现场查看申报工程量与实际施工进度是否一致,有没有多报的现象,必要时做好影像资料的收集。同时,根据每月(节点)进度付款实际情况建立台账,避免工程还没有完工而进度款超过合同规定的数额。此阶段需特别注意合同的支付条款,严格按照支付条款来支付进度款。

2主要材料、设备价格的审计

安装工程中未计价材料、设备很多,其价值占安装工程总造价的60%~80%,有的甚至占90%以上。因此对其价格的审计也是施工阶段跟踪审计的重点。材料、设备价格的确定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承包方提供材料,材料的规格型号、质量以及生产单位在施工合同中已约定清楚,由发包方认质认价;另一种是由发包方提供材料,即“甲供材料”。

因安装工程材料和价格多样性的特点,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生产厂家,安装工程材料设备价格相差较大。承包方提供材料的价格容易出现偏高、混乱的现象。同时,造价管理部门的信息价仅有部分品牌的材料、设备价格,这就需要审计人员走向市场,定期进行市场考察,了解、比较多家材料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价格,建立数据库,才能对承包方提供的材料价格及质量进行合理地审计。又因安装工程多采用暗装,审计人员还要到施工现场抽查核实,防止施工单位以次充好,降低等级采购材料。

3工程变更、现场签证的审计

工程变更涉及到设计变更通知书、现场签证记录、技术核定单、签证记工单等工程资料,这些工程资料是工程施工中所发生变更的实际证据,其真实性、有效性及实效性就具有特殊意义,是反映工程变更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审计中要对工程变更、现场签证的真实性、有效性及实效性进行审计。如某地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为每户新增了一个多媒体箱,多媒体箱是嵌墙安装的,经甲乙双方协商后,多媒体箱实行包干价114元/个。安装工程有必须与土建、装饰工程密切配合的特点,对安装多媒体箱的地方在砌筑墙体时只要预留出多媒体箱的位置即可,但部分安装多媒体箱的那面墙已经砌筑好了,这时就需要剔槽安装多媒体箱。施工方会对剔槽、修补进行签证,跟踪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就应到现场核实,才能对变更签证的真实有效性进行审计。

结束语

篇(3)

跟踪审计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全过程进行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的一种事中审计方式,其实质是实时审计或同步审计。跟踪审计起源于20 世纪90 年代后期,初期的跟踪审计内涵与目前理解有较大的区别,主要是对审计效益的跟踪,其实质相当于我国审计机关的后续审计。对于国家投资项目,各国审计机关由于审计体制的不同,在审计介入的时间、审计内容与审计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以美、英等发达国家为代表的立法型国家审计机关,国家投资项目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事前建设计划(决策、勘察设计等主要工作的统称)审计和投资绩效审计两个部分,时间主要是一前一后,一前就是建设计划审计,一后就是建设项目的绩效评估,较少采用与项目建设同步的审计方式。

在我国,对于国家投资项目的审计起步于1983 年,主要由政府审计机关负责,早期的审计内容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审计方式以事后审计为主,随着审计实务的发展,现在正逐步向建设项目管理审计发展,审计方式上越来越强调跟踪审计。2005 年9 月至2009 年3 月审计署对北京奥组委财务收支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有重点、有步骤、分层次开展工作,帮助北京奥组委加强内部控制,规范管理,查找问题,提高效率和效益,取得显著效果,积累了特大型国家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经验。审计署2008 至2012 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要求积极探索跟踪审计。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型投资项目、特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事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执行试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全过程跟踪审计正逐步成为政府审计机关进行国家投资项目审计的主要方式。

在跟踪审计理论研究方面,目前较为认同的观点是,跟踪审计是指将建设全过程划分成若干阶段或期间,审计人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及时对各阶段或期间的审计事项进行审计,并及时作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供被审计单位纠正存在的问题,改进、完善建设工作,使建设实施得以规范、有序、有效运行,取得最佳的效益。然而,跟踪审计的理论多是审计实务的总结,论述的重点一般在于跟踪建设项目各阶段的审计内容、介入时点、审计风险、实现路径等,或结合某种类型的建设项目进行分析。而审计的内容、介入时点、风险和路径等主要取决于采取什么样的模式进行跟踪审计,目前尚未见到对跟踪审计模式进行系统分析报道,难以形成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理论成果,制约了跟踪审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归纳总结全过程跟踪审计方式,分析审计模式及适用范围,对推广跟踪审计、发挥审计效果具有现实意义。

二、国家投资项目的特点

本文的国家投资项目是指建设资金仅来源于或主要来源于预算资金的项目。随着政府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投资项目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

1. 项目规模较大,技术复杂,周期长。国家投资项目一般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型重点或公益性项目,例如奥运项目、三峡工程、京沪高铁、主要高速公路等属于大型重点项目;而公立学校、医院、社区公共服务、城市市政工程等属于公益性项目。大型重点项目就其项目的性质来说一般也是公益性项目,也有经营性项目,通常因特殊需要而建设,设计复杂,建设规模较大,单体项目较多,建设周期长,需分期进行建设,项目改动较多,影响较大。

2. 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在单一投资主体模式下,政府资金在国家投资建设项目中占有绝对优势,政府资金投入的主要方式主要有两种:财政投入和国债投入,其中财政投入主要来源于各地方税收收入、上级财政拨款和外部借款等。随着我国不断推进和深化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建设项目投资领域正初步建立并形成投资主体、资金来源、投融资方式等多元化的新格局。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单一化的投资主体无法满足市场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的必然结果。投资主体多元化能有效解决经营管理的效率问题,使不同能力和背景的人力资源各尽所能。同时,也有利于不同投资主体构筑一个优势互补的创新利益体,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提高自主创新的速度和效益。目前,一些大型建设项目的投资渠道,除财政和国债投入外,还包括银行贷款、外商投资、资本市场融资、社会融资等等。投资主体多元化也使审计主体趋于多元化,给跟踪审计带来了新的要求。

3. 项目管理较为规范,内部控制较为完善。1996 年原国家计委制定《关于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计建设[1996]673 号),要求国有单位经营性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在建设阶段必须组建项目法人。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由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偿还债务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之后,各省市相继制定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要求政府投资项目必须组建项目法人,推行项目代建制。组建的项目法人或采用代建制管理的项目,改变了项目指挥部效率低下、职责不清、专业水平不高等缺点,提升了项目管理水平。随着项目法人制的不断完善,项目内部控制制度也日臻完善,项目建设单位自身的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对于质量、进度、成本、安全方面的控制也不断加强,通过内部审计功能的发挥,将部分审计监督贯穿于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提高了政府审计的效率。

国家投资项目的特点给政府审计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要求:项目规模较大、技术复杂、周期长要求政府审计应该采用事中审计的方式,这对审计资源配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致使审计主体多元化,审计分工和界定成为各审计主体发挥审计功能的制约因素;项目管理较为规范,内部控制较为完善,一方面给审计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缩小了审计范围,另一方面,如果项目法人有舞弊倾向,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反而会麻痹政府审计人员,干扰问题的发现。因此,有效整合审计资源,采用合理的审计模式,组织审计资源,发挥各审计主体在大型国家投资项目中的作用,对保障国家投资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意义。

三、国家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模式

跟踪审计模式就是在进行跟踪审计时,根据被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审计实施单位应采用何种模式组织审计资源,确定审计重点,进行审计实施。显然跟踪审计模式的组织和构建应结合国家投资项目出现的新形势和特点。本文将总结和构建三种跟踪审计模式,并分析各模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1. 间歇式跟踪审计模式。间歇式跟踪审计模式就是指实施跟踪审计时,不完全是实时审计、同步审计,而是跟踪项目建设的各关键点的执行情况,其实质是建设项目决策、设计、实施、竣工、交付使用等各阶段的事后审计。从形式上来看,间歇式跟踪审计具有跟踪审计的特点,是与项目实施同时进行,但就各阶段而言,一般是各阶段建设实施后,审计部门对实施的效果进行审查,如果不符合项目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大化的要求,则提出整改意见,要求相关部门整改,调整项目阶段性偏差,保障项目目标的实现。

间歇式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各阶段完成情况的审计监督和评价,其审计职能主要体现为监督和评价。此模式的最大优点是节约审计资源,间歇式跟踪审计不需要驻现场审计人员,审计人员可以同时监督多个项目;各阶段审计持续时间短,对项目管理工作的干扰较小;审计人员与项目管理人员接触较少,审计的独立性较高。其缺点是,不能实时监控,同步审计,是阶段性的事后审计。

间歇式跟踪审计的实施主体主要是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含内部审计外包给社会审计)。这种审计模式可以将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有限的审计人员充分地利用起来,只要方案合理,也可以对建设项目基本形成全过程的监控,对项目中潜在的舞弊行为形成威慑。审计的内容和介入的时间,可以根据具体审计项目和审计资源的情况,合理选择,并非越早开展越好,越深入越好,而是以最大程度提高审计效率为目的,在节约审计资源的同时,全面地监督项目的建设。

根据间歇式跟踪审计的特点,其一般适用于建设周期长、阶段划分明显、项目管理和内部控制较为完善的大、中型国家投资项目。此类项目建设周期长,在国家审计机关或内部审计机构现有审计力量的情况下,难以实现实时或同步审计。审计机关可以利用项目进度计划,准确地把握控制点的时间,在阶段搭接时段进行审计,控制阶段性偏差。项目管理和内部控制较为完善,项目质量、成本、进度、安全方面的资料较为完整,各阶段发生的事件均有记录,便于审计人员查找证据,也就没有必要全程实时跟踪。

间歇式跟踪审计实施可根据情况确定审计次数,对于项目十分复杂的可在各阶段结束后进行一次审计,对于较为复杂项目可以适当加密审计监督频率。一般情况下,在决定阶段的可审计1~2 次,审计控制点是:投资机会分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项目立项,通常仅需监督可行性研究的过程是否科学、合规,评价项目建设方有无瞒报、虚报,弄虚作假的行为,立项的程序是否合规;在设计阶段可审计1 次,审计控制点是:设计方案、设计概算,监督设计方案的形成是否科学,评价审计概算的合理性;在项目实施阶段的审计控制点是:招标投标、采购合同、强制性检查项目的实施、隐蔽工程、工程结算,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多次开展审计,也可以有重点的分项监督,例如在合同大量签订时期仅审查合同签订情况,招投标集中时期仅审查招投标执行情况等;在竣工阶段,是周期较长的一次审计,审计的重点主要是:竣工验收、竣工决算,监督竣工验收的程序,审查竣工决算;交付使用阶段,审计的重点转向经营效益审计,监督项目完成既定目标,审计次数可根据需要确定。

2. 连续式跟踪审计模式。连续式跟踪审计就是指审计人员全过程实时跟踪项目的建设、管理情况,实时地评价、鉴证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出具审计建议,协助项目管理部门完成项目计划目标。就项目而言,连续式跟踪审计是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的结合。就审计实施的过程来看,连续式跟踪审计是典型的事中审计,也就是审计人员作为项目部的一个职能部门,全程参与了项目决策、设计、实施、竣工、交付使用等各阶段。及时地发现问题,提出审计意见,调整项目偏差,使项目因偏差造成的损失趋于最小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作用。

连续式跟踪审计模式的职能主要是鉴证和评价。其优点是问题发现及时,审计对按计划实现项目目标的作用较大,体现了审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免疫功能。同时存在,审计人员连续跟踪,审计资源占用较多;跟踪审计成为现场职能部门,介入项目管理较多,对项目管理的影响较大;审计人员与项目管理人员长期共处,审计独立性较弱等不足之处。

连续式跟踪审计的实施主体主要是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内部审计部门开展项目的连续式跟踪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项目建设单位的内部审计通常情况下是进行内部经营管理审计,当有项目建设时,建设单位将自己的内部审计部门设置于建设项目实施连续式跟踪审计。审计实务中,大量的国家投资项目的建设单位聘请工程造价事务所进行连续式跟踪审计,虽然从形式上是社会审计,但其实质是内部审计的外包业务。国有上市公司的建设项目一般采用社会审计进行连续式跟踪。社会审计适于参与连续式跟踪审计的主要原因是工程造价事务所审计人员较专业、较容易招聘和组织,审计成本较低,可以使人员固定配备到项目。对于内部审计而言,虽然审计人员较少,但是对应的审计项目也较少,也可以有效地组织审计力量。而政府审计则不同,政府审计人员通常是公务员,有严格的招考程序,难以根据需要增减人员,因此,政府审计不适合采用连续式跟踪审计的模式。

连续式跟踪审计是完全意义上的实时审计、同步审计,但因其占用的审计资源较多,一般适用于周期短、难以准确划分建设阶段、工程技术复杂、变更较多、项目实施环境复杂、可追溯性不强的中小型国家投资项目。项目周期短,审计人员的占用时间较短,便于组织调配。难以准确区划建设阶段,则难以开展间歇式跟踪审计,需要连续进行审计监督。工程技术复杂、变更较多,要求随时对变更的可行性、科学性、合理性进行确认,此时采用连续式跟踪审计,可以及时地对变更内容进行鉴证,避免大量变更导致项目成本偏差过大。项目实施环境如果较为复杂,且后期难以追溯发生事件的真实性,如抢险救灾项目,就应采用连续式跟踪审计方式,避免违规套取国家投资的行为发生。

连续式审计最大的优点是全程实时进行审计评价与鉴证,但也存审计独立性不强的弊端,处理不当会形成审计人员参与项目的管理局面。例如通常情况下,项目部要求审计人员在工程结算款支付凭证中签字,并作为结算款支付的必要条件,而这种做法是将审计人员作为项目成本控制的技术人员来看待,显然影响了审计的独立性,连续式跟踪审计时应注意避免上述问题,而应采取独立的审计行文,仅对工程结算款进行鉴证,而不出具同意支付的意见。

3. 间歇连续式跟踪审计模式。间歇连续式跟踪审计是一种组合式的审计模式,将建设项目决策、设计、实施、竣工、交付使用等各阶段的事后审计,与各阶段期间的连续跟踪审计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及社会审计的优势,有效控制项目的质量、成本、进度、安全,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间歇连续式跟踪审计可以提供监督、评价和鉴证三大服务,将政府审计的间歇式审计监督和评价,与内部审计或社会审计的连续式审计评价和鉴证相结合,既考虑到节约政府审计资源的问题,同时顾及实时处理问题的需要,适用于特大型国家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特大型国家投资项目是政府审计监督审查的重点,是民众关注的热点,例如奥运项目、四万亿投资项目等等,然而政府审计资源难以满足对各项目进行连续式跟踪审计,如果仅采用间歇式跟踪审计,显然不能准确地把握项目资金的运用情况,这时就需要内部或社会连续式跟踪审计作为补充。政府审计更偏重于对项目执行情况监督和评价,而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更偏重于对项目事件的鉴证,政府审计对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对其关心的关键问题要求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进行连续跟踪,对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提供的鉴证资料,政府审计可以采信并作为审计证据。

间歇连续式跟踪审计具备了间歇式和连续式跟踪审计的优点,取长补短,具有较好的审计效果,但是该模式最大的缺点是审计资源耗费较多,会形成重复审计监督。因此,目前仅对项目建设周期长,项目各阶段清晰,各单项工程交错进行、配合紧密,工程技术及外部环境复杂,设计不成熟、过程中变更较多,项目总体目标明确,需要大量建设方配合,而投资渠道多元化的特大型国家投资项目才宜采用。

审计组织实施时,应由政府审计部门统一部署,制定总体的审计方案,指导各项目单位连续式跟踪审计工作的开展,合理分配审计资源,界定审计重点,避免重复审计。随着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为满足各投资主体对项目执行信息的需要,间歇连续式跟踪审计模式将成为今后跟踪审计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向。

4. 三种跟踪审计模式的比较。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三种模式各有优缺,为便于实务中跟踪审计模式的选用,应比较分析三种模式的特点、适用情况。

篇(4)

【关键词】高校;新校区建设;社会审计机构跟踪审计

贵州是一个欠发达、欠开放的省份,多项经济指标在全国靠后,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除历史原因和地里位置外,就是人的因素,提高人的基本素质成了当误之急,重中之中,要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主要依靠教育,教育的重任在大学。目前贵州的大学大多存在硬件设施差,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这一特点。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省政府给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政府无偿划拨土地、贴息及投入市政设施等一系列措施,贵州部分高校从扩大教学规模的实际出发,也都纷纷投入了大学城新校区建设的洪流中。高校新校区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工业园区建设,它通常都要有这样的特点:满足每年九月份投入使用,因此通常都会要求新校区的所有工程必须在每年的八月底交付。鉴于高校新校区建设的特点加之涉及到的工程项目多、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紧张及需求量大,而高校自身审计力量又相对薄弱等特点,为防止“房子修起来了,而干部倒下了”的情况发生,由贵州省教育厅招标委托了审计实力相对较强的多家社会审计单位对大学城的建设进行跟踪审计,借助社会审计的专业力量来完成对新校区建设的审计监督。

1、委托跟踪审计的主要工作内容

不同学校在新校区建设委托社会审计机构跟踪审计中,由于自身内部审计力量不同,对社会跟踪审计单位的要求也不完全一样,其跟踪审计工作范围、侧重点都不尽相同。但基本目的相同:一是节约投资,控制工程造价;二是加强监督,打造“廉政工程”、“阳光工程”;三是规范管理,提高效益。就我校而言,委托跟踪审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文件的编制、拦标价的审核、现场收方、进度审核、材料的询价、结算审核以及对一些争议问题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通过拦标价的审核对整个工程预期投资额度进行把关;通过对施工现场的查看,参与隐蔽工程收方和现场签证,收集掌握第一手的施工现场资料,为及时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意见奠定基础;通过材料市场的调研,为校方核实材料质量价格提供参考;通过结算审核,严格把关工程造价,为高校节省投资。

2、委托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

1)相关的规章制度还未建立健全,目前虽然所有进入大学城的高校都委托了社会审计机构进行跟踪审计,也有一套跟踪审计的操作流程和办法,但还未建立一套规范的跟踪审计的规章制度,没有系统地上升到高校审计规范。也就是说,跟踪审计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2)权责不明。建设工程项目采取委托全过程跟踪审计就会牵涉到施工方、监理方、甲方现场代表、跟踪审计方、校方内部审计人员等多方面的部门和人员,关系比较复杂,因而通常也会出现权责不明的现象,特别是在一些没有出台相关各方职责权限规章制度的高校,这种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聘请社会审计机构进行跟踪审计初衷大多数是为了对工程建设提供更多专业意见和建议,达到以最少的投入,建成高标准的新校区。但实际上,不管是施工单位还是监理或是甲方现场代表对于社会跟踪审计这个新生事物都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知,通常在面对多方参与的现场收方过程中,对自身的责权没有清楚的认识或者是为了推脱责任。具体表现在收方过程中以社会跟踪审计单位为主导,监理和业主方现场代表及内部审计人员因为有了跟踪审计单位的介入而不能完全履行自己的职责,或者把问题都直接推到社会跟踪审计,完全不考虑自己的职责。

3)审计的独立性难以体现。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也是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社会跟踪审计也必须体现其独立性,并且要把坚持审计的独立性放在首位。在跟踪审计实施过程中,社会跟踪审计单位派出跟踪审计人员到现场查看、收集资料,并将其建议和意见直接反馈到高校审计组,由高校审计组及时向高校工程建设指挥部反馈审计意见。而在工程建设的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上,社会跟踪审计单位只能提供专业建议和参考。另外,跟踪审计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因为校方领导或机构的意见和建议而不得不在工程变更、款项支付、造价控制等方面做出妥协和让步,从而不能完全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4)跟踪审计的收费问题

跟踪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审计人员严格细致的审计工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来促使相关管理单位加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成本。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的工作做得越好,过程问题解决得越多,最后竣工决算时审减收费就越少,比如:经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变更,由于施工方要按照工程变更的要求完善相关手续之后才能够施工,而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也疏于管理,抱着少签字、少负责的思想,能拖就拖,这时作为跟踪审计的单位,其职责要求发现这些问题后,应及时向相关单位提出,并且提出合理的管理建议。而这样一来,最后竣工结算时,本来可能因此出现的审减额,将不复存在了,自然,对于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社会审计单位来说,肯定愿意在跟踪过程中只记录问题而不指出问题。

3、针对委托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笔者有以下思考

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委托跟踪审计的开展是一个逐步发展完善,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高校新校区建设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使得其委托跟踪审计也应该符合高校特色。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得到改善:

1)建立健全跟踪审计规章制度:将跟踪审计的相关制度加以规范,职责权限通过制度加以界定,制定出符合高校实际的、切实有效的、可操作的跟踪审计办法,并针对具体的工程精心组织跟踪审计实施方案、应急预案,做到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放矢,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过程跟踪审计。

2)建立健全高校委托跟踪审计实施办法

高校需建立健全高校委托跟踪审计实施办法,明确跟踪审计实施的程序和各方的权责,让委托跟踪审计做到有法可依,各方做到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共同促进高校新校区建设委托跟踪审计顺利高效开展。

3)加强沟通交流,改善工作环境。

高校审计组应积极与高校工程建设相关部门沟通交流,架设高校领导、工程建设相关工作人员与跟踪审计单位的桥梁,增加他们对跟踪审计工作的了解和认识,为跟踪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跟踪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在实施中得以体现。

4)改革审计收费方法

社会审计的收费为两部分:一是基本收费;二是效益收费。对于基本收费由大学城业主方的主管部门,在进入大学城的所有跟踪审计单位之间交叉选取竣工结算审计单位,对跟踪审计单位的审计项目进行复审,当复审审减金额大于原跟踪审减金额的一定比例,需对跟踪审计单位进行处罚。基于这样的规定,笔者认为:基本收费=按该项目送审金额价款×约定比例-(复审审减金额-跟踪审计审减金额)×约定比例;对于效益收费,将效益收费改为奖励收费,可考虑在工程开工前期和施工过程两阶段增设过程跟踪审计奖;根据审计单位指出问题的多少、重要性、金额的大小予以适当的奖励。

参考文献:

[1]李季玲.高校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7,33(8):2062207.

[2]张忠林,秦洪伟.跟踪审计在高等学校工程项目审计中的作用及应用[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4):16217.

篇(5)

正如同交叉审计一样,跟踪审计也是一种审计方式。前者是组织异地审计人员对本地的审计对象(即被审计的单位、项目或事项)实施审计的一种方式,即引入空间概念组织的审计;后者则是在审计对象发展进程中而非完结后实施审计的一种方式,即引入时间概念组织的审计。赋予了时间属性的跟踪审计方式,为解决审计监督的滞后性带来了方便。更重要的是,跟踪审计能实时地发挥“免疫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跟踪审计的组织和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主要以时间属性为主线就其方法论意义展开探讨,以期推动实践的发展。

一、跟踪审计独立性的保持

就一定时间范围内而言,跟踪审计与审计对象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实际工作中,比较容易出现审计人员参与被审计项目或事项的决策、管理或业务办理的情况,而“使审计人员处于审查自己工作成果的地位”,也就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审计的独立性。审计独立性要求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减少影响审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外部因素以保证审计质量。任何审计都应当遵循独立性原则。不能为了解决审计的滞后性而丧失审计的独立性,发生“按下葫芦又起瓢”的现象。跟踪审计只能是对审计对象的真实性、合法性、决策程序、业务流程、内部控制和预期效果等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咨询服务。任何越俎代庖的行为,都是与独立性原则相悖的。当然,如由决策者或管理层承担责任,审计人员提供非审计服务时,可以作为例外,如审计人员在抗震救灾中参加救灾抢险等工作。

跟踪审计应当保持独立性。因此,决策者或者管理层有责任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完善审计监督的制度和机制,确保跟踪审计在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性。

二、跟踪审计的立项选择

所有的审计项目都采用跟踪审计方式既不可能,也非必要。这不仅是审计资源的有限性的限制,更是审计对象自身的特点使然。开展跟踪审计应当进行科学选项和立项。一般来说,凡审计对象发生、发展和终结的整个过程较长且呈现明显的阶段性,或者在可预见的时间范围内具有“一次性”(即再次发生的日期不确定或不再发生)的特点的,较适宜采用跟踪审计方式。这是因为这类审计对象可能存在如下一种或几种情况:①发生错弊无法纠正,或即使纠正了也无实际意义;②一旦造成损失难以挽回;③当事人在审计对象终结后“各奔东西”,会给事后查证带来相当大的困难;④内部控制不能长期发挥效用。所以,这类审计对象采用跟踪审计方式能充分体现审计的服务宗旨。

适宜选用跟踪审计的项目包括但不限于:

(一)目标明确、进度可控、终结期可预见的项目。如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专项资金、物资的专项审计,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等。由于前述原因,这类项目事后审计追溯起来较被动,因而适合进行跟踪审计。

(二)不满足会计核算的“持续经营假设”的企业或经营项目。如果不满足“持续经营假设”,如合同规定的经营期将满、企业资不抵债而濒临破产清算等在可以预计的未来经营将结束,其会计核算的许多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不尽相同。为保护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及员工的利益,可采用跟踪审计方式。

(三)间隔期较长或涉及面广的公共(公益)活动项目,如体育运动会、博览会、文化节、科学探险(考察)等等。这类项目有的是定期举办但问隔期较长可能承办者各不相同;有的在可预见的未来可能仅举办一次。

(四)制度安排或公众要求的项目。如领导干部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其实就是领导干部履行岗位职责期间的一种跟踪审计。跟踪审计项目的选择和立项,应当进行可行性分析与风险评估。重点考虑审计效果和审计风险等问。

三、跟踪审计切入点的确定

(一)按照时间点来选择和安排跟踪审计的切入点,最常见的是平均划分跟踪审计介入的时间问隔,定期开展审计。如对体育彩票的跟踪审计,可以一个季度、半年、一年甚至两年介入一次。时间间隔短的,可以合并出具审计报告或审计意见;时间间隔长的,可以一次出具一份审计报告或审计意见。这种跟踪审计具体方式称为定期跟踪方式。

(二)按照空间点来选择和安排跟踪审计切入点,如按照重要资金物资的管理和流向的单位或地点的变更来选择和确定跟踪审计的切入点,即资金物资流向哪里,就跟踪到哪里。再如,也可采取和其他审计事项结合进行的方式选择切入点。

(三)按照被审计项目的风险管理点选择和确定跟踪审计的切入点,要求审计人员事先要分析和评估被审计项目的风险点可能出现的时间、环节和地点,并据此安排审计人员提前进场的各个时间,拟定审计方案并随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和修订。还可以采取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估,根据发现的内控薄弱环节来选择和确定跟踪审计的切入点。

(四)按照阶段性转折点选择和安排跟踪审计的切入点,即在被审计项目发展的当前阶段即将结束和下一阶段即将开始的时候切入。这样既可以对被审计项目本阶段的实施情况进行事后审计,又可以对其下一阶段的实施计划(方案)进行事前审计。

(五)按照项目中相对独立的业务单元完成点来选定跟踪审计的切入点,例如,建设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可按照其工程质量验收环节来选择和确定跟踪审计的切入点。质量验收环节的选择又可以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的大小和复杂程度,选择大小适中的质量验收单位,如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单项工程等。再如,还可以按照工程项目进度划拨资金的财务管理及收支环节来选择和确定提前切入点。

跟踪审计切入点的选择和安排,可以采用单一的办法,也可以几种办法综合起来考虑。当然,不能局限于上述几种办法。而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主要线索和关键环节进行选择和确定,如还可按照审计对象的业务流程图进行选择和确定等等。

四、跟踪审计效果的后评估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跟踪审计其实是把审计活动嵌入了审计对象的发展过程中。仅从一定的时间范围看,跟踪审计是缩短了时间段的事后审计。他从局部的连续的较小时间段来开展一系列的审计,可及时发现审计对象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提高审计的时效性。但从整个被审计项目来看,又几乎是同步跟踪进行的。系统论原理告诉我们,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被审计项目局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不能绝对保证项目总体上也是如此。因此,跟踪审计完成后,应当开展跟踪审计效果后评估。没有效果后评估的跟踪审计是不完整的。

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 内部审计 业务跟踪分析

业务跟踪分析是将电子数据作为直接的审计对象,运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商业银行各类业务指标进行持续的多维数据分析,揭示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和规律,帮助审计人员用全局的、联系的观点,理解经济活动的总体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把握各项业务运行趋势和异常情况,形成明确且有效的审计思路,进而形成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审计思维方式和审计方法,业务跟踪分析的结论也是内部审计的成果。

1 业务跟踪分析的必要性

进行业务跟踪分析是评价商业银行实现组织经营管理目标的基础,是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内在要求,是国际先进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通行做法,是开展绩效审计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金融企业进行审计转型,转变审计理念和实现方式的重要基础之一。

业务跟踪分析是促进内部审计目标实现的有效方法。《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将内部审计定义为“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该定义明确内部审计是一种确认和咨询活动,目的是为组织增加价值,改善组织的运营,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在西方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流程中,业务分析与风险评估、业务流程描绘均为其重要的审计环节,同时,在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中的作用越来越显重要,因此,业务跟踪分析是促进内审目标实现的方法和工具。

外部和内部审计转型要求进行业务跟踪分析。我国外部和内部审计都非常重视审计转型,并致力于经济效益审计的研究和探索。国家审计署在2003年推出的审计工作五年规划中曾明确规定效益审计工作量要达到50%的比例,要求以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为主,从效益审计出发,最后落实到管理审计中。2010年“世界审计组织第六届效益审计研讨会”上,审计署表示,到2012年,全国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将开展绩效审计,2010年建立起财政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到2012年基本建立起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我国的内部审计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主要以开展财务合规性审计为主。第二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内部审计在坚持以财务合规性审计为主的基础上,逐步开展了效益审计。第三阶段,从21世纪初至今,由财务审计为主逐步向以管理效益审计为主转变。而业务跟踪分析是实现管理和绩效审计的基础方法。

审计发展趋势也要求开展业务跟踪分析。目前,商业银行审计模式仍然以账目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为主,主要关注操作风险和合规性问题,这是非常必要,而且必须的。然而,这与商业银行决策和管理层的期望、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要求,以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实施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变化,从以查错纠弊的合规审计为主,向管理效益审计与合规审计并重,直至以管理和效益审计为主的转变已势在必行,这是商业银行自身发展与保障股东利益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商业银行在开展的审计项目中,也初步尝试性地安排了效益审计方面的内容,但真正意义上的效益审计还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如何紧紧围绕促进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实现,从“为管理”进行审计向“对管理”进行审计转型。要求内部审计不仅要会作合规性审计,更要会作风险性与效益性等管理咨询审计,以锻造高效能的银行内部审计价值链,综合发挥监督、评价、咨询职能作用,实现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而业务跟踪分析是其最重要的基础和方法之一。

2 业务跟踪分析的作用

业务跟踪分析在审计实践中还处在若隐若现的状态,持续的、深入的、动态的业务分析机制尚未建立。业务分析不应理解为仅仅是审计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也不应理解为仅仅是咨询类项目的规定动作。业务跟踪分析是审计重要的、必要的工作内容和方法之一,审计人员通过持续了解经营机构财务综合状况、经营特点、业务发展态势,扩大审计视野,把握总体,其对于提高审计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业务跟踪分析是及时、连贯了解业务发展态势的最佳途径。业务跟踪分析的对象是丰富的业务数据,包括财务指标和具体的业务数据,审计人员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时间或空间状态的多维度分析,这种分析贯穿于业务发展的全过程,也是审计人员了解经营机构业务发展态势、经营状况和特点的过程,这种信息的获取是直接的、真实的、快捷的,能够为各类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业务跟踪分析可为审计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审计立项是审计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立项依据来源是多元化的,目前通常的做法是以经营机构的提请、以前年度审计发现的分析结果、政策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的业务单元、高层关注的业务领域或决策者的要求等为立项依据。上述立项依据是非常必要的,但其实质上还是源于主观判断,不能量化审计对象的经营风险,对突出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内审的特点有一定的局限性,还需有量化经营风险的依据作为补充,审计计划体系模型是很好的工具之一,业务跟踪分析结论也可作为审计立项依据的重要补充。结合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开展的业务跟踪分析可为审计立项提供支持,通过全面的、连续的、深入的业务跟踪分析,从审计的角度去思考、分析和研究一些影响业务发展战略的关键问题,初步确定审计的方向。这种方法也利于实施审计项目时直接切入审计重点、难点、疑点,对提高内审工作效率、突显其价值有着重要意义。

业务跟踪分析有利于把握总体,统领全局。业务跟踪分析首先让审计人员及时、连贯地了解经营机构业务发展态势,掌握经营机构的经营特点、竞争优势或劣势,并发现经营中存在的异常现象等,其实质是一种全新的审计思维方式,这种方式能够避免审计中“盲人摸象”式的片面性,不再是先分析审计对象的各个部分,再归纳、综合为整体的思维方式,而是通过业务跟踪分析,从宏观上和系统上把握经营机构的整体情况,继而深入关注局部区域,用全局的、联系的观点,把握经济活动的总体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做出总体判断和评价,其思维方式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

业务跟踪分析为绩效审计奠定基础。绩效审计是采用现代审计技术方法、客观、系统地对一个组织及其经营管理者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独立的判断和评价。开展绩效审计的前提条件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辅之以一套操作性较强的分析方法。在业务跟踪分析过程中,审计人员能够根据事先明确的效益审计目标,通过对经营机构的大量财务指标、业务数据的分析、观察,揭示其中内在的逻辑关系和规律,对来自于底层的、元素性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组合,在用途上可以作多种多样的拓展,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信息,形成明确且有效的审计思路,证实被审计事项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达到对效益审计事项的事前、事中控制的目标。

业务跟踪分析能够为各类审计项目提供辅助作用。业务跟踪分析对各类审计项目的作用是多样的,并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增强审计针对性。审计人员通过详尽的业务跟踪分析,全面了解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后,各项审计工作会更有针对性,如有针对性设计调查问卷、有目标的进行访谈、有重点地抽样和安排项目实施计划等。二是业务跟踪分析对审计项目的实施具有引导和延伸作用,如通过业务分析发现业务数据的异常,并进行原因分析,形成模型编制思路,继而通过审计模型的钻取功能深入到底层基础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查找并产生疑点,进而发现和揭示存在的问题。

业务跟踪分析可积累系统的、实用的业务指标数据库。目前商业银行生产和管理信息系统众多,且每天都产生海量的数据,了解、熟悉、掌握各类系统,及从各类系统中获取审计有用的业务指标数据,成为各层级审计人员的主要困难和障碍。而进行业务跟踪分析就必须根据外部监管、经营管理和风险防范的要求,从内部审计的角度,在各类系统中精选重要的、实用的、关键的业务指标数据,并根据最新业务发展动态,持续的跟进维护业务指标数据。从而形成系统的、实用的业务指标数据库,便于审计人员方便、快捷的使用,避免大量的重复劳动,有助于审计效能的提高。同时,经长期积累的业务指标数据库,也将有助于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审计分析评价体系。

3 业务追踪分析的可行性

3.1 业务单元的清晰界定为业务跟踪分析提供条件

随着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完成和持续进行的机构改革,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前、中、后台分离的管理框架,管理部门职责和业务单元的划分逐步清晰,产品条线和业务条线归口更加明确,费用在部门、业务条线、大类产品间的分摊,为业务跟踪分析提供了前提条件。有利于审计人员对更多、更广泛的业务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业务跟踪分析,包括分析客户、产品的种类、分支机构、经营活动的时间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特征,以确定各项业务及产品的获利性。

3.2 数据系统的不断变革为业务分析奠定坚实基础

业务数据电子化、流程化、集中化以及数据粒度的细化,为开展业务跟踪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商业银行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提升,使得数据处理日益网络化和电子化,将原先分散在各个分支机构的数据集中,统一组织账务、集中处理会计业务和信息,形成全行“一本账”格局。数据的集中管理口径的一体化,有利于业务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方法的模板化。同时,随着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系统上线,业务指标层次丰富清晰,数据粒度的逐渐细化,审计人员可采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分析,包括对底层基础数据进行多种多样的组合分析。

参考文献:

[1]王艳华.内部审计的职能和作用[J].价值工程,2010(04).

篇(7)

关键词:政府投资;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2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政府投资项目主要就是在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下,对公共事业以及基础设施进行的投资,而国家审计部门就是对这部分资金进行审计监督。传统事后审计制度,逐渐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暴露出更多存在的问题,而全过程跟踪审计可以对投资项目进行有重点、连续性的审计监督,进而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一、政府投资项目进行跟踪审计的必要性分析

(一)政府投资项目特点所决定

政府投资项目与其他单位自建项目相比具有时间跨度大、建设时间长以及投资金额巨大等特点,投资项目主要就是国民生活所需要的公共事业和设施设备等,不但包括教育、文化等公益性项目,同时还包括国土、城建、国税、地税以及财政等多领域,项目本身影响范围甚广。同时,政府投资项目与普通项目建设也具有相同点,即项目在筹建以及到建设,需要完成项目论证、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审批、建设方案设计、项目招投标、签订施工合同、工程施工、竣工验收、试运行以及项目后评价等一系列工序,如果其中任何一道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增大政府投资额度,造成资金浪费。因此,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可以全面把握项目筹建、建设以及完工等全过程。在审计跟踪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进而可以及时解决问题,更进一步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管理监督。

(二)政府投资项目存在问题所决定

因为政府投资项目所具有的关联部门多、投资金额巨大、建设环节繁琐等特点,就使得项目在筹建到建设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传统事后审计方法不能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管理,久而久之就助长了不良之风。项目本身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项目决策严谨性不够,具有很强的不科学性,不能严格审批项目;项目施工过程中方案更改随意性,为后期投资审计伪造数据埋下巨大隐患;或者是片面追求高价格、高品质的面子工程,不认真考虑项目工程具有的实际意义。并且在项目竣工结算时,对工程内容进行虚报和高估冒算,造成大量建设资金的浪费。各种问题的存在要求建设项目的审计工作,必须要由传统的事后审计转变为全过程跟踪审计,对每一个项目工程施工点进行全面实时监督管理,一旦发现违法乱纪现象的存在,必将严惩不贷,严厉打击各种妨害项目工程正常建设的行为,保证政府投资项目的顺利进行,净化政府投资建设环境。

(三)跟踪审计特点所决定

我国对政府投资项目的传统审计方法就是事后审计,将审计重点放在项目竣工结算的审查工作上。而全过程跟踪审计主要是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全环节的监督管理,对项目进行更加详细的审计,是在原来审计方法基础上对国家建设领域行政以及法律监督职能的进一步深化。跟踪审计的应用可以开阔对项目监督的视野,将审计工作过程拉长,使其渗透到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细节,保证每一个阶段都在管理监督下,进而可以保证工程的健康性。对国家投资项目实施跟踪审计可以加强对资金流向的控制,增强项目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效果性,对提升项目建设质量,提升我国公共事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全过程审计的关键控制点

全过程跟踪审计要对项目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控,从而构建“事中事前审计与事后审计并重,财务审计与管理效益审计并举”的审计模式。以下是全过程跟踪审计人员参与过程审计的各个控制点的工作内容。

(一)事前预防

1、参与项目招投标全过程。政府性投资项目涉及资金量比较大,参加单位也比较多,如何公正公平的选择参加单位至关重要,招标工作主要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单一来源谈判三种方式。具体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何种招标方式,在我国的招标法中实际上是有明确规定的,但在实操作过程中,有些政府部门基于各种各样的理由,会违背相关规定。因此全过程跟踪审计人员要深入招标的各个环节,从对招标形式的选择、招标机构的资质和选择程序是否合法到投标候选人的确定,标书内容的完整性及评价办法的科学性进行全过程审计,及时提出审计意见,规避项目招标风险,为项目后期建设打下良好基础。例如:合肥某省市重点项目,概算投资近期5亿元,由于受主要领导关注度较高,工期较紧,项目建设单位拟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来选择施工单位,在此过程中全过程跟踪审计人员坚持了自己的反对意见,打消了项目建设单位走捷径的想法,为项目的合法合规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招标过程中,另一项主要的审计内容是对标底工程量清单的审核。由于目前建筑市场不够完善,挂靠资质、转包等现象时有发生,而项目建设单位为了便于项目的后期管理,往往要求标底工程量清单的计价就高不就低,任意设置项目措施费,以达到提高造价,规避中标单位因报价过低造成项目停工的风险。例如:目前合肥市的市政道排工程的公开招标中标价,普遍低于标低工程量清单的50%,从侧面反映了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不足,随意性较大。跟踪审计在这一环节要对工程量清单编制的依据、取费标准、计价规范进行审核,从而达到控制造价,提升招标质量的目的。跟踪审计人员还要对项目的开标、评标是否规范等全过程进行审计。在评标时,重点审查投标人是否具有相应资质,是否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做明确响应,监督评标委员会是否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进行评审等。既对招评标过程有全面的了解,又监督招评标程序的合法合规,彻底改变以往招标工作中审计过过堂、走走形式的做法。

2、参与工程预算

审查预算工程量是否与施工方案、图纸相符,套用定额是否准确,材料价格是否合理,各项取费是否符合规定。例如合肥某景观绿化工程,由于招标时未编制工程清单,以园林绿化定额作为结算依据,但园林绿化定额对特殊树种或径苗木价格无明确规定,致使工程无法继续施工,后跟踪审计单位进驻现场后,多次联合纪检、财政、建管、业主、施工等单位或单独参进行市场调研,最终出具了工程预算报告,比施工单位所报预算节省了500多万元,有效控制了工程造价,节约了政府建设资金。

3、参与合同签订

对合同条款进行符合性审查,以确保合同条款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招标、投标文件的规定等,核对合同条件中的工程造价、质量、工期、预付款等内容,对工程进度款是否作了明确、严格的控制。例如合肥某项目的监理招标过程中,对项目的延期监理费用,明确约定由投标人自行优惠报价,并作为评价子项,中标的监理单位在投标报价为0.8%,同时出具了优惠承诺函,承诺项目的延期监理费不计取,并得以中标。但在合同签订时,其在合同中双约定,延期监理费参照投标报价费率计取,这为后期的监理费用结算留下了隐患。跟踪审计人员在进行合同会签时发现了这个问题,要求将延期监理费的计取改为“按中标人出具的优惠承诺函执行”,消除了这一隐患。通过对合同文本的审核及签订的程序及执行情况的监督,增强了痕迹管理意识,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

(二)事中控制。

1、对施工的主要控制点进行符合性测试

审计人员的事中控制,主要为参加工程例会,听取施工方、监理方对工程进度的汇报和遇到的问题,对工程质量、进度及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控,对施工、监理及经办人员履行职责进行情况进行监督。如合肥某精品线土建工程,设计要求毛石混凝土的配合比为3:7,但审计人员在现场巡查时发现配合比只有1:1,审计人员立即出具了跟踪审计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立即进行了整改,在减少或避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行为的同时,也有效的保证了工程的建设质量。

2、对主要材料价格进行认质认价

对工程合同中签订的暂定主要材料价格部分,跟踪审计人员的主要职责是联合施工单位、监理、及经办人员进行市场调查,或通过网络、电话等多种方式进行市场询价,对所用材料的质量、价格进行确认,为决算审计提供详实依据。如合肥某保障房项目,外墙施工面积约10万m2,由于图纸设计中的保温材料因不满足新的消防规范要求,禁止使用,设计单位依据新的消防规范出具了变更通知单,确定了新的保温材料。施工单位对新材料的报价为90元m2,经跟踪审计单位多次询价,最终确定为75元m2,节约了建设成本近150万元。

3、对施工中的隐蔽工程、各种签证进行监控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是控制施工中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管理流程对设计变更、工程量签证、现场变更等,基本上是由工程监理单位进行初审,项目经办人及时填写设计变更/工程量变更申请表,报项目建设单位或主管部门分管公司领导批准。变更申请表要在签署后一周送达审计部门备案。审计人员可据此做好跟踪记录,了解施工情况,为决算审计打好基础。全过程跟审计人员的另一个重要职责是对工程建设过程隐蔽工程的确认和监督,保留现场记录,为后期的项目决算提供依据。

(三)事后审计监督

单项工程竣工结算。工程决算审计是项目投资控制的最后环节,审计确认结果将直接作为工程投资认定的依据,所以抓好决算审计对有效控制投资至关重要。审计人员要对施工图纸、工程承包合同到施工全过程的动态资料一一核对,力求资料完整齐全,确保审核工作正常进行。工程量费用是工程造价的主体,运作中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隐蔽性。审核工程量是重点,也是难点。如合肥某住宅项目室外供电工程,施工单位在决算中将室外电缆与单体的连接工程也并入了自己的施工范围,并上报了工程量,审计人员经多方核对,现场杳看,最终确定该工程量属于单体施工单位范围,在初审的基础上又核减了80多万元。

结束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投资项目逐渐增多,怎样加强对此类项目投资的审计工作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重点。在建设项目建设及投资控制,应以主动控制为前提,以设计阶段控制为重点,对项目投资进行全过程的控制,才能更有效地节约建设资金。立项开始到竣工决算,每一个阶段的侧重点不同控制措施也不同,根据各阶段的主要工作特点结合项目本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节约投资,减少浪费。

参考文献

[1]周晓.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监督研究[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