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双减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双减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9 16:12:5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双减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双减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篇(1)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of the Poor Undergraduate

    【中文摘要】 贫困大学生也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国贫困人口的基数大,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仅仅关系到其个人的成长成才,更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应试教育逐渐被素质教育所淘汰,教育多元化、多样化的新形势,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成才方式。改革开放的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呼唤使高校学子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新的要求,更加主动地做出调整和适应,更加注重对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意识到成才的条件,不仅仅需要他们有强健的体魄,丰富的知识,更要有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价值观,坚强的意志,创新的能力,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赢得竞争的胜利,同时,更加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认为心理健康是具备优良素质的基本要求。可是,对于那些从山沟里走出来的学生,每一步都是一个新起点,不良的心理状态是阻碍他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最大障碍。是的,认识到一个人在心理健康上多一分弱点,就会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多一分阻碍和损失。因而,主动地使贫困的大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素质教育发展自身、完善自身的要求。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已经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家长揪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带有普遍社会性的大问题,甚至影响了当前高校的发展与稳定。经济上的重负,往往导致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贫困使大学生心灵深处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挫折感,从而导致了自卑、抑郁、焦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部分学生因此成为经济、身心的“双困生”,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性格等诸多方面都造成了很大影响。高校在经济帮助的前提下,也要帮助大学生摆脱心理压力,要增加激励措施,坚持物质资助与精神扶贫有效结合的原则。在进行“缓、补、减、免、保”的同时不断加大“奖、勤”的力度,使贫困生在接受资助的同时培养自强自立的精神和回报社会的责任感。同时对贫困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给贫困生以关爱,开拓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世界。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家庭环境和他们特殊的生活经历所造成的。他们一般学习都很刻苦,但由于学习方法不对,显得呆板。我们在关注他们精神世界的同时,也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心理健康与挫折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同学增进交往、接触社会、锻炼更多的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舞台,有助于他们个性心理的发展。另外,要帮助贫困生确立合适目标。“态度决定一切帮助贫困大学生正确对待贫困,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实现对贫困、挫折的理性超越。贫困学子在确立自己的期望水平时要注意从自己的智力状况和自己所能付出的努力程度为调整目标,最后将目标梯度化、体系化。应加强对贫困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精神健康辅导工作,将其作为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一个新的重点。加紧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研究,探索形成针对性强、效果好的心理咨询工作方案。

    【英文摘要】 The poor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also the successor of the socialist career. The poor population base figure in our country is big, so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to poor university students is important to not only their personal growth bu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whole national quality. With the reform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of our country, the exam-oriented education is replaceed by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gradually. Multi-mode of becoming person with ability is offered by education which is on diversification. Composite model talent is called by the reform andopening-up society., so that university students is faced with drastic social competition and new requirement. To become a useful person , university studen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one's own overall quality which includes not only strong physique, abundant knowledge but also long-range ideal, correct values view, strong will, the ability to create, wholesome personality and upatanding social adaptive capacity. Only the all-round developing person could meet the needs of the times, win the victory of competition. They that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ir own psychological health , think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is the basic demand with fine quality.However, each one-step is new jumping-off point to those students coming from the poor country . So the ill psychological state is the greatest obstacle of hindering their studying, living, working. Yes, realizing one weakness at one person’s psychological health is one hinder and loss to one's ow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herefore, to make poor university students accept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to become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Poor university students' question has already become a big prevalent sociality problem which is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by the government ,society, paterfamilias of students, university, poor students self .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of the present university have even influenced by the poor university students' question . Economical heavy load often result in enormous spiritual pressure in psychologically. A kind of setback sense must been produced in soul deep of poor undergraduate by their difficulty. Thus a series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psychological obstacle that includes feeling self-humiliation, blues, anxiety, unsociability and self-denial is resulted in. Some students become poor students which both economy and mind are poor. The university should help poor university students to get rid of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n the premise of financial help. Effective integrate of material help and spiritual poverty alleviation principle should be insisted . The spirit that they would constantly strive to become stronger and become self-sustaining and the duty sense to return the society should be cultivated while they accept economic help from society. The correct psychology guid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love should be bestowed to the poor student to open up the spirit that they should constantly strive to become stronger.Poor university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 is mainly caused by home environment and their special experience of life. They usually study very diligently, but because of incorrect learning method ,their study looks stiff. We carry on psychological health

篇(2)

一、贫困生心理误区的成因

贫困生大多成长在农村地区、落后地区、城市下岗职工家庭、单亲家庭,而高校却是一个云集着社会各个阶层孩子的综合体,况且贫困生的数量毕竟只占极少部分。这就注定了贫困生与那些受过良好的综合素质教育的所谓富裕家庭的孩子生活在一起,会产生种种不适应。比如:环境的不适应,农村和城市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对很多现代化的东西,譬如手机、电脑甚至饭卡,都不会用,这就是一种不适应;学习的不适应,从小受过良好素质教育的城市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更接近大学的素质教育,而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大多靠“死读书”在学校出类拔萃,所以在强手如林的大学校园,他们会渐渐失去优势,面临着重新定位,这又是贫困生面临的一个不适应;文化环境的不适应,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理论叫“文化自我中心论”,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很多习惯,包括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都与城市文化规则格格不入,因此,以农村为中心的文化习惯在城市必然遇到冲击,这也是贫困生面临的一个不适应。除此而外,贫困生还会产生其他心理的不适应,很多贫困大学生有不平衡心理,对家庭和社会有所抱怨,对其他同学有所排斥,他们表面上显得很自强,甚至很自负,但事实上内心很脆弱、很自卑,他们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很快得到理想回报,就会变得消极,不再试图改变自己,由此使自己的心理产生扭曲的现象。

对此,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由于贫困生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使得他们难以适应新环境,从而给他们的思想带来了极大压力。不仅如此,这些贫困生的父母们还要给他们再加上一份压力:他们的父母几乎把改变现实,摆脱贫困的唯一希望全寄托在冲出重围考上大学的儿女身上,这种很高的期望值无疑是更沉重的压力,就是在这种多重压力下,部分贫困生心理问题才更加突出。

二、贫困生心理误区的表现

1.自卑感强烈。经济上的拮据,生活上的困难,使他们常常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从而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心理上采取了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具体表现就是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沉默寡言、抑郁孤僻。

2.人际交往困难。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贫困生除因家庭贫困而自卑外,还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感情上的激烈冲动、强烈波动。由于这种心理特点,使贫困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表现就是:他们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但又往往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要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3.心身疾病突出。对自身状况的客观认识,使他们懂得只有发奋成才才能彻底改变自身的处境。因此,他们能够为此而努力,但现实问题又时刻困扰着他们,这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使他们长时间处于心理紧张和焦虑的状况;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上无法保证,饮食质量和数量上都不能满足生理要求。心理上的紧张和焦虑,物质生活的匮乏,两方面的因素使他们的身心受损。

以上种种表现告诉我们,在对贫困生的资助工作中,除经济上和物质上的资助外,我们更要从心理、思想上引导和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够勇于面对困难,正确认识现实,准确把握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才能使他们具有自强、自尊、自爱、自信、奋发、坚韧的健康人格。

三、贫困生心理引导与思想教育

1.从贫困生的心态差异入手,强化国情教育

贫困生来自不同家庭、地区,每个人的生活环境、遭际又各不相同,所以他们的心态各不相同,由此我们在对其实施心理引导的时候,既要注意解决他们面临的共性问题,也要注重解决个性问题,应根据贫困生不同心态特点,把经济上的援助,生活上的关心,心理上的安慰结合起来,尤其要注意融入国情教育,这样才能收到较好效果,才能使这些贫困生的人格远离孤独、远离孤僻,全面健康成长,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工作:首先,要让贫困生明确,社会主义大学不会让优秀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要通过资助让贫困学生感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学校对贫困生的关心,使其振奋精神,奋发成才。其次,要引导贫困生对我国的国情和现状有充分的认识,做事情要从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面对贫困,摆正心态是至关重要的,不要怨天尤人,要树立远大理想,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困难,不断进步。再次,要让他们体验劳动的艰辛,因为在艰辛的劳动中,他们才会真正体谅到父母、国家的难处;因为通过艰辛劳动的磨练,才能激励他们自强不息。

2.从各种形式的勤工助学活动入手,强化劳动“扶贫”的观念

现在国家、社会、学校对大学生的勤工助学活动非常支持,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积极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基础上,以“自助为主,他助为辅”,“先自助、后他助”,“有偿在先、无偿在后”,“以酬代补”为目标,逐步建立高校学生经济资助运行机制,设法使各种补助通过劳动的方式来兑现。具体操作时,可以逐步减少困难补助的额度,转而加大对勤工助学基金的投入,通过勤工助学活动,把对贫困生的扶助从无偿变为有偿,使资助工作既能发挥经济上的功能,又能发挥心理上的慰藉、思想上育人的功能。在此,要注意的就是,学校应该积极挖掘图书馆、食堂、报刊亭等校内资源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合理安排、优先安排经济困难的学生在这些岗位上参加勤工助学的公益劳动,让他们既能获得报酬、弥补经济困难,又得到生活能力,乃至思想品德的锻炼。鼓励贫困生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好处不言而喻:第一,可以培养学生自立、自强意识,将所从事的活动与专业学习、能力培养及个性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第二,贫困生通过劳动获得报酬,心理上不再会有被施舍的感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第三,可以使贫困生增添一份责任感,理解劳动的艰难,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大学生活;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德,使贫困生明白,应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获得报酬。

3.从经济帮助入手,强化学生人生观教育

针对高校贫困生人数有增无减的状况,国家为使家境贫困的学生上得起大学,从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基金、困难补助和学杂费减免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学校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予以落实,尤其要对以下几种类型的贫困生,特别给予关心:对那些因病住院治疗,无法交纳需要学生自付部分的医疗费用,而设立大重病困难补助基金;对那些因家庭遭际突然变故而面临辍学的学生设立阳光补助基金;对那些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减免对象给予学费减免,比如低保护家庭、烈士子女、孤儿、双下岗家庭的学生。此时抓住时机再予以心理引导,无疑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学生此时更容易在感情上接受老师的说服教育。利用这个时机,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强化贫困生思想引导: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国家、社会、学校对他们的真诚的关怀和帮助,增强他们对国家、社会、学校的感恩情结;另一方面要让他们正确认识物质与人生的关系,正确理解人生追求的目标是在于奉献社会而非攫取名利。

4.从宣传贫困生成才的典型入手,强化榜样教育

篇(3)

现代科学技术日益发达,思想的更新更是一日千里,所以要利用好现代技术和观念,使之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左膀右臂。

1 网络互动课堂模式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教育技术的日臻成熟,发挥网络环境的优势,强调以人为本,改革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填鸭”“诱导启发”“以知识为中心”,实现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和互动学习,把教学过程还原成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交往过程,促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常采用基于网络课堂的“情境参与”(图1)模式和“问题探究”模式(图2)组织教学。

2 创设数学实践活动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除了数学课堂上的“实验”探究,笔者还经常创设一些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将学生学习的地点由课堂扩充到课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运用所学解决一些简单的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成功和快乐,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如教学“利息和利率”时,笔者利用活动课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将自己的压岁钱进行储蓄,并计算相应利息;教学“多边形的面积”后,笔者组织学生到操场、田地里去实际丈量,计算土地面积;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笔者组织学生测量学生宿舍的长、宽、高,进行粉刷宿舍楼的开支预算;学习“圆柱体积计算”后,笔者要求学生回家测量圆柱形粮仓的直径和高,计算粮仓的容积。实践表明,通过数学实践活动,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笔者把全班学生分成8人小组,每组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以及学具。小组长负责具体事务,其他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一起动手,有的折纸,有的计算,有的记录,有的分析,有的进行观察、思考,然后共同探究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小组成员间形成统一认识后,接着全班一起探讨,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合作,教师适时加以纠正和指导,最后学生共同归纳出准确、规范的数学术语。通过数学“实验”教学,教师创设积极竞争的实验情境,小组成员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与合作,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协作精神。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笔者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实物(如牙膏盒),用眼看一看,用嘴数一数,用手摸一摸,感知什么是表面积;然后学生用剪刀把牙膏盒剪开,得到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结合实物,再说一说每个面对应的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中长、宽、高中的哪一组数据;最后自己想办法算出展开图的面积,也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通过数学“实验”教学,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动手剪、拼,进行观察、操作、探究、交流等数学活动,最终自己得出结论,既经历了获得知识的全过程,学会用多种方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又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快乐,掌握了科学的认知方法,探究意识、探究能力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

3 设计新颖,激发兴趣

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千方百计地设计新颖的教学活动和有趣的练习,这样才容易引起学生注意,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如学生学习了分数除法后,要让学生巩固和比较分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如果只出一般试题让学生计算,学生就会感到厌烦,于是笔者设计表1让学生填写。这里用字母代表数,渗透了代数意识和对应思想,为以后学生学习代数打下基础,而且题型新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高,学习兴趣高涨。

4 注重素质教育

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素质教育评价的掌舵人,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独具慧眼,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多肯定他们在各方面做出的成绩。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各有所长,各得其乐。人性的弱点是这样的:善于发现别人的缺点,忽略别人的优点。但是教师是专门从事教育的专业人员,就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一双慧眼,发现学生的与众不同。另外,教师更要注意对学生的语言评价,多引导、多鼓励。举世闻名的大作家海伦・凯勒是一个残疾人――盲、聋、哑,面对无光、无声的世界,她曾经暴躁易怒、破坏东西、不吃不喝、性格孤僻……但是自从遇见凯丽文老师,她变得乖顺了,懂事了,有了笑容,能发声说话了,能用心感觉世界上的颜色了,以至于她后来上了大学,还成了世界上一位了不起的作家。大家不难看出,她的启蒙老师的耐心帮助、毫不吝惜地使用鼓励语言给她带来多么大的帮助,甚至可以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是充满爱心的、用发展的眼光去观察他们的、鼓励性的语言。

篇(4)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衔接模式 职业教育 协调发展

鲁昕部长多次在会议上强调,职业教育是是针对普通教育而言的一种教育类型,它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特殊的密切关系。中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中职)与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是职业教育体系中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不同阶段和层次。两者的衔接是多方面的,如宏观的学制,微观的课程;有形的教学模式,无形的培养目标等等。实施中高职衔接,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构建科学、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中职与高职衔接的基本模式

中高职的衔接发展绝不是中职与高职两个系统的简单链接,而是两个系统在多种特征上兼容性的繁杂适配。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我国在中高职衔接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实际工作中也总结出了很多有效的衔接模式,从高职教育的角度来看,我国目前中高职衔接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五年一贯制模式

即一个高职院校与几个中职学校形成的衔接模式,通常叫五年一贯制,具体可分为“3+2”和“2+3”两种形式,即学生在受完中等职业教育(3年或2年)的基础上再接受高职教育(2年或3年),毕业后发给相应的中职和高职文凭。一般情况下,这种模式,中职和高职学校之间是有合作协议的。

(二)对口升学模式

即中职与高职各自根据自己的学制年限进行教育,部分中职毕业生(中专、技校、职高毕业生)完成三年中职学习,通过对口升学考试进入专业对口的高职院校接受二至三年的高职教育模式。中职毕业生自由选择报考高职院校,中、高职学校没有合作关系。

(三)直通车模式

是在一所高职院校内部实施的模式。由高职院校直接招收初中毕业生入学,前三年按中专教学计划实施教育,然后按三年的学业成绩和综合表现择优选拔部分学生升入专科,再学习两年,完成高职专科学业,考完成高职专科学业,考试合格颁发专科毕业证书;未升入专科的学生,继续按中专教学计划再学习一年,完成中专学业,毕业时发给中专毕业证书。

一贯制和对口招生模式是现阶段我国中高职衔接的两种主要模式。五年一贯制模式的优势在于中高职院校之间有协议,学校之间在课程建设、实训建设等方面有沟通,可以避免课程内容重复等现象。对口升学模式招收的是专业对口的中职毕业生。从办学规模上看,远超过一贯制高职,但是,由于之前缺乏中高职人才培养上的沟通,存在着教学内容重复等现象。

二、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招生制度限制。我国高职院校以招收普通高中学生为主,对口升学招生指标只有5%,这样的政策导致了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出路没有普通高中学生出路广,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只能选择高考成绩处于“低分段”的普通高中毕业生。职业教育对象应该具有全纳性特征,即职业教育院校应敞开大门,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和排斥。应该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限制和排斥不仅违反了职业教育的“平等”原则,而且使高等职业教育不得不从低级职业教育开始,甚至是在重复中等职业教育。

(2)培养目标衔接不够。各层次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是实现完善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各自为营,同类专业的中、高职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之间没有依存性。高职教育没能建立在中职的基础上实现所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层次的衔接。中职教育偏重于对学生实用技术的传授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出现了轻基础、重专业,轻理论、重实践,轻理解、重操作的现象,使学生很难适应高职教育更广、更深的理论学习,达不到更高层次技术培训的基本要求。

(3)课程设置不协调。中职与高职课程体系往往是各自独立发展的,缺乏应有的沟通与合作。主要体现在:文化课存在脱节现象,专业理论课有重复现象,有的专业技能课甚至有中、高职倒挂现象,等等。尤其是在文化课方面,很多中职学校轻视理论和文化知识学习,有些与专业联系不紧密的文化课或被删或被减。

(4)教材使用不衔接。中职教育文化课教材更新速度慢,既不与普通教育接轨,又不与高等教育衔接;专业课教材缺乏系统性,中职教育多采用高职教育的压缩版本,高职教育则以中职技能培训教材或普通高等教育教材为蓝本,缺少职业教育特色,专业特点不突出。

三、中高职衔接的对策思考

只有重视并针对中高职不衔接问题采取有效对策,才能使整个职业教育系统充分发挥整合功能,促进社会公平和人的全面发展,也能真正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实现中高职教育良好衔接。

(一)构建科学的中高职衔接体系

构建完整的中高职职衔接体系,要坚持“遵循规律、服务需求、明确定位、系统思考、整体设计、构建体系、科学布局、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形成中、高职的合理定位,统筹安排。

(二)统筹规划专业,优化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

1.高职专业与中职专业的衔接。中高职衔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的衔接,中、高职在专业设置上的共同要求是,从地区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设置专业,而不是按照普通高等教育模式设置专业。从促进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意义上讲,专业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一个必要条件。依靠地方和行业,加强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研究制定中、高职专业目录,使两个层次的职业教育在专业上较好地衔接起来,高职院校要深入研究中高职专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面的宽窄,直接影响着中、高职衔接的对口程度和衔接通道的宽窄,高等职教的专业设置是中等职教专业设置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宽。只有中高职专业建设规范化,才能促进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

2.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衔接。培养目标和规格是反映某类教育本质特征的两个不同方面。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有许多共性,例如,两者都具有职业性、实用性、技能性等特点。培养目标都主要从行业的职业岗位不同要求及相应规范中去确定,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3.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衔接。聘请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全程参与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探讨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业岗位和在中、高职两个阶段应具备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衔接:根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要求,系统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由浅入深: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

课程内容衔接:与中职合作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文化基础课程注意中、高职层次知识点的有机融合,以适应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要,中职阶段注重基础素质教育;高职阶段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全面培养,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职业资格证书衔接:分段完成职业技能培训,中职阶段进行初级培训,获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阶段进行中级、高级培训,获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4.教学模式的衔接。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模式上都应突出操作性、实践性的职业教育特色。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双证书”毕业要求、与行业企业的密切联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等等,都是共性特点,哪个阶段缺少哪个环节都会使衔接出现故障。

篇(5)

Wang Tao; Zhong Kaixiong; Zhang Jian

(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梅州 514015)

(School of Life Science,Jiaying University,Meizhou 514015,China)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和扩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数逐年上升。如何在高校帮困助学工作中实现育人的目的,是当前高校帮困助学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即从我国高校帮困助学工作的现状出发,探求帮困与育人的有效结合机制。

Abstract: As the reforming of the charge system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the enlargement in recruiting in our country, the number of the impoverished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university is increasing. That how to realize the aim of cultivating people in financial aid and education work is a major issu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thesis, based on the status quo of the student aid in our country's university, will search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the student aid and moral education.

关键词:贫困生 帮困育人 机制

Key words: impoverished college students;financial aid and education;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178-02

0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收到制度的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数日益增多。据初步统计,2008年,全国公办和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包括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下同)总数为2103.27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为473.96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2.53%;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约为158.3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7.53%[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日益增多的今天,做好帮困育人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成才的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手段。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我国高校帮困育人的重要性,研究它的实现机制,成为当前高校帮困助学育人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

1目前高校帮困工作的现状

从1999年开始,在国家的指导下,通过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高等学校逐步建立起一套以奖、贷、助、补、勤、减等多项措施构成的帮困助学体系[2],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但是,目前的帮困助学工作主要是经济层面上的援助,缺乏将帮困和育人工作紧密的结合起来的有效机制。主要体现在:

1.1 重视经济资助,忽略思想引导目前多数高校将帮困工作的出发点和重点放在经济资助体系的完善上,放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上,与多元化资助体系相结合的思想道德教育却不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其存在的问题已经远不止物质贫乏,还有心理失衡、道德失范等一系列问题。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接受资助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和思想,比如攀比、虚荣、自卑等,甚至不少性格内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找不到缓解压力的有效方式,变得自卑而不知所措,失去人生追求和目标。

1.2 注重单向给与,忽略双向互动目前,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得到资助时,只是单向的接受资助,而没有回报社会的意识,少数受资助的同学也想有所回报,但缺少感恩社会与回报社会的平台。长时间后,单向的资助形式一定程度上缺乏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容易使学生失去自身主动性。这样的帮困助学方式容易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养成“等、要、靠”的思想,等待家庭节衣缩食,等待学校的助学金,等待社会热心人士的资助等。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同时也给学校和社会的帮困工作造成了被动。

1.3 注重生活帮助,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既要面对学业、生活和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又背负着整个家庭的期望,相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就更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经济上的问题,他们不便于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甚至是班级活动,长此以往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个别学生会由嫉妒心理转变为仇恨心理。目前,多数高校已经认识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但缺少根据个人身心特点采取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引导。

2帮困与育人相结合,建立帮困育人长效机制的构思

高校帮困育人工作是一项复杂、庞大和艰巨的系统工程,这是一工程关系到校园和谐稳定和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帮困工作是育人工作的有利保障,育人工作是帮困工作的根本目的,只有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建立起帮困育人的长效机制。帮困与育人相结合机制的构思:

2.1 解决思想困惑,培养健康心态大学是学生由未成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正是学生思想成熟的关键时期。高校需要把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引导当作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把救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过程看成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关注和经济资助放到同等位置。

这需要做到心理上重视和思想上引导。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自卑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和班委主动了解、关心他们,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经济问题和心理问题,情况特别严重的学生,需要心理咨询中心进行重点跟进。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思想,增强感恩社会和回报社会的意识。

2.2 加大诚信教育,增强学生诚信意识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施国家助学贷款。这项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3]。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信用贷款,学生凭借信用,按相关程序就可以贷到学费和住宿费等,等学生毕业后就需要及时还利益和本金。但是部分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不能较好地履行合同及时还利益,甚至部分学生恶意拖欠,这不仅影响了银行对学生本人的信用评价,而且还影响着银行对学校的信任度,进而直接影响到未来银行向该校学生贷款的金额。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已经刻不容缓。这样不仅能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懂得诚信做人,从而促进资助资源的有效使用与合理分配,推动助学育人工作的有序进行。为此,高校应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诚信系列教育活动:举行助贷签订协议的承诺仪式,组织观看诚信教育电影,组织学习优秀校友的健康成长之路等,从而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意识。

2.3 以勤工助学为平台,引导学生自强自立勤工助学是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劳动中锻炼了能力,获得了经济来源,逐步培养了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

励志教育要以典型榜样为旗帜。要加大力度在校园内宣传学习,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自立自强的典型榜样学生,从而在校园中营造一个劳动光荣的氛围。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明白勤工助学不是可耻的行为,这不仅可以获得生活支撑,而且更可以培养求真务实的健全人格。这有利于自身从不成熟到成熟过程中健康发展,也是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的需要[4]。

2.4 注重感恩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甚至个别学生都不知国家助学金是怎么会事,只是单向地去索取。因此,加强对接受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势在必行。通过感恩教育可以把这种被动的接受上升为精神动力[5]。

知而行远,这就需要首先要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了解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要让他们明白国家、社会和学校对他们的成长是高度关心与支持,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充满殷切的期望。

树立感恩典型,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广泛宣传典型人物的事例来教育和引导接受资助的学生,激励他们自强不息、学习成才、感恩社会。开展感恩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参加救灾捐助、敬老助残和给父母一封信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关爱,并培养感恩之心。

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经济问题而辍学,只是帮困工作的基本目标,我们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使他们能使他们能够自立自强、品学兼优、全面发展、成才,达到育人的根本目的。所以,高校应将育人工作与帮困工作有机结合,建立起完善的帮困育人长效机制是当务之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08年全国普高贫困生资助政策执行情况,人民网:.

[2]崔小璐,陈小琼.我国高校帮困育人的主体和实现机制[J].教育与人才,2009.2.

[3]戴双兴.构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推进国家助学贷款事业的发展[J].实事求是,2004.2.

[4]刘国锋.勤工助学是大学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J].山西离等学校杜会科学学报,2000,7.

[5]郑婷婷.应加强对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教育[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9,12.

――――――――――――

篇(6)

关键词:经济;农村教育;城市

农村教育问题,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深刻的话题。在任何一个时代,在任何一个你认为最好的国家里都真实的存在着,你消失了他们都不会消失。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资源与资源的差异,教育之间的差异,这是不可消弭的客观事实,一个没有层次的社会是不真实的。但是我们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一切都将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

一、教育资源要素供需不平衡

(一)城市具有比较优势

城市与农村最大的区别在于其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在市场经济中,价格作为配置稀缺资源的机制,而当教育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时,经济的不同决定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资源争夺战中城市已具有比较优势。在这种不对等的关系下,教育的天平早已向城市倾斜,而农村教育只是作为输送生源的工作间。同时许多孩子涌入到大城市就读,让学校的“大班额”问题日益突出,而农村学校却慢慢出现“空心化”的现象。另外,由于城市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作用,导致了我国的人口流动规模不断地扩大,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流动,由此造成了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随父母进入了城市,但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由此导致留守儿童的产生。他们的存在,必然加剧了农村教育的负担,尽管国家不断增加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却仍然未能根本性的改变农村基础教育相对落后,师生比例悬殊的局面。有的地方只剩下“留守”教师在苦苦支撑着,而一旦这些教师有什么特殊情况,学校就无法正常开课。

(二)教师作为“经济人”独立的存在

对于教师本身来讲,大多数教师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当在教育活动中面临城市和农村两种不同的选择机会时,教师作为理性群体,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城市机会。这决定了在农村教育中,师资匮乏,流失的必然性。另外,对于城市来讲,教师有完善的社保体系,有完善的五险一金,对于老师来讲,进入这样的一个地方,可以相当一个公务员的待遇。而进入农村,尽管也是体制内,可在待遇上跟城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农村环境艰苦,个人发展机会少,并且农村的孩子与城市的孩子的普遍水平根本就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农村孩子与老师之间更多的是进行知识被动地传递和接受,这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的积极性。相反,城市的孩子更懂得如何与老师进行更好地沟通,学科基础比较好,由此观之,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教师更偏向于选择后者。

(三)义务教育的矛盾性存在

近年来,我国开始大规模推行中小学布局调整,撤点并校,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规模经济,更好地普及义务教育。然而合并后,却逐渐出现了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博弈。许多人认为,撤点并校容易鱼龙混杂,这也是很多家长宁愿花高价也要让孩子去私立学校上学的原因,而此时,接受综合素质教育的多寡和质量,就变成了家庭与家庭之间经济实力的相互博弈,直接导致了本来应该由政府免费提供的义务教育越来越市场化,本来应该是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义务教育一旦市场化,竞争也就会随之出现,各个方面的争夺也会变得异常激烈。前面我们说过,城市具有比较优势,因此,竞争一旦出现,农村的劣势就会显露无遗,从而导致了校际办学条件差距增大。条件好的学校环境优美,建筑气派,设施完善,个别学校甚至显得豪华。薄弱学校基本上是陈旧房,甚至还有危房,校园显得破败。

(四)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投入不平衡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育重心越来越向高等教育转移。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获得了充足的发展空间。从越来越多的大中专院校建立,高校膨胀扩招的现象可以看得出来。从财政角度来讲,基础教育是属于纯公共物品属性,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物品属性,在基础教育阶段政府应该加大对整体资源的投入比例和完善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补贴制度,而对于高等教育,其支出应该更多由市场来承担。然而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单从基础教育本身来讲,中央对基础教育的转移支付并没有体现出教育公平。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一部分是以税收返还为主要形式,这容易造成富裕地区分的多,而贫困地区分的少的问题。而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者来说,基础教育的人均教育经费远低于高等教育的人均发展经费。除去中间环节的种种克扣,实际拨给农村的教育补助根本不足以从本质上改善农村教育落后的局面。

二、教育观念的缺失

(一)家长教育观念的缺失

在经济学中,存在着“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这意味着教育报酬随着教育年限的增加而减少,而在农村人眼中,他们更渴望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尽管农村教育的机会成本越来越低,可是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化,农民认为尽管让自己的孩子受到高等教育,他们的孩子也不一定能够带来很大的反哺,毕竟,在这个机遇涌动的时代,普通人要想获得成功,需要十几年的精耕细作,连续稳定的正向积累,脚踏实地的点滴付出。换言之,在农村,教育功利性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很多农民家庭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接受的教育无法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回报时,即预期收益低于他们认为投入的成本时,会让孩子选择放弃教育,亦或是不支持他们继续求学,毕竟,对于这些家庭来说,他们认为赢得起,但输不起。而城市的家庭则不一样,跟农村家庭相比,先不说他们是否能够负担得起孩子的教育费用,单纯从对孩子的教育意义投资的远见上看,他们就远远高出农村家长一筹。农村孩子的“被期望值”相对于城市的孩子要高出许多,而城市的家庭,家长更多地明白教育只是为了让孩子发现生命的更多的可能,而农村家庭则更多地追求结局的圆满性,旁人无法用教养、素质的提升去说服他们。于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家庭及家庭所处的阶层背景才是教育质量中最重要的因素。并且,随着教育成本的日趋上升,会出现不同的家庭结构而导致教育选择能力不同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农村家庭与家庭之间极为普遍。比如,一些开工厂或者小工业作坊的大户,他们的孩子大多在市区,至少是在县城上读书,而那些小家庭的孩子则基本上都是在本乡本村上学。这也造成农村教育内部也出现分化问题。

(二)孩子受教育观念的缺失

孩子受教育观念的缺失,体现在他们追求知识的兴趣正逐渐的在减弱。这种情况在00后的部分农村孩子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他们这一代,读书已经不是唯一实现梦想的平台,这个时代已经赋予他们太多的平台,让他们能够一鸣惊人。通过互联网,他们陶醉于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幻想之中,看到了很多前人不需要接受太高的教育也同样能够逆袭,认为学校已经成为束缚他们的地方,他们更渴望放任自我。走在乡村的路上,你会发现现在学生言语的轻浮,他们大谈自己在学校违规的“英雄”事迹,很多男孩子嘴里叼着一根烟,认为这就是自我个性的体现,恋爱、网络、游戏在他们看来才是标配的学生,读书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在学校的学生更多等的是长大和一张毕业证,于是读书就成为可有可无,当然成绩就更不用提了。在这里,教育显得无力,而要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似乎更显得任重道远。

三、“二元化”下自我和社会剥夺

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经济结构是使城乡教育产生严重差别的社会制度原因。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制带来的“重城轻乡”的管理观念,导致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拉开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是有其自我和社会的原因的。

(一)自我剥夺

对于现在的很多农村孩子来说,很多不平衡是与生俱来的,有些源自上辈的落后,有些是因为社会发展的不均衡而产生悲惨的一代,但他们需要被迫的接受,被迫的改变。当代著名作家余华在他的文章《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里面提到:当北上广深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商场饭店人声鼎沸时,那些西北落后地区可能连一度电都是奢侈品。当提及梦想时,北京男孩要的是一架波音飞机,不是玩具飞机;而西北的小女孩只是想要一双白球鞋。本来是单纯美好的梦想,现在却因为经济和环境变得如此沉重和无力,许多农村,特别是山区的孩子为了追求仅有的渴望,不得不放弃选择教育的权利,这也是许多农村孩子学历不高的原因,同时也是经济能力弱“连累”到自我剥夺的问题。

(二)社会剥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保持GDP稳定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步拉大,已是铁板钉钉的事实。而伴随收入差距的拉大,一方面会扩大不同阶层居民接受教育的距离,导致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均等;另一方面又迫使人们千方百计想办法提高收入,积累财富,缩小差距,而由于工作不同,收入也就随之不同,要提高收入,就必须找到好工作,要找好工作需要有好的敲门砖,即好的大学文凭,而好的文凭一般需要上好的中学、小学,这就是所谓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由此衍生出一系列问题。而许多农村的孩子连基本的生活保证都跟不上,游戏规则刚定下就输了,如何参与市场竞争。教育本来是应该促进社会的流动,但由于社会竞争、贫富规则的优胜劣汰,却导致了社会阶层分野来得更早更快。有能力的人挤破头要进入城市的名校,他们的孩子将来也要让他们上好的学校,没能力的只能老老实实的耕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让自己的孩子上本土的学校,然后几代人都难以跳出这个怪圈。在这种阶层与阶层的代沟之中,蕴含着农村教育的无奈与艰辛。

参考文献:

[1]范先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教育难点问题的破解[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2):148-157.

[2]胡丹.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政府资源配置与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3]李北方.从高考“减招”谈教育公平[J].南风窗,2016,(12).

[4]张乐天.城乡教育差别的制度归因与缩小差别的政策建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71-75.

[5]范先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的若干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2-8.

篇(7)

关键词:心理健康 自尊心 以身作则 循序渐进 诚实守信 因势利导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198-02

1 问题的提出

儿童的说谎行为,是一种行为障碍的表现,儿童说谎的研究是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儿童心理的研究渐渐提到了更为重要的地位。素质教育盛行至今,对于儿童的心理的健康成长,社会各界都十分重视,说谎是在儿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基于对此种问题的兴趣,在此我对所知道的个案进行研究,希望对教育儿童有一些帮助。

2 个案实际情况的分析

大明,男,11岁,出生于1997年7月23日,小学毕业于宜宾市812厂子弟校。其父母为该厂的职工。

年龄较小,个子较小,看起来很可爱。有个一双传神的大眼睛。口才很好,也很有表演天赋,在参加学校的文娱活动时是骨干。但是喜欢说谎,从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与缺点。喜欢偷奸耍滑,很好面子,心理素质特别好。属于典型的打死不认错的类型。

3 个案背景分析

3.1家庭及学校环境

该生由于小学就读父母的单位的子弟学校。父母与老师较熟,所以对其缺点不与之说起。加之该小孩嘴甜,很讨人喜欢,不愿意承认比别人差,所以爱找借口,说谎。这是他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自理能力教差,较慢适应中学生活。第一次考试班上倒数5名。第二次考试没有交卷子,说老师没有发下来。这是一种逃避心理,不愿承认自己的落后,说明该生很在乎自己的成绩,但所用方法不正确。

3.2家长的不正确引导

大明的父亲对大明的期待比较高,每样事情都要求大明要拿第一。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所以一旦大明达不到要求,他父亲就是一顿打。事后又觉得后悔,于是对大明又进行物质的诱惑,只要你考到什么什么成绩,我就给你给你买什么什么东西。于是大明就产生了要弄虚作假的思想。想用这样的方法博得父母的赞赏,和想要的东西。

3.3儿童自身好胜心理的影响

有些孩子为了表现自身的能力,让别人对他产生羡慕心理,往往无中生有,编造谎言。大明有很强的自尊心,对于外界的一些看法很在意,特别是同学和老师对他的看法。加之大明在文艺活动中常常获奖,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在家庭中说谎使他到了甜头,又开始在学校里试着对老师、对同学编造谎言。所以,当他觉得自己考试没有把握的时候,就不交试卷,并且说是老师把他的试卷弄丢了。

4 采取的措施

4.1营造良好的家教氛围

学生说谎行为部分来自于家长及老师不当的要求,因为学生无法达到,害怕惩罚而以说谎取代自己的不安,更进而逃避可能的惩罚。学生说谎行为通常来自于家长的教育态度,例如,家长对学生提出一些学生很难达到的要求,以致于学生不得不采取写不正当的做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我与大明的家长取得联系,了解他们对大明的要求和做法。要求他们给大明制定一个大明可以达到,但是又不能轻易达到的目标。在此之后,我也找大明谈话,要求他能真真的努力,鼓励他只要努力就能达到父母的目标。克服望子成龙的急切思想,要注意观察她实现目标后的表现,及时调整,循序渐进。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不要去逼迫孩子,不可用恐吓手段去对待孩子,当发现孩子有说谎行为时,要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情节的轻重以及性质,以便针对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

4.2创设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

4.2.1讲清道理

在大明第一次说我把他的试卷弄丢了,导致他没有成绩,要求重新做之后。我就及时的找他谈话,明确的告诉他,我很怀疑这是他自己没有交,但又想得高分的手段。但是这次我也不追究,可以重做,但是要在成绩上减5分,并且以后我要特别的关注他。让他心里知道老师已经开始关注他了,使他不敢轻易动什么脑筋了。我也用故事来诱导大明,说明说谎的危害,我给大明讲解了一些因不诚实而招致严重后果的事例,启发大明提高认识。又通过讲述一些伟人诚实守信的故事,启发大明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有了认识的基础后,当课后我再对其不良行为提出批评,指出其危害,要求其改正时,大明开始不再急于狡辩了。

4.2.2树立信心,帮助他在同学们面前改变形象

由于大明喜欢说谎狡辩,于是同学们和他的关系也不是很融洽。同学有排挤大明,特别是遇到一些不好的事的时候就很自然地联想到大明。一次,同寝室一位同学发现自己的晚间餐被人咬了一口,就咬定说是大明偷吃的。大明觉得很委屈,当时就哭了。后来同学发现并不是大明偷吃的,去向大明道歉,可是大明并不接受,觉得是同学在讽刺他。我知道了这件事情后,在班上给大家讲了《小偷永远是小偷吗?》这个故事。启发大家思考着这件事。并让那位同学当着全班的面道歉。以便树立大明的信心,改变大家对他的看法。这次之后大明和大家相处和谐了很多。大明也对自己的行为更加注意了。

4.2.3耐心期待

任何一个孩子的转变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他们往往会出现反复。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能弃之不理,更不能急躁,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在帮助大明的前段时间效果还不错。但是自从学校艺术节开始后,大明在他们班的节目中饰演主角。虚荣心开始膨胀。经常不做作业,都会给些堂皇的理由。于是我就单独的和他谈话,说相信他是一个很优秀的孩子,一定能同时把节目和学习搞好。并告诉他如果不能二者兼顾,就不要演小品了。在此之后,大明就坚持把作业做好了再去排练。

5 辅导效果

如今大明基本上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很少为自己找借口,而是首先想想自己是不是真地做到了。在学习上他也肯用功了,成绩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文艺上也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认可。由于他做到了诚实守信,同学们都愿意和他交朋友,他也意识到了诚信的重要性。

6 反思

通过这个案例,使我强烈地意识到家长和教师应当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注意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一般来说,孩子年龄越小,越会把自己所想的、所做的如实告诉家长,老师。但是有时孩子带来的是坏消息,是家长、老师所不愿听到的,比如考试考砸了,没做作业等。听到这样的真话,有些性急的家长、老师往往就会对孩子劈头盖脸一顿臭骂。这样就会损伤孩子稚嫩的心灵。儿童自我控制意识不强,认知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因此容易产生心理障碍。由于年龄关系,孩子往往不能理解家长、老师的苦心,而是从消极方面吸取教训,认为说了真话、实话,反而会挨骂,那么下次再遇到同样的事,就不再如实说了,从此养成了说谎的坏习惯。因此,只要孩子说真话,家长老师都要对其诚实的行为加以肯定,予以表扬。肯定他们做了错事勇于承认,为人诚实正直。对孩子的过错不要粗暴批评,要和孩子一起分析所犯错误的原因,共同制定克服缺点错误的计划,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如果遇到孩子说谎,教师和家长就更不能急躁,要耐心了解孩子说谎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因势利导,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心理越来越健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