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17:09:1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德育理论基础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028-03
高校德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在新时期面临着更多的新要求、新挑战。如何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如何构建新时代高校德育管理的科学、合理的模式,是高校德育具有实践性、紧迫性的课题。基于“全员德育”这一视野,开展构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研究,将高校德育理念确定在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员参与上,让高校最广大的师生员工都积极地投入到这项最有魅力的事业中来,是高校德育紧跟时展的体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对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研究,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本文从政治学角度出发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的民主、平等和公正的理论以及社会对效率的绝对追求理论,从系统工程理论出发阐述结构决定功能理论,来对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
(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取向,它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高校全员德育体制的建立过程中,首先体现了尊重人,尊重学校的每一个个体在德育领域中的价值,并积极地将每一份可发挥的力量都引入到德育系统中来。其次强调了解放人,不把人的能力全部限制在以前的德育评价模式内,不对人的思想进行强硬的灌输,而是以新的模式来制造有利于每一个个体发展的机会。同时,全员德育也是积极实施塑造人的合理途径,培养人在其所属的环境中的主人翁意识,不管是学校领导还是普通员工,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让其知道自己的责任和用具体行动去践行责任。从模式的提出到构建到具体方案的执行,要求我们在分析、思考、解决一切问题时,都充分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对全体师生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运确立起终极关怀,关注他们的共性和个性,确立其自主意识并承担相应责任。高校德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出发点和归宿也都是人,人是高校德育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是高校德育的内在要求。在以往的德育过程中,我们虽然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但是并没有引起所有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构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不仅着眼于提高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且旨在建设和发展和谐的主体关系,形成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社会主体的相互协调。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风气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使每个个体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德育境界得到升华。我们需要尊重学校各个不同的个体各自的价值立场,尊重他们的看法意见,让学校的每一个教职员工都充分意识到其在德育过程中的不可或缺性。从学校的每一个人的本身利益出发,并以人的最充分的发展作为全员德育的最终归属,最终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开辟道路。
(二)民主、平等和公正的理论
道德教育究其根底,是为一个民主、平等、公正的社会而教。苏格拉底和马丁・路德・金都曾试图以提问和辩论的方式去促进高水平道德的发展,这被柯尔伯格称之为道德发展的第六阶段和最高阶段,即以公正、平等和尊重人格这样一些普遍原则为标志的阶段。我们关于德育的研究,无论是跨文化的研究,还是在学校里所实施的道德讨论实验计划,都为苏格拉底的为民主公正而教提供了依据。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各项事业都是为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做的。民主作为个体的生活方式,不是一种外在的形式的东西,而是内在的东西。它具有三个基本点:一是相信人性的潜能,人人都有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的权力,都应当得到充分的发展;二是相信人的理智判断和合理行为的能力;三是坚信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与人能够合作。全员德育中的民主,不仅是德育主体间的平等和彼此尊重,而且是指有限资源在师生之间的平等共享。平等是社会生活最基本的价值法则。凡属机会,每个人无例外地给予;凡属待遇,均与其所为对等。全员德育过程也就是一个民主平等的德育过程。
坚持民主平等公正的工作作风是构建全员德育模式的一个基本的理论基础。在德育过程中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重大问题都能摆到桌面上来让各个不同层次的人员参与商量,充分发挥全体成员的主人翁精神,群策群力。这样,一方面做到决策科学性、合理性,减少工作失误;另一方面,充分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把实现共同的目标化为各自的奋斗行动。
(三)社会对效率的绝对追求理论
德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承载着社会再生产(文明的传承、政治社会化和生产力再生产)的重要使命,没有这一功能德育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合法性。作为社会分工的德育,自然要消耗一定的社会资源,德育资源配置本身以“稀缺性”为基础,也要服从社会资源配置的规律――效率优先。否则,一个缺乏效率的制度安排终究会被淘汰的。同时,由于德育产品是典型的公共物品,又具有显著的外部经济效果。为此,必须建立一个体制健全、目标明确、科学规范、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运行模式。我国的高校德育目前尚处在低效的状态,解决德育效率低下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对德育需求和德育供给的研究,总结出科学有效的德育对策。全员德育模式正是以社会对效率的追求作为其理论基础,从合理安排高校德育所有可利用资源出发,让每一种资源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形成效率最大化,促成高校德育合力。
(四)结构决定功能理论
系统工程,就是在系统思想指导下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大量复杂系统问题的实践活动。高校德育是一项整体工程,同时也是系统工程。高校德育系统工程是一门研究大学生的道德活动规律和高校德育运行规律并服务于特定目的的科学。系统工程理论告诉我们: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因而高校德育模式的内部结构直接决定着高校德育这一系统能力的发挥。从系统工程视野来思考德育,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进行组织管理,以求最佳效果。德育的合力来源于人才。高校全员德育模式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因素。所以如何调整好高校德育系统内可用人力资源的安排结构,这直接影响着德育的最终效果。从宏观的角度来考察高校全员德育的人力资源,可以按照层次将其分为四大类,即专职德育工作者,非专职德育工作者(包括专业课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学生,家庭和社会人士。如何组织这些人员在高校德育范围内形成良好的总体结构,合理构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以期达成德育功能的最大化,这决定了德育功能的总体发挥,具有深刻的意义。
二、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构建
党的十召开以来,在多个场合作了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指出要坚持把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指出,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要求全国广大青少年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才,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高校在深入学习领会关于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应该发挥领头羊的作用。我们明确了育人首位,齐抓共管的学校德育的新模式。这一模式对于高校来说,是一个融合校内校外两种教育资源,充分地让学校、家庭、社会各司其责,号召高校的全体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互相配合的德育系统模式。
(一)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构成要素
高校全员德育是一项综合了德育的各方力量,集中了各种优势的一个效率最大化的教育模式,我们认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构成要素,应该主要抓住“高校全员德育理念、全员德育制度、全员德育方法”这三个要素。
理念是指看法或者是观念,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理念是坚持育人为本、齐抓共管、互为主体等主要观点,包括在上文中所阐述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民主、平等和公正的理论,社会对效率的绝对追求理论,以及结构决定功能理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在这些理念的具体支配下,体现一定的德育思想,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全员德育制度是指从行政层面出发,为达成高校德育目标,使高校全员德育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引导、激励、保障等规章制度。包括德育工作责任制,各种激励考评措施等。全员德育方法是高校全员德育模式构成中的最主要的要素,它是指为达到德育目标,教育者、受教育者参与德育活动所采取的各种手段与行为方式。全员德育理念、全员德育制度、全员德育方法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完整的德育模式。
(二)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总体构架
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首先,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构建应始终遵循一个指导思想:以学生为根本,为学生服务,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构建;其次,高校全员德育模式应坚持在校内校外两个平台上运作;再次,高校全员德育模式应致力于搭建专职与非专职德育工作者相互联系的育人网络。最后,高校全员德育模式应追求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和谐校园的构建等方面的全面育人目标和整体成效。
构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需要全校上下、校内校外整体配合、共同推进。需要不断健全体系,构筑以学生为根本,整体上形成以专职德育工作者为核心,部门、院系积极配合与协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和支持的动态高校全员德育网络。高校全员德育是开放的德育,随着大学生社会活动时间的增多,空间逐渐增大,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和谐统一,互动合作,连成一个德育环或德育网,发挥合力作用,不断增强德育实效。
(三)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特点
高效全员德育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体现全员性,提倡高校全体人员的广泛参与。高校德育,人人有责,包括所有师生员工甚至家庭、社会人员在内,都具有可供开发的潜在的德育资源,每一支队伍都可为高校德育献智献策,从而使高校德育资源得到较好的整合;其次是凸显人本性,弥补了传统德育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的缺憾,把学生作为一支主要的德育力量来看待,体现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主体性;同时,德育的针对性更强,内容更为丰富,方法灵活多变,是应对社会多元化格局的及时之策。
【参考文献】
[1]田建国.以人为本与道德教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2]褚洪启.杜威教育思想引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3]杨云善,黄琨.关于德育的经济学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9)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2013JGB296)
关键词:孟子德育思想 产生背景 理论内容 历史影响
一.孟子德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1.经济基础。孟子所在的春秋战国时代是剧烈变革、大动荡的社会时代,此时期因为铁器与牛耕的使用,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奴隶制的社会关系已经不适应这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了,土地开始出现私有化,在封建势力与奴隶主的斗争中,奴隶制社会关系开始瓦解,封建社会关系逐渐形成。经济变革必然引起权力的纷争,处于封建势力和奴隶主争权夺利斗争下的百姓不仅徭役赋税繁重,而且要服兵役,因此,处于这一时期的人民极其渴望社会稳定。孟子的思想应运而生,孟子在此经济基础上,主张建立政治清明、和谐的社会。
2.政治背景。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逐渐掌握了政权,因此,封建政权不断在各诸侯国内建立。各诸侯国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先后实行变法,在经济和政治方面逐步清除宗法领主的势力。与此同时不断增强自己的军事力量,不断通过兼并战争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以此结束各诸侯国的割据状态,实现大统一的局面。但伴随着诸侯二则提高军事实力,通过兼并争来结束割据局面,以达成统一。在各诸侯国攻城略地的过程中大肆烧杀抢掠,政治极其腐败,因此,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社会贫富状况也随之加大,人们的伦理和社会道德观念也十分淡薄,从而当时的社会秩序十分混乱。为了转变这种动乱不堪的社会状况,孟子主张推行“仁政”,还提出了规范人们伦理道德的思想。
3.文化背景。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纷纷招纳贤士,因此士阶层逐渐兴起。士阶层为了使自己的思想得以推广,便到各诸侯国进行游说,为了得到重用,不同派别的“士”相互进行争辩,各自维护并坚持自己的思想主张,这也使得学术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历史局面。百家争鸣也促进了思想文化上的大解放、大繁荣,孟子的政治和教育思想也在这一大的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了,并且注重借鉴其他学派的思想精华,强调人在修养方面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倡建立和谐、安定、有序的社会。
二.孟子德育思想的理论内容
1.性善论。孟子在继承孔子的思想基础上,详细的论述了人性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性善论”,这一理论为孟子整个德育思想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是孟子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孟子的“性善论”不仅是实施仁政的理论基础,还对后代统治者教化民众奠定了基础。孟子的“性善论”强调人性本善,个人在人性的保持与发展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同时,孟子也不否认外在环境对人性发展的影响,注重客观环境对人的熏陶、同化作用。孟子的这一理论不仅有利于发挥主体在自觉提高道德修养的过程中的能动性,还能鼓舞人们主动寻求良好的社会环境的熏陶。另外,孟子还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提高个人修养的义利观与修身方法,因此,“性善论”对人们的社会道德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引导人们主动把社会道德准则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也为后世创建德育思想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2.明人伦。在我国德育的思想教育史上,许多思想家都阐释过“明人伦”这一道德教育模式。道德教化与个人修养是孟子“明人伦”的基本出发点,道德教育是孟子“名人伦”的根本出发点,可见孟子对道德思想构建的重视。孟子把“明人伦”视为德育观的核心和德育思想构建的价值目标,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伦理关系,重视社会道德关系。人伦关系体系构建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当人们遇到众多人伦关系和伦理道德的抉择时,能够帮助人们做出符合社会道德的选择,并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孟子的“明人伦”不仅是儒家指导社会道德教化的重要思想,还是我国目前建设道德教育体系的重要指导思想。
3.仁义礼智。“仁义礼智”是孟子德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孟子把“仁”看作人的本质属性,强调人的博爱、宽容与无私的胸襟。孟子的“仁”是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道德准则,因此,我国当今的德育体系建设需要借鉴孟子的“仁”;孟子把“义”当作规范个人行为、实现理想的道德人格的内在动力和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能够调节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维持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礼”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智”是建立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必要前提。因此,要发挥“仁义礼智”在我国道德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挖掘其中蕴涵的德育思想。
三.孟子德育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班级管理
一个人的道德是衡量他行为标准的底线,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德行,那么他的知识水平越高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所以,无论是哪个阶段的教学,都应该把德育放在重要位置。高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应该充分重视对学生的德育,用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来把德育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中。
一、高中班主任开展班级德育工作遇到的问题
虽然在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逐渐加深,高中德育开始受到班主任教师的重视,但是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高中的德育在开展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多问题。
1.德育没有明确的目标
高中阶段可以说是学生学习任务最重的时期,面临高考的来临,很多高中师生都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上,班主任教师也不例外。班主任把大部分精力都用来关心班级同学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高中生的德育。即使有小部分班主任还在开展德育,但是也多是当学生犯了错误以后才会针对学生的错误就事论事,而没有在开展德育工作之前就制定出比较明确的目标,最终导致高中阶段的德育工作流于形式。
2.德育内容过于落后
在过去的高中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不仅是老师对德育工作没有充分重视,就连教育部门和学校都没有认识到德育对高中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使得我国一直以来的高中德育内容都比较落后,难以适应时展的需求。比如,高中的德育依然在给学生传授尊老爱幼、尊师重道等道德准则,这些都应该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接受的德育内容,学生自然没有学习热情。
二、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措施
班主任作为整个班级的管理者,不仅要对自己班级的班风班纪负责,也要对班级同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可以在高中阶段接受良好的德育。下面是对高中班主任如何有效地开展德育进行的分析。
1.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
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而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是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所以高中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丰富的文化知识,也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德标准。班主任是开展德育工作的一线人员,让班主任先转变传统德育理念,是开展好德育的第一步。班主任教师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要树立明确的教育目标,重视对高中生的意志力、心理承受能力、优秀的品行等方面内容的培养。教师的德育理念要与时俱进,及时学习现代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能力。这样才能为开展德育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除了要有开展德育工作的理论基础之外,班主任教师还要让这些理论基础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用自己正确的教育理念帮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2.创新德育内容
德育的内容能否与现实紧密相连是高中德育质量的关键,因为只有德育的内容符合生活实际,学生才能用学到的德育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把这些知识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现在的很多学生由于缺乏与外界的沟通,人际交往能力都普遍比较弱,不懂与人交流的语言技巧,但是在学生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步入社会之后,最重要的就是与人交往沟通。所以,老师可以在开展德育的时候把人际交往能力作为一项教学重点。给学生多讲一些与人沟通交流需要懂的基本礼仪、沟通技巧、语言环境等,让高中生可以提高他们以后与人交往的能力。总之,老师开展德育的内容一定是学生需要的,学生能够一生受用的,这样学生才会对德育感兴趣,认为高中班主任开展的德育对他们确实有所帮助。
3.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现在的高中生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他们基本都有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而且高中生还没有过多地接触到社会,他们的很多想法和对事情的判断能力都不够成熟。虽然高中生的心智相对于中小学生来讲,已经成熟了很多,但是他们依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一旦接受到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信息之后,同样会对他们“三观”的正确树立形成很大冲击。所以高中班主任要对学生德育发展方面给予更多的关心。在高中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高中班主任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尤其要注意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一旦发现有学生遇到的困难,就要及时与其进行沟通交流,尽力帮学生解决学习或生活上遇到的各种困难。这样班主任教师才能取得学生的充分信任,开展好德育
工作。
综上所述,德育对高中生来说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高中班主任教师要积极开展好自己班级的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德育 教育方法创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振兴经济、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职业教育必须坚持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把培育合格人才、提高国民素质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因而必须坚持和加强广大青少年的科学发展观教育。在此方面,中学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理应担当起这一历史巨任,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德育课教学的重要内核和灵魂真谛。
一、充分挖掘教材,加强教学研究,整合教学资源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内容,都植根于中国国情,从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入手,重点讲述我国的有关制度、政策,以及做人的原则、方法和策略。在这些教学内容上,科学发展观始终是一个最主要内核和主线,隐含和贯穿于其中。经济常识立足于的劳动价值理论,重点讲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相关制度、特征、政策的发展演变,阐明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者有机统一、协调发展的全面、综合的一个体系工程,必须树立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统筹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齐重并举,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哲学常识以的发展的观点为主线,在辩证的唯物论基础上,重点阐明了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即全面的观点),以及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途径,并从个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重点阐明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人生价值观的科学构建。政治常识主要针对当今世界有关国家、政党、民族、宗教、国际组织等最基本、最普遍的政治现象,重点阐述我国的相关制度、政策,在立足于中国国情,坚持辩证发展的理论基础上,科学论证了我国的这些制度、政策来之不易,以及其重要意义,说明我们必须坚持贯彻,并加以创新发展。如果说,哲学常识的有关原理、观点奠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哲学理论基础,政治常识的有关制度、政策演绎着科学发展观的社会学现象,那么,经济常识的理论、政策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论证,为其奠定了实践基础。可见,科学发展观确实是德育课教材(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贯穿于整个教材、整个教学过程的一根主线。充分认识并切实把握这个灵魂和主线,使之驾驭课堂,统帅教学,那么,德育课的生机和威力必定无穷,学生的获益必将远远超越学科教学本身,对国家、民族的意义必然深远。
当然,现实教材思想尽管与科学发展观脉搏一致,但实际教材内容与科学发展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必须立足教材,加强教学研究,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组,在教学方法上狠下功夫,切实做到源于教材而又不拘于教材并高于教材,根于知识而又不囿于知识,加强学生的反思、探究能力培养,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通过职高三年的德育课教学,我们要让科学发展观深入学生心灵,武装学生思想,而让非科学发展观的现象和后果震撼学生心灵、警示学生、远离学生。
二、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切实加强时政教育,确保有的放矢
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纷繁复杂,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蜿蜒曲折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既面临着百年难遇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必须认真应对的严峻挑战。中国是世界的一员,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深刻影响着我国,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稳定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中国既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政治格局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又是世界上最大、最具活力的潜在市场,保持着世界第一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国的发展壮大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我们既要欣喜地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又要清醒地认识和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冷静分析发展中的问题,坚定不移并继续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时事政策教育。时政教育作为德育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科学论证和实际应用书本知识,使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能力、方法的重要途径,又对于学生拓宽视野、激化思维、丰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在时政教育中,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使之成为学生认识世界、分析形势、完善人生、美化心灵的指导思想和得力武器。只有牢固树立和准确运用科学发展观,我们才能保持清醒头脑,才能正确分析形势,才能切实解决问题。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行自主、开放教学,树立生态教育观
一、创新德育教育的形式
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教育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在新课程下,思想政治课要充分发挥德育功能,关键在于创新。一要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应从新课程的德育教育着眼,在教学中注重师生多向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在情境教学、合作教学、体验教学等方式中实现德育的内化。二要变革课堂教学结构。开展探究活动教学,把学生主体的德育活动纳入教学过程中,注重参与性,如沙龙专题讨论、时事述评、场景模拟、角色表演,在探究活动中开展教与学,真正把学生当做有生命、有情感、有主见的发展中的人,升华德育效果。三要开展德育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中增强实践能力,将思想道德认知内化为思想道德品质,实现学生思想品格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从而真正成为学生的个人信念与精神财富。
建立完善的德育教育效果测评机制,在教学方法上,要由德育“对抗”转向“对话”,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他们的成长需求、接受基础认知特点和思想实际,注意贯彻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切实改变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策略。要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观点的精神实质,努力将学到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有关人文及社会科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精神,外化为行为,切实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素质。
教师还要注重言传身教的作用。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学生具有模仿性,他们容易受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人物的思想意识和人格行为的影响,以他人的人格行为作为自己的仿效模式,然后以其特定的方式在自己身上再现出来。有关研究表明,学生模仿最多的是自己的老师和同学。学生在学习中,教师的影响明显提高,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许多学生把教师作为自己理想人格的化身。“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性格的影响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实现的,善于教学的教师要能以自己丰富的知识、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让学生崇拜,并自觉地仿效,德育效果事半功倍。在教育工作中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声的,也是不可替代的,具有很强的内化力和长效性,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因此,教师要用自身正面的示范作用,做到以身示教。
二、素质教育是指导教学的理论基础
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改革的要求,只有进行素质教育才能让我国的教育跟上时代的潮流,不被国际大环境所淘汰,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教师是素质教育的执行者,素质教育落实的情况取决于教师对素质教育理论的把握。要转变教育观念,深入领会素质教育的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把素质教育作为教学的核心和目标。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理论基础的教育就没有正确的教育观,教学显得苍白无力,只是在教知识。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着教师对教育的深层次理解。在素质教育的实施中,教师的一切教育改革行动取决于他对教育改革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教师的每一项改革措施都首先要找到教育理念的支持。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用素质教育来代替传统的应试教育。不要再以分数来评价学生,抛开功利的升学教育观,从学生全面素质能力的培养去入手组织教学。
教师要改变灌输式、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从学生学习的主宰者,变成学生的启发者、帮助者和指导者。让学生从被动地听讲、死记硬背变成知识的建构者、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要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作用,教是外因,学生能学进去是内因。通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的能力,增强自身的思想觉悟。
素质教育弥补了应试教育的弊端,以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为目标,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大的转变。教师教学更加注重减负增效,不再搞题海战术,避免了学生机械地学习和压力的沉重等问题。教学时注重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喜欢上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促进了知识的内化,促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创设,使素质教育落实在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中。
三、优化课堂教学
加深学生对学习目的、任务的理解。学习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加深对学习任务的理解,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要。
1.合理组织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思考,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及学习兴趣。教学活动组织得好,学生就能有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和增长能力。首先教学活动要设计得连贯、有条理。其次,活动过程要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内容要在保证科学性和逻辑性的前提下,加强趣味性;善于提出问题,尝试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
2.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是单一的讲授和板书,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尤其是思想政治课这门理论性强的学科。为了保持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注意,教师在课上除了采用集体讲授的方法外,还应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穿插一些其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集体讨论学习、课外活动、让学生提问等,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辅助课堂教学,让平面、静态的书本知识,立体、动态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创设逼真的学习情境。这样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感官认知,弱化了理解的难度,突破了知识的重点。
关键词:孟子;性善论;德育思路
中图分类号:B2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33-2738(2012)04-0046-01
孟子的德育思想是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中的瑰宝,而作为其理论基础的性善论思想更是提出了很多具有价值的观点。因此,系统地继承孟子人性论中的合理内容,并根据现实需要进行创造性转换,这对于当前加强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
在我国现实的道德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从学校教育看,不少教育者总是以道德的化身出现,相对学生来说,教育者的一切都是正确的、善的。而很少有教育者对自己的教育方法本身进行反思。当前学生心理疾病比较普遍,教育者的教育批评方式不当及教育者自身的素质有待提高也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依笔者拙见,要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应吸纳孟子道之以德教育原则,在道德教育中强调首先要求道德教育者自己而不只是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和指责,道德教育只有首先要求教育者自己,才会把人当人看,才会尊重他人,从而真正使道德教育得以创新。
然而,有效的实施德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在社会激烈变迁、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德育因为遭受到来自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挑战,更为困难。目前德育的问题和缺陷不仅表现在教育效果不佳上,而且也表现在因为种种问题和误区造就出相当多的道德认识和行为脱节甚至相反的“双重人格”和“双面人”这一突出问题上。因此有必要借鉴性善论思想转变道德教育的思路。依笔者看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因性育德,注重人本关怀,把人当人看
孟子以人性本善为思想基础,以实现人性的完满和完善为道德价值和人生价值的追求目标,体现了他对人的价值的终极关怀。强调人的价值、尊重人、把人当人看是道德教育的前提,而这一点对于中国当代教育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德育否定儒家的“性善论”,例如有些教师谈到对问题儿童的认识时就常常会说:“这孩子本质上就坏”、“天生就喜欢调皮捣蛋”。在德育过程中,不尊重学生的事情也并不少见;与人性根本不相容的对学生各种各样的体罚也屡屡发生。要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孟子性善的人性论思想,强调人的价值、尊重人。坚持性善论,即使再恶的学生,在教师看来也有善的特性,也是可以教育的,而实际上问题儿童的出现,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某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其表现的人性也只是他们某种需要没有满足的折射,关注他们的需要,并积极加以解决,孩子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变化。
因此,我们应根据社会对人的道德要求,尊重并满足人对包括道德生活在内的精神生活的需要,提升人的道德理想、道德境界和道德品质,善于挖掘和激发人内在的善良愿望,充分发挥良心的道德调节功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启发学生的道德动机,使其有志于德
人的道德动机有许多表现形式,从浅层次的做好事的愿望、效法榜样到深层次的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其实质是社会责任、人生价值和意义在人头脑中的反映。孟子十分重视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和人生价值对人的激励作用,他对人的道德完善充满信心。不仅如此,他还区分了“不能”与“不为”,他认为对大多数人而言,不能行于仁,不是道德认识不足,也不是缺乏道德才能,而是没有道德动机,缺乏道德理想。由此可见,孟子看到了道德动机在认识转化为行为中的中介作用,这一点十分难能可贵,对于我们今天的德育也有重要的启发。作为教育者,应让受教育者明白良好的德行对个人乃至社会的重要性,启发受教育者的道德需要和道德动机,同时对受教育者还应该满怀希望,其目的也是为了启发受教育者的道德动机,这样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不重视道德动机的启迪,只重视道德知识的教育,人的道德发展就会失去动力,就会缺乏主动性和自觉精神,道德知识就不能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这样理论学习再多,对学习者而言也只是外在的东西,是空洞的说教,容易流于空谈而收不到实际的效果。
三、引发道德思考,增进受教育者的道德智慧
孟子认为要形成良好道德,还要启发受教育者的道德思考,增进人的道德智慧。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自己也为后世树立了善于思考的典范。反对死守僵化的道德教条,主张通过思考把握道德的实质。
反观现实中的德育,强制式灌输的方式仍然存在,它片面强调采取命令主义态度和强制手段,无视德育对象的主体性、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企图依靠教育者的权力或权威来迫使德育对象接受德育内容,此方法使一部分德育对象对于德育工作表面上接受而内心却并不赞同甚至于抵触,进而导致言行不一。因此,我们应该借鉴孟子的启发教育思想,加强受教育者的道德思考,使德育工作真正深入到德育对象的深处。
四、加强德育的实践性环节,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
德育从知到信、从信到行的最终落实点在实践活动,活动是道德行为产生的土壤,只有当学生置身于活动之中,才能真实的暴露其言行,才能真实的体验道德目标的实现与否,同时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最大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增加道德认识、巩固道德信念。因此,要大力加强学校德育教育的实践性环节。
我们应该摒弃那种顾虑学生受外在不良影响而采取封闭式的德育方法,要解放思想,放眼于社会,大胆的让学生实践社会。通过实践让学生在实际参与社会道德改革中适应价值多元、信息变化频繁、信息传媒多种多样的现代鲜活社会,培养学生在实践中面对新的客体,不断做新的尝试,培养学生的判断和选择能力;培养学生不仅能在各种不同道德准则发生冲突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而且在面对德育困境时具有提出新的行为准则的勇气和具有道德创新的能力,在实践中增强主体意识。
参考文献:
[1]刘鄂培著:《孟子大传》,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关键词:艺术院校“两课“教学;欣赏性德育模式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逐步扩大,高校艺术专业的教育规模和学生数量也不断扩大。艺术专业和艺术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艺术院校“两课”教学面临着不同于一般专业的特殊情况和问题。教学实践证明,欣赏性德育模式的学习、建立和应用在艺术院校“两课”教育教学中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积极意义和价值。
一、艺术院校学生的特点及“两课”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困惑
(一)艺术院校学生的特点
艺术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艺术院校学生不同于一般院校学生的特点,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容易受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的影响,缺乏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因而缺乏稳定性、完整性和持久性。所以,对事物的评价、判断标准比较片面、单一、随意,缺乏科学的严谨性。
第二,学生性格特征整体相对感性有余,理性不足,喜欢自由,厌烦约束。跟着感觉走、凭直觉办事是艺术生中常见的现象。所以他们的思想和言行具有很强的艺术色彩,缺乏情商的培养和合作意识。
第三,注重个性张扬,组织纪律性比较差。喜欢没有耐心和兴趣了解规章制度和一般性常识,对一般的道德说教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所以更喜欢随着自己的具有很强感性色彩和艺术色彩的个人喜好行事,自我约束力、自律自控性较差,遇到问题多凭主观的想当然解决,缺乏常识性认识和规则意识。
第四,政治敏感度不够,对政治、形势和政策、思想道德、法律、历史等“两课”内容学习不感兴趣,反应比较迟缓,对事物的把握缺乏大局意识和整体观念;思辩能力和意识的深入性有待提高;对娱乐、轻松、嘻哈和时尚敏感度较高,对美感较强的动漫、设计、图片、音乐、舞蹈等感知力较强,对紧张、枯燥、正式和传统的事物反应比较迟缓和消极。
第五,消费观方面受本行业不良风气的影响,存在比较强的攀比心理,个人生活追求时尚和潮流,缺乏吃苦耐劳和脚踏实地的精神,有贪图享受思想。
(二)艺术院校“两课”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困惑
1.学生普遍缺乏兴趣,应付心理严重。由于上述原因,艺术类学生对“两课”学习缺乏兴趣的现象较之一般院校更加严重和普遍,对“两课”的印象评价往往是先入为主式的“没意思”、“走过场”等消极负面词汇。上课之前,一看课程表,不做任何了解,就凭感觉给课程定了性,做好了应付的准备。一般情况下,不采取严格的考勤措施很难保证到课率。即使被动到课,出勤不出心、不出力的现象也比较严重,“两课”大纲要求的正常的教学内容很难入脑、入心。
2.“两课”教学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脱离现象比较严重。一方面学生不感兴趣,对所学内容不以为然,另一方面因为要拿学分,所以老师提问和考试时都严格按课程要求的内容回答,但现实生活中却将这些完全丢掷,用另一种方式生活和处理各种事情。“两课”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达到知情意的统一,用实际行动践行所学内容。
3.“两课”教学在艺术院校普遍不受重视,虚化、形式化现象比较严重。艺术院校比较重视专业教学,忽视“两课”教学。“两课”教学各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师资队伍处于尴尬和不稳定、不专业的境地,教学改革所需的条件很难具备,具有实效性的教学实践难以实行,“两课”教学整体处于口头上很重要,实践中被挤占、虚化、弱化的现象,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所以教学改革很难推进,教学效果很难提高。另外还一定程度存在着“政治”难融入“艺术”之中,“两课”教师与专业教师互相排斥,很难形成教育合力的困惑和尴尬。
所以很有必要根据艺术院校的特点引入欣赏性德育模式。
二、欣赏性德育模式的基本理论
欣赏性德育模式的基本理论假设是: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如果可以经过审美化改造,成为“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那么与这幅画、这首歌相遇的人就会在“欣赏”中自由地接纳这幅画、这首歌及其表达的内涵。道德教育的“价值引导”与道德主体的“自主建构”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方面就可以在自由的“欣赏”(即教育和接受)过程中得以统一和完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征服和被征服的紧张关系也可能转变为对同一德育问题的不同视角之间的对话关系、理解关系,两个灵魂之间关于道德文化的共识、宽容和欣赏关系。这个理论假设很符合艺术院校学生的特点,因此,欣赏型德育模式可能是解决艺术院校“两课”教学困惑,迎接挑战的出路之一。
欣赏型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审美德育论、立美德育论和至境德育论构成了该模式的三美德育大理论基础。审美育德论认为,审美活动具有三大特性:储善性、导善性和立善性,因而具有育德功能;立美德育论要求把美作为一种德育手段,创造德育的作品美、形式美和师表之美;至境德育论致力于激励人们追求美的道德生活境界。欣赏型德育模式就是要以这三大理论为基础寻找具有可行性的实践策略,实现德育生活品质的提高。欣赏型德育模式的追求是实现美育与德育的和谐统一,实现德育过程的审美化。欣赏型德育模式在美的本质观上主张“美是自由的形式”,而“自由的形式”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一方面,欣赏型德育模式秉承“人是目的”的理念,认为德育必须致力于消除道德对人而言的“异己性”和“疏离性”,好的东西和善的东西应当体现出它与人的亲和性;另一方面,认为合乎一定规律的事物也可能引起人的美感,道德上和谐的人也应该是遵循事物和社会发展规律而行动的人。这些特征和原理无疑非常适合艺术院校学生的特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其实施和应用必将改善艺术院校“两课”教育教学的尴尬现状,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三、欣赏型德育模式在艺术院校“两课”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两课”教师队伍具有高尚的师德,坚定深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道路自觉和道路自信,还必须建立起德育美学观,提高美学修养,使德育成为寓美于人心的艺术事业,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审美、思想审美和社会审美能力。
其次,挖掘“两课”教学内容中的艺术文化元素、美学价值,并与学生的专业和兴趣相联系。德育必须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针对艺术院校学生的特点和环境,处理好原则与政策的关系,处理好工作强度与节奏的关系,处理好政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通过凸现德育的艺术性,营造良好的小环境,提高“两课”教育效果,营造优良的学风和校风。
再次,艺术化运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动画、美术、音乐、舞蹈、多媒体网络等艺术院校学生擅长和感兴趣的介质展现传递教学内容,增强德育教学的艺术感染力,充分展现德育的审美特点和艺术价值,使学生在艺术熏陶中自觉提炼、感悟出“两课”的教育价值和真谛,从而使教育教学效果在润物细无声中得以提高,使学生的实际思想品德修养无形之中得以提升。(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美术学院)
注:此论文为2012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理论学科)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号2012-MGH-02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