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17:09: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成本控制范围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企业;成本;成本控制;对策
一、企业成本控制理论概述
成本控制是指在经营过程中,企业按照事先确定的成本对其成品进行适当的分配和调节,以便企业能够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措施及时缩小成本的不利偏差,扩大有利的差异,以便使企业的成本能够被控制在确定的范围之内。
成本控制的结果应当是成本被控制在企业既定的范围之内,为了使成本不超过既定的范围,企业应当采取恰当的成本管理方法对成本进行控制。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企业成本水平,防止资源过度消耗。
成本控制的范围十分广泛,这并不是说企业应当控制所以的成本,而是指企业应当对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慎重地区分和对待,不同的环节所需控制的程度和内容不尽相同。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过程中并不能只注重减少成本而忽略了产品的开发和创新活动,甚至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产品质量。
二、企业成本控制的意义
成本控制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企业既定的成本范围,通过计算对产品成本进行分配,从而通过严格的监督帮助企业能够及时纠正成本控制中的不利差异,使企业的成本控制在既定的区域。成本控制主要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以最低的成本来完成企业所生产产品的质和量,完成企业自身的目标。
在当期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企业为了维持和扩大市场占有率必须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尤其对于我们的从事后勤服务的集团型企业来说,在保证产品、服务质量而每年的预算补贴都下降得情况下,做好成本控制是唯一的出路,因此也是每年经济管理的重点工作。企业的成本控制和企业的各个环境息息相关,因而在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时,不能只片面地思考单一环节的成本控制,应该对所有环节进行综合考量之后进行全面地成本控制。
三、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缺乏先进的理念和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过去,成本控制仅仅是指企业进行成本节约的过程,仅仅强调了企业减少支出,节约成本,而忽略了对市场竞争环境的思考,导致原有的成本控制方法存在了许多的问题。因为,在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企业所面临的的内外部环境,在不影响企业产品正常生产和创新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成本。
2.缺乏清晰的成本控制的管理界面。 缺乏清晰的成本管控的管理界面,将会导致有些成本项目无人负责,有些则多个人负责,或者有些成本项目的负责人不是该项成本发生的决策者,以上原因都终将导致成本管控失效,流于形式,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如固定资产折旧,是产品成本中一项重要的构成部分,而能决定折旧成本因素的是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决策者,因此科学、有效的划分成本控制的管理界面,以及客观、科学的明确成本控制的责任人尤为关键。
3.缺乏先进的管理方法。目前,我国企业的成本控制依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并未形成一个科学和完善的成本控制方法。在企业的成本控制过程中,一般都是先通过确定既定的成本范围,在将总成本划分到各个环节,但是成本控制的重心目前一直都在生产环节,不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提供较为详细的信息。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而企业急需一个较为科学的方法能够灵活地对企业成本进行控制。
4.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企业的成本控制环节不仅需要先进的手段和方法,还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对其进行操作。当前,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员工整体素质不高,因而员工的素质也就决定了企业成本核算水平无法提升。企业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导致其很难找到适合自身的核算方法,也就致使企业无法及时地进行成本分配,造成企业信息不实而形成错误决策。
四、企业成本控制对策分析
1.建立健全企业成本控制机制。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进程中,要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机制。成本控制机制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因而在其进行中,要准确计算产品成本。准确的成本计算是成本控制进行的基础。进行成本控制时,应当注意以下环节:企业权应当权责分明,人员的配置应当合理,成本审核应当较为明确,成本预测等应当更为清晰。
2.采取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企业的成本控制方法极为繁多,企业在选择方法时并没有固定的模式而应充分考虑自身的环境等方面对企业的成本控制方法进行选择并更改。企业应当在考虑了自身的环境、内部结构和文化等基础上,再融合原有的成本控制方法形成对企业有利的科学有效地方法。
如,以某个基地服务型的集团单位为例,该企业将产品服务的成本按照成本性质层层分解,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直接成本相对容易控制。这里主要讨论的是间接成本的控制,如管理费用。为了提高全体员工整体降成本的意识,让管理人员全员参加,如把部门费用分解成每个细项,如办公用品的消耗、水电的使用,办公用品的修理费等等,制定相应标准。年终在各个部门之间进行费用总额比较,如有异常,找出原因。这种成本控制的方法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大节约了单位的管理费用。
一、成本控制应以生产技术部门为主
财会人员对企业成本控制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制定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办法、建立成本控制责任制,以及每月都要计算成本和编制成本报表等工作;在机构设置上,也设有成本科(室),配有专门负责成本管理人员;长期以来,形成了生产技术部门只管要钱、花钱,财会部门只管卡钱、管钱的局面。这些都使人们认为成本控制是财会部门的事,应以财会部门或财会人员为主。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也是企业没能有效控制成本的根本原因。现举例说明。油田要打一口生产井,生产设计部门设计井深为15o0米。根据地质资料可知,地层在13oo米以下已没有含油构造,多设计这2o0米井深是多余的,也是不必要的。其井越深,投资就越大,成本就越高,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财会人员怎样才能知道这2oo米井深是不必要的,又如何说服生产技术部门改变这一不当的设计呢?财会人员常因外行而无能为力。不当的投资一旦形成,每年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要增加,摊入产品成本中的费用也会随之增加,令以后生产成本难以控制。再如,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设备的维护保养,诸如此类问题也是由生产技术部门决定的,而财会部门对此能做些什么呢?即使能提点意见往往也只是供参考而已。一言以蔽之,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生产费用的支出;大都是由生产技术部门确定的。他们最知道哪些费用该花,哪些费用不该花,哪些成本能够控制,哪些成本不能够控制。他们深知或能找到成本控制的最佳途径和办法。因此可以说,成本控制工作应以生产技术部门为主。只有摆正生产技术部门成本控制的主导地位,明确企业各部门成本控制的责任,才能有效地控制成本。
确定了生产技术部门成本控制的主力地位,并不是为财会部门推卸责任,也不是说它不重要。财会部门虽然处于辅助地位,但仍然是成本控制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了使生产技术部门更好地控制成本,财会部门要把成本报表、成本资料等会计信息,及时、准确地提供给他们,甚至把企业不良的财务状况和成本控制的严峻形势也向他们汇报。这样生产技术部门才能增强成本控制的意识,掌握成本发展变化的趋势,找出成本控制的途径和办法,进行有效地成本控制。
二、成本控制是全员、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1.全员的成本控制。企业全员的成本控制,是指企业各部门和全体职工对成本所进行的共同控制。①各部门的成本控制。生产技术部门、财会部门和其他各部门之间,要互通成本控制信息,交流成本控制经验。企业上下级之间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纵横的成本控制网络,才能达到成本控制的预期效果。克服过去那种各部门之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致使成本控制不力。②全员职工的成本控制。首先,是企业领导对成本的控制。领导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者、组织者,他们对成本控制是否重视,是否得法,直接影响到企业整体成本控制的效果。因此,企业领导必须重视成本控制,积极组织和领导全体职工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其次,是一般职工的成本控制。企业每个职工的劳动成果,每项费用支出,最终都要反映到成本之中,因此人人都有成本控制的责任和义务。如废品损失,按规定要计入合格产品的成本中。如果某职工生产的产品全部合格,没有废品,使成本“不超出范围”,就说明他成本控制得很好。反之,有废品发生,使成本“超出范围”,则说明他成本控制得不好。即使是企业机关的一般工作人员,也涉及到成本控制的问题。如办公费用指标是否超支,业务招待费用控制得如何,有无公车私跑等现象?这些都是成本控制的内容。总之,企业每个部门、每个职工都要有成本控制的意识,花公家的钱要像花自己的钱那样节省,就能对成本进行较好地控制。
2.全过程的成本控制。企业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是指产品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的成本控制。其主要内容有:①对成本产生的源头所进行的控制。如对投资决策的控制,确保投资决策正确,避免失误;对技术设计的控制,做到设计科学、费用合理。②对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的控制。如对材料采购的控制,力争做到材料采购货比三家,物美价廉,以及杜绝受贿、索取回扣等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对无效或低效井下作业工作量的控制,以减少井下作业费用的支出。③对产品销售费用的控制。如对广告费、运输费、装卸费的控制等。④总结前期成本控制的经验和教训,做好下期产品成本超前控制的准备工作。
三、思想对成本控制的作用
思想是支配一切的,职工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动,思想对成本控制具有决定性作用。就其某种意义上说,成本控制实质是对人思想的控制。
1.提高成本控制意识。有了成本控制意识,才能有效控制成本。从大的方面说,一种正确的成本控制意识,常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根据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低成本发展战略”的思想,这种思想在大庆油田得到了认真贯彻、执行。去年,大庆油田取得了上交利税数百亿元。创造了历史新高的好成绩;从小的方面说,工程技术人员如果具有一定的成本控制意识,就可以设计、建筑出造价合理、质量合格的工程。
思路:油田企业成本项目复杂,控制和降低的难度较大,但由于其成本构成的特殊性及油田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决定了其控制和降低成本的潜力巨大。因此,我们采取从提高企业全员的成本意识出发,扩大成本控制范畴,对成本发生的事前设计、事中控制、事后反馈全程并重的管理方式,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做好企业财务管理,以达到有效控制和降低成本,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成本控制管理思路。
意义: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环节之中,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成本控制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影响,这一点已经得到国内外企业界人士的共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面临的市场压力和机遇不断增加,加强成本控制管理,对企业提高竞争能力,最大限度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部分、成本控制管理的具体做法
首先,强化全员成本意识,树立全员参与的思想。成本意识是成本管理中最基本的立足点。我单位各级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高度认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将降低成本意识作为企业管理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将成本压力层层分解,传递到每位企业员工,目标责任落实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使每个岗位、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责任。调动全员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建立了内部成本全程控制体系。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设计阶段,称为事先控制。即事先确定成本控制标准。第二阶段,称为事中控制。即在实际发生生产费用过程中,按成本标准控制支出,随时揭示节约或浪费现象。第三阶段为考核阶段,称为事后控制。即加强成本核算与监督,及时查清成本差异发生的原因,确定责任归属,并迅速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
再次,以新的成本理念为指导,扩大了成本控制的范围。传统成本注重内部控制,在某种意义来说,只有节流没有开源。在认识到这一缺陷后,我单位扩大了成本控制范围,将机会成本、资本成本纳入控制范围。机会成本方面,优化投资决策。这是指依靠科学的投资决策控制成本上升。这包括合理安排投资规模,确保主营业务投入,控制非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对投资项目加大科学论证的力度,彻底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浪费。搞好投资是降低成本的根本措施,只有投资搞好了,才可以避免与投资有关的材料、人工、修理等成本项目支出的浪费,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资本成本方面,资本的运用关系到成本与收益人。我单位通过增收节支、短期筹款和投资来调剂资金的余缺;对资金实施跟踪管理,专款专用等方式对子资本成本进行控制,降低了财务费用,减轻了财务负担,为必要的生产经营以及投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低成本的资金。较传统成本控制,这种扩大了的成本控制更增强了我单位的竞争优势。
另外,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财务成本管理工作
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有两层含义:一是在生产中利用先进技术,增加勘探等的成功率以及降低生产、运输成本,减少原材料的消耗。二是在财务管理手段上,引入现代化的工具。如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它节省了核算时间,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使其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更有意义的成本预测、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上。
第五部分、成本控制管理的创新
在不断地摸索中,我单位的成本控制管理越来越趋于运用现代成本管理的理念作为指导。与传统的成本控制相比,我们的成本管理创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招标成本;招标范围;成本测量法;招标控制价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01
一、前言
当今,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可以说现在的企业竞争已经不是原来八九十年代的单调竞争模式了,成本控制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出来,成本控制作为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企业在竞争下良好运转的保证,特别是招标成本控制在整个成本控制中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企业负责人应该足够的重视。本文从目前招标过程中成本控制不足的方面开始论述,然后根据所暴露的问题,并提出了认真贯彻招标成本控制的责任编制,正确使用成本测量法,准确定位招标范围等有效措施。
二、招标成本控制所暴露的问题
1.对市场评估不够导致成本控制不合适
市场评估对企业招标成本控制是很关键的前期考核,在这里我对市场评估认识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招标一定要严格和开阔视野的选择招标范围,企业招标前一定要缜密的策划,列出详细的工程分段,对每个工程段都进行合理的择优选择标准。很多时候企业为了形式上的节约,会选择将项目整体进行招标,这样表面上看是起到了缩短招标进行,节约了部分资金,但是在整体项目上来看,由于整体招标的弊端,会导致在各个项目上的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招标商或承包商选择不当,由于这样的现象存在,导致招标成本在起步上就与平均水平相对较高,所谓货比三家,选择招标商也是对市场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管理招标商也是我们成本控制刻不容缓的事情。
2.对招标项目的评定不准确
招标项目的评定不准确主要包含有,首先,对施工周期计划不详细,导致和招标商签订的合同断断续续,增加了成本消耗。所以在项目规划之前和招标开展之前,一定要制定详细准确的施工周期表,准备详细的任务计划,一次性招标长久的能有效的降低成本和提高中标效率。其次就是工程量清单计量报价的方法还不够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是招标项目中不可或缺一项成本报价方法,工程量清单报价简约,简单,使成本一看可见,降低招标过程中成本的消耗,它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对使控制招标成本的难度逐渐加大。
三、招标过程中控制成本的措施
1.正确客观的贯彻招标控制价编制
招标控制价的定义是这样说的,是根据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部门颁发有关计划依据的办法,是对招标工程最高价位的限定。在招标控制编制上,成本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一个工程开始实施之前,认证贯彻这个编制政策,可以为前期工程准备最好铺垫,做好计算,制定好的规划政策,便于招标单位对招标商的选择和成本控制。招标控制编制作为评定最好招标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应该客观地、公平地控制中标方向,在竞标的过程中,不但要选择价格低点的,还要非常合适的,正确的使用招标控制价编制,有助于降低企业招标成本,有利于企业项目的资金控制流通,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充分条件。
2.推广在招标上使用成本测算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我国在成本控制上也相应的出台了有效地措施,如:成本计算法,它的意思就是为了成本计算提供一个准确无误,简单明了,统一规范的成本控制方法。其使用的范围广泛,运用简单,就是性价比等于性能除于价格。当今的社会竞争不再是仅靠市场宣传,质量好的简单方式,要想立足于市场经济的不败之身,将成本的控制到最低,才能提高利润,保证企业的先进性和竞争力。所以,我们提倡在企业成本控制上,大力推行成本测算法,将这种方法广泛的应用于陈本控制当中,使我们企业在招标的初期就占有有利的竞争位置。
3.准确定位招标范围
合适的招标范围是优化成本的主要途径,为什么这么说呢?之所以把合适的招标范围作为重点控制成本的原因在于,中国有句俗语是货比三家,那些来招标的招标商就如同货物一样,他们带着他们的团队,他们的信誉,质量保证以及他们的定价。我们企业作为卖家,肯定要选择,特别是在成本上首先控制到最低,对我们最有利,这样越大的招标范围,就会给企业带来更多更好更便宜的选择,这就是择优选择权。如果,招标范围不大,招标的企业太少,企业就会被仅有的招标商所迷惑,大大增加了成本的开销,得不偿失。所以在招标前,为了更好的控制成本,准确定位招标范围势在必行。
四、结语
全文就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并与世界经济逐渐接轨的进程下,中国企业如何控制降低招标成本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明确了成本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和决定性,然后严肃的指出我国企业在招标成本的不足和弊端,最后对这些不足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和方向,为我们在今后的企业招标成本控制上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 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约定的前提下,对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通过成本预测、计划、实施、核算、分析、考核、整理成本资料与编制成本报告等活动实现预定成本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把成本控制目标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实际生产经营活动的效果。因此,施工企业进行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在有限成本控制下,建造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项目,获取更多经济利润。因此,施工企业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控制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2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框架 1 成本预测
成本预测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步,也是编制成本计划的基础,是编制可行、合理成本控制目标的科学依据。因此,工程项目成本预测对提高成本计划的可行性、降低成本和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而言,工程项目成本预测的主要内容是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根据各项目的施工条件、机械设备及工期等对工程项目的成本目标进行预测。1.1 工、料、费用预测
首先,人工费单价以及工人的工资水平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是施工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因而施工企业应对工程项目人工费单价以及工人的工资水平的市场行情进行对比统计分析,根据工期及准备投入的人员数量分析该项工程合同价中人工费,从而对成本进行准确、合理预测。
其次,施工企业应分别对主材、地材、辅材、其它材料费进行逐项分析,且重新核定材料的供应时间、地点、购买价、运输方式及装卸费,分析合同定额中规定的材料规格与实际购买材料规格的差异,其主要原因在于材料费占建安费的比重极大,只有控制了此项费用,工程项目成本才可以得以控制。
再次,由于投标施组中的机械设备的型号、数量一般是采用定额中的施工方法套算出来的,与工程项目实际施工一般存在差异,施工效率也有差异,因此,在机械使用费中要详细测算实际将要发生的机械使用费,考虑其差异性可能带来的成本增加。
除此之外,施工企业还得分析可能发生的机械租赁费及需新购置的机械设备费的摊销费,并对主要机械重新核定台班产量定额。1.2 施工方案引起费用变化的预测
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中标后,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经济合理的可行性施工组织设计,结合工程项目所在地的经济、政策、自然地理条件差异、施工工艺、设备选择、工期安排等具体情况,比较实施性施组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与标书编制时的差异,以据实作出合理有效的分析预测。主要包括辅助工程费、大型、小型临时设施费、工地转移费的预测以及成本失控的风险预测。
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尤其应当关注的是成本失控的风险预测。成本失控的风险预测,就是施工企业对在工程项目中实施可能影响项目工程目标实现的所有可能性因素进行事前分析与预测,并提前做好应对措施。施工企业通常应该事前分析的事项包括:对工程项目技术特征的认识,如结构特征,地质特征等;对业主单位有关情况的分析,包括业主单位的信用、资金充足情况、既往业绩等;对项目组织系统内部的分析,包括组织设计、资源配备、人力资源制度等以及对项目所在地的交通、能源、电力、气候的分析。
总体而言,通过对工、料、费用和施工方案引起费用变化的预测,施工企业可大致确定工、料、机及间接费的控制标准,也可确定合适的项目工期以便完成成本费用的目标控制。2 成本核算
在企业职能部门的指导下,施工企业项目经理部应建立合适的项目成本核算制度,明确本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的原则、内容、范围、程序、方法、责任及要求,并设置核算台账,记录原始数据。施工过程中项目成本的核算可以每月为一核算期,在月末进行。核算对象应按单位工程划分,并与施工项目管理责任目标成本的界定范围相一致。项目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的重要保证,是进行成本控制的基础,只有进行有效地的成本核算才可以进行合理的成本控制,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3 成本控制
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是一个全员、全系统的控制过程。因此,从理论上来讲,项目成本控制应坚持成本最低化原则、全面成本控制原则、目标管理和责 、 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成本控制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成本控制三个环节。
(1) 事前成本控制。事前成本控制指工程项目施工前,施工企业进行的对影响工程项目成本的经济活动所进行的事前规划、审核、监督与管理。施工企业对成本的事前控制措施主要包括施工企业在投标报价时的成本预测、在成本决策阶段和工程项目施工前制定的成本控制计划等内容。
(2) 事中成本控制。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开展的成本过程控制即事中控制,是三个环节中控制措施最多,变化最复杂的控制环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对影响工程项目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控制,并采取各种有效控制措施,将施工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支出严格控制在成本预算范围之内。事中控制一般可从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用和管理费的控制四个方面进行成本控制。
(3) 事后成本控制。事后控制可以借鉴经验教训,对成本控制的成效进行有效分析。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完工后,施工企业应将工程所有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是否完成了成本控制目标。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施工企业可采取成本核算、成本分析、人员激励等有效措施,完善成本控制工作。同时,施工企业应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综合考核评价,以评价该工程成本控制的执行与完成情况,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明确今后成本控制工作的重点和注意事项,不断完善成本控制理念,为今后的成本控制工作提供借鉴。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的管理方法,在成本预测、成本核算、成本控制等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只有抓好这几个环节的成本管理,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其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完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对策建议
3.1 组织措施
组织措施是施工企业从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方面采取的各种应对措施。施工成本控制是全员和全过程的控制活动,在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的工程项目中,施工企业应明确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结构和人员分工,明确各级施工成本管理人员的任务、权利和责任。例如,项目施工正式开始前,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应构建合理的团队队伍,明确团队成员各自的权利、责任与义务,通过责任划分和工序的分配,促进各方人员明确各自工作和成本控制目标,以便在确保质量目标的前提下,完成成本控制目标。2 技术措施
施工企业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路线是目前最为普遍采用的技术措施。在满足功能要求和项目质量的前提下,结合施工方法,进行材料使用的比选,通过代用等方法减少材料消耗费用以及确定最合适的机械设备使用方案等。同时,结合特定施工项目的组织设计及工程项目所在地自然地理条件,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过程中材料的库存、运输和装卸等成本支出。而且,先进、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技术、路线、新材料的运用以及最新机械设备的广泛使用等都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控制施工成本。在过程项目实际过程中,也要避免仅从技术角度选定方案而忽视对过程质量的控制,在成本控制与质量保证之间寻求平衡。
此外,技术措施对纠正施工成本管理目标偏差也有重要的作用。施工企业运用技术措施纠偏的核心是要能提出多个差异性的技术方案、路线,并对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合理、有效的技术经济分析,并从中寻找合适的技术方案。3 经济措施
经济措施是采用最广泛的成本控制措施。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应编制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和分解施工成本控制目标,落实相关责任人的权利与责任,对施工成本管控制目标进行可行的风险预测和分析,并制定相应防范性应对措施。对于各种成本费用支出,施工企业应认真做好资金使用计划,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各项费用开支,将成本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及时准确地记录、收集、整理、核算实际发生成本。对于后期成本核算与分析中,成本管理有效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经济奖励措施等都有助于项目成本的节约,防止不必要浪费。4 合同措施
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另一有效途径是合同管理。施工企业采用合同措施控制工程项目成本时,合同措施应贯穿整个合同周期,即从合同谈判开始到合同终结全过程进行成本控制,进而降低成本,完成成本控制目标。
一方面,施工企业优先采用自身设计的格式化结构合同,避免合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潜在不利因素,显然对施工企业自身有利。例如,在合同条款中应详细分析一切可能影响成本和效益的各项因素,尤其需要关注潜在的各种可能风险损失。通过对可能引起成本变动的风险因素加以识别、分析和预测,采取必要的风险应对对策有助于控制成本在目标范围内,此规避可能的风险与损失。
另一方面,在合同执行期间,合同管理措施不仅要关注对方合同执行的情况,同时也要关注自身合同履行情况,以防止被对方索赔,通过合同措施保障施工企业自身合理经济利益不受损失。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对于施工企业而言是一个永恒的主体,在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的前提下,施工企业要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加经济利润就必须在项目施工中以尽量少的物质消耗和人力消耗降低工程成本,把影响工程成本的各项成本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实现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目标。
参考文献
[1]柏立春.浅谈某公寓楼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安徽建筑,2004(1).
程迪.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管理.施工企业管理,2006(6).
刘学海.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系及效应.水力发电,2001(5).
目标成本管理是商业银行为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而确定的在一定时期内其营业成本应控制的限额,或者说事先确定的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奋斗目标。它是一种适用于商业银行内部的约束性指标,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群体性,是商业银行目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实现目标利润为目的,以目标成本为依据,对商业银行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支出进行全面的管理。它与传统的成本管理相比,主要有以下区别:
(1)指导思想不同。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基期的成本水平为依据,考虑到计划期有关因素变动对成本的影响来确定计划期的成本水平,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是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目标所进行的成本管理,取决于商业银行的目标利润水平。
(2)管理的侧重点不同。传统的成本管理侧重于事后算账,虽然也进行成本分析,提出改进意见,但改进措施的实施要等到下一个成本管理期间。而目标成本管理则把工作重点放在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按目标成本控制耗费,及时分析差异,采取措施消除不利因素,加强了成本的控制地位。
(3)管理的范围不同。传统成本管理的范围只局限于事中的成本管理,而目标成本管理的范围是将银行的全部经营活动作为一个系统,从事前的成本预测到成本的形成及事后的成本分析实行全面的、全过程的管理,将全部经营活动中的一切耗费都置于成本控制之下。
(4)管理责任的区分不同,传统成本管理以成本的形成作为成本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目标成本管理强调成本指标的分解归口管理,在各自责任范围内有效地控制成本,强调严格划分各责任单位的经济责任。
成本控制及其重要性
为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成本控制是最关键的一环,它也是管理会计中“控制与业绩”评价会计的中心内容。它根据目标成本及成本预算的要求,对业务经营过程中与成本形成的有关方面进行指导、监督、调节与干预,以保证目标成本和预算任务的实现。
按照“控制论”的观点,任何一项控制活动都是实施控制活动的主体(即“施控系统”)和承受控制活动的对象(即“受控系统”)所组成的,成本控制的实质是施控主体对受控对象实施控制的过程。其目的就是要对受控系统的输入进行调节、干预,使受控系统的输出限制在施控系统所规定的范围内。成本控制是成本施控系统对成本受控系统的输入进行调节、干预,使成本受控系统的输出限制在施控系统预定的目标成本和成本预算范围内,并最终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这里的“成本施控系统”是指商业银行内部各级对成本负有经营责任的单位,即成本中心。各级经营管理单位组成的成本中心,就构成了多层次的成本施控系统。
至于“成本受控系统”(即成本控制对象)是指银行内部各成本中心所经营的各种“责任成本”,成本受控对象是各该成本中心经营管理的责任成本。
成本指标作为一项综合性指标,为保证成本目标与成本责任预算的实现,需要商业银行各层次的成本施控网络系统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在成本施控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各级成本管理责任单位及人员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积极性,以保持经营目标的一致性。
成本控制必须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由于成本形成取决于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因此,成本控制要对成本形成的全过程进行控制,而且有效的成本控制与管理要求所有人员都要参与成本控制与管理。
(2)成本效益分析原则。成本控制经历了从事后的成本分析与检查,防护性控制到事中的日常成本控制的反馈性控制阶段。现代的成本控制不是消极地进行成本控制,而应想方设法开辟财源增加收入。应根据成本的效益分析和本量利分析的原理,将成本与收益,以及成本、业务量与利润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找出利润最大化的最佳成本和最佳业务量。只有这样,才能将损失和浪费消灭在成本控制前,从而有效地发挥前瞻性成本控制的作用。
(3)按目标管理的原则。目标管理原来是一种由企业管理部门把既定的目标和任务具体化,并据以对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所进行的一种民主的、科学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包括目标利润、目标成本、目标营业收入等许多方面的内容。而成本控制是目标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标成本通常是在现有的条件下能够达到的比较先进的成本限额。以目标成本为依据进行管理,将各项费用、成本的开支范围限制在目标成本范围内,就会做到以较少的成本费用开支,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4)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成本控制要达到预期目标,取决于各成本责任中心管理人员的努力。而要调动各级成本责任中心加强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有效的办法在于责权利相结合,即根据各责任中心按其成本受控范围的大小以及成本责任目标承担相应的职责,为保证职责的履行,必须赋予其一定的权力,并根据成本控制的实效进行业绩评价与考核,对成本控制责任单位及人员给予奖惩,从而调动全员加强成本控制的积极性。
(5)按例外管理的原则。在管理会计中对那些不正常、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差异,叫做“例外”。日常成本控制工作的重点在于通过各种责任成本的实际数与预算数的差异分析,找出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差异分析,找出影响成本概率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由于成本是由多方面成本项目构成的,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为提高成本控制的效率,西方国家对成本指标的控制往往根据按“例外”管理的原则进行。这就是要求各成本责任中心不要将精力和时间分散在全部的成本差异上,而是应突出重点,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属于不正常的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差异上。对于关键性的差异要查明原因,及时反馈给有关责任中心,采取相应对策加强管理,对其他的差异则可放弃。
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
银行成本制度的建立,对于正确计算、估价与管理成本,建立业务经营活动法规具有重要作用。一般商业银行的成本控制从时间角度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成本控制。
(1)事前的成本控制。即在经营活动之前,为保事前的成本得到控制而建立起来的成本控制制度。
酌量性固定成本,其伸缩性较大,可由银行管理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的财力负担能力确定其开支金额的大小,如业务宣传费、培训费等酌量性固定成本。对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事前控制,主要是通过分项目,事先制定一个固定预算,确定一个总金额,作为事前控制的依据,或是通过编制零基预算的方法来加强事前的成本控制。
在事前进行的预防性成本控制,首先要根据成本习性把银行的全部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的成本采用不同的成本控制制度进行限制、监督和调节。在实务中,对于变动成本通常通过编制弹性预算进行事前控制。对于固定成本,在实际工作中可按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分别进行事前控制。
对于约束性固定成本,银行管理部门的决策行动一般不能改变其数额。因此,对于它们的事前控制,主要应放在它们未确定之前进行,对约束性固定成本中的资本性支出,可根据支出预算中的数据,分项目制订固定预算,作为事前控制的依据。如银行计划在预算期内购置新设备,就要按此项目分别编制与此有关的固定费用预算,如折旧费、保险费、财产税、水电费等,作为今后控制实际发生数的标准,其他非资本性支出的约束性固定成本,可采用编制零基预算的方法加强事前的成本控制。
(2)事中成本控制。成本控制制度的建立及责任成本确定后,关键在于成本的日常事中控制。事中控制,就是商业银行内部对负有成本经营责任的各级单位,在成本形成过程中,根据事前制订的成本目标和制度进行控制,并通过责任会计的建立,保证成本中心的各项成本指标的实现。在事中的成本控制中,不仅要对已发生成本差异予以纠正,而且要预防可能发生的成本偏差;不仅要执行成本控制标准,而且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和完善标准。事中控制的主要内容及程序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各成本中心编制责任预算,作为日常成本控制的依据。第二,在日常工作中由对成本负有经营管理责任的单位遵照控制的原则,对成本实际发生情况进行计量、限制、指导和监督。第三,各个成本责任单位根据实际需要(按日、按旬、按周或按天)编制实绩报告,并将各自责任成本的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或标准成本进行对比,计算出成本差异。凡实际成本大于预算的称为不利差异;凡实际成本小于预算成本或标准成本的称为有利差异。第四,各个成本责任中心根据业绩报告中产生的成本差异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来指导、限制当前的经营活动,或据以修订原来的标准成本或责任预算。第五,银行管理部门根据各责任单位业绩报告中计算出来的成本差异对各成本责任单位进行业绩评价与考核,保证责权利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的贯彻执行。
需要指出的是,成本差异虽然是事中进行成本控制的主要信息来源,是评价与考核各个成本责任单位业绩的重要依据,但是成本差异表现出的有利与不利差异,不能简单地作为经营决策和业绩评价的最终依据。这是因为实际数与预算之间的差异反映的只是表面现象,而要客观地进行业绩评价和采取正确对策,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分析成本差异的性质及差异类型,然后才能作出正确的业绩评价与决策。同时,就成本差异产生的性质来看,有的属于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执行者采取错误行动而产生的执行偏差。这种成本差异的出现总是与特定的行动有关,这种差异一经发现,就应立即加以制止。如由于决策失误而产生的外币投资损失就属于执行偏差;有的属于在事先编制预算时,由于成本预测参数发生变化而产生的预测偏差。这种差异一经发现,应及时对有关参数进行重新预测,使其尽可能与客观现实相符。如在预测利息支出时,由于没有考虑到利率调整因素,致使原定利息支出标准偏低而造成的不利差异;有的属于事先在编制预算建立模型时,由于错误地确定影响成本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一种成本差异,例如,错误地确定目标函数、变量、约束条件而使得预算脱离实际而产生的成本差异,这类成本差异一经发现,应重新修订模型,及时制订出正确的标准或编制出正确的预算;有的属于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计量错误而产生的一种成本差异。这类差异确已发生时,应及时对计量错误加以纠正,以保证计量工作的正确性,为防止这类偏差的发生。还有的属于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实际成本和由某种正确规定的随机参数的典型波动而产生统计成本差异。对于随机偏差应科学地规定其偏差范围,对于正常发生的偏差一般不予纠正;只对那些不正常的偏差,才应采取行动加以控制。
(3)依据相关原则,确定“例外”的标准。
(a)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就是按照成本差异的大小来决定哪些成本项目对银行来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差异,需要成本中心管理人员给予足够重视。衡量差异大小指标,通常是将成本差异与原预算进行比较计算一个成本差异率,在成本差异率之外,再规定最低的限制差异的金额。如成本差异占10%以上,或绝对金额超过1000元的,均应视为“例外”。至于差异率及绝对额的确定,要视不同银行的具体情况及差异性质来确定。由于成本差异分为“有利差异”(顺差)和“不利差异”(逆差)两种。管理人员不应把注意力只放在不利差异上,还应注意有利差异中是否隐藏着不利因素。例如采购部门为了控制固定资产采购成本,购入劣质产品,这会降低采购部门采购成本,这是有利差异,但由此也会增加设备维护保养费用,从而给其他部门带来不利差异。
(b)可控性原则。由于银行业的成本项目中有些属于可控性成本,有些属于不可控性成本。有些公用事业费(如电话费、水电费)的收费标准经常发生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各成本责任中心无法控制的差异。因此,凡属管理人员无法控制的成本项目,即使发生符合重要性标准的差异,也不应视为例外,不需采取措施加强管理。
[关键词]新形势;油田企业;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TM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4-0238-01
引言
新形势下,油田企业成本与产量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为了缓解这种矛盾,油田企业就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本文从人工、施工、生产、物流四个方面分析了油田企业在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对策,希望对提高我国油田企业的成本控制有所帮助。
1 新形势下,我国油田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1 人工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油田企业人工成本控制方面最严重的问题是对人工成本控制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油田企业对人工成本概念理解片面,认为人工成本就是人工工资,忽视了人工成本中的社会保险等其他福利待遇。此外,油田企业的人工成本控制体系不健全,没有做好事前控制,加上目前我国的油田企业普遍存在施工范围广、施工人员复杂等现象,缺乏规范的管理措施,导致人工成本信息准确性不高,人工成本信息在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共享情况不到位,从而影响企业对人工成本控制的有效管理。
1.2 施工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在油田企业施工成本控制项目已采取一些措施,但与国外先进的施工成本控制体系相比而言,我国油田企业在施工成本控制方面主要还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我国油田企业在施工成本控制方面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油田企业施工成本控制高质量、高效率的要求;二是施工成本控制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油田行业没有充分利用先进的成本控制理念和施工工艺,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油田企业施工成本控制水平的提高。
1.3 生产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原油开采量的大幅度提升直接刺激着油田企业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企业都面临改制的挑战,油田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争取项目,谎报企业效益,加上油田企业人心涣散,工作消极怠工,不仅对生产资源造成严重浪费,而且对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没有制定完善的治理措施,影响了我国油田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质量。另外,我国油田企业在生产成本的预算控制方面做得不到位,生产成本预算范围窄,内容片面,在资金流量等方面得分析不科学,这些都严重影响着我国油田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
1.4 物流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大部分油田企业为了统筹企业资源、减低物流成本,都积O应用了新技术,比如大部分油田企业都引进了ERP等技术,但是由于油田企业对物流成本的理解不全面、传统物流成本核算提供的物流成本管理信息不准确以及物流成本管理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导致我国油田企业在物流成本控制方面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核算范围、内容不全面,无法完整反映企业物流成本;二是物流成本不明确,与其他成本费用相混杂;三是忽略企业的非财务信息。这些问题对我国油田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存在很大影响。
2 提高我国油田企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2.1 人工成本控制方面的对策
在加强人工成本控制方面,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第一,油田企业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增加职工福利等措施,全面调动油田企业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加强生产总额与职工工资等福利待遇的关联性,并不断加强对职工成本控制方面的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在企业中树立节约、高效的生产意识。
第二,为了对人工成本进行有制度、有约束的管理,将人工成本控制作为企业预算管理中变动费用控制的一部分,不仅要重视生产过程中的人工成本控制,定期进行总结分析,还要重视企业人工成本预计与实际情况,在每年的财务决算中,将实际与年初预算进行对比分析,全面掌握油田企业人均成本与人均效益情况,为企业人工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第三,在人工成本控制中采取硬性控制与弹性控制相结合的办法,从投入与产出的经济角度,确保人均成本与人均效益相平衡,从而实现人工成本控制。
第四,健全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可以通过改变用工方式、将劳务费作为职工工资费用的一部分等措施,规范劳务费用支付形式,促使各类劳务用工的支出合理化。
2.2 施工成本控制方面的对策
目前,我国油田企业面临着改制的挑战。为了在高质量、低成本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油田企业就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改进、创新油田企业施工工艺,建立完善的动态成本控制体系,实时利用施工项目进度、施工实际成本、施工成本预算数据评估成本控制的效果。发现施工中存在成本控制问题时,及时进行分析解决,保证后期成本控制的顺利进行。而且,实施动态成本控制,为成本管理人员对未来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提供了基础依据,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成本中的不可预见费用,提高了施工成本控制效果。
2.3 生产成本控制方面的对策
在日益激化的市场竞争中,提高生产成本控制是油田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了加强生产成本控制,油田企业就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成本控制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生产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严格对各个生产项目进行预算评估、预期效益评估,以保证生产资源的合理分配;二是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工艺,改进生产方式,简化工艺流程,并将科学研究成果及时、有效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三是要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对油田企业生产中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有效降低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生产成本提升,从而提高生产成本控制水平。
2.4 物流成本控制方面的对策
新形势下,油田企业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也要考虑物流中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提高油田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水平,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第一,整合物流整体结构,对物流模式中一些不必要的中间作业流程进行精简;第二,合理规划油品输送过程,应用现代物流信息管理技术;第三,采用低碳运输方式,并选择合适的药剂和器材,减少碳排放量和污染物残留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