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信息网络安全评估的方法

信息网络安全评估的方法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8:5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信息网络安全评估的方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信息网络安全评估的方法

篇(1)

关键词: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病毒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06-0101-01

一、引言

气象信息网络已经成为气象业务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相关人员了解气象政务和天气预报等信息的重要媒体。通过这一媒介,预报人员可通过气象信息网络传输的模式数据等,做出准确的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决策服务人员可根据实际天气情况,气象灾害预警和气候预测等信息。公众气象信息网络的这些信息来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但随着网络病毒、计算机黑客的不断入侵,互联网的安全性越来越低,我们的气象信息网络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安全威胁。气象信息网络随时都有可能遭到有意或无意的黑客攻击或者病毒传播。人们是如此地依赖气象信息网络,以至于任何因素网络安全事故都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和社会影响。维护气象信息网络安全性已经刻不容缓。由于气象网络系统在管理和制度上普遍存在缺陷,一些条件较差的基层台站甚至没有专职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还有一些再基层气象职工计算机水平较低,机房设备较差,这对气象网络的安全极为不利。

二、提高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的几个途径

(一)加强路由器控制,防止IP地址非法探测

加强路由器控制,防止IP地址非法探测时提高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的重要步骤之一。有时候非法黑客会采用“IP地址欺骗”的方法来进行网络攻击前的准备。其具体做法是:先假扮成气象信息网络内部的一个IP地址,通过Ping、traeeroute或其他命令探测网络命令来探测网络。一旦发现漏洞,黑客会利用这些漏洞对气象信息网络进行攻击。针这类安全隐患,网络管理人员应该在路由器上建立安全访问控制列表,以防止IP地址非法探测。当建立安全访问控制列表后,可将其放到路由器连接外网接口入口,形成一道控制墙,假如非法访问者频繁地利用Ping、traeeroute或其他网络探测命令攻击主机,可对其进行隔断或阻断处理。

(二)进行端口管理,阻止病毒传播

很多网络病毒利用固定的端口进行黑客攻击和病毒传播。例如,臭名昭著的Blaster蠕虫病毒往往利用TCP 4444端口和UDP 69端口向网络内部的正常主机传播病毒。在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管理时,加强计算机端口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病毒的传播范围。例如,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可在路由器的内、外网结构设置ACL,这样当到达路由器时,病毒数据会被路由器的ACL设置过滤。因此,进行端口管理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安全策略。当发生端口攻击等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事故和计算机违法犯罪案件时,网络管理人员应该立即向单位信息安全责任人报告,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危害扩大,并编写违章报告、运行日志和其他与计算机网络端口攻击有关的安全材料。

(三)提高内网安全级别,实行分级权限制度

气象部门为维护常规气象业务的正常运行,必须实行网络安全级别的安全管理。一般来说,可将气象部门的内部网络按照安全级别分为三个级别:即业务子网级别、办公子网级别和服务器级别,并实行分级权限制度。通过利用三层交换机策略对子网间的相互访问进行权限控制安全级别高的子网可以访问安全级别低的子网,同时禁止低级别的子网访问高级别的子网。当低级别的子网网络感染病毒后,不至于传染至高级别子网,这样可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和阻断网络间病毒的传播。网络管理人员要执行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的分级保护技术措施,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查处不安全因素,排除安全隐患。

(四)实行网络流量控制,确保业务数据正常通行

通常在气象信息网络没有感染病毒时网络带宽应该能够满足业务数据的正常传输。假如网络中的终端计算机感染了“蠕虫”病毒或一些木马程序后,网络流量会出现异动。有时,网络中会产生海量的数据流量,严重的甚至会将气象信息网络的带宽完全耗尽,并导致业务网络的阻塞或完全瘫痪。由于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等正常的气象业务运行需要气象数据及时准确的传输和传达,网络流量耗尽或阻塞将给气象业务的正常运行带来巨大的隐患。因此,为确保常规气象业务数据的准确、及时传输,必须要对一些非业务的数据流量加强管理和限制,防止因为少量终端计算机的不正常而殃及整个网络。气象信息安全的相关人员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要求,遵循国家“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确定气象信息安全工作的策略、重点、制度和措施顺利事实。

(五)终端计算机的网络安全管理

计算机终端的安全是是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病毒、恶意软件、木马等电脑病毒以及终端本身的软硬件故障,常常给整个网络带来安全隐患,严重的甚至能导致系统崩溃。因此,对于终端计算机一定要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因此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终端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检查安全运行情况,并根据评估报告对系统安全措施进行完善与升级,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具体的办法和措施有:进入安全模式,使用杀毒软件、360安全卫士、金山清理专家进行杀毒或者重装系统等。

三、结语

总之,气象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工作是一项关系气象业务健康稳定发展的长期任务,要充分认识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信息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建立并认真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在管理制度方面,要建立健全气象信息安全组织机构、建立健全气象信息网络安全责任体系、建立一整套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和信息安全应急处置等制度,最后,相关部门要宣传贯彻国家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政策,并组织对气象信息网络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安全教育建设并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动信息安全工作的发展。信息网络安全责任人要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建立信息安全长效机制,落实信息安全措施,切实履行好信息安全保障责任。

参考文献:

[1]陈晓字,王晓明,孙鹏.浅谈广东省气象局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部署[J].广东气象,2004,26(3):41-43

篇(2)

【关键词】电力;信息网络;网络安全;防范对策

在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系统的高速发展下,电力系统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也随之增加,信息网络已成为我们日常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这体现了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在现有电力信息网络平台下,做好安全防范机制是不可缺少的,电力企业要狠抓信息网络安全的维护,消除潜在性的信息网络安全事故隐患。因此,需针对信息网络安全防范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控对策,从而提升信息网络安全标准。

1电力信息网络的需求性

当前,随之时代的进步,区别于早期的纸质文件及办公流程,如今的电力系统更多的运用了基于信息网络的信息系统进行各类业务的处理,从营销业务使用的电力营销系统、电能量计费系统到企业管理用到的OA协同办公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以及生产业务用的GIS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等等,几乎所有的业务都有着相对应的信息系统,电力系统资源及流程的整合基本都依靠着信息系统来进行处理和管控。在此基础下,对于信息网络建设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信息网络建设工作的开展应具有多面性,对网络的稳定性、扩展性、安全性都要有所考虑,这些都是提高网络建设的关键,也是提高电力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基础。

2电力信息网路安全的重要性

由于当前电力系统对于信息系统非常依赖,各个业务领域都有对应的信息系统,所以承载着信息系统的信息网络的安全方面将非常的重要,而信息网络自身的脆弱性又导致了信息网络容易被攻破的风险很高。管理、营销的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企业信息泄露或是客户信息泄露,在生产业务方面,在电力系统生产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如变电、发电、输电、用电及配电等环节,信息网络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系统保护、调节、控制还是系统通信,都少不了信息网络的参与,如果在生产方面出现网络安全问题,轻则造成系统瘫痪、无法操作等,严重的可造成设备故障或者电网停电等。所以当下电力系统的信息网络安全维护变得非常重要,要保证信息的完整性、机密性以及信息系统的高效性,确保信息不被丢失、篡改和损坏,这些都是提高电力信息网络运行效率的关键,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性意义。

3风险因素分析

3.1信息网络自身的脆弱性

信息网络本身存在着脆弱性,在信息的输入、处理、交换、传输、存储以及输出的过程中信息容易出现被破坏、篡改、伪造、窃取以及存储介质的损坏等情况;通信光缆的易损坏也很容易信息网络的中断;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通信协议等环节存在的漏洞都是普遍的安全隐患。

3.2信息安全意识的薄弱

在很多企业来说,由于对信息网络本身不够了解,很多职工对信息安全上的意识非常薄弱,比如个人终端账户能不用密码就不用密码;信息系统账户能用简单密码就不用复杂密码;内网终端能共享文件、打印机就不用U盘;杀毒软件安装后从来不做扫描;能使用账户密码登陆系统就不用KEY身份认证等等。

3.3其他外力因素

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攻击造成的威胁;电磁泄露、雷击、火灾等环境安全构成的威胁;设备故障或工作人员误操作从而导致的事故等。

4防范对策讨论

4.1加强管理方案

我们要知道,没有任何设备和技术能够保证信息网络的安全。在任何企业中,管理制度和标准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首先要制定好对于电力信息网络相关的一系列管理标准及制度并严格执行。信息网络管理部门应做好事故预想、应急预案;保证网络设备有着后备应急资源;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对信息网络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及处理能力。而其他的业务部门也需要定期进行信息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自我信息网络安全意识。

4.2网络架构的优化

可以通过构建A、B两路通信通道,利用物理隔离和需求切换来提升信息网络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对重要站所或办公大楼建设第二路由,能很好的消除各类因外力事件造成的网络中断事故。利用防火墙进行边界防护,作为网络安全中的重要防护措施,防火墙在网络的建设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实行“网络隔离”,把内网(这里定义为电力系统内部的综合数据网、调度数据网等)和外网(定位为英特网)之间添加物理隔离装置,而互联网的出口统一至省电力公司一级,地市级公司及各分公司统一从省电力公司出口访问互联网,外网应用系统与内网相关系统的访问(例如支付宝预交电费等业务)必须通过隔离装置及防火墙进行。

4.3建立访问控制

引入网络准入控制系统,目前比较主流的控制系统有联软科技准入控制系统(UniNAC),利用此系统配置网络准入控制:从接入层对访问的用户进行授权控制,根据用户身份严格控制用户对内部网络访问范围,确保企业内网资源安全;通过身份认证的用户还必须通过终端完整性检查,查看连入系统的补丁、防病毒等功能是否已及时升级,是否具有潜在安全隐患;对通过身份认证但未满足终端安全检查的终端不予以网络接入,并强制隔离,提示用户安装相关补丁、杀毒软件和安全设置等;对U盘、移动硬盘等移动存储设备的访问进行认证管控。

4.4信息网络安全事件响应力

我们电力企业强调的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但是前边提到过,网络的安全是没有100%的防范可能的,在上面提出的防范策略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提升对可能产生的信息网络安全事件进行处理的响应能力。(1)建立一套合理的响应机制,并安排好处理问题所需的资源以及人员配置。(2)要定期对各信息系统以及重要资料进行备份,并做异地存储,要做到随时对信息网络及系统进行恢复。(3)先查出事件原因,然后提出控制措施,在分析事件的处理办法。(4)待事件完全处理完毕后,事件已清除或者控制后,恢复网络运行以及系统或数据备份的恢复,并做好相关记录。

5结论

总之,电力系统信息网络的发展是动态的,随着电力企业自身的发展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不能一层不变的维持现有的信息网络安全维护方案,在现有的信息网络安全方案下,还应该定期调整安全策略,进行安全评估,改进安全方案。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建设更为先进的信息网络安全维护平台,最大限度的保障电力信息网络的安全,充分发挥电力信息网络在电力系统中的各种作用,构建信息化的电力企业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宋宏艳.浅析电力信息网络安全防范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7).

[2]张文晋.实现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途径和思路分析[J].科技创业家,2013(16).

[3]赵亮.物联网和云计算对等级测评的影响探究[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3(03).

[4]马文,江翰,彭秋霞.电力信息安全基线自动化核查[J].云南电力技术,2013(01).

篇(3)

【 关键词 】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

1 前言

网络风险评估就是对网络自身存在的脆弱性状况、外界环境可能导致网络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价。网络风险评估涉及诸多方面,为及早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方案,运用有效地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可以作为保障信息安全的基本前提。网络安全的风险评估主要用于识别网络系统的安全风险,对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进行网络安全的风险评估是当前网络安全运行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网络安全的风险评估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对网络安全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2 概述网络安全的风险评估

2.1 网络安全的目标要求

网络安全的核心原则应该是以安全目标为基础。在网络安全威胁日益增加的今天,要求在网络安全框架模型的不同层面、不同侧面的各个安全纬度,有其相应的安全目标要求,而这些安全目标要求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指标来评估,以减少信息丢失和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风险。具体说来,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指标,如图1所示。

2.2 风险评估指标的确定

风险评估是识别和分析相关风险并确定应对策略的过程。从风险评估的指标上来看,网络安全风险指标体系由三大部分组成,分别是网络层指标体系、传输网风险指标体系和物理安全风险指标,为内部控制措施实施指明了方向。同时,每种指标体系中还包含资产、威胁和脆弱性三要素。

3 网络安全的风险评估方法

网络安全问题具有很强的动态特征,在了解网络安全的目标要求和风险评估指标的基础上,为了更合理地评估网络安全风险, 使信息网络安全体系具有反馈控制和快速反应能力,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3.1 网络风险分析

网络风险分析是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关键。在网络安全的风险评估中,安全风险分析是风险评估的第一个环节,是全面掌握安全风险状况的基础。一般来说,风险就是指丢失所需要保护资产的可能性。网络安全风险分析就是估计网络威胁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因系统的脆弱性而引起的潜在损失。大多数风险分析在最初要对网络资产进行确认和评估;此后再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损失计算。

3.2 风险评估工作

风险评估工作在网络安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诱发网络安全事故的因素很多,在进行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时,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对防范安全风险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总的来说,风险评估的方法有定量的风险评估方法和定性的风险评估方法两种。从网络安全风险的评估方法上看,不同的评估方法对安全风险的评估也不尽相同。在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时,应结合网络安全的实际情况,选择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3.3 安全风险决策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对信息安全进行风险管理的最根本依据,就网络安全而言,安全风险决策是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决策就是根据评估结论决定网络系统所需要采取的安全措施。风险分析与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向网络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信息,进而形成合理的、有针对性地安全策略,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由上可知,安全风险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网络威胁得到有效控制。

3.4 安全风险监测

为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在网络安全的风险评估过程中,安全风险监测也至关重要。就目前而言,在网络运行期间,系统随时都有可能产生新的变化,例如增添新的网络软硬件、软件升级、设备更新等都将导致资产发生变化。这时先前的风险评估结论就失去了意义,需要重新进行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和安全决策,以适应网络系统的新变化。安全监测过程能够实时监视和判断网络系统中的各种资产在运行期间的状态,并及时记录和发现新的变换情况。因此,建立安全风险监测项目数据库,进行动态分析势在必行。

4 结束语

网络安全的风险评估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网络安全评估系统能够发现网络存在的系统脆弱性,在进行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应把握好网络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工作、安全风险决策和安全风险监测这几个环节,发现和堵塞系统的潜在漏洞,不断探索网络安全的风险评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网络安全威胁,确保网络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覃德泽,蒙军全.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分析与比较[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1(04).

[2] 刘枫.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研究与实践[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09(11).

[3] 党德鹏,孟真.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3).

[4] 黄水清,张佳鑫,闫雪.一种内部网络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及技术实现[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02).

[5] 赵冬梅,刘金星,马建峰.基于改进小波神经网络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J].计算机科学,2010(02).

[6] 黎水林.基于安全域的政务外网安全防护体系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2,(07):3-5.

篇(4)

在较短的时间之内,计算机和信息革命已经在我国社会各个层面中发展起来,引起经济运作方式的逐渐转变,也对国家安全的保障方式进行了相应的改变。人们日常生活方式也逐渐的转变,本文主要针对了信息安全工程理论的规范以及对信息安全的建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且根据实际的情况以及发生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及合理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

信息安全工程;理论;规范信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还带来了许多商机,同时各方面的隐患合危险也增加,黑客的攻击也已经逐渐的渗入到了政府机关、军事部门和商业企业等各个角落当中,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干扰,对国家经济也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严重的话还会对国家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现阶段的情况是,大部分企事业单位都在遭受到攻击之后,再进行全方面的防护,然后非常迷茫的等待下一次攻击的到来。网络信息的安全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是必须要将策略和管理以及技术进行的有机结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1信息工程的安全理念

信息安全不仅是一项非常绝对的技术,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这些主要指的就是信息安全的工程。其主要利用工程的概念、原理和技术以及方法,然后来对企业的信息和网络系统安全的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开发和实施以及维护,并且必须要经过长期的考验和证明,才能够明确工程实施的流程和管理的技术,信息安全的工程当中的生命周期的模型,也是信息安全工程学当中的一个落脚点和支撑点,并且也是在信息安全工程学中进行重点研究的一项技术。作为一个信息时代的先导和主角,Internet不仅仅是一个让计算机连接起来的一个非常简单的组合体。所以,也可以说In-ternet是人类社会在数字空间中的一个投影。这样的事实都会导致Internet的某些行为的非常异常并且复杂,也非常明显的反映出网络的安全问题是Internet社会性一个非常明显的标注。在Internet发展的短短几年当中,人们对安全的理解,从早期是为了杀毒防毒到后来就是安装防火墙,到现在对相关系列的安全产品进行不断的购买,也是在对安全意识进行了逐渐的加深。

2信息安全工程的五大特性

第一,信息的安全具有着全面性的特点。对于信息各个方面的安全的问题,就必须要进行全方面的综合性的考虑,并且在系统当中的安全程度也对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有着非常重要和决定性的作用。第二,信息的安全周期性。一个比较完整的安全过程中就必须要包括安全的目标以及对原则的确定、风险的分析、需求的分析、安全策略的深入研究、安全体系结构的研究、安全实施领域的确定、安全技术和产品的测试与选型、安全工程的施工、安全工程的实施监理、安全工程的测试与运行、安全意识的教育和技术培训还有安全稽查与检查以及应急的响应等多个方面,这是在一个实际的过程中,而一个具有完整性的信息安全工程的生命周期,就必须要经过对安全方面进行全方面的稽核和检查之后,才能逐渐的形成新一轮的生命周期,也是不断反复和上升螺旋式一个安全的模型。第三,信息的安全也具有着动态性。我国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的同时,黑客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安全策略和安全体系以及各方面安全技术就必须要进行全方面的调整,才能够在最大的程度上对安全系统进行促进,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来充分的发挥作用,从而就可以促使整个安全系统的发展,并且还能够一直处在一个不断更新和完善以及进步的实际动态的过程中。第四,信息的安全要具有层次性,就需要对多层次的安全技术和方法以及手段进行利用,对安全的风险进行分层次以及全方面的化解。第五,信息的安全也具有相对性。各方面安全是比较相对的,但是也没有绝对的安全可言,安全的措施应该和保护的信息以及网络系统的价值进行相应的结合。因此,信息安全工程进行实施保护的时候,要对风险严重的威胁以及防御措施的利弊和得失进行充分合理的平衡,在安全的级别和投资之间,找到一个比较合理能够使企业接受的一个平衡点。只有这样进行实际的施工,才能对信息安全进行有效的保证。

3信息安全工程涉及广泛领域

信息安全工程学,是具有着比较清晰研究范围,其中主要包括了信息安全工程的目标、原则与范围,信息安全风险的分析以及评估的方法和手段及流程,信息安全的需求主要的分析方法,安全的策略,安全体系的结构,安全实施的领域以及安全的相关解决方案。安全的技术和产品的测试以及选型的各个方面的方法,安全工程的实施规范,安全工程的实施监理方法和流程,安全工程的测试和运行,安全意识的教育与技术的培训,安全稽核和检查以及应急响应的技术和方法与流程等等。

4信息安全工程的前景

如果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那么就必须要对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进行合理的利用。还要对信息安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对待和及时的处理。因此,就企业实际情况看,在建立和实施企业级的信息以及网络系统安全体系的时候,必须要对信息的安全进行全方面的考虑,还要必须要兼顾信息网络的风险评估与分析、安全需求的分析、整体安全的策略、安全的模型、安全体系结构的开发、信息网络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的制定、信息网络安全工程的实施、监理和信息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以及技术的培训等多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安全系统安全。

5结束语

综合上文所述,随着全球信息化在不断进行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信息的革命也在各个层面中发展,促进了人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现阶段的信息逐渐发展成具有代表综合国力的战略性的资源,但是信息安全,也成为保证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能够健康有序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与此同时,也会对国家的安全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从信息安全工程的角度方面来说,如果对我国的信息安全进行全方面的构建和规范,也将大大的对我国的信息安全系统进行逐渐的稳固,从而对国家信息资源的安全进行保证。

参考文献

[1]王志强,李建刚,颜立,洪建光.电网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纵深防御示范工程在浙江电力的试点建设[C].2010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2010(7):44-47.

[2]张竹松,大理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主任.社会保障工作要重视“金保工程”信息安全建设[J].大理日报(汉),2013(11):105-106.

[3]赵俊阁,朱婷婷,陈泽茂.优化信息安全工程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

[4]丁震.2004,信息安全法制建设与理论研究并进———访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网络与信息安全组副组长吕诚昭[J].信息网络安全,2005(1):66-69.

篇(5)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工业化与信息化正在不断融合,工业控制系统越来越多采用通用的通信协议和软硬件系统,并且以各种方式接入网络,从而打破了这些系统原有的封闭性和专用性,造成病毒、木马等安全威胁向工控领域迅速扩散。工业控制系统所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日益严重,而且呈现出诸多与传统IT系统不同的特点。核电厂作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是关注的核心,重中之重。仪控系统作为核电厂的神经中枢、关键数字资产,是重点保护对象。而仪控系统从功能安全角度已有完整的法规标准和技术。如何在不降低安全的情况下考虑加强信息安全,有必要提出协调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的整体框架。

2安全和网络安全协调要求

2.1基本原则

数字式仪控系统整体结构层面应考虑以下原则:(1)网络安全措施不能影响核电厂安全目标。网络安全措施不应损害仪控系统架构实施的多样性和纵深防御的有效性。(2)首先按照IEC61513的要求,进行仪控系统功能初次分配,并进行仪控系统架构总体设计,然后考虑可能影响整体系统架构的网络安全要求。通过迭代设计过程,将可能影响系统架构的网络安全要求整合到一起。(3)网络安全功能不得对安全重要功能所要求的性能、有效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产生不利影响。(4)安全重要系统增加的网络安全特征应进行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并考虑预防、控制或缓解措施.(5)当两种架构设计有相同等级的安全性时,优先考虑具备网络安全防范特性的设计。但应避免不必要的复杂设计,因为复杂设计既不利于功能安全也不利于网络安全。

2.2网络安全区域划分原则

为了更切实地实施分级方法,需要将仪控系统中的基于计算机的和基于数字逻辑的系统划分为若干安全区域,分级保护原则适用于各个安全区域。区域允许将在安全和设备功能方面有着相似重要性的系统分为一组,以管理并应用保护措施。定义安全区域的标准可能包括组织问题、本地化、架构或技术方面。划分网络安全区域应考虑如下原则:(1)网络安全区域的划定应考虑和利用为加强安全目的而引入的独立性和物理隔离要求;(2)划定网络安全区域应同时考虑数据通信、地理/物理隔离以及独立性等方面;(3)除非能够从网络安全防范角度有效的过滤和监测分隔之间的通信,否则由多个子列组成的仪控系统应划分到同一个网络安全区域中。

2.3共因故障处理原则

在某些情况下,共因故障的措施,有利于网络安全防范。具体情况需由负责网络安全人员基于特定场景可能的恶意攻击和潜在威胁进行评估。多样性手段在网络安全防范中使用,利弊需要具体分析。以串联方式可以增加网络安全效果,但是会引入复杂性;以并联方式则可能增加系统接入路径和漏洞。对于集成到系统中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应分析其可能在多样性系统间引入共因故障的潜在风险。存在风险时,应考虑替代措施,在保证充分的网络安全的同时,降低共因故障风险。

2.4隔离原则

隔离设计在某些情况下也可用于网络安全防范。应由负责网络安全的人员按照场景进行分析,利用隔离措施促进安全防范。功能安全相关标准所提出的用于支持A类功能的控制系统的独立性要求,对网络安全是有益的,应针对具体场景进行评估和验证,以便在网络安全防范中纳入这些措施。这些控制系统的独立性要求包括:(1)对于那些仅用于检测或保护目的的A类信号,对同时用于控制系统(无论其类别)的A类系统信号需要予以特别关注。这是由于传感器故障可导致控制系统的测量值超出需求容许值,并产生不安全的控制动作,同时还会方案保护系统对不安全工况的探测。(2)保护系统和控制系统应设计成如下的形似和:对两个系统之间所传递的信号,假设单一故障包括了后继故障,不能引发事故或要求安全动作的瞬态,同时,也不能引发A类系统不可接受的降级。(3)当A类系统内的一个单一随机故障及其后任何后续故障可引发一个控制系统动作,从而成为导致一个要求安全动作的工况时,即使此时有第二个随机故障使得A类系统降级,A类系统仍应有提供安全动作的能力。应采取措施,无论任何原因,包括测试或维修目的,使得部件或组建旁通或退出运行,系统都应满足这一要求。(4)即使有效的旁通、传感器和设备有测试证据证明的高可靠性,对提供控制信号的二取一表决的保护系统将要求比较论证和证明。如果在维护期间使用了合适的旁通措施,则采用故障安全的设备和自动探测故障传感器的三取二系统能够满足要求。

3结语

在核电厂仪控系统设计时,考虑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协调要求,使仪控系统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也具备适当的信息安全特性,为确保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免受网络攻击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小山,杨安,石志强,孙利民.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新趋势[J].信息网络安全,2015(01).

篇(6)

目前,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硬件环境已经基本构建完成,硬件设备数量和网络建设状况良好,无论是在生产、调度还是营业等部门都已实现了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新世纪开局阶段的潮流。在网络硬件方面,基本上已经实现千兆骨干网;百兆到桌面,三层交换;VLAN,MPLS等技术也普及使用。在软件方面,各应用十要包括调度自动化系统、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营销信息系统、负荷监控系统及各专业相关的应用子系统等。计算机及信息网络系统在电力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科研、设计等各个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安全生产、节能消耗、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逐步健全和完善了信息化管理机制,培养和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技术队伍,有利促进了电力工业的发展。

2电力信息网安全现状分析

结合电力生产特点,从电力信息系统和电力运行实时控制系统2个方面,分析电力系统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电力信息系统已经初步建立其安全体系,将电力信息网络和电力运行实时控制网络进行隔离,网络间设置了防火墙,购买了网络防病毒软件,有了数据备份设备。但电力信息网络的安全是不平衡的,很多单位没有网络防火墙,没有数据备份的概念,更没有对网络安全做统一,长远的规划,网络中有许多的安全隐患。朝阳供电公司严格按照省公司的要求,对网络安全进行了全方位的保护,防火墙、防病毒、入侵检测、网管软件的安装、VerJtas备份系统的使用,确保了信息的安全,为生产、营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但有些方面还不是很完善,管理起来还是很吃力,给网络的安全埋伏了很多的不利因素。这些都是将在以后急需解决的问题。

3电力信息网安全风险分析

计算机及信息网络安全意识亟待提高。电力系统各种计算机应用对信息安全的认识距离实际需要差距较大,对新出现的信息安全问题认识不足。

缺乏统一的信息安全管理规范。电力系统虽然对计算机安全一+直非常重视,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还没有一套统一、完善的能够指导整个电力系统计算机及信息网络系统安全运行的管理规范。

急需建立同电力行业特点相适应的计算机信息安全体系。相对来说,在计算机安全策略、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投入较少。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应建立一套结合电力计算机应用特点的计算机信息安全体系。

计算机网络化使过去孤立的局域网在联成广域网后,面临巨大的外部安全攻击。电力系统较早的计算机系统一般都是内部的局域网,并没有同外界连接。所以,早期的计算机安全只是防止外部破坏或者对内部人员的安全控制就可以了,但现在就必须要面对国际互联网上各种安全攻击,如网络病毒、木马和电脑黑客等。

数据库数据和文件的明文存储。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一般存储在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维护的数据库中或操作系统文件中。以明文形式存储的信息存在泄漏的可能,拿到存储介质的人可以读出这些信息;黑客可以饶过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控制获取这些信息;系统后门使软硬件系统制造商很容易得到这些信息。弱身份认证。电力行业应用系统基本上基于商业软硬件系统设计和开发,用户身份认证基本上采用口令的鉴别模式,而这种模式很容易被攻破。有的应用系统还使用白己的用户鉴别方法,将用户名、口令以及一些安全控制信息以明文的形式记录在数据库或文件中,这种脆弱的安全控制措施在操作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敏感性不断增强的今天不能再使用了。没有完善的数据备份措施。很多单位只是选择一台工作站备份一下数据就了事,没有完善的数据备份设备、没有数据备份策略、没有备份的管理制度,没有对数据备份的介质进行妥善保管。

4电力信息网安全防护方案

4.1加强电力信息网安全教育

安全意识和相关技能的教育是企业安全管理中重要的内容,其实施力度将直接关系到企业安全策略被理解的程度和被执行的效果。为了保证安全的成功和有效,高级管理部门应当对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用户、技术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所有的企业人员必须了解并严格执行企业安全策略。在安全教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有一定的层次性和普遍性。

主管信息安全工作的高级负责人或各级管理人员,重点是了解、掌握企业信息安全的整体策略及目标、信息安全体系的构成、安全管理部¨的建立和管理制度的制定等。负责信息安全运行管理及维护的技术人员,重点是充分理解信息安全管理策略,掌握安全评估的基本方法,对安全操作和维护技术的合理运用等。

信息用户,重点是学习各种安全操作流程,了解和掌握与其相关的安全策略,包括自身应该承担的安全职责等。当然,对于特定的人员要进行特定的安全培训。安全教育应当定期的、持续的进行。在企业中建立安全文化并纳入整个企业文化体系中才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

4.2电力信息髓安全防护技术措旌

(1)网络防火墙:防火墙是企业局域网到外网的唯一出口,所有的访问都将通过防火墙进行,不允许任何饶过防火墙的连接。DMZ区放置了企业对外提供各项服务的服务器,既能够保证提供正常的服务,又能够有效地保护服务器不受攻击。设置防火墙的访问策略,遵循“缺省全部关闭,按需求开通的原则”,拒绝除明确许可证外的任何服务。

(2)物理隔离装置:主要用于电力信息网的不同区之间的隔离,物理隔离装置实际上是专用的防火墙,由于其不公开性,使得更难被黑客攻击。(3)入侵检测系统:部署先进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构架,最大限度地、全天候地实施监控,提供企业级的安全检测手段。在事后分析的时候,可以清楚地界定责任人和责任时间,为网络管理人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入侵检测系统采用攻击防卫技术,具有高可靠性、高识别率、规则更新迅速等特点。

(4)网络隐患扫描系统:网络隐患扫描系统能够扫描网络范围内的所有支持TCP/IP协议的设备,扫描的对象包括扫描多种操作系统,扫描网络设备包括:服务器、工作站、防火墙、路由器、路由交换机等。在进行扫描时,可以从网络中不同的位置对网络设备进行扫描。

扫描结束后生成详细的安全评估报告,采用报表和图形的形式对扫描结果进行分析,可以方便直观地对用户进行安全性能评估和检查。

(5)网络防病毒:为保护电力信息网络受病毒侵害,保证网络系统中信息的可用性,应构建从主机到服务器的完善的防病毒体系。以服务器作为网络的核心,对整个网络部署查、杀毒,服务器通过Internet从免疫中心实时获取最新的病毒码信息,及时更新病毒代码库。同时,选择的网络防病毒软件应能够适应各种系统平台、各种数据库平台、各种应用软件。

(6)数据加密及传输安全:通过文件加密、信息摘要和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来实现文件存储和传输的保密和完整性要求,实现对文件访问的控制。对通信安全,采用数据加密,信息摘要和数字签名等安全措施对通信过程中的信息进行保护,实现数据在通信中的保密、完整和不可抵赖性安全要求。对远程接入安全,通过VPN技术,提高实时的信息传播中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7)数据备份:对于企业来说,最珍贵的是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数据信息。数据备份和容错方案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建立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数据备份设施及切合实际的数据备份策略。

(8)数据库安全:通过数据存储加密、完整性检验和访问控制来保证数据库数据的机密和完整性,并实现数据库数据的访问安全。

4.3电力信息网安全防护管理措施

技术是安全的主体,管理是安全的灵魂。只有将有效的安全管理实践自始至终贯彻落实于信息安全当中,网络安全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才能有所保证。

(1)要加强信息人员的安全教育,保持信息人员特别是网络管理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防止网路机密泄露,特别是注意人员调离时的网络机密的泄露。

(2)对各类密码要妥善管理,杜绝默认密码,出厂密码,无密码,不要使用容易猜测的密码。密码要及时更新,特别是有人员调离时密码一定要更新。

(3)技术管理,主要是指各种网络设备,网络安全设备的安全策略,如防火墙、物理隔离设备、入侵检测设备、路由器的安全策略要切合实际。

(4)数据的备份策略要合理,备份要及时,备份介质保管要安全,要注意备份介质的异地保存。

(5)加强信息设备的物理安全,注意服务器、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存储介质等设备的防火、防盗、防水、防潮、防尘、防静电等。

(6)注意信息介质的安全管理,备份的介质要防止丢失和被盗。报废的介质要及时清除和销毁,特别要注意送出修理的设备上存储的信息的安全。

5电力信息网络安全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1)理顺技术与管理的关系。解决信息安全问题不能仅仅只从技术上考虑,要防止重技术轻管理的倾向,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2)解决安全和经济合理的关系。安全方案要能适应长远的发展和今后的局部调整,防止不断改造,不断投入。

(3)要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必须建立起一套系统全面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可以参照国际上通行的一些标准来实现。

(4)网络安全是一个系统的、全局的管理问题,网络上的任何一个漏洞,都会导致全网的安全问题,应该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方法,分析网络的安全及具体措施。

篇(7)

【关键词】供电企业;网络;安全管理;措施

前言:

近年来,随着电力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电力系统已经逐步渗透到各个用电领域,包括发电,输变电,配电等各个关键环节,一个处于国家领先水平的电力信息网络已经建成已。这个信息网络在电网调度自动化、厂站自动控制、计量自动化系统、电力营销系统、配网生产系统、营配信息集成、电力负荷管理,办公自动化、计划统计管理、用电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安全管理等有关生产、经营和管理的许多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电力营销系统,涉及到电费资金的安全性,一旦网络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将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管控。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随着电力网络的逐渐扩大,结构逐渐复杂,企业应用的不断加深,各部门越来越依赖网络,因此,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那就是电力信息网络安全。

一、电力信息网络结构分析

电力信息网一般由三层局域网通过广域网互联而形成,分别是公司核心局域网、各分公司局域网以及子公司局域网。电力信息网一般有两个主要的应用系统,分别是生产应用系统(SCADA/EMs系统)和经管应用系统(MIS系统)。生产应用系统和经管应用系统在结构上相对独立。SCA—DA/EMS系统采用各种方式(专线、同步数字序列、准同步数字序列)与各变电站或电网进行实时数据传输;MIS系统使用干兆以太网组网,通过TCP/IP传输网络结构取用同级网络分层,每层分子网和链路连接。

二、电力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

威胁到电力信息系统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可以是恶意攻击,也可以是操作失误;可以是通过外部攻击,也可以是通过内部破坏。总结起来,笔者认为针对电力信息系统安全主要有以下5大问题,分别是计算机病毒、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漏洞、企业网络边界扩展、自然界环境因素、企业内部问题。具体内容见表1。

三、安全思想和原则

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的主要目标一般可以综述为:注重“电力生产”的企业使命,一切为生产经营服务;服从“集约化管理”的企业战略,树立集团平台理念;保证“信息化长效机制和体制”,保证企业生产控制系统不受干扰,保证系统安全事件(计算机病毒、篡改网页、网络攻击等)不发生,保证敏感信息不外露,保障意外事件及时响应与及时恢复,数据不丢失。(1)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是网络安全的根本保证。影响网络安全的方面有物理安全、网络隔离技术、加密与认证、网络安全漏洞扫描、网络反病毒、网络入侵检测和最小化原则等多种因素,它们是设计信息安全方案所必须考虑的,是制定信息安全方案的策略和技术实现的基础。要选择相应的安全机制,集成先进的安全技术,形成全方位的安全系统。(2)严格的安全管理是确保安全策略落实的基础。计算机网络使用机构、企业、单位应建立相应的网络管理办法,加强内部管理,建立适合的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和管理制度,加强培训和用户管理,加强安全审计和跟踪体系,提高人员对整体网络安全意识。(3)严格的法律法规是网络安全保障坚强的后盾。建立健全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教育和宣传,严肃网络规章制度和纪律,对网络犯罪严惩不贷。

四、安全策略与方法

1.物理安全策略和方法。物理安全的目的是保护路由器、交换机、工作站、网络服务器、打印机等硬件实体和通信链路的设计,包括建设符合标准的中心机房,提供冗余电力供应和防静电、防火等设施,免受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和搭线窃听等攻击行为。还要建立完备的机房安全管理制度,防止非法人员进入机房进行偷窃和破坏活动等,并妥善保管备份磁带和文档资料;要建立设备访问控制,其作用是通过维护访问到表以及可审查性,验证用户的身份和权限,防止和控制越权操作。

2.访问控制策略和方法。网络安全的目的是将企业信息资源分层次和等级进行保护,主要是根据业务功能、信息保密级别、安全等级等要求的差异将网络进行编址与分段隔离,由此可以将攻击和入侵造成的威胁分别限制在较小的子网内,提高网络的整体安全水平,目前路由器、虚拟局域网VLAN、防火墙是当前主要的网络分段的主要手段。而访问管理控制是限制系统内资源的分等级和层次使用,是防止非法访问的第一道防线。访问控制主要手段是身份认证,以用户名和密码的验证为主,必要时可将密码技术和安全管理中心结合起来,实现多重防护体系,防止内容非法泄漏,保证应用环境安全、应用区域边界安全和网络通信安全。

3.开放的网络服务策略和方法。Internet安全策略是既利用广泛、快捷的网络信息资源,又保护自己不遭受外部攻击。主要方法是注重接入技术,利用防火墙来构建坚固的大门,同时对Web服务和FTP服务采取积极审查的态度,更要强化内部

网络用户的责任感和守约,必要时增加审计手段。

4.电子邮件安全策略和方法。电子邮件策略主要是针对邮件的使用规则、邮件的管理以及保密环境中电子邮件的使用制定的。针对目前利用电子邮件犯罪的事件和垃圾邮件泛滥现象越来越多,迫使防范技术快速发展,电力企业可以在电子邮件安全方案加大投入或委托专业公司进行。

5.网络反病毒策略和方法。每个电力企业为了处理计算机病毒感染事件,都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会造成一些无法挽回的损失,必须制定反计算机病毒的策略。目前反病毒技术已由扫描、检查、杀毒发展到了到实时监控,并且针对特殊的应用服务还出现了相应的防毒系统,如网关型病毒防火墙以及邮件反病毒系统等。

6.加密策略和方法。信息加密的目的是保护网内的数据、文件、密码和控制信息,保护网络会话的完整性。其方法有虚拟私有网、公共密钥体系、密钥管理系统、加密机和身份认证钥匙手段等。

7.攻击和入侵应急处理流程和灾难恢复策略和方法。主要方法是配备必要的安全产品,例如网络扫描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进行实时网络监控和分析,及时找到攻击对象采取,并利用备份系统和应急预案以备紧急情况下恢复系统。

8.安全服务的策略。再好的安全策略和方法都要通过技术和服务来实现,安全产品和安全服务同样重要,只有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贯彻安全策略。

五、信息安全的防范措施

由以上分析可知,需要加大防范力度,确保信息安全,保证供电企业的正常运作,笔者认为防范措施可以从三方面展开,分别是计算机方面、管理方面以及建设方面。就计算机方面而言,企业级杀毒软件和及时为计算机打补丁是两个主要措施。杀毒软件可以有效地保证电力企业计算机系统的稳定运行,可以避免病毒以及木马等其他形式的威胁。系统补丁可以修补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使得操作系统及时关闭“后门”。就管理方面而言,一方面,要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执行力度,管理制度必须要配合电力企业自身的网络,有了制度保证,才可以更好地促进电力企业信息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行;另一个方面,要开展对员工的相关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只有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才能有效地避免“内部人问题”,保证企业的信息安全。就建设方面而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网络环境。物理安全是电力信息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门,一定要重视企业环境,门禁、监控、灭火器等设备要保证随时可以使用,以应对突发事件。

参考文献:

[1] 蒲晓羽,王林虎,许明,等.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体系的研究[C].2006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