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地区经济基础

地区经济基础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8:4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地区经济基础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地区经济基础

篇(1)

关键词:新常态;生产业;集聚;区域空间重构

1.引言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不断发展,苏南地区的生产业产业集群效应不断增强,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整个区域空间重构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当前,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苏南地区生产业产业集聚有其重要的可行性,主要是苏南地区经济基础雄厚、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产业发展趋势明显等。因此,必须要对新常态下苏南地区生产业集聚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对生产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进行研究,以在新常态下更好地发挥苏南地区生产业的重要作用。

2.新常态下苏南地区生产业集聚的可行性分析

2.1苏南地区经济基础雄厚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回到正规,各产业的发展步伐逐渐稳定,苏南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势十分明显,为生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使其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实现集聚,以整合有效的资源实现长远的发展。目前,苏南地区经济发展基础雄厚是整个生产业得以集聚的重要条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可行性。但是,必须要看到生产业产业内部的竞争具有不断加大的趋势,因此在现有的经济基础上实现有效的集聚将成为苏南地区生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2.2消费能力不断提升

生产业的发展与集聚是建立在大量有效消费基础之上的,目前苏南地区的整体收入水平较高,人们的消费观念相比具有较强的超前性,其对生产业的需求不断提升,使得苏南地区的生产业的发展拥有强大的市场基础,为了有效满足市场需求,其必须要不断扩大自身的规模,同时要逐步缩减发展的成本,因此必须要实现产业集聚。而在这一过程中,就必须要全面加速生产业的发展,使其能够有效符合经济、消费的发展,进而又对其产业集聚提供了可能性。

2.3产业发展趋势明显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逐步进入新常态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各项产业发展的趋势逐步明确,产业集聚是任何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这也使得苏南地区生产业的集聚成为可能。相关产业的带动使得生产业的发展拥有重要的产业基础,为其充分利用各产业发展的优势提供了便利性,可以使得生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效降低资源利用的成本,通过产业基础创新等方式不断提升集聚的效率。

3.新常态下苏南地区生产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作用

3.1打破了传统的区域产业发展模式

新常态下苏南地区生产业集聚对整个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首先体现在打破了传统的区域产业发展模式。苏南地区的产业发展模式虽然得到较大的改善,但仍然存在较大的不足之处,其改进空间很大。而生产业的集聚与发展使得区域现有产业发展模式不断被优化,各项新兴的产业逐渐进驻,传统的失去竞争力的产业逐渐退出,使其产业发展模式不断得到改进,以此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进而使得区域空间产业布局得到重构,促进苏南地区整个产业经济的发展。

3.2改变了区域空间产业的布局

区域空间重构与产业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苏南地区生产业集聚的趋势不断加强,使得整个区域产业的布局能够得到不断的优化和完善,传统的产业布局已经越来越不适应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生产业集聚趋势的不断加强使得这一现状被打破,对经济新常态下的苏南地区区域空间重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是当前苏南地区生产业集聚对其区域空间重构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说,在经济新常态下要想实现苏南地区区域空间重构,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全面促进生产业的集聚与发展。

3.3活跃了区域空间内资源的配置和利用

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利用是各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苏南地区生产业集聚与发展的关键推动力量之一。这也是新常态下苏南地区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其生产业的集聚能够不断提升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有效整合各项资源,使得空间内的资源配置和利用得到进一步的活跃,转变了传统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模式,进而有效激发了苏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其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各个产业的发展,以此提升各产业的发展质量,通过经济新常态来实现区间区域的重构,在这其中,生产业集聚与发展的作用功不可没。

4总结

在经济新常态下,苏南地区产业集聚的趋势不断加强,产业集聚的可行性不断不断提升,其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不断显现,主要是打破了传统的区域产业发展模式、改变了区域空间产业的布局、活跃了区域空间内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等。因此,必须充分发挥苏南地区生产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重要作用。

作者:朱洪春 刘伯超 单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回归模型 协整检验

一、引言

随着经济大发展,全球化、区域化、集约化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主流。中国的区域发展,已经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三个发展较快的地区。关于区域经济发展以及相关方面已经有了不少的研究,然而对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虽然已有不少的文献研究,但大多数研究都较为单一,研究对象也只是针对某一行业或者某一两个地区。在针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中,关于影响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因素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每个人所采取的研究变量却各有差异。因此,本文在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认为就目前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因素而言,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科技水平以及人力资源状况。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结构中各产业构成状况,就目前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而言,第三产业的发展越来越迅猛,现已成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献综述

一直以来,对区域发展的因素探究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方面,也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H.Chenery和Moises Syrquin明确地将社会产业分为两大部门,即可交易部门与非可交易部门,前者包括初级产品部门和制造业,后者则包括社会基础设施和服务业,其中社会基础设施又包括建筑业、水、电和煤气业、运输业以及通讯业等。Walt Whitman Rostow提出了著名的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他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极大的影响;应在经济发展中重视发挥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Paul Romer和Robert Lucas提出的“新增长理论”,即人力不仅包括绝对的劳动力数量和该国所处的平均技术水平,而且还包括劳动力的教育水平、生产技能训练和相互协作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统称为“人力资本”。论证了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对经济增长的正面作用。张丽峰(2008)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方法,论证了1978~2005年京津冀经济增长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从而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也不同,而产业结构变动则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以上提到的文献大多都是基于区域经济研究或是基于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研究,但依然存在下面两点问题:一是没有系统地阐述影响某一地区经济发展的全部因素。二是有的文献在采用数据解释或说明的时候,忽视了数据的平稳性检验。而本文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和补充,利用平稳性检验方法,克服非平稳性,在研究影响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中同时引入五个变量,深入分析了区域经济增长与其影响要素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进行了短期误差修正。

三、模型建立与数据说明

(一)模型构建

为了研究影响环渤海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以及该因素对环渤海地区联动发展的影响程度,本文主要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进行实证分析。为了保证研究对象的准确性和普适性,此次的模型建立基于较大的样本数据。基于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如下:

模型中被解释变量表示环渤海地区三省两市的人均GDP;表示常量;表示各地的资本存量,用各地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来度量;表示各地的产业结构,用各地第三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来度量;表示各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用各地的人均公路里程来度量;表示各地的人力资源状况,用劳动力的人均受教育年限来度量;表示各地的科学技术水平,用政府对该地区科技方面的人均投入来度量。为随机扰动项,下标为各地的标识(i=1,2,…,5),下标t是各年份的标识(t=2002,2003,…,2013)。分别是环渤海地区经济增长对资本存量、产业结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产出。

(二)数据说明

为了更好地说明影响环渤海地区经济增长的各因素,数据的样本容量较大。由于有些数据在整理的过程中较为复杂,例如,人均受教育年限以及产业结构等数据,需要经过整理或计算得出。因此,对这些数据会在后面做一些较为详尽的叙述和整理,所以在此先就较容易整理的数据着手。以下数据是通过国家统计局整理得出的相关统计数据资料:

表格中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年)是指某一人口群体人均受教育学历(包括成人教育学历、不包括各种非学历培训)按现行学制为受教育年数计算人均受教育年限。在此引用卢卡斯的人力资本经济增长模型来分析。即假定学历Hi是一个离散变量,假定文盲=0;小学=1;初中=2;高中=3;大学=4;研究生=5(因为人口统计年鉴中也是这样的一个序数)。然后查阅统计年鉴中每类学历的人口数,最后对每类学历序数做一个加权平均,权重为相应人口的比重。计算公式为:H=∑HiLi/∑Li。

Li表示的是该学历的人口总数,当i取0,1,2,3,4,5时每个Hi赋值分别为1,6,9,12,16。

(三)数据检验与分析

单位根检验:为了防止虚假回归或伪回归,同时采用IPS、ADF-Fisher和PP-Fishers三种检验方法分别对五个序列进行检验。滞后期数根据AIC原则进行选取,包含截距项和时间趋势项,具体检验结果如表1:

由以上可知,使用原始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EDF、ST、FC、EGDP均为非平稳序列,利用一阶差分序列进行检验后均认为是平稳序列,HR和IS是平稳时间序列。对EDF、ST、FC、EGDP进行变换,分别取对数,回归模型取对数之后为:

此时变量之间具有协整关系,也就是说变量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四、结果分析及相关建议

本文运用大量数据分析来探究资本存量、产业结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以及科技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这些因素与该地区经济增长具有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进一步证明了资本存量、产业结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科技水平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就分析的结果而言,不同的变量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是不同的,其中资本存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大、科技水平次之、对经济发展影响最小的是基础设施。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与环渤海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该地区地处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基础本来就相对较好,加上房地产业较发达,因此资本存量对其影响最大不足为奇。科技水平对其的影响也是由于环渤海地区所处的区位所决定的。此外,由于环渤海地区包含我国的政治中心――北京,因此基础设施建设相比别的地方基础条件更加优越,所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大。下面就以上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环渤海地区追求进一步发展提出几点合理的建议:

(一)优化经济结构,控制基建产业发展

由以上分析的结果可知,环渤海地区资本存量即固定资产投资对其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是最大的,但是固定资产投资毕竟是相对固定的,它对促进经济再发展的能力是有限的。而随着全球地域化大发展的趋势,区域之间在资源、人才以及各种产业集群方面的竞争也越来越强烈。因此,环渤海地区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就更应该改变其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目前的经济发展基础上,应当大力发展具有促进经济再发展的产业,如服务业、旅游业以及低碳产业等。争取在区域竞争中更加具有优势。从而促进环渤海地区优化经济结构,控制基建产业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从以上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环渤海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还是比较弱,第三产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还不够明显。与此同时,区域化发展的优势越来越明显,环渤海地区较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而言,重工业相对较为发达,农业次之,而服务业发展相对较为落后。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务业的需求开始变得越来越旺盛,人们越来越注重对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环渤海地区应当开始逐渐弱化第二产业的发展,转而向附加值更高的第三产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并致力于发展服务业和制造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引导和鼓励环渤海经济圈区域内产业的分工、转移和调整,促进产业结构梯度转移,推进环渤海地区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合理化。

(三)加强科技投入,建立区域间产业联盟

环渤海地区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明显,因此加强区域内高新科技联盟显得尤为重要。当今世界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谁掌握了高新科技就相当于掌握了经济发展的命脉,因此加强电子信息产业合作,在区域发展中是十分重要的。环渤海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相对较多,但都比较松散和孤立,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区域内有不少较为著名的品牌和企业,但尚未形成大规模的电子产品基地。较之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发展,并没有强大的产业支撑。因此,环渤海地区各个省市在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发展重点的同时,也应该积极统筹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协调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城镇体系、产业布局等,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和积极性,建立合作联动的载体和机制,以推进环渤海地区电子信息业共同发展。

(四)加强教育投入,提高劳动力水平

人才一直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而人才的发展需要通过教育去实现,因此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显而易见。环渤海地区三省两市,在教育方面一直位于中国教育发展的前列,所以人才一直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尤其是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北京,更要发挥其教育优势,为经济发展培养更多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为促进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就环渤海地区而言,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但是基础设施对各地区的发展却是十分重要的。基础设施具有“乘数效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带来多倍于其投入的经济效应。此外,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对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公共服务体系越完善经济发展速度也越快。

总之,环渤海地区的发展,除了以上所述之外,还要整合不同所有制下的产业资源。环渤海地区国有经济相对较为强大,尤以重工企业为主,而民营经济基础薄弱,缺乏产业发展氛围,二者差距比较明显。因此,有必要对区域内进行联动经济发展机制,进一步整合产业资源,发挥各自的体制优势,实现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发展的实质性飞跃。在此基础上,发展环渤海地区经济也要充分发挥其区域优势。例如,环渤海地区除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之外,还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区域内各省市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加上产品互补性和区位基础设施统一性,为环渤海地区旅游的合作提供了良好条件和广泛的合作领域。较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来说,环渤海地区的旅游资源更加丰富,同时也比其他两个区域拥有更多的游客。此外,环渤海区域内各省市旅游产业更为成熟,北京有著名的“紫禁城”、万里长城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天津有特色鲜明的游览胜地,加上辽东南、山东半岛等邻近海域的优势,该产业便可以作为环渤海地区内效益较高产业来发展。若将环渤海地区旅游和经济资源联成一体,加强环渤海地区各省市旅游资源和经济资源的共同开发和利用,将会对这一地区的经济腾飞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也要兼顾相邻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环渤海经济圈建设。以北京为中心,向区域内其他各省市向外辐散发展。在环渤海区域内,北京是最为发达的城市,它的经济示范和经济带领作用相对其他省市要更为明显。但在整个环渤海经济圈内,北京对其他各省市的带头示范作用似乎还没有发挥到极致,各省市的经济发展呈现出相对较为松散和独立状态,整个区域金融资源亟待整合。因而,加强环渤海地区经济圈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在突出以北京为区域经济发展中心的同时,也应该共建区域内金融发展的新格局。

(作者单位为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海飞,林柳林.区域联动及其相关基本问题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4(6).

[2] 张振刚,田帅.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面板数据协整理论的实证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5).

[3] 张哲谈,张鹏.科研投入、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增长实证研究[J].价格月刊, 2015(06).

[4] 宋弘.教育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探析――基于省级层面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文化经济,2012(10).

[5]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2-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6] 高素英.杨丽芸.滨海新区与环渤海地区经济增长互动效应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7).

篇(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经济发展 问题 对策

一、敖汉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有2.6亿的农民工,由于户籍的问题他们无法享受城市化的成果,他们是被伪城镇化的。如果这样算下来的话,我国的城镇化率只有36%。所谓的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不以牺牲农业、环境为代价,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全面覆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特征,是城镇、农村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新的城镇化过程。

2013年敖汉旗土地面积和人口分别占赤峰市总数的9.2%和13.9%。尽管敖汉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不容乐观的是发展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地区企业发展态势良好,但差距很大

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实力的强弱。如果没有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就无法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改变经济结构,从而影响和制约城镇规模的扩大。近几年敖汉地区企业的单位数和增加值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积累了经济基础,但是企业的规模偏小,人均增加值较低。

(二)敖汉地区经济新型城镇化载体不成熟

具体表现为:基础设施不配套,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忽视”软件”环境等。敖汉旗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仍处于初期阶段,亟需在经济发展中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协调统筹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这对缩小该地区收入差距,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提高经济竞争力十分重要。

(三)经济产业体系不完善

敖汉地区大部分产业集中在养殖业、种植业等传统农业上,产业结构单一、链条短、层次较低,这就形成了该地区第一产业比例偏高、第二产业脆弱、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经济产业结构。

二、敖汉地区经济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中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模式单一,制约该地区经济增长

目前,敖汉地区经济发展行业和产业存在明显的结构守旧、规模偏小等现象,优势行业和优势产业不明显,区域特色不突出。

(二)农业人口多,产业化发展滞后,影响新型城镇化进程

由于敖汉地区农业人口基数大,这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文化教育在农村地域的扩散增加了难度,阻碍了生产要素的聚集、经济结构的改善,严重影响了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工业布局分散,不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

敖汉地区工业在低层次、低水平上重复低效建设,造成该地区工业分散化、规模不经济、资源严重浪费。企业聚集度差,产业集群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不能成为解决农业问题、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途径,也没有带来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的增加。

(四)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仍不成熟

地区特色产业集群优势不明显、数量少,缺少必要的对集群发展引导和扶持。区域产业没有很好的专业化分工,阻碍了产业链的完善并危及地区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没有表现出企业之间良性竞争和合理分工合作的优势,无法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高经营效益。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敖汉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做好地区经济规划,适度优先发展村镇

通过系统的规划,明确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点,避免一哄而起,遍地开花。同时,优先发展的村镇,规模规划要适度,节约资源,注重其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走集约化的重点村镇发展新模式,是优化其规模结构的突破口。

(二)科学制定经济产业政策

加强地区经济管理,实施产业协调,强调效率优先原则。着力发展基础产业、优势性和战略性产业。首先,制定和完善促进现有企业更好发展的政策措施,逐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重组。其次,制定使地区企业聚集、发挥集约效应,促使规模经济的政策和措施。最后,提升竞争力的根本方法在于科技的进步和品牌创新。

(三)依托产业集群,促进经济城镇化

以产业集群作为切入点,能够促进地区人口的集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产业体系的完善、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和资源的节约、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敖汉地区经济发展必须基于该地区的实际,构建自己的特色主导产业。

(四)推进敖汉地区新型镇化建设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分析近几年敖汉地区的经济与城镇化发展的资料,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该地区经济发展前列的企业都有着特色的发展模式、优势的主导产业和稳健的发展步伐,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相辅相成,良性互动。从制定长期发展战略的角度我们应该追求这种良性循环,就是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建设拉动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四、结语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敖汉地区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日前敖汉地区经济发展主要存在经济产业体系不完善、经济发展模式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可以从做好地区经济规划,拓宽民营经济发展思路入手,走产业集群化道路,推进敖汉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使敖汉地区经济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实现新的增长。

基金项目:本文章由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资助发表,CX2015SP263。

参考文献

[1]白永秀,任保平.区域经济理论的演化及其发展趋势[J].经济评论,2007,1.

[2]内蒙古统计年鉴编委.2013年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3]沈友娣.企业群落理论与县域经济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7,1.

[4]王建军,吴志强.城镇化发展阶段划分[J].地理学报,2009,64(2).

[5]汪珠.浙江省小城镇的分类与发展模式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8,35(6):714-716.

篇(4)

[关键词]FDI;区域经济;地区改善建议

[中图分类号]F75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5-0051-02

外商直接投资(FDI)作为国际资本的直接流动方式,其投资行为经常伴随着在东道国投资建厂、技术转移和扩散、东道国人员的培训以及产业关联等实际经济活动,因而区别于一般意义的国际资本流动。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敞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各种形式的外资流入我国的相关产业和地区。而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吸引FDI的比例不是均衡协调的。为了吸引外资并协调东西部的引资差距,我国先后推出了包括东部地区的优惠开放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等。这些策略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所吸引的FDI流向。

东部沿海地区是经济基础较好的区域,毗邻港澳台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再加上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使得东部地区吸收的FDI份额连年达到80%以上。中西部地区吸收FDI占全国的比重一直以来都比较低,国家相应提出1999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21世纪初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策略,政府鼓励外资到中西部投资,但是并没有产生人们期待的FDI向中西部大量转移投资的景象。这说明在缺少产业投资的配套设施的硬环境和投资的软环境的情况下,单靠优惠的政策还是无法吸引外资的。

二、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战略思考

FDI是带动和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并通过示范效应、技术外溢效应、人员流动效应对我国的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直接投资不仅仅是资本的流入,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变革的重要力量,是国际市场关注其经济政策与经济前景的晴雨表。所以我国在目前国际经济和金融市场变幻不定的情况下更应该稳定这一最重要的外资来源。我国引进外资的长期趋势不会发生逆转,原因是左右外资进入的长期性因素没有变。一是廉价的劳动力市场因素以及全球制造业转移向中国的趋势还在继续;二是整个外资的规模比较大,前几年同期使用外资金额基数高,而且一直处在高位运行状态,这反映引进外资本身运行状况是良好的;三是虽然对外开放以来引进外资的格局比较明朗,但加入世贸组织的很多政策优势还没有反映出来。从这些基本面的因素看,未来我国还会保持强势引资的取向。

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是伴随着外资的参与和影响慢慢发展起来的。开始的时候,外资作为一种补充,属于边际增量。但外资增长得比较快,份额的扩大比较明显,因此不仅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逐步扩大了外资的影响力。然而我国外资的引入和利用遇到了瓶颈期问题。东部地区高质量劳动力密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投资环境良好成为吸收FDI的主要区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资源空间利用程度接近饱和,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对经济政策、优惠措施和资源空间的竞争越激烈。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储量丰富且具有潜在的环境承载能力。如何根据东、中、西部地区的禀赋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改善我国吸引FDI的区域格局,是现阶段吸引国际直接投资面临的主要战略性问题。

FDI的引进应根据我国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导向措施。按林毅夫的观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战略要和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禀赋结构相一致,这样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剩余积累的速度才快,企业才有自生能力。同样道理,FDI的发展也应和当地的资源禀赋结构相一致,这样,吸收FDI的企业才有发展的空间,我国的资源才能得到充分利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各个地区的禀赋结构就是一成不变的,是静态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的提升,工资水平会不断上升,资本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劳动力会相对稀缺,禀赋结构就升级。最近几年,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外商直接投资有向西转移的趋势就说明了这一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在资源禀赋上差异很大,自然资源、地理环境、人口素质、经济条件差别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在利用外资上,应采取不同的政策和战略。

包 畅:我国吸引FDI战略及中西部地区改善投资环境的建议三、改善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策略建议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差距既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还是我国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战略、全面提高综合国力的现实选择。中西部要把投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改善结合起来,加快提升西部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

(一)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硬环境的改善措施

中西部地区外资引进的产业重点应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由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引进外资还处于初级阶段,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营造良好的硬件环境对中西部地区引进外资的重要性。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大型基础建设项目投资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改变在信息技术和相关配套设施上的落后状况。同时也应鼓励外商投资于中西部的基础设施,一是西部应尽快制定吸引外商和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政策法规。二是中西部应积极利用BOT等投融资方式吸引外商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这些措施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来加强和促进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

(二)中西部地区软环境的改善措施

1.加快区域内市场的统一

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中西部经济基础是推动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改善的最重要的途径。中西部地区的各级政府在招商引资时要有长远眼光,充分结合中西部地区的特点和自身已有的资源优势,制定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长远可行的规划,并切实贯彻执行,确保中西部地区经济稳健、可持续增长,努力缩小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基础差距。在投资软环境方面,要加快国内市场的统一,实现区域在引资过程中的合理分工,避免重复引进。国内市场不统一是我国市场化程度东高西低进而造成引资东高西低的重要原因,中西部地区可以首先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市场的统一,然后再向全国推进。

2.发挥地区要素禀赋资源优势

中西部地区要克服地域限制,发挥资源优势,可大力发展能源、矿业、机械制造、农果业、中药材、加工业、特色旅游业及文化产业等。中西部地区不仅资源丰富,而且各种资源的组合匹配条件好,除西北部分地区缺水外,一般水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在空间上都能达到理想组合。在促进自然资源开发方面,政府部门应尽快转变直接投资开发资源的角色。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服务,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开发资源。政府应放开资源开发准入限制,积极鼓励外商和民营资本进入资源开发和制造业市场,打破包括石油、天然气、化工、电力等行业的垄断地位。

3.发展代表性中心城市经济,带动周围区域经济发展

在区域城市带动方面,中西部地区利用FDI战略应着力在具有扩散效应的中心城市和主导部门以及有创新能力的行业,以点带面,带动中西部地区走向繁荣。一些典型中心城市,如重庆、西安等地形成了一定的发展极,其向心作用和扩散作用都是巨大的。这些城市经济基础雄厚且发展较快,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资本供给充足且经济积累能力强、FDI集聚效应明显。将这些城市发展成重要的支点和辐射点,并通过扩散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吸引外资和经济发展。加快这些开放城市吸引外资的步伐,从而带动中西部地区全面繁荣。

4.发挥FDI的集聚效应,吸引外资流入

集聚经济是影响FDI区位选择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中西部地区由于区位方面的劣势,虽然在对外开放上差于东部沿海地区,但可以通过增强地区经济产业关联性程度从而增强集聚力来吸引外资。在现有条件下,中西部地区要注意引进生产和经营外向化程度较高的内资或外资企业,尤其是中枢型产业,它们或许已是东部地区产业升级中欲转移的行业,通过这些行业中的企业迁徙,促进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特别是区域开放度的改善,以强化产业的关联效应,提升本地产业基础和集聚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建刚.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2]姚云霞.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扬州大学,2009.

[3]吴殿廷.区域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2003.

[4]包群,赖明勇,阳小晓.外商直接投资、吸收能力与经济增长[M].上海三联书店,2006.

篇(5)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降维;综合实力;评价

中图分类号:F29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3-0130-03

引言

城镇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区域经济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城镇综合实力是指该城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发展等多个领域所具备的实力集合,是城镇发展水平最重要、最有效的衡量标准之一。张家港市地处于于中国大陆的东部,江苏省南部,是江苏省苏州市下辖县级市之一,同时也是沿海和长江两大经济开发带交汇处的新兴工业港口城市。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经济发展政策,其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有着非常好的经济基础,是全国著名的百强县市。目前,县级张家港市下辖8个镇,分别是:杨舍镇、金港镇、南丰镇、锦丰镇、乐余镇、凤凰镇、塘桥镇和大新镇,各镇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综合实力并不完全相同,开展对各镇的综合实力的评价研究对各城镇的经济发展和实力提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考察了张家港各镇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通过收集各项指标系数,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张家港市各镇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做一个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使得各镇的经济可以均衡发展。

一、研究方法

(一)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目的是进行降维,将多个原始的指标降维而得到少数的几个综合指标变量。假设有n个样本,每个样本各有p个原始的指标,如果p值较大或指标之间存在相当繁杂的相关性时,在一个p维的空间中来考虑这个问题无疑是相当烦琐的,而且通常需要作“去相关性”的预处理。这时就需要通过较少的几个,而且是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去反映出初始的数目庞杂的指标变量所反映的那些信息。而几个较少的代表性指标的选择需要取初始变量的线性组合,通过合理修改这些线性组合的各个系数的方法,来使综合变量既相互独立又能有较好的代表性。

(二)方法步骤

(1)将初始的p个指标变量标准化,来抵消变量在量纲以及数量级上的不同所造成的影响;(2)由经过标准化的数据来求出协方差矩阵或者相关系数矩阵;(3)求出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向量和特征根;(4)按所包含的信息量依次确定各主成分,合理解释各主成分的意义。

二、实证分析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

适当选取指标来构建指标体系是进行实证研究的关键之处,而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往往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任何单个变量都没法客观而且全面地反映出该地区的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发展水平,因此要对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就需要拿出一整套合理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需要利用多个指标从不同的方向,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进行科学评价。

依据以上所述原则,同时参考一些期刊文献,根据各指标的影响力的大小、数据来源以及建模的需求等条件,结合张家港市各下属乡镇的经济发展特征,同时也受限于条件资料有限,本篇文章简单选取了以下8项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它们分别是:X1乡镇总人口、X2地区生产总值、X3地区工业总产值、X4地方财政收入、X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7人均生产总值、X8人均年收入。

(二)主成分分析

从江苏省统计年鉴中下载2012年张家港各镇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数据,首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然后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各主成分的因子载荷矩阵(见表1)。

由于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的特征根所对应的信息量之和即累计贡献率已经达到89.5%,因此可以利用这两个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新的指标对各镇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价。从表1可以看出,各原始指标在第一主成分都有较大的载荷,而相对来说,X1乡镇总人口、X2地区生产总值、X3地区工业总产值、X4地方财政收入、X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个反映地区经济总量的指标在第一主成分上有更大的载荷,所以第一主成分可以看作是反映地区经济总量情况的一个综合指标。而在第二主成分上,原始指标只有X7人均生产总值和人均年收入两个反映人均经济情况的原始指标有正的载荷。因此,第二主成分是反映地区人均经济情况即人民富裕程度的一个综合指标。

进一步计算可得到主成分的表达式,即:

其中,F1为第一主成分,可以看做是综合实力因子,或者是总量因子;F2为第二主成分,即人均状况因子。同时,以每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占所提取的前两个主成分总特征值的比例作为权重,即可计算主成分综合得分情况,算式如下:

根据主成分综合模型就可以计算出综合主成分值,排序后就可以对张家港各镇的经济实力进行综合评价比较,结果(见表2)。

结论及建议

从张家港地区各镇的经济综合得分来看,各镇的综合经济状况差异比较显著。综合结果表明,张家港市的主城区杨舍镇的综合得分4.6分,远远大于其他各镇,这说明了杨舍镇在大人口总量的背景下,有着相当强的经济总实力;总得分排名第二和第三分别是张家港地区老牌的工业重镇锦丰镇和南丰镇,其中锦丰镇无论是在经济总量上还是在人均经济情况上都表现不错;另一个特点鲜明的是总得分排名第四的金港镇,金港镇经济总量不错,但是人民生活水平并不高,表现在人均经济状况排名最后,经济实力并不算乐观;总得分排名第八的大新镇经济规模最小,但人均经济状况较好。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可看出,张家港各城镇经济状况的区别和特点,根据前文的分析结果,现给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要发展城镇特色,加大对相对落后乡镇的扶持力度,争取早日实现共同富裕;其次,扩大内需,加快经济转型,提升经济多样性;最后,注重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汪慧玲,刘淑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研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2,(5).

[2] 杨山立.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沿海11省市综合经济实力评价[J].经济观察,2014,(22).

篇(6)

关键词:金融生态 环境评价体系 主成分分析法

一、 引言

金融生态一词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04年12月的“经济学50人论坛”上第一次提出来的,它是对金融的一种拟生化概括和比喻,是把金融的发展放到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去观察分析金融的运行情况,把金融看作是由一定的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金融生态环境是影响金融发展、运行的一切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法治以及传统习惯等多种因素,营造优质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地区金融业的发展壮大,增强地区对金融资源的“洼地效应”。我国西部是典型的“金融高地”地区,而陕西省又是西部的中心省份之一,陕西省的金融生态环境直接关系着地区的金融业发展。长期以来,陕西省约80%的金融资源集中于西安地区,而金融生态环境的差异正是造成这种金融资源配置高度集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对陕西省各个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估,既是对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和差异化的量化分析,也可以为政府有针对性的提出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的政策、措施奠定基础。

二、文献回顾

一个地区金融生态的形成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涉及到与金融发展有关的各个方面。因此要全面系统的评价陕西省的金融生态水平,构建一个包括系列金融发展因素的指标体系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金融学者和金融部门在对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上存在不同的指标体系,如陈哲明(2006)从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社会信用水平和金融生态保障四个层面的43项指标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张晓锋(2007)从地区经济基础、地方金融发展、法制环境、金融部门独立性、社会中介服务、社会诚信文化、政府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制度以及企业竞争力九个层面的62项分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欧阳宗旨、常庆(2009)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潜力、金融业务总量、金融支持作用、信用环境、法律环境和政府行为7个层面的16个分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周炯、魏佩佳(2012)从经济基础、金融资源水平、政府财政能力和社会信用水平四个层面的16个分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等等。本文根据各个分指标的选取频度以及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将金融生态系统的总体框架划分为经济发展水平、金融资源水平、政府财政能力和社会信用状况四个一级指标以及与其相关的16个具体分指标来构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

三、理论分析

金融生态环境是一个地区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形成过程中涉及到经济、人文、资源等各个方面,虽然这一系列因素不是金融生态环境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但却是其形成不可或缺的因素。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的分解,是客观评价金融环境的必要前提。通过分析金融活动自身的特点,并结合其他人评价金融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的经验,本文将金融生态环境分解成4大因素,如图1所示:

(1)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是金融发展的物质基础,一个地区经济越发达,金融系统就会越优越。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金融发展的方向、规模、结构和纵深度等,经济发展水平是提升金融生态环境的核心因素。

(2)金融资源水平

金融资源是金融发展的直接物质基础,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资源水平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金融资源越丰富,金融机构可以向经济行为主体提供充足的资金,对经济的支持作用就越大,即金融生态环境就越好。

(3)政府财政能力

金融生态环境的构建需要政府的强力支持,政府的行为对辖区内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影响巨大,对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也起到调节作用。本文的政府行为侧重于财政的收支,因为财政投入的增加会强化社会基础设施对金融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提升金融主体消化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4)社会信用状况

金融行业所经营的是货币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以社会良好的信用状况为前提的,地区金融资源的配置与信用环境的关系紧密,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信用状况直接关系着金融资源的流动与有效配置,并最终影响着金融业经营的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

四、参数设计与测度方法

(一)参数设计

在前面的分析中,本文把金融生态环境细分为经济发展水平、金融资源水平、政府财政能力、社会信用状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二级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评价金融生态环境的参数

根据表1可知,本文把经济发展水平分为5项参数指标、金融资源水平为6项、政府财政能力为2项、社会信用状况为3项。后文的主成分分析就是基于这16项参数指标展开的。

(二)测度方法

本文中的评价指标是根据指标间的相关性和对金融生态的影响度来划分的,依据每个层次因素的累计方差和贡献率来确定相应的权重。关于权重的确定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方法、因子分析方法以及专家赋值法等,基于分析的客观性,本文拟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原有指标变量中的信息重叠部分提取和综合成几个主成分,实现对指标体系的处理。具体步骤为:

1.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由于指标数据量纲的不同会影响分析的结果,所以采用Z分数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即:,其中u为所有十个地区中第j个指标xj的均值,σij为第i个地区第j个指标的标准差。

2.使用标准化后的数据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并求出R的前m个特征值(λ1λ2 …λm)和对应的特征向量。

3.确定主成分个数。通过SPSS18.0软件求得数据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并求得变量的载荷矩阵,计算各个主成分的得分。

五、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检验

在将原始数据标准化后所得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矩阵,相关系数都较高,多数都在0.5以上,近九成的相关系数处于80%以上,可知各个变量呈较强的线性关系,能够从中提取公共的主成分,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

(二)主成分分析

利用SPSS16.0软件,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出两个主成分。由表2可知,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3.207%,基本上包含了各指标的信息,可以对陕西省地区间的金融生态进行解释。

表2 主成分特征值、贡献率及方差的总体解释

通过对变量共同度的测量显示出的所有变量的共同度系数,得知 x2、x3、x4等变量的大部分信息都可以被主成分解释,达到0.95以上,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少,即使是较小的x5和X10,共同度也达到了0.745和0.793,仅有20%的信息丢失,因此,主成分提取的总体效果较理想。

针对提取出的两个主成分,计算16个指标在这2个主成分上的旋转因子载荷矩阵,以便对两个主成分进行命名,由表3可知,第一主成分在指标x11、x4、x16、x14以及x7、x8、x9、x6、x2上的系数较大: x7、x8、x2、x6和x9等指标的变化,反映的是金融发展程度,而x14与x16指标的变化从教育层面反映诚信发展程度,因此将第一主成分命名为金融及社会诚信因子。第二主成分在指标x1、x15、x10、x3、x13以及x12、x5上的系数较大: x1、x3和x5指标的变化,反映的是经济发展水平,而x15、x12和x13指标的变化反映的是政府行为对经济的影响水平,因此将第二主成分命名为经济及政府干预因子。

表3 旋转后主成分载荷矩阵

(三)主成分得分及各地区综合得分

采用回归法估计主成分得分系数,并输出得分系数矩阵,如表4所示:

表4 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根据上表得出主成分的分析函数以及各个地区主成分得分,然后取方差贡献率为权数,对两个主成分的得分进行加权求和,即可得到各地区的综合得分,如表5所示:

金融及社会诚信因子:

由上表可以清晰地看出陕西省各个市金融生态环境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区县金融生态的差别导致金融业发展很不平衡。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区县的金融生态环境要优越,综合得分靠后的市,基本都是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初级化,交通不便利的市,但是,由F1 、F2可知,一些经济落后的市在两个主成分上的得分并不是都低,这说明它们在某些因素上存在优势。如西安市和榆林市,西安市综合得分大于1,处于最高位置,表明西安市的金融生态环境水平最高,这也和西安市作为陕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分不开的,所以在两个主成分上的得分都较高,但西安在F2上的得分远小于榆林市,却在F1 上的得分远大于榆林市,由此可以看出,西安市的金融资源和社会信用度高于榆林市,而在经济上不及榆林市(与榆林市的煤炭经济相关);商洛和铜川总分处于最后两位,然而在F1 上两者的得分并不是很低,甚至高于第二名和第四名的榆林与延安地区;汉中市总体排名第七,主要归因于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成分F2,而延安市在F1 上的得分也证明,延安市的金融资源并没有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发展。

六、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问题展开了研究,通过分解环境因素、细化指标体系确定衡量金融生态环境的参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陕西省十市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金融生态环境对于金融工作的发展影响越来越明显,同时不同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也呈现出不同特点。

针对以上结论,为了进一步做好陕西省的金融工作,为其建立更有利的金融生态环境,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 进一步夯实金融发展的经济基础。经济是金融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地区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营造稳定增长的经济环境,在产业政策的制定上要实现与金融发展的协调,提高金融资源在经济中的优化配置。在挖掘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盘活金融资源的集聚与配置。最终,以经济促进金融发展的方式来改善陕西各市的金融生态环境。

第二, 健全金融体系,加快金融业发展。陕西省部分区县经济发展水平与金融资源缺口较大,金融业结构体系不完善,要改善金融资源问题,一方面,地方首先应加大金融机构物理网点的建设,通过广纳社会闲置资金来实现金融资源的集聚;另一方面,改善政府服务管理功能,通过实施优惠政策来引进金融人才,以此鼓励金融产品的创新和金融资源的集聚,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

第三,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企业和居民要加强自身的诚信建设:企业在深化改革发展的同时要重塑企业形象,以降低银行的放贷风险;居民应努力学习金融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前提下降低个人信贷的难度。总之,通过提高整个社会的信用水平来降低金融业的纠纷。

参考文献:

[1] 徐诺金. 金融生态论:对传统金融理论的挑战[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2] 徐小林.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方法[J]. 金融研究,2005(11):39-42.

篇(7)

关键词:区域经济;共同富裕;少数民族;重要性

少数民族和民族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事业,是一直以来着重强调并重视的民族理论的政策原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发展国家里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同时也是我国实现各个民族共同繁荣富裕的根本的有效途径。

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1.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建设是实现我国各民族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我们都知道科学技术决定着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水平低下、文化教育落后、高技术人才的匮乏也从客观上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对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也起到了制约作用,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也受到了影响。由此可见只要一步步解决这些制约因素,从教育文化、人才引进、科学技术这些方面加以改善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民族区域内的教育水平,引进人才,培养高科技人才,民族区域经济必定能快速的发展起来。同时不断的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使人民共同进步,为实现国家的共同繁荣富强创造良好的条件。

2.加快民族经济的发展,既能给民族经济带来利益,又能给中国带来经济上的根本利益,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建设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民族区域人民的热情参与与支持,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需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优势资源的重要作用,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林业、畜牧业等是少数民族区域中重要的经济构成,同时也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构成部分。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差异较大,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来说区域经济发展迟缓。在西部地区中,一些城市的经济由于交通便利的条件发展的相对较快,但是大部分农村经济的发展则相对缓慢,城乡贫富差距较大。这些差距的存在虽然是历史的、现在的以及未来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的,但是我国需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需要实现共同富裕。

由此可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事业的发展是是缩小区域发展之间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同时也有益于实现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从根本上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进度。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不仅代表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根本利益,更代表着国家的根本利益。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从目前来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处于滞后的原因是由多方面构成的,例如:教育文化事业的落后,人才综合素质的低下,投资的力度不够,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问题的影响。这些都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西方国家曾经有一位经济学家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把教育、人才、科技比喻为三辆马车,共同拉动国家的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事实上,目前少数民族地区也面临着这样相同的问题,人才匮乏严重,科技技术的投入不到位,劳动力低下。由此可见,要想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教育、人才、科技是缺一不可的。同样,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到来的今天,也给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人才、科技这三方面的问题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然而,经济全球化并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世界一体化,同时也是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一体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经济水平低下。在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由于存在自然和历史的因素,导致民族区域经济与内地经济水平上的差距逐渐拉大。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均消费、人均GDP、人均收入等水平均低于国家的平均水平。

2.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观念相对陈旧,社会文化心理较低。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少数民族地区的贫民群体里,有一大部分人的思想价值观念、思想意识都处在一个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状态中,并且带有严重的封建色彩与小农意识,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形成了思维定式,不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和新的社会观念。

3.民族地区自然环境的恶劣和经济基础的落后,同样制约着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条件差、区域内人少地多、生态环境脆弱等都是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中面临的难题。近些年,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投入了较大资金,但是有一些基础设施上仍然相对落后,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差。虽然国家对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及财力,但是投入和产出的价值比仍然较低。同时农民通过劳作生产出来的物资运送不出去也是一个较大的问题。

4.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这些基础设施的落后主要体现在交通和通讯方面,民族地区通讯线路少、通讯质量低下、导致整体通讯能力差,这是少数民族地区进出建设滞后的重要体现,通讯设施的建设急需完善。

三、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1.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存发展的自然条件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根本是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首要任务是加强生态农业的建设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在生态环境治理上要加强退耕还林、建设天然保护林,植树造林,减少地质灾害、沙化等造成的环境问题。加强农田水利、乡村公路、房屋改造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抵抗自然环境灾害的能力。我们只有从这些方面着手改善,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转换为有利条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温饱问题,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产条件,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环境。

2.加强人才培养计划,解决人才匮乏的难题。

人才的匮乏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只有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投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现状。在人才发展上,我们不仅要引进优秀外来人才,同时也要从提高本地文化教育水平,对当地居民提供良好的文化教育,加强培养区域内居民的综合文化素养,培养优秀的当地人才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同时,在文化资金方面的投入要加大,并且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来留住人才,发挥人才效用的最大化。

3.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加强体质改革

资源开采加工问题和农产品流通体制问题一直是少数民族区域经济体存在的主要问题。资源优势一直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最大优势,然而资源开采加工体制的主要问题体现在这些资源的国家所有制和资源的优势没有办法与区经济优势和利益优势相转化的矛盾问题。由于资源国有体制对资源的所有权、购销权、深加工权、开采权这些主要的资源品种采取直接或者间接的计划控制,从而造成了资源所在地失去了这一大优势。

4.强化优势产业建设,加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加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各种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不仅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源优势也为国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民族地区应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建立适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能源、矿业、农业、旅游业等优势产业。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的地理优势,加快经济贸易的往来,实现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贸易的互通,促进民族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除此之外,民族地区还具有丰富的人文优势,比如民区传统、地域因素、特色文化等优势。这些人文优势也是提高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少数民族地区所具有的人文社会优势,一方面是有利于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的人文环境优势另一方面有利于创造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高积累低消费的社会经济环境。

参考文献:

[1]温军.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