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17:08:4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市场经济研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工商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与工商管理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本文将以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着手点,针对目前市场经济中工商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从而提出在市场经济中将工商管理有效运用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够在理论等层面上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工商管理;市场经济发展;内在联系;基本内涵
0引言
工商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下的产物,能够进一步加强市场经济的规范性与稳定性,同时,市场经济也是工商管理工作实施的前提与基础,只有市场经济发展足够好,工商管理工作的价值和作用才能够得到凸显。本文进一步探究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以此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并且寻找相应的规律,促进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中能够更好地发展。
1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事实上,工商管理的存在是为了规范目前市场的经济秩序与政府在经济方面的统治秩序,能够进一步在趋于完善的市场经济中实施宏观调控,促进资源得到更为优化的设置。而市场经济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产生的必然结果,并且针对市场趋利性的基本特性而言,其也是社会文化发展以及社会体制建设的必然发展需求[1]。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之间存在着一定内在联系,二者互相影响,相辅相成。若是没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就没有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更没有工商管理存在的必要。但是缺乏工商管理行为,经济发展也就缺少了管控能力与自律能力,很多市场经济行为都缺少相应的管理与监督,而市场经济在失序的情况下是不能够正常顺利发展的。所以有利益关系的存在,就会导致市场经济中的不同对象之间存在纠纷,这一点是由市场经济趋利性因素所导致的。而工商管理能够以相对权威的角度,根据目前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根据所设立的工商管理办法以及工商管理制度,对不法商贩以及不法行为进行责任追究与责任管理,最大程度上对我国的市场经济进行维护。这些都是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只有正确认识了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二者之间的发展规律,才能够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开展工商管理工作,落实好工商管理工作。
2在目前市场经济发展中工商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为了加强对市场经济以及市场经济行为的监管,设立了一定的工商行政等部门来进行相应的工商管理工作,但是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中,工商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使得目前的工商管理依然不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首先从工商管理的制度层面上进行分析,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电子商务方向,很多工商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够满足多元化的经济行为需求[2],所以其基本管理行为与管理体系都不够完善,缺乏相应的执行力,同时也不能够满足目前社会发展需要,在基本管理与管控观念上面临着改革与更高的挑战。工商行政部门如何在明确目前经济发展现状的同时,合理进行工商管理观念的转变也是目前市场经济发展中工商管理的首要工作。另外,工商管理是一种较为宏观的管理行为,所以想要合理进行工商管理行为就需要从根本上完善管理组织结构,但是现在的问题就是工商管理的组织结构并不能够满足工商管理工作的需要,不合理的组织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目前工商管理执法能力的提升,使得工商行政部门的大多执法行为不能够落实到位。比如地方政府与工商行政部门之间的直接冲突,阻碍了工商部门进行相应的行政行为等。除此之外,在工商管理实施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政府在进行工商管理方面的人才招募时很多都不是走常规的招募程序。所以致使目前工商行政部门缺乏相应的人才[3],并且没有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来促进其自我能力的提升,所以目前的管理人员普遍没有树立正确的工商管理观念,不能够正确认识到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这些都是目前市场经济发展中工商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只有在明确这些问题的基础之上,才能够针对问题进行相应的改进,以此促进市场经济与工商管理的共同进步与共同发展。
3在市场经济中优化工商管理运用的具体措施
3.1完善工商管理制度与行为办法
想要在市场经济中优化工商管理的实际运用,就需要在了解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完善工商管理制度与行为办法。事实上,工商管理制度在1995年就已经得到初步建立,即《工商行政管理暂行规定》[4],经过近些年不断的修订,也在具体的工商管理组织结构与管理职责上进行了相应的划分与明确。社会发展迅速,很多经济行为已经不能够用传统的工商管理制度去进行约束,比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实施的过程之中,工商制度规定的《广告管理条例实行细则》中就有部分内容与其不符。所以国家之后对相关管理制度进行了相应的修改,促进工商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所以,完善工商管理制度与行为办法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因此从制度方面着手,才能够为落实工商管理工作奠定制度基础,从而提升工商管理行政行为的执行能力。
3.2在工商管理进行中完善管理组织结构
在工商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完善管理组织结构,有两大益处,一方面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市场经济的监督,扩大监督范围的同时也能够增强监督力度[5]。另一方面有利于内部管理的和谐发展,加强内部管理的同时,合理进行工商管理行为,促进工商管理行为的顺利实施。所以在完善工商管理组织结构的过程中,需要与地方政府的其他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机制,良好的沟通是一切管理活动进行的前提。如果没有当地政府的支持与配合,很多工商管理行为都难以落实到位,所以建立良好的合作管理并且完善管理组织结构也是目前工商行政部门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
3.3提升工商管理团队的综合素养
在关注一些工商要闻时,一些工商管理行为不能够落实到位很大程度上与执法人员的综合素养有关,所以为了顺应目前社会发展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工商管理团队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身,提高整个管理团队的综合素养。比如目前网络的发展也在不断壮大,想要落实工商管理工作,还需要提升网络监管能力,从而进一步维护网络市场秩序[6]。在近期的工商管理中也提出了“增强四种意识,更加高效维护网络市场秩序”的口号。所以工商管理团队需要从多方面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水平,比如电子商务消费维权、防范利用预付消费进行非法集资的行为、如何去加大消费维权工作力度、去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等,这些都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工商管理团队提出的挑战。
4结语
在目前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工商管理行为仍然存在着不足,使得目前的工商管理工作还不能够满足当前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需求,我们需要在明确市场经济发展与工商管理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通过管理组织结构的完善、工商管理者素养的提高以及工商管理制度的优化等多方面加强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中的有效运用。
作者:刘冀 王骄洋 杜恺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娜.探究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J].科技资讯,2016(10):65+67.
[2]孙仲尼.探究工商管理中案例的作用与知识转换情况[J].中国商论,2015(29):140-142.
[3]张诗慧.浅谈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J].品牌(下半月),2015(11):94.
[4]路宜昌.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6(15):251.
信号一:政府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统计显示,目前,中国95%以上的商品资源由市场来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已超过99%。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达到73.8%,早已超过市场经济临界水平(60%),毫无疑问属于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说:“由计划向规划转变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又一个历史坐标。规划的特点就是从具体、微观、指标性的产业发展计划向宏观的国家空间规划转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从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中跳出来,转为对经济的宏观调节。规划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决策,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具体活动不具有约束力。可以预见的是,对于大多数行业来说,规划将主要运用市场机制,由企业自主决定投资方向,投资效益将成为引导资源流向的决定性因素。在发挥国家规划对资源配置的指导性作用的同时,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将得以充分发挥。
信号二:过多过细的量化指标将被淡化,政府更加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调控计划经济时期,国家要通过计划逐一配置重要资源,所以各项指标定得非常细。陈耀认为,过去我们制定的微观具体产业发展计划,更多属于市场、企业和资本自我调整的内容。而在市场配置资源的今天,规划将突出宏观性、战略性和指导性,规划指标少而精,而且总体上是预测性、指导性的。从“计划”到“规划”,体现了从微观向宏观、从直接向间接、从项目管理向规划管理的突出转变。
专家预测,“十一五”规划将凸显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调控,比如以科学发展观为红线,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调考虑资源承载能力,为谋划中国未来五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提供一幅清晰的“路线图”。
信号三:克服“越位”和“缺位”,政府职能转变迈出新步伐“‘十一五’规划将强化社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方面的指标,并成为配置财政、税收等公共资源的重要依据。这是政府转变职能,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需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如此评价这种变化。
应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领域的内容减少了,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内容充实了,规划侧重点的这一变化,对应的是政府职能的转变。“由计划到规划,表明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陈耀说。
(1.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北京 100020;2.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87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快速的经济增长,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经济质量和经济效益都有了显著提高,人均收入、财政收入也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都大幅提升。然而因为我国独特的制度和环境,经济增长模式也与西方国家的发展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如何解释这种变化,即何种因素推动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是许多学者所关心的问题。本文针对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几种代表性观点进行了梳理,并做了简要评析。
关键词 :经济增长;动力;制度;生产要素
中图分类号:F123.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1-0241-02
一、引言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向了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经济总量位居全球第二,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一,财政收入迈过10万亿大关,经济年均增长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综合国力和影响力都大幅提升。因中国独特的历史和独特的制度,中国经济模式自然不是完全按照成熟资本主义国家的方式来运行,而现有经济增长理论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然探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机制就显得非常必要,这也隐含着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与现在发达国家的增长模式是否不同的争论。
二、关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几种代表性观点
从一国经济增长来看,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来自于劳动力投入、物质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而制度决定论却认为,制度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制度学派认为,只有实施有效制度,实行产权保护,刺激民间投资和技术进步,经济才可能持续发展。诺斯甚至认为即使没有技术进步,通过制度创新也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而中国近三十年的发展,正是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的时期,所以中国经济增长自然与制度创新有着重要的关系。
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是通过渐进式改革,而非激进改革之路。对于渐进改革的实质,樊纲[1]概括为“双轨过渡”和“增量改革”。樊纲认为改革不是简单的政府决策,而是一个社会内生的、整个社会共同选择的过程,中国之所以选择渐进式改革,是由于改革旧体制阻力较大,即无法进行存量改革时,只好先通过增量改革来发展新体制,随着增量改革的积累,逐步改革整个经济的体制结构,为“存量”的最终改革创造条件。先是农村改革,而后城市进行改革,价格改革由“双轨制”逐渐过渡到统一。正是这种改革方式,保持了经济避免出现剧烈的波动、社会陷入动荡,经济得以持续迅速发展。
与上述类观点类似,钱颖一[2]等也强调了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转型中有着重要作用。不同的是,他们强调了中国已存独特的M型体制结构对中国完成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作用。中国在M型组织中,层级的基层政府(农村地区的乡、村政府、城镇的区、街道政府)与其上级政府之间没有多少讨价还价的权利,但它们却有很大的自主权得以在国有部门以外建立市场取向的企业使地方政府得到发展。而且,地区之间争先致富的竞争也迫使地方政府容忍甚至鼓励私有企业的发展。极为有限的讨价还价能力与极大的自主权结合在一起,削弱了行政控制,强化了M型层级制内的市场活动,导致非国有部门得到迅速发展,市场力量逐渐增强,经济实力自然得到提升。
与上述观点不同的是,杨瑞龙[3]则着重强调了渐进式改革中体制内力量的主动改革,而其中扮演主角的就是地方政府。该理论认为中国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中国的制度变迁方式将依次经过供给主导型,中间扩散性和需求诱致型三个阶段。改革初期,中国的市场取向改革是在权利中心(中央权利部门)组织和领导下,通过行政命令和法律法规的强制下自上而下推进的,这就是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而这种制度变迁方式的成功取决于社会的各既得利益集团的结构力量对比,特别是“诺斯悖论”的出现,导致市场取向的改革难以进行。而地方政府可以成为沟通权利中心的制度供给意愿与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需求的终结,从而化解“诺斯悖论”,这即是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地方政府是中间阶段中的“第一集团”,而在地方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市场微观主体的力量不断壮大,当建立在排他性产权基础上的微观主体取代地方政府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时,我国就真正完成了市场经济制度的转轨。如果说改革初非国有经济力量的壮大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的话,那毫无疑问中后期政府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集团”,特别是财税分权后,直至今日,我国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由地方政府的竞争所推动。
上述理论都关注中国改革中各方力量(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博弈过程,主要分析了国内的制度创新是如何导致经济发展。但不可否认,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正处于经济全球化时期,中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正是充分了利用全球化所带来的正效应,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禀赋、有效配置国内资源,参与世界产品竞争和贸易。
林毅夫等[4]提出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正是分析了中国是如何在全球化过程中,利用本国的资源禀赋同时利用海外资金和技术谋求本国发展,也即通过利用“后发优势”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和全球市场竞争力。他们认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是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使得中国的比较优势得以发挥,而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因此可以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而这个过程因海外先进技术的进入,企业又可以利用后发优势,通过模仿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强本国产品竞争力。即中国的发展是选择了一条代价小、风险小又能及时带来收益的渐进式发展道路。而这条道路也是东亚四小龙得以崛起的原因。
对于中国经济奇迹的制度经济学解释,无一都表明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奠定在制度创新基础上的。正是制度的变迁带来了土地、劳动力、资本等各因素的有效配置,各要素的效率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但制度涉及一系列的安排,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制度安排必然有很大的不同,这必然导致发展特殊论,使理论失去共通性。另外从实证角度来看,也难以把制度内生化来衡量制度作为经济增长的源泉的作用。而现有成熟的衡量经济增长源泉的就是新古典增长理论,于是也有很多学者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出发,实证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在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的源泉多样,包括内生增长理论所描述的人力资本积累、技术创新和模仿、劳动分工的扩大、政府支付的外溢效应等等,但都不外乎强调经济增长包括资本积累、劳动的质和量的提高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1994年,克鲁格曼[5]通过计算东亚四小龙的全要素生产率得出了这些国家都是投资驱动型经济,而并没有任何的奇迹。这种观点和方法后来在中国流行,很多人试图通过计算中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判断经济增长的实质。
舒元[6]通过生产函数估算中国1952-1990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产率,认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0.02%,对产出的贡献率为0.3%;王小鲁[7]同样利用生产函数法估算我国1953-1999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认为1953-1978年间的全要素生产增长率为-0.17%,1979-1999年间的全要素增长率为1.46%,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4.9%;郭庆旺等[8]分别利用了索洛参差法、隐形变量法和潜在产出法估算中国1979-2004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得到的结果分别是-0.54%、0.954%和0.891%,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46%,同时要素投入增长对经济的贡献率则高达90.54%。以上实证结果都表明中国全要素生产增长率较低,即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要素投入增长,是一种投入型增长方式。
试图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来寻找中国经济的源泉也遭致诸多批判。一种观点认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度量中不但包括了所有没有识别的带来增长的因素,而且也还包括了概念上和度量上的全部误差,因此用于衡量经济增长有很大局限性。[9]另一观点则认为常见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法没有考虑到新兴经济国家和地区(比如中国)应有所区别,因为没有认识到这些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投资方向有所不同,而这两者的技术进步机理不同。如果考虑到这些因素,中国的经济增长效率事实是在提高的。[10]
以上各种关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观点都从一个方面来论述,要么突出制度创新的作用,要么就是从经济增长的直接源泉—生产要素角度来分析。当然也有一些研究关注制度、生产要素、技术进步等综合作用,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多种因素共同的结果。有的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是同时受经济转轨、新古典式增长和二元经济结构三方面影响。[11]有的则把制度因素增长模型,同时实证检验生产要素和制度等对经济的影响,认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产权制度都有效力,而现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则来自于产权制度。[12]这些方法都试图以一种多因素的视角来剖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但理论自洽性和研究方法上尚未统一,仍存在诸多缺陷。
三、结束语
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了30多年,这是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但是对于这种增长的动力究竟是什么,仍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尚未形成统一观点。有的人会同意中国是通过一条特殊的道路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而有的则认为中国的增长就是生产要素大量投入而发生的,并无任何特别,并且现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也有助于预测经济是否能够持续快速发展,但上述诸多理论仍然表明由于分析方法、关注视角的不一,尚难有统一的理论框架来解释这种奇迹。或者正是因为中国国情的复杂性,经济增长也是在各方面力量博弈的动态进行,所以根本难以从一个角度来解释中国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
参考文献:
[1] 樊纲.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2] 钱颖一,许成刚.中国的经济改革为什么与众不同[J].经济体制与社会体制比较,1993,(10).
[3] 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J].经济研究,1998,(01).
[4]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 Krugman Paul: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Foreign Affairs,Vol.73 No.6 (1994),pp.62-78.
[6] 舒元.中国经济增长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7] 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2000,(07).
[8]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经济研究,2005,(06).
[9] 郑玉歆.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及经济增长方式的“阶段性”规律[J].经济研究,1999,(05).
[10] 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2003,(08).
[11] 吕冰洋,于永达.要素积累、效率提高还是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东西分析[J].经济科学,2008,(01).
关键词:县域经济;σ收敛;绝对β收敛
中图分类号:F127;F2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11.0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11-14-03
一、引言
贵州省是我国西部地区典型的欠发达省份, 2009年全省人均GDP仅为10309元,排在全国倒数第一。由于省内各区域间自然条件、经济基础、文化环境等差异,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均衡,例如2009年贵阳市南明区人均GDP高达34864元,而黔西南望谟县人均GDP仅为3803元,仅为南明区的1/10。因此,分析贵州省区域空间收敛性,深入了解其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对促进贵州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省县域经济收敛性研究较少,且大多是定性分析。何康宁(2006)认为“工业化、民营化、特色化、城镇化”是贵州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张文红(2009)将贵州县域经济按经济强县、一般县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进行分组,分析了第一产业对当地GDP的影响,得出经济越落后的地区,其国民生产总值对第一产业产值的依赖性越强,贵州传统农业整体发展的潜力已经不大,必须发展现代农业。陈厚义,刘斌(2010)对贵州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不足和存在的优势进行分析,认为贵州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化现象突出,产业结构有待优化。臧忠卿(2007)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贵州省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排位和分类,认为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需要缩小地区差异。刘群、王颖(2006)对贵州全省87个县级区域,选取反映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8个重要指标,比较县域经济发展差异。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1.研究区域与空间单元的选取
由于六盘水市钟山区于1988年建区,为保证样本空间单元的一致性,本文研究时间跨度从1988年到2008年。同时,由于贵阳市行政区划的调整较为复杂,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和空间单元的一致性,将贵阳市市辖区作为一个空间单元处理。同理,遵义市的汇川区1995年建区,将其于红花岗区作为一个空间单元“遵义市辖区”处理。因此,本文的县域空间单元为80个县级行政区划、“贵阳市辖区”和“遵义市辖区”共82个空间单元。
2.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以贵州各个县级空间单元的人均GDP为研究变量,数据全部来自《贵州六十年》,研究的时间跨度从1988年至2008年。同时,以2008 年为基年,进行物价指数调整。“贵阳市及市辖区”和“遵义市及市辖区”数据,通过当年全市数据减去下辖各个县(县级市)数据,再除以当年全市人口(除以下辖各个县人口)计算所得。
三、贵州县域经济收敛性分析
1.贵州省县域经济σ收敛性分析
所谓σ收敛,是指地区间经济变量随时间变化而出现差异缩小的趋势(barro,1991)。对于σ收敛一般采用静态分析法,对各地区各时期的横截面数据进行离散度指标的计算,常用的方法有变异系数CV、区间基尼系数、区间泰尔系数等。本文采用变异系数分析法,首先,分别计算贵州省各年人均GDP样本均值、样本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其结果如图1和表1 所示:
从图1及表1中可以看出:
第一,从总体上来看,贵州省人均GDP变异系数呈先减小,后增大的“U型”趋势。第一阶段为1988年至1996年,变异系数从1988年的0.634,缓慢降到了1996年的0.575,在过程中略有波动,但变异系数波动幅度较小。第二阶段为1996年至2007年,变异系数迅速从1996年的0.575增大到2007年的0.759。从1996年开始,贵州省县域经济出现明显的分化,区域差距不断扩大。
第二,贵州省经济分化时间点晚于全国5年。1996至2001年为贵州快速分化期,变异系数从1996年的0.575迅速增大到了0.719。由于我国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在这过程中,导致了较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分化。国内研究基本认为,我国在1991年前后出现了经济分化,且1991年至1996年间区域总体差距扩大(林毅夫,2006;魏后凯,2007)。
第三,2008年出现“拐点”。2008年贵州人均GDP区间变异系数为0.717,相比于2001年至2007年的稳定增长趋势,出现了突然“掉头”,低于2001年的0.719。可能在未来,贵州省区域经济会出现收敛性的趋势,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2.贵州省县域经济绝对β收敛性分析
β收敛是指区域经济平均增长率与其初始经济水平负相关。(Barro,Markiw ,1991)存在β收敛,这意味着经济落后地区有着较快速的经济增长水平。同时,Barro等人还证明了β收敛是σ收敛的必要非充分条件。(Barro,1992)。另外,由于不同地区经济的异质性,既资源禀赋、发展路径以及文化、地理等原因,可能会在绝对β收敛回归中出现遗漏变量偏差,于是Mankiw(1992)、Islam(1992)等人结合内生增长理论,加入人力资本等条件变量,只要初始发展水平变量的偏系数为正,就说明该区域存在“条件β收敛”。我们采用绝对β收敛的研究方法,如上分三阶段研究贵州省县域人均GDP绝对β收敛性:即1988年至2008年整个研究区间;1988年至1996年;1996年至2007年。
估计方程为,参考Barro(1991)
其中μit为误差值,C为常数,由上式可知:β值的大小取决于初期的人均实际GDP值,而与其他参数的变化无关。因此,由上式测算出的系数实际反映的是一种绝对β收敛。使用Eviews3.3估计,结果如下表:
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得出以下三点:
首先,总体看,从1988年至2008年,贵州省县域经济的经济增长率与期初的人均GDP存在负相关关系,高收入地区与低收入地区间人均GDP差距大约以每年0.832%的速度缩小。表明自1988年以来,贵州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收敛性,高收入地区的人均GDP增长较慢,而低收入地区的人均GDP增长却较快,各地区间经济增长有收敛的趋势。但该模型显著性不强,缺乏解释力,故需进一步对贵州省经济增长过程分时段进行分析。
其次,从1988至1996年期间,贵州省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绝对收敛性。该时期低收入地区以每年1.45%的收敛速度在追赶高收入地区,这与很多学者研究中国区域间的收敛系数十分接近。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集中在农村,而经济落后地区绝大多数是农业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此项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快速发展,缩小了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带来了地区间经济差距的减小,经济增长呈收敛性。
最后,从1996至2007年期间,贵州省县域经济的经济增长不存在绝对收敛性。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经济体制改革的(下转36页)(上接15页)重心逐步转移到城市,而以自由竞争为特色的市场机制能够促使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充分利用市场机遇,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但市场经济却使经济基础条件较差的地区较难抓住市场机遇,较难应对市场挑战,经济增长的势头必然削弱,进而拉大了和较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在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必然出现分异现象,所以该阶段的经济增长过程就不存在绝对的收敛性。其条件β收敛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四、结论
第一,从整体上看,贵州省县域经济出现以1996年为分界点,呈现先收敛、再发散的“U型”趋势。与我国经济收敛趋势分界点相比晚约5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贵州省市场经济起步比全国晚5年左右。
第二,1988年至1996年,贵州省县域经济出现绝对β收敛,落后地区大约以每年0.832%的速度追赶较发达地区。但是这种收敛趋势并不明显,落后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并未明显高于较发达地区。
第三,1996年至2007年,贵州省县域经济差距出现分化,县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不存在绝对β收敛性,需进一步研究其条件收敛状况。
第四,在2008年,贵州省县域经济差异出现一个明显的“拐点”,县域差异出现下降趋势。具体原因尚待进一步分析。
参考文献:
[1] 石风光、杨文举.经济增长收敛的计量研究评述[J].经济问题,2008,(06).
[2]刘强.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J].经济研究,2001,(07).
[3]张胜、郭军、陈金贤.中国省际长期经济增长绝对收敛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1,(06).
[4]马栓友、于红霞.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收敛[J].经济研究,2003,(03).
[5]徐现祥、李郇.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趋同分析[J].经济研究,2004,(05).
[6]张焕明.扩展的Solow模型的应用: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性趋同[J].经济学季刊,2004,(03).
[7]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3,(03).
[8]魏后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J].中国工业经济,1997,(03).
[9]杨开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研究[J].经济研究,1994,(12).
[10]林毅夫、蔡日方、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1998,(06).
[11]林光平、龙志和、吴梅.中国地区经济σ-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04).
【关键词】经济单位 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 无差异曲线 均衡价格 效用
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它对人类行为的目的与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资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强调了资源的稀缺与选择的问题。人们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必须做出多种多样的选择,使绝对稀缺的经济资源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合理利用。根据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的不同内容,可将经济学划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本文就微观经济学研究进行一些综合性的探讨、论析。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诸如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等。通过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在微观经济学中,任何商品的价格都由商品的需求和供给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应用分析,通常被当作微观经济分析的出发点,而微观经济学分析所涉及的经济变量都是个量,主要从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分析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分析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三个层次上逐步深入的。这种由个别到一般再到全部的总结、推导,形成了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合乎理性的人”完全理性、完全信息、完全竞争三个基本假设是整个微观经济研究的前提。两种分析方法均衡分析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相对稳定,二是相对最佳。各种理论所寻找的最佳答案,最终都是在某种均衡状态确定了它。对于边际分析的方法,要想确定问题的最佳解答,必须考察经济变量在原有水平即边际上所发生的微小变化,以明确事物向最佳状态发展变化的趋势或方向,直至达到极值。需求曲线、供给曲线确定单一变量,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得到供求定理的过程,以及弹性概念的提出及应用都为各种问题的研究、解决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值、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值是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基本特征,它表明了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的规律。微观经济学中,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相互影响构造出了市场的均衡状态,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分别是以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分析作为依据的。效用论分析需求曲线背后消费者的行为,并从中推导出需求曲线,因而效用论也被称为消费者行为理论。分析供给曲线背后生产者的行为理论,从生产者行为的分析中推导出供给曲线。将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结合在一起,并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结果表现为产品市场中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相互作用及结合结果,即可分析出产品市场的均衡状态。
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欲望能力的一种主观心理评价。运用效用论中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分析得出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即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可推导出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同时可得出消费者剩余的概念,表示一种愿意支付与实际支付的差额,代表着一种状态。效用论的序数效用论从消费者偏好进而应用无差异曲线细化分析出消费者消费行为。应用无论在函数形式上还是在曲线特点上都非常的相似的长期生产理论等产量曲线与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无差异曲线,再由边际技术替代率和预算线共同推导出序数效用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即所购买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与之对应,由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企业预算线)推导出既定成本条件下产量最大化,既定产量条件下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以及原理相对应的消费者的价格―消费曲线、收入―消费曲线,生产者的扩展线,规模报酬及规模报酬曲线,而规模报酬的变化又是规模经济与不经济的一个特例。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再由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补充了不确定性下消费者的行为。生产者行为理论从企业的本质分析各种类型的生产函数,再由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分析得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正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与之对应的长期成本可推论出长期生产技术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是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的决定因素,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特征又决定了长期边际成本也呈先降后升的U型特征。长期成本曲线是在短期成本曲线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规模,选择最优后推导出来的。
完全竞争市场和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内容构成了市场结构理论。市场论的中心是分析不同类型市场中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决定。在各种市场的类型以及划分市场类型的四个主要因素中,第一市场上厂商的数目和第二产品的差别程度是最基本的决定因素,第三个因素对价格的控制是第一、二因素的必然结果,第四个因素进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序是第一个因素的延伸。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取决于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决定了市场的需求曲线,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决定了市场的供给曲线。收益取决于市场对其商品的需求状况,成本取决于厂商的生产技术方面的因素,收益和成本决定了利润。不同类型的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是不同的,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最有效率的市场类型,为其他类型市场的经济效率分析和评价提供了一个参照对比。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供给曲线及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推导得出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三种类型中,垄断市场的垄断程度最高,寡头市场居中,垄断竞争市场最低。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即论证市场经济能够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微观经济学以需求、供给和均衡为出发点,通过效用论研究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进一步得出市场的需求曲线。生产论、成本论和市场论主要研究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推导出生产者的供给曲线,进而得出市场的供给曲线,就可以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完全竞争市场最优,垄断市场最差,而垄断竞争市场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市场,寡头市场比较接近垄断市场。在所有个体经济单位追求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一个经济社会如何在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下实现经济资源的配置,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寻求最优值是人类经济生活中的第一宗旨和目标,而微观经济学说和微观经济研究是总结、指导、实现这一宗旨和目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但是,认知和研究的局限性、人类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多元性,决定了对现实经济不能简单地以帕累托最优理想状态应用“看不见的手”原理去研究、推理每一个家庭都具有一系列反映该家庭对两种物品的偏好的、向原点突出的无差异曲线及一系列代表生产任何一种产品所需的劳动和其他投入品的有连续性或平滑的等量曲线,存在经济中任何一个部门的一系列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存在生产过程中一切投入品的一系列的边际物质产品曲线。我们只有以客观、辩证、唯物的方法,深入市场经济社会实践,总结、认知市场经济社会内在的运行和发展规律,反过来指导、推动市场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方能达到微观经济学说和微观经济研究的真正初衷。
【参考资料】
[1] 钟世洪:微观经济学教程[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
当天,原商务部副部长、中国对外贸易中心理事长张志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北京市社科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弘等都在论坛上作了专题演讲,为海珠区的会展经济及总部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在中国会展经济年会召开的同时,“中国会展经济2007年度大奖”颁奖仪式也在热烈的气氛中举行。当天共颁发了“最具品牌影响力的民营会展企业”、“最佳中外会展合资公司”、“最佳展具制造企业”等十个大奖,而压轴奖项――“中国会展名区”由广州市海珠区光荣夺得。
广州作为国内三大会展城市之一,在展馆建设、展会规模、展览服务水平等都走在全国前列。海珠区作为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所在地,自广交会落户以来,会展业在海珠区不断发展壮大,至2007年,海珠琶洲地区展馆可供展览面积达到25.3万平方米,落户的品牌展会50多个。去年,海珠区会展业直接经营收入占全市的六成,海珠区已成为广州市的会展业中心。
海珠区区长姚奕生表示,今后一个时期,海珠区将把握机遇,全力为一流的会展打造一流的交通、一流的生态、一流的服务,推动会展经济和海珠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三个一流”概括来说就是:
“一流会展”必须有“一流交通”。目前琶洲对外联系的新港东路、科韵路、华南快速干线、环城高速等主干道和高、快速路以及华南大桥、琶洲大桥、东圃大桥等主要对外联系的桥梁均已建成通车,连接琶洲与珠江新城的猎德大桥正在建设,计划今年通车。海珠区目前拥有15座跨江大桥,与周边各区紧密相连;地铁2、3、4、8号线均将穿越海珠区。琶洲岛和海珠区便捷的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
小学科技论文参考文献:
[1]刘晖.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绩效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
[2]卢永艳.基于面板数据的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D].东北财经大学2012
[3]张红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平抑机制: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经济增长与政府行为选择[J].管理世界.2004(04)
[4]林光彬.等级制度、市场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J].管理世界.2004(04)
[5]林毅夫,蔡日方,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1998(06)
[6]仇立平.社会阶层理论:马克思和韦伯[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5)
[7]李雪松,詹姆斯·赫克曼.选择偏差、比较优势与教育的异质性回报∶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4(04)
[8]蔡增正.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证依据[J].经济研究.1999(02)
[9]彭玉琨,张捷,贾大光.教育平等理论内涵分析与促进教育平等进程策略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1998(06)
小学科技论文参考文献:
[1]刘文帅.关于暗物质与暗能量统一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2]梁周昌.怒江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物理合作学习教学的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3]张云.focusonform对中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9
[4]赵婧.乌海市高中英语课堂文化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反思[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5]赵瑶瑶.复数的历史与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7
[6]潘婧.高中英语课堂中文化教学现状的调查[D].东北师范大学2010
[7]赵瑶瑶.复数的历史与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7
[8]祝露.高中写作教学设计探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3
小学科技论文参考文献:
[1]都阳,JohnGiles.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冲击对家庭教育决策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6(04)
[2]薛海平.义务教育学校和家庭联合生产机制实证研究[J].教育与经济.2013(06)
[3]魏下海,余玲铮.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只是线性关系吗[J].财经科学.2009(10)
[4]薛海平,王蓉.我国义务教育公平研究--教育生产函数的视角[J].教育与经济.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