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17:08:3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加快数字经济建设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新时期;互联网经济;发展环境;发展策略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在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我国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计算机及其它信息化时代产物的普及促使着整个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不得不说的是,信息化时代大背景之下,人们生活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而互联网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正在焕发着强烈的生命活力。并且在不断的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转型。因此,我们对互联网经济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所以,对新时期如何营造更好的互联网经济发展环境研究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一、互联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将会从政府、企业两个方面对现阶段互联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总结,并且将会从沿海各个发达省份的成功案例中总结经验,以发现发展过程中的不足。经过研究、分析、比对将互联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政府监管
首先我们将从政府调控机制、财政税收和电子政务三个方面对互联网经济发展情况做出总结。其主要发展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因为我国的人口众多,各个企业众多,行业类型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这就使得互联网经济协调机制的建立、面临着众多的困难,机制建立进程缓慢,机制建立不够完善。因此在这一方面,政府应该通过宏观调控以及具体政策的制定建立政府主导地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过分析现阶段的互联网经济建设现状可以发现,现阶段的互联网经济建设存在着发展明显不均衡的问题,尤其在我国西部地区。这一部分的互联网经济建设相比于沿海互联网经济发的展,用“空白”形容也不为过。因此对于这一部分的互联网经济发展更需要统筹协调、推进发展。由于互联网经济对于不同行业所产生的作用也不相同,因此需要进行分类发展、协调推进。现阶段,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已经完成了一批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但截止目前,这一批公共平台并没有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而,对于这类公共平台的建设应该主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主。在市场有相应的需求之后才对市场提供相应的服务,而并不是由政府全盘包办。总而言之,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政府的支持下发展建设互联网经济。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互联网经济发展中的审批项目较多,政府在这一方面的工作程序和效率还有待革新。一方面,整体的互联网经济发展中的财税政策激励创新效果还需要不断的检验。不仅要为行业中发展较好的企业锦上添花,更要为中小型企业及互联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企业“雪中送炭”。国家和各个地方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为中小型企业的互联网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同时政府还应该积极的面向大学生和社区,宣传已经出台的创业扶持政策。让更多的青年才俊可以加入到创业当中,并最大程度的享受政府支持。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在相关政策的支撑下,便可以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另一方面,电子政务网站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以好很好的满足政府网站的办公。但是针对企业和公民个人的电子政务并没有真正实现“一站式”业务的在线受理办理。民众仍然感觉办事效率低不方便。
2.产业集聚
一方面,我国的互联网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互联网产业缺乏国际领军企业,并且互联网经济的国际领军企业大多集中北京等一线城市。虽然我们有了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概念,有了互联网经济发展的产业。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互联网经济产业链。也没有结合传统工业发展出具有传统工业个性、优势的互联网经济。另一方面,我国的传统工业正在由线下逐渐转变为线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工业正在进行着两极化的融合。但是却缺乏有鲜明时代意义、社会意义、代表价值的商品及在线品牌。在全国范围中小微电商众多,而中小企业与农村电子商务意识不强。
二、新时期如何营造更好的互联网经济发展环境
1.营造环境的总体思路
我们将会按照一带一部的战略定位和两极化融合的总体要求,来提升网络宽带化及应用智能化水平。并且将会以此为基础,加强政府的政务公开、政务完善、市场监控等工作。保证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加强互联网经济发展环境下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在电子政务、互联网产业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之下,大力推进全国的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让社会大众共享互联网经济发展成果。
(1)智慧中国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首先应该树立数字化中国的发展目标,以此为基础为企业的互联网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技术平台。那么我们需要做到信息基础设施完备升级,大幅提高互联网网速,推进三网融合,建设云计算服务平台等工作。实现智慧中国下的智慧城市信息共享及应用普及,政府服务民生和社会事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大幅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大力推动乡村信息化建设。加强政府企业公民大数据信息共享应用,推进物联网应用与智慧城市建设。
(2)产业聚集
为营造更好的互联网经济发展环境,我们需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建立一个良好的互联网经济产业链。打造一个新的千亿互联网集群,建立国际化的数字制造与服务产业。要在电子信息行业、汽车生产等行业寻求发展机遇。并且大力的发展卫星定位与直播等集成芯片产业、机器人制造新产业。积极培育智能硬件、物联网制造与服务业,鼓励创业创新。
(3)国商在线
鼓励中小企业积极的进行转型升级,增强国有商品的在线传播与销售,建设全国性质的专业型性商品批发市场。并且在发展中要不断的推进线上线下的资源整合,为实体经济拓展销售渠道。鼓励农民进入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培育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2.战略重点
(1)智慧城市公民服务工程
加快发展新的第四代移动通信,大力提高互联网的网速,推动三网融合,提高网络间的信息交互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利用率。促进第三方移动支付在公共交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广泛。保证政府数据在风险可控原则下最大限度公开人口、地理信息、交通、环境、医疗等城市的各项数据,明确公开数据的条件、规范和保障。
(2)移动互联文化产业跨融建设工程
推动互联网技术与社会文化的融合发展,鼓励数字出版、数字教育、数字视听、数字游戏、数字动漫等数字内容的原始创新,积极培育数字内容产业骨干企业。加快培育网络传媒内容和手机传媒内容新业态,加快培育数字内容品牌,重点建设数字出版基地。
三、结论
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已经让我们告别“旧时代”走向新时代。而无论我们处于哪一个时代,我们都不能忽略了经济建设。经济是发展的命脉,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一个时代拥有着一个时展的特色。我们应该结合时代特征进行经济的发展,这样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并且可以在复杂的经济市场中长期保持有高强的行业竞争力。虽然现阶段的互联网经济建设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发展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互联网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政府和企业应从不同角度发挥本职优势,在此基础上积极沟通配合,为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共建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影强.“十三五”时期我国由互联网大国~向强国的战略选择[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5~2016)[C].2016:6.
[2]黄志军,曹东坡,刘丹鹭.互联网经济、制度与创新价值链--基于人力资本与制度发展指数的测度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09:26-39.
[3]孙晓.中、美、日、韩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5.
[4]周柱.互联网Web2.0时期区域媒体网站的运营策略思考[D].湘潭大学,2008.
[5]罗文.互联网产业创新系统及其效率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6]孙中伟,张兵,王杨,牛建强.互联网资源与我国省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03:44-48.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苏南地区;经济建设
中图分类号:G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312-02
早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高校图书馆就开始向社会开放,如今,美、英等欧洲国家的一些高校图书馆都把向社会服务明确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他们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高校图书馆是公共文化资源的一部分,向社会开放是高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高校图书馆自身服务发展的方向。
一、苏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伴随着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苏南地区的经济模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最近几年,它的经济高速发展赢得了全球瞩目,目前,苏南地区的经济总量占到全国的10%左右。但是,自“十五”发展时期以来,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遭遇到市场、资源的双重约束,生产总量扩张与效益下降的状况同时存在,环境破坏状况不断加剧等。如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无锡国土面积是新加坡的10倍,但土地产出效益只有新加坡的5%~10%,“十五”期间,无锡经济增幅达15%,年均用地却高达8万亩。这既是产业水平的差异,更是科技发展水平的差距[1]。《2007长三角蓝皮书》指出:苏南地区经济的发展缺乏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强有力的支撑和推进,主要表现为促进苏南地区创新发展的制度机制不够健全,企业创新发展动力严重缺乏,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相当稀缺,创新发展的协作体系不够完善等[2]。特别是作为经济发展创新前提和基础的高等教育,其所蕴涵的自主创新动能远未得到充分发挥,形成了很大的人才和资源的浪费。从2007年开始,苏南地区以全球视野谋划新一轮大开放、大发展,那就是要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融入世界经济。
二、苏南地区高校图书馆服务校内读者的现状
苏南地区是全国经济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全国高校云集、文化发达的地区之一。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高校图书馆也随之成为面向全民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然而目前苏南地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大都处于封闭、被动的状态中,服务对象大都限于校内师生,这与学习型社会提倡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一体化模式相距甚远。2002年2月21日,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21条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力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3] 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一方面是图书馆纸质图书和纸质期刊的借阅量逐年递减,尤其是2006―2009年,每年递减率达到20%。另一方面是图书馆馆藏在逐年扩大,每年以生均4册书的速度递增。然而同时图书馆队伍却不断扩大,人均工作量越来越少。现在很多高校由于连年扩大招生,收藏的信息资源从种类到数量都处于快速扩张阶段。而校内读者的阅读需求跟不上,大量的信息资源被“束之高阁”,浪费了高校每年投入的大量购书经费和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
三、苏南地区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苏南地区稠密的公路、水路和铁路网把苏南五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截至2008年3月,江苏省共有高等院校图书馆113所,苏南地区占有78所,占69%;其中 “211”工程参建院校图书馆10所;“985”工程参建院校图书馆两所。这一地区的南京市有高校图书馆43 所;其中包括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之一的南京大学图书馆,教育部外国教材中心、江苏省西文图书采编中心的东南大学图书馆等一批国内和省内知名的高校图书馆;除此之外,苏南五市还有遍布城乡,学科专业齐全的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38所[4]。
(二)丰富的馆藏资源
苏南地区高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都在百万册以上,有些甚至达到近五百万册;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也在50万册左右。目前,江苏省高校图书馆都使用了计算机管理系统。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有面向全省高校重点学科的外文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数据库的保障系统;有高校图书馆联合采购的方式和建立本地镜像的方式,面向全省高校图书馆提供网络服务的数据库资源建设,提高了全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水平[5]。
(三)人力资源的保障
随着各高校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的扩大提高,苏南地区高校图书馆在不断加强现有图书馆员培训的同时,还不断引进各学科各专业的优秀人才,因此,苏南地区高校图书馆一般都拥有高素质的图书馆人才队伍,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全馆有正式员工93人,其中包括图书情报专业技术人员50余人,中高级职称近50人,17人具有硕士学历。从学科专业分布看,涵盖有文、理、工等各学科毕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苏南地区高校图书馆优秀的人才队伍为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力的条件,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保障。
四、苏南地区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具体措施设想
(一)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力度,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
苏南地区高校图书馆,首先,应以优化本馆纸质文献资源为基础,严把采购关,保证文献资源质量,围绕本校重点学科和当地经济建设需求,合理配置中外文期刊资源。其次,重点加强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本着适用的原则,作好信息资源的分级开发,为苏南地区的用户了解使用文献信息提供有效的导航途径;编制系统的文摘、书摘等,方便用户对信息资源的取舍;注重信息资源的有序化、系统化的开发,使用户快速了解某一学科、某一领域的历史回顾、学科进展和发展展望等。合理建立与该学科相关的成果数据库、论文数据库、题录数据库、人才数据库等,并通过各类搜索引擎、互联网信息整合系统,建构统一检索平台和分布式检索系统,为重点学科的教学科研及本地的经济建设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6]。
(二)建立苏南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优化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2009年,文化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下达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基层的意见。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经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但高校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仍不尽如人意。苏南地区高校图书馆要为当地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就必须加强建立苏南地区高校联盟:即结合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状况、信息资源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客观实际,根据当地经济建设的需求,建立苏南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数字信息资源协调化、集成化体系,协调资源采购方案,优化资源配置,避免资源重复建设,解决好信息资源分散性与经济建设信息需求多样性的矛盾。切实加强苏南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下的联合编目、跨库检索、馆际互借、联合参考咨询和数据库建设。利用互联网加快信息交流与反馈速度,真正实现高校图书馆联盟下的资源共享。
(三)丰富和完善特色馆藏,满足用户对特色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
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满足所有用户不同层次的需求,因此,苏南地区高校图书馆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也必须走特色化道路。如江苏科技大学图书馆,可以立足于该校拥有的七十多年传统的船舶海洋工程资源特色,一方面积极参与所有船舶海洋工程行业的产学研服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收费服务或押金等信用方式,向苏南地区所有船舶海洋工程方面的科研团体和个人用户开放。高校图书馆为了便于管理,可以采用读者信用等级认证,有系统、分层次、分阶段地开展社会服务。再如,以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保护、发展为特色的河海大学图书馆,和无锡市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为特色馆藏的江南大学图书馆,以及遍布苏南城乡的各级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拥有特色馆藏条件,拥有地域环境优势,更应该积极与当地企业合作,采取行业组织的合作化方式,努力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工程建设[7]。
(四)创新服务体系,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多渠道的文献信息服务
确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高校图书馆作好社会服务工作的基础。苏南地区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必须创新服务体系,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多渠道的文献信息服务。第一,落实学科馆员研究专题科技查新和定点跟踪服务。根据本学科研究的专业方向,及时跟踪动态信息,开展国际联机检索的科技查新,预测本研究专题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为用户提供所需信息资源的代查、代借、代复制以及电话E-mail、QQ、MSN、BLOG预约跟踪服务等。第二,利用网络导航,保障数字资源的有效使用。建立完善的网络监控体系,将本校图书馆的学科信息导航系统,及时链接国内外本领域相关站点提供的最新进展与成就的信息,如相关机构、专业协会、学科专题网以及学专业人士创建的优秀博客等。第三,加强与基层、公共图书馆合作,从图书、数字文献设备、人才队伍等方面,支持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有条件的图书馆还要根据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实际需要,设立图书馆员培训基地,利用高校图书馆自身优良的人力资源,帮助基层、公共图书馆系统培训图书馆业务骨干,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社会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焦然,徐机玲.苏南经济为何有较强的“抗震性”[N].新华日报,2009-08-19.
[2]王荣华.2007年:创新长三角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8-22.
[3]张红燕.关于高校图书馆向外来务工人员开放的思路[J].继续教育研究,2008,(10):84-85.
[4]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中国高校图书馆大全[M].石家庄:印刷工业出版社,2008:458-555.
[5]赵乃.电子期刊管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226-227.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由于长期在传统经济体制影响下,致使我国的高速公路发展滞后于发达国家。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的高速公路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尽量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已位居世界前列。虽然我国的高速公路发展速度较快,但因其各地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同,所以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上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如何能让我国的高速公路更好、更快的发展起来,带动经济的快速进步,这就需要把现代通信技术科学的应用到高速公路的建设当中来,这是当前需要业内人士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现代通信技术
经济的提速,也使科学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随之也带动了高速公路建设的现代通信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在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运营、管理当中现在已普遍采用卫星定位系统、数字地图技术、gis等相关通信技术,并很好的实现了各项技术的相互融合,从而推动了高速公路智能化的发展速度。
将现代通信技术中的卫星定位系统,数字地图技术运用到现代高速公路中来,保持了高速公路各管理部门之间的通讯快捷顺畅,并将高速公路的内部各部门和外界密切的联系起来。作为交通专用的通信网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交通信息的传输载体,现代通信技术为各种网络服务和高速公路中重要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动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在高速公路的建设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果,高速公路干线基本上覆盖了我国的大部分区域,在高速公路工程中,通信技术的应用比较广泛,对于高速公路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信息化本文由收集整理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传统的通信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形势需要,所以要对通信技术进行改革,利用现代先进的通信技术,对高速公路进行科学化的网络信息管理工作,为高速公路向智能化管理方向发展奠定基础。
2.现代通信技术与高速公路应用发展与融合
2.1卫星定位技术
卫星定位技术已经在我国大部分领域中都有所应用,在高速公路建设中亦是如此,并且应用的范围比较广泛。比如说在工程建设的初期,可以利用卫星定位技术进行野外勘探工作,对于桥梁的定点工作和对汽车进行的监控等,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为高速公路建设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2.2数字地图技术
在这个数字时代,大量的现代化的处理方式都与数字有关,可以说,数字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符号。在这一点上,我国国内与国外的发展史不同的,因为在国外,数字地图已经非常完善,而且形成全国的网络式的分布,对于在高速公路上的人来说非常具有指导性,相反,在国内,我们的数字地图还不完善,突出表现在没有全国统一的数字地图,大多是个人的自主研发,生产,相较于国外,数字地图的指向性功能就大大减弱了。
2.3公路数据库与技术
在我国公路数据库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公路实际上的发展的需求,我们通常说的gis通信技术是适用于地理空间的数据的计算机系统中,而我国的高速公路具有线性的地理特征,这一点使得gis技术在高速公路的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4枢纽站得休息和服务技术。
在这项技术上,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因为,我们的高速公路系统虽然建成了很多的枢纽站,但是仅仅是建成,相关的服务体系还没建成,在这一点上同样重要,因为,现代的发展更加的注重以人为本,体现人的自我意识的提升,所以,建立枢纽站,可以大大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为整个高速公路系统的建设添砖加瓦。
3.我国现代通信技术与高速公路发展应用成果与局限性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高速公路的建设也有了显著的提升。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在高速公路方面结合了通信技术中先进的技术,对高速公路的经营管理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运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在高速公路的经营发展和维护中,可以提高运行效率,减少了事故的发生率,并且节省了大部分的经济成本,对我国的财政也缓解了压力。
通过现代通信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为我国的高速公路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我国在通信技术上的起步较晚,所以一些核心的技术发展的还不够完善,在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就不相适应,那么在高速公路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就会存在隐患,对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同时由于这种技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并且具有很高的风险性,为我国的财政增加了压力,不利于下一步的发展。
4.解决方案与展望前景
鉴于我国通信技术运用到高速公路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自己粗浅建议:
(1)政府应坚持多种投资融资的策略,鼓励各种社会主体参与到现代通信技术的研发,实现关键领域国家控制,多种投资融资策略并行的体制,进一步减轻国家财政压力。
(2)国家应出台各种鼓励优惠政策,支持核心技术的研究,鼓励将现代通信技术不断完善,促进将现代通信技术运用到高速公路建设中的进程,使科技转化为动力的进程加快。
(3)不断研发核心的通信技术,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自我突破,自力更生,不断完善现代通信技术,不断促进现代通信技术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运营,管理,维护的融合。
5.结语
1.城市规划档案管理概述
1.1规划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
规划档案主要指建设项目选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设单体的放线、验线、建设工程管线规划、道路工程规划等规划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利用和保存价值的技术资料、文本、图册、数据信息(光盘),电脑盘片等相关资料以及有关规划许可的证件资料及审批材料等。
1.2规划档案管理
城市规划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系统工作,对档案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档案管理人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而且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另外还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工作技能,能够熟练的应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化社会环境下,更需要档案管理人员不断的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的做好规划档案的管理工作。
1.3规划档案管理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城市规划档案,其并不是某一个部门自已的事情,其需要各个部分相互配合,做好城市规划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对于有价值的资料要自觉进行保存,从而统一进行归档案和保管。
1.4“一书两证”的档案管理制度
对“一书两证”的审核及发证情况做好逐项登记及按编号造册制度,年终汇总,并上报上级城市规划局进行备案。
2.做好城市规划档案的归档工作
在城市不断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项目不断增加,所生成的档案数量也越来越多,在大量的需要保管和利用的规划档案面前,给城市规划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所以需要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使城市规划档案更好的发挥出自身的价值。
2.1加快规划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在档案管理中运用好电子计算机技术,系统的完成档案检索、登记、汇集统计等工作,使档案的运行、转换等在各个环节上与数字化办公衔接起来,这种数字化科技手段,能让档案管理在数字信息化时代充分满足信息社会对档案工作的要求。因此,档案管理工作者要系统的结合自己的岗位工作,注重计算机技术、数字信息的学习掌握,提高现代化的管理技能。
2.2利用现代化技术整理档案,做好归档
档案作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其记录着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而对这些档案信息进行整理不仅工作量较大,而且较为繁琐。因此在当前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在档案整理工作中充分的利用计算机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加快了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进程。而且利用数字化方法进行规划档案的管理,这样对于以后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带来了较大的便利,能够使规划档案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3.加强城乡规划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3.1加强对城市规划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
城乡规划档案主要产生于城乡规划审批管理,勘察设计,各种工程技术资料等,它的积累形成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城乡经济建设对规划档案的有效利用,是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及工程维修、扩建、改造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依据,而且它还是解决建设纠纷的重要依据。目前,规划档案在城乡建设发展中已经占有一定的位置,而且正在被社会逐步认识和重视。从城市的发展趋势来看,规划档案的作用将尤为突出,其价值将会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3.2强化档案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
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培养个人职业素质,使职业素养成为一种文化习惯,通过组织管理将工作中必备的素养切实落实到岗位责任制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工作推向有序、系统、计划、协调、效率、负责的工作状态。
3.3在城市规划档案管理工作中,要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
城乡规划档案工作的本质是一项服务性工作,是为促进城乡建设经济发展提供信息资源的服务工作。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以服务促发展,才能确保各项规划档案资料的完整、齐全、系统、准确、规范。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及时向归档人员介绍档案的整理标准,详细介绍工程档案立卷、组卷、整理的基本原则,这样便于城乡规划档案管理人员能快速、准确掌握文件归档标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2000年12月,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印发的《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把“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现有档案的数字化进程”列入其中,同月国家档案局在中国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研讨会上宣布:十五期间,我国将加快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由此,传统档案馆数字化建设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且有一些档案馆已经开始对此投资建设。我们认为,传统档案馆的数字之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这个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在有了清楚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规划和解决好档案馆的数字化之路,为今后的数字化档案馆进而是数字档案馆、虚拟档案馆的建设打好基础。近年来,我们临海市档案部门在数字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工作中数字化建设也给档案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首先我们充分认识到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紧迫性
1、档案数字化,可改善档案管理工作。只有实现档案数字化,才能冲破档案利用的种种局限,使档案管理部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职能向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职能转变,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管理,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2、形势发展的需求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临海市政府把数字临海建设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无疑是十分及时和正确的。数字档案馆是数字临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档案馆就是市委、市政府保管和提供利用档案信息的职能部门。它馆藏有数十万卷档案资料,数百万件档案文件,是本地区最丰富、最有实用价值的信息资源库,这样一大批浩如烟海,珍贵的档案信息资源不能很好地为各级领导和广大公众利用,充分实现信息共享,数字临海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临海。所以,要建设数字临海,首先要建设数字档案馆。其二,档案载体的更新换代迫切要求档案馆数字化。档案由原始的甲骨、竹笺、贝叶、丝帛到纸质,发展了几千年,记录下了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史。近年来,档案载体逐渐并迅速地被磁盘、磁带、光盘所取代或更替,电子档案的出现给档案馆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那就是电子档案的收集、保管、保护和利用手段,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档案馆的数字化。目前,档案馆的档案保管、利用与形势的发展要求不相应,仍然停留在纸质档案的管理及较原始的检索利用水平上,使得绝大部分电子档案无法采集、收集和提供利用,甚至绝大部分电子档案已经被清洗、丢失。这是一个极其重大的损失和无可挽回的错误。
3、社会强烈需求
当今,人们的时间意识越来越强,领导做出重大决策需要迅速、准确;各职能部门工作查考要求快速及时;社会广大公众对档案信息需要量不断增加,如婚姻档案,有一些农村,尤其是僻远山区的利用者要查阅婚姻档案十分清便,来回要好几天,他们迫切要求信息共享。还有一些外商投资者,他们想了解临海的整体情况,才敢于投资,那么要了解临海的详细内容恰恰只有市档案馆才是最全、最新、最直接、最方便的一个场所,特别是我们建立临海市现行文件查阅中心之后,对各界人士及外商投资查阅信息更为方便,这都迫使档案馆这个信息保管和提供利用的部门必须尽快改变传统的原始管理、检索和提供利用的手段,以现代化、多功能的服务措施,使档案馆馆藏的信息能及时、方便地提供给各方面的需求者。二、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内容
1、推进档案数字化,必须提高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目前,档案信息数字化的现状是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滞后和应用软件多乱,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系统整体水平的提高。笔者认为对这一问题取得共识是档案数字化建设思想上的一次飞跃,它使我们的观察视野从计算机系统扩大到整个档案信息管理。档案信息自动化的内涵包括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其中首要的是档案业务要规范,档案标准要建立健全和真正实施。档案标准和规范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必须抓好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掌握好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
2、数字化建设要着眼于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
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着眼点应是整个系统,组成系统的纵向和横向的各个节点都应达到一定水平,并通过网络加以联通,这样才能发挥整体优势,提高系统的综合能力。部分节点甚至一个重要节点的障碍,都可能造成系统的梗阻。当然,要求每个节点的装备水平和应用能力齐头并进是不现实的,不可能“齐步走”。鼓励和支持先进单位提高水平,在一些单位进行较高水平的试点,以取得值推广的经验,对整个系统是有利的,但其基本出发点就是为了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只有少数先进的节点不可能组成先进的系统。
3、有重点地抓好数据库建设
目前,我们临海档案数字化系统从总体上看仍处于由文件处理向数字管理系统的过渡阶段,完成这一步的关键在于数据库建设。开发和建设数据库系统是国家档案信息工程的核心和基础,是工程的主体。数据库的含义是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档案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方便的使用。建立数据库系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经过由低到高、由单个到群体的循序渐进过程。经过实践我们认为建设数据库经验中最主要的有:领导重视,统一认识,坚持计算机技术人员同档案业务人员协同配合;面向应用,建立“活库”,以利用频率和使用效率考核数据库的“活性”;突出重点,由单一库向系统库发展等。当前若能把综合数据库的完善提高和各单位档案目标库建立起来,通过网络联接形成开放的分步式数据库群,将使自动化系统效率大大提高一步。
三、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步骤
1、建立档案数据库。第一步,输入文件级目录。从1997年开始,我们把馆藏档案的文件级目录输入数据库。截止2005年5月,已输入文件级目录30万多条、案卷级目录1万多条,我们准备再用1-2年将全部完成。在建立数据库的过程中,可边输入边打印,一方面补齐卷内文件目录,另一方面检验输入的正确性,从而确保档案数据库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第二步,采用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实现原文件信息数字化。临海市档案馆婚姻档案、知青档案、山林土地档案利用十分频繁,尤其知青档案已十分破烂,只有实行数字化,才能确保原件的永久保存。从实践看,档案数据库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如出具无婚姻记录证明,我馆由于实行了数字化管理,虽然保存着1962—2001年10多万条婚姻档案,利用者可以随到随办。而靠手工管理的市办事大厅保存着2001年—2004年不多的婚姻档案,则需5个工作日。利用者对我馆的数字化建设十分满意。
2、建立了档案局(馆)网站。并与市政务网、公众网联网实施资源共享。在互联网上向政府和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查阅,政策法规查询、举办网上展览,展示本地两个文明建设的成果;建立网上现行文件查阅中心提供全文查询,逐步实现政务公开,营造有利于当地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3、加强电子文件的收集和积累工作。电子文件是未来馆藏数字档案最主要的来源。以前,进馆单位只移交纸质档案和纸质文件目录,现在我们要求进馆单位实行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的归档双轨制,一般将电子文件拷贝两套,异地保存,并随纸质文件一并移交档案馆。这样既推进了机关档案室的电子化进程,又节省了档案馆建立数据库的工作量。
4、加大档案管理软件推广力度。电子文件是包括电子文件内容、电子文件载体和电子文件显示、修改的电子计算机软硬件平台的组合。由于种种原因,各进馆单位电子文件所依赖的软硬件平台不同,这给集成到档案数据库造成困难。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积极的措施予以解决。印发电子目录数据库结构与交换格式,对案卷级和文件级目录数据库结构的字段名称、类型、长度作出了规定,规范软件和数据格式,确保数据库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截止2005年5月,临海市市镇两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已有20多家使用了PDE档案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或其它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今后,我们准备加大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推广力度,对新达标升级的单位要求全部安装,对已达到各类标准的单位要求在1-2年内全部安装。另外依托市政府OA网上办公系统,做到文档一体化,及时迁移电子文件。随着系统设备更新、扩充,在不同系统之间交接电子文件,及时对归档电子文件进行迁移操作,确保电子文件的有效性。
档案数字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任务,不可能一步到位。工作中我们力求分步实施,突出重点,讲求实效,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
1、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王刚同志在《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词》,《中国档案报》2000年第547期
据了解,今年内蒙古测绘事业局打算重点做好四大方面的工作:
一、按照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工作安排和各地区经济建设的需求,实施呼和浩特、包头、呼伦贝尔、通辽、兴安盟和锡林郭勒盟等测区11万地形图测绘,实施巴彦淖尔等地区11万地形图更新测绘,组织实施其他基础测绘项目。
二、做好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继续做好内蒙古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丰富和及时更新数据资源,完善服务功能,扩大应用范围;积极配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继续在内蒙古建立国家级导航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利用国家和自治区财政资金建立自治区级基准站,大力推进自治区全球导航卫星系(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综合服务网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数字城市建设,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基础数据,并及时更新地理信息内容,实现突破性进展;开展地理区情监测试点工作。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指导下开展地理区情监测试点工作,把握各级领导机关和有关部门对地理区情的需求,做好地理区情监测项目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做好组织、技术、装备和人员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加大测绘地理信息成果转化力度,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和各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地图、地图集、挂图等地图的编制出版。建立和完善地图数据库更新机制,充分发挥数据库作用,为政府和社会及时提供现实地理信息数据服务。争取立项编制《地图集》、《内蒙古交通图集》和《领导工作用图》等系列地图集(册)。
一、寻找档案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2012年,湘潭市档案局将坚持理论驱动、科技驱动、经营驱动和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研发机构、经营机构互动协作,积极引导全市档案系统以档案资源体系、档案资讯时代为核心,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和探讨;深度探索现代档案价值实现手段和平台、实体、数字、网上档案馆三位一体建设技术体系,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技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软件工程、网络技术等,构建一个档案技术快速发展的专业联盟,以新理论、新知识、高科技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永久动力。
二、坚定档案资讯时代的发展方向
1.自主开发档案管理软件,加快推动数字档案室建设。在全市推广规范档案管理软件的安装使用,2012年建成10家市直机关数字档案室,要求硬软件设施齐全、制度完备,建立目录、全文及声像档案数据库,实现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存储、永久保存及档案信息资源网上利用和社会共享服务。
2.加强档案资讯网站建设,逐步构建档案资讯平台。强化档案网站的资讯服务功能,将档案数据库的原有信息进行严格地鉴定和筛选,有选择性地挂接到档案资讯平台上进行网上档案查询服务。
三、探索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构架及政府主导和市场经营的双重推动
1.正式启动市档案新馆建设,突破影响湘潭档案事业发展的第一瓶颈。2012年市馆做好规划选址,建筑设计,招投标等所有前期工作,列入2012年市重点建设项目,拨付启动资金并开工建设。
2.加强档案资源的收集和管理,逐步构建档案资源管理体系。一是继续开展档案资源集约化管理。岳塘区全面完成档案资源集约化管理试点工作,对区域内机关、企事业单位所有门类、载体的档案资源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积极探索纸质档案移交、寄存、电子文件即时归档的集约化管理服务模式,总结并推广试点经验;二是加大特色档案的收集力度。实行主动收集、创造收集,创新载体,建立网络,多渠道、全方位地收集、征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档案资料,诸如姓氏宗谱、红色档案、人物档案、荣誉档案等特有文化资源,构建系统完善的文化资源中心。
3.深化推进一批试点运行单位建设,逐步构建档案质量标准体系。一是试行档案质量评级。出台《湘潭市档案质量评级办法》,强化各项档案管理措施,细化质量标准,增强质量意识,年内选择2-3家单位试行质量评级工作。二是启动民企标准化档案室建设。年内选择1-2家民营企业试点,开展企业档案标准化建设,并将该项工作纳入企业标准化建设的内容之中,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改革发展。
4.启动档案资讯产品生产与服务,逐步构建档案技术服务体系。市局成立档案数字化加工中心和声像档案技术中心,进一步深化档案技术服务,改善运行机制,以标准化、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现代科技手段,为全社会提供档案资讯产品的生产与服务。2012年着重开展声像档 案资讯的专业服务。
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档案系统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