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17:08:3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舟山;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1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关概念
1.1海洋
海洋指的是地表由陆地分隔成并且相互连通的广大水域,它占地球表面积的30%以上,约3.6亿km2。海洋中含水量占地球上总水量97%,其中可用于人类饮用占2%。地球主要有5个大洋,它们分别是北冰洋、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目前为止,人类对海洋的认知十分有限,已探索的海洋只有5%,还有95%的海洋是未知的。
1.2海洋经济
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产业级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即人们对海洋中各类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包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生产活动和与之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如海洋捕捞业、海洋油气业、船舶工业、海盐业、海洋运输业、海洋旅游业等。
1.3可持续发展
在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的时候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需要依靠现代科技手段,在對海洋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开发、对海洋生态环境进行有效地保护的基础上进行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使海洋资源满足后代人发展的需求,使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2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
2.1世界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海洋可以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大量资源,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海洋的开发保护,人类文明正在以全新姿态向海洋发展,国际间以海洋为中心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包括以尖端技术为核心的经济竞争。目前海洋领域的产业主要分为海洋渔业、海洋能源工业、海洋旅游业和海洋运输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的海洋产业实现了从劳动力资源粗放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的转型发展,对海洋资源的高效利用成为今后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
2.2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在这个新形势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并制定了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战略,海洋经济快速发展。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洋经济产业的影响力不断向各个领域延伸,表现出了迅速增长的态势,海洋经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其发展速度大大高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速度,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海洋经济的区域性变得显著,区域布局逐渐形成。目前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为中心的海洋经济区迅速发展,同时,沿海各综合经济区发挥各自区域比较优势,已基本形成以辽宁沿海经济区、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深圳经济特区为中心构成的海洋产业经济带,海洋产业在我国沿海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海洋经济现阶段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经济总量稳步增长,但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仍制约着我国海洋经济健康稳步发展。海洋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十分明显,同时,我国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导致对海洋开发利用的层次不断拓展。废弃物排放过多、海洋资源消耗过多的粗放型海洋经济会导致海洋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和对海洋资源的大量浪费,造成并加剧海洋经济及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的矛盾,影响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妥善处理好海洋经济带来的环境、资源问题,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3对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分析
3.1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分析
从渔业资源的特性看渔业资源属于可再生生物资源。鱼类通过自身不断的生长、繁殖,实现自我更新,使种群数量维持在在一定范围内。但要实现永续利用必须要实行适度的捕捞。如果捕捞不当,严重超过自我更新的速度,将会严重破坏渔业资源。
目前我国海洋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面临着海洋渔业环境破坏严重、海洋渔业资源骤减、海洋水产品安全性降低等一系列问题。这其中,最为严重的表现为:最近几年,不少地方出现了较大规模的赤潮,对海洋生物的生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也对我国海洋渔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黄渤海区由于缺少饵料性鱼类,使经济性海洋鱼类生长缓慢。对海洋鱼类生产量造成一定影响,导致鱼群数量减少,严重影响着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2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分析
随着我国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海洋污染主要来自海洋的污染、船舶油污的污染、陆源污染物污染。海洋是所有污染物质的最终积聚地,而海洋本身强大的自净能力也使它成为污染物的天然处理场所,海水的流动和海洋生物、化学、物理过程的作用,污染物通过稀释、氧化、还原等一系列反应被分解为无害物质,但是这种洁净的能力不是无限的,一旦进入海洋的污染物质数量和速度超过了海洋自净的能力,海洋就会被污染,海水水质必然受到破坏。
4舟山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分析
4.1舟山的海洋区位优势
舟山市在舟山群岛上,具有较为优越的地理位置,处于杭州湾外缘,面朝太平洋,海域辽阔,开发利用潜力很大,离上海、杭州和宁波等大中城市较近,是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重要海上门户。舟山还具有非常丰富海洋资源,海洋生物资源与港口资源为舟山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舟山拥有全国最大的渔场,渔业年产量居浙江省第一位,约有120万t,种类也非常丰富,约有500多种。舟山还拥有2447.87km的港口岸线,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港口岸线水深在10m以上。
4.2舟山的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
海洋经济在舟山经济中占有很高的比重。目前,舟山的海洋经济正在由“涉渔型小产业”向“临港型大产业”的转变,初步形成水产加工、船舶机械制造等临港工业为主体的产业链、海洋生物和海洋旅游等协调发展的经济体系,经济发展水平大大提高。但是,舟山海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这一些问题,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舟山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3制约舟山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在舟山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海洋生态环境的变化制约着舟山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主要有两个问题制约着舟山海洋经济的发展:一是海洋生物资源日趋枯竭。对鱼群的过度捕捞大大超出了鱼群的繁殖速度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严重影响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很多鱼群的退化现象严重,难以形成大规模的鱼汛,很多被破坏的海洋生物资源难以恢复,海洋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二是海水污染严重。由于工业排放得不到有效处理、海洋资源过度开发、油污无法得到及时清除等原因,海水污染影响着舟山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舟山的产业结构也存在着一定问题,第一產业占有的比重过高,二、三产业的相对薄弱。舟山渔业较发达,但是第二产业主要是传统船舶工业,附加值不高,结构单一,海洋生物医药、新能源开发、海水生物等高新产业的比重较低,产值不高。第三产业中的对外贸易、港口物流和海洋旅游等还需进一步完善。
5舟山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5.1产业方面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建立,需要以新兴产业为发展核心,这是促进海洋经济升级的关键。为了实现海洋经济和社会全面对接,一定要以协调发展为目标,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发展高效率、低消耗的海洋新兴产业,对于舟山来说十分重要,可以开拓海洋相关设备制造业、服务业等等。比如,水下检修系统、海洋防污系统、海洋电子技术等等。这些都是和海洋产业开发有关的新兴产业,能够从新的角度来拓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空间,为海洋地质、海洋信息、海洋药物等等领域的需求提供新的技术经济增长点,建立系统化海洋结构,完成高效益技术的升级,实现海洋经济的持续性发展。
5.2资源方面
渔业捕捞行业的管理需要从强度方面进行严格控制,渔业资源保护与修复要共同维护、同步推进。舟山渔业经济的发展核心要从“拼资源”转移到“拼技术”。从这个角度来说,海洋资源产业技术含量的提升,就意味着海洋产业发展的可升级空间扩大。对于非资源型海洋产业的发展,也要用可持续观点来维护产业发展。舟山海洋产业需要根据新的渔业技术升级来寻找现代“绿色渔业化”的方向,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积极发展科技含量更高的海洋产业。尤其是海洋捕捞渔业更要向着保护近海资源方向发展,通过远洋渔业、外海渔业来提高产品的隐性附加价值,促进海洋渔业效益型的转变。
5.3环境方面
产业结构调整要以产业升级转型为契机,根据新兴产业的技术需求来完成低污染、低消耗的产业链建设,在推广高新技术应用的同时,用清洁生产示范工程来强化海洋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方式。在大力发展海洋环保产业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来提高企业对污水、废气的处理能力,将污染物排放压缩到最低程度。在进行海洋灾害预警机制建设时,需要根据海洋防灾减灾应急响应系统能力,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实现海洋经济的健康、安全、全面发展。舟山市组织的“碧海生态建设行动计划”,就是将河口、海湾为治理重点,以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作为目标,利用新技术对滩涂等等海洋环境进行保护与合理开发。着重开发无居民海岛的海岸沿线资源,促进海洋经济发展规模、速度能够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这是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秦宏,孙浩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度实证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东岳论丛,2011(1):139-142.
[2] 杨美丽,吴常文.浅析我国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从产业经济学角度[J].中国渔业经济,2009(3):12-15.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已公布的7月份经济数据中,有几个值得关注的新动向:一是消费价格指数延续回落态势(降至6.3%),通胀压力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二是进出口在上月下滑的情况下有所回稳,出口增长较上月加快9.3个百分点;三是内需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3.3%,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后,也达到了近些年来的高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在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遭遇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能够出现目前通胀压力有所缓解、经济在较高水平上稳定增长的局面,实属不易。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对经济发展全局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中央对经济形势变化判断正确,宏观调控决策及时有效;经过30年改革开放和持续发展,我国经济抵御风险、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显著增强。无论国际经济还是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着一个重要关键时期。在这种背景下,把握中国经济的走势,观察分析经济生活中呈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更多关注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理解并重视与基本面相关的特征和优势。
第一,要把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与短期波动区别开来。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以上的增长率。一般认为,中国经济还有很大可能性继续保持一二十年的高速增长,有的估计还要更乐观一些。支持这种长期持续快速增长的有一系列因素,包括广大而持续扩展的市场,独特的生产要素组合,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日趋改善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条件,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逐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等等。在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大体完成以前,已经驶入快车道的中国经济有条件、有潜力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基本面。除此之外,经济增长中存在着由于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等变动而引致的“中周期”的变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先后出现了四次这种类型的周期波动;还存在着由于季节性因素、外部扰动和突发事件等因素引起的短期波动,如今年冰冻、地震灾害对经济的影响。当“中周期”与“短周期”的影响出现,特是两者叠加时,容易使人们产生过于乐观或过于悲观的预期。这时就特别需要强调长周期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基本面的作用。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的这一轮经济增长,已经连续5年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率。今年上半年出现的增长减速,很可能意味着这一轮增长达到高点后开始进入调整期。但这种变动属于“中周期”意义上的调整。中国经济依然稳定地处于长周期的高位平台上,支持经济增长的基本面因素并没有发生实厨改变。
第二,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大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挑战转化为机遇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这里要把发展上升期的问题与衰落期的问题区分开来。遇到这些问题,是因为我们发展了;问题会形成压力和挑战,应对得好。就会给进一步的发展开拓空间。比如,这一轮的通胀压力,主要是国内外生产要素和初级产品价格上升引起的,是发展阶段、体制转轨和融入全球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严重的、不可控制的通胀危害是不言而喻的,但目前特定阶段的物价上涨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和积极作用,如农产品涨价可以使农民增收;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助于提高劳动者收入,减小收入分配差距;能源资源价格上调和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是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治本之策。更重要的是,要素成本上升推动的物价上涨,“逼着”我们在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步减弱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形成以技术进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特征的新竞争优势。所以,面对通胀压力,一方面要采取得力措施,增加有效供给,管理通胀预期,防止物价过快上涨;另一方面,要利用通胀引出的压力和挑战,在发展方式转变上尽快取得实质性突破。事实上,不在发展方式转变上有大的进展,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将难以从根本上级解。
第三,中国经济在抵御风险、应对不确定因素上有自身的独特优势。首先是大国优势。中国作为拥有13亿人口、进人工业化中后期的大国,对国内外的种种风险和不确定性,比小的经济体有更强的调整、化解能力。其次是后发优势。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工业化国家,不仅可以引进先行者成熟的科技、设备、工艺等,还可以引入管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知识,借鉴其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力争少犯或不犯错误。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有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确立并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能够为经济发展创造长期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如果说风险和不确定性难以避免,利用好我国的大国优势、后发优势和政治优势,就可能赢得多一些的主动权。
强调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将有助于我们从全局和长远视野观察、应对短期问题。从7月份的数据看,虽然消费价格指数有所回落,但工业品出厂价格继续攀升,达到10%,工业品出厂价格经传导对消费指数价格的影响还没有完全释放。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要素成本上升所推动通胀压力还会相当大。7月份的王业增加值增速有一定幅度回落,其走势需要进一步密切观察。这一轮增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保持较高增长水平的同时增长的稳定性较好,增长中的波动幅度明显小于以往。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是在把物价水平控制在社会可承受范围的前提下,保持增长稳定性好的特点,使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得以持续。即使经济进入这一轮增长的回调期,也应避免短期内回调过快,避免波动幅度过大。与此同时,要高度重视、切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是继续理顺生产要素价格体系,使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这是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所在。当然,这方面的调整和改革需要必要的宏观经济条件的配合。二是在外需拉动作用减弱后,采取有效措施把发展的重心放到扩大内需上来。三是多种途径加快自主创新,使增长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依靠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的提高。这几个方面有突破,不仅对短期增长有好处,也将巩固、加强我国经济的基本面,使经济增长的潜力在中长期内得到有效发挥。
【关键词】cta;可持续性;资本理论;辩证性评估
一、可持续性资本理论内涵及本质
cta主要从资本论角度研究可持续发展,cta内包含的资本可分为四种表现形式:自然资本、人造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cta起源于20世纪70年的经济增长和资源耗竭性理论,其本质是提出以货币价值估值的资源积累量作为可持续性的指标,用于可持续收入或净资本积累的测算。索洛在早期研究中建立模型,哈特威克的工作促使不变资本规则成型。在这些早期模型包含单一的非再生资源和货物制造资本存量的模型。一个生产函数产生单一的产出,既可用于消费又可用于投资,二者都是有两个投入条件的。两种投入的替代弹性为1,意味着自然资源是必要的,但在有足够生产资金的条件下,资源的平均产品可以无限制地上升而不会反弹。可持续发展模型中,假定福利是单调递增的消费函数。在这些模型经济中,随着时间推移的消费路径依赖于跨时期优化准则。根据rawlsian maxi-min条件,消费必须是恒定不变的,允许没有储蓄,认为储蓄是强加在当代人身上不公正的负担。拉姆齐效应里零贴现消费增长没有约束。如果这能造福子孙后代的话,当代人可能被迫接受生活标准,积极贴现率净现值的最大化路径通常是先上升后下降,因此他们是不可持续的。pezzey提净现值最大化受效用非下降的跨期约束。在这种情况下,效用会上升直到达到可持续的最大值。这一点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般优化标准已达成共识。
geir asheim[1]指出在在替代弹性为1的假设前提下,非下降消费取决于对总资本存量(传统资本和自然资源)的维持,来生产消费或投资物品。总资本和总资本改变量定义如下:
其中表示不可再生资源存量,为每个时期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表示人造资本存量,表示人造资本变化量,表示相对价格。
哈特威克规则界定不存在生产资料折旧时,维持资本存量意味着消耗自然资源的租金的投入。希克斯界定收入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与福利相一致的最大消费量。因此可持续收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与资本总量保持一致的最大消费量,且可维持收入流量包含可持续的最大消费量,资本存量需保持不变或随时间增加。[2]
支持cta的理论模型通常假定一个收益规模不变且没有人口增长且没有技术变化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但试图对现实做出近似估计的任何一个净资本累计量的指标都必须考虑到收益规模人口增长及技术变化这些变量。而近期的实证研究没有做到这一点。
二、从新古典经济学内部角度评价cta
(一)从生产替代限值和“可持续性的强弱”角度评价cta
弱可持续性以保持资本总量近似不变为出发点,假设自然资本和人造资本之间的替代弹性是1。该理论认为对人类福利做出贡献的自然资源可近似替他形式的资本,自然资本的减少可由人造资本的增加来补偿,这暗示着该条件不仅是实现可持续性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充分条件。弱可持续性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虽然可能存在自然资本和人造资本之间的替代,但某种特定存量的“临界自然资本”是不可能存在替代资本的。其次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每一单位能量需要转化为经济上有用的产品并且能源不能在经济系统内部产生。再次它违背物质质量平衡的第一定律。生态原则关注系统弹性多样性,这暗含需要多种不同资源存量的最小量来维持生命系统。cta讨论人造资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替代自然资本,而berndt和wood早在1979年就在制造业的计量经济学研究中指出能源和资本在整体上是互补的。更进一步分析,与其说各种自然资源可以相互替代,不如说人造资本可以替代自然资本的某些功能。石油储备如何替代清新的空气,矿物质如何替代表层土壤?
强可持续性观点以保持自然资本本身存量不变为出发点,不仅承认自然资源是经济生产中的关键投入,消费和福利不可被物质或人造资本替代,而且强调环境本质上的权利和完整性。很强的可持续性意味着自然环境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或亚系统和每一种物质存量都应该得到保护。
pezzey和stern指出,如果替代率是有限的,技术进步可能会降低每单位产出所需要的自然资源的投入量,但对于技术进步的标志的确定还存在争议。生产过程中的替代限制可能存在更广泛的形式,包括非线性或阀值效果。common和perrings把这种观点描述为可持续性的生态观点或保持生态系统(而非特定存量或物种)还原能力的重要性。这种方法从holling[3]的研究工作中诞生出来。在这种观点中,生态系统在面对小的冲击或扰动时是局部稳定的,但在面对大的冲击时可能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诸如人类干预并且极其简化手段而造成的生态系统结构的变化可能使这些系统丧失还原能力,出现永久的退化。
(二)从价格聚集角度评价cta
假定满足各种必要条件,资本存量的积累量是可能存在的,学者们不得不去获得合适的价格集,以保证资本存量的价值是一个可持续的价值量。但这些正确的“可持续性的价格”未知且不可知的。solow于1986年发表声明指出在这类模型里,沿有效路径(如净现值最大化)以竞争市场价格测量的非下降的财富量确保可持续性。这种结果是错误的,因为只有在零折扣率情况下,该路径才是有效的。折扣率为正时,净现值最大化的消费路径是单调的先上升后下降。pezzey表示在有限时期内,经济非可持续,但财富总量是上升的,因此消费量的最高水平可完全保持不变,但可能会少于当前的消费量,尽管财富总量是非下降的。此外,在有限时期以外的时间内使用保持总资本存量的政策不能保证可持续性,一旦采用该决策,消费必须马上下降。asheim进一步发展了相关结论。这一观点对于绿色核算有一定的意义。norgaard和perrings都认为实际的财产权利等制度会使环境问题恶化而不是减少。perrings反对在任何条件下对环境资源配售价格。
许多环境研究者和环境经济学家认为对自然资源的任何定价都比不定价好。但michael common认为除非新价格是真正的可持续性的价格,否则,在被定下价格后,不同资源相对价格的转换将使一些比以前情况下容易获得的资源遭到过度开采。价格率是否在资源之间转换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可持续性更加重要。非市场定价方法如连续估价,有可能导致更有用的资源或物种的较高价格。这些资源对于维持生命并非是最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的压力将由更重要的资源反映出来。
三、从总体角度看cta在应用上的局限性
cta理论已经成为经济可持续性策略的主要理论基础,旨在提出较简单的原则和指标,帮政府和国际组织弥补可持续发展的模糊部分,并且快速地采取行动来实现发展的持续性。
cta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新古典经济学的内部角度看,应用可持续性资本理论会有实施困难。如:在制定策略时界定的可持续性是强可持续性还是弱可持续性?现实条件下人造资本和自然资本间的替代性具体如何?在衡量可持续性时,资源总量指标的估算标准是什么?如何制定“正确的”可持续性价格?在消费的有限替代条件下,有效的资本总量如何获得?等等一系列问题。从新古典经济学之外的角度分析可持续性资本理论,也会发现问题,如通过可持续性资本理论所获得的可持续性条件或指标必须是真实的。可持续性资本理论分析必须依靠一定的经济模型。但预测可持续性方面,可持续性资本理论暗含了一定的科学假设和价值判断。能否充分满足科学假设以及价值判断的标准不同都会影响可持续性资本理论的分析结果。可持续性资本理论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弥补其缺陷和不足。
参考文献
[1]asheim,geir b.unjust intergenerational allocations.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54.1991.350-371.
[2]hartwick,john m.substitution among exhaustible resources and intergenerational equity.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45.1978.347-354.
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农业发展要求不同,因此也就产生了对可持续农业理解上的差异。由于发达国家农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因此更加注重农业产业的综合功能和重视食品安全与营养,并且更多地强调资源环境的保护,这是一种现代化农业观念。而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投入水平低,经营粗放,农业发展更多地集中于数量的增长。也就是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由于起点不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各有侧重,但共同点都是要求保护资源和环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因而《丹波宣言》中的“可持续农业”定义已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即可持续农业是“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基础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久的发展(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生存下去以及社会能够接受的的农业”[3]。
2农业可持续性的特征
农业可持续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中一个关键性概念。由于不同学者所从事研究的学科背景不同,其对农业可持续性的认识角度也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农业可持续性的内容基本都包括生态、经济与社会3个方面,并具有以下特征。
2.1公平性
在可持续发展中,公平主要有2个方面的含义:①代内公平,即当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也就是说,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要求和给全体人民以同等机会,满足他们较好的生活愿望。②代际公平,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当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基本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农业系统发展的公平性,即农业生产不能以牺牲后代及其他地区人的长远利益为代价,从而剥夺他人生存发展权利。农业发展既要消除农村贫困,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农业生态资源和环境[4]。
2.2持续性
农业可持续性包括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与社会可持续性3个方面。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持续性保持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农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农业发展要在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保持农业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
2.3协调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注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促进生态平衡;农业发展必须在开发、利用、保护和重新培植资源与环境动态过程中来实现,决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5]。
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农业是一个包含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复合系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是多角度、综合性的,因此需要对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全面考虑。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较多,可以概括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等方面。
3.1人口因素
人类是社会的主体,也是农业系统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说,人口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索。适度的人口规模与优化的人口素质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而目前我国的人口现状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口总量大,增长速度过快,且农村人口比重多,庞大的人口总量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由于生产结构不合理和人均支配生产资料有限,使得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很低,效率差,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3.2经济因素
农业的本质特点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经济系统是作用于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其特征与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具体影响农业发展的经济因素很多,主要有农业GDP、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农业要素生产率、农业产业化水平、农村非农产业比重、政府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比重、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农业信贷以及农村市场发育状况等。这些因素有的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有的间接影响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6]。
3.3社会因素
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左右,具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农业人口的40%,农民文化素质总体偏低,观念落后,创新能力弱,农业科技成果难推广和普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农业的技术进步。特别是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不足,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的根本出路是加快农业技术进步,不断研究和推广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3.4自然环境因素
资源是人类衣食之源,是经济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口增长和人类社会发展必须与资源的承载量相适应,才能谋求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填化步伐加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我国人均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地资源占有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1%、32.3%、14.3%和32.3%;全国耕地的2/3为中低产田;目前“三化”草原面积达1.35亿hm2,约占草地总面积的1/3;从1950年至1980年,中国的自然湖泊从2800个减少到2500个,减少了10.7%,湖泊的总面积减少了11.5%。由于农业生产方式不合理,致使大量农业遗传资源损失,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近50年来约有200多种高等植物灭绝,现在约有4600种高等植物和433种脊椎动物处于濒危状态[7]。在全国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足1%,每年排放的工业废气超过12亿m3,二氧化硫排放量达1341t,约有60%的城市出现过酸雨,每年排放的污水总量有360多t,城市中大量的生活垃圾、工业废弃物以及废气、废水,不断地向农村排放[8-9]。
改革以确保当代及后代人的需求得到持续地满足。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能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它是环境非退化的,技术上适当,经济上有活力,并能为社会所接受[1]。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农业的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我国的生态农业是通过精耕细作、培肥地力、间套轮怍、农牧结合等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2]。
2 生态农业的重要性
当农业满足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之后,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方向过度,农业生产方式及发展模式也随之发生明显的改变[3]。现代农业与其他部门的融合变得更加紧密,现代农业与工业的界限逐步模糊,尤其表现在以农产品为加工对象的轻工业、服务业等部门,农业与其他部门的一体化体系正在形成。现代农业的基础地位比以前任何时期都要重要,它对其他部门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强。1993年,国家七部委正式成立“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领导小组”,生态农业正式被纳入政府的工作议程、成为政府行为。1994年,国务院批准了七部委(局)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的报告”,要求各地积极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其基本内涵就是要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4]。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把建设生态农业文明放在核心地位。21世纪将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而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必然选择和正确方向。可见生态农业在我国现阶段农业有着重要的地位。
3 发展可持续生态农业的可行性分析
农业的可持续性大体上包括3个方面,即农业的生态可持续性、农业的经济可持续性和农业的社会可持续性[5]。我们这里主要分析农业的生态可持续性。农业的生态可持续性是指农业生产所依赖的耕作和生态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如果不具备耕作条件或者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业生产就不能实现可持续;相反,如果保证了耕作条件和生态环境能满足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要求,那么就可以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
曹志宏等人利用能值分析理论,分析了河南生态农业系统的可持续性,发现生态农业系统能值产投比相对较高,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环境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均较强,整体运营状况良好[6]。顾永芬等人认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保障城乡居民食品安全,是提高民众身体素质的根本措施,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7]。发展高产高效的可持续性农业,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对我国生态脆弱地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推进现代农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建立种植业与养殖业互相促进、相互协调的良性循环的农业等生产体系,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可行的模式之一。杨谨等人将种植业、养殖业和生态旅游业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对沼气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认为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和沼气工程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是可行的[8]。
4 我国生态农业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4.1 存在问题 虽然我国已发展了多年的生态农业,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不合理造成农村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过量使用化肥,忽视甚至完全不使用有机肥,造成土壤板结、坚硬、地力下降和农作物减产;2)规模化养殖业造成农村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我国农村禽畜养殖业发展迅速,并且日渐规模化和集约化,畜禽养殖污水排放量已远远超过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量之和[9];3)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生态破坏,如乱砍滥伐、荒地滥垦、草场过度放牧等掠夺性开发[10];4)快速发展的农村工业对生态农业造成了较大的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印刷、造纸、化工等污染大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农村,致使农村局部污染严重,对生态农业造成巨大压力。
4.2 解决措施 为了保证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克服以上存在的问题是必要的。主要措施主要包括以下3点:1)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立法,使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法制化。尽快制订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以及农村各级政府法 律职责、污染环境的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2)加强环保法规宣传,提高农村环境意识。农村环境保护牵涉千家万户,只有依靠大家动手,才能取得积极成效,可通过村规民约等方式,形成村民自治机制,起到互相监督和互相制约的作用;3)加大环境执法力度,遏制农村环境面源污染。建立环境管理体系,采用规范、科学的环境管理措施,提高执法
能力,强化环境执法与群众、人大政协、社会舆论监督相结合,增强环保执法的自我约束性。
参考文献
[1] 邱化蛟. 北京市都市农业的可持续性分析与评价[D].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2] 李新平. 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动态.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6):341-345.
[3] 张攀春. 现代农业的主导功能及其可持续发展.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5): 548-551.
[4] 刘思华. 生态农业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4):1-5.
[5] 杨培源. 以功能多元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宏观经济管理,2011(5):47-48.
[6] 曹志宏,赵小泛,郝晋珉. 河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特征及可持续性分析. 农机化研究,2012(9):233-236.
[7] 顾永芬,顾永江,陶宇航. 推广高效有机循环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绿色科技,2012(9):
99-102.
[8] 杨谨,陈彬,刘耕源. 基于能值的沼气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以恭城县为例. 生
态学报,2012(13):4007-4016.
[论文摘要〕生态经济理论将人类的可持续性经济行为看作是实现场所潜在环境价值与现实经济、社会价值整合的途径,启示了可持续性建筑的建造不只是追求单纯的环保性目标,而是更切实地将环境价值与以经济为衡量的人类福利的提高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过程。
1生态经济理论
生态规划:这是生态学中的概念,也称“环境规划”,是指在编制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规划时,不单纯考虑经济因素,而把地球物理因素、生态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密切结合在一起考虑,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能顺应环境条件,不致使生态环境遭受重大破坏。所以城市生态规划应该促进经济发展。经济水平提高,科技实力增强,反过来也可以促使人们为保护环境改善生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在进行城市生态规划时,将社会文化、历史文脉等因素考虑进去,同时提倡公众参与,这样才能使城市规划为公众所接受,才能塑造各具特色的城市。城市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是区域环境中的一个特殊的生产综合体,区域和城市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生态系统。因而进行城市生态规划必须把城市系统与区域生态视为一个有机体。将“生态学”原理引人城市规划,不再是以往单纯的城市规划模式,而是一个与未来紧密相连的动态发展过程。
生态经济理论将人类的可持续性经济行为看作是实现场所潜在环境价值与现实经济、社会价值整合的途径,它对建筑设计带来的启示是:可持续性建筑的建造不只是追求单纯的环保性目标,而是更切实地将环境价值与以经济为衡量的人类福利的提高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过程。实际上,可持续性建筑的每一次成功实践都是自然资本生态价值的实现过程,如对于自然排水系统的利用,通过相应人工系统建设成本的降低实现了自然系统的价值;由各种节能措施的采用而带来的能源消耗降低和建筑经济效益的提高也是自然资本转化为现实经济价值的体现。
2建筑经济构成
普通建筑的效益评价体系主要考虑三个基本要素:成本、质量和时间,达到三要素平衡的行为以最小的成本和最少的时间达到目标质量要求的行为被认为效益最高,由于对环境效益的忽视,使得产生于这种评价体系的建筑往往仅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在早期的生态建筑营造中,出于对建筑环境效益的重视,在传统三要素评价体系之外又附加了关于资源消耗、有害物排放、环境健康程度和生物多样性等环境内容,这实际是以全生命周期的观念拓宽了成本要素的时空意义,以生态评价拓宽了质量要素的含义。可持续性建筑的发展则带来了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经济约束、社会公正和文化传承等要素成为可持续性建筑效益评价的新维度,它们为原来的时间要素注人了新的内容,从而形成了综合考虑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完整建筑效益评价体系。
在传统的建筑经济分析中,建筑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对于如木材、金属等有限资源的消耗、建造以及最终拆除过程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处理等方面的费用均未被纳人考虑的范围,而恰恰是被忽略的部分构成了建筑总体成本的主要内容,据英国的有关研究表明,“在能量或水资源的消耗方面,施工阶段的影响只相当于建筑全生命周期内所具有影响的10%左右”,传统成本观对于建筑在使用与废弃过程费用的忽视,使得对建筑经济性能的评价相当不完整,使人们失去了提高建筑全生命周期效率的动力。而建立基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新的成本观,将有助于人们了解在建设初期采取节能与资源的保护措施,对于建筑生命周期全程的经济意义与生态价值。 转贴于 生态经济理论认为要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共赢,首先要将经济、生物和人类的各个系统统一为一个整体,要创设一种“做好事轻而易举,工作和生活中自然的日常行为理所当然而不是有意识地利他”的新体制,据此需要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设立一系列目标,根据这一系列的经济发展目标,首先应把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的目标明确为:①仍然以有利于减少能量与资源消耗的技术策略为基础,尽量减少建筑的资源消耗量与废弃物的排放量;②通过各种途径想方设法降低可持续性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的各阶段成本;③提高可持续性建筑设计中的经济分析与环境影响分析的整合程度,从提高经济一环境复合价值出发,科学计算可持续性建筑节省的生态成本与其长远社会经济效益间的关系,使由建筑活动所带来的“人”与“出”一目了然;④通过建筑的建造行为策略性地向自然资本投资,促进自然资本价值的实现,使可持续性建筑在环境与经济评价中都表现出比普通建筑更多的优越性。
整合经济的可持续性建筑设计原则生态经济学给建筑设计带来了深层次变化。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坚持整合性思想是新经济观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目标的关键,它形成了在可持续性建筑设计中应遵循的若干原则:①可持续性的规划设计必须贯彻整个设计过程,前瞻性原则保证在设计前期就做出最有利于提高建筑效率的决策;②这样的可持续性建筑研究不追求某种特定的外观或风格,而是将建筑看作是一个有效实现各种价值的系统;③可持续性建筑并不一定意味着更大的经济投入,也不应该比普通的建筑营造更加复杂;④可持续性建筑应对系统的每个部分进行更广义的整合性设计以实现最佳成本一效益;⑤将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和促进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看作是可持续性建筑设计需要同时达到的两个目标。
3生态经济理论对建筑的重构
在生态经济理论应用中,绿色生态住区是一个典型例子。分析绿色生态住区系统之间的关系,生物的如生物之间各个食物链上的能量流动以及物质循环;非生物的如净化水体、土壤、空气流动等诸多复杂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生物和非生物的过程;分析系统生态环境的相融性;分析实现生态建筑目标结构体系中影响系统发展方向的排它性;分析环境效益与可持续发展机制建立的完美和谐性。
――安藤忠雄
从安藤忠雄的这句带有城市风景格言中,我们可以想象他的美好与和谐。追求生活在一种至美的环境中是人类的理想之城。伟大的自然界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环境,而人类利用庞大的知识宝库,试图创造一个天堂,一个城市的规划设计此时变得尤为重要。城市风景就是人类进行可持续性规划与生态之城的作品。
【关键词】可持续性、生态系统、规划设计、生态环境、景观绿化
如何建造一个生态之城?如何延续生态系统的和谐?如何进行有序的可持续性规划?这是每个城市规划设计师都要面对的问题。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共同去认识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和自然环境。进而产生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城市的规划建设活动与生态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人们的建设行为无疑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在城乡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域生态结构。一个健康的城乡规划应该具有功能上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城市的生态变化反映了人类的历史进程。把握可持续性规划重点,协调好生态系统的和谐性。充分考虑生态和人文景观特征,尊重地域的生态条件和历史文化背景,利用地域的自然生态系统、地域文化的延续及地方民风民俗,以强化人文精神和生态系统的良好关系。
我们先来了解“可持续性”和“生态”之词的历史轨迹。首先,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进程进行反思的结果,是人类为了克服一系列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特别是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广泛的生态破坏,以及它们之间关系失衡所做出的理性选择,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其次,生态一词原意指住所或栖息地。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环境之间环环相扣。人们常常用“生态”一词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多元的世界需要多元的文化以此来维持生态系统的生态发展。
按照“园在城中、城在园中、城园一体、园城共融”的现代田园型都市发展定位,遵循“规划先行、建设有序、管理规范”的原则和“一城三带五组团”发展目标。加快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系统推进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营造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整洁有序、舒适和谐的人居环境,在更高起点上推动城乡建设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江滨新区农民失地安置小区项目的设计。对于这次的参与我更深刻体会到“生态城”的非凡意义。这也是江滨新区的首秀。
一、通过可持续性规划获得较好的生态效益
绿地空间是居民主要的室外活动空间,拾城市生态系统中分布最广、使用率最高的组成部分。农民失地安置小区项目正处在江滨公园和梅峰公园的中间地带。有中心绿地、组团绿地、宅旁绿地以及公共设施专用绿地。这也正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辅而成的天作之合。通透、自然、开放共享一体。居住区的绿化面积和绿化质量一直是小区所关注的农民失地安置小区项目的设计正是采用开花结果的植物,吸引鸟类来此栖息。使居住区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不也是一幅活生生的风景画吗?在这个项目中有开放中心绿地,又称“小游园”。与两座公园相互对应。也集中反映了整个项目的生态小环境,有绿林花香,更有鸟语相伴。宅旁绿地直接靠近住宅的公共绿地,结合居住建筑群布置,在满足周围住宅道路系统交通顺畅的同时,形成了植物、光、水廊道。生态小环境的形成已经不是花边配角,而是整个小区主题思想的一部分。也说明了通过合理规划把无序空间变成一座生态小城。
生态环境规划是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规定明确的环境目标,以及防止环境污染与破坏,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它既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的相对独立部分,又与各部分密切相关。生态环境规划管理是设计人员对未来进行预测和选择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制定、实施可持续性规划的全过程。城市可持续性规划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蓬勃兴起,产生了不少规划设想和来自于实践的理论。在《绿色城市》一书,探讨了城市空间的生态化途径。可持续性规划师对一定时间内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作出的规划,其目的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使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所谓城市可持续性规划是运用系统分析手段,生态经济学知识和各种社会、自然、规划、调节和改造城市各种复杂的系统关系,在城市现有的大环境下寻求扩大效益,减少风险程度可行性对策所进行的规划。在城市可持续性发展过程中能有效的遏制环境破坏的问题,化干戈为玉帛把存在社会发展的经济地带变为生态栖息地,使其进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格局。
二、注重局部生态空间形成整体可持续性发展规划
局部生态环境应以植物作为主要景观,能给人清新感受。这也符合当今人性发展的需要。细分生态环境的形成,景观设计是重头戏。需要考虑到适应当地气候特点的规划布局,由于人的活动造成区域内的环境质量变化,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空间的舒适性。
在局部生态环境设计中,植物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小区的整体规划主要是利用地形、植物和建筑来组织空间。植物除了是生态的构成要素外,它还能使环境充满生机,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在整个小区规划设计中,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可持续性。农民失地安置小区项目是运用局部设计元素来贯穿整个新城区的线性设计。从而充分表达了农民失地安置小区项目在新城中的重要角色。在一定的规划设计构思下,配置得宜并完善的构出整体规划蓝图。
我们所有设计尊崇的理念是点、线、面的完美结合。点是设计当中的最小成分,也是基础部分。在可持续性规划中,局部绿地组团是设计当中的“点”。线的作用是从点连成线,也是点的延伸,它处在局部生态设计中的中间部分。也是在绿林与建筑之间形成的围合空间。经过若干条“线”的结合,形成整体规划设计的“面” ,从宏观上来说,这也是可持续性规划的最后完善。在之间线与线的交集中,出现了整体融合的效果。只有在多方面的配合下,一个完美的设计才能出现。
自然式的设计有着浑厚的效果。它也是在遵循大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展可持续性规划。可持续性规划设计是一个庞大、内容丰富、涉及面十分广泛的学科。我们从人类自我需求的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总结了传统的规划设计经验和现代城市规划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自然和人文的结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