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幼儿教育理论基础知识重点
时间:2023-09-18 17:08:2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幼儿教育理论基础知识重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幼儿师范 教学内容 遵守原则
一、幼教专业学生现状
近年来幼儿师范学校新生中考分数普遍较低,素质能力和以往相比大打折扣,相当一部分学生理解、接受能力弱,原因不外以下几点:自幼养成教育不够,学习习惯不好;独生子女多,意志品质差,刻苦精神不够;记忆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较之高分学生有一定差距;有部分学生虽然智力能力不错,但学习适应性差。
二、幼儿师范学校教学状况
由于生源锐减,幼儿师范学校为了生存,往往不同专业、不同办学层次并存,教学上互相影响。一些学校兼办高中或者办艺术高中班;一些学校大专、中专混办;一些师范、幼儿师范兼办其他中职专业。有部分公办学校转制为民办;导致了教学思想和模式的混乱,严重影响了办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因为历史原因,许多幼师学校师资多来自中学,这些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偏重理论教学,注重知识的记忆,倚重书本,联系实际不够。理论学习多,艺术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不足,导致毕业生不能适应幼儿园教学需求。
三、对幼儿师范教育特点的初步认识
1.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理论水平要求相对较低
幼儿师范教育培养的是经验技能型实用人才,理论教育尽管作用巨大,但对于文化基础薄弱、不习惯理论学习的幼师学生来说,要在短短三年扭转其学习理论的习惯,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几乎不可能。在教学上就必须有所舍弃,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如幼儿语言训练方法,幼儿数字思维训练,美术实践能力和音乐舞蹈技能等。
作为职业教育的幼儿师范教育必须面向多数学生,不可能以培养幼教专家为目标,培养能够驾驭幼儿园课堂教学,胜任一般日常管理的实用人才,应该是学校的工作重点。
2.面对择业就业、具体工作的实用性
近年来,幼儿师范学校生源质量低,而社会对幼儿教师素质要求高。与重视知识灌输的基础教育和重视理论探讨的高等教育不同,幼师教育直接面向基层幼儿园,毕业生需要实用的工作技能,所教、所学要实用、有用、管用。目前,举国上下多幼教空前重视,公办、私立幼儿园方兴未艾,过去长期的不重视造成师资短板,各地都急需能独当一面的实用型幼儿教师。
3.以反复训练、熟能生巧的技能性培训为主
在培训内容、时间、难度上,幼儿师范教育相对来说不需要系统而全面的教育教学,要求学习训练短平快。最需要的不是书本知识,是反复“操练”,以足够的时间、相关的技术指导进行专注的专门的训练。做到“熟”生“巧”,以“练”求“精”。幼儿师范教育急需的是在美术、音乐、舞蹈、体育、营养学等与幼儿成长密切相关,并且适合在0~7岁幼儿阶段训练培养和发展的技能方面有一定能力,并富有组织教学水平的实用人才。
4.新形势下,幼儿教育专业表现出越来越高的特有价值和不可替代性
幼儿教育专业,在抚育幼儿成长,发展幼儿智力,提高幼儿体能和健康水平方面,新的理论不断提出,不断丰富。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幼儿教育虽然被误解为“小儿科”,但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专门学、专门练,不成为“熟手”乃至能手,就适应不了幼儿教育工作的需要、满足不了竞争需要。当代社会越来越注重人的能力培养,而能力培养,人才竞争,从娃娃阶段就已经开始。这更加需要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教育训练,更凸现能力培养、职业技能培养的特有价值乃至不可替代性。
四、发展幼儿师范教育的对策
1.宏观对策
概括地说,幼儿师范教育应当是:面向社会需要,适应学生状况,强化实用性职业技能的教育;实施就“业”、就“高”、不就“理”;按市场要求来进行培养,社会需要怎样的幼儿老师,学校就培养怎样的幼儿老师。社会需要怎样的育儿人才,学习就输送怎样的育儿人才;课堂上要少讲乃至不讲过于高深的“理论”,多讲“操作”,多搞“实训”,偏重学技能、出能手。在抓好传统的艺体教育的同时,注重幼儿营养和健康护理技能训练,让学生尽快成为育儿能手;发展和研究多门类职业技能、技巧,进一步体现和实现幼儿师范教育对社会发展的特有价值和不可替代性,实现职业专项技能对职业工作者的全员必备性。要让全社会尊重幼儿教育工作,让幼儿教育工作成为无法替代,持证上岗的专门技术性人才。
2.实现宏观对策的微观策略
(1)加强市场调查,研究现实需求
近年来,社会对幼师毕业生需求有上升的趋势,说明社会需要本来是有层次的,社会有对各个层次的教育专才现实需求。用大学本科生,甚至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当普通幼儿教师,在现实条件下,既是浪费,又是不必要和不可能持续的,未经过专门培训的大学生乃至研究生未必能搞好学前教育。
(2)幼师学生的年龄段决定她们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虽然有部分学生对理论教学接受理解能力不够强,但对艺体技能完全能达到要求。甚至有“读写困难症”的学生,在技能实训中,也“如鱼得水”,大展身手。
(3)幼儿师范教育应当开拓和激发社会对育儿技能乃至“能手”教育的需求
独生子女的普遍化,使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培养;幼儿园需要熟练的教师乃至教育能手。幼师教育如果能够满足这一需要,必然会激发社会对幼儿师范教育的新一轮的需求。
(4)幼儿师范教育应可成为基础、高等教育不可替代的职业教育
幼儿园工作技能乃是工作“熟手”、“能手”的教育,应当和可以成为以基础知识、理论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教育,以专业理论和创新研发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并存发展,不可替代的教育。
3.幼儿师范教育的目标体系
(1)近期目标
以就“业”为主,兼顾就“高”。就“业”,就“高”,不就“理”。所谓“以就业为主”就是要学生能胜任基层幼儿园工作,满足幼儿园工作需要,实现高就业;所谓“兼顾就高”,就是针对部分学生,不仅要求胜任工作,还能成为幼儿教育的专家,成为幼儿教育事业的创业者和推动者;所谓“不就理”就是优化改善甚至对某些学生暂时忽略理论学习。
(2)中长期目标
逐步实现幼儿教育的深化和发展。在深入研究幼儿教育的特殊性的基础上,满足和激发社会对“人才战略从娃娃抓起”的认识。让幼儿教育工作更加收到社会尊重;让育儿工作成为技术性专门性工作。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措施
G642.3
2011年,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件进指出:学前教育应该摆在教育的中心点,学前教育是一个人开展终生学习的基点,是促进国民教育环境改革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幼儿园的数量虽然在不断的增多,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低下成为主要问题,很多幼儿教师都是非专业毕业,上岗之前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前教育培训,不了解幼儿的发展特征、兴趣、需要,不会手工制作、弹琴绘画、唱歌跳舞等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甚至是认为学前教育就是简单的哄孩子,或者是教孩子一些简单的语文数学知识,从而导致学前教育小学化趋势较为严重。或者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到了幼儿园无法满足岗位需要,学到的理论知识无法与实践相联系。因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应用型转型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
(一).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模糊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布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应用型人才应当
是指:能将专业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能熟练地掌握社会生产或者社会活动一线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从事一线生产技术的专业人才。由此可见,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时,相对之前的“学术性”、“理论性、“研究型”,则更应突出“应用型”、“技能型”、“职业性”的特点。那么“理论型”和“技能型”该应如何平衡?
(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缺乏合理性
一是大部分院校的课程设置沿袭传统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需要,教育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较多,技能课程所占课时较少,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一样,是学生必选课程,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二是部分院校的课程设置完全参照中职或高职等学前教育
专业的课程体系,过分注重技能课程,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理论深度不够,到了工作岗位之后缺乏发展性和竞争力。
(三).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应用型人才培养典型的特征是“应用”与“创新”。而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实践环节课时不足;二是校内实训室匮乏;三是校外见习、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滞后。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深刻认识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应用型人才是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主流人才,高校就应该对实用型人才进行重点培养。现如今,我国社会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传统的理论型人才往往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而实用型人才的就业率却达到了75%以上,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就应该及时转换培养思路,注重实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关于本科教育学业标准的规定,本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区分于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的学业标准集中表现在系统化的基础理论,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与方法,初步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五个方面。可见,学前教育本科学生的培养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还是必要的。因此,应用型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人文素养,具备“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等先进的教育理念,系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础知识、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一线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富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科研能力,立足地方,能在各种学前教育机构、教育行政与教学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完善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本着“宽基础而优专长,厚理论而显技能”的课程设置思路,参阅《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应用型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应包括公共基础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三大板块。在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中,将学生的兴趣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组成个性化的选修模块。
(四).强化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个性,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强化课堂教学中对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及时更新、拓展实践教学内容,教育见习应从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每学期一周;第六学期进行集中
教育见习,见习时间不少于2周;教育实习集中安排在第七、八学期,时间不少于三十二周;教育调查可安排于假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可与教育实习交叉同步进行。
(五).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学前专业教师既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又需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既能讲授理论课,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教师。应以下方面建设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
一是培B现有的教师到幼儿园进行挂职锻炼。老师们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锻炼提高老师的实践技能。
二是聘请幼儿教育机构中的经验丰富的教师、专家来校任教或指导学生见习、实习。
三是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培训与激励机制。制定相应规章制度,规定专业教师必须定期到学前教育机构参加保育、教育教学、管理等实践工作(如一年)。提高双师型教师地位、待遇,制定相关的激励制度。如在职称评定、选拔人才时给予双师型教师政策倾斜;将双师型教师的工作阅历作为提薪、晋升的重要
条件等。
参考文献:
[1]王晓丽. 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12,21:105-106.
[2]薛可. 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钦州学院为例[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06:157-160.
[3]朱陶,范元涛,李艳艳.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07:108-110.
[4]李英姬.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及培养方向的思考[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3:167-168.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是指在对幼儿园相关岗位需求、就业环境、发展前景等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利用高职院校与合作幼儿园在教育资源、教育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优势,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开发各类课程,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实践过程。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是扭转以高校为办学主体的思维模式,打破学科系统化的固有观念,实现职业教育改革的新突破,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1]。为此,笔者拟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做些探讨。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主要分为理论课、技能课和实践课三类。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尤其强调要“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不仅技能课和实践课有提升学生实践核心能力的义务,理论课程同样有此义务。理论课程可以通过与幼儿园合作,实行“校”“园”共同育人的模式,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提升学生实践核心能力的目的。笔者拟以理论课“幼儿教育法规”为例,具体探析高职院校与幼儿园合作开发课程的相关问题。
一、校企合作开发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意义
理论课程实施校企合作开发的意义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主要体现在:其一,学生可以获得更加扎实的法律法规知识。因为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为学生提供了全真的学习环境,案例来自幼儿园,学生会感到真实、可信,知道在校内学习的法律法规知识在幼儿园不仅有用,还很重要,学生带着问题到幼儿园学习,学习的目的性更强,主动性、积极性更高,学习后掌握得更牢。其二,通过到幼儿园上??践课,可以与幼儿园教师一起探讨并试图解决一些法律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十分有益。其三,通过到幼儿园实践,学生能及时发现自身与就业岗位之间的差距,认清自己的努力目标和方向,专业思想会更加牢固,热爱幼儿等职业情感得以激发;通过对幼儿园真实案例的接触,责任心与法律意识等职业精神会有所增强。
(二)对幼儿园及其教师发展的意义
主要体现在:其一,高职院校的专任理论课教师可以对学生在幼儿园实际工作中碰到的法律问题进行专业分析与点评,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法律问题与困惑。其二,高职院校的专任理论课教师可以为幼儿园开设专题讲座,或者担任法律顾问,或者合作开展法律法规方面的实践型课题研究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幼儿园教师的法律素质可以得到较快提高。其三,高职院校为幼儿园培养出有较高法律素质的教师,对提高幼儿园依法治园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很大帮助;幼儿园管理水平提高了,其社会形象与知名度也会随之提高。可见,幼儿园既是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实施者,又能在开发过程中直接受益。
(三)对高职院校及其专任理论课教师发展的意义
主要体现在:其一,幼儿园能为高职院校提供真实的人才培养场所,真实的案例,真实的处理法律问题的过程、经验与方法。这些场所、过程、经验与方法是高职院校自身无法提供的,也是任何模拟形式无法替代的,这对高职院校培养出幼儿园真正需要的、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非常有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了,其社会形象与知名度也会随之提高。其二,校企合作为高职院校专任理论课教师提供了与幼儿园实质性接触的机会,可让他们直观地了解幼儿园需要解决的实际法律问题。理论课教师一方面可以积累活生生的教学素材与案例,另一方面还可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的针对性更强,更切合学生未来就业的实际需求。这样,理论课教师的教学就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学质量也会随之提高。其三,高职院校专任理论课教师拥有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这一优势在与幼儿园合作开发课程的具体实践中可以得到充分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理论课教师自身比较欠缺但又非常重要的实践能力也会得到提升。其四,高职院校专任理论课教师可以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找到切合高职教育特点,又是幼儿园实际需要的、有实用价值的幼儿教育法律法规方面的研究课题。
总之,不管是对学生、幼儿园及其教师,还是对高职院校及其专任理论课教师,校企合作开发理论课程都能够实现共同投入、共同开发、共同管理、共同受益、共同发展的“多赢”局面。
二、校企合作开发理论课程的基本过程
校企合作开发理论课程,须遵循一定的课程开发模式。高职层次、师范性质学前教育专业的理论课程适用“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该模式是指以达到某种职业能力要求为教学目标,以行业和用人单位的能力需求为导向选择课程内容,通过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实施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课程开发模式。
课程开发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静态层面是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确定;动态层面是指课程内容的组织实施、评价和监控。这两个层面相互影响、互为依存,共同构成课程开发过程[2]。
下面阐述“以能力为导向”校企合作开发“幼儿教育法规”理论课程的基本过程。
(一)课程分析阶段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注重师德核心素质和实践核心能力提升的高素质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与该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相适应,“幼儿教育法规”课程的建设目标是:掌握幼儿教育法规的基础知识,具备基本的法律素质,具备运用幼儿教育法规知识解决幼儿园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课程建设目标,应全面分析该门课程:一是通过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等政策文件的分析,了解学前教育专业合格毕业生应具备的幼儿教育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素质与能力;二是通过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园长座谈会、往届毕业生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园长个别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往届毕业生已经具备和比较欠缺的幼儿教育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素质与能力,并深入分析具备或者欠缺这些知识、素质与能力的原因,为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做好准备,为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资源的选择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应用提供依据或参考。
(二)课程设计阶段
首先,校企共同开发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的课程开发模式。“幼儿教育法规”课程宜选择“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
其次,校企共同制定课程标准。这一课程标准必须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幼儿园教师法律素质的要求为依据。
再次,确定与校企合作课程开发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等。具体而言,在教学模式上,改变以向学生传授系统幼儿教育法规知识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打破原有知识逻辑结构,重构以学生解决实际法律问题为体系的教学内容,即缩减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多选择学生比较欠缺但实用性、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采用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模拟课堂、分组讨论法、正反方辩论法、审判观摩法、模拟法庭、参观考察和法律咨询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其中,优先选择案例教学法、模拟法庭等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在考核评价上,注重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得到提升,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注重在校外实训场所考核学生,注重由校外实训指导教师作为实践成绩的考核主体。
(三)课程实施阶段
1.筛选合作幼儿园
高职院校要从学前教育专业已有的校外实训基地中筛选出符合“幼儿教育法规”课程开发需求的合作幼儿园。筛选合作幼儿园时,应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该园的校外实训指导教师是否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二是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是否具备较强的实训指导能力。应该注意的是,选择合作幼儿园时不要仅仅盯住省、市级示范幼儿园或公办幼儿园,还要兼顾选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幼儿园,这样才能与学生将来就业幼儿园的层次、类型相吻合,学生在校所学才能顺利迁移到未来的工作中。
2.签订合作合同
高职院校应与合作幼儿园签订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合同。合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合作双方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二是校内专任理论课教师与校外实训指导教师各自应具备的条件;三是合作的具体内容,如指导实训、开设讲座、课题研究等;四是合作双方应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五是双方合作的具体运作规则;六是合作双方应给对方提供的各方面条件保障,包括经费、场所等;七是合作应取得的预期成效;八是如果没有达成预期成效相关责任方应承担的责任等。此外,校企双方合作的方式可以是紧密型的,也可以是松散型的,松散型的合作不一定要签订合同。
3.组建开发团队
校企合作开发“幼儿教育法规”课程中所说的团队包括管理团队与教师团队两部分,二者以教师团队为重。管理团队指在专业内建立的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人员构成中,高职院校方面由系主任、专业带头人、专业主任以及专门聘请的课程专家构成,校外方面主要由合作幼儿园的园长、分管教学的副园长构成。管理团队应定期召开座谈会,商讨合作事项,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进行政策把关、信息沟通、开设专题讲座等。教师团队应由高职院校的专任理论课教师与幼儿园的实训指导教师构成。校内外教师团队应合作开展学生需求调研,共同制定课程目标、课程标准,共同开发教材或课程资源,分别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指导,共同制定课程考核标准并共同考核学生,相互为对方提供技术服务,共同监控校企合作的质量与成效,合作开展课题研究等。也就是说,校企合作双方教师都应参与到课程开发的全过程中,其中,高职院校专任理论课教师应起主要作用,承担主要责任。
4.选择与组织课程资源
在校企合作课程开发过程中,一是要充分开发和运用文本资源。要选择或编写符合校企合作课程开发要求的配套教材或实训指导书。对“幼儿教育法规”课程而言,可以不用分别开发和编写适用于校内理论教学的理论教材与适用于校外实践教学的实践教材,在理论教材中直接包括实训模块的相关内容即可。此外,还可以根据本校和学生的实际需要,选择和配置教学参考资料、校外实训指导教师培训资料或自学用书、学生学习参考资料以及学生课外阅读类文本性资源。二是要积极利用和开发网络资源。网络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课程资源库。通过网络课程的开发,可使课堂学习与网络学习相结合,面对面学习与模拟情境学习相结合,师生合作学习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实现从平面走向立体,从整齐划一学习走向个性化学习的目标。三是要关注校企合作课程开发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
5.具体实施校企合作课程开发
校内专任理论课教师讲授完某专题的法理法条后,一般会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由校内外教师合作开展校外实践教学活动。“以能力为导向”校企合作开发理论课程遵循以下基本流程:一是校内专任理论课教师在带领学生到幼儿园之前先跟学生讲清实践的目的、任务、注意事项以及到幼儿园实践后要完成的作业;二是校内专任理论课教师带领学生到幼儿园,让学生带着任务与作业接受校外教师的实训指导,这些任务与作业包括参观考察、撰写案例、案例研讨、听取专题讲座、法律咨询和撰写实践报告等。到每个幼儿园的学生数量不宜过多,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讨论或发言的机会。三是实训结束后,学生完成实训任务与作业。四是由幼儿园实训指导教师、校内专任理论课教师以及学生自身共同考核实训成绩。
(四)课程评价阶段
这里所说的课程评价主要指对课程实施成效的评价。课程结束后,高职院校要及时进行课程开发成效的反思性评价。一是从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升、学习态度的转变、职业精神的提升等维度设计问卷,通过发放无记名问卷的方式,让参与实践的学生真实地评价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成效。二是分别召开校内专任理论课教师与幼儿园实训指导教师座谈会,总结合作得失,听取他们对更好地开展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对合作幼儿园的园长开展个别访谈,有针对性地了解一些情况。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访谈结束后,高职院校与合作幼儿园都要撰写实践报告,及时总结实践得失,作为下一轮合作方案修?的重要参考。
(五)课程推广阶段
实施几轮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后,应及时总结课程开发经验,并发挥其辐射、示范作用,适时地将课程开发经验推广到“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等学前教育专业其他理论课程的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工作中。
三、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开发理论课程的思考
两年多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实践充分证明,高职院校师范性质的学前教育专业与非师范性质的其他专业一样,同样适宜采用实践型的课程开发模式,即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模式,其中,理论基础课主要适用“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调查数据显示,实施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后,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较高。例如,2017年1月,笔者对我院2016级144名刚学完“幼儿教育法规”课程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学生对到幼儿园上实践课的满意度达91.58%,对整门课总体教学效果的满意度高达98.61%。
校企合作开发理论课程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完善以下工作,以利于不断提升课程开发质量。
(一)处理好校企合作双方利益的平衡点
要想得到合作幼儿园对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工作的理解与支持,高职院校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树品牌、创特色,提高自身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社会认可度,让合作幼儿园觉得参与该工作是自身水平的体现,是一种荣誉而不是负担。常言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高职院校自身水平不高,就缺乏吸引力,双方关系就维持不长久。二是要找准合作双方利益的结合点,使合作双方能够在资源共享、文化交流、师资培训、课程开发、应用研究等方面形成优势互补,特别是应在课程开发层面找出可能存在的利益收益,使合作双方都能为对方提供相应的服务。例如,高职院校可以为合作幼儿园提供法律咨询、教师培训等服务,这样,合作幼儿园就会感到“有利可图”,感到自己是合作的直接受益者,才能使合作维持良性循环。如果合作幼儿园感到“无利可图”,便没有了参与合作的原动力,合作的吸引力和支持力就会逐次下降。三是合作时应充分考虑合作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尽可能设身处地地从合作幼儿园的角度考虑问题。例如,带领学生到幼儿园上实践课时,要服从幼儿园安排,尽量不要打乱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总之,高职院校若能处理好校企合作双方利益的平衡点,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工作就能逐步成为合作幼儿园自觉自愿的行为,合作幼儿园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该工作中,进而成为该工作的积极推进者,该工作就能由原来随意、自发、浅层次、松散的状态变为稳定、深层次、高效、持久的状态。
(二)建立持续推进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工作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也是一个反复修正和完善的过程。要使该工作不走过场,而是能得到持续推进,仅靠一时兴起或个人热情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制度、机制加以保障。具体而言,应完善下列各项规章制度和机制:一是遴选、稳定、更迭校外实训指导教师的制度与机制。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工作能否顺利推进,与是否拥有一支符合要求、稳定的校外实训指导教师队伍有很大关系。为此,应建立与完善相关机制,遴选出符合课程开发要求的校外实训指导教师队伍;教师队伍遴选出来后,要有相应的制度保证这支队伍的稳定性,避免因出现教师调动、领导更迭等异动情况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果实训指导教师确实需要更迭,也应有一套完整的预案或制度,保证新旧教师的平稳过渡。二是经费保障制度与机制。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工作要取得成效,需要有必要的经费保障。高职院校不能只是在做课题、做项目或评估时才有经费补贴给实训单位与实训指导教师,课题、项目或评估完成后经费就得不到保证,这不利于工作的持续推进。为此,应划拨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专项资金,保证工作的持续开展。三是校内外教师激励机制。校内外参与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教师付出的劳动比其他教师一般会多得多,要使他们长期参与和支持该工作,仅靠他们的个人觉悟与工作热情是不够的,应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分别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才能从内心激励他们全身心地、长期地投入该工作中。
1.生源现状与课程开设目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生源为普招中文理兼收学生,与高等师范类院校音乐学院或音乐系招收的专业考生相比,没有相关的艺术经历,专业基础薄弱,但学习热情高、职业理想高尚,对今后所要从事的工作有坚定的信念。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相关音乐课程的开设目的也与音乐学院有所区别,是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一定的欣赏和简单的创编能力,对这门特有的听觉艺术有一定的了解,且为胜任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较为坚实的基础。
2.课程设置现状。师范类院校在音乐课程的开设中具有课程细分化、学科专业化、培养形式多样化等特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培养目标虽然与师范类音乐学院或音乐系不同,但在课程设置中有诸多相同,例如钢琴、器乐作品鉴定、即兴伴奏等课程,学科专业性很强,虽然是根据幼儿园音乐教育所需的音乐能力(如音乐技能、音乐基础知识等)进行设置,但对于毕业后教学来说,实用性体现不够,不能充分体现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特色。课程的设置忽视了音乐课程内容的相通性、实用性,只注重音乐知识本身的系统性、专业性。
3.课程内容现状。首先,在声乐课中,过多注重发声位置、气息控制和咬字吐字等专业性很强的问题,虽然最终目标是让声音通过腔体共鸣更加美妙丰富,但要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幼儿演唱需要用最自然的声音表达心中的感受和美,如何引导幼儿用心聆听、感受和实践音乐以及幼儿嗓音运用和保护等问题更加重要。目前,对幼儿唱歌中教学问题的解决和嗓音保护方面的知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其次,是器乐课程,钢琴和即兴伴奏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性已经被逐渐认识,但对即兴伴奏能力的调查结果是很不乐观的。钢琴学习是循序渐进的,从最基本的节奏、弹奏技巧到练习速度来安排课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是科学的,但与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不相符。即兴伴奏要求手、眼、嘴的密切配合,而弹唱脱节一直是学生到幼儿园进行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高职学前教育的音乐课程设置中,参照音乐院校中技能技巧的课程设置,强调对学生理论、技能、实践的严格培训。而学生所学的知识没有为毕业后音乐教学工作做好充足准备,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严重脱节。此外,音乐学科之间相通的知识不能根据专业特点编排,忽视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化、细分化。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有乐理与视唱、声乐、钢琴、舞蹈、集体电子琴演奏等课程,这些课程专业特点体现不够明显,同一知识点在不同的音乐课程中重复讲解,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2.课程内容过于专业化,授课内容简单化。现行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内容,多以本课程重点知识讲授为中心,围绕重点知识进行教学内容设计、讲授。乐理与视唱、钢琴、声乐、舞蹈、即兴伴奏、音乐欣赏等课程分科开设,就重点知识系统性讲解来说效果显著,但就学生自身的专业基础程度来看,学生的学习难度偏大,效率不高,这对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持续保持且日益增温形成很大的挑战。同时在授课过程中,也存在着音乐院校课程内容简单化的现象:在课程目标上降低教学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减少重点难点,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技能特点不明显。教师在授课中注重单一的技能技巧,忽视音乐素质和音乐教学能力的培养。
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设置构想
音乐课程的设置应在高职学前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原有理论的基础之上,树立正确且符合现有状况的教育观:如依据学生音乐能力的个体差异,以及课时少、学生多、教学任务繁重的特点,对相关的音乐课程进行合理整合。
1.课程整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强调综合性、实践性,并且要与新的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同步发展。首先,必修课程要突出综合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并结合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对分配过细的必修音乐课程教学进行系统、科学的整合,时刻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要求相一致。第一,声乐课程。声乐课程包含发声技巧与理论基础、歌曲演唱技巧、童声合唱训练等内容,在课程共性分析的基础上,尝试进行相关的资源整合,课程可分为两个重点:一是根据幼儿成长过程中对语言、生活、节奏、兴趣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具体需求,建立优秀幼儿音乐歌曲库,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增加对音乐风格的了解和不同歌曲题材的大量积累,以适应今后幼儿教育中各个教学环节中对音乐的不同要求。二是声乐教学法。示范演唱和歌曲的情景表演相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指导幼儿有目标地参与活动并演唱,在幼儿园唱歌教学中还应注意幼儿的发声方法、嗓音保护等。第二,器乐课程。器乐课程包括钢琴、即兴伴奏、幼儿歌曲编配与弹唱、乐理与视唱、幼儿打击乐等内容,也可以进行相关整合。自弹自唱在学前教育的音乐课程中应用最多。需要具备以下能力:根据学生不同嗓音条件,进行移调伴奏的能力;视奏能力,即快速地读谱并演唱儿歌;为歌曲配置伴奏的能力;自弹自唱的能力。这些能力决定着自弹自唱的效果和水平。当然弹奏钢琴正确的坐姿、手型、放松与手指的独立性以及乐曲演奏的基本技术要领等是自弹自唱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准备。第三,关于乐理中的内容,可以在弹唱课或者鉴赏课中进行实践教学,专业性很强的内容可以删去。其次,选修课程应该突出实用性。为了适应市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优势、才能,为学生提供具有实用性的选修课,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在必修的基础上,设置电子琴、手风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幼儿园音乐活动设计、0~3岁早教课程等选修课程。其中部分课程针对有专业基础的同学和对本门课程兴趣相对浓厚的学生,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之上,继续向更高的层次学习。
2.教材建设。教材建设要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充分考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现实情况,并贴近幼儿教育的职业特点。首先是声乐教材,应该选择不同国家、民族、地区、风格的艺术歌曲,时代感强、现代气息浓厚的歌曲,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展开联想、想象,拥有歌唱欲。增加中外经典歌曲和中外优秀幼儿歌曲,让学生为以后工作积累音乐元素。加入幼儿声乐教学法,了解幼儿的嗓音特点及正确的幼儿发声方法,为以后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其次是器乐教材,应该分为乐曲弹奏和歌曲编配两部分。乐曲弹奏涉及坐姿、基本手型、音阶训练、琶音以及不同节奏、不同风格的乐曲和相关的乐理知识。歌曲编配涉及简谱、指法设计、伴奏编配以及弹唱的内容,加入幼儿打击乐训练与奥尔夫音乐的节奏训练等。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儿歌教学;就业导向;职业技能;幼儿文学
一、就业导向下学前教育儿歌教学的重要性
幼儿文学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儿歌、散文、童话、幼儿诗、幼儿寓言、幼儿故事、图画故事、幼儿戏剧等文学样式。儿歌是幼儿文学最古老、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文学样式之一,儿歌教学也是整个幼儿文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其一,从儿歌接受对象发挥的作用来看,儿歌的主要接受对象是低幼儿童,儿歌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儿歌是采用韵语的形式,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适合幼儿听赏、念唱的歌谣。儿歌是幼儿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儿歌语言简洁,结构简单,音韵和谐,趣味性强,易于理解和记忆,深受幼儿喜爱。儿歌对幼儿的认知、情感、道德、语言、思维、想象、美育、娱乐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发挥着巨大而独特的作用,跟其他文学样式比,具有文学中的启蒙性。其二,从儿歌在幼儿园运用来看,儿歌广泛运用于幼儿园的各个领域,如区域活动、游戏活动、一日生活、户外活动、五大领域教学(语言、科学、艺术、健康和社会)等。儿歌在幼儿园活动中起着媒介、载体、工具的作用。其三,从儿歌技能对高职学生职业影响来看,不管是地方招聘考试还是教师资格证国考面试,儿歌的鉴赏、表演、创编、教学等技能都是高频考点,儿歌技能的掌握程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高职学前专业学生所学幼儿文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运用对幼儿成长和个人职业发展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毋庸置疑,作为未来幼儿教师的学前教育学生,要重视儿歌的学习。因此,儿歌教学在高职学前教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二、当前高职学前教育儿歌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学前教育儿歌教学普遍从传统的纯理论教学中解放开来,开始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未能将这一理念实质性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调查显示,当前高职学前教育儿歌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教学出现脱节
幼儿文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技能融合的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的情况。其一,过于强调理论灌输,教师以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但理论知识难度大,与高职学生的理论接受水平与运用范畴不符,与高职“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主旨”的人才培养模式背道而驰。其二,过于注重实践技能,忽视理论教学,导致学生理论素质偏低。在就业导向下,教师迫切追求专业知识与职业发展的契合度,对教育期待的实用性倾向明显,注重显性的专业技能,而对于隐性的理论性内容不够重视,甚至完全忽视理论知识的教学,从而造成学生理论素质偏低现象。理论的缺陷限制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发挥,影响了学生的职业转换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过程与学生就业缺乏有效衔接
随着国家教育部出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幼儿教师招聘和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逐渐改革,幼儿园的教学理念、教材教法和课程结构等均发生了变化。但一些高职教师在开展教学前没有深入了解幼儿园一线文学活动中教材使用、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的变化,也未能将学生将来就业招聘和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要求融入至教学内容中,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针对性不足、实效较差,使得教学过程与学生就业之间缺乏有效衔接。
(三)儿歌教学缺失文学审美教育
儿歌大多浅显易懂,认知和教育功能比较突出,这使得幼儿教师普遍将儿歌视为幼儿学习语言、习惯养成、道德教育的工具和载体,却忽视了儿歌自身押韵、节奏、稚拙、快乐的审美特征。对儿歌功能的认识偏差,导致儿歌未能在幼儿园文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其审美功能。在高职学前教育,教师对儿歌也有工具化倾向,在教学过程中没能专门指导学生通过儿歌对幼儿进行文学美的引导和启发。例如,高职学前教育学生在进行儿歌模拟教学或实习教学时,朗诵完儿歌后,学生设置的向幼儿提出的问题大多为“喜欢哪个字?哪句话?”“明白了什么道理?”“小朋友应该怎样做?”等,而高职教师也未能及时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的教育和引导。
(四)教学过程中缺乏教学法的传授
一些高职教师认为学前教育专业已设置语言教学法的课程,幼儿文学课没有必要再专门进行教学法传授。儿歌是幼儿园儿歌教育活动的基础,儿歌文学活动中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固然重要,但考虑到儿歌接受对象———幼儿的特点,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语言活动组织与设计的教学法,还要掌握行之有效的儿歌指导技能,运用朗诵、表演、创编等教学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儿歌作品。当前高职学前专业教师的学科教学意识比较淡薄,教学时侧重学科知识传授,学科教学方法的传授比较缺失。
三、就业导向下的高职学前教育儿歌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与时俱进,优化调整理论和实践结构
在传统教学中,儿歌的教学重点是讲授其历史发展、概念和特征、形式分类、功能作用和作家作品等理论知识。根据课程特征,文学类课程中基础理论的讲授是必需的,但从学前教育学生的未来职业需要来看,理论传授远远不够。儿歌朗诵、儿歌表演、儿歌创作、儿歌配画和儿歌教学技能等等,都是学生未来就业的必要技能,这些职业需要对高职儿歌课程提出了更高的实践要求。此外,当前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强调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但这并不意味着理论教学不如实践教学重要。区别于职业培训,高职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是职业素养教育。高职教育的“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重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2]。幼儿文学的职业素养主要体现在儿童观、教育观、师德修养、美学理论和文学原理等方面。学前教育学生毕业后服务的对象是天真可爱的幼儿,他们应该学会全面、系统、辩证地从幼儿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儿歌作品。学前教育学生应具有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师德修养,将来才能用爱和童心与幼儿互动和沟通;应具有一定的美学和文学理论,将来才能在儿歌教学中顺利承担起对幼儿的指导任务。在儿歌的教学活动中,一个理论成熟、技能丰富的幼儿教师不应只是教会幼儿朗诵和表演儿歌,应还能根据儿歌的韵律、节奏、语言、形象等特点来指导幼儿如何体验和表达情感、如何感受和塑造形象等。看似简单的儿歌鉴赏,其实对幼儿教师的理论水平要求较高。例如,儿歌教学活动《小蚱蜢》:“小蜂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腿一弹,脚一翘,哪个有我跳得高。草一溜,摔一跤,头上跌个大青包。”这首儿歌朗朗上口、有趣好玩,幼儿特别喜爱。在这首儿歌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幼儿体验小蚱蜢骄傲、稚拙的形象,引导幼儿感受这首儿歌的稚拙美、游戏性等,这需要幼儿教师熟悉幼儿心理特征,以儿歌的主题内容、节奏韵律、稚趣美以及游戏性等文学理论为基础,并以幼儿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引导和启发。这些都需要扎实的理论和丰富的技能作为保障。高职学前教育应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才能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屋建瓴地引导幼儿感受、理解作品以及学会用文学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此,高职学前教育教师应与时俱进,优化和调整理论和实践结构,以理论基础为指导,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在教学时,每一章节的理论知识点都要精心规划,理论知识以必需、适用、够用为度,以理论为指导来规划相应实践课时、安排好实践场所、设计好实践等内容。例如,在儿歌教学中,儿歌的特征和分类形式是理论重点知识;而儿歌的朗诵、表演、欣赏、创编、教学组织及手指谣的玩法,是儿歌的主要实践内容。
(二)有效衔接
“三课一体”实践模式,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当前,高职学前专业幼儿文学类的实训内容大多停留在课堂模拟上,脱离教育实际,造成学用脱节,制约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与“零距离”上岗存在较大差距。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实行“三课一体”实践模式,即课上、课下、课外的综合实践模式,使学生的职业技能更具综合性、全面性、针对性和衔接性。顾名思义,课上实践即课堂上的实践活动,课下实践是指下课后的实践活动,课外实践类课程一般是指幼儿园实习。幼儿文类课程学一般每周只有2个课时,课上实践时间有限,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引导学生不断练习、巩固技能,或者为实习做好充分准备。例如,儿歌表演技能需要学生多进行动物模仿操方面的动作造型练习;手指谣游戏技能需要学生在课下充分练习手指游戏的基本手型。课下还可充分利用学校社团、儿童剧社、汇报演出等平台,开展幼儿文学课程的实践示范;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形式,如微信、qq、教学APP等,在实践中与教师互动反馈,提高实践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课外实践应让学生深入幼儿园见习和实习,了解幼儿心理特点、阅读状况、语言特征、日常阅读等,了解幼儿园课本运用、教学环境等的实际情况,并学习如何开展幼儿文学教学和解决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高职院校应结合幼儿园的重大活动,同步开展幼儿文学课程实践活动。例如,幼儿园有朗诵、故事或节日汇报表演时,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入园帮忙指导相关节目,或同台演出;幼儿园有文学教研课展示时,组织学生参与听课、评课,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了解幼儿、锻炼学生教学意识,还可以加强其职业认同感,提升职业技能[3]。在“三课一体”实践模式中,三者不是独立的,是相互促进和有效衔接的。例如,学生在课下做好教学设计和教具,课上进行儿歌模拟教学;然后到幼儿园开展真实教学,由幼儿园教师点评;回到课堂上再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反思。课上、课下、课外实践相互促进、有效衔接,进而有效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三)融合
“课、证”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入职资格能力2004年,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要依据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4]。根据教育部的部署,2015年后全面实施幼儿园教师统一考试。对此,高职学前教育教师应认真研究《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历年考点和考试趋势,在教学中有所侧重和强调,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例如,儿歌表演、儿歌配画、手指游戏、组织儿歌活动是近年来教师资格考试中儿歌面试的常见考点,教师应将这些考点融入日常教学中,通过课上、课下、课外的多种实践模式,点对点地加强儿歌技能的实践训练,保证教学内容与资格证考试有效衔接。
(四)准确把握文学特色,提升学生审美教学能力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5]。《纲要》的规定体现了幼儿教育对艺术性的重视,弱化了文学作品用于道德教育和语言教育的工具性色彩。目前,在幼儿园开展的文学活动中,活动重点往往是认识某些字、学会句式词汇、学会朗诵、明白某个道理,利用幼儿文学进行审美教育的不多[6]。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幼儿教师对幼儿文学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认识不足,未能真正关注幼儿从身体到精神的健康成长,未能认识到优秀文学作品对幼儿成长的重要启蒙作用,这偏离了幼儿文学的文学属性,与《纲要》精神背道而驰。让幼儿接触并喜欢文学,不是因为作品中的某个字、某个词或某个道理,而是因为文学给他们带来的精神愉悦。日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庄野英二曾做过一个形象比喻:“孩子喜欢吃苹果不是为了维生素,而是因为苹果好吃。”[6]2018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了《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明文禁止幼儿园提前识字、写字,禁止机械背诵、记忆等方式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行为。[7]不可否认,幼儿文学具有客观上的认知功能和语言教育功能。在许多情况下,幼儿文学文本的功能是向幼儿传递某些生活知识。例如,许多民间童谣流传下来的儿歌中包含了大量对日常生活中事物名目的吟唱,包括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也包括各种动植物、节气方面的基本知识。但在儿歌的认知传递过程中,幼儿文学以其独特的审美形式展示和建构了自己的独特美学[8]。文学活动不是一个简单的读写、听说、背诵和复述的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学体裁特点,开展丰富的文学作品活动。幼儿文学是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其最终归宿是文学性,它以语言为媒介,传达着生命的情感体验和审美创造。任继敏教授在“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培养研究”中提出:幼儿文学欣赏活动同时具备审美要素和教育功能,主要是一种审美教育,要从审美角度挖掘幼儿文学的内涵,滋养幼儿,促进幼儿的精神情感健康发展[9]。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他们不仅是文学的接受者,更是传播者。幼儿文学有其独特的审美和理论体系,要求高职教师准确把握幼儿文学的文学特征,将这些原理和规律运用到教学中,形成文学教学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教育意识,提高学生文学审美教学能力。在审美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体特征。例如,在进行儿歌教学活动时,指导学生根据儿歌的韵律美、稚拙美、游戏性等特征,引导幼儿进行哼唱、配舞、游戏等,这种符合儿歌审美特征的教学才能让儿歌真正具有“儿歌的味道”。
(五)传授学科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教学能力
1.要克服紧张的情绪,保持自信心。
面对陌生的环境被陌生人提问,而且事关自己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前途,谁都难免有些紧张,但如果太过紧张,就可能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是大脑一片空白。所以,在面试时应保持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够在面试中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缜密的思维力、敏锐的判断力和充沛的精力,来应对考官的提问。
不要着急回答问题。
考官在提出问题以后,应试者可以有几秒钟的考虑时间,然后作答,在回答是应注意语速,不要太快,快了容易导致思维与表达的脱节,也不要太慢,给人一种拖沓的感觉。而一旦觉察到自己的语速存在问题,会变得紧张起来,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
1. 淡化成败意识。
在思想上要注意淡化,要有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态度,这就会使应试者在面试中从容面对,处变不惊。如果只想成功,不想到会失败,那么在面试中一旦遇到一丁点意外情况,可能就会惊慌失措,一败涂地。
2.仪态大方,举止得体。
1 4大胆前卫、浓妆艳抹的装扮,尤其是男士戴戒指、打耳钉、留长发等标新立异的装扮,不太适合幼师的职业特点,会给考官留下一个很坏的印象。应试者入座以后,尽量不要出现晃腿、玩笔、摸头、伸舌头等小动作,这会给人一种幼稚、轻佻的感觉。一般来说,穿着打扮应力求端庄大方,可以稍作修饰,男士可以把头发吹得整齐一点,皮鞋擦得干净一些,女士可以化个淡妆。
面试时,要改掉自己平时的一些坏习惯,要始终保持斯文有礼、不卑不亢、大方得体、生动活泼的言谈举止,这样可以大大的提升自身的形象,使成功的机会大增。
幼儿教师面试常见问题及答案
1. 你不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答:不喜欢不求上进和屡教不改的学生
不怕学生调皮淘气,也不怕学生有个性,但如果不求上进,那么就不是好学生,所以一定要培养他们的进取心。学生犯错不是坏事,但同一件事屡教不改,只能说他没有用心。
2. 教师这个职业有发展前途吗?
答:有前途,也很有挑战。有前途是因为现在社会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也越来越普及。有挑战是因为在教授学生同时自己也能随时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这样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
3. 如果学生当面指责你,你会如何处理?
答:指责也是一种交流,我不会回避这种交流,它说明学生对我还是有期待。如果学生指责的有道理,我会虚心接受的。
4. 你对学校有什么要求?
答:学校是教师得以实现价值的平台,希望学校能关怀教师的生活
5. 你觉得怎么样做才算是优秀的教师?
答:一般来说,在一个岗位上是不是优秀,主要取决于你为这个岗位,这份工作,到底付出了多少心血。因为教师是个特殊的行业,它面对的对象是学生,是有感情的人,所以,一个优秀的教师,就应该超出其他职业的要求。在学业上,应该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够善于自己发现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并最终解决问题,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在生活上,要把学生看作自己的亲人,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心情,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学校班级,而不是每天看到校门就厌烦。在方法上,一个优秀教师应该具备高效率,得体的应对各种教学的能力。学生将来的最终归属是社会,所以一个优秀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使他们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面对人生。
6. 什么情况你会辞职?
答:目前还没有辞职的打算。
7. 你觉得老师的收入多少比较合适?
2答:说出一个普遍教师的收入水平,比如说月工资2500-3500
8. 你用什么办法让不喜欢你的学生变的喜欢你?
答:人都是有感情的,只要你真心对你的学生,他们也都会感觉得到。
面试自我介绍宝典
当面试考官随便地间你:谈谈你自己的情况如何?这是面试中的第一个问题。此刻,你应把在此之前所有紧张不安的情绪稳定下来。因为这个问题,应试者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并且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相信自己能回答好这个问题。
1、自我介绍的内容
首先请报出自己的姓名和身份。可能应试者与面试考官打招呼时,已经将此告诉了对方,而且考官们完全可以从你的报名表、简历等材料中了解这些情况,但仍请你主动提及。这是礼貌的需要,还可以加深考官对你的印象。
其次,你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你的学历、工作经历等基本个人情况。请提供给考官关于你个人情况的基本的、完整的信息,如:学历、工作经历、家庭概况、兴趣爱好、理想与报负等。这部分的陈述务必简明扼要、抓住要点。例如介绍自己的学历,一般只需谈本专科以上的学历。工作单位如果多,选几个有代表性的或者你认为重要的介绍,就可以了,但这些内容一定要和面试及应考职位有关系。请保证叙述的线索清晰,一个结构混乱、内容过长的开场自,会给考官们留下杂乱无章、个性不清晰的印象,并且让考官倦怠,削弱对继续进行的面试的兴趣和注意力。
应试者还要注意这部份内容应与个人简历、报名材料上的有关内容相一致,不要有出入。在介绍这些内容时,应避免书面语言的严整与拘束,而使用灵活的口头语进行组织。这些个人基本情况的介绍没有对或错的问题都属于中性问题,但如果因此而大意就不妥了。 接下来由这部份个人基本情况,自然地过渡到一两个自己本科或工作期间圆满完成的事件,以这一两个例子来形象地、明晰他说明自己的经验与能力,例如:在学校担任学生干部时成功组织的活动;或者如何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利用自己的专长为社会公众服务;或者自己在专业上取得的重要成绩以及出色的学术成就。
接下来要着重结合你的职业理想说明你应考这个公务员职位的原因,这一点相当重要。你可以谈你对应考单位或职务的认识了解,说明你选择这个单位或职务的强烈愿望。原先有工作单位的应试者应解释清楚自己放弃原来的工作而做出新的职业选择的原因。你还可以谈如果你被录取,那么你将怎样尽职尽责地工作,并不断根据需要完善和发展自己。当然这些都应密切联系你的价值观与职业观。不过,如果你将自己描述为不食人间烟火的、不计较个人利益的圣人,那么考官们对你的求职动机的信任,就要大打折扣了。
这里我们介绍了一条清晰的线索,便于你组织你的自我介绍。为了保证结构明确,有条有理,你可以多用短句子以便于口语表述,并且在段与段之间使用过渡句子,口语也要注意思路、叙述语言的流畅,尽量避免颠三倒四,同一句话反复说几遍的粘糊劲,同时不要用过于随便的表述。
:有前途,也很有挑战。有前途是因为现在社会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也越来越普及。有挑战是因为在教授学生同时自己也能随时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这样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
3. 如果学生当面指责你,你会如何处理?
答:指责也是一种交流,我不会回避这种交流,它说明学生对我还是有期待。如果学生指责的有道理,我会虚心接受的。
34. 你对学校有什么要
2、自我介绍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自我介绍应该是三~五分钟较适宜。时间分配上,可根据情况灵活掌握。一般地,第一部分可以用约二分钟,第二部分可以用约一分钟,第三部分用1~二分钟。
好的时间分配能突出重点,让人印象深刻,而这就取决于你面试准备工作做得好坏了。如果你事先分析了自我介绍的主要内容,并分配了所需时间,抓住这三、五分钟,你就能中肯、:有前途,也很有挑战。有前途是因为现在社会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也越来越普及。有挑战是因为在教授学生同时自己也能随时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这样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
3. 如果学生当面指责你,你会如何处理?
答:指责也是一种交流,我不会回避这种交流,它说明学生对我还是有期待。如果学生指责的有道理,我会虚心接受的。
4. 你对学校有什么要重要性:通过自我介绍,主动地向面试考官推荐自己,这是面试组成结构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面试测评的重要指标。
4、自我介绍的要点
(1)自我介绍是应以面试的测评为导向。
自我介绍也是一种说服的手段与艺术,聪明的应试者会以公务员考录的要求与测试重点而组织自我介绍的内容,你不仅仅要告诉考官们你是多么优秀的人,你更要告诉考官,你如何地适合这个工作岗位。而与面试无关的内容,既使是你引以为荣的优点和长处,你也要忍痛舍弃,以突出重点。
(2)自我介绍要有充分的信心。
要想让考官们欣赏你,你必须明确地告诉考官们你具有应考职位必需的能力与素质,而只有你对此有信心并表现出这种信心后,你才证明了自己。
地介绍一下你的学历、工作经历等基本个人情况。请提供给考官关于你个人情况的基本的、完整的信息,如:学历、工作经历、家庭概况、兴趣爱好、理想与报负等。这部分的陈述务必简明扼要、抓住要点。例如介绍自己的学历,一般只需谈本专科以上的学历。工作单位如果多,选几个有
应试者在谈自己的优点的一个明智的办法是:在谈到自己的优点时,保持低调。也就是轻描淡写、语气平静,只谈事实,别用自己的主观评论。同时也要注意适可而止,重要的、关键的,要谈,与面试无关的特长最好别谈。另外,谈过自己的优点后,也要谈自己的缺点,但一定要强调自己克服这些缺点的愿望和努力。
特别指出的是,不要夸大自己。一方面从应试者的综合素养表现,考官能够大体估计应试者的能力;另一方面,如果考官进一步追问有关问题,将令有水份的应试者下不了台。 面试中应试者的自我介绍,可以让考官观察到简历等书面材料以外的内容,如你对自己的描述与概括能力,你对自己的综合评价以及你的精神风貌等。自信、为人等是其中的重要的潜台词,应试者务必注意。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有信心!
加油!要记得很多人都在支持你!
5:请给我们谈谈你自己的一些情况
回答:简要的描述你的相关工作经历以及你的一些特征,包括与人相处的能力和个人的性格特征。如果你一下子不能够确定面试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内容,你可以这样说:有没有什么您特别感兴趣的范围?
6 你认为自己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回答:我认为自己的长处是能够热衷于某件事情,并且始终乐此不疲,能够专心致志直到完成。从某方面来讲,这也是我的短处,有时过分热衷于某件事,有时对一些事的看法可能会有失偏颇。其实我也了解自己的这一点,因此,今后会经常反思和检讨的。 点评:
这个问题也是较难回答的,它考察你的应变能力的成分多于问题答案的本身。
一个人的最大的缺点可能对你的家人和朋友来讲更清楚一些,自己可能有时会意识不到,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是对一个大学生来说,应该能够意识到自己性格中的缺点。聘方知道你的优缺点就可以知道你是否能够适合某个职位。
7 你认为你的优势在哪些方面?
我性格开朗活泼,善于与人沟通,有较强的亲和力,所以我觉得教师这个职业很适合我,我有信心做好这个工作。
8 你有能力胜任应聘的职位吗?
回答:没问题!这虽然较难,但是我会想办法做好的!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新的挑战,我相信能够战胜它。
9 为什么要选择教师这个行业?
我读的是师范类的专业,当一名优秀的老师是我最大的愿望。现在公司之类的工作不够稳定,教师稳定性比较高,尤其是好的学校很重视对教师的培养,所以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10 你最赞赏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生动活跃的教学法是我赞赏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用一些平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来跟学生解释,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独特之处,如果用得好了,用得恰当可以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11 如何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怎样一种家校合作方式比较好
首先,尊重家长是沟通的第一原则,也是老师基本素质的表现。其次,老师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 第三,老师与家长联系沟通时要有理性的意识。最后,应重视沟通方式,通常情况下对学生的评价要先扬后抑,让家长在心理上有一个适应过程。
家长的组成非常复杂,其知识结构、职业类别、性格气质、修养程度等都参差不齐,没有哪一种教育方法是万能的,某种方法在这个家庭有效,但到另外一家则可能不灵。班主任应对学生家庭进行调查分析,对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年龄、家教思想、家庭关系等做到心中有数。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尽量做到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12 幼儿教师如何处理孩子间的纠纷和过错 幼儿间发生纠纷时,可以让孩子们自己解决,而不是由教师一味的说理训教;毕竟要教会他们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老师要注意他们不要发生过激的冲突就好。如果教师只盯住幼儿的过错,那无疑是加重疮疤的疼痛,对于孩子幼小的心灵是一种侵蚀,是一种伤害。 13 你认为在当今社会中幼儿教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从保姆到专家的角色,能照顾孩子的生活,站起来会讲(执教),坐下去会写(写论文等),琴、画、唱、跳、手工样样精通!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这就是幼儿教师的最理想的标准。
14 幼儿教师,面对调皮的孩子应该怎么样教育?
孩子,总有那调皮的天性,大人不能用自己的规则管教孩子,否则教出的孩子,比较老成、世故,缺乏孩子的童真、无邪。现在都提倡爱的教育,我可以尝试一下用爱去感化身边每一个调皮的孩子,让孩子真正的认可我,喜爱我。
15幼儿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和幼儿做游戏,可以增加幼儿对教师的一种情感交流,在游戏中可以一步步的引导幼儿达到活动目标,懂得游戏的常规.当然在游戏中,教师应多给每个幼儿一些身体上的接触,如抱一抱,摸一摸,楼一楼,让每个幼儿幼儿感到老师喜欢我,总的说来,在游戏中,教师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特别对一些性格内向,自信心不足等等的幼儿是一个很好的活动。
16 幼儿游戏是否是在幼儿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
应该在幼儿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幼儿游戏应该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导孩子优秀的做人品格,如勇敢、爱心等。
17 怎样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幼儿教师
第6/8页
把自己当成孩子,把孩子当成自己!用他们的思想来和他们相处!多夸夸他们!和他们亲近去和他们玩!加油哦!四个字,不骂小孩,最难的是这个,人都是会有心烦和脾气不好的时候,就看怎样控制这样的情绪了,不过我相信我能做到的。
18 幼儿教师在面对幼儿不良情绪时应怎样应对 因该具有爱心,冲他微笑。
幼儿有一定我是主角的感觉
一切以我为主
所以幼儿的话
你先要跟他的父母聊聊
看看幼儿是什么性格
怎样才符合他的喜好
你只要对了他的胃口就行
幼儿也有一定攀比心理
你尽量不要在他面前表扬或批评其他幼儿
你要给予他适当的表扬和批评
19 幼儿教师面对挑剔家长该怎么办
要努力保证我们教师的姿态,用你亲切的口吻去告诉他,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 20 幼儿教师,面对家长的谴责应该怎样办?
要看是什么问题了,情况不同,应对的方式肯定不同了!做为一名幼儿教师,面对家长的谴责,要放平心态,耐心听完家长的话,如果是误解,心平气和地做出解释,如果是自己工作失误,要态度诚恳地接受家长的批评,并且要表示在今后工作中会加以改进。人无完人,通过遇到事情,处理事情,是在逐渐完善自我的过程。老师教学不是每个家长都满意的,关键看老师的态度,如果你确实是认真去做的,相信没有哪个家长会那么无聊老谴责老师。态度决定一切
21 幼儿教师,要如何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
要看是什么情况了.
如果是孩子在校生活学习问题,你就要实事求是,但是表达过程中也要以积极地元素为重.毕竟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为主,孩子有什么值得鼓励的行为,有什么必须控制的行为,都要让家长心知肚明.
如果是孩子在学校的安全问题,你就要诚恳的,道清事情原委,争取让家长与老师之间不要留下心结.
如果是其他的问题,就酌情考虑.
与家长的沟通做到一点:真诚,有效.
22 幼儿教师,如何和小朋友沟通呢?如何让小朋友喜欢你呢?
我觉得应该学会微笑,但是是那种亲切的笑而不是职业化的微笑,要让小朋友觉得你有亲和力,能和她们玩到一起去。最好还要知道和理解和掌握他们喜欢的什么兴趣爱好?才能让他们佩服你!喜欢你!
23 课堂上,如何让小朋友听话?
小孩子本来的天性就是很好动,你要是想让孩子能够上课的时候安心停课不吵不闹,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你们自己的教案上要下功夫,感兴趣的话题,玩具,活动,游戏,音乐,都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上课是要给他们知识。但最重要的是要他们主动参与。
24 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
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专业理论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等,学习这些知识有助于教师掌握学前教育规律,提高工作目的性计划性和工作效率,也有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专业技能包括观察和了解幼儿的能力,组织管理班级的能力,沟通能力,教育研究能力以及自身的技能等。
24 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有哪些?
.责任心.2.耐心.3.专心.4.道德心.心理素质是从经验中得来,不段的总结经验,心理承受能力就越强.。其实当幼儿教师心理素质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爱心!!
25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一、思想品德素质: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热爱幼儿,尊重集体和家长。
二、基本文化素质: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有扎实的幼儿教育理论基础,发挥幼儿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力量。
三、教育技能素质:观察和评估的能力(对待优秀生要发现其不足,对待后进生要发现闪光点),组织能力,创设和利用环境的能力,于幼儿交往的能力,开展家长活动于社区工作的能力,自我发展的能力。
四、个性心理素质:理智、刚毅、进取、灵敏、乐观、热情、勤勉、自尊、自主、广发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