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17:08:2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股票证券市场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回忆起来,在这两个月的假期中我履历了人生两个第一次:第一次独自一小我离家去北京新东方进修商务英语;第一次在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社会实践。诚然,一小我去到目生的城市肄业要面临糊口中的各种坚苦,品尝伶丁与无助的滋味,这一切也自然让我受益非浅,感伤良多。可是在对比之下,我却认为在会计师事务所为期三个礼拜的社会实践更让自己感应兴奋与难忘,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彻底解脱学生的姿态,以一个小人员的脚色来演绎我的人生!
下面来我来讲述一下我的履历……
8月8日,礼拜一。我刚刚从北京进修回来。在经由短短3、4天的休整之后,我便来到姑姑任职的本市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做起了那儿那里的一个姑且小人员。我的工作就是一边进修若何运用会计常识的措置现实帐目,一边辅佐会计师事务所里的专业人员做一些简单的数据输入和编纂工作。可以直言不讳的说,我此次的就职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我的姑姑是这家会计师事务所的司理。虽然她才三十出头,可是已经持有cpa、审计师、高级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多种证件,是一个不仅理论常识丰硕而且营业操作能力也极强的会计专业人才。不仅如斯,比来她还报考了acca,但愿借此多西方会计常识也有所把握。姑姑的这种学而不倦、不竭奋进的精神让我十分服气。所以此次跟着姑姑来加入社会实践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个能够在实践中进修专业常识的好机缘,也是一个能够进修姑姑奋斗精神的好平台!
依据中国证监会近期传达的指示——严 酷规范证券市场的生意操作和会计挂号轨制,对曩昔不规范的帐目进行调整和更正,必然要在今年把证券市场的所有帐目都规范起来。中国证监会指令一下,南昌市各年夜证券所都忙碌了起来,纷纷对本所的股票证券生意帐目进行规范和调整,以便更好的配合中国证券市场的更始和成长。是以第二天一年夜早,我便跟着姑姑来到南昌一家综合性证券生意所——国盛证券生意所,来辅佐他们进行会计帐目调整。具体说来,我们的工作使命就是辅佐证券所的会计人员理顺每笔股票买入卖出的生意,规范日志帐等各个帐目的挂号,把原本一个资金帐户下不合理存在使用的多个用户名按照最新的证监会指示从头编排入表、分类挂号,并协助证券所作好财政数据剖析,在针对具体存在的问题给出指导性建议。因为国盛证券所从xx年11月份一向到xx年7月30日的年夜部门帐目都是按仍是通例挂号的,是以这些帐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挂号不规范不合理等各种问题,同时国盛证券局要求我们在8月底前完成所有的工作!面临如斯承重的使命和如斯长的时刻跨度,我们此次工作的艰辛可想而知!
[关键词]金融股票证券市场对策探讨证券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证券市场迅速发展,初具规模,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展望21世纪,我国证券市场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我国证券市场推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是亟待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的现实课题.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一、未来几年我国证券市场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我国加入wTo将为证券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中国加入wTo后,长期被政策所保护的金融服务业将不断开放.从证券业来看,加入wTo后,虽然也会受到一定的不良影响,但更主要的是将有力地推动我国证券业的发展和完善.外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我国的证券市场交易,将活跃我国的证券市场,带来国外成熟的证券市场操作规则和管理经验,有利于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同时,外国银行、证券机构的大量涌入,有利于促进我国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将为证券业创造更加美好的前景.
(二)我国证券市场已初步形成并将继续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随着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建设将会在原来的基础上迈上一个新台阶.股票、债券、基金等市场品种将不断丰富,上市公司质量将会明显提高,交易登记结算将会有新的改进.将基本建设成集中统一的全国结算体系.随着证券期货业信息系统的初步建成.证券市场信息质量特有较大提高.证券中介机构体系不断健全,将形成一批功能完备、服务优良的大型证券公司.证券市场法律法规体系也将趋于完善.由于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市场体系的完善.实现规模经营,降低交易成本,市场效率将进一步提高.
(三)我国证券市场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居民金融资产稳步增加,金融意识、证券意识逐步加强,投资渠道日益多样化,居民购买有价证券的投资倾向将日趋加强.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股市的总钵规模在逐步扩大。1997年底深沪股市流通市值为5024.42亿元,1998年底为5745.48亿元,2000年11月底为14980亿元.从长远来看.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是很有潜力的.
二、21世纪初我国证券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探讨
(一)扩大股票和债券发行规模,丰富证券交易品种.市场扩容如果以企业小规模、大数量的方式进行,无疑会助长市场投机气氛,最终影响市场发展.选择大量经过改制改造具备入市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入市,发行一定规模的股票、债券,既可以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量需求,又能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投资品种,对市场健康平稳发展至关重要。控制服票和债券发行,关键不在数量,更要的是质量.因此,应当一方面继续推进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和规范.另一方面在企业中抓管理、抓技术练内功,提高资本盈利率.这样,如果上市公司的质量好,股票质券的风险就小。发行规模也就容易扩大.近年来国内不少企业已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通过资产合并重组、壮大规模后上市;或者通过先上市再回头收购本地工商企业,注入优质资产,迅速壮大已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与效益,然后再增资扩股,使优质资产扰质人才优质项目向上市公司转移.这样,既确保上市公司的质量.又壮大证券市场的规模.对于证券品种,应实行发行和交易多样化、国际化.除股票质券之外,还应增加期权和期指等衍生金融品种的交易.债券要增加期限品种,多开发短期债券、可转换债券等.股票不但在境内发行上市,而且要争取在海外发行上市,近几年来,我国企业海外上市已逐步从香港扩展到新加坡纽约、伦敦等股票交易所,境外上市公司已达46家.证券融资的发展日趋国际化.
(二)加快发展证券市场的机构投资队伍.机构投资者是未来证券市场的主力军.有了庞大的机构投资者;证券市场就能健康地发展.目前在我国证券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的比重仅占20%左右,不利于树立理性投资的市场理念,因此,应该加快发展机构投资队伍,吸引更多新生力量进入证券市场.
一是发展和规范投资基金.投资基金是一种体现“集合投资、专家理财”特点的现资融资制度,作为方便大众的投资融资方式和理财工具,主要通过向社会发行基金证券汇集资金.目前国际上投资基金的发展方兴未艾.据有关资料反映,资产规模已达6万多亿美元.在中国,投资基金和投资基金市场尽管姗姗来迟.但发展也初具规模。随着未来中国证券市场的不断扩容,加快发展证券投资基金,既可以解决目前6万亿居民储蓄的分流问题.又可以为我国的证券市场提供巨大的资金来源.同时.在目前国家将部分国有股.法人股报向市场的情况下,如果通过以基金配售的方法间接上市,则不会对市场造成很大的冲击.由此看来,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对促进证券市场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二是放开保险资金入市.目前保险资金进入股市已初具条件:第一,我国资本市场的规模扩大,品种增加、提供了可选择性。第二,我国证券市场己逐渐成熟.第三,专业队伍经验日益丰富.第四,由保监会和证券会实行双重监管.因此,保险资金入市势在必行.1999年10月,我国股市大门己向商业保险资金正面敞开.通过投入证券投资基金的形式间接进入股市。继同盛基金向11家保险公司配售后、巨博、长阳等基金的配售也相继进行.随着相关政策措施陆续出台,保险资金入市方面的创新步伐将加快.此项创新不仅意味着市场资金面在扩大.更标志着新型投资主体开始加盟股票市场.
(三)充分发挥投资银行在证券市场中的双重作用.投资银行主要从事证券承销、证券经纪、企业兼并、资产管理念融咨询项目融资等活动.从发展趋势看.现资银行在企业兼并、收购和重组过程中的活动越来越积极,这项业务的规模、重要性将越来越大。投资银行既是中介机构,又是投资者,具有双重身份.1999年以来,国家证券部门和中国人民银行已下发文件,为券商融资开辟渠道.包括券商增资扩股、允许券商进入资金拆借市场、允许券商参与国情回购、允许券商抵押贷款以及券商上市等措施.这一方面表明券商的金融主体地位已经确立,另一方面表明券商的外部经营环境得到改善,综合性的券商作为投资银行,应发挥自己的融资优势,壮大资本实力,帮助企业在债券、股票市场上筹措资金,并通过国际资本市场,帮助一些信誉好、发展潜力大的国有企业到海外上市,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最终扩大金融服务的领域与成效.
(四)不断推进证券市场向市场化方向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对证券市场的改革做了大量的工作,使证券市场逐步向国际接轨的方向发展,但要实现证券市场化、国际化还必须花大力气,继续努力,逐步完善.
一是改革股票规模的有限性和分配的行政性,建立股票发行审核制度.过去,发行股票、债券.要分配额度,经过层层审批,不但手续烦琐,而且社会上对于行政干预和暗箱操作颇多微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对此,一定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废除额度分配和规模指标.企业根据市场情况和本身需求申请发行股票,证券管理部门按照有关政策条件对申请股票发行的企业进行审核,把好上市申请和发行审核这第一道关,保证上市公司质量,推动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优化证券市场环境.1999年8月、国务院批准实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条例》,标志着我国股票发行进入了一个更为国际化、法治化的新阶段,集中体现了管理部门力图改进股票发行审核工作,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意愿。这对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广大改制企业和投资者来说,则是一种实际的利益保护.
二是实施市场股票回购,激活上市股份公司.股份回购在国际成熟的资本市场上是常见的公司行为,被作为公司正常的调控手段.在美国和英国,企业回购股票的现象非常普遍.美国公司回购股份的目的有:稳定和提高公司的股价,防止因股价暴跌出现的经营危机;回收股票以奖励有成就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等.实践证明,上市公司按照股份回购的条件、股本结构的要求,采取适当的方式回购本公司一定比例的股票是可行的.例如当本公司的股票在市场上严重背离其投资价值,而且已远低于每股净资产值,则可以实施回购,以缩减公司的总股本,提高公司每股净资产值和每股收益.使公司股票的市场价值重新显现.而在回购以后.如果公司股价较高,则可以根据需要增发新股;为公司今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也有利于激活证券市场。
三是逐步解决国家股的上市流通问题.增强证券市场的社会监督.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的股份有国家股、法人股、公众股三种类型,其中国家股和法人股不能流通.一方面它们已失去股票原有的意义,既不符合同股同权、同股同利的原则,也不符合国际惯例;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上市企业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国家手中,企业内部管理者主要由政府有关部门任命,而被社会投资者监督接管的压力不足以引起其对自己前途的担忧,从而缺乏有效的淘汰机制和竞争压力.使企业无法充分体现企业法人的市场行为.为此,应根据市场承受能力,用五年或者更长时间逐步解决国有股、法人股的上市流通问题,包括企业回购注销,消除法人股;适当转让上市公司中部分国有股权,增大社会资本的比重,既盘活国有资产,同时增强证券市场的社会监督,充分体现企业法人的市场行为.
(五)抓住我国加入WTO的契机,积极探索证券市场主体结构的调整.wTo的加入将改变我国证券市场的运行环境,对此,我们应采取措施,积极调整证券市场主体结构.一是利用与服务贸易总协定相关的规定和例外条款.制定证券市场开放的基本策略.二是从业务结构来说.我国可适当地向外资证券商和投资银行开放我国券商和投资银行不能满足的业务市场.而对于我国券商和投资银行能够提供的业务适当地加以保护,提供政策上的缓冲期.三是通过探索中外合资或合作基金的形式.引导海外券商和投资银行以适当的方式适度地介入我国A股市场,以求在渐进的结构性的融合过程中,提高我国证券业主体的竞争力,并保障我国证券市场的平稳运行和持续发展.四是创造条件,鼓励券商之间的购并重组,努力实行规模化经营,推进券商上市.五是积极探索我国券商国际化经营的有效途径,这是中国券商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①周正庆:《证券市场导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②《中国金融》,1998—2000年各期,中国人民银行主办.
③《中国证券报》,1999—2000年11月各期,新华通讯社主办.
关键词:股票市场;有效披露;公平交易
一、 发展股票市场基本条件
任何国家想要发展股票市场,一是需要一个公开、公正、透明的市场体系。该国或者该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健全。经济发展需要股票市场的巨大融资作用,于是,股票市场才可以应运而生。该股票市场应具有较为成熟的市场监督管理系统,加强资本市场的监管,特别是完善法制。
二是上市公司质量较高,股票市场中公司结构趋于合理。在发展中应不断的调整市场当中上市公司的组成结构,尤其注意一些低质量公司的进入以及一些有从高质量向低质量滑坡风险的公司。股票市场信息披露健全,如果报表有失公允,则会给投资人的经济利益带来巨大威胁。
三是投资人理性假设,股民具有很高的防范风险意识。[1]更多情况下,是大家跟风购买,即所谓的随大流。但一个高效的股票市场确实需要对投资人的理性引导和培训,尤其是一些机构投资者。
二、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
首先,我国股市在某种程度上只注重扩容发展,没有理顺监管与改革、发展的关系。其圈钱体制、粗放式扩张,虽然使股市得到了跳跃式的扩容,但累进的结构性制度性矛盾越来越突出。[1]对于股票证券市场的规范化运作,缺乏宏观性、战略性的指导方案和策略,这样导致很多监管存在细节性漏洞,单从制度设计上就存在偏差性,更不必说在具体执行力的可怀疑性。[2]美国会计制度委员会最终成为FASB的制定者,源于其制定了总体会计理论框架,来战略性规范具体会计准则,也即它高明的地方。由于市场发展迅猛,政府监管部门疲于应付大量繁杂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不经意忽略了对市场发展急待解决的根本的监管制度建设。政府部门经常性关注规模的发展,却忽略了改革的发展。我们要的不应仅仅是量的进步,更应该是质的飞跃。
其次,政府和各个机构的监管存在滞后性和弱效性。监管机构从违规行为的发生到做出正确处理,往往经历很长时间。监管力量相对有限,考虑到调查时间成本、金钱成本、人力成本,一些市场欺诈行为没有被处理,成为漏网之鱼,使违法者产生侥幸心理,铤而走险。弱效性则表现出对违规行为处罚显得过轻。证券监管机构作为政府代表,除了承担监管职责以外,还担负着培育和完善证券市场的职能,这些背景决定了不同领域的金融法规政策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和制约性,仅仅凭借一个监管会是很难发挥巨大作用的。
再次,关于我国境内的投资者的理性投资选择问题。在美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中,机构投资者拥有股票占总值80-85%。这些机构投资者素质高,经营丰富,往往依据自己所拥有的强大的信息优势力量、经过科学理性的分析最终确定投资企业和投资方向。同时,中小散户的投资行为更像是一种赌博行为。由于信息不对称,其无法掌握最充分的信息以作出决策,往往选择跟风买进卖出,或听到所谓的“风吹草动”以作出自己随大流的选择。这其中更多的体现他们投机的心理,而不是作为一个投资者的身份进入资本市场。[3]
三.中国股市发展蓝图规划
法制监管与信息披露方面。确立证券市场监管机构的法律地位,进一步明确证券监管机构法律地位的条款和细则;加强立法建设,增强证券监管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备性和配套性,提高法律体系的统一性和整体性。
保护中小股东方面。在企业内部可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在企业中作为中小股东利益的争取人应发挥充分作用;加强关于独立董事的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的监督,完善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的外部环境。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方面。严格执行上市公司的规范要求,监管其业绩水平,及时发现不良质量信号以采取应对措施。国内上市板块可以适当考虑完善创业板和第三板市场,对于一些高潜力但目前尚未表现绩优的企业给予一定扶持,尤其是对于高新技术类企业。
投资者水平提升方面。发挥机构投资者能够吸引众多分散资金的优势,开展合理有效的投资理财行为,进而引导市场以形成能够准确反映上市公司业绩的市场价格,并减少投机行为。正确引导中小投资者,发挥相关政策和监管部门的教育职能,宣传理性的投资观念。(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吴兆华.中国股票市场现状与前景——“中国股市发展与中外股市比较”广州会议述要[J].天府新论.1992(03)
一、巴菲特投资策略分析
巴菲特在长期的投资实践中,对现代证券投资理论的研究,对证券市场信息的采集分析,对投资者行为和心理素质要求的认识,对投资品种的选择和投资时机的把握都另辟蹊径。巴菲特在证券市场投资实践中对证券投资理论演变的关注以及对这些理论致命弱点研究的基础上,找到了获取高收益率的投资方法,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证券投资策略。
(一)集中投资。当很多投资者认为“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时候,巴菲特却认为,投资者应该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小心的看好它,因为他觉得如果投资者对企业不很了解而进行所谓的分散投资,显然不会降低资金的风险,相反,如果对企业有了充分的了解,分散投资的同时也分散了利润的获取。巴菲特的这种理论概括起来就是集中投资,其精髓就是选择少数几种可以在长期拉锯战中获利高于市场平均收益的股票,将其大部分资本集中在这些股票上,不管股市短期跌升,坚持持有股票,稳中求胜。
(二)长期投资。巴菲特特别推崇长线投资,并永远投资具有优秀品质和巨大潜质的企业。巴菲特认为“如果你没有持有一种股票10年的准备,那么连10分钟都不要持有这种股票。”
最引人注目的案例便是巴菲特将“可口可乐”公司股票列为永久性持有股,即这支股票的出卖时间是永远,只要他活着,他就不会减少对这家公司的持股,而不管股票的价格波动到何种程度。巴菲特所拥有的普通股票,持有期普遍在3年以上,而那些主要的投资,一般不少于8年。这位地道的长期投资股王曾说:“近似懈怠的按兵不动,正是我们一贯的投资风格。”经验告诉我们:不少成功者往往是因为长抱不动,而不少失败者往往是因为经不起不断买进卖出的诱惑。
(三)安全边际。巴菲特认为,成功投资的必要条件是股票的市场价格必须低于公司的实质价值。公司的实质价值是由包括公司的资产、股利和盈余,以及任何将来发生几率极高的事件决定的。若股票的价格低于它的实质价值,则股票存在一个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原则能在两方面帮助投资者。首先,使投资者避免遭受价格上的风险。即使公司的实质价值因为投资者错误估计未来的现金流量而有些下降,使得股票的价格随之下降,但由于购买价格与公司实质价格之间的差价足够大,那么实质价格下跌的风险也就比较低。其次,安全边际原则所提供的一些机会,使我们可能获得极佳的股票报酬率,在市场价格进行修正的时候,额外的赚一笔钱。由此可见,安全边际原则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四)发掘危机企业。巴菲特所持股的公司都是拥有良好的经济物质基础,最佳的经营策略以及有才华出众、可信赖的管理人才的优良公司。然而,容易被人忽视的是,很多企业被巴菲特收购的时候,正处于危机之中。当一些企业被不良的情况所困扰时,大部分股民对其股票心灰意冷而导致股价被严重低估时,正是投资的大好时机。而巴菲特正是捕捉这种时机的顶尖高手,发掘危机企业正是巴菲特的独到之处。
(五)不熟不做。不熟不做是中国生意上的俗语,无独有偶巴菲特也认为,作为一名投资者,只应该在那些自己懂得的行业里投资,否则,你不但不能赚钱,而且很有可能血本无归。对巴菲特的投资生涯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一个最大的秘密,就是他从来不在自己不熟悉的行业里进行投资,这与大部分投资者不对股票和所持股票的企业进行了解而只是根据股市行情自以为是的投资有着巨大的差别。我们可以说,不熟不作正是巴菲特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功的秘诀之一。
二、巴菲特投资策略借鉴
(一)理性投资。巴菲特一直坚持,股票投资并非需要多少专业技术,只需要冷静和理性,然后运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了。而在中国股市换手率极高,市场集中度却很低,市场波动幅度大,每次政策出台都会造成股市的暴涨暴跌,在这样的消息市中多数投资者依靠打探消息和凭借技术分析以求分庄家一杯羹,投资理念十分稚嫩。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中国股市投机心理严重,非理性程度高。
第一,参与证券市场投资本身存在巨大的风险,这种风险在现阶段可能大于收益。理性的投资者不仅能充分认识股票投资的风险,而且能正确地认识收益和风险的关系,并能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股票投资不是小事,是利害攸关的,投资中重要的不是收益,而是风险。理性投资者在收益和风险二者中,更加重视风险。
第二,投资的对象应该是有发展潜力或可以给投资者带来收入大于投入的公司。要把公司的经营业绩和成长潜力作为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注重研究公司的经营情况。股票投资,从本质上说就是购买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绩优股能给投资者带来好的回报。有的上市公司尽管眼前的业绩并不理想,但是最有成长性,发展潜力大,前景看好,这样公司的股票称成长性的股票、潜力股,不久的将来会大放光彩,给投资者以好的回报。
股票证券投资一般讲究的原则:一是证券的安全性,回避风险保证投资的安全是第一位的;二是投资的收益性,取得较好的收益是投资的根本出发点;三是利益的增长性,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成长,享受企业发展、利润增长的利益;四是证券的流通性,即社会形象好、信誉好的股票流通性好。这四条集中到一点,就是公司经营业绩佳,具有成长性。任何股票市场中新老绩优股,潜力大、成长性好的股票,都是理性投资者首选的目标。
第三,理性的投资者要正视自身的失误和缺点。一旦你的判断与市场方向不符,哪怕你有一千个理由来为你的判断辩护,你都必须彻底抛开那些理由,在第一时间采取果断措施去结束你操作上的错误,然后再试图找出那第一千零一种理由,也就是最重要的一个理由,来论证市场的正确和自身的错误。相当多的投资者总是不能正确地认识错误,及时地改正自己的错误,以致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造成更大的损失。
第四,冷静地面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改革,看好你的钱袋,管好你的键盘,用理性约束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二)重视实质价值。在中国,无论机构投资者还是散户,基本上做的是投机交易。投资者每天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追随股价变化,进行短线交易,以赚取买卖价差。然而,股价短期波动随意性大,且在中国股市小盘股容易被庄股控制,短期交易风险大。同时,频繁交易容易丧失机会,且要承担较大的交易成本。目前,实质价值理念对中国投资者有重要借鉴意义。买股票,买的是价值,而不是价格。价值是理性的,真实的,抗跌性较强,而价格却是虚化的,带有人为因素。巴菲特的投资原则便是在评估股票实质价值的基础上,在发现股票的价值高于股票市价时,大量买进,长期持有。在评估公司价值时,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财务分析。阅读和理解财务报表,尤其是阅读连续几年的报表,可以得到很多有用信息,例如不断增长的销售记录,合理的债务,较高的边际利润等。第二,企业分析。考察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竞争优势及防止潜在竞争的能力,企业的发展目标和计划是否符合经济规律。第三,管理层评估。理性、开诚布公、能抵抗盲目跟风行为的管理层对一个企业非常重要,拥有优秀的管理人才的企业才拥有长期的发展潜力。
累计财富是您的梦想吗?投资理财是您的兴趣所在吗?
海尔纽约人寿近日推出的“生财智道投资连结保险”将帮助您实现自己的目标与梦想。该款投资连结保险产品兼具投资和保障的双重功能,公司除了为被保险人提供基本寿险保障外,还通过个人帐户为投保人提供投资收益回报。年龄从60天到65岁均可投保该产品。
特点:
1、收益性
自主投资,专家理财
成长型投资帐户:
投资专家帮助您进行高比例的证券投资基金资产配置,可能收益高,风险相对也高,从而使投资者在承担一定风险的情况下,有可能获得较高的资本利得。
平衡型投资帐户:
投资专家为您构建稳健的证券投资基金和固定收益产品组合,力求为投资者提供长期、均衡的投资回报,风险中等,可能的收益中等。
稳健型投资帐户:
在保证资产安全的前提下,投资专家帮助您构建稳健的货币市场投资组合,力求为投资者提供稳健的长期的投资回报,公司同时提供给客户三个投资帐户之间资金随意转换的权利,使客户能够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自主选择投资帐户。
例如:张先生在年初股票证券市场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的前提下,选择将70%的资金投入成长型帐户,当股票基金市场大势呈现下降趋势的时候,可以选择将资金转入平衡型帐户或者主要投资于稳健的货币市场渠道的稳健型帐户,保证了资本金的持续增长,从而规避了一定的证券市场投资风险。
2、流动性
续存取现,由您掌控
“生财智道投资连结保险”保证客户可以随时通过趸交额外保费追加投资,没有限额,不需财务核保
同时,客户随时可以全部或者部分提取个人账户价值,满足子女教育或者自身的养老等财务需求,在投保四年之后,我公司不收取任何费用。
例如:张先生从30岁开始投保“生财智道”,每年交费1万元,投保20年,共计20万元。目前,有一子,出生60天。在张先生48岁的时候,可以从帐户中提取5万元,作为孩子的教育金;到张先生60岁时,为了满足自身的养老需求,每年提取3万元,作为退休金。
3、保障性
双重保障,惠及全家
身故保险金
为“基本保险金额”与“个人账户价值”之和
全残保险金
公司为客户提供了两种更加人性化的保险金理赔选择:
方式一:基本保险金额与个人账户价值之和
方式二:客户可以选择只领取保险金额,保留投资帐户,资金可以继续复利滚存,以备未来的养老等资金需求。
总而言之,海尔纽约人寿“生财智道投资连结保险”是一款专家理财、存取自由、兼顾保障的投资型产品,可助您自主投资、保障无忧。
免费服务热线: 8 0 0 8 2 0 5 8 8 24008205882
案例一:
海尔纽约人寿的客户张先生为公司财务经理,年龄30岁,年收入10万。2年前未婚的他已经为自己购买了身故保障、重大疾病保障、以及意外医疗保障,年交保费5000元。现在他拥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太太28岁,中学教师,年收入5万元;儿子出生刚满30天。
通过海尔纽约人寿保单周年检视,寿险顾问发现张先生在保险投资方面有了新的需求:
结婚生子,家庭责任增加,深感目前的保障不足;
希望可以在孩子上大学的时候领取50000元作为大学费用支出;同时也希望可以在退休时每个月都能领取2500元的养老金;
目前还可增加保费预算为: 每年10000元;
根据“风险偏好”的评估,能够承担一定的风险,为“平衡型”
方案:
于是海尔纽约人寿的寿险顾问为客户提供了购买“生财智道投资连结保险”产品的选择,并作出如下投保方案:
年交保费10,000元,以交费30年为例,保单的主要利益:
1. 身故及全残保障:
30-55岁,由于家庭责任增加,在原保障的基础上增加12万身故、全残保额至孩子大学毕业;
56岁后,孩子大学毕业工作,已经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家庭经济压力降低,其他保障不变,保额降至最低;
身故保障为身故保额与当时帐户累积价值的和。
全残保障,张先生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身故保额与当时帐户累积价值的和。另外一种是申请基本保险金额的给付,保留个人帐户继续有效,方便客户继续投资。
2. 账户价值领取:(按中档投资回报率计算)
48岁后,由于孩子大学费用支出,一次性领取8万元用于学费等开支;
客户可从61岁开始,每月领取退休金3000元,直至帐户价值结束(80岁)。
总体看来,由于张先生事先已经做好了基本身故保障和医疗保障,因此该份万能寿险计划能够较充分的满足了张先生在教育金、养老金和家庭保障方面的要求。
案例二:
海尔纽约人寿的客户李先生,30岁,公司销售部经理,月收入9000元。经过海尔纽约人寿的“家庭财务保障”分析发现他已经基本做好家庭保障,但养老部分仍需补充。李先生关心投资理财,但工作繁忙没有时间,不懂证券、外汇等金融投资工具,目前只有银行的活期储蓄;根据“风险偏好评估表”的评估,李先生具备一定的风险知识和风险承受能力,属于“激进型”。
海尔纽约人寿寿险顾问为客户提供了“生财智道投资连结保险”的新选择,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
70%的资金放入成长型投资账户,主要投资渠道为:50%-100%投资于依法公开上市的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开放市式证券投资基金;0%-50%投资于各类债券、银行存款以及监管部门批准的新投资项目。
20%的资金放入平衡型投资账户,主要的投资渠道为:30%-70%投资于依法公开上市的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开放市式证券投资基金;30%-70%投资于各类债券、银行存款以及监管部门批准的新投资项目。
10%的资金放入稳健型投资账户,主要的投资渠道为:50%-100%投资于依法公开上市的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基金、各类债券;0%-50%投资于银行存款、货币市场基金等货币市场工具以及监管部门批准的适用于本帐户投资策略的新投资项目。
方案:
公司提供给李先生随时可以在三个投资账户之间进行资金转换的权利。
关键词:新三板;私募基金;定向增发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2
一、新三板发展概述
2012年9月20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下文称“新三板”)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成立。2013年1月31日,中国证监会第89号令公布施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形同宣布新三板市场正式运行,并实施备案制度。“新三板”一词中,“三板”看作主板和创业板以外的第三个板块;“新”则可视为基于并区别于原中关村科技园区内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转系统,扩容至全国区域内的股份转让系统。这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个有效补充。新三板申请挂牌企业的准入门槛较低,便于快速实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加大就业机会、加速企业孵化等目标。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器,新三板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全国性的股份转让交易平台,因此外界一直称之为“中国的纳斯达克”。从成立至今,短短三年内发展迅猛。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披露,截至2015年12月31日,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总数5129家,2015年单个年度新增挂牌企业就有3557家。
二、私募基金发展概述
私募基金(Private Fund),是向非社会公众的特定客户群体私下募集资金所进行的一种集合投资。国外私募基金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投资证券及企业金融衍生物为主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其中典型的当属美国对冲基金,如乔治・索罗斯旗下的“量子基金”,朱利安・罗伯逊创立的“老虎基金”等;另一类是以投资产业经济、实体经济为主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要以风险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为主,寻找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后,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待所投资企业成熟后通过转让所持有股份实现资本增值。从国外私募基金发展轨迹来看,私募基金是一个市场经济体制趋于成熟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市场成分。
2013年6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修正版,正式将非公开募集基金纳入调整范围,对私募基金的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运作方式和组织、基金份额管理、信息披露等要素和环节做出了相应规范。2014年8月21日实施的《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将包括创业投资基金在内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纳入管理范围,为中国市场私募基金的施行奠定了政策依据。自此,私募基金成为我国大资产管理时代的一种重要投资方式。截至2015年12月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5005家,已备案私募基金24054只,认缴规模5.07万亿元,实缴规模4.05万亿元。按私募基金管理人正在管理运行的基金总规模划分,管理规模在20-50亿元的283家,在50-100亿元的99家,100亿元以上的有87家。可见,我国私募基金发展迅速,并已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中一股不容小觑的投融资力量。
三、新三板对私募基金管理机构的影响
(一)新三板交易设定投资者资金门槛,规定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须有300万元、500万元以上证券资产才可参与交易
火热的市场与高门槛准入制度之下,私募基金可充当交易纽带角色,吸收场外零散投资者资金,用于投资新三板拟挂牌企业。但随着九鼎投资、中科招商等私募基金管理机构的成功挂牌,引起私募基金疯抢挂牌新三板的新浪潮。与新三板其他挂牌企业不同,私募基金同时扮演着“投资者”和“融资者”的双重角色。
(二)投资者角色
新三板将私募基金的目光聚焦于一个领域,该领域内的挂牌企业都是在各自行业内拥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待融资企业,让私募基金能更集中、更快速地找到待融资企业。挂牌企业及时进行信息披露,有利于私募基金有效掌握待投资企业的信息。挂牌企业股份由市场公允定价,私募基金可减少私下联系被投资企业、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委托律师事务所进行尽职调查、资产验资、股价审定等所产生的成本。新三板为非上市企业股份转让提供一个公开平台,私募基金可通过该平台公开获得或转让被投资企业的股份,尤其体现在IPO停滞期间,该平台更是成为私募基金原有投资项目的主要退出渠道。
(三)融资者的角色
以国内首支挂牌新三板的私募基金――九鼎投资为例,挂牌同时即定向增发,对价大部分是该企业所管理基金的基金份额,其目标明显并非为了募集现金,而是为了获得自有资金。私募巨头们成功利用新三板平台和定向增发机制,将投资款转为自有净资产,利于盘活自有投资项目。但随后,私募巨头们并未将资金投入新的高成长性企业,而是尽可能多获得新牌照,纷纷把目光投向股票、公募、银行等领域,以获得对资本市场更多掌控力。
综上所述,挂牌新三板将不是私募基金发展的最终目标,而仅是其站上中国大资产管理时代这一舞台的“第一步”。
四、新三板整顿对私募基金行业未来发展的影响
2015年末,银监会回撤银行私募牌照,证监会暂停私募基金在新三板的挂牌和融资,并对其前期融资使用情况开展调研,造成整个私募基金行业“大地震”。
(一)为实体经济释放融资空间
2015年新三板完成定增融资案例2565起、定向募集金额累计1216.17亿元,约为同比的7.80倍和9.21倍。其中,中科招商、九鼎集团、南京证券、硅谷天堂、联讯证券五家私募巨头合计募集金额达302亿,占全年募集总量26%。但相比这些“定增王”,市场上仍有至少 2500多家零交易、零融资的企业。私募基金犹如“吸血鬼”的吸金功力,无异不利于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市场总流动性受阻,部分挂牌企业定增价格出现“破发”情况,实体经济企业的融资空间被蚕食,等于变相封住原投资于实体企业的其他私募基金的退出机制,将导致私募基金行业内部严重分化,庞大资金量集中在少数私募巨头,大多数私募基金将停留在未挂牌的传统产业投资阶段。这将不利于私募基金行业的蓬勃发展。而此次整顿并未叫停其他成分企业挂牌,明显有意释放融资空间,将流动性和私募基金目光还原回实体经济的发展上。
(二)规范资金有序使用、清晰投资流向
2015年下半年,九鼎投资、中科招商纷纷举牌A股。私募巨头们定增募集而来的资金已大量流出新三板,无论是流向股票市场、公募行业还是传统产业,其管理都应引起关注。一是说明新三板在资金募集及管控方面比较宽松,导致资金没有锁定在系统内。资金流出等于“孵化器”的养料被卷走,既对其长期运作产生不利影响,又弱化私募基金作为交易纽带的作用。二是,私募巨头们之前多以股权投资为主要投资领域,现扩展至股票证券市场,将进一步侵蚀其他仅限于股票市场、未进行股权投资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生存空间。庞大资金量进入股票市场,容易造成股价波动,严重扰乱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市场预期。三是2016年实施指数熔断机制后,股票市值蒸发超过万亿。对投资者来说,投资标的物从基金份额到私募基金股份,再到风险系数更高的股票或金融衍生产品,容易引发其对私募基金行业的信心危机。证监会对私募基金前期融资使用情况开展调研,要求规范资金使用、清晰资金流向、完善信息披露,为私募行业提出更高的行业标准,是对投资者负责任,有利于全行业健康发展。
(三)完善新三板市场,引导私募基金投资方向
2016年5月开始,新三板将分为基础、创新等两个层次,此次整顿极可能是为推行分层制度扫平障碍。基础层企业沿用现有制度。创新层企业优先享受制度供给,加强融资定价指导、限售管理和募集资金使用的管理,流动性将可能流向创新层企业。实体经济中,部分高成长性企业的投资收益稳定、持续,且收益率将不一定低于资本市场的投资收益率。分层制度不仅可促进新三板市场结构改革,更是为现在过热的私募基金热潮指引一条投资分流。私募基金行业与新三板结合,更应把投资重点定位在打通增进民间融资进入中小企业的通道,回归交易纽带的角色。这才真正扩大私募基金行业的发展空间,而不是巨头们的“独角戏”。
综上所述,新三板已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一层,以其低门槛吸引私募基金行业的重视,在融资金额、融资规模方面展现出其强大的市场活力,其改革整顿有利于私募基金行业的长远发展,若发展良好,将可能成为私募基金行业最重要的活跃市场。
参考文献:
[1] 赵文佳.九鼎投资的新三板阳谋.英才,2014(7).
关键词证券设计;契约;融资
证券设计理论(securitydesigntheory)起源于资本结构理论。是近年来金融经济学最重要的理论前沿之一。根据《新帕尔格雷夫货币与金融大辞典》中FranklinAllen为证券设计理论撰写的条目以及Aflen和Winton(1995)的解释,所谓的证券设计,就是对证券结构的基本决定因素进行研究,从而设计出最优的金融契约,以克服人之间的各种摩擦。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外学者就开始了对证券设计理论的研究,Allen和Winton于1995年对国外有关证券设计理论的研究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综述;相对地,国内对证券设计理论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我国学者很少就国内证券设计理论的研究进行综述。
一、证券设计理论的研究现状
尽管国内对证券设计理论的研究比较少,但笔者认为可以将国内证券设计理论的研究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描述性研究
张鹏(2001),汪兴隆(2003),黄励岗、陈溪华(2003),兰春华(2006),田增瑞、司春林(2006),杨介棒(2007)等论述了证券设计理论的起源、定义和研究内容。他们将证券设计理论分为下列四个模型:关系模型、信号传递模型、控制权市场模型和产品市场理论模型。同时,指出了现有证券设计理论的几个研究缺陷:一是研究范围过于狭窄,只局限于研究公司融资证券结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未对各种证券的内部结构及其具体形式进行探讨;二是忽视了外部环境对证券设计的影响;三是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被忽视。此外,兰春华(2006)还对证券设计理论作了一个系统的定义,认为证券设计理论是以金融契约为形式,以融资工具为手段,以公司价值及公司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以公司控制权及现金流的优化配置为核心。以成本、非对称信息、流动性、不同产品市场等为契机,全面地研究公司证券的最优系统集成。他认为,证券设计的研究内容包括金融契约、融资工具、公司价值,证券设计理论研究的契机包括成本、非对称信息、流动性以及不同产品市场等。
(二)债务契约研究
江乾坤(2005)运用内生性证券设计理论系统地研究了企业的多层次债务融资问题。他首先分析了正式债务融资工具(包括银行贷款和公司债券)与非正式债务融资工具(商业信用、可转债和国际项目债券)的融资功能。接着,通过数学模型事前设计企业最优的债务融资工具及其偿债保障机制。在此基础上,把我国上市公司分成四类,运用最新的财务数据对各种债务融资工具及其经营绩效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它们大体上呈正相关,从而得出以下结论:在各种债务融资工具中,长期借款更有利于国有控股企业;短期借款则对民营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大;而已发行公司债券的企业,其核心竞争力并不强。因此,他建议各类企业应合理调整银行贷款期限结构,净化彼此间的商业信用环境;而政府应该改革现行的公司债券审批体制,更快地推进“国退民进”战略。同时指出,债务融资工具可能并不适合中小企业融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板块的股权融资功能很有必要。
(三)风险投资研究
田增瑞、司春林(2006)运用证券设计理论研究风险投资,将其与创业企业的价值评估联系起来。他们认为,创业企业最恰当的证券选择应该是结合了债权和股权双重特性的复合证券——期权化的衍生证券,即可转换优先股。创业投资家代表投资方持有可转换优先股,管理层和创业者持有普通股。在状态差时,创业投资家偏好债权特性,因为债权特性使他们拥有企业整个资产的索取权,即当企业经营失败进行清算时。创业投资家可优先获得清偿,这有效保护了他们的利益;相反,在状态好时,创业投资家则偏好股权特性,因为股权特性使他们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分享创业企业价值增长所带来的好处。即:企业盈利越高,投资者的优先股转换成普通股的比例越少,创业者拥有的股份就越多,也就在绝对额上获得较高的资本收益;相反,企业盈利越低,投资者的优先股转换成普通股的比例越高,普通股价值下降,创业者获得的收益就越少。故对创业者而言,压力和动力并存可激发创业者的努力,减少成本,使创业企业价值最大化。
赵巧艳(2006)研究了风险投资过程中风险企业的控制权分配问题,得出了可转换债券、可转换优先股等复合性融资契约是实现风险企业控制权分配的理想工具的结论。
(四)融资决策研究
潘敏(2002)运用证券设计理论的分析方法,探讨了企业融资行为选择中自有资本的约束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际情况,对我国股份制企业的股权融资偏好、融资效率低下、公司治理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合理分析。
刘萍(2007)以证券设计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融资决策过程中各参与主体的行为、相互影响及最终所达到的均衡状态来研究融资方式的选择过程。她认为,经理人在选择融资方式时,不只是股权——债权比的选择,实质上是控制权相机转移的选择,这使得股权人、债权人、经理人的利益不一致而产生冲突。为缓解该冲突,就必须设计一定比例的债券和股票证券组合。她通过构建融资决策模型,确定最佳的融资方式。最后得出以下结论:当公司产出低于应付债券面值时,公司将破产,此时债权人执行清算权;而当公司产出高于债券面值时,股权人和债权人按各自计算收益的方式共享产出,这时控制权由经理人和股权人学控。羊群效应影响股东财富波动,但不影响融资方式选择。
马晓军(2004)结合证券设计理论对融资工具创新问题进行了研究。他在证券设计理论的基础上对股、债两种基本融资工具以及混合证券的契约属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合研究,揭示了两种基本融资工具的约束条件。他认为,在我国目前监督机制薄弱、监督成本较高,同时又存在非效率清算的条件下,发展优先股融资具有效率的优越性。同时,他还研究了期权在融资过程中的契约属性以及在减少信息不对称方面的重要作用,论证了现阶段在我国发展可转换证券以及其他期权类融资工具的必要性。二、我国证券设计理论研究的简要评价
(一)缺点
1.没有形成自己独创的研究成果。无论是在对证券设计理论的定义、研究内容还是在研究方法上。国内学者都只是引进和介绍其理论成果,动态跟踪证券设计理论研究的进展,并没有形成自己独创的研究成果;2.国内学者未能对次级债务(subordinateddebt)和更加复杂的证券的存在做出理论上的解释。比如,国外学者通过各种信号传递、激励机制等模型解释了期权机制等在证券中的合理存在,而国内学者尚未对这方面展开研究;3.对证券设计理论的实证检验不足。由于我国企业可选择的融资方式较少,即使是上市公司,其可用于研究的融资数据也不全面,因此国内学者对证券设计理论的实证研究很少。
(二)构建中国特色理论的初步尝试
尽管国内证券设计理论的研究较少。但学者们仍然坚持从实际出发,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对证券设计理论的中国化作了初步尝试。潘敏(2002)围绕国有企业改革中面临的如何建立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这一焦点和核心问题,从融资契约的企业所有权配置机制角度出发,探讨了以股权融资作为初始融资方式,建立在股票契约基础之上的国有股份制企业中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问题及其公司治理机制特征等。马晓军(2004)通过比较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贷款期限结构后发现:我国的债务融资期限较短,债务融资面临着较为严峻的非效率清算问题,而优先股融资既可以解决债务融资方式下的非效率清算问题,又可以解决股权融资方式下的监督问题,因此,在我国开拓优先股融资具有重要的意义。江乾坤(2005)运用证券设计理论的分析方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探讨了各类上市公司的融资次序问题,得出长期借款有利于国有控股企业,而短期借款更有利于民营企业的结论。
三、我国证券设计理论研究的展望
国内证券设计理论的研究从早期的跟踪引进、描述性研究到后期的规范性研究和少量实证研究,无论在研究方法还是在研究内容上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相对于国外研究,国内证券设计理论的研究只能说是处于起步阶段。笔者认为,我国证券设计理论的未来研究主要应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一)中国特色的证券设计理论框架体系的构建
目前国内证券设计理论的研究范围过于狭窄,只局限于研究公司融资结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结合中国实际,丰富证券设计理论的研究内涵,构建中国特色的证券设计理论框架。1.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国内证券设计理论要逐步开展对混合证券等创新融资契约的研究,探讨各类企业如何通过事前融资契约的设计使事后的控制权和现金流效率得到分配,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2.我国的创业投资已逐渐兴起,如何设计证券融资工具解决创业投资中各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委托问题,实现创业企业价值最大化,也是今后国内证券设计理论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