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社会规则的含义

社会规则的含义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8:2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社会规则的含义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社会规则的含义

篇(1)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无限,它包含了一切,推动着进步,是人类进化的源泉。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政治八年级上册的复习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政治八年级上册的复习知识1国家利益至上

国家利益的含义: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要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包括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等,它们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国家利益包括哪些利益?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有什么关系?(1)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2)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3)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4)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怎样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1)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3)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如何捍卫国家利益?(1)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2)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3)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政治八年级上册的复习知识2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社会秩序包括哪些?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

社会秩序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社会规则的含义: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调节行为的规则有哪些?道德、纪律、法律、风俗、守则。

社会规则对社会秩序所起的作用?(1) 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规则和自由的关系?(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进行。

怎样遵守规则?(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我们怎样维护规则? 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题型、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为什么要改进规则?(1)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2)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3)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怎样改进规则?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劝导的技巧?(1)有礼,劝导他人时最好先称呼对方,语言文明,态度和善。(2)有理,劝导时要晓之以理(3)有节,劝导他人要注意适可而止。

政治八年级上册的复习知识3责任与角色同在

什么是责任?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责任的来源?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列举你在生活中扮演者哪些角色,分别承担着哪些责任?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是我们的责任;作为社会成员,我们应该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

责任和角色的关系?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小到按时完成作业、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承诺、认真做事,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承担负责的意义:(1) 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2)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3)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承担责任的代价是什么?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承担责任的回报有哪些?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

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人?(1)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无论怎样,我们一旦作出选择,九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2)虽然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3)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

政治八年级上册的复习知识4做守法的公民

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的准绳。

违法行为的含义: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违法行为的类别: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

刑法的含义:刑法明确规定了什么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刑法的作用:刑罚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刑罚的分类: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驱逐出境。

为什么要预防犯罪?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

怎样预防犯罪?(1)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2)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3)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哪些?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

诉讼的重要性?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诉讼的分类: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作为青少年为什么要有勇有谋同违法行为做斗争?(1)同违法行为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见方法?(1)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2)虚张声势,与违法分子巧妙周旋(3)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4)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5)保护好现场。

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为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视崇尚者、自觉遵守着和坚定捍卫者。

政治八年级上册的复习知识5社会生活讲道德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1)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2)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3)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尊重对社会的作用?(1)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2)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怎样尊重他人?(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2)平等对待他人(3)学会换位思考(4)学会欣赏他人。

为什么要文明有礼?(文明有礼的重要性)(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实践。

为什么要讲诚信?(讲诚心的意义)(1)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2)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财产(3)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诚信对个人的意义?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

诚信对企业的意义?诚信是企业无形的资产。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

诚信对社会和国家的意义?(1)国无信则衰,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2)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3)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实力。

篇(2)

关键词 会计;规则意识;规则素养

一、会计违规现象管窥

近年来,尽管舆论引导、媒体曝光、法规建设、行政执法等措施多管齐下,但是会计信息披露违规现象依然层出不穷,形势不容乐观。从美国的安然、施乐、默克、世通等大公司出现的会计舞弊,到国内的四川红光、琼民源、郑百文、大庆联谊、银广厦等公司的重大会计造假,财政部、审计署以及各级纪律、监察部门、会计师事务所每年都能查出令人吃惊的违纪金额。据报道,2005年共有107家上市公司出现177起违规记录;而2003年、2004年同期分别为56起和111起。2004年违规记录比上年增长1倍,2005年在此基础上又增加6成。统计显示,177起违规记录,主要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信息披露违规;第二类是高管涉嫌犯罪;第三类是公司运营违法违规;第四类是违规担保等其他事项。违规的类型及次数如表1所示:

这里信息披露违规所占比重最高,在177起违规记录中有93起,所占比例高达52.54%。其中信息披露违规事项又分为定期报告信息披露虚假、定期报告信息披露延误、定期报告信息披露遗漏、临时公告信息披露延误、临时公告信息披露遗漏、信息披露违规、信息披露虚假、信息披露延误、信息披露遗漏等项目。信息披露违规的类型及次数如表2所示:

以上资料显示,在107家违规上市公司中,有多家上市公司存在多次违规记录,其中*ST金荔的违规事由就有8项之多。另据报道,在中国证监会福建监管局的巡回检查中,中国武夷(000797)被查出存在大股东长期占用巨额资金、公司治理不良、信息披露不规范和会计核算违反规定等4个大项、17个小项的违规行为。从这里不难看出,在各种违规中信息披露所占的比重最高,而信息披露违规又和会计信息披露违规是密切相关的,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会计信息披露违规。尽管造成会计信息披露违规的原因很复杂,也并不全都是会计人员的责任,但是从会计规则的视角来看,无疑违反了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则。

人们不禁要问,上述会计信息披露违规事实的产生是因为没有会计规则还是不了解会计规则?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会计信息披露违规并不是有没有会计规则和人们懂不懂会计规则的问题,而是包括会计人员在内的行动者在披露会计信息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并且能够自觉地遵守会计信息披露规则的问题。说到底,是一些人的会计规则意识淡漠或会计规则素养低下的问题。

二、会计规则、规则意识和规则素养

什么是会计规则?会计规则是存在于会计领域并用于规范会计工作人员行为的规则。会计规则是一种可以用正当与否的角度来评价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行为的规范性命题。或者是判断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的行为是否正当的规范体系。首先,会计规则是一个有关会计人员行为应当与否的命题。例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就是一条对会计人员的行为提出的要求。其次,会计规则是会计人员共同遵守的社会规定。即甲是否遵守规则的行为需要由别人来判断或承认,只靠甲是无法证明自己是否遵守了规则的。显然,会计规则只能在有人群的地方存在并得到共同的遵守,它是一种社会规则。在鲁滨逊的一人社会里就不存在遵守社会规则和规则意识的问题。再次。规则是一个规范性命题。从字面上看规则大都包含“应当”、“允许”、“不准”、“不得”、“禁止”等规范性的词语,显然规则不是对一个客观事实的肯定或否定,而是对人们的某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最后,规则是一个可以用“正当与否”加以评价的价值判断,是规范性命题而非描述性命题。描述性命题涉及的是“是不是”的问题,即是一个事实判断问题,而规范性命题涉及的是“正当不正当”、“应该不应该”甚至是“善与恶”的问题,即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总之,规则是一种可以用正当与否的价值标准来评价的有关人的行为的普遍的规范性命题。

什么是会计的规则意识和规则素养?会计的规则意识和规则素养是指会计人员了解和掌握会计规则以及自觉遵循会计规则的意识和素养,特别是在没有强制性力量阻止违反会计规则的时候,也能够遵守规则的意识和素养。当然对会计规则的了解是会计规则意识得以树立的重要前提。与现代会计相联系的会计规则已经演化为一系列相当复杂的体系。只有经过学习,才能了解和掌握会计规则。了解和掌握会计规则,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意味着掌握了会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然而,会计规则意识还不仅仅局限于需要了解会计规则,或者说是对于会计规则知识和技能的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要有自觉遵守会计规则的愿望,或者是对会计规则的敬畏。显然,从会计规则意识的角度来讲,会计人员遵守会计规则的主观能动性是非常重要的。从会计人员个人的角度来说,每个会计人员都需要通过努力学习和实践来培养自己的会计规则意识,提高自己的规则素养。

三、培养会计规则意识和提高会计规则素养

人类社会发展史说明:人们不仅仅要追求目标,而且要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去追求目标。人类需要在规则的引导下过一种秩序化的生活。因此,在没有规则的地方,人们就要建立规则,在没有秩序的地方,人们就要建立秩序。古人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讲的就是建立规则的必要性。这里比建立规则更重要的是规则意识的树立和规则素养的培养。亚里士多德说过:如果公民没有守规则的习惯,如果他们没有受过守秩序的精神教育,任何最有用的法律都无济于事。只有当这种意识和修养到达一定的程度,人们遵循规则才能成为一种习惯,外在的规则才能成为一个人内在的行为准则,“画地为牢”才可能成为现实。因而当他遵守规则的时候,他才不会感受到一种外部力量的强制和制约。“有一块私人果园,主人如果要防止牛、羊等动物进去吃果子的话,必须把果园的篱笆扎得牢牢的。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防止邻居、路人或其他人进入这块果园的话,一般来说他只需要挂一块牌子‘私人果园,非请莫入’就可以了。对于愿意遵守不得侵犯他人财产这条规则的人来说,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符号就足够让他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而不需要一种物理的障碍,使得他的某种逻辑上可能的行动成为物理上不可能的事情”。显然,这里不仅仅涉及有没有规则的问题,而且涉及有没有遵守规则的意识和素养问题。这正是有规则意识和无规则意识、有规则素养和无规则素养的区别所在,或者说是人与牛羊的区别所在。

篇(3)

关键词:语言学分析;正当性;政府合法性

合法性概念的基本含义:正当性基础或来源

从语法层面看,“合法性”概念包含两个基本语义单位,即“合法”与“性”,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合法’之‘性质’”的逻辑意蕴。这就意味着,分析“合法性”概念首先需要弄清“合法”与“性”的基本规定是什么。

就“合法”一词来看,它通常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一种是日常经验意义,“合法”即是“符合法律”(对应的英文为legal),指的是人们对社会规则的遵守;另一种是普遍意义,“合法”即“具有正当性”,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认同,包含着理性的“必然性认知”、经验的“事实性接受”以及道德的“应然性评估”三个因素。从逻辑上看,经验意义上的“人们对社会规则的遵守”,本质上属于普遍意义上人们对社会存在认同的“事实性接受”的一种(例如,民众基于对国家暴力的屈服也是一种事实性接受),所以,总的来说,“合法”的基本意义是“具有正当性”。那么,什么是“正当”呢?

进一步对此概念进行语法解析,不难发现,“正当”意即“正确”与“应当”的合成。何谓“正确”?在一般意义上,“正确”即是符合客观规律,是一种“求真”,是关于事物发展的科学性判定问题。因此简洁说,判断事物“正当”与否的首要条件,就是看事物发展是否具有必然性(科学性)。而何谓“应当”?这是一种价值判断,是一种基于主体需求的应该性评价,体现的是一种“向善”尺度,也就是说。“应当”与否,主要看的是能否满足人们的需求,能否符合人们总体的道义预期。所以总的来说,“正当”与否,取决于两种尺度,即“真理标准”和“道义标准”。而这两种标准的综合就是人们在实践上所表现出的“事实性接受”程度。由此可见,“合法”概念所展示给我们的观察框架就是:如何评价存在“正当”与否,可以通过两个尺度进行,即真理标准与道义标准。此其一。

其二,就“性”这一概念来看,在“合法性”概念中,意即“性质”,它在哲学层面具有两层意义。一层是指“根据”、“属性”,表达的是事物之所以称之为该事物的规定性,一般在形而上意义上使用。另一层指“源泉”、“基础”,一般在具体语境中使用,如合理性、现代性等。一般来说,具体意义是抽象意义在具体语境下的运用,是对概念抽象含义的经验化,所以,在经验层面上,“性质”范畴表达的就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和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根源,即“……的基础或来源”。相应地,关于“合法”的“性质”问题(即“合法性”问题),也就是关于“‘合法’的‘基础或来源’”问题。

总而言之,综合“合法”与“性”两个概念的分析,关于“合法性”概念,其基本含义就是:关于事物所以具有“正当性”的“基础”或其“来源”问题。再结合“正当”概念的内在意义(真理性与道义性)。我们可以这样完整理解“合法性”概念的逻辑框架:它表达如何评断事物正当性问题;它提供两种评判尺度(真理标准、道义标准);真理标准要求正当性的获得必须具备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道义性尺度意味着正当性的获得必须具有道义的支持(心理的、伦理的、信念的认同等);两种尺度的统一体现为实践上公众的“事实性接受”程度。这也是“合法性”概念的语法结构所提供给我们的基本分析进路。循此进路,笔者进一步对“政府合法性”问题进行分析。

政府合法性的获得:历史根据、民意认同、说服能力

什么是政府合法性呢?依据上述关于合法性问题的分析框架,政府合法性问题也就是关于“政府正当性的基础或来源”问题。同样地,依据合法性问题的一般逻辑结构,政府合法性问题也包括这样三个方面:正当性的获得必须具备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正当性的获得必须具有道义的支持;两种尺度在实践上怎样统一。以此为框架,笔者对政府合法性问题作些分析。

合法性概念的一般意义表明,事物合法的基础或者来源可以表述为:两个基本原则(真理性与道义性)、三个具体因素(历史必然性、道义预期性、事实接受性)。相应地,关于政府合法性,也就是要求政府的存在与运行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具备三个基本要素。 两个基本原则,这意味着政府的存在与运行要具有正当性必须具备这样的基础。首先,该政府的建立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至少不违背历史发展的趋势。例如,现代政府绝不会实行奴隶制度。其次,该政府的发展满足了社会公众的基本价值需求,符合整个社会基本的道义预期。例如,现代政府,至少不会剥夺公众基本的知情权和表达权。

三个具体因素,这意味着政府要想持续性发展,还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件,这就是:不断拓展政府存在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持续增强政府的事实上的可接受性,及时跟进公众对政府的道义预期。其中,拓展政府正当性的历史根据,是保持政府合法性的根本性条件;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事实接受性,是维护政府合法性的关键环节;而不断跟进公众对政府的道义预期,则是推进政府合法性的必要步骤。何以如此呢?原因就在于,上述三个基本因素在政府合法性基础的构建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篇(4)

关键词:儒家思想;特征;局限性;转型

儒家传统思想中,诚信是重要的伦理规范,学者们对此作了颇多研究,多从诚信的历史渊源、历史背景、基本内涵、当代价值、儒家诚信文化的转型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一、儒家诚信思想的内涵及其特征

关于诚信的基本内涵,不同学者有不同理解。许慎认为“诚”“信”互训,他在《说文解字》中提出了“诚,信也”,“信,诚也”的观点。当代学者陈根法就认同这种观点,“诚”即是“信”,“信”即是“诚”,无需作出分说。[1]P77此外,大部分学者从“诚”与“信”两个德目来探讨诚信的含义,认为“诚”主要强调个人内在的品质,“信”则主要强调个人在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的品质。在儒家诚信思想体系中,普遍“重诚轻信”,认为“‘诚’与‘信’相比较,是更为根本和基础的东西。在一定层次上,‘信’始终要受‘诚’的制约。”[2]P179儒家重视内在之诚,而轻外在之信,认为内在诚是评判个人道德好坏的标准。诚的含义包括“真实无妄”、“诚实无欺”。“真实无妄”指“诚”坚持客观存在、符合实际,表现在人性上,则是真诚向善,不参杂任何私心杂念;“诚实无欺”指为人处事内不自欺,外不欺人,表里如一。[3]P42,45而信的含义包括“言出必行”、“言行合一”、“信守诺言”、“互相信任”。诚信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诚是天人合一的本体。“天人合一思想是儒家对诚信问题探讨的基础和逻辑出发点……传统儒家认为诚信是天道与人道的合一,是天道的自然法则和人道的当然之责的合一。”[4]P102按照儒家诚信思想,诚是宇宙的根本,是宇宙运行的客观规律,即天道。

第二,诚是人的本性。在儒家看来,诚是合乎人性的规定,诚既是天之道,又是人之性。“作为人道之诚强调人应该效法天道真实无妄的品质,尊重、认同和遵循客观天道,按照人的本性生活和行动,就会令天然的德行化为自然自觉的行为。”[5]P31将天道之诚赋予人,说明了人性本应诚,也道出了诚信的本源。

第三,信是一种社会规范。儒家多用“信”来规范相对平等的朋友交往,“信”是朋友一伦应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要求朋友之间要“交而有信”。“信”也常用来调整官民关系以维护封建社会的专制统治。诚信还是儒家修身修业之道,诚信是个人德性修养的重要内容,是个人品质高尚的重要标志,也是建功立业所必备的基本道德。

二、儒家诚信思想的当代价值

1.儒家诚信思想的政治价值

传统的儒家诚信道德在调整官民关系中曾起到了重要作用。当下,执政党借鉴儒家诚信思想,在社会治理中坚持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可促使政府规范施政行为、建设自身的执政品格,推进政务诚信建设。[6]P21

执政党诚信执政有助于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助于党正确政策的出台与贯彻;有助于改善党群关系,巩固执政党的地位。执政者践行诚信道德,为全社会树立良好的道德楷模和行为典范,使诚信成为人们共同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带动全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2.儒家诚信思想的经济价值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主体来看,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保持诚信品质、规范经济行为,在交易和竞争过程中采取公正公平的手段,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减少经济损失,提高交易效率,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7]P26

从市场经济的秩序维护来看,经济主体在市场中自觉遵守诚信道德,加强自我规范,可以有效避免唯利是图、恶意竞争等不良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良性的市场经济环境又能促进诚信意识的发育和完善。

从企业发展方面来看,史少博等认为诚信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不仅可以给企业带来实际利润,同时诚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有助于提高企业信誉,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8]P104

3.儒家诚信思想的社会价值

第一,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达成“信”德的途径上,儒家先哲们主张通过慎独、反省、学习、践行以加强自我修为,做到身心和谐。个人身心和谐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在人际交往中,保持平和的心态,对他人诚恳认真,彼此之间互相信任等,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和摩擦,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状态。

第二,有助于人与社会的和谐。诚信这一道德规范应用在社会治理中,从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的角度共同发力,创造平等、公开、有序的社会环境,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安全。诚信是社会的黏合剂,有了诚信观念并自觉践行,人们会自觉地团结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促进社会向公平正义的方面发展。[9]P4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儒家诚信思想引导个体正确的求利行为,有助于提高个人道德境界,对拜金主义的现象能够起到纠偏作用。[10]P87个体在社会活动中保持诚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全民达成诚信共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维护人与社会的和谐。

4.儒家诚信思想的教育价值

第一,“信”是教育的基本目标和重要内容。孔子在教育内容中,指出“诚信”对学生成长成人的关键性,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也应当保持诚信品质,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11]P26儒家诚信道德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启示,钱益民认为,儒家诚信观是立身之本、交友之基、秩序之源、为政之宝、修身之道,高校工作者理应重视儒家诚信思想并将其贯彻到大学生诚信教育之中。[12]P107石秀杰也认为在校大学生诚信现状令人堪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承儒家诚信教育,并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可以改善这一现状。[13]P61第二,有助于推动学术诚信。孔子诚信的学术态度为历代学者树立了光辉典范,他对如何在学术活动中遵循“诚”提出具体要求:做学问要保持诚实严谨的态度,在学术活动中辨别真伪、躬行实践,在学术评价中保持客观公正,力求中肯公正。[14]P155

三、儒家诚信思想的局限性

1.理论基础:封建主义伦理纲常

“信”虽然是儒家先哲们所提倡的社会规范之一,但并不是最首要的社会规范,在具体的社会行为中,“信”往往要让位于“忠、仁、义、礼、孝”等社会规范,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诚信第一要义就是要对封建王朝的‘忠’”,[15]p27使得被统治者必须绝对服从统治者的权威,从而使得“信”这一社会要求让位于“忠”。在诚信是否从于“孝”这一社会规范时,有两种不同看法,谢桂山认为,孔子所言“父子互隐”,表明诚信从于“孝”[5]P32。但张树业认为,儒家所说的“亲亲相隐”从人性天伦角度承认并且尊重“诚”,是从本原处坚守诚信道德。这些论点明显带有封建伦理纲常的思想和成分,必须合理继承和

扬弃[16]P56。

2.理论假设:个体道德自得和道德自觉

有学者认为儒家诚信思想主要依托个人修养、道德教化、社会舆论的压力来发挥作用,更多的依靠个体自律,缺少他律性约

束。[17]P29在诚信的来源问题上,孟子由天道之诚引出人性之诚,混淆了诚信的必然与当然,把人们诚信行为的当然之责看成天道之必然,把诚信看作是不用通过学习和实践就能得到的天然秉性,不可避免地陷入先验论和道德宿命论,带有唯心主义倾

向。[18]P57

3.理论范围:适用于熟人社会和道德标准高

在儒家诚信文化的适用范围上,鄯爱红认为诚信原则局限在熟人、朋友之间,缺乏普适性,[19]P30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不同看法,李景林认为,虽然儒家对“信”这一概念常有狭义的使用,多强调“朋友之信”,但并不意味着“信”局限于朋友之间,也可以理解为普遍的交往原则。由于古人对概念的使用比较灵活,“信”同“仁”、“敬”一样是一种普遍的道德要求,是处理人伦关系的普遍原则,具有普适性。[20]P30有学者认为,儒家诚信思想还存在道德标准太高、脱离现实的局

限。[17]P29刘永安指出:《中庸》中“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知前”的说法夸大了“诚”的作用,超脱了道德范畴。[21]P230沈永福认为,儒家天人合一的诚信观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唯心主义的倾向,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这一提法,使得人们对“诚”有了敬畏之心,有益于人们诚信观念的树立。[4]P103

四、儒家诚信文化的现代转型

在儒家诚信文化是否可以实现现代转型的问题上,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如:张树业认为,儒家信德不应迎合世俗进行现代转化,而应从本原处持守自身。[16]P59李颖认为,当代我国诚信缺失的原因之一是传统文化缺少诚信,传统文化中缺少规则意识和自由意识,儒家“人性善”的道德假设和“爱有等差”的道德标准不利于当前社会诚信规则的建立。[22]P53

1.培育公民现代诚信意识

鄯爱红认为,在儒家诚信转型过程中,首先要培育当代公民平等互利的意识,否则,诚信原则很难建立并得到贯彻;其次,将传统诚信思想中的“信”与当代市场经济中的“利”相结合,转变传统思想中“信及不利”的思想,通过诚信原则规范大众的求利行为;同时,培育当代公民的责任意识、契约意识,将其与内在心诚相结合。[23]P16,19尚b指出,建立新的诚信文化应该培养公民公德意识与法制意识,公民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法律权威有助于诚信社会的建立。[21]P179

2.加强诚信制度与法律建设

冯淑慧认为,社会诚信秩序的建立离不开信用体系的建立,信用体系建立之后,诚信标准才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有助于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自觉遵守诚信规则。诚信制度建设的同时完善相关法律保障,对失信者给予惩戒。[25]P23苗润田指出,现代社会中,仅仅靠道德自律已经难以建设诚信社会,诚信制度建设势在必行,个人诚信品质的提高和社会诚信制度双管齐下,才能有效发挥作用,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都无助于诚信社会的建设和维持。[26]P15

3.正确对待儒家诚信文化

在对待儒家诚信文化的态度上,刘永安等建议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儒家诚信文化,保持其精华,剔除其糟粕。[29]P231儒家诚信思想的价值需要我们继承发扬,对于儒家诚信思想中的局限因素应进行适当改造以顺应儒家诚信思想的现代转型,使诚信社会的建设既不陷入思想上的无根状态,又能顺应时展建立符合社会发展的新型诚信观。

儒家诚信思想是儒家先哲留给后代的宝贵精神财富,梳理儒家诚信思想的脉络,厘清儒家诚信思想的利弊是完善当代诚信思想的理论前提。丰富儒家诚信思想的内涵和实践路径并赋予其时代特征,是传承儒家诚信思想和建设诚信社会的基础,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值得我们付诸努力去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根法.儒家诚信之德及其现代意义[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2,18(1).

篇(5)

    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的概念提出以后,受到了语言研究学界的广泛关注。后经塞尔等人的完善和发展,成为哲学、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成为现代语用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言语行为(speech act)指人们为实现交际目的而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语言的行为。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 malinovski)于1923年首先提出这一概念。马林诺夫斯基从人类学的角度,通过观察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活和风俗习惯来研究语言的功能,认为与其把语言看成“思想的信号”,不如说它是“行为的方式”。在语用学兴起后,这一术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言语行为被理解为人类实现目的的一种活动,构成人类总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的行为总要受到社会规约的支配,言语行为也就被看成受各种社会规约支配的一种行为。英国哲学家奥斯汀(j . l . austin)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后经塞尔(searle)的完善和发展,成为哲学、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成为现代语用学核心内容之一。它为哲学、语义学、语用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领域。

一、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过去人们一般认为行为是动作,言语只是说话,算不得行为。但奥斯汀指出,说话本身就是行为。言语行为是人们在进行交际时的语句( utterance ),一个语句可能是语法上的一个或几个句子。奥斯汀认为,语句有两种意义:

    (一)命题意义(prepositional meaning)或表述意义,这是语句的字面意义,由语句里的特定的词汇和结构来表达;

    (二)施为意义(illocutionary meaning),又叫施为作用(illocutionary force ),是指语句在听者方面产生的效果。

    例如,it's cold here这句话,其字面意义或命题意义是指说话者的生理感受,而其施为作用则指说话者所希望产生的效果。表面上这句话是陈述句,但真正的目的也许是要求别人关上门窗或打开空调。

    奥斯汀认为,人类交际的基本因素不是单个的词或句,而是人们在说出词或句时的特定的言语行为,也就是以言行事行为(illocutionaryacts或illocution )。在这个意义上,言语行为理论把语言理论看成语言行为总的语用理论的一部分。提出言语行为理论是源于对三个哲学问题的探索:日常语言与哲学研究的关系、行为研究的方法论,以及述谓句与施为句的划分,其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解决语言使用问题,而是为了解决当时困扰哲学界的“意义”问题,并为他本人的行为研究建立理论根据。在哲学研究转向之前,哲学家们一直认为陈述之言或描述事物的状态,或陈述某个事实,二者必居其一,而且陈述句必须具有真假值(truth value)和可验证性( verifiability )。但奥斯汀认为许多陈述之言只不过是些伪陈述(pseudo-statement ),人们所说的某些话貌似陈述,但它们却不是以记叙或传递有关事实的信息为目的,或仅仅是部分地以此为目的。语言除了表述作用之外,还有许多非表述作用,说出的话语不只是表述,同时也实施一种言语行为,而言语行为并不总是要区分真假。奥斯汀的理论思想集中体现在“施为句”( performatives)和“指陈句”( constatives)的区分以及“言语行为三分说”理论之中。奥斯汀认为它们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他认为施为句有以下的特征:说话本身就是做某事;不使用语言说出来就不能做某事;施为句是一个肯定陈述句,句子以施为动词作为主要动词、第一人称、现在时、主动语态。

    奥斯汀把词典中的施为动词检索出来,并归出五大类:裁决型( ve记ictives、行使型( exer-citives}、承诺型( commissives、表态型( behabi-tives、阐述型(expositives。

    以言行事三分说包括以言指事(locution ) ,以言行事(illocution)和以言成事(perlocution ) 。在奥斯汀看来,说话人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听话人如何正确地理解说话人的意图,是研究语言交际的中心问题。

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塞尔完善和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但在这一过程中,他放大了奥斯汀的“语言乃是人类用概念认识世界的媒介”这一思想基点,并把它作为自己语言哲学的构架。他全方位地从心智(mind )、语言(language)和世界( world )三方面多维度地进行语言哲学研究,致力于探索心智怎样通过语言将人类与世界相关联。语言分析由哲学研究的一种方法成为了语言哲学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塞尔不是简单地继承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他把言语行为理论对孤立的话语意义的研究提升到对人类交际的研究。他认为使用语言就像人类许多别的活动一样是一种受到规则制约的有意图的行为。这些规则区分为调节规则( regulative rules)和构成规则(consitive rules)。调节规则调节先前存在的行为形式,这种活动的存在逻辑上独立于规则的存在;构成规则不仅调节而且创造或规定新的行为方式,这种活动在逻辑上是依赖于规则的存在而存在的。奥斯汀试图论证这样一个假设:一种语言的语义学被视为一系列构成规则的系统,并且以言行事的行为就是按照这种构成规则完成的行为。塞尔继承了奥斯汀和格赖斯(grice )的“意图”论,认为说一种语言就是完成一系列的言语活动,每一个言语行为都体现了说话人的意图。为了阐明这个语言哲学的中心问题,他偏激地认为,表达和理解话语的意图是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的全部内容。

    塞尔在研究和继承的基础上,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修正为以言行事理论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他把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三分说改造为命题内容和以言行事。他认为,要成功地实施某一言语行为,除了一般的输人和输出条件外,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第一、本条件(essential conditions ):说话者打算通过说出一个语句,使他承担实施某一行为的义务;

    第二、命题内容条件(content conditions ):说话者在说出一个语句时表达了一个命题;在表达命题时,说话者断定了自己将来的行为;

    第三、预备条件(preparatory conditions ) : a ,听话者愿意说话者实施某一行为,并且说话者相信他所要做的事是符合听话人的利益的,但这件事并非是他经常做的;b、讲话者在事情的正常进程中将去实施某一行为,这对讲话者和听话者来说都是不明显的。以言行事要有一定的要旨( point。语言中有一种最小努力原则在起作用,体现为以最小的语言努力去获得最大的以言行事结果的原则;

    第四,真诚条件(sincerity conditions ):说话者打算从事某一行为。

    在这四个条件中,第四个条件具有构成规则的范式,而第一到第三条件则与调节规则相对应。

    在将“合适条件”( felicity conditions )(保证言语行为得以成功实施的条件)作为使用恰当的以言行事指示语的规则的过程中,塞尔还提到“表达原则”,认为它可以单独地使基本上是语用上的言语行为的分析与字面意义的语义分析相一致,这样就可以把言语行为理论分为两类:一类为偏重于语义的言语行为理论(seman-tically-oriented ),另一类为偏重于语用的言语行为理论(pragmatically-oriented ),前者关注显示言语行为特征的表达式的分析,而后者将交际过程作为其出发点。

    塞尔将言语行为重新分为五类,他把他的分类建立在以言行事(( illocutionary)与语法( grammatical )指示词和不同的言语行为所确定的不同的“词语”与“世界”的关系上。这五类言语行为是:

    a、断言类(assertive),以前也称描述类(rep-resentatives ),指描述世界上的状况或事件的言语行为,如断言、主张、报告等;

    b、指示类(directives ),说话者想使听话者做某事,如建议、请求、命令等;

    c、承诺类(commissives ),指说话人表示将要做某事的言语行为,如许诺、恐吓等;

    d、表达类(expressives ),在这种言语行为中,说话者表达自己对某事的情感和态度,如道歉、抱怨、感谢、祝贺等;

    e、宣告类(declaratives ),指能改变世界上某种事态的言语行为,例如法庭上法官说:"guil州”,被告便成了罪人。

    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indirect speech acttheory)。在“间接言语行为”一文中,塞尔一开始就指出:“意义最简单的情况是说话者说出的东西。在这样的情况下,说话者打算在听话者那里产生某种以言行事的效果,他打算通过让听话者领会产生该效果的这种意向来产生这种效果,他打算凭借听话者所具有的有关语句表达规则的知识来使听话者领会这种意向。”然而,不是所有意义的情况都这么简单。例如暗示、暗讽、反语和隐喻中,说话者的表述意义和语句意义是以各种形式分离的。其中一类很重要的情况是,说话者说出一个语句,意指他所说的东西,同时还意指其它更多的东西。这里有两种情况:

    其一,当一个包含着一个用于以言行事为语力指示者的语句被说出时,它能够另外完成另一类型的以言行事行为;

    其二,说话者说出一个语句且意指他所说出的东西,但同时还意指具有一种不同命题内容的另一种以言行事。这第二种情况就是间接言语行为。

    这里的难题是,听话者是如何判断出这样一种另外的以言行事行为的?塞尔认为,在间接言语行为中,说话者依赖他们彼此分享的语言和非语言的背景知识,加上听话者一方的一般推理和推断能力,说话者和听话者所交流的要比说话者实际所说出的多。因此,说明间接言语行为的间接部分所必须的条件包括:一种言语行为理论、合作会话的某些一般原则、说话者和听话者彼此分享的事实背景信息以及听话者一方的推理能力,而约定俗成则在某些情况下扮演了一个极为特殊的角色。

    另外,塞尔还认为,间接言语行为除了关系到意义和言语行为理论外,它也具有哲学上的重要性。

篇(6)

[关键词]大学体育;大学生;培养;价值观念;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259-02

价值观代表着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和行为倾向,也就是个人对某事物的善恶、是非和重要性的评价。它是一种与支配人类行为的精神力量,是一种认识事物的形式。人们对体育价值观的认识逐渐从过去狭隘层面向现代多维层面的体育观转变,主要表现在人们不仅从个体功能和生物角度来认识体育,还从体育对社会、心理、人类思想意识的影响,以及体育本质功能等多个角度、多门学科来认识体育。大学生对各种事物的评价,如自由、民主、平等、公平、公正、诚信等,在心中有轻重、主次之分,@种主次的排列,构成了个体的价值观念体系。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价值观念影响人们的态度,而态度又影响人们的行为、价值观念、社会行为。在同一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念的人会产生不同的行为,价值观念和价值观念体系是决定人们期望、态度和行为的基础。价值观念不但影响个人行为,还影响群体行为,甚至还可能影响到整个组织的行为,价值观念中的正直、诚实、公平、和谐等观念,对维护国家团结、凝聚各族民众,促进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人的价值观念是后天形成的,是通过社会化培养起来的。引领当代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符合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社会主导价值观,是促使大学生们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健康人格所必需的。实践是价值观念形成的基本途径,主体对客体的有用性及意义的判断是在实践中完成的,体育课程所特有的实践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特点,有助于大学生把各种抽象的价值观念转化为现实行为,为及时修正错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创造机会和条件。从体育的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和学习目标三方面探讨大学体育在大学生价值观念体系构建中的意义、作用与机制。

1 大学体育的学习内容与价值观念的培养

大学体育作为一门优化和强化人类自身的实践学科,体育的学习内容以实践性活动内容为主,侧重于运动技能的习得,所有的体育技术、战术、理论知识等都要以运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并运用到实践中去。大学体育的学习内容对大学生形成公平竞争、遵守规范、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等价值观念有重要作用。

1.1 大学体育与学生公平竞争观念的培养

现代社会中竞争的观念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合理的竞争是社会前进的动力,良好的竞争意识是当代大学生通过各种学习和体验应习得的基本能力,大学体育对大学生良好的公平竞争观念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与其他课程相比,大学体育是一门最具竞争意识的课程,大学体育的学习内容以运动技能的习得为主,不论从横向还是纵向,不论哪个层级都表现出竞技的特点,表现为一种竞争,体育课程中的竞争随处可见:田径运动中高度、远度和速度的竞争;球类项目中的凶猛拼抢;体操动作的努力规范等,无不表明竞争是体育的灵魂。体育领域里的竞争有别于社会其他领域里的竞争,它提倡的是一种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的公平竞争,在体育运动中,不排世系、不论尊卑,不承认除个人身体、心理以外的任何不平等,在体育竞争中是没有意义的。要想取得竞争的胜利,必须敢于竞争,敢于超越自我、超越对手,向新的高度和极限挑战。大学生通过体育场景的观摩和体验,会逐渐意识到争胜主要靠自己的能力,而不是通过不择手段地伤害他人,有利于他们形成公平竞争的价值观念。

1.2 大学体育与学生遵守规范观念的养成

大学体育在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方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首先,公平竞争是体育的灵魂,为了保证公平竞争在体育实践中能真正落实,体育领域树立了严格的行为规范,体育的规范有两种:一是技术规范,用以解决人和物之间的关系,如安全制度、操作规则等;二是社会规范,用以调整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诸如,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原则、体育道德、运动员作风、比赛规则、竞赛规程等,任何规则都包含有惩罚一切不公平的“非法”行为的约束力,大学生通过体育竞赛的体验,会从中感受到这种无形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迁移到其日后的工作生活中,有利于大学生理解什么社会行为可为、什么社会行为不可为及可为的限度。对于参与其中的大学生来说,有利于促进他们对规则意义的认识和遵守规则习惯的养成,对大学生日后认识、理解和遵守社会规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 大学体育与学生团结协作观念的培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当代社会对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团结协作精神是大多数公司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录用人才时最看重和必备的标准之一。未来的社会需要具有团结协作意识的工作者。当代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受现行的教育摸式、社会、家庭等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团结协作的意识淡薄,培养大学生的团结协作观念是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体育对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体育课程以群体性课程内容为主,集体性的体育活动需要个体与他人通力合作,并且以各自不同的角色,达到协调配合的目的。如篮球运动中的中锋、前锋、后卫各自以不同的地位发挥作用,达到提高篮球比赛的群体作战效率。虽然不同的位置分工为每一位参加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但共同的目标又使团队中的每个人意识到自己的表演是次要的,集体的协调配合是主要的,为了最终的胜利必须将合作放在首位。通过体育的集体性项目学习和竞赛,大学生会逐渐产生团队意识,学会正确处理团队之间的关系,体会到个体间的团结友爱、尊重信任、配合支持是取胜的关键,大大提高了大学生在未来工作及日常生活中的协作意识,对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有重要意义。

1.4 大学体育与学生诚信观念的培养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更是新世纪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品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社会上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诚信缺失现象犹如毒瘤正在日益严重地侵蚀着我们国家和社会的肌体。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都离不开社会诚信这一重要保障。诚信缺失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这种诚信缺失的负面影响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大学生身上,表现为大学生在校园和社会上不讲信用,如考试作弊、假文凭、假证书、等。因此,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迫在眉睫。体育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诚信观念的增强。体育是在诚信的基础上开展的活动,大学体育也会涉及到体育游戏课程,体育游戏或竞赛的前提是参加者要正直忠诚,严守信用,如果参与者不具备诚实守信的道德要求,如,服用兴奋剂、冒名顶替、假球、黑哨等弄虚作假行为,那么,在体育竞赛中一经发现,体育就借助竞赛规则中的惩罚,通过取消参赛资格的方式来维护规则的信用和权威性,以确保体育竞赛是真正的公平竞争,哪怕事后发现参赛者有不诚实的行为,也会毫不犹豫到立即取消其冠军资格。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上国际奥委会检查发现保加利亚一名摔跤运动员因发现被服用兴奋剂一类药物被除名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些案例时刻提醒体育\动的参加者要诚实守信,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有利于诚实守信观念的增强,为其日后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奠定了基础。

2 大学体育的学习环境与学生自由、民主观念的培养

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的民主、自由意识普遍较淡薄,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作为高知识群体,民主、自由、法制观念逐渐增强,并逐步学会用法制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如他们关心高校收费的标准是否符合国家的规定;认为他们有自主选择专业、选择课程、选择教师的权利;有自我管理的权利,这是大学生价值取向积极的表现,但也有许多大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民主与自由、民主与法制、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价值评判向“利己、享乐、实用”偏移,产生了一些消极甚至错误的思想和行为,表现为我行我素、惟我独尊、自由散漫、贪图享受、没有家庭和社会责任感等,也导致了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

大学体育课程特殊的学习环境在帮助学生民主、自由观念的形成及正确认识与理解民主、自由、法制之间的关系方面能发挥独特作用。体育课程以实践活动为主、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动态的课程内容使体育课程具有了不同于其他课程的学习环境,从学习场地、学习用具、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学习氛围等方面显示出自身独有的特征,创设了一种动感的、易于交流的、信息畅通的、特殊的学习情景。这种人文环境,使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大学生拥有了平等的权利、自由选择的权利、自主表达愿意的权利,有利于大学生民主、自由、参与意识的形成和增强。

首先,在体育活动中,每个大学生都有自主选择的自由、自由地选择运动的方式、自由地选择运动伙伴、自由地评价,参加体育游戏或竞赛时,可在规则的约束下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的技艺,不愿参赛,也可以选择退出,但这种自由是在不违反法律和比赛规则情况下的自由,不是无政府主义的放任自流式的自由。如,在篮球比赛中,每位参赛者必须遵守篮球比赛规则,在篮球规则许可的范围内,自由充分发挥自己的力与智,不能采用各种有意或无意的犯规动作,侵害别人的自由,否则,将会受到规则的惩罚;若中途想参加或退出比赛,也必须遵守规则,不能毫无纪律地想下就下,想上就上;当球队面临困境,必须遵守团队的纪律,不能逃避现实,不负责任地选择一走了之。置身这些体育活动,有利于大学生们理解自由的真正含义,即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毫无纪律的随心所欲。

其次,体育不但是自由的,还是很民主的,灵活多变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营造了一个民主的学习氛围。如,体育课中的足球教学比赛,通过让大学生参与到足球比赛规则的制定、竞赛活动的组织、胜负的判断、队员的选拔中去,发扬充分的民主性,活动中的每个人都享有参与退出、选择与被选择、解释与申辩等民利,比赛的过程和比赛结果的公布,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公开进行,体现一种高度民主的精神,有助于他们理解“民主”的含义,进一步提高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

3 大学体育的学习目标与学生以人为本观念的强化

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作为推动历史发展主体的人的进步,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以人为本是体育运动与生俱来的理念,体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的文化价值就在于人自身的价值,即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是人的身心的完美展开和全面实现,是个体人格和社会人格的和谐与统一。

“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体现了体育的进取意识,展现了人类特有的永不满足、不断超越自己、超越对手、向新的高度和极限挑战的进取精神,它鼓励参赛者顽强抗争、奋勇争先,排除前进途中各种难以预料的困难,光明正大的通过公平竞争去夺取冠军和胜利,去赢得荣誉与尊严。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参加者不但要敢冒风险,在运动技术、战术等方面有所创新,而且要承受超负荷运转带来的生理上的痛苦,磨练着人的意志,锻炼着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了创新进取意识,使人们的心理更健康、意志更坚强、人格更健全。

体育重在参与,不仅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竞争中的胜利者,还尊重竞争中的失败者,通过竞赛的相互交流,增加了了解和友爱、消除了无知与偏见、赢得了尊重与友谊、获得了自信与欢乐。体育课程本身蕴涵着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对于置身于体育过程的大学生时刻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综上所述,价值观念是支撑人类生活的精神支柱,它决定着人类行为的取向,决定着人类以什么样的心头和旨意去开创新生活,因而对人类的生活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体育课程所特有的实践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特点,创设了有利于大学生健康的价值观念形成的适宜环境,为大学生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念形成提供了实践机会,在构建大学生民主、自由、公平、正义、竞争、协作、诚信、规范等价值观念体系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梦秋.规范何以可能[J].学术月刊,2007(7):56-60.

[2]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方正泉.论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育[J].江苏高教,2006(5):107.

[4] 黄莉.体育精神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建构[J].体育科学,2007(6):92.

[5] 石鸿儒等.体育课程价值新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8(6).

篇(7)

【关键词】语用学 外语教学 语用知识 语用能力

语用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它旨在研究语言在特定交际环境中如何运用和理解,回答了语言是如何被人们用来进行交际这一中心问题。语用学是语言学中发展的比较完整、系统的一门学科,但究竟什么叫语用学,却有不同的定义。虽然定义不同,但在语用学研究对象问题上,人们比较认同两个方面的内容:(1)语用学研究言语交际和和理解中与语境有关的各方面问题;(2)语用学研究言语交际和理解中非语言因素的作用。

语用学研究语言的理解和语言的使用,研究语言是否合适、得体以及如何做到合适、得体。我们知道,要做到真正理解和恰当的使用语言,仅仅懂得语音、词汇、句法、语法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懂得语言和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各种关系,掌握成功交际所需的各种非语言因素。然而从整体上来看,目前我国英语课堂教学仍属于“知识”型的课堂教学,即将英语作为一种“知识”来传授。教师在课堂教学别强调用词规则和语法规则的详细讲解和机械性操练,忽视对所教词句语用规则的传授。其结果往往是,学生认识很多单词,语法掌握的也不错,但与人交流尤其是与外语本土人士进行交流时却问题百出,不尽人意,最终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原因在于学生缺少成功交际所必须的语用能力。研究表明,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并不随着语法能力的发展而自然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并且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社会语用、社交语用失误的频繁出现也给外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语用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一、外语教学要以语用知识的教学为方向和核心

进行外语教学,语言知识的教学固然是基本,但要学生在接受学习和培训后,使外语真正成为他们手中运用自如的工具,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掌握各方面的语用知识,包括语用语言知识、社会语用知识、跨文化语用知识、语际语用知识等。

在语用语言方面,对语言形式进行语用分析,认识语言形式的语用功能、语用含义和语用差异,无疑是语用知识教学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环节。使用语言的目的在于交流思想、传递信息、交换情感,同一交际目的与意图、同一言语行为的实施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实现。如要表达请求这一交际意图,实施请求的言语行为可以用陈述语句,也可以用疑问语句或祈使语句;更有甚者,同一语言形式在表达同一语用意图时可以体现为不同的话语内容。以道歉为例,用陈述句实施这一言语行为时,道歉这个交际语用意图可以体现为“直接陈述歉意、解释或描写事件发生的情景或过程、承认自己负有责任或过错、许诺或保证不再让类似事件发生、主动提出补偿”等不同的话语内容。同样,同一个语言形式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言语行为,达到不同的语用意图和交际目的。比如,一个简单的陈述句“Cold in here”在不同的情境下可以“陈述事实、表达请求、提出建议、表示责备、发出警告、暗含讽刺挖苦、开玩笑”等一系列语用含义。

社会语用方面,要研究、分析、讲解语言的社会成份、人文因素和文化因素,比较系统地介绍语言在社会语用的语境下运行的规律和原则,其中包括语言在社会各行业、各领域语用中的会话策略、会话方式、礼貌语言运用、语调运用等方面的得体性、合适性、准确性。

跨文化语用方面,应系统介绍不同文话背景的语言交际者的语言习性和特点,对外语与汉语的语用差异(比如应酬语言的语用差异、人际关系在语言上的语用差异)作系统的对比分析。

二、外语教学要以语用能力(技能)的培养为宗旨和归依

语言教学应该是一个培养语用能力的过程。什么是语用能力?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说法。Bachman认为: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语用能力,前者由语法能力和语篇能力组成。Widdowson 认为:“能力”有两个部分:知识和技能。前者相当于语法能力,后者相当于语用能力。Leech提出区分语用语言学和社交语言学,语用能力也就相应的分为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语用语言能力以语法能力为基础,涉及语言的使用规则,不仅包括正确使用语法规则遣词造句的能力,而且还包括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使用语言形式以实施某一交际功能的能力。社交语用能力是指遵循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是更高层次上的语用能力。不管怎样区分,由此可见,不同的学者在语用能力的定义上有一个共性特征,指的都是运用语言进行恰当、得体、准确的交际实施言语行为的能力,包括语用表达能力、语用理解能力和对语境的语用驾驭能力,三者的关系是互为因果的。

语用表达是否准确和得体是影响交际能否成功、顺畅的重要因素之一。语用表达的准确性指语用用词准确,话语合乎语法、句法规则和逻辑规则。语用表达的得体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是语法上的可接受性,另一方面是语用上的可接受性。话语既合乎语法的一般规则,又合乎语用原则和语境需求。外语教学中,语用表达的得体性比语法规则的准确性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正如Hymes所说,不懂得语言的语用规则,语法规则将变得毫无意义。言语交际尤其是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人们对操本族语者的语法错误往往持比较宽容的态度,而对语用表达的不得体耿耿于怀。毋庸置疑,语用表达准确固然重要,表达得体才是关键。

影响言语交际的重要因素还有语用理解能力和对语境的驾驭能力。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语言的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这种复杂性体现在言语交际受制于交际语境和社会、文化、人文因素,也体现在话语组织和选择依赖于交际对象在特定交际环境中的语境假设能力和推理能力。无论是操本族语者之间的言语交际还是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交际双方都不能脱离语境和对语境的驾驭能力,以及依赖语境进行语用理解的能力。语境因素包括语言语境、社交语境、文化情境、社会人文环境和交际双方的认知环境。交际者必须在话语的承上启下、话轮关系和逻辑关系,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社会文化背景、交际场所和相互关系,以及不同的认知条件和前提等多方面做出准确的把握和驾驭,才能对话语乃至于整个交际做出准确的理解,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交际双方采取相应的话语策略。双关、歧义、歇后语、重复、反语、隐喻等话语现象的表达与运用,以及这些话语语用意义和意图的理解和把握都离不开交际者对语境的灵活驾驭和准确把握。

三、外语教师要提高职业素质和整体素质

首先外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语言教学不仅仅是教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还应对文化背景、语言环境等进行语用分析,教授语用知识,培养学生恰当运用和准确理解语言的能力。其次,外语教师必须要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既要学习与外语教学相关的语言学、语用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又要掌握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方法,把理论探索与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科研,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自己的职业水平。

四、外语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恰当地表达、准确地理解语言的语用能力,外语教师可以采用语境教学法,语篇分析法或交际语用教学法,以构建一个语言环境,使学生在其中边学边用,教师可以把以语言为目的的阅读课或基础课改为在老师指导下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或研究的实践课。如以提高阅读能力为主要目的的精读、泛读相结合,加大阅读量,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加大词汇量;或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专业阅读、文学欣赏、社会文化掠影等;或以语用为目的的模拟国际会议、模拟商务谈判、模拟法庭等;抑或是以任务为核心的研究实践课,每项任务都包括确定主题、收集资料、分析问题、互动交流、写研究报告等活动,听说读写译都用上,把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他们以语用的体验和成功的体验,做到扩充知识与培养语用能力并举。

五、改革外语评估体系

我国目前的大规模外语测试基本上采用结构主义的构想,题型设计吸收了美国托福考试的框架,这种重语言知识和语言形式而忽视语言能力的实际运用的测试模式给外语教学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不符合现代语言测试的发展方向。准确评价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不仅是外语教学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新的外语测试模式应特别重视考察语言语用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把握住Backman 提出的一致性原则(所测试的行为与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一致)和有用性原则。

六、结论

日常语言交际中往往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语用失误,这是缺乏语用知识、语用能力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语言教学在方式、方法、指导思想和原则上不当的结果。Cripper & Widdowson曾经指出:“外语教学中存在一种倾向,那就是在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之间划等号,致使学生错误的认为要发命令就一律使用祈使句,要提问就一律使用疑问句。”教学中如能克服这些倾向,以语用知识为方向进行外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同时教师若提高自身的素质,改善教学方法,使用恰当的外语水平评估策略,就会使外语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减少学生的语用失误,从而完成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胡莹.朱小平.语用学理论与外语教学[J].南昌大学学报.2005.(1).

[2]余祥越.语用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2).

[3]王君瑞.语用学和外语教学[J].外语学刊.19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