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虚拟经济的特征

虚拟经济的特征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7:4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虚拟经济的特征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虚拟经济的特征

篇(1)

[关键词] 房地产投机 虚拟经济

一、房地产投机与虚拟经济特征概述

1.房地产投机概述

房地产投机是指投资者以房地产为对象,通过买卖、租赁等手段,以期在短期内通过房地产价格的变化或房地产的交易而牟取暴利的行为。

目前,我国住房消费还属于奢侈消费。特别是对工薪阶层的人们来说,一套住房要花上他们大半生的积蓄。住房价格依地区的不同而不同,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房价均价甚至已经达到每平方米过万元。这就决定了房地产投机所需的资金是比较庞大的。由于房地产投机的出发点不是用于自身的住房消费,而是通过一定的合法手段如住房的转售赚取差价进而获得房地产(住房)收益(超额利润)。因此,一般投机者持有房地产的期限会比较短。因为他们的目的仅仅是获得房地产的收益,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住房消费需要。所以他们通常在短期内会选择合适的时机,待价而沽,将手中持有的房地产转手,使原有资金增值,为下一轮的投机积累资本。

2.虚拟经济的主要特征

所谓虚拟经济,是一种证券化资本的运动,是指资本以脱离实物形式的价值形态,以票据方式持有权益,按照特定的规律独立运动以获取价值增值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由于虚拟经济运动是以各种形式的金融产品为载体或介质、以金融机构为依托、以各类市场(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为通道的,因此虚拟经济理论认为它是金融产品所有物的权益交易活动、各种金融市场及其制度、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等构成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比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如特殊的定价方式、高风险性与决策的非理性等等。

(1)特殊的定价方式――高虚拟性。虚拟经济的载体――股票、债券及其衍生物就其最基本的意义来说仅仅是一种债权和产权关系的契约,当这些契约被资本化即在证券二级市场买卖的时候,这些本来是契约关系的凭证就获得了财富代表的性质。它们毫无使用价值的本质被掩盖了,只有遇到金融危机或信用紧缩导致财富大幅度缩水的时候,人们才明显感到它们的虚拟性质。这种性质造成了虚拟资产特殊的定价方式。

(2)高风险性与决策的非理性。影响虚拟资本价格的因素众多,而这些因素毫无规律可循且无法预测。随着金融创新的出现,虚拟经济的交易规模和交易品种不断扩大,使虚拟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驾驭,房地产预期因素也极其复杂,而一旦预期未能实现时,就将产生价格的非理性大幅波动,使其风险性增大。

二、基于投机行为的房地产虚拟特征分析

有人认为,构成房地产的住宅楼、办公楼等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么它们不应属于“虚拟经济”范畴。他们认为,只有股票、债券等,才属于虚拟经济。这种认识的错误在于,他们简单地将“虚拟经济”与金融部门划等号,似乎只有金融部门的活动才是虚拟经济活动。事实上,在现代经济中,房地产区别于其他商品和资产,既是一种实物资产,同时也具有虚拟资产的特征。随着投机行为数量增加,房地产市场会出现一些特征,如房屋的空置率上升、合约违约率上升、开发商开工量上升、市场交易量上升等。这些都表现出了在价格上涨时期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一种明显的虚拟经济特征。

1.在投机情况下,房地产价格越来越向同一方向持续发展,并且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有价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是一种债权和产权关系的载体,它们的出现,可以使实物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并且在证券交易市场上给人们带来高额的利润。房地产的交易可以脱离实物资产的转移而表现为权属证书的转移,而房地产权属证书本身并没有价值,但它依托房地产交易市场的循环运动使得不经过实体经济的循环就可以取得盈利,在满足使用的同时,还具有独特的投资价值,可以获得财富的保值和增值,由于可以实现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所有者还可以通过对房屋的出租和经营获得收益。在房地产价格上涨过程中,特别是在泡沫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会把房地产作为一种投资性资产看待。人们的购买行为是出于对未来价格上涨的预期,更多的投资者开始参与到房地产的购买中。这些房屋开始被空置下来,既不用来出租也不用来居住,只是等待在一个更高的价格时出售。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体现出了虚拟经济的一个最重要的表征,即价格向同一方向持续发展,并且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投机行为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并有多种的表现形式。投机行为存在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或基础就是存在预期房地产价格向同一方向持续发展,并且变动速度高于信贷利率。从我国部分地区的房地产市场来看,2003年~2007年初,市场表现出明显的投机行为增多的特征,2000年~2OO2年上海房地产价格稳步上升,并和均衡价格的发展基本一致。但在价格持续的上升中,人们开始预期价格会进一步上升。市场投机行为开始出现,价格迅速攀升。可以认为2003年以后市场价格是由投机行为主导的。真正居住需求者产生了市场恐慌,惟恐价格进一步上升,把购房的时间提前;改善居住者同样把购买行动提前,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把旧房销售的时间推迟;开发商则出现了虚假销售现象;此时市场纯投机者的数量也迅速增加。这样市场的供需关系开始明显不均衡,而市场价格在预期与投机行为的双重作用下节节上升。

2.房地产投机中的羊群效应与正反馈交易现象

“羊群效应”是指由于受其他投资者采取某种投资策略的影响而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因而发生极端反应的一种市场行为。一般说来,羊群效应是指投资者在“群体压力”等情绪影响下采取的非理。

在不确定性与模糊性存在的环境中,人们通常表现出一些群体行为,如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暗示(suggestibility)和羊群行为(herd behavior)等。社会比较理论认为在不存在客观标准时,人们通常会将其决策同其他人的决策进行对比,然后决定取舍。投资者的从众心理或群体行为常常弱化了信息和市场之间的联系,从而影响资本品的价格。投资者具有从众心理(羊群行为)在早期的经济理论就有论述。凯恩斯认为长期投资者不愿根据自己拥有的信息和观点进行投资,其原因是怕被认为是轻率的和不符合常规的。羊群行为是一种模仿行为,常常是自发形成并表现为非理性的特征,它导致了意见和行动的传染(contagion)。在羊群行为条件下,投机泡沫可以解释为交易者之间互相传染,从而使结算价格偏离基本价值,回报越高,投资者越愿意跟风,由于人们跟风不是对个人获得信息所做出的反应,因而这种现象放大了价格的震荡。

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交易理论是典型启发的一种特殊情况,该理论认为,最初价格的上涨导致更高价格的上扬,或最初价格的下跌导致更低价格的下降,即通常所说的追涨杀跌。因为通过投资者需求的增加,最初价格上涨的结果又反馈到了更高的价格中,第二轮的价格上涨又反馈到第三轮,然后反馈到第四轮,以此类推,因此,信息对资产价格的初始影响被放大。Shiller认为,投机泡沫的正反馈理论是指在市场价格巨幅上升时,它在投资者之间创造大量的成功神话,这些神话吸引潜在的投资者,他们天真地认为同样的成功会降临到他们头上。反馈理论的一个普遍观点是建立在适应性预期基础上的,这种观点认为发生反馈是由于过去的价格上涨产生了对价格进一步上涨的预期。反馈理论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发生反馈是由于过去的价格上涨使投资者信心增加,通常认为这种反馈主要是对价格持续上涨模式的反应,而不是对价格突然上涨的反应。

房地产市场的虚拟特性决定了市场中存在羊群效应和正反馈效应。房地产具有区域性特征,供给很难在大范围内调剂,但是价格却可以传导。一个地区的价格攀升,另一个地区的投资者就会认为本地区的房地产价格上升也是一种必然态势。此外,房产总量有限,人们认定房地产是一种稳妥的投资品,“有价有市”。房地产市场信息不完备,绝大部分投资者缺乏专业判断,只能盲目跟风,房地产的火热态势也助推了羊群效应和正反馈效应,人们根据适应性预期预测房价的未来走势,非理性的判断导致缺乏理性的购买行为或投机行为。

3.买卖双方信息的不对等是房地产投机所表现出来的另一个虚拟经济证据

在房地产市场中买者和卖者同时存在,交易者签订买卖合同的时间存在间隔,为房地产价格投机创造了机会。拥有房产的投资者预期房价很快将上升,他会以目前的市场价格购入一定量的房产,然后再将其原有的房产以上涨后的价格售出,从而获得资产收益。在这期间如果判断错误,他将蒙受损失。投资者之所以会采取这种投机方式,主要是因为他预期市场上拥有充足的需求。然而,在正反馈效应下投资者都采取这种投机方式,就会造成房地产市场上只存在买者,缺少卖者,从而在宏观水平上打破供求均衡。在这种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投资者为获得资本收益就会抬高价格,最终形成房地产价格投机。

目前,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居民收入普遍偏高,而内陆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这使得沿海发达地区的可支配收入明显高于内陆地区的居民。由于房地产价格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内陆地区的房价相对于沿海发达地区的房价偏低,这也给房地产投机者提供了有利的机会。比如,温州炒房团的投机者往往一次性购买数套住房,有的甚至达到几十套(以单元的形式购买)。可见,在经济承受力范围内,房地产投机者往往倾向于抢购多套房地产。如市场中的交易者对高档房地产过分偏好,会打破市场供求均衡,使该档次的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由于高档房地产一般都具有好的区位特征,地价会随着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变化逐渐上升。这些都将为购房者带来资本继续增值的乐观预期,使交易者大量投资于高档房地产,又会进一步推动房地产价格上涨,形成价格泡沫。高档房地产价格上升又不是孤立的,它会带动普通商品房价格的攀升,从而导致投机行为充斥于整个房地产市场。

三、结论

房地产在我国目前虽然还是奢侈品,但它对于居民的安家置业来说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房地产投机市场是名副其实的“有价有市”的市场,这为高收益的房地产投机提供了可靠的来源;另一方面房地产投机的直接目的就是赚取超额利润,以期获得高收益的价差。这又为高收益的房地产投机提供了永续的内在动力。两种内外因素的存在,使得高收益的房地产投机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虽然,从经济学讲适量的投机活动是必要的,如果没有房地产的投机市场,所有的房子统统都在使用中,就会影响房地产市场的灵活性。房地产投机市场还能预示房地产价格的走向,引导资源更合理的配置。然而,过度投机是有害的,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形成虚假的价格,误导市场。在理想状态下,投机市场由少数投机专家组成,他们有能力估计将来的价格走向。价格是由他们的引导作用决定的。但是市场上往往有许多普通人,为了投机赚钱,盲目地参与投机,结果价格不是由投机专家决定,而是由大规模的普通投机者形成。这时候的价格完全脱离供应和需求的关系,变成了大众心理的指标。这种情况下,将进一步使房地产经济虚拟化,从而进一步导致泡沫经济的产生。对此,目前许多专家、学者及政府管理部门都已经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危害,纷纷摆脱了实体经济的束缚,通过对虚拟经济的研究来寻找克服房地产投机的办法。

参考文献:

[1]丁华军:上海市房地产业投机度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2)

[2]娄策群赵兆:房地产投机的形成机理及其对策[J].甘肃农业,2006(3)

[3]蒲勇健陈鸿雁: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存在性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6(5)

篇(2)

新经济的涵义及新经济周期理论

“新经济”一词由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曼德尔(Michael J.Mandel)于1996年12月30日在《商业周刊》上发表的题为《新经济的胜利:全球化和信息革命》一文中首先提出,后来又进一步给出定义:“新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构筑的经济。”理论界对于新经济的涵义争论颇多,主要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理解认为新经济是指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的持续经济增长,广义的理解是指兴起于美国、扩展于世界的新技术革命引起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以及经济运行规则等的变化。本文将新经济理解为在全球化背景下以高新技术及现代金融为支撑的新经济范式。新经济之“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技术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创新蜂聚;第二,市场运作层面的空前激烈竞争;第三,资金层面的融资方式创新;第四,政府层面的政策与制度创新;第五,宏观经济层面的经济周期波动微波化。

新经济周期理论。新经济形态的出现及其与新型周期之间的关联催生了新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新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周期主要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周期消失论”,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多恩布什于1998年提出,认为只要宏观经济政策得当,经济就可以摆脱商业周期。然而2000年美国网络泡沫的破灭以及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已经证明经济波动是不可避免的,经济周期并未消失,只是在新经济条件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而变化本身并没有质的不同。另一种是“周期减幅论”,代表性学者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副教授斯蒂芬・韦伯,他认为经济周期波动将变得轻微,更像是一种“涟漪”。新经济条件下经济周期性特点仍然存在,其标志是经济本身的波动性越来越平缓,周期峰谷之间的距离和落差以及峰谷转换的频率呈现相对温和的形态,即经济周期的波长变大,扩张期延长,收缩期减小,同时衰退幅度变小,经济增长率(GDP增长率)的波动更为平稳,但经济增长率趋缓可能更多地源于经济体的基数作用。

虚拟经济是新经济的重要延伸及核心标志。虚拟经济,是指银行信贷信用、有价证券、产权物权及金融衍生产品等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化基础上,金融结构及金融体系的变革促使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及金融交易技术加速创新。经济的结构化特征越发明显,即产业分类由实体经济占绝对主导向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并行转化,进而虚拟经济占比逐步增强。

虚拟经济发展对新经济周期理论悖理的原因

一般意义上,随着新经济过程深入并且进入信息时代,经济波动性应该趋缓,经济周期波幅应该收窄,而以股票市场指数的波动率反映出的经济波动性与新经济的周期特征从存在不一致,到越发表现出回归到“丛林规则”下的高竞争和高波动的状态。那么,什么因素导致经济波动性不降反升而使新经济的含量没有质的提升呢?以下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面给出原因分析。

在宏观经济方面,随着虚拟资本持续增长并深化,虚拟经济越发呈现出脱离实体经济而独立运行的经济形态。尽管虚拟经济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为最终目的,但相比实体经济的确具有不可替代的特征,即虚拟资本的持有与交易活动表现为价值符号的转移,能够扩大经济体系流动性,提高社会资源配置和再配置效率,这就使得虚拟经济规模远远超过实体经济。金融产品和金融技术的多样性提供了虚拟资本进入新市场的途径和规避风险的方法,从总体上降低了融资成本,也为社会游资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

在中观经济方面,金融市场的重心逐步转向衍生品市场,尤其是在杠杆式交易模式的助推下,衍生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随着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规模持续扩大,金融期货、期权等在内的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市场的衍生化使得衍生工具与原生工具的天然联系被割裂,衍生工具的规模严重偏离原生需求,而衍生工具的波动也放大且影响到整个金融市场。

在微观市场方面,金融衍生工具作为虚拟化具体而微的体现,其虚拟性决定了定价机制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基础产品价格决定过程中理应遵循的价值规律,而是取决于衍生产品持有者和交易者的主观预期、宏观经济环境以及政治等众多非经济因素,并且这些因素自身变化频繁,不遵循一定的规律,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对我国的启示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非生产性劳动与生产性劳动的比例应该有一个阈限值。因为实体经济是价值创造,而虚拟经济侧重于增值,如果增值性的互动及资源配置脱离了价值的合理要求,则增值活动就会演变成“自我创造”、“自我实现”,使得需求与供给、产出需求与真实需求成为两条平行线,交集少。

篇(3)

关键词: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关联分析 滞后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国内学者对中国股市的波动做了一些研究,其基本结论与经验判断证明,目前我国股市仍然是“政策市”,推动股票市场发展的直接动力源仍然来自相关政策。也有一些学者利用 1990—1998 年的沪深股市数据资料,分析了中国股市的运行特征,认为我国股市目前已经初步具有了成熟股市的基本特征,股市运行曲线基本上与宏观经济运行相吻合。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活动可以发现,GDP 增长率、GNP增长率等反映经济基本状况的指标呈现周期性特征,同时零售物价指数也在短期内表现为周期循环。经济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必然会对股市产生影响,从而使得我国股市与其他发达市场一样,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而呈现一定的周期性运行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即二者有着某种长期均衡关系。

2. 无论是短期抑或长期,经济增长对股票市场都存在着单向Granger 因果关系。

3. 就长期历史平均而言,中国股市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宏观经济态势;但就短期历史动态而言,并未达到可作为“经济晴雨表”的程度,甚至出现了背离宏观经济的现象。

二、实证分析

1. 指标和数据的选取

本文采用的数据是1998年-2006年的GDP值、上证指数以及二者之比:证券化率。

证券化率(securitization ratio)作为衡量一国(或地区)证券市场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测度了证券市场在该国(地区)经济中的重要性,当证券化率越高,证券市场在该国(地区)经济体系中越重要。一般,发达国家(地区)的证券化率较高,而发展中国家(地区)的证券化率较低。尽管短期或许存在不稳定性,证券化率仍不失为权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关度的较好参考指标。

2. 对反映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数据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

① 主成分分析:第一个主成分(以下称实体经济主成分)可以解释固定资产投资年度累计、进出口总额年度累计、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工业增加值这四个变量,是和实体经济相关的指标,称之为实体经济主成分;

第二个主成分(以下称金融市场主成分)可以解释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M1、金融机构存款总额、金融机构贷款总额这四个变量,是和金融市场相关的指标,称之为金融市场主成分;

第三个主成分(虚拟经济主成分)可以解释收盘价、上证指数、股票总市值这三个变量,是和虚拟经济相关的指标,称之为虚拟经济主成分。

本文只研究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也就是第一类主成分和第三类主成分)各自的发展规律和他们之间的关联性,对于金融市场方面我们在这里不做研究。

② 建立ARIMA模型,以显示虚拟经济的变化规律:

可得出虚拟经济变动规律方程式表示为:

Xt=-0.131+0.077 Xt-1

依据方程式(1)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虚拟经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在宏观方面,其预测结果分析可以减少股市不规则波动对经济发展的负效应,一定程度上避免股市的大幅度波动所导致的经济危机。微观方面,预测结果也可以作为投资者们进行投资的一个参考。

③GDP时间序列变化规律分析:

可得出GDP变动规律方程式表示为:

Xt= 64.863-1.002Xt-1-0.973 Xt-2-0.951 Xt-3

依据这个方程式(2)我们可以对GDP发展趋势进行简单预测,其预测结果分析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经济策略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④滞后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成熟的股票市场的总体走势与其国家的政治环境及经济景气状况的变动周期是高度相关的,人们对未来经济发展走势的预期心理会首先从股市上反映出来,因此人们称股票市场为反映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 但是股市预测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滞后性。

所以,我们选取股票总市值作为虚拟经济的一个代表指标,GDP作为经济发展状况的代表指标,检测股票总市值变化反映GDP变化的滞后性。

三、研究结论

第一,可以反映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虚拟经济中具有代表性的股票总市值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对实体经济的一些指标如: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进出口总额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行解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显著相关的,虚拟经济指标的变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实体经济的变动。

第二,虚拟经济主成分和GDP的变化规律都符合ARIMA模型。利用该模型得出的虚拟经济变化规律可以对虚拟经济发展趋势进行简单的预测。预测结果可以反映股市的未来变动,政府根据这个变动可以对股市做相应的调整,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减少股市的大幅波动所导致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危害。另一方面,这个预测结果也可以作为投资者们进行投资的一个参考,降低投资者投资风险。用GDP作为实体经济的代表指标,构建GDP变化规律的ARIMA模型。它可以作为一国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一个依据,使国家宏观经济快速、平稳地发展。

第三,股市虽可作为一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但它的预测作用往往是具有滞后性的。根据我们滞后回归分析的结果,我国股市对经济发展预测的滞后期是三个季度。滞后期的验证为经济发展状况的预测做了进一步的优化,使经济预测的结果更合理,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制定都是一种很好的补充。

参考文献

篇(4)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前,经济稳定一般是指实体经济的稳定,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随着虚拟经济的迅速扩张、金融深化和经济自由化程度的加深,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发展的趋势逐步明显。早期的经济危机一般是由实体经济领域的危机波及到金融领域,而近几十年的数次金融危机都是在实体经济领域没有出现问题的情况下,由虚拟经济的动荡所引发的。这说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和虚拟经济稳定的重要性。成思危(2003)提出虚拟经济的特性之一就是它的介稳性,说明波动性是虚拟经济的重要特征以及虚拟经济波动性的内生性。同时波动性也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的内在基础。我们知道,虚拟经济中虚拟资产的定价方式与实体经济中一般商品的定价方式是不同的。实体经济是由成本支撑的,采用的是成本加成法的定价方式,所以实体经济中的一般商品价格是受到成本约束的,不会有非常大的波动起伏。而虚拟经济则是心理支撑的价值系统,虚拟资产采用的资本化定价方式,是以预期收益作为基础,所以会受到投资者心理、时间、意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虚拟经济中虚拟资产的价格具有极大的波动性。虚拟资产价格的主要特征有内生性、敏感性、正反馈性的特点。

1.虚拟资产价格过度波动的内生性

内生性就是指个体行为在对其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的同时,环境也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虚拟经济系统就是一个具有内生性的经济系统,它在运行过程中的特征基本上都是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的内生行为所产生的。虚拟资产采用的是资本化定价方式,所以其定价标准是不确定的,而是由投资者根据自己的判断对虚拟资产的未来收益进行预期,因此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对资产价格的涨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每个投资者认知的局限性是不同的,根据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都会有某种程度的有限理性和情绪化,而不是像模型预测的那么理性,所以我们在研究资产价格波动时必须要考虑投资者的非理性因素。投资者在购买虚拟资产时,首先要对若干期的收入流和市场平均的利润率进行预测,为了计算未来收入流的现值,投资者要对未来某个时点上的利润进行外推,而这个时点通常是不确定的,也正是因为时点的不确定性,所以投资者往往会把投资决策锚定在一些与投资基本因素没有多大关系的事情上,因此资本化定价方式常常受到投资者不同行为乃至价值观的影响,因而虚拟资产价格过度波动是虚拟经济内生的常态。

2.虚拟资产价格变化的敏感性

虚拟经济系统作为一个介稳系统,对外部的冲击十分敏感。所谓介稳系统就是一个系统在非平衡状态时,还能保持相对的稳定。介稳系统的稳定是很脆弱的,很容易被外部的条件变化所影响,同时虚拟经济是由心理支撑的价值系统,每个投资者不同的认知和风险偏好等,最终都会反映在虚拟资产的价格和成交量上。根据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交易者存在有意或无意的模仿,如从众和众从行为、羊群效应等,会导致虚拟资产的价格在没有强烈外部冲击的时候剧烈波动。而且人们面对得益和损失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投资者对价格上涨和价格下跌的敏感程度也就不同,这就使得虚拟资产价格下跌要比上涨迅速的多。

3.虚拟资产价格的正反馈性

因为投资者在为虚拟资产定价时往往是锚定一个不确定的时点,所以在进行投资决策时经常参考一些与基本因素没有很大关系的事件。因此,在虚拟资产交易中,投资者的预期收益没有确定的成本作为参考,价格就会上下波动。当虚拟资产的价格上升时,人们认为其会继续上升。而当价格下降时,人们则会认为要持续下降。这也就是“马太效应”和生活中“买涨不买落”,即虚拟资产价格变化的正反馈性。

二、虚拟经济波动性的实证分析

波动性是虚拟经济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虚拟经济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虚拟资产价格的动态发展过程,并揭示虚拟经济的波动性特征。因为美国的经济实力及美元是国际通用结算货币,所以采用美国的虚拟经济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1.基本统计量分析

本文采用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1972)至2011年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DJ)作为虚拟经济指标的代表,共有480个观测样本,相应数据来源于Economagic数据库。因为本文在对数据的分析过程中采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为了避免异方差的影响及消除变量的非平稳性对结论分析带来的影响,对原序列均取了实际值的对数差分,用DLnDJ表示(见图1)。结果显示,DJ是非平稳的,所以对DJ取对数差分,使其平稳。由表1的道琼斯工业指数围绕时间趋势波动的残差的描述性统计量可以看出,道琼斯工业指数变异系数的绝对值是比较大的,说明该指数围绕时间趋势波动的幅度比较大并且稳定性程度是比较低的,从JB统计量可以看出,JB统计量显著,这表明残差序列不服从正态分布。

2.单位根检验

单位根检验是判断时间序列稳定性的必要步骤,本文采用ADF检验法,检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LnDJ不能拒绝单位根的原假设,所以LnDJ不是平稳时间序列。而在对原序列进行了一阶差分后,DLnDJ的ADF绝对值均大于1%置信水平下的临界值,所以LnDJ的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时间序列。3.线性范式下的美国股票市场波动性分析由表3可以看出LnDJ序列是不平稳的,需要对序列做差分。对LnDJ序列做差分后,做序列DLnDJ的相关图和偏相关,由表4可以看出DLnDJ是平稳的。对DLnDJ做单位根检验,由表5可以看出DLnDJ序列是平稳的,下面做ARMA模型。对DLnM=c+ar(1)+ar(2)+ma(1)+ma(2)进行回归运算,由表6可以发现,ar(1)未通过t检验。继续对DLnDJ=c+ar(2)+ma(1)+ma(2)进行回归,由表7发现ar(2)也未通过检验。继续对DLnDJ=c+ma(1)+ma(2)进行回归,发现ma(1)也未通过检验。对DLnDJ=c+ma(2)进行回归,由表8可以看出ma(2)通过检验。因此DLnDJ的ARMA模型为DLnDJT=0.005-0.08ut-2,从表8可以看出道琼斯工业指数c表现出一定的显著性,说明道琼斯工业指数的波动幅度有逐渐缩小的趋势。我们从图2可以看出,在残差的变化过程中,幅度变化比较大的残差往往是集中在某些时间段里,而幅度变化比较小的残差则集中在另一时间段里,说明美国股市围绕着时间趋势的波动具有丛集性特征。这意味着当某期股市指数的波动偏离时间趋势较大时,投资者会对后期指数的不确定性增加,使得市场的投资风险也随之增加,而指数的波动偏离时间较小时,市场的投资风险也随之变小。

三、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篇(5)

关键词:虚拟经济;实体经济;泡沫经济;资产膨胀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8-0046-01

20世纪80年代开始,虚拟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膨胀,世界经济出现虚拟化趋势。世界平均每年增长约为3%左右,国际贸易平均每年增长约为5%左右,但国际资本流动增加了25%,全球股票总额增加250%。世界经济的这种发展趋势构成了一个倒置的金融金字塔。金字塔从上向下依次为金融衍生工具之类纯粹的虚拟资本;债券、股票、货币、商品期货等等;贸易、商业、服务业;实物经济。那么到底什么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虚拟经济又是怎样发展的等一些问题在本文中进行阐述。

1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含义

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是在借贷资本(生息资本)和银行信用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股票、债券、不动产抵押单等。虚拟资本本身并不具有价值,但却可以通过循环运动产生利润。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金融创新快速发展,交易方式多样化,有价证券无纸化日益明显,使得马克思年代提出的虚拟资本不能涵盖具有虚拟资本特征的各种资本凭证。

成思危教授指出,虚拟经济的存在是由存在资本的收益性决定的,如果没有社会允许并保护的资本的收益性,那就永远不会有虚拟经济。指出所谓“虚拟经济”是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之外的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简单地说,就是以钱生钱的活动。刘俊民教授认为资产定价行为方式的差异性是区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标准。广义范畴的虚拟经济是观念支撑的价格体系,而不是成本和技术支撑的价格体系,是除物质生产活动及其有关的一切劳务以外的所有的经济活动,包括体育、文艺、银行、保险、其他金融机构的活动、房地产(除去建筑业创造的产值)、郊野、广告业等等。狭义范畴的虚拟经济是以资本化定价行为为基础的价格系统,仅指所有的金融活动和房地产。这样定义使得即使发生在实物领域但以资本化定价方式来定价的经济活动仍是虚拟经济理论要研究的内容。虚拟经济在当今国际上有三种概念,分别指: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所进行的经济;用计算机模拟活动的可视化经济活动。

马克思对把各种以有形的,或具有刚性的要素禀赋的资本称为实体资本。也就是指物质资料生产、销售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所形成的经济活动,其主要构成部分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产业部门。

2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李宝伟、梁志欣和程晶蓉提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关联的重要途径是通过资产定价的微观基础进行分析;彭卫民和任啸认为虚拟经济以实体经济为基础、虚拟经济独立于实体经济之外有自己独特的运动规律、虚拟经济中的长期资本又会以某种方式与产业资本融合三方面体现了虚实经济的关系;刘东认为实体经济的良性运转将对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虚拟资本最终转化为真实的社会财富是其最终目的,其发展必须和实体经济的发展保持协调关系;王爱俭从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分析,指出虚拟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服务业发展、可以创造货币、具有财富效应以及推动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发展等;伍超明用货币循环流模型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进行分析;刘金全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具有显著地“溢出效应”,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也具有显著的反馈影响;王谢勇对虚拟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缓慢应该加快虚拟经济的发展;何宜庆分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互动发展的边际溢出效应。

虚拟经济以实体经济为根基,虚拟经济不可能独立存在,它发展的全部意义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只有实体经济才能满足人类社会消费的最终需要。虚拟经济的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无非是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正面作用包括促进资本集中,为社会化大生产筹集资金;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企业制度,规范股份制的现代化企业。负面作用包括过度投机,很容易形成资产膨胀;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会扭曲资源的配置并形成泡沫经济;过度投机和泡沫经济会催生金融危机。

既然虚拟经济可能产生这么大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遏制它的发展吗?答案是否定的,除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有促进作用之外,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是非常大的。从构成GDP来说,在虚拟经济领域的工作人员和实体经济领域的劳动者是一样的,他们对经济的增长贡献都要被统计到国民经济中,构成国民经济的一部分。尤其到当今时代,虚拟经济在总量上正日益超过实体经济,在维持经

济稳定的重要程度上也不次于实体经济。即使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如此重要作用,我们也不能对其发展完全自由化。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会挤占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比如对某类期货实物存在需求泡沫会使此类物资价格暴涨。放大对此类物资需求的假象大量资金投入扩产。当泡沫达到一定程度时,“热钱”就会套现撤离致使需求泡沫破灭,使得投入无法收回又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同理,当大量资金涌入房市、股市等推动资产价格膨胀,资产价格膨胀很容易导致资产泡沫的形成,泡沫达到相当的程度时金融危机随时都能爆发。

3 虚拟经济资产膨胀泡沫经济

资产泡沫是指资产的市场价格高于其价值,当资产膨胀到一定程度时,这种虚拟经济下投机导致资产的市场价格高于内在价值时就会有资产泡沫的产生。一个经济体内股票资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可表明该经济证券化的程度。当股票资产的上升远远超过实物经济时便称作资产膨胀,而资产膨胀的结果就是经济中的“泡沫”增加。很多研究指出虚拟经济不能过度膨胀否则会脱离实体经济发展形成泡沫经济。

从以上小标题中可以看出虚拟经济≠泡沫经济。

刘骏民指出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存在密切关系,但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泡沫经济只是由于过度炒作虚拟经济引起资产价格膨胀形成的。陈文玲指出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有时是若即若离的,当虚拟经济脱离实物经济过度膨胀时,就形成了虚拟经济的经济泡沫但把虚拟经济等同于泡沫经济是很不确切的,只是过度虚拟部分才形成经济泡沫,绝不能抑制虚拟经济的发展。李晓西和杨琳在分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联的过程中,引入了泡沫经济形态的中介作用,指出由于泡沫经济主要体现为产品名义价格与基础价格的严重偏离,是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和与实体经济严重脱离的结果。虚拟经济上文中已经很详细的介绍了各种含义。泡沫经济是由于资产价格大幅度、持续上升造成“虚假经济繁荣”的过程。当资产价格越高,那么担心其下降的投资者就会越多,价格膨胀到一定程度速度就会减慢,只要存在诱使投资者离开的事件发生,泡沫就会破灭,银行呆坏账上升,银根紧缩直到经济衰退甚至长期萧条就是典型的“泡沫经济”。这就是三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成思危.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J].管理评论,2003,(1).

[2]伍超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基于货币循环流模型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4,(8).

[3]李勇昭.虚拟经济的负面影响及防范[J].学术,2009,(8).

[4]彭卫民,任啸.虚拟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及影响[J].经济体制改革.

[5]刘东.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J].理论前沿.

[6]刘骏民.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篇(6)

摘 要 本文简要分析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文中首先对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剖析,从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分别论述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之上,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泡沫经济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各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化,虚拟的经济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必然。并且随着金融市场全球化的趋势,虚拟经济也逐渐呈现出了全球化的趋势。但是,从以往虚拟经济的发展进程可知,虚拟经济既能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也会因为脱离实体经济过度膨胀,对实体经济造成破坏性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索,希望对分析总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有所帮助。

一、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一)虚拟经济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能有效的提高实体经济的运行效率

虚拟资本具有非常高的流动性,其可以根据经济形势迅速从效益低的产业撤出,并流向效益高的产业,从前景不理想的企业撤出流向更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从而不断的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实现资源重新配置。虚拟资本的这种特性,使得虚拟经济无形间对产业和企业产生一定的压力,并促使企业不断的寻求措施和途径来增加本耽误的效益,进而使得企业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有效的提高整个实体经济的运行效率。

(二)虚拟经济能够为实体经济提供一定的融资支持

虚拟经济的发展能够把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通过合适的方式导向需要补充资金的单位,从而使得企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聚起起大量的资金,满足资金缺乏的单位的要求。因此,虚拟资本流动的便利性和迅速性,对提升货比资金的周转、转移以及结算等各个环节的速度,提高实体经济的运行效率均有很大的助益。除此之外,虚拟经济能够加速财产和资本的积累,其所具有的多样性和扩张性等特征,能够帮助实体经济超脱实物形态的约束和限制,实现大规模的增长和扩展,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融资支持。

(三)虚拟经济能够促进实体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

虚拟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资产价格随之上升的最明显的表现是在新兴产业上。新兴产业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而其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预示着未来收益的大幅提高和增长,由此可知资产价格和投资收益也同样将迅速增长。而新兴产业资产的价格,尤其是股票的价格超过其实际收益在上升时,就会带来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从而为传统产业的财富向新兴产业流动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条件,并且与此同时,不仅会带来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其同时也会促使人才向新兴产业的方向流动,从而带来产业的迅速成长,促使实体经济不断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因此,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会提高实体经济的不确定性和投机风险

虚拟经济的存在肯定离不开虚拟货币,通常来说虚拟货币包括纸币、账面货币和电子货币等多种形式。而当虚拟货币以膨胀的信用化形态进入生产或者服务系统的循环时,虚拟经济就会进入实体经济,并因双方之间的互相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两者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的形成则会大大提升实体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因为,其不仅受来自实体经济和宏观经济变化的影响,还会受到更多的来自于金融市场上的与实体经济并不存在直接联系的各种交易和投机活动的变化的影响,从而使得不确定性与风险性成倍的增加。

(五)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容易引发泡沫经济,从而对实体经济造成破坏性的后果

因为虚拟经济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并且其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因此,如果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的需要而大幅度的增长和扩张时,就会带来经济泡沫,从而引发泡沫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但是泡沫经济脱离了实体经济,因此其是不可能长久和持续的,是早晚要崩溃的,而一旦泡沫经济崩溃,就会对金融系统造成严重的打击,并会进一步影响整个经济形势。金融危机就是泡沫经济崩溃带来的产物,因此,一定要避免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一旦虚拟经济过度膨胀,造成泡沫经济,就会对实体经济造成破坏性的后果。

二、有关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两者之间的关系

虚拟经济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而出现的,它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虚拟经济的出现是经济形态多样化和高级化的表征。大力发展虚拟经济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因此,虚拟经济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要使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两者健康持续的共同发展,必须妥善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时,首先要注意适度的原则。要根据实体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来适度的发展虚拟经济,切忌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另外,还要注意控制虚拟经济的总体规模,要保证虚拟经济始终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如果虚拟经济膨胀的速度过快、规模过大时,其就会脱离实体经济,带来经济泡沫。

(二)完善虚拟经济的监管措施和机制

要实现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还要注意不断完善虚拟经济的监管措施和监管机制。这主要是指,随着金融业务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发展,金融机构的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来源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不同的虚拟资产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在金融行业中存在,而且相互之间的投资方式、交易方式以及交易期限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很明显的差异,因此,不断完善虚拟经济的监管措施和监管机制就变得尤为重要。虚拟经济的监管机制和监管措施,因虚拟经济自身的特点也存在一定的特殊之处,首先,虚拟经济的监管应在行业监管的基础之上尽可能的做到统一监管和协调。其次,要对市场上的金融交易行为和金融机构的业务状况进行实时的管理,并应规范相应的措施以保证信息的透明度。

参考文献:

[1]刘晓欣.当代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虚拟经济全球化.南开经济研究.2002(5).

篇(7)

作为虚拟资本的有价证券不是劳动生产物,自身没有价值。作为所有权证书,能够给其所有者带来收益,收益便成为它的“价值”的内容。马克思指出:“人们把虚拟资本的形成当作资本化。”其资本化的基础就是有价证券的收益,其资本化的尺度便是市场利率,其资本化的结果便是虚拟资本的量。虚拟资本市场价格的变动及其决定方法有其独特的运动形式。它的市场价格是由证券的定期收益和利率决定的,不随现实资本价值的变动而变动;其市场价值与定期收益的多少成正比,与利率高低成反比;其价格波动,既决定于有价证券的供求,也决定于货币的供求。马克思指出:“在货币市场紧迫的时候,这种价证券的价格会双重的跌落:一是因为利息率提高;二是因为这种有价证券大量投入市场,以便实现为货币。”这表明虚拟资本价格的涨落,取决于有价证券与货币这两种资产的相互替代程度,而导致它们相互替代的因素,是人们的资产选择。

二、虚拟资本发展与金融危机的内在联系

虚拟资本存在内在矛盾,随着虚拟资本积累形成虚拟经济,这种矛盾的影响也日渐扩大,凸显为虚拟经济的二重作用。虚拟经济的负作用会引致泡沫经济,最终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发生。

(一)虚拟资本的二重性虚拟资本的内在矛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虚拟资本是以现实资本为客观基础的;另一方面,虚拟资本的增值过程与其所对应的现实资本运动具有相对独立性,有价证券的贬值或增值同其所对应的现实资本的价值无关。由此可见,虚拟资本具有二重性的特征,即客观衍生性和相对独立性。虚拟资本的客观衍生性表现在:一是虚拟资本的规模具有衍生性。作为虚拟资本载体的有价证劵的发行规模是由现实资本的发展水平决定的,而有价证券的发行规模又直接决定了金融衍生品的交易规模。虽然一些金融衍生工具与现实资本并没有直接产生联系,但是它要依托于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它的发展规模自然也要受到现实资本的规模所制约。二是虚拟资本的价格具有衍生性。虚拟资本本身只是收入的资本化,并不存在价值,其价格运动受相应的现实资本价值的制约,现实资本的价值是虚拟资本价格波动的轴心。三是虚拟资本的运行具有衍生性。只有现实资本正常运转,为虚拟资本提供良好的衍生基础,虚拟资本才能朝着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虚拟资本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一是价格变动的自由性。虚拟资本在交易所可以不停地交易,其价格的变动不需要有现实的对应物。二是行为主体的投机性。虚拟资本的多数行为主体通过预期价格的涨落,把通过交易获取一定投机利润当作主要交易动机。三是财富积累的虚幻性。虚拟资本一旦进入交易场所,其价格的波动往往与现实资本的价值相脱离。在交易过程中,虚拟资本的价格上升,不等于财富的实际增长,只是财富形式的增加。虚拟资本投资过程中增加的财富具有虚幻性。

(二)虚拟经济对经济发展的二重效应虚拟经济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简单地说,虚拟经济是直接以钱生钱的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虚拟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正效应主要表现在:一是优化社会资本配置,增加社会资本总量。在当代信用经济中,投资所需货币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是虚拟经济交易。通过虚拟经济的各种融资方式,在较短时期内,能最大限度地对社会资本总量进行调配,聚集大量资金并满足资金短缺部门的需求。二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引导要素合理流动。虚拟资本的交易机制能引导投资者向那些信誉好、效益高、有发展前景的领域投资,促进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高效配置。三是完善风险分担机制,防范投资集中的风险。虚拟经济具有对经济风险转移和分散的功能,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发展。四是扩大收入渠道,提高收入水平。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对经济发展也有负效应。一方面,虚拟经济过度发展会大量挤占实体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经济增长和现代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是现实资本的投资。虚拟资本投资,只有通过其筹集到的资金真正地进入生产领域,并真正地促进了生产资本的形成,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虚拟资本与其衍生基础严重背离,就会造成大量资本运转在虚拟资本的领域,而不能进入现实资本的领域。当虚拟资本占社会总资本的比例过大时,虚拟资本不仅不能够真正促进现实资本投资,还会挤占经济发展所需的现实资本的空间,导致现实资本的投资得不到满足,从而阻碍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虚拟经济过度发展还会引发并放大经济风险。虚拟资本的相对独立性,将金融资产以及金融交易活动与其对应的现实资本是否实现增值进行了分割。因此,在虚拟资本运动获得大量收益的同时,会使业已存在的经济风险放大,甚至引发新的经济风险。

(三)虚拟经济的负效应与金融危机的发生虚拟经济过度发展滋生经济泡沫,并最终形成泡沫经济。泡沫经济是高度投机下的虚拟资本交易行为造成的经济虚假繁荣。泡沫经济的根本成因就是虚拟资本的二重性矛盾的无限扩大,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价格剧烈波动,严重背离其所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经济泡沫破裂引发金融危机。泡沫经济过度发展,资本过度集中于虚拟经济领域,挤占了投入到现实资本领域的资本空间。当再生产的规模不再扩大,现实资本的收益向虚拟资本转移停滞,信用会剧烈地收缩,投资主体对虚拟资本需求急剧下降,虚拟资本价格直线下滑,经济泡沫随即破灭,经济泡沫破裂可能造成金融危机的发生。

三、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以及现实启示

虚拟资本的二重性决定了只要发展以虚拟资本为交易物的虚拟经济,就存在泡沫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近年来的国际金融危机是一个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的绝好案例。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形成与衍化国际金融危机的萌芽。2007年2月,美国次贷危机初步爆发。这一阶段的危机对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都没有产生太大的冲击,人们对危机的严重性未予以足够的重视,美国政府没有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2007年6月后,次贷危机深化,次贷危机逐步转化为金融危机,金融市场开始做出剧烈的反应。在这一阶段,股票市场的波动加剧,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开始蔓延,对经济前景的预期越来越悲观。为了应对可能的经济衰退,美国政府实施了总额达168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2008年3月后,金融危机恶化并迅速地向全球蔓延,股票市场反应强烈,许多非美元货币开始大幅贬值,投资者陷入极度的恐慌之中。这一阶段,美国金融危机迅速转变为全球金融危机,欧洲尤为突出,不仅股票市场大幅下跌,欧洲货币兑美元汇率也大幅下挫,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迅速恶化。国际金融危机的衍化。2008年底至今,欧洲部分国家和美国的金融危机衍化为债务危机与财政悬崖。债务危机与财政悬崖实际是金融危机的延续和深化。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诱因金融衍生工具种类多样化。金融衍生品作为虚拟资本的高级形式,使虚拟资本的独立性日益增强。20世纪中叶以后,美国的虚拟资本快速发展,债券、股票、外汇、股指期货、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等大量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等逐渐成为美国人创造新的货币财富的重要工具,在这个过程中,虚拟资本的独立性快速扩大。金融衍生品投资短期化。随着金融市场逐渐成熟,产品层次和结构日益深化和复杂,风险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金融投资机构逐渐从关注单一投资品种转向整体投资组合,并更加注重收益与风险的匹配。最初,发行金融衍生品的目的就是为了分散风险。然而,美国金融衍生品发行者的投机套利动机明显强于分散风险的目的,金融衍生工具分散信用风险的基本功能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被其投资套利功能无情地弱化,导致金融衍生品投资短期化。金融政策和监管错位。在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影响下,美国政府在危机之初对金融机构的救助和金融市场的干预十分犹豫,既担心金融危机继续恶化,又顾忌政府的干预适得其反,违背其自由主义的精神。在金融危机发生前,为了刺激经济发展,美联储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制造了金融市场的泡沫,为金融危机发生埋下隐患。实体经济发展缓慢。二战以后,美国的经济运行方式走上了“去工业化”的道路,其典型特征就是以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无论是在国民经济的产值中所占的比值还是在就业贡献率上都逐步提高,而传统制造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20世纪初,美国从事制造业生产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口近2/3,21世纪初下降到21.8%;农业就业人口占比从38.3%下降到1.6%,服务业就业人口占比从33.2%上升到近80%的水平。美国经济的“去工业化”伴随的另外一个问题是现实资本占社会总资本的比重越来越低,现实资本投资的GDP占比大幅下降,由1950年的37.1%下降到2009年的17.8%,与此同时,虚拟资本积累的GDP占比大幅上升,由15%上升到33.6%。当前,以金融房地产业为主的虚拟经济占据了美国经济的主导地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客观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