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数学的学科素养

数学的学科素养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7:4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数学的学科素养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数学的学科素养

篇(1)

一、数学素养的内涵理解

(一)数学素养的涵义

目前比较认同从教育学的视野出发所作的“素质”涵义的界定,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自身的努力由知识内化而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心理品质”。先天素质(又称遗传素质)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先天素质既然是生来具有的某些解剖生理特点,自然就无所谓后天教育与培养了。后天素质是后天养成的,是教化的结果,是可以培养造就和提高的,也是知识内化和升华的结果。对于这种后天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心理品质,我们称之为“素养”。数学科学方面的素养,一般称之为“数学素养”。

(二)数学素养的要素

1.知识技能素养。作为一名未来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具有当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适应日常生活、教学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并且能长远起作用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掌握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2.数学思维素养。数学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数学在训练思维、提高思维水平方面发挥着突出的作用。因此,数学教育具有重要的形式训练价值。数学教育在培养人的数学思维这种数学思维素养的功能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要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

3.运用数学的素养。运用数学的素养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名未来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能把相关学科、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去分析解决它们。

4.数学人文素养。数学是一种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教育就是数学文化的教育。这种文化修养既涵盖养成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推理严谨,言必有据和条理化的思维习惯,也涵盖养成的数学意识——理解数学的科学意义、文化内涵、懂得数学的价值。

二、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的现状与意义

提高数学教师的数学素养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各个阶段的数学学习与活动中除了“知识技能”外,还特别明确强调“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宽厚扎实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应对数学的内容、意义及方法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应有“居高临下”、“深入浅出”的数学能力。而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理科方向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将从事一线小学数学教学,文科方向学生也极有可能从事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小学生的。这就对我们这些未来进行教学的小学教师的数学素养功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数学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学习一些空间几何、多项式、微积分、矩阵、随机变量的统计、回归分析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还应该让该专业的大学生形成一些他们所必备的观点、信念和素养,给学生以数学的滋养,从而奠定他们的数学知识底蕴和数学学识底线。在目前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学中,数学专业课的课时虽然较多,但主要侧重于专业知识的灌输、解题能力的训练,过多的注重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而对于数学在思想、精神及人文方面的一些内容,却很少涉及,忽略了对学生的数学美、数学思维、数学语言、数学史等数学文化素养的培养。这就导致了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以后的小学数学教师数学素养的缺乏,也直接的影响了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相关调查显示,在影响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的众多因素中,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与数学教师的职前培养有着密切相关的作用,因此在目前小学大力开展对数学教师教学培训的形式下,师范院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既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又可以给小学输出高素质的教师,很快适应小学的教学。因此,在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即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不仅为学生将来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的学科带头人打下基础,也能确保学生有较扎实的数学文化功底和小学数学教育所需的教育教学能力,更能为学生毕业后的终身教育创造条件。

三、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策略讨论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学数学,不做题,如进宝山而空返。”那么学习数学就只是一味的填鸭式的解题、做题吗?我们又将如何提高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数学素养呢?教师必须跳出数学是纯基础性课程的囹圄,在遵循数学教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增强其适应性。

(一)优化课程结构,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多年来,数学教学类课程给学生更多的是单纯的教学法的知识,这样容易造成专业知识与专业教学知识间的断层,所以我们认为应该通过数学通识选修课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一种背景,帮助学生完成数学及数学教育本身的反思,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更完善的学科知识结构,形成正确的数学价值观及数学教育价值观。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中,作为必修课的“大学数学”课程,它所涉及的内容应以高等数学的基础理论为主,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通晓现代数学的几个主要领域,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形成。这是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数学能力和水平的最一般的要求。而作为理科方向学生的方向类课程,则在内容上应更为“精深”,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解析几何、概率统计、初等数论、等专业基础课及小学数学解题研究、小学数学教学论、数学文化、数学思想方法等数学通识选修课。使学生在不失综合性的前提下具有更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及较强的从事小学数学教育与研究的能力。数学通识选修课的设置是对高校数学课程的一个补充,还原了数学的文化特性,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突出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学,培养学生挖掘和提炼教学

内容中思想方法的能力数学思想方法是人们对数学知识的本质的认识,是数学的思维方法与实践方法的概括。数学的知识内容始终反映着两条线,即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每一章节乃至每一道题都体现着这两条线的有机结合。没有游离于数学知识之外的数学方法,同样也没有不包含数学方法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寓于数学知识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突破往往导致数学知识的创新。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经历着由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概括过程,任何一个规律,都经历着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

(三)增加数学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实践出真知”是一个永恒的真理。数学应用能力与数学实践活动成正比。经常参加与数学有关的实践活动,可以使观察、试验、猜想、验证、归纳、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得到充分的应用,可以增加数学常规方法使用的频率,可以涉猎各学科、各行业中大量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可以获得学习“街头数学”的机会,全面、综合地提高数学素养。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拥有良好的教育实践条件,分散见习制度的常规化使学生每周均能进入小学的课堂,把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变成学生教育实践的需要,可以成为最有效的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途径。这样,在数学素养提高的同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篇(2)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的教学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新的授课方式、新的学习方法、新的数学内容,这些无疑都为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但是无可回避的是高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化素质的培养问题,也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数学在整个高中课程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促进学生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的养成、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学科可以说是众多学科的基础,从这些可以看出高中数学的地位,因此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数学教师的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及数学教学的进步。作为数学老师必须不断的适应这种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进行高中数学教学。

 

我们这里所说的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化素养是指在数学知识上能够熟练掌握高中数学的整个知识体系,在数学教学方面能够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有较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具有足够的创新意识,在思想观念上能够对数学有正确的认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这些对于高中数学老师只是最基本的要求,专业化素养的提升必须从其他方面着手综合开展。通过实际教学经验和调查研究发现,促进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化素养的提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教师数学教学观念培养,对数学学科形成正确的认识,提升数学能力

 

“态度决定高度”,提升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不断的提升数学教师对于数学学科的正确认识。专业素养不仅仅包括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情谊”,即数学教师必须充分了解数学的发展史、演变史、数学的逻辑思维方式、数学的延展性等等,这些方面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教师只有对这些方面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够在数学教学中以怀有更高人文素养的情怀进行授课,这样学生才能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不是对数学产生畏惧的心理。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师对自己要有更高的要求,才能够不断提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观念的提升能够帮助教师更加深刻地去认识数学知识,因为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往往对于知识性的东西研究较多,忽略了对于相关学科观念的培养,只有通过对数学观念的培养,教师才能够对于数学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逻辑体系,从而促进数学教学的完整性和联系性。

 

数学学科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对于人的思维锻炼、解决问题方式的锻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些方面的锻炼,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学习,一方面要在知识层面上去完成更多的学习,才能够深入浅出的为学生讲授数学知识;另一方面还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带动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二、加强和完善数学知识的学习,对高中教师进行职业培养

 

完备的数学知识体系是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前提。要想提升数学教师专业化素养,最基础的一步就是不断提升教师的数学知识,在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数学知识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学的基本定理,还包括整个数学发展史、数学其他背景知识等,这一点往往是数学教师所忽略的地方,因为只有把握了整个数学的发展史,才能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数学教学的设计,才能把高中数学讲授得更具人文气息,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另外当前数学教学的发展是突飞猛进的,高中数学的教学必须要紧跟这种发展步伐,把最新的数学教学理论运用到数学教学中来,从而更好的促进数学教学。对于教师而言,一方面要善于运用网络教学资源获取当前有利于发展数学教学的一些有用信息,学习那些优秀教师是采用哪种方法进行教学的。另一方面学校也应该加强对于教师的数学专业化素养提升等相关的培训,通过教学培训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素养,是一种集中高效的方法,这样通过培训以及教师之间自身的交流,能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数学教师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并且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数学教学的进行。

 

三、加强数学相关技能的学习,让数学教学方式多元化

 

在高中数学体系中,很多知识需要具体的模型才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在这一方面,教师应该予以重视,首先来说,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对计算机等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完成数学模型的构建和使用,这样在教学中就能够更加直观的帮助学生去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在数学模型的支持下,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背后的实质内容,帮助学生完成空间想象能力的锻炼等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学习数据库、电子表格、制图软件等等其他和数学相关的工具,这样不仅仅有利于数学教学,更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把数学知识展现到这些软件工具之上,能够更好地帮助自身的数学学习和教学。

 

四、加强数学知识向数学能力转化的培养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具有丰富的数学知识,但是教学成绩却不理想,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把握好教学方法、数学知识向数学能力的转化。因此数学教师为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应该加强这方面的锻炼,一方面教师应该向其他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去倾听学生的诉求,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能够真正的从学生角度出发来设计数学课程,从而更好的促进教学的进行,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法,把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

 

总之,数学学科作为一门基础的学科,在推动科学的进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对于帮助学生养成理性的思维方式和培养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也是大有裨益。数学教师的专业化素养的提升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还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只有不断提升数学教师的专业化素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数学知识和相应技能的学习,从而不断促进高中数学教学进步。

篇(3)

日前数学教育“重知识轻文化”的倾向十分明显。大学数学教育多半以讲授数学知识及其应用为主,对于数学在思想、精神及人文方面的一些内容很少涉及。数学教学中存在重结论不重证明、重计算不重推理、重知识不重思想的倾向;而学生为了应付弩试,也常以“类型题”的方式去学习、复习。这些倾向和做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素质的提高。

大学数学教育既是科学素质的教育,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素质的教育。大学数学课程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传授数学精神和近、现代数学思想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其意志品质,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所谓数学素养,概括地讲就是指灵活运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地讲包括看问题的数学角度、有条理的理性思维、逻辑推理的能力和习惯、合理地量化和简化的素质。数学素养正是使人终生受益的精华,因此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对教师来讲比教会学生做题更重要。

事实上,数学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或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模式,即数学式的理性思维;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即数学文化;数学不仅足一些知识,也是一种素质,即数学素养。

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挖掘内容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如何有效地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已成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和潜心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大学数学教学中贯彻数学思想、精神,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势在必行,这是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庄严使命。我们以“培养大学生数学素养”为课题进行了两年多的探讨、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也得到了一些经验。

二、如何培养大学生数学素养

我们始终秉持寓创新性于科学性之中,寓思想性于知识性之中,寓素质教育于数学教学过程之中的基本原则。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1 培养数学素养要突出数学学科特,占、

抽象性、精确性及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的特点,在大学数学教学中要突出这些特点,努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数学的抽象性比较集中地体现在数学的概念、定理、命题中,正是高度的抽象性帮助我们抓住了事物的共性和本质。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数学抽象的过程,它要求人们善于把问题中的次要因素、次要关系、次要过程抛在一边,抽出主要因素、主要关系和主要过程,而后化为一个数学问题。这种方法加以拓展,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和表象时,就能进行有条理的理性思维,从而抓住事物和问题的本质,潜移默化中逐步地形成认识客观世界的正确方法。

数学的精确性表现为数学定义的准确性、推理和计算的逻辑严格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精确性训练,使学生思维严密,表述简洁准确。极限定义的讲授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广泛的应用性也是数学的特点之一。正像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指出的那样:“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数学无处不在。”高等数学中涉及应用很广泛,比如讲函数,可以举工薪阶层纳税问题,个人应交税款与薪金所得之间就是一个分段函数;讲导数,可以举拉船靠岸问题和人在月球上能跳多高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讲概率可以举抽签问题和生日问题;还有诸如购物、控制体重、静脉输液、抵押贷款、火箭速度等等问题都可以用作实践性教学的素材。通过应用性内容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使学生逐步学会了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身边的问题,潜移默化之中提高了数学素养。

2,培养数学素养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在人的意识中并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对数学知识发生过程的提炼、抽象、概括和升华,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想拟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所谓数学方法,就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是指在数学思想的指导下,为数学活动提供思路和逻辑手段以及具体操作原则的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和程序。

在教学中要重视化归、类比等数学思想的渗透,比如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方法的思考过程、问题的发现过程、思路的探索过程、规律的揭示过程等等,都是蕴藏着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训练思维的极好素材。

例如在讲完不定积分之后可对各种积分方法进行归纳小结,概括指出积分计算的指导思想实际上就是化归思想,即化未知为已知,使知识向旧知识转化的思想方法。我们首先要熟记基本积分公式及法则,然后对于一般的、复杂的积分,则可通过恒等变换(三角、代数)、第一换元法、第二换元法、分部积分法以及其它方法(如其它变量替换、待定系数法等)转化为基本积分进行计算,从而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而换元法、分部法以及其它各种方法则只是在积分计算中实现转化的具体手段而已。

再如数的概念的扩充,从自然数扩充到整数、分数、实数、复数等是通过类比思想实现的。通过类比,整数的运算法则逐渐推广到更大的数域中去了,从而发明和建立起了数学分析和复变函数等各门学科。又如讲完数项级数后,可类比得到函数项级数的有关结论;二重积分和三重积分乃至曲线积分、曲面积分的概念和计算都可以用定积分去类比。类比法的应用使学生加深了对前后知识的联系的理解,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可以深深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方法的兴趣和研究,使学生逐步接触到数学乃至自然科学的精髓。

3,培养数学素养要注重数学史的教学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的历史。是数学家们克服困难和战胜危机的记录,是蕴涵了丰富数学思想的历史。在授课中适当地贯穿数学史和数学人物的介绍,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学科的发展、思想法方法的形成、科学探索的艰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数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从而提高数学素养。

例如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可以介绍无理量的发现过程、微积分和非欧几何的创立、费马大定理的证明等经典史料,学生在学习数学史的过程中就能领会其中所蕴涵的深刻的哲理,这不是通过学习通常的教科书中被“包装”过的定理就能轻而易举得到的。在授课中适当穿插数学人物的介绍,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家的曲折人生和在数学上作出的杰出贡献。领略大师的精神风采和人格魅力,达到数学素养和人格修养的双重提高。

在授课中要适当穿插介绍数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面。数学与自然科学、哲学、艺术等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甚至是很多学科的基础和生长点,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比如海王星的发现过程就是数学和天文学关系密切一个很好的例证;“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的著名哲学问题,恰好体现了有限与无限的数学思想:数学与物理学更是密不可分,牛顿、笛卡儿等人既是著名的数学家也是著名的物理学家。

在授课中还要适时介绍数学分支、最新的发展及对人类文明的深刻影响,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人文价值,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文化素养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比如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华罗庚教授大力提倡和推广的优选法、统筹法对实际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吴文俊教授创立的数学机械化方法在500米射电望远镜的研究和智能计算机的辅助设计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篇(4)

笔者认为,问题出在我国当下的应试教学方式。虽然大家都知道提升学科素养、培养相应能力应是学科教学之“魂”。但这些最终是通过考题来显现,为了提高成绩,教师把传统工匠“熟能生巧”的理念迁移到学科教学中,反复磨炼细枝末节,并让学生做了太多机械重复、毫无新奇体验的学科练习,再有趣的学科内容也禁不住这样的磨练。教学丢了“魂”,失了“趣”,导致学生越学越累,越学越厌。

数学家陈省身生前曾对中国数学教育提出殷切希望,希望中国的中小学课堂里能够走出一大批世界一流的数学家。如此“魂飞趣散”的学科课堂里岂能走出世界一流的数学家抑或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

笔者曾多次调查不同年级的学生,了解他们的喜好。学生无一例外地表示:喜欢好玩的、有趣的,有一点难度、有一点挑战性的。也就是说,学生喜欢有趣且能引发思考的课堂,即“智”“趣”交融、“智”“趣”合一的课堂。所以,教师要把“智趣”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品尝到智趣性强的学科知识,进而提升学科素养及相关能力。

把学习的“智趣”还给学生,不只是给学生说说儿歌、讲讲故事、看看动画、做做游戏,调动一下学习的积极性。激趣是为促智,智多则趣更浓。要让学生由感官满足的浅层“兴趣”,上升到理性思考的深层“智趣”。

如把学习数学的“智趣”还给学生,至少包含这三层意思:一是数学学科本身是充满智趣的,要用数学的奇、数学的妙、数学的理、数学的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本身发生兴趣。二是思考解答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题的过程是趣味无穷的。让学生的思维体验到由“阻”到“通”后的那种,享受数学思考的理趣。三是数学与人类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也是趣味横生的。正如孔子所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能经常在生活实践中得到应用与完善,体现学习的价值,这才是令人愉悦的事!

把学习的“智趣”还给学生,让“智趣”在课堂里飞扬,教师要努力让每天的课堂里有欢快开心的笑声,热情洋溢的掌声,畅所欲言的论辩声,瞪大双眼的惊叹声,思维生长的拔节声。课堂里洋溢着情趣,充盈着理趣,情趣与理趣相互交融,有效与有趣和谐共振,深刻与生动相得益彰。

把学习的“智趣”还给学生,让学生永葆好奇心和求知欲,有高低不同的三个层次:一是有“入乎其内”的兴趣,愿意学这一学科;二是有“沉乎之中”的情趣,喜欢上这一学科;三是有“出乎其外”的智趣,迷恋上这一学科。

把学习的“智趣”还给学生,教师要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不讨厌自己所教的学科,大部分学生喜欢上自己所教的学科,有尽可能多的学生迷恋上自己所教的学科。学习,不是因为要考试,而是因为内心需求、内心喜好,心向往之。让学习成为学生终身乐此不疲的一项喜好。

篇(5)

[关键词]传统文化育人;高中数学教学;渗透

高中数学学科的综合性较强,且包含丰富的知识内容,所以学习数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利用一些隐形教材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精神。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育人理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优秀学习习惯,而且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综合素养。在教学时,教师要寻找高中数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让两者有效结合,这样才能发挥出传统文化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一、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具备渗透传统文化的能力

对于高中生而言,学习数学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科学素质,而且可以提高文化素质。数学教学的本质是育人,因为数学学科是育人的载体之一。目前因为我国教育的特点,有的人认为学科的学习是在为高考而开展的,这样的发展与教育的初衷不符,也与教书育人的目的不符。因此,我国在不断改革教育体制。在新课改的基础上,学习数学不仅是为了收获知识,而且是为了可以让学生具备数学精神与掌握学习方法,加强学生思维与品质的锻炼,从而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数学学科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在课堂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体会数学文化,而且要引发学生的共鸣,在数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将数学学科的价值真正体现出来。数学知识是每个人都必须学习的内容,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将传统文化与数学知识有效结合,并进行其应用价值的探索与研究。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方法

1.收集与数学传统文化有关的资料

在学习数学时,学生会逐渐发现,大多数学知识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函数“一词由清朝著名数学家李善兰翻译,在我国古代“函”与“含”的意思相同,都可代表“包含”。李善兰认为凡式中含有天,为天之函数,古人会用天、地、人、物这四个字来代表四种不一样的变化,而此定义代表了“只要公式里包含变量x,那么该式子就是x的函数”。因此函数也代表了公式中包含变量。对数学传统文化相关资料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而传统文化的融入,还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有效激起学生的探索欲。

2.从多学科中体现传统文化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学习数学知识时,解题思想已成为转化思想,之所以会有这种说法,与汉代的公孙弘有着密切的关系。面对汉武帝的问询和汲黯的责备时,公孙弘不但不辩解,还大力赞扬责备自己的人,此举让公孙弘得到“宰相肚中能撑船”的美名,这直接体现了数学思维中的转化思维。数学思维方法与中国古代军事书籍《孙子兵法》相关,部分数学公式或思想与《孙子兵法》中的内容理念一致。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数学知识与我国古诗词的原理相通,因此,教师教学时可以将数学知识与语文知识相结合,在多门学科中融入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从多个环节入手从多个环节入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高中数学课中渗透传统文化时,教师可以采用南宁三中黄河清老师提出的问题导学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从新课引入、概念形成、应用探究、思维育人、史料育人、审美育人、文化育人与目标育人等环节入手。新课引入环节是一节课的基础,在这个环节中,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然后引导学生形成对应的概念,这个环节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应用探究环节可以引导学生注重学习数学思想方法;思维育人可以在形成学生思维理念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史料育人是在教材中充分挖掘丰富的史料内容与育人价值,加强教学与德育的紧密联系;审美育人则是加强学生对美的追求、欣赏与喜爱,从而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文化育人是让学生深刻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在提高自身数学文化素养的同时,培养爱国情怀与民族自信;目标育人则是以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求真思想为目标的,促使其自由探讨、发现规律、尊重事实。传统文化从多方面渗透到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以培养学生的求真思想与科学态度为最终目标,鼓励其自由探讨、发现规律、尊重事实,从而将其培养成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三、传统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1.引导学生认识数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地位

在教学数学时,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在此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对学生展开相应的学习目的性与理想性教育,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学习数学的作用和意义有更深入的了解,以此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培养学生的求证意识

学习数学必须严谨、真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猜想、实践、操作与求证的过程中,领悟数学本质,培养求证意识。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勇敢表达想法的良好习惯,从而提升学生学会批判、追求严谨的良好素养。

3.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数学家和科学家若是没有坚强的毅力,没有咬住困难不放的决心,就无法成功。所以,科学家都有坚定不移的精神,他们在面对挫折的时候,都需要巨大的勇气。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以勇往直前的精神去攻克一切难题。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应该在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同时,融入我国传统文化知识,这项任务不是短期之内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师日积月累的坚持。数学作为高中必修的重要学科之一,教师更加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理念中,在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下,帮助学生得到发展,在激发学生探索欲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善自我,从而成为对国家有益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姜丙黄.传统数学文化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J].中学数学研究,2019(10):4-6.

篇(6)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课程体系;小学数学教师

“核心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数学学科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核心课程,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有重大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是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因此,提高数学教师自身的素质是深化课改的重要工作。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师的课程进行分析,根据国际上先进的课程特点,对确立教师课程体系提出了建议。

一、我国小学数学教师课程存在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对数学的法则、方法、程序进行正确的解释。纵观我国各师范学院的小学专业课程发现,普遍对小学数学课程的设置缺乏标准,课程设置具有随意性:或是使用高等数学的课程安排,让学生学习难度高但和小学数学教育关联弱的《高等代数》《数学分析》等课程;或是开设综合大学开设的着重于工科或经济的数学课程。据调查两所省属大学对师范生开设的数学类教育课程发现,这两所学校开设的课程差别非常大。由此可以得出,数学教育的课程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依据,使小学数学教育专业课程在选择时产生凭经验、图方便的随意现象,导致本科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小学数学教育素养无法满足小学数学教育的需要。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实践类课程教学不完善。关于“如何教”的教学实践是一名小学教师必备的能力,不仅和教学内容息息相关,更能体现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因此,实习等教育实践类课程是教师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能够提高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其教育信念。但从实际上来看,许多高校对此的重视还不够,对实践课程的安排不合理,实践过程中缺乏指导。甚至有部分学校采用分散的实习方法,让学生自行寻找实习单位,导致部分学生敷衍实习。缺少小学数学课堂的体验经历,必定会影响对教育理论的实践反思。

二、国际上小学数学课程设置的特点

小学数学教育课程体系的质量直接影响将来小学数学的教师素质,也会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影响。欧美发达国家很早以前就认识到了培养小学教师的重要性,将对教师的教育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核心,甚至早在二战的时候就已将培养小学教师纳入高等教育中。因此,这些国家的小学教师课程体系建设的特点可以成为我国确立小学教师课程体系的重要参考。在2008年,美国教师委员会做出一次重要报告,报告内容显示,美国的小学数学教师培养课程体系缺乏统一标准,各教育学院间差异很大,和我国目前的情况很相似。为此,美国收集了全美77所教育院校的教育课程、大纲,进行了两年的认真研究,制定了统一的标准。同时提出,和小学数学教育相关的课程,才有助于教师在职前学到需要的知识。纽约城市大学强调基础性与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另外,英国在1982年《学校中的新老师》报告之后,建议大学和中小学进行合作教育,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新加坡等国家也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三、确立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的建议

根据我国在小学数学教育课程上存在的随意性问题,建立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可以组织教研人员、数学家、一线小学数学教师等各方力量,以核心素养为框架,结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和知识理论,整理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的有关标准,制定适合我国小学数学教师的培养标准,给各师范院校开设小学数学教育课程提供方向和依据。小学数学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一直受到其他高级数学教育课程的影响,对数学学科的知识考虑很多,设置了许多和小学数学关联较小的课程,忽视了小学数学教育的实际需求。因此,在建立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时,要注重加强和小学数学课程之间的关联。高等数学等课程反映了现代数学的发展,有利于职前小学数学教师的理解,能够开阔职前教师的视野,有利于开展数学教育工作。因此,要根据课程标准分析数学课程,将高数学科和小学数学有机结合。建立教师的课程体系,培养优秀的数学教师,只通过传授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使职前教师通过实践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将实践课程和教学课程结合,让师范生在学习知识理论之后,进入小学课堂,亲身观察或实践,有助于帮助其掌握教学程序和基本策略。

四、结语

我国小学数学教师课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全面推进深化课改工作,就必须要建立好小学数学教师的课程体系。借鉴国外先进的小学数学课程具备的标准统一、重视基础和实用性、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制定统一的体系标准,注重加强和小学数学课程之间的关联,将实践课程和教学课程结合这几点建议。希望本文的论述对确立适合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教师课程体系,推进课程改革带来些许积极影响。

作者:管云霞 单位: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镇沃皮小学

参考文献:

[1]李星云.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建——基于PISA2012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6(5):72-78.

[2]张莹莹,朱丽,吴晓璐.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9):103-104.

[3]曹培英.从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育人价值看数学基本思想[J].课程.教材.教法,2015(9):40-43+48.

[4]孙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2016(41):73-74.

篇(7)

关键词: 学生信息素养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素养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信息时代,信息素养作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存的必备素质之一。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信息素养教育,应立足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1.实施信息教学,培养数学信息素养

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数学素养的人才。数学素养是一个广泛的具有时代内涵的概念,它包括逻辑思维、常规方法(符号系统)和数学应用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数学素养的三个方面本质是一个整体,这三个方面是否具有联系是判别数学教与学的重要标准。而在它们之间,信息成为合理有效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信息的提取、优化与创造无疑凸显能动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高效的教学策略和行为与信息存取技能结合起来,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学生数学素养的实质是数学思维,学生的思维过程对于数学教学有重要意义。数学教学应该是一个思维的活动,而不是一个程序操练的过程。课堂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主渠道,教师应抓住学生信息“收集与预存、传递与交流、运用与创造”的流程主线,设计教学环节:预习铺垫、问题探究、应用反馈,实践评价,实施全程式信息教学,以信息的流动带动思维的拓展,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形成数学素养。

2.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获取信息

数学教育技术对数学的教与学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资源,而采用整合方式,即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数学教学中,提供了教师与学生共享的教学情景,使教师与学生能以学习共同体的身份协同合作解决问题,也使教师在情景中的“支架”作用得以充分显示,引导学生架起“学校知识”与“真实世界”的桥梁,让学生在充分体验并达到知识信息的内化和素养能力的提高。

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可以有效地深化数学教学。教师利用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表达媒体化,图文并茂、丰富多彩、动感十足的知识表现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同时产生多种感官综合刺激,增加信息获取的数量,延长知识记忆维持时间,掌握更多知识;同时在协作中促成信息交流、优化提取,在集思广益中深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合作团体精神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利用数学教育技术,可以产生交互式学习,促成师生双向交流,实现教师真正的因材施教,同时可以通过情景来提高学习的真实性,并形成赖于情景的知识与技能的远迁移。

3.淡化章节学科体系,适度加强信息跨域整合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学生们常常在一段时间内学习一个概念或技巧,并且知识往往仅限于学科内整合,以“学校课程”的大视野关注本学科的教学,应淡化章节、学科体系,加强知识的跨域整合,为学生提供数学知识与数学知识之间,以及数学与其他学科相联结的机会,促成信息跨域交流、互动、横纵联系。具体可进行如下操作。

3.1把握知识网络交叉融合点,适度纵横联结扩展。

数学本身就是网状化的结构,其中蕴含丰富思想如函数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归纳思想、极限思想等。在知识交叉点尤其各种思想的融合交汇处,教师若善于借机发散拓展或聚合引导,培养学生信息调控、优化处理能力,一定事半功倍,卓有成效。另外,数学源自于现实,它与实践性较强的其它学科尤其物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可以在知识的“延伸点”或“生长点”开拓领域,跨学科应用,使数学学科的学习建立在超学科的、综合性的学习基础之上,又反过来服务于综合性的学习,服务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素养的形成。

3.2挖掘隐藏课程,延伸信息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