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17:07:2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育的基本原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教师继续教育;发展阶段;个体特征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大体上可分为职前养成教育和职后继续教育两个阶段。由于职前的师范教育年限不长,所学的理论知识较多,而教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职业,再加上我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师学历参差不齐,教师专业水平差异较大。因此,教师教育不仅应重视职前的养成教育,职后的继续教育显得更加重要。教师教育是在终生教育思想指导下提出的一个概念,它不仅是基础教育师资来源和质量的重要保证,其本身也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类历史上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学记)到现代中外各种版本的(教育学)、(教育原理),都在力求揭示教育的规律和原理―o作为教师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教师继续教育属于教育的一种类型,不同的是教师继续教育既要受教师个体的发展规律的影响,也会受制于教师职业发展的规律,但是教师继续教育必定也会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和原理。将教育的一些规律和原理运用于教师继续教育,对改善教师培训的现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或许会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教师继续教育应切实把握“现实水准”与“当为水准”之间的差距
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是制约教育的两个基本规律。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来说,也要遵循教师职业发展规律和教师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师工作是一个复杂的领域。国外的研究人员发现,教师每小时作出与工作有关的重大决定为30个,师生互动每天达1500次(在一个有20―40名学生的班级中)。根据这一事实,有人认为教师遇到复杂情况的几率比医生要高很多。教师职业实际上“像在其它专业领域中一样至关紧要、困难重重而且颇具挑战性”。因此,教师要达到专业的水平需要长期的努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渐进过程。如同“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一样,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应适合教师现有的发展水平,使教师在既有的水平上不断提高,循序渐进,一步步接近专业的标准,不能急功近利,强求他们“一次完成”。
那么。如何确定教师现有发展水平上的要求呢?广为人知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儿童可能完成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维果茨基说:如果儿童在最近发展区接受新的学习,其发展会更有成果。四日本学者青井和夫也指出,当“现实水准”与“当为水准”之间的差距过小,“当为”几乎都得以实现的时候,便会产生“无意义感”;而当差距过大,以我们的努力无论如何也无法填补的时候,那么我们必将会感受“无力感”。所以,应该努力使它们之间的差距达到既大于感觉到无意义又小于感觉无力的程度。所有这些都提醒我们在制定教师继续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时,一定要把握好“度”,对教师的要求必须是教师经过努力可能达到的目标,过高或过低的要求都不利于教师有效的发展。要求过低,会影响教师学习的积极性;要求过高,会使教师产生“无力感”,甚至形成职业倦怠。一位基层幼儿教师的内心思辨应引起我们的警觉: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我眼花缭乱;面对各路专家的真知灼见,我无所适从。我是疲于奔命,而非游刃有余。我参加各类必需的继续教育,专业培训,记载必需的书面资料,承担必需的课题研究、公开教学。我似乎掉进了一个漩涡。
教师的自我需要与内在发展需求是促进教师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假如我们的继续教育让教师感到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非自身能力发展的需要,教育的效果便可想而知了。
二、教师继续教育应力求实现“理解”与“应用”的统一
个体的发展既有连续性的一面,也有非连续性的一面。这种非连续性就表现为阶段性。对于人生阶段的划分古已有之,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和卢梭等,都提出过自己对人生阶段划分的主张,并强调在每一阶段实施特定的教育内容。直至今日,有关年龄特征的研究仍是把握教育规律不可缺少的内容。自美国学者傅乐1969年编制的著名的《教师关注问卷》揭开了教师发展理论研究的序幕以来,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也成为一个蓬勃的研究领域。而且大多数教师发展阶段论的共同特点是,它们均能完整地看待教师的发展历程,将职前师资培育与在职教师的发展联结起来,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并凸现了教师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专业表现水平、需求、心态、信念等。
研究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年龄特征,其目的是在教育工作中,便于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从而提高教育效果。而教师在不同的生涯发展阶段中,也具有“不同程度的知识、能力和教学技术;并有不同的需求、感受和态度;表现不同的行为和特质”。如果说各种教师发展阶段论的讨论可以为我们解决“理解上”的难点,那么,“应用上”的难点之一便是“对入职后处于不同的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是否应设计内容、方式上不同的培训方案”?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只有在“理解上”和“应用上”两方面共同发展,才可能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教师继续教育对应的是教师职后专业发展阶段,王秋绒将其分为新生期、平淡期、厌倦期等三个发展时期。
以下便以这三个时期为例,尝试说明如何解决“应用上”的难点。
1.新生期
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因为经过了实习阶段的摸索与适应,已较能适应现实环境,之前的师范教育使其掌握了较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初为人师的自豪感往往使他们对于教育工作充满信心与希望,他们的工作热情一般都很高,雄心勃勃想在教育领域有所作为。但新生期一般对工作抱有很高的期望,容易造成成就水准与本身知能差距之间的冲突。另外,各尔克(N.J.Cerke)的研究还认为教师具有被尊敬、被接受、被喜爱的社会需要。这些需要虽然可以从学生那边获得部分的满足,但是学生毕竟是不成熟的个体,他们还希望能为同事所接受,井从同事那里习得专业知能。可见,对于新生期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宜在于加强教师教学技能的习得与运用,引导他们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教学,使其能够有效处理学生的种种问题,获得成就感。同时充分发挥优秀的、经验丰富的教师示范作用。
2.平淡期
工作二、三年后,特别是二、三年都教同一年级同一科目的教师,对于学校政策及教材教法都逐渐熟悉,在这种情形下,教师觉得工作环境已不再有太大的挑战性,只要依例行事就可以了。这个阶段也是教师职业生涯的关键时期,它是一个“要么成功,要么破产”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时期。这时期,如果教师安于现状,固步不前,便很难有专业方面的进步;如果教师重新确定其专业目标,不断改进教学基本技能,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表现出积极进取的自信和愉悦。所以,此时继续教育的重点应在于如何引导教师主动寻求新知,增进教学的创造力及服务精神。
3.厌倦期
有一些教师经历了多年的教学生涯后,会产生一种奉献教育的内在化价值,乐于以教书为终身的事业。但大多数教师工作时间稍久之后,会因教学环境的种种因素,开始厌倦教学。或者因为社会变迁,教育改革,教材改变,很多新的知识、新的教育理念非任教已久的教师所能胜任,因而产生不胜负荷的倦怠感。这时教师已步人使教学僵化无生机的厌倦期。针对这种状态的教师不宜只进行单纯的新知识、新教育思想的输灌,还要重视教师教学态度的改善和专业精神的培养,以引发教师内在的教育动力,乐于教学。
必需指出的是,教师专业化“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历程,绝对无法用单纯的、单一因素的参考架构便能得到充分而周全的理解”。而且,对教师各个发展阶段也不能等同视之,还可以考虑是否应凸现其中的某一阶段。例如,有论者就非常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危机阶段”或“厌倦期”,也有学者强调对新任教师的教育。但以上认识起码可以作为我们继续前进的基点。
三、教师继续教育应妥善处理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个体特征之间的关系
不同个体的具体发展既受个体发展基本规律的制约,又纷呈差异与独特。进入教育过程的个体是一个非常具体的、生气勃勃的人,“他有他自己的历史,这个历史是不能和任何别人的历史混淆的。他有他自己的个性,这种个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被一个由许多因素组成的复合体所决定。当我们决定教育的最终目的、内容和方法时,我们又如何能够不考虑这一点呢”?因此,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教师专业发展虽然有其阶段性,但教师个人的特征在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同样也是非常具体的人,他有自己的社会背景(包括性别、年龄、专业教育、担任职务、工作年限等),有某方面突出的专业能力,也有特定的个性倾向。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应切实了解成员的性格、能力、教育水平、实践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培养出不同层次、具有不同专长的教师,这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被学术界热烈探讨的话题之一是教师专业标准。提倡将教师培养成“能干型实践者”有之;认为教师的反思探究能力很重要者有之;还有一片响亮的呼声,主张教师成为研究者。不可否认,上述这些能力对教师都很重要,但这些观点描述的都是理想的教师,而非实际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如果我们能够使每一位教师都具有上述三方面的能力,这当然是最完美的状况。然而事实却是,每一位教师都有不同的教育背景、能力专长和教学经验,可能有一些教师研究能力较强,而另外一些教师更适合从事本职教学工作。倘若硬要将后者培养成研究型教师,真是勉为其难了。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教师无须成为生产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批量产品,每一个教师都只能创造一个有自己特色的教育小花园。也许只有有千差万别的老师,才可能造就出个性丰富多彩的学生。可见,比较切合实际的做法可能还是要依据每个教师具体的个人特征,“施予个别化教育计划,以求因势利导之效”当然,根据教师个体特征而进行的教育和培训也不是没有,但此类培训涉及对象的范围和针对性还远远不够。
关键词:《基本原理》;调查;军队;学员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214-02
《基本原理》是军队院校规定必修的五门政治理论主干课程之一,主要向学生灌输最基本的理论、观点、方法,帮助学员确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为了加强《基本原理》课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授课的有效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对学员进行了《基本原理》课程基本情况调查。
《基本原理》课程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发出100份,收回100份。调查对象为三旅一队、二队各50名大学本科一年级初级指挥专业学员,年龄为17~20岁之间,调查时间为2009年6月3日。调查方式采用随机抽样的问卷式调查。
一、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共设计35题,由三部分内容构成。
第一方面,侧重了解学生目前的基本思想情况,使教学能够有的放矢;第二方面,主要调查学员对于《基本原理》课程的态度和看法以及教学相关情况;第三方面,调查学员对正在进行的科学发展观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员当前思想状况的调查,主要分两个部分
1.学员个人思想状况的调查。目前学员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学员在19题中给予这样的回答: A好好学习:37%;B多交朋友:16%;C谈恋爱:11%;D打工挣钱:3%;E发展自己的兴趣和能力:24%;F寻找信仰:1%;G发现人生的意义:3%;H没想过,随大流:5%。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学员认为目前最想做的事是好好学习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那么当理想与现实有差距时,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态度呢?为此我们设计了第18题:
你最认同下面那个观点:A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43% ;B但尽人事,各凭天命:11%;C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5%;D只要努力过,就应该坦然面对一切得失:41%;E人不为己,天诛地灭:0。由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学员在人生观上是积极的,乐观向上的。那么学员对时代对自身素质的要求有没有清醒的认识呢?据此我们设计了第13题:
你认为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A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3%;B具备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13%;C具有独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8%;D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26%。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学员既有着融入社会的强烈愿望,又有爱思考、不盲从和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2.学员与军校生活的契合度调查。接受调查的学员都是从地方考入军校的青年学生,他们满怀美好的憧憬来到军营,他们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适应军营生活,完成从老百姓到军人、从青年学生到军校学员的转变。入学半年来他们是不是很好地完成了角色的转换,适应了新生活呢?我们采用了对比加层层深入的调查方法。在22题的调查“你所期望的军校生活是怎样的?”中有81%的学员对未来生活充满了美好憧憬,认为军校生活会丰富多彩。在23题中我们又提出:如何评价你目前的军校生活呢?有36%的学员出现了心理落差,认为军校生活枯燥乏味,难以接受,但同时也有接近一半的学员认同目前的军校生活。这表明学员对军营生活还有一定程度的不适应。
(二)学员与《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调查。主要侧重在两个方面
1.学员对《基本原理》课程的态度及教学效果的调查。
那么学员对《基本原理》这门课抱着什么样的态度来学习的呢?有40%的学员表示要好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理论水平。从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学员对学习《基本原理》课程的态度基本上是端正的。因此,有10%的学员表示对《基本原理》的教材已经完整地读过一遍,有71%的学员部分阅读过,有11%的学员已经读过多遍。在学习《基本原理》课过程时,21%的学员表示有很想看看经典原著的愿望,57%的学员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看。
2.对《基本原理》的课堂教学情况的调查。在第31题中的调查“你认为《基本原理》课应该采取哪种教学方式?”中有59%的学员希望采取老师启发,学生讨论的教学方式,有9%的学员希望采取学生自学,老师解疑的自主学习方式。从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学员希望教学方式的革新,希望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在调查中也有将近半数的同学认为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效果一般,这说明我们应该进一步改进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方法。
(三)“科学发展观”教育调查
学员是如何看待在政治理论课上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呢?有63%的学员表示很有必要,并且认为学习《基本原理》这门课有助于自己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是支持和拥护在政治理论课上贯彻“科学发展观”教育的。
三、对策与思考
1.利用《基本原理》课程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从调查中我们看到,青年学员总体上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富有朝气的,但应该看到的是这种世界观、人生观是不成熟的、易变的。青年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并逐步确立的阶段,但大学骄子对生活的热情和憧憬经常会遭遇到成长中的困惑、烦恼和挫折,不成熟的阅历和心智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很容易发生扭曲和反复。所以加强青年学员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是为他们培根固本,顺利成长所必须的。《基本原理》课程是培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课程,所以我们应该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主阵地,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成功保驾护航。
2.进一步革新《基本原理》课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从教学对象的需要切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效果。一提起《基本原理》课,22%的学生抱着一种既然开了就应付着学的消极态度,究其原因这与我们传统的教学角度有重要的关系。传统的教学虽然也考虑到了教学对象的需要,但更多的是从社会的需要、军队和国家的需要的角度向学员讲授教学内容,似乎学员接受知识技术是自身的需要,而接受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则是党和国家、军队的需要,因而学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所以要学员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内心深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革新现行的课堂教学。
首先,必须转换教学思路。教师必须从学员的角度出发理解问题,阐述观点,做到眼中是学员、心里装学员、口里说学员,在与学员交流中形成心灵的撞击与融合,使学员的思想观念逐步与国家和军队的需求趋同,使学员的个人奋斗与军人集体奋斗相结合。
其次,要进行教学法的革新。正如调查所显示的,59%的学员希望采取教员启发,学员讨论的教学方式。对于学员这种主动学习的要求,教员应该给以积极地配合和提倡,尊重学员的心理需要,倾听学员对问题的想法,发现其闪光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要通过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增强多媒体教学效果,增加教员与学员课堂上的交流和互动,架起一座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桥梁,一座学员与教员心灵之间的桥梁,真正产生心理共鸣,观点共振,思维共享,影响共有。只有这样我们的《基本原理》课才能真正走出教材,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心灵。
3.在《基本原理》课程中进一步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的理论品质,体现了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和唯物史观思想,同时更是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我们认为,《基本原理》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方面的总体认识定位是:通过对基本理论的讲述,帮助学员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内蕴和理论渊源,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理解,使学员更好地去理解、掌握科学发展观,践行科学发展观。所以,青年学员学习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实践基础和精神实质是非常必要的。遗憾的是,我们的学员在这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在第10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的调查中仅有52%的学员给出了正确答案,这说明我们在下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大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MindManager 思维导图 基本原理概论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a)-0136-02
1 优秀的思维导图软件――MindMana
ger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Tony・Buzan)于20世纪60年明了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之间的关系用相互隶属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同时开启左右脑,能够以形象直观的图形展示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人们进行可视化的知识管理。
随着思维导图的普及,一系列思维导图制作软件应运而生。其中,尤以美国Mindjet公司开发的MindManager软件而备受欢迎。MindManager软件的最早版本是由Mindjet公司在1994年的,目前最新的版本MindManager 15.0.160是在2014年9月9日的。它能够支持英语、日语、德语、法语和汉语五种语言,并支持Windows、Mac、Web、Mobile(iPhone /iPad /Android)和On-premise等多个平台。因为有着直观、友好的用户界面和丰富的功能,这些优势使得MindManager软件在众多软件中脱颖而出。MindManager极大地简化了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使用户很方便地对他们的思维导图进行修改、保存、复制等操作,还能够更方便地与他人实现共享。随着当前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已经成为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成败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果掌握MindManager思维导图软件的使用技能,充分发挥该软件的优点,将其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去,必将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2 MindManager应用于“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可行性分析
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其他三门必修课程相比,“基本原理概论”课具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那就是它的系统性、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05方案的改革后,“基本原理概论”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整合而成。需要指出的是,“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这三个组成部分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拼接,而是彼此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性的。其中,哲学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结合在一起,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过程。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和目的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只有让大学生深刻理解这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讲清楚“基本原理概论”课中各概念之间、各原理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让大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内容的理论架构,深刻理解的精神实质和理论特征,才能充分彰显理论的巨大说服力量。因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基本原理的彻底性,就突出地体现在它的逻辑性之中。
在“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尽管很多教师已经采用了PowerPoint这个专门用于教学演示的幻灯片制作系统,但PowerPoint软件自身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本原理概论”课的知识结构以及各范畴之间逻辑关系的演绎。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不足:一是缺乏交互性。PowerPoint软件制作的幻灯片是按照线性的顺序播放的,尽管有插入超链法、动作设置法、动作按钮法三种创建超级链接的方法,但交互能力仍然太弱。二是不能凸显教学内容的知识架构。由于PowerPoint采用分页显示的演绎方式,容易形成零散知识点的堆积,不利于学生理解“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三是修改不便。PowerPoint软件一般在一张或几张幻灯片上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讲解。如果修改幻灯片,则需要对幻灯片上的大段文字进行处理,修改不便。
与PowerPoint软件相比,MindManager软件具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一是交互性良好。MindManager软件在绘制思维导图时,能从中心主题出发,向外发射依次递进形成各级子主题。利用MindManager软件的演示功能非常利于呈现逻辑结构关系比较复杂的内容,能够使听讲者很快就抓住所要学习的问题的提纲。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无论学生何时有新的观点,教师就能及时增减思维导图的内容并及时调整各级主题之间的逻辑关联。这样的交互性弥补了PowerPoint上下文联系不强,逻辑结构不突出的问题。二是与Microsoft Office无缝集成。MindManager软件能够快速将数据导入或导出到Microsoft Word,PowerPoint, Excel,Outlook,Project等各种格式,适应各种需要。由于MindManager软件能够直接导出PowerPoint,所以我们可以通过MindManager软件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来生成PowerPoint。这样一举两得,既获得了思维导图,也获得了幻灯片。三是修改便利。MindManager软件绘制思维导图时,已经提供了各种模板,教师可根据自己需求方向选择所需模板,同时还能进行个性化的模板设计。另外,由于MindManager思维导图软件只使用关键字,所以,当教师需要修改教学内容时,只需修改关键字和联系就可以快速变更思维导图内容。
3 Mindmanager在“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由于MindManager软件能够形象、直观地展现各级主题之间的关系,这样的优点使得它很好地向学生展现“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众多概念、命题、原理之间的内在逻辑。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善加利用,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大有裨益的。对于教师而言,MindManager软件的应用可以贯穿于“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反思的始终。在备课阶段,教师可运用IE 浏览器工具栏搜索所需要的优质备课资源,如基本原理概论精品课等教学资源网站,将他们收集到MindManager 中,自动生成RSS,帮助教师进行备课资料的管理。[2]同时,由于MindManager软件输出方式的多样性,在备课阶段只需运用它来进行教学准备,之后却能随时转换成Microsoft Word, PowerPoint,Excel,Outlook,Project等多种形式,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3]在课堂教学阶段,如果能够MindManager软件对“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课程内容进行提炼,形成关键概念组织成思维导图,以图表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将为学生展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比如,在讲到政治经济学原理部分,可借助于MindManager软件制作形象的图表,来展现“使用价值、价值、价值量、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等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运用MindManager软件制作形象的思维导图来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技能的运用等方面逐一进行教学反思,以分析和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优点及时巩固,缺点及时修正,以为下一次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在“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学习过程中,MindManager 软件对于学生而言,同样也具有重大的帮助。首先,MindManager软件帮助学生高效地记录和整理课程笔记,提高学习效率。[4]“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内容较多且信息量过大,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根据教师逻辑推演思维处于高度运转状态,稍有疏忽就会跟不上教学节奏,因此很难腾出时间来记录详细的笔记。而MindManager软件却能以知识要点的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这样就能极大地便利学生记录学习要点,提高学生记笔记的速度和质量,也为课后学生复习带来方便。其次,MindManager软件还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比如,在进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的教学过程中,使用MindManager软件将总的教学任务拆分为各子任务。可以把“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的内容分解为“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改革、科学技术”等方面,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然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之后,将各部分内容作为子任务布置给各学习小组。各小组根据本小组的任务,开展小组讨论,让每个成员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MindManager软件以“头脑风暴”的方式集思广益,绘制出思维导图呈现出本小组的观点。
4 结语
该文提出了MindManager这一可视化的思维导图软件在“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课运用优势。MindManager软件与PowerPoint相比,具有交互性良好、与Microsoft Office无缝集成和修改便利的特点。在“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MindManager软件,有利于教师在备课阶段管理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学内容中的各层级概念、命题、原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在课后有利于进行教学评价。同时,MindManager软件还能帮助学生高效记录笔记和进行协作学习。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2] 刘广.MindManager在教育技术课程理论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7(1):77-79,82.
关键词:重点目标;基本原理;整合重组
一、明确课时目标,突出重点目标
我们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似乎想把课程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等,在一节课中全部解决和体现,这样,一节课诸要点的教学不是蜻蜓点水,就是顾此失彼.其实,这些目标不必在一节课中全部体现.
我们在每节课教学前,对教材的体系与教材内容要深入钻研,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要仔细摸清,明确教学中哪些是重点目标,哪些是次要目标,必须有所侧重,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明确本章、节主要目标,体现其突出地位,这样,我们才能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例如,八年级“镶嵌问题”的教学,我们教师既要体现情感目标,又要体现“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目标.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耳目一新,好象各方面都体现了,然而,事后学生并没有感受到这一节教学的真正价值.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是目标定位不清,本节的教学应定位在“让学生体验度量法、尺规法作图的必要性和学会用度量法、尺规法作一些基本的图形,初步建立图形美的情感”.笔者认为教学可以如下设计,更能体现数学的根本.
1.要求学生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把一个圆二等分、四等分、六等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用度量法探究AOB的各个角的度数和各边的数量关系,学生可以通过度量、归纳、比较等,得到正AOB及OA=OB=AB、∠AOB=∠BAO=∠ABO=60..经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把圆等分的本质是把圆心角360°等分,为如何把圆六等分建立感性认识.
2.请学生尝试:直接用直尺和圆规把圆六等分.这样在学生原有的认识水平基础上更深地激发学生探索的动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到尺规作图的简洁性、方便性、必要性,情感的体验自然从中得到体会,而不需要教师去费口舌.学生在探究中去摸索作图过程,自然内化和调整自己的数学结构,体验图形美.
3.请学生把圆三等分,八等分,十二等分等,并画出三叶图和花瓣图,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掌握尺规作图和图量法.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图形美,激发他们去探索图形的生成,感受直尺、圆规、量角器等数学工具的巨大功能.本节中有关图形对称及对称图形的面积,并非主要目标,也不是本节所能全面解决的.
综上举例说明,在教学中,目标定位直接指导教师的备课和教学过程,突出主要目标的重点地位,并围绕主要目标开展教学,才能使课堂教学不脱离数学的根本,不脱离学生实际.
二、把握数学基本原理,明确其与方法、技能的辩证关系
在新课程下的数学教材中,虽然各章、节的生活化问题很多,知识点也很多,好似零散的珍珠,但这些零散珍珠有一条线串起来,形成了新课程下的数学体系或原理,教师必须在教学中理出这一条线——数学基本原理.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不会脱离本质,才不会海阔天空,同时做到收放自如.
七年级第一章“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其基本原理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空间感受能力”,因而,在教学中要通过一定的实物模型,让学生去观察、想象,感受现实生活中的空间,脱离这一原理,而让学生去记忆其中的规律,如面、线的关系,三视图画法规律等,那就扼杀了学生感受空间现实的思维能力,违背了数学教学的本质.
七年级第四章“解方程”,其基本原理是“等式的基本性质”,它贯穿在解方程的始终,是解方程的“魂”,而“移项法”、“去分母法”、 “系数化为1”只是由此推导出的“技巧”,而教师往往认为学生会解方程就可以了,因而,加大“技巧”的训练,反复强调注意事项,而忽视基本原理理解、感悟,这样基本原理会在学生的思想中被谈化,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最终导致学生认为解方程就是“去分母,移项”,留下的纯粹是一种技巧.我们要注意,基本原理是学生把握数学方法,形成数学技能的基石,忽视它们的教学,从长远来看,必将扼制学生的应用数学的能力.
三、适时适度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把多媒体技术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理解知识,形成技能提供一条有效途径.但是,传统的教学优势手段在现行教学中仍存在很大的教学价值,甚至在某些地方是无可替代的,多媒体教学在现阶段还是一种辅助功能.
课堂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要对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概念和拥有数学经验有帮助;要对学生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索,提升学习质量有帮助;要能给学生一个自己去发现知识、探索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实践机会.“多媒体”介入的“度”是什么?在何时介入?我们上课的教师应把握好.教师应在更有利于帮助学生知识形成的地方使用多媒体,如图形对称、平移、旋转等问题上用多媒体介入更直观、形象,更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整体理解等.
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求真务实,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关注学生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达成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进而达成每阶段的教学目标,结果达成每学年的教学目标,以致最后达成培养合格人才的最高目标.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苏科版7、8.
[2]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专 业
2011年10月22日上午
8:30-11:00
2011年10月22日下午
14:00-16:30
2011年10月23日上午
8:30-11:00
2011年10月23日下午
14:00-16:30
02010600金融(独立本科段) 0067财务管理学
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5678金融法 0076国际金融 0077金融市场学
4011银行管理学
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15英语(二)
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4630专业综合课考试 02011500经济学(独立本科段) 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143经济思想史
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142计量经济学 0048财政与金融
0138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15英语(二)
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2014700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本科段) 5037区域分析与规划 0076国际金融
5161区域经济政策 5162区域可持续发展 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5164现代策划学 02020200工商企业管理(独立本科段) 0067财务管理学
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154企业管理咨询
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15英语(二)
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2020400会计(独立本科段) 0162会计制度设计
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159高级财务会计
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15英语(二)
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
02022900物流管理(独立本科段) 3709基本原理概论
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5374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2028200采购与供应管理(独立本科段) 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3709基本原理概论
5374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5英语(二) 03010600法律(本科) 0230合同法
5678金融法
0227公司法
0257票据法
0262法律文书写作 0229证据法学
5680婚姻家庭法 0015英语(二)
0169房地产法
0228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
03030200行政管理学(独立本科段) 0067财务管理学
0320领导科学
0345秘书学概论 0319行政组织理论 0316西方政治制度
0321中国文化概论 0322中国行政史
0323西方行政学说史 04010200学前教育(独立本科段) 0401学前比较教育
0409美育基础 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0884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 0399学前游戏论 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088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04010700教育管理(独立本科段) 0454教育预测与规划
3709基本原理概论
0451教育经济学
0457学前教育管理
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 0449教育管理原理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31教学组织与设计
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04010800教育学(独立本科段) 0464中外教育简史
3709基本原理概论 0469教育学原理 0449教育管理原理
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5英语(二)
0431教学组织与设计
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04012500义务教育(独立本科段) 0464中外教育简史
3709基本原理概论
9291初中语文课程与教学
9294初中数学课程与教学
9297初中英语课程与教学 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9339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0015英语(二)
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04020200思想政治教育(独立本科段) 0033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T312政治学 0481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 0321中国文化概论
6413教师能力学 7082原著选读 04030200体育教育(独立本科段) 0495体育保健学
4555体育场地与设施 0497运动训练学
0499体育游戏 0496体育测量与评价
0501体育史 0503体育教育学
T503体育教学设计 05010500汉语言文学(本科) 0540外国文学史
3709基本原理概论 0815西方文论选读 0321中国文化概论
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5英语(二)
0541语言学概论
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05020100英语(本科段) 0600高级英语
3709基本原理概论 0830现代语言学
0837旅游英语选读 0833外语教学法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603英语写作 05030200广告学(独立本科段) 0639报纸广告学
3709基本原理概论
7676公益广告
0037美学
0641中外广告史 0637广告媒体分析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5英语(二)
0640平面广告设计
7680广告文化学 05040800音乐教育(独立本科段) 0733音乐分析与创作 6114和声学 6413教师能力学 0727中国传统音乐概论 05041000美术教育(独立本科段) 0746美育概论 0747美术教育学 6413教师能力学 7097云南民族美术概论 06010200历史教育(独立本科段) 0771中国现(当)代史专题
7083东南亚史 0773世界现(当)代史专题
7084云南历史 0774史学理论与方法
6413教师能力学 0766史学概论
0775历史教育学 07010200数学教育(独立本科段) 2018数学教育学 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2014微分几何
6413教师能力学 2015偏微分方程 07020200物理教育(独立本科段) 2035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7086当代物理学发展 2037原子核与粒子物理
6413教师能力学 2039物理教育学 07030200化学教育(独立本科段) 2049物理化学 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2053结构化学
6413教师能力学 2059化学教育学
6850分析化学 07040200生物教育(独立本科段) 2078生物统计学
2079生态学概论 2081进化生物学
7087植物资源学 2084组织胚胎学
6413教师能力学 2087分子生物学 07070200地理教育(独立本科段) 2099经济地理学导论
6449地理信息系统 2105地理教育学
6516区域经济学 2102遥感概论
6413教师能力学 7090计量地理学 08030700机电一体化工程(独立本科段) 2194工程经济 2240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015英语(二)
0420物理(工)
2241工业用微型计算机 08220800计算机信息管理(独立本科段) 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
2142数据结构导论
3709基本原理概论 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2384计算机原理
3173软件开发工具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4737C++程序设计 2382管理信息系统
4757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 2011年十月,我省自学考试开考的专业有:
大学本科:汉语言文学、英语、金融、会计、工商企业管理、机电一体化工程、行政管理、法律、经济学、教育学、教育管理、学前教育、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体育教育、物流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广告学、信息管理与服务(独立本科段)、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独立本科段)、建筑经济管理(独立本科段)、数字媒体艺术(独立本科段)、商务管理(独立本科段)、市场营销(独立本科段)、公共关系(独立本科段)、人力资源管理(独立本科段)、农学(独立本科段)、园林(独立本科段)、义务教育、采购与供应管理。
教师类本科:数学教育、美术教育、音乐教育、地理教育、历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生物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
关键词:互动式 教学方法 基本原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件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123―02
《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是(以下简称“原理课”课程)高校面向本科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四门必修课之一,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目标,同时,有助于大学生学会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学会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原理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从教材内容上来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一直以来,在原理课的教学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重以老师主讲为核心的单项注入式教学,轻师生双方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重老师“一言堂”,轻学生“群堂言”;重教师教学积极性,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知识的传授,轻教学实效的体现等。如果这些教学观念与方法、方式得不到改变的话,就会影响到原理课教学实效的提高。所以,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同时,对教师来,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笔者通过在多年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尝试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主要使用了互动式教学方法,并有一点粗浅体会,在此愿和大家共同探讨。
互动式教学法系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合适的教学选材,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拓展学生思维。培育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法不是单纯指某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广义上说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学生围绕教师思路,产生共鸣。相互影响的教学方法。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充分发挥教师自身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功能的前提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够实现情感沟通、知识对话和实践合作。这就要求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教与学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探讨,在彼此平等、坦诚的基础上,共同思考,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流,激发教学双方的积极性,达到共同解决问题的目的。互动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他真正做到“互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动”,彼此交替,双向输入。
一、基本原理课教学中实施互动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1、基本原理课程的特点要求实施互动式教学法。原理课是四门政治理论课中最基础的一门,它的突出特点就是高度的理论性和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它着重于运用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去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这就需要学生必须要学会运用理论思维方法。而传统的“独白”式被动教学强调灌输说教,课堂上缺少互动与多向交流,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学生主动的学习,导致学生很难理解高度抽象的理论,也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原理课在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锻炼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
2、基本原理课的教学现状要求实施互动式教学法。目前,大多数原理课的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之间缺少主动积极的交流。虽然教师课前准备较为充分,上课时理论阐述也很透彻明晰,还补充一些典型有趣的案例,但从实际的课堂效果来看,普遍存在着学生不认真听课的现象,课堂上能自始至终认真听的只是一部分学生,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或看其他专业书,或趴在座位上睡觉,或窃窃私语影响教师上课,还有个别学生基本不来上课。学生缺乏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很少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意见和看法;而老师在课堂上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回应,课堂气氛沉闷,授课情绪容易受到影响,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自然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从现代教学的要求出发,改革目前的单项式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进行交互作用和影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增强概论课的教学效果。
3、现代大学生的特点要求实施互动式教学法。我们现在面对的大学生是在信息开放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他们普遍具有思想活跃、知识广博、敢于创新的特点,他们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有很强的独立思考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希望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公正、平等的待遇,希望能够平等、通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对于我们在课堂上所讲授的理论观点,他们不会简单地一味地加以接受。有的大学生甚至会在课堂上直接提出不同意见,与教师评论。他们更加关心自己的能力培养、全面素质的提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所以更加关心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对自己成长、发展的影响。如果像以往学生只有正襟危坐地听课,不能打断老师的讲课思路。这就极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更谈不上达到教学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气氛,提供通畅的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的渠道,创造学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的教学形式,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这样就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总之,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关注自身发展,知识面广,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渴望平等的思想交流,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等等,这些都要求“原理”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创新教学方式。
二、互动式教学法在基本原理课教学中的实现形式
几年来,在马克思主又基本原理概论课概论的具体教学工作中,从转变教学理念与教育思想出发,遵循教育规律与课程教学特点,在深入研究与了解教育对象的基础上,同时与多媒体教学技术相结合,我们创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坚持在原理课中探索运用互动式教学法。我们的具体做法主要有这样几种:
1、问题教学法。属于探究式教学法的内容。它主张通过问题引导出教学内容,通过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提问让学生参与教学实现互动,通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问题教学法具有主动学习、寓教于乐、学以致用的特点。比如在讲授哲学中的时空观时,笔者就通过举例来提出问题:在物质的不同领域,时间和空间是否会发生变化?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并邀请部分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其他学生针对他们的回答进行讨论,教师通过对学生回答的点评来引导学生理解正确的时空观。这样,问题教学法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
学生思考问题、集体讨论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它使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平等交流,激励他们思考问题、争辩是非,促进了他们对理论的理解。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将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引入课堂教学环节,以实例的形式向学生提供若干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运用该方法时,在案例的选择上,要有典型性、新颖性、时代性和启发性的特点。比如讲到的形成过程。除了讲述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根源外,还要说明产生的个人主观条件,即“同时代的人当中,为什么只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这里笔者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以及青年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历程中对人生理想的思考、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及孜孜不倦地学习与实践,通过学生对这一案例的讨论、分析,可以使其更好的理解的产生条件,也能更深刻的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实质。还有在讲到“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时,笔者就选择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艰难历程,进行案例教学,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理解,在师生共同研究探讨中学习,引导学生掌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始终伴随着曲折性,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
3、讨论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是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则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思维探索活动,从而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探寻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教学包括设题、讨论、总结三个主要环节。课堂讨论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在讨论交流中可以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讨论内容应该是与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紧密相关、利于学生利用基本原理进行思考的重点、难点问题,有时也涉及学生比较关心的自身利益问题。讨论分专题式讨论、插问式讨论、答记者问式讨论和辩论式讨论等。在教学过程中,几种方法都不同程度的使用,如在讲“科技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时,笔者就事先告知学生计论题目:科技进步对人类发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让学生先分正方组和反方组在课外讨论,写出辩论稿,推选几名学生参加辩论。上课时再进行正式辩论,一名学生主持,抽出几名学生和老师当评委打分。每组辩手平均成绩按一定的百分比记入该组每个学生的成绩。这样,每住学生都很关注自己组选手的表现,都会积极参与收集资料、出谋划策。通过辩论、讨论和教师最后的评析,使学生对“科技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有机结合,根据学生、教学内容等不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同时,笔者运用了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便于进行课堂讨论或者案例分析,从而发挥出互动式教学方法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
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实行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效果分析
在基本原理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不懈的探索与实践,互动式教学方法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互动式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增强教学实效性。在原理课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使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达到师生互动,推动教学相长,创造了更多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较以前相比明显提高,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原理课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调控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经常领悟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助于增强教学实效性。
2、对学生来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有利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原理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不同形式的互动式教学法,改变了以往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一味地进行灌输和说教的情形,认识到学生是一个能动的、反恩的主体,给学生创造一个能够进行独立思考的教学形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一种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学习氛围。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思维,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理论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在思维中加深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互动式教学法由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是以学生为主体实现的,这有利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3、对教师来说,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科研素质。在原理课的教学中,因时因地因人采用不同形式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对教师也是一种挑战和压力,当然,教师在不断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也有多方面的收获。促进了教师对教学难点的理解研究扣把握;扩大了知识面,更多的了解和汲取各个学科的生动案例来丰富课堂教学;为课程建设积累了丰富资料等。所以,互动式教学方法的使用,要求教师必须基础知识扎实,同时要不断更新知识,扩充知识储备,拓展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素质。
对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同高校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一样,需要长期的坚持和不懈的探索与努力。面对不断变化的教学主体、教学环境等因素,需要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互动式教学方法是值得提倡和推广的教学方法之一,取得了一定的教学实效,但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我们教师继续努力,我们将继续探索、调整和完善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以求实现原理课的最终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贾爱贵.互动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文教资料,2010(6)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辩论赛;基本原理概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5-0009-03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理论体系,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1]。把辩论赛引入“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教学,有利于在新形势下,引导大学生进行思想文化的自我探索与争辩,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习乐园。
一、辩论赛在“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的适用性分析
“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系统地讲授了基本理论,使学生认识到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的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各种社会实际问题。“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是四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中理论性最强的一门课程,使用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内容庞大而深刻。按照程序化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纯理论的教学方法还会使部分中学时期学习过哲学原理的文科生感觉是在炒陈饭,从而丧失对此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堂中的一切困惑和失败绝大多数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2]。在多年传统的思想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是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重灌输,轻参与”是主要的课堂教学方法;“重知识,轻能力”是主要的课堂教学现状。针对此种情景,将辩论赛引入原理课程教学中,实现从教师主导型向学生积极参与型转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性和互动性的学习探索,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在“基本原理概论”课中进行“辩论赛”,首先,切合了新形势下的青年大学生个性张扬、乐于表现的特性,使他们在课堂辩论赛中亲身体会到学习基本原理的好处,胜于教师一切苦口婆心的说教与灌输。其次,以辩论赛的形式促进了学生理论的学习。原理课程因为理论性较强,很多学生课后就把教材一扔,基本不想看。而现在为了辩论赛的需要,很多学生会认真研读理论,并自己上网或到图书馆搜集各种案例资料,自觉提升了学习原理的积极性。
二、辩论赛在“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将辩论赛运用到原理课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辩论、研讨,使多种思想观点互相激荡、多元信息互动交流,让学生自主学会运用的立场、观点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构架起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然而组织课堂辩论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从课前的动员与准备到课堂辩论的具体实施,以及课后的总结与点评,需要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精心组织。
(一)课前的动员与准备
学生积极参与型教学方案要体现学生参与的广泛性,调动绝大多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学生积极参与、自我提升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因此,教师必须在平等、友好、民主的氛围下进行课前动员与准备,不要让辩论赛变成少数人的游戏,多数学生沦为看客。
1.辩题的选择。辩题的选择至关重要。一是辩题具有时代性。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永葆青春与活力,就是与时俱进,不断用发展的指导新的实践。辩论赛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研究并回答时代面临的社会问题,让学生学会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社会现实问题。二是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辩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最好让学生自己选择辩论题目。一般让每个班级结合所学的原理,精选几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辩题进行提交。教师经过筛选后,在全班进行投票,根据票数的高低来最终确定辩论赛的辩题。这样就能吸引全体学生的兴趣度,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感。三是具有哲理性。“真理愈辩愈明”。既然是在“基本原理概论”课堂上进行辩论赛,那么辩论的题目应该具有哲理性,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原理的兴趣。
举个实例,在教学中讲完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之后,学生学习了唯物辩证法,学习热情高涨,趁热打铁,我们开始在班级中组织辩论赛。在班级中征选辩论赛题目时,大家结合社会现实提出了许多富有时代意义的题目。当时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非常火爆,很多大学生特别喜欢看,也容易受到节目中一些观点的影响。节目中女嘉宾的观点“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大家建议可以以“你是愿意坐在宝马车里哭,还是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为辩题,对这一问题进行观点对决。教师通过分析和提炼,建议以此为出发点广泛引申,将辩论题目修订为“物质财富比精神财富更重要,还是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更重要”。此辩题具有时代气息,大学生身处其中,有话可说,有理可辨,学生辩论非常激烈。
2.辩论队的选拔。辩论赛精彩不精彩,就看辩论队伍的准备充分不充分。因此,辩论队伍的选拔非常重要。首先,教师要善于从全班学生中选择一批思维能力强、演讲口才好、反应能力快的学生担任辩手,以增强辩论的对抗性与精彩度。目前我们在课堂中一般采用四对四的北京辩论赛模式。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大部分采用四个小班组成的大课堂教学,教师在各班学习委员的协助下,采取学生自愿报名与班级选拔相结合的方式,每班选择4个学生担任辩论赛的一辩、二辩、三辩与四辩。其次,为了加强学生在课堂的参与性与主动性,辩论赛的主持、点评嘉宾以及评委、计时员、统分员全部由学生自己担任。因此,除了四名辩手之外,教师还可要求每班选拔一名主持人、一名点评嘉宾、两名评委、一名计时员、一名统分员全程参与辩论赛的主持与评分工作。再次,为了提升课堂辩论赛参与的广泛性,教师要求没有亲自参赛的学生都要参与本班辩论赛的准备,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同时在辩论赛的最后阶段增设观众提问环节,班上任何一名学生可以对正反方辩手提问与辩驳,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站在不同立场或从不同角度就同一观点进行论辩。所有人员全部确定好之后,教师组织辩论队伍进行正反方抽签确定辩题,并对其进行辩论赛基本规则与技巧的培训,在课后随时就学生的疑问进行答复与指导,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二)课堂辩论的实施
确定好辩题、选拔完辩论队伍之后,根据学生的基础,经过1―2周的培训与准备,资料基本收集完备,辩论规则基本熟练,辩论团队之间基本也配合融洽,教师就可以进行课堂辩论的具体实施。
1.课堂时间安排。大学课时安排一般为每个学时45分钟,一次课2学时。四个小班为四支辩论队伍,分成正反方,两节小课进行两次辩论赛。按照四对四的北京辩论赛模式,经过立论陈词(正反方各2分30秒)、攻辩阶段(正反方各3分钟)、自由辩论阶段(正反方各4分钟)和总结陈词阶段(正反方各3分钟)等四个比赛环节后,加上中间的主持串词,正式比赛时间大概需要30分钟。剩下的15分钟,可以用来进行观众自由提问,点评嘉宾就比赛情况进行点评,评委代表宣布最佳辩手及获胜的队伍,教师进行总结等。
2.课堂辩论过程的控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积极参与型教学方案中,教师不再是说教的主体,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角。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对课堂不闻不问、不管不顾,相反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对整个课堂进行引领与提升。教师要注意控制好主题和节奏:当辩论偏题时,教师需要进行纠正与引导;当冷场时,教师需要进行适时点拨与诱导;当气氛过于热烈时,教师需要适度提醒与警示;当遇到突发状况时,教师要及时处理与化解。在课堂辩论中,教师作为整个课堂的总导演,需要扮演多种角色,全盘掌控整个辩论过程,努力营造一个平等、向上、活跃的学习氛围,逐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的高峰。
(三)课后的总结与点评
比赛结束之后,许多学生意犹未尽,学习的热情高涨,求知的欲望强烈,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进行总结与点评,赞扬辩论过程中的优点与亮点,指出辩论中存在的问题与错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与人生方向。
1.教师点评。学生的努力与付出,教师需要及时鼓励与引导,才能收到持续不断的效果。首先,在辩论赛中表现较好的学生与准备非常充分的班级需要得到教师的肯定。因此,在辩论赛中评选出来的最佳辩手以及获胜的班级等,教师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将给予分数奖励。另外根据辩论赛中出现的各种闪光点,设立优秀组织奖、最佳观众提问奖、最佳创意奖等等专门用于激励学生来参与此类教学互动。其次,对辩论赛过程中双方学生的发言内容进行全面的剖析。一般表演型辩论赛主要关注辩论语言的丰富性,以及辩论技巧的灵活运用。而“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的辩论赛应更关注辩论的思维逻辑性,以及辩论内容背后的理论支撑。在辩论赛中,学生的思维碰撞、观点交锋,会出现很多思维亮点,加深了学生对基本原理的掌握与运用,教师要一一点出,加以赞扬,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而对于在临时应变中出现的一些明显错误的逻辑,以及偏离主题的发言,教师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帮助学生探求科学的解决方法,提供全面的理论知识,感悟原理的无穷魅力。
2.学生互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最好评价者[3]。因此,辩论赛结束后,教师会组织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评价。首先,教师采用自由发言的形式,邀请学生上台对辩论赛的组织、辩论的过程、辩手的表现以及评委的评分等环节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倾听每个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出的声音,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完善课堂辩论赛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不足。其次,教师要求每位学生在课后写一份关于“基本原理概论”课“辩论赛”的心得体会,以此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洞察学生的内心需求,认真吸纳每个学生提出的观点,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以深层次地进行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在教师的经验总结与学生的多方反馈中,不断进行改进,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
三、辩论赛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有利于形成交流型课堂文化
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具有不轻易接受别人的观点,希望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得出结论的特点,不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灌输式教育方式具有逆反情绪。整个学期都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一言堂”与“独角戏”的说教式教学很容易形成沉闷的课堂氛围[4]。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引入辩论赛,教师结合基本原理理论,结合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组织学生形成团队进行争辩、探讨、研究,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渠道,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表达能力等。在辩论赛准备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思想交流增多了,有利于形成交流型课堂文化,在大家都敞开心扉的情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面育人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二)有利于形成学习型组织氛围
理论,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说,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因此,理论博大精深,值得每一个学生终身去学习与研究。然而,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纯理论学习过于枯燥,在死记硬背各种原理与条条框框中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就是组织和个人通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等五项基本修炼汇集在一起的整体[5]。在课堂中引入辩论赛,有利于这种学习型组织氛围的培育。开展辩论赛之后,学生们必须自建团队,团队成员一起课后主动收集资料,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与研究,寻找理论依据,建立逻辑框架。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关文献,进行模拟辩论演练。这样就促使学生从“被动型学习”到“主动型学习”进行转变,从“以书本为中心的学习”到“以探究为中心的学习”的进一步升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精神。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般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方式都是以期末考试的分数来评定。然而在现实中不可能用考试分数的多少来判断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许多学生考前突击一周,考试完后教材一扔,只求不要挂科就行,思想政治理论课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对个人人文精神的培育、思想道德的提升、思维能力的提高,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而在辩论赛的过程中,如果要说服对方,就必须建立一个合理的逻辑结构,然后不断用各种原理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在这种情景下,学生的大脑就会积极地去探究理论,形成一定的知识储备。同时为了在辩论赛中表现优秀,获得胜利,学生还将更加关心时事政治,学会分析社会现实中的热点与焦点,捕捉当代社会的各种思潮,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联系实际,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理论思维水平,使学生在竞争与对抗的辩论中锻炼自我、完善自我、辨别是非,洞彻真理的要义,汲取原理的精华,开展科学的研究与理论探索。
参与文献:
[1]编写组.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13:2.
[2]曾毅红.主题性参与互动式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应用探索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5).
[3]黄建红,廖鑫涛.基于学生积极参与型的高校课堂环境
建设探究[J].文史博览,2014,(5).
[4]黄建红,陈若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位一体”教学
模式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