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审计技术和方法

审计技术和方法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6:4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审计技术和方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审计技术和方法

篇(1)

「关键词 政府环境审计 现状 发展趋势 技术

当环境问题真正开始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时,学术界和政府部门都做出了反应。在政府方面,不仅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并且环境保护正日益成为各政府部门共同关注的焦点,很多过去被认为与环境保护关系不大的部门正在逐渐承担起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职能。在学术界,为了回答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心和对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而出现了一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环境经济学,已产生了广泛的,其在、审计学上的促进了这些传统学科对环境问题的考虑。政府部门在环境保护上职能的加强与环境保护领域理论的发展,促成了政府环境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政府环境审计的产生和定义

目前,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环境保护工作在具有广泛的性:政府在创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中,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将环境保护贯穿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及政府各部门中;大量的生产、生活活动都参与到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活动中。

(一)政府环境审计的产生

审计机关作为综合性经济监督部门,应该并且能够参与到环境保护这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中去,是因为政府环境审计作用的不可替代性和产生条件的成熟。

1 政府环境审计作用的不可替代性

自审计机关成立以后产生并发展了多项政府专项审计,政府环境审计只有具备了其他专项审计没有的功能,才有产生的必要;又因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是促进环境保护的当然部门,政府环境审计还必须发挥这些部门所没有的作用,才能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具有独立地位而不是这些部门工作的重复。

(1)促进环境保护资金的有效使用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国环境保护工作日益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逐年增加。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预计“十五”期间全国环境保护投资共需7000亿元,约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 3%,比“八五”、“九五”有较大提高(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尽管环境保护投资的绝对数和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数都在逐年增加,但与严峻的环境形势和艰巨的环保任务相比,环保投资仍然是紧张的。这些环保投资大都用于解决紧迫的环境问题、开发关系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项目上,必须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项目运行的有效性。

虽然负责主管环境保护的政府部门,如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林业局等,是监督环保资金使用和效率的主要部门,但仅有这一层面的工作还是不够的。除资金的管理者和使用者外,还应该有独立的第三方对环保资金的有效使用进行监督。审计监督是经济社会评价资金使用、促进资金管理者和使用者行为的合规、实现资金效益优化的主要方式,在环保资金方面政府审计能够发挥这些职能。而由于环境保护主要是由政府承担的社会公益事业,政府投资占相当大比例,对这些资金的审计主要由政府审计部门承担。

审计机关对环境保护资金的监督检查,为实现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的客观评价,就必须突出对环境因素的考虑,这正是环境保护资金审计不同于其他资金审计的地方,也正体现了政府环境审计在环境保护资金的监督检查上的不可替代性。

(2)促进政府环境政策的落实和完善

政府强化环境保护的措施、行动是通过一系列的环境政策、法规体现的。一方面,环境政策、法规的执行情况直接影响着环境保护的效果,首先必须确保环保政策的执行,审计通过对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运用审计的监督处理予以纠正,促进环境政策的落实。另一方面,在我国,部分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已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改革、完善这些管理制度势在必行。环境政策,尤其是环境经济政策的改革需要政策制定和执行部门之外的其他政府部门公允地提供分析资料,尤其是定量分析,政府环境审计可以完成这项工作。此外,目前我国政府的一些环境政策首先是以试点的方式在部分地区实施的,对这些试点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同样需要审计机关以独立的身份提供分析材料及建议。

2 政府环境审计产生条件的成熟

我国的政府环境审计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从实践看,也具备了开展的条件。

(1)初步建成了政府环境审计的依据

关于环境审计的法律依据,有一个认识的过程。一方面,虽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海洋、大气等专项环境保护法规中,都规定“政府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环境保护资金能够合规使用,不被非环境保护项目挤占、挪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也规定“审计机关对政府部门管理的和社会团体受政府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以及其他有关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对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但由于这些规定没有直接将审计与环境保护或环境保护资金联系起来,所以过去很少也很难理解环境审计的法律依据。随着国际环境审计的兴起与发展,我国审计机关逐渐加深了对上述法律依据的理解,为开展环境审计找到了法律依据。另一方面,政府其他部门也逐渐认识到了环境审计的作用,在一些新近出台的法规中,对环境审计有了直接的规定,为环境审计提供了更直接的法律依据,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第三十七条就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机关,应当依法对防沙治沙资金使用情况实施监督”。

(2)审计机关内设立环境审计部门使政府环境审计有了组织保障。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的一个表现就是在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中,国务院在批准审计署的机构改革方案中强化了环境审计的职能,审计署据此设立了有关环境审计的机构———农业与资源保护审计司,审计署18个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的审计机关也分别设立了从事环境审计的机构。

(二)政府环境审计的定义

环境审计最初是为降低环境风险而自发开展的内部审计,后来一些国家的审计机关逐渐参与其中,直至1992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成立了环境审计委员会,鼓励各国最高审计机关“关注环境问题”,政府环境审计得以迅速发展。目前,对环境审计的定义尚未有统一定论,参照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提出的定义框架,我们将政府环境审计界定为“为促进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由审计机关对政府和(或)企事业单位等被审计单位的环境管理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所进行的监督、评价和鉴证等工作”。

上述定义中界定的政府环境审计关注环境管理和有关的经济活动,实质是国家环境保护工作,所以,在探索环境审计时,首先需明确环境保护的范围。环境保护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环境保护指污染防治和生态恢复与建设等,广义的环境保护则在狭义环境保护基础上涵盖了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人口等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提出“全国实行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方针”,这说明我国目前环境保护的范围与狭义环境保护的范围是相符的,其他与资源、人口等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工作则分属于其他工作之中。与此相适应,目前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范围是与狭义的环境保护范围一致的,即设定为污染防治审计和生态建设审计。

定义将政府环境审计目标的界定为“为促进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该目标的提出,既考虑到了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对审计机关涉足环境保护领域的鼓励,又充分考虑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特点和政府环境审计未来的发展。1995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十五届大会发表的《开罗宣言》中指出“鉴于有关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问题的重要性,国际审计组织鼓励各最高审计机关在行使审计职责时,对环境问题进行考虑”,表明政府环境审计的最根本目标是促进各国的环境保护。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国际政府环境审计越来越强调对可持续发展的考虑,认为最高审计机关应在两方面促进政府致力于可持续发展,一是促使政府明确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承诺,二是促使政府对其承诺负责。虽然我国目前环境保护范围是偏向狭义的,但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将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目标定义为“为促进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符合国际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趋势。针对我国目前环境保护的特点,政府环境审计的具体目标应立足于促进政府在环境保护重点领域工作的加强或改善。近几年审计机关开展的环境审计项目都是围绕该目标进行的。

二、政府环境审计的现状与发展

(一)政府环境审计的现状

总的说来,我国的政府环境审计目前处于探索阶段。

自1998年以来,审计署在全国范围组织实施的环境审计项目主要围绕当前国家环境保护的重点进行,开展的项目主要有:林业生态建设资金审计调查、46个重点城市排污费审计、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审计、退耕还林试点工程资金审计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审计机关也针对当地环境保护的特点,开展了一些环境审计或调查。通过几年的探索,逐步明确了以下一些问题。

1 在审计对象上,以环境保护资金为主。

尽管政府环境审计的对象包括环境保护资金、环境政策、政府部门的有关活动等,我国目前的政府环境审计仍是以环境保护资金审计为主。这是因为,首先,按照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金的审计是审计机关的主要职责。而我国环境保护资金的来源,在《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中,政府投资占投资总需求的56%,而企业投资所占的44%中有相当部分来源于国有企业,因此我国环境保护资金的大部分都在审计机关的审计范围内。其次,对环境政策、政府部门活动的审计,在宪法和审计法中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审计机关只能通过环境保护资金的审计,反映环境政策、政府部门环境管理方面的问题以促进政府加强环境保护。再次,由于政府部门职责划分的不同,西方国家审计机关开展环境审计时所拥有的一些职责,在我国是属于其他政府部门的,例如,环境管理方面的职能,在我国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在目前没有开展与这些部门联合审计的情况下,审计机关的工作权限受到一定限制。

2 在审计类型上,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

尽管在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从环境视角进行审计活动的指南》这份指导性文件中提到“政府审计的全部内容———财务审计、合规审计和绩效审计也应用于环境审计领域”(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2001),但在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具体实践中,目前是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的。

这是因为,首先从法律依据看,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审计监督,是我国法律赋予审计机关的法定职责和权限,政府环境审计也必然要履行这项职责。而虽然法律对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做出了一些规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二条就规定“审计是审计机关……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但仅是在资金的效益方面做出了规定,而绩效审计所包含的其它很多内容,如,对政策制定的评价、对政府环境管理绩效的评价等,没有在法律上予以直接规定。

其次,从我国环境保护的形势看,国家投入的环境保护资金大部分用于加强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降低生态环境脆弱度方面,政策、项目、甚至政府部门环境管理的绩效首先取决于资金使用各环节的真实、合法。而目前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几年开展的审计都发现在环境保护资金的管理、拨付、使用等环节上,在资金的管理单位、使用单位中,存在违反国家财经规定及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规定的现象,直接影响了有关政策、项目的绩效。例如,在2001年审计署组织的对退耕还林试点工程资金审计中,查出违纪违规问题金额2 4亿元,占审计资金总额的8 3%.而且,环境保护资金中有很大一部分具有使用的分散性,如退耕还林工程资金中的粮食补助费落实到退耕农户,天然林保护工程资金中的安置费落实到森工企业职工,如果资金使用、管理上出现问题,最基层的个体因为保护环境而付出的成本就得不到补偿,必然影响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所以,必须首先保证环境保护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真实、合法。

再次,从审计资源看,开展绩效审计需要运用环境管理、环境经济评价领域的一些知识。在目前我国的会计核算在这方面缺乏完整的资料和完善的方法的情况下,对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的要求更高。国外审计机关满足开展绩效审计所需审计资源的做法主要是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多样化和利用外部专家。我国审计机关虽然也努力满足这项需求,但由于体制、经费、时间等因素的限制,目前只是很有限地在某些单项方面能够满足,离全面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3 在审计内容上,受上述审计对象和审计类型的影响,目前我国政府环境审计主要包括对环境保护资金筹集、使用和管理的审计,对环境保护投资项目的审计,对环境保护制度的合理、有效性的审计等内容。其中的后两项内容,是以环境保护资金为载体展开的。

(二)中国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趋势

政府环境审计今后的发展,是继续探索环境审计理论和实践的过程。一方面,国际组织和一些发达国家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可以说代表着一定的发展趋势,我们在对外交流中,也必然受到国际环境审计发展的影响。这促使我们在审计对象、审计方法、审计内容等方面进一步探索扩展,例如,今年在参加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按照会议的分工,我国要提供有关固体废弃物审计的案例。而在这之前我国各级审计机关均没有开展过此类审计,为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审计署实施了对北京市医疗垃圾的审计调查,在组织方法、审计内容、审计方法、技术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另一方面,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还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1 在审计对象和审计上,将逐步增强对环境政策的关注。

国际上政府环境审计从一开始就将环境政策作为主要关注对象。1993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向171个国家的最高审计机关发送了第一次环境审计问卷,其中的一个就是各国政府是否已经制定绿色规划或环境方面的法定政策。在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用以指导各国最高审计机关的文件《从环境视角进行审计活动的指南》中,甚至提出了“对计划的环境政策进行评估”。对环境政策的重视是因为在环境管理中,将逐渐增强对环境经济政策的运用。在1992年我国政府制定的环境与十大对策中,对环境经济政策做了很充分的阐述:“按照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要逐步开征资源利用补偿费,并开展对环境税的;研究并试行把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市场价格准确反映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代价;制定不同行业污染物排放的时限标准,逐步提高排污收费标准,促进污染治理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要求;对环境污染治理、废物综合利用和自然保护等公益性明显的项目,要给予必要的税收、信贷和价格优惠;在吸收和利用外资时,要把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同时安排的内容,引进项目时,要切实把住关口,防止污染向我国转移”(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计划委员会,1994)。尽管在这之后近十年的发展与改革中,环境经济政策在我国环境管理中的运用尚没有完全实现上述规划的目标,但我国环境管理的趋势必然是不断加强对环境经济政策的运用。而从另一个角度说,环境经济政策的两种最基本功能是行为激励和资金配置,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资金供给不足的局面在今后一个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善,政府环境管理将侧重于通过发挥环境经济政策资金配置的功能以实现环境保护各项目标。所以,今后环境经济政策在我国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不断增强,并且将突出其资金配置功能。

环境管理的这个特征,对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正好与国际政府环境审计关注环境政策的趋势是相符的。其一、政府环境审计要关注政策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政府运用环境经济政策的必然性使其进入了审计机关的工作范围。其二、对环境经济政策资金配置功能的侧重,使得环境经济政策的目标、操作手段等更强调对资金的考虑,这恰好可以使以环境保护资金为主要审计对象、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要审计类型的我国政府环境审计能够比较容易地增加对环境经济政策的评价,逐步过渡到绩效审计上。

2 在审计类型上,将逐渐增加绩效审计。

国际上审计的发展趋势已经转向绩效审计,环境问题是绩效审计关注的内容之一。以荷兰审计院为例,在其所制定的工作计划中强调重点关注以下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气候变化、对自然资源的过量开发、对健康的威胁、对外部安全的威胁、物理环境的退化等。

我国的政府审计要跟上国际发展,必须在审计类型上从财务收支审计向绩效审计拓展。我国政府环境审计中增加绩效审计类型,有以下一些有利的条件。首先,已经积累了一些对单项政策、单项环境保护工程等进行评价的经验。在近几年开展的环境专项资金审计中,在审计方案的制定、审计实施和审计报告等环节上都尽可能地将一些绩效评价的内容纳入考虑范围。如,对天然林保护资金、退耕还林试点工程资金的审计,通过检查林木成活率、树种比例等指标,对工程完成质量进行了检查;在排污费审计中,通过对排污费征收、管理环节的检查,提出了完善排污费政策的建议。其次,我们有与专业机构、专业部门合作的条件。即使是在那些对开展环境绩效审计有一定经验的国家,审计人员也承认:对环境方面的效果进行评价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当技术化程度不断增强时,有时审计人员从所得到的信息中不能得出任何结论。克服这一困难的做法是聘请外部专家,前提是必须得到相关权威部门,如环境部、资源部等的支持。而经过近几年审计机关的努力,对环境保护资金审计的工作已经引起了国务院及一些部门的注意,在一些新出台的环境保护或法规中,明确要求审计部门进行监督,尽管这些规定是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作出的,但有助于审计机关通过对资金的监督检查,建立与其他部门的工作联系,进而实现与专业机构、专业部门的合作。

需认识到的是,尽管我们已经开始在环境审计中尽量地尝试做一些绩效方面的评价,并且将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向绩效审计靠近,但与国外环境绩效审计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在内容上,我们对环境经济政策、环境项目等所做的绩效评价都是以环境保护资金为载体的,这使得我们的绩效审计内容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而国外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则要广泛得多,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从环境视角进行审计活动的指南》中列示的绩效审计内容包括:对政府监督环境法规合规情况的审计、对政府环境项目的效益进行审计、对其他政府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审计、对环境管理系统的审计、对计划的环境政策和环境项目进行评估等。在现有体制下,我国审计机关如果开展其中的一些审计,有可能造成越权,如对政府环境管理部门的管理绩效进行审计。缩小与国外环境绩效审计的差距,应尽快加强与环境管理部门的合作,共同开展对绩效的评价。

3 就环境问题开展国际联合审计

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深度和广度的加强,环境问题超越国界,形成和发展为国际环境问题。全球性的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酸雨等环境问题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挑战。并且随着经济活动对环境的潜伏性影响不断显露,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不再是仅依靠一国的力量就可以解决的,应对国际环境问题的是国际环境保护,即各国政府、国际社会、各国民众共同对环境问题采取措施或行动。审计机关关注环境问题也应该注意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国际化的特点。

事实上,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充分注意到了环境保护越来越趋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鼓励各国最高审计机关联合开展环境审计”的观点散见于委员会制定的工作计划及其他文件中。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制定的2002至2004年工作计划表明,目前委员会所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各国最高审计机关联合起来对跨国环境问题进行审计,二是对环境政策及相关补充规定进行审计,三是对国际环境协定进行审计。从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已有的指导性工作文件和各区域委员会开展工作的情况看,对国际环境协定的审计是近几年开展较多的活动。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的第一部正式文件即是《各国最高审计机关如何在国际环境协定的审计方面开展合作》,在该文件的指导下,一些国家的最高审计机关联合开展了对一些国际环境协定的审计。以最高审计机关欧洲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为例,1998年至2002年,主要组织了对国际海洋环境保护公约的审计。如荷兰、波兰、挪威、土耳其等8个国家的最高审计机关联合开展了对《防止船舶污染海洋公约》(MARPOLConvention)的审计;此外,在欧洲,还联合开展了对《赫尔辛基公约》(HelsinkiConvention)和《东北太平洋环境公约》(OSPARConvention)的审计。而他们2003年度的工作计划则将对废弃物管理方面的国际协议进行审计列上了议事日程。

在对跨国环境问题进行审计方面,我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在海域污染、河流污染、土地荒漠化等问题上都需与邻国共同采取措施治理。这也给我国审计机关与其他国家审计机关联合进行环境审计提供了条件,而且审计署可以利用其担任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主席的身份,鼓励其他亚洲国家最高审计机关开展对跨国环境问题的审计。

在对国际环境保护协议的审计方面,当审计机关对政府执行环境国际公约情况的审计逐渐得到环境保护国际组织的认可时,对国际环境协议的审计就能够成为评价本国政府所承担的国际环境责任的一种有效方式。中国政府始终积极参与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先后签署和批准了《生物多样性公约》、《蒙特利尔议定书》、《防治荒漠化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海洋倾废公约》等国际环境协定,审计机关对国际环境协定的审计有助于增强世界对我国政府执行协定情况评价的认同性。另一方面,国际环境协议中的一些根本原则是需要缔约国制定具体规定来贯彻的,审计机关对政府执行环境国际公约情况的审计,首先要对政府制定具体规定及其实施情况进行审计。我国政府所签署和批准的国际环境协定,严格地限制了我国一些传统产业或经济活动的发展,国内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监督机构来促进各级政府对协议的遵循,我国的审计机关应该借鉴欧洲国家审计机关在这方面的经验,开展对国际环境保护协议的审计。

上述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趋势,是针对环境审计的长期发展而言的,与我国环境审计的现状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但这并不妨碍审计机关在环境审计领域一边探索一边发展。

三、政府环境审计的技术环境审计要求

在进行审计活动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三个要素,即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这意味着对审计内容、审计方法的进一步拓展。上文所述的环境审计在内容上的拓展表明还必须在审计方法上有所突破。

篇(2)

一、传统审计方法的内容与缺陷

(一)传统审计方法的内容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的基本程序是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了解并测试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而确定审计风险和审计重点,在此基础上,通过查询、比较、复核等方法对账户余额进行实质性测试。在整个审计实施阶段,主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对被审计单位的账户余额进行实质性测试。传统的符合性测试的主要方法有检查、观察、询问、穿行测试等方法。检查被审计单位有没有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遵循,观察被审计单位制度的运行情况,询问相关人员获得口头证据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制度实施情况,抽查一些业务重复执行测试制度的运行情况。传统的实质性测试的方法主要有复核法、查询法(包括询问和函证)、比较法、分析性复核法、观察法、盘点法等。这些审计方法对于审计人员获取审计证据、收集审计线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审计准则里对这些方法的概念和运用都有具体的规定。但是,随着审计客体、审计对象的变化,这些方法需要增添新的内容。

(二)传统审计方法的缺陷手工系统下,对内部控制的测试看得见、摸得着,而在计算机系统下,内部控制融会于软件之中,主要依赖软件本身,增加了难以全面测试的可能性。(1)传统内部控制测试方法的缺陷。手工系统下,通过建立授权、执行、记录、审核等岗位责任中心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而信息系统通过划分操作员的责任范围,设置权限和密码实现人员分工,或通过软件审计划分若干子系统或功能模块设置不同的责任中心,这种权限设置的重叠或跨责任中心的越权设置,使传统的不相容职务相分离这一控制措施有可能形同虚设。(2)传统实质性测试方法的缺陷。传统的实质性审计测试方法在于通过对纸质介质上信息的辨认、追溯达到辨认错误信息的目的;通过对会计处理的每一步的文字记录和经手人签名的审查来发现清晰的审计线索;通过查阅纸质文档来获取审计证据。但信息系统中的电子数据存在被窃取、滥用、篡改和丢失的可能,且不留痕迹,而且计算机病毒、电源故障、操作失误、程序处理错误和网络传输故障也会造成实际数据与电子账面数据不相符;在信息系统中,从原始数据的录入到报表的自动生成,几乎不需人工干预,传统的审计线索不复存在,电子数据存在审计线索易于减少或消失的可能;在信息系统中,电子数据存放的格式可能不同,例如存放在普通文件、数据库、特殊格式的日志文件中,增加了提取审计证据的困难。

二、信息系统环境下审计方法内容的创新与完善

(一)内部控制系统了解与测试方法的完善 审计准则要求在审计前,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以便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初步评价,然后在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实施内部控制测试。由于信息系统环境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所需了解的情况和内部控制测试的内容都会有所改变。在信息系统环境下,对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了解需要了解其信息系统的基本情况,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测试主要侧重于对信息系统控制的测试。信息系统的控制可分为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一般控制是从管理的角度来对信息系统进行控制,而应用控制是从技术的角度来对信息系统进行控制。一般控制包括组织管理的控制、数据资源管理的控制、系统环境安全管理的控制和系统运行管理的控制。信息系统环境下,测试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方法也有检查、观察、穿行测试、重复执行,但测试的内容不同于传统方法下测试的内容。(1)传统的审计方法通过询问、检查等方法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管理组织、机构设置情况。在信息系统环境下,需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情况,可以通过向被审计单位计算机技术人员、业务人员询问、设计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计算机信息系统和检查相关文档,如系统设计说明书、用户操作手册等方法,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管理体制中不同层级的单位对系统的控制情况,部门内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情况,调查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系统技术文档资料、系统的主要功能、系统的业务处理流程;同时审计人员需要对数据库及数据进行调查,可通过阅读相关技术文档,特别是数据库系统说明、数据字典、系统功能说明书等了解数据库技术方面的情况。(2)传统的内部控制组织管理的控制侧重于测试授权、执行、记录、审核等不相容职务是否分离;会计档案的管理、业务的标准化流程、内部核查等。信息系统中组织管理控制的职责分离主要包括系统的开发职务与系统的操作职务,系统的输入职务和审核职务,系统操作职务和文档管理职务之间的职责分离;数据资源管理的控制包括备份控制、访问控制、保密控制以及存储控制;系统环境安全管理的控制是指通过阻止入侵者非法入侵信息系统、阻止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来保护信息系统中各种资源免受毁坏、替换、盗窃和丢失的威胁;系统运行管理的控制包括对信息系统的操作人员、系统的文档、信息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的采购和使用控制,对系统的日志进行详细、连续的记录。(3)信息系统应用控制包括输入控制、通讯控制、数据库控制和输出控制。输入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输入操作的控制,只有授权的人才能进行输入,以确保输入数据的正确性、合理性、安全性和完整性。通讯控制包括数据加密、数据校验码等,对数据库的控制包括用户的身份认证、数据库的存取控制、数据库的保密控制、完整性控制、并发控制、恢复控制等,输出控制包括输出操作的控制、输出条件的检查、输出之前数据正确性的检查、输出数据完整性、安全性、及时性,输出异常的处理等。

(二)实质性测试方法的完善 实质性测试主要指对账户余额的测试,在信息系统环境下,主要是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处理的电子数据进行审计。传统的复核、核对、分析性复核方法内容的革新主要体现在对数据的采集、验证、分析方面。信息系统审计可以采用审计软件或数据库管理系统自带的工具进行数据采集,采用核对记录数、核对总金额、检查借贷平衡、凭证号断号、重号验证、勾稽关系等手段对电子数据进行验证,以保证电子数据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完整性。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主要通过财务数据绝对值、相对值的对比分析来发现审计线索,信息系统环境下的数据分析方法具有一些新的特征。在对电子数据分析的过程中,首先应进行总体分析,如进行账表核对、表表核对、进行指标分析,掌握被审计单位的总体情况,寻找薄弱环节,确定审计重点。在确定审计重点后,再对数据进行具体分析。在进行具体的数据分析时,审计人员应根据相关的业务处理逻辑、业务数据的勾稽关系、法律法规的规定或审计经验等,建立相关审计分析模型,然后通过应用软件、或编写计算机语句对数据进行复算、检查、核对或判断等操作,发现审计线索,收集审计证据。审计分析模型的建立途径包括:(1)直接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分析。在对合法性的审计中,审计人员依据的是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建立模型是可以依据具体的条文,将法律、法规的定量、定性规定具体化为分析模型中的筛选、分组、统计等条件,对反映具体业务内容的特定字段设定判断、限制等条件建立起分析模型。(2)根据业务逻辑建立分析模型进行分析。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总是在特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进行的,被审计单位的一些经济指标如一定的投入产出比、标准成本、产品成本单耗、稳定的毛利率、费用指标、应纳税金、应提折旧等一定时期内是固定不变的,在审计特定对象时,审计人员应深入分析和挖掘、利用、寻找业务逻辑关系,根据业务逻辑关系建立分析模型,发现与业务逻辑关系不相吻合的事项,从而达到审计发现、核查问题的目的。(3)根据勾稽关系建立分析模型进行分析。各类会计账簿和报表的数据之间往往存在着某种明确而固定的对应关系,如应收账款和坏账之间,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之间,借款和利息之间在建立审计分析模型时,审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账簿和会计报表中有关数据之间存在的这种可以相互查考、核对的关系,方便、快捷地建立分析模型进行复算、核对,达到分析问题、发现线索的目的。(4)根据审计经验建立模型。将审计人员的经验运用到审计中来,根据问题的表征,从现象到本质,通过编写结构化查询语句SQL或审计软件来检索,查询出可疑的数据,并深入核实、排查,来判断、发现问题。在具体的审计数据分析中,SQL语句查询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借助SQLSEVER结构化查询语句可以便捷地发现审计线索。在采用SQL语句查询法时,可以按某关键字查、按满足逻辑条件查、按设定的金额条件查、按时间条件查等,计算机会很快将符合条件的信息筛选出来。采用SQL语句查询审计法的审计路径是:采集数据取得数据备份获取有用的数据信息找到所需要的字段使用SELECT语句设定条件分析查询结果揭示问题。

三、信息系统环境下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实现多种审计方式的结合改变传统的审计方式,把审计工作从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相结合。

(二)实施联网审计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为即时审计提供了技术支持,联网审计技术是探索一种新的审计技术支持方式。联网审计技术方式的核心在于:及时采集数据,及时检查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把可能发生的重大损失浪费等问题控制在萌芽之中,促使被审计单位防微杜渐、规范管理。

(三)实现审计资源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通过建立信息化条件下新的审计管理和组织方式的思路,实现审计资源优化组合、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决策的科学性,使审计信息资源和管理组织方式的效益最大化。

(四)强化内部控制测试及信息系统评价技术服务与审计方法体系应用服务在信息系统环境下,探索新的审计技术服务方式 ,新的审计技术服务方式主要表现为加强内部控制测试和信息系统评价技术服务和审计方法体系应用服务,进行以数据规划和方法体系为基础的数据式系统基础审计。

信息系统审计方法体系是实施专业审计项目的总体分析、决策分析、问题核查等计算机审计方法的有序集合,是实施计算机审计的核心。信息技术服务应在建立数据规划和方法体系基础上,提供以元数据目录进行选择组合多维数据分析方法的技术、利用各类数据挖掘工具的智能审计技术、利用知识库进行方法提升和扩展的技术、进行审计方法批量执行的审计预警技术、对相关方法进行有机组合的专题方法技术并保留过程快照和过程回放的情景培训技术等的有机统一。信息系统审计在我国起步比较晚,探索信息系统环境下的符合审计实务需要的的审计方法体系还需要长期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孙立辉:《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技术方法》,《现代审计与经济》2010年第6期。

[2]张妍:《信息系统审计方法研究》,《审计月刊》2010年第11期。

篇(3)

关键词:计算机;审计技;风险

一、开展计算机审计工作的紧迫性及必要性

首先,审计对象的扩展化,给审计提出了新课题。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对象,除手工环境下的审计对象以外,信息的载体得以扩展,出现了新的信息载体。其次,绕过电算化系统的审计,很难有效地发挥审计职能。随着会计电算化水平的提高,如果审计人员不懂得计算机,不了解电算系统,只能依赖被审单位提供打印的账页进行审计。再次,传统审计的信息反馈能力弱,与信息化的时代要求不适应。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化进程日益加快,纸质账本将为电子数据所代替,开展计算机审计必不可少。

二、审计过程

首先,做好计算机审计的组织准备。在审前调查之前,审计组人员应当熟悉项目要求,并配备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审计人员。其次,进行数据采集。根据目前财务软件系统的特点,数据采集大致有三种方法:直接拷贝数据库文件实现数据下载;运用财务软件或专用会计软件中自带的数据导出功能实现数据下载;运用“ODBC”技术实现跨系统、跨平台的数据采集。再次,数据转换及初步分析整理。面对当前财务软件种类和版本号多种多样,财务数据结构差异很大的情况,AO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数据采集和转换接口功能。一是财务备份数据转换方法。通过AO系统自带的或从金审网站下载的数据转换模版,审计人员很轻松就能完成财务软件备份数据的采集和转换。二是数据库数据转换方法。财务备份数据转换方法虽然简单、好操作,但最大的问题是如果没有对应转换模板,则无法实现财务数据转换,而且有些转换模板需要安大型装数据库(如SQL Server)后台服务器端,有时由于一些不明原因,也会出现不能正常转换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AO系统同时提供了数据库数据转换方法,用于转换财务备份数据转换方法不能转换的财务数据。而且使用这种方法,在第一次数据转换成功后,可以将转换过程制作为转换模版,再遇到同类数据时使用以前制作的转换模板,即可实现自动转换。转换模版可以导入、导出,实现共享。另外,对电子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整理及对数据进行趋势、结构等宏观性分析相结合。

三、计算机审计存在的风险及对策

(一)存在的风险

传统审计线索逐渐消失,增加了审计风险;审计技术、方法日趋复杂,必然会带来审计风险;在动态中进行审计取证较难,也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会计系统内控制度的改变,也增加了审计风险;审计人员计算机知识的缺乏,造成审计风险。

(二)对策

1.保证审计数据的完整性

为保证审计数据的完整和准确,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必须认真检查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数据是否真实、是否属审计时间范围内的财务数据,是否属结账后的数据,财务数据是否有纸质账册、报表相配套。同时,审计人员获得的财务数据,应该是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对财务数据作现场备份所得的。

2.选择恰当的审计方法与技术

审计人员可以根据被审计单位不同的会计信息系统而采取不同的审计方法和技术,从而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当打印文件充分且与被审计单位输入输出联系比较密切能直接核对时,则可采用绕过计算机的审计方法,用核对、复核、分析等审计技术;当被审计单位采用实时处理,纸质的审计线索较少且输入输出不能直接核对时,则可采用计算机审计的方法;当被审计单位采用每时每刻都在运行的会计信息系统,审计过程中不能终止工作时,则可采用制度基础法,首先对被审计单位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进行审查,根据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审查的结果决定抽查的重点、范围和方法,这样,既可以降低审计风险,又可以减少对被审计系统正常工作的影响。

3.积极取得被审计单位的支持和配合

在进行计算机审计时,如果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人员、操作人员不予配合,把存在磁性介质当中以及会计信息系统中的财务数据进行加密、修改、删除、隐匿等,则审计人员很难进行审查,因此,审计时应积极取得被审计单位的支持和配合,来降低审计风险。

4.努力开发实用高效的审计软件

为了给计算机审计打开通道,就必须不断研究开发审计软件。在数据采集方面,要求这种软件能够容易访问被审计单位不同介质、不同编码、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库,从中采集审计所需的原始数据。在数据分析方面,在现有审计软件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新的分析工具。例如:针对企业审计领域的固定资产折旧审计工具和产品利润情况分析工具等,针对金融审计领域的利率检查工具等。在增加面向特定领域的分析同时,还要增加一些基于特定方法的分析工具,如账户分析、比较分析等。只有开发出实用高效的审计软件,才能解决因审计软件本身的缺陷所带来的审计风险。

5.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学习,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应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强化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准则的实施和执行。不断更新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在新的审计环境下,尤其要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网络知识的培训,培养复合型的审计人才,以更好地适应审计环境变化,出色地完成审计任务。强化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降低计算机审计风险。审计机构要在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下建立自律性的运行机制,大力加强对审计人员的专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审计程序和审计证据的取得,完善自身的质量控制制度。审计人员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强化风险意识,严格依照审计准则进行审计,以降低审计风险。

随着现代审计体系、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计算机审计作为不可缺少的审计方法与技术,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审计的这一优势,做好预警工作,为国家制定宏观政策提供依据,促进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苏运法.《计算机审计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

篇(4)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

在高科技信息技术时代下,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高速化、集成化、虚拟化和智能化等特点加速了各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内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产生了既有冲突又有合作,既有同化又有异化的新一轮人类融合过程。就审计领域而言,桌面审计系统从绕过机审计(auditing around the computer)到穿过计算机审计(auditing through the computer)再到利用计算机审计(auditing with the computer)方式,几乎已经将所有的审计技术、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包容到了审计之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审计人员无时无刻不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处理各种审计业务和工作。审计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审计理论的根基,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巨大冲击,其内涵、外延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界定

信息技术环境下,为了正确地对审计理论基础进行界定,有必要先澄清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和审计基础理论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审计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1.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的关系。就本质而言,审计理论基础和审计理论都是审计实践经验的和成果,只不过审计理论基础比较直接、具体,而审计理论则较为间接、概括。从整体考虑,审计理论基础应该是审计理论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局部来考虑,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研究者着重研究的课题。但是,审计理论基础并不等同于审计理论,它不具备审计理论所特有的高度抽象性、普遍适用性、严密逻辑性和普遍指导性等特征。因此,审计理论基础只能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换句话说,审计理论基础是其他学科和审计理论体系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部分。笔者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先有审计理论基础,再有健全的审计理论学科体系;(2)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3)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主体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关节点,类似于桥梁。

2.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基础理论的关系。审计基础理论是通用于任何独立于审计活动的具有普遍指导性的理论,是与审计理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范畴。作为指导性的理论,审计基础理论同样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普遍适用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就内容而言,审计基础理论具体包括审计目的、审计概念、审计原理、审计原则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审计基础理论是对审计理论基础的高度概括与抽象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审计一般概念和原理,用于规范审计应用理论,进而指导审计实践活动。就本质而言,审计基础理论仍然属于审计理论体系的范畴。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选择与确认

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技术凭借其特有的高度渗透性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审计理论基础也受到信息技术的巨大。同时,随着审计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服务手段不断改进,审计人员观念、素质以及工作方式、技术手段均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笔者认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和确认:

1.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审计理论服务。随着信息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广泛应用,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内容不但包容了传统审计理论基础的基本内容,而且还将与审计学科相关的新兴学科观点、高科技信息技术理论等其他学科理论引入审计理论基础的范围,并相互交融、渗透,从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审计理论服务。因此,我们判断某一理论、学科是否是审计理论基础,首先要看它是否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服务。

2.充分实现与审计环境的互动性。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乃至审计理论基础发生变迁的外在动因。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审计领域中,促使审计理论基础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一方面,信息技术刺激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变革,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理论、网络时空观,深层次地植根于审计理论基础,将先进的高科技信息技术应用于审计实务工作之中,加速了审计理论与审计技术服务手段的飞跃性发展;另一方面,审计理论基础发生变化以后,也会通过权能传递、信息交换和功效联动等方式,与审计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最终使得审计环境发生所预期的变化,并与审计理论基础处于协调的统一体之中。因而能否与审计环境之间具有动态互动性的关系,也是判断审计理论基础的重要标准。

3.充分实现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渗透和交融。如上述,审计理论基础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体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交叉渗透区。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通过感染、借用、移植等方式的渗透,使审计理论基础同时具有了审计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体系的某些优势特性。这些优势特性推动了审计理论不断地发展、完善、变革。同时,作为桥梁和纽带,审计理论基础自身还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功能。也就是说,外部环境变化对审计理论基础的影响最终是通过审计理论基础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而实现的。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特点

(一)内容多样性

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审计理论基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和巩固。信息技术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商务以及基因技术、纳米科技等多种学科理论会广泛地渗透到审计理论基础之中。同时,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理论的新思想和新模式,如再造工程、虚拟企业、型组织等也都将广泛地融入到审计理论基础之中,促使审计理论基础不断地完善、健全和充实。

(二)动态发展性

纵观审计的发展,可以看到,审计发展的外部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审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要的变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完善,审计信息需求者对审计信息的客观要求越来越高,必然会促进审计向广度和深度方向全面发展,审计理论基础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完善。审计理论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着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趋势,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审计理论基础。

(三)交互渗透性

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非常广泛,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社会生活的空间相对缩小,审计理论基础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之间的渗透也日益频繁、紧密,它们通过移植(直接引入)、借用(间接引入)、感染(相互影响)三种方式共同组成了一个有序的、交互渗透的、相互关联的动态网络,共同服务于审计理论,大大地促进了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交互渗透性。

(四)质量性

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基础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其质量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概括而言,质量性具体表现在稳定性、安全性和品质性三个方面。就稳定性而言,尽管审计理论基础在整个审计理论的长河中呈现出动态性和发展性,但是就某一时间段而言,审计理论基础还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否则审计理论根本就无从发展。就安全性与品质性而言,这两方面的因素是保证审计理论基础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为缺乏安全性、品质性的审计理论基础根本就不具备支撑审计理论的能力。

(五)虚拟性

审计理论基础是通过将多个相互关联的学科的资源迅速结合而成的客观存在,它超越空间约束、依靠信息手段联系和统一协调的,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这里的虚拟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审计理论基础内部的虚拟化,主要是指审计领域内支撑审计理论的纯审计理论基础的虚拟化,二是审计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领域之间交互渗透关系的虚拟化,即以信息技术为连接和协调手段的动态联盟式的虚拟组织系统。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新

(一)信息技术学

信息技术学是以通信技术与机技术为基础相结合而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和领域,既包容了通信系统的数字化、软件化、智能化和光纤化等方面的优势,又兼有计算机技术在设备资源与信息资源的共享性、系统交互性以及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等领域独特的优点。信息技术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技术理论、信息技术理论、数据挖掘理论、系统集成理论、多媒体理论、人工智能技术;具体的法则包括了穆尔法则(Moore slaw)、基尔德法则(Gilder slaw)和麦特卡夫法则(Metcalfe slaw)。这些理论、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审计领域之中,与传统的审计理论进行不断地分化与组合,使得审计理论基础从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了不断的扩张。

(二)司法诉讼学

司法诉讼学与审计理论体系相结合是现代审计理论发展的新趋势。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诉讼审计”(Forensic Auditing)这一特殊的审计发展分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之间的交易广泛地在网络上进行,经济组织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之间的纠纷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经济犯罪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因此由审计人员对经济案件中涉及到经营财务事项和经济损失部分加以计算,并进行正确地审计判断、合理性,为法庭的裁决提供依据就显得尤为必要。诉讼审计通常涉及到对审计证据的调查和分析、对审计要情、审计情况加以陈述、以审计结论甚至审计报告的形式进行说明以及必要时在法庭上以专家的身份出庭作证等。

(三)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理论

在与审计理论基础进行交互渗透时,经济学理论将许多经济学的思想、观点大量引入到审计理论之中,为广大的审计学者从经济学视角来分析审计,寻求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改善审计信息以及完善审计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一个更新的思路。同样,由统计知识、数学和经济理论相结合而成的计量经济学理论也是审计理论基础的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人员面临的是被审计单位非常繁杂的经济数据和资料,通过充分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构建经济模型,运用数学工具来考察和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预测审计风险、被审计单位的信誉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护广大信息需求者合法的经济权益。

篇(5)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型企业和信息型产业大多都正在使用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系统或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

Planiling,ERP)系统或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Management,CRM)系统或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系统等,使企业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同时企业所有运营环节都充斥着信息资源(包含各个部门大量财务数据和经营管理数据的数据仓库)。审计人员从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数据仓库中获取大量审计数据,面对被审计单位海量数据中蕴含着极其丰富信息的挑战,仅仅依靠只是将传统手工的审计流程计算机化的信息技术,如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等,很难满足信息时代审计的需求。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挖掘技术为被审计单位在面对海量数据时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审计工作中引入对海量数据进行“轻松处理”的数据挖掘技术(如决策树算法、聚类算法、关联规则发现算法等),是对计算机审计方法的补充,“减弱”传统审计方法的限制条件,为现代审计开拓了便捷的路径。可以说是现代计算机审计方法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也是计算机审计方法探索的悄然趋势。审计人员在面对存在着复杂的审计环境和海量的财务数据时,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现异常数据(因它在发现审计线索特征方面可以发挥其特有的功能),有助于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系统全面的审计,把风险尽可能降低,进而拓宽审计领域。

本文基于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孤立点分析方法来发现一些异常的审计现象,孤立点分析方法先对这些大量的审计数据进行预处理(除噪),然后建立数据挖掘模型,运用此模型分析出具有一定特征且小比例的异常数据,供审计人员决策分析时参考。

二、孤立点分析方法

孤立点分析是数据挖掘技术中用来检测审计数据中异常数据的一项重要技术。由于审计分析中的疑点数据往往表现为孤立点,通常情况下,在对被审计数据进行分析时,常常选择孤立点分析技术。

(一)孤立点

孤立点是数据集中与众不同的数据,使人怀疑这些数据并非随机偏差,而是产生于完全不同的机制。在聚类分析中,有的数据对象不属于任何的类或簇,这样的数据对象在聚类中称为噪声,而在孤立点分析中,则称为孤立点。孤立点是个相对的定义,特别地,在审计领域,审计数据初始分布模型假设的不同,或研究者在不同的检测背景下,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鉴于很多人为或非人为的原因都会导致孤立点的产生,如人为执行错误或人为故意操纵数据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致使孤立点的产生,再如仪器测量错误、系统故障、数据总体中的自然偏差或固有的数据变异都会导致孤立点的产生,我们要对孤立点产生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但最重要的是,审计人员要对这些孤立点保持敏感性,并分析出孤立点背后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来获取有价值的审计信息。

(二)孤立点分析方法

1.孤立点分析方法的概念

孤立点分析方法可简述为:给定一个有n个数据点或对象的集合及预期的孤立点数目k,发现与剩余的数据相比是显著异常的、孤立的、或不一致的前k个对象的过程。因此,孤立点分析实际上可以被看作两个子问题:

(1)在给定的数据集合中定义什么样的数据是不一致的;

(2)找到一个有效的方法来检测这样的不一致数据。

2.孤立点分析方法介绍

(1)基于统计的方法

当数据集的概率分布及参数(如正态分布、泊松分布等,均值、方差)已知或需经多次验证并试图得出数据真实的概率分布或参数特征时,一般使用基于统计的方法。此方法尤其用于数值型数据。孤立点的确定主要是通过检验偏离统计模型的不一致数据,并统计出其个数,分析其性态。

(2)基于距离的方法

Knorr和Ng提出了一种体现孤立点本质的定义,即若一个数据对象与数据域中大多数对象之间的距离(相异度)都大于某个阈值,将此数据对象确认为一个孤立点。阈值的设定是在对被审计数据清洗,并检验其有效性之后,据审计数据所属行业的特点,将行业常规值预先设定为阈值,或经公式计算得出阈值。此方法有效的避免了基于统计方法中数据分布特征确定的问题。

(3)基于偏离的方法

基于偏离的孤立点挖掘是通过检查一组对象的主要特征来确定孤立点。与给出的描述“偏离”的对象被认为是孤立点。此孤立点挖掘有两种常用的技术:第一种序列异常技术,是一种基于相异度函数(往往是审计数据集的总方差)的有效方法,预先定义样本集的一般特征,其余“偏离”这些特征的样本属于异常样本。第二种OLAP数据立方体技术,在审计时,对那些标为异常的单元下钻,可能会发现更细节或较低层次的异常。

(4)基于密度的方法

Breuning等人基于密度聚类思想的启发,于2000年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密度来检测孤立点的新方法,通过该数据对象周围区域的局部密度,与它邻近的局部密度之比来确定该对象的局部孤立点因子(Locai OutlierFactor,LOF),LOF的值越大说明该对象越可能是孤立点,需引起审计人员多加注意。该方法对发现局部孤立点有很好的效果。

(5)基于距离和密度的聚类和孤立点检测方法

基于距离和密度的聚类和孤立点检测算法(Distance & Density Based Clusteringand Outlier Detection algorithm,简称DDBCOB),是将基于距离和密度这两种方法融合来确定聚类和孤立点。经过反复验证,证明融合了两者优点的DDBCOB算法可以对任意形状的聚类进行识别,可以有效地识别出高维数据中的孤立点。

(6)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孤立点

Williams等提出的人工神经网络孤立点检测算法(Repntor Neural Networks,RNN),数据源往往使用通用统计数据集(一般较小)和专用数据挖掘数据集(较大,并且是现实的数据集),RNN算法对大的或小的数据集的孤立点检测结果都达到了预期效果,但它不适于检测含有放射状的孤立点数据集。

孤立点分析技术在审计中的具体应用在两方面:一是审计数据预处理过程中,审计人员对审计数据清理和检测之后,通过规则集中预定义的孤立点识别规则,来识别此类数据是否为孤立点。二是异常检测(即让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判别孤立点是否可疑)。

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对可用的原始数据进行采集、清洗以及验证,使之达到建模的需求,然而最关键的一步是在明确了挖掘任务之后,据数据的类型和特征,寻找与之相适应的孤立点算法,则审计人员选取以上介绍的孤立点分析方法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来满足客户对寻求异常数据的审计需求。

三、孤立点分析方法在审计运用中的一般流程

图1是孤立点分析方法在审计中运用的一般流程,具体流程如下:

①审计人员提出需求,此需求往往是据审计人员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识别出被审计单位财务数据或经营业务有些异常,需找出数据或业务中的噪点(孤立点),数据挖掘人员通过和审计人员的沟通来加深对审计需求的理解。在此进行的理解具体有业务理解和数据理解,其中业务理解包括据需求确定审计项目目标、评估审计目标的资源和审计人员的假设、确定数据挖掘目标、生成项目计划,数据理解包括对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和业务流程进行理解、采集原始数据并分析、初步检测数据质量、探索数据变量。

②数据挖掘人员在理解需求的前提下检验此需求能否用孤立点分析方法解决。一般情况下都是可以采用孤立点分析方法来分析疑点数据的,首先对孤立点检测算法的参数和孤立点识别规则进行预定义,然后调用数据清理算法对被审计数据进行清理,来提高定位孤立点的精准度。

③数据挖掘人员提出挖掘模型,并向审计人员详细的介绍此模型的功能和作用,进而他们可以对模型的算法细节进行商讨并加以确认,最后对数据挖掘模型进行试用;

④审计人员在理解挖掘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所产生的挖掘结果进行评价。

⑤审计人员对所试用的数据挖掘模型得出的结果进行评价时,若此数据挖掘模型不符合审计需求,此时,要对模型以及模型的输入参数值等进行反复的修正和完善,即不断调试模型的输入参数值,不断完善模型来迎合审计需求。

⑥若数据挖掘结果是异常并且是重要的,则符合审计需求。

⑦若数据挖掘结果是异常但是合理的(若由于固有数据变异性引起的结果等),或异常但影响较小,达不到重要性水平,此时审计人员对原来假设审计数据有异常的情况不予处理。此重要性水平,主要依据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对审计项目的了解情况等。

另外,在建立数据挖掘模型初期,审计人员对审计数据的理解与把握程度,审计人员提出的需求与孤立点算法的融合程度,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对数据挖掘模型的建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审计人员和数据挖掘人员对审计需求的理解、孤立点分析算法及数据挖掘模型的确定、算法与审计需求的融合,这些过程将是一个不断反馈、不断论证的过程,以确保最终形成针对性强、实时的、最优的挖掘模型及方案。

综上所述,建立数据挖掘模型是一个与或的过程,需要进行不断的论证,通过分析提出的不同特征的数据或目标,来确定最佳孤立点分析的算法,从而达到审计的目的。当然,最佳算法只是相对的,只是符合当前挖掘出的数据、目标及审计环境。对于实时的用户需求及实际的审计目标,作为审计人员要深刻理解各类算法的相似点和相异点,集各类算法之所长,合理的组合或改进,形成符合审计需求的孤立点分析算法。可以说,在数据挖掘过程,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在算法选择和模型建立时都需要人的参与,同时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和数据挖掘人员,需要他们时时沟通和配合。对于挖掘得出的结果,审计人员还需结合自己对审计项目的了解程度,并证实先前的孤立点假设,寻找出疑点,并分析出现这些异常现象的原因,给客户一个满意的、可以正常使用的数据挖掘模型。对于挖掘结果可能是审计问题线索证据的,需要审计人员进一步追踪、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延伸调查,对新的疑点运用恰当的孤立点算法进行深入挖掘,探寻异常问题的本质。

四、总结

篇(6)

关键词:环境审计;理论体系;环境会计

环境审计是随环境会计的发展逐渐兴起的一个新的审计领域,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西方各国不断完善环境法规,环境实践已较深入。由于目前国内对环境审计的研究还处于基础探索阶段,还未形成系统完善的理论体系,因此有必要对环境审计的概念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并逐步完善环境法规及准则体系。本文对环境审计的有关概念进行分析,并对国内环境审计的不足进行了总结,以加深对环境审计的理解。

一、环境审计的兴起

1995年经各国专家代表的讨论,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开罗召开的第十五届大会通过了《开罗宣言》,该宣言首次提出环境审计包含绩效审计。2001年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环境审计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重点讨论了为亚洲各国开展环境审计工作提供指南和参考的《环境审计指南》(讨论稿)。随后WGEA(环境审计工作小组)印发了《从环境视角进行审计活动的指南》,为开展环境审计实践奠定了基础。

我国以王金光1988年发表的《要重视城建环保审计》为发端,逐步展开对环境审计的研究。审计署于1998年成立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环境审计协会领导小组2003年成立之后不断拓展环境审计的新领域,进行环境绩效审计的探索。

二、环境审计的基本理论

(一)环境审计的概念

国内外审计学者和实务工作者虽然对环境审计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目前还未形成统一的意见。目前国内学者对环境审计的认识基本上是依循《开罗宣言》对环境审计的界定得出的,但由于国内学者对环境审计本质认识的不同,从而对环境审计的涵义形成了不同的理解。如高方露和吴俊峰(2000) 、李雪、杨智慧(2004)、陈淑芳和李青(1998)、陈正兴(2001)等对环境审计均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环境审计是由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依据环境审计准则及相关环境法规对国家及企事业单位的环境活动及造成的相应的经济影响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效益性进行的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是环境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

(二)环境审计的目标

程亭(2012)认为国内学者对环境审计目标的认识可分为一员目标论、二元目标论和三元目标论。 李雪(2004)认为环境审计目标可分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方面 。魏顺泽(2000)认为环境审计的目标可分为最终目标、直接目标和具体目标三层次 。薛富平(2012)指出环境审计的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具体目标和分类目标。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是环境审计的具体目标是受托责任主体环境保护及管理责任的全面、有效执行,目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确保现行环保法规、政策的贯彻执行;(2)对环境管理系统有效性和充分性的评价;(3)检验被审计单位的环境管理活动是否符合经济效益原则,促使其提高环境管理绩效;(4)检验和鉴证环境报告。

(三)环境审计的内容

耿建新、焦若静(2004)在阅读西方国家关于“环境审计”的文献及梳理主流研究视角的基础上,发现西方国家和我国在环境审计的外延和内涵上存在差异,我国的环境审计着眼于传统审计在环境领域的拓展,即由国家审计机关、民间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机构从事的合法性审计、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而西方国家的“环境审计”除包括与我国“环境审计”涵义相近的部分外,还包括与我国环境审计毫不相关的部分,即在传统环境审计框架之外拓展的部分。如世界银行将环境审计分为合规性审计、环境报告审计和其他专门审计五方面,责任审计和其他专门审计与我国对环境审计理解不同。由于外国对环境审计的认识自开始就未限定在传统审计的框架内,从更开阔的视角出发进行研究,从而造成环境审计的体系更丰富,内容也更宽泛。我国对环境审计的理解更多从“财务”视角出发,审计主体被界定为国家审计机关、民间组织和内部审计机构三类,审计内容也限定为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三部分。

我国目前的环境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对环保专项资金筹集、管理和使用的审计(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三方面);(2)对环境法规体系及环境政策和执行等方面的审计;(3)对环境管理体系及环境绩效评价体系的审计;(4)对国家和企事业单位遵守环境法规、履行相应的环境责任的情况进行审计。

(四)环境审计的技术方法

环境审计的方法指审计人员检查和分析环境审计对象,搜集审计证据。选择合理的环境审计方法是提高审计工质量的关键。国内学者在选择审计方法方面理解不同,刘力云(1997)认为不需要为环境审计创造一套新的审计技术和方法,扩大现有技术和方法的覆盖面即可,而魏顺泽(2000)指出环境审计除采用一般审计方法之外,还需增加一些专业性更强的技术方法如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环境决策分析法和风险分析。

三、环境审计与环境会计的联系及区别

环境审计是对环境会计的再监督,离开了环境会计资料,环境审计工作很难开展,加快建立环境会计,能促进环境审计工作的展开,而环境审计又能提高环境会计信息的质量并保证环境管理活动的效率,进而加速环境管理系统的建立。虽然环境会计和环境审计密不可分,但又需认识到环境审计和环境会计是两种不同的环境管理活动,这有助于辨明环境审计的内涵和外延,建立环境审计体系。

两者的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目标不同。环境会计的目标是提供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决策的相关环境信息,环境审计的目标则是验证、评价环境会计信息及其反映的环境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效益性。(2)对象不同。环境会计的对象是政府有关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活动,而环境审计的对象除了环境管理活动外,还包括环境政策制定及执行的有效性等。(3)两者遵守的规范不同。环境会计主要遵守环境会计法律及相关准则,环境审计除遵守环境审计准则之外,还要遵守相关的环境标准及环境会计准则。(4)两者执行模式不同。目前环境会计主要采用强制与自愿结合的披露模式,而环境审计应以联合审计为主要模式,联合环保局、税务部门等,结合工程技术专家及律师等专业人士等的努力,以提高环境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四、我国环境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环境审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环境审计法规不健全,监督体系不完善,对被审计单位制约和惩罚力度弱。虽然我国目前已制定了环保及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但相应的环保法规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一些企业重短期利益,忽视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后果。(2)评价体系不完善,审计技术及方法落后。环境绩效评价是开展环境审计的先决条件,缺乏相应的审计依据和评价标准会降低环境审计报告的权威性,加大审计风险,难以达到环境审计的目的。另外,我国关于环境审计技术、方法的研究较少,缺乏完善的操作方法体系,我国环境审计人员也缺乏相应的经验积累。(3)环境会计尚未健全。环境会计的建立及完善是实施环境审计的前提,目前我国环境会计未建立完整的理论框架体系,环境会计法规及准则不完善,确认和计量的原则都没有统一标准,难以评估环境信息披露的质量。环境会计理论及实务的落后直接制约环境审计的发展。(4)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各方面沟通、协调较差。环境审计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环境审计人员除掌握一般的财会、法规等知识外,还要熟悉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环境技术以及社会学、工程学等方面的知识,这对环境审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发展较缓慢,且国家环保部门和专业审计组织等的沟通较少,使联合审计难以实施。

五、我国开展环境审计的建议

(一)加强环境审计理论研究

对环境审计定义、理论依据、本质、目标及技术方法等方面进一步拓展完善,以求尽快统一我国对环境审计基础理论的认识,同时要探索有效的审计模式。

(二)加快环境会计制度的建立及完善

我国需加强环境会计理论研究并并不断完善环境会计准则体系,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以提供完整、有效的环境会计资料,为环境审计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三)加快环境审计规范及评价标准的制定

加快对环境审计立法,以法规的形式详细规定环境审计的范围、对象、内容、方法技术等,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完善的环境业绩评价指标体系,降低审计中的不确定性,为环境审计提供可操作的具体指南。

(四)加强对环境审计人员的培训及教育,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协调

我国要加强对现有审计人员环境会计和审计方面知识的培训,审计人员要充分了解国家环保法规及政策方面的内容,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国家财政、环保部门要加强同社会环保组织、注册会计师行业等方面的沟通协调,并争取专家的支持,以早日建立我国的环境审计体系。

(五)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由于我国在环境审计方面起步较晚,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理论和先进经验。但因我国和外国的环境审计在外延和内涵方面有较大区别,我国在吸收和借鉴国外优秀环境审计经验时,应在准确把握其涵盖范围及应用领域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有选择地借鉴,以推动我国环境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由于环境审计的很多理论、技术问题尚未解决,这需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以早日建立环境审计的理论框架、操作技术及报告标准等,使环境审计的作用得到真正发挥。(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雪,杨智慧.对环境审计定义的再认识[J].审计研究,2004,(2):26 ~30

[2]刘丽.加强我国环境审计建设的策略研究[J].Commercial Accounting,2013.(1):84 ~86

[3]薛富平..对我国目前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几点建议[J].财会研究,2012,(19):65 ~66

[4]黄道国,邵云帆..多元环境审计工作格局构建研究[J].审计研究,2011,(3):31 ~35

[5]程亭,张龙平.环境审计国内外研究综述[J].经济问题探索,2012,(11):183 ~190

[6]刘长翠,周芳.环境审计研究;历史、现状与未来[J].审计研究,2005,(4):49 ~54

[7]李雪.杨智慧,王健姝.环境审计研究:回顾与评价[J ].审计研究,2002,(4):8 ~14

篇(7)

关键词: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原因;策略

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在最近十年,我国的电力企业更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仍旧不容忽略,比如,存在于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中的风险,就必须要加以重视,否则很有可能导致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

一、存在于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中的主要风险

(一)审计方法方面的风险

大部分的电力企业都采用的是综合考察与抽样判断这两种审计方法,并且一般情况下,都是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的。在选取样本时,必须要结合企业实际的运营状况,根据科学的考量标准来判断样本和操作计算方法等。另外,就抽样技术的本身而言,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客观误差的。所以,在对审计方法进行选择时,也不能够盲目跟风,一定要选择最适合于本企业发展的技术方法,并且在操作过程中,也要严格地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要求来进行,以尽可能地避免审计结果在准确性、客观性和真实性方面出现一些比较大的误差。

(二)独立性方面的风险

相较于国家其他直属的审计部门而言,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有着较大的不同,其内部审计机构在独立性方面尚不完全,在对公司架构设置、岗位协作以及部门职能等进行审计时,大部分审计人员都不能够独立且客观地对其进行审核与评价,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全面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极易引发一些关联性风险。

二、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存在的原因

(一)从主体上看

第一,内部审计的管理。对电力企业而言,其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内部审计管理水平决定的。所以,做好内部审计管理工作能够非常有效地规避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在技术、行为和决策方面所出现的风险。第二,内部审计的技术。内部审计技术也是造成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一大原因,影响内部审计技术的因素有抽样误差、不规范操作和方法滞后这三单因素。第三,人员的素质问题。因为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特殊性,所以要求审计人员必须要具备专业的业务素质与能力。然而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许多电力企业的审计人员无论是在业务素质,还是技术能力上,都普遍偏低,基本不能满足相应的审计工作标准与要求,非常容易引发人员素质风险。

(二)从客体上看

第一,法律环境。我国目前的审计工作正处于一个新旧体制交替的关键时期,在一些政策、规范和法规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碰撞和摩擦,最终使得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在法律上时常出现一些不确定性。第二,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出现错误。在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过程当中,审计部门或者审计人员被故意设置障碍的状况时有发生,如此一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就会受到阻挠或者干扰。第三,审计内容的广泛性与会计核算的复杂性。电力企业所经营的业务随着其自身发展的壮大而逐渐增多,审计的内容也随之而变得愈发广泛,会计的核算方法也就因此而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困难。第四,审计取证。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在取证过程中,审计人员很容易被审计对象表象所迷惑,从而出现取证失误或者失察的状况,进而造成了内部审计工作在结论判断上的失误,降低了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以及全面性等。

三、防控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措施

(一)改善并优化电力企业内部审计技术与方法

因为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对象既复杂又广泛,所以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一定要加强控制其全面性,不断地优化抽样的技术,将传统抽样技术和先进抽样技术的优点充分结合起来,以更好地降低审计风险,从而使审计的技术与方法更加合理和科学。与此同时,在对电费和售电量等业务进行分类统计时,还必须要对账簿和相应报表中的具体数据进行严格的审核,以使其客观性和真实性得到保障。

(二)增强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

在强化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独立性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转变相关责任人的思想观念,要使其对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作用和意义有一个更加充分的理解,促使其加强对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重视,以从管理的结构上对内部审计部门本身该具有的独立地位加以确立,夯实内部审计独立性得以保障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还要强化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加强人员之间的相互协作,从而更好地促进各项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真正确保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三)加强对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的培养

内部审计工作的最重要主体是审计人员,因此,电力企业必须要重视对审计人员整体素质的培养,要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来提高其业务素质与技术能力,为其提供更多的接触和掌握新观念、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方法的机会。同时,还要加强对其的职业道德与法制观念教育,着力为企业打造一支综合能力强并且业务素质高的内部审计队伍,推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

四、结束语

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风险要求电力企业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就必须要对造成风险的种类与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提高风险防控的质量和水平,从而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魏宁 单位:国网沧州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孙晓辉,孙晓珍.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风险防范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09: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