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化学的差量法

化学的差量法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6:3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化学的差量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化学的差量法

篇(1)

《分析化学简明教程》,科学出版社,胡育筑主编。

(二)考试内容:

1.绪论

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作用;分析化学方法的分类;分析化学的起源、发展以及现代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2.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理解误差、误差的产生原因、性质和减免方法。

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的表示方法及其计算;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准确度、精密度及其相互关系;误差的传递以及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

有效数字、有效数字位数确定、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和修约规则。

t分布和平均值的置信区间计算;显著性检验;G检验法对可疑值进行取舍。

3.滴定分析法概论

滴定分析法的基本术语(标准溶液、滴定、指示剂、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滴定曲线、滴定突跃、滴定误差)和分类;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

滴定分析法的计算;滴定分析中的化学平衡。

4.酸碱滴定法

酸碱质子理论的酸碱概念、溶液中酸碱组分的分布、酸碱溶液的pH计算;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范围;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5.络合滴定法

络合滴定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稳定常数、副反应系数、条件稳定常数、络合滴定曲线、金属指示剂);

滴定条件的选择(酸度和最低酸度、掩蔽剂的使用);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6.氧化还原滴定法

了解氧化还原滴定法的特点;

氧化还原平衡(条件电位及其影响因素、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程度和速率);

氧化还原滴定(滴定曲线、指示剂、滴定前的预处理);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方法。

7.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沉淀滴定法的基本概念和条件、银量法的基本原理和终点的指示方法;

沉淀重量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分类;沉淀形式、称量形式及重量法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

沉淀形态和沉淀的形成、沉淀的完全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沉淀的处理技术、称量形式与结果计算(换算因数的概念和计算)。

8.光谱分析法概论

光学分析法的概念和主要过程;电磁辐射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光谱分析法的分类,类型与作用机理;光谱分析仪器的基本结构;

了解光谱分析法的进展。

9.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分子结构的关系;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光学性能与类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研究。

10.色谱分析法概论

色谱分析法的发展历史和分类、色谱法中常用的术语(色谱过程、色谱图、保留值、分配系数和容量因子、分离参数);

色谱分离的基本理论(分配系数和保留行为的关系、等温线、塔板理论、速率理论、影响分离度的因素);基本类型色谱的分离机理。

11.经典液相色谱法

液-固吸附柱色谱法、离子交换柱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纸色谱法。

12.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的仪器原理;色谱柱(固定液、载体、固体固定相、色谱条件的选择);

气相色谱法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13.高效液相色谱法

篇(2)

关键词:咖啡因 绿色化学 恒压漏斗 正交试验

中图分类号:O60-332;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a)-0186-01

“绿色化学”是为适应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提出的全新观念,它涵盖了原料绿色化、反应绿色化、催化剂绿色化、溶剂绿色化、产品绿色化等方面的内容,绿色化学的根本目的是从源头防止污染,使我们对环境的治理从治标转向治本[1]。在传统“茶叶中咖啡因提取”实验中,需要的药品和试剂具有易燃性、爆炸性,同时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物[2]。该实验在教科书中都采用常量法,根据推广普及绿色化学的要求,实验仪器微型化、试剂用量少、实验获得信息量大将是化学实验发展的方向。

1 实验原理及常量法分析

1.1 实验原理

茶叶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一个重要成分是咖啡因,约占1%~5%。咖啡因为无色针状晶体,弱碱性物质,味苦,能溶于水、乙醇、氯仿。100 ℃时失去结晶水,并开始升华,120 ℃时升华相当显著,178 ℃时迅速升华。无水咖啡因的熔点为234.5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是用95%的乙醇做提取剂,经回流提取,再经蒸馏、蒸发干燥等工艺得到粗产品,最后利用升华提纯。

1.2 咖啡因提取的常量法

称取10 g茶叶放入索氏提取器的滤纸套筒中,圆底烧瓶中加入100 ml 95%的乙醇,水浴加热,连续提取2.5~3 h,待冷凝液刚刚虹吸下去时,立即停止加热。稍冷后,改成蒸馏装置,回收抽提液中的大部分乙醇,约30 min。将残夜趁热倾入蒸发皿中,拌入3~4 g研细的氧化钙,蒸汽浴上蒸干,其间不断搅拌并压碎块状物。将蒸发皿移至煤气灯上,隔着石棉网焙炒,使水分全部除去,约30 min。取一只口径合适的玻璃漏斗,罩在隔以刺有许多小孔滤纸的蒸发皿上,用砂浴小心加热升华,控制温度在220~230 ℃,当滤纸上出现白色针状结晶时,留停加热,让其自然冷却至100 ℃,使其升华完全,收集咖啡因,此过程约20 min。

2 实验方法的绿色优化研究

2.1 适合实验的最佳茶叶选择

不同茶叶中咖啡因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3~4]。有研究表明,茶叶的种类对咖啡因的提取量具有很大影响。利用传统方法并在相同提取条件下,分别针对常见的红茶、绿茶和乌龙茶进行了咖啡因提取和含量分析,结果为:0.0675 g咖啡因/10 g红茶, 0.0195 g咖啡因/10 g绿茶,0.0395 g咖啡因/10 g乌龙茶。可见利用萃取原理进行咖啡因提取,红茶提取出的咖啡因量明显较高。建议在学生实验中,尽量选用红茶作为原料以适当减少茶叶用量。

2.2 提取器的选择

传统实验方法多采用索氏提取器提取茶叶中的咖啡因,但索氏提取器价格较高,而提取器虹吸管部分极易断裂。因此,拟采用恒压漏斗代替索氏提取器。在恒压漏斗底部塞少许棉花,将茶叶直接放于恒压漏斗中,圆底烧瓶中放入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加热后,当提取液接近恒压漏侧管上口时,打开旋塞放出提取液后,再关闭旋塞,重复这一操作直到规定时间后放尽恒压漏斗中的萃取液为止。分别取10 g红茶两份和1 g红茶两份,每种茶叶分别用索氏提取器和恒压漏斗回流2 h。采用恒压提取器1 g茶叶的提取率最高,达到2.1%。

采用恒压漏斗的咖啡因提取率明显较高,特别是在微量提取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2.3 恒压漏斗间歇回流与连续回流效果分析

间歇回流是在回流萃取过程中,当提取液接近恒压漏侧管上口时,打开旋塞放出提取液后,再关闭旋塞,进行下一轮萃取,如此反复。连续回流是根据蒸汽冷凝速度适度打开活塞,使蒸汽冷凝速度与萃取液进入烧瓶速度相等,维持提取液浸没茶叶高度的平衡,实现平衡状态下的连续萃取。

将参与比较分析的学生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人。取1g红茶,10 ml乙醇,分别进行间歇回流提取和连续回流提取1 h。间歇回流平均提取率为0.48%,连续回流提取率为0.53%。可见连续回流实验结果优于间歇回流实验结果。

2.4 恒压漏斗连续提取影响因素正交试验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实验表明,多种因素都会对咖啡因的提取率产生影响。称取1g红茶,用乙醇作为提取剂,通过正交试验,比较提取时间、CaO用量和升华时间等主要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得到在回流30 min,CaO用量0.4 g,升华20 min条件下,提取效率最高。从试验结果可:得各因素、水平组合中最佳实验条件为A2B2C2。

3 结论

通过对茶叶、提取器、回流方法的对比实验和影响咖啡因提取率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得到茶叶中咖啡因提取的绿色最佳实验条件和方法:1 g红茶和10 ml乙醇于恒压滴液漏斗中,连续回流30 min后进行蒸馏约10 min,拌入0.4 gCaO焙干约15 min,然后进行升华约20 min。“茶叶中咖啡因提取”的实验方法绿色优化后,实验试剂的使用量大大减少,相应实验产生的废弃物量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实现了绿色化学的要求。从整个实验过程可以看出,实验方法绿色微量化后,实验耗时也由原来的约4h缩短为1.5 h。

参考文献

[1] 马楠,王筱平.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体现绿色化学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7):141-143.

[2] 胡庆华,张蔚萍,陶春元,等.茶叶中咖啡因提取的微型化实验设计[J].实验室科学,2010,13(2):53-55.

篇(3)

化学是理科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与初中不同,高中化学的知识点多了,知识面也更广更全,知识的系统性更强。由于学习方法不得力,我高一第一学期的化学成绩一直不及格,我为此非常苦恼,但我没有放弃。在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下,我的化学成绩迅猛提高,终于在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时取得了85分的好成绩。

那么我是如何学好化学的呢?

做好笔记

好的笔记是教科书知识的浓缩、补充和深化,是思维过程的展现与提炼。化学学科的知识点多而零碎,所以,课堂上除了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外,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把老师讲课的重点、难点知识以及思路和疑难点记下来,便于今后复习。最好是在课后进行归纳,分清主次,理清属于哪一板块的内容,并和以前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

及时复习

复习并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简单回顾,而是在自己的大脑中考虑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并进行归纳整合,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所以,课后应及时对听课内容进行复习,作好知识的整理和归纳,这样才能使知识融会贯通,避免出现越学越乱的现象。比如学习了SO2的漂白性,就应与氯水的漂白性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

学会巧记

化学要记的知识点比较多,如果死记硬背是难以记牢的,所以应学会巧记。学习化学常用的记忆方法有:比较法(常用于容易混淆、相互干扰的知识。如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四个相似的概念,可以通过比较,使理解加深,记忆牢固)、归纳法、歌诀记忆法、理解记忆法和实验记忆法等,这些方法都利于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

勤做练习

练习是理解、消化、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但做练习要有针对性,不能盲目摘题海战术,而应以掌握基本方法和解题规律为目标。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一题多解和归纳总结,这样才能达到做一题会一类的效果。化学计算中常用的技巧有:守恒法、关系式法、极值法、平均值法、估算法、差量法等。当然,光做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不够的,自己要有一本适合自己的辅导书,帮助自己理解和做题。课外书上的习题一般都具有典型性,因此要认真仔细做,不懂的一定要问老师,不辞辛劳。

备好“错题本”

做题是培养能力的有效途径,目的是寻找自己的薄弱环节和不足。所以,平时出现的错题,应及时修正并记录下来。记录时应详细分析出错的原因及正确的解题思路,不要简单写上一个答案了事。同时,要经常翻阅“错题本”,经常复习,这样就可以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错误。

重视实验

篇(4)

关键词:化学实验;学科思想;实验过程

一、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化学是一门中心学科,化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化学实验是化学理论产生的基础,化学上的结论、规律、成果的获得是建立在前人实验的基础上的。化学实验也是检验化学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如,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空气由O2、N2组成的重要结论,这也打破了“燃素说”的错误说法。波义耳通过实验发现石蕊、酚酞可作为酸碱指示剂,对后人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带来便利。实验过程中还要懂得:如果发现实验现象与理论不符时,应首先注重实验,认真分析和检查原因,也可以做对照实验、空白试验或自行设计的实验来核对,从中得到有益的科学结论和学习科学思维方法。

二、一个完整的探究实验所包含的环节

一个完整的探究实验由8个基本环节构成,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进行实验解释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如,《探究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就是使学生初步懂得化学探究的步骤,这是本实验的一个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大致知道探究实验的环节,以及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即首先进行猜想和假设,然后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通过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三、实验操作过程中要向学生渗透的学科思想

1.有序地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走进化学世界中,学生首先要接触到两个实验,第一个实验是“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本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学习化学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体验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使学生体会到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也能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初步学会书写实验报告的方法,引导学生如何书写现象(告知学生现象就是人的感官能感知的东西,包括看得到、闻得到、摸得到、听得到的等),它重点是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现象的能力。第二个实验是“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该实验侧重对实验方法的培养。这两个实验都来自生活,学生不会感到陌生,但学生却从未对其细节进行过认真的观察和分析。选择这样的实验,会使学生感到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学习化学可以从身边的化学现象开始进行探究,懂得化学就在身边,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如果教学中教师没有明确这两个实验的目的,教学中没有将这些思想渗透给学生,将探究实验变成了“照方抓药”,学生做完实验就单纯地把课本空格填写完毕,那就白白浪费了这两节探究课了。

2.对比探究及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思想

物质世界千差万别,但又有一些共性。运用已有知识,通过对比归纳,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一种学习的技能。如,教材中三种气体(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制取及其呈现方式不同。氧气的制取则是最低要求,也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不多的基础上进行的,本实验是对常见仪器的进一步熟悉和使用,教师需要详细介绍氧气的制取原理并演示实验操作,以便学生动手实验时进行模仿。同时根据反应物(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不同、反应条件不同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做好铺垫。而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则有了更高要求,在制取氧气的基础上,学生探究了二氧化碳药品的选取、仪器的组装,并设计多种制取二氧化碳装置,学生讨论各装置的优缺点。这个课题实际是对所学的知识的运用,进一步提升学生实验室里气体制取装置的设计思维水平。有了以上理论知识,学生就可以对未知气体在知道它的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等的情况下制取一些气体,实现知识迁移的目的。

3.实验中对照实验的思想以及假说与模型的方法

分子运动的探究实验中,微观粒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又是客观存在的,要证明分子的存在就要借助“有形”证明“无形”,本实验借助了酚酞,氨水能使酚酞变红,用烧杯罩住的装有酚酞和浓氨水的两个小烧杯,酚酞变红了,显然有氨水中的东西接触了酚酞,从而证明分子运动。大烧杯外放的酚酞却没有变红(新教材把这个烧杯去掉了,笔者认为这有失实验的严谨性)。在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实验中则采用了对照实验的思想,在探究中使学生明确是如何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的,如,不同金属和酸反应比较反应速度的快慢,得出金属的活动性。为了体现实验的严谨性,对照实验的思想,除了金属的种类外,金属的形状、酸的浓度、酸的量要一样。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令人信服。本实验就是要学生学习对照实验的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实验使学生明确对照实验的设计思想。

4.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的思想

“燃烧条件的探究”“铁生锈条件的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等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法是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又一个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学科重要思想的几个典型实验。这三个实验都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使学生更容易从生活经验中对发生变化的条件作出猜想,并顺利过渡到设计实验证明。除了提出猜想在实验验证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外,使学生意识到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必须用事实来验证,知道提出问题的质量决定探究活动的价值,没有问题的提出,科学探究根本无从谈起。通过以上三个实验可使学生明确控制变量法的核心,指在研究某个量作用时保持其他变量一样,就只让研究的量不同,从而有了对控制变量法实验的基本操作思路。运用控制变量法实验,可验证由多个条件引起的化学反应时,究竟需要哪些实验条件才能完成。

5.定量化学实验的思想

最初接触的定量实验的思想是在空气成分的学习中,介绍拉瓦锡通过定量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事例。而质量守恒定律中的“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镁条燃烧前后重量的测定”等几个实验,是学生首次进行的定量化学实验探究活动,除了培养学生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外,本实验还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对于化学反应不仅仅是进行定性研究,还要对化学反应进行定量的描述。通过定量研究实验,知道实验中忽略一些微小的量,可能影响实验结论的正确性,从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懂得它是化学实验的又一种重要途径。

6.对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的思想

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初中化学对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只在“固体溶解度”的学习中出现过。本课题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列表法和作图法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不同,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如,溶解度数据表的优点是以实验为基础,数据准确。但因温度是一个连续的量,无法在任意温度下测得溶解度,故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以一系列实验数据为依据绘制的曲线解决了这个问题,所呈现的温度范围比较宽,但查的的数据有误差。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确了数据的处理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

7.实验中向学生渗透环保、节能的思想

化学的发展增进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促进了资源、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新物质的制造、合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但是化学制品的不当使用,化学工艺流程中产生的工业三废等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人类在享受化学带来的丰富物质生活享受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类过渡开发资源、浪费资源,使得可利用的资源日益缺乏。因此实验中向学生渗透环保、节能的思想是每一个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课本在“药品的取用”“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燃烧条件的探究”“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化学与生活”“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课题都不同程度地向学生渗透环保、节能的意识,使学生自觉养成化学实验中要节约药品、节约能源,对尾气、对环境有害的物质要先处理后排放,化学实验要努力向环境友好方向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责任感。

四、化学实验来自生活,要培养学生为生活而学的思想

初中化学新课标倡导的是公民科学素养的形成,而不仅是少数精英人才的培养,是增进学生对物质及其变化、科学问题及科学过程的认识和理解,是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而不是强化升学的动力和需要。日常教学中要善于发掘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学习素材。如,水垢的形成、如何除水垢,自来水如何净化,如何防止铁制品生锈,中和反应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运用等,就是一个个来自日常生活中经典探究活动素材。教学过程中为了突出化学实验来自生活,还可多举一些实际问题,如,结合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教学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鸡蛋天气热不放冰箱易变质,家里没有冰箱如何使鸡蛋保鲜。引导学生思考:鸡蛋会呼出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这可将鸡蛋的小孔堵住,由此起到保鲜的作用。再如,学习气体溶解度时结合夏天养鱼易缺氧死亡,如何解决池塘养鱼缺氧的问题等日常生活常见的事例,说明化学实验来自生活。

以上几点仅是本人在教学中认为为了学生后续学习化学,培养化学实验能力,懂得化学实验的目的,在实验过程中必须向学生渗透的化学学科思想。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初高中;化学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199-01

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往往不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那么教师应如何做才能使初高中的化学知识相衔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从初中的局部知识扩展到高中的全面把握和理解知识,调整好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适应高中的学习要求呢?我根据教学上的实践,谈谈自己在初、高中化学知识有效衔接的一些做法。

一、明确初高中化学教材及教学要求的差别

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而高中教材与之相比,深广度明显加深,由描述向推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也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等,只要求学生“知其然”。而高中化学则要研究基本理论、物质结构及其变化规律,即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二、为什么要进行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复习

初高中知识衔接复习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而到高中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这就需要教师一开始就给学生提一个醒,明确高中除了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多少”。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这也需要给学生一个学前提醒。初中阶段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是死记硬背,欠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能够温故知新、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所以利用复习时间向学生传授高中化学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三、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复习

1、摸清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制定复习目标

教师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初中化学的学习成绩,摸清其初中化学学习情况,再结合高中化学的总体要求,制定符合本届学生实际的复习计划、复习重点、难点和要求达到的层次,以及重点辅导的学生名单。

2、改变衔接复习的模式,以练为主

复习时教师不要在黑板上列表归纳,口若悬河地总结, 应将准备复习的知识点融入到练习题中,选题时要参考近几年中考题或高中高考涉及的初中知识,特别是初中生易错或者“难解答”的问题,编出一份试题,由学生在第一节课进行练习,知识点是初中的知识,但出题的角度和方向却是新的,通过练习和讨论学生知道初中不少知识点高考仍考到,对复习初中知识的重要性自然明了,在以后的复习课中就会自觉地认真参与了。然后根据学生第一节课的解题实际情况,组织一套涉及初中各重点知识的复习题,以精选的习题为载体,将要复习到的初中各重要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复习,由学生在课堂上限时完成,我只是就解题方法进行指导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或点评。这样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才能充分发挥思维能力,使复习课做到事半功倍。

3、重视初、高中教材知识的衔接

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做要求的内容,如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同素异形体、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的定义、出现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钙却没有酸式盐的概念及性质;复习中需对初中某些知识加深、完善的, 如氧化还原反应,初中化学从得、失氧观点简单的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而高一化学则从化合价的升降,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及应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在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这样概念范围将会扩大;又如结构理论方面的知识,初中化学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而高一化学则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难度加深;再如反应物的量与可能的产物之间的关系;各种量的精度与实际要求的关系;多信息题中干扰信息与无用信息的识别;如何巧解巧算(包括十字交叉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端假设法、守恒法、关系式法等等);化学实验设计,各知识点的综合运用等高中重要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都是从初中知识的延伸、扩展和完善。此时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又要适时引入高中化学的要求,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4、进行学法指导,大幅度提高化学成绩。

篇(6)

关键词: 初高中化学 衔接复习 链接过渡

在进行高一化学教学时,老师应如何做才能“旧中见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树立起教师在学生心中的良好形象?如何使学生从初中的局部知识扩展到高中的全面把握和理解知识,调整好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适应高中的要求?我根据教学上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初高中衔接复习的必要性

初高中衔接复习是非常必要的。理由是: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而到高中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这就需要教师一开始就给学生作一个对比,明确高中除了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多少”。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这需要给学生一个学前提醒。初中阶段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是死记硬背,欠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故利用复习时间灌输高中化学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应是最佳时机。新生除逐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外,还要适应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高中化学学习方法。与初中的教法不同,高中的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为课堂教学的特点。高中老师的要求也与初中相异,注重方法的点拨而“稍轻视”不断地反复多次。老师应利用学前复习时间使学生适应新要求,接受老师的教学风格和适应老师的教学习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

1.摸准学生实际,制定复习目标。

教师首先根据学生的入学档案,了解每个学生初中化学科的学习成绩。再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在初中是怎样学习化学的,如何评价自己的成绩等。结合高中化学的总体要求,建立每个学生的学科学习情况档案,制定符合本届学生实际的复习计划、复习重点、难点和要求达到的层次,以及重点辅导的学生名单。此阶段以全面鼓励和支持,建立自信心为主。

2.改变模式,旧中见新。

复习时如果只是老师在黑板上列表归纳,口若悬河地总结,相信半数同学定会昏昏欲睡。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才能充分发挥思维能力,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活动来开启智慧大门,使复习课做到低投入、高产出。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我的具体做法是将准备复习的知识点融入到一道道题目中,一开始就参考当年全国各地的初中化学竞赛题、升中考中的能力题或高中高考涉及的初中知识,特别是初中生易错或者“难解答”的问题,编出一份试题,由学生在第一节课进行练习,知识点是初中的知识,但出题的角度和方向却是新的,通过练习和讨论学生知道初中不少知识点高考仍考到,对复习初中知识的重要性自然明了,在以后的复习课中就会自觉地认真参与了。然后根据学生第一节课的解题实际情况,组织一套涉及初中各重点知识的复习题,以精选的习题为载体,将要复习到的初中各重要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复习,由学生在课堂上限时完成,我只是就解题方法进行指导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或点评。这样做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点,增添了学习兴趣。

3.查漏补缺,适当拓宽。

学生在解题中产生困惑甚至不知所措,正是激发他们认真钻研的动力。教师加以及时引导,可使学生产生仿佛来到另外一片天地的感觉。此时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又要切记适时引入高中化学的要求,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如氧化还原反应、燃烧等初中局限性的定义,到了高中则从本质上去理解,这样概念范围将会扩大。又如反应物的量与可能的产物之间的关系;各种量其精度与实际要求的关系;多信息题中干扰信息与无用信息的识别;有多个解答方案时,最佳方案的选择;如何巧解巧算(包括十字交叉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端假设法、守恒法、关系式法等等);化学实验设计,各知识点的综合运用等高中重要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都是初中知识之上的延伸、扩展和完善。

近几年来的高考都考了一些初高中衔接的“盲区”,故我们在复习初中内容时绝不能匆匆而过。

篇(7)

一、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

重视初三所学化学知识,特别是与高中化学密切相关的内容。如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价、物质的溶解性、酸碱盐的性质及反应规律、金属活动顺序、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这能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A. 课前预习,心中有数。预习就是有计划独立地自学新课内容,准备好学习新知识时所必需的旧知识,从而为课堂学习扫除障碍。通过预习对所要学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心中有数,课堂听课时才会有的放矢,提高课堂的听课效果。

B. 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学会听课,听课时思想要与老师保持一致,紧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学会对事物的分析推理,学会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掌握规范的解题步骤。听课时,对于一时没有听懂的问题先放下接着听课,下课后再找老师解决遗留问题。化学知识点多,且具有繁、乱、难的特点。课堂笔记很重要,既不能只听不记,又不能只记不听,要二者兼顾。书上有的简单记,重点、难点详细记。

C. 归纳总结,发现规律。养成归纳总结,定期归类的习惯,通过总结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例如学习元素及化合物性质时,我们可以以知识点为线索,形成知识网络。如了解“铝三角”“铁三角”,进而全面掌握元素化合物的转化。可以通过总结来掌握规律及解题的方法,如化学计算中可运用关系式法、守恒法、极端假设法、差量法等。

D. 纠错补练,及时反思。建议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积累,学习反思。无论是在大大小小的考试中做错的题,还是平时练习中做错的题,都要整理在错题本上,并认真分析做错的原因:是知识点没记住,还是审题错误、马虎。对错误原因,在错题旁用红笔书写以示警告。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就会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要举一反三,每隔一段时间拿出来看看,做到在今后的学习中少出或者不出这样类似的问题。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的学习气氛

俗语说:“爱屋及乌。”喜欢化学老师,就会对他所教学科产生兴趣。课堂上保持愉悦的心情,能使智能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