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手术室护理流程

手术室护理流程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6:3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手术室护理流程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手术室护理流程

篇(1)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手术室行急危重剖宫产术的12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采取急危重剖宫产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年龄22~43(31.4±5.6)岁;其中前置胎盘25例,脐带脱垂6例,胎膜早破、羊水Ⅲ度污染24例,足先露11例,胎儿宫内窘迫33例,产前子痫21例。将2009年3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手术室行急危重剖宫产术的117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取原有的常规护理流程,年龄19~39(30.8±6.1)岁;其中前置胎盘21例,脐带脱垂8例,胎膜早破、羊水Ⅲ度污染25例,足先露12例,胎儿宫内窘迫32例,产前子痫19例。本研究已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护理流程

研究者参考文献资料并咨询护理部、产科副主任医师级别以上医生及产科护士长意见后编制急危重剖宫产的护理流程规范,明确该流程各部分重点并优化流程的衔接。该护理流程规范具体流程如下:①手术室护士接到产科行急危重剖宫产的手术通知后详细询问产妇病情,并将手术通知及时报告科室护士长;②护士长拟定护理团队,即时安排巡回护士2名、器械护士1名,并通知麻醉科医师,确定麻醉师人选;安排1名手术室助理护士于手术专用电梯前待命以接待产妇及产科医生;③尽快完成手术前准备,清点、核对抢救药品及器材,做好抢救产妇及新生儿的准备;④产科及时派助理护士完成产妇的转运工作,将产妇转移到指定手术室;⑤通知新生儿科医生并向其介绍产妇及胎儿情况,以便齐备特殊药品或器材,及时到手术室参加高危新生儿的抢救;⑥手术期间准备好产妇风险事件抢救护理配合流程及新生儿抢救复苏配合流程;⑦术后完成对产妇及新生儿的转运,与产科及新生儿科做好交接班流程。

1.2.2护理流程管理

手术室护士长作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负责人,全程负责该流程的制定、实施及完善工作。护士长实施该护理流程需建立稳定、专门的护理团队,团队人员应由工作经验丰富、工作细心的高年资护理人员组成,明确该团队中各人的职责。护士长在护理流程实施期间全程监督,保证其在正常轨道上运行。

1.3观察指标

手术室完成响应时间(接到手术通知至产妇到达手术室时间)、手术开始时间(产妇到达手术室至产科医生开始划皮时间)。手术及术后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大出血发生情况、产后转移至重症监护室情况以及新生儿生后窒息情况。术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术中器械不配套、手术室温度不达标、吸引器障碍、新生儿抢救台故障、抗生素输注时间错误、抢救药品未配齐以及纱布、器械清点错误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篇(2)

关键词:安全管理;流程优化;手术室;效果

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强度大、节奏快及对专业技术水平要求高等特点[1]。如何有效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护理服务质量已成为手术室护理工作关注的重点与难点之一。本次研究收治行择期手术患者170例,分别采用安全管理常规流程干预和流程优化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探讨安全管理流程优化用于手术室患者的临床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行择期手术患者17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每组85例;对照组男47例,女38例,年龄15~66岁,平均(37.44±7.28)岁,其中骨科手术24例,神经外科手术11例,普外科手术45例,妇科5例;观察组男50例,女35例,年龄17~65岁,平均(37.50±7.32)岁,其中骨科手术24例,神经外科手术12例,普外科手术40例,妇科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的护理方法是安全管理的常规流程干预。观察组则采用安全管理流程优化干预,即分析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潜在危险因素,以流程图和表格形式确定具体流程,制定专门护理人员负责制[2];手术室护理人员接收手术通知单后于术前1d对该患者进行详细访视,了解手术准备情况[3];术前1h进入手术室,调节房间温湿度;详细核对患者手术信息,确认无误并与病房护理人员做好交接后,送入手术室;麻醉前与麻醉医师核对患者麻醉信息,手术开始前,手术医师再次核对患者的手术信息,详细填术信息核对表,并由参与核对人员签字;器械和巡回护理人员手术前后仔细核对手术器械、药物及其他医疗用品数量,防止异物残留体内;术后由专门护理人员监督医护无菌操作执行情况,并予以记录上交作为进行奖惩的重要依据;器械护理人员与标本运送员进行标本核对移交工作;由巡回护理人员与麻醉医师将患者送返病房,与病房护理人员完成移交工作,并由参与移交人员签字。观察指标:①护理满意度评价:出院前向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这份量表是本院自拟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护患沟通及健康宣教3部分,总分100分,≥95分判定为临床护理满意;②记录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包括手术部位错误、输血错误、术中用药错误、标本错误及异物存留体内等,计算发生率。统计学处理:数据录入和分析使用的软件是Epidata3.05和SPSS17.0;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是P<0.05。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100.00%)显著优于对照组(72.94%)(P<0.05),见表1。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1.18%)显著低于对照组(11.76%)(P<0.05),见表2。

讨论

手术室安全管理流程优化促使手术室常规的简单、琐碎及片面护理工作转为全程、多层次及全面的护理工作,提高各个环节护理工作的安全质量。接受流程优化安全管理手术室患者在围手术期按照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有效干预,工作流程清晰,责任分工明确;以线条和表格表示安全管理流程图,使得护理人员可以迅速了解自身在护理工作中的责任,尽快做好本职工作,预防手术室护理差错。同时,手术室安全管理流程优化可量化护理工作,提高护理工作交接的顺畅性,便于日常检查工作顺利进行,为针对性培训护理人员提供科学依据;而规范日常安全管理流程亦对提高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效率,发现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提示针将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流程优化应用在加强护理服务水平,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方面有明显优势;而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1.1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7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证实安全管理流程优化用于手术室患者有助于避免护理差错的出现,对于提高手术室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安全管理流程优化用于手术室患者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风险,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娟 赵宁 赵瑞霞 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1]张慧丽.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手术安全管理中的运用与体会[J].当代医学,2012,18(4):22-24.

篇(3)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521-01

手术室是为病人提供手术及抢救的重要场所,是医院的重要部门。随着手术学科分工的日益精细,各种疑难、高危、微创手术的开展,对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要求日益增高,优质的手术室护理能减少不安全因素及隐患,确保手术治疗和护理的安全,有效防止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1.手术室常见不安全因素

1.1 接错病人。因查对错误、病人紧张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易发生接错病人或将病人错放手术间。

1.2 手术部位错误。因医生填术通知单时未仔细标明,术前未做手术部位标识,安置前未仔细查看病历及x线片等检查资料。

1.3 用药错误、输血错误。因不正确地执行口头医嘱,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1.4 病人摔伤、碰伤和坠床。因未仔细检查平车损坏,神志不清、昏迷着未加看护。

1.5 器械、缝针遗留在体腔或伤口。因器械、物品清点有误,忽略检查校对,导致异物遗留[1]

1.6 皮肤损伤或电刀灼伤。因使用电刀时未完全按照操作规程,电极板粘贴不牢或位置不正确,电极板潮湿,皮肤接触手术台金属部分造成皮肤损伤。

1.7 标本处理不当。术中未妥善保管,造成遗失、错放或错送。

1.8 导管滑脱。因术中固定不妥、术后护送不当造成管道滑脱。

2.防范措施

2.1 完善并落实好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手术室各项工作流程进行操作,如接送病人流程、器械清点流程、执行口头医嘱流程、术中输血流程等。

2.2 强化手术室护士的法律意识,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在维护患者权利的同时,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确保护理安全。

2.3 安全管理。严格把握手术室的各项查对制度,包括接病人时的查对、执行口头医嘱时的查对、器械清点时的查对、皮肤完整性的查对等。

2.4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素质,鼓励外出学习和进修。加强护理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训[2],严格执行护理技能操作常规,加强风险意识。

2.5 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缓解超负荷工作状态。护士长应该合理排班、弹性排班,关心护士生活,使其精神饱满的投入工作中去。

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核心,只有针对手术室不安全因素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加强质量安全教育,提高法律意识,重视高危环节质量管理,才能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除此之外,还要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心,加强培训和带教工作,把患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手术环境,杜绝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篇(4)

1  手术室护理文化内涵

   

在医疗市场竞争加剧的今天,开展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营造温馨护理文化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问题。通过确立护理理念,弘扬护理文化精神,使护理文化渗透在护理操作及工作流程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充分发挥手术室护理队伍的潜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整体护理水平。

2  手术室护理文化建设的措施

2.1  明确工作管理制度 

手术室制度是手术室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制订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工作人员才能够严格按照手术工作要求进行操作,相互配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制度包括手术室工作制度、手术病人查对制度、库房管理制度、反馈制度、接送病人制度、器械管理制度、手术标本管理制度和卫生清洁制度等。对科内人员变动、新护士上岗、科内护理工作内容增加等变化,要做到及时修改和完善,确保制度的落实,达到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强化人的理念。

2.2  手术室标识文化

 

2.2.1  一次性腕带 

手术前由护士填写病人的姓名、床号、病案号、性别、年龄、血型、术前诊断和手术部位。特别是危重病人、意识不清和婴幼儿病人。在核对病人时做到病人自述、病历和手术交接单的一致性。通过巡回护士、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的多重核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2.2.2  管路标识 

手术室的各式引流及动静脉管路较多,用不同的颜色标签粘贴在管路的末端,并注明操作人员及放置的时间及深度,获得了明显的显示和区别,预防管路滑脱及管路移位,为医护人员观察病情提供准确的数据。

2.2.3  药品标签 

手术室各类急救药品及麻醉药品繁多,护士在标签上注明药物的名称、浓度和剂量,在配药前粘贴于注射器上,既能确保药物和注射器的一致性,也能使麻醉医生在使用过程中更清晰、快捷的取用,提高工作效率。

2.2.4  仪器操作流程卡 

由于外科器械仪器的迅速发展,各种精密仪器的使用给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配合手术,将仪器的操作方法及使用流程制作成卡片,悬挂于仪器旁,使仪器操作具体化,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

2.3  严谨的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2.3.1  护理抢救技术操作流程 

手术室为危重急诊病人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护士担负第一时间的抢救重任,制订各项抢救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如心肺复苏、除颤仪的使用、简易呼吸气囊的使用等。

2.3.2  护理专科技术操作流程 

随着新手术的开展,护士在保证做好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要及时进行知识更新,对新开展的手术,注意总结和积累,并邀请相关专科医生讲课,使护士熟悉手术的入路和步骤,配合要领及对专科器械的使用和保养等技巧。对在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差错、事故等问题,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和护理安全教育,增强责任心,做到警钟长鸣。

2.3.3  专科器械准备流程 

根据各科手术的需要,制订完善的手术器械本,使各个手术器械包的物品数量固定。以《医疗技术操作规范》之各专科手术器械为依据,结合临床手术专家的意见,制订各专科常见手术的手术器械准备流程,护士以此为据进行各类专科手术的器械准备工作。

2.4  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理念

2.4.1  全程服务 

人性化和个性化护理贯穿围术期的全过程。巡回护士手术前细心周到的术前访视,手术当日热情微笑接病人入室,术中关怀、尊重病人,保护好病人隐私,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原则下保证病人舒适,术中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手术进展情况,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将病人安全的送回病室,术后3 d回访病人,及时填写术后回访单,征求病人对手术护理服务质量的反馈,同时制订改进措施。

2.4.2  诚信服务 

维护病人的合法权益,合理收费,充分尊重病人知情同意权、隐私权和选择权,建立护患沟通制度,真正满足病人的需要,变病人的追求为医院的追求,为医院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5  高效的护理管理体制

2.5.1  增强服务意识 

要改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作风,注重诚信服务,增进护患沟通,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倡优质服务,开展微笑服务和礼仪服务,改善病人的就医环境,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融入人文关怀。

2.5.2  实行人性化管理 

科学的护理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服务水平的生命线,同时也是增加医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现代管理是充满人性化的管理,护士长首先要尊重护士、理解护士,并为他们提供发挥个人能力的平台,为他们创造一个团结友爱、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2.5.3  按劳取酬,奖罚分明 

每月考核并及时反馈结果,对考核成绩较理想或已取得一定成绩的护士,给予公开表扬和奖励,以达到激励本人和他人的目的;对考核成绩不理想者要加强引导,帮助他们找出原因、树立信心,激励其积极进取。

篇(5)

1 手术室护理中常见安全隐患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护理缺陷、护理差错事故存在于各环节中。护理服务的安全性对手术进程产生直接影响,甚至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1.1护理知识及技能因素 各种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应用于手术室治疗过程中,因此,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如缺乏过硬的专业知识,不能紧跟技术发展步伐及时充实自身专业知识,提升自身护理技能,就无法促进自身综合技能及素质得到有效提高,进而影响到护理质量。同时,手术室护理人员面临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也会对护理安全产生直接影响。

1.2护理人员配置因素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需要接受医疗护理服务的患者不断增加,优秀护理人员供不应求表现较为明显。在手术室护理中,通常要求台护比为1:3,但是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往往未能达到这个比例。而这个问题的存在未能得到医疗结构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因此成为手术室护理中一个重要的安全隐患。在手术室护理中,护理工作较为琐碎,且工作量大。在人员配置不合理的情况下,护理工作人员往往会感觉到极度疲劳,因此导致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无法始终保持良好工作状态,进而对患者造成不安全隐患。

1.3管理方面因素 手术室各项管理及监督制度不健全,对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不到位,机械设备等物质管理制定不完善等诸多问题。这些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导致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出现术前未能充分准备物品或物品清点不准确、接错患者或手术间、患者不合理、术中操作不严谨或护理记录不及时完整、查对有误或用药错误等诸多缺乏规定性和严谨性的护理操作存在。这些护理操作的存在对护理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1.4安全意识较为淡薄 护理人员在工作工程中的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对存在于手术室中的相关物件及仪器的管理及使用缺乏科学性。实施手术操作之前,未能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相关仪器进行试机,导致术中存在仪器电极板固定不牢等临时故障发生。护理人员未及时对吸引器袋进行更换,导致中心管道堵塞发生,未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处理,导致术中意外事故发生。

2 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2.1健全和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积极建立并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使手术安全管理工作地实施有章可循[2]。①护理过程中须严格执行相关护理安全制度。护理人员在护送患者到手术室的过程中,需做到手术眼别醒目。手术室接诊护士需对患者的姓名、年龄、诊断、手术眼别、手术名称等进行仔细核对;②在手术室入口通道贴示"手术须知"提示语,随时提醒护理人员于术前告知患者相关手术注意事项;③手术过程中用药、用气等均需标注醒目的标签,并挂上相应的"注意事项"牌。在使用过程中,需医师和护士共同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方能使用;④按流程对手术室各仪器和设备进行清洁和保养定期对其性能进行检查。

2.2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各项护理常规制度。①术中使用物品前须对其日期、灭菌指示卡等进行检查。使用药品后,须将开启时间注明,并将药品放回原位。对手术时间进行合理安排。有感染性的手术须按流程严格执行术前、手中、术后感染处理流程;②对各项查对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严格地检查,杜绝接错患者、用错药、输错血、开错刀等失误的发生。护理安全管理及监督者对护理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有问题出现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对护理人员护理流程及操作的规范性进行严格监督。

2.3加强对手术环境进行管理,为患者提供舒适环境和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中,环境的创造既要手术及护理工作实施地需要,又满足实施医院感染工作的需要,手术室划分为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非限制区,区域之间用门隔开,并设立明显分界标志,并定期定时对手术室进行空气消毒,对手术室内的各种仪器定期进行维修,添加剂,降低机器轰鸣音;禁止医护人员在手术室内使用无线通讯设备,以免对手术患者及医疗仪器产生干扰。保持手术室地面清洁和干燥,做好防滑措施。高龄、行走不便、视力较差的患者接受手术时,需应用车床或扶助轮椅将其送至手术室,并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告知患者术前相关准备及注意事项,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让患者以最佳的状态进行手术。术后,协助患者坐起,仔细观察患者表现,了解患者感受。

2.4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护士操作技能及应急能力。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护理能力对护理质量及护理水平产生直接性影响。因此,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多层面的业务知识及实际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和合理能力,提升其应急能力[3]。同时,医院应积极组织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并及时以多样化的形式开展知识讲座,提高其遵守相关护理常规的自觉性。严格把关记录单书写的规范性,严谨误填、漏填、涂改,确保各项记录单的书写具有格式化且规范、标准。此外,医疗机构还需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促进其严格执行相关护理管理及操作规章制度,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

篇(6)

【关键词】 手术室; 优质护理; 模式

Clinical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Mode in Operation Room/LIU Ling,ZHANG An-mei,LI Jing-hong,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12):099-102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a new model of nursing in operation room,to realiz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to cooperate nurse with operation doctor and anesthesiologists,and to reflect the value of the nurse.Method:Established and improved rules and regulations,strengthened the training of nursing care,nurse grading management,explored the scheduling model,established and improved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and improved the methods of nursing service in operation room.Result:The nursing comprehensive quality was substantially higher.And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doctor and nurse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Conclusion:Carrying out high-quality ca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ability of nurses in the operation room.It also can improve nursing quality,achieve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goals of the surgery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physician satisfaction,operation room nurses satisfied.In a word,this model is useful to carry out high nursing quality in operation room.

【Key words】 Operating room; High nursing quality; Model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in Binha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of Weifang City,Weifang 262737,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12.038

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本框架,并把护理程序人性化、规范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中,“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为患者实施生理、心理、社会性的一种动态、完整、连续的综合护理过程。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工程示范活动,通过“示范工程”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1]。据北京市卫生局所做的第三方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试点优质护理病房患者满意度上升至99.3%。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因其专科化的特殊原因,使之在护理方面与病区既有共性又有区别。传统的手术室护士工作方式仅仅是在手术间内配合手术,很少与手术患者接触。而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护士不仅仅是一个手术配合者,而且还是手术患者的照顾者、咨询者、教育者和研究者[2]。

目前,在对住院患者实施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手术室护理工作大多数还采用功能制模式,与病房的优质服务存在脱节。因此,转变思维模式、探索适合手术室的优质护理模式是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要探索和实践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010年10月开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目前,在全院所有病房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手术室有护理人员15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5名,护士4名,每日平均实施手术12台左右,具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条件,并于2011年10月开展此项工作。

1.2 方法

1.2.1 建立健全手术室护理工作制度、标准、岗位职责及流程 加强手术室护理科学管理,重新修订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和岗位工作流程等,传统的手术室护理注重的是手术和手术配合,忽略手术患者的感受和需求,修订则体现以手术患者为中心,以安全、规范、方便、快捷为原则,同时兼顾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及患者家属感受和需求。

1.2.2 加强护理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加强护理培训,特点是分层次、多方式,内容包含护理理念、沟通技巧和专科技能培训等。制定并实施手术室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计划,提高专科护理水平。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注重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进行礼仪规范、沟通技巧、健康教育、服务流程和标准的培训与考核。

1.2.3 护士分层管理,体现能级对应 制定护士的分层管理,根据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工作年限、职称和学历等要素,核定护士能力级别,分配不同难度的手术,实行护士分层使用。建立专科组长负责制,专科组长负责本专业的疑难手术配合、业务指导、教学、科研、质量控制等工作。

1.2.4 合理配置护士人力,探索排班模式 护理部根据手术量、手术难度、手术床周转率等综合因素合理配置护士,实行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与动态使用,实行专业护士准入制,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床之比≥3:1。护士长负责排班,护理人员按手术专业配合分组,每个组由主管护师担当负责人,其职责组织组内病例讨论、解决组内疑难问题、临时协调组内人员等。每台手术安排专门的巡回和器械护士,对每位手术患者实施责任制、包干式护理,每台手术的配合护士全面负责手术前、术后访视,术前准备和手术配合,连续工作中途不换人,责任全面落实。必要时组内人员相互协助,实现对手术患者护理的无缝隙衔接。而器械护士要全神贯注做好台上配合,保证手术顺利实施。

1.2.5 建立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护士的绩效考核以手术护理质量、手术数量、手术难度和患者满意度为重点,注重临床表现和工作业绩,将绩效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收入、分配、职称晋升、学习进修、奖励评优等挂钩。建立护士手术工作量统计表,护理质量考核结果登记表、满意度调查登记表,由手术医生、护士长、专业组长对护理工作进行考评,与护士当月的薪酬直接挂钩。

1.2.6 改善手术室护理服务

1.2.6.1 实施手术访视 根据手术访视的目的、意义,制作专科手术访视卡,制定规范化手术访视指导语,有针对性地实施心里疏导,利于患者对手术充满信心,以适应手术的需要[3]。术前1 d,巡回护士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主要内容包括:护士自我介绍;全面了解病情(探视患者,与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做好沟通),对手术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手术前健康宣教及手术注意事项介绍;患者心理疏导;患者及家属的疑问解答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个体化手术护理计划。手术后第2~3天,巡回护士到病房了解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征求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意见及建议,并做满意度调查。

1.2.6.2 患者交接方面 术前巡回护士到病房接手术患者,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要求手术室全体护理人员使用规范的文明用语,以标准的仪容、仪态接诊患者。

1.2.6.3 细节护理服务 巡回护士术中全程负责患者的护理,做好细节服务,满足患者需要,保证患者安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30 min调节好手术间的温度,刀口冲洗用温盐水,并制作肩颈部马甲为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的颈肩部保暖。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关心体贴患者,各项操作前耐心解释取得合作,并陪在患者身边进行辅助,及时解决患者需求。在满足手术需要的情况下,尽可能为患者安放舒适。麻醉、消毒时,注意适时遮盖患者,充分尊重患者,做好隐私保护,使其尊重感和满足感明显增强[4]。手术中途无特殊情况不交接,手术间物品配备齐全,减少护士离开手术间的机会。手术后擦净患者体表残留的消毒剂、血迹等,尽可能给患者穿戴整齐地送回病房[5]。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安抚,耐心解释、仔细回答患者家属的问题,做好健康宣教。

1.2.6.4 手术配合专业化 成立以科室为单位的专业组,设立专业组长和专科护士。根据手术医生的特殊要求购置专科器械,满足手术医生使用器械的个性化需求。熟悉掌握每位医生的手术习惯、操作特点及手套型号,手术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并根据专科特点进行相应专业细化,为各科医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使手术配合更加默契[6]。同时定期问卷调查了解医生的需求,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提高专科手术配合质量。

1.3 实施效果评价 比较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手术室质量、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和能力、手术患者和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手术室护士满意度。上述每类满意度调查表的每个项目分值为1~10分,每类调查表的总分为100分,最后计算平均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手术室护理质量、护士综合素质及手术患者、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外科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手术量的不断增加都对手术室护理管理者及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护理质量上提出了更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7]。管理者建立健全护理工作规章制度、规范及标准,规范了护士行为,明确了工作方向,在实施优质护理过程中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工作流程,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同时,不断进行护理工作流程的改进,使工作环节衔接紧密,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3.2 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手术室护理人员规范化专科培训,使各级护理人员得到充分培养,是培养适应现代高素质手术室专科护理人员的有效途径[8]。针对手术室护理专业的特点,加强分层次、多方式护理培训,内容包含护理理念、沟通技巧和专科技能培训,有效提高了护士综合素质和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护士的综合素质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P

3.3 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提高手术患者和手术医师满意度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整体护理,会使患者在接受手术时充满信心,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9]。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使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患者体验到感动服务。通过访视,护士可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并能看到自身的不足,加强对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使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10]。根据每位患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护理和配合计划,为患者提供动态、完整、连续的综合护理服务,进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提升护理水平;为手术医师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手术配合,使手术团队合作更加默契,从而有效提高手术患者和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1]。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和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

3.4 提高手术室护士满意度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加强了护士科学管理,保证临床护士配备,合理调配护理人力,加大护理培训力度,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保证护士福利待遇,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关心护士的身心健康,改善护士的工作条件。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得到了领导、患者、医师的认可和赞赏,提升了护士职业形象,体现了护士的职业价值,提高护士对护理工作的自豪感,从而提高了护士的满意度[12]。因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有了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晓伟.转变模式 求真务实 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深入发展——在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第二次工作例会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2):5-8.

[2]刘卫华.现阶段手术室护理管理探索[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6(11):56-58.

[3]谢倩,杨敏,陈俐,等.我国医院手术室术前访视的现状及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0):809-811.

[4]周雪华,杨西宁.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6):6320-6321.

[5]程宗燕,李福宣.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品牌的创建与实施[J].全科护理,2012,10(29):2757-2758.

[6]赵淑妹.手术室护理人员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3.

[7]刘卫华.现阶段手术室护理管理探索[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6(11):56.

[8]姜雪,陈素兰,陈丽媛,等.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策略[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5):415-416.

[9]杨小红,阮爱娟,桂赛银.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121-122.

[10]冯小平.整体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1,17(2):131-132.

[11]刘静雅,王玉玲.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心理需求调查及优质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3):116-117.

篇(7)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手术室;护理安全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42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461-02

手术室是医院实施手术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是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体现[1]。针对手术室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我院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现将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手术室自2012年5月起对护理工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以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前1年内手术室患者406例为对照组,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45.23±4.32)岁;其中男性患者224例,女性患者182例。

以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后1年内手术室患者422例为观察组,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6.38±4.75)岁;其中男性患者231例,女性患者191例。

所有患者均排除未成年人、高龄、精神疾病、其他原因不能配合本研究者。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持续质量改进方法 自2012年5月起对护理工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成立由护理总长、手术室护士长、器械护士、巡回护士组成的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围绕手术室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讨论高风险因素,找出护理安全隐患问题。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2]。

制定、完善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是持续质量改进的基础。参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手术室规章制度。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感染控制流程和技术标准,并制定相应的感染控制监测项目。术中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护理操作和术中配合,强化无菌操作观念。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术中用药制度,针对部分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术中给药前未认真核对的问题,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用药风险意识,使护理人员增强责任心,对用药操作流程掌握率达100%,并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护理操作。定期检查急救药品效期,及时更换、补充。定期维护、保养仪器、设备,配备操作流程、注意事项提示卡,保证仪器、设备的性能完好,将责任落实到个人[3]。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后定期召开手术室全体护理人员会议,及时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针对这一阶段实施改进措施后的效果进行讨论和分析,找出现有改进措施实施后护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再次改进。不断完善手术室各项护理工作流程,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操作,定期组织培训,并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经济收入挂钩[4]。

1.3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

2 结 果

2.1 护理安全情况 与对照组对比发现,观察组急救药品过期、仪器故障、切口感染等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护患满意率 与对照组对比发现,观察组护患满意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繁重,人力资源相对不足,易造成护理人员体力透支、压力过大,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不重视急救药品的定期检查和补充,导致术中发现急救药品过期、短缺。手术室仪器、设备使用不当或保养、维修不及时可导致术中仪器故障,直接影响手术进程。术中无菌操作不规范,导致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科室之间、护患之间缺乏沟通,在手术安排上存在混乱,患者对手术流程不了解,导致严重不良情绪,影响术中配合。

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护理管理方法,在全面分析现存的护理工作问题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注重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并不断地对改进后的效果进行质量评估和再次改进,从而达到良好的护理管理效果[5]。

本研究中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护患满意率明显提高,提示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消除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素质和护理工作质量。

本研究结果表明: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室护理安全具有积极的影响,可明显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

参考文献

[1] 张庆香.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1):377-378.

[2] 华盈,俞飞燕,华铭.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士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海峡药学,2010,22(5):253-254.

[3] 马丽娜,李丽,周秀荣.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2):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