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17:06:2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传统文化小知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 途径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058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精髓。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流传的却很少,当代的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有的是一知半解,有的是知之甚少。为了让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能够传承下去,新课标规定,让语文教学来承担这一重任,因为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更好的传承传统文化,是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探索的话题。
一、学习传统文化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
传统文化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对比于枯燥的学习,将传统文化引入到语文教学中来,会使课堂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提高。在课堂上进行传统文化的讲解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初中阶段是汲取知识的黄金阶段,这一阶段形成的价值观念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将传统文化引入到初中语文课程中,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文化内涵,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在语文教育中学习传统文化,有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语文课堂上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通过老师的引导学习传统文化,体会文化的内涵,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
二、教学策略
(一)汉语传承在诗词
初中生是承接小学和高中的纽带,初中阶段,既是对小学阶段知识的补充,又是为高中语文的学习打基础,更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阶段。因此,初中生作为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量不能少。这要求初中学生要在课外大量阅读古诗词,理解并背诵。学生可以在背诵熟记的情况下理解、感悟诗词大意。除了学生背诵理解之外,语文教师的教学也至关重要。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多媒体教学,把诗转化成图片或动画,再播放朗诵声音,让学生在看、听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情感。比如:在《送元二使安西》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送别友人的画面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出来,再配以乐曲,让学生感悟作者和离别人的心情。这种相当于再现情境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感同身受的体会作者感情,也更能体悟古人对友情的重视,在离别时的不舍。
教师还可以根据我国的传统节日教授古诗词。古人对传统节日非常重视,并且在节日期间,他们会作诗留念。对于九九重阳节,古人有相应的诗文记载,比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为千古名句,当今人们在节日期间也用这句话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除了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之外,学校可以定期举办“诗歌朗诵比赛”活动,通过比赛,也能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二)阅读教学紧密联系传统文化生活
阅读教学,一方面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要熟悉,达到熟能成诵的程度,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大量的阅读课内外读物,增加阅读量。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教师可以用板报的形式在“学生园地”规划一块,作为语文小知识的天地,让学生轮流布置,每隔三天换一次,要求不能重复。这样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那么为了不重复,学生会关注每一期的内容,这无形中让学生增加了知识量。此外,教师可以通过文言文阅读来讲解我国传统文化礼节和古代圣人的思想境界。比如:在《两小儿辩日》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概意思,然后组织学生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在学生讲出这个故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伟大教育家孔子的思想境界,引导学生联系孔子的回答,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理解。让学生要有平和的心理,与先哲靠近。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将有关的教学内容展现在屏幕上,通过课件等形式将课文进行多色彩的处理和多元化的归纳。这种方式能通过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学生在获得快乐的同时高效地学习。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其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有力工具,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例如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教师可首先通过多媒体对岳阳楼的历史文化背景加以介绍,让学生对该篇课文的背景知识有所认知。紧接着教师可以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以一种醒目的方式展现在屏幕上,给学生一种震撼,并且给出相关链接,将现代人学习这种为民、为苍生而尽心尽力精神的实例加以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范仲淹的这种精神。学生在这种充满强烈爱国情感的课堂氛围中,就能够对自己早已熟知的知识和内容有一个深刻而良好的认知,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也提升了教学效率。因此,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古代诗文的教学中能缩短学生与作者的时空差距,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和人生态度,从而达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立足课堂,拓展课外,以开展多彩的文化活动把学生带入传统文化的大殿堂。
(四)文化在课外教学中传承
语文教学不仅仅只在课堂,语文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语文教学是课堂和课外的结合,教师在课堂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理论,在课堂之外,教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新的知识,并获得新的感悟。与生活相结合的语文是丰富多彩的。学校可以模仿一些电视节目,在学校开展活动。像“中华好诗词”节目,将文化以节目的形式展现,一方面增加了人们的兴趣,另一方面,在无形中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学校可根据这个节目举行“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接龙比赛”或“成语书写大赛”等,以不同的方式举办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游戏中,比如学生玩“我说你猜”游戏,一个学生描述一位历史文化名人或书中的角色,另一个学生猜,在“我说你猜”游戏中,要求学生有大量的知识储备,而游戏又有竞争性,输了的同学为了下次赢得比赛,他们会再次学习。这也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一、实施背景:
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各地各民族在中秋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中秋节吃月饼庆丰收、庆团圆、送祝福、送亲情的意义;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中秋节前两天
三、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准备:
将学生分为六组分课题收集各地中秋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中秋的相关资料。
五、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一、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二、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一、 情境导入
二、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
第一主题: 话说中秋
1、中秋节的由来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3、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第二主题:中秋实践活动
1、设计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
2、举办月饼宴
三、讨论中秋节活动方案
1、中秋节就要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谈谈今年打算怎么过中秋节。
2、同学们之间交流。
四、小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班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第三阶段:拓展,延伸。
中秋节是欢庆丰收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中秋的月饼象征着人们渴望家人团圆、生活甜蜜的美好愿望。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欣赏吟诵了月亮的诗词。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你想研究些什么?
1、中秋的风俗习惯。
2、中秋的传说和故事。
3、月亮的传说与故事。
4、关于月球的小知识。
【关键词】戏曲;传承;文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民群众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精神文明也有了空前的丰富和发展,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出现“戏院门前车马少,场内座位空席多”的不景气现象,流行歌曲、摇滚乐等快餐文化正以强大之势冲击着传统的戏曲艺术。振兴戏曲,弘扬民族艺术的口号提出来已经十几年了,但戏曲衰退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究其原因,有戏曲本身的原因,也有社会其他文化冲击的原因。十几年的振兴努力,论其成败得失,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没有把振兴的重点放在培养新一代的欣赏者上,造成观众年龄日趋老龄化,观众面出现断层。因此,要振兴戏曲,继承和发扬这一民族瑰宝,使戏曲艺术代代流传,不仅需要好的表演者,更需要大量观众。“振兴戏曲从娃娃抓起”,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进学生对戏曲艺术的了解与喜爱。
河南是豫剧之乡,常香玉、马金凤、陈素真、崔兰田等名家的唱段和剧目深深吸引着一批观众,也产生了许多戏曲爱好者,他们常常聚集在金水河畔,唱戏交流,自娱自乐。而二七区铭功路小学就在金水河畔,耳闻目染中,一批小戏迷诞生了。他们在家长的殷切期盼下,一批学生登上河南品牌节目“梨园春”的舞台,显示出了他们对戏曲的热爱。为了发挥学生的特长,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热爱我国的传统戏曲文化,学校决定开设《亲近中国戏曲》课,让更多的孩子接触我国的戏曲文化,激发他们学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力,激发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以戏曲教学为载体,让学生了解中国戏曲艺术的有关知识,培养他们对戏曲艺术的欣赏和兴趣,掌握戏曲的演唱、表演的方法,亲身体验戏曲艺术的乐趣,让学生了解我国戏曲文化的内涵以及体验戏曲艺术的乐趣,弘扬戏曲艺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及艺术鉴赏能力,启迪他们的思维与心智,增强民族的自尊和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与民族精神。
(1)通过学习能够系统地了解我国戏曲文化的悠久历史,了解戏曲艺术的种类,说出戏曲的起源、发展、影响等知识,了解戏曲的化妆、服装的特点,感受中国戏曲中色彩及构图的对称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思想情感。
(2)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欣赏、讲授、比较、归纳等方法,了解各类戏曲剧种的主要特征和风格(如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等),初步掌握戏曲的演唱及表演方法,能够了解戏曲中较为关键的组成因素,初步感知并练习戏曲演唱及表演的关键技巧,如唱腔、念白、身段和表情及武打动作等,增强学生的演唱及形态表现力。
(3)学生能够通过戏曲游戏、舞台展示等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戏曲欣赏与表演,表达和传递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创作热情。
(4)学生能够融入戏曲排演活动中,掌握合作及交流的一些策略,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及自制力,增强自信心,消除胆怯、紧张等不良心理因素。
(5)以戏曲艺术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释放学生的创造、表演能力,让学生了解我国戏曲文化的内涵及体验戏曲学习的乐趣,弘扬戏曲艺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课程内容
本教材使用了单元学习的编写方式,开始为绪论,主要介绍戏曲的起源、影响、剧种等,接下来共五个单元,分别为我国戏曲中的五大剧种: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每个单元均有“了解历史”、“走进名家”、“名段赏析”、“表演指导”、“戏曲擂台”5个模块组成。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和学生原有基础,进行教材重构。一般而言,每个模块安排10~15课时。
三、课程实施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要以师生为主体,立足实际,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积极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课程有效实施。
(1)欣赏与剧情介绍相结合。我国戏曲剧种丰富,流派纷呈,除京剧、昆剧属全国性的剧种外,其他都属地方戏,运用地方方言演唱。如果在欣赏时,一味地让学生听,学生根本提不起兴趣来。为此,在让学生欣赏戏曲时,采用欣赏与剧情介绍同步进行,讲一段,听一段,边讲边听。
(2)学唱与表演相结合。戏曲中拖腔的演唱是最大的一个难题,一字多音,半天唱不完一句,如果仍旧运用传统的听唱或视唱方法来教唱,肯定行不通,学生会更觉枯燥。为解决这一难点,教师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把学唱与动作表演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范唱与视频相结合。在戏曲教唱中,教师经常发挥自己的演唱特长,给学生示范演唱和表演,特别是像这种学生本身并不太喜欢且又难以听懂的艺术,更应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不断去吸引学生。每当教师说给大家唱一段时,全体学生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并用期待的目光注视着老师。原本窃窃私语的课堂,就会变得鸦雀无声,教师的范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实施游戏教学法。戏曲走进课堂后,仅仅是欣赏和演唱是完全不能满足学生需要的,教师要努力营造环境,开展一些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如在介绍京剧的四大行当时,先让学生们在家上网查寻有关网站,了解什么是生、旦、净、丑;后结合讲解来欣赏京剧脸谱,掌握各行当脸谱的特点;最后运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出示六张脸谱、几个人物,让学生“找伙伴”。结果黑脸的张飞、项羽结成一对,红脸的黄盖、荆轲找在一起,白脸的曹操、司马懿凑在一堆,由此引入京剧脸谱色彩与人物角色性格特征之间的关系。学生踊跃参与判断分析,结果自然印象深刻,兴趣浓厚。
四、课程评价
(一)评价原则
(1)全面性原则。课程评价坚持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既注重学生艺术能力的发展,又注重人文素养的提高。
(2)导向性原则。课程评价应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戏曲方面的潜能,建立自信,促进对戏曲的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
(3)差异性原则。课程评价应注重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尊重学生富有的个性或独特的表达方式,注意学生在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经济状况、语言、性别方面的差异,给予公平对待。在知识技能的评价上,不做“一刀切”,而是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鼓励和肯定。
(二)评价内容
(1)情感与态度:对戏曲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
(2)知识与技能:戏曲的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能力,对戏曲与相关文化的理解以及审美情趣的形成等。
(3)综合实践:戏曲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愿望及协调能力。
(三)评价方式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戏曲教学的实践过程,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应予以充分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唱(奏)等方式进行。
(2)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可以用较为准确、形象的文字进行定性评价,也可根据需要和可行性,进行量化测评。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注意科学性。
(3)自评、互评及师评相结合。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可采用自评的方式,以描述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为主。由于在音乐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因此,学生评价的重点应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
五、课程效果
在《亲近中国戏曲》校本课程的开设和实施过程中,弘扬了民族文化,彰显学校特色。学校从营造浓郁的校园戏曲艺术特色氛围到“金名”剧社的成立,(2010年3月组建“金名”剧社。主要从1~4年级挑选有戏曲表演及歌唱潜质的孩子进入“金名”剧社,并聘请专业人士来给孩子们上课,进行基本功训练。并组织他们积极参加河南著名戏曲品牌栏目“梨园春”,通过打擂,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扩大了学生和学校的知名度,激发了更多孩子对戏曲的热爱。)再到艺术节节目展演比赛屡屡获奖,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由多到广、由单一到全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教师的戏曲艺术素养,让戏曲在我校由落地生根到百花齐放。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真正将这一核心理论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得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它们多样化发展的需求,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现状,促进各种层次、各种特长的学生的主动发展。教师邀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准备相关的材料,如查找名家的介绍、欣赏名家唱段视频等等,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来,而不再是教师“一堂言”。在自我发展的同时,培养了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与集体荣誉感,提高了他们的整体素质。
(2)提升了教师戏曲艺术素养。校本课程教师,首先应是戏曲艺术的欣赏者和爱好者。为了更好地实施此课程,我们的教师在课下十分注重自身对戏曲知识的积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她们收集一些剧照、精彩的唱段以及介绍戏曲家和戏曲知识的小文章,平时还多看多听不同剧种的戏曲,让自己精通一到两种戏曲,并能唱上几段,努力做一个戏曲“杂家”;在课堂上,以自己对戏曲的积极热爱态度来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营造学习戏曲的良好氛围,并用有感染力的语言、丰富的表情、优雅的手势、有腔有韵地演唱,将学生带入一个如醉如痴的戏曲天地里。
(3)实现了学校文化品牌的构建。在扎扎实实开展戏曲教学的同时,我们注重对校园内浓郁的戏曲氛围的构建,彰显学校戏曲文化品牌。首先,校园环境的布置上体现戏曲特色,鼓励学生画戏曲脸谱,把不同人物的脸谱装裱后挂在学校的走廊、楼梯两侧。同时也把戏曲演出及活动照片挂在走廊上。其次,大厅宣传窗里经常宣传有关戏曲艺术方面的知识,报道一些学校精彩的戏曲艺术活动信息及照片,陶冶学生戏曲艺术的情操。第三,利用校园课间音乐广播,有选择性的让学生收听戏曲各剧种的经典唱段,开阔学生的戏曲视野。最后,学校建立“金名”剧社,室内布置“粉墨登场”“菊坛走马”“梨园飘香”等相关戏曲小知识,另有学生戏曲课及戏曲辅导照片。浓厚的艺术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提高艺术修养,同时学校品牌也凸显出来。
2011年暑假,学校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典型代表――国粹京剧,引进校园,在京剧教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上做了扎实而有益的尝试。通过京剧校园文化的创建、京剧校本课程的开发、京剧特色活动的开展、京剧实验课题的研究,充实了德育内容,革新了德育方法,摸索出了一条崭新的德育途径。
一、打造京剧校园文化,由外而内地对学生施加道德影响
德育的本质在于体现“真、善、美”,在于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在于引导、约束人的思想、言语和行为,使之符合全社会公认的标准和规范,其美学成就表现在塑造美的人格。
京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艺术上,它将音乐、演唱、舞蹈、武术、服饰、文学、美术等融为一体;思想上,它既继承和浓缩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又融进了近、现代民主与科学的进步思想。
基于此,金乡县实验小学经过千挑万选,用京剧元素创建独特的校园文化,由外而内地对学生施加德育影响。主题文化墙有手绘的京剧人物,如爱国爱家、精忠报国的代表岳飞,清正廉洁、铁面无私的代表包拯,崇尚民本、严正执法的代表海瑞等。走廊里张挂着神态生动的京剧脸谱,如忠义仁勇的关羽、保护忠良的程婴和替父从军的花木兰等。班级文化里,班主任带领学生悉心布置京剧文化宣传栏、手抄报和黑板报。梅兰芳、尚小云、于魁智等京剧表演艺术家艰苦学戏、德艺双馨的成长小故事让孩子们一看就能心领神会,并逐渐浸润他们的心灵。
二、开发京剧校本教材,完善学科课程体系
为填充学科课程在京剧上的空白,依据《音乐课程标准》,金乡县实验小学编写了校本教材《走近京剧》。2014年10月,该书由青岛出版社公开发行,并于2014年11月,在山东省首届特色课程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走近京剧》教材内容涵盖五个教学方面:听一听、记一记、学一学・唱一唱、京剧小知识、师生互动。这五个方面的内容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层次、有计划地科学安排课程,既让学生认识并了解了有代表性的京剧曲目,如保家卫国的代表《穆桂英挂帅》、深明大义的代表《将相和》、教育孩子从小胸怀大志的代表《红灯记》以及孝老爱亲的代表《钓金龟》等,又从中领悟到了很多中华优秀的传统美德思想。
在校本课程的设置和实施中,学校每周开设一节京剧课,以自编教材《走近京剧》为蓝本,按照“兴趣培养”“唱腔教学”“身段教学”三级目标组织教学并落实德育目标。孩子们的艺术审美能力得到提高,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国粹京剧的热爱。
三、组织京剧社团展演,发挥活动育人功能
学生社团是强化活动育人功能的良好载体。从2011年金乡县实验小学正式成立“京剧社团”至今,学校参与了一场场异彩纷呈的京剧展演和比赛活动,一路洒满了拼搏的汗水。
为提高京剧社团师资力量,学校聘请高校专家、教授、表演艺术家担任学校京剧艺术顾问和校外辅导员。2013年2月,“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教学实习基地”落户金乡县实验小学。2014年12月,学校又被该院确定为“教学实践基地”。
在中国戏曲学院戏曲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姚志强、山东省艺术学院戏曲学院院长王文清等众多京剧界教授、名家的关怀和期待中,2016年11月,京剧社团的孩子们表演的节目《白毛女》荣获了山东省中小学校园艺术节戏剧组一等奖。在2015、2016年举办的第六届、第七届“中国戏曲学院杯”全国学生戏曲大赛中,学校的京剧节目《智斗》《金山寺》荣获集体项目一等奖,此外,还斩获多项集体和个人二、三等奖。为表彰学校京剧社团的成绩,济宁团市委、市教育局授予学校“2016年度济宁市‘百佳学生社团’”荣誉称号。
学校京剧社团的周天一同学,因京剧的魅力和感召力而彻底改变了原本怯懦的性格。2013年,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首届“全国少儿京剧电视大赛”中,周天一表演的《贵妃醉酒》荣获全国总决赛铜奖;2015年6月,他被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戏曲学校录取。周天一妈妈说:“孩子是幸运的,是京剧让他变得健康、快乐和自信,我们全家都爱京剧!”
四、研究京剧实验课题,丰富德育
方法与途径
课程改革的深化需要以实验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来带动。2011年至今,金乡县实验小学先后组织申报了多个京剧方面的课题,如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优秀京剧曲目进课堂的研究”、山东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京剧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实践与研究”、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京剧进校园的实践与研究”等。以课题为依托,带动了京剧教学向着前瞻性、目标性迈进。
(一)从京剧中发掘德育元素,丰富德育方法
在课题研究实施的过程中,学校从京剧剧目中包含的戏剧矛盾冲突、京剧人物的思想道德品质、京剧唱词里囊括的传统文化精髓,以及京剧布景配乐、唱念做打中发现德育的因子,挖掘其中隐藏的并能够带给人精神陶冶和审美感染的德育因素进行研究,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领。
京剧当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非常多,其中“忠孝、诚信、礼义、廉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有积极价值导向的传统文化思想,不仅能培养学生美德,还能塑造其言语表达能力,净化其心灵。
如我国杰出的剧作家、戏曲理论家马少波先生创编的京剧《正气歌》,以生动的舞台形象,再现和歌颂了南宋末年的文天祥投笔从戎、保国抗元的英雄事迹。剧中,文丞相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宁死不屈,展现出震撼人心的高尚人格和民族气节。现代京剧中《沙家浜》《红灯记》《红色娘子军》等剧目,也包含着“爱国”的德育因素。欣赏它们、学习它们,必然能使学生受到道德力量的感染,必定能将“爱国”的种子深深植入他们的内心。
(二)将京剧与学科课程整合,拓宽德育途径
课程整合,狭义地讲就是将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学科,融合在一堂课中进行教学。京剧本身就是一门融合美术、音乐、舞蹈、文学等艺术门类的综合性艺术,因此,京剧教育整合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整合内容上,利用京剧艺术本身所包含的美术、音乐、舞蹈、文学等学科元素,在对应学科中展开综合性教学活动,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和体育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整合的形式上,通过调整、增删、修正、丰富课程,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实施方面更加突出校本特色。
美术教师通常会通过京剧脸谱、京剧服饰等落实教育目标。以京剧脸谱独有的艺术特点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识脸谱、画脸谱,培养他们的是非观念,即德育中关键的核心――价值观。京剧与语文课整合时,教师通过讲京剧故事、写学京剧的心得趣事等教学环节,实现德育、京剧与语文课程三者的有机整合。京剧与《道德与法治》的整合,学校也做了积极的尝试。在“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主题单元中,教师通过说说国粹、了解京剧知识、欣赏京剧、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聆听,增强学生表演京剧的自信心,从而自觉关注京剧,真正把京剧这一浓浓的中国文化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孩子们的内心。
儒学大家朱熹说:“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学校教育是传承文化并促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得以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最好途径。把京剧教育与德育有机融合,不仅拓宽了学生成长的道路,为他们的未来奠定了基石,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的内涵发展,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将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充分l掘、整理和利用国粹京剧以及齐鲁优秀文化的育人价值,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使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格教化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培养学生根植于传统文化深厚土壤的高尚情操,实现弘扬传统美德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
笔者认为:试题分析,除去检查课程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效果,更主要的作用是:试题分析能为改进教学、指导教学提供重要的依据!老师在通过对试题相关信息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命题的趋势和规律,以便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结合大量典型的、新颖的例析,拓宽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技巧和方法,使考生真正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笔者结合自己的一次期末试题分析做一些阐释:
我们苏州市的语文试题,比如第一题,以往多采用给拼音直接写汉字的方法,孤立的考察学生的识字能力,完全脱离语境,抹杀掉了“词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次改用截取一段文章的精美片段,从中选择四个常用生字让学生依据拼音填写。这种改变已经很了不起!让广大学生从繁重的机械化的依据课后生词表进行识记默写的劳动中解放出来,非常好!
第二题,找错别字,出题意图同上,避免孤立检测,把字词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去识别去发现。
启发:学好语文要靠学习主体的自然“习得”(用心读书),学生要通过反复涵咏课文来掌握词语,不仅掌握字音字型,更主要的是掌握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默写填空:突破了以往给上句写下句给下句写上句的默写,而是融入了理解和判断式默写!让学生依据提示将背过的整首作品在脑海里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最终判断出所应填写之句。
启发:既保留了学生对传统经典名著、名篇、名句的识记要求,又更加突出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涵咏、内化、吸收的终极目标。
第四题,采用对联的方式,考察学生对名著的阅读情况及理解情况,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瑰宝,我们教材涉及很少。
启发:但许多古诗句都是对仗,对偶的,我们导学练上有几处让学生对对联的练习,希望我们同仁能重视,多给学生一些联系的机会。学生对“对对子”兴趣很浓厚的,因为这个练习具有思维上的挑战性,容易让学生找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让学生诵读李渔的《笠翁对韵》,《声律启蒙》等。
第五题,选择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又一精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题目:
A、要善于抓住机遇,经过拼搏,才能取得成功,否则,一旦失去机遇,便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B、画家以酣畅淋漓的笔墨,描绘出江南的一片新绿,真使人有妙手回春之感。
C、敢于仗义执言的人,即使有些缺点,也不可与那些少说为佳、明哲保身的好好先生同日而语。
D、历史上不少忠臣义士,尽忠进谏,结果却是或被挖心,或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悲惨故事千古流芳。
第一个成语“一失足成千古恨”,迷惑性最大,估计学生选A的最多。错误在于:失去机遇——不能算是“失足”。
第二个“妙手回春”,多用于比喻,画家描绘出实实在在的春天,不适合用“妙手回春”来比喻。
C是同日而语的成语应用,难度也颇高。习惯上应该是说“低级、不好的”不可以、不能够与“高级的,好的”同日而语,更恰当些。而本句子恰恰说“仗义的人”与“明哲保身的人”不好同日而语。颠倒了。
启发:我们显然不应该让学生孤立的背诵成语,最合理的知识积累是结合语境在日常的阅读过程中“理解性积累”,只有这样才能把“死的知识”转化成“活的能力”。
六、七题是对诗歌的理解赏析。
唐诗是中华文化精华中的精华,历来都倍受重视。从小学甚至幼儿园我们就开始强调古诗文诵读。坚信“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诌”。可是我们见过几个孩子因为长期诵读古典诗词而产生浓厚兴趣进而萌生创作欲望的?可见,古训只适宜它自己特定的时代,后人一味地抱残守缺,无疑是愚钝之举。
启发:我觉得我们语文老师必须要和学生一起对诗歌进行读、译、论等,完成一个塌实的学习过程。这样才能让每首诗词的文化精髓深入学生骨血,进而转化为他们的精神和气质。那种信守“诗读百遍其意自现”……问题是能读那么多遍吗?还有过去文人专一学习诗文我们今天的学子被多种课程缠绕早就失去悠闲领悟之心态了……“放牛似”的只让学生读读读、背背背、默默默的做法,不仅是对年轻人的不负责任,更是对古诗词的亵渎。
第8、9、10题文言文:此次删掉了对单个词语意思的考查,保留了对句子整体理解的检测,我个人也很赞同。引入了课外文言文的考核,我也非常赞同,甚至觉得可以逐渐地完全采用课外文言语段,包括现代文也是同理。
启发:很久以来,我们的语文学习过于“精、细、深、全”,而在宏观大义上,关注不够。
缺失了中华文化固有的恢弘高远之气,过多的迷失于小技巧小知识点的记忆。不仅让学生学的苦不堪言,而且严重损害了一代甚至几代年轻人气质、气度的养成。他们在十几年的语文学习之后,很大一部分都没有成长为大度、包容、睿智、犀利、独立、勇敢的真正人才。为什么?我们语文教育偏向了!
11——14,现代文语段阅读。这是此次试卷革新的一大亮点!考了课文泰格特的《窗》
题目:
11、文章中对两个人的谈话并没有具体描写,但是有这样一个概括的介绍。你能推断两人的一个共同身份吗?能推断他们伤病的背景吗?你从哪里可以推断出来?
12、我国民间有个典故,说坡和佛印斗法,佛印问:你看我像什么,东坡答:我看你像一堆牛粪。佛印说,我看你像佛。苏小妹闻知此事,对东坡说:你输了,心里有什么,眼里就有什么。如果据此观点,我们能不能解释为何近窗病人和远窗病人眼中景物的差异?
13、你眼里,是深夜死去的远窗病人不幸,还是面对空墙的近窗病人更不幸?为什么?
14、请你为《窗》续一个结尾。
一、校园环境熏陶――感悟悠悠文化内涵
本着“弘扬吴文化优秀传统,提升学校特色品质”的科学教育理念,我们对于校园环境进行了科学的规划、设计、打造。如今,踏进跨小似乎步入了苏州园林和古吴轩书斋。
校门口象征着积极进取,永无止境的豆豆雕塑翩翩起舞;大厅里象征着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两本石头大书;吴文化长廊上宫灯摇曳,挂帘、栏杆具有苏州园林风格,豆园中错落有致、别具一格的花木布局,梅园、桂园的鹅卵石小路蜿蜒曲折,生态园池水荡漾,竹园曲径通幽,一个个休憩的亭子和长凳都让人感受到了玲珑剔透的吴文化书香特色。
“硬环境”亮眼,“软环境”更胜一筹。细看学校的每一面墙壁、每个角落都在向学生传达出“吴文化”的教育信息。在学校的走廊墙壁、立柱等处,你可以看到苏州的人文历史和风情、现代社会文化的发展成就、学校积淀的吴文化底蕴和师生活动的成果等;在每个班级的吴文化专版上,你能看到学生平时收集到的有关吴文化的一些小知识和图片;学校的专题网站上,是对校本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的拓展延伸……吴韵书香为育人营造了浓浓氛围。
二、开发校本课程――吸纳博大文化精髓
吴文化博大精深,是学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源泉。如何挖掘适合小学生的学习内容?如何构建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吴文化知识体系?如何在各学科教学中实施渗透?课题研究中,这些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
近年来,学校借助苏州职业大学吴文化研究所等高校的外力,开发、修订、出版了融合了吴文化精髓的校本教材《吴文化一百课》,并结合课程资源,根据各年级段的学习内容,编写了相关的课程标准及实施方案。利用晨会、班队、品生品社,系统地进行《吴文化一百课》的教学。与此同时,教师还通过整合课程资源,将吴文化知识传播融合在语文、美术、音乐、劳技等课程学习活动中,开展跨领域学习,拓宽学习空间。此外,学校从江苏昆剧团、苏州评弹博物馆、苏州群艺馆等单位聘请了著名的专业人士来校执教,昆曲、评弹、国画、桃花坞木刻年画等一些吴文化光彩夺目的硕果相继进入跨小的课堂。评弹艺人的长袍醒木、昆剧中飘逸潇洒的水袖兰花指、委婉典雅的民乐曲调、墨香扑鼻的秀美文字、古朴风情的手工艺给孩子们带来了吴文化的浓浓滋润,使他们充分感慨生活、成长在这方土地上的幸福和自豪。
实践告诉我们,只有科学系统地传承吴文化,才能真正吸纳吴文化的精髓。
三、丰富实践活动――探寻源源文化奥秘
1、大师引领。为了更好地让吴文化的种子在全体师生心中生根开花,提高师生的吴文化素养,积极探索吴文化教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的创新,学校开设了“吴文化大讲堂”,有计划地邀请吴文化的专家莅校指导。
苏州职业大学吴文化研究所所长吴恩培教授的“吴文化的诞生、发展与苏州城市精神”告诉我们,鲜活、灵动、温润、智慧的“水文化”是吴文化的重要特质,赋予吴地人求变进取的文化秉性。亚太世遗专家的讲座让我们领悟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学校将通过英文版《吴文化一百课》,把世界文化遗产教育与吴文化教育相融合。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桃花坞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房志达老师的“老少同堂话木刻,薪火相传承非遗”系列活动,证实学校让吴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信心……
大师们的吴文化系列讲座,让大家对脚下这块热土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为大家能更好地学习吴文化、践行吴文化、弘扬吴文化奠定了基础。
2、自主探究。感悟“食在苏州”:黄天源的糕点、松鹤楼的松鼠鳜鱼、彩芝斋的糖果、玄妙观的梅花糕、海棠糕,一家家老字号饮食名店、一道道苏州名菜、名点,走走看看、说说比比、做做尝尝一系列苏州饮食文化体验活动,让孩子们深深感受到生活在苏州这人间天堂的幸福。
探究苏州的桥:水是苏州的命脉,桥是姑苏的标志。苏州的每一座古桥,都有着许许多多动人的传说,有着它独自的风姿与神韵。桥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更赋予了厚重的文化元素。我校为期一周的科技节在让校园掀起了学科学、用科学热潮的同时,更让孩子们深刻领悟了苏州 “东方威尼斯”美名的蕴意,激起了全体师生对水城姑苏灵性和魅力的敬叹和神往。别样秋游:结合《吴文化100课》古镇探幽――同里、苏园十纪――退思园,策划组织了鱼米之乡、文化古镇秋季综合实践活动。通过从课本走向生活的游览,让学生走进园林,走近吴文化,在自主探究中获取吴文化知识。吴文化一百问:每周的红领巾广播中增设了“吴文化一百问”专栏,开播以来成为了跨小少先队活动的一大亮点。擂台赛、知识大观园、演讲、辩论……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了学生自主探寻吴文化奥秘的动力。
3、舞台展示。我们都知道展示的舞台最精彩,自信的学生最美丽!学校的艺术节活动中,昆曲、评弹、桃花坞木刻纷纷登场亮相。一曲由学生表演的昆曲《惊梦》《昆韵》让场内小观众喝彩声不断;评弹《苏州的月亮》《太湖美》在小演员们优美的的舞姿中被表演得惟妙惟肖;学生们的桃花坞木刻年画作品虽还稚嫩,但那幽雅古朴的姑苏韵味已扑面而来……从那一个个与乡土文化交融滋润学生心灵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汲取地域文化养料,创新转化,不仅绽放了古典艺术之花,也已成为学校文化育人的生动记载。
横街中心幼儿园,作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之一,对开展幼儿甬剧戏曲艺术教育责无旁贷。而且横街充满浓郁乡土风情,承载着诸多的民间故事。著名作品《天要落雨,娘要嫁人》便是起源于横街当地,《田螺姑娘》、《半把剪刀》、《双玉蝉》等经典剧目也是曾经民间传唱的“流行曲目”。
一、甬剧发展现状分析:
时过境迁,如今的甬剧已没有了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局面。50、60中老年逐渐淡忘、70、80年轻人似曾听闻、90、00新生代从未知晓。甬剧已陷入了低谷。为何会面临如此严峻的问题?笔者在幼儿园内,对大班段100名宁波籍幼儿家长发放了调查问卷《甬剧知多少》,由数据中可以看出当代宁波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对地方剧种的认知度极小,甬剧面临的市场萎缩与观众流失的程度不言而喻。(如下图)
调查: 甬 剧 知 多 少
年龄段 你知道甬剧是宁波地方戏曲吗? 你有曾看过几部甬剧?(数量) 你能说出几个甬剧著名演员名? 抽样人数
知道 不知道 没有 1部 2部 更多 不认识 1-2 3个以上
50、60中老年 90% 10% 0% 10% 10% 80% 5% 70% 25% 100
70、80中青年 54% 46% 21% 50% 25% 4% 48% 40% 12% 100
90、00青少年 7% 93% 100% 0% 0% 0% 100% 0 0 100
造成甬剧如此萧条的原因主要有:
1.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生活节奏和审美观念的变化
以前人们的生活方式单调,没有多元化的选择,如偶有“热闹非凡”的戏曲表演将会兴致勃勃、有始至终的观赏并还能乐此不疲的看第二、三遍;如今,电视、电影、网络等高科技影象设备以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冲击甚至取代了戏曲的鼎盛春秋,造成人们对更高质量艺术与美的追求,仅靠一方舞台、几块布景起家的甬剧很难经得起时代的挑战。
2.甬剧自身特定的艺术形式,限制了改革发展的模式及新元素的融入
学习甬剧必先会宁波方言,必先掌握特有的曲调、程式化的戏曲动作、舞蹈肢体语言等多种艺术元素。可见,甬剧艺术不像现代流行娱乐这么的通俗易懂,易于言表,易于接受。这也正说明传唱甬剧艺术本身未适应新时代,未及时将自己与时代结合,既脱离了民间土壤的滋养也脱离了观众。同时,繁忙的现代人已少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剧场欣赏戏曲艺术,而戏曲等舞台艺术的固有属性决定了演员要求在剧场与观众面对面地交流,缺少了观众与演员的互动,便成为其致命弱点。
3.甬剧人才流失断层现象严重,造成甬剧遗产濒临失传
社会对甬剧的认识热情很低,且在宁波仅有一个剧团的支撑,造成了甬剧演绎的新生力量的缺乏,出现断层现象,没有人才没有台柱,市场号召力也大为逊色。“剧团需要新血液,甬剧需要新突破”这是甬剧团负责人现今最迫切的心声。
二、探索甬剧园本化传承与发展途径
现行的幼儿园教材中鲜少出现戏曲类的教育内容。戏曲教育本身是一个时代本土文化的特定产物,它有很大的探索价值和发展空间,而幼儿园的个性化发展恰恰需要文化支撑,本土文化土壤恰是最适于幼儿成长的软环境,对幼儿本身发展和幼儿园品牌建设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了解甬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查阅了相关的理论及政策后,我们尝试提出了甬剧进入幼儿园的途径及实施步骤。
1.注重普及提高,感受甬剧魅力
从幼儿园、幼儿、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将传承模块分成全园幼儿教学及“竹之韵”甬剧团培训两方面展开研究。面向全体幼儿即让园内不同年龄段的每个幼儿都能接触感受传统艺术,热爱甬剧、愿意参与甬剧学习和表演。“竹之韵”甬剧团培训即注重幼儿个体差异,挑选园内中大班幼儿的精英,在日常行动研究、观察调查中找寻适合培育的甬剧小苗子,进行深入的强化培养,通过小票友的多元展现达到研究的最佳效果。
图示说明:
2.实践三个层面,发展甬剧文化
甬剧艺术是用宁波地区方言演唱的一个小剧种,它的音乐曲调丰富,表演手法独特,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甬剧文化与幼儿园教育交融产生更富时代感的艺术产物,同时促进幼儿个性化成长,使幼儿“在学习甬剧中体验快乐,在快乐表演中感受幸福”,我园计划通过三个层面来传承发展甬剧文化。
3.立足甬剧园本化,融入幼儿活动
甬剧进幼儿园的园本化过程是培养群众、扩大甬剧鉴赏群体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使甬剧成为幼儿喜闻乐见、乐于学玩的内容,是提高幼儿甬剧爱好兴趣的关键。
第一,精心创设与主题相符的具有乡土文化气息的环境。注重隐性和显性、静态和动态,利用主题环境、区域活动的创设,将甬剧文化有机整合,渗透于一日生活及园所环境创设中。我们会对幼儿园的走廊、过道进行规划,张贴各种甬剧艺术家剧照、著名剧目图片,简单的甬剧小知识画图等,使幼儿置身于浓浓的艺术氛围中。同时还会创设甬剧表演专用室,提供表演服装、道具为孩子的自主性特色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第二,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特点及班级特点,创设不同的甬剧特色环境。小班注重创设与生活习惯有关的特色环境,中班注重创设与友爱互助相关的戏曲特色环境,大班可创设与分享合作相关的戏曲特色环境。平时尽可能地利用墙面、空间创设班级主题环境,使每一个教室都有一块“甬剧天地”,让人一进入活动室就感受到甬剧艺术气息。同时根据班级特点,开设各具特色的戏曲活动曲,让幼儿能在活动区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艺术修养。
第三,搭建成长小舞台,提供表演机会。每学期将开展“甬剧大擂台”、“甬剧知识抢答”、“你唱、我唱、大家唱”、“我是小小甬剧迷”等一系列活动,通过搭建艺术表演的小舞台,为园本课程特色资源建设谱成一道亮丽风景线。同时将更好的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慰问、下乡演出等,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提高幼儿园甬剧培训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