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17:06: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历史唯物史观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多元史观引入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必要性
历史观是指人们看待历史的角度,它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应当重视对学生正确历史观的培养,这既符合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也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需要。
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力求遵循唯物史观,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顺应当代社会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全球视野和环境意识,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的多元史观,即在坚持历史唯物史观的前提下,借鉴和吸纳新的史学观点,如全球史观、生态史观、社会史观、文明史观等。用多元史观来选择史料、解读史料,对教材进行综合把握,既是教师进行历史教学的前提,也是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基础。
从初中生的心理发展需求来看,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处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过渡阶段,所持的观点容易偏激片面,会对主流观点表现出不信任与排斥的情况,所以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科学、多元的历史观。在具体教学中,要注意“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如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 “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探究、解释历史和现实问题;运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认识历史进程,评估人们做了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以此来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因此,对史料的多元解读、树立科学的历史观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归宿。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正常教学的开展,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多元史观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渗透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正确历史观点的形成必须选好史料,因为史料是进行历史思辨的基本素材和对象。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正确地选择史料、渗透多元史观,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笔者以人教版《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的教学为例,来探讨这些问题。
通观教材和课程标准,其突出体现的史观有唯物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或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此外,还有革命史观、社会史观等。其中,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一对基本矛盾;全球史观侧重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世界上每个地区的每个民族和各个文明都处在平等的地位;现代化或近代化史观侧重理解人类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从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一课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的重点与难点。对蒙古扩张、行省制的建立、中外交流的评价是这一课的重点内容。由于史观不一样,角度不一样,学术界的评价也不一样。因此,以《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为例,如何运用多元史观进行教学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在该课教学中,笔者有意从不同史观的角度选择史料,进行全面解读。这既有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又培养学生批判地看待历史问题、发展历史思维的能力。
对蒙古扩张的评价,从革命史观的角度可以选择下面的史料:
两河、山东数千里,人民杀戮几尽,金帛、子女、羊畜牛马席卷而去,屋庐焚毁,城郭丘墟。
――《续资治通鉴》
根据史料,可以让学生分析以下问题:史料中提到蒙古在扩张过程中造成了什么影响?通过对这段史料的分析,学生不难发现,在蒙古族的扩张当中,中国中原地区遭到摧残,两河、山东人民遭到灭顶之灾,财产被掠夺,房屋被烧毁,造成中原地区人民家破人亡,社会经济停滞,生产被破坏。
对中外文明交流的解读,从全球史观的角度可以选择下面的材料:
材料一
由于交通畅通,……许多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成就,都在这一时期传播到世界各地。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科书
材料二
有人认为,由于有了蒙古人,人类才第一次拥有了世界史,而蒙古人的倔强不拔、勇猛无敌的精神和机智敏捷的性格塑造了伟大的成吉思汗。同样,我也赞成一些人的评价,网络还未出现的七百年以前的蒙古人却打通了世界各国的关系,建立了国际往来关系。
――韩国前总统金大中
两段材料都论述了中外交流的盛况。通过材料分析,学生可以认识到蒙古的扩张虽然给中国和亚欧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但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蒙古在扩张过程中以及元朝建立后采取的措施,客观上为打通中西交通、促进中西文化交流起了积极作用。
对民族融合的学习,从文明史观角度可以选择下面的材料:
材料一
元时,汉人进入黎族地区定居,渐渐地与黎族同化。同时,不少黎人已经“半能汉语,变服入州县墟市,人莫辨焉”。
――《青阳先生文集》
材料二
元世祖灭南宋统一全国后,很多西来民族已遍布塞北、中原和江南。所谓:“迄元世,其人遍于四方,皆守教(伊斯兰教)不替。”
元时回回遍天下,至是居甘肃者甚多。
――《明史・西域传》
运用这两段史料时,可以让学生探究“元代大融合体现在哪里”,从而使得学生能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而元代是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多个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因此,元的统一为中华民族整体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另外,在对成吉思汗的人物评价上,可以适当补充成吉思汗生平事迹,引导学生结合蒙古扩张、中外交流、民族融合等学习内容,展开“成吉思汗是神还是是魔”的讨论。通过争辩,学生会对成吉思汗有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全面地看问题、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简单机械地照搬“一分为二”的人物评价方法。
三、运用“多元史观”进行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运用多元史观,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用多元史观来合理选取材料,培养学生的思维,要注意合理整合教材,选取的史料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如初中学生对古文接触不多,学习文言文有难度,所以教师应该注意将材料简化,或引导学生解读。此外,应选择描述史实的第一手史料,尽量不用带有结论性或主观倾向性的史料,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思维和独立思维能力,避免灌输历史定论。在讲解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只讲史观理论,而应该将材料与史学的观点结合起来,设置有梯度的问题,化难为易,让学生对史观有深刻的认识,从而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知识迁移,举一反三。
(二)多元史观应该灵活运用,有机结合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通常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其产生发展的历史即是精神文化史,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史、学术思想史、文学艺术史、宗教史、社会史、教育史等等。此文中初中历史课标中的文化史主要是指以上狭义的精神文化史,所包括的“内容标准”或“课程内容”,也兼及考古发现的史前文化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社会生活与习俗等。
价值取向,就是人们在一定场合以一定方式采取一定行动的行为倾向,它来自行为主体的价值体系、价值意识[1]。文化史“内容标准”呈现的内容是课标编制者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多种历史观选择的结果,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化史观、社会史观等,体现了现代化、国际化、社会化、政治化等文化价值取向。比较古今中外各类文化史,其中存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科学与人文、社会与政治等文化价值取向差异。
一、分布情况与统计分析类目、单位的确定
(一)分布情况
旧初中历史课标中文化史内容要点以主题的形式集中呈现,其中中国与世界的古代、近代、现代六个板块都有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学习主题;新初中历史课标中文化史内容要点则是按照历史朝代的时序性分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课程内容”之后,分散呈现。
(二)统计分析类目
根据初中历史课标的内容呈现,可以将文化史分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近代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化史、世界古代文化史、世界近代文化史、世界现代文化史六个板块,每个板块又分为学术思想、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宗教、教育、社会生活六类。
(三)统计分析单位
以课标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或“课程内容”)为单位,如旧课标中的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就是一个单位,包括“孔子”、“百家争鸣”两个知识点,统计分析以上各类文化史的内容标准条数和知识点个数及其所占比例。
二、统计数据结果
新旧课标中呈现的文化史内容标准的条数以及知识点个数统计结果如表1:
根据表1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的内容标准条数及其所占的比例都在减小,其中中国古代文化史减少幅度较小,中国近现代文化史减少幅度较大,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古代文化史个数有所增加,世界近代文化史下降的幅度最大,表明目前对世界近代文化史的关注减弱、重视世界古典文化是学界的共识;中国文化史减少的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国文化史在中国史中的百分比仍然小于世界文化史在世界史中的百分比,由此可见,国际化的文化意识比较明显。
从表2、表3我们可以发现,新旧初中历史课标中国文化史知识点个数从古至今的变化呈平行下降的状态,世界文化史知识点个数从古至今则是古代不变、近代增加、现代下降,近现代的下降也处于平行的状态。新旧课标比较,中国文化史下降的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外现代文化史的知识点个数都是最少,比例也最小,由此可见,现代文化史的内容比较薄弱,有待增加。
根据表2、表3,科学技术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中的比例最大,占主要地位,由此可见,隐含着重视科学技术史的思想,有偏重科学主义的文化价值取向。其次是文学艺术,排第二位,其用较大比例突出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因为它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和延续,反映出了注重文化的传承。
中国近代文化史中近代科学技术从有到无的变化,表明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远不及思想政治、社会等领域重要。加之,近代的思想文化、文学艺术具有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时代情怀,其中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新文化思想”“革命文学”等都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政治性的文化价值取向很明显。社会生活的百分比虽减少,但仍体现了关注社会生活的文化价值取向。
中国现代文化史中社会生活的百分比大幅度下降,思想文化大幅度上升,科学技术略有上升,可见科学技术仍然受到重视,同时与人们生活相关的社会生活史也受到了关注。然而,文学艺术与教育知识点的缺失,显示了在现代精神生活价值取向的模糊性和对教育追求的迷茫性。
世界古代文化史中三大宗教的地位不可动摇,世界古典文化仍然占有重要地位,文学艺术下降的比例最大,但关注到了教育(中世纪的早期大学)。然而由于社会生活知识点缺少,使得学生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地方古代的社会生活。
世界近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占的比例最大,突出了科学技术在世界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由此可见,科学化的文化价值意识在世界近代文化史中占有主导地位,而教育、社会生活等知识点的缺失,反映了价值取向的偏颇会导致对历史文化认知的偏颇,在工业社会里科学技术的作用最为关键,但是同时期教育作用的发挥、社会生活的变化、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是不能忽视的。
在世界现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更是关注的重点,社会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日益明显。
三、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1.传统的文化价值取向不可动摇
对新旧课标古今中外的文化史内容标准条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文化史在中国古代史中所占的比例大于中国近代文化史在中国近代史中所占的比例和中国现代文化史在中国现代史中所占的比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非常的明显。世界古代文化史在世界古代史中的比例大于世界近代文化史在世界近代史中的比例和世界现代文化史在世界现代史中的比例,重视世界古典文化的价值取向也十分突出。中外古代文化史是人类早期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在古代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后来以至今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的价值要求。因此,重视传统文化史的文化价值取向不能改变,也不可动摇。与此相比,中外近现代文化史在近现代史中的百分比则较小,受到重视的程度不如古代文化史,现代化的文化价值取向较弱。
2.国际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日益突出
中外文化史内容标准条数及知识点个数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史比例下降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国文化史在中国史中的比例小于世界文化史在世界史中的比例,世界文化史受到的重视程度大于中国文化史,重视中国本土文化的意识弱于重视世界文化的意识。在学习世界史的过程中多学习世界文化史,体现了以开放的心态接受世界各地多元文化的意识,也体现了当今时代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的要求。
3.科学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时代的主旋律
科学技术在近代文化史中所占比例最大,占据主要地位,在现代文化史中关注的重点虽有所转移,但是依然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各类文化史中科学技术的比例最大,而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可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已经深深植入历史课程中,这凸显了崇尚科学这一时代主旋律的文化价值取向。
4.社会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关注的生长点
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受到关注的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问题,还包括一些与人们生活接近的社会问题。相关的知识点在中国史中古今都有,世界史中则是古代、近代没有,现代有;中外比较中国史中较多,世界史中较少。社会问题等相关知识点的出现,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历史社会、现实社会及文化史的社会性。从社会的角度去认识和关注历史,反映了社会对学习者的新要求。
5.政治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灵魂
政治是文化产生的重要背景,也是文化史选择的重要背景,新课标明确提出“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以“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2],可见政治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指引着文化史内容的选择,渗透于整个历史课程。
6.人文精神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归宿
选择历史文化的精华让学生学习,是为了学生不仅能够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还能够全面发展。文化史中有很多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无穷智慧的历史人物及其思想着作等,是提高学生人格魅力、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的好素材。文化史本是有智慧之人的创造杰作,也是培养有智慧人的源泉,从人类的智慧中吸取精华,使学生得以更加全面地发展。这些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根本精神,也就是文化史价值取向的归宿。
(二)思考
新课标中文化史的价值取向多元,主要包括上述几种价值取向,然而受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历史观、编写体例等因素的影响,各种文化价值取向会有所偏重,难以达到理想的平衡状态或者应然的状态,这就需要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一、紧扣考纲,立足课本,把握专题主线,突出主题化
从对近几年中考历史试卷的分析不难看到,其立足点依然是基础的历史知识点、主干知识、历史阶段特征以及历史常识,因此复习时要做到依“纲”据“本”。“纲”即《历史课程标准》和《中考历史考试说明》,“本”就是历史课本,复习时《中考历史考试说明》和历史课本不要分离,要结合使用,以“纲”为指挥棒,“本”为载体。
专题复习是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让学生形成与专题相关的历史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整体感知,进而增强其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因此在确定主题时要抓住初中历史的主干知识。例如,在对九年级下册第1到11课进行课本整合专题复习时,笔者将主题设定为“20世纪美日关系”。确定主题后,把握专题主线同样也至关重要,不但便于提炼专题学习要点,写好专题复习提纲,还能深化学生的历史认识,提高审题、答题技巧。
二、分析探究,注重情感教育,突出历史学科的思想性和人文性
专题复习也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达成,注重情感教育,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正确地考查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专题复习应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提高人文素养。在“20世纪美日关系”中,通过对课本的重新整合,学生在学习20世纪不同时期的美日关系的基础上感悟历史。教师设置问题:“学习了20世纪的美日关系,你有何感受?”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分析探究,认识到: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只有壮大本国的国家实力,才能避免被侵略,所以我们应该放眼全球,善于学习,以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三、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力求情境化,突出历史学科的综合性
将历史问题与热点问题结合起来是中考的重要特点,同时也是让学生保持新鲜感,提高复习课关注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专题复习“20世纪美日关系”中,笔者在确定主题时就重视时事热点和历史知识的联系和整合,以热点问题带动历史知识,以历史知识丰富社会热点,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把课堂知识延伸到社会热点中去,将捕捉到的反映当前国际时政热点的问题――美日关系与学科教材主干知识建立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同时把知识学活、用活、内化、迁移,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在本专题的导入部分,由与美日有关的漫画切入,联系分析近期与美日有关的时事热点,拉近历史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距离,进而发挥历史学科学以致用的功能。
关键词:初中历史;板块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在初中历史板块教学模式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以前,将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评价等进行整合,保证课堂教学呈现出了板块状的分布,也可以保证板块之间不仅自成一体,同时也形成极为密切的联系。借助清晰的教学主线来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逐渐地加深学习的效果,保证了教学的质量。
一、做好文本的研读工作,确定出相应的板块
对于初中历史教材来说是固定的,但是教师教学却是灵活多变的。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就要综合好实际的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以此来保证教学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特点。如学生在学习“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从课程标准上出发,分析好教材中的文本,同时还要提炼出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所在。通过应用上文的思路,可以把这个课程的主要知识内容进行规划和总结,主要包括“英雄、三国以及战役”这三个层面的知识。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些重要的知识和故事,教师可以在设计中划分成三个特色板块,分别是“影响浪花淘尽”“三国天下三分”以及“群雄逐鹿谈战争”。在这三个板块里,教师可以更好的让学生理解重点。教师可以交代学生仔细记忆其中的细节,并且在结束讲解之后进行复述,这是激发潜力和巩固记忆的最佳手段。教师可以制作三国鼎立的详细图解,并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设计,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潜移默化的熟悉内容。这样谈论英雄的方式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的拓展水平。学生在和教师、同学的互动中逐渐发展了拓展水平,并且发展了唯物史观,形成了正确历史观年。对于这三个板块来说,不仅是相辅相成的,同时也是层层递进的。
二、整合好文本,做好布局工作
教师在分析教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教材惯性思维的影响,这样在设计教学程序的过程中也就习惯性的按照教材的顺序来进行、但是从实际上来说,一些课程是需要进行适当调整的,只有实现重新布局,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如学生在学习“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其设计出以下三个板块。“丝绸之路冠绝古今”“和平和战争的缘分”“来自西域的绝唱”。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早已了解了秦始皇的丰功伟绩以及在统一时完成的事业,采取的强硬措施。在历史教材里有着关于匈奴和秦汉的战争与和平相处的介绍,如果教师没有布局而直接引入内容,学生也就很容易出现难以理解的现象。加之学生对西域方面知识了解不足,所以也就增大了教学上的难度。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就可以适当地调整教材中的顺序,先让学生掌握好西域中的范围,然后借助张骞出使西域等股市来帮助学生理解,这样也就可以保证教学过程的顺畅性。通过不断的分析,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在划分板块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到板块之间内容上的严谨性与独立性,这样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结合好教材,创建出相应的教学情境
对于板块模式来说,就是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转变到发挥出学生主体性上的一种高效学习方法。而想要体现出这一转变,就要设置好课程目标的过程与方法了。如学生在学习“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先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先秦时期中的著名思想家的成就以及所主张的思想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会,通过小故事的引入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时还要让学生设计出有效的处理方法。在这种教学板块设计的影响下,不仅可以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教学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正确地理解好其中所存在的知识。这样也就实现了以历史为借鉴,帮助学生更好地明辨是非。
四、常见板块的类型
第一,线索式的板块。教师可以按照历史的发展顺序来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板块,同时也要保证组合上的灵活性与丰富性。在这一板块的影响下,可以提高教师教学设计的创新性,增强审美意识。第二,类别式板块。如针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来说,教师就可以将其划分为探索篇以及成就篇等。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划分,还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好知识要点,同时也可以培养好学生的分析与整理能力。第三,认知规律性板块。如学生在学习“汉武帝的大一统”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从认识人物的一般规律上然后,设计出“初识、聚焦以及评价”板块,通过学生认知程度的不断提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五、开展板块教学的意义
(一)突出教学中的特色
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避免教学过程的盲目性,同时也可以给学生充足的研究空间。通过将教学内容串联在一起,可以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知识是在学生求知欲与探索动机驱使下所获取的,同时也可以通过主动选择与发现所得到的。因此,在板块式教学的影响下,可以实现对教学资源与活动上的整合与安排,创新好教学内容,保证问题设计与提炼的有效性。帮助学生理解板块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实现怎样的目标等。这样也就可以避免教学内容存在负载性的现象。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一、初中历史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版课标)是这样说明的:通过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初中历史课程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必要性
2011版课标指出,初中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它集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于一体,对提高初中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初中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不难看出,初中历史课程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提出了极为重要的任务。
三、初中历史课程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途径
由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涉及面非常广,也因为文章篇幅的局限,笔者仅依据2011版课标的其中一个内容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例谈对初中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而做的一些探索。
一是课标内容。“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关键词:初中历史 高效课堂 途径
初中历史学科作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的重要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现实中由于学生升学应试的原因,很难让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一现状无疑对历史学科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即教师要在有限的45 分钟课堂时间里,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为了实现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好起来”,我在教学实践中深刻把握《历史课程标准》,合理运用教材,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教学,努力使课堂高效。
一、善用导入框,让学生动起来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每课前都有一段引人注目的短小精辟的“导入框”,框内有的是生动形象的历史故事,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有的是珍贵的历史人物,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有的是再现历史的精彩图片,激励学生精心思索……一段段精辟的引言,撞击着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只要利用好,学生自然就爱读、爱想、爱问、爱答,积极动起来。如我在《冷战中的对峙》教学时,运用导入框中丘吉尔发表的“铁幕”演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副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铁幕演说”成为即将开始的美苏冷战的信号。那么什么是冷战,它是如何开始的?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积极探究,合作交流,真正动了起来。
二、教师课堂结构、知识结构的重新构建
高效课堂需要科学的学法指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讲授不易打动学生,导致教学的实效性差。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这些学习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都是教学的主导,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课堂上学生的练习是主线,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仅起主持人的作用,环节的导入、时间的控制、争议的评价等都可能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途径。这个环节教师应当视具体情况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以练习去强化课堂的互动,并通过这种练习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以便更好地把握学生对本课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
三、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是课堂高效的重要途径
一谈到学生合作学习,我们不难看到许多老师会把它等同于简单的学生分组讨论,没有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实质。那么,在历史教学中,要做到课堂高效,教师要怎样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才能做到课堂高效呢。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教师要明白,为什么要让学生合作学习。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显然不是,还必须是通过学生相互合作,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如此,教师在引导上就得费心思,不然,就会流于形式。对于合作学习,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供我们借鉴的成功案例。比如,有的教师在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时,学生的合作学习也就开始了。学生的家庭学习条件,学习环境不同,教师在布置预习时,可以给予学生选择分组、自由组合的权利,有条件上网的可以上网查阅资料,家中藏书多的可以查阅书本资料,有访问调查条件的就调查访问等等,待到上课时学生再分组交流收获,这样就有效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此其一。其二,教师常年就教一个学科,对所教学科知识面会不断扩宽,也能及时看出教材发生的变化,教久了也容易凭经验想当然,而对于学生来说,堂堂课所学都是新的,教师往往难以把握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如果在课文预读感知阶段,先让学生分组合作交流,相互质疑,无疑有利于学生在后续学习中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教师教学中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效率。除此以外,历史课堂作业也要力求课堂完成,把作业留到课后让学生完成是不现实的,而课堂作业有不少是选择其一完成,大多数学生是不可能全部选择完成的,所以合适的办法还是让学生分组合作,然后交流,既节省时间,也便于教师当堂掌握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时反馈,及时弥补。
四、教学评析
本节内容比较多,在教材中的地位也比较重要,必须在教学中,分清主次,把握好轻重缓急。本框的教学重点是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涵义与意义的理解,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将师生互动,学习探究的侧重点放在了这一部分内容上。但这一部分内容必然要牵引出与新问题,而这方面要处理,教材重组就是必然的选择。以作业的形式处理从时效上说不如放到正课上处理好,所以在节奏上、轻重上既要考虑到学生实际又要坚持科学的原则。
参考文献:
[1]王惠民.谈新编初中历史教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4,(03)
关键词: 人文素质 初中历史 教学方法
一、什么是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在文学语言、历史哲学、美术音乐等方面的素养,结合日常生活,通过内心感悟形成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它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即软国力(国民的道德水准,情感,意志,心态,价值观,哲理思维水平,凝聚力等)。通常人们把人文素养教育看做是关于人的生存目的的教育,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实际上是一种人类的自我关怀。它具体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对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的执著追求。“提倡人文关怀,提高人的素质,弘扬人的精神”,这不仅是历史教育的一个新热点、新亮点、新视点,而且是整个素质教育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初中教育现状分析
重理轻文的现象不仅体现在高中学段,而且初中时期十分明显。有人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以看出学生对理科的偏爱。当然,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全部归咎于学生,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的地区政史地不参加中考,有的即使是参加中考,分数也打折扣。在这种教育大背景下,学生自然而然地将学科分为主副,将政史地纳入次要科目,而更多关注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和价值观的教育及对学生德育的渗透。
三、初中历史学科教育目标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说明初中历史教育目标是:学生通过中外历史基本知识的学习,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初步理解唯物史观;感受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树立爱国主义情感、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观念,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以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开阔国际视野,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成为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一生的基础。为此,初中各学段,可根据不同内容设立不同培养目标。
初一年级,激发兴趣,陶冶爱国情操。学生从初一开始完整接触历史这一学科,老师应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并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二年级,树立学生忧患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初三年级,树立学生的全球意识。
四、如何在历史学科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1.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理想的历史课正如厚重的历史一样是博大、精深、睿智、理性的统一体。要上出这样的课,历史教师必须有渊博的哲学、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还要有娴熟的教学技巧。因此,历史教师除了要在从教前积累丰富人文知识和树立以人为本的历史教育观,还要在从教后,利用各种类型的业务培训和学历进修,广泛涉猎并一定程度上了解和掌握构成历史的各要素如语言、文学、哲学、音乐、美术、宗教、民俗等各学科的基本知识,从而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2.营造人文教育环境。
校园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因而要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充分利用橱窗、板报,彰显学校的人文底蕴。设立“历史长廊”、“历史的脚印”等专题展示各种历史素材,使校园“处处存诗意,字字总关情”。让学生每日踏进校园就能呼吸到浓浓的人文气息,感受悠久的历史传统。
3.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
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从学科成绩的桎梏下把自己解放出来,认识到学业成绩并非学习的全部。历史学科的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探索历史的过程中,提高思维品质、明确价值取向、摆正人生道路等,这些智慧的生成远比对历史知识的把握更有价值。比如讲《贞观之治》一课时,可以系统地让学生了解唐太宗其人,为什么他能开创贞观之治这一盛世局面?作为“一代帝王”,他能虚心纳谏,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认真听取别人善意的规劝?在学生的讨论中,道理会越来越明,这些学生自己讨论出来的结论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远非“死记硬背”的效果所能比的。
4.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历史教材中有人类几千年的文化,字里行间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人文情怀、深厚的人文内涵。我们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充分发掘历史教材本身的人文内涵,才能真正把人文精神传授给学生。如在1985年,中国发行的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的邮票里,我们明白明朝前期,国力强盛,与很多亚非国家有友好往来。友好交往自古以来就是不同国家交往的主旋律。鉴真和尚六次东渡,虽双目失明,却矢志不渝,成为中日友好往来的使者。西行天竺,历经磨难,九死一生,却信念坚定的玄奘,最终求得真经。华盛顿坚决不参加第三届总统候选人的竞选,开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林肯为维护美国的统一献出了生命。通过对这些伟大人物的了解,寻找伟人的成功经验及人生智慧,从而启迪学生,丰富学生的人生,这将对学生一生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体现绝对价值。
5.多渠道增长学生的历史见识,丰富学生生活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