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17:06:1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风险的概念与特征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风险社会 结构化 系统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
贝克风险社会理论及其不足与批判
当贝克提出风险社会概念时,其自身理论功底的不足也就显露无遗,“不可讳言,德国社会学的中生代新秀贝克在纯粹理论的基础上不如他的前辈哈贝马斯、卢曼……这是他发展另一个现代性理论的障碍”(胡正光,2003)。在其代表作《风险社会》一书中,除了一些具体现象的描述和一些颇有启发性的概念,如风险社会、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外,整个论述的体系混乱不堪,以至于在风险社会概念的阐述中,对如此重要的概念都没有明确的定义,这也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批评,为了弥补这一缺憾,贝克也在多篇论文中对风险社会的概念重新做解释,并逐渐把风险(社会)概念从八个方面来表述:既不是毁灭也不是信任/安全,而是“真实的虚拟”;是有威胁的未来,(始终)与事实相反,成为影响当前行为的一个参数;既是对事实也是对评价的陈述,它在“数字化的道德”中结合了起来;控制或缺乏控制,就像在“人为的不稳定”中表现出来的那样;认识(再认识)冲突中表现出来的知识或不知;由于风险的“全球性”而使全球和本土同时重组;知识、潜在冲突和症候之间的差别;一个人为的混合世界,失去了自然与文化之间的二元性。
显然,贝克这一陈述试图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高度出发整合其对风险社会认识的资源,给出一个描述性的定义,以应对外界的批评,其最大的成功之处即在于它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架构,涵盖的信息之多几乎使人从中都无法绕出。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一定义并不具有多大的建设性意义,其成功之处也导致了自身的失败:过于宽泛的架构和大量的信息使人无法抓到重点,学者在解读这一概念时更多的是建立在自己的“二度解释”基础上。这就使许多人在认识这一概念时,仅仅看到了“风险”,而忽略了“社会”(虽然风险概念是风险社会理论的基础),在引用这一概念和理论用来解释和分析社会现象时,更多关注的是其“风险面”。尤其是在国内,大多数学者在引用贝克的风险社会概念时,其实并没有关注到这一概念的内涵,而仅仅是试图用“风险”来警示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危机感和与世界发展的阶段的重合性,同时也有扯虎皮当大旗之嫌,用的是风险社会概念,讲的是社会风险的事实。
另一方面,贝克在对风险社会论述的逻辑方面有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甚至可以说,正是由于其体系论述方面的逻辑问题,导致了其对风险社会概念的模糊化。这一问题主要体现于其理论参照体的错位。在《风险社会》一书的开头,贝克认为社会中财富分配逻辑已经逐渐转化风险分配的逻辑,这两种分配逻辑的不一致性使风险社会成为了可能,因此可以推出风险社会将取代马克思的“阶级社会”。而在全书主题的论证过程中,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其使用“工业社会”概念作为整个理论阐述的参照体,甚至在序言中贝克也没有对这一建构有所保留:风险社会来源于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即自反性导致了风险社会,“在风险社会中,现代性原则从工业社会里的分离和限制状态之中被救赎了出来”。在贝克看来,“阶级社会”和“工业社会”标志着同一内涵,“是围绕着社会生产的财富如何通过社会中不平等的然而又是‘合法的’方式实行分配这样的问题进行思考的”。而显然,在经典社会学理论中,这两个概念虽然都是围绕着现代性而展开论述的,但从贝尔的中轴原理看来,其所描述社会的中轴是不同的。“阶级社会”是围绕着政治—经济轴展开论述的,而“工业社会”是围绕技术—经济轴来阐述的,这也就形成了社会学中的人文主义学派与自然主义学派。从研究传统来看,前者关注的是人的自由与解放,在方法论上更多的采用个体主义;后者关注的是社会结构,方法论上采用的是整体主义。这样两个在内涵上明显有区别的概念,在贝克这边没有任何逻辑上的整合就合二为一,不得不说其所发挥的“社会学想象力”令人惊叹。
也正是在这种混乱的论述体系下,许多学者对贝克所提出的风险社会的可能性展开了强大的批评攻势。总体来看,这一批评不外乎从个人(主观)与结构(客观)两方面来入手。从主观层面看,有学者认为所谓风险社会,更多的是由于个人心理焦虑所造成的,而德国人在此方面尤为严重,因此所谓风险社会也就成了“焦虑社会”的代名词,带有浓厚的巴伐利亚色彩或者德国中心主义。Engle和Strasser则认为,“风险社会的错误在于其假设,这一假设混淆了风险分布、风险冲突和社会不平等的关系,而忽略了风险归因与风险感知之间的关系”。这一批评的理论根据可以上推到道格拉斯和维达夫斯基在《风险文化》中的观点:即现代社会中的风险更多的是由于文化定义所造成的,而不是真实的风险。还有些学者则认为,风险社会概念的提出其主要目的在于政治竞选的压力。从客观层面来看,德国结构功能主义学者闵希(Richard Munch)对于贝克这一概念的批评可以说是代表了这方面的意见。他认为,贝克的概念过于主观化,缺乏可以用来衡量的具体指标,如风险数量,并没有任何证据说明现代社会的风险比以前更多,反而是在现代人们的整体生活质量更有保证。另一方面,贝克自己也承认这种风险是工业社会的副作用所导致的,显然,这样的一种状况并不是今天才产生的,这中间起作用的是主观的风险感知或风险意识,那我们就更无法从客观上来区分一个社会的发展阶段,如美国和德国,美国人对风险的评估标准要远远低于德国,这是否就意味着美国还停留在工业社会阶段(胡正光,2003)?总体来看,闵希把疑问带到了更为基本的问题上:风险社会的动力机制是什么?即到底是什么力量使工业社会走向了风险社会(如果确实存在这一转型的话)。
上述对贝克所提出的风险社会概念及其理论的批评,贝克本人也作出了回应,但并没有涉及到对风险社会质疑中最核心的问题,即在“风险社会的成因问题上缺乏深层的实践存在论反思”(庄友刚,2005)。在笔者看来,真正把上述难题试图解决的是学院派的吉登斯。吉登斯自身理论研究的着眼点并不在于风险社会,而是通过对经典社会学理论的梳理达至对社会学的另一种理解:现代性。在其理论建构成型之后,吉登斯一直试图用这一理论体系来解释当代社会发展的复杂现象,以克服当代“社会学研究的危机”(文军,2002)。贝克风险社会概念的提出,在其内在逻辑方面与吉登斯的理论有着吻合处,因此,吉登斯对于风险社会的研究,更多方面在于其理论的实践性。
吉登斯风险社会理论的建构和主要观点
吉登斯并没有和贝克一样,用若干本书来论述风险社会,而仅仅是在《现代性的后果》、《失控的世界》、《自反性现代化》三本小册子的若干章节和若干篇演讲文稿中涉及风险话题。因此必须从吉登斯社会学元理论的建构开始分析,而风险社会仅仅是这一社会学元理论推导的必然结果。因此,如果只看到吉登斯关于风险议题的论文,而对其元理论缺少了解,则必然无法从整体上把握风险社会。
作为当代学院派的代表,吉登斯对其理论的建构是从对经典社会学理论的反思与重释开始的。他选取了三位经典理论的代表: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因为吉登斯相信,“社会学家们都普遍认为当代社会理论必须进行彻底的修正。而要做这种修正,就必须对现代社会学主要参考框架的建构者们的著作重新加以思考”。进而他总结出社会学研究的宗旨在于揭示“现代性”,而这三位经典巨匠对于“什么是现代社会”的认识存在很大区别,马克思运用“资本主义”来描述现代性;涂尔干用“工业主义”来论述现代社会发展的特征;韦伯使用“理性化”范式来研究现代社会。当然,这么做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为了去指认其中的缺陷或含混之处,“而是尝试去展现三位作者中可以辨认得出的内在一致性”。通过对这三大经典社会学支柱的再解读,吉登斯找到了三位大家的共同出发点:对于现代性的回答。当然,他也意识到,这三位大家的理论虽然其解释力是有目共睹的,但受制于时空的限制,在当代社会转型期已明显无法满足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知和了解。因此,在挖掘经典理论资源的基础上,吉登斯开始构建其自身的理论大厦。
对经典理论的梳理,首要的问题是如何去理解“人和社会的关系”假设。“无论是否喜欢、是否了解,社会学家都要根据预先确定的假设来组织自己的研究,社会学的特点就在于依赖于这些假设,并随这些假设的变化而变化。而要探讨社会学的特点,了解社会学是什么,就要求我们去辨认那更深一层的关于人与社会的假设”。在经典社会学理论中,对于人和社会的假设,主要存在“唯名论”和“唯实论”两个流派,两者围绕着个体/社会的二元划分展开论述。但是吉登斯认为,必须要抛弃个体/社会的二元论,“上述两种二元论都没有为理论反思找到一个恰当的起点;实际上,应集中关注于被再生产的实践。无论如何,重要的是要弄清楚抛弃‘个体’/‘社会’这种二元论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样做绝不意味着否认具有自身不同结构性特征的集体形式和社会系统的存在。同时,这也不意味着这些特征以某种方式‘包含’在每一个情境化个体的行动之中。对个体与社会二元论的挑战,就是坚持认为,个体和社会都应该被解构”。
为了规避上述主体或客体的霸主体制理论,吉登斯对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进行了重新界定,“既不是个体行动者的经验,也不是任何形式的社会总体的存在,而是时空向度上得到有序安排的各种社会实践”。因此,“实践”概念成为了其理论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实践与自然界的一般活动是有区别的,主要体现在人类认知能力所特有的反思性特征,实践的连续性是以反思性为假设前提的。简单来看,实践就是一种“行动流”,而这种“行动流”是以反思性作为持续的基础。为了体现这一主要特征,他从“个体”概念出发,个体是一种实在,这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关键是如何理解“个体”,他反对把“个体”看作“人”(body)或“人的概念”,“谈到个体不仅仅是指一个‘主体’(subject),也是指一个能动者(agent)”,这也是社会学方法新规则所寻求建立的理解。而“能动者”概念最大的特点即在于反思性,这种反思性在经典社会学理论中也被关注,但更多的是把反思性简化为“目的”、“意图”、“理由”、“动机”之类的术语,导致其渗透着唯意志论的色彩,“完全剥离了人的行动在时空中的情境关联”。因此,要纠正这一偏差,就必须将“时空视为社会实践的构成部分”,所有的反思(或者说能动者)都是根植于特定时空的情境下的,这种情境在吉登斯看来就是“结构”。基于“行动流”的持续性,吉登斯对结构进行了重新定义,即结构指的是使社会系统中的时空“束集”(binding)在一起的那些结构化特征:规则(和资源)。这种“结构”并不是什么固化或具体的形式,而是社会实践中的某种“虚拟秩序”,保证不同时空下能存在类似的实践形式。显然,这种对结构的重新阐释受到了现象学方法论的影响,从而使结构从静态、宏观走向了动态、微观的路径。在此基础上,就完成了从结构二元论(即认为结构是外在于个体的具体实在)过渡到结构二重性的任务:以社会行动的生产和再生产为根基的规则和资源同时也是系统再生产的媒介。在结构二重性理论来看,结构既是静态的,又是动态的;既是宏观的,又是微观的。这并不是两种不同的结构(属性),而是内含于结构内的两种属性,这就是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吉登斯风险社会理论的解读
结构化理论是吉登斯理论大厦中的元理论,他希图以此来解释社会再生产与系统再生产的逻辑,因为在他看来,理论与社会发展之间虽然有张力,但在逻辑层面是一致的。因此,用结构化理论视角所分析的社会发展,既不同于客观主义的结构决定论,又不同于主观主义的目的论,而是一个主客观共同作用的结果,吉登斯把这一过程用马克思的一句话来形象地概括:人们创造历史,但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
在吉登斯对社会发展的分析中,“行动”概念是其分析的基础和核心,不同于经典社会家的是,他认为“行动”的主体不仅是“主体”,还是“能动者”,它使行动具有反思性。更为重要的是,“行动不仅仅是个体特性,也是社会组织或集体生活的要素”。而在其结构化理论中,“结构”概念表现为系统概念:结构只是具有结构性特征的社会系统或集合。这样一来,吉登斯就打通了个体与系统(结构)之间的路径:个体行动是社会系统的基础,分析社会系统必须从个体行动出发;另一方面,个体行动又受到系统的“制约和使动”;个体行动的反思性所产生的意外后果又是整个系统因果循环直至均衡的运作基础。在此一逻辑下,吉登斯认为实践包括了两个层面:社会再生产和系统再生产。社会再生产是指共同在场情境下行动者之间的交互关系;系统再生产是指跨越一定时空范围的行动者或集合体之间的交互关系。根据结构化理论的观点,社会再生产和系统再生产是辨证统一的,它沟通了微观与宏观、主体与客体的鸿沟。
吉登斯运用这一社会构成的逻辑来分析现代社会的形成和运作机制。系统再生产主要体现的是在扩大的时空情境下的社会再生产(当然,这两者的关系要比这显得更复杂),因此,时空概念成为了吉登斯来分析现代社会制度的基础。在他看来,时空的虚化与延伸是现代社会的动力机制,“首先,它是脱域过程的初始条件;其次,时—空分离为现代社会生活的独特特征及其合理化组织提供了运行的机制;第三,与现代性相连的鲜明的历史性特征,依赖于‘嵌入’时间和空间的各种模式”。在这种虚化和延伸的时空情境下,能动者在反思性作用下,为了交互实践,形成了新的具有“结构性特征”的社会系统,一种新的脱域机制:象征标志(系统)与专家系统。这种新的脱域机制会“再嵌入”到社会再生产中,成为社会自我循环与调控的基础。社会(生活世界)与系统之间就形成了互动,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再生产和系统再生产中主体对行动的反思性监控,所有的系统知识都必须在社会(生活世界)中得到检验并不断被修正。因而,时空的虚化与伸延、脱域机制和知识的反思性成为了现代性的三大动力机制,而其中知识的反思性是连接其他两大动力的载体。问题在于,由于知识的反思性的存在(当然反思性是人类社会的一大特征,并不是现代社会的专有产品),使得脱域机制既是社会再生产的外在条件,又是其内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使得行动存在着不确定性:系统(制度)是在反思性主导下不断被检验与修正的过程。因此,在吉登斯看来,这样的检验与修正会出现许多“有预期之目的与为预期之后果”,而风险正是这种脱域机制(系统)不良运作的后果。
当然,作为解释社会发展与变迁的理论框架,这样的运作逻辑在传统社会以及现代社会的早期同样是存在的,但是为什么没有出现在今天的社会中所看到“自反性”的发展场景?吉登斯认为这一转折点在于“自然与传统的终结”。具体来看,“自然与传统终结”的结论恰恰来自于社会运作逻辑的分析。
从自然的角度看,在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早期,对于“什么是自然”的问题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回答的,它外在于人类社会,人类对自然所采取的任何行动都是单向的,不受其他行动的干扰。尤其在启蒙运动之后人类所确立的理性化思维,认可了自然的客观性及人类对自然所拥有的确定性知识,而这种确定性知识可以使得系统外在于行动者而存在,保证了系统的确定性。但在今天,人类行动的扩大及深入,使得自然已全面受到人类的占领,因此当我们再去回答“什么是自然”的问题时,已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在这样的前提下,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和所采取的行动都是人类社会内部的行为,作为“他者的自然”已经结束,专家对于自然的认知和解释受到了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如不同权力的影响、价值的作用等,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抽象系统只是“双重解释”的具体展现而已,同时在行动中不断被检验与修正,而丧失了其原有的绝对确定性。
从传统的角度来看,“传统是一种将对行动的反思监测与社区的时—空组织融为一体的模式,它是驾驭时间与空间的手段,它可以把任何一种特殊的行为和经验嵌入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延续中,而过去、现在和将来本身,就是由反复进行的社会实践所建构起来的”。简单来说,传统社会的行动根基在于“现在”,所有的行为和经验为了现在行动的合法性都可以被再重组,其目的在于保证当下的确定性。而这种行为和经验又通过特定的仪式使其具有程式真理。因而,在传统生活方式下,行动的系统结构与相应的情境总是结合在一起的,它保证了行动与系统的绝对确定性。但是在现代社会,传统所具有的独特的行动的结构性特征发生了断裂,原因即在于时空的伸延所带来的系统的抽象与情境的虚化,两者之间已经没有明确的对应了。当我们依靠特定的系统采取相应的行动时,我们已经无法去确认系统的绝对可靠性,在反思性的作用下,我们可以赋予系统新的意义,并进而指导我们的行动。在这样的行动逻辑下,系统也就失去了它的确定性。
上述关于“自然与传统终结”的论述,本质上是围绕着现代性的三大动力机制而展开的,即现代社会发展到了这样一个转折点时,时空伸延的广度和深度超出了现代社会的早期,本来作为外在的脱域机制(系统)在反思性的作用下高度内化,其作为社会再生产的外在独立变量所具有的不变性已成相对,很多时候是作为社会再生产的共同变量而起作用。另一方面,虽然反思性是人类社会长期以来的特征,但在时空伸延、脱域机制高度内化的今天,某种程度上又进一步活跃了人类的反思性。因此,制度性的反思性成为了不确定的根源,在此基础上,系统(制度)的确定性成为了过去,不确定性主宰着今天,贝克所谓的风险社会初显雏形。
吉登斯对于风险社会的阐述无论在理论性还是解释力方面,都全面超越了贝克等其他学者,这当然得益于其元理论的建构,使我们看到了风险社会可能性的关键动力之所在。当然,其元理论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随之在解释风险社会时暴露无遗。如在现代性的动力机制问题方面,到底是什么促使时空的虚化和伸延;另一方面,社会与系统存在着耦合性,这本身也是吉登斯理论的辨证之处,但带来的就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在整个论述中缺少一个基本的假设来确立其基本的先后关系。这就导致整个理论的论述是具有自我指涉性的。当然,理论的缺陷也为后来人的探索打开了一扇认知大门。
参考文献:
1.胡正光.风险社会中的正义问题:对“风险”与“风险社会”之批判.(台湾)哲学与文化,2003(11)
关键词:风险观;灾难人类学;自然―结构―文化;风险认知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10-0055-04
一、问题的提出
风险伴随着人类社会,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而各种灾害风险更是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在当今社会,洪水、旱灾、地震、飓风、海啸、矿难、空难、环境污染、核泄漏、大规模恐怖袭击等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的新闻常常见诸报端。灾难与风险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热门领域,如不同维度的风险社会理论[1]、公共危机与社会风险研究[2]、横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灾难学,[3]灾难人类学更是异军突起,对灾难与危险进行独特研究。[4]然而,从国内已有的风险与灾难研究文献上看,不同学科之间未建立起必要的对话机制和跨学科研究,学术概念不统一阻碍了不同学科的对话。
在此态势下,如何全面理解、认知和应对“风险”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梳理社会理论中关于风险的认知,探讨人类学家如何认识、理解风险;并试图构建灾难人类学的风险认知图景,以扩展灾难人类学的研究范畴。
二、三种传统风险观的比较
在风险管理方面,ISO风险管理标准《ISOguide73:200险管理术语》中将风险定义为“风险是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effectofuncertaintyonobjectives)。这是一种技术性取向的理解,试图通过计算风险概率以控制风险;还存在一种“经济-社会-文化”取向的理解,将风险看作是一种社会后果。[5]“广义地讲,风险是指一切对人及人所关心的事物带来损害的事件与行为的可能性。风险的实质是其不确定性。这一不确定性既源于风险事件与行为本身的随机性,也源于我们对风险影响理解与把握的不确定性。”[6]
对社会风险的认识存在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这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乌尔里希・贝克和安东尼・吉登斯持客观主义观点,认为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而玛丽・道格拉斯等认为当代社会风险实际上并未增多或加剧,而只是被觉察、被认识的风险增多和加剧了。[7]对此,一些学者认为风险本身就是客观和主观的综合体,在具体的经验研究中,既要研究民众的风险意识,也要研究中国的风险现实。[8]可见,风险是当今社会理论的重要论题。
昂格尔在《现代社会中的法律》一书中指出,经典社会理论必须面对三个问题,即方法论的问题、社会秩序的问题和现代性的问题。当代社会理论仍需直面上述三大问题,出于对现代性和当代社会秩序的反思性思考,乌尔里希・贝克、安东尼・吉登斯、斯科特・拉什以及尼古拉斯・卢曼等人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风险的认知和理解。在他们开创性的研究基础上,风险社会理论成为当代重要社会理论之一,并成为当代哲学思考的重要议题。通过对风险社会文献研读与分析比较,笔者认为在风险社会理论中存在以下三种风险观念:即自然主义风险观、结构主义风险观和建构主义风险观。
(一)自然主义风险观
从历史角度看:在原初社会中,人们以狩猎、采集为生,没有复杂的社会结构,对自然具有一种崇拜和敬畏心理,常常是通过巫师祷祝、献祭等方式与自然沟通。人们生产生活与自然界直接联系,面临的主要风险来自于自然灾害的威胁,如洪水、干旱、地震等。对自然灾害的经验逐渐塑造了人们自然主义风险观。这种风险观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风险是自然存在的;其应对方式是本能的或神秘的,如迁徙、如传统禁忌等。这种自然主义风险观在农业社会也仍然普遍存在。
从理论方面看,贝克等人提出“风险社会”的概念,是暗含风险社会之前的社会是具有自然风险(本能的)、可控风险(机械的)这一预设的。贝克提出“风险社会”的概念与工业社会相区分,是因为贝克敏锐地观察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性出现了断裂,技术风险已经超越传统的自然风险,成为主要的风险因素,自然主义风险观已经无法解释现代社会风险的结构特征。所以,贝克等人赋予“风险”新的概念,认为它表明自然与传统的终结。
(二)结构主义风险观
贝克和吉登斯等人的风险观念一般被认为是制度主义风险观,是现实主义风险观,这是从本体论角度的概括。笔者提出的结构主义风险观是从风险认知视角出来进行的描述。
首先,贝克和吉登斯都强调人与自然的二分,这是结构主义认知的基础范式。吉登斯将风险分为“自然风险”和“被制造的风险”,贝克也特别强调风险社会中“技术风险”的主要影响。其次,贝克和吉登斯都强调技术风险与制度风险在现代社会中引起的结构性变化,如认知结构的变化―对未来的思考决定现在的决策,而非基于过去而决策,又如风险分配取代财富分配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逻辑。最后,社会风险在社会结构中放大或缩小,个体化公民被镶嵌于社会之中,独自面对风险。从风险认知角度看,卢曼基于系统环境维度的风险社会理论,也是一种结构主义风险观。
(三)建构主义风险观
所谓建构主义风险观主要是指被感知的风险才是真实的风险这样一种风险观念。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风险分类不一致,不同群体、不同文化取向的人具有不同的风险观。比如,玛丽・道格拉斯根据阶层/权力分类图式[9]与不同的风险取向的分析,认为等级制度主义文化中倾向于认为政治风险是最大的风险,而市场个人主义文化中则认为经济风险是最大的风险,处于社团群落边缘文化的人则倾向于认为自然风险是最大的风险。[10]他们认为,风险不是一种社会事实,而是一种文化现象。风险分类不一样,因为不同社会的文化感知不一样,故建构出不一样的风险文化。灾害和灾难是通过物质实践和意识形态话语与社会互构而得以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11]斯科特・拉什在玛丽・道格拉斯的基础上提出了“风险文化”的概念,试图用“风险文化”的概念替代“风险社会”的概念,是风险社会理论的重要维度。可以说,作为人类学家的道格拉斯的风险文化观超越了传统的自然主义和结构主义的风险观。
三、灾难人类学
目前,人类学对风险的认识与理解主要体现于灾难人类学这一分支学科之中。灾难人类学将灾难视作社会科学的“天然实验室”,因为“社会与文化的基本特征在灾难中因社会、文化和物质的需求被降低到最低点而完全暴露出来。”人类学研究灾难主要有三种基本视角:一是行为反馈模式,二是社会变迁模式,三是政治-经济环境模式。[4]从现有文献来看,灾难人类学更重视灾难发生后的研究,因而风险概念很少进入其分析架构,但通过社会脆弱性概念以及灾难人类学对灾难原因及灾难预防的理解,可以体会灾难人类学的风险认知。
(一)社会脆弱性
脆弱性是在灾难和风险研究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但其定义并未得到统一,脆弱性的表现形式也多样,如自然、经济、社会、政治、技术、文化、生态和制度等方面的脆弱性。但社会脆弱性(social vulnerability)这一概念的出现使人类学者开始重视灾难发生前的社会、经济、政治等相关社会结构和文化意义的分析,而这一转变就是从重视灾难到重视风险分析的转变。
灾难人类学中常用的脆弱性定义是由布莱基(Blaikie)等提供的临时定义:“我们所说的脆弱性,指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在预期、应对、抵抗自然灾害的打击并从中恢复的能力和特点。这里涉及的是一套组合因素,它们决定在自然和社会中分立和可区分的事件,在何种程度上威胁人们的生命和生活”。[10]
脆弱性是风险分析的一个有效概念,它使我们看到风险如何在自然与社会的交织影响中,借由社会意识形态、人口因素、环境特征、经济关系等社会文化结构,如何对社会现实产生作用发挥影响的。通过脆弱性概念,人类学者能够分析不同群体甚至不同个人因为社会结构关系不同,受到同样的灾害的威胁程度不同,其应对方式也不一样,这是一种明显的关于风险的社会分析方式。
(二)灾难原因
当社会脆弱性概念的引入,人类学不再认为灾难仅仅是由自然因素引起,而是在自然―社会的结构中产生的。灾难不再被看做是“上帝的旨意”或者是“不可预测的事件”,不再是中断、突发,不是外在力量的强行介入,而是持续与嵌入,是原有生活的投射。[12]
“在大多数情况下,灾难并非不期而至,而是通过两种因素:一是人口以及构成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二是有潜在破坏力的因子,两者相结合才产生灾难。这两种成分均嵌于自然和社会系统之中,并且作为一种进程随时间的推移而展开。当灾害威胁和灾难发生时,它们都成了物质、生物和社会文化系统复杂交汇的表现。”[13]对灾难的理解急需综合性分析,其原因在于人的社区与行为并非简单地定位于环境。人类学以整体观作为学科领域的标志,提供了一个能够覆盖灾难成因与影响范围的理论框架。
(三)灾难防治
人类学者在研究灾难时不可避免地打开了应用人类学的大门,因为研究灾难不得不涉及如何进行灾后重建和灾难的防治。在灾难的防治方面,可以看到一些人类学者对风险的认识和应对之道。
首先,人类学强调灾难防治的本土实践。人类学认为同样的灾害对不同地区、不同社群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因此,统一的、规范的现代科学性、技术性的防灾减灾模式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社区。外来的科学的防灾减灾工作思路要充分了解目标社区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特征,使统一的科学模式能够与本土特征相契合,强调防灾减灾的本土实践。
其次,人类学注重利用灾害应对的地方性知识。在不同的社区生活中,人们在面对各种灾害风险和灾害影响时,逐渐形成了一些在当地行之有效的灾害预防知识与智慧,这是适合于当地防灾减灾的地方性知识。比如,有学者对彝族比尔文献中的灾害防治地方性知识做了分析,认为将地方性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有效开展防灾减灾工作。[14]进一步地,张原等敏锐地观察到地方性知识体系必须保持开放性,以维系不断变迁的地方生活世界有序性,否则将“导致地方社会文化结构的脆弱性,诱发各种灾难情景”。[15]
最后,人类学者强调在整体的生活世界中直面灾难。防灾减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能采取碎片化的、项目式的工作方式,而是应在社区的整体生活世界中,从自然、结构、文化以及历史的维度中直面灾难,认识灾难在生活世界中的本来面貌,[16]从而采取综合性的、系统性的防灾减灾方案。
从上述对灾难原因与防治的分析和思考中,我们可以看到灾难人类学关于风险有如下基本理解:其一,风险并不仅仅是一种概率性的偶然事件,它与社会生活环境直接相关;其二,灾难的风险产生于自然―社会系统之中;其三,灾难风险分析需要人类学提供一个整体研究框架。
四、人类学与风险认知
(一)人类学的认知框架
在西方人类学传统中,认识人文世界存在着三种基本传统:第一种是受卡尔・马克思影响的强调生产、经济的物质主义观,第二种是涂尔干脉络下的社会结构观,第三种是马克斯・韦伯脉络中的强调文化与意义理解。这三种传统分别注重的是物质环境、社会事实与文化意义,各有侧重又相互影响,传承不绝。我们认为人类学的三种基本传统或者说自然(nature)、结构(structure)和文化(culture)的三种视角,不可偏废,它们共同构成人类学认识人文世界整体框架,这一框架对我们综合认识风险也是极具意义的。
进一步分析,我们可看到人类学的三种传统都存在着一个更深刻的“人与自然”的二分结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理解,会呈现出不一样的人文图景,其风险观念也会明显不同。正如前文所述,在自然主义观念看来,人与自然合一,人完全存在于自然之中,人们对自然的神秘力量保持一种敬畏之心,面对自然风险采取的是本能的或神秘的反应。在结构主义观看来,人与自然是二分的,而且随着人类技术的增强,人们对自然的态度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面对自然风险的态度不是敬畏而是采取工程技术防治。在文化相对主义看来,人与自然是互构的,而风险是在人类与自然互构的环境中发生和产生影响的。可见人类学的认知框架对我们综合理解风险大有裨益。
(二)人类学整体观与风险认知
综合上面风险社会理论中自然主义、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的风险观,以及灾难人类学对风险的综合性理解,结合人类学“自然―结构―文化”的整体认知框架,人类学对风险的整体认知图景呼之欲出。
一方面,我们认为自然物质、环境生态和身体生命等具自然属性的事物是风险产生的基本条件,也是风险发生作用的基本对象,没有人与自然,风险无从发生,也无从被认知。另一方面,我们认为人类社会的社会结构、政治关系、科学技术、经济水平以及历史基础等具结构属性的社会事实是风险得以发展变化的基本载体,在不同的人为结构之中,风险以不同的方式发生变化和影响。再一方面,我们认为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分类范畴、传统经验等具有文化属性的意义建构是认识风险的知识来源,也是风险应对决策的基本准则,不同的意义建构将导致人们不同的风险认识和风险应对方式。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人类学风险的整体认知图景。
我们认为应带着人类学整体观的认识视角,从上述自然、结构和文化三方面综合认识和理解风险,在理论上加强不同向度的风险认知的对话与理解,在实践上进行纵向历史和横向空间上的比较分析,使人类学关于风险认知的整体图景能够成为社会科学中风险认知的基本参考,也能指导不同地区的人们有效应对和防范风险。
(三)民族志调查与风险认知
持续系统的田野调查是人类学最重要的分析工具,民族志是其田野调查的科学成果。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往往集中于一个社区,对该社区进行全方位的描述和比较,并能与宏大叙事理论发生关联,展现人类社会的不同面向、贡献独特的地方性知识。人类学的风险认知图景能综合各个学科关于风险的理解,将之统一于自然―结构―文化的认知框架之中,使我们对风险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风险。人类学也提供了田野调查这样一套独特的方法观察风险实践。
流动性和风险应成为当下人类学的重要课题,[17]人类学者已经认识到灾难是其天然实验室和危机显示器,[4]很多人类学者已经做出或正在做关于灾难的民族志调查,如李永祥关于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18]一般都是注重灾难发生时和灾后重建的社区调查,但已开始注意到关于风险形成和风险观念的田野调查。我们期待经典灾难民族志的出现。
五、结语
风险是面向未来的损失的可能性,灾难是已然发生的事件。我们看到,风险既是一种自然因素,更是一种社会事实,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风险理解上,人类学为我们提供了自然―结构―文化的三维认知框架,使我们对风险有一个更为确切的整体把握。当风险和脆弱性进入灾难人类学乃至整个人类学的视野,人类学的独特视角和方法将超越传统风险观,进而为风险认知提供更为基础、更为综合的知识观念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张广利,许丽娜.当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三个研究维度探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2]冯必扬.社会风险:视角、内涵与成因[J].天津社会科学,2004(2).
[3]李明泉,赵娉萍.灾难学研究框架构想[J].社会科学研究,2009(5).
[4](美)安东尼・奥利弗-斯密斯著,彭文斌译.人类学对危险与灾难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1).
[5]张海波.社会风险研究的范式[J].南京大学学报,2007(2).
[6]彼得・泰勒-顾柏,张秀兰.社会风险治理经典译丛[M].中国劳动出版社,2010.
[7]庄友刚.风险社会理论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2005(9).
[8]刘岩.风险社会三论及其应用价值[J].浙江社会科学,2009(3).
[9]张宁.风险文化理论研究及其启示―文化视角下的风险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12).
[10]安东尼・奥立佛-史密斯.灾难的理论研究:自然、权力和文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
[11]马步云.风险社会的文化透视[J].兰州学刊,2006(5).
[12]夏少琼.国外灾难研究历史、现状与趋势[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7).
[13]安东尼・奥利弗-史密斯苏珊娜・M・霍夫曼著,彭文斌编译.人类学者为何要研究灾难[J].民族学刊,2011(4).
[14]叶宏,郭虹.地方性知识与民族地区的减防灾―以彝族尔比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2).
[15]张原,马浪.知识图景中的灾难考察―人类学灾难研究的关键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8).
[16]张原,汤芸.面向生活世界的灾难研究―人类学的灾难研究及其学术定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7).
[17]范可.流动性和风险:当下人类学的课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
[18]李永祥.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以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8.14特大滑坡泥石流”为例[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关键词:新经济;企业创新;风险;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以及由信息技术推动经济变革的迅猛发展,现代社会已悄然进人了一个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时代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具有风险损益特征的时代,我们在分享其所带来的巨大利益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前所未有的、更多更集中且破坏性更强的风险。特别是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各种过去未曾出现过的风险更会超出预期而发生,若不能有效地对这些风险加以控制和化解,将会导致企业创新的失败。因此,客观地、积极地认识企业创新风险,正确对待并有效地加强企业创新风险的管理,是企业创新发展能否成功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风险与企业创新风险
(一)风险的概念及特征。风险的概念是对发生不利事件现象的本质概括。分析已有的风险概念,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个被学术界共同认可、普遍接受的定义。从管理学角度看,所谓风险,是指发生某种不利事件或损失的各种可能情况的总和。一般认为,风险有两个基本构成因素:一是负面性,即发生的是不利事件和损失;二是不利事件发生的现实可能性或概率的大小。
风险的特征是风险本质的外在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客观性。风险是一种不依赖于人们的主观意志而客观存在的现实,只要发生风险的客观因素存在,风险就将存在,因而风险是无法回避及消除的。人们通常所说的回避风险、消除风险有两重含义:一是指改变或消除所从事的活动,既然活动对象改变了,风险自然就不同;二是指将风险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通过种种经济的、技术的手段转移和扩散。2.普遍性。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就实质而论都是一种利益活动,而人类的一切利益活动都或多或少地伴随着不确定性,因此,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只不过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及不同的利益载体上表现的形式、作用的强度及存在的意义不同而已。3.不确定性。风险是各种内在的、外在的主观、客观因素相互作用,并通过市场交易的结果。由于每一个主观、客观因素本身的不确定性,使它们偶然地组合在一起作用于风险,又形成了风险的不确定的势态2。4.可能性。风险是一种可能或未来的风险,即风险作为一种经济活动的结果只有在完成了一个不确定的经济活动之后才可能成为现实的风险。5.可变性。风险是相对的、变化的,相对不同的对象,风险就不相同;随着时间、空间的改变,风险也会发生变化。6.可测性。尽管风险是一种未来的风险,但并不等于人们对未来的风险一无所知。人们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统计资料找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对所要从事的经济活动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判断、估计、衡量,从而作出相应的预测,尤其是静态的风险完全可以事先通过概率的方式在一定的范围内作出预测。7.双重性。由于存在风险反感,风险必须以收益为代价,即风险伴随着收益。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带来的风险只会产生损失,而经济活动中的风险则是和潜在的收益共生的,它们成正比例地相互交换。因此,企业从事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在风险和收益之间相互协调,以期在一定的风险下使收益达到较高的水平,或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使风险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二)企业创新风险的概念及特征。企业创新风险是指企业对外部环境因素估计不足或无法适应,或对创新过程难以有效控制而造成创新活动失败的可能性。这里的“失败”,是指创新活动终止或撤销;创新活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企业的创新活动失败。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大环境和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但也使企业赖以发展的环境恶化,不确定因素增多,企业将与已存在的和潜在的风险共存共生。企业创新风险在新经济时代表现为以下几个突出特点:1.风险损失与创新程度成正比。与以往时代相比,新经济时代的企业创新发展采用的技术更先进,知识转移和利用的速度更快,知识密集程度更高,因而具有投资大、思想观念新、系统性强、技术难度大、结构和管理复杂、不确定性大、技术风险与市场风险同时存在等特点。一旦风险事故发生,损失巨大,后果往往不堪设想。2.企业经营管理的脆弱性增加。从创新管理角度看,知识管理本身就存在着明显的不可预估性和不确定性,而且企业管理组织呈现出多样化形态,员工的流动性增强,员工在企业中也不再是永久的组成部分,角色更加灵活。任何一个层面、一个环节失灵或者职工行为异化,给企业带来的打击和损失都是致命的。3.知识和技术的共享提高了风险率。知识的全员共享和技术的广泛使用,使风险事故发生的随机性、连锁性、扩散性增加。如:随着信息网络引入企业经营管理,频繁而严重的网络经济犯罪令企业防不胜防,信息系统失灵、信息不完备也日益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主要障碍。4.潜在风险增大。新经济时代,许多企业被高收益所吸引,而对随之而来的风险,尤其是潜在风险认识不足。如果企业一味追求短期利益、创新思路不对或采用技术不适用,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往往是长期的、深远的,而且这种过程是缓慢的、无形的、不易被察觉的。5.风险事故影响的空间大、时间长、波及面广。知识的传播和信息资源的利用具有鲜明的连贯性。因而,新经济时代企业创新的风险事故一旦发生,就会沿着企业知识链和信息网络影响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上百亿美元的企业兼并案逐年增多,许多大型国际级企业纷纷倒闭,就是新经济时代风险事故影响深远的端倪。
二、企业创新风险的来源
新经济时代企业创新发展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因而风险来源也是多种多样的,并且风险的主要来源也因多变的内外环境而不断更迭。一般而言,企业创新风险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风险财务相关概念
(一)风险财务的定义和特征。很多研究结果提到了财务风险的概念,但是在现代企业中,通过比较和深入分析,笔者认为使用风险财务的概念更为合适,不仅突出了财务具有风险性的特征,而且能够与传统的财务风险概念有所区别。本文论述的风险财务主要是指企业在运营或者管理中,由于很多不确定因素,使得企业的财务都会呈现出一定的风险性,最终可能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出现较大的偏差。
风险财务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综合性的特征,企业的风险财务不仅仅包括资金筹措和资金结算的风险,而且还包括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企业的资金风险,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第二,不确定性的特征,造成企业风险财务的原因是比较模糊的,而且这些原因之间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最后使得企业的财政具有一定的风险。这些因素难以被完全认识和把握,因此造成了企业财政管理工作的困难;第三,严重的损失,当企业的财务结果与财务目标出现较大差异时,如果这些差异超出了企业的承受能力,那么企业可能面临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风险财务管理的概念及特点。风险财务对于企业发展和运营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不正确地面对,很可能对企业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需要加强对企业的风险财务管理工作。风险财务管理主要是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企业的财务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能够保证企业财务的稳健发展。这其实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风险财务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工作相比,风险财务管理的覆盖面更加广泛,对于企业的各个部门和人员来讲,与企业的财务息息相关,因此风险财务管理的范围更加广泛;第二,与普通的财务管理相比,风险财务管理工作更注重应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能够更加理智科学地应对企业财政上的风险;第三,管理的手段更加先进,风险财务管理需要分析大量的数据,从而找出影响企业资金风险的因素,因此需要科学的管理手法,所以必须要采用更加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才能使得企业的风险财务管理工作更有效率。
二、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工作基本方法
(一)风险财务预测方法。风险财务预测方法主要是预测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专家预测法,主要是利用专家在企业风险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然后深入分析企业的财务现状,进而能够识别企业财务存在的风险;第二,幕景分析法,在风险财务预测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各个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判断它们对企业财政的不同影响;第三,资金分析法,通过对企业资金的分布和运动状态进行分析,从而找到资金在运转或者使用方面的风险,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风险财务预测方法。
(二)风险财务决策方法。在进行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与财务工作有关的决策,正确的决策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但是,错误的决策可能会为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因此,风险财务决策也是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重要方法,它主要是在风险财务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综合性的评价,然后从多个备选方案中挑选出一个较好的方案。风险财务决策方法是否有效与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量、财务决策者自身的素质以及他们应对风险财务的态度密切相关。
(三)风险财务控制方法。当企业的财务出现一定的风险后,应该及时控制财务风险的消极影响。因此,企业的风险财务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回避风险,当企业面临财务风险时,可以采取有效的回避措施,能够避免财务风险或者是避免财务风险带来的全部损失,能够确保企业在可以承担的范围内正常运营;第二,自担风险,当企业的财务出现一些问题时,企业可以对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合理预算企业的开支,从而能够承担企业的财政风险。
(四)风险财务处理方法。当企业面临着财务风险并且选择承担财务风险时,必须要正确处理财务风险问题。例如:对企业的资产进行有效地结算,能够正确了解企业目前的财政状态。包括企业遭受财政风险后的损失、企业的剩余资金量等等,能够对企业目前的财政状态有着正确的认识。同时,当企业的财政资金出现不足时,需要想办法尽快进行资金的筹措,从而能够转变企业目前的财政危机,确保企业能够顺利渡过难关,降低企业的资金损失。
三、企业风险财务分类管理
由于企业的风险财务涉及到很多方面,因此可以对企业的风险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企业风险财务管理:
(一)自然风险财务管理。自然风险财务管理大多数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这些因素依靠人力几乎无法改变,只能减少或者尽量避免自然风险。自然风险财务管理主要是通过保险的方法进行:企业通过购买保险,在企业财产遭受损失时,保险公司能够给予一定的赔偿,从而尽量降低企业的损失。虽然保险的方法不能避免自然灾害的损失,但是可以将企业蒙受的损失转移给保险公司,因此对自然风险财务进行投保是一种有效的风险财务管理方法。
(二)市场风险财务管理。由于目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体制下企业难免会受到市场的影响,市场因素是其财政风险的构成因素之一。尤其是随着经济一体化的逐渐发展,企业在面临国内市场风险的过程中,还需要面临国外市场的风险。幕景分析法在企业的市场风险财务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将市场中影响企业财政的各个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揭示其影响企业财政的轨迹。尤其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能够使得幕景分析法更加有效和直观,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市场风险财务管理。
(三)企业经营风险财务管理。由于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很多企业进行自主经营,所以需要企业自己承担经营的风险。企业在进行经营风险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采用筹资和投资的方式,这是企业最重要的决策内容。企业通过分析多种筹资或投资方式,进而选择一种有效的方式进行投资或筹资,能够更好地降低企业经营中的财务风险。
四、小结
风险社会和风险刑法中所涉及到的关键词都是风险。如何对其中的风险进行界定,是风险刑法理论是否具有正当性的直接依据。由于风险刑法和社会风险有很多相通之处,所以两者的存在有着统一性和类似性。在对比方法运用的过程中,对风险刑法中的风险的概念开展相应的研究。风险社会中关于风险概念和理论,是由法国的著名社会学者贝克描述出来的。这种风险在传统社会的时候是与自然相对应的,以人的决定作为前提条件。这种自然风险是指关于自然的破坏所带来的风险,比如说山洪的爆发、干旱带来的灾害、雷电的袭击、暴风等自然灾害。社会的发展进入到工业化发展的进程,虽然自然风险依旧存在,但已不是主要的风险了。主要的风险转化为了来源于人类自身的工业活动所造成的危险,也就是技术风险。这些风险包括:环境的污染、核辐射、转基因等。所以,风险社会中的风险,其理论依据是后工业社会所带来的技术风险。而风险刑法中的风险主要指的是犯罪风险,以此为基础进行论证,便证实了风险刑法与风险社会的理论是没有关系的。我国的一些学者把风险社会中的风险变得严重广泛化,有的把这种风险扩展到了犯罪风险。这种外溢性的理解,让风险概念的特定性消除,所以风险理论的解释能力也失去了。最终导致风险刑法缺乏现实的基础和风险理论不能够形成合力对接。这是风险刑法开展的根本失误,就在于它未能深入解读贝克对风险社会的现代化理论,对风险社会的见解非常的肤浅和狭隘,最终导致其将风险范畴的真正含义曲解了。风险社会中的风险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关键是技术风险。风险是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出现的,因为科学及时的广泛应用所产生的副作用。而风险是不确定的,所以在开展风险控制的时候也是不能够施行和发展以及推进的,刑法不能因为科学探索存在风险就将其禁止,也不能够对其产生的风险进行处罚。刑法和科学领域有着很大的关系,有的刑法的制定干涉科学领域方面的发展。所以,社会中所说的风险的概念和法律中所说的风险概念有着很大的不同。在风险社会中会引发很多风险理论,其最大失误就是将完全不相干的风险进行类比和等同。这种建立在没有实际根据基础之上的理论,思想会发生混乱。社会风险和刑法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两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在“风险”这个含义广泛的词语上,只是建立了一种虚幻的联系,是经不起推敲的。
二、解构风险刑法中的话语体系
风险刑法没有建立与社会风险的真正联系,却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话语体系。对此,对风险刑法认可的学者中,也存在不同的态度。一些学者完全认同风险刑法,甚至认为应该用风险刑法将社风险社会取代。一些学者相对比较客观,认同的同时也提出了风险刑法自身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还有一些学者是主张将风险刑法中的一些做法引用到传统刑法中,让二者共生互动。而事实上,风险刑法的话语体系跟社会风险是没有直接联系的,是独立存在的。为了避免风险刑法理论的盲目扩展,必须要通过法教义学对风险刑法理论进行分析。
(一)以风险控制为功能的刑法关系
风险刑法理论的提出,使以法益保护为功能的刑法和以风险控制为功能的刑法形成对立。刑法教义学自其古典学派产生以来,一直将刑法界定成法益保护法。虽然历经百年,法益内涵产生很多改变。但是刑法的法益保护功能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所以现代刑法的主要功能依然是保护法益,以风险控制为功能的刑法观是非常虚幻的,无法作为刑法的核心。
(二)危害原则的弥散化
风险刑法理论体系化的努力,包括其对危害原则进行的重新厘定。风险刑法理论反思了刑法里的危害原则,认为在风险社会下,危害原则现在已经出现了问题,概念也出现了裂变,对概念和定义要学会重新的定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刑法中的一些概念理所当然的会产生一些变化,其中也包括危害概念的变化。但是如何对这种变化进行评判并不是主要问题。真正值得研究的是产生这个现象是常规性的因素所决定的,同时也要受到非常规因素的影响。风险刑法理论将危害概念的变化过分夸大了,用去规范化描述这种变化也并不妥帖。在英美刑法中,危害原则是为了确定刑法的边缘化所带来的危害,该理论是由密尔提出的,弗恩贝格在这个基础上开展了进一步的深化和阐述。这样危害的原则要重新定位,危害也具有弥散化等特征,这是难以成立的。因为刑法里的危害和社会风险里的风险是完全不同的。
(三)责任疏离化原则
刑法的基石之一便是责任主义。在德日的刑法中,责任论经历了心理责任、规范责任到罗克辛提出的实质责任这样的演变过程。而风险刑法想通过解构责任主义,证明刑事归责在功能性、客观性和规范性上存在问题。可见,风险刑法对传统刑法的理论存在着一定的误解。而风险刑法本身就有着理论构建中存在的脱节和断裂,其实客观上有所夸大,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分析风险刑法中的立法案例
风险评估是保险风险管理的重要职能,也是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极易被忽略的领域之一。近年来,重大自然灾害及意外事故频发,单一事故造成的损失巨大,虽然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根据保单约定进行了积极的赔付,但事前的风险管理与评估工作仍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在与各保险公司人员进行交流过程中了解到,从认识上各保险公司都能够意识到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除了风控经费不足之外,更重要的是对风险管理的思路、流程以及方法认识不清,尤其是面对各种风险时,把握不住重点,存在畏难情绪,所开展的风控工作也仅限于现场识别风险,缺乏统一的风险评估思路,所取得的成效不大。通过对保险承保风险特征的分析,保险风险存在大量风险与同质风险的特征。因此,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引入标准化的思路,将保险的风险评估过程标准化,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对于有效提升我国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的概率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保险风险及标准化的概念特征
(一)保险风险的特征
保险是分散风险、消化损失的一种经济补偿制度。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或风险转移的一种机制。通过保险,将众多的单位和个人结合起来,变个体对付风险为大家共同对付风险,从而提高风险损失的承受能力。保险的经济补偿制度,既是风险的集合过程,又是风险的分散过程。保险公司通过保险将众多投保人所面临的分散性风险集合起来,当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又将少数人遭受的风险损失分摊给全体投保人,通过保险的补偿或给付行为分摊损失或保证经营稳定。保险风险的集合和分散应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大量风险的集合体。保险在于集合多数人的保费,补偿少数人的损失。大量风险的集合,是基于风险分散的技术要求,也是概率论和大数法则原则在保险经营中得以运用的前提。二是同质风险的集合体。所谓同质风险,指风险单位在种类、品质、性能和价值等方面大体相近,如果风险不同质,那么风险损失发生的概率就不相同,风险也就无法进行统一集合与分散。此外,不同质风险损失发生的频度、幅度也不同,若对不同质的风险进行集合与分散,极容易导致保险公司财务的不稳定。
(二)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根据标准化法条文解释,标准化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因此,凡具有多次重复使用和需要制定标准的具体产品,以及各种定额、规划、要求、方法、概念等,都可作为标准化的对象。标准化的对象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标准化的具体对象,即需要制定标准的具体事物;另一类是标准化的总体对象,即各种具体对象的总和所构成的整体,通过它可以研究各种具体对象的共同属性、本质和普遍规律。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包括统一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统一原理就是为了保证事物发展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对事物的形成、功能或其他特性,确定适合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的一致规范,并且这种一致规范与被取代的对象在功能上达到等效。简化原理是为了经济有效地满足需要,对标准化对象的结构、型式、规格或其他性能进行筛选提炼,剔除其中多余的、低效能的、可替换的环节,精炼并确定出满足全面需要所必要的高效能的环节,保持整体构成精简合理,使之功能效率最高。协调原理是为了使标准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佳,并产生实际效果,必须通过有效的方式协调好系统内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为建立和保持相互一致,适应或平衡关系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最优化原理是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对标准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其关系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标准化是实现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是合理发展产品品种、组织专业化生产的前提条件,是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卫生的技术保障,也是资源合理利用、节约能源和节约原材料的有效途径。实施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应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
三、保险风险评估标准化的必要性
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使标准化对象的有序化程度达到最佳状态。对于保险中的风险评估,不同的主体,甚至同一主体如保险公司内部的不同层级和部门,对其有着不同的理解,关注的焦点也存在差异,造成了各相关方之间的不配合,难于开展对风险管理效果的客观评价,也就难于达到最佳秩序和最佳社会效益。通过将风险评估活动标准化,为风险管理活动提供一种共同的语言和公式,有了统一的标准,实施风险评估的各相关方就可以使用相同的风险管理过程,有了相同的决策、处理基础,对风险评估活动持有共同的认识,有利于规范保险的风险管理活动。保险所面对的风险具有“大量、同质风险”的特征,风险评估标准化的过程,也就是针对各类大量同质风险进行科学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技术进步的新成果以及实践中累计的先进经验,使之相互结合,加以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和概括的过程。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为了规避风险或减少损失,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成果,这些成果和经验如果以标准的形式来表达,对于保险公司在实施风险评估过程中提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四、风险评估过程的标准化分析
保险风险评估标准化体系的构建,要基于标准化的统一、简化、协调和最优化原理,根据保险风险因素的特征,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过程中的共性的、重复性的可能导致风险发生的因素识别出来,使决策者及有关各方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各类承保风险,以及现有风险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和有效性,为确定最合适的风险应对方法奠定基础。根据《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GB/T27921-2011),结合保险风险评估的特征,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环节中的标准化重点进行逐一解析,分析各环节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和方法,实现风险评估过程的标准化。
(一)风险识别标准化
风险识别是发现、列举和描述风险要素的过程,也是风险评估过程中的基础环节。风险识别的目的是确定可能影响保险事故发生的事件或情况,一旦风险得以识别,保险公司应立即对现有的控制措施进行识别。风险识别的范围包括对风险源、风险事件及其原因和潜在后果的识别,识别的方法包括:1)基于证据的方法,例如检查表法以及对历史数据的评审;2)系统性的团队方法,例如专家团队遵循系统化的过程,通过一套结构化的提示或问题来识别风险;3)归纳推理技术,例如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方法等。此外,也可利用各种支持性技术来提高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例如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等,但无论采用哪种技术,其关键是在整个风险识别的过程中要认识到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组织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二)风险分析标准化
在风险分析过程中,重点应当考虑导致保险风险发生的原因和风险源、风险事件的正面和负面的后果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影响后果和可能的因素、不同风险及其风险源的相互关系以及风险的其他特性,还要考虑控制措施是否存在及其有效性。为确定风险等级,风险分析通常包括对风险的潜在后果范围和发生可能性的估计,该后果可能源于一个时间、情景或状况。在某些情况下,风险可能是一系列事件迭加的结果,或者由一些难以识别待定事件所诱发,在这种情况下,风险评估的重点是分析系统各组成部分的重要性和薄弱环节,检查并确定相应的防护措施。风险分析的方法可以是定性的、半定量的、定量的或以上方法的组合。定性的风险分析可通过重要性等级来确定风险后果、可能性和风险等级,如“高”、“中”、“低”3个重要性程度。半定量法可利用数字评级量表来测度风险的后果和发生的可能性,并运用公式将二者结合起来,确定风险等级。定量分析可估计出风险后果及其发生可能性的实际数值,并产生风险等级的数值。
(三)风险评价标准化
风险评价将包括风险分析的结果与预先设定的风险准则相比较,或者在各种风险分析结果之间进行比较,确定风险的等级。风险评价利用风险分析过程中所获得的对风险的认识,对外来的行动进行决策,包括:1)某个风险是否需要应对;2)风险的对应优先次序;3)是否应开展某项应对活动;4)应该采取哪些途径。依据风险的可容许程度,将风险划分为如下三个区域:不可接受区域、中间区域和广泛可接受区域。不可接受区域内无论相关活动可带来何种收益,风险等级都是无法承受的,必须不惜代价进行风险应对;中间区域内的风险应考虑实施应对措施的成本与收益,并权衡机遇与潜在后果;广泛可接受区域中的风险等级微不足道,或者风险很小,无需采取任何风险应对措施。
五、结语
关键词:风险;金融风险;经济学;再考察
0.引言
风险是由信息缺陷造成的,而信息缺陷产生于私人信息,分工导致了私人信息的形成。因此,风险是以分工作为起点的。现阶段金融是经济的核心,而金融风险是现代经济风险的主要体现,风险的表现形式主要是金融风险。这两个概念是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深入学习认识这两个概念对企业的投资建设有着巨大的意义,因此研究这个金融风险和风险是一项紧迫的课题。
1.风险分析
1.1内生性风险
在经济学中,内在风险主要由于信息分布不集中,不对称造成的。从本质上来讲,信息具有空间分布不对称性,而每一个人所拥有的信息种类和信息储量也是不相同的,这就是私人信息。由于现在市场经济制度的改进和完善,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个体之间信息含量的差距,使得个人信息分布不对称现象严重,并且情况越来越严重。内生性风险有两种表现形式:逆向风险和道德风险。在合约签订之前,主要的内生性风险是逆向风险,而道德风险主要发生在合约签订之后,人在中间委托人不能够观测监督的地方决定是否要采取措施,从而最终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这种行为对中间委托人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严重威胁了委托人的自身利益[1]。
1.2外生性风险
由于信息不完全造成的风险是外生性风险。人在自然界中会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因此人们获取的信息始终是残缺不全的,所以人们只能够认识真理却永远也达不到真理的境界。在经济学中,信息的不完全性是这样理解的,每个经济体中的各个组成成员对于经济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的信息量掌握比经济体自身的信息储量要小。外生性风险主要产生在微观经济体之外,人们自己的意志不能对外生性风险产生产生影响,所以外生性风险也可以称作客观风险。由于社会信息总含量不变外在性风险不会消失,会通过平均分配的方式对社会经济造成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自然中存在的信息量的探索越来越多,掌握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多,在此情况下,外生性风险发生的概率越来越小[2]。
2.金融风险分析
2.1金融风险的外在表现形式和特点
由于社会中存在着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现象,企业的管理着没有意识到这种信息的缺少现象,无法对目前个未来企业产品价格进行预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决策是否在正确。这是金融风险的主要外在表现。金融机构具有内在的脆弱性、金融资产价格具有波动倾向、金融危机时时爆发、社会个体金融行为出现投机是四个可观测的经济现象。
对于市场经济来讲,金融风险往往能够导致经济收益和金融损失相互抵消,因此不回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由于个体信息并不是完整的,金融资产价格往往会由于机会主义模式的影响而产生波动,这对于市场预期的形成具有恶劣的影响,容易造成金融一体经济的混乱现象。金融机构也是微观的金融主体,也会受到内生性风险和外在性风险的影响[3]。
2.2金融风险的集中体现是经济风险
现阶段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所以很大程度上金融风险是经济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货币与信用是界定社会中经济活动不确定因素的主要影响因素[4]。
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在信息交换中充当一般等价物,使得社会商品在交易中能够轻松的实现买与卖,正是由于这一点才有了价格,一般等价物的出现,使得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易变为了现实。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生存与发展到重要条件,由此可见,现代经济发展状态和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信息不完全使得价格状况与未来的变化有着同样的不确定性,而外生性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金融风险,一定程度上来讲外生性风险的演化和发展是金融风险。
3.总结
本文主要对经济学中的两个重要的基本概念风险和金融风险做了详细的阐述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这两个概念,深入了解学习风险和金融风险能够避免投资风险,减少经济损失。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进一步推动经济学中这两个抽象概念的发展和深化,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国有股减持”课题组.国有股减持修正案的设计原则、定价机制和资金运作模式[J].经济导刊,2011,13(5):101-110.
[2]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减持”课题组. 国有股配送的价格确定与方式创新[J],2011,13(5):113-116.
[3]管毅平《宏观经济波动的微观行为分析:信息范式研究》,立新会计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