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德育新理念

德育新理念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6:1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德育新理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德育新理念

篇(1)

一、生活化品德课程还原道德教育的本真形态

“千百年来,人们把道德教育作为社会的一种客体并不断强化其工具性价值,道德教育因而成为政治的传声筒、经济的扬声器、文化的维护者。”[1] 传统的道德教育活动总是试图将天下大义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宏大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衣钵相传者。这种做法过度的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却忽略了个体自身的生活价值和实际的生活需要,最终不可避免地导致生活与道德教育的割裂。学者刘铁芳认为,“德育并非与个人生活毫无牵涉,而是以个人生活为起点同时又是归宿的内含于个人生活进程的活动。德育过程是关于德性的现实生活展开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获得的不只是德性的完满而且同时是个人生活的完满”。[2] 鲁洁教授在《 德育社会学 》中也明确地指出德育的终极意义,它表现在“不仅让人们去遵守某种社会秩序,道德规范,使社会的发展得以按部就班地进行,它还要促使人们找回那个已经失落的世界,失落的自己,使人们拥有世界,拥有自己”。[3]

其实,生活是一部多彩而动感的教科书。生活为品德提供了一片盎然生机,也是生活为品德注入了无限的生命:当你看见小朋友摔倒时,会不自觉地伸手去扶;当你看见老人登上公共汽车时,会无意识地起身让座;当你对别人撒谎时,你会不受控制地紧张焦虑;当你做好事帮助他人时,会情不自禁地感觉心情舒畅……肖川教授在《 我的教育视界 》中用了一个有关于生活经验的精彩比喻:“如果知识传授得不到个体经验的认同,或丝毫不能激活个体沉淀的经验,那么,知识的种子就不能在个体的心灵中生根、开花、结果,这种知识就如同假牙、假发一样,是没有生命力的。”[4] 足以见得,生活拥有一种魔力,它可以洗尽世间铅华,还原道德教育为最原初的质朴与纯真;学生可以在生活中耳濡目染地深谙品德的魅力,追寻品德的典范。

课程标准便是秉承这一重要理念,将品德课程的学科逻辑积极转变为生活逻辑。例如,标准二、(一)1.3交往与沟通中的活动建议:举办搜集“父母说得最多的十句话”的活动,尝试理解父母“源于爱”的初衷,同学之间可以就此进行交流和分享;标准三、(一)1.1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的活动建议:选取一个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话题或现象,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并与同学交流。课程标准还着重强调“活动建议仅作参考,教师可结合本地情况设计、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和内容”。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些活动都可以在各地学校学习生活中普遍开展,学生在身体力行中更容易接受品德的规范要求、认同品德的价值所在,最终强化道德情感及道德修养的提升。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曾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基本的原则,即生活是伟大的教育者。不为而为,自然而贴切是生活独一无二的教导方式。我们的学生可以从周边的生活世界中学到许多不言自明、未经思考的经验,这些经验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学生敏感的神经。发生在身边的案例会促使学生感同身受、跳过品德的说教框格去接触真实的道德情境,并在矛盾的道德冲突中明辨真、善、美。可以说,是生活拨动了道德主体心灵的琴弦,演绎着道德教育最原始纯朴的本真。

二、生命教育应该顺乎人性的需求与发展

生命是道德的基础,道德教育之所以特别关注学生的生活,是因为只有在学生的生活中,只有在学生的人生际遇中,只有在学生内心世界的选择冲突中,才真正蕴藏着珍贵的教育时机,才能够真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刘触、朱小蔓在《 多元社会中的学校道德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世界 》中也明确指出:任何轻视、压抑、否定生命价值或对生命价值的现实性抱有怀疑、失望、冷漠态度的道德教育都应该摒弃。

同样,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崇高理念也深深地根植于品德课程标准中。教育者应该着力探索当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及精神面貌,力图使教材中的学科逻辑与学生的心理逻辑保持一致,以增进学习的效率与乐趣。同时,需要更加生活化地选择教学素材、开展一些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话题辩论会,促进学生以人格的完满发展为追求导向、真正实现与好品德、好修养共成长。在课程标准一(二)2.2“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的活动中,倡导学生珍爱生命,并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在一(二)2.1“学生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的活动中,其建议是以“我们身边的动植物伙伴”为主题,做一次本地区的植物、动物物种及其生存状况的调查,观察每个物种及每个生命个体的独特性,体会生命世界的神奇。

审视课程标准新增的生命专栏,我们不难看出,现代思想品德课程不仅关注个体生命的珍惜与维护,同时要求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生命意识,即对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也要施行人文关怀。此项举措是思想品德课程理念的一大提升——道德培养模式已经由主体性发展逐步转变为主体间性的发展。主体间性是双向沟通的运作机制,它有效地传达着主体和主体之间的对话与相似的生活体验,这些共享的感受才是生命意义形成的基础。若是离开了主体间性、疏远了他人和世界,主体的价值就会变得无足轻重。因此,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我”因“他者”的存在而存在,关爱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珍惜动植物的生命也就是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三、关注道德情感体验,创立德育培养新模式

体验(ErlebniSe)一词最早出现在德国的文献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体验”的解释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道德情感体验即个体进行道德活动时心理上的情绪反应和内心感受。

19世纪60年代以来,教育领域中唯理智教育一统天下,唯理智教育崇尚高技术、高智能、高效率,其教育过程重理性知识的传播,训练提高人的语言、概念、逻辑以及推理能力,道德教育亦应袭这一理念,提倡知性德育模式。但从辩证的角度来分析,道德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的过程,是感性和理性、情感和思想等相互渗透、复合交织的整体运动的过程。而知性德育模式严重地忽视了经验的积累、情感的表达以及情商能力的培养与开发。

在对上海市一所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调查中,在家里经常任性发脾气的小朋友占总人数的50%,对父母不会用礼貌语言的占总人数的36%,他们只知道要别人爱自己,不知道自己也要爱别人。这一状况,随着独生子女的普遍化呈上升趋势。[5]

情感德育即是解决此类德育顽疾的良药,它呼吁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心、同情心和宽容心,着重培养儿童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和自然的情感,使道德教育鲜活起来,有“人情味”起来,它如一缕春风,温暖舒适地吹拂在学生的周围,使道德教育出现勃勃生机。为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亦引导学生形成以“道德情感”为主题的德育熏陶,例如,二(一)1.3“学生要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二(二)2.2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三(一)1.7学生要“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

情感德育是一项社会的系统工程,只有当学校、家长、社区协作起来,才能保证德育过程中空间、时间的连续性,这样,学生就不会一踏出校门就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样子,道德教育也不会因此失效。此外,在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上,我们也要创新性地将知识技能的学习、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有机地整合。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将课程活化于生活,将德育理念根植于实践,但理论只有依靠实践的耕耘才能散发芬芳,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和教研学者们躬身实践,总结经验,以促进新标准的不断完善。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116029)

参考文献:

[1]张华.论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2]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篇(2)

关键词:德育 新理念 新模式 特色实践活动

加强技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一环,总书记指出:“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那么,什么算是一流的技工呢?笔者认为如果学生只有一流的操作技能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为社会主义奉献的爱国主义情怀,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尤其是在技工教育面临改革的今天,职业教育工作者如何在课堂上既能把专业性的技能教授给学生,又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实现技能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融合呢?职业学校的老师面对的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多、厌学情绪严重、行为习惯差等等一系列问题,怎么做才能够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呢?

实际上,对于老师来说,教书育人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但有的时候我们却把这两者割裂开来,课堂上一味地灌输知识,忽视德育工作,以至于老师们的出发点往往是好的,但结果却适得其反。学生在学习经验交流会中说过这样的话:“师以德育人,成人;以知识育人,成才,不一定成人”,对笔者触动很深。我们经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想真正做到、做好“教书育人”,并不是很容易的事。面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领导提出的新要求,工作在职业教育第一线的我们更应该本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实践中不断地去理解、感悟、探索和创新,以德育促教育,让德育之光洒满校园,倾力打造职业教育的新模式。

一、树立德育教育的新理念

1.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很长一段时间中,很多老师总是认为德育工作是班主任的工作或者是某个人的工作,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比如说,有些同学在打水的时候对师傅连招呼都不打,我们烧水的师傅或者值班老师完全有责任去引导学生改变这种没有礼貌的习惯;很多学生有网瘾,晚上很晚才回宿舍,甚至玩通宵,那么宿舍的管理员就不仅仅是查查宿舍,学生回来给其关门开门,而是要想办法怎么帮助学生戒除网瘾,引导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所以有的时候干工作并不在于岗位的高低,而在于你是否能成为一个有心人。

面对职业教育的新形势,需要全校的教职员工,不管是看大门的还是烧锅炉的,都应该承担起德育工作的责任,确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新理念,成为学生德育工作的指导者和引导者。

尤其是教书育人的老师更应该意识到,要想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我们自己必须首先要“做好人”,要努力把自己的德育水平提升上去,做德育工作的有心人和表率。

2.处处都是德育工作阵地

目前,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还只是利用德育课、班会课或者政教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肯定是不行的,我们不能仅仅依靠一堂课、一个环节或者一个部门来开展德育工作,必须把每个点连成一个面,要树立“校园无空地,处处可育人;校园无小事,事事能育人”“处处是德育工作阵地,事事是德育工作内容”的指导思想。

比如说,有的学生打水不掏水票,吃不完的剩饭不倒垃圾桶,半夜不睡觉影响他人休息,回宿舍晚了骂骂咧咧地让老师开门,早上上课迟到,餐厅里的水龙头哗哗流水却熟视无睹,这些都是我们德育工作的范围。

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德育工作的引导,树立德育首位意识,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型、立体化德育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班会为重要阵地,以时事教育为重要内容,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多方位教育为途径,以健全的考核制度为保障,以良好的校园文化为载体,营造良好的校园德育氛围,把德育工作制度化、课程化、网络化(职业学校学生的QQ群)、全面化,与技能教育融合,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逐步帮助学生在生活、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时时都是德育工作时间

德育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影响的工作。对于职业学校来说,从学生入学至毕业,在这段时间内,时时都应该是我们德育工作的时间;在内容上则要涵盖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各个方面。比如说,从刚开学的军训生活一直到毕业前的就业工作。我们必须明确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要有一个整体性和一贯性的观念,自始至终和任何环节都不能放松对学生的教育。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出事了教育一番,没事了就万事大吉,必须要坚持长期的、经常性的教育,该表扬的时候就要表扬,引导学生不断地去自我反省,树立切实可行的目标。

只要我们牢固树立德育工作的新理念,就能让道德教育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思想教育的内容充分融入生活,以知识教育为主的德育走向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并以感受体验为基础的德育,变以往的单向灌输式德育为一个讨论性的、对话性的、分享性的德育,变过去孤立封闭的德育为一个全程开放的道德教育,变以成人为中心、权威为中心的德育为以学生为中心的

德育。

二、以德育促教育,打造职业教育新模式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思维越来越多元化的趋势,教育工作光靠教师一张嘴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在从事教育工作时必须有新路子,要想新对策,与时俱进, 以德育促教育,打造职业教育新模式。

1.创建德育载体,以德育促教育

篇(3)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教育新理念

学校德育是塑造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教育手段,通过德育教育,把学生培养成认知、情感、伦理、审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使他们具备个人和社会需要的情感、精神、交际、亲和、合作、想象、创造、独立判断、批判精神。也就是将道德教育定位在如何“做人”这个终极目的上。但在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上,我国以往的道德教育却恰恰出了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片面强调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忽视人文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造成今天的教育不是以“教他如何做人”为终极目的,只是把人当作一种“学习工具”,只是从技术、功用、效率的层次,教他们如何做,把人当成物,人的存在价值全被抹杀,使人成为技术纯良的“机器人”。不以如何“做人”为目的的教育,相应地也造成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缺失,德育成了摆设,成了科学教育的附庸。这种被称为“缺德”的教育的后果必然是导致学生片面发展,有智商但没智慧,有知识但没文化,有文化但没教养,有欲望但没理想,有目标但没信仰,有青春但没热血。这是非常危险的。高校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该以人为本,真正确立起以如何“做人”为目的的德育新理念。

二、树立培养道德人的高校德育新目标

德育目标既体现德育的目的性,又规定德育的内容和方法,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而长期以来,由于受政治结构、经济体制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影响,我国的德育形成了泛政治化色彩。建国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不时被送上政治运动的舞台,以致德育经常被窄化为政治教育,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完全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而忽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是驱使学生参加政治学习和大量的政治活动,使政治和道德教育混为一谈。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就是人需要道德,人若无道德无异于禽兽。道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必然需要。因为人既有自然性的一面,又有社会性的一面,人的道德需要既是人的多层次需要中的一种高级需要之一,也是人作为一种有理性的社会动物的精神规定。因而每个个体需要接受道德教育,进行道德修养,以使自己超越自然本性的局限,将自己提升为一个与时展要求相一致的“文明人”、“道德人”。因此,我们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建立新的道德教育目标,实施真正意义上道德教育。在调整德育目标时,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把发展学生德性,提升学生的人格作为德育目标,担负起培养学生成为“道德人”的重大职责,否则,我们的高校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

三、与时俱进,创建时代需要的德育教育内容

高校德育的内容要以德育目标为指导,结合当前社会环境和学生的实际,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荣辱观,注重塑造他们高尚的情操和完美的人格,着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1.要坚持把中国传统美德教育与西方优秀道德文化相结合。传统美德是当代道德建设的基础,也是当代道德教育的最基本内容。我们要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把它与我国当代德育实际结合起来,要使学生在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的鼓舞和熏陶下斗志昂扬地去建设祖国美好的未来。同时要借鉴和吸纳西方道德文化中的进步因素,诸如弘扬个性、勇于创新的进步思想,为我所用。

2.要着重对学生进行“六项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理想信念教育。大学阶段正是青年学生“三观”的形成时期,高校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加强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实现的信念。(2)做人的教育。核心问题是教育青年学生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社会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他们既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志有为、德才兼备的人。

(3)合作精神的教育。市场经济时代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呼唤人的相容与合作,因此学校德育应加强与人相容、相互协作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创业精神的教育。要加强对大学生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他们保持独立的个性、强烈的竞争意识,以及不服输、勇于拼搏和对理想信念执着追求的精神。

(5)创新思维方式的教育。要引导学生注重培养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6)人文素质培养。必须从人的综合素质和推进社会文化进步的高度,把知识传授与民族精神教育结合起来,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技术,更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促使学生在高雅的人文教育中得到高品味的文化熏陶和人格修养,使他们获得全面的发展。

3.培养学生正确的荣辱观。要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非常科学、精辟。高校作为青年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我们应该帮助青年学生理解掌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丰富内涵,增强他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成长成才、建功立业。

篇(4)

    没有家庭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现代化是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的变迁,涉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我认为首先是要有大的观念上转变,这是政府行为,政府的领导要认识,这是前提。近来,国内有学者王雅坤与我们合作,共同对家庭教育现代化主要内容这一选题进行了研究。归纳起来,应该包含以下主要内容:家庭教育现代化应包括家庭教育观念现代化、家庭教育内容现代化、家庭教育方法现代化、家庭教育手段现代化、家庭教育环境民主化等方面,其中家庭教育民主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需要广大家长在不断改善自身素质过程中,在社会大环境不断改善条件下逐步完成。

    第一,提倡新理念,实现家庭教育观念现代化。家庭教育观念的核心是为什么生儿育女,把子女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就是“养儿防老”或“光宗耀祖”,就是“望子成龙”“考状元做官”。受这种观念的影响,有些家长重智育,轻德育、劳动教育,只知道给孩子增加营养和开发智力,别的不过问或很少过问。而现代家庭教育提倡的新理念最核心的应该是:为民族未来生儿育女,为国家的富强教育子女,家庭教育不仅是为了给孩子谋生的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的个性获得和谐、健全的发展,成为“幸福的人”,成为愿意并且有能力为谋求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幸福作出贡献的人。这种人智力健全,有毅力,不怕艰难困苦,奋发有为,既能适应紧张而复杂的现代生活,又能创造美好的现代社会。提倡现代家庭教育新理念还包括:要学会向孩子学习、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教育要先从改造母亲开始、父亲的人格魅力在于责任心、教育孩子首先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解决孩子问题首先要解决家长问题、树立终身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知识等等。

    第二,学习新知识,实现家庭教育内容现代化。相当一部分家长教育子女的知识陈旧,这是造成家庭不良育人环境的主要根源。不断学习和掌握现代家庭教育新知识,不断接受现代家庭教育新信息,这是做一名合格家长的基本要求。试想一个教育孩子知识和方法都落伍的家长怎能培养出优秀合格的孩子?!大量失败的家庭教育事例都说明:仅仅是由于家长平时不注重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知识,必然面对孩子没有智慧,没有科学的方法。因此,只有我们不断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知识,家庭教育的内容才有可能与时俱进,才能顺应孩子成长的基本需要,才能实现家庭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第三,讲求新科学,实现家庭教育方法现代化。面对孩子出现问题,作为家长教育和指导孩子的方法是否科学,直接决定着家长教育和指导孩子的效果。大到孩子走上了不归之路,小到孩子心理产生逆反心理,绝大部分都是源自于我们的家长在教育和指导孩子过程中使用了错误的方法。孩子永远是无辜的。只有不懂教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孩子。作为新时代的家长应该铭记这一点。家庭教育方法的现代化主要包括:亲子交流与沟通的方法是科学的、家庭教育语言是科学的、家庭教育的行为是科学的等等。总之,家长在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是有智慧的,是尊重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规律的,是站在孩子角度上和孩子一起成长。

篇(5)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学校;德育体系;建构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6-0057-03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德育体系建构,要求我们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落实到德育实践中,从德育理念、内容、方法、途径及评价方式等方面,整体构建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注重学生主体精神和个性化培养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落实到学校德育工作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让其丰富生动的个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展示和发挥,全面提升其知识、能力等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德育的目的是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积极主动的道德能力与素质,即道德自律能力。德育应培养学生在个体道德生活和社会道德生活中学会自律,塑造自主性道德人格(即独立、理性、自由)。学校德育要力图扬弃和超越道德教育中两种貌似对立的倾向:一是从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特别是脱离学生的道德生活实际的道德理想出发,将道德教育变为空洞的说教和粗暴的灌输;二是无视人的价值内涵和精神品性,把道德教育变为行为训练和消极防范。说二者“貌似对立”,是因为它们共同漠视了发展中的个体作为潜在的或显在道德活动的主体所应有的人格尊严,实际上使德育缺乏内在活力和深沉的感召力。自主性道德人格作为个体生命最为独立、理性、自觉、自由的存在,使个体的道德行为植根于明敏的心灵、无畏的勇气、坚强的毅力成为可能。自主性道德教育对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对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对社会公正的确立与维护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从我国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看,“科教兴国”的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需要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的实质是以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为重要依据,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个性发展的独特领域,以及以个性充分发展、人格健全为目标的教育。”① 从根本上讲,发展人的个性应是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个性发展是人类自身成长的尺度;没有个性发展,社会就不会有活力,个性健康的发展是形成各方面良好素质的基础,个性化教育可以被看作是最具有典型意味的21世纪的素质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是通过主体活动来表现的,加强主体的活动(实践)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关键。近年来广泛开展的青少年志愿者行动、生产劳动、军训和其他社会实践,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学生健康发展的内驱力。由于参与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学生得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以求实的精神、开放的胸襟和视野,

构建多元化、协调和谐的德育网络

求实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联系青少年学生的实际。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大都是独生子女,尤其是城市独生子女,他们心理发展有新的特征,德育应考虑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以使学生品德循序渐进螺旋式向上发展。二是联系社会实际。德育应与社会经济形态密切相连,努力用社会主义道德标准、价值取向、时代精神和反映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思想文化教育学生,陶冶他们的情操,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并引导他们从世界先进文化成果中汲取营养。因此,要求教师进行实践性的道德教育,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形成品德素质,同时也为品德外化提供实际锻炼机会。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德育内容,同一德育内容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为此,我们的德育目标强调四个结合,即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社会性和个体性结合,整体性和层次性结合,继承性和发展性结合。

传统学校德育为减少学生受到社会不良影响,往往通过隔绝学生与社会的联系,进行“封闭式”教育,导致许多学生在步入社会后,由于缺乏政治、思想、道德的判断,依然会无法适应,甚至会误入歧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树立世界眼光,开放胸襟,构建多元化、协调和谐的德育网络。

21世纪的学校德育,要以中国道德教育的传统为依托,以现代化建设提出的现实要求和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为基础,以世界各国道德教育为参照,建构既有民族精神又反映现代文明,既融合传统又体现现代道德教育本质特征的一种教育理论和实践形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及完善,我们必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的新格局,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学校德育社区化、社区生活德育化,实现课堂内外、校园内外、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结合的多元化、多渠道的德育体系,把学校德育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学校、社会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基本环境,三者之间始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主体、内容、方式、方法上各有优势,只有在三方面教育力量和谐一致的时候,学生的品德发展才是顺利的和健康的。

开放性德育要求在方法上改管制式为引导式,改单一式为多样式,改封闭式为开放式。学校德育要有效地开展挫折教育、负面教育、道德问题讨论等,增强学生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从而使他们真正实现生活上自理、管理上自治、知识上自学、思想上自教。

三、优化德育途径,

构建载体多元化的学校德育体系

德育途径是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渠道,构建学校德育途径体系,要求综合实践类、组织类、环境类、管理类、咨询类、传媒类等一系列实施途径,构建各个年级的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类德育途径体系。要建立以主题班会为基本形式,贯彻落实“双主体”、“三中心”、“四环节”等德育新理念的班主任工作规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环境类德育途径,要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着力提高校园的美化、绿化、净化、规范化水平,精心设计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使校园里每一堵墙,每一片绿,每一棵树都会“说话”,使整个校园成为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生活教科书,使德育目标潜移默化地落实。

优化德育途径,还必须注意德育课程内容的具体化。德育内容体系的具体化,就是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品德的发展规律,以道德、心理、法律、思想、政治等相关内容为横坐标,以低年级、中年级到高年级为纵坐标,理顺德育内容自身的逻辑关系,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进行合理部署与安排,做到“德育内容,循序渐进;德目规范,形成序列;要素完整,层次清楚;注意衔接,螺旋上升”。② 目前我国德育新教材,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身心特点和知识水平,本着系统性、连续性、层次性原则,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和设计。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这是21世纪中国道德教育的大趋势,也是德育教材编写的原则。此外,将增设德育活动课程、道德讨论课程。日本的《生活指导课》、香港的《想一想》、《开拓人生路》等对我们都有所启迪。在内容方面,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加强爱国主义、艰苦朴素、基础道德、遵纪守法教育。德育教学应体现“双主体结构”,即教师、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坚持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首先,德育内容要具有综合性,把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五大要素融为一体;其次,坚持德育过程的综合性,把知、情、意、行融为一体;第三,坚持德育体系的综合性,把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融为一体。

校本德育体系是根据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基本理念与研究成果,将德育政策、德育理论与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紧密结合起来而构建的具体化、特色化、可操作性的学校德育体系。特色化的校本德育体系紧密结合了学校所处的地区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的实际,结合了本校的文化传统、办学优势、师生特点、德育资源与环境的实际,实现了德育的地方化、生活化。校本德育体系的构建过程是实现德育政策、德育科研、德育管理、德育活动一体化的过程。建立具体化的校本德育管理体系,要健全领导机制,稳定提高教师队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把学校领导体制、规章制度、队伍建设、督导检查、考核测评等要素进行优化组合。

四、创新德育的管理和评价

关于德育管理方面,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学校要成立由校长、政教主任、团支部、班主任及学科教师代表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分析、研究、指导、总结学校德育工作,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稳定的德育队伍;德育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的管理职能具体化。二是健全必要的德育制度,如学习制度、活动制度、检查制度、考评制度、档案制度、奖惩制度等,使德育落到实处。德育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取决于教育是否真正到位,以及教育者素质和水平的提高。三是加强德育的投入和科研。一方面增加德育投入,克服德育“不花钱”的偏见;另一方面要合理分配和使用德育经费,如购置图书资料及电教片、培训、科研、奖酬等,提高广大教师的德育科研意识,加强德育科研实践。

德育评价是德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检查、督导、评估德育质量的重要机制,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使德育由虚变实、由软变硬、由弱变强的重要措施。德育评价与智育评价不同,智育评价通过考试,就可以测量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水平,而德育评价只考查知识和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学生的情感、意志、行为进行评价,而这方面的评价不太容易量化。因此,德育评价的原则是:(1)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2)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3)全面评价与特色评价相结合;(4)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评价的主要方法有:(1)评语鉴定测评法;(2)等级评定测评法;(3)综合记分测评法;(4)评语、评分、评等综合测评法。还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研制德育评价电脑软件,这是构建一套科学、实用、有效的德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有益创造。我国大中小学的教学系统,正朝着网络化、远程化的方向发展,传统德育评价向互联网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2001年德育研究中心正式开通了“中国德育网”(http://www.chinamoraledu.com),搭建了德育走向信息化的平台,为中国德育的现代化、网络化作出了贡献。

注释

①孙立春:《素质教育新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6页

篇(6)

[关键词]高校德育教学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237-01

一、对传统德育教学模式的反思

(一)德育教学目标片面化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教学功能呈现“社会本位化”的特点:将德育教学功能定位于为社会服务和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和情感需要,只是一味强调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德育教学目标的偏离直接造成了低效率的教学效果。人在道德上的发展和完善,应是建立在道德主体性基础上的。德育教学的基础是个体的学生,学生应该成为整个德育工作中的主体。高校德育的内容和形式应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依据、结合学生的个体实际需要进行确定。

(二)德育教学内容陈旧、抽象化

目前我国高校“以人为本”德育教学内容存在着抽象、滞后和单调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现实性和针对性。二是存在着滞后性、重复性。三是单调呆板。

(三)德育教学手段简单化

传统的德育教学手段最主要的弊端在于以“灌输”为主。教学中,教师运用直接的问答式教学、规劝、说服、纪律、强迫执行、训诫、奖惩以及榜样等方式,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社会认可的各种道德规范和律令,充当着绝对“权威”角色。近年来的德育教学改革虽对此有所突破,也仍有流于形式之嫌。

二、“以人为本”视阈下如何构建高校德育教学新模式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最佳方法和手段,而德育是衡量人才的最基本的砝码和准则。德育教学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起着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和杠杆作用。在“以生为本”的视阈下,构建高校德育新模式,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树立“以生为本”的德育教学新理念,尊重德育主体的需要

高校德育的“以人为本”即“以生为本”。高校德育需要从人性的特点出发,切实关注学生个体的意愿和愿望,并在此基础上真正理解大学生在德育教育中对德育所指向的教育内容、活动形式的需要和认同度。认知大学生在“自然状态”对个体发展和社会适应性的关注和重视,如生存的需求、交往的愿望、自身综合能力提升的方式、成功就业的条件等。因此,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我们应该坚持把“学生的利益,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学生的成才,学生的安全,学生的健康”放在首要位置。要结合法律体系、校规校纪在“人性化”德育教育可实现的基础上保障和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创新性地开展以围绕学生成长成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以生为本”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搭建起一座沟通“现实生活世界”与“学生个体心灵世界”的桥梁,最终达到学生个体的自律行为与他律行为间的互动。同时运用必要的德育激励手段,不断激励大学生从低层次物质为主的需要向高层次精神为主的需要转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合理消费资源的道德观等。

(二)构建德育教学新体系,实现学校德育教育内容与个体现实生活需要的有机统一

学生个体的需要不是空洞的,而是有目的、有对象的,它是随着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物质到精神不断的相互转换和提高的过程。德育素材作为道德内容的重要载体,既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也可以是直接的或间接的经验材料;既可以是书籍,也可以是一些视听等音像材料,如电影、电视、校园广播电台、多媒体课件;既可以是学生参照模仿的内容,也可以是学生发展需要的社会历练;既可以是社会主流价值观教育也可以是亚文化社会影响的反思等。总而言之,德育教育要实现其活力和生命力,并在高校教育中体现起价值引导作用,其方式、内容、目标等就必须与学生的现实需要相结合,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实现学生生存需要与发展需要的有机统一,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有机统一。

(三)改进德育教学方法,增强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德育教学的成效跟德育教学的方法直接关联。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改进德育教学方法,做到以人为本,建立开放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同时,教师必须深入学生生活实际,结合社会实际,完善德育教学途径和环节,增强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理论只有与实际相结合才具有真正的意义。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当今中国最大的社会现实,给当前我国高校德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内容。高校德育教学要应不断更新和充实这些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围绕其持续开展德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包玉琴.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高校德育.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篇(7)

[关键词]德育;生活化;学生;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5-0088-03

时代的飞速发展告诉我们:德育已经成为21世纪素质教育的灵魂。近年来,世界各国学校德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是:在传授思想理论的同时,注重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和生产所需要的基本品质,发展学生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正确分析、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但事实上,我们的中学课程关注的是科学世界,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对理论知识的鼎礼、对科学世界的独尊以及对儿童生活的冷漠,使学生沉浸在各种符号的逻辑演算、知识条目的记忆之中。在教育活动中,我们的学生不是为自己而活着,仿佛是为教材而活着;不是为现实、理想生活而活着,仿佛是为了教师的教学目标和职业的本身需要而活着。这种“远离生活世界,偏重科学世界”的教学模式,应该引起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反思。

一、转变观念,树立德育新理念

不得不承认,多年来,我们的教育把知识和能力看得过重,而对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却重视不够。学校的道德教育,往往把道德看作一种知识,将道德表现为一种观念。教师以德育的权威、真理的化身对学生进行道德说教。学生对这种道德教育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反感,有的还因此产生抵触情绪。的确,这种脱离学生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缺少平等的对话,缺少学生的需求,缺少让生命感动的活动,它是与我们的学校德育宗旨相违背的。这种“知识道德”的灌输教育,不是有效的道德教育。我们的教育,绝不能造就高智商、高能力、高学历的无德之人。

新课改指出,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新课程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这是我们教师在新形势下必须顺应的时代要求。

道德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离开了生活,德性就不可能得到滋养。因此,德育生活化是取得德育实效的关键。教育是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进行的,超不出生活世界的领域。单纯的道德教育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它总是与学生生活的各方面相联系。我们应该致力于德育生活化的探索实践,让德育与生活融为一体,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学生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德育,改变自己。注重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和生产所需要的基本品质,发展学生面对纷繁复杂和千变万化的社会矛盾时做出正确行为选择的能力。

这样看来,在学生的学习场所之一的学校以及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处处有生活化的德育。我们可以从德育、智育、美育等学科的课堂中挖掘生活化的德育。智育、德育、美育三者更是互相渗透的,就各自的特点而言,德育是各育的灵魂与方向,智育是各育的前提与基础,美育是前两者的桥梁及各育的内在动力。教师在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学目的的选择上、教学的设计上,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避免“远离生活世界,偏重科学世界”,从而关注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形成以德育生活化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的构建。通过教师的传授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又将德育内容渗透在其他各门课程和学科教育之中,并通过学生的外交活动等对学生进行德育。

二、以人为本,挖掘德育生活化内涵

教育不在于给了学生什么,而在于在学生心灵中留下了什么。如果说这是教育的效果,那么,只有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给学生留下点什么。因此,学校德育生活化要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发展。把学生看作是独立的人、完整的人、社会的人,是成长于社会生活中的有生命价值、有独特人格的个体。把教育和学生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综合考虑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求,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在生活中愉悦、自信、有尊严感地成长与发展。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而不是两个东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如是说。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教育因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学校德育生活化,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要根植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并为学生的生活世界服务。要直面学生自己的生活与活动,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启迪与引导,以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这就要求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过程回归生活,回归真实。如此说来,我们的德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兴趣爱好、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思考人生价值,进而感悟生活,领悟道德的内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优化自己的道德行为。同时,学校德育生活化的方法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心理世界,让学生在各种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参与并亲身体验,逐渐丰富自己的道德情感,形成对人生和对生活的道德信仰。

学校德育生活化还要体现在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上。德育的本义是关怀人、发展人,而不是约束人、规范人。德育的任务在于最大限度地挖掘人性美,用人性的思想和方法去开展教育。从主体需要得到的人文关怀,才能产生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理想。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感情世界,关心学生的感受、体验和需要,加强沟通、传递、感染和分享作用。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既要关心学生的品德健康,又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及和谐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品德的自我建构。

三、回归生活,实践德育生活化

回归生活,是当前德育发展的核心理念。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博士深刻地指出:“道德教育从本质上来讲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的生活质量的教育,不能把德育从活生生的完整生活中抽离出来,也不能把德育从其他诸育中抽离出来,否则就是形而上学。”真正有效的德育应该从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出发,关注人的现实生命的需要,让受教育者通过生活感受道德的现实价值,提高以生活能力为核心的整体素质。

学校的德育工作除了应充分发挥思品课、政治课及班主任、专职德育机构的主渠道和骨干优势外,还要注重各学科的德育渗透,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注重引导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也要注重思想品德教育与学校的严格管理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教师的以身立教相结合,形成多方参与、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德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现代德育主张“人本德育”,把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作为德育的前提,把发展人、成就人作为德育的目标。这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德育伦理关系。教师要以课堂育人为主阵地,将各学科中蕴含的丰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渗透。教师是除父母以外学生最主要的人格榜样,而美好的人格是获得学生信赖的基础。向学生展示教师的人格,不是抽象的,更不是口头的,而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行动上。教育工作者必须时时关注自己的角色行为,处处考虑自己的师表形象,全力做到马卡连柯对教师的要求:“我们要善于这样说话,使孩子们在话里感到我们的意志,感到我们的修养,感到我们的个性”。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开放式教学,改进课堂结构,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不再是机械地传授知识,而是重在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加强学法指导,努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课堂,并能用课堂中习得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或者能用所学知识向生活发问;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亲历过程,在感知、体验、感悟的基础上习得有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教授语言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大语文世界中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通过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情节触动学生的心灵,使之养成健康与内涵并举的完整人格。体育课堂上的拔河比赛,既让学生掌握了拔河的技巧,锻炼了学生的体魄,又培养了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共同协作的团队精神。寓生活于德育,寄德育于生活,德育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生活是德育的源泉。

总之,实施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要想奠定学生美好的人生根基,就必须把学生生活的全部作为教育的源泉,走进生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知心朋友”,成为他们最信任的人。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认真钻研,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寓教育于教学之中,真正把德育贯穿始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自觉实现和体验德育与相关学科教学的联系和意义,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与教学的良性发展,最终促进学生德育的有序发展和道德情感的内化。德育生活化模式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自我生活的源动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且激励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