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17:06:0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医基础的重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根据课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中医护理学基础的课堂授课时,首先应对其背景、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做详细介绍,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并提高其学习兴趣。其次,对中医护理学基础一些基本的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操作等要做重点讲解。尤其是基本操作,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操作进行讲解,让学习更加直观,增强感性化认识,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一些护理操作基本知识。然后,再通过实际操作,把所学知识牢牢掌握。另外,教学过程中要有所侧重,避免重复讲授之前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把有限的教学学时用到新知识、新技能教学中去,以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授课质量。最后,教师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根据课堂授课的实际需要,适当增加课时,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改进教学随着学科自身的发展,医学的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新知识、新问题层出不穷,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夯实自己的基础,更新自己的知识,多了解、多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真正地尽到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作为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师,应该在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医学知识的同时,系统学习护理学基础知识和常见临床操作技术,为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全面。因此,在备课时,每课时应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在课堂开始时,要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告诉学生,使他们了解在本节课要掌握什么内容。这样学生心中有数,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在有限的时间内可掌握更多的内容[1]。其次,丰富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手段是一名教师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教师的课堂授课水平对一节课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然后再对问题的难点、重点进行详细的解答,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明确基本概念。中医护理学基础基本概念多,容易混淆,在课堂授课时可以结合实际病例深入浅出地做好这些基本概念的讲解工作,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这些基本内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中医护理学基础是一门中医学基础学科,是高等医学护理学专业的必修课。其理论性强、基本概念繁多、内容抽象,初学者往往难以理解和掌握,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在教学改革中,要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培养出更多合格、优秀的临床护理人才。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突出中医护理的特色。中医护理学基础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理论结合实践,教与学并重”,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融入到学习中来。比如说在讲授放血疗法等基本操作方法的时候,可以事先选择好适宜此方法的学生为演示对象,进行现场讲解并演示,把此操作的要点讲明,亦可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其次,要以中医护理学基础为支点,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等各学科知识,为学生打下牢固的医学基础知识。另外,要注重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中医护理学基础的特点之一就是理论抽象、枯燥,适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对于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如中医护理学的一些基本操作,比如艾灸、拔罐、针刺、刮痧等内容,可采用多媒体视频教学的方式,通过观看视频,使学生有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中医护理学基础作为护理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学科,在理论联系临床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要通过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努力,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后期的临床各学科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医院校;免疫学;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600-01
医学免疫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之一,它的研究方向已从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和基因水平全方位地拓展,深入到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等各专业[1],它的理论及技术对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与预防研究十分重要。但该学科知识更新快,概念繁多,内容抽象,理论复杂,是历届学生反应较难学的课程之一[2]。由于院校的自身特点,中医院校的免疫学课程在课时少、内容多、难理解及进展快等问题显的更加尤为突出。如何使中医院校的学生更好地掌握免疫学这门功课,使学生、全面、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笔者就这几年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加以总结,以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说明兴趣在推动人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作用。首先讲好绪论,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显的尤为重要。讲课中可从充分介绍医学免疫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历史,介绍杰出的免疫学科学家的成就等入手,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新学科的大门,使他们对本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鼓舞学生学习免疫学的兴趣和从事科研工作的信心。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以基础免疫学知识的教学为主,应体现及增加一些与中医相关的知识点,做到中西医结合,比如,在免疫学中介绍正气与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时,将《内经》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与免疫相联系,使学生了解到这门课与中医之间的关系,明确学科之间的相容及交叉,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2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免疫学知识抽象,枯燥,教师越是讲全、讲透,学生越是费精神去尽力理解和记忆,结果导致教师讲得越深,知识掌握反而越迷乱,教与学事倍功半[3]。因为免疫学课程涉及较多的概念和原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LBL(Lecture-based Learning,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尤其是在讲授抽象理论、复杂问题、一些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及不易开展的试验等,可以用比喻、图表、创设情景、表演及多媒体等手段将其具体化,简明化及生动直观化。比如:在讲授抗体时,可将抗体比喻成一个人,这个人手(VL、VH)抓抗原,腰(CH2)挂补体,脚(CH3、CH4)踩细胞,通过这样的比喻,就将抗体的结构和功能很好地联系起来,又比如吞噬细胞的吞噬过程、免疫应答等内容,可以动画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通过授课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后,进行问题导向的学习,即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课堂上反复提问相关内容,可以使学生对这些重点内容加深印象,问题也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改变单一的教师满堂授课模式,成为互动式的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医学免疫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可以说教材里绝大部分内容都来自于实验室里的研究结果。理论课教学适当提及实验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这有助于学生了解一些知识的来龙去脉。而实验课可以使学生对免疫学产生第一手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课一些知识点的理解,另外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学研究训练。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辅相成。但在我国的中医院校里,由于教学重点的不同,实验课长期以来未得到应有的重视[4],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将理论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验并重。可以通过引进一些使用的仪器设备等来改善实验室条件。当然,教学场所不需要完全只是局限在自己的实验室内,也可与其他的实验中心、重点实验室合作,利用他们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对学生进行教学,如流式细胞仪监测淋巴细胞亚型、免疫荧光检测抗原抗体等,先进仪器的应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好奇探索心态和学习的后劲。理论和实验相互联系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更好的理解医学免疫学的一些知识点。
4 培养学生的科研与创新能力
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发展很快,知识更新迅速,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在教学中,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及时解释的介绍给学生,会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不断的探索与创新,能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活动的主体。作为教师,需要发现并鼓励那些基础较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探索精神的同学申报课题,指导其完成科研论文或辅助教师完成相应的科研课题,以及早发现和培养科研人才[5]。同样的,采用这样的培养方法,我们指导的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学生参加了SRTP(大学生创新课题)项目,并荣获第11届全国“挑战杯”新疆赛区优秀奖,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医学免疫学课程作为一门涉及生物学、医学各个领域的前沿学科,是生物、医学研究技术人员必备的知识。中医院校要围绕自身人才培养目标,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深入研究,才能全面的提高免疫教学的质量,为国家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金伯泉.医学免疫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 邱文,王迎伟.医学免疫学教学的经验与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9):806-808.
[3] 聂蕾,刘永琦,苏韫,等.中医药院校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2009,28(5):44-45.
[4] 王文荣,任丽薇,张宇忠.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设想[J].中医教育,2007,26(3):53-54.
[5] 韩莉,宋利琼,朱平,等.优化免疫学实验教学体系,培养探究与创新能力[J].陕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2):164-166.
第一作者[简介]:
周晓涛,31岁,1981年2月,女,汉族,湖南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临床免疫学。
通讯作者[简介]:
【关键词】 PBL教学法;中医基础理论;教学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院首次提出的,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有很大不同,它是一种强调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的。这种教学模式与医学的学科特点非常符合,即强调理论必须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并且还要同现实问题密切相关。
1 PBL教学法应用于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必要性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中医院校中医药各专业均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学好这门课可以为学习中医临床各科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是从《黄帝内经》发展而来的,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于一身,其理论深奥,范围广阔。而中医基础理论的授课对象是刚刚迈入大学的新生,他们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现代思维模式,而中医具有其独特的传统的思维模式,因而学生在学习之初,面临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到学生普遍反映中医的概念过于抽象,难于理解;还有的学生质疑经络理论的真实性;还有的学生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学生难以参与进去,加上学习内容的深奥难懂,慢慢会失去学习兴趣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组尝试将PBL教学法引入到教学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 PBL教学法应用于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具体情况
从2008年起,我们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组开始尝试将PBL教学法引入中医基础理论的课堂教学之中,并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教学效果。我们将传统教学组与PBL教学组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发现PBL教学组的教学效果要优于传统教学组。现将具体研究情况介绍如下:
2.1 研究对象 我校2009级针灸推拿专业(康复治疗方向)1班和2班。前者作为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后者作为试验班,采用PBL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两班学生的年龄及入学成绩没有明显差异。
2.2 选用教材及学时 均选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类精编教材《中医基础理论》进行授课。试验班与对照班的学时数相同,均为72学时。试验班安排20学时的PBL教学,52学时的传统教学;对照班72学时均为传统教学。
2.3 研究方法 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授课。试验班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加入PBL教学。具体步骤如下:
2.3.1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问题。所提出的问题要兼顾综合性、启发性和趣味性,同时考虑到授课对象是一年级的新生,所以还不宜过于复杂。既可以选择名家或医学杂志上的典型病案,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自己设计病案,同时要贯穿综合性论述题。如讲授藏象时,为了让学生明确中医脏腑的名称虽然与西医解剖学中脏器的名称相同,但是含义不同,设计具体问题“中医称脾为后天之本,缺之不可;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进行脾的摘除术呢?”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每个问题后要给学生留下可以查阅资料的参考书目,且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查阅资料,寻找答案。
2.3.2 具体步骤 ①将学生随机分组,每组10~15人;②引导各小组同学对老师所给出的病案进行讨论,找出要解决的问题,并确定解决问题需要查阅的相关资料和需要了解的知识范畴;③各小组进行分别讨论,每次讨论前要选出主持人和记录员,由主持人最后汇总归纳讨论意见;④在各小组充分学习和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课堂讨论,由各小组选出代表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并提出讨论和研究过程中所遇见的疑难问题。本组同学可以随时补充,其他同学可以自由提问、回答问题或者发表意见,但要注意秩序;⑤教师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⑥在讨论的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总结的重点要放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疑点问题,同时要指出不足和下一步的修改意见。
2.3.3 教学效果与评估方法 从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际技能的应用情况以及学习兴趣的增长情况三个方面,评价试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学效果。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通过试卷的方式进行考核;实际技能的应用情况主要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表现情况进行衡量;学习兴趣的增长情况则需要对学生下发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2.4 研究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平均分为78.4,而对照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平均分为71.2;从课堂表现来看,试验组学生较对照组学习更加主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而调查问卷的结果也显示,学生更喜欢PBL教学法,而且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明显提高。以上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讨论
随着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发展,各中医院校的招生规模近年迅速扩大。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多、招生专业的丰富,中医教育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方剂学》是中医药高等教育中的一门主课,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谓“实践性强”,不仅是指其源于实践,更是指方剂是中医医疗实践中的主要手段,中医在临床中疗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方剂运用的正确与否。培养学生分析、运用方剂以及临证组方的能力,是《方剂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中医人才的客观要求。然而,由于学生专业不同、学习《方剂学》起点不同、培养目标不同,如何施教以提高《方剂学》教学质量?笔者认为,教无定法,贵在因材施教。而围绕着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方剂学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必须相应予以改革,笔者试略陈管见。
1 改革《方剂学》教材体系与内容
对于今天接受高等中医教育的学生而言,大多时间是教师讲、学生听,通过学习教材而学习中医,方剂学也不例外。这样的教学模式,优点是能系统传授《方剂学》理论知识,缺点是学生实践机会少。由于所学知识不能及时付诸实践,学生运用方剂的能力得不到培养,由此也容易动摇学习中医的信念。因此,在《方剂学》教材的编写上,应该尽可能地与临床接轨,给学生多一点感性认识。
如现行的《方剂学》教材编排体系,大体上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暂且不论总论内容是否统领、总括各论内容,就各论介绍方剂的体例来讲,就缺乏严密的逻辑性。按“方名组成功效主治方解”顺序编排,与中医临床“辨证立法组方”的过程恰恰相反。这种与临床实际脱节的编排, 不利于学生辨证思维的培养。因此,在教材的编排上应与中医临床理、法、方、药的诊疗过程相符合。
又如,通过分析方义,不仅要学生明白方中药物的君臣佐使关系,更要理解其中的立法用药思路、掌握配伍方法。然而,现行教材方解部分主要还是围绕君臣佐使关系进行合理解释,在用药思路、配伍方法上体现得不够突出。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方剂、学以致用,以上两方面都要有一定的体现。
再如,有的教材虽编入了“现代运用”部分,但简单地列举一些现代病名是不够的,学生对其运用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现代运用”部分最好附有临床验案和现代研究运用的新成果。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临证综合思维、处方用药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提升综合素质,坚定专业思想。
总之,编写《方剂学》教材要有新方法、新突破、新思维,使教材在教与学方面具有科学性、指导性与开拓性;改进《方剂学》教材既要教人以渔,又要授人以鱼,起到不断更新、与时俱进、以书育人的目的。
2 根据不同专业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
目前,在中医高校中学习《方剂学》这门课程的不仅是中医专业,许多与中医相关的专业,如骨伤、针灸推拿、中药学、医学美容、护理学、医疗保险、医学心理等专业也都开设了《方剂学》课程。不同专业学生的中医功底以及对中医药学的学习兴趣不同,使得学生学习《方剂学》的状况往往差异很大。为了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方剂学》的兴趣和热情,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可以根据不同层次专业情况,因材施教。
2.1 中医、骨伤、针灸推拿专业
这类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有扎实的中医基础,教学要求应以掌握方剂基本知识为前提、培养临证处方能力为重点。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讲授内容最好不要按部就班地重复书本,应围绕教材讲重点、难点,再根据每首方剂的特点,讲述方剂的历史背景、现代运用、研究现状,并进行一些验案分析,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情况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横向或纵向的联系比较、综合归纳等。总之,教师在合理安排课时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从广度和深度上要有所拓展。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讲授法与互动法相结合,或提出一些问题来讨论,或学生自己查些资料,来讲解某些方剂,也可以在分析验案时先让学生去思考,试图辨证、立法及用药等,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产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从而有效地调动思维活动,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推动学习积极性;而开展实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也都可以增加学习兴趣。
2.2 与中医密切相关的专业
如中药学、医学美容、护理学等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中医基础,而且学习中医的兴趣也较为浓厚,但其基本功较差。因此,教学要求上应以掌握方剂基本知识为重点,以方剂解析能力训练为主,培养其简单应用知识的能力;在内容上,需要按部就班地讲解,主治、病机、立法、方解及配伍、使用指征等都需要细致地讲解,待学生熟悉方剂教学基本模式后,这些基础知识就交给学生自己学习,以后的内容就可以讲活了。课堂实践应 以处方分析为主,引导学生熟悉中医遣药组方思维模式,能够正确地分析古方的功用及主治,以适应日后临床实践及新药研发的需要。在方法上,以讲授法为主,参以互动法。紧密围绕重点,一切以讲清教材内容为目的,讲课要有启发性,诱导他们发现问题,发挥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将来自己独立工作奠定基础。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疗效及其与患者脑脊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关系。方法:用毫针针刺内关等穴位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以《改良Webster症状评分表》评定疗效,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检测脑脊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治疗对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有影响,疗效变化与递质变化未见有显著意义的相关。结论:针刺有一定的疗效,能引起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DA,NA的变化,疗效与递质变化的确切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主题词]帕金森病/针灸疗法;血清素/脑脊髓液;去甲肾上腺素/脑脊髓液;多巴胺/脑脊髓液
ClinicalObservationonRegulativeActionofAcupunctureonMonoamineNeurotransmitters
inCerebrospinalFluidinthePatientofParkinsonDiseaseXuBin1,MaCheng1,ChenGuozhi2
JiangsuProvincialKeyLaboratory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Nanjing210029,
China;2.NanjingBrainHospital)[Abstract]PurposeToobservetherelationofthe
TherapeuticeffectofacupuncturefortreatmentofprimaryParkinsondiseasewithmono
amineneurotransmittersofcerebrospinalfluid(CSF)inthepatientofParkinsondi
sease.MethodsAcupunctureatNeiguan(PC6)andotheracupointswasusedtotreatprima
ryparkinsondisease,andImprovedWebsterRatingTableofSymptomswasadoptedforas
sessmentoftherapeuticeffects,and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electroc
hemicaldetector(HPLCEC)methodwasusedfordeterminationofmonoamineneurotransmit
tersinCSF.ResultsThetotaleffectiveratewas71%,andacupuncturehadaneffectonmonoam
ineneurotransmitters,butthetherapeuticeffectwasnotcorrelatedwiththechangeof
theneurotransmitters.ConclusionAcupuncturehasacertaintherapeuticeffectandin
duceschangesofDAandNA,butthepreciserelationofthetherapeuticeffectwithchangeso
fmonoamineneurotransmittersremainstobestudiedfurther.
[Keywords]ParkinsonDisease/acupther;Serotonin/csf;Norepinephrine/esf;Dopamine/csf
原发性帕金森病是一种以大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为主要病理基础,病因尚未明确的锥体外系疾病,临床上以对症治疗为主。目前针灸在本病的临床治疗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在针灸临床治疗与中枢神经递质关系的研究方面尚未见相关报道。1997年9月~1998年12月,笔者对针刺的临床疗效及其与患者脑脊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关系作了初步研究。
1临床资料
本研究临床病例来自南京脑科医院神经科住院病人,参照1984年10月全国锥体外系疾病讨论会《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选择原发性帕金森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病例均为发病时诊为原发性帕金森病,经长期服药后,药效不显,甚至无效而副作用明显,进入神经外科等待手术治疗的病人,所以本研究的观察对象是已停止药物治疗的原发性帕金森病。共收集观察31例,按就诊顺序2∶1比例随机分为针刺组21例,对照组10例,两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病程)的差别见表1。
2治疗方法
2.1针刺组取穴:阳陵泉、足三里、内关、太冲、百会。针具:30号1~2寸不锈钢针灸针(苏州华佗针灸器械厂GB2024-87)。针法:依穴位及患者体型情况,针入0.5~1.0寸,行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留针半小时,其间每10分钟行提插捻转手法1分钟。疗程:每日1次,15天结束治疗。
2.2对照组停服一切帕金森病的治疗药物(病人入院前3周已停服治疗性药物),不作针灸治疗。
3疗效观察
3.1观察指标临床上以《改良Webster症状评分表》作为病情及临床治疗效果的评定指标,1~10分为轻度,11~20分为中度,21~30分为重度。以进步率(%)作为疗效标准:大于75%为特别显效,51%~75%为显效,26%~50%为有效,小于25%为无效。同时治疗前后抽取患者脑脊液(CSF),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2]观察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情况。统计方法:t检验。
3.2结果针刺的疗效为:有效15例(71%),无效6例(29%),总有效率为71%。针刺组治疗前后积分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针刺使CSF中多巴胺(DA)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升高有极显著意义(P
针刺疗效(进步率)与DA,NA(治疗后与治疗前的值的比率)的相关分析表明(见表4),疗效与NA,DA变化的相关性没有显著性意义。
4讨论
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及帕金森病发病率的升高,中医对帕金森病的研究渐趋深入,1991年在第3届全国中医学会老年脑病学术研讨会上通过了《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的试行草案[3]。随着临床资料的积累,中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进展,张氏认为本病“总属本虚标实,发病之初,病变轻浅,以内风、痰瘀、火热标实为主,而病变迁延,则可致虚实夹杂,终则病久及肾,以致肝肾不足,津血亏虚”[4];马氏认为“风气内动是病机关键,老年发病是潜在病因,肾虚是本病的基础,而发病部位在脑”[5]。在治疗方法上中药治疗、 针灸治疗均受到一定的重视,还派生出中西药物结合、针加中药或西药等治疗方法[4]。在治疗原则上,根据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法则,在不同的阶段用不同的治疗,如益气养血平肝熄风法、育阴熄风填精补髓法、活血化瘀祛风通络法等等[4]。由于对帕金森病的以上认识,中医在临床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其中针灸治疗的有效率在78.8%~95%之间[5]。本研究以阳陵泉、足三里、内关、太冲、百会为主穴,足三里为多血多气的胃经合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选用足三里可以起到补益气血、固本培元的作用;阳陵泉是胆经的合穴又为筋会,具有舒筋活络、解痉除颤的作用;太冲为肝之原穴与内关相配,为熄内风之要穴;百会为诸阳之会,具有宁神定志、熄风止痉的作用。诸穴相合起到标本兼治、补益气血、解痉除颤之效。
自20世纪60年现中枢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缺失是原发性帕金森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以来,大多数研究者已接收了脑内多巴胺缺乏是引起原发性帕金森病的主要原因的观点。因此,补充脑内的多巴胺被认为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段。笔者的研究提示,针刺确能显著地提高患者中枢多巴胺的水平,所以针刺治疗本病的有效性是有客观基础的。目前还不能肯定,多巴胺的缺陷是否是本病仅有的缺陷,它是 否是帕金森病所有表现的基础,实际上,其它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γ-氨基丁酸,也可能原发性或继发性地改变。本研究提示,针刺不仅仅只对DA有影响,而且对NA亦有影响,表明针刺对本病的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针刺是一种以机体自身状态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它治疗疾病过程中的针对性可能不及相关药物,但其特有的整体调节作用,使其治疗效应具有了与药物不同的效果,它对NA的调节作用正体现了针刺的这一特性。本研究中,疗效与递质变化的相关性未见有显著性意义可能是由于以下的两个原因:一是评定疗效的量表不是基于病理基础的;二是本研究由于条件所限,观察的样本数及治疗的疗程都还不够充分。
5结论
针刺对原发性帕金森病有一定的疗效,并能引起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DA,NA的变化,但疗效与递质变化的确切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6参考文献
1王新德.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华神经与精神病杂志,1985;18(4):256
2张均田.现代药理实验方法.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611
3隆呈祥整理.中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1;15(4):39
4张云岭,吕家坤.中医治疗震颤进展.中医杂志,1995;36(2):113
论文摘要:《中药学》分段教学是指将《中药学》的基拙理论部分在临床课之前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医基拙理论、中医诊断学等基拙理论与中药学基拙理论有机地衔接起来;在专业基拙课《温病学》、《伤寒论》、《金魔要略》及临床课学习后,进行临床中药学的教学,使学生能顺利地过渡到临床中药学的学习,并为临床实习与毕业后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中医药学术要在21世纪获得重大进展离不开一批完整掌握中医药理论精髓,且具备现代科学知识、技能的中医药人才,而这种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在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中药学》是中医药教育的重要课程,培养21世纪合格的中医药人才,教学和教材的改革是关键,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将中医药理论与临床实际衔接,也有利于大学后的继续教育,并有利于中药学科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各科应用的研究和发展。本文中所述的教学模式适用对象是中医医疗专业、中西医结合医疗专业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学生。
一、《中药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第一版全国统编教材《中药学》至今,《中药学》的教学基本上是在《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后开始,学生尚未接触到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学科的学习,对中药的临床应用基本上不能理解,尤其是对《温病学》、《伤寒论》、《金匾要略》和临床各科中的病名及术语不能理解,如桂枝治疗奔豚气、半夏治疗心下痞、葛根治疗项背强几几、燕白、瓜篓治疗胸痹、柴胡治疗少阳病、黄荃治疗湿温病等,因而学生对掌握各味中药的适应症有较大困难,影响《中药学》教学的质量。而对研究生或大学后的继续教育,目前的《中药学》教材和教学模式又不能满足较高层次的需求。
二、《中药学》分段教学的意义
寻求《中药学》教学模式的突破,提供中药教学和教材改变的成功范例:现行的《中药学》教学模式基本上是采取课堂满堂罐的教学模式,不管学生是否理解,而且从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情况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般要间隔一、二年甚至更长时间。而《中药学》分段教学就是指将《中药学》的基础理论部分在临床课之前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基础理论与中药学基础理论有机地衔接起来;在专业基础课《温病学》、《伤寒论》、《金匾要略》及临床课学习后,进行临床中药学的教学,使学生能顺利地过渡到临床中药学的学习,并为临床实习毕业后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两者结合起来学习,还可减少知识的遗忘,节省教学时数,提高教学效率。
培养高质量适合现代中医药发展的中医药人才,适应医药卫生改革的要求:现行《中药学》教学模式由于其与中药学术特点、学术水平存在相悖现象,在中药理论与临床应用教学方面都存在不足,学生在学习《中药学》时,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试连常用中药的药名、基本功效和临床应用均忘记的现象普遍存在,更谈不上在临床上得心应手地使用中药。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以及医药卫生制度改革的深入,中医药在我国医疗卫生市场将有更大的需求,通过《中药学》教学模式的突破,培养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也有利于《中药学》学科的发展研究,有利于推动中药学术的发展。
三、《中药学》分段教学的依据
1.《中药学》的学科特点、发展趋势
中药学是以研究中药基本理论、中药性能与临床应用为主的一门学科,属中医药专业中重要的基础课。它既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大中药学学科中的核心和基础,既属药,又属医;既是基础课,又具临床性质。
《中药学》学科的发展已经是在朝着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的趋势发展,近年来,中药学基础理论研究受到重视,已经对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十八反、十九畏、中药配伍及炮制等理论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中药学基础理论的专著如《中药药性论》等,已有一定数量的论文;临床中药学的研究与应用也迅速发展,并向专科临床中药学发展,专科用药和合理用药成为中药学发展的重要方面,如雷载权、张廷模主编的《中华临床中药学》、赵学敏主编的中医药高级丛书《中药学》等。作为高等中医药教育,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21世纪人才的培养需求,调整教学模式势在必然。
2.临床中药学在中医药学科中的地位
由于临床中药学主要是研讨中医临床各科所用药物的如何应用,所以,它又具有与临床学科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直接根于临床。临床中药学这一学科在近几十年来,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其表现为:一是药物数量的增加及新药的不断涌现。自汉代《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后世历代不断增加,至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药已达1892种。而《中华本草》收载的药物达8980种,总结了中国传统药学的成绩,集中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的发展水平。二是新药的研制开发,许多按中医药基础理论组方研制的,如复方丹参片、丹参滴丸等;并对一些临床常用的老药,发掘出新的功用,如川苟用于治慢性肾炎氮质血症、新生儿硬肿症、功能性子宫出血;天麻治脑外伤综合征、神经衰弱;以及肉从蓉可治氟骨症、仙鹤草治肿瘤、白及治肺结核、砒霜治白血病等等。还有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而制成新药者,如川芍嚓、青篙素、丹参酮、鱼腥草素、靛玉红(青黛中提取)、康来特(惹茵仁中提取)等等;同时对人参、黄蔑、麻黄、附子、大黄、当归、丹参、川芍等常用中药进行了系统的药理研究,揭示了传统功效活血祛疲、扶正补虚、通里攻下、清热解毒等中药功效的若干机理。临床中药学研究离不开临床学科,临床学科的发展促进中药学科的发展;临床中药学的发展又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中药学的发展已经为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四、《中药学》分段教学的模式探讨
通过对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的试教和研究,摸索出分段开设该课程的最佳时机,以及实施的具体方案,实现21世纪中药学的教学模式新突破。
1.内容
基础方药学和临床方药学分段教学的教学方法研究、教学大纲的研究、教材编写的研究、教学课件、多媒体的研究等。
2.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编写资料。
(2)调查研究法: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现行中药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广泛的调研。
(3)实验研究法:通过对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实验班的研究,摸索出分段开设该课程的最佳时机,以及实施的具体方案。
3.特色
从中药学的学科特点探讨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的教学模式,寻找教学研究的突破口,该教学研究实用性强,有运用和推广价值。并结合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模式,从学科特点探讨课程和教材、教学方法、方式的改革,使教学真正与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相适应,有较强的创新性。
4.教学模式探讨
(1)基础中药学的教学模式:基础中药学是指中药学中的三基部分,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体内容包括总论部分的中药的形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的名称和分类、中药的产地、采集和储存、中药的炮制、中药的作用、中药的性能、中药的应用等,重点是在中药的药性理论;各论部分包括概说部分(各章节的定义、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证,分类、使用注意等;单味药物的性味、归经、性能特点、基本功效、主治病证等;基本技能包括常用药物植物、饮片的基本知识与识别。
中药的应用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的,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要学好临床中药学,必须有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而要教好《中药学》这门课,更要求教师能熟练地掌握和应用中医基础理论。要在《中药学》和《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过程中,探索将基本理论加以融汇贯通,有目的地将之有机结合起来。
以完善发展为重点,进一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部门合作机制,强化区精神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协调管理职能。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服务站—综合性医院—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的一体化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室建设,探索“点—线—面”结合的心理健康服务组织体系。加强社区精神康复机构内涵建设,争创市级日间康复机构示范点。提高老年人、职场人群等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和精神病人的社区康复质量。加强职业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职业卫生服务体系,优化职业卫生服务资源,健全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质量控制体系,加强重点职业病研究,建立重点职业病监测、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健康。进一步加强献血服务管理。加强无偿献血的动员和招募力度。加大现场献血的宣传力度,提升市民单次献血400毫升的意愿和比例,促进公民献血模式的转变。加强血液质量和安全管理,提高采供血和血液制品的安全性。促进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深化“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区建设,大力推进中医康复、慢性病防治、中医健康教育。加强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重点传染病防控。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推进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发挥“治未病”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服务需求。
以科学高效为目标,切实提升公共卫生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强化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继续将本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低水平。完善本区病原微生物监测和检测体系,建立以医疗机构为基础的传染病症状—疾病—病原体主动监测网络,提高病原微生物监测和检测能力。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实验室检测能力、监测网络和诊治能力建设。进一步规范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调查诊断和鉴定工作。加强卫生监督预警和干预。重点围绕医源性感染控制、卫生服务质量、饮用水卫生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卫生监督预警。加强医疗机构重点部门、重要环节的医源性感染规范化管理。强化卫生服务质量监控,构建医疗执业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和完善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控体系,全面掌握本区生活饮用水现状和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各类风险隐患,加强重点环节监管,保障居民饮水安全。健全卫生应急保障机制。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区—社区—团队”三级应急体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沟通和联防联控机制,切实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和防控应对能力。加强应急队伍、应急专家库和技术储备能力建设,强化实战演练和技术培训,实现突发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救治一体化管理,进一步提升传染病疫情控制和救治能力。开展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市民防灾、自救、互救能力。加强重性精神疾病病人的治疗和管理,提高精神卫生应急处置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建设不同层次的学科和人才队伍。加强薄弱和重要领域公共卫生学科和人才培养,重点培养公共卫生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队伍,制定公共卫生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评选2-3名公共卫生学科带头人,5-7名公共卫生优秀青年人才。每年设立3-5项区卫生系统公共卫生重点招标研究与建设项目,鼓励学科带头人领衔负责项目建设,鼓励公共卫生优秀青年人才参与项目研究,打造一支具有较高水准的公共卫生工作队伍。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全科医学等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卫生人才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