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地理探究式教学案例

地理探究式教学案例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6:0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地理探究式教学案例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地理探究式教学案例

篇(1)

下面我以“传统工业区”的教学为例,简单谈一谈高中地理新课改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基本途径。

一、演示式探究――将抽象知识具体化

演示式探究是指教师运用直观教具、多媒体等演示手段,向学生展示感性材料,引导学生把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探究,从而获取知识,培养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采用归纳的方式进行演示式探究,在演示过程中教师层层设疑,要求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引导学生发现演示所包含的原理或规律,有助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

教学案例:传统工业区的兴起

1.回顾知识:让学生回顾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并复习工业联系的相关知识。

2.建立表象:让学生观看“世界某传统工业区”的视频片段,介绍其历史背景、发展条件、主要工业部门、组织形式、地位和作用等,并通过动画形式演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传统工业区的兴起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性认识。

3.知识对接:让学生提炼、概括出表述以上内容的相关语句,并填写在学案的适当位置。

4.思维建模:让学生构建“传统工业区兴起模式图”,并在小组内交流展示。

5.归纳小结:对照“传统工业区兴起模式图”,让学生通过思考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传统工业区兴起的基本规律,教师引导补充,集体评价。

二、案例式探究――将个性知识共性化

案例式探究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取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作为背景材料,让学生进行分析、思考、论证、评价等一系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从而完成学习目标,培养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案例的设计,一要包括关于某一实际情境的描述;二要包含教师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创设的与现实结合的学习情境;三要包含能够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动机的问题或疑问。

教学案例: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关于“传统工业区的衰落和整治”,教材提供了德国鲁尔区的案例(略)。

具体做法是:

1.让学生通读案例,初步了解鲁尔区崛起的条件、衰落的原因和综合整治措施。

2.引导学生读图,从地形地势、气候水文、资源状况、交通市场等方面探究鲁尔区崛起的条件。

3.结合案例和历史知识,提出“我的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4.角色扮演或合作讨论,提出综合整治的措施。

5.教师参与,总结得出“传统工业区形成、发展和综合整治措施”之共性。

6.举一反三,拓展提高。

三、假设式探究――将复杂知识简单化

一些地理问题或现象的生成因子有很多,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学生直接探究此类较为复杂的地理问题时,思维往往会遇到障碍。如果学生不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可先解决一个与此有关的问题。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假设式探究来化“复杂”为“简单”,即先假设只受首要因子影响,其他因子不影响,然后逐个增加影响因子,不断深入分析,从而达到破解复杂地理问题的目的。

教学案例:传统工业区衰落原因分析

1.让学生根据案例提供的资料构建“工业的生产结构及工业联系”模式图(同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引导学生分析鲁尔区结构以重工业为主、各部门之间联系紧密、煤炭是其基础工业的状况。

2.媒体展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变化图”,假设仅仅是因为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变化对鲁尔区工业产生了哪些连锁反应,然后启发学生总结出单一的工业结构的脆弱性。

3.假设鲁尔区的工业受到“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和“世界性钢铁过剩”的共同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在以上模式图上分析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然后启发学生总结出支柱产业的兴衰是影响整个工业区发展的关键。

4.联系实际再认识。教师再次提出:新技术革命的到来,又会给传统工业带来哪些冲击?结合实际生活,学生不难得出技术老化、产品滞销、管理方式落后、灵活性差等结论。然后启发学生明确现代企业发展必须狠抓技术革新,与时俱进。

四、参与式探究――将感性知识理性化

参与式探究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进行角色扮演,通过阐述事实,发表观点,提出措施,预测结果,使地理原理和规律在实际应用中得以拓展和升华,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通过参与式探究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探讨,使地理原理深入人心,学以致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案例:传统工业区的整治措施概括

通过案例分析,在学生系统认识了传统工业区衰落原因的基础上,教师抓住学生的思维活动,组织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以参与式探究的方式完成“传统工业区的整治措施”内容,从而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践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1.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我的观点”,并整理归类,然后分配给各学习小组,由各组成员进行讨论。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从政府官员、学者、企业工人、普通市民、学生的角度对传统工业区的整治提出合理化建议,教师给予适当评价。

3.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帮助学生用最简炼的语言概括总结传统工业区的整治措施。

4.迁移应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示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再次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整治的具体措施,教师引导补充,集体评价。

总之,通过实施探究式教学,就是要养成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研究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在这种学习方式的驱使下,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会形成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并形成刻苦钻研的品质。

作者简介:

李洪锋(1980―),男,汉族,甘肃张掖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中学地理教学。

篇(2)

关键词:初中数学;案例式教学;策略应用

案例式教学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阶段的各门学科的教学中。案例式教学主要是针对问题教学提出来的。问题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而具体体现在案例式教学上。在现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教学课堂要求运用新的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再适用于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所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教育领域中的学校与老师们的广泛关注与重视。案例式教学无疑是新形势下的一种新的教学策略,教学工作者应该积极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特别是对于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数学学科来说,在初中课堂上运用案例式教学的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案例式教学策略的内涵理解

(一)案例式教学的涵义

案例式教学法起源还是比较早的,是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在商业管理中运用真实情境或事件来讲解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直到1980年代才开始被应用到教育领域,逐渐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而我国教育界开始探究案例式教学法则是在更迟的1990年代以后。

所谓的案例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以案例教学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具体是指教师通过在教学中的案例设计,并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进来等达到一种高质有效的教学目的。对于初中数学学科来说,数学重在公式、方法的灵活运用,数学课堂堂上也要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让学生掌握知识点,所以,要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地学习,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多进行典型例题的讲解,在通过创新教学方式积极让学生参与进来,活跃课堂氛围,真正做到营造健康、快乐、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案例式教学的特点

与其它的教学法不同,案例教学策略有自己的特点。首先它的载体是在课堂上讲解的习题案例等,那么它就具有比较强的现实性与实践性,因为那些习题案例都是学生在做了之后存在问题或者学生一起来探讨的,都是在实践中来的,再拿来在课上当作案例来讲解。从这当中也可看出,这些拿来在课堂上讲解的习题或者案例都是比较典型的,因而案例教学的案例具有典型性,只有这样,才会让大多数的学生在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通过一道典型的例题掌握一种方法,在练习中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最后,案例教学发还具有互动性,案例教学的参与主体主要是学生,按照“学生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而老师更多的是做引导。

二、现阶段初中数学案例式教学策略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师运用案例式教学策略的意识还不够强

由于以前一直都是应试教育占主导性地位,即使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素质教育中的许多新理念或者新的教学策略依然得不到落实或者落实意识不够强。例如案例教学法,一些老师虽然有这方面的意识,但还不够强,或者只是单一地理解其内涵,因而在具体实践中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二)在初中数学案例式教学策略应用中没有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有较强的互动性。并且,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是现在的一些案例教学课堂上,老师以教学任务重没有时间等为由,没有给学生共同探讨的时间,只是单纯的自己讲,学生在下面听解,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不高。

(三)案例教学中选择的习题案例不够具有典型性,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数学案例教学中选择的习题案例很重要,选择好的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习题来讲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现在一些老师的数学课堂教学案例中要不就是照般教材上的例子,要不就是只参考教辅材料上的,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的少之又少,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三、初中数学案例式教学策略应用的探索

(一)首先是初中教师要提高案例教学的教学水平

初中教师要提高案例教学的教学水平要从两方面做起,先是要有案例教学策略应用的意识,这样才会在教学中积极营造案例教学的氛围,如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看法,习题案例都是从学生的实际练习中来等等。其次还要切实提高初中数学老师的案例教学是实际水平能力,要让他们会选择典型的案例,不断地创新形式,从根本上发挥案例教学法的功用。

(二)在案例教学中可以运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

在现在的信息技术化的时代,多媒体设备也被广泛地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案例教学当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设施,用图片声音等来进行案例教学,还可以通过这种先进的设施联网学习国内外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点,这样既可吸引学生,也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三)要创新案例式教学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案例式教学法的活动范围都是局限于课堂上、教室中的,这样没有延伸其时空范围,就没有创新性,久而久之,学生也会感到厌烦。所以要通过创新案例式教学的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参与性。比如可以通过建立学习小组的形式,在数学课堂上把各个习题案例分给各个小组来在课外或课后自主合作探究,然后再把小组探究的结果形成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共同探讨。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达到了案例教学的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刘继光.浅议案例式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问题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2(35)

[2]吴彩娣.浅析初中数学问题案例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J]. 考试周刊,2014(65)

篇(3)

案例教学就是通过对一个个具体生物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结论,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增长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教师根据新课标内设的对生物教学的要求等等,设计恰当的、具体的案例来指导学生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比如说调查、思考、分析、讨论、表达等等,让学生学会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概念性和原理性知识,以求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产生良好效果,同时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的一种教学方式。

2 案例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案例教学对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案例教学再现了具体典型、客观真实的事例情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主动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样有助于学生将知识内化,形成自己特有的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注重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优秀的教学案例,往往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欲,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案例教学中让学生对各种案例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允许学生形成不同见解,这一方面为学生展示自我创造了机会,另一方面为学生思维创造性的激发提供了平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思维创造能力。第三,突出了学生群体的合作性。案例教学要求围绕教学主题,结合与生活实际相关的生物问题,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积极交流,相互合作,共同研讨,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增强了班级群体的凝聚力,使学生体验到相互交流和合作的乐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的初中生物教学都是以教师根据教材与教学大纲来进行集中式授课为主要教学方式。大多数的教师都认为教材知识是个“标本”,是不容置疑的。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普通教学方式就是以教材为出发点,以教师灌输为中心,以学生为“容器”的一种方式。在课堂上,学生基本上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自然也就很难看到学生的灵气与活力。不过现在,随着课标的修改,有部分教师正在努力对这种以讲代导、以灌代启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对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逐渐加以利用。虽然生物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课堂的开放度依旧较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等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无论如何,教师还是没有走出引导学生朝预先设计好的标准答案里钻,变相地将教学参考答案及教师个人的观点强加给学生的怪圈,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独特体验与独到见解,令其无法学会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地学习。

4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有效运用

4.1 教学案例的选编

案例教学的准备包括学生的学习准备,以及教师的施教准备,而教师的施教准备主要以选编良好的教学案例为重。一个好的案例是决定整堂课质量好坏的条件之一,因此,案例最好要贴近社会现实生活。只有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的案例,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与分析。另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去参与社会调查,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精心地选编那些高质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而实质上案例教学就是由教师和学生借助分析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从中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方式。

4.2 对教学案例的运用

在运用案例教学的过程当中,只有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讨论氛围,提出讨论的基本要求,很好地组织与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讨论,才能达到它的效果。

4.2.1 讨论基本要求的提出

案例是丰富多彩的,它并非一成不变的。这样的性质就决定了讨论不同的案例要有不同的要求,而对教师来说,一些基本要求的提出是必然的,也就是说要由教师设定一些底线,学生必须在这些范围内活动。比如说学生必须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要能够在平和的气氛中展开辩论等等。

4.2.2 教师要创设一个轻松、民主、和谐的讨论氛围

一个良好的氛围,能让学生放开胆子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对于社会现实性问题,教师不应该回避,要勇于面对。

4.2.3 组织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很关键

在现实当中,讨论之大忌,比如少数学生包场或大家针锋相对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在进行讨论的时候,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而应该以朋友的身份对学生进行点拨,即使学生的思考与回答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教师也切忌发号施令,进行指责、批评。否则会影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会对问题的深入讨论造成影响。

4.3 改变传统生物教学案例的总结和评价方式

篇(4)

【关键词】案例教学;特征;实施策略;意义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有传授学生“知识”的方法,还包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即教“知识”的同时渗透“学知识的方法”;在让学生学“知识”中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教法和学法的有机整合,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一、案例教学实施策略

1.教师的“三导”角色

教师在整个案例讨论过程中要善于当“三导”角色——“导航”、“导游”、“导演”。既要善于倾听学生发言,又要适时的诱导学生,或给予提示、发问,或故设疑团,或充当争论反角,使案例讨论的发言始终围绕题目中心顺利进行,不发生偏题或跑题,同时也使讨论中的争论能深入开展下去,以促进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对知识理解的深化。当然,讨论中也要求学生能坚持正确的意见,勇于纠正错误的观点。

教师在积极扮演“三导”角色的时候,切记充当“三员”角色。一当“演说员”,从头至尾只顾自己发表见解,不注意调动学生讨论、发言的积极性;二当“评论员”,对学生的发言评头论足;三当“仲裁员”,对学生之间的争论横断是非。

2.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体,新课程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更应该成为教学的主体,除案例的提供、课堂结束时的简短总结由老师完成外,对案例的分析,讨论,结论都要由学生来独立完成,当然教师要积极创造和维护良好的讨论环境和气氛,使学生能充分讨论、争辩,教师要适时地鼓励那些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同学发言。对那些观点不成熟甚至很幼稚的同学发言也不要轻易否定,以免打击其积极性。

3.案例的萃取

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案例材料的选取,它是实施地理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1)利用教材提供的案例。传统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的案例,例如在地理必修下册农业地域类型部分中就选取了一些具有明显代表性的案例,教材案例材料是经过教材编写人员精心策划编辑而成的,不可轻易弃之不用。它与所学内容紧密相连,对理解教材内容,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非常重要。

(2)从多种媒体中选取有用的案例。现代媒体多种多样,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因特网,他们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量的优势,可以为教学提供大量鲜活的素材,弥补了教材上一些图、文、数据相对滞后的劣势,平时要注意搜集,养成随时记录的好习惯,把一些媒体中出现的与地理知识有关的信息及这些信息背后隐藏的地理知识,精选设计为典型案例。但是选取一定要遵循“热”(热点)“精”(不贪大求全)“度”(深浅难易)三字原则。

(3)引导学生自己搜集设计案例。教师既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等社会实践活动获取资料作为教学案例,也可以只提高背景资料,让学生自己设计案例,例如,在讲气候与季风时可以提供给学生三国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破曹营火烧赤壁的故事,让学生自己整理出案例材料,然后课堂讨论解决问题。

(4)模拟情景。在讲授一些难以理解的地理知识时,教师可假设一种情景,让学生深入其中,通过对情景的分析,思考得出结论,然后再把得到的结论运用与课本知识中去,从而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农业的区位时,可以假设给你十亩地,你如何利用好这十亩地?如何才能获得较大的产值?需要考虑哪些问题?等等。

案例教学是是一种独特的学习形式,它可以极大地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争辩、去选择和决策,还要重视让学生从案例学习讨论中获得某种经历、感悟和学习的技巧与方法。

二、案例教学意义

1.能使学生对复杂的实践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学生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而认识纷繁复杂的现象是前提。单纯的抽象讲授无益于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教师可以通过列举实际中的零碎材料来使学生了解实际,但是它们不生动、不系统,效果亦不佳。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提供正反案例和由简单到复杂的案例,从而使学生获得有关实际的形象逼真的表象。

2.能丰富和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

M·瓦·根舍因指出,在《帝宾根决议》中写得很清楚:“精神世界的本源现象是可以个别由学生真正理解的事实的例子来加以说明的”。案例具有典型、形象、直观等特点,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易于学习、理解,通过案例教学能加强学生的感知印象,有利于学生将教育知识内化为教育信念和能力。

3.能发展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力

每个案例都有核心部分和技节部分。学生要排除枝节部分的干扰,重点把握实例的核心部分。核心部分与理论有密切关系。但是这种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简单联系,有时一个案例对应着三四条教育观点。学生需要综合运用知识来分析案例中蕴藏的观点,也需要从案例的线索中引申开去,创造性地评说案例所反映的现象,独立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4.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

阅读那些生动、还真的案例,往往能震动学生的内心情感。加之教师绘声绘色的讲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就更能提高学生的认识,激励其情感,并使认识和情感有机结合,形成坚定的教育信念。

案例一般都按问题——后果——原因——可持续发展——参与意识的模式编写的。案例所蕴含的背景能创设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探究的兴趣,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自己,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直观、形象、典型的案例,有利于将抽象地理知识形象化,地理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及原理的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密结合教学进程,根据教学目标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积极变换思维方式,大胆创新,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灵活运用,案例教学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篇(5)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创新意识;应用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通过积极创新和应用数学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改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往,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主动接受知识能力无法得到挖掘。为了贯彻新课标理念,教师应加大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实践应用,积极开展互动式教学方法和“导学案”的实施。

一、初中数学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实践运用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的舞台,师生应在此对数学思想进行交流,教师通过设置一定的生活情境,自然而然地将学生的思路引导到教学内容上,引发学生的思考,实现师生的有效沟通和合作学习,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避免了单向性的知识传递和被动式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提高了师生平等学习的地位,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1.实施初中数学互动式教学方法应做的准备

(1)教师应加强备课的训练

要能够实现互动教学,教师必须有恰当的教学案例,让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场景完美结合,这样能够更自然地引入数学知识,也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例如,在教学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时,教师指导学生做出角的平分线。然后,选取角平分线上任意点,再做出这个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得出两条线段等长的结论。让学生思考这个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在做风筝时会应用到上面情况。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推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提高教师的引导作用和教学设备的使用

一方面,教师要想实现互动式教学方法,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的思路走向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上面,将教学知识点和学生的兴趣点进行融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实现还需要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更好地实现其效果。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图像和声音等更形象地表达数学知识,为学生创造互动教学的课堂氛围。如在二次函数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后,二次函数的平移、旋转能让学生直观、清晰地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这样能够给学生更加形象的数学感知能力,也为学生的思考和想象留有空间,有利于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实现。

2.实施初中数学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教学过程

(1)教师应根据数学教学内容适当提出问题,以方便学生进行思考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入课堂,提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供学生进行思考。

(2)互动式教学需要学生进行表达思想

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应从多个角度来思考,并且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要控制好课堂的互动交流,营造良好的探讨氛围,要从正面鼓励学生进行发言,对于学生表达的不成熟或不正确的想法,要通过互动式交流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发现问题的所在,自主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解决。

(3)教师应搜集学生的观点并对此进行点拨

在学生进行互动式交流后,教师应进行开放式和动态式地搜集学生的观点,将学生的新观点和新想法进行仔细的研究探讨,比较各种观点的区别和联系,让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用新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数学思维进行课堂训练,将新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从而牢固地掌握新知识。

二、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方法的实践运用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应积极采用导学案教学方法,这样能够起到有效组织学生提前预习的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

导学案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自主预习,教师应给学生留下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和探究思考,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数学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理论的素养和实际运用能力。在学生运用导学案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和交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此外,导学案的教学方法还应重视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的提高,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加强这些难点数学题目的练习和讲解。

通过对初中数学方法的研究得出,互动式教学方法和导学案的教学方法应积极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适当调整和合理运用,不断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光辉.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和实践[J]. 丽水学院学报,2011,33(2).

[2]王国英.论互动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中的实施过程[J].教育理论,2011(1).

篇(6)

1. 课改为研究提供了新契机

以地理学科为例,《课程标准》指出: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的学习需要。这要求我们教师要把地理知识的学习作为认识现实世界,适应未来发展的知识装备,从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来认识和理解。把地理教学生活化,开放地理教学,突破课堂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地理,成为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提出让生活走进地理,让地理走向社会、学习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地理。可见生活化的地理教学必将成为指导当前地理教育的重要理念,它将会影响地理课程改革及地理教学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2. 地理课程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首先是所使用教材中生活化教学案例不足、指向性不明显,必修一人教版设置案例24个、中图版31个、我们所使用的鲁教版只有17个,必修二中人教版48个、湘教版60个、鲁教版44个,其中许多案例与农村学生生活差距甚远。

其次目前课堂教学中,对生活化教学的关注还很薄弱。重视知识结构的建立,却忽视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相当多的学生靠“死记硬背”,而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重视习题类型归纳,却忽视问题生活情景的创设。

生活化教学尚处于起始阶段,对于如何开发生活化地理教学资源、构建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如何建立相应评价体系等一系列问题研究程度尚浅,没有专题的研究,生活化教学基本处于一个自发的、无序的状态,缺乏规范性、系统性要求与监控,理论体系不完善,实践模式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二、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作为临沂市“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从基础理论研究的角度,研究我市基础教育中学科生活化教学的发展、生活化教学的价值与作用、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探索我市学科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体系。

从应用基础研究的角度,研究中学课程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模式与方法,对实施模式与方法进行分类,建立相应框架,进行课程评价方案的探究,构建评价体系。

2. 实践意义

首先,为基础教育学科课程中生活化教学实施的方法与途径提供借鉴。通过地理学科的教学实践和案例分析,以点带面指导其他学科的教学实施。

其次,为学科课程中相应资源的开发提供借鉴。通过对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中生活化教学内容的分析,指导相应资源开发、整合与使用。

最后,为教师生活化教学意识和素养的形成和完善的培训提供借鉴。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目前各学科教师专业素养状况和教师认同的培训方式,构建教师培训框架。

三、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及实践效果

本课题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力求构建生活化教学理论和操作基础,通过开展课题研究追求如下目标:

1. 实效生活教育

在构建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生活化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能真正的走出课堂,在生活中完成综合素质的提高。 2. 激活课堂,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生活化的课堂,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学生认识到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善学,乐学,体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有地位,使课堂更加活跃。

3. 丰富课程资源,建立相应案例库,开发校本教学资源

通过对生活资料的收集,完善课本知识,丰富教学内容,使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充分融合,课程资源更趋丰富。将成熟案例分类并建成案例库。

4. 提高教师水平,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快速成长

通过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在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指导下,课题组核心成员庞中聪在临沂市学科优质课大赛中获得第一名,成长为临港区首届教学能手。研究与实践让教师对教材、对课标的要求更加明确,推动了我市生活化教学的发展。

5. 形成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通过对生活化教学的探究,最终形成以“挖掘生活资源——创设生活情境——激活生活经验——丰富生活体验——联系生活应用——回归生活实践”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四、项目特色与创新

1. 特色

(1)跨学科研究:在以地理学科为研究主阵地的前期阶段,就专业性质而言,是地理学、课程论和教学论三者之间跨学科的研究,就地理学的学科特点而言,是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研究。

(2)框架性研究:项目是一种对“新课改背景下学科生活化教学”这一较大命题比较系统的研究和实践,涉及这一课题的各个关键性环节,都提出了框架性、纲领性的观点和方案。如基于生活化地理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流程是“五步”(目标设计、情景设计、问题设计、活动设计、评价设计)“三化”(生活化、系统化、科学化)、“一核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3)贴近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不是生活化的单边分析,而是与课程目标、内容、方式的多边分析,不是空对空议论,而是致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打实的研究与实践。

2. 创新点

(1)系统地整合课标要求和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内容调整意见,将精选的生活案例与地理原理有机融合。以生活化的案例为理解原理的载体和知识衍生点、能力形成点。

(2)构建了生活化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流程和三位一体生活化教学方式

探索形成的“三加一”教学方式是基于生活情景探究式教学特色方式与问题建构方式、能力建构方式、行为养成方式的三位一体方式的结合。

篇(7)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销售管理;教学方法

一、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的《销售管理》属于专业技能应用性课程。在销售管理实践中没有千古不变或“永恒”的定理,必须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市场的复杂性和销售环境的多变性决定了运用销售管理知识的技巧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在学习销售管理的过程中,如果缺乏实际应用,就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有关理论知识体系,更难以掌握和运用。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遇到两大问题:一是课程内容涉及大量的程序化操作知识,单纯靠教师讲解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也难以让学生理解其对实际销售管理活动的重要性;二是市场中遇到的突发事件和顾客的个别要求是没有办法预料的,这就对销售管理者的自身素质(应变能力)要求很高,必须依赖学生自身的摸索与总结。这两大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从具体知识的灌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观念,使学生知道得到这些知识的过程,使其“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因此,开展体验式教学是必要的。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

二、开展体验式教学的思路

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设置好教学目标,并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可听、可看、可触摸、可经历、可操作的机会,以创设体验环境。然后运用案例体验、项目体验、角色体验、公司体验等体验教学策略尽可能把抽象的知识还原成事实,让学生面对需要去思考、讨论、合作;让学生去体验事实,体验问题,体验过程、体验结论,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感情与思想的萌生、形成和交流的过程,最后在体验过程中作出总结和提炼。销售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式教学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销售管理教学中的体验式教学思路

三、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实践

以真实情境为素材、以操作体验为特色、以团队协作为支撑、以提高技能为目标,将不同体验式教学方法尝试运用在销售管理的教学实践中,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使学习者建构起宽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发展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技能,成为有效的销售工作人员。

1.案例体验,实战分析

这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教学案例,让学生深入体验案例背景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案例教学能改变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的状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有两大类。一类是书本上及网络上的可搜索到的现成案例,这类案例数量比较多;而另外一类案例就是师生的实际市场销售案例,尤其是学生亲自实践的案例。笔者侧重对第二类案例进行运用。一方面收集整理学生自己参加社会实践的案例;另一方面鼓励有市场经历的同学在课堂上把自己销售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自己的处理办法拿出来供大家讨论,展开实战性的分析。比如,在学习销售渠道的管理时,有一个学生提供了她个人的真实案例:她在校园中某一品牌的糕点,有一天,她接到了顾客的投诉,说校园中另外一个卖这个品牌糕点的人是有礼物赠送的,质问她为什么没有。经查找原因后发现,另外那个人是另外一所高校市场的商,而公司对此漠不关心。因此,该同学非常懊恼。同学们纷纷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并归纳出现在发生的是市场串货行为,从而提出多种处理意见。类似这样的案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分享市场实战中的经验与教训,印象尤为深刻,对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

2.项目体验,探究操作

随着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可能会获得较多的研究与应用课题(项目)。在这样条件下以专业教师承担的纵向与横向课题,尤其是与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为基础,让学生量力而行地参与此项目部分甚至是全部内容的研究与应用工作,对学生来说是很好的实践技能锻炼机会。因此,项目体验教学就是通过进行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如销售渠道设计、销售计划制定、客户关系管理等)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也就是让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和亲身体验,主动收集信息,获取所需的知识,主动分析和探究问题,在研究的同时,将知识内化成学生自身的经验体系的学习过程。当然,在项目体验中,需要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实践,根据学生的能力与项目的难易程度和教学知识的关联度,妥善处理自我研发与学生参与、学生能力与教学知识关系等矛盾。

例如,为了让学生能深刻地理解客户经理及销售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笔者挑选部分学生参与到丽水市烟草公司松阳分公司的横向课题“客户经理作用的发挥和素质的提升”当中来。通过为学生提供研究资源、项目机会和实践指导,让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深入市场一线,自己动手实践和亲身体验,主动收集客户经理素质需求的信息,主动分析和探究问题,在研究的同时,将知识内化成学生自身经验体系的学习过程。然后,要求参与项目研究的同学在班级中开展经验交流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体验去引导其他同学。对此,学生们普遍反映这样的教学方式远比教师在课堂中的说教要更加形象、更加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