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化学工程相关专业

化学工程相关专业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5:5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化学工程相关专业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化学工程相关专业

篇(1)

(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

用人单位

序号

招聘岗位

招聘专业

招聘人数

工作地点

南昌卷烟厂

1

烟草工艺岗位

烟草工艺、烟草工程、烟草学相关专业

2

江西省南昌市

2

信息技术岗位

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相关专业

2

3

电气维修岗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微机电系统工程、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等机械、电气相关专业

2

 

 

 

 

 

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度招聘计划

(本科以上学历)

用人单位

序号

招聘岗位

招聘专业

招聘人数

工作地点

南昌卷烟厂

1

信息技术岗位

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相关专业

1

江西省南昌市

2

电气维修岗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微机电系统工程、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等机械、电气相关专业

2

3

机械维修岗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机械工艺技术、机械(不含汽车维修工程教育)、机械工程(不含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工业工程相关专业

2

4

营销员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与贸易类、电子商务类、新闻传播学类相关专业

3

全国各销区

5

车间设备操作岗位

理工类专业

2

江西省南昌市

6

人文社科类专业

2

赣州卷烟厂

1

车间设备操作岗位

机械类(不含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仪器类、电气类、自动化类相关专业

10

江西省赣州市

2

理工类专业

2

3

人文社科类专业

2

广丰卷烟厂

1

跟班工艺岗位

烟草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应用化学相关专业

1

江西省上饶市

2

计量管理岗位

测控技术与仪器相关专业

1

3

电气维修岗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微机电系统工程、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等机械、电气相关专业

3

4

机械维修岗位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相关专业

3

5

信息技术岗位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软件工程、信息自动化控制、信息工程、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相关专业

2

6

车间设备操作岗位

理工类专业

2

7

人文社科类专业

2

井冈山卷烟厂

1

电气维修岗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微机电系统工程、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等机械、电气相关专业

2

江西省吉安市

2

机械维修/操作岗位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相关专业

3

3

车间设备操作岗位

理工类专业

2

4

人文社科类专业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 生物化学工程 特色文献资源 开放获取

一、生物化学工程及发展简述

1.生物化学工程及发展简述

生物化学工程简称生化工程或生物化工,是生物化学反应的工程应用,是应用化学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将生物技术的实验室成果经过工艺及工程进行工业开发的学科。它既可视为化学工业的一个分支,又可认为是生物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生化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化学工业技术,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关键,也是化学化工技术的主要前沿领域。生物化学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是最初的生物工程学概念,基因重组、发酵工程、细胞工程、生化工程等在21世纪整合而形成了系统生物工程。发展生物经济正在成为许多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战略措施。生物技术是我国需求最迫切、技术与国外差距较小的领域之一,我国将把生物技术作为当前科技发展的重点,把生物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培育的重点,把生物经济作为引领新经济发展的重点。在我国的“十二五”科技战略规划研究中,生物技术和产业化将是“十二五”布局的重点,突出加强生物技术在农业、工业、人口与健康领域的应用,努力使我国成为生物技术强国和生物产业大国。[1]

2.食品生物技术及发展简述

食品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在食品原料生产、加工和制造中应用的一个学科。它包括食品发酵和酿造等最古老的生物技术加工过程,也包括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良食品原料加工品质的基因、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制造食品添加剂、植物和动物细胞的培养,以及与食品加工和制造相关的其他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以及最新的研究状况表明,食品生物技术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将为食品工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展望21世纪基因食品的发展,未来生物技术不仅有助于实现食品的多样化,而且有助于生产特定需求的营养保健食品。[2]在与环境协调的粮食生产方式方面,生物技术将降低农用化学品的使用量,并使农作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目前人们之所以对于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存在争议(如对人类健康、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等),主要原因在于公众对目前的基因食品管理体系不够信任,科学家与公众也缺乏必要的沟通。因此,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随时公开基因食品的研究成果,以博取信任的方式与公众进行沟通。

3.生物制药技术及发展简述

生物制药技术是指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生物药物制品的技术。生物制药现状:生物药物的阵营很庞大,发展也很快。目前全世界的医药品已有一半是生物合成的,特别是合成分子结构复杂的药物时,它不仅比化学合成法简便,而且有更高的经济效益。我国的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确定了生物医药发展的重点,[3]包括基因药物、蛋白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性疫苗、小分子化学药物等。同时,国家将拿出100多亿元来支持重大新药创制。将从100多个新药中遴选出10多个,作为重大新药创制重点支持对象,这些原创新药可能成为打入欧美市场的先锋。在这些新药品种中,生物药和化学药居多,其中疫苗、单克隆抗体、蛋白质药物、抗癌药物等均有。

篇(3)

1.1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实验项目

实验教学大纲是保证和检验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根据专业规范的要求,参照国内兄弟院校的相关专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要求,采用“化学化工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创新实验+课程设计”(三实一设)实验教学体系,撰写实验教学大纲,规定实验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时安排、教材及参考书等,经教研室与实验室讨论、修改,再由学院、学校职能部门调研、审核、批准后执行,并不断改进和更新,切实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

1.2购置实验装置,营造科研氛围

化学是探索自然规律的实验性学科,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现象和操作,探究反应本质规律。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设备为20世纪90年代产品,使用年限已经接近20年,普遍出现生锈、变形、跑冒滴漏现象,而且测试和自动控制技术已经落后于现代技术水平,不能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基于目前现状,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室以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为契机,以博士点建设为导向,通过充分调研、认证论证购置一批化工基础实验设备,提高学生的仪器操作和实验动手能力。为了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每学期对部分学生增加开放性实验,实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将主要精力放在学生实验细节,及时提出存在的问题,针对实验原始数据与学生共同讨论,从而达到巩固理论知识,增强实践能力,逐步培养和挖掘创新能力。

1.3优化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工程能力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设计好实验方案,准备好实验器材,安排好实验程序,学生只观察现象和记录数据等。处在这种氛围中的学生,往往不善于主动思考和主动汲取知识。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中心力求实验教学改革,将学生推到实验教学的前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实验教师成为学生的“导学者”。这可以充分学生调动其积极性,不仅能够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习兴趣,还锻炼了针对具体问题处理技巧能力。另外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将历届学生大赛作品和工厂设计作为案例分析,学生分组研究讨论,评析其优缺点,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而且在获得知识与智慧的同时,学生的质疑力、观察力、协同力、领导力等多种素质也能同步得到提高。

1.4规范考核标准,综合评定成绩

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考核采用传统考试,或放在相应的理论课程中占成绩的一部分,不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验操作、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根据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内容,采取分项考核积分的方式,综合评定学生每次实验成绩,考核环节包括实验预习(20分)、实验设计与操作(40分)、数据处理(25分)和思考题(15分)四部分。实验预习促使学生查阅大量科技资料获知反应原理、反应物物性参数,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实验设计与操作敦促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装置的搭建、反应设备的开启顺序等,考核实验方案的合理性和操作的正确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数据处理和思考题主要评定原始数据的正确性、数据处理与实验结果的合理性。而对于提高学生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实验和创新实,考查不应只看重实验结果,而注重实验的设计环节与实验操作,指导教师通过讨论和启发等多种形式,逐步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科技的能力;事实证明规范的考核标准是提高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

1.5加强实验教师的工程实训,组建优秀的教学团队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它关系到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具体执行力。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求教学团队除了要具备高校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教师素质外,还必须拥有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良好的创新能力、优异的工程科学研究能力。目前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教师12人,每位教师具有高学历、高职称和专业知识扎实等优势,但是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应有的企业锻炼,如何提升教师队伍的工程能力,是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应该采用引进与培养、兼职与专职相结合的机制,组建优秀的教学团队机制。引进一些具有化工工作背景的教师,特别是有企业工作站经历的博士后,他们拥有化工单元操作、化工工艺流程和化工设备等工程实践经验,但是每年入职的新教师人数是有限的,应重点培养在职教师,从2014年安徽省组织实施高校中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计划,增强教师的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同时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2结语

篇(4)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能考一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属于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相关专业,是属于一级建造师报考专业范围内的专业,如果考生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同时学历和工作年限都满足要求的话,就可以报名参加一级建造师的考试。

一建报考条件中的“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专业包括:土木工程、建筑学、电子信息科技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勘察技术与工程、测绘工程、交通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热力与运动工程、冶金工程、环境工程、安全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化学工程及工艺、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管理、工业工程等36个专业。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关键词 培养方案 改革 化学工程与工艺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实施方案,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导向作用。对于高校来说,本科教育是基础,其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是学校培养学生的基本依据,因此,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受到了各个高校的重视。培养方案是学生整个培养过程中重要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实施本科生教育的重要平台和保障体系。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如何培养,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学校和每一个教师应该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长沙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于2003年批准建设,由于办学历史不长,因此培养方案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的精神,主动适应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我们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适当的改革。

1培养方案改革的基本原则

1.1培养目标与办学定位、课程设置协调一致的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要达到“三个符合”和满足“一个要求”,即:专业培养目标与学校办学定位及办学理念相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相符合;各类教学环节、课程设置及结构体系与培养目标、基本要求相符合;人才培养方案应满足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规范要求。

1.2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满足学生个性化成才需求的原则

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重视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养与健康人格培育。注重“文理渗透”,理工类专业学生要加强人文与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个性需求,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各学院应依据自身学科专业特点,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校企之间、W校与科研机构之间联合培养人才的合作力度。进一步丰富辅修双学士学位和辅修专业资源,优化选修课程资源,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平台。

1.3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工程(实践)教育的原则

整体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实验教学鼓励独立设课,按照基本操作、综合训练、设计创新的要求,逐步递进;优化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做到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工程教育,工学专业应参照国际标准或工程专业认证(评估)基本要求,推进教育改革,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2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

2.1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按“基础平台+专业(或专业方向)模块+实践教学环节”的方式构建,基础平台按专业类构建,应做到宽厚;专业模块按专业(或专业方向)构建,须凸显特色,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实践教学环节应按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实现四年(五年)不断线。

2.2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培养方案的核心。课程按模块设置,穿插安排。课程模块分为通识教育、学科(专业)基础、专业(或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及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等。由于我校要求的毕业学分为168学分,因此如何在满足“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基本要求下协调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矛盾称为课程设置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2.2.1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由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组成,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系列课程、体育、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程组成。英语实行分级、分类教学。《大学英语》共计12学分,分为基础和提高阶段。基础阶段为《大学英语1》和《大学英语2》,各3学分;提高阶段分为英语语言技能课程3学分、英语语言文化课程2学分、英语应用能力实习1学分。对于计算机,采用了“1+T”的课程模式。除了必修的《计算机科学导论以外》,我们根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计算机应用的特点,开设了《MATLAB程序设计与应用》作为限选课程。另外,还要求在前三学年完成6个学分的人文科学类选修课程,其中大学生应用语文和一门艺术鉴赏课程作为限选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2.2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坚持基础性、系统性、学术性、拓展性原则,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力学、制图类、大学化学等学科基础课及专业核心基础课程。除了这些课程以外,根据化工教指委的专业规范要求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还开设了生物化学(含实验)、高分子化学、文献检索、化工科技英语写作等选修课程,夯实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充分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特点。

2.2.3专业(或专业方向)模块课程

专业(或专业方向)模块课程设置要突出专业特色。根据湖南省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我校化工专业的特点,把专业方向设置为精细化工和能源化工,并基于这两个方向对专业(或专业方向)模块课程进行了设置。在专业模块课程上,开设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工艺学、化工设计、分离工程、化工仪表与自动化等必修及限选课程。此外,为了让新生进校时就能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行业以及本专业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第一学期开设了《化工导论》课程。为了让学生对化工学科的前沿问题有初步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还开设了化工学科前沿、创新思维与方法等课程。其中化工学科前沿为限选课程,主要邀请(下转第88页)(上接第83页)校外专家以及本校具有丰富科研和教学经验的教授、博士主讲。此外,还开设了化工专业英语、化工计算机应用、化工安全概论等选修课程。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上,对于精细化工方向,根据湖南省的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特点以及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历史传承(主要由原来的湖南省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相关专业整合而成),我们以日用化工为主线,开设了精细化学品工艺学、精细有机合成工艺学、精细化学品工艺学实验等必修和限选课程,洗涤剂工艺学、化妆品工艺学、脂肪酸及衍生物工艺学等选修课。对于能源化工方向,我们以生物质液体燃料和太阳能电池为主线,开设了能源化工工艺学、能源化工工艺学实验、能源化工导论等必修和限选课程。

3新培养方案的特点

经修订后的新培养方案具有以下特点:(1)充分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要求。除了原有培养方案“厚基础、宽口径”的课程体系特点以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增开了系列人文科学类选修课(如大学生应用语文、艺术鉴赏等课程)和专业素质拓展课,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使学生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又具有较强的适应社会能力;(2)增加了创新实践教学环节,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开设了创新思维与方法等创新理论课程,并要求学生加入专业教师的课题组进行大学生创新实验,该学分作为必需的第二课堂学分。通过此环节,学生的资料查阅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都有大幅度提高,进行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可得到加强。

4结语

总之,在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立起符合创新型高水平大学要求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应使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既符合新形势下我国化工类人才培养的一般要求,又符合湖南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体现我校的办学特色,发挥其长处。强调高等本科教育的“基础性”,让学生学会学习,传授给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注重专业的适应性教育,拓宽专业口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经济竞争,真正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要求。

基金项目: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教研教改项目(2015年,基于创新意识培养的《现代高分子科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编号:JG2015YB11)。

参考文献

[1] 鲁德平,宋慧婷,杨世芳,张燕青,曾嵘,周艳.构建本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方案的实践与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6,90(4):21-24.

[2] 邹丽霞,花明,黄国林,刘峙荣.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复合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8(1):15-18.

篇(6)

【关键词】《化工原理》 教学效果 实践

《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与工艺和相关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是重点介绍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及计算的科学。化工原理一方面以单元操作为主线,重点论述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另一方面研究了典型过程的设备,不仅较好的将原理和设备两者结合起来,还注意与国内的实际情况相配合。该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性,是高等院校化学工程与工艺及其相关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是化工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本校的《化工原理》课程开设在大三上学期,共7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54学时,实验教学18学时,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培养学生扎实的化工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本课程借鉴了同行专家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和亲身体验,对提高教学效果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实践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1启发、归纳式教学为主导

化工原理的教学通常是按照流体流动过程、传热过程和传质过程顺序讲解的,这种模式虽然较为系统,但对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极为不利。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尝试将启发归纳式教学引入课堂,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被充分调动。

1.1启发式教学

讲精馏时,先放一些工厂的精馏塔图片和精馏出来产品,让学生看到实在的设备和成品,学生虽刚接触但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提高上来了,比如讲讲注明的蒸馏产品白酒,配上国酒茅台如何走出国门,如何成为和苏格兰的威士忌、法国的白兰地并称为世界三大蒸馏白酒的故事,这样就迅速的引起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又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然后讲解精馏的原理和设备,大大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普遍反映该门课程很有意思,课堂效率高,而且也学到了有用的知识,掌握的很牢固。再比如讲到萃取时,也是以产品为先导,“现代的精细化学工业离不开萃取工业,像大家熟知的化妆品的主要成分都是经由萃取工艺得到的,比如玫瑰精油是世界上最昂贵的精油,被称为“精油之后”。是制造高级名贵香水的既重要又昂贵的原料,不但用来制造美容、护肤、护发等化妆品,还广泛用于医药和食品。尤其是具有很好的美容护肤作用,能以内养外淡化斑点,促进黑色素分解,改善皮肤干燥,恢复皮肤弹性,让女性拥有白皙、充满弹性的健康肌肤,是适宜女性保健的芳香精油。它的制作过程就是多级萃取的过程。”从一开始讲解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有兴趣的主动的去学习萃取的原理和萃取的设备,这种课堂实例既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又密切联系生产实际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发展高层次的思维技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2归纳式教学

化工原理的单元操作多,对应的原理和公式也各不相同,以往课程结束后,学生普遍反映满脑子全是塔设备、管子和公式,考试时尤其是公式乱记混记的现象严重,为此我们在课程结束时,会带领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对每一章节的公式和原理进行归纳,归纳出表格或者树形图,这样内容一目了然,重点突出,更利于复结,以及将来要考研的同学。

2改革教学内容

由于化工基础是一门古老又新兴的学科,古老在于它成熟的工艺,新兴在于它日益更新的工艺过程和设备。在教学内容上特别注重对基本概念的阐述,按照科学认识的规律、循序渐进,深入浅出,虽然这种方式使难点分散,例题和习题也丰富,便于教学,但不利于学生深刻的理解过程的原理,不利于理论联系实际,也没有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有益。所以结合教学实际本身,适当增加课堂教具和学科前沿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又增加该课程的实际应用价值,比如讲到流体输送机械时,可以拿一个小的离心泵模型,展示给学生;又如讲到结晶和膜分离时,通过前沿知识使学生对这种分离技术有更全面和深刻的了解,为今后在本专业继续深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知识。

3实验与教学相结合

实验教学是化工基础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印证和巩固理论知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而且对提高学生科研和综合分析能力也非常重要,重视化工原理实验教学,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环节,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动手能力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本校化工原理实验课的学时较少,共分5次实验课,共18个学时,甚至有的单元操作没有后续的实验来演示,这种实验安排不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消化吸收,也不利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要购进一批新型的化工原理实验仪器,在原有的实验课程上增加课时,争取每个单元操作都能让学生亲自动手演示一遍,这样既巩固了课本知识,又增强了记忆,也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4参观实习与教学相结合

结合课程安排和本身实际,本校每年都在化工原理课程后的第六学期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实习,通过参观厂区里的工艺流程从原料的预处理、单元操作过程、产品的分离纯化、包装出厂等过程,让学生有了亲身的生产经历,对课堂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巩固有很大帮助,而且对后续的课程设计也提供了实践依据,无论对考研继续深造的同学还是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同学,都大有帮助。

5结语

作为高校一线教师,应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对本专业教学内容进行不断调整,同时也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技能培养,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化学工程与工艺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夏青,陈常贵.化工原理[M].上下册.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柴诚敬.化工原理[M].上下册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郭翠梨.化工原理实验[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7)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链群;建设路径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战略并明确了其目标为:到2020年,力争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部分产业和关键技术跻身国际先进水平,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 [1]。新的科技发展机遇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出现与发展,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然给高等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链群提出的背景及内涵

专业建设必须紧密跟踪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趋势,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培育专业方向,优化专业结构,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为产业发展输送大量的专门人才。为了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高等学校应从本科教育入手,加速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积极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人才。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建设中存在需要改进的如下问题:

一是高校各专业办学过于封闭,相对孤立,未能从产业链发展的高度,进行专业建设定位、课程设置和知识体系的优化。同时,企业、行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参与度不高,未形成高校与企业、行业、科研院所联合进行专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

二是高校各专业未能从产业集群发展的高度进行专业链群建设,相关课程资源和知识体系的交叉、融合不够,造成教师和毕业生的产业视野不够开阔。

三是在专业设置过程中,高等学校缺乏对产业发展状况的跟踪与分析,缺乏社会对人才需求调查分析,缺乏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查研究,缺乏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片面追求学科门类齐全,专业设置求全求多,造成专业结构松散,教育资源分散,专业设置趋于雷同,专业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动力不足,学校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淡化。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厘清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链群的概念,即在新型工业化、生态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背景下,根据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发展的要求,依托本校学科专业优势所构建的,以品牌专业(包括特色专业、名牌专业、重点专业)为核心,以相关专业为延伸,以一定的内在联系为纽带,形成的若干专业的集合体。

二、高等学校设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主要特点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各高等学校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优势,共设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25种,专业点数为295个。高等学校设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地域覆盖较为广泛。设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高等学校覆盖了除、宁夏、青海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各高等学校根据地域优势,设置满足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的相关专业。

二是学科类别比较集中。设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大多是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认真调研产业发展趋势,结合各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经过大量的调研和充分论证由各校主动申报的。从截至目前批准的295个新专业点来看,工学占绝大多数,有270个专业点;理学有10个专业点,文学有10个专业点,另有5个专业点是经济学类专业。这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际相符合。

三是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的设置基本围绕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生物医药等关系到未来经济发展、环境和人类生活的一些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链群形成与发展的路径分析

1. 立足新兴产业发展,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孵化专业链群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特征是专业链群建设的天然资源。高等学校应立足新兴产业发展,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孵化专业链群。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发展源头减量、资源化、零排放和产业链接等新技术,提高资源产出率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建设了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链群。该专业链群包含的专业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资源与矿业工程、冶金工程、经济学,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注重于材料性能与制备研究;资源与矿业工程主要研究矿床开采的理论和方法,发展矿业新技术;冶金工程主要研究钢铁与有色金属(比如铜、铅、汞等)的冶金工艺过程控制、产品设计开发等;化学工程专业通过物理化学分离和化学反应改变原料的状态、微观结构和化学组成,探究化学加工技术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与传递过程的规律;经济学研究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人类行为及如何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2. 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建设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专业链群

高等学校应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认真调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发展趋势,结合各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进行专业链群的设置,并通过学科与专业的一体化建设,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专业链群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广大教师通过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高了学术水平,增强了工程实践能力,推动了实验室建设,为实验室开放创造了条件,丰富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促进了教材建设,并为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提供了实践性课题。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解决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推动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垃圾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减震降噪设备、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开发和产业化”为特征建设了环境类专业链群。该专业链群包含的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给水排水工程,其中环境科学以科学的方式来研究环境、解决三废(水、气、渣)和噪声等环境污染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环境工程以工程的方式来研究和治理环境、解决三废(水、气、渣)和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给水排水工程运用水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水工程施工、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水工程运营管理领域的专门知识与关键技术,关注市政的给水和排水、解决城市给排水及污水利用的最优化问题。

3.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从创新培养模式中形成专业链群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建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链群的后发优势。高等学校要以此为突破口,以“全新”的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赋予专业链群的内涵,更好地融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达到一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环境与教育生态系统相辅相成良性互动的状态。随着国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生态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建造业必然加快知识更新速度,促进传统工程设计、建筑材料及设备生产、工程施工及工程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升级。在这一新情况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培养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良性发展需求为目标,以学校已形成的现有土建类专业链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兴建造业发展趋势和产业特征的研究,重新构建了适应新型建造业发展的专业链群,优化了专业链群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设了基于新型建造业发展的高校专业链群。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链群发展的良性机制

1. 共同努力做好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

高等学校应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制订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学校总体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我校2008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提出了“德业并重,以德为先;强化能力,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将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道德修养、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紧密结合,促进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柔性的课程组织和富有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各具特色的人才,办出学校的特色,形成品牌并获得了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特等奖。

2.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促进课程群建设

以学科为依托,以本科生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为主线组成教学团队。为适应各高等学校学科特点,可以跨学院、跨专业组建教学团队。根据本学科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展相关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大纲;重视队伍建设,形成合理的队伍结构。及时提出队伍培养、调整、补充的意见和建议,有计划地开展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的遴选与培养;制定青年教师的培养、 进修规划, 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素养的指导,关心青年教师成长;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加强教学经验的交流,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积极编写、更新相关教材,形成在本专业领域内有较大影响的优秀教材;或积极使用国外高水平优质原版教材与国内其他优秀教材。

3.完善实践教学资源的共享机制

在实践教学体系上,高等学校应围绕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特色,进一步加大本科教学的投入,改善本科教学条件。着重加强专业链群实验室建设,为本科教学、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在实验环节上,建立与课程教学紧密联系的各类实验和实习环节,建设若干具有专业链群特色的实验室教学平台。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通过不断更新硬件设备,整合和优化实验教学资源和内容,转化科研项目为本科实验教学项目,强化经典教学实验、开拓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方式,以服务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工程力学、工程管理等专业链群的发展,建设了土建类专业实验教学中心;以服务我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链群的人才培养,建设了环境类专业实验教学中心。这两个中心在2012年度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验收。

[资助项目: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专项”项目“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链群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0JDGC003)”和陕西省教育厅“2011年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攻关研究项目“省属高校服务区域战略支柱产业发展的特色专业链群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1BG12)”]

(上接第44页)

[3] 蔡自兴,肖晓明,蒙祖强等. 树立精品意识,搞好人工智能课程建设.中国大学教学,2004(1).

[4] 余伶俐,蔡自兴,肖晓明. 智能控制精品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10(19).

[5] 刘丽珏,蔡自兴,唐琎. 人工智能双语教学建设[J]. 计算机教育,2010(19).

[6] 蔡自兴,陈白帆,刘丽珏. 智能科学基础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的改革与建设[J]. 现代大学教育2010(6).

[7] 蔡自兴,刘丽珏,陈白帆,谢斌. 人工智能视频公开课建设的体会[J]. 中国大学教学,2012(2).

[8] 蔡自兴,徐光祐.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第4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9] 蔡自兴主编. 人工智能基础(第2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0] 蔡自兴. 智能控制(第二版)[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11] 蔡自兴. 智能控制原理与应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2] 蔡自兴. 机器人原理及其应用[M]. 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8.

[13] 蔡自兴. 机器人学(第二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14] CAI Zi-Xing, LIU Xing-Bao, LU Wei-Wei, YU Ling-Li, et.al. Comparative Study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urses Between CSU and MIT. http://.cn/CORE/,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