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教师发展论文

教师发展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1-28 13:50:1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师发展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教师发展论文

篇(1)

论文摘要:随着师范格局的大规模调整,如何实现教师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凸现出来。本文从教育质童、师资队伍、学校规模三个方面论述了教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教师教育的格局正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的进程加快,部分地区已开始了由二级师范向一级师范的跨越。这种变化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更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显著标志。据研究,当经济和教育发展到以下两个标准时,就会产生高等师范取代中等师范的趋势:一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到人均GNP700美元左右,二是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超过了第一个标准,第二个标准也基本达到。在这种背景下,师范办学层次的提高,教师教育格局的调整,既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的现实,也符合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规律。但随着师范格局的大规模调整,如何实现教师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又凸现出来。下面,笔者从教育质量、师资队伍、学校规模三个方面试述教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教育质且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教师教育格局的调整,影响教育质量的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是各高校对师资培养的规格缺乏统一的标准。以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为例,自1998年南京师范大学晓庄学院首次开办该专业以来,全国培养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已近20所,但各校至今对该专业的培养规格还未达成一致性的认识,所开课程更是五花八门。这种局面从长远看,必定严重影响师资培养的质量,影响教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教育主管部门应以社会或大学对课程学术水平的认定为基础具体明确教师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重新确定各级学位标准。各高校也应大力提高综合化核心课程的质量,充实专业主干课程的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精神。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高等师范原有的教育课程设置比例就已偏低,门类偏少,加之高等教师教育课程的实施成效造成了培养师资的职业素养的贫乏。因此,实现师资培养教育质量的可持续发展,还应注重增加教育类课程的比例,丰富教育课程的内容,使教育科学这一体现师范性的课程在教师教育中受关注的程度得到较大的改善,最终给予其应有的地位。

随着教师教育格局的调整,除师范院校外,一些综合性大学也承担了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任务。处理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关系就构成了影响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问题。学术性和师范性的解决方式决定着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决定着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综合性大学,学生的学术性得到了强化,但其师范性却由于办学经验的因素遭到削弱。处理好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关系,关键是要解决师资培养过程中学术专业培训和教育专业培训的顺序安排和结合方式的问题。在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需求的矛盾基本缓和的前提下,可以采取高师与综合性大学合作培养教师的方式,即由高师统筹,由高师和大学共同培训,在高师从事一般文化学科和教育学科的学习并组织教育实习,在大学从事专业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活动,这样培养出的师资必定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水平的要求。当然,在我国一些综合性大学中包含了由原来的师范院校构成的教育学院(师范学院),还有一些大学成立了“虚拟”的教育学院,这就要充分发挥教育学院的作用,做好师资培养的协调工作,统一组织各类教师技能的培训,统筹安排各类教育实践活动,把原有的师范院校重视师范性的传统发扬光大。

随着教师教育格局的调整,高等师范院校的规模扩大了,于是扩大招生规模就成了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途径。而在扩招的过程中,教育质量却在不知不觉中下降。近几年,由于高校持续扩招,也由于师范专业有限的吸引力,除少数重点高师和重点大学师范专业外,师范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在同一批次的院校中逐年下降。更为严重的是,一些进人师范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长期为补考、淘汰警告所困。大学生学业质量的下降也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正如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中所提出的“教育目前正被越来越严重的成绩平庸的状况所侵蚀,它威胁着国家的前途”①。师范院校无限制的扩招和生源质量的下降,其后果是严重的,它不仅会造成过度教育,使大量的师范毕业生缺乏足够的就业岗位,也会使未来教师的质量下降。因此,师范院校的招生尽管己告别了“计划经济”时代,但要实现教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必须遵从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在充分市场调研和科学的就业预测的基础上,确定招生专业和招生规模。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让最优秀的青年进人师范院校、进人未来教师的职业,这是实现师范院校教育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二、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教师教育格局的调整和培养对象层次的提高,原有的师资己不适应高层次的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师资队伍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

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取决于原有师范院校教师队伍规格层次的提升。师范院校的教师有着其独特的优势:热爱教师教育工作,对教师教育的各项工作有着相当的理解与关心;熟悉基础教育,有着较强的对基础教育各科教学指导能力。这种优势也是办好高层次的教师教育所必须的因素。提升原有师资的规格层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以课程建设为切人口,以学科科研为先导,带动和促进教师科研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鼓励并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鼓励青年教师在岗位上提升学历;大胆任用中青年教师,让他们成为教学、科研的骨干。同时,对那些职称、学历及教学水平等方面难以适应高层次教师教育的教师,也应根据他们自身的优势,充实到基础教育等相应的岗位,不仅解决基础教育暂时的短缺,还可以避免教育资源的隐性浪费。

仅仅依靠原有师资的重组与提高,期望在短期内组建能胜任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高校教师群体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必须在“内培”的基础上,做好“外引”工作。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要创造良好条件,吸引其他岗位学者到大学任教,不仅仅要以优厚的待遇吸引人,还要以真挚的感情凝聚人,以事业的发展激励人。在人才引进上,不仅要制定完善、优惠的政策,还应根据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对于引进的人才,不能将他们视为装点门面的“花瓶”,而要将他们的高职称、高学历转化为教学优势和科研优势,进而带动教师群体的整体发展。

三、学校规模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学校规模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放眼未来,合理规划,处理好过渡与发展的问题。首先要充分利用和妥善处理现有的教学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功效。对于因师范格局调整已不再适用的资产,应妥善处置,既可用以改善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也可支援欠发达地区的教师教育。在此过程中,要避免校产资源的人为“贬值”和流失。最重要的是,调整后的教师教育,应充分考虑其规模的合理性和布局的超前性,使其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相适应。如前所述,教师教育终将纳入高等教育的体系,那些不能形成规模效应或不能进一步发展的师范院校,只能是发展时期的过渡产物,应尽可能地提高其现有资源的利用率,避免过度投资和不必要的二次浪费。而那些最具发展潜力的高等师范院校,在新一轮发展中,则应从宏观和长远利益出发,避免短期行为,这也是减少未来重复投资的重要举措。

师范格局的调整为我国教师教育带来的不仅是机遇,更多的是挑战,只有处理好在前进和发展中的各类问题,才能实现教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其龙、陈永明:(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教育年2月。科学出版社2002

篇(2)

关键词: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主导作用:现代新型教师

科学的发展观是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性概括和升华。科学发展观是发展观上的与时俱进,其本质是以人为本的协调发展观,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和可持续发展。高等院校成为知识创新、理论创新、人才创新的重要基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与时俱进。教师肩负着“科教兴国教书育人”的重任,为培养对象传道、授业、解惑。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的观念、知识和主导作用也应与时俱进,并向学习型、研究型发展。

一、教师传道方法的与时俱进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教师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将学科知识“填鸭式”的灌输给学生,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基本属于被动式、死记硬背式,所以很多用人单位反映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重理论知识轻动手能力,更缺少实践锻炼。

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出现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现代科学知识内容丰富、发展迅速,教师不可能在几年学校教育时间内完全传授给学生,而且,现代知识更新也很快,单纯的传授学科知识已跟不上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此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教师已经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教师更重要的职责在于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获取和应用所需知识和信息。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方法,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当的学习策略、发展认知能力、挖掘潜能,还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同时努力发挥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挖掘各种潜能和个性特长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一个宽容、轻松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机会、环境和条件。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激发者、指导和帮助者,各种知识、素质、能力和发挥个性特长的培养者,将教学重点放在激发促进学生“学”上,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和可持续发展。

“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我们在教学中坚持改革教学体系、内容,同时进行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在教学工作中坚持“三为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思想,注重“四实”(实验、实践、实训、实习)和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结构、方式、方法、手段和考试等方面的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探索出培养“新型信息技术人才”新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八双”即双计划、双大纲、双教材、双教案、双教法、双练习、双作业、双考核),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练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结合演示教学讲解操作,边讲边练、演练结合、平时与期末考核结合,对新型人才培养效果很好。

二、教师授业观的与时俱进

人们把教师比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要用丰富的学识教人,更要以高尚品德育人。“师者,人之模范。”教师的培养对象尚未成熟具有可塑性。教师的品德、气质、性格和言谈举止等,都会对学生起到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身教胜于言教,以教师良好道德行为去影响、启迪和感化学生的心灵尤为重要。同时也应当意识到,在现代信息化时代,传统的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过去的谦虚忍让、吃苦耐劳、认真严谨等美德,已经不全被认可,强调自信、效率、公平和个性化发展。

教师的工作是“树人”工程功在千秋,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从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到现在的“园丁”、“人梯”精神,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春蚕”和“红烛”的高尚品质,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各种利益碰撞和调整的改革形势下,更需要以无私奉献为基础的职业道德情操。

每个人先天条件及后天经历不同,其价值观的形成也受到不同的影响。现代大学生比较强调自我价值体现,教师在尊重其价值体现的同时应积极引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知道学会感恩他人和社会。学生兴趣和特长是人生选择的重要因素,从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得到乐趣和成就感,尊重学生的个性、自信自强、自我成长与实现。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与面对现实中权利、地位、收入与财富等问题,教育学生应当努力进取,必须以正当手段、方法达到目的和理想,经过努力实现才具有成就感和满足感,同时也是为集体和社会做贡献。

我们坚持面上教育与个别细致引导相结合,进行“树新风立志成才”、“就业和学科发展方向教育”、“理想前途和学习目的教育”等。并通过“导师”方式对学生融合思想和专业的教育与指导,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也始终坚持严格管理、教书育人。还积极引导、支持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课外科技与文化活动,教师参与对学生实践活动方案指导、审查和评审等。如指导学生自己组织进行“网页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等,从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和能力培养与合作等收获都很大。

三、教师解惑观与时俱进

现代新型教师应向学习型发展,注重教学相长、知识更新、与时俱进。信息技术广泛深入快速发展。致使教师无法做到先知先觉,更无法实现传统意义上教与学。现代高校教师应将自己作为学习的参与者,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交往可以凸显学生性、表现个性、激发创造性。交往使教师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互相促进、教学相长,教学也不仅是单向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人才培养、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交流、沟通、参与、相互构建,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这正符合信息时代学生强调个性、人权平等的需求。师生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也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使教学方式服务于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演示等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充分发挥与展示。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

四、在教学研究中发挥主体作用

现代新型教师应向研究型发展,在教学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传统的教学与课程、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都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按照教学课程、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教学内容和进度是由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这样,一方面新的教学研究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教学行为,不能为教学服务,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缺乏理论指导与创新,从而陷入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的泥坑。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严重阻碍了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现代教学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理念,要求课程与教学相互整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内容与思想方法融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以研究者的身份去观察、了解和解决教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创造性地进行课程建设和开发。对教材进行认真钻研和处理,以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提高各种知识、素质和能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知欲望,使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经验与体验相联系,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学中用、循序渐进、持续发展,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形成知识的框架,掌握知识的结构,帮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掌握课程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应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反思自身的行为、探究出现的问题、不断积累总结经验,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把自己由“教书匠”变成专业或研究方向的“专家”和“教育家”,调整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最终实现自我完善、与时俱进、持续发展。

篇(3)

关键词教师发展;专业发展;国际动向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发展在世界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深刻而又根本的转变,教师发展几乎成为所有学校改善方案和教育改革建议的关键要素。然而,当改革者们试图对各种教师发展方案进行综合时,很快就发现许多方案之间的分歧与对立大得几乎互不相容,令改革者无所适从。而其中的分歧与对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对教师发展中一些基本问题的理解存在差异所致。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围绕教师发展中的若干基本问题,尤其是以其中的紧张关系为中心,澄清教师发展领域的混乱,同时把握教师发展研究的国际动向。

一、教师发展:过程抑或结果

教师发展应被视为一种过程,还是一种结果,抑或既是过程也是结果?学者们意见纷纭。

英国学者戴(DavC.)认为:“教师发展是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作为变革主体的教师独自或与他人一起检视、更新和拓展其对教学之道德目的的承诺;他们藉此在与儿童、年轻人和同事共同度过的每一阶段教学生活中,批判性地获取和发展知识、技能和规划、实践。”荷兰学者冯克(VonkJ.H.C.)则视教师发展为一种结果,他说:“尽管发展一词意味着内在导向的而非外部强加的变化,但是我们还是把专业发展界定为在特定的背景下,以获取履行日常业务所需之系统完整的知识、洞见、态度和行为技能为指向的持续经验学习过程的结果。”综观教师发展领域的文献,视教师发展为一种过程的学者占多数。

那么,视教师发展为一种过程(“过程论”)与视教师发展为一种结果(“结果论”)之间到底有何区别呢?据笔者所掌握的材料,“结果论”者似乎没有给出进一步的解释,“过程论”者的说明则有助于我们理解“过程论”相比“结果论”的合理性。

英国学者伊文斯(EvailsL.)曾在《阿谓教师发展?》一文中将教师发展界定为“教师的专业性和(或)教师的专业地位被认为可能得以提升的过程”,对于将教师发展视为一种过程,她做出了进一步的阐释:“我将教师发展解释为一种过程,它既可以是持续不断的,也可以是已经发生并且完成了的。我并不是说教师发展在整体上可以被认为以一种有限的方式完成了,而是指教师可以被认为在某个方面获得了发展,而这根本不会排斥他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一再发展,或者以他们曾经被发展的方式继续他们的发展。我所说的教师发展可以是完成的意思中蕴含了这样一种认识:完成经常可能是暂时的。”

日本学者今津孝次郎也有类似的解释。他首先将教师发展界定为“教师作为一个人从打算当教师开始到取得资格、就任教师直至从教师职业退出之间所发生的变化过程”。他在对这一定义进行补充解释的过程中指出:“毋庸置疑,在变化过程中,不仅仅有在价值上符合期望的变化,也会出现不符合期望的变化。这就是对教师职业的认同走向动摇、弱化乃至丧失的变化,是发展过程中的危机和挫折。”对于近年来出现的由于丧失从教热情、精神疾病与职业倦怠等原因导致的教师停职、离职或自杀现象,今津认为,从一开始就不是将其作为发展的特例而排除在教师发展研究范畴之外,而是尽力探明这种非预期变化的实际状况,并着眼于能够或未能超越危机和挫折的过程,作为教师发展研究是极其有意义的。因为阐明这一过程,有助于洞见教师发展与影响教师发展的环境之间的关系,也会给援助和干预提供新的启示。

依据伊文斯和今津的阐释,我们可以做一个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由于发展是一种矢量,因此如果将发展视为一种结果,很显然挫折与危机等不符合价值预期的变化就不能视为发展。也就是说,如果把教师发展视为一种结果的话,就会把职业倦怠等教师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和危机排斥在教师发展的范畴之外,这不仅不利于教师发展研究,也不符合教师发展的实际。而相反,视教师发展为一种过程,不仅反映了教师发展作为一个终身或长期的过程的本质特征,也可以将教师克服发展挫折和危机纳入教师发展研究的视野。在教师发展中,结果是暂时的,过程则是长期的或持续的。

二、教师发展:主体抑或客体

教师是发展的主体还是发展的客体?抑或既是主体也是客体?这是一个关涉我们如何理解和把握教师发展内涵和外延的重要问题,也是教师发展领域中的一个争议性问题。教师发展领域中“补缺”模式与“成长”模式之间的紧张与对立,就是一个集中体现。

休伯曼(HubermanM.)和古斯基(GuskeyT.R.)曾经指出,在充满多样性的教师发展领域里,有着“补缺”模式与“成长”模式之间的紧张与对立。所谓“补缺”模式,是建立在这样的观念或认识基础上:由于职前教育不完善等原因,教师存在某些质量上的缺陷,因而需要弥补或矫正。这些缺陷通常又是由管理者或研究者等教师以外的人来确定的,教师被看作是发展的对象或客体,而非发展的主体。与此相对,“成长”模式的教师发展则指伴随教师对其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持续性探究”的各种专业发展活动,包括教师学习小组、课程起草小组、教师设计的研究课题、教师资源中心活动、内部实施的课程评价和参与经常是由有经验的同事举办的研讨班等活动。这一模式的特点在于它是基于现场的,并无外部专家和外部指导;即使有外部专家和外部指导,其所起作用是次要的,而且都是互动性质的。从性质上来说,“补缺”模式所代表的是一种“培训”模式的教师发展,教师是发展的客体,而“成长”模式则强调教师对自身教学的持续性探究,教师是发展的主体;从形式上来说,前者一般为正规化、“标准化”的教育和培训,而后者则主要是一些非正式的学习和探究活动。二者对立与分歧的要害还是在于教师是发展的主体还是客体的问题。

多年来,在很多国家,教师发展的形式主要是“补缺”模式。而自世纪之交以来,教师发展逐渐被视为教师主体参与、主动学习的过程,“成长”模式的教师发展已经成为教师发展领域的基本发展趋势。正是在此背景下,有部分学者提出了主体性、自主性是教师发展的“本质特征”或“根本特性”的论断。按照这一论断,“补缺”模式是无法进入教师发展范畴的。那么,是否意味着“补缺”模式就只具有历史价值而再毫无现实意义了?事实并非如此。休伯曼和古斯基在充分肯定“成长”模式的同时,也指出:“完全怀疑‘补缺’模式的意义或价值很难。”迪莱玛(TillemaH.H.)和伊曼茨(ImantsJ.G.M.)的研究发现,教师自己经常并不能意识到自身的某些缺点和不足会对其创设和掌控的学习环境产生直接后果。因此,他们认为,“培训”在教师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教师已有的内化了的观念和信念与外部提供的‘冲突性’培训观念的‘遭遇’会刺激和挑战教师改变常规,并以新的洞察和能力开展试验。”这说明,“补缺”模式有其独特的价值。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倡导“成长”模式,而在现实中“补缺”模式依然盛行的原因之一。既然“补缺”模式和“成长”模式均具有各自的不足和独特价值,我们又如何能以“主体性”“自主性”作为判断某一活动是否属于教师发展的标尺?正因如此,更多的学者对教师发展采取了包容性的理解。如格拉特霍恩(GlatthornA.)就曾指,教师发展这一概念既比生涯发展和教职员发展概念宽泛。生涯发展一般是指伴随教师的职业生涯而发生的成长,教职员发展则是指提供有组织的在职培训以促进教师群体的成长,它只是可以被用作教师发展的系统干预手段之一。㈣伊文斯曾在前面所提到的《何谓教师发展?》一文中说得更直接、更明确:“我也把教师发展视为一个主体性、客体性或主客体性兼具的过程。它可以被看作是发自教师的内化过程,或者也可以是一个来自外部的,虽然是面向教师的,但是由外部机构实施的应用过程。就后者而言,它不一定会成功,但是由于我将其解释为一个过程而非结果,所以我还是将不成功或部分成功的努力也划归教师发展,只是这些是失败的、部分失败的,因而有待完成的教师发展过程。”

其实,发展本是一个人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个人主体性的发挥总是要在一定的环境下实现,因而是相对而非绝对的。因此,关于教师发展中主体性与客体性的歧义和紧张完全可以被置于一个由主体性和客体性为两段的连续统中加以考察和分析,而不是作为互不关联的模式来看待。

三、教师发展:专业发展抑或个人发展、社会性发展

关于教师发展的要素和维度,研究者们也有不同的观点。但总体来看,采用两分法和三分法的分析框架者占主流。

在两分法框架中,个人发展与专业发展的区分最具有代表性。对于很多人来说,教师发展即教师专业发展。之所以如此,正如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A.)曾指出的那样:“对大多数人来说,出色的教学就是一件教师掌握教学技能、执教学科的知识和如何教学的事情。按照这种观点,教师发展就是关于知识和技能的发展。这种教师发展广为所知,并且被广泛实践。(因为)它可以很容易地被组合成课程、教材、专题研讨和培训方案。”可是,教育实践与教师个人具有的价值观、信念和态度密切相连,仅仅从发展专业知识和技术角度并不能完整把握教师发展,必须把眼光放大到教师个人之整体。立足于这样的立场,英国学者尼亚斯(NiasJ.)长期围绕着“教学与自我”这个问题开展研究,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联系起来,探讨教师个人作为整体的发展,并提起了将向我分为“本质自我”和“情境自我”的分析框架。从前者的观点来看,教师是“作为人的教师”;从后者的观点来看,教师是作为教师的教师。尼亚斯指,虽然明确区分二者实际上很困难,而且在现实中二者也是相互重合的,但是,教师发展研究却一直主要是以“教师作为教师”为研究对象,而相对忽略了“教师作为人”的这一面。于是她提出,应该从二者相互作用这个角度来观察教师发展。

伊文斯也采用类似的二分法来分析教师发展的要素和维度。他认为个体教师的发展有两个基本的要素:态度性发展与功能性发展。所谓态度性发展,是指教师对待其工作的态度得以改变的过程,包含智识性发展和动机性发展两个方面。一个教师变得更具有反思性,更具有分析思维特征,那么他表现出的就是智识性发展;一个教师对事情或对待工作表现出很高的动机,那么他所展现出的就是动机性发展。所谓功能性发展是指教师的专业行为得以改进的过程,包括程序性发展与生产性发展。一个教师对其履行工作的方式或程序进行调整或改变,无论多小,都是一种程序性发展;一个人如果开始工作更长时间,生产更多资源,也就是说开始“做”得更多,那么其所展现的就是生产性发展。伊文斯所说的“态度性发展”更多地是与教师作为一个人的发展,即“个人发展”有关,而“功能性发展”则更多地是与教师作为一个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的发展有关。毫无疑问,在伊文斯看来,这两方面要素的发展对于一个教师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三分法分析框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所谓的个人发展、专业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三分法。贝尔(BellB.)和吉尔伯特(GilbenJ.)曾经提出并描述了“三种主要类型”的教师发展,即个人发展、专业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他们在试图对教师发展进行解释的时候,指出:“教师发展可以被视为教师学习,而不是被视为他人让教师改变。在学习中,教师发展他们的信念和观念,发展他们的课堂实践,关照他们与变革伴随的感情。”他们这里所指的发展大体上就相当于他们所说的个人发展、专业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关于这三种发展的关系,他们进一步阐释道:“教师发展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正在发生的个人、专业和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一个任何一个侧面的发展都不能单独先行除非其他侧面也得到了发展的过程。”

篇(4)

要研究学校的发展,就要在学校的需要与利益主体的需要之间找到结合点,因为它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双方之间的价值取向冲突是学校发展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因为学校发展的基本取向是一种资源选择,政府的取向是社会性的,家长的取向是对子女价值的选择,学生的取向是一种发展选择和生活选择,社区的价值取向是文化性的,教师的价值取向是自我实现和谋生手段。在这个结合点的基础上,不同价值取向冲突,我们不难看出其最终的结果是,学校的发展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传承人类文明,推动社会进步,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业成绩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教职工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

在学校发展的各因素中,显而易见学校文化的构建是起到决定作用的,我们从中不难推测,学校的发展就是学校文化的孕育、生成、提升、积淀与发展。

学校文化是什么?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一种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师生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学校文化以具有学校特色的精神形式、制度形式和物质形态为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学校群体成员活动方式、精神面貌与文化素养。学校文化的构建,是通过培育师生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每一人的思想观念、感情信念、行为方式和整个学校有机的统一起来,形成相对稳固的文化氛围,凝聚成一种无形的合力与整体趋向,以此激发出学校师生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指向学校的共同目标,构成学校发展的动力。当前,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我们的学校文化建设既然是整个社会文化建设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就必须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使命,整个学校文化建设度应该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学校文化建设必须把系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青少年自信心和自豪感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学校文化建设的每个部分都应该是具有民族的精神和民族的气魄,体现鲜明的民族性。学校文化建设要注意克服数典忘祖、崇洋的心态,辩证的看待一切外来的文化,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价值的渗透,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促进健康平等文化交流与对话,体现文化的开放性。学校文化建设必须把主流价值观教育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价值理想和基本的价值共识,坚决和各种消极庸俗、腐朽的以及自私自利的价值观念作斗争,显现出学校文化的教育性。

教师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校文化中的核心,也是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资源,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就要把教师文化建设作为首要工作来抓。教师文化指的是教师特有的精神风貌和特质。教师文化的内涵可以从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两个方面加以分析。所谓教师文化的内容,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态度倾向与行为方式等。其中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属于深层因素,内隐于人的内心,属于隐性文化;而态度倾向与行为方式是表层因素,形发于外,是可直接观察到的,属于显性文化。其中隐性文化对显性文化起制约、支配的作用。市教科院朱建人老师认为,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作用于学生的主要是以物质为载体的信息,教师通过教育实践引起学生信息状态的变化,而不是物质形态的变化,并逐渐导致学生内在结构的发展变化。因而,教师的“信息存贮”在其中就显得十分重要。这种信息是全息化的,具有“显性”和“隐性”两种特征,其中的“隐性”部分便是蕴涵在教师体内的文化。

因此,作为教师文化的核心的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决定着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直接产生影响的态度倾向与行为方式。

教师文化建设的途径: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建设教师文化首先要选择并形成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明确办学的目标定位,贯彻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价值追求。在这个前提下,形成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学校的全面发展还体现在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的协调上。它是一种柔性的管理文化,富有人性,潜移默化地实现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学校的协调,呈现出和谐发展的校园氛围。

第二,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教师的职业道德道德建设是教师文化建设的核心,师德的建设是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依据,以造就让老百姓满意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准则,以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基本要求,以提高教师政治思想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的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提高师德水平。特别要把“爱”与“责任”的教育放的师德建设的首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是师德中最重要的因素,有了爱与责任,我们的教师就能志存高远,爱国爱教,肩负起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关爱生命这三大使命。就能肩负起岗位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三大责任。就能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严格执教,模范履行师德规范,就能严谨笃学,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师德建设要确立“以人为本,言传身教”的育人理念,坚持从我做起,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真正做到以德立身,以身立教,还要增强教师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体现自豪、合作、拼搏、向上的教师风貌。

第三,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现代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师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作为社会的特殊职业,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有资格当教师的,特别在今天,时代要求教师进行角色转换,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智慧和专业水平,要由单一的教学实践工作者转向教育思想的研究者、探索者、创造者,要由单一的实践型教师专项学者型、研究型、智慧型、复合型的教师,要由教书匠水向教学艺术家境界发展。因此对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必须选择以教师发展机会“最大化”的方式制度标准,激励教师在能力极限的边缘工作,促进教师专业的不断发展。发展教师的专业,必须实现教师师资的常规型管理向深层次管理转变,从管理文化的角度展开。对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期望值,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教师有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为教师创造各种教科研条件。

第四,教师合作文化的创建。合作教学是现代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教师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合作胜于竞争,同伴互动胜于个人奋斗。我们要十分强调从以往的关注教师个人奋斗向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动和合作的文化。首先要增强教师的共同合作意识,强调教师之间同伴互动、相互依赖于相互欣赏、相互合作与相互支持,确定同一目标,形成共同价值观。其次要增强团队凝聚力,强调构建教师团队,形成教师教育教学共同体,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对话、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再次,要尝试集体(小组)考核机制,改变以往个体评价为主的方式,可以采用“捆绑式”的评价,将竞争机制扩展为团体与团体之间的竞争,用外力促进教师的合作和互助。在合作教学中,特别要重视集体备课制度的建设,不断加以完善,要倡导不同学科之间、学校之间的交流,加强成熟教师与待发展教师之间的结对工作,加强在校本课程建设中的教师间的合作。

第五,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教育就是服务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教育服务于社会,教育服务于家长,教育服务也是教师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教师都是社会的服务者,因此作为教师,要成为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就必须树立服务意识,自觉服务于教育教学,成为服务型的教师,要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聚精会神教书育人,诚心诚意接受社会、学生和家长的的评议,以“学生发展为本”,增强服务的自觉性,提高服务的本领。

篇(5)

一、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自身优势 

(一)支配的时间相对比较宽松 

相对在职人员而言,大学生的时间是比较充裕的,从第七学期开始很多高校的课程就较少了,甚至开设完毕了。因此,只要大学生关注毕业论文写作、充分利用相关时间,就可以为撰写优质的毕业论文提供时间保证。 

(二)身处高校,信息资源比较丰富 

一般的大学图书馆都拥有一定量的藏书,且有校园免费电子数据库,为大学生搜集毕业论文资料、撰写毕业论文提供了广泛而有效的信息渠道。 

(三)配有论文指导教师 

在大学本科阶段,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论文指导老师。从选题、开题、论文撰写到答辩论文指导教师都参与其中,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都可以求助于其论文指导教师。 

二、学生开展毕业论文工作的自身劣势 

(一)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不重视、态度不够端正现象严重 

根据笔者对学生论文5年的统计来看,重视论文写作的学生不到20%。目前,由于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在做毕业论文时,学生通常会忙于择业或准备考研,难以集中精力从事毕业论文写作;有些用人单位明确要求已签约的学生提前上岗,由此很多学生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而且,根据以往学生毕业论文的通过情况(通过率几乎100%),所以很多学生认为本科生毕业论文只是一种形式,随便找点材料整理成符合要求的论文就会通过的,没必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不重视、态度不够端正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选题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较大、缺乏应用性 

据笔者5年的统计,约有50%的学生在既不了解毕业论文设计内容又不了解自己能力的情况下,仅凭兴趣进行选题,结果往往出现选题过大、过难等情况,难于开展毕业论文资料的搜集和撰写;约有70%-80%的学生选题时,避难就易,只求毕业论文顺利通过等等,结果抄袭现象甚为严重,缺乏创新和应用价值。 

三、学生开展毕业论文实践拥有的机会 

(一)应用型院校的发展需要学生综合实践 

普通地方高等院校基本上都属于“应用型”高等院校。应用型院校的发展需要“以专业化的知识应用服务于社会”,培养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较强实践能力的学生。毕业论文是造就应用型人才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因此,应用型院校的发展为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契机。 

(二)本科院校评估都很重视论文质量指标 

根据教育部教学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成项目,毕业论文是评估本科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的一个综合性重要教学环节。因此,各本科院校都重视毕业论文的质量提高。 

四、学生开展毕业论文实践面临的威胁 

(一)指导教师方面 

1、指导教师数量相对不足。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大众化的转化,学校招生人数的增加,造成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相对不足,尤其是发展较快的经管类专业。据调查,目前经管类论文教师指导毕业论文人均学生数超过10人,无奈之下一些低职称、低学历的老师也承担了论文指导任务,影响了论文质量的提高。 

2、教师疲于应付完成毕业论文指导任务。目前,地方高校急于发展,造成高校年轻教师多,而职称评定要求又较高,因此,多数教师教学和科研任务都较重,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教师常疲于应付完成毕业论文指导任务。据调查约有半数的指导教师只凭自己的感觉对学生进行指导,基本上要求少,缺乏毕业论文的长期阶段性检查。 

3、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不高。虽然部分指导教师有指导资格,但很少参与科研,甚至不会做科研,本身缺乏科研实践、社会实践背景,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无法实行有效指导。而有的指导教师虽然本学科的科研很多,但由于部分学生的选题超出了其研究的范围,结果指导水平也受到严重限制。 

4、认识不到位、态度不端正。据调查,约有半数的论文指导教师认为经管类毕业论文不用做实验,到最后一个月就可以把它写出来。平时对于学生论文方面的指导不积极,甚至表示论文都会通过的,消极应付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责任心不强,在选题、指导、评审等程序上不负责任,甚至连毕业论文指导记录和指导评语都由学生本人发表。 

(二)学校方面 

1、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力度不够、监控乏力。许多地方高校对毕业论文的认定评价停留在论文的格式、字数、参考文献数目等客观因素上,在过程管理和监控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约束。从论文选题、资料收集、撰写论文、定稿到论文成绩评定,没有明确的标准与合理的成绩评定办法。毕业论文成绩评判过于宽松,答辩流于形式。与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评教、同行评价、院系领导评价、督导委员评价和学校领导评价等多主体检查评价相比,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力度明显不够、监控乏力。 

2、信息资料保障条件不能满足学生实践毕业论文的需要。部分地方学校刚刚花负债迎接完教育部评估,图书馆常因办学经费的问题,研究资料更新不快、缺乏相应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学校电子数据库设备少、上机浏览费用较高;寝室校园网络普及率不高或失修问题严重等等。 

(三)外部环境方面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和高校的扩招,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地方高校毕业生毕业问题尤为严重。因此,很多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人才市场和各类招聘会上,学校鼓励学生外出择业,同时,目前用人单位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高低也不关心,所有这些方面都制约着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 

五、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毕业论文质量的建议 

(一)提高师生对毕业论文工作的认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师生对毕业论文的消极认识问题,可通过激励和约束双重途径,端正他们的态度。对学生而言,提前一学期召开毕业论文设计动员大会,使学生了解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目的以及各阶段的任务,强调撰写毕业论文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方案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是获得学位和继续深造的先决条件。对教师而言,通过定期召开论文指导工作会议,学习相关规章制度。强调毕业论文的指导质量事关教师评优的重要指标之一,并与教师的津贴补助和评优晋级等相挂钩;设立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优秀奖,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二)多渠道缓解指导教师相对短缺问题 

1、对在刊物上公开发表本专业相关论文的学生做出免于参加毕业论文写作的规定。在学生学习阶段,如果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撰写相关论文,并以第一作者,通常可认为其已经能用本专业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具备了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水平。这样,一方面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部分缓解指导教师不足的问题。 

2、聘请校外单位师资力量。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聘请一些校外单位人员担任论文指导教师,一方面,这些人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可以缓解目前论文指导教师相对短缺的问题。 

(三)建立健全毕业论文工作规章制度 

为了规范毕业论文过程诸环节的管理,学校需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专业定位,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尤其是对毕业论文时间安排、选题、开题、中期指导、毕业论文的评定等提出明确的要求。将质量标准、评价依据等都予以具体化。 

(四)狠抓过程管理 

过程管理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手段。首先,要做好毕业论文选题工作。以讲座、报告、开设毕业论文指导课程等形式向学生讲授如何开展毕业论文选题工作,要把选题限制在专业培养方向和论文指导老师的研究方向上,使选题贴近实际。其次,在学生搜集资料、撰写毕业论文期间,学校应组织校内有关领导和专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论文指导检查工作。指出存在的问题,指明努力的方向。最后,改革论文评审、成绩评定和答辩管理。在指导教师给定成绩后,还应由2名以上的教师在不知道指导教师给定成绩的情况下对论文进行评阅评分。采取结构分模式综合评定成绩,即综合评定的成绩由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指导教师评定、论文评阅老师评定、论文答辩五部分成绩构成,学校对五部分成绩评定分别给予详细的标准和赋予相应的权重。在答辩过程中,学生指导教师回避,避免主观因素对答辩成绩的影响。对综合评定成绩不及格者按学校的学籍管理规定处理,对学生毕业论文成绩要严格把关,对学生该严则严,绝不通融。 

(五)建立毕业论文评优制度 

为激励师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毕业论文,学校要认真组织做好毕业论文的评优活动,制定大学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实施办法及优秀指导教师奖励办法,并把优秀率控制在答辩学生人数的5%之内。对于获得优秀论文的指导教师给予奖励和表彰,提高教师指导论文工作的积极性。 

(六)构建新的适合于地方企业用人和就业需要的毕业论文实践新模式 

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构建校企合作联合开展毕业论文工作的新模式。对于直接就业的学生,鼓励其毕业论文与就业结合起来,使毕业论文撰写紧密结合毕业实践遇到的现实问题。这样毕业论文的撰写既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也可以加强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对于希望继续攻读研究生的学生可以以理论研究为主,从而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七)加大图书馆和校园网的资金投入 

为保证毕业论文质量,教师资料室也尽可能地向毕业生开放,同时延长图书馆开发的时间。通过校企合作尽可能地争取资金,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为学生做毕业论文提供良好的信息搜索渠道。 

参考文献: 

1、陆翠萍.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5). 

2、刘波粒,刘泽军.浅析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篇(6)

事后了解,才知教师课题申报热情高事出有因:一是因为学校要求人人要有课题,以此促进教师关注当下的教育教学,积极投入到行动研究中去———这一点倒是值得称道,只是操之过急了,也缺少必要的培训作为铺垫;二是学校年轻教师多,很多人都面临着职称晋升,急需要论文,何况即便不是职称原因,学校进行教科研积分,也需要论文获奖或者发表。据说,参与课题研究写的论文,容易被区、市教科室评到奖状证书。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论文。

教科研的目的就是写论文吗?笔者随机访问了十多位教师,他们的观点竟然惊人的一致,“不写论文研究干啥?”他们诧异有人问这样奇怪的问题。显然,在他们的意识里研究就是写论文,这是不容置疑的。不但教师有此认识,有些校长或者教科研工作者似乎也认同这种观点。有位校长在开学初的大会上讲话,发动教师写论文,“去年我校老师共正式23篇,今年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翻一番,接近50篇,要让我们的教科研结出丰硕的果实。”校长鼓励大家多写作没有错,但如果眼睛只看到论文写作,似乎可能将教科研工作牵引到歧路上去。

诚然,学术论文作为教科研最重要的成果形式,这是不容置疑的。拥有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确实能体现一所学校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力量,尤其是从中可以看出师资的教育素养和理论水平。但是,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科研工作本质上有别于大学里的教科研工作,研究的目的不是要探索什么新理论,也不是想贡献出新的教育思想、教学法,中小学教科研的成果更应该体现在学生身上,这是源于学校最核心的任务是发展学生。正因此,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当以研究当下的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研究教师工作中感到棘手的矛盾和困惑为对象,以此确立课题,提出解决的设想,一步步尝试实践,不断调整,最终解决问题。由此可见,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这就是科研成果,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更重要的成果。至于在实践中的许多做法、策略,总结出来的原则、规律等,可以写成论文。这论文从某种角度说,只是教科研的附带产品,是好的思想方法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验证之后,上升到理论的一种呈现形式。中小学的教科研工作一定要重申教科研的重要使命与职责,不能一味追求论文,成为唯论文化的科研。那种只顾论文数量,却不考虑学生实际习得与发展情况的教科研,是形式主义教科研,是有违教育科学本质的。

其实,对于中小学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还有一项重要的成果却常常不为教师所察觉,那就是教师自身。一名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需要观察现象寻找问题,需要搜集资料,接触很多的理论和相关的经验做法,需要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探究,需要不断尝试,验证假设,其间还会有很多次的反思、分析,这些都极大地拓宽了教师的知识面,训练了教师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教师反思和探究的习惯,这些都是一名现代教师所需具备的最重要的素养和能力。一名教师一旦拥有了这样的科研素养,就会敏锐地发现教育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会经常性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师如果不是一个,而是一群,那么这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怎么会不好呢?因此,从这一角度说,学校组织教师参加教科研工作,某种程度说不是为了写论文,甚至也不是立即解决掉学生学习发展的问题———因为有时实验研究并不一定都成功,或者能立即解决问题———最根本的目的却是提高教师的科研素养。

反观学校教科研工作,常常主动或者被动地庸俗化,成为教师追求论文结果的孵化器助力器,而失去了教科研的真正价值。这就有必要去反思教科研工作,反思定位是否合适,方向是否明确,组织过程是否科学适当,是否从发展教师的角度去设计和组织教科研工作。像前文中有些学校教师未经培训就匆忙写出粗糙的课题申报书,教师抄袭或者随便拼凑一些文字来应付,或者教科研工作只要数量不要质量,只要结果(论文)却不看研究过程,只重视论文而忽略学生发展或者教师发展,这些都是不正确的,都是背离了教科研本身的使命与责任。长期不能纠正,则将形成学校形式主义浮躁虚妄的校风教风,伤害到学校的文化肌体。这反而得不偿失了。

篇(7)

【关键词】高校本科 毕业论文(设计) 质量标准 研究

在素质化的教学领域中,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各大高校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科学习实践中的最后一个阶段,有效地开展毕业论文(设计)是检验高校毕业生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和标准。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开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并结合论文设计中的社会实践,通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开展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对于各大高校来说,在学生完成一整套毕业论文(设计)时,该毕业作业的质量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在现代化的教学领域中,各大高校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并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对此项工作的探索与研究。而在整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衡量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标准更在其中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毕业论文(设计)本身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真正实行起来仍是一项比较艰辛的工作,其主要原因一方面体现在毕业生人数较多,相关院系较为复杂,且持续的周期也较长。另一方面则是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下,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已不再是采用传统式的纸质方法,而是运用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而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论文抄袭、内容虚假等现象的产生,从而给衡量高校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由此可见,加强衡量该项工作的质量标准研究在高校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的高效本科学习实践中,学生的学习成果都是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的形式得以体现,其充分展现了学生从学习阶段过渡到社会实践中的一个良好转变。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可将所学到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等充分运用到毕业作业实践中,这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也能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实际的毕业论文(设计)作业中,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综合质量。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1.1 教学资源问题

教学资源问题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问题起着一定的影响性作用。当前,随着我国素质化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大多数高校的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其主要是由于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原有的师资资源并不能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因此这便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一些高校开始聘用一些兼职教师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但是从师资水平角度上对兼职教师进行一定的分析时,其并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作业,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实际的作业质量,给学生的作业带来更大的困扰。此外,在高校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本身的课业较为繁重,因此一些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则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毕业论文作业的指导中,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1.2 缺乏规范的选题

对于一份优良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作业来说,具备规范的作业选题至关重要。但是在现阶段的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作业中,学生的作业题目并不是自主选择的,而大多数是教师事先拟定的,而后学生根据拟定的题目进行一定的选择。虽然在此过程中,学生进行了一定的选择,但大多数题目内容都与学生的知识水平、专业爱好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对于学生来说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其次,从学生的心理角度上进行分析的话,在选择作业题目时常常存在着扎堆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在学生都选择相同的论文(设计)题目,且在指导过程中相同的问题需要教师反复地论述,而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浪费时间,且降低了选题的目的与效率。此外,教师拟定的题目范围较广也是选题不规范的一大体现。一方面,教师拟定的题目过于简单,则学生稍加思考就可完成,而这则无法精准地展现出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另一方面,若教师的选题过于复杂或者超出学生的学习范围,则会给学生的作业带来更大的困扰,一些同学甚至会照搬往届类似的作业,而这种现象的产生并不符合毕业论文(设计)的实质。

1.3 毕业论文(设计)时间不足

对于毕业生来说,完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精力。按照相关规定来说,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需在学校完成,且所需时间不得少于三个月。但是从实际的角度上对此问题进行分析的话,相关高校并没有对毕业论文(设计)时间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其只强调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即可。而对于学生来说,其需要在毕业前期准备相关事宜,如工作实习、考研、考公务员、出国深造或者准备相关证书资格考试等,因此这便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毕业论文(设计)的整体进度与整体质量。

1.4 缺乏完善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制度

在各大高校的教学实践中,完善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制度与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制定有效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制度对加强学生的作业质量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高校本科教学过程中,学校在管理毕业论文(设计)的环节上仍缺乏有效的培养措施,且对于毕业论文(设计)作业缺乏一定的监督与控制,从而促使毕业论文(设计)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着毕业设计的质量。加之一些毕业生对毕业设计作业的不重视态度,致使其面对毕业作业时更是应付了事,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毕业设计的质量,而这对学校及学生的未来发展都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2 质量标准分析

通过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从而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认识与了解,接下来即是对如何有效地衡量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标准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探索。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希望对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2.1 外在式的质量标准

衡量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主要可以从外在式的质量标准和内在式的质量标准两方面进行一定的探讨。其中,外在式的质量标准主要是需要根据国家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基准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此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形式标准进行一定的规范。例如,制定的相关性规章制度可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学分、完成周期、题目问题、多人答题或者一人答题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规范,从而利于毕业论文(设计)的有效开展。此外,针对毕业论文(设计)的环节问题,其也可进行一定的探讨,如是否需要增加或减少相应的环节以更好地利于毕业论文(设计)的有效开展。对于各大高校来说,不同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形式也有所不同,因此相关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外在式质量标准,这也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高校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2.2 内在式的质量标准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各大高校还需从源头抓起,根据毕业论文(设计)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从而对此加强一定的分析与研究。下面主要针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的一些基本环节进行了一定的质量标准研究。

2.2.1 论文题目的严谨性

在进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作业时,其论文题目首先应当满足一定的严谨性与求实性,这也是有效开展毕业论文(设计)作业的首要条件,而这则需要相关教师在选题上应严格把关,对于各类论文题目其不仅需要进行导师资格审查,还需要编辑一定的撰写要求,对于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所对应的专业、题目来源、题目类型及课题的背景与目的都需进行一定的确认,并要求学生根据选题对课题成果、课题文献等进行明确的说明,以此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论文题目的严谨性,而这也能避免学生进行盲目的选题,对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2.2.2 选题过程的公开性

选题过程的公开性也是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一个质量标准。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不同类型的毕业论文题目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针对自身擅长的专业领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以实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相关教师应进行公开、公平的选题活动。当学生在公开环境下完成选题的初选时,相关导师还需对结果进行一定的核实与调整,以使各类选题都有合适的学生人选,而学生也可以找到切合自身能力范围的题目,这对有效地开展毕业论文(设计)作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2.3 严格加强答辩管理

对于整个毕业论文(设计)来说,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评定学生论文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此过程中需要严格的管理标准,这对确保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此实践过程中,各大高校不仅需要加强相关工作的组织管理,还需要倡导相关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对于答辩结果,各位教师需认真评阅,且对于一些成绩偏低的论文,相关教师也需采取有效的整改方式。其中,在答辩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对论文题目进行仔细地讲解,还需要回答教师所提出的相关问题,且回答问题的结果也参与到评定结果中。整个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成果需包括PPT、文本、语言陈述或者相关设计图纸等。

3 质量标准的具体落实策略

通过对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标准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从而有效地加强了相关教师对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标准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对于如何更好地衡量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标准也可提出具体的落实策略。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3.1 内容具体

对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来说,相关教师首先应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选题的质量,并需对立题提出具体要求,且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选题应坚决不予采用。其次,学生在开展作业内容时,应保证论文内容具体,且需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效地开展,如若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一定的问题,应及时与教师进行有效地沟通,以便于毕业论文(设计)的正常开展。此外,学生在开展毕业论文(设计)时,需目标明确、方法得当,以正确把握论文方向开展创新型的实践活动。

3.2 管理监控

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对于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是保障高质量毕业设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在此环节中,各大高校也需对此加强一定的重视,对于学生的选题、调研、中期检查、毕业答辩、成绩评定等各个环节都应进行严格的审查,并需经由相关确认人签字,以此才能进行最后的打分。此外,对于学生的一些违反相关作业要求的行为,各大高校也应制定相应的惩罚机制,从而更好地保障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3.3 考评机制

有效的考评机制是衡量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方针,因此各大高校应对此给予一定的重视。在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各个环节中,相关教师都需对此进行有效地记录,且不同环节在最终成绩上也占据着一定的比例,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评定。在学生答辩之后,教师需结合各环节的记录及各阶段所占据的比例进行总成绩的记录。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是高校重视毕业论文(设计)的一个重要体现,其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作业行为进行有效地督促,还可以改善高校的工作作风,对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的素质教育阶段,各大高校应加强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视程度,并应加强对此方面的研究,以通过制定科学完善的质量标准实现衡量毕业论文(设计)的综合目标。总而言之,开展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全面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对高校的未来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龚峰,陈明锐.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评价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04:769-77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