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一语文教学活动

高一语文教学活动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5:4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一语文教学活动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一语文教学活动

篇(1)

关键词:高一语文;教学;有效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以讲析为主,在备课时会把每个单元知识点分在每篇课文中,上课时总尽量把这些知识点讲全、讲深、讲透,甚至过犹不及,结果教师自己讲得累,学生收获甚少,成绩也不见提高。新课改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即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在自主探索与知识构建的过程中获得能力的提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转变教学方式成为目前提高高一阶段语文教学效率“攻坚战”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1体现主位,激发兴趣

新课改要求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不是喊一两句口号就行的,要应用到教学当中。开展多种多样性的语文兴趣活动比赛,如辩论、诗歌、演讲、征文等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其个性和特长的发挥。鼓励学生多听一些演讲,多看一些辩论赛,既能愉悦身心,同时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也能相应提高。创造机会让学生能够走上讲台甚至走上舞台,让学生在众人之间演讲,锻炼其思维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鼓励学生多参与一些课外兴趣小组,把生活当中的新鲜事以演讲的方式和大家分享,这样写作素材也能丰富起来。同时鼓励学生多写书法,练好字,“字如其人”,让人一看就能留下好印象。

2采用问题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学习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的思维拓展为教学出发点,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激发其内在学习动机,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在导入新课后,教师可科学地设置一些问题,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操作完成。如在教学诗歌雨巷时,我就设计了三个问题:作者描述了一个怎样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为什么要突出描绘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作者是否仅仅为了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而表现他的感情?问题逐个深入,不但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充分了解文本的内容与情感,也有利于培养其独立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教师可适时转到以发现问题为主的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自觉提出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开始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但要使学生的语文能力真正得到提升,最终必须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小组讨论、抢答法

教师可固定班上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对教师设计的问题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在讨论的时候,教师有必要提出以下两点要求:

第一,时间限制。时间短了,学生讨论不完问题;时间长了,可能会冷场。一般一道题设计讨论时间为2分钟。

第二,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要求学生个个参与讨论,小组长做好记录。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可根据设计的问题,鼓励学生举手答题,同时也鼓励其他学生积极进行修改、补充。此外,教师还可以就课文的知识点,以竞赛活动的形式让各小组参加。以往在教文言文的时候,教师总是感到挺费力,字字句句落实,然后进行知识点归类,可谓精讲细讲了,可测试成绩不尽如人意。为此,我常常感到困惑,到底如何教,学生才学有所得,又学有所乐?这学期,在教学中我做了一点改进,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课文注解和参考书自行梳理课文,有疑惑的提出问题。应该说这个方法较之前的效果不错,但我发现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有疑惑的也不发问,成绩还是提不上去。偶然一次机会,看到一个电视节目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观众很有兴致,气氛很活跃,受到启发,我也借鉴这种形式,把一些基础知识甚至文言文的知识点,事先设计好一些题目,由小组选题,选中哪题该小组就回答相关的题目,以分数来决出优胜组。事后发现,学生对此一致叫好,很好地激发了他们学语文的兴趣。

4充分利用好电教媒体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当前语文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因为电化教学具有声、光、形、色同时再现的特点,能够对知识加以形象化、立体化展示。电化教学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充分合理地利用电化教学,是提高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利用电化教学,使得语文知识形象、逼真、多渠道、多形式、多侧面传输给学生;利用电化教学能充分展示文中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知具体的语言信息,以引起阅读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认为只要依据学生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教学实践,充分把握现代化教学媒体的功能,一定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达到低耗、高效、优质的目标。

5提高阅读,扩大视野

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不仅要读名著,还要对时事有一定的了解。帮助学生选择一些既有时代气息同时文质兼美的刊物,让学生在享受语文阅读带来的乐趣的同时把握到时代精神,保证名著阅读的质和量。这样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博采众长相互借鉴,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锤炼,同时还能更好地联系生活,体现“大语文”观念,在作当中自然游刃有余。

6强化语法,注重应用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既要注重技巧,强调概念性的东西,同时又不能太过繁琐,要在循序渐进中让学生不断去理解和掌握语法的规律。同时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方法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善于运用这些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者并重,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教材资源,为学生的高中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我们应当认识到当前高一语文的教学困境,不断突破当前应试教育的瓶颈,创新教学模式、改变教学策略,循序渐进,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审美能力才能均衡可持续发展,高一语文教学成效才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陈先军,台笑凡,汪秀云.新课程改革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原则探讨[J].湘潮(下半月),2010(11).

篇(2)

一、辅助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身的态度和情感。就像演员一样,他们除了台词的运用以外,还需要靠自身的神态、表情和动作来诠释一个角色。教师这个职业从某些方面来说,和演员的特质是类似的。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丰富的表情和动作,往往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个人魅力,让他的整个教学显得更加灵动。

例如,我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问的时候,当他们说完以后,我微微的点头表示鼓励,让他们有继续表达自己想法的欲望;当我和学生进行互动时,学生的回答有错误时,我会睁大眼睛或者摇头,表示对学生答案的怀疑;当有学生能很好地解析一个优美句型时,我会在学生讲完以后,鼓掌以示赞扬;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做小动作时,我会拍掌或者轻敲桌面,提醒他们集中精力听课。

二、丰富文本教学

在传达文本情感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手势和面部的表情来进行表现。在语言的运用上,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适时进行朗诵和演说,让学生在语气的轻重缓急中体会文本中细腻的情感;手势的上扬和下降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本情绪的变化;教师面部表情的控制,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情感的变化。

例如,我在讲解高一语文教材中的《沁园春・长沙》这一课时,为了表现出诗中的情感,在朗读诗歌的第一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时,会适当地压低一点声音,将手背在身后,表现出一种秋意的萧索和淡淡的诗人特有的孤独感。读到“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这一句时,我将自己的气势打开,双手上扬,音调增大,表现出一种开阔的心境和情感状态。在读到“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句时,我将朗诵的声调慢慢转低,试着在其中加入一种英雄的悲凉感。在读到“恰同学少年”这一句时,我会在脸上给学生表现出一种轻快的笑容,语调也相应地具有轻,让他们体会到一种年轻的激情和梦想。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更直观地体会到文章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三、加深文本解读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言文需要教师进行细致解读。尤其是一些文言文涉及古人的一些基本礼仪,学生通过文本的阅读很难对其有具体、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身肢体语言的示范,有一个具体的表现。另外,作者往往会通过一些动作描写来表达激烈的情绪,而学生往往很难仅靠语言文字就真实地体会到作者的情感,这些我们都可以用肢体语言来让学生有更深的体会。

例如,我在讲解《荆轲刺秦王》时,对文章中荆轲刺杀秦王这一段,学生往往很难在脑海中形成具体的场景。文章中“荆轲逐秦王”,“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等句子十分形象地描绘了荆轲刺秦王的场景。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将这些场景在学生面前进 行演示,古人拔剑的动作、刺的动作等十分具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于文本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再如,我在讲解文言文《鸿门宴》时,也采用了这种教学方法。尤其是讲到项庄舞剑,欲刺刘邦这一个段落时,还邀请学生上台来进行表演,表演前对他们进行一些指导。这样让学生参与到肢体语言的表现中来,不仅能帮助他们更加具体地了解文本内容,也能减轻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压力。

四、增加课堂互动

除了教师将肢体语言有效运用到教学中来,我们还可以另辟蹊径,将肢体语言的表达学习和学生的课堂学习有效结合起来,让他们在对文本情感和动作的表演过程中,真正体会文中主人公的感情。

篇(3)

来到XX县高级中学的第一印象就是这里的校园很宽阔,地面很干净,绿化也很好,整体环境也比较好。住的地方虽然挤了点儿,但总算是安顿下来了。收拾过后,去学生餐厅吃了午饭。这里的饭菜真的很不错,借用我们中的一个男生的话就是:“量大份足,经济实惠,一心打算来过苦日子,准备减肥,这下只能放弃了。”中午短暂的小憩过后,我们来到了学校的报告厅,这里的校长给我们强调了几点纪律要求:①不要随意乱跑,以免发生安全问题,一旦有人出事将中止本次实习活动; ②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③不要和学生走得太近,以免分别时学生们情绪波动,对于日后的管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④由于怕打乱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我们刚来就先跟着指导老师听课,最后一周的时候安排我们上讲台。我们专业的6个人去的是高一语文组。来到语文组,随意分配了指导老师,我们便都开始了实习生的生活,开始给老师改“导学案”和小作文,第一天的下午刚来就慢慢进入了状态。整体感觉办公室的老师们都很热情,对我们也很客气,大家就这样融洽的开始了实习生活。

二、实习进行时

每天早晨不到06:00就在校园广播的歌声中渐渐苏醒过来,简单收拾过后便走、向餐厅,满足的吃过早饭就径直走向办公室。每逢一、三、五都是语文早读,我们也跟随指导老师去班里,有时抽查背诵,有时在教室里走动,看学生是否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监督他们学习,维持早读秩序。每次抽查背诵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如果有人没有背会就把他先挑出来,之后再去考。每次班里总有几个学生背诵不过关。我的指导老师的惩罚措施是让他们把课文抄写五遍并交上来,之后还要考察,直到每个人都完成任务。这种方法做到了对班上的每一个人都负责,特别是对于后进生,让他们努力赶上,不落在后面。高一刚开始就培养他们布置的任务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没有人例外的习惯,这对他们日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很有帮助。

记得第一天去听课,我就听了三个不同老师的课堂,他们所带的学生情况各不相同,分别是实验班、重点班和普通班。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而我也收获颇多。我发现现在的课堂学生才是主体,老师只是起一个引导和补充的作用,大多数课堂时间都是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这与传统的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大不相同,启发式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去了三个班级,我也听出了区别,实验班、重点班和普通班的上课氛围大不相同。前两个班的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也勇于发言,而后面这个班的生与老师的配合不太好,学生做不到积极主动,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这也启示我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多与学生互动,抓住课堂环节,鼓励学生勇于发言,自信、大胆地为自己代言。

那天正好是周四,我参加了他们的“语文教研组会议”,了解了高中语文教学的严谨性,体会到了学校对教师的严格要求和对学生的高度负责,这个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我一直以为老师教什么内容都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孰不知他们也要遵循年级组规定的一系列要求,如果违反了,处罚力度也是相当大的。其中请病假都要扣分,我顿时觉得要当一个语文老师也是很不容易的。从会议中了解到高一年级的教学主要在搞一个叫“课课清”的目标,就是每节课上课前把学习任务和内容以“导学案”的形式设计出来,学生提前预习并完成上面的习题。这样既明确了每天的学习任务,又达到了预习的目的。

每个周的周一下午,语文组的所有老师还要开一个“互研会”,主要是对上周教学工作在形式和方法上的总结,每个老师都要说自己的情况。同时,对于这个周所讲课程的进度、方式等进行探讨。我觉得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活动的质量,值得学习。

来到实习学校,除了每天批改“导学案”、小作文等日常工作外,还有一件工程量很大的任务,就是大作文的批改。从去那后到离开的二十多天时间里,每天都在加班加点完成这一任务。我跟的老师带的是两个班,加起来有104人。因为是普通班,学生比较差,作文中的错别字特别多,语句不通顺的地方也很多,标点符号也不能正确使用,因此,批改起来很费事。为了鼓励他们,我给每本作文都认真批改出有问题的地方,给了分数,评语也都在一百多至两百多字,主要是鼓励的话语多一点。

三、班主任养成中

实习活动快结束的时候,我和另一个同学向赵老师一起申请了高一(8)班的见习班主任。赵老师是高一(8)班的班主任,也是体育老师,人挺好的,也很热情。于是,每天早上06:20就和赵老师一起到操场负责班内学生的到位情况,督促他们快点整队,拿出小卡片在操场上学习。06:30的时候开始伴着广播中的节奏绕着操场跑步,每天都跑四圈,结束后以各班为单位列队在操场做广播体操。做操结束后,他们还得待到07:10才可以离开,这期间他们被要求在操场看书。半个小时的吃饭时间,早上07:50就开始上早读课,班主任要提前五分钟到教室查人以及班务打扫情况。这样的形式一天有三次,中午数学辅导前,以及晚上理化辅导前也得进行这些检查。这样,每天的生活都是忙碌而充实的,这也让我体会到了班主任老师的辛苦。

四、别后思忆深

虽然,感觉刚刚适应这种生活就要离开,但是,这二十来天的时间还是很让我怀念和珍惜的。为了避免过分接触学生在离开时学生情绪有所波动,平时除了课堂,不敢过多介入学生的生活。没有和学生拍照铭记这段弥足珍贵的时光,这也是一大遗憾。临走前和语文组的老师合影了,也和自己的指导老师单独合影留念,照片上的大家都很开心,是对这段时间以来大家相处状态的一种展示,并没有因分别而产生悲伤的情愫。我想,大家是想把这段时间相处的好感与欢乐永远定格。以后的日子翻开这些照片,依然是满满的幸福感与喜悦感。前一天晚上,强老师还给我们建了一个实习生群,陆续加入了一些老师,把大家的照片上传以便共享,回来后还偶尔互相在群里互动一下。

篇(4)

这是我听的某校“新秀杯”教学基本功大赛时的一堂高一语文课,教学内容为柳永的慢词《雨霖铃》。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文章分析探究时,有这样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出示幻灯片):各位同学,大家请看幻灯片(幻灯片背景是一幅意境十分悠远、广阔的画面,画面上有一扁舟,水面烟波浩淼),“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一诗句,描述一幅什么样的图景?有什么作用?请回答。

(问题刚一结束,请了一位女同学回答)

生(满脸胀得通红,结结巴巴):嗯……

师(从容):请坐下,好好想想。大家仔细地看一下这张幻灯片啊,想想老师为什么会选这张幻灯片作为背景图呢?

(问题刚一结束,又请了一位女同学回答)

生(看着幻灯片,思索了约30秒):宽阔

师:其他同学你认为她的回答正确吗?有没有其他不同的意见?

(问题刚一结束,再请了一位男同学回答)

生:(吞吞吐吐):渺茫

师:很好,这段文字就是展示给我们一幅宽阔、渺茫的画面。

……

诊断分析:

以上这一教学片段常常萦绕在我的心间,老师 “快马加鞭”式的提问方式让我很是困扰,在课堂教学时间充裕的情况下,不知他是要展示该班学生思维敏捷还是要让人明白自己问题引导得到位。因为在这样短促的时间内甚至可以说没有思考的时间,学生怎么可能完整的或者是稍有偏差的把他想要的结果――答案说出来呢。我认为,这种所谓的“快”实际上就是一种学生主体意识缺乏的具体表现。

高中语文新课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活动和体验,强调学生的经历与参与,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而这一理念的真正贯彻就在于教师要充分地把握好教学的时间,能够做到课前给足时间预习,课上给足时间释疑,课后给足时间巩固夯实。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我们的语文教学注重的是单方面知识的传授,自始至终地让学生充当被动接受的角色,忽视学生的主体意识。而新课程颁布下来之后,对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认识和实践,完全是处于一种肤浅的认识状态,即便在思想上了然,可实践中又怕这怕那,担忧自己无法掌控课堂。尤其是在新课程刚颁布不久,一些试点学校的公开课、示范课往往就是“你说,我说,大家说”“你做,我做,大家做”的合作探究。一堂课就是一个庙会,分了好多的组,各“王婆”都在争着展示自己“瓜”的优越性,十分热闹,若细究本课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往往令人堪忧。

学生只有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在课堂上积极思考,才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基础。因此,我觉得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学情分析,统筹课堂

教师在课前应充分地备课,柳永的这首慢词《雨霖铃》严格遵循了这一时期双调的词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从而达到情景相生之妙的特点。既而,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这点,让学生在课前朗诵全词,找出能体现情感基调的词,再由情感基调去理解分析景物,体会景物描写的特点。这样,必能让学生带着情感去解决问题,能够很好地引领他们去解决问题,为更好地理解文本奠定良好的基础。

2.巧设问题,激活课堂

教师在课前对教学的基本任务和应达成的目标,要有所预设,而基于课堂的不可预见性,也要从教材拓展开去,备迁移、备延伸。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设问题,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自主的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引发他们阅读欲望和兴趣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巧设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给足他们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占领课堂。研究显示:成年人等待答复的耐心通常不超过一秒钟,而孩子根本来不及思考。当“等待时间”增加到三秒以上,孩子们的回答往往更合逻辑、完整且带有创造性。并且,每个班上学生的接受能力、思维能力都是参差不齐的,不可能完全要求学生在很短暂的时间内作出很正确的回答。

简单来说应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去消化阅读学习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用心去体会文本的情感。

3.合作探究,翱翔课堂

我们老师要相信学生有和文本独立对话的能力,要少一点理性的分析,少一点知识的灌输,多一点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读感悟,潜心会文,慢慢地、细细地体会蕴含在文本深处的情感,从而让学生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受到高尚情感的陶冶。

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提问;偏差;纠正

课堂提问最大的优点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课堂长期以来教师主宰一切,学生只能唯师命是从的局面。它是常用的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出色的提问,能引导学生去探索问题,获得知识和智慧,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然而,笔者不无遗憾地发现,许多课堂提问存在不少偏差,在实施时并未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作用并未充分发挥。

一、课堂提问偏差的表现

(一)问题的提出,缺乏主体性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那么这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是谁发现的,是谁提出的,这是一个以谁为教学主体的问题。在课堂教学的“提问─回答─反馈”的环节中,提问由谁主导,反馈由谁进行,直接影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主体教学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问题的提出应以学生为主,可事实如何呢?笔者观摩了许多优秀教师的优质课,发现许多课堂提问都由教师严格、有序的主导来控制着问题,教师早先在教案上设计,课堂上一个一个提出,而学生只等待着教师的提问,并用一种标准答案来回答,这种一味地单相的教师问学生,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教师主导一切的做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依然没有落实。

(二)问题的设计,缺乏探究性

当学生“无疑”时,教师则“须教有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体现出自己的创造性,好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但有不少教师为提问而提问,脱离学生实际,或浮光掠影,或空洞浮泛,或主次不分,或针对性不强。正如张志公先生指出的那样,“问得太平直,太简单,学生想都不必想就答出来,”像“好不好”、“是不是”之类,看似热闹,气氛活跃,却无实际价值;“问得太迂曲,太深奥,学生想半天连问题的要点还弄不明白,像猜谜语”;“问题太笼统,不着边际,学生可以随便回答两句,很难说他对,也很难说他不对”。像这样缺乏启发性、探究性的提问是语文教学的大忌,它不能使学生思维与教学产生共鸣,相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问题的解答,缺乏引导性

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可以着到这样的情景:教师问题一提出,就忙着请学生回答。对一声不吭者,抱之以冷漠;对答非所问者,送之以摇头。对回答不出或回答得不完整的问题,迫不及待地请另外的学生出马,直到答对为止,更有甚者,老师亲自说出正确答案。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激励、引导和启发。没有展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这样只有问没有启,学生的智慧大门是无法开户的。

二、课堂提问偏差的原因

课堂提问为何出现这样的偏差?为何学生对很多提问无动于衷?追根溯源,主要有两大原因。

其一,教师生本观念弱。“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未能赶走传统观念。教师在备课时自己已把问题想得很细,在教案上列得清清楚楚,教学以教案为准,不敢越雷池半步。即使有一个“质疑问难”的教学环节,也只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提问的权利牢牢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只是与文本对话,把教学的主体放置一边,不去深入了解学生,不知学生之疑难,不知学生之思维,提问抽象空泛,缺乏启发性,因而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比较肤浅和被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不能被调动。

其二,教师底蕴技能差。新世纪的知识结构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宽而不深的横式结构,深而不宽的纵式结构和既深且宽的T式结构。对于教师而言,则要求具备T式结构,既要有横向知识,又要有纵向知识,但现实表明,现阶段语文教师的文化知识面很窄,凡是教学中涉及了文学以外的或更深入的内容,教者都免不了“敬而远之”。毫无生发开去的胆量,生怕节外生枝,担心学生贸然提问,打乱自己的教学步骤,耽误时间,无法控制。究其原因,教师工作任务重,空闲时间缺,交流学习机会少,因而掌握的教学技艺难以达到很高水平。有些教师提出问题像扔石头硬梆梆地丢给学生,不知如何铺设一条启发之路,让学生打开思维之门;对于学生的回答,不知如何巧妙地有区别地评点,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

三、课堂提问偏差的矫正

课堂提问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最好教学手段之一。教师要纠正教学中存在的偏差,让提问的作用真正得到发挥,必须深入了解学生,更新传统观念,提高业务修养。

(一)驾驭问题,以学习钻研为基础

学问,学问,边学边问,不仅要求学生能问、会问,教学生的教师也要边学边问,是否深入并且问得好与否,则决定于教师本人功底是否深厚,决定于教师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是否深入。体会得深,就能提出问题,具体的、重要的问题;反之,体会得浅,就找不出问题,或者只能找到笼统浮泛,大而空洞的问题。可见,教师在问前切实钻研功课,积极而又认真地“磨刀”是十分必要的,更是值得讲究的,教师个体的业务修养和课文深入的钻研,是善于提问的坚实的基础。

(二)提出问题,以民主平等为原则

教学从来就不是单边活动,而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课堂的提问应由师生共同完成。提问的平等民主原则包括二个方面: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思维活动和他的心理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情感有密切联系,最佳学习情绪可促进思维活动,收到最佳效果;反之则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丧失思维的活力。不能只让学习好的学生回答,对其他积极发言也要重视;不能只对回答好的同学微笑点头,对回答不好的同学也要鼓励引导。提问的难度设计在中等程度,既引导成绩较差的学生,又推动成绩较好的学生,达到整体提问。如果问题设计面向尖子学生,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瞠目结舌,不敢举手,学习兴趣顿减,课堂便成了少数人的天下;问题设计偏易,大多数学生不假思索,众口一词,教学徒费时日,难以激起他们思维的深入。所以,教师去提问时,应以平等原则对待学生,提高学生的勇气和信心,以创造最佳学习情绪,二是师生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这个“平等”是学术讨论面前的人人平等,是闻道上的人人平等。如果教师自以为真理在握,以法官身份判定一切,生动活泼的讨论局面是难以形成的,教师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当学生所提问题比较幼稚时,教师要多一点容忍,少一点讥笑;当学生所提问题让教师难堪时,要多一点理解,少一点责备;当学生为了表达一个问题急得面红耳赤,要多一点鼓励,少一点厌烦。同时,教师要创造更多的条件,让学生参与提问。《师记》中说“惑之不解,道之不传”,何为“惑”呢?那便是学生心中的疑问。这些“疑点”有经验的教师是心中基本有数的,但要做到了如指掌,激发学生的提问与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时提出自己不懂的,或有兴趣深入了解的。教师将这些问题组织拼合,重新构思,组成系列,交还学生,上课问答,经过教师组织拼接的问题,思维层次提高,无疑对学生是方法的授予,是第二论学习,而问题的重新组合排序,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率,胡明道老师便是这种提问方式的创造者和典范,她借问提问,还问于学生。这样的问题返还的作法,无论从内容上还是方法上,都是一种创造,是真正的教学民主。笔者在教授《〈宽容〉序言》时采用这种方式,收到良好的效果。当然,在课堂上,也要鼓励学生即兴提问。

(三)设计问题,以学生思维为中心

了解学生的主体需求及思维特点,是在提问时做到有的放矢的关键。因此设计问题要注意两个“符合”。一是符合学生的思维层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离不开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的积累,同一年龄的学生,思维水平也有高低之分,阅读教学设计问题要考虑学生的思维层次。例如在高一、高三两个不同阶段对文言虚词教学时,设计问题便要有差异。高一学生积淀少,教师设问时,不易将虚词相关用法辐射过广,否则学生将会身处云里雾中,一无所获;高三学生已有较高文言阅读水平,要将内容梳理系统化,设计问题则要与高一相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提问也要注意学生之间的思维个体的差异,因材提问,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使各层次、各类型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位置,各尽所能,各有所得。总之,提问想学生之所想,思学生之所思,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中找出学生思维特点,找到提问的思维切接点。二是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知识发展本身有渐进性,因此设计的问题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这样做的意义在于把学生导向“冲刺”,它最贴近于最后的教学目标,因此,设计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认识规律,像攀登阶梯一样,步步升高,逐渐推进,以引导学生的思维也随之攀登,并向纵深处发展。有教师上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就设计出这样的台阶式问梯,让学生思考:①学生、老师读18—23段,思考我有怎样一个梦想;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为什么要实现这个梦想?看1—9段;③分角色读9—15段,怎样才能去实现这个梦想?这种梯度提问,学生悉心体会,水到渠成,它可以使学生有思考的机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启迪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课文的内容和主题,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解答问题,以启发引导为途径

首先,对答问时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和回答有充分的估计和了解,并事先想好应对措施。一般来说,在课堂提问中,学生不外乎会出现几种情况:或一声不吭;或回答文不对题,答非所问;或回答基本正确,但与预想的答案还有一定的距离。对此,教师都应有相应的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其次,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启发、点拔技能的掌握,戴伯韬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卡壳时,应重在疏导,不能当即提供参考答案,否则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这种疏导即着意于给学生搭桥铺路,创设条件,指导方法,开拓思路,也就是着意于启发性。有位教师在教授《我的空中楼阁》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光线的“浪漫性”,她先问学生平时哪些事物会使人感到浪漫,然后教师以轻柔之声再配乐朗读,让学生闭上眼睛想像。这番引导启发之后,学生体会水到渠成。释疑引导的方式,可从基本理论和常识启发思考,或者联系日常事理、自然现象帮助理解,或者以图片画面形象开导,或者在比较中分析鉴别,或者从分析事物的规律入手点拨。只要提问得法,富于启发性,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仅能理解,而且能严肃认真回答,甚至能令人清楚地感受到由于学生是不断地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去动脑想问题的,用自己的思考所得来回答问题,因而对课文的理解就会越深刻、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