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医学的主要特点

中医学的主要特点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5:3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医学的主要特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医学的主要特点

篇(1)

    1 中医古籍的学术地位、临床价值及文化内涵

    1.1 学术地位

    流传至今的中医古籍历史悠久、灿若星河。随着中医理论的形成、发展、完善、成熟和革新,中医古籍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占据着重要的学术地位。春秋战国至秦汉之际,《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四大经典诞生,标志着中医学理、法、方、药学术体系建立,涉及中医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法则、药物理论、辨证原则等,从此建立了中医学一以贯之的学术范式。晋唐时期,中医进入了实用经验的发展阶段,临证方书增多,临证专科着作涌现,《脉经》、《千金方》等中医诊断、炮制、本草、方剂、临证等专科着作的出现,均显示了晋唐时期中医学重视临证实用的特点。宋元时期,随着北宋校正医书局的成立,更大规模地校正出版了中医书籍,此时,以官方形式编写的大型医书以及个人专科着作等,均在晋唐时期实用经验发展的基础上显示出了更多的理论探索和总结的特点。随着理论探讨的深入,各学派逐步形成,金元时期出现了着名的金元四大家,在医学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明清时期,是中医学的传统延续和创新时期。一方面,传统仍在延续,专科理论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原有传统学术范式的框架内,出现新理论及新方法。随着西方医学的不断传入,中西汇通学派形成,唐容川的《中西汇通医书五种》和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等中西汇通着作相继出现,标志着中西医交汇融合时期的形成。

    1.2 临床价值

    中医古籍,像一颗颗镶嵌在中医发展历程中的珍珠,蕴藏着千百年医家医学思想、论治经验,至今仍在临床实践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大凡习医而有所成者,大多重视中医古籍着作的学习和研究,尤其是《内经》、《伤寒》等中医经典着作的研习。后世医家虽然在理论上多有创见,各成一家之说,但就其学术思想的继承性而言,无不发韧于《内经》。而仲景之《伤寒》、《金医》等为临床医学之源泉,仲景书大师掌握了辨证论治之大法,治疗之常变。可见,中医典籍的临床价值,它们是中医学的根基,是临证必备之书。

    1.3 文化内涵

    中医学是古代多学科知识得以综合运用的体现,其中,除全面总结了养生、防病、治病等医学知识外,还蕴含着哲学、天文、气象、生态等内容,文化信息十分丰富,且主要是通过中医古籍来负载和体现。所以,从文化角度来看,中医古籍既是以理解生命为特点的高深医学着作,又是荟萃我国古代百科知识的灿烂文化精品,是中国文化得以体现的重要载体之一。

    2 中医古籍英译历史研究的现代意义

    2.1 对世界医学具有启示和推动作用

    中医古籍创立了与西方医学迥然异趣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其独特的医学思想、医学方法及诊疗技术日益引起全球关注,其中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区别于西方医学的主要特点。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天人合一思想贯穿始终。中国哲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成为其方法论,如脏腑组织官窍之间按照五行规律相生相克,既协同作用,又相互制约,彼此联系成一个整体诊断时,可以根据局部的病变,确定整体的治疗方法,进行动态的、个体的、具体矛盾具体分析。这种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对于当今的西方医学来说,是个很好的补充和启迪。当西医对抗性疗法日见弊端,药源性疾病日渐增多时,西医的还原论思想却进入瓶颈阶段,中医的自然、和谐、平衡的理念,切实的疗效自然必然吸引着世界各国人士的目光。

    因此,中医古籍承担着中医独特理论和治疗方法的载体,它的对外翻译,对于西方人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医,对于世界医学的完善和补充,无疑都具有重大意义。据统计,目前英译的中医古籍种类己多达50余种,足见在世界范围内,对中医古籍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高,人们了解中医的渴望也日益迫切,对中医古籍历史的研究,可为当今中医古籍英译提供鲜活的历史范本,更好地指导中医古籍英译工作,提高英译的质量,从而有力推动中医独特理论和治疗方法的对外传播以及世界医学的共同进步。

    2.2 对中医名词术语标准化工作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中医古籍文献文字深邃、古奥,所承载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许多人对其望而却步。就是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标准化成为翻译者的第一个难题。从中医理论的角度来说,中医名词术语,很多都直接来源于中医古籍;在中文概念上,由于文字的衍变和发展,本身就存在着模糊不清的特点,如何辨析清楚,这是翻译的首要前提;从文化视角来说,很多名词都是中医基本理论和中国文化的外化和体现,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在英语中几乎找不到对应词,如何恰当地翻译出医学思想,保留其文化特色,又是一道难题。

    中医术语的规范,是中医药学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的系统工程。对于中医药知识的传播,国内外医药交流,特别是对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中医名词术语标准化工作开展至今,已取得了很多丰硕的成果。但是,很多研究没有对深厚中国文化进行深入地理解和参透,就不能真实地反映中医学的思想和理论精髓, 更不能真切传达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中医古籍英译历史的梳理,可为当今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2.3 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具有促进意义

篇(2)

关键字:中医肿瘤学科;中医药;治疗方法;

一、肿瘤治疗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各种污染源大大降低的环境质量,甚至出现了雾霾等恶劣天气现象,越来越不利于人类生存,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一直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得出,中医疗治疗方法在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放化疗的增敏减毒等方面均展现出其不可小觑的潜力。

1. 1. 现代医学治疗

关于肿瘤治疗,现正处在综合治疗的时代,当今的标准治疗方案包括在血证医学指导下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其主要治疗策略建立在对患者的重要器官功能的评价、体力状况评分、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特征的基础之上,大部分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这一治疗方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部分临床早期患者通过此方法治疗成功,但即使是这样,现代医学总体治疗的有效率在30%到50%之间,换言之,一半以上的患者依旧无法治愈,肿瘤治愈率仍很低。针对术后复发、转移患者和中晚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比早期患者还要差些,而且最主要的是在近些年里治疗的进展越发缓慢。综合当下基本情况,探求新技术、新观念、新理论已然迫在眉睫。

通过对近三十年的临床经验的总结,笔者认为,肿瘤患者的治疗大体上氛围四个阶段:围手术期、辅助放化疗期、随访观察期和晚期姑息治疗期。此外,现代医学治疗存在“一个盲区,两个弱点”。“一个盲区”是指现代医学对随访观察期的肿瘤患者一般只观察而不治疗,事实上这个阶段的肿瘤复发率高达50%到70%;“两个弱点”是指晚期患者易出现诸如癌痛、癌热、恶液质、骨相关事件等并发症和放化疗期患者的毒副作用影响其治愈率。

1. 2. 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是我国治疗肿瘤的特色之一,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其疗效显著。查阅相关文献得知,我国60%以上的恶性肿瘤患者同时接受了现代医学治疗法和中医药治疗法。,中医药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但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却争议不断,中医药肿瘤治疗的作用被恣意夸大,有些人甚至提出用中医药替代现代医学治疗;相反的,也有一些人提出废除中医药,认为“中医不科学”,这些显然对中医药治疗缺乏全面客观地认识。目前阶段中医药虽然在肿瘤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还没有一个能与现代医学共通的理论产生。事实上,尽管中医药在肿瘤治疗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视,但至今还没有一个能确定仅用中药就能治愈肿瘤的证据,目前还只能与其他治疗方法配合使用。

在中医上普遍认为,肿瘤疾病的产生是由于人体全身机能状态的失衡所致,在治疗方面强调辨证论治。

二、中医药治疗在各阶段的特点

中医药治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辨证分型论治,比如说乳腺癌的治疗主要以肝郁为主、胃癌的治疗主要以脾虚为主等,“稳定病情、带瘤生存”也是现在医学治疗癌症的一大特色,治疗过程中很少或基本上不能根治消除癌细胞。中医药治疗和现代医学治疗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中医治疗后肿瘤体的缩小程度缓慢不够明显,但其优势在于对自觉临床症状有很大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提高,尽管短期抑制效果不够明显,但从长远角度来看稳定性较好。在整体疗效上来看,中医药肿瘤治疗更侧重于从患者整体上改善和调控患者的身体病情和生活状况。中医药治疗有效的弥补了现代医学治疗中存在的“一个盲区,两个弱点”的缺陷,中医药通过调体、辨证治疗来改善患者的体内环境,增强患者抵抗力,有效的降低了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在这一方面中医药治疗效果显著,在这一方面有关中医药的研究也相对较多。

在整体治疗方面,除了部分晚期地行为评分的肿瘤患者外,我们建议患者不要只接受中医治疗,还需要接受综合治疗,包括放化疗、手术等,主张进行分阶段治疗。在围手术期,中药的条例可以理气健脾,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提高免疫能力,促进术后恢复,为后续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辅助治疗期主要应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放化疗、免疫、生物靶向、中医药等,化疗期间中药疏肝、理气、和胃的调理可以有效的增敏减毒,通过一系列临床干预研究和动物实验我们得出,在这个阶段放化疗等现代医治手段明显影响着患者的中医征候变化,这一点表明,化疗药物严重加重或导致了患者脾虚。在随访观察期,中医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主要控制中医临床症状、调节患者体质、提高生活质量。通过扶正祛邪的中药调理,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几率,延长无瘤生存期。在晚期姑息治疗期,最好以中药治疗为主,扶正与祛邪并用,积极控制疾病,增强生存能力,延长生存期。整体而言,需要做到现代医疗治疗为主,中医药治疗辅助,还要注意“两个综合”的应用,即中药静脉制剂与中成药与中医汤剂的综合,中西医的结合。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肿瘤治疗过程中主要有以下特点和优势,首先它的“以人为本,带瘤生存”的观念与近现代医学中所提倡的“个体化医疗”观点很相近,其次它在放化疗过程中的增敏减毒作用不容忽视。中医药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在不同阶段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提倡一现代医学治疗为主,中医药治疗为辅的治疗模式,但辅助治疗也是整个治疗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三、中医药治疗的研究思路

经典肿瘤学的概念在上世纪90年代初被加拿大籍肿瘤学专家Schipper教授上升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和层面。他认为发生肿瘤症状不是人体细胞丢失所致,而是打乱了细胞间调控和信息传递的能力;细胞发生癌变是由于细胞调控失常,是环境和少数基因变化的结果;致癌作用是一个连续统一体并且存在逆转的可能。从这一新观念来看,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如果癌细胞过度杀伤就会导致机体本身内环境的失衡,机体正常反应受到破坏,这样更加恶化了原本就已处于失衡状态的机体,调控能力更加紊乱,反倒更加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因此,对肿瘤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绝不是完全消灭癌细胞,我们更多的应将治疗重点放到机体的反应性中来。所谓“带瘤生存”的原因便在于此。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中医药肿瘤治疗的研究思路。

3. 1. 重视证型的标准化

中医治疗肿瘤疾病的基础在于辨证论治,证型标准化的研究重点应在于对生存质量的评价,确立量化指标的主次关系体系。

3. 2. 重视肿瘤稳定性

肿瘤治疗的患者多处于中晚期,结合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医治特点,其近期医疗效果评价不应再着重强调瘤体症状的缓解程度而应重在评判肿瘤症状的稳定性上。

3. 3. 注重群体观察总结规律

中医药治疗是一种临床经验的积累,尽管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医务工作人员在平时对肿瘤患者应多多观察总结,从群体角度出发,对病情进行分析,总结出适合中医肿瘤有效治疗方法的内在联系以及规律。因此,为保证规律的可靠性,应该综合评判患者的生存质量、近期疗效以及远期生存。

3. 4. 开展二级预防

从目前的医学水平来看,尚未完全弄清癌症病产生的根源,因此针对具体病情进行一级预防是有很大难度的。一般情况下,细胞癌变不是一蹴而就,在发生癌变之前往往会经历很多年的病变演变过程,如果能够较早的识别出即将发生癌变的细胞并控制其癌变的发展方向,这对于二级预防的开展工作意义非同小可。而相比于西医,中医在细胞癌前病变阶段的治疗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目前医学界已经发觉到中医的这一潜力并已经开展的多项有关方面的研究。

3. 5. 加强中医药肿瘤治疗研究

目前医学研究报告已得出药物作用很难修复肿瘤已突变的DNA,但在相关基因翻译、转录、复制中起到了较好的调控与干涉作用,因而提高了自身细胞因子基因或机体抑癌基因的表达能力,从这一角度来看,中药治疗恰可以借鉴药物治疗的这一特点。中药治疗的优势之一在于中药成分复杂,当同时有多个基因需要调节时,中药比单一成分的药物能更好的调控相关肿瘤基因的表达。加强中医药肿瘤治疗的相关研究有助于发现并揭示其肿瘤获效的整体调控机制,并为抗肿瘤新型药方的开发和研制提供有力的证据,筛选出适合肿瘤治疗的中医新药。

四、对中医药治疗相关问题的探讨

4. 1. 对于中医科学性的争议

笔者认为,无论从科学认识方法的发展趋势来看,还是从科学的内容本身来看,中医学都是科学的。这是一门引领人们认识世界的科学,是对理性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而且他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法都符合理论和辩证思维的要求。从发生学的角度讲,现代医学与中医学的产生环境不同,中医学的科学性只能从实践的有效性角度来评判而不能简单的根据现代医学理论来评判。时间的有效性是根据它的可检验性和可重复性得出。中医药治疗疾病是辨证论治,强调人与社会、自然是统一的整体。在中国几千年的一直实践中,证型不断被重复并通过中医药疗法体现,也就是说中医学具备可重复性和可检验性,因此得出结论,中医学的科学性不可撼动。

4. 2. 中医肿瘤的科研系统化

中医学作为传统医学,至今尚未形成完整的后台整体认识,在技术上必须加以改进,学术方法上的革新与改造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都需要整体科学方法学。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证型标准,这对中医疗效评价和临床规范造成了影响。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之上,要想更好的提高医治效果,需要研究出新的技术方法,纠正在中医治疗方面的认识偏差。在治疗过程中依据患者病情不断调整治疗方法,将有确切效果的中医肿瘤治疗规范化,不断验证与优化,加快中医肿瘤的科研系统化进程。

4. 3. 中医肿瘤治疗学科建设

独特的理论、团队的建设和技术层面的支持是学科建设的核心,要想完成学科建设,需要有敢于创新的勇气去研究出新的中医学理论。在现代中医的发展中,现代科学技术是的中医发展的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也就是之前所说的在发生学方面产生了变化。因此结合当前实际来看,中医学的发展需要一批受过高等教育培养和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素质人才作支撑,需要操作能力强、懂得中医思维方式、并有一定的临床经验的掌握中医学科核心技术、素质精良的人才队伍。

五、结语

在治疗肿瘤的全过程中,我们提倡中医全程介入,辅助治疗,现在中医肿瘤学科建设和中医中立科研系统化建设均已起步,随着科学的进步,会吸引更多同道中人参与其中,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前景也将更为广阔。

参考文献:

[1] 杜丽华,胡慧菁. 谈中医治疗肿瘤[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17)

[2] 朱颖,殷东风. 中医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06(08)

[3] 邹玺,刘宝瑞,钱晓萍.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的探讨[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04)

[4] 储大同. 肿瘤中医药治疗评价标准的新共识及其启迪[J]. 中国处方药. 2004(08)

[5] 于晓原,高巧梅,牛进宝,李高中,韩颖.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伦理价值[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06)

[6] 林吉品.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机理探析[J]. 光明中医. 2009(02)

[7] 李忠,刘耀,李洁,尤玉琢,黄佳琴,李文明. 中医肿瘤学科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J]. 中医学报. 2010(01)

[8] 胡兵,安红梅,沈克平. 中医肿瘤辨证抗癌与科学抗癌[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12)

[9] 刘永衡,孙桂芝. 谈中医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和体会[J]. 环球中医药. 2009(05)

[10] 李丛煌,花宝金,林洪生,侯炜,关天宇. 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疗效评价研究的现状及思考[J]. 北京中医药. 2010(03)

篇(3)

1 引言

“隐性显译(implicitnesstoexplicitness translations)”是翻译中的常用方法,也称“外显化”、“明晰化”、“明示”等,是指将原作的信息在译作中以更为明确的方式表述出来以增强译本的逻辑性和易解性。它与增词法技巧密切相关,但还包括增加额外的解释,直接表达出原作暗含的意思,添加连接词等翻译方法。“隐性显译”的译作由于添加了原作不曾有的信息,因而常常比原作篇幅更长、逻辑关系更清楚、更容易理解。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语系,形式化程度相差很大,因此“隐性显译”翻译技巧始终贯穿于翻译过程。中医文化博大精深,隐含着丰富的文史哲知识,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富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中医英译可谓是难上加难。因此巧妙运用“隐性显译”翻译方法,对中医英译及促进中医对外交流尤具指导意义。

2 “隐性显译”在中医英译中的使用理据

2.1 中医思维的整体性

中医学在形成和发展其理论体系的过程中,不断容纳中国古代哲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诸学科的优秀成果,其思维必然受到各学科的影响。中医思维特点之一是综合性思维。综合性思维倾向于把一个物体或观念各个分散的部分合为一个整体,而分析性思维则倾向于把一个整体分成细小的部分。任何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都不可能只有分析性思维而无综合性思维,反之亦然。因此综合性思维与分析性思维都是东西方民族共有的思维方式,但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东方重综合,西方重分析”的思维习惯。由于中医思维注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综合性思维是其主要特点。因此,在中医英译时,译者要在体现思维模式的不同语言形式之间进行转化。具体来说,译者常常需要通过“隐性显译”翻译技巧对中医的综合观念进行分析性的解释和阐述,把译文进行“隐性显译”处理,增加译文的逻辑性和明晰性。

2.2 中医思维的形象性

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不同民族会有不同的侧重和选择。中国文化思维方式具有较强的形象性,而西方文化思维方式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医家在进行医学研究时,通过直观观察,并借助于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应用比类取象法说明人体结构、生理功能及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方法和治则治法。因此中医语言包含中医思维的形象性,翻译过程中,“隐性显译”翻译技巧的使用可以使译文语言清晰、自然。

2.3 中医学的丰富文化内涵

翻译活动不仅涉及到语言内部因素,而且涉及到语言外部因素,文化因素是语言外部因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西两种语言文化承载的内涵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别。承载内涵越丰富的文化,其语言文本的隐化程度越明显;反之,承载内涵相对贫乏的文化,语言文本在表达上解释性词语多,作为翻译目的语时显化程度越高。中医文化植根于中国文化之中,多层次体现了中国文化内涵。中医英译时,为充分表达中医的文化内涵,体现中医独特的思维和理论内涵,“隐性显译”的翻译技巧为常用手段之一。

2.4 中医语言注重意念的隐含性

汉英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在词汇、句式、语篇等方面差异巨大。汉语语言以意念为主轴,极少曲折变化,无形态变化[1]。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有着丰富的曲折变化,是以形态为主轴的语言。中医语言,特别是中医文献,更是以意念为主轴,融会了丰富内涵。在英译过程中,要采用“隐性显译”翻译技巧,在译文中用形态的逻辑形式表达中医的丰富内涵。

2.5 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审美观

中国文化迥然不同于西方文化,以和谐、含蓄、体悟与综合为其主旋律,正是这种文化传统的独特性造成了中国传统文艺审美观的独特性,也就造成了中国历代翻译大师们思维方式的独特性。他们强调从整体上去把握原作,从心灵上去感悟原作,从想象中去获得意境,从主体直接经验上去发掘原作内在、隐蔽的因素,并力图把这些因素融合在译本中,从而达到一种“神似”、“化境”的境界。汉语在“模糊中传递语义,朦胧中孕育意境”,而英语则反其道而行之,逻辑与分析携手,语义清朗,表述精确[2]。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独特审美观的体现,“隐性显译”翻译手段应该成为中医翻译的主要手段。在中医英译中,译者应将自己经过识别、转化、加工的审美体验赋之于英语译文。译者所进行的审美再现的主要工作就是以逻辑驱走模糊,以分析排斥朦胧。换言之,即“隐性显译”翻译。

3 “隐性显译”在中医英译中的主要手段

3.1 增加解释性语言

中医文献和中医历代名家在中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翻译中医文献和历代名家时,我们要按照翻译的通则,使用“隐性显译”的翻译技巧,增加解释性语言,以便国外读者了解背景知识。以下划线部分均属解释性语言。

例1 原文:五禽戏,为两千多年前的名医华佗所创。他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创编了五禽戏。

译文:Wu Qin Xi was invented by Hua Tuo (110207 AD), a famous physician over 2 000 years ago, on the basis of the experiences of the predecessors.

华佗为一代名医,其名其人对国内读者来说耳熟能详,但是对于国外读者,恐怕不甚了了。在翻译时,不能只使用音译,还要加上华佗大致的生活年代以及身份特征,把汉语的隐含信息隐性显译,给西方读者提供背景知识,方便读者了解中医的历史人物。在中医翻译中,只要遇到历代名家名医的翻译,我们大都应该采用显化的方法进行必要的背景知识补充。

例2 原文:张仲景进一步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写成《伤寒杂病论》。

译文:Zhang Zhongjing, an outstanding physician in the East Han Dynasty (3rd century AD), compiled a book entitled Shanghan Zabing Lun (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s) based on detailed study of the medical achievements made by doctors before him and his own clinical experience [3].

对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的翻译采用“隐性显译”的翻译技巧,不仅采用了音译,更在括号内进行了解释。

3.2 化抽象为具体

抽象和具体是民族语言中的特色,为各民族语言所共有。中医由于强调整体观念,有些语言富有抽象性,为使译文能够清晰易懂,需要采取“隐性显译”的技巧,把抽象的语言在译文中具体化。

例3 原文:以草木之偏性,攻脏腑之偏胜,必能知彼知己,多方以治之,而后无丧身殒命之忧。(用药如用兵论)

译文:To make use of the cold or warm nature of the drugs to cure visceral sthenia or asthenia requires the full knowledge of both drugs and disease as well as the combined use of various therapies to attack the pathogenic factors. Only by taking such a measure can life be guaranteed [4].

原文中“知彼知己”是一个成语,比较抽象,如果直译,会使人不知所云。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作者把抽象的成语巧妙地翻译为“the full knowledge of both drugs and disease”,把这个成语明晰为“充分了解药物和疾病”,直观易懂。

3.3 转换句法,重组句段

汉语句法结构的基本特征是“意合对接”,其中包括词汇和词汇之间、词组和词组之间,分句和分句之间以及句法词项和词项之间的意合对接。正是这两个层级上的意合对接不用任何表示语法关系的结构标记,使汉语的语法范畴高度模糊化。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必须根据意义(对接项的语意整合)作形式结构完形,才能构建目的语的语段。为将汉语意合对接句段转换成英语,译者势必先析出意义,然后再根据“语义内容句法结构”的模式,以原语句结构为参照,构建英语句段,进行以严格的英语语法规范为依据的形式结构完形,将汉语的隐性语法转换成英语的显性语法[5]。中医文献的语言大多属于古汉语,更多地呈现出意念强势,隐含意义丰富。译者在英译中医文献时要时刻注意古汉语的这个特征,时刻提醒自己译文中需要用“隐性显译”的手段增加形式结构完形,从而使译文逻辑严密,表达通顺。

例4 原文:散步是指闲散、从容地行走。散步是我国的传统健身方法之一,通过闲散和缓的行走,四肢自然而协调的动作,可使全身关节筋骨得到适度的运动。

译文:Taking a walk means walking leisurely and unhurriedly. As o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ysical exercises, it can moderately exercise the joints, tendons and muscles with walking slowly and limbs coordinated naturally.

原文为并列句,翻译的时候作者把原文中的句子成分通过英语的同位语、分词、介词词组等手段进行了重新组合,译文清晰、显化。

3.4 以今译古

中医文献属于文言文,语言简洁,综合性强,但有时也不免生涩难懂,因此在中医英译时,英语译文中的表达必然把古代文言通过“隐性显译”手段转化为通畅直白的英语语言。

例5 原文:拯救之法,妙用者针。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予心。

译文:Among the therapeutic techniques, needling has a wonderful effect. Before applying it, the doctor should keep in mind the seasonal changes of the natural world and judge whether the patient is fat or thin, strong or weak [6].

原文语言抽象,艰涩难懂,翻译的时候采取了“隐性显译”的办法,对艰涩的古代汉语进行了解释,译文通晓易懂。

3.5 对中医形象语言和修辞格进行标注解释

中医学语言善用取象比类的语言,形象生动,但由于文化差异巨大,外国读者理解起来殊为不易。译者翻译时,可采用“隐性显译”的方法灵活处理,以使译文清晰易懂,增加可读性。

例6 原文:提壶揭盖(中医学的治则)

译文:Lifting the lid to pour off water in the pot—opening the lung qi to treat constipation or dysuria.

例7 译文:釜底抽薪(中医学的治则)

译文:Taking away firewood from under the cauldron—a method of clearing heat by purgation.

以上2例均为中医的治疗原则,富有民族特色,翻译时采用了解释加注的办法,使译文明晰,易于读者理解。

4 结语

中医学融哲学性、文学性、科技性于一体,中医英译注定是一项复杂艰难的活动,翻译技巧的熟练应用对中医英译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充分挖掘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从语音、词汇、句法等各个层面,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隐性显译”翻译技巧,促成不同语言间的表意理解和文化交流,从而推动中医英译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医对外传播和交流。

【参考文献】

1 Pan WG, Tan HM. Contrastive linguistics—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survey. Shanghai: Shanghai Educ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2006: 109110. Chinese.

潘文国, 谭慧敏. 对比语言学——历史与哲学的思考.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109110.

2 Mao RG, Fan WQ. Language fuzziness and correspondent translation strategies. Shanghai Fan Yi. 2005; 82(1): 1115.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毛荣贵, 范武邱. 语言模糊性与翻译. 上海翻译. 2005; 82(1): 1115.

3 Li ZG. Sentence struct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ong Xi Yi Jie He Xue Bao. 2007; 5(3): 355358. Chinese.

李照国.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中医英语翻译句法漫谈.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7; 5(3): 355358.

4 Li ZG. English translation techniques of ancient medical literatures. Shanghai: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s. 1999: 5152. Chinese.

李照国. 医古文英语翻译技巧. 上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1999: 5152.

5 Liu MQ. Translation and linguistic philosophy. Beijing: Chinese Translation &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01: 169170. Chinese.

篇(4)

重申报、轻传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各级政府对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各地都进行了普查申报工作,入选遗产名录可获得政府保护经费,申报时积极踊跃,而对传播缺乏应有的重视,使得遗产传播成为保护工作中最薄弱的环节。传播意识淡薄导致传播内容匮乏,传播媒介利用不充分,传播方式落后,传播范围狭小、传播效果微弱等问题。目前,河南省37项省级以上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出版图书仅有《河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录(一)》一种,介绍了我省4项国家级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基本内容、文化价值和传承状况等。开设独立网站的遗产项目仅3个,开设博客的遗产项目仅1个,编写百度百科的遗产项目9个,能查到散见于各类论坛、贴吧、个人博客、电子报纸的少量资料的遗产项目8个,其余16个遗产项目查不到任何资料。省级项目尚且如此,地市级项目更不容乐观,绝大多数遗产项目没有任何介绍资料,其中焦作、开封、平顶山、周口、驻马店、南阳6市共有41项市级遗产项目,全部未见任何介绍资料;商丘、三门峡连名录都未在网上公布。在海量信息的互联网上竟然有多数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检索不到任何信息,传播意识的淡薄、传播活动的缺失可见一斑。

2加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措施

2.1增强传播意识

从政府相关部门到遗产项目传承人都要充分认识传播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将传播作为保护遗产的必要措施认真贯彻执行。政府相关部门和遗产项目传承人从各自的层面履行传播职责,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规要求开展遗产传播活动并设立督察机制。

2.2整理规范传播内容

以遗产项目申报材料为基础,整理出严谨规范的遗产项目介绍资料,除文字、图片资料外,还应尽量制作音像资料,内容包括遗产项目的历史渊源、形成演变,基本面貌、主要形态,流传价值、主要特点,传承情况、社会影响等方面。从而保证传播内容的科学性、有效性,避免从前传播内容或芜杂、或匮乏的弊病,为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奠定基础。

2.3充分利用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是传承社会遗产的重要功能之一。大众传媒凭借其先进的传播手段和技术,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延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时间、扩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范围、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内涵起到了人际传播所望尘莫及的作用[4]。政府相关部门和遗产传承人必须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增强利用传播媒介的能力,构建立体化的传播渠道,将遗产信息传送给社会公众。

2.3.1印刷媒介

图书作为古老文化传播媒介,具有保存、积累文化的功能。内容丰富的遗产项目可以单独出书,内容较少的遗产项目可联合汇编出书,参照《河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录(一)》《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丛书》等汇编专门介绍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图书。中医药类报刊应视传播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除新闻报道外,还要开辟专栏系统地宣传介绍遗产内容。晚报、都市报有着庞大的市民读者群,适宜向公众传播有关的遗产文化信息。如《洛阳晚报》对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系列报道,不仅使洛阳市民了解了身边的文化遗产,由于该报有网络版,也便利了外地读者获得相关遗产项目信息。

2.3.2广播电视媒介

广播、电视媒介传播迅速、受众面广,尤其是电视媒介视听兼备、长于再现,向社会公众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优势。2006年,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中国记忆》,针对我国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第1次大规模电视调查行动,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生动的形象档案,受到了各方面专家和广大观众的关注。上海的艺术人文频道推出了反映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片《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情景再现、三维制作技术等手段展现上海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历史沿革、制作及传承技艺,并以文献性、知识性、艺术性并重的影像叙事手法诉诸观众视听。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设有《非遗之旅》板块,用来播放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短片。河南卫视《午间新闻》播出了《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查》系列报道,直观展现了本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2.3.3网络媒介

互联网被誉为“第四媒体”,由于其承载信息的海量性、传播速度的即时性、传播范围的全球性、传播方式的多媒体性和互动性,成为当今最具人气的媒体。再加上网络传播的低门槛、低成本,目前已经成为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媒介。对政府相关部门而言,可以由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或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牵头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题网站,并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置专门的频道或网页。对遗产项目传承人而言,应开设遗产项目网站、网页、博客、微博,编写“百度百科、知道、贴吧、文库”等,利用文字、图片、音像等符号全面展示遗产项目信息。总之,要本着向社会公众“主动传播”和使社会公众“便于获取”的原则,充分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活动。

2.4走进校园培养专业人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专业人才缺乏,出现了想保护不知道该怎样保护、想传播不知道该怎样传播的困境。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走进中医药院校,开展相关的传播与教育活动。如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举办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邀请遗产项目传承人讲演,使大学生接触、了解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成立以保护、研究和传播遗产为宗旨的大学生社团———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可以更有效地在高校宣传保护遗产的重要性,会员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课余时间学习、研究、传播不同的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时,开设遗产类选修课,待条件成熟提升为必修课,将“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纳入中医学科的建设,逐步解决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

3小结

篇(5)

【关键词】师承教育 中医药院校 院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5-0077-02

一 师承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师承教育的概念范围,在中医教育领域有比较一致的看法。中医师承教育是以师承家传为主要形式,以跟师临证、口传心授、理论与实际密切配合、注重临床实践为主要特点的传统中医教育。师承教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中医思维方式、注重基本功的培养、长期临床跟师、强调医德培养等鲜明特点,有利于培养中医人才。在传统文化大一统的古代,中医师承教育是中国国学教育的主要形式。

在中医药文化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中医师承教育有着门户观念重、教育规模小等缺点。随着院校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人们开始反思不应当全盘否定中医师承教育,应当避开缺点,发展师承教育的优点,将其引入院校教育工作中,配合院校教育模式,共同担负起培养中医药人才的责任。

二 中医药院校教育改善的主要方面

1.中医药院校学生中医素养有待提高

一方面,中医教育面临着被西医化的命运,中医课程所占比重偏低,不少学生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很高,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呈现不足。另一方面,缺乏临床实践经验。中医药院校学生由于长期接受以西方现代知识体系为基础的院校教育,因而缺乏学习中医知识应有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结构,同时也缺乏中医传统素养。这种现象的形成是由于学生学艺不精,对中医经典了解太少并且临床经验严重缺乏。面对严谨的医学,中医院校学生在就业时常感到力不从心。

2.中医专才的培养需进一步发展

发展中医药,人才是根本。从1956年第一所中医药院校建立至今,50多年来高等中医药教育培养了40余万名中医药专门人才。但是近年来著名中医的成长之路并不顺利。2010年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章琦表示现在全国著名中医不足500人。可见,中医专才的培养工作需要加强开展,中医药文化需要专业的人才进行传承和发展,老一代优秀中医的品格和经验也需要得到更好的传承。

3.中医药院校医德教育亟待加强

当前中医药院校医德教育环境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院校担负着培养合格中医药人才的重任。近年来,医德教育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而面对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的大学生和从业者,首先要加强医学生道德教育工作,转变中医药院校医学生的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对于加强医学院校的建设和医院道德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三 中医院校引入师承教育的建议

1.培养中医思维方式,建立中医信仰

中医的思维方式与现代人的差异较大,人们接受现代科学的教育形成了以严密逻辑步骤推导,即以形式逻辑为主的思维方式,而中医强调以辩证逻辑为主的思维方式。

在古代师承授受的方式有两种,即“亲炙”和“私淑”,“亲炙”是指耳提面授,得到老师的当面指教,“私淑”则是因为仰慕某人的医术,以其著作为师,在学术上继承该人的衣钵。这种师承教育方式有利于感召弟子迅速融入老师的学术思想里,形成学术信仰。因此,中医药院校适当运用师承教育方式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起对学术的兴趣,并从中获取中医信仰。

2.培养系统的中医药知识,基本功扎实

传统师承教育重视学习者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师承教育因此有“以文为先、医文兼通”的特点。传统师承教育注重中医典籍研读与背诵,认为只有背诵与研读一定量的基础知识才能达到活学活用。这种学习形式虽然枯燥,但对于医学人才的成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院校教育中应当借助师承教育对于中医典籍的重视,强化学生的中医药传统文化修养,锻炼好基本功。

3.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鼓励医学流派的发展

中医学的学科性质和认知方式有重体悟、重推理、重经验、重实践的特点。传统师承教育弟子跟随老师随时掌握第一手资料,与所学典籍反复印证,丰富经验,提高技能。这种形式老师能清楚掌握学生的特长、兴趣和基本素质,做到因材施教,同时,也易形成特点鲜明的医学流派,这对于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有重大的意义。因此,中医类院校加强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并推动医学流派的长远发展对于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强调德艺双馨,注重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

古人认为,医乃小技,但技术性强,唯有被老师认定的具备“大慈恻隐之心”的人才有资格继承师业。唐代孙思邈指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并且有着立誓“普救含灵之苦”的高尚情操。明代医学家王绍隆在《医灯续焰》中提到:“医以活人为心。故曰,医乃仁术。”古代师承教育中,名师遴选弟子首要注重其品格,再观其悟性,注重培养德艺双馨的人才。挖掘师承教育中德育教育的优秀理论和实践经验将会为中医药院校德育教育工作提供养料。

5.精品小班式的教育模式培养中医专业人才

篇(6)

【关键词】 中药;方剂;配伍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通过配伍组成的复方与单味药相比,有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以主证为主,兼顾兼证的整体作用等优越性[1] 。

1 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对中医药的研究方兴未艾,但西方社会多把它列入保健品出售,而不是作为药品上市[2] ,但在日本和韩国,由于融入了现代科学技术,使中药研制出高效、标准制剂推向国际市场,如日本的救心丹,为日本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3,4] 。中医药在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不仅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理、法、方、药理论体系,而且传承下来丰富的治疗经验,是祖国传统医药文化的宝贵财富。方剂是中药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方剂作用的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及配伍理论则是中药研究的最核心科学问题,经过近几十年来的研究已经发现许多有生理活性的有效成分。但是中药方剂基础研究依然面临许多问题,在研究有效化学成分时,过分强调单一化学成分的作用是不恰当的,这种研究思路基本不符合中医药理论,也没有保持和突出中医药特色,更不符合科学的系统理论。现在的研究表明中药复方的作用方式是多靶点、多层次的整体调节方式,复方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是复方中药中众多的有效分子组合对机体生物分子网络进行调节的结果 [5] 。日本学者木村正康在分子水平上进行中药复方机制和组方原则的阐释研究[6] 。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2.1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应遵循整体性原则 中医理论的特色之一就在于强调“人”的整体观,发挥药物的整体调节作用,并用辨证施治的思维方法来处方用药。现代药理学研究已初步证明中药复方药效的发挥并非是简单的单味药相加或毒性的相减,而是方中药物之间所发生的协同、制约等作用,使复方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因此,与以寻求单体对特定局部作用为目标的化学药物相比,中药具有在整体水平上对机体功能进行综合调节的特点,这就要求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研究必须远离应用植物化学手段进行分离提取的还原论的方法,只有以保留方剂传统的整体作用优势为前提,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才能真正达到揭示方剂配伍规律及其效用机制,提高临床疗效,指导新药开发,进而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最终目的[7] 。

2.2 中药复方的药效学相关性研究 经典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停留在分步提取、药效追踪的体外水平。即将中药复方采用不同极性的溶媒进行分段提取,提取的各部分再通过药效试验的方法确定出有效的部分,然后再进行分离,依此类推地最终获得单体化合物。此种方法周期长、耗费大,同时所得成分量少,难以满足药效试验的需要,多数成分停留在结构鉴定水平。又由于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单独分离某一成分进行活性研究,不一定产生明显的活性,而有些成分即使体外有活性,体内却无明显作用,或不能被吸收,而有的成分需要代谢后才能产生活性物质。因此经典的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方法往往难以阐明药效的真正物质基础[8] 。王喜军等在2001年发表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的建立与实施”的系统研究工作,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理论及方法实现了系统化及规范化。通过口服给药后血清中成分分析,确定中药及复方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必将会成为迅速、准确地研究确定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有效途径[9] 。

2.3 中药复方有效成分和作用的物质基础 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研究实质就是对中药复方作用物质基础的研究。药物产生治疗作用,必然通过一些具体的物质和特定的方式,调节机体的状态和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0] 。

根据当前研究的结果,中药复方治疗作用的物质基础是十分复杂的,主要特点表现为:①多种成分共同发挥作用,而不是单一成分或单一物质,因此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是一个复杂的多成分组合,而且这种组合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理论基础;②中药复方有效成分可能是中药原药材中不存在的物质,这些有效成分可能在复方煎制过程中通过多种成分相互作用产生,也可能是药物进入体内后,经过体内代谢产生的;③有些有效成分可能是间接途径发挥作用,在脱离机体整体后单独成分可能不能表现出应有的作用;④有些作用可能是我们目前尚未认识的作用,对这些成分,在研究中可能被忽视 [11] 。

2.4 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 目前,中药复方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主要有两大类方法:一类是针对成分(有效成分或指标成分)明确的中药复方而进行的药物动力学研究,该类主要以血药浓度法为研究对象;另一类是成分尚不明确的中药复方,该类主要以生物效应法为研究手段,主要有药理效应法,药物累积法,效量半衰期法,微生物法等[12] 。

3 结语与展望

当前中药复方的现代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主旋律,从近年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的现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从局限于对中药复方某种药理作用的研究走向从多系统多功能的角度进行系统的药理学研究;二是逐步与化学研究进行合作,结合物质基础的研究进行研究,这将有助于使中药复方药理作用的研究走向微观;三是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如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功能基因组、药物基因组学及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开展,对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分子生物学技术正在被广泛的应用于中药复方药理学的研究,已有许多关于中药复方影响基因表达的研究报道,将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研究推向了基因水平;四是逐步开展了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中药复方是一个复杂的化学体系,方中所含多种化学成分的相 互作用对中药复方的药效具有显著的影响,研究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对于阐述中药复方的组方原理、方中有效成分的相互作用及活性形式都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由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限制给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对于一些中药复方中的已知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3] 。

中药复方对机体的作用复杂,尤其受到活性成分不明的限制,距阐明其作用机制尚有相当的距离,中药复方药理学的研究近年来虽然发展很快,但毕竟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中药复方的研究中应遵循“百花齐放”的原则,鼓励多学科参与、从不同的角度、在多种思路的指导下展开。当今生物医学的迅速发展给中药复方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新技术的发展给中药复方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融会运用中西医药学和现代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深入开展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研究,必将闯出新路,最终揭示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1]严永清.中药复方中物质基础的增效因素.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J].基础研究2001,3(2):17~20.

[2]祝世讷,纪立金,叶新和,等.从现代科学技术看中医学21世纪的发展(上)[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6,20(3):152.

[3]汪运富,熊 英.中药现代研究需借鉴系统思维[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6,20(3):165.

[4]白玉盛.中药复方量比关系的探索[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6):11.

[5]王升启.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应用进展[J].生物工程进展, 1999,19(4):45~51.

[6]Duggan DT,Bittner M,Chen Y.Expression profiling using cDNA microarrays[J].Nat Genet,1999,21(1Suppl):10~14.

[7]曾凌云,曾有顺.中药复方药理研究和开发思路[J].中国 中医药信息杂志,1997,4(6):10.

[8]杜冠华.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学研究[J].中成药,2002,24(11):878~880.

[9]王喜军.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的建立与实施[M].学 科发展蓝皮书,2003.

[10]张礼和.我对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研究的一些看法[J].化 学进展,1999,11(2):186~188.

[11]梁国刚.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方法的探讨[J].中国中 药杂志,1999,24(2):67~69.

篇(7)

目前,在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中化学药物疗效明显,但也存在着抗抑郁谱窄、不良反应大、易复发等缺点。因此,国内外对传统中药抗抑郁作用的研究越来越重视。虽然有不少文献报道很多单味药和复方具有抗抑郁作用,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太深入,并且迄今成功开发的疗效显著的中药抗抑郁新药很少。究其原因,除了抑郁症的发病机理复杂、病因尚未明了之外,与中药抗抑郁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有很大关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中药抗抑郁药的现代研究。

1  借鉴抑郁症发病机理的研究成果

现有抗抑郁药是依据传统的“单胺学说”发展起来的。该学说认为,抑郁的发生主要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水平低下有关,抗抑郁药通过直接或间接增加突触间隙中ne、5-ht而发挥作用。第一代抗抑郁药是20世纪50年展起来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苯乙肼、异卡波肼和吗氯贝胺等。该类药物的机理是通过抑制神经元线粒体质膜外层的单胺氧化酶,减少胞浆内5-ht的灭活,从而提高胞浆内5-ht的浓度,发挥抗抑郁作用。第二代抗抑郁药是20世纪7o年代开发和应用的三环类抗抑郁药(tca),代表药有丙咪嗪、阿米替林等。这类药物主要通过阻断5-ht和ne再摄入各自的神经末梢,从而发挥其抗抑郁作用。现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是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的第三代抗抑郁药,以选择性5-ht和ne再摄取抑制剂(snri)为代表,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这类药物通过选择性阻断5-ht或ne的再摄取而发挥作用。snri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相当,因其作用的选择性以及对其它受体无拮抗作用,故其不良反应明显少于三环类抗抑郁药。

但抑郁症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随着研究的深入,又不断有新学说出现。近年提出的“神经营养学说”认为,抑郁的发生除了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有关外,主要与神经突触可塑性的损害有关[1-2],神经可塑性是治疗抑郁的最重要作用靶标之一,作用于该靶标的药物将可能使抑郁得到根本的治疗。根据该学说,神经可塑性、海马神经发生是目前新型抗抑郁药研究的主要靶标。目前正在研究的药物有: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α-氨基羟甲基噁唑丙酸受体调节剂、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抗凋亡蛋白bcl-2调节剂、刺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产生的药物、神经激肽受体拮抗剂、神经胶质调节剂等。另一个比较认同的学说是“细胞因子学说”,认为抑郁的发生与炎症免疫细胞因子相关[3]。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和免疫系统作为靶标的研究也受到较大重视,正在研究的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受体(gr)调节剂和免疫调节剂等。

目前,中药抗抑郁效果大多只是通过实验动物简单的一些活动特征来说明,很少对其作用机理展开深入研究。充分借鉴抑郁症发病机理的研究成果,可以从多角度探讨中药的抗抑郁作用,阐明其作用机理,中药的抗抑郁研究才能取得更大的突破。

2  借助抗抑郁化学药物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化学药物研发的基本思路是根据生理、药理、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确定治疗靶点与筛选体系,然后筛选有效药物。这一思路与中药研究的思路不尽相同。中医药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其主要特点,也是区别于化学药物的根本之处;中医药研究是从临床实践走向实验,这与化学药物研究的筛选思路也不太一致,但这并不影响借鉴抗抑郁化学药物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首先是中药抗抑郁的药效评价方法。现代抗抑郁化学药物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开发了很多疗效显著的新药,有一套较科学、客观的药效评价方法和实验方法,所以,可以借此评价各种中药(包括复方)的抗抑郁作用,并进而对中药进行筛选。另外,中药抗抑郁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可以借助于现代抗抑郁活性化合物的筛选体系和方法;借助于不同作用途径、不同机理的药理模型深入研究中药抗抑郁的作用机理和量效关系。此外,在药物代谢、毒副作用等方面都有很多可以借鉴的方法。

目前,借助抗抑郁化学药研究的方法和思路研究中药的抗抑郁作用还不够深入。在药物筛选方面,迄今国内还没有较好的快速灵敏的筛选系统;动物实验模型比较单调,观察指标的客观性、科学性有待提高,药效评价方法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在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方面,大多只停留在提取物层面上;对中药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很慢。所以,很有必要借助抗抑郁化学药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加大中药抗抑郁研究的力度和深度,提升中药抗抑郁研究的整体水平。

3  加强中医药理论和方剂的现代研究

3.1  中医药理论

中医学认为,抑郁是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所致的一类病证,思虑过度、损伤精气血为主要诱因。临床上常见的辨证分型有肝郁气滞、痰气郁结、心脾两虚、肝肾不足和心肺阴虚等;治法分别是疏肝理气、化痰开郁、补益心脾、滋养肝肾和滋阴补肺;常用的方剂有柴胡疏肝散、半夏厚朴汤、归脾汤、百合地黄汤、越鞠丸、逍遥散等,涉及药物有柴胡、郁金、半夏、厚朴、茯苓、石菖蒲、人参、白术、百合、生地黄等 [4]。在实际临床中,由于每个医师对抑郁的理解不一样,辨证分型也有较大差异,导致用药也不一致,并且随意性较强,影响中药的疗效。所以,很有必要加强对传统理论中“郁”的认识和研究。

证候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概念。证候特征、病机以及证候与疾病和方剂的相关性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建立的根本问题,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如何能够借助现代科技的进步,量化证候诊断标准,更加客观科学地分型;如何建立证候类型与抑郁病的关系;如何揭示传统中医药理论对“郁”认识的科学内涵,是中医药治疗抑郁症需要解决的关键的理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科学地指导临床用药。

3.2  中药方剂

中药中的某些单一成分在治疗上通常略比化学药物逊色,可复方用药能起到协同增效作用,能充分发挥多途径多层次的作用特点,不良反应往往较小。但是,如何通过实验说明中药方剂治疗抑郁症的多途径多层次的作用特点,如何全面地阐述复方抗抑郁的作用机理,需要对方剂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此外,在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量效关系、方剂配伍关系和体内的吸收代谢等方面也要开展深入研究。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中药方剂治疗抑郁的科学内涵将不断地被阐述清楚,同时也会开发出一些疗效更显著、不良反应小的新型中药复方,也会有更多中药抗抑郁新产品问世。

4  结语

抑郁作为一种情志疾病,传统中医药理论对此有较系统的认识,也留下了较为丰富的治法和方药,这为开展抗抑郁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中药的现代研究应重视传统中医药理论,但又不可囿于传统理论。如果中药的现代研究仅仅在传统理论中论述,那么将无法利用现代科技促进中医药的发展,也终将无法取得重大突破,所以应在继承中医药理论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加速传统理论的现代化。笔者认为,就抗抑郁中药来讲,可以坚持两种研究思想,一种是针对“证”的方剂研究,可以充分发挥中药方剂的优势和特点;另一种是针对具体靶点的活性化学成分研究,化学研究和药理药效研究相结合,两种思路可以相互促进。随着中药抗抑郁研究的深入开展,中药的抗抑郁优势将逐渐显现,抑郁将得到更好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duman r.role of neurotmphic factors in the etiology and treatment of mood disorders[j].neummolecular med,2004,5(1):l1-25.

[2] hashimoto k,shimizu e,iyo m.critical role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in mood disorders[j].brain res rev,2004,45(2):104-114.

[3] schiepers j,wichers m,maes m.cytokines and major depression[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