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17:05:2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同学会致词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男:尊敬的各位老师
女:亲爱的老同学们
合:大家晚上好!
男:二十年前的今天,我们告别了熟悉的母校,也告别了亲切的老师和同学
女:时光流逝、岁月如歌,不知不觉我们已走过了二十个春秋
男:二十年的离别、弹指一挥间,今天我们大家相聚在一起,中学三年同窗的日日夜夜、点点滴滴,好象又回到昨天
女:学校生活时,每一天的拼搏与努力,原创:每一年的辛酸和喜悦,都是我们一生最难忘,最珍贵的记忆,是我们成长不可缺少的阶梯
男:当时我们还年轻、我们不懂人生、我们充满热情,我们怀着美好的原望、憧憬未来
女:回首我们曾一起走过的中学生活,冲淡的是我们过眼云烟般的记忆、日渐浓郁的是我们平平淡淡、从从容容、真真切切的同窗情谊
男:经过前期的筹备、在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响应下,今天、我们终于相聚了
女:此时此刻,我想大家的心情和我一样,难以平静、非常激动
男:今天在场的同学有的是从泰国、意大利赶来的,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他们平时在外奔波操劳今天我们相聚在一起,就是想为大家提供一个重叙旧情、互述衷肠、相互沟通、相互帮助的平台
女: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老师恩、同学情,来共同追忆温馨的昨天和曾经的浪漫,畅谈人生的艰辛和美好,共同展望精彩的明天
男:这次的同学会,我们还特别邀请了罗剑英、邱志鸿、钱菊萍三位老师参加,下面一让我们的热烈的掌声对于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而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女:这次同学会也得到了姜裕国、高章龙、邵金武、王云海等四位同学的大力支持,今天的所有奖品全部是由他们提供的,原创:在这里我们同样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无私的支持衷心感谢
男:下面联欢酒会正式开始,在开始之前,我们首先要产生特等奖一名
女:今天的特等奖奖品是高章龙同学提供的价值1200的数码照相机一台
闭幕致词
男:叙旧情、增友谊、回顾旧岁月
女:望未来、促沟通、共创新天地
男:晚会到现在已将近尾声了,今日之聚、实属不易
女: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们更应该感谢的还是我们最尊敬的老师
男:是他们教给了我们学问和知识
女:是他们教给了我们热爱生活和信息
男:是他们用辛酸和汗水奠定了我们人生的基础
女:在这里,让我们真诚地对尊敬的老师说一声:
合:老师,你辛苦了
男:“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亲爱的同学们,为了我们难忘的中学生活中结下的深厚的友谊
女:为了我们健康而美好的生活
合:干杯!
男: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我们的老师
合:身体健康、生活美满
尊敬的各位老师、老同学们:
大家好!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若是春天就不要用这些词语了)期盼已久的2003届毕业初中同学联谊会在多方的努力下今天终于要在这美好的时刻隆重召开了,在此对各位老师和同学的到来表示忠心地感谢和热烈地欢迎!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蓦然回首,不觉我们已经别离6个春秋。各自的人生都别有一番沉浮与历练,回顾那些“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青春岁月,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亲切,,虽然终成一笑,却也止不住一种年少的情感,仍在心头微微地颤动,这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财富,值得我们一生去珍惜。碌碌奔忙的现在,同学的情谊始终是最真诚的。
那个年代,戴着同样的校徽在同一间教室学习的我们,还面对的是同样的恩师,当我们从那时候的稚气未脱过渡到现在的成熟稳重的同时,皱纹却也悄悄攀上了恩师的额头,虽然鬓角的斑白只是显得更加精神矍铄,然而人生能有多少个廿八年啊!我们真的该在之中找点闲暇,去恩师那儿走走,去听听久违的声音,看看久违的面孔,哪怕工作与事业让我们只能是在脑海里回想一下当年或是严肃或是和蔼或是幽默的老师们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敬佩……
本次同学聚会得到了多方面的积极响应与大力支持,非常感谢久别的同学老师能在百忙之中参加此次聚会,阔别六载,今聚会于此共叙师生情谊,共度美好时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呼?下面来重温一下那久违的名字,本次与会的老同学有……(主持人清点到会学生名单)
……
初中,是我们人生中一段美好的时光。为我们今天成为各条战线上中坚力量奠定了坚实的知识技能基础,也为我们今天在各个岗位上获得的成功培养了坚韧的品格和良好的素质,我们感谢老师对我们栽培,今天我们特意把他们从百忙之中请来,参加我们的聚会,古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恩师又何尝不是如同父母一般心系着曾经心血所费的满园桃李呢?曾经是对我们知识上的教育,品格上的栽培,现在当然应该更有一番教诲与训导。下面就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老师代表 ×老师讲话…… ……
谢谢×老师!感谢恩师又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让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
恩师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我们牢记 ×老师的嘱托与教诲,在今后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努力拼搏,争取在下次的聚会上让我们拿出更加辉煌的业绩向老师汇报!让我们以最诚挚的掌声祝老师们工作顺利
同学相见,分外亲切。我们有的虽然相距较远,但我们的心却永远相连;平时虽然我们有的很少联系,但同学们之间的真挚情感的交流却始终没有间断。同学之间感情不似茶,时间越冲越清淡,而像酒,年代愈久愈香醇; 今日一聚,实属不易,六年的阔别,各自在各自的领域或春风得意,或成绩斐然;六年的阔别,都又有各自的交际圈各自认识的人经历的物,然而六年的阔别也更加“香醇”了老同学的感情,六年的阔别现在一起互道情谊,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下面有请我们的学生代表XX为此次同学会致词!
…… ……
刚才XX的精彩讲话(回顾了往日旧的岁月,却增进了新的友谊,又展望了未来,促进进一步的沟通…… ……根据讲话内容具体而定)
曹孟德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现在虽不能像曹公般儒雅,同学聚会亦当纵情放歌,以增气氛!漫漫廿八载,岁月当如歌,今日一见,更应当以歌尽兴还望聆听各位天籁雅音,下面开始卡拉OK,不论是美声唱法还是流行金曲;以往的怀旧老歌也好,曾经的校园歌曲也罢,能唱的唱,能飚的飚,一定尽情尽兴!!
关键词:职教课堂;文言文;教学方法
一、学习任务三环节
为了帮助学生攻克这一难关,笔者把文言文的基础教学任务划分为三个环节来完成。这样,学习目标明确了,任务难易程度分梯次了,学生学习起来也更有信心更容易获得成就感。
(一)字词疏通,扫除障碍
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中,在适当导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之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任务的指令是:请用五至八分钟的时间通读课文,勾画出你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并请教同学、老师,或查字典或手机百度给这些字词注音释义。
字词疏通是学习文言文的第一项重要任务,完成其他后续任务的基础。在这道任务指令中,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目标:认识每一个字词。学生有途径、有方法去完成:可以请教身边的同学或请教在教室里走动巡视的老师;当然,还可以查字典或手机百度。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有能力,都能找到方法和途径去完成这个任务。这过程中得明确地告诉学生时间限制,让他们充分利用学习时间。
第二个任务指令:齐读课文,边读边听,看看自己的读音是否与别人一致,如果不一致,请判断是你读对了还是别人读对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生字词,对读错的字词,再次向老师请教或查字典或手机百度。第二个任务指令完成学生也基本完成了字词疏,通扫除了文言文阅读的第一个障碍。
(二)熟读成诵,感性认知
学生掌握生致词之后下达第二阶段的任务指令,用五分钟时间放声朗读课文,要求准确流畅。下达完这个任务指令,笔者总会高声说“书读百遍”,学生们便整齐响亮回应“其意自现”,学生便开始精神饱满的朗读练习。
在反复朗读中,学生对文言文所表达的意思进行了较为感性的理解。朗读练习完成后,发出的任务指令是:谁来猜猜这篇文言文写了什么?既然是猜,学生自然没有心里压力,能大胆而富有想象的去理解似懂非懂的文章。这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让老师了解了学生问题所在,便于后面的指导教学。
(三)句子理解,夯实基础
结合注释再次通读课文,理解每一个句子的意思。这是文言文学习中最重要,最关键,也是最能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环节。学生们带着猜想,带着疑问,结合注释,逐字理解推敲文章的每一句话的意思。在学生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中,老师必须在课堂中不断巡视走动,一边观察学生是否认真完成任务,一边及时给予学生解答。
二、教学方法四步骤
当然,要完成文言文教学的这三个环节,要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辅助。在此,笔者把长期以来实践的有效方法,分四个步骤进行归纳总结。
(一)科学分组,学习互助
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梯次分组强弱搭配,是分组学习的重要原则和依据。梯次分组能有效发掘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较大程度避免因学生能力参差不齐而导致的优生因任务不具挑战性而懈怠,差生因任务太过艰巨而畏缩不前的局面。梯次分组可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学生只要认真努力就能完成任务而获得自我肯定和成就感,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宝贵的精神体验,这种体验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而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增强,又促进学生更容易更强烈地感受到到这种精神体验,会使学生进入良好的上升循环链。
同梯次的强弱搭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指导相互学习,通过共同的努力,使小组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任务明确,难易适当
根据各学习小组的学习能力,给每个小组布置数量不同难易程度不同的任务。比如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篇课文的语句理解;稍差一点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某几段;基础最差的学生,可以给他们勾画相对简单的句子,可以结合注释或请教同学就能理解。
当然,尽管任务不同,难易程度不同,但各小组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三)有效检查,成果展示
当任务时间结束,教师必须要进行任务检查。教师的检查是否到位,决定着学生是否竭尽全力去完成任务,影响着学生任务是否能达标。
笔者为了营造小组组员相互督促,相互指导,相互学习的氛围,在检查任务时以抽查学习小组的形式来进行。如果抽查到某一小组的某一位同学没能完成学习任务,那么无论这个小组的其他成员是否完成任务,整个小组成员都将以未完成学习任务而被惩罚,因为,被抽查到的同学的水平代表着整个小组的水平。这样一来,基础差的同学会学得更努力,不想因为自己而牵连整个小组受罚;能力强的同学也竭尽全力去更好地完成任务,并力求让每一位组员都完成任务,并尝试完美地展示任务成果。
为了避免抽查任务时,有的小组抽到成绩好的同学,而有的小组抽到成绩差的同学,造成不公平现象,笔者按位置给每个小组编了,相同的座位顺序如ABCDEF,学习任务布置,任务时间结束时,笔者会下达诸如此类的指令:请一、三、五学习小组的C位置的同学来进行成果展示。无论C位置同学基础怎样,成绩怎样,他都代表着整个学习小组的水平,能使学生激情勇跃的参与到课堂中。
成果展示的过程也是学生重要的学习过程。被抽查的小组在给出他们的思考结果的时候,其他的小组也在思考:这个答案正确吗?他们阐述有何不足?如果我来阐述应该是怎样的?值得借鉴的地方又在哪里?这样的学习过程比老师独自一人的讲解有趣得多,生动得多。当然,教师必须要在最后进行总结,强化重点补充不足。
(四)奖惩分明,正面激励
只有奖惩分明,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最大程度减少学生的懈怠心理。
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的小组,笔者会授予他们“小先生”的称号,并请他们上讲台授课五分钟;]能完成任务的小组,则惩罚他们为同学们表演节目,相形式不限,可以展示他们的特长爱好,其实是为了让孩子们在学习之外找回更多的自信。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取得学习的成就感。
一、为师七十载,传道千万人
陈洪先生是我国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作曲家、翻译家、中国音乐“金钟奖”终生荣誉勋章得主,在95年的人生历程中有整整70年奉献给了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陈洪先生的一生是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缩影,从广州音乐院到上海国立音专,从南京国立音乐院到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1983年成立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他见证了中国高等音乐教育从无到有的发展,他的耕耘与付出为中国的音乐事业与音乐教育培养出众多人才。广州、上海、南京这三座城市纪录着这位音乐教育工作者从风华少年到耄耋长者的足迹与记忆。此次活动中,来自这些院校及省市的领导与代表纷纷表达了对陈洪先生最深切的缅怀与诚挚的敬意。
陈洪先生的家乡代表――广州培正同学会朱素兰会长对从广州培正中学大门中走出的广东籍的乐坛四杰――冼星海、马思聪、何安东、陈洪深感自豪。陈洪值青春之时与马思聪先生共同创办了广东省最早的高等音乐学校――广州音乐院,并组建了中国第一支全部由华人组成的管弦乐队。为表达广东同乡、音乐同行、培正同门对陈洪先生的敬佩之情,表彰他对民族复兴及音乐教育事业的卓越成就,何安东音乐基金特向南京师范大学赠送陈洪雕像一座。同样来自广州的星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周广平教授充分肯定了陈洪先生对广东音乐教育所作出的开拓性的创举,感谢陈洪先生为后续的专业音乐教育培养了土壤。
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杨燕迪教授代表杨立青院长及全体“上音人”对这位“上音的老教授”早年在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上海国立音专中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感恩。回顾了陈洪先生受萧友梅先生之邀,在国难当头、校务危急的时刻担起教务长的重任,在风雨飘摇的局势下,用其不畏艰险的魄力、认真负责的精神、博学多才的能力撑起了办学的局面。陈洪先生大力整肃教务,修订完善教学大纲,组织乐队,创办《音乐月刊》与不定期刊物《林钟》,使得国立音专的教学活动不仅没有因战乱而中断,而且还培养出一批后来对中国音乐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音乐家,使上音的历史得以传承延续。杨燕迪教授用“上音优良艺术传统与治学精神这一血脉中的伟大一员”给予了陈洪先生极高的评价。
陈洪先生在南京国立音乐院时期的学生,中央音乐学院名誉院长、中国音协名誉主席吴祖强教授深情回忆了陈洪先生对于他及夫人(同为陈先生门下的郑丽琴教授)的培养。陈洪先生对他们在课堂中的教诲,在生活接触中的熏陶令他们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吴祖强教授倡导大家好好学习陈洪先生的思想和品德,学习他对工作和理想积极进取,坚持到底,从不懈怠的顽强精神。
陈洪先生在南京工作了半个多世纪,自认为半个南京人,而第二故乡对于陈洪先生也有着更为特殊的感情、更为深刻的认识。江苏省教育厅殷翔文副厅长,江苏省文联党组王慧芬书记及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章龙教授先后致词。他们对陈洪先生为发展江苏的文化事业,建立旨在提高全民族综合文化素质、提高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师体系而付出的矢志不渝的努力表达了最崇高的敬意;对陈洪先生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虚怀若谷的品格表达了最由衷的敬佩。
二、西学为中用,曲墨自留芳
本次纪念活动的一大亮点就是通过音乐会及文选的形式对陈洪先生的艺术与思想做了较全面的回顾,立体地展现了陈洪先生的艺术成就。由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生们演出的陈洪作品专场音乐会集中展示了他创作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形式和内容的音乐作品。其中包括了中国最早的抗日救亡歌曲之一――作于1932年的《冲锋号》,早期钢琴作品《没字歌》、《摇船歌》,早期独唱艺术歌曲《子夜歌》,作于50年代的合唱《共青团林之歌》,60年代的合唱《三门峡》,80年代的合唱《春风桃李》、独唱艺术歌曲《那就是我》,90年代的独唱艺术歌曲《梦李白》、《赠红梅》。这些作品体现了陈洪先生以西方技法为载体、中国文化为内容的创作风格。陈洪先生西学功底深厚,英文法文皆通达,留学法国期间研修了作曲与小提琴。回国后为授课之需著书立说,编写教程,涉及曲式、和声、作曲法、乐理、视唱练耳、音乐欣赏、小提琴教学等各个方面,其中代表作有《对位化和声学》、《视唱练耳》及《曲式与乐曲》等,是为数不多的音乐全才之一。而从他的歌词写作、诗词选取及乐词配合中不难看出他的国学素养以及西学中用的良苦用心。陈洪先生独唱艺术歌曲和钢琴作品受欧洲浪漫主义的影响,曲风唯美雅意,和声丰富,技法纯熟精致。“音乐必须反映时代”是陈洪先生所秉持的一贯理念,在抗日救亡背景下写作的《冲锋号》铿锵激情,富有号召力;反映新社会、新建设的《共青团林之歌》与《三门峡》气势恢宏、朝气蓬勃;而以歌唱教师为主题的《春风桃李》则热情洋溢中不乏活泼俏皮,乐音中流露出陈先生对教育事业的挚爱与期待,可见其曲风是因内容而变,相契相成的。
此次纪念活动中首发推出的《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开拓者――陈洪文选》收录了陈洪先生的部分文字创作,内容分为音乐思想、音乐教育与音乐生活、音乐家及作品研究等板块。陈洪先生的思想与理念在本书中浓缩再现,为全面了解陈洪先生开启了一扇大门,其中包括一些以前从未公开的资料。中央音乐学院梁茂春教授说,《文选》中的不少内容是现当代音乐史上的新发现,这说明还有很多史料有待于发掘。《文选》由中央音乐学院俞玉姿教授和中国艺术研究院李岩研究员共同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由中央音乐学院王次菰撼ぁ⑸虾R衾盅г貉盍⑶嘣撼ぷ魈庖患疤舛,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管建华院长作序,并收录了缪天瑞、钱仁康、黄飞立、吴祖强、段平泰等专家学者以及陈洪先生的子女陈比纲教授和陈比维女士所撰写的纪念、研究文章。《文选》的编撰工作历时两年,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但由于时间和经费的限制,还有很大一部分著作资料未收入其中,南京师范大学将以随园文库的方式继续出版。
三、师道贵以慈,征程何漫漫
下午举行的音乐教育高层研讨会中,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音乐院校、高师音乐院校的专家,陈洪先生的部分弟子及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师生代表围绕陈洪先生的教育思想、陈洪先生的历史定位与评价及当代高师音乐教育问题展开了坦诚而热烈的讨论。
关于陈洪先生的教育思想这一主题与会者主要论及了以下三个方面:
1.学识与人格。陈洪先生的教育思想中学识与人格是并重的,他本身就是一个渊博学识与高尚人格兼具的完美典范。俞玉姿教授在发言中列举了陈洪先生迄今已被收集到的就有专著6部、译著6部、音乐作品24首、各类论文119篇、译文14篇,先生的学术功力可见一斑。但让与会者产生更多感悟的是陈洪先生当代儒者的人格魅力。在弟子们的回忆中,陈洪先生谦虚低调,如父亲般关心他们的成长。俞玉姿、邵祖亮回想起当年陈洪先生为了帮助他们疏解思乡之苦,利用业余时间带他们游览南京的各处名胜,陈师母也是嘘寒问暖,亲自下厨招待。陈洪先生六年不取分文辅导残疾小提琴手周红梅,直至她出国深造有成的故事更是一段佳话。陈先生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是全人教育的一种体现,几代学子在他的感染下带着完备的专业技能投身于基层教学工作。他们热爱工作,享受工作,不少人已成为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特级教师,并已再为人师。人民音乐出版社副社长莫蕴慧谈到:“陈洪先生对我们的观念、目标、理想、价值观的形成,甚至于审美、衣着都有很大的影响。道德、风范这些无形的东西更是瑰宝,教育是熏陶,学术与人格不可割裂。”杨燕迪教授指出:“在价值多元的环境下,先辈那种对事业的承诺、执著与认真正在消逝淡化”,正因如此,在当今的社会,陈洪先生的人格、精神显得尤为可贵。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说:“只有缅怀陈洪先生那种对音乐教育宗教般的笃敬,将毕生精力全身心地奉献,音乐教育才有希望。”
2.教学与实践。陈洪先生是走在时代前沿的音乐家,更是一位实践者,这一点在他的音乐创作和对管弦乐团演出的推动上都能看出。作为中国高师音乐教育的筑路人,陈洪先生在音乐教育中同样奉行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富有创见地做好学科建设,力求学以致用。俞玉姿谈到,陈洪先生对课程安排非常重视,根据培养教师的需要来设置,其中包括了教学法及教学实践。当学生到中小学教学实习的时候,陈洪先生会亲自去听课,并记下意见供学生参考。陈洪先生始终主张把学生培养成为“既能走上讲台教书,又能登上舞台表演”的人。这种“双台”理念也成为今天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学大纲设计、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选定的指导思想。邵祖亮指出,现在不少学校把学生困在课堂里、课本中,而陈洪先生的教学非常开放,从不禁锢学生,反而常常带他们走进大自然,到更广袤的空间中学习。
3.严与慈。在讨论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便是陈洪先生的名言“为师之道在于慈”。按陈比纲教授的话说就是陈洪先生一向与学生的关系特别好。陈洪先生的慈决不是溺爱,从一个小例子中就能看出。据俞玉姿回忆: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陈洪先生总是一一在黑板上纠正,但从不会点名指出是谁出的错。由此看出,陈洪先生的慈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自信的培养,孜孜不倦的耐心与对错误的一丝不苟。严的是内容,慈的是态度。如西安音乐学院罗艺峰副院长所说:师道中严与慈是互补的。陈洪先生在信中称他的学生方应喧为“贤弟,莫逆交”,他的另一位学生陈鸿铎在纪念文中称陈洪先生为“忘年挚友”,这种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都是透过慈所建立起来的。
关于陈洪先生的历史定位与评价,不少专家学者非常直率地表达了他们的看法。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冯长春教授指出,过去提到“新音乐运动”总是指那些左翼音乐家,陈洪先生等一些音乐家被认为“西化”、“学院派”而被忽略。他认为,中国现代音乐史上存在两种新音乐运动,一种是由萧友梅、黄自、陈洪为代表的向西方学习音乐手法、带入中国的广义的新音乐;另一种是抗日救亡运动中,在思想、内容上的新音乐。二者有区别,有交叉,但都非常重要。李岩教授指出:《艺术武器论》等文章的发掘否定了过去一些对于陈洪先生“学院派”、“音乐至上”等不公正的评价。随着进一步思想的解放和对史料的挖掘,对于陈洪先生的历史定位与评价将更加公正客观。
在有关当代高师音乐教育问题的探讨中,与会者将陈洪先生的教育思想与当今高师音乐教育的现状、高师音乐教育的目标与高师音乐教育的未来发展相链接。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郭克俭院长指出,如陈洪先生当年所预见的,当今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地位已有所提高,高师音乐专业的生源充足。高师音乐教育的目标仍和陈洪先生当年所指出的一样要为培养中学教师服务,高师音乐教育的内容须与中学教学相联系。天津音乐学院姚盛昌院长指出,所有教育的目的都应是把学生教育成全面自由发展的人。当前,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教育时代,重视素质教育尤为重要。要以人为本,不仅要注意到就业率,把学生培养为专材,更要培养为整体而全面的人。武汉音乐学院彭志敏院长也指出,陈洪先生所倡导的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为中等教育机构效力在当前更显重要。高师教育工作者要关心学生的教育内容,使学生终身热爱,终身受益。音乐院校办教育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办成真正的音乐教育,而不是第二钢琴专业、第二声乐专业,是急待探索的。与会者对于音乐教育专业与音乐专业应有所区隔,音乐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国民的音乐文化素质有着共识。而给予高师音乐教育更明确的定位,加强高师音乐教育的学科建设是当前迫切的任务。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