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企业信息化需求分析

企业信息化需求分析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5:1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企业信息化需求分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企业信息化需求分析

篇(1)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敏捷模式;管理;研发;系统

1引言

当下,企业用户对信息系统的需求日益迫切,通过信息化手段辅助企业进行运营管理、数据应用及决策分析,能够全面提高企业的生产运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和运营风险,进而提升市场竞争力。因此,选择适用于企业信息化系统的研发方式,对于快速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瀑布式研发方式,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制定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写、软件测试和运行维护6个基本活动[1],并且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且相邻阶段都以文档作为衔接的标志物,因此,瀑布式研发方式能够清晰有序地推进系统建设,但是周期冗长、拒绝变化、效率较低,一旦某个环节卡住,整个计划都会延期,同时也无法应对突发状况,导致最终成果与业务方需求偏离的风险较大。敏捷模式以用户的需求进化为核心,采用迭代、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研发[2],通过不断交付用户可使用和验证的最小可行性产品,获取反馈后再迭代改进,能够应对研发过程中的不可预测性,关注用户的反馈,快速响应用户的变化,最终打磨出真正符合需求的系统产品。因此,面向企业信息化系统需求的多样性、逻辑的复杂性,为减少开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基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提出了一种基于敏捷模式的企业信息化系统管理流程与研发方法,用以提升系统交付和迭代速度,优化产品质量,从而帮助企业实现商业目的。

2敏捷企业信息化系统研发管理特点

2.1持续迭代

对于敏捷企业信息化系统研发管理,在企业信息化系统构建之初,首要步骤是将研发任务和可交付成果切分成多个迭代,各个迭代需要在较短的周期内完成,一般是1周至4周,同时各个迭代的成果都具备可、可集成和可运行使用的特征[3]。通过将每个迭代的成果交付至业务方,业务方基于产品的试用和反馈,尽早参与到产品设计和研发过程中。经过多个迭代的持续改进,最终完成整个系统的交付。

2.2拥抱变化

在敏捷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全生命周期,都需要将业务方放在首要位置,以持续不断并尽早交付有价值的成果为原则,在每次迭代后收集业务方的反馈意见和当下最新的需求,以此为基础进行下一个迭代的改进。通过短时间内所完成的“成果交付、意见反馈、调整改善”这一系列的步骤,做到响应变化、拥抱变化,使交付成果更加符合业务方频繁变动的需求。

2.3激发潜能

敏捷企业信息化系统的研发管理团队,包含产品负责人、敏捷教练、设计人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的角色,团队在多个迭代之间以柔性组织的形式进行管理,使团队人力资源得以高效利用。同时,团队成员举行每日站会,以面对面的形式对当前研发进展进行汇报和交流,有效提高沟通效率,同时有利于团队成员对彼此进度的了解,并在必要时提供资源支持,充分提升团队效能。在各个迭代中,敏捷教练可以由团队成员兼任,在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也能促使团队成员全面理解敏捷模式,进而推进产品快速上线,给予团队信心,激发团队更多潜能。

3敏捷企业信息化系统研发管理流程

企业信息化系统具有业务需求复杂且项目周期长的特点,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敏捷模式且适用于企业信息化系统的迭代与并行研发管理流程,有助于把产品开发过程的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进行降低,提高开发效率,实现尽早交付。将产品设计、产品开发、产品测试、产品4个阶段的工作内容组成一个迭代周期,把原来整个开发流程中周期较长的阶段分解到若干个相对较短的迭代周期,根据系统整体目标来规划功能模块和优先级,迭代时将根据优先级进行开发。每一次的迭代包含一系列的开发任务,在各迭代结束后,将成果交付至业务方来进行试用及验证,及时获得业务方反馈,并将反馈作为下一次迭代设计和开发的输入,多次重复,进而逐步完善整个系统。在单个迭代内或者多个迭代之间,均可采用并行研发流程,用以并行推进业务团队、设计团队、开发团队、测试团队相关的工作。通过组织各团队的负责人,共同对各个工作任务进行分析,规划安排可并行推进的工作,在不降低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使各个工作任务并行同步进行,从而充分提高人员的使用率,降低人员的等待率,有效提高产品的研发效率,降低产品研发进度延迟的风险。

4敏捷企业信息化系统过程管理方法

为实现研发过程的可管可控,充分发挥研发效能,结合企业信息化系统的特点,提出了适用于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敏捷研发管理方法,包括需求分析方法、产品设计方法、开发实施方法以及产品方法,贯穿了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经过实践表明,该方法有助于推进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快速开发、降本增效以及质量提升,更好地满足业务方的核心诉求,使系统在企业内部得以广泛应用,发挥更大的价值。

4.1敏捷业务需求分析方法

4.1.1业务方需求调研首先,选择调研对象。对于企业信息化系统而言,同一类业务方具有相似的组织目标和业务逻辑,因此,为了提升调研的敏捷性,无需对全部业务方进行调研,可选择5~8位代表性用户作为调研对象,这类用户作为系统的使用频率最高的业务方,同时也是该业务领域的专家用户,通过多次、深入的访谈,即可获得关于系统的核心诉求和痛点需求。其次,确认业务相关的干系人。根据调研对象在组织结构中所处的节点和作用,绘制相应的组织关系图谱,用以呈现业务方组织内部以及业务方与系统之间的完整关系,梳理出企业信息化系统中所涉及的业务方角色。最后,确认各角色的工作目标。根据组织关系图谱,梳理业务流程图谱,用以表示组织内部的业务运作方式、各角色之间的业务联系以及各个角色的业务目标,为企业信息化系统的业务流程、角色权限以及系统功能设计提供必要的输入。4.1.2复杂需求拆解分析企业信息化系统的需求具有业务流程长、覆盖场景多的特点,因此需要化繁为简,将复杂的需求拆解成多个简单的需求,通过不断深入细致分析,理解业务方真正的诉求和痛点。同时,对需求优先级进行排序,进行层层递进式的分步实施,通过多次迭代交付业务方,获得及时的反馈,降低风险。4.1.3全员参与需求分析由产品负责人牵头,带领敏捷团队全员参与需求分析,有助于团队保持对需求理解的一致性,有效规避开发过程中的由于需求理解不一致带来的风险。同时,全员从需求分析环节即加入产品的讨论中,能够帮团队统一目标,提升团队成员的参与感和责任感,激发团队潜能。此外,能够锻炼团队成员特别是研发、测试人员的需求分析能力,提升团队综合素质。4.1.4贯穿全生命周期的持续分析企业信息化系统全生命周期均以满足业务方的需求为目标,因此,需求分析应贯穿系统的全生命周期。基于敏捷模式,每个迭代完成后,都会进行反馈收集,作为后续迭代的输入。敏捷信息系统通过多次迭代和持续集成,获得逐步细化和深入的需求,不断完善和增强系统功能。

4.2敏捷产品设计方法

4.2.1产品原型设计产品原型设计是企业信息化系统产品设计的必要流程,通常在需求分析之后建立,用以呈现系统的设计理念、系统功能架构以及产品框架,是整个系统的雏形,也是开发实施的输入。基于敏捷模式的信息系统产品原型设计包括基础原型设计、交互设计以及视觉设计3个步骤。首先,由产品经理进行基础原型设计。基础原型是辅助产品经理梳理系统结构以及功能流程的重要工具。首先梳理出全部产品功能,然后提取出必备的核心功能,将核心功能的子功能模块进行归类分析,确定需要独立展示的页面,之后确定各页面内的元素和交互操作,最后输出原型草图。其次,由交互设计师进行交互原型设计。交互设计师根据功能需求和原型草图,对单个页面进行拆解、重组,综合考虑逻辑性与视觉感来确定页面结构及分块,梳理业务功能的交互层次,提升产品的可用性以及用户体验,最后输出交互原型。最后,由视觉设计师完成界面视觉设计。视觉设计师在交互原型的基础上,根据使用用户、使用环境、使用方式来确定符合用户的视觉效果,同时要遵循一致性、准确性、可读性原则,将产品的视觉形象传达至用户,完成视觉层面上的产品设计最后输出界面设计稿。4.2.2标准化设计采用标准化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融入组件化和规范化的设计理念,既有助于设计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双重复用,也有助于保证产品一致性。将通用的组件形成标准化的组件库,在设计和开发时均支持从组件库中进行调用,避免实施过程中的重复劳动,缩短设计和开发时间,进而实现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敏捷研发。同时,标准化的组件库也将沉淀为公司的设计资产,从而为企业贡献更多的价值。

4.3敏捷开发实施方法

在企业信息化系统敏捷开发过程中,引入开源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Git,采用特征开发、主干集成、分支的策略,使研发过程更具敏捷性,保障各个迭代开发的高效性以及代码成果部署的灵活性。首先,在开发时采用特征开发的策略,对每一项功能创建相应的敏捷特征分支,开发人员可以集中到自己的特征分支进行开发,即使基于相同的代码库,也能保证各个特征分支的独立性,多分支之间可以并行开发,同时,未完成的特征分支也不会影响到主干分支,避免由于存在过多依赖关系而延迟开发进程。其次,敏捷特征分支需要以较短周期尽快集成至主干分支,完成主干集成,及时将各分支的变更知会其他开发人员,避免出现冲突。同时,能够尽快推进该分支的成果在未来的版本中发挥作用,快速获得反馈,减少需求积压。最后,通过新建分支的形式完成,保证每次版本的可追溯性,只需要少量开发人员对的版本进行缺陷回归和进一步优化,并持续,有效避免主干分支集成的干扰。同时,主干分支不会受到分支的影响,可以投入大部分的开发人员进行到下一次迭代的开发中,使人力资源得以高效利用。

4.4敏捷产品方法

4.4.1快速交付,重视反馈在敏捷企业信息化系统研发管理中,通过敏捷模式实现迭代成果的快速交付,一方面能够增强团队成员的信心,另一方面能够获得新的需求或者优化建议。研发过程中每个迭代周期最长为一个月,每次迭代完成后,研发团队获得了可的成果并快速看到效果,使团队的士气得到鼓舞,成员的信心得以增强。同时,业务方获得了可试用的产品,根据实际业务应用和系统的试用,能够提出更多的反馈建议,作为后续迭代中最有价值的输入,从而通过多个快速交付成果最终获得完整的系统产品。4.4.2及时复盘,不断修正在每一次迭代成果之后,整个团队需要对本次迭代中的需求分析质量、产品设计质量、开发过程质量以及业务方使用质量等方面进行总结,梳理出相关的质量问题,对问题进行定位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或方案,进而完成质量问题的闭环。在此过程中,团队成员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避免在后续工作中出现同样的失误。整个团队通过复盘可以获得成长,同时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

5结语

本文结合企业信息化建设实践中的实际经验,分析了敏捷企业信息化系统的特点,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敏捷模式的企业信息化系统的管理流程与研发方法,包括一套融合了迭代与并行机制的研发管理流程以及贯穿全生命周期的需求分析方法、产品设计方法、开发实施方法以及产品方法。目前该方法已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实际成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全面提升信息化系统的研发效率和质量,实现了企业降本增效的目标,为国内相同行业、同等规模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王琼.敏捷软件开发过程研究及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8):3962-3964.

【2】高俊.Scrum敏捷开发在移动应用开发中的实践[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9(12):80-81.

篇(2)

关键词:建筑企业 信息化 实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系统在建筑企业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利用计算机系统来管理企业也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对企业自身进行管理,利用计算机系统对企业的人、财、物进行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资源整合的能力,促进企业向全面综合管理的方向发展。伴随着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现状,企业必须依靠信息化战略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笔者从自身工作经验出发,详尽的分析了建筑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实现。

一、建筑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内涵

建筑企业信息化战略就是以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为指引,通过理解建筑企业自身的战略目标与业务规划来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时分析建筑企业现在的管理模式与业务流程,结合建筑行业的市场信息与计算机技术,提出企业的信息化战略的发展目标。在信息化战略系统构建的过程中要确定企业内部生产与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信息化战略管理来实现两者的平衡。信息化战略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主要可以分为:信息战略、资源战略、业务流程战略、长远规划战略等。这些战略是一个成熟的建筑企业所应具备的条件,同时也是信息化战略实现所应必备的条件。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与时俱进,通过信息化战略来指导企业的管理工作,特别是在信息多源化发展的今天,企业必须要利用业务与信息技术的交流来实现有针对性的管理,尤其是具备规范流程的管理工作。管理中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通过改变业务流程,优化业务流程来促进企业的业务发展,同时以信息技术简化管理方法,对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战略存在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建筑企业在信息整合与计算机管理上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从单独的系统发展成为以信息技术和业务发展为核心,计算机管理和标准化流程为依托的多源化发展战略。但在从管理的角度出发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管理者及时的发展纠正。

1、信息化战略的集成度较低

我国建筑企业在自身信息化战略发展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内部信息化网络已经形成,但单从应用与发展上还处于一种相对独立的状态,这非常不利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换,同时也不利建筑企业的信息的集中,业务流程上企业没有做出相应的改变,以单一运作为基础,没有借鉴的目标,这就很难达到信息的集中与分配。

2、信息化战略缺乏对外部信息的整合

建筑企业发展的同时要考虑到外部信息的整合,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要依靠外部信息,以此来适应和理解社会对建筑的需求方向。同时建筑企业自身也要在商务活动中尽量的加强信息的整合,其中包括:监理部门、政府大项目办、材料供应商、设计院、银行部门,土地管理部门等,通过充分的整合这些外部单位的信息来促进企业的业务发展。

三、建筑企业信息化战略的步骤和方法

1、建筑企业的战略规划

建筑企业自身的战略规划要以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主要是通过企业的发展战略来拟定今后的发展目标,同时通过企业自我现状分析与社会外部环境的分析,来确定企业的发展优势,并依据分析结果来提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方法,希望借助信息化手段帮助建筑企业达成阶段性的发展目标。

2、建筑企业的需求分析

建筑企业需求分析是指建筑企业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对信息化的需求,这包括:技术管理、招投标管理、资金管理、设备管理、技术人员管理、绩效管理等,这些内容都要通过企业自身的需求分析来完成,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信息需求的整合,帮助企业完善自身的管理工作和业务开发工作。

3、建筑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层面分析

战略层面的规划是指通过对建筑企业所处内外部环境的分析,明确企业使命、愿景、发展战略,并确立建筑企业具体的信息化战略和目标的过程。战术层面的规划是在战略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具体实施方案,可以分为三点:首先是通过建立建筑企业的业务及管理变革策略、识别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分析关键性能指标等工作,最终确定建筑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其次是在信息化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建筑企业的总体信息框架,包括能够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企业业务应用架构,能够支持企业业务应用架构并符合企业信息技术发展潮流的技术架构,能够满足应用和技术架构要求的网络架构,能够管理、维护和应用以上基础架构的组织架构,并最终形成企业的信息技术标准;最后要评估企业在规划期内的信息技术投资规模、投资效益、实施风险,确定实施计划。

参考文献:

[1]王红兵.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J].建筑经济,2006,10.

篇(3)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信息化使全球的市场竞争模式和企业管理模式发生巨大变化。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利用信息化管理经营不是效益工程而是企业的命脉和核心竞争力。上世纪八十年代企业信息化管理在我国起步,但是由于对信息管理的认识不足、资金和人才缺乏(尤其中小型企业)等因素的制约,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发展还不完善。Oracle数据库是美国ORACLE(甲骨文)公司研发的以分布式数据库为核心的一组软件产品,它可以提供开放、全面、集中的信息管理。把Oracle数据库应用于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企业数据的安全性,使企业的竞争力更强。

1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定义及信息化管理具有的优势

1.1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定义

ORACLE数据库系统是美国ORACLE甲骨文公司提供的以分布式数据库为核心的一组软件产品,是目前最流行的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或B/S体系结构的数据库之一。ORACLE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完整的数据管理功能;ORACLE数据库是一个关系数据库,具有完备的关系;ORACLE数据库还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具有分布式处理问题的功能;另外ORACLE数据库的所有知识都具有互通性,即在一种机型上学习ORACLE知识之后,在其他所有机型中都可以使用该数据库。

信息化主要是指充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实现随时随地可以享用和传递所需要的信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信息化建设就是把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管理的过程,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对企业现有的设计、管理、生产、制造、经营等数据模块进行整合,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管理决定。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的完全在线管理与经营,企业的管理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在线获得企业的全部数据信息,这样管理层就能够对企业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2 企业信息化管理所具有的优势

信息化管理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可以实现企业内部更加快速、有效的沟通。信息化管理可以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彻底消除企业内部信息流通不畅的问题,提高员工的合作意识,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2)信息化管理有助于资源的共享,企业可以把一些重要通知、文件上传到企业的内部网站,员工也可以发表自己的工作经验、先进技术,这样其他员工可以在自己的PC机上阅读和学习这些文件,员工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建设性意见;3)节约时间,传统的公文流转方式是手工传递,速度慢,利用企业内部数据库进行公文自动流转,可以保证文件快速、准确地送往收件人处;4)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实现更加有效的管理;5)更加便捷,只要拥有PC机和网络(不需要再安装其他程序),即可实现远程办公、移动办公;6)减少办公开支、降低管理成本。减少打印纸张、电话费、传真费用,还可以降低差错率。由此可见,信息化建设是企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2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企业信息化技术,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普及之后,信息化发展更加迅速。进行信息化建设需要先进的数据库技术,众多的IT人才,大量的资金投入等,其中企业数据库设计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部分,现在比较成熟的数据库有Oracle、Sybase SQL Server等。现在我国大型企业大多数已经引入信息化技术,并设置有相应的部门负责信息数据库系统的管理工作,但是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人才等原因信息化程度还很低。

2.2 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信息化管理虽然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有一些企业管理层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激情不高,主动性不强;其次,专业人才和资金不足。企业信息化建设一次性投入资金过多,一些企业资金难以周转影响信息化建设的速度;企业信息化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及信息技术来实现,高技术人才更愿意到IT行业或者大公司任职,这样就给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带来困难,甚至阻碍我国企业进入信息化时代;再次,我国信息化起步较晚,国内的信息管理软件市场混乱,国内自主研发的软件不完备,且集成能力较差,这样就容易形成信息“孤岛”,国外的管理软件虽然先进,但是价格昂贵;加之,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许多企业的管理者不能摆脱陈旧的管理模式,仍然把人作为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而不是更加方便、快速的计算机。

3 数据库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3.1 企业数据库设计

当今时代,随着企业的发展,需要传递、保存的数据信息量越来越大,就需要数据库系统。企业的数据库主要是按照数据结构对数据进行保存和管理。一个企业的数据库就是指用户关注的、有相关性的数据库的集合。企业数据库的设计主要是围绕数据库内模式、概念模式和外模式三种模式进行,主要流程有需求分析设计、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和数据库的实施。需求分析是企业数据库设计的基础,主要是准确了解和分析客户的需求,找寻符合客户企业的数据库设计方案;概念结构设计主要是结合需求分析结果,抽象出企业的实际需求情况并思考如何实现理想效果;逻辑结构设计就是把概念结构设计得出的抽象的概念变为DBMS(数据库设计的概念结构)支持的数据模型;数据物理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设计存储记录的格式、存取方法、存储方法;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完之后就可以对设计的数据库进行试运行,试运行成功就可以把数据库正式投入运行了,当然在运行的过程中还需要继续对数据库进行维护。

3.2 Oracle数据库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Oracle数据库的功能非常强大,提供丰富的选择环境。Oracle数据库硬件环境独立性好,能够支持各种类型(如大型、中型、小型等)的系统,对硬件要求少;Oracle数据库可以更好地保证企业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它遵守企业数据的存取语言、网络安全协议、操作系统等工业标准;Oracle数据库的内存大,数据库集成性好,数据保存更加持久,更容易实现企业内部数据的共享。

Sybase是另一种企业信息数据库。Oracle数据库和Sybase SQL Server比较起来,前者采用并行服务器模式,后者采用的是虚拟服务器模式。查询时Oracle将一个查询分解为多个子查询,然后在不同的CPU上同时执行子查询,大大提高了查询速度,可以说在对称多处理方面Oracle优于Sybase。正常情况下,企业的业务量会不断增加,这就必然导致处理及存储的数据量的增加,需要对数据库系统进行性能优化,除增加服务器数目,Oracle还可以通过在对称CPU系统上进行并行处理来提高单台服务器的性能,而Sybase只能通过增加服务器的数目来提高系统的性能,增加服务器就会增加成本,因此选择Oracle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比Sybase更加合适。

综上所述,当今社会是信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对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实现企业的在线管理与经营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办公效率和竞争力。我国部分企业对信息化管理认识不够,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人力、财力投入不足,阻碍了信息化的步伐。企业数据库设计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条件,Oracle数据库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数据库系统之一,可靠性强,稳定性好,数据共享快,软件集成性强,系统性能优化简单,把Oracle数据库应用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可以为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志毅、陈宁,基于信息化建设的企业数据库设计[J].商业时代,2010年,第5期.

篇(4)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第四方实施;机理

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取决于快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企业要赢得市场就必须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响应,企业要提高效率就必须协调和规划经营中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而企业实现以上目标有赖于信息技术的支持。因此,企业推行信息化建设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创造竞争优势、适应快速变化竞争环境的重要手段。[1]而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日趋成熟,为企业实现内部管理自动化、智能化和科学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的发展

(一)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般模式

信息系统引入我国初期,信息化建设模式比较简单,企业提出需求,IT厂商提供相应的软硬件满足需求,双方处于对立的两端。[2]如图1所示。

在图1模式中,企业与IT厂商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企业缺乏对技术的了解,而IT厂商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对于信息化建设,企业难以做到“知己知彼”:企业的领导和员工不了解什么是信息化;不了解信息化能解决什么,不能解决什么,企业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缺乏对企业管理的诊断也缺乏对软件产品的全面了解,对于IT厂商提出的解决方案难以评价其适用性和实用性。而IT厂商受利益驱动,往往片面强调产品技术的先进程度,而忽略了产品的适用性;由于对企业运作与管理知之甚少,推销过程中也难免做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承诺;不了解我国众多的成长性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存在不同的管理需求和特征,以及对信息化的不同需求,缺乏弹性的系统往往成为企业中长期发展的桎梏。[3]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增加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失败的风险,也阻碍了信息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限制了IT厂商的进一步发展。

(二)第三方咨询服务支持下的实施模式

要解决企业和IT厂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就要做好实施之前的计划和需求分析,为技术选择和应用做好铺垫。这部分工作强调对企业内部工作、管理流程的了解,需要丰富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第三方咨询服务成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支撑。因此,第三方咨询服务支持下的实施模式成为我国企业信息化实施的普遍模式,如图2所示。

第三方咨询是指由企业与软硬件供应商之外的第三方提供咨询服务,它利用其专业管理经验,可准确把握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同时能弥补IT厂商重技术轻市场的不足。另外,它能为企业提供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咨询,通过BPR等方法,提高技术与流程、技术与管理的匹配程度,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率。最后,对信息化实施项目进行监理。[4]

第三方咨询的优势在于其中立性,由于没有利益的瓜葛,第三方咨询在做策划和需求分析时能够进行比较客观、公正的分析,帮助企业正确地选型、定位,做到“量体裁衣”。[5]

但随着企业、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第三方咨询的加入也不足以满足信息化建设需要。已有的第三方咨询实质上是“甲方咨询”[6],即第三方咨询所能提供的服务只是针对信息化的需求方,根据需求方的实际要求按需抓药,而第三方咨询对信息化建设的供给方,即软硬件提供商影响甚微;其对IT厂商的监理和实施结果评估也都属于事后控制,缺乏对实施过程的监督;第三方咨询强调行业经验或者只具有针对某一软件的实施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整个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企业与企业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协作问题也会随之出现,而这不再是一个企业内部或几个企业之间的问题,这需要从供应链的角度对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技术、流程进行统一协调,只有这样,信息化的网络效应才能更好的发挥。否则,随着信息化的推进,将可能形成“企业孤岛”、“行业孤岛”。

因此,虽然第三方咨询所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知识要素,但由于需求企业、IT厂商、第三方咨询公司三者之间各自的关注点不同,实施过程中的权责划分不明确,缺乏一个能统一规划的组织者和最终负责者。因此,单纯在实施过程中引入第三方咨询是不能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的。作为一项知识密集型的工程,笔者认为,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入,信息化建设过程必将会出现一个新的、可以有效整合IT厂商和第三方咨询公司的资源,为信息化需求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并对整个实施过程负责的第四方,信息化实施模式也将进入第四方实施时代。

二、第四方实施的内涵

第四方实施是由第四实施方整合各方资源,为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实施过程。信息化建设中的第四实施方是一个信息技术应用的集成商,是把企业、IT厂商和第三咨询方进行整合和超越的一个实体。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软硬件、服务提供商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为需求企业提供一整套的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第四实施方参与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如图 3所示。

转贴于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第四实施方如同一个平台,它整合IT厂商与第三方咨询的资源和能力,屏蔽企业不关心也不需要关心的技术细节,为信息化需求企业提供从管理到技术,可扩展、可升级的整体解决方案。第四方不仅需要足够的IT知识,以及丰富的信息化实施经验,更为重要的是第四方需要具备对于社会整体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包括对数据格式、接口标准的规范,还包括对企业业务流程的规范。通过这些标准的制定、流程的规范,减少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不确定性,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率;减少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系统升级,不同系统互联的障碍,为企业逐步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保证。最终,提高整个社会信息系统的效率。

三、第四方实施的运作机理

(一)竞合观念是第四方实施运作的基本理念

传统业务流程基础上的信息化建设,在局部范围内可以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但其发展潜力是有限的,不能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在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作用,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也为以后系统升级埋下隐患。企业信息化过程不仅是买几台电脑,上几套软件,更重要的是建立标准化体系和信息资源利用机制,建立一套规范的、高效的、科学的管理流程。在当今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渐转化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对于供应链上各个节点的企业来说,这种标准和规范已经扩展到企业外部,信息共享、流程规范、数据格式一致将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应该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从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来看,信息交流越来越趋于无障碍,协同商务将成为企业信息化的全新模式。企业对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将涉及对供应链上所有工作流程的重新设计,甚至要对企业的业务范围重新定义,使企业间、行业间实现业务数据层的无缝联结,而这个联结的平台是传统的IT厂商和咨询公司都难以做到的,只有借助第四实施方的力量,进行整体规划和方案制定,使企业、IT厂商,咨询公司形成一种竞合的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才能使技术更好的应用于管理实践,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打造良性生态环境。

(二)集成化管理是第四方实施运作的基本依据

在集成化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参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所有各方,应根据具体应用的需求,制定集成化的计划,改变不同系统间彼此独立、数据集成性和共享性差的现象。但要真正达到集成化管理的效果,参与各方还需要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转变:第一,各参与方要从信息化建设整体出发进行内部结构的优化。第二,各个参与方要放弃“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思想,与其他各方形成战略伙伴关系,专注于自己的核心能力,如软件开发商可以将软件需求分析阶段外包,从而可以专注于程序的编写,提高程序的稳定性及可重用性等。第三,各参与方之间要实现信息调度共享。第四,企业要做到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集成化管理思想是第四方实施运作的基本依据,数据规范化是实现信息集成的首要条件,所以第四方实施首先要规范数据标准,保证信息传输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互补性知识资产的有机集成是第四方实施的运作核心

知识的互补性是指两种知识一起创造的价值大于每种知识独立使用创造的价值之和,互补性知识具有收益递增的特征,这就是所谓的互补性知识资产效应。

IT厂商具有先进的软硬件方面的专业知识,咨询公司具有丰富的管理理论与咨询经验,企业具有一线的技术应用与管理理论实践方面的反馈信息。将这三方面知识的有机集成,可以指导IT厂商的研发,促进咨询公司的理论创新,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从而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提高信息技术的利用效率。第四方实施能否成功运作,取决于这些互补性知识资产能否有机集成、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四)丰富的实施经验,强大的市场影响力,良好的信誉是第四方实施运作的基础

第四实施方首先要独立,其实施过程应避免受到IT厂商的影响,才能为企业提供一个合适的实施方案。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对实施方的资质、信誉、经验要求非常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第四实施方的实力是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第四实施方要有一定的影响力,才能促进IT技术标准的统一,企业业务流程的改良。

四、结论与启示

随着信息技术复杂性的提高,以及跨行业协作对信息系统要求的增多,信息化建设过程对第四实施方的需求也会越来越迫切。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入,实施经验的积累,使得行业中某些企业或组织可以依靠其自身实力发展成为具有领导力的第四实施方。模块化、即插即用的设计思路,以及中间件技术的发展,为第四方实施提供了技术基础。第四实施方的出现将极大地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率和效率,进一步提高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第四实施方的出现还将改变信息化建设的格局。如同任何一项技术的应用过程一样,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人们越来越强调技术作为工具的应用过程,而非技术本身。因此,整体解决方案的制定将逐渐成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重中之重,而实施过程中的设备安装以及软件编写等工作的重要性会逐渐减低。第四实施方将凭借其强大的智力资源领导IT厂商和咨询公司,占据行业中的利润高点。由于网络效应等IT产业的特殊性,未来的第四实施方必然由几个寡头企业所垄断。我国的信息产业刚刚起步,众多软件企业规模小,缺少核心技术,缺乏实施经验,单个企业都没有成长为第四实施方的实力。面对全球信息化的浪潮,我们必须通过合作的方式发展自己的第四实施方。否则,当国际IT巨头转变为第四实施方,并且其服务与产品显现出网络效应之后,我国的IT产业会步制造业的后尘,成为世界的“IT工厂”,只能从事低利润、低附加值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甘利人.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39-52.

[2] 王兴财.浅谈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第三方咨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1):6-9.

[3] 欧阳峰.我国企业信息化演进的内外影响因素[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172-173.

[4] 陈启申.ERP——从内部集成起步[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345-347.

篇(5)

关键词:数据库;内燃机车;智能化;C/S结构

中图分类号:F42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35-0109-02

1 内燃机车检修企业信息化建设概述

随着我国铁路运营管理信息系统的全面实施,企业铁路运营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飞速发生,因此建立内燃机车检修企业信息化系统迫在眉睫。随着我国铁路建设高速化、信息化,内燃机车的检修任务逐渐加重,内燃机车检修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的数据繁多,并且异常复杂,传统的人工输入非常不方便,因此,依靠计算机完成内燃机车检修企业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如何运用高科技手段、依靠网络技术,实现内燃机车检修管理的统一化、标准化和自动化,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改进管理水平,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

2 内燃机车检修企业信息化系统需求分析

2.1 内燃机车检修企业信息化系统的目标分析

内燃机车检修企业信息化系统的目标就是为内燃机车检修管理提供准确、详细、及时的基础管理信息和综合信息,为制定标准、规范、可行的操作流程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内燃机车检修企业信息化系统的目标可以分为以下四点:

①发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优势,简化操作方法和工作流程,减少繁重、重复的体力劳动。

②提高内燃机车检修管理水平,合理划分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③解决内燃机车检修管理的时效性差、利用率低的现象。

④彻底实现内燃机车检修管理的动态化,及时利用反馈的信息,提高内燃机车检修管理水平和质量。

2.2 内燃机车检修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按照内燃机车检修企业信息化系统的目标,必须具备以下功能体系:

①数据录入。数据录入的功能是利用计算机取代传统的手工填写的方式,根据内燃机车检修部门的需求,设计符合要求的数据录入界面,通过C/S系统模块,让录入的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中。

②数据分析。数据分析就是将内燃机车检修过程中生成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评定检修记录,做出结论,为以后制定规章、修改管理方式提供依据。

③数据查询。数据查询是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提供相应的检修记录,该功能可以很方便地为内燃机车检修管理部门提供信息。

④数据统计。数据统计是功能体系中的最后一项功能,该统计功能可以汇总不同的内燃机车检修管理系统中的数据,统计相应的数据,通过建立数据模块,最后制定出各种报表。

2.3 内燃机车检修企业信息化系统的解决方案

目前内燃机车检修管理系统提出了“系统的管理方法”这一新的理念,该理念要求把内燃机车检修过程看着一个整体,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互为条件,相互联系,从而确保检修的质量。

内燃机车检修企业信息化系统中包括检修管理、备件管理、走行管理和其他管理任务等。内燃机车检修的流程一般是:统计机车走行公里、技术科根据机车实际状态和行走公里制定检修计划,通常检修计划提前一天下达到检修车间。检修车间根据复检结果,制定检修作业任务。检修完毕交给验收室进行内燃机车的交验。

内燃机车检修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总体设计就是按照上述检修流程进行系统作业,从而保证检修信息数据录入、分析、查询、统计和确定任务的正确性。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硬件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体系结构已经发展到互联网时代的三层C/S结构,本文就采用三层C/S结构,通过建立内燃机车检修过程的E-R信息模型,构建系统的数据库。

3 内燃机车检修企业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和现实

3.1 内燃机车检修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实施方案

本系统采用C/S模式结构,该模式响应速度快,没有中间环节,具有强大的事务处理能力,该模式结还可以实现操作界面设计的个性化,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要求,同时数据库具有很强的安全性,数据的交互性也很强。本系统的开发环境是Windows XP操作系统,应用开发程序使用Visual Basic 6.0,数据库管理系统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本系统根据内燃机车检修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开发步骤,进行目标分析、功能分析、系统功能设计、系统结构图设计、数据库设计、系统界面开发等一系列工作。

3.2 车型参数的维护数据结构设计

车型参数的维护数据结构设计是整个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因此必须输入要检修的内燃机车正确的信息。该模块可以实现车型参数的输入、删除和修改。表1是输入的检修内燃机部分基本信息。

3.3 各种记录数据的结构设计

记录数据包括小辅修记录数据、接车记录数据、临修记录数据、机车保养数据、油水化验数据、机车运用数据和运行通报数据等。这些记录数据的结构设计类似,都包括功能描述和数据结构,各种数据结构都是以表格的形式,表格中分别列出要描述的参数名称、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和字段长度等。例如检修时间表如表2所示。

3.4 内燃机车检修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实现

内燃机车检修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实现包括的内容众多,主要有车型参数的窗体实现、基本资料录入窗体的实现、各种记录窗体的实现、检修设备管理窗体的实现、机车保养窗体的实现等,本文以检修参数设置窗体实现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内燃机车检修窗体的界面由检修提醒、检修周期、检修单位设置等组成。各种不同参数设置的意义如下:

①检修提醒。该功能主要是提醒操作人员要一定的里程或一定的时间,要进行检修,检修提醒中又包括大修、中修、小修、辅修提醒天数等。

②检修周期。在检修周期中确定好检修车型号之后,就可以按照里程或时间排列的大修、中修、小修和辅修提醒天数,这些数据同时可以进行保存或修改。

③检修单位设置。该参数可以进行撤销、保存、修改或删除等操作。

4 结 语

内燃机车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铁路企业的重视,很多企业和高校等研究机构开展的电视监控系统、多媒体查询一体机、网络办公综合管理系统等研究,为内燃机车检修企业信息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各个研究机构采用的软件、硬件系统自成体系,无法实现整个检修过程的互通信息、相互联系,因此给内燃机车的安全性带来了很多隐患,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极大浪费。目前,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内燃机车检修信息化管理,我国在内燃机车检修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本文结合我国企业铁路的具体情况,结合内燃机车检修管理信息系统远期发展目标进行综合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6)

4月11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推广应用组和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指导,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赛迪集团)主办,中国计算机报社承办的“以用立业 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2007年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春季交流会”在北京京西宾馆成功召开!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新华社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马胜荣、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杨学山等受邀参会,并就中小企业及其信息化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信息产业发展作了精彩发言。此外,联想集团副总裁夏立还在会上作了主题为“引领价值应用 服务中小企业”的精彩演讲。

作为本次的大会权威性和专业性的体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颖在会上了《2006-2007年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研究年度报告》,研究表明,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已经成为带动中国IT整体市场快速增长的核心动力,2006年,国内中小企业IT市场规模将达到157.7 亿元,未来三年将缔造5000亿元的市场,未来5年中小企业IT市场规模将保持21.5%的复合增长。报告包括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需求分析、趋势预测,翔实的数据支撑论证了信息化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牵引以及中小企业信息化对IT产业发展的促进,表明2007年是中小企业信息化爆发年,将引爆IT产业新发展。根据赛迪长期调研发现,与传统大客户IT采购特点不同,春节后2-4月份是中小企业IT规划、采购的黄金季节,中小企业比较多地集中在这个时段创业、扩大规模,制定发展的规划、聘请新的员工、购置更多、更新的IT设备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以PC采购为例,在拥有明确PC采购计划的企业中,45.27%的中小企业会选择2-4月份购置、升级电脑设备,以提高自己生产、经营水平,在新年伊始为自己筹谋一个最佳开局。随着中小企业数量激增,中小企业用户已经产生潜力巨大的IT采购需求,面对中小企业的春季市场也将随之成为国内IT市场新的特征。中国IT产业先后启动过三个IT消费市场,以PC为例,20世纪90年代初到1998年,政府采购和大企业采购市场率先启动,其年末突击消耗预算的采购特点决定PC秋促市场的成熟。1999年到2004年,随着PC日渐平民化和中国家庭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传统特点,由于这个时期主要用户是学生,因此抓住寒假、暑假、五一、十一等假日,是厂商的选择。2005年以后,众多家庭用户、行业用户、大型企业用户对于PC需求开始出现缓和态势,相反为数众多,普遍渴望成长和迅速发展的中小企业群体所表现出的希望通过应用IT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趋势,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小企业信息化采购春季市场的日渐成型对于IT产业来说,意味着下一个巨大发展机遇的来临,如何挖掘中小企业IT应用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方案和服务,是IT产业时代课题,也是中小企业信息化采购春季市场良性发展的根本保障。通过这一段时间的调研和跟踪,总体而言中小企业信息化采购的春季市场已经基本成熟。

据权威市场调研显示,具有信息化采购需求的中小企业,有一半的中小企业选择在每年3-4月进行信息化产品的采购,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指导的“2007年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春季交流会”的召开,让我们意识到,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春季里耀眼的明星。这个春天,政府的呼吁、中小企业和IT厂商都将大有所为,数十万计的中小企业将会在这个春天直接受益

篇(7)

要想取得信息化的成功,就必须关注企业员工对信息化的认识和需求,从“心”开始重新建立绩效管理体系,挖掘企业中广大员工的力量实施信息化

“现在必须全力扩张渠道体系,要在国内建立若干配送中心,实现按订单生产,加快应收款的管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呆账与坏账……”“你们信息中心必须拿出一个方案,让我们的信息化建设尽快开展。”

这是企业的信息化主管经常碰到的情况,业务部门总是有数不尽的需求,IT部门也总是能做到有求必应,而结果却是信息孤岛无处不在,最终业务部门和IT部门都有怨言。

信息化是一场“运动”?

据META Group的统计,一家典型的大型企业平均拥有49个应用系统。每一个系统响应不同需求,但系统间却难以呼应,相互隔离。IT为什么总是那么难以与企业业务需求做到丝丝入扣,IT战略为什么总是那么难以以与企业战略互动呢?

研究发现,信息孤岛表现在形式上是数据矛盾和应用不交互,而在深层其实是管理的条条框框的原因。企业的职能部门分管了企业的各项业务,无意中也分隔了企业内的原本应该统一的信息数据:因为管理信息化需求的不同,提交者关心的重点缺乏全局观,企业统一的业务流也未能反应到全部信息系统上。

信息化就是要在企业内部“打倒信息土豪”,一般员工也好,企业管理人员也好,“能不能分到田地”是他们决定“参不参加打土豪”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企业信息化,基层员工和中高层管理者各自抱有不同的心态。一般而言,基层员工对信息化变革的心态主要是“三个恐惧”:失业的恐惧、学习新东西的恐惧、改变原有工作习惯的恐惧。而中高层员工对信息化的心态也矛盾:他们既希望保持传统习惯与工作方式、权利的荣誉感,也希望信息化能更有利于管理下级,但又不愿意使自己的工作情况暴露在大众面前等等。很多员工认识到:在现有的绩效管理体系下去参加“信息化”,无疑是给自己的脖子上套绳索。

在这种前提下进行的信息化,需求分析得到的结果也必然会是被动的、不客观的,因为“管理孤岛”往往会造成部门之间甚至不同业务岗位之间各说各话,缺少全局的协同,从而造成“需求孤岛”,然后又进一步形成“信息孤岛”,最终导致信息化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管理孤岛”导致“需求孤岛”

供应商的咨询顾问介绍得慷慨激昂、口若悬河后等着企业人员提问,但没有任何反应,不知道是没有听懂还是已经全懂了。其实真正的原因就是:企业的管理人员根本就不知道该问什么问题。还有一幕是:企业与供应商面对面的“较量”很热闹,各部门的管理人员正在把问题连珠带炮似地一个个抛给供应商,顾问都有些招架不住了……

对于企业自身战略的需要,很多信息主管总感觉无从下手。有的企业根本就缺少自发需求,而有的企业看起来每个业务部门都有无数的需求,但就是不到点子上。其根源是企业及员工对信息化真正需求的认知出了问题。事实上,一个企业在管理上不首先做到明确化,也很难明确真正的业务需求。只有真正提前了解了业务流程,才能谈得上流程的优化、简化和E化,再反过来促进管理的提升,实现IT与管理的深度结合,并最终促使企业信息化从业务流程再造上升到管理模式的再造。

从单个的企业来说,业务流程再造是告诉人们要怎样做,而管理模式再造却是告诉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两者的效果截然不同:再造后的业务流程大多数是达到“要我做什么”的效果,这种行为是被动的,而再造后的管理模式却达到“我要做什么”的效果,这种认识是主动的,从被动到主动,所得到的效果也就会有天壤之别。

到底该如何突破管理上的层层迷雾、挖掘出真正的适合自身的业务需求,真正了解自己的需求呢?

为了能够使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做好信息化前的需求分析工作,对企业要有全面的了解。需求分析应遵循以下三大原则:

首先,需求分析要全面考虑。在需求分析阶段首先要从企业全局出发,综合所有部门业务考虑,从企业战略、发展目标、运作方式、行业特点、生产类型等宏观再深入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关键流程和关键业务的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