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17:05:0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注册会计师前景分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型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也称为控制风险导向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将风险分析、评价与控制融入传统审计方法之中,进而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的一种审计取证模式。
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可以解决交易类别、账户余额、披露和其他具体认定层次的错报,发现经济交易和事项本身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发生的错报,发现企业管理当局由于本身的认知和技术水平造成的错报,以及企业管理当局局部和个别人员舞弊和造假造成的错报,从而将审计风险控制在比较满意的水平。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型
风险导向审计也称为经营风险导向审计,是指以被审计单位的战略经营风险为导向,通过“战略分析――流程分析――经营业绩评价――财务报表剩余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将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和经营风险联系起来,从而提出了审计师从源头分析和发现会计报表错报的观念。
2003年10月国际审计和保证准则委员会(IAASB)了国际审计准则第315号(ISA315):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将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下的审计风险模型修改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明确规定了审计工作以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作为新的起点和导向。
三、两个模型的比较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本质区别在于审计理念和审计技术方法的不同,后者是对前者的改进,其主要区别如下:
(一)审计起点不同。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通过综合评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时间和程序,由于固有风险难以评估,审计的起点往往为企业的内部控制。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通过综合评估经营控制风险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时间和程序,其审计起点为企业的战略系统及其业务流程。假如企业的业务流程不重要或风险控制很有效,则将实质性测试集中在例外事项上。这种新模式的优点是将审计的重心前移到风险评估,这将有利于充分识别和评估会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因此主要针对风险设计、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程序。此外,注册会计师轻易全面把握企业可能存在的重大风险,有利于节省审计成本,克服因缺乏全面性观点而导致的审计风险。
(二)风险评估识别以分析性复核程序为中心。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注重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以识别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而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对于信息的再加工程度不高,分析性程序主要用在报表分析上。分析性复核程序已成为现代风险审计方法最重要的程序,为适应分析性程序功能扩大的要求,分析性程序开始走向多样化:在数据分析上,不但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也要对非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在分析工具上,借鉴现代治理方法,把战略分析、绩效分析、财务分析以及前景分析等分析工具运用到风险评估之中,使风险因素不再唯一,变一元风险评估为多元风险评估,使得出的风险评估结果更加可靠。
(三)风险评估方式由直接评估转变为间接评估。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风险评估是一种直接的方式,即直接评估重大错报的概率。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从经营风险评估入手,间接地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因为经营风险越高,审计风险也越大,也就是治理舞弊的可能性越大;并且从经营风险中能更有效地发现财务报表潜在的重大错报,因为财务报表是经营的反映,假如经营风险未能在报表中得到体现,则财务报表很可能失真。此外,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合理性评估也只有从经营风险入手,才能进行正确的评估。
(四)审计程序实施具有个性化。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审计程序是标准化形式,对不同的被审计单位都使用标准相同的审计程序,其缺陷是没有充分贯彻风险导向审计思想,使注册会计师无法突破客户预先设置或防范的措施,难以做出正确的审计结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要求注册会计师将评估及识别的审计风险与实施的审计程序相结合,针对不同客户以及客户不同的风险领域实施个性化的审计程序。
(五)审计证据的内涵扩大。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式下,审计重心向风险评估转移,审计证据也由内部向外部转移。因此,注册会计师必须充分了解企业整体经营环境,由此评估客户的经营及审计风险,同时必须从外部取得大量的外部证据来证实风险评估的恰当性。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注册会计师形成审计结论所依据的审计证据不仅包括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获取的证据,还包括了解企业及其环境获取的证据。
(六)扩充了内部控制要素。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下的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发现、纠正错误与防止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要素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下的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循,由治理当局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内部控制的三要素扩充为五要素,即控制环境、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和沟通、控制活动和对控制的监督。
(七)对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审计结果主要依靠风险评估,要求把握现代治理知识和行业知识(包括市场、研发、生产等方面),这对注册会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应该是复合型人才,不但要把握一般常用分析工具,还要接受现代治理知识和行业专业知识培训。
关键词:审计模式 风险导向审计 新审计准则
一、审计模式的演进及背景
审计模式(Auditing Approach),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的审计目标所采取的审计策略、方式和方法的总称,即审计目标、范围、和方法等要素的有机结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审计模式也发生着变化。审计模式的发展经历了账项基础模式、制度导向模式、风险导向模式三个阶段。这种演进使得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与外沿不断增强。
(一)审计模式的演进 审计模式的第一个阶段是账项基础审计(Aeeounting number-based audit approach)。账项基础审计现在我国还被广泛使用,该模式是以凭单核对为重心,以审查账目有无舞弊为目标,以数据的可信性为着眼点,从会计科目入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模式。采用详细审计的方式,着重于资产负债表审计。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且难以查找产生错弊的原因,不能揭示会计系统中不合理的部分。在经济业务规模不断扩张,业务不断复杂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审计质量和效率,产生了制度基础审计,即审计模式的第二个阶段。制度导向审计(System-based audit approach)。20世纪40年代开始成为审计方法的主流。审计人员也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可靠性对审计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种方法要求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要有全面的了解,强调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决定实质性测试的时间、范围和程度。该方法的重点是发现内控的薄弱环节,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扩大审计的检查范围。这种方法着眼于整体制度的分析,可从总体上对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相比账项基础审计有所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注意力都集中于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上,使审计人员过多依赖于内部控制的测试而忽略了审计风险产生的其他环节。再加之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审计诉讼的不断增加,这就需要降低审计风险,获取有效工作结果的审计方法出现。审计模式第三个阶段风险导向审计(Risk-based audit approach)。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日趋复杂,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已经不是一般的会计核算差错。企业内部控制本身就是管理层制订的,受利益的驱使,管理层的舞弊行为层出不穷。这种内部控制只能控制一般员工,而对于管理高层的蓄意行为无能为力。而制度基础审计的局限性也很明显且审计风险巨大,于是产生了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对控制风险进行评价,而应主要对产生风险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用以确定审计人员实质性测试的重点和测试水平,确定如何收集、收集多少和收集何种性质证据的决策。风险导向审计大量运用了分析的方法,这种分析的方法贯穿于审计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终结阶段,使审计风险结论和整个审计过程联系更为紧密,使审计人员能够重视产生审计风险的各个重要环节,使审计过程成为―个不断克服和降低审计风险的过程。传统审计风险模型是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1983年提出的,该模型是人们通常所讲的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内容。即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其思路是会计师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通过对会计报表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定量评估,从而确定检查风险,进而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该模型解决了审计资源分配到最容易导致会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领域。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实质上是制度基础审计的发展,虽然使效率和效果有了实质性提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国际审计和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2003年对审计风险模型重新描述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包括两个层次:会计报表认定层次和整体层次。会计报表认定层次的风险运用传统审计模型可以解决。会计报表整体层次的风险主要是指战略经营风险,是会计报表整体不能反映企业经营际情况的风险。
(二)审计模式变革的原因及背景 首先,外部因素――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在社会越来越复杂的业务中,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相互关联性的增强,使得被审计单位规模和经营不断庞杂。在加速融合和经济一体化的现代社会,没有一个系统是绝对有效的,所以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必经之路。从社会环境来看,在经济转型期,投机与短期行为是很普遍的。我国相应的经营规范和法律法规也不很健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财务舞弊和虚假财务行为的发生。又由于社会公众期望审计人员能毫无遗漏地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舞弊行为。但审计行为只是对被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按公认的会计准则编制发表意见,所以不能保证发现所有的舞弊行为。这种审计期望的差距,客观上也促进了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其次,风险规避――重大管理欺诈和舞弊案例的日益增多加快了新的审计方法的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80、90年代,管理欺诈行为愈演愈烈。并给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从社会公众的观点来看,查错防弊一直是审计人员的职责。正是由于传统审计方法的限制,制度基础审计方法在审计技术等方面的滞后等方面的原因要求新的审计方法的创新。再次,思想演进一战略管理思想的发展为新的审计方法提供了基础。战略管理最根本的着眼点在于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及企业的风险对策。财务报表的风险其实就是企业战略风险及相关经营活动风险的衍生物。所以要充分把握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就要理解企业发展所依存的内、外部环境,基于这些环境而制定的发展战略目标及所包含的风险。明确外部战略风险对于财务报表认定做出合理的判断。战略管理思想及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为新的审计方法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实践基础。最后,成本效益一审计要想发展求生存,就必须增收节支。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代社会,会计师事务所按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原则确定所需要的审计程序。虽然扩大了审计的程序和范围,但采用分析性复核程序,对于异常情况予以更多关注,也降低了成本。
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种类与特点
(一)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种类 目前风险导向审计可分为三种类型:传统风险导向模式、战略风险导向模式及改良的风险导向模式。传统风险导向模式实质上是发展了制度导向审计,只是在制度导向模式中加入了风险测试,建立了审计风险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的测试,但其固有风险的量化测试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不能体现客观性。不能改变制度导向模式自下而上的从交易项目报表测试综合成审计结论的审计方向(图1)。战略风险导向模式依据系统论和战略观的观点,从分析企业的经营模式入手,自上而下地理解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从战略风险评估,业绩计量等方面来评价审计风险。但在实务中这种模式给了管理层更多的操作空间。改良后的风险导
向模式抛弃了“无利害关系假说”,建立在“合理的职业怀疑态度假设”的基础上,要求注册会计师在计划和执行审计时不做任何预先判断,只有在收集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后才做出合理恰当的审计结论,将对管理层是否诚信、是否有舞弊造假的驱动保持合理的职业谨慎。同时建立了新的审计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考虑了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的不可分性,将两者合成重大错报风险。要求注册会计师将审计起点定位在围绕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来设计和计划审计程序,并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密切关注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将风险评估工作作为整个审计工作的基础与先导。在关注内部控制的同时,还综合考虑企业环境、发展战略、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的评估。
(二)风险导向模式的特点 首先,要求审计人员不仅对控制风险进行评价,而且要对产生风险审计的各个环节进行具体的评价,以确定审计人员实质性测试的重点。通过对企业环境、发展战略、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的评估,发现其潜在的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并评估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风险,以便使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有两道防线为防止会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和漏报。第一道防线是了解被审计单位及环境,包括内部控制。第二道防线是注册会计师审计。重大错报风险是由于第一道风险没有把好关,而使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新准则明确要求审计工作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为起点和导向,从企业的战略经营风险人手,强调从宏观上了解被审计单位及所处的环境,紧紧围绕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来设计和执业审计程序,最终保证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而检查风险是由于第二道防线没把好关,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的过程中没有检查出错误的风险(图2)。其次,风险导向审计以风险评估为基础,对影响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多种因素进行评估,确定审计范围、重点和方法,其不仅重视与内部控制系统直接相关的因素,而且还重视各种环境因素。通过对产生风险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评价,并利用风险模型量化风险,最终确定―个可接受的检查水平。在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定下,注重对分析性复核中波动大的项目的详细审计(图3)。最后,风险审计大量运用了分析性复核的方法,这种分析的方法贯穿于审计的全部阶段。关注企业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风险评估包括检查、调查、询问、穿行测试等多种审计取证手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是对分析性复核的运用。分析性复核的对象不仅包括财务数据还包括非财务数据。
(三)现代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区别 一是审计切入点不同。传统风险导向审计通过综合评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由于固有风险难以评估,切入点一般为企业的内部控制或会计报表项目;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通过综合经营控制风险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审计起点为企业的战略系统及业务流程。如果业务流程不重要或内部控制很有效,则将实质性测试集中在例外事项上。更针对于风险设计、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程序,且注册会计师有利于节省审计成本,克服因缺乏全面性观点而导致的审计风险。二是风险评估识别以分析性复核程序为中心。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对于信息的再加工程度不够,其分析性程序主要用在报表分析上。目前分析性复核程序正在走向多样化:在数据分析上不但要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对非财务数据也要分析。分析工具上借鉴现代管理方法,将战略分析、绩效分析、财务分析及前景分析等分析工具运用到风险评估中。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注重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以识别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三是风险评估方式由直接评估变为间接评估。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风险评估是一种直接的方式,即直接评估重大错报的概率。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从经营风险评估入手,间接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因为经营风险越高审计风险也越大,也就是管理舞弊的可能性越大;并且从经营风险中能更有效地发现财务报表潜在的重大错报,因为财务报表是经营的反映,如果经营风险未能在报表中得到体现,则财务报表很可能失真。此外,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合理性评估也只有从经营风险入手,才能进行正确的评估。四是审计程序实施具有个性化。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审计程序是标准化形式,对不同的被审单位采用相同的审计程序。使注册会计师无法突破预先设置或防范的措施,审计结论无法保证正确;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要求注册会计师将评估及识别的审计风险与实施的审计程序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客户及相应的风险实施个性化的审计程序。五是审计证据的内涵扩大。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式下,重心向风险评估转移,审计证据也由内部向外部转移。注册会计师在充分了解企业整体经营环境的基础上,评估客户的经营与审计风险,同时必须取得大量的外部证据来证明风险评估的恰当性。六是扩充了内部控制要素。由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内部控制三要素(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变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下的内部控制五要素(控制环境、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和沟通、控制活动和对控制的监督)。最后对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过去仅掌握会计、审计知识到现在要求转向管理和相关行业知识。如现代管理知识和行业知识。审计人员不仅要加强专业素质的培养,还要提升职业道德素养。
(四)我国风险导向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要在审计计划阶段和执行控制测试阶段,注册会计师关注的范围扩大,涉及的内容多,审计的难度加大,会导致工作时间和审计成本的增加,即成本的增加和后续教育的支出要求收费的相应增长,但被审计单位不一定会承受相应的费用的转嫁,这会使一部分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在竞争中无法生存。审计主体没有建立良好的供求关系,低价竞争现象比较严重,审计价格难真实地反映其价值。其次,信息系统的建设问题。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重要特征是审计重心前移,注册会计师必须首先执行风险评估程序,充分了解客户整体经营环境,然后针对风险不同的客户、客户的不同风险领域、设计个性化的审计程序。所以,注册会计师要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西方国家大量运用分析性程序的有利条件是大量审计程序软件的开发与运用。使用分析性测试程序成为节约成本的重要手段,但在我国还处于初步阶段,所以要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审计方法的科技含量。再次,审计风险评估出错会导致审计失败或审计无效率。评估结果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审计质量。在审计计划阶段,评估出错会接受高风险客户的委托,增加审计风险;在审计实施阶段,评估出错会执行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或错过高风险的审计领域;在报告阶段出现评估错误,有可能会出具错误的审计报告。这需要执业经验丰富、业务素质高的审计人员,但这方面的人才缺口使得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开展有一定的难度。最后,我国的鉴证事业起步较晚,一些法律法规建设还不健全。注册会计师的素质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发展。另外,由于我国的民事赔偿制度不完善,注册会计师承担的损失不足以产生威慑力,这也使得注册会计师对风险的估计不足。
三、审计模式的变革
2003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为提高审计质量,了一系列新准则。其中
ISA200准则将审计风险模型修改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强调从宏观上了解被审单位及其环境,以充分识别和评估会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作为一种审计理念,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无疑是更加科学的。从整个审计行业来看,无论是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仍处于遵循账项导向审计模式和制度导向审计模式阶段。我国审计准则一开始就是借鉴国际惯例,并在国际审计准则的基础上制定的,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目前已做到了体现风险导向审计方向及与国际接轨的平衡点,建立了我国新准则体系。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新制定的审计准则,标志着我国新准则体系的形成。在《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工作计划表》中单独列示了一组与风险评估及风险的应对有关的准则。包括《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01号―计划审计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一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一审计重要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一注册会计师对评估风险应实施的程序》、《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2号―对被审计单位使用服务机构的考虑》。这些审计准则中,《审计重要性》原来就存在并且继续有效,而《计划审计工作》则是原来虽然存在,但是进行了修改,其余准则都是新制定的。这些审计准则充分体现了修改后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特点,尤其是新制定的《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与《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风险应实施的程序》准则,更是说明我国新建立的审计准则体系是建立在改良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基础上的。我国新建立的准则体系中强调重大错报风险概念,而不再采用固有风险的概念,这充分体现了改良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特点。这样新准则在如何识别与评估重大错报风险都作为相关的规定,加强了可操作性,提高了审计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审计的成本。体现了国际趋同的理念,为指导以后我国的审计实践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审计模式的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 速度赛马 骑师 职业现状 职业前景 马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the Horse Racing Riders' Career Present and Prospect
ZHANG Shuang, FANG Wu, LIU Fangfa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Wuhan Commercial Service College, Wuhan,Hubei430056)
Abstract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present of the horse racing riders’ career , explore their career prospect and improve the riders’ working passion, provide necessary personnel guarantee for the horse racing industry in China. We investigated and studied the horse racing riders’ career present and prospect of major jockey clubs in china using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s, interviews and etc.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iders are very worry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Horse racing lottery allowed and when or not is the focus riders care about. It is also the one reason affecting riders’ working passion and worries on career prospect.
Key wordshorse racing; horseman; career present; career prospect; horse racing lottery
0 前言
赛马是在马匹和骑师共同参与的前提下进行的一项角逐运动,骑师是赛马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当前我国骑师的现状究竟如何,在今后是否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与发展前景呢?就以上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为我国骑师行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武汉、北京、天津、四川、浙江、河北等地的赛马俱乐部速度赛马骑师共248名,平均年龄23.8岁,女性10名,其他均为男性,中国马术协会会员3名等。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向研究对象发放问卷了解其生活、工作现状以及对职业前景的展望。发放问卷252份,回收248份,回收率为98.4%。
1.2.2 访谈法
通过进行访谈,了解目前骑师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研究提供支持。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表1骑师基本情况统计表
2.1 骑师职业现状
2.1.1 全国骑师储备现状
骑师分为策骑、见习骑师和骑师三个等级。据了解,目前中国内地的优秀骑师储备不足50人,其性别、文化层次水平差别也较大,见表1。
我国骑师主要以男性为主,女性只占4%左右,这主要跟职业特性相关。在我国,骑师工作量、工作强度大,与马匹打交道存在危险性是女性较少的主要原因。此外,文化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别,多数为文盲或小学辍学,仅少数具有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近年来有大学专门的赛马专业进行骑师培育,这类骑师文化水平、综合素质较高,在未来将成为骑师的主力军。
2.1.2 骑师工作现状
在我国,骑师除了骑马参加若干赛事以外,还要担任其他的任务,这种状况导致部分骑师对我国的赛马业前景充满了担忧,见表2、3。
表2骑师日常工作任务
表3骑师对职业的感觉
我国骑师的主要工作是进行骑术训练,其次是对马匹进行护理,然后是喂马与清理马厩,最后是调教马匹。对于大型赛马俱乐部来说,骑师的主要任务就是骑马和护理马匹,对于小型俱乐部来说,骑师工作任务不具体。
近80%的人认为该职业枯燥且工资水平低,少一部分人认为该职业较好,近96%的人认为马彩解禁后该职业才有光明的前途。访谈中还发现,很多的骑师从事此行业是为了等待马彩的解禁以便能飞黄腾达,可见马彩在赛马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1.3 骑师职业培训现状
职业培训是提高专业技能知识与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对骑师的职业培训调查统计如下表。
表4骑师培训现状
数据反映,大部分人没有参加过职业培训并认为没有必要、浪费时间,主要原因是听不懂且认为没有任何指导意义,也有部分骑师参加过职业培训且认为职业培训是提高自身素质和骑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职业培训的需求反差跟骑师的文化程度有密切的关系。俱乐部应从思想上对骑师进行教育,提高其学习意识,定期组织提高骑师整体素质和骑术水平的职业培训。
2.1.4 骑师业余生活现状
业余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作,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的骑师年纪较轻,没有成家立业,空闲时间较多,如何打发空余时间在骑师的整个职业生涯中显得尤为重要,对其业余生活调查统计数据见表5。
表5骑师的业余生活
骑师的业余生活比较枯燥,一般以喝酒、打牌、上网聊天为主,学习等其他娱乐为辅。这主要跟行业特性有关,俱乐部一般坐落在郊区,离市区较远,业余文化生活就显得单调,这是骑师普遍觉得工作枯燥,热爱喝酒、打牌等的原因之一。骑师的业余文化生活有待进一步进行改善,以使其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2 骑师职业前景分析
2.2.1 无马彩状态下骑师职业前景分析
当前,国家禁止公开发售赛马彩票,因为我国赛马行业不成熟,盲目开展马彩容易导致问题。据报道,近年来全国多个省市都在兴办大型赛马场地等辅助硬件设施,这从侧面反映出赛马业正朝着蓬勃方向发展,硬件的发展必然要求软件的跟进,这就要求大量的马匹与骑师参与到赛马行业。这反映,马彩即使不开放,骑师的职业也具有广阔的前景。
2.2.2 马彩解禁下骑师职业前景分析
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已有部分代表提出开放马彩,但目前条件尚不成熟,需要时日,可见马彩的开放只是时间的问题。马彩的开放会需要大量的马匹和骑师,这对骑师行业来说是非常有益的。马彩的开放不仅使骑师的职业具有广阔的前景,同时能够使骑师的各方面待遇有一个质的飞跃。
2.2.3 骑师整体素质提升对其职业的影响
行业的发展要求骑师对工作充满激情,同时还要在文化水平、骑乘技术、人际交往、接物待人等各方面有质的变化。只有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摒弃不良习惯才能够展示骑师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行业水准,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才能推动行业的发展。
3 小结与建议
(1)优秀骑师储备严重不足,需要加强骑师尤其是优秀骑师的培养以便适应行业的快速发展。
(2)骑师存在认识缺陷,要从激发工作激情,提高行业认识和提升能力等多方面入手进行综合改进。
(3)无论马彩是否开放,骑师均具有广阔的职业前景,但很多骑师对此并无明确的认识,需要进一步进行宣传与职业前景分析教育。
(4)为更好适应行业的发展,骑师应当提升包括文化水平、骑乘技术、人际交往、接物待人等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
参考文献
[1]陈津津.入世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需求分析和职业前景[J].职业圈,2007.
[2]刘海远,吴金龙.浅析天津物流管理职业前景[J].生产力研究,2009.
[3]张博.女性秘书的职业前景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04.
[4]李春晓,李海波等.美国建设项目经理的职业前景[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
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在经贸交往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适应中国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各院校的会计专业旨在为国家培养一批既懂中国会计,又懂国际会计惯例的会计人才。为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会计师事务所培养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基础扎实和具有较强业务能力、有较强外语水平和具有创造品质的会计与财务管理的专门人才。此前相当长一段时期,会计为热门专业,市场需求大,相比而言,就业对会计人才来说相对容易,且薪酬丰厚。
在世界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但经我国政府采取正确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极为不利的世界经济环境中,我国的经济仍然实现了较快而稳定的发展。然而,从经济联系的角度看,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正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产生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经济增速放缓。2.对外贸易大幅下降。3.就业形势严峻。经济增速的放缓势必影响就业。一方面是城镇新增就业减少,另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这也同样影响了会计的就业前景。近几年会计人才市场已经供大于求,加之这几年注册会计师认证深受从业人员青睐,财会类人员数量激增,这也直接导致了普通财务人员工作越来越难找。而另一方面,一些公司对高级财务管理人员求贤若渴。形成了相对矛盾的局面。
2.会计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会计毕业生的最终就业取决于供需双方。
(1)就供给方来考察,毕业生职业选择主要受需求者的条件环境影响。影响供给者职业选择的条件环境,不同人研究结果略有不同,国内外之间也略有差异,但主要因素基本相同,即主要是工作单位的声誉、升迁机会和薪酬等。
(2)就需求方来考察,招募会计毕业生的条件,主要是学习成绩、组织能力、沟通能力、面试表现等方面。国内尽管没有这方面的专门实证研究成果,但相关研究也能从一定层面反映出实务界对招聘的会计人员知识与能力的要求。经研究发现,会计和财务知识仍是会计人员知识体系的核心,排在第二的是管理、金融、税收及法律知识,可见,实务界对学生会计成绩和整体成绩的关注程度。对于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调查分析得出的结果是:财务会计、金融学、管理会计、税务学、商法、审计/鉴证服务、职业道德、信息系统、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是最重要的十项知识要素;最重要的10种技能分别是职业品行、计算机技能、外语水平、人际关系、决策能力、分析性/批判性思维、写作水平、团队合作、领导才首巨和语言交流能力。该研究同样证明了会计成绩和整体成绩的重要性, 同时也说明了人际关系、领导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重要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 会计市场供需双方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重要性的总体认识,从需求方的因素来说最重要的是“发展潜力”、“薪酬水平与制度”、“知名度”:最不重要的是休假制度、办公场所和出差机会。从供给方因素来说,最重要的要素是“综合成绩”、“面试表现”、“学校知名度”;最不重要的是计算机应用能力、自信心和政治面貌。从而显示出毕业生求职十分看中企业的发展、声望和薪酬,而对会计工作的辛苦程度在心理上能够认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特别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校的知名度,对学生的社会关系教育和在学校担任过管理职务也较关注。这符合现今会计工作性质,特别是作为服务性企业会计事务所工作性质的特点,以及社会资源在当今中国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而将自信心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列为不重要因素,这与以前的相关研究成果有较大差别,从面上看也确实令人费解,特别是自信心。对此,我们找了我校及其他几所高校的会计高年级学生交谈,据此了解到了现代大学生特别是在“一本”层次上录取的大学生自信心都比较强,不自信的很少。至于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在网络经济时代已经是一个大学生的基础能力,况且会计电算化是绝大部分高校的必修课,而且很多学校都把取得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证书作为取得学位的必备条件之一。
3.当前在我们国家的的会计专业的就业前景分析
3.1 内资企业:需求量大,待遇、发展欠佳。
这一块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是最大的,也是目前会计毕业生的最大就业方向。很多中小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于会计岗位他们需要找的只是“帐房先生”,而不是具有财务管理和分析能力的专业人才,而且,此类公司大都财务监督控制体系相当简陋。因此,在创业初期,他们的会计工作一般都是掌握在自己的亲信(戚)手里,到公司做大,财务复杂到亲信(戚)无法全盘控制时,才会招聘“外人”记记账。薪资情况:大部分新人集中在月薪2000左右。
3.2 外企:大部分外资企业的同等岗位待遇都远在内资企业之上。
更重要的是,外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和方法都成熟,对新员工一般都会进行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工作效率高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分工细致,而分工的细致使我们在所负责岗位上只能学到某一方面的知识,尽管这种技能非常专业,但对整个职业发展过程不利,因为你难以获得全面的财务控制、分析等经验。后续培训机会多是外企极具诱惑力的另一个原因。财务管理也是一个经验与知识越多越值钱的职业,而企业提供的培训机会不同于在学校听老师讲课,它更贴进实际工作,也更实用。薪资情况:新员工的合理月薪在3000元以上,绝大部分外企能解决员工的各种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
3.3 事务所:小所和外资大所的云泥之别。
所有的事务所工作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累!区别在于很多小事务所所,待遇低,加班不给加班费,杂事多……外资事务所例如普华永道则待遇要好的多,但从某种方面来说,他们的工作任务更重,甚至有传言说在那里是“女人当做男人用,男人当做牲口用”,加班更是家常便饭,著名的“安达信日出”就是指员工经常加班后走出办公楼就能看到的日出。但在事务所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即使是小所,因为人手的问题,对于一个审计项目,你必须从头跟到尾,包括和送审单位的沟通等等,能充分锻炼能力。大所则是对团队合作以及国际会计准则、专业性、意志等方面能给予地狱般的磨练。薪资水平:有的小会计事务所月薪只有1000元,大一点的则在3000元左右,外资大所实习生(试用期)都能拿到5000元以上。
3.4 理财咨询:方兴未艾的阳光职业。
去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招聘会的人应该知道,现在对个人理财咨询职位的招聘需求量正在慢慢放大,而且,由于社会投资渠道的增多和保障制度的改革,理财咨询服务必将走进更多城市白领的生活。此类人才的需求增长点应在社会投资理财咨询服务机构。薪资水平:银行个人理财咨询师的待遇因区域不同而有差异,但最少也应该在月薪2000元以上。随着经验的增长,收入也必将随之增长。
3.5 公务员、教师:稳定有余,发展不足。
会计人考上公务员或被招进高校做老师,和其他专业的人从事这些职业一样有稳定、压力小的优势,也有发展艰难的.
4. 应对措施
4.1 如何学好会计这门课。
会计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它不仅要求学习者有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还要学习者培养对所学知识严谨务实的态度,而且它对学习者的聪明才智也有一定的要求,对于在校生来说更是如此,在学习中,上课多注意老师的点拨,仔细地思考老师留下的问题,多去钻研相关的问题,教科书是学习的主要指导,根据它,学习者可以得到正确的引导。最关键的是还要针对性地做大量的练习题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掌握会计学得相关知识,否则,就会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这也是很多人的通病,不做则已,一做就错。
4.2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理念应该有所转变。
未来社会需求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人才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未来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实际上并不是减少,而是更加需要,关键是要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分层次、全方位的就业。同样对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只有把握好市场需求,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难的多数原因还是多与学生自身素质有关,首先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往往过高,认为自己上了大学、有了文凭,就应该有个体面的工作。其实这种想法本无可厚非,然而一些毕业生不愿参加或从事比较普通的工作,一心想要找到高薪的工作。但是高薪工作往往要求很高,应届毕业生暂时还没有那个能力。社会单位最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应能力,市场需要的又是新型复合型人才,而现实却无法提供这类人才,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二是区域问题。东部地区就业好于西部。全国招生,以前哪来哪去一直是大学生分配的一个主要流向,到今天,“就业全国化”实实在在成为一种趋势。但大家都奔向东部地区,区域性就业压力明显增大;三是性别问题。总体上,男生比女生吃香,比较容易就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移动教学;信息化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9-0033-04
作者简介
何军卿(1967- ),男,河南省许昌科技学校校长,高级教师(许昌,461000)
基金项目
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重点课题“中职学校课堂教学重视对学生过程性评价的研究”(ZJA15143),主持人:何军卿
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是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所确定的基本任务。而随着移动终端与移动网络的迅速发展,“一人一媒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信息化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和选择[1]。
一、移动教学应用模式分析
目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移动教学应用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基于快速反馈系统的应用模式
这种教学应用模式已经在平板电脑中得到实现,并且超越之前只有选择题和判断题的限制,将连线、排序等难度较大的题型也纳入这一系统,更加提升了该系统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快速反馈系统有效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使得传统的教师仅凭经验和教学大纲死板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缺乏自主思考的教育模式得以突破。现在及未来这一系统都是很好的应用模式。
(二)基于备课与授课平台的应用模式
在课堂教育逐渐实现信息化、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教学资源的共享不再是遥不可及。许多企业都开发出授课平台,授课教师以录音录像的方式将自己的课程上传到此平台,成为电子数据储存在特定的网站。学生只需要获得特定的权限就可以登录这一平台,任意浏览自己需要的课件或者学习资料,而且可以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见缝插针地实现自己学习的目的。这样的学习系统正在逐渐普及,现在市场上各种教育辅导机构,如中公公务员教育、尚德注册会计师教育、万国司法考试教育等,都依赖于这一模式来实现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三)基于电子教材的应用模式
所谓电子教材,就是将纸质版的各种文字、图片、音频资料、视频资料等以特定的电子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中。学生可以利用这一系统调节文字大小等以适宜自我学习需要,并可以循环往复地复习视频资料和音频资料,在学习相应的材料后还可以通过电子作业等方式来及时巩固效果。电子教材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不但是对传统纸质教材的一种创新性革命,也改变了学生的阅读方式,提高学习兴趣,更可以及时促进学生温故而知新,是移动教学不可缺少的应用模式。
(四)基于教育应用程序(APP)的人机互动应用模式
基于教育应用程序(APP)的人机互动应用模式是移动教学对传统教育的一次突破性革命,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一对一的互动学习。它主要是将学生在学习过程所面临的不同阶段不同学习需求,比如新知识的阅读学习、知识的背诵记忆、知识的应用练习和技能的熟练掌握等,均通过开发出的应用程序来实现,通过分阶段的预习要求、学习要求、学习方法总结、难点重点疑点归纳、学习效果考察、相关知识点索引等来实现前所未有的互动性学习体验,是对学习方式的一种有效补充。
(五)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模式
网络空间学习其实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电子化。如耶鲁大学的一节公开课可以实现全世界的共同分享,华盛顿、纽约、北京、东京等不同国家和地区可以在同一时间实现资源共享,所依赖的就是网络。这种学习模式在国外被称为“翻转课堂”[2]。网络学习空间实现了学生与机器、教师与机器、学生与教师、学校与家庭等各个维度的立体式学习。其打破了传统课堂的界限,实现了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一体化学习。随着无线网络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智能移动终端和网络学习空间的有机结合,将成为互动学习时代的主流学习方式。
二、中等职业教育移动教学可行性分析
智能移动终端及其应用的普及,使得师生对资源的获取、交流能够真正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达到泛在学习的理想状态[3]。笔者认为,在中职教育领域开展移动教学的可行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基础设备、技术条件具备
中职学校面向的招生对象,对于现代化智能终端设施已非常熟悉,无论是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子笔记本、电子书本,还是最新的亚马逊阅读器、IPad、IWatch等等。这些设备在无线连接音视频传输设备、软件方面,都具有十分显著的性能提升作用,完全有可能为移动教学夯实基础。各种智能终端的运用离不开传输协议的实现,目前运用较多的是DLAN协议和Miracast协议。其中,DLAN协议在使用程序和实现效果上都存在着缺陷,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教学需要。而 Miracast协议则能够最大限度保障各项教学目的的实现。当使用者希望在设备间无线分享设备的画面内容时(同屏传输),无须再通过繁复的手续连接传输线或进行设定,就能彼此识别、彼此联结,并能管理链接,根据设备的功能与网络条件,协调合适的影音传输格式,让影音画面能在不同的装置间共同分享。
利用Miracast技术,使用者不再需要利用各种规格的线材与转换器将各种设备有线连接在一起。除此之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等设备不再需要设计各种连接接口就能与其他的输出设备,如电视机、投影仪、音响、耳机等连接,将多媒体与应用服务的内容在远程影音设备上播放。在教学中,Miracast协议的运用可以让智能设备屏幕的画面同屏传输到电视、投影仪等设备,方便师生交流及教学反馈。
(二)师生对此有良好的期待
移动教学模式的引进,可以对教学起到非常好的辅助作用。它不但可以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琐碎知识传授和抽象认识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而且可以将教师关于讲课知识的各种想法、思考和各种引申内容都在移动教学模式中体现出来,以此来增进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中职学校教师对移动教学模式寄予了很大期望。而从学生角度而言,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以中职教育招生对象的年龄段特点来看,传统的填鸭式灌输教育无法为他们营造该有的学习氛围。而移动教学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会被执教教师精心分析书本之后归纳出来的插图、卡通或照片等信息所吸引,进而增强自身的学习兴趣。时代在变化,只有更新教育观念,升级教育模式,才能够让学生渴望学习,渴望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科技发展是自然力量无法阻挡的客观趋势。在以时代形势为大生态圈的发展环境中,传统的教育模式必将被移动教学模式所替代。寓教于乐的教育模式将会成为未来教育界的主导力量。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为代表的移动教育途径,不但可以及时记录学生、教师在学习生活中的足迹,积累点滴的生活财富,还可以使得学生有兴趣和教师共同学习,也可以使得教师有动力去从事自己的工作,实现自身的价值。移动教学将会在中职教育的舞台上发挥更大的能动性作用。
三、移动教学在中职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困境
(一)硬件设施层面
中职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之一就是经费来源单一,硬件设施不完备。而移动教学又需要以特定的多媒体平台为依托,无论是电脑、实物投影等设施都需要很高的资金投入。作为资金来源单一的中职学校,如何能够筹集到这笔资金也是推行移动教学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学生层面
在移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学生的参与,但是移动教学无法实现每个学生的操作检验,并且由于年龄的差异,学生对于移动终端的操作水平也有所不同,也会导致教学效果不同。移动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师对学生的监督和约束,不能够保证学生学习的态度是否端正,不但使得学生作业的原创性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得到真实有效的反馈,给教师授课带来误导。同时,移动终端进入人们生活已经有好多年,学生对其兴趣也已经慢慢下降。再结合中职学生年龄段的特点,往往又会被移动终端的电子游戏、交友工具、购物消费工具分散注意力,无法实现学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自然也就对教学质量增加了诸多不确定的消极因素。
(三)教师层面
移动教学对于教师的讲课方式是一种挑战。教师不得不采取措施来保持和学生的距离,以免被过分拉大,而且必须协调好与学生的交流方式,以免导致学生对于移动终端的过分依赖。移动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精心备课,如果教师的讲课内容无法突出重点和难点,移动教学的效果就不会很明显。从目前中职教育师资力量现状来看,不可能保证移动终端所讲授的课程都是精华。如果教师仅仅依靠自己的终端内容,滥竽充数,照本宣科,根本无法实现预期的人才输出效果。
四、中职移动教学实施的若干建议
(一)提高师资水平,适应新的平台技术
对中职教师的专业授课水平、移动教学工具使用熟练程度等做出严格要求。对于教学水平不过关、移动教学工具使用不熟练的教师要禁止走上中职教学讲台。而中职教师自身,更应积极顺应时势,掌握新科技。移动智能设备作为新的科技产物,它集诸多功能于一身,教师完全可以通过移动设备上的摄像功能,将学生的作品成果以图像或者照片方式展现出来,提升学生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避免出现学生因为基础知识不扎实所带来的消极情绪。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参与操作,同步性高、反馈及时、操作灵活是移动教学平台最大的优势。
(二)改变教育模式,实现科教兴学战略
当移动智能设备用于教学,中职教育的课堂涵义也将会得到很大的扩充。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无法依靠单一的方式来实现学与教的目的。依靠这些智能终端,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摸索出灵活多变的教学内容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用学生的眼光和角度来发现和弥补讲课中的不足。同时,中职师生还需要放弃固有的课堂阵地,消除师生间的鸿沟,利用移动教学平台,冲破点的束缚,在学生与教师的讨论、学生与学生的讨论中及时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最大程度上实现教学目标。
(三)制定移动教学评价标准
中职教育的特殊性最主要的还是其技能性,这也是中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院校的本质特征。当前我国对涉及移动教学的课程资源开发及其评估标准的研究很少。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但目前还没有完全的把移动教学系统的标准化纳入其标准之中,对此,可以结合移动教学的定义、特征、移动设备的特性设计课程资源评估标准。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建立起一套多角度、多层次、多元化考察移动教学的测量评价方式,设计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移动教学资源评价标准体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建立。
1.评级主体层面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教师的奖惩等问题很大程度上仅仅依靠学校的规定,忽视了学生和家长的评价。因此,笔者建议应当拓宽移动教学的评价主体体系。改变之前教师主导课堂的模式,赋予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权利,学生可以从讲解课程的透彻程度、讲课内容的把握衔接、讲课技巧的运用、移动教学工具使用的熟练程度等诸多方面给教师做出一个综合、客观的评价。同时,为了防止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过于主观,学校还需要和学生家长保持一定的联系,从中职学生的综合表现和个人素质提升程度等方面来考量教师的授课水平和业务基准。
2.评价准则层面
为了增强学习氛围,提升课堂效率,移动教学的内容应当和学生知道有什么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移动教学的内容应当体现三个基本原则:首先是以学生为中心。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主动去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主动搜索、寻找适合的内容。同时,需要尽可能细化内容,或者以知识难点为基础,为某一类型问题提供定制化内容,提高针对性。例如,移动教学的内容必须包括对教材的知识点提炼总结、课堂知识深入浅出的透彻讲述、学以致用的方法指导、举一反三的知识拓展、温故知新的作业安排等。移动教学“内容为主”,尽管比较宽泛,但是只有高质量的课堂内容才可以体现移动教学建设的初衷和达到预期的目标,课程才能够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其次是优胜劣汰。移动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每位教师的熟练程度是有区别的,如果没有好的教学内容作为依托,便是对资源的浪费和对其自身工作的否定。为了保持移动教学始终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优势就必须优胜劣汰,对于不符合标准的课程制作教师规定与福利待遇相挂钩的处罚措施;最后是原创性。移动教学平台的内容是为学习服务的。内容的设计应以学生基本概况为依托,基于学生所能理解的生活场景,模拟学生面临困难的真实环境,只有和学生切身相关的内容才有助于直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结合其认知场景来设计和讲授内容,才能提高学习效果,才叫做“做出好内容”。
参 考 文 献
[1][2]方兵,杨成.I时代的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3(6):90-92.
[3]乔军,吴瑞华,熊才平.智能移动终端的教学应用及前景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3(2):81-83.
[4]宁梅,陈倩,.智能移动终端在大学生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青春岁月,2013(11)(下):279.
Exploration on Mobile Teaching Model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He Junqing
Abstract The mobile terminal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rtability, interactivity, autonomy and point-to-point transmission,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launch an interactive classroom-teaching and the extra-curricular interactive research. Therefore, the informationization teaching based on the mobile terminal is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s, and its application also will be more and more widely. But for the informationization teaching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s, the mobile terminals is still a new thing. Only the role of mobile terminals is defined, and the teaching mode and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systems which adapt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bile terminals are select and developed, the role of mobile terminals in the informationization teaching can be given full play to avoid the waste of re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