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古代经济的发展

古代经济的发展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5:0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古代经济的发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古代经济的发展

篇(1)

    一、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

    土地制度包括土地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诸方面的关系。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主阶级国家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也就是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土地制度是以西周实行的井田制为代表的土地国有制,经济上的井田制和政治上的分封制密不可分,从而共同促成了西周文明的繁荣。春秋时期,随着铁农具的出现、牛耕的推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田被大量的开垦为私田,加之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在井田上耕种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鲁国实行按亩收税,其他诸侯国也竞相效仿,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秦国以及其他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从而解放了生产力,促进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自耕农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强调发展农耕,限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它是古代中国历代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主要指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可从实施阶段、目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

    1.实施阶段:前者实施于战国时期,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后者实施于封建社会衰落时期。

    2.实施目的:前者在于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统治经济基础;后者在于防御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体制。

    3.根本目的:两者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前者是要严格控制国内市场和商业活动,后者是要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4.影响:两者都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前者在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到中后期则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后者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三、古代三大经济部门的特征

    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把握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可从生产模式、生产方式、农业结构等角度着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小农个体经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精耕细作技术是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从农业结构上看,以粮食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为辅。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中国古代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日益成为阻碍社会生产发展的因素。

    2.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特征

    古代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手工业产生时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在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所以,手工业的第一个特点是其生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夏商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春秋战国时期,逐步形成了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享誉世界,直到明代前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后来居上,占据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而家庭手工业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它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的发育。这是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第二个特点,即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济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占据特殊地位。第三个特点则是手工业的生产技术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第四个特点就是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着名的有冶金、丝织和瓷器制造。此外,手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紧密结合,并长期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手工业的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变化也是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一大特点。

篇(2)

关键词:经济重心南移;概念;原因;过程;影响

世界文明大多发源大河流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流域由于地理气候等优越条件,人口稠密,开发早,政治经济文化先进,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全国经济重心”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一直到南宋时期悄无声息地由北方黄河流域转移到南方畅江流域。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这一历史经济现象,作如下的思考。

一、经济重心的概念

经济重心是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在中国古代,衡量一个地区是不是经济重心,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和人力资源是不是在全国名列前茅,其次是看该地区的手工业和商业是否发达。

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1.汉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发展落差趋向平衡。三国以前,中国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江南许多地区很落后。从汉末开始,为避乱许多人逃往江南。西晋以后更多人迁往江南,给地广人稀的江南带去劳动力、先进生产技术和不同生活方式。东晋南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和手工业发展迅速。国家为了在竞争中取胜,采取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使南北经济经济差距缩小,为经济中心南移奠定基础。

2.隋唐五代时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隋唐时期,南北经济都得到较大发展。但是随着唐中期北方经济和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大量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生产工具技术和劳动力,江南经济在和平环境中持续发展,使经济重心发生转移。到了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五代时期,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安定,江南经济继续发展,人口数量超出了北方,长江流域日渐成为当时中国经济繁荣地区。

3.两宋时期,南北经济继续发展,到南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最终完成。两宋时期,南方相对和平,中外交往增多,国外引进的占城稻在江南推广,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宋代的水稻占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棉花、茶树在江南普遍推广。南方的丝绸瓷器造船业相当发达,南方商业很繁荣,对外贸易兴盛,外贸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三、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1.从北方来看。

(1)黄河流域经过数千年过度开发,资源近乎枯竭,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短期内得不到补充。

(2)北方战乱多,中国古代战争多发生在北方。

(3)北方由于过度开发,环境遭到破坏,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4)统治阶级横征暴敛,自然灾难频发。

(5)中国古代人的婚育传统,加剧了环境的承载力度,给环境造成很大压力。

(6)北方地区游牧民族居多,无论在地理、气候 、资源、人力诸多方面均适宜于游牧文明的发展。

2.从南方来看。

(1)南方自然条件好,环境气候生产条件优越。

(2)南方战乱少,有利于人民的生产发展和生活的稳定,为发展与繁荣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3)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生产经验和生产工具,为江南经济发展与繁荣,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4)南方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重视水利工程兴修,鼓励手工业、商业,对内外贸易的发展。

(5)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为江南经济繁荣打下基础。

(6)中国古代南北劳动人民的交流与共同的辛勤劳动,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四、经济重心南移的特点

1.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最高水平,先进生产力水平的覆盖面积,由较小范围向大范围扩大,方向上由北向南扩展。

2.南移趋势继续与国家分裂、割据局面战乱时最为突出,体现了人民追求和平与美好生活的愿望,表达了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统一的意愿。

3.政治中心南移对经济中心南移有一定影响,但本质上经济决定政治,体现了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

五、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1.促使南方城市兴起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既促使了南方沿河沿江沿海城市兴起。又促进了造船技术进步和造船业的发展。

2.促进了南方农业手工业和国内外贸易的交流与发展。农业、手工业发展促使南方城市商I兴盛。国内外贸易往来扩大,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人口南迁,有力推动江南经济发展,江南人才大量涌现。以及两宋时期书院兴盛。

4.改变了人口分布和促进了民族融合。人口由北向南转移,导致了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南方经济发展又导致了人口分布格局。南迁各族人民与当地各族人民相互学习交流合作通婚,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民族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5.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6.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的发展。

7.对南方环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有其历史原因和发展过程及特点,深刻地影响了淮河流域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6版.

[2] 《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上、下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6版.

[3] 周学平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

篇(3)

【关键词】中国古代民法 封建自然经济 文化 宗法制度

一、几千年的封建自然经济严重阻碍了民法的发展

繁荣的商品经济是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产生的土壤和前提,商品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则是民法发展起来的动力,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民法能否发展成熟。由于我国地大物博,有着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封建自然经济一直占统治地位。社会长期停滞在自给自足的状态,社会生产以家庭形式为主,产品也仅用于自我消费。封建统治者则从维护自身统治的角度出发,也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我国历代统治者都以农业为立国根本,强烈地排斥商品经济,普遍采用“重农抑商”的政策,把发展商品生产认为是本末倒置,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进行限制打压。农产品、手工业品的交换和流通只是偶然出现,而且大多以物物交换的方式实现,货币与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封建自然经济的这种封闭性和自足性特点,造成了生产者之间的隔离,完全不依赖于市场,因此以交换为纽带的商品经济也就无从发展。在这种长期的封建自然经济体制下,必然会阻碍社会中民事关系的产生,导致商业法律关系的简单化,与此相关的民事立法也就不可能有发达的土壤条件。

二、封建专制集权制度对古代民法发展的阻碍

民法在本质上是权利法,民法的重要内容就是规定和保障民事主体的合法民事权利。民法的一切制度都是以权利为轴心建立并运转起来的,它规定了权利主体,行使权利的方式,民事权利的种类,权利保护的方式等内容,是一个以权利为中心的体系。而我国古代封建政权是君主专制主义政体。从建立皇帝制度开始,两千年来专制皇权不断膨胀,为了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封建统治者极力维护其统治基础,严厉打击一切危及国家统治和皇帝权力的行为。同时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经济基础之上,封建地主依靠对土地的占有权,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压迫和剥削,根本没有平等、等价可言。古代社会还强调“家国一体”,到处充斥着君权、父权、夫权,强调家族主义,忽视“个人”的存在。家族组织是社会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有着极大的社会职能,个人完全被束缚在家族身份之中,在家这样一个伦理实体中,个人是根本不存在的。

中国古代法以刑为本,只是些禁止、命令的强制性规范,根本与权利无关。而且,在封建专制之下,封建君主不受法律约束,这种法律只是帝王权力的延伸,是执行统治意志的手段。古代中国是一个国家权力和观念高度发达的社会,君主专制主义集权不断加强,家国一体,因此形成了一切以国家利益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为最高价值,包括“个人”在内的一切领域。为此,以维护最高价值为目的的国家法律只可能是忽略个人存在的法律。在古代社会,客观上存在着财产、商品交换、婚姻和家庭等关系,古代法律对上述私法关系的调整却采取了公法的制裁手段―刑罚。可以说,中国从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与之相适应的是政治权力对私人权利、对人的欲望、对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限制,以此为前提,民法的已经没有可能,对权利的法律保护也无从谈起。

三、文化上的重义轻利的思想对民法观念发展的阻碍

古代民法的发展还受到了传统儒家文化中的“重义轻利”思想的制约。“重义轻利”的价值观肯定了“义”是处理人与人之间所有关系的首要准则,不仅把义利对立起来,肯定了义高于利,而且认为义可以取代利。从汉代开始,儒家思想即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封建正统思想。具有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如此对待“利”,成为古代中国知识分子鄙视从商谋利的思想根源,在古代社会“义”就成为普遍的道德要求。“重义轻利”的观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法律自然就排拒个人对私人利益和个人权利的追求,进而不断压抑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这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正好契合。

四、礼俗社会的特点决定了民法存在的非必要性

在社会学里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乡土社会(即礼俗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法理社会。在乡土社会中被土地束缚的农民,他们平常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一种礼俗,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古代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他们的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这是一个“熟人”的社会。古代中国人眼中,诉讼被认为是不光彩的。在司法方面,官府对参与解决民事纠纷态度冷漠,这样广泛的漠视民事法律关系的态度,极大的影响到民法这一权利法、人法的弘扬光大。

五、宗法社会抹杀了作为民事主体之个人的合理存在

中国古代社会建立了一套完整而严密的宗法制度。宗法制是古代社会中存在的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组织与国家制度相结合,以保证贵族世袭统治的政治形式。在宗法制的影响下,形成“家国同构”的政治格局,这也形成了古代社会等级森严的宗法社会,宗法社会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发展影响是深刻的。首先,宗法社会是一种等级社会,强调身份之间的差异和待遇上的差别,这种等级与秩序的存在,在法律的实施上必然会体现出不平等性。在古代中国平等权利是不存在的,也必将不会产生保障权利的民法。其次,宗法社会影响了古代法律制度的普遍适用,在宗法社会下,宗族家规、道德伦理在相当程度上承担了法律的作用,而且也形成了中国古代“无讼”的思想。在宗法社会下,官府对于发生在民间的土地、婚姻、金钱等纠纷,可以通过邻里乡亲的干预达到平息。在长期的统治中,统治者也发现这样处理不仅有效,而且有助于减轻政府及人民的诉讼,于是进一步强化宗法族规的地位。所以,在宗法统治下的中国,个人权利很难成为法律关怀的对象。而且,宗法制度的根深蒂固,也从地域和人际网络上束缚了民法的发展,失去了它独立发展的机会与可能。

篇(4)

[论文摘要]社会转型伴随管理转型。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加快,必然要求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管理科学。本文从这一实践出发,结合传统文化、西方现代管理理论和制度因素,提出符合市场经济本性要求的企业内部和外部合理有效的制度建设以及在此基础上企业家择优机制的形成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科学的关键。

一、引言

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实践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提出了建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科学的迫切性。但是,学界仍然在延用20世纪80年代初以管理二重性为理论基础,提出的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管理科学建构指导思想。其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并未深入探讨以我为“主”的内容究竟有哪些,如何判断和选择众学之“长”,怎样才能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可操作性管理模式。笔者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科学建构需要从制度基础和传统管理文化因素的相互关系角度出发,建构各种管理文化因素有筛选取舍功能的制度结构。

二、西方管理理论在转轨时期应用研究

进入市场经济进程以后,但是,我国在现实管理活动中深受自身独特的文化积淀的影响。而这种文化积淀,是缺乏社会化大生产和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的中国农业社会管理思想的延续,浸透着封建专制主义的实质。从现实来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是由单一计划型结构向市场契约型多元结构的转变。经济多元化的出现导致单一利益关系的分化,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济利益多元化。市场经济进程表明,利益分化除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体制内经济利益分化以外,中国社会还存在体制外的利益分化,即一些人、群体或集团,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和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凭借手中政治地位、经济势力及支配资源的特殊权力,利用非市场化方式,通过不公平手段获取额外财富,形成具有投机性、排他性的既得利益集团。究其实质,则是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双向寻租行为。尽管寻租行为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中同样存在,但是我国转轨状态使这种行为差不多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非规范经营行为与寻租行为越重,则政府收益越少,而部分政府官员个人的收益与寻租成功的企业的收益却越多。于是企业与政府之间就会出现相互报酬递减的关系。这是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陷入长期落后的陷阱的重要原因。分析表明,西方国家在市场经济发育成熟的经验基础上总结概括出来的管理科学,在现阶段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大都缺少现实的基础。

三、传统管理思想在转型时期应用分析

反观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其价值取向与市场经济社会的价值取向可谓格格不入。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本主义,把个体价值归结于社会价值,倡导重义轻利。但是,以功利主义为原则的市场经济却认为唯利是图是永恒不变的人类本性,强调”经济人”假设的普遍适用。再者,以孔孟之道为主的古代管理思想,主张三纲五常伦理模式为核心的等级制度,宣扬专制式人治主义。而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契约型经济,崇尚以法治国,重视共同的契约式约定上升为国家意志的过程。而在具体管理模式上,中国古代管理方略经历了春秋战国的雏形期和秦汉以后定型期两个阶段。前者主要包括:德治教化的儒家思想;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严法律民、以法治国的法家思想以及兼爱非攻、兼爱交利的墨家思想。后者则逐步形成以”儒学为主”、”道法相辅”为学派结构的中国古代主干管理思想。其后虽多有变化,但终未越出以儒家的”德治教化,修身治国”作躯干,添加”援道入儒,无为而治”、”阳儒阴法,德主刑辅”为两翼的内圣外王管理模式。很明显,管理知识一直未能与治国思想分离而成为专门的科学知识,强调的是以平均和共存为特点的有序、统一、稳定的内部和谐状态。因此,难以胜任市场经济时期中国管理的重任。在提倡竞争、创新和科学精神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以求和谐、中庸为代表的古代管理模式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四、操作模式的建议

本文赞同在探求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科学过程中,广泛吸取多种管理创新资源,从中国现代独特的价值、文化视角去发掘西方现代管理理论和中国古代以“治国之道”表现出来的管理文化。但是,必须强调这种文化的汲取必须由新的企业产权制度的安排来起主要作用。由于该制度的功能机制却在于企业家作用。现代产权制度的构建需要众多的真正的企业家在实实在在的经营实践中去探索、去博采众家、融贯中西推陈出新。为此,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科学,不仅要求符合市场经济本性要求的企业内部和外部合理有效的制度建设,而且与完善企业经营者择优机制是不可分的。在这种择优机制的作用下,优秀企业家的涌现不是靠亲情关系的提拔,不是靠行政式的领导赏识,而是靠制度性的竞争,以优胜劣汰的规则产生。因此,建立在现代企业制度上企业家择优机制的形成是西方管理科学得以真正移植,并能同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相融合而达到建构中国自己的管理科学的充要条件。

另外,在具体操作模式中,既要极力营造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又必须强调允中谐协、知权通变。以平等、开放、宽容的态度对待古今中外的一切管理知识,从西方管理科学和中国古代管理文化中分析、剥离出各种不同的观点、思想,审时度势,在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根本判断标准基础上,将他们应用到实际管理中去,最终建立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科学。

参考文献:

篇(5)

一、引言

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实践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提出了建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科学的迫切性。但是,学界仍然在延用20世纪80年代初以管理二重性为理论基础,提出的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管理科学建构指导思想。其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并未深入探索以我为“主”的内容究竟有哪些,如何判定和选择众学之“长”,怎样才能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可操作性管理模式。笔者认为摘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科学建构需要从制度基础和传统管理文化因素的相互关系角度出发,建构各种管理文化因素有筛选取舍功能的制度结构。

二、西方管理理论在转轨时期应用探究

进入市场经济进程以后,但是,我国在现实管理活动中深受自身独特的文化积淀的影响。而这种文化积淀,是缺乏社会化大生产和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的中国农业社会管理思想的延续,浸透着封建专制主义的实质。从现实来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是由单一计划型结构向市场契约型多元结构的转变。经济多元化的出现导致单一利益关系的分化,形成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济利益多元化。市场经济进程表明,利益分化除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体制内经济利益分化以外,中国社会还存在体制外的利益分化,即一些人、群体或集团,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和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凭借手中政治地位、经济势力及支配资源的非凡权力,利用非市场化方式,通过不公平手段获取额外财富,形成具有投机性、排他性的既得利益集团。究其实质,则是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双向寻租行为。尽管寻租行为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中同样存在,但是我国转轨状态使这种行为差不多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非规范经营行为和寻租行为越重,则政府收益越少,而部分政府官员个人的收益和寻租成功的企业的收益却越多。于是企业和政府之间就会出现相互报酬递减的关系。这是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陷入长期落后的陷阱的重要原因。分析表明,西方国家在市场经济发育成熟的经验基础上总结概括出来的管理科学,在现阶段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大都缺少现实的基础。

三、传统管理思想在转型时期应用分析

反观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其价值取向和市场经济社会的价值取向可谓格格不入。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本主义,把个体价值归结于社会价值,倡导重义轻利。但是,以功利主义为原则的市场经济却认为唯利是图是永恒不变的人类本性,强调”经济人”假设的普遍适用。再者,以孔孟之道为主的古代管理思想,主张三纲五常伦理模式为核心的等级制度,宣扬专制式人治主义。而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契约型经济,崇尚以法治国,重视共同的契约式约定上升为国家意志的过程。而在具体管理模式上,中国古代管理方略经历了春秋战国的雏形期和秦汉以后定型期两个阶段。前者主要包括摘要:德治教化的儒家思想;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严法律民、以法治国的法家思想以及兼爱非攻、兼爱交利的墨家思想。后者则逐步形成以”儒学为主”、”道法相辅”为学派结构的中国古代主干管理思想。其后虽多有变化,但终未越出以儒家的”德治教化,修身治国”作躯干,添加”援道入儒,无为而治”、”阳儒阴法,德主刑辅”为两翼的内圣外王管理模式。很明显,管理知识一直未能和治国思想分离而成为专门的科学知识,强调的是以平均和共存为特征的有序、统

一、稳定的内部和谐状态。因此,难以胜任市场经济时期中国管理的重任。在提倡竞争、创新和科学精神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以求和谐、中庸为代表的古代管理模式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四、操作模式的建议

篇(6)

一、对外交往路线经历了由陆路为主到海路为主的变化

我国的对外交通在两汉时期初步形成。在张骞“凿空”的基础上,丝绸之路逐步形成规模,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这时虽有海上丝绸之路,但由于我国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都在黄河中上游地区,同时造船技术不发达等因素,所以不占主要地位。到唐朝时期,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和造船技术的进步,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一样成为主要通道,形成了“水陆并举”的局面。到了宋代以后,因为经济中心南移,北方处于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西北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造成交通不便,造船技术和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等航海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尤其是到明清时期,不管是郑和下西洋还是荷兰侵占台湾都是通过海路。

二、交往的商品由丝绸为主到瓷器为主

在我国古代的对外交流的商品中,丝绸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为我们赢得了“丝国”的美誉。尤其在古罗马,来自东方的丝绸一度成为奢侈品的代名词,备受贵族的推崇,以至于罗马皇帝被迫下令禁止穿着丝绸。但就整体而言,古代交往的主要商品还是发生了变化。唐代之后,瓷器在对外交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瓷器的英文china也与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紧密相连。发生变化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一些:一是养蚕缫丝技术的外传。在汉代时期,通过丝绸之路,我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技术、井渠法就先后西传。二是陶瓷业的发展。唐代“南青北白”局面的形成,宋代景德镇瓷都的出现,元代青花瓷的创造,标志着我国陶瓷技术的发展。正是瓷器制作越来越精美,所以大量的瓷器外传。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群神图》中,画家就把来自中国的青花瓷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反映出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瓷器的格外珍视。三是交通的变化。我国对外交通经历了由陆路为主到海路为主的变化。在陆路,丝绸因为轻且不怕颠簸运输更加便利,而在海路,瓷器不怕雨水的侵蚀而更适合运输。

三、科技文化的交流历经了东学西渐到西学东渐的过程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交流的变化主要源自于古代科技地位的变化。由于国家统一稳定,经济发达,教育完善,古代科技在宋元之前一直领先于世界。在此基础上,对外传播科技一直是古代对外交往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汉代至宋元,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铸铁技术、养蚕缫丝技术、数学、医学等就不断向外传播,从周边国家到西亚再到欧洲、非洲。尤其是四大发明的传播,对欧洲历史的发展进步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为欧洲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资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条件。但是到了明清时期,由于专制制度的空前强化和文化专制政策,导致中国古代科技没有能够转化为近代自然科学,在近代自然科学方面我们开始落后于西方。一些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华,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知识传入中国,如利玛窦、南怀仁。中国的士大夫知识分子也积极引进西学,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在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就专门介绍了《泰西水法》,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也收录了西洋红夷大炮铸造法。这表明海外技术的传入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知识。

四、对外政策由开放到闭关锁国

篇(7)

【关键词】: 现代社会节奏 人口增长 城市化进程 古建筑的商业利用

首先需要解释的是:现代社会节奏;节奏这里指的是所有居民的活动以及生活的内容居住的方式,以及现代社会政府的各个方面的价值观等,是一个大范围的社会概念。古建筑指的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古代民用和公共建筑以及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

古建筑作为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作为唯一体现古代建筑风格的遗产,从这个角度看,那是应该完全的,无条件的保护。

但是社会是向前发展的,在这期间必然会出现:现代生活节奏与古建筑的矛盾;现代城市的发展与古建筑的矛盾;人口增长与古建筑的矛盾;这些矛盾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

现代生活增加了许多现代化的设备,而古建筑与现代化的设备又存在了许多不和谐的因素。例如现代化的设备在古建筑中如何布置,安排;消防,水电等实施如何规范和布设。这些都成了古建筑发展保护的障碍。

由于现行的消防规范都是针对现代化的建筑物来说的,所以现行的消防规范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就不适用了,于是这就成了一个难题。其次一些电力设施的设备如何安装,放置才能不影响整个古建筑的外观立面。这些都是古建筑保护过程中的问题。

另外,第二个矛盾中,现代的居民都适应了现代的生活居住,现代建筑的生活空间,生活设施。经过调查得到,即使过去是住在古建筑房内的居民,在修复过程中搬到现代的居住条件下居住,那么即便在修复结束后,允许回到原房居住,此时在对比之下,对于在古建筑房内的生活便感到了不便。在年代久的房子里生活的人们也说出了他们在生活中的众多不便,如垃圾,污水,粪便等问题。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过去古代社会是无法比及的。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城市化的进程。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一些老房子由于不符合规划的要求,都让路给新的现代化建筑。也是由于老房子的保护上的困难。老房子在遇到明火,地震等自然灾害时,自身抵抗能力差也使一部分人认为拆了老房子,建新房子更省心。

另一方面,在经济还不发达的中国,现在的投资大都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但是古建筑的保护是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的。即使现在中国的少部分地区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的经济力量来保护,但是即使这些地区还是为了实现本地区经济的目标,在古建筑方面保护的资金还是不多的。因此,在城市化的浪潮中,古建筑包括老房子,都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以至于在经济发展过后,回头看那些逝去的遗产而兴叹。

本文中最后一个矛盾,其实与第二个矛盾有着很大的联系――人口的增长。一方面是人口的增长,另一方面也是城市化的进程带来大量的人口涌进城市。这些都使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积大大的紧缩。何况,中国不像国外那些国家那样有着那么多空闲的土地作为城市扩建之用。中国的新建筑历来都是在老的建筑拆除之后,建造新的建筑物。因此,为了保证居民的居住空间,政府也不得不拆除原来的老房子建设新的现代住房。

因此,在现代的社会中,如何处理好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是很重要的。根据调查我们得出,现在居民中大多认为古建筑保护是需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在保护以后如何产生经济效应。

但是在现实社会中有很多古建筑,古街道需要保护,与此同时,政府的资金又是紧缺的。况且在发展经济,加快城市化进程,人口增长的今天,与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成为矛盾。

在我们工作的过程中也感触很深,过去有很多比现在保护下来的古建筑好的多的文化遗产,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被拆除。即使保护下来的古建筑在过了一段时间后需要修整之时,又拨不出专项经费。因此古建筑在修复以后,如何利用,获得价值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当今世界对古代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三种形式:突尼斯形式(完全保证古建筑的原貌),华盛顿形式(保证古建筑的外观,根据现代的生活方式改变内部需要)。因此,由此我们认为:矛盾有“重点论”之说,保护古建筑需要从发展的角度来观察,要分重与轻。对于具有深刻影响的文化遗产,我们需要完全保证古建筑的原貌,不管从里还是从外。让世人知道古代曾经的文化风味与建筑风格。对于需要考虑它们的利用价值的古建筑,那么采用华盛顿形式来修复,让古建筑具有古代的外貌,并具有现代的生活条件设施或者是现代与古代设施共有的条件;这种保护便有了进一步的商业利用价值。据调查,大多数居民都是想也愿意暂时的居住在古风古味的建筑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