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安全生产的三个基本原则

安全生产的三个基本原则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5:0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安全生产的三个基本原则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安全生产的三个基本原则

篇(1)

针对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改进办法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希望通过阐述和分析,能够更好的实现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优化和发展,为安全生产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

安全生产管理;企业;出现的问题;改进办法

我国企业企业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遵循的是主要原则有三个。第一个原则是生产过程中安全第一原则;第二个原则是对于安全生产管理要以预防为主原则;第三个原则是要对安全生产进行综合的管理原则。我国的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都必须遵守上述的三个原则,要不断的强化安全的生产管理。现阶段我国的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和壮大,其根本基础是要保障生产的安全。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长期的发展,健康的发展和稳定持续的发展。在生产中减少安全生产事故是每一个企业必须做到的生产安全管理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调动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对安全生产管理的不断升级优化来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1简要叙述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基本内容

关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基本内容的阐述和分析,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一个方面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第二个方面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第三个方面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遵守的基本原则。第四个方面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意义。下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1.1简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现阶段的企业生产安全管理主要指的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了能够实现既定的安全生产目标,二而进行的科学,有效的安全控制管理,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参与生产的人和物都要按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制定的计划进行施工,同时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有权限对和安全有关联的一切生产事物进行监督和安全指导。

1.2简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有五点。第一点是要不断的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第二点是要不断的强化企业的安全管理目标;第三点是要加强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的管理;第四点是要对企业的生产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第五点是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生产工作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或者抽查。

1.3简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遵守的基本原则。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原则是:安全第一;生产安全要以预防为主;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对安全的管理要采用科学的方法;生产的管理部门同时也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安全生产的监督要全民参与;安全生产具有一票否决权。

1.4简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意义。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能够存进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对企业的生产管理也是一种水平的提升。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只有坚持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才能够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壮大。企业的安全管理不仅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发展,同时还关系到社会的经济发展。因此企业要不断的强化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避免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一旦出现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就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强大的阻碍,同时也会造成社会上的不良反映。更严重一点讲,有可能造成一种社会问题。因此要格外引起重视。

2简要叙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出现的具体问题

关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出现的具体问题的阐述和分析,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一个方面是在生产过程中,企业的相关安全生产的责任没有落实到位。第二个方面是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投入力度不足。第三个方面是在生产过程中,企业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缺乏,同时企业对于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不足。第四个方面是在生产过程中,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意识不足。下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2.1问题一:在生产过程中,企业的相关安全生产的责任没有落实到位。我国目前很多的企业在生产安全的管理问题上没有明确的责任落实制度,安全管理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同时企业管理部门之间同安全管理部门的联络不畅也会为企业带来安全隐患。很多安全生产问题就隐藏在生产之中,只是被生产工作掩盖,这样就无法受到企业的管理重视。

2.2问题二: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投入力度不足。很多的企业都在不断的主抓生产管理,进而忽视了安全生产的管理,没有对安全生产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导致了生产过程中没有很好的生产防护措施,进而容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

2.3问题三:在生产过程中,企业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缺乏,同时企业对于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不足。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或在生产旺季,通常会招用一些临时工或派遣工,由于受教育阶段缺乏安全教育和培训,技术和文化素质较低,致使他们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安全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2.4问题四:在生产过程中,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意识不足。由于有些地方政府的监管力度不足,对企业安全生产不够重视,致使当地企业的生产经营普遍存在安全隐患。

3简要叙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改进办法

关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改进办法的阐述和分析,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一个方面是企业在进行生产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强化安全目标管理。第二个方面是企业在进行生产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加强安全检查的力度。第三个方面是企业在进行生产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严肃的落实相关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第四个方面是企业在进行生产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于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宣传。下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3.1办法一:企业在进行生产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强化安全目标管理。完善目标体系,层层制订目标;重视协商,吸收员工参与,避免由上往下强压;注重实效,强调成果,不满足于过程和行为;重视职工的培训和开发,为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企业各部门之间相互交流、检查、控制;完善目标的评审制度,进行自上而下的考核。

3.2办法二:企业在进行生产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加强安全检查的力度。企业的安全生产检查对组织者和参与者要求较高,参与者应充分做好准备,熟悉有关的规定和标准,对照检查要求,认真检查。检查的内容要根据外部的环境,单位的内部状况进行制定。

3.3办法三:企业在进行生产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严肃的落实相关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在责任制的层面上分析和把握安全生产的存在问题,并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活动进行严格的检查、考核、重奖重罚(责、权、利联系)。

3.4办法四:企业在进行生产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于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宣传。了解安全生产的意义和任务,掌握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辩识危险、危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熟悉岗位职责以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劳动纪律等。

作者:韩本书 单位: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企业完全生产 工作实践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安全是永恒的主题,是企业的生命、是效益的源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铁路行业的工作方针,也是生产活动的基础性工作。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一项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来抓,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生产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自觉主动把保障职工生命安全、维护职工的生存权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神圣地位。

一、 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

坚持“安全首先,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基本方针,是我国安全生产的一项基本原则,安全工作是长期的、与项目建设同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查验安全生产工作,以便及时采取防范、整改措施,是防患于未然的行之有效的群众性的安全工作。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安全工作管理既强调管到底,又强调理到位。理到位就是要理出头序,理顺关系;就是要不断完善安全工作行为准则,检查制度和标准,考核奖惩办法。管到底,就是要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人心,要严抓细管,刚性考核,绝不姑息任何违章行为。

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以完善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责任制为基础,以落实反事故措施、反违章、推行标准化工作为原则,做到组织落实、措施落实、检查落实、考核落实,使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

二、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措施规范化,作业行为标准化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

在“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措施规范化,作业行为标准化”方面做了扎实工作。一方面,积极认真开展“三无”活动,另一方面,不断完善、细化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办法,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当然,设立合理、公正的考评制度需要有纪律作保证,再好的制度也无法执行下去,再严明的纪律也会成为摆设。当前,在国家一时难以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等情况下,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针对新时期安全工作的性质、特点,必须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抓住关键,将反腐倡廉寓于严格的管理之中。从强化安全责任意识,落实具体措施入手,确定具体的步骤、制定具体的措施、规定具体的时限、落实到具体的人,一层一层地抓、一项一项地抓。对于那些一意孤行,非要违反制度的,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都要严肃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按党纪国法予以追究。

具体说来,要重点抓好以下制度的落实工作。一是严格遵循《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铁路行业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并对违反者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以保障各项工作规范运作,约束干部从政行为。二是尝试推行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工作,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三是通过建立目标管理制,成立安全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层层签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三、不断提高人员素质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可靠保证

安全管理工作应以人为本,围绕人的行为,规范各项管理措施,采取“多层次、低重心”的管理手段,将工作的中心下移,放在生产一线的班组,开展从管理层到执行层多层次管理,才能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安全生产中的每一项工作,人都是第一要素,而且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必须采取有效手段提高人员素质。结合生产实际需要,通过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形式,增强安全意识,激励职工钻研专业技术,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结合各阶段安全生产特点,加强了对职工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大大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四、安全生产工作重在管理监督到位

安全工作重在管理监督到位,这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是要根据生产不断发展的需求,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及时纠正和查处违章,实现安全监督由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过程监督的转变,实现单位、班组、个人三级安全目标。

安全监督管理,应突出强调敢抓、敢管、敢考核。我们要十分注重“以人为本,重在教育和预防”的原则,注意发现、表彰安全工作中的好人好事,总结和推广安全管理中的好做法,积极探索安全管理的新路子,激发和保护了班组和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对违章作业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形成了有效的生产流程安全监督机制。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真正做到领导重视,措施落实、考核到位,严格奖惩兑现,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才能确保安全生产。

总之,安全生产是行之已久的一项安全措施,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是一个企业综合素质的反映,每一个部门都与顾客的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搞好安全生产,必须要充分发动群众,相信群众,请群众参与,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组织工作始终,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管理人员要要细心观察,分层次,调查研究,讲方法,为人表率,奖惩严明,真正使大家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才能保证安全工作处于良性循环,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1]王宇.《浅谈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J] .经济师期刊.2010(09) .

[13] 李秋贵.《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实现安全效益双赢》[J] .《经济问题》.2010(09) .

[14] 谢力.《生产事故管理中安全链原理》[J] .《企业活力》.2009(09) .

篇(3)

对于企业生产而言,安全生产始终不容忽视,需要放在首位,是影响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安全健康的环境。企业安全管理极具复杂性与系统性,深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目前,国家以及企业自身都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监督与管理,将安全管理视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凸显其在企业经营管理行为中突出地位与作用。

1.以当前企业发展为依据正确认识安全生产管理的概念

1.1安全生产的涵义以及主要影响因素

对于安全生产而言,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有效维护工人生命安全,防止企业财产受到损失。基于此,安全生产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人、物以及环境。立足差异化企业,虽然经营领域不同,但是,在安全生产方面受到的影响具有同一性。具体讲,人的作用是发挥对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功能,对机械设备进行操作,同时,对生产环境进行合理选择与优化。在三个因素中,具有能动性作用的是人,是最为核心的影响要素。

1.2安全生产管理的对象及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的作用是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利因素进行及时消除,避免其对人身安全与健康产生损害,在根本上保证企业生产运营得以正常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人、物以及环境。监督管理需要力求囊括企业生产各个环节,涵盖所有企业人员,满足全方位要求。也就是说,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对安全生产管理对象与范围进行明确。

2.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深入剖析安全生产管理的不足之处

2.1缺乏对安全生产的深刻理解,安全工作尚未落到实处,很难实现责任到人

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安全生产始终是企业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立足现代化企业,安全生产更是备受瞩目,成为关乎企业生存的关键。在安全生产工作落实过程中,很多管理者存在理解错位的问题,关注安全生产的目的是避免责任追究,未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也就是说,针对安全生产问题,存在一定表面现象,只是进行安全工作的传达,要求的提出,但是,忽视执行,一旦出现问题,责任很难追究到人。

2.2以生产经营为发展目标,安全监管始终滞后于生产行为在一些企业中,为了实现项目引进,不惜牺牲安全监管,尤其是忽视消防设施建设,省去审核与验收环节,造成安全生产要素的缺失,在重视生产经营的同时,忽视安全生产。这种情况的存在加剧了管理者对安全生产的不重视问题,很多安全管理措施无法落到实处,给生产经营埋下隐患,造成威胁

2.3忽视安全培训的作用,培训意识薄弱,主动性不足

立足企业生产,人员安全培训是重要管理内容。具体讲,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以及特殊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安全培训,保证具有相关资质,考核通过才可上岗。但是,目前很多企业培训问题较多,首先,很多企业的培训工作形同虚设,以生产忙为借口,不开展或者不参加相关培训。其次,一些企业认为安全培训见效不快,具有一定周期性,是长线工程,积极性不高,被动、敷衍、应付较多。

2.4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缺乏规划性,投入不足,安全设施功能尚未有效发挥

鉴于安全生产重视程度不够,企业更多关注的是生产设施的完善,忽视安全设施建设,很难满足企业防范事故的要求与需要。另外,针对安全设施投入,一些企业缺乏计划性,不使用?俗疾?品,安全生产施工单位资质不过关,维护工作不到位,很难有效发挥安全设施的功能。

2.5安全责任落实工作不到位,执行力不强,影响安全思想在企业内部的深入与渗透

对于安全生产管理,虽然很多企业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与机制,试图对安全责任进行明确,但是,在落实与执行方面仍凸显乏力,缺乏深度性与系统性。另外,企业忽视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的开展,力度不大,影响安全思想在企业内部的渗透与落实。

3.如何切实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1切实提升企业管理者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度,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强化与企业管理的同步性

对于企业负责人,要从认识上提高对安全生产及管理工作的重视,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以安全生产为出发点,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与其它工作的同步性,保证同步实施,结合同步检查与考核环节,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3.2以企业发展实际为基础,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提升执行力与落实度

为了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扩大覆盖范围,将其贯穿于生产全过程,需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重视对组织机构进行健全与完善,构建安全管理组织网络,囊括企业各个管理层,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层层落实的管理结构,保证安全管理网络覆盖更大范围。其次,以企业实际情况为基础,构架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提升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再次,要强化制度的执行与落实,增强严谨性与持久性。

3.3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工作,增强全员安全观念

对于企业安全生产,安全观念与安全文化也发挥指导性作用。因此,要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切实增强全员安全理念。要保证安全宣传内容的全面性,囊括相关法规、制度等内容。另外,要力求宣传教育的多样性。对于教育对象,要涵盖多个层次,力求全员化。

3.4将安全生产投入合理纳入年度预算,切实提升应急救援水平

企业要合理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将其合理纳入工作预算。同时,结合企业应急救援需求,加大救援物资储备与投入,切实提升企业应急救援水平。

篇(4)

关键词:劳动定额管理;煤炭生产

中图分类号:F40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国内企业的从原有管理体系向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转变有着非凡的意义,确立劳动定额管理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劳动定额工作始终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这跟企业缺乏强化定额管理的内在动力有关,其根本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以及这种体制下政企合一的企业制度”(安鸿章(2002)。煤炭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劳动定额管理制度的变革提高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将为提高行业生产能力、建设更完善、优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出重要贡献。

一、劳动定额管理的概念及基本原则

劳动定额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部分,是企业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定额管理根据煤炭企业生产规模的相关需要和用工原则,安排企业所需的人员数量以及劳动量,且随着生产力发展及管理水平的提高主动进行调整。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管理是进行劳动定员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煤炭企业合理组织生产,促进安全管理,优化工资分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要条件;是制定劳动计划、充分挖掘劳动力潜力、合理使用劳动力的重要一环。实际操作过程中,劳动定额管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安全生产”、“先进合理”、“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这种管理主要以2006年及之后国家四部委对煤矿安全生产和企业管理制定的各类法规与规章为参照,结合各个煤矿的具体情况进微调。

二、煤炭劳动定额管理的应用

(一)煤炭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现状

我国煤炭企业劳动定额的管理普遍存在煤炭企业管理者对劳动定额管理工作不重视,缺乏劳动定额相关知识的情况。例如有些煤炭企业管理者对定额管理没有概念,导致用人超标,人力成本飙升;即使部分企业对劳动定额管理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贯彻到位。比如因劳动定额管理数据统计不当,导致无法修正定额工时;还有的煤炭企业干脆延续过往的劳动定员定额管理方法。随着矿井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设备的不断更新以及生产组织和生产条件的不断变化,现有的劳动定额管理水平已适应不了不断提高的劳动生产率,对矿井生产起不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劳动定额管理制度的构建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个角度对劳动定额管理的设计进行综合考虑。

1.经济效益。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资金周转越快,企业盈利能力越强,企业本身的价值也越高。煤炭行业普遍需要将大量资金积压在生产阶段较长时间之后才能实现资金回笼。因此,劳动定额管理应尽可能的发挥各级员工和生产设备的功效,提高生产率,减少资金的积压时间从而提高企业资金的周转率。

2.社会效益。这里的社会效益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的,在充分考虑了员工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合理进行劳动定额配置和管理。诚然,随着国家对煤炭企业生产环境要求的提高,煤炭生产的工作环境有所改善,但一线作业区间仍然存在着瓦斯、粉尘等有毒有害物质,高负荷的地下工作也容易造成心理压力。由此可见,对定额管理工作社会效益的考虑有相当的必要性。

3.环境效益。国内矿业生产由于技术、资金的限制,都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但是煤炭企业仍然应该切实履行起自身的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定额管理工作制度来控制污染。具体的,在满足下游产业需求的同时,还应合理安排工时进行回填作业。

(三)定额管理标准的制定及实施

煤炭企业一般都采取企事业部型组织结构,并由各生产队组进行具体的一线作业。具体实施过程中,定额管理标准的制定主要由具有一定煤矿工作经验的定额管理人员,采用了技术测定最基本的方法,综合运用了个人工作日写实、工组工作日写实、测时等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同时查阅相关资料,掌握编制要领,探讨编制过程理论依据,结合生产实际就劳动定额基本方法如何运用,基础数据如何采集,采集数据如何整理,整理数据如何对比分析,如何运用分析数据结果测算数值标准,测算标准如何对比校验等过程,广泛收集、分析现有资料,确保编制结果的科学与合理。

定额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控制即是生产业务部门的任务,也是定额编制人员的职责。通过进行过程控制,不仅能协调生产过程中各目标的实现,还能为今后劳动定额制度的制定积累经验。在实施控制时,定额人员应定期下井跟班或规定单位时间内的下井次数,有效掌握现有定额标准及管理的适用性和科学性。

三、结语

从劳动定额管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煤炭企业所处的特殊行业环境来看,为了健全劳动定额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煤炭行业的竞争力,还可以在如下方面做出进一步改进:

(一)建立煤炭行业劳动定额管理协会,制定统一管理标准

劳动定额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因此建立煤炭行业劳动定额管理协会, 统一制定并推广先进管理理念与方法,不仅节约制度探索的成本,提高全行业劳动定额管理的水平, 还为进一步开发更先进的管理制度提供了平台。

(二)加强劳动定员定额管理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

劳动定员定额管理需要一支具备相关要求的专职工作人员。故企业应该采取多种形式来开展相关管理技能的培训,发挥劳动定员定额管理的应有作用。同时还要加强企业内部开展相关管理理念、制度的学习,确保广大员工了解定额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从而更好的配合管理。

参考文献:

[1]安鸿章.劳动定额管理的新特点和新趋势[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2(01):54-57.

[2]程国桢.浅析劳动定额管理在煤炭行业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J].煤炭科技,2001(04):031.

[3]付强.如何做好煤炭劳动定额管理工作[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2(12):085.

篇(5)

关键词:通信施工安全 施工现场管理

中图分类号:TN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162-01

1 我国通信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筑安全管理的对象是生产中的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是起因发展到结果的一系列因素构成的连续过程,事故是一个变化过程,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由于不利因素的扰动,事故是人与物的不安全因素相互交叉引发的结果,交叉的时间与空间又因为因素的不断变化而更新。事故发生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五个:人、机、料、法、环。

(1)从人的因素来讲,一方面企业大部分施工人员来自于农村,文化层次不高,没有受过正规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相关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认识不足,存在着重进度、轻安全的错误思想,有的心存侥幸,冒险蛮干,缺乏应对和处理特殊及突发事故的能力和相关知识,造成事故扩大,损失增大。

(2)从机械的方面来讲,有的企业舍不得增加安全投入,对陈旧老化机械设备维修、更新不及时,造成带病运转;设备本身无法实现操作失误和设备出现故障时,设备能自动发现并自动将其消除,从而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同时不装设安全防护装置无法保证人机系统安全。

(3)从材料的方面来讲,通信建设当中的材料没有达到国家标准,无法满足网络需求,对网络安全造成影响。

(4)从管理方法来讲,有的企业内部管理不到位,制度和岗位责任流于形式,施工现场安全工作处于盲从和无序状态。

(5)从环境因素来讲,有的企业对作业场地的客观因素和作业面的多面性认识不足,造成一些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

2 加强通信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探讨

通信建设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思想,提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原则,通过主动式管理进一步提升网络质量,预防事故,消除隐患,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内容包含计划、控制和改进,运用连续的滚动PDCA循环的管理方法,以全单位、全员为管理对象,管理范围更加宽广,达到持续提高工程建设整体素质的管理效果。

全面质量管理以“预防、改进”为核心,从“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根据影响安全的各种因素,抓住主要矛盾,以系统科学中“全局观点”和“全局最优为”原则,做到“三全一多”。即全面的安全管理、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全员参加的安全管理以及科学的、多种多样的安全管理方法。

根据项目分解,我们发现现场的实施操作主要由高处作业、动火作业、动土作业等作业点构成,这是影响现场施工安全的基本单元。因此,我们要将关键作业点作为首要的管理目标,从加强作业点管理入手,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对施工现场风险要素进行全面但有针对性的管理,将安全生产的思想贯彻到具体的操作细节中,推进现场作业管理。以关键作业点为基本管理单元的现场管理模式,打破了专业壁垒,满足了一体化运作的要求,全面覆盖了各专业的现场管理,填补了通信建设现场管理的空白。

对于每个关键作业点的实施操作可以分解为前期准备和具体操作两个内容,而作业人员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要做好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必须以作业点为目标,围绕人员要求、前期准备和过程控制三个维度开展工作。在成熟而健全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的基础上,对施工现场关键作业点的管理上通过三个管理维度全面而有效的管理清除现场管理的死角,从而达到卓越现场的管理目标,构成了卓越现场4P管理模型。在施工现场运用4P管理方法规范现场管理,指导实施人员安全操作,从而实现整个建设大团队现场管理水平的提高,减少现场安全生产事故的出现,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再上台阶。

3 4P现场管理的内涵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卓越现场4P管理体系架构模型以健全的管理制度为基础,其管理内容包括人员要求、前期准备、过程控制三个管理维度;分为二十一个关键作业点的管理。

(1)人员管理。人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因此,实行资质管理和各类专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以及加强施工人员的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等是保证人员素质的重要管理措施。

(2)前期准备。从时间顺序上划分,前期准备是现场施工管理的第一步,是工程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前期准备主要是针对机器的因素、材料的因素、方法的因素以及作业环境的因素进行管理。前期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技术方案的确认、工器具准备、材料准备、风险控制点、施工现场布置及安全防护用品的配备等。

(3)过程控制。从时间顺序上划分,过程控制是现场施工管理的第二步,是现场管理保证安全生产的重点。其主要工作内容涉及到工程实施阶段和收尾阶段两个部分。在机器的因素的控制上,强调机器的按章使用和操作。在方法的因素的控制上,侧重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的落实。环境的因素的控制上,着眼于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的消除和控制。

(4)卓越现场。卓越现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零违章、零隐患、零事故”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最高目标。其次,工程建设在质量、造价、进度方面都达到或超出标准要求。第三,在施工现场的布置上区域划分明确,指示清晰,对施工人员及过往行人起到明确的警示、警告作用,从而真正起到促进安全生产的作用。施工现场在施工过程中在垃圾、扬尘、噪音、有害气体、工作时段等的控制上得到周围群众的好评。

(5)关键作业点。关键作业点分为:登高作业、吊装作业、立杆作业、顶管作业、开挖坑道作业、敷设吊线作业、打孔作业、安装走线架作业、管线井作业、电梯井作业、设备安装、电池安装、设备加电作业、室内线缆布放作业、室外光缆布放、调测作业、割接作业、野外临时电用电作业、机房临时电用电作业、动火作业、设备搬运。

4 结语

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施工企业应注重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寓安全于生产之中,并对其发挥促进和保证作用。安全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与生产在实施过程中,应密切联系在一起。

参考文献

[1] 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2] 吴涛.施工项目经理手册[M].地震出版社,1999.

[3]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50358-2005[S].

篇(6)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U227.6 文献标识码:A

1 公路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的特点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的特点决定了公路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的特点。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的特点主要有:①公路工程的施工周期长,最短的周期也要6个月以上,长的则要数年;②公路工程施工的流动性大,施工人员的工作场所并不是固定,一线的施工岗位与施工单位也多是短期的劳动雇佣关系,他们是根据不同的岗位更换不同的工作场所的;③施工中所涉及的材料、人员、工程以及机械设备的种类都比较多,在这些复杂的情况,容易因疏忽引起危险;④外界环境以及自然环境对施工的影响都比较大,如雷雨天气,就可能对施工人员造成危险。由于以上工程施工的特点也就决定了施工中安全管理的特点:施工中要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正确的安全管理体系并注重安全管理各部门的协调合作。

2 公路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的基本任务

公路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的基本任务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施工部门应自觉的实施容易造成危险的安全检查及监督,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管理方面知识的培训,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另外客观上,施工单位还应该分析施工中容易引起危险事故的各种因素,并提前采取措施预防其发生,健全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建立优秀的安全管理系统,都是施工中安全管理应该实施的。

3 公路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安全管理的必须实行责任制原则,根据分工及级别实行责任制的原则:安全施工的计划性原则,有计划的对公路工程进行施工,可以确保突发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的预防性原则,一切都要遵照安全第一的原则,如果面对有可能发生危险的施工操作,宁可不强行施工也不能让事故发生;安全管理的动态管理原则,面对突发性的状况,懂得变通,以人的安全为基本考虑的因素;安全管理的奖惩原则,即对预防的安全事故发生的人员,要有奖励的措施,相反的,则要有惩罚的措施;安全管理的系统性及效果性原则。

4 公路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的措施

4.1 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文化的建设

公路项目工程的施工的参与主体以及每个与工程相关的人都应该具有很强的安全意识以及安全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根据施工要求及设计文件,严格执行施工中的各项工作,做好公路工程的同时也保护好自身的安全。

4.2 明确安全管理的责任人并建立健全公路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施工中的众多因素都是相互影响并相互制约的,所以要想建立健全的公路工程的安全管理的体系,就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相互制约及影响的因素,否则,只是局部的研究安全保障问题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因此,要建立并完善公路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的机构以及人员的配备,将各个级别的部门负责人确定为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这样讲安全管理的责任量化,落实到人,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强力的执行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制度,如果出现了安全事故,这些责任人就具有连带的责任。

4.3 推动安全系统工程,从而提高安全管理的层次

根据安全系统工程学的观点,物的不安全的状态及人的不安全的行为是导致安全事故产生的最直接的原因。但是安全系统工程却认为安全管理制度的存在缺陷才是导致安全事故的根本性的原因,因为其强调的就是管理,如果管理上没有缺陷,物的不安全的状态以及人的不安全的行为就都是可以克服的了,这样施工过程中也就不可能产生安全事故了。因此,我们应该推进安全系统工程,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安全管理的问题,提高安全管理的层次,从而有效的规划并且控制施工中的各项工作。

4.4 改进并完善安全设施的配置工作

在不影响施工技术的前提下,还应尽可能的配置好安全的设施,安全设施的配置工作应着重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周期长、流动性大等特点,找出施工过程中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关键工序或者关键的安全部位,并加以预防。如沥青加温站、施工中可能穿越村镇的路段,或是路基施工放炮段等工序,都是较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工序,必须有效的制定预防措施,从而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②根据需要,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从而使施工设备的质量得以提高。当发现施工中所用到的机械生产设备存在质量问题时,必须立即检查并解决其质量问题。确保施工生产的机械没有质量问题以后,还必须配有施工过程中能够用到的封闭交通的标牌、安全施工标牌、专为施工工人准备的劳动保护用品等各种安全防护的设施及用具,最大限度的保护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③负责安全管理的各级责任人应深入到施工现场并对现场进行细致的研究及调查,不但要确保施工人员以及施工设备的安全,在施工路段没有封闭交通的情况下,还必须要确保过路的行人以及过往的车辆的安全。负责安全人员还应该制定确保施工安全的技术方案,既不影响生产又不影响交通。

4.5 制定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的预案。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由于施工过程中的防触电触电、防机械事故、防高空坠落事故、防中毒事故、防爆破塌方事故等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相互影响并制约的,所以当某一个环节出现安全事故的问题时,若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的方案,后面与之相关的各个环节就都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前面已经提过,当物不存在不安全的状态以及人没有不安全的行为时,就不会发生安全事故。所以,施工安全管理的责任人必须能够及时洞察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潜在的危险以及隐患,并及时的制定解决隐患的应急救援的预案。只有这样,才能有备无患,当安全事故真的发生时,才能镇定的解决问题,确保施工中的其他环节有序的完成。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公路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的特点、施工中安全管理的基本任务、施工中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以及施工中安全管理的措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与各方面的内容都有联系,这就要求施工全体人员共同对安全事故进行预防及控制,确保其不会发生。只有这样,我国的公路工程才能够真正蓬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其明.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手册[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刘佳.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

[3]赵桐山.公路工程施工事故隐患及安全管理[J].甘肃科技,2003.

篇(7)

【关键词】矿井;采煤;选择

0 前言

选择采煤方法,必须满足安全、经济、煤炭采出率高的基本原则,努力实现安全高效。所谓安全,就是必须贯彻“安全第一”的生产方针,做到采煤工艺先进合理,采煤系统可靠,技术措施完善。经济就是指高产、高效、低耗、低成本,煤炭质量好。采出率高就是要求尽量减少煤柱损失,减少采煤工作面留煤损失和泼洒损失,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以达到国家要求。选择采煤方法应当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制约,在选择时应当综合考虑。

1 选择采煤方法应考虑的因素

为了满足采煤方法选择的原则要求,在选择和设计采煤方法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具体的地质、技术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1.1 地质因素

1.1.1 煤层倾角。煤层倾角是影响采煤方法选择的重要因素。煤层倾角的变化不仅直接影响到采煤工作面推进方向、破煤方式、运煤方式、工作面长度、支护方式、采空区处理方法,而且还直接影响到采区巷道布置、运输方式、通风系统、顶板灾害防治措施以及各种参数的选择。一般条件下,倾角小于12的煤层,有利于采用巷道系统简单的倾斜长壁采煤法;倾角大于12的煤层,多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

1.1.2 煤层厚度。煤层厚度及期变化也是影响采煤方法选择的重要因素,根据煤层的厚度,可以选择相应的采煤方法。一般条件下,薄及中厚煤层通常采用一次采全高的采煤方法;厚煤层可采用大采高综合机械化采煤一次采全高、放顶煤采煤方法,也可以采用分层开采的方法。此外,煤层厚度还会影响到采煤工作面的长度,影响采空区处理方法的选择。在开采自然发火期较短的厚煤层时,就必须采取综合预防煤层自然发火的措施,采用全部充填法或局部充填法处理采空区。

1.1.3 煤层特征及顶底板稳定性。煤层的硬度、煤层的结构(含夹矸情况)、含煤层数及煤层顶底板岩石的稳定性,都直接影响到采煤机械、采煤工艺以及采空区处理方法的选择,影响着采区巷道布置、巷道维护方法及采区主要参数的确定。

1.1.4 煤层地质构造。采煤工作面内的断层、褶皱、陷落柱等地质构造,直接影响着采煤方法的选择和应用。由于地质构造的影响,有时不得不放弃技术先进的采煤方法,而采用适应性较强、安全可靠性较高的采煤方法。一般情况下,对于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条件稳定的煤层,有利于选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对于地质构造复杂、埋藏条件不稳定的煤层,可选用普通机械化采煤、爆破落煤采煤方法以及其他适应性较强、安全可靠性较高的采煤方法;多走向断层的煤层宜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多倾斜断层的煤层,宜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因此,在选择采煤方法之前,必须加强地质勘查和测量工作,准确掌握开采范围内的地质构造情况,以便正确地选择适宜的采煤方法。

1.1.5 煤层含水性。煤层及其顶底板含水量较大时,需要在采煤工作面开采前采取疏排水措施,或在采煤过程中布置疏排水设施,应在选择采煤方法时加以充分考虑。

1.1.6 煤层瓦斯含量。煤层瓦斯含量较高时,在选择采煤方法时,应当考虑布置预抽瓦斯专用巷道和预抽瓦斯钻孔,并通过瓦斯管网进行瓦斯抽放。还要考虑在开采过程中加强通风和瓦斯管理,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

1.1.7 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直接影响着采区巷道布置、工作面参数、巷道维护方法和采煤工作面推进方向等,决定着是否需要采取防火灌浆措施或选用充填采煤法,在选择采煤方法时应予以考虑。

1.2 技术发展及装备水平

技术发展及装备水平也会影响采煤方法的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技术在创新中得到不断的发展,新方法、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为采煤方法选择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厚煤层放顶煤采煤法、大采高一次采全厚采煤法、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伪斜走向长壁采煤法等得到广泛应用。工作面采煤工艺技术、装备能力不断提高,工作面单产水平和劳动效率迅速增长。因此在采煤方法选择时应考虑不同装备水平的工艺技术、工作面单产水平必须同矿井各个生产环节的能力相适应,并留有适当的发展余地。

顶板管理和支护技术也影响到采煤方法的选择。譬如在坚硬顶板条件下,部分矿井采用的高工作阻力液压支架和对顶板岩层进行注水软化技术,在坚硬顶板条件下成功地采用了垮落法处理采空区,取代了传统的煤柱支撑采煤法(即刀柱式采煤法)。

为了保护地面生态环境,开采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的煤炭资源,可根据具体的自然和技术条件,选择相应的“三下”采煤方法。

1.3 矿井管理水平

矿井管理水平及员工素质对采煤方法的选择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选择和应用那些技术要求高、生产组织复杂、管理比较复杂的采煤方法(如大采高一次采高综采、大倾角综采、急斜煤层伪斜短壁采煤法、急斜煤层伪俯斜走向长壁采煤法等)时,应在加强对员工安全技术培训的前提下,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逐步试用,在掌握其技术要领并积累一定实践经验后再推广应用。选择采煤方法时,应避免忽视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的实际情况,在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采用新的采煤技术和新工艺。

1.4 矿井经济效益

矿井的经济效益是选择采煤方法的重要因素。在选择采煤方法时,要研究拟采用采煤方法的投入和产出关系,考虑企业的投资能力和采煤方法的经济效果。还要考虑设备供应和配件、消耗材料的供应情况,昼保证生产水泵材料能就地取材,以降低原生产成本。

2 采煤的方法的发展方向

选择合适的采煤方法,对提高矿井生产管理水平和煤矿企业经济效益,改变矿井技术面貌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国采煤方法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安全高效的采煤方法。

(1)改进采煤工艺,因地制宜地发展先进的机械化采煤技术;

(2)扩大走向长壁采煤法和倾斜长壁采煤法的应用范围;

(3)缓斜、倾斜厚煤层推行倾斜分层下行垮落采煤法和放顶煤采煤法;

(4)大力推广无煤柱护巷技术;

(5)急斜煤层开采要进一步探索采煤机械化的发展途径;

(6)“三下一步”采煤技术有广泛的发展空间;

(7)适度发展水力采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