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教师思想感悟

教师思想感悟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4:5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师思想感悟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教师思想感悟

篇(1)

【关键词】 教学反思;教学感悟;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1

教学反思与教学感悟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学反思及教学感悟的作用,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水平。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及教学感悟进行探讨。

一、教学反思与感悟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对自己或别人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思考、剖析,查找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将想到的方法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运用,再进行反思。这就是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的过程。所谓教学感悟就是通过教学实践,对一些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进行总结归纳,并升华为自己的教学理念,从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风格。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对于这些问题与困惑进行反思,从中就能够发现存在的不足,从而让教师去思考探寻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也就能够让教师在反思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师在上课或听别人上课的过程中,只要认真分析,都会受到一定的启示,获得一定的感悟。教师将这种感悟慢慢地积累下,就能够变成经验,最后由经验升华到理论的高度。再来指导教学实践。由此可见,教学反思能够不断弥补自己教学的不足,教学感悟则能够让自己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和教学效率。

二、进行教学反思与感悟的有效途径

(一)在新课标学习中进行反思与感悟

1.是避免走入新课标精神下新误区。从当前新课标实施以后的现象来看,教学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行为得到了初步改变,如讲解少了,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多了;合作交流多了,被动接受少了。考试评价更加注重关注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及综合素养的考查,更加注重思想政治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但是,笔者认为,在新课标精神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也要避免防止出现以下几种倾向:神化学生主体,忽视教师主导;张扬自主个性,忽视习惯养成;盲从“独特感受”,缺乏“价值引导”;倾情“随意生成”,忽视“精心预设”;片面创造教材,忽视正确运用;倚重“学科综合”,淡化“学科特点”。

2.是要对有关理论与实际进行联系,不能生搬硬套,而要深入反思,灵活处理。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为例,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更加注重与学生实际的联系。例如我在教学《爱在屋檐下》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难点: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教材中的理由父母子女关系只倾向于血缘关系,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并不是直接给学生讲解这个道理,而是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实际,有的学生是单亲家庭,有的学生是父母再婚后组合家庭,很多同学都能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理解。当有的学生不太理解随父母再婚的组合家庭时,老师又通过讲解生活中感人的实例,学生终于明白:父母对我们有生育和养育之恩,这种关系是不能够选择,只有孝敬父母,才能够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二)在钻研教材中进行反思与感悟

钻研教材是备课的重要环节,是确保上课成功的关键所在。《怎样用好用活教科书》指出:“有了好的教科书,不等于就能搞好教学。实际上,教科书只能是教学的工具,教学的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思想品德教材的理解、运用和发挥,取决于如何通过教材去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这就需要反思”:怎样.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选择具体教学素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认真分析教材内容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要紧密联系当时的社会实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具体的教学素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如何.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的多重价值;怎样.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调整教材体系。不能否定,现行的教材都能较好的根据课程目标,综合考虑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知顺序和心里发展顺序而进行编写的。但是,还应该明确,编者考虑的往往是学生群体共同发展的规律,而且是从编者视角出发的学生群体的共同发展规律。因此,教材难于充分体现特定群体和个体在认识和心里发展上的差异。基于这一事实,教学时,思想品德教师应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在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教材编写体系的基础上,合理调整教材体系和内容顺序,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建构知识体系。

(三)在教学中进行反思与感悟

教学过程是最值得反思与感悟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确保合作探究的有效性,这是值得我们深入反思的地方,笔者对此也深有感悟,并认为:要确保合作探究的实效性,就必须给学生的独立思考留下足够的时间。首先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应该让学生先预习,熟悉政治教材的基本内容,并针对文中内容提出自己的质疑,进行充分地思考。其次是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对于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讨,要求学生应该联系所学的思品知识,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相互启发,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反思分组是否科学,是不同层次学生的优化组合、优势互补,还是按学生的座位编号前后桌分组。前者有助于学生相互促进,后者便于开展小组活动,不同的分组会有不同的效果。再次是待学生进行充分地讨论之后,还需再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因为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比较充分,所以在合作探究交流时,大多学生都能够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最后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反馈的内容及时进行反思,如果发现存在的不足和偏差,应该及时地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对于是属于教师自身出现错误的地方,应该向学生坦诚。教师在教学结束后,一定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将有关教学感悟写下来,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在不断的积累中,教师的教学经验就会越来越丰富,自身的教学能力也能够得到明显地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反思与教学感悟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进行反思,对于做得好的地方进行总结,在不断的反思与感悟中,就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教学反思与教学感悟探究,在课标学习、备课和教学后等环节进行反思,及时写下教学中的感悟,从而促使自身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公惠荣.教学反思与教学感悟[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7,04:90-91.

篇(2)

基于以上的认识,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改革。改革的切入点是:以现代教学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学生生命世界为基点加强德育过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的生命世界中,首先表现为对道德认知的直接 “感悟”,它是一种体现过程,从感觉、感受、感动中产生顿悟、觉悟、体悟的内心体验历程,它有助于学生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行为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我们的改革必须从关注触发学生感动的活动和寻找德育互动规律与学生人格发展的有效途径出发,根据有关现代教学的原理,逐步构建小学思想品德“感悟----导行”的教学模式。

一、构建思想品德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

(一)现代教学论、儿童心理学的启示

现代活动教学的理论认为:人的发展依赖于人的活动的发展。而活动的过程,必须体现个体知情合一的 “感悟”、体验过程。它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对现行的认知本位、教师中心和以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感受到生命的律动、生命的成长,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儿童心理学理论也十分强调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相互协同、相互转化和共同发展,特别强调知情结合过程的感性认知作用,如通过营造富有激情的学习情景或氛围,学生会感受到学习的迫切性,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和行为;通过展现情境、再现情境、感染情境、表演情境、描绘情境等,学生在强烈的感受中会产生 “触景生情”、“融情入景”的感悟。

人本主义理论也十分强调学生人格的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通过 “感悟”的基本模式,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同发展,更符合人本主义的精神。“感悟----导行”的过程十分强调从具体形象人手,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感悟”,这是符合儿童发展阶段理论中关于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特征的认识规律的,这样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二)人格精神培养的目标导向新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强调: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自信、自律、团结、合作,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人格,思想品德课更有它特殊的使命。我们期望通过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活动,在小学生的人格培养上达到这样的目标:使学生通过经常性的自我评价和目标选择活动,形成开朗乐观的个性,培养善良的情感和良好的交往能力;使学生在认识并且参与接触社会和自然的合作性活动中,形成对祖国、对集体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捕捉信息的能力和探索事物规律的兴趣,具有关心和保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健康的人格是整合的。整合意味着个体内部各方面的融合,既表现在各方面活动的本质关联,又表现在内在需要和行为表现的一致,从人格结构角度看,即意识和潜意识活动的吻合,所谓意识和潜意识的吻合,正是体现在知、倩、意、行的一致性上。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主导的作用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提高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观念,进而把道德认识,道德观念转化为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的过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通过优化 “晓理、动情、炼意、导行”让学生进入理想的知、情、意、行融合的良好状态并逐步养成积极健康的人格。

(三)思想品德课“体验性“的特征

思想品德课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 “主动体验”。学习主体在学习中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感染和体验,来领悟道德知识,认同道德观念。我们要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就必须引导学生实现道德的内化。所谓内化,就是把课堂上所传授的道理和所激发阶情感转变为学生自身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念,让内心产生履行道德准则的自觉性,形成道德需求,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以至感悟,就易于实现“内化”。

二、思想品德课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实践

通过对思想品德课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其构建的主要基础。在模式的实施中必须要从改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师生角色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实验探索。

(一)改革教学目标

“知、情、意、行谙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固有的特殊规律。”遵循这一规律构建思想品德课教学优化的标志:晓理、动情、炼意、导行。我们所构建的“感悟----导行”教学模式,首先突出学生学习目标的落实。即:自我定标、自作、自我调控、自我评价。“自我定标”,即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要以人为本,要及时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认同、自我要求的学习目标。“自作”,即教师的“导”是为了引导学生的“思”,学生的演练、应用与体验。“自我激励”,即课堂上教师创设多种互动式的学习情景,引发学生“触景生情”,“情景相生”,导致情感升华,并在动情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从中激励别人,也激励自己不断走向自我完善。“自我评价”,启发学生从评价别人的过程中找到差距,在评价自己的过程中找到动力,并得到及时的情绪调控,从中学会自我发展,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改革教学内容

根据思想品德课程人格培养的目标及思想品德课体验性的教学的特征,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课堂与社会相沟通,让学生感受时代的脉搏,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引导学生发展,培养学生人格的一门课程。因此,这门课程必须具有特定的实践指导性,必须与动态发展的社会紧密相关。固定的教学内容、不变的教学计划是与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与特征互不相容的。必须注意教学内容与生活内容的拓展。教学内容既重视继承性与针对性,又注意时代性与发展性。尤其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的贴近与拓展。

(三)“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操作

为了实践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功效,我们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结构进行了重新构建,形成了操作性较强的教学程序。这个程序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动情导行为主线,其教学环节既紧凑又层层递进,适宜低、中、高年级各类课文的教学。

l.“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结构图

2.“感悟----导行”教学程序的操作环节

①“激情揭题,诱发兴趣”----创设新颖,富有感染力的情景,引发激情 ,揭示课题,诱发求知兴趣,把教学目标巧妙地转化为学生自觉追求的学习目标。

② “自主学习,发现观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课文中感知、理解、认同教学要点,让学生在个体与小组合作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发现观点,晓理、动情,使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交融,明确行为要求。

③“拓展深化,感悟体验”----丰富教材内容,拓宽和加深学生对教学要点的理解,促进学生内心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在熏陶感染中不断升华,成为具有理性的情感,并学会把自我内化的需求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④“互动探究,情感升华”----运用辨析题、多向选择题、导行检测----游戏及师生表演等师生互动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指导学生学会选择,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和行为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⑤“实践创新,导行延伸”----让学生在合作性的创造活动中明确教学要点,具体地指导行为实践。并通过总结把活动延伸到学校、家庭、社区的相关活动中,使学生真正达到知行统一。

3.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在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实践中,我们深感现代教育技术介入可以更有效地达到模式所设定的目标。

①应用丰富的音频、视频材料,可以更有效地“激情揭题,诱发兴趣。”例如原教材《爱心温暖着小明》一课教学中,把小明受伤前的活泼可爱形象、受伤过程等制成动画故事,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软件展示,学生观看,迅速达到激情揭题,诱发兴趣的效果。

②把课文内容配音或制作成动画配音的帜I软件,让学生看软件,学课文,找出使自己最感动的情节汇报并说说为什么?通过人机互动,师生、生生互动,使学生感受到多重感官刺激,产生乐学的愿望,感受到教师的积极期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③应用CAI软件丰富课文内容的故事、法规、图文并茂或动画的辨析题、套餐式的多向选择题、导行游戏,更利于学生对观点的拓展深化,补充认识,使学生在人机互动中,在合作性的创造活动中体验情景,互动探究,实践创新,总结延伸。

4.重视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主动质疑、善于质疑的能力

原国家教委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 “要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为此,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中,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主动质疑、善于质疑的良好思维品质与能力。

(四)“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与师生角色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的总和。教学活动犹如表演活动,教师与学生在操作程序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它体现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解决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协同的关键问题。

1.教师角色与教学策略

在思想品德课堂活动中,教师扮演着 “情景创设者”、“活动设计者”、“志同道合者”的角色。因而,实施“感悟----导行”教学模式十分注重以下几个教学策略:

①导学策略

教学过程重在使学生的理智过程、情感过程乃至整个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因而,教师的导学过程十分重要,包括导情境,如:创设多种角色体验活动和游戏参与活动,在丰富开放的教学内容活动中拓展人格精神。在结构性的教学设计中塑造人格角色,在合作性的创造活动中建构人格;导思维,如:通过感悟,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意识;导行,指出具体的行为方式方法等。

②情感贯穿策略

尤其是认知与情意的统一,它包涵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有机渗透,体现人格熏陶、以人为本精神。

③互动互促策略

强调师生主动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体验到一种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宽容与关爱。同时感受到激励、感化、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发自内心的人生态度与体验。

2.学生角色与学习策略

在>!

①主动体验。积极、乐观的情感体验,主动晓理----培养道德认识。

②主动参与。乐于参与角色活动,加深体验,动情炼意,培养道德情感、意志品质。

篇(3)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注重讲解,缺少感悟。初中语文教师在讲解古诗词时,对诗词进行细碎解读,将诗词内容肢解,注重让学生学习其中的字词句子。同时,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偏重说教和传递知识,对古诗词的讲解也往往侧重要求学生掌握其中心思想,教导学生从古诗词中学到道理或精神,背离了古诗词教学对学生的情感、审美熏陶培养的本意,学生对古诗词缺乏感悟,体会不到作品内涵和古诗词之美。

2.注重写背,缺少诵读。受“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初中语文教师经常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给学生灌输讲解很多知识要点,然后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去记忆古诗词,认为学生会背会写就算完成任务。教学形式单一生硬,忽视了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潜在意义。学生对这种语文教学方式感到厌烦,将古诗词看作一堆晦涩的文字,无法通过有效的诵读去品味诗词作品。

二、解决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的途径

1.创设情景课堂,引导学生感悟。学生对古诗词作品掌握比较困难,而以往教师采用条分缕析剖析讲解的方式,无法带领学生走进作品,去用心感悟作品的内涵。而在当前,随着教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广为普及,给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带来极大便利。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借助这些教学辅助工具,扩展课堂教学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设古诗词情境课堂,营造良好的古诗词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感悟作品。

例如,教师在讲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r,如果只是对诗词进行翻译讲解,不去介绍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的话,那么学生对本诗的理解感悟也仅仅停留在诗词含义的层面上,无法真正体会出作者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情感。因此,教师在讲解诗词前,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展示杜甫的生平经历、杜甫写这首诗时所处的情境状况,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学生在学习这篇诗词时,便能容易地理解消化作品中的感情升华,深切体会作者关心社会、兼济天下的伟怀。再如教师在讲解《天净沙・秋思》一诗时,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欣赏课前准备好的flas或者视频演示,使学生通过生动的视频画面,对诗词描绘的场景有一个直观的理解。然后,教师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再次感悟这首诗词,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感悟作者情感。

2.鼓励学生诵读,品味诗词意境。古诗词中的平仄韵律之美,只有反复吟诵才能品味出来。初中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诵读,体验古诗词诵读学习过程,品味诗词意境,促使学生充分了解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增强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不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可能由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或者对教师和课堂存在畏惧感,习惯做一个“倾听者”,很少主动张口。教师可以从常规的朗读教学入手,让学生齐读课文,然后再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有感情地诵读。

例如,在学习《江城子・密州出猎》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两首诗时,学生可能会觉得这两首都是表达作者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的。而实际上《江城子》中还表达出了作者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以及委婉表达出的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破阵子》中则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路的悲愤。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诵读品味,学生慢慢地便能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和“可怜白发生”等诗句中感受两首诗中的词句、情感差异,从而更深入地品味诗词意境,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三、总结

篇(4)

关键词:盲生;朗读;感悟;情感

课标指出:“要珍视盲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从情感教学入手,指导盲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加强有感情地朗读训练,并在此基础上从盲生的实际出发,教师适当而有效地指导可以催生感悟并推动感悟的深化。盲生在朗读中,学生感悟与教师引导相结合,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最佳途径。该文就盲文语文教学中如何正确朗读,如何从情感教学入手,使学生深刻感悟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提高感悟能力谈几点体会。

一、正确的摸读方法是提高朗读能力的基础

针对盲生朗读时,由于分词的客观停顿,摸读速度相对慢,或读得流利而无感情,或声音不洪亮等弱点,首先要做好这样的准备:正确的摸读姿势和方法。

摸读盲文的姿势不正确不仅影响盲生身体健全发育,阻碍日后的摸读速度,而且也很不美观,因此必须重视姿势的正确,严格要求随时纠正。摸读盲字的正确姿势是:身体坐正,上身端正而自然,书本要放正、双手食指靠拢成八字形斜放在字母上,当左右手同时摸到一行的中间位置时,左手就回去找到下一行位置的行头,这时右手继续向前摸读,等一行摸完就能立即开始第二行的摸读。摸读时不要用力按也不要用指甲抠。在长时间的正确指导下学生能够做到熟能生巧,这种正确的姿势不仅大大提高了摸读速度,而且为朗读好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和保证。

二、重视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一)在朗读词语中感悟

朗读就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生动地再现文章的思想内容。朗读不仅能加深盲生对文章的理解,引起他们的共鸣,而且还能激起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培养盲生朗读能力是开拓激发盲生思维、发展盲生认知能力的良好途径。因此,在朗读中要特别注重词语的朗读,并在朗读词语中感悟。

(二)在朗读句子中感悟

盲校的语文教师读好句子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因为盲文无字形全靠对拼音的理解,而拼音中同音字特别多,注声调的少,假如教师朗读或读得不正确,盲生就会产生误解,影响对课文的理解;其次,朗读的好坏能直接影响到学生有无兴趣学好课文,若教师能准确、生动、有感情地朗读,读好每一个句子,就可以帮助盲生在头脑中形成对事物的整体感知,克服片面性。教师很好地朗读,会使盲生受到很大感染,调动起除视觉之外的所有感受,回忆起以往的感性经验,进入文章意境,在朗读句子中感悟。《再见了,亲人》中有感情地朗读一遍,把盲生带入意境,通过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语调技巧,再现了当时朝鲜人民与志愿军依依不舍的话别场面,使盲生沉浸在依依惜别的氛围中,如临其境,如历其事。老师在读前三段的最后一句时,语气上挑,着意加强反问的作用,尽管大娘、小金花、大嫂在文中默默无语,但老师的朗读却使这三位人物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三、注重情感教学,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一)感知教材所描绘的情景引感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先有情趣,后有情感,盲生尤为如此。由于看不到外界的事物,获取信息主要靠听力,由于听力补偿的作用,盲生的听觉较常人更为灵敏。他们对于生动的语言、悦耳的音乐等这些特定的情境,具有一种天生好奇、喜爱的情趣,进而才会对事物产生出发自内心的美的情感。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常注意通过创设一系列形象生动的情境,引领学生感知审美对象,产生一种对美的浓烈情趣。

(二)深入理解教材的内容培养情感

教育是情感的教育。在指导理解教材的内容培养情感中,要引导盲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例如《故乡》,教师要有意识地让盲生明确小说的三个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让盲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环境,有助于对文章意思的理解,盲生对环境的了解越深,越容易理解文章的意思,领会小说的主旨,领会鲁迅先生的写作意图,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解当时社会封建思想侵蚀、等级观念毒害,人与人慢慢变得冷漠、变得隔膜,揭示了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是苦难之源的情感。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朗读传达出了感情,在朗读训练中培养了语感。提高盲生的感悟能力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要防止急躁情绪,只有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真正提高盲生的感悟水平。语文教学的过程也是学生情感体验积极内化的过程,只要积极引导、坚持不懈,就能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感悟能力,达到美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佟海兰.浅谈教学中盲童想象力的培养[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篇(5)

关键词:小学生 思想品德 “感悟--导行”

基于以上的认识,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改革。改革的切入点是:以现代教学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学生生命世界为基点加强德育过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的生命世界中,首先表现为对道德认知的直接 “感悟”,它是一种体现过程,从感觉、感受、感动中产生顿悟、觉悟、体悟的内心体验历程,它有助于学生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行为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我们的改革必须从关注触发学生感动的活动和寻找德育互动规律与学生人格发展的有效途径出发,根据有关现代教学的原理,逐步构建小学思想品德“感悟--导行”的教学模式。

一、构建思想品德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

(一)现代教学论、儿童心理学的启示

现代活动教学的理论认为:人的发展依赖于人的活动的发展。而活动的过程,必须体现个体知情合一的 “感悟”、体验过程。它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对现行的认知本位、教师中心和以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感受到生命的律动、生命的成长,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儿童心理学理论也十分强调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相互协同、相互转化和共同发展,特别强调知情结合过程的感性认知作用,如通过营造富有激情的学习情景或氛围,学生会感受到学习的迫切性,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和行为;通过展现情境、再现情境、感染情境、表演情境、描绘情境等,学生在强烈的感受中会产生 “触景生情”、“融情入景”的感悟。

人本主义理论也十分强调学生人格的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通过 “感悟”的基本模式,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同发展,更符合人本主义的精神。“感悟--导行”的过程十分强调从具体形象人手,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感悟”,这是符合儿童发展阶段理论中关于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特征的认识规律的,这样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二)人格精神培养的目标导向新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强调: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自信、自律、团结、合作,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人格,思想品德课更有它特殊的使命。我们期望通过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活动,在小学生的人格培养上达到这样的目标:使学生通过经常性的自我评价和目标选择活动,形成开朗乐观的个性,培养善良的情感和良好的交往能力;使学生在认识并且参与接触社会和自然的合作性活动中,形成对祖国、对集体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捕捉信息的能力和探索事物规律的兴趣,具有关心和保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思想品德课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实践

通过对思想品德课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其构建的主要基础。在模式的实施中必须要从改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师生角色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实验探索。

(一)改革教学目标

“知、情、意、行谙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固有的特殊规律。”遵循这一规律构建思想品德课教学优化的标志:晓理、动情、炼意、导行。我们所构建的“感悟--导行”教学模式,首先突出学生学习目标的落实。即:自我定标、自作、自我调控、自我评价。“自我定标”,即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要以人为本,要及时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认同、自我要求的学习目标。“自作”,即教师的“导”是为了引导学生的“思”,学生的演练、应用与体验。“自我激励”,即课堂上教师创设多种互动式的学习情景,引发学生“触景生情”,“情景相生”,导致情感升华,并在动情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从中激励别人,也激励自己不断走向自我完善。“自我评价”,启发学生从评价别人的过程中找到差距,在评价自己的过程中找到动力,并得到及时的情绪调控,从中学会自我发展,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改革教学内容

根据思想品德课程人格培养的目标及思想品德课体验性的教学的特征,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课堂与社会相沟通,让学生感受时代的脉搏,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引导学生发展,培养学生人格的一门课程。因此,这门课程必须具有特定的实践指导性,必须与动态发展的社会紧密相关。固定的教学内容、不变的教学计划是与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与特征互不相容的。必须注意教学内容与生活内容的拓展。教学内容既重视继承性与针对性,又注意时代性与发展性。尤其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的贴近与拓展。

(三)“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操作

为了实践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功效,我们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结构进行了重新构建,形成了操作性较强的教学程序。这个程序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动情导行为主线,其教学环节既紧凑又层层递进,适宜低、中、高年级各类课文的教学。

l.“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结构图

2.“感悟--导行”教学程序的操作环节

篇(6)

【关键词】数学思想;挖掘;彰显;感悟;提升

《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将基本数学思想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作为整体的“四基”目标,再一次凸显了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的本质所在。我们应该有系统、循序渐进地向学生有效渗透,开发教材显性知识背后的数学价值,引领学生经历丰富的数学活动,从肤浅走向深刻,发展数学思维,形成数学素养。本文结合实践,谈谈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渗透。

一、因“材”施教,挖掘数学思想

发展思维的主要依据是教材,而数学思想就隐含在教材中,同样的教材由于思维价值挖掘程度的不同,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影响也就不一样。因此,教学时,我们要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努力挖掘,思考应该渗透什么思想?怎样渗透?渗透到什么程度?并列之为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循序渐进地渗透,使渗透成为有意识的教学活动。长此以往,学生在不断理解与掌握中,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学生一旦掌握了思想方法将终身受益。

二、有效引领,彰显数学思想

发展思维的主阵地在课堂,数学是知识与思想方法的有机结合,没有不包含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知识,也没有游离于数学知识之外的数学思想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既要关注教学的不同内容,又要依据不同课型的特点,把核心思想贯穿始终,有效引领,彰显数学思想,在教给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数学思想方法上的有意点化、适度延伸、灵动演绎,让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闪耀生动的数学思想。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练习》一课中有一道练习题:周长是24厘米的长方形(长、宽均为整厘米数),面积是多少?

A教师处理:先让学生尝试着做一做,后组织交流。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并提问:有没有不一样的?学生随后无序地说出了6种不同的答案。

B教师处理:开始与A教师一样。

B教师又问:回答出一个答案并不难,但是,你能不能有顺序地说出所有的答案?(学生思考,过了一会儿,教师让小组进行交流)有的小组考虑将12分成两个数的和进行表述,有的小组列出表格解决问题……

B教师组织交流:①大家一起观察表格中的长和宽,再比较它们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②如果周长不是24厘米,这个结论还成立吗?各小组分别试一试。③如果倒过来呢?面积相等的长方形,长宽均为整厘米数,它们的周长又会有什么样的规律呢?

师生最后得出结论:面积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差距越大,周长就越大;长和宽差距越小,周长就越小……

B教师:通过这道题的练习,你们有什么启发?(数学要进行有顺序的思考;学数学必须要举一反三……)

以上两位老师对于同一道题不同的处理方式,反映的是两种不同的教学理解。A教师注意到了题目中蕴含着的开放性因素,并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的肯定,教学好像无可挑剔,但我们如果从更深层的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引导来看,就会发现A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引导点到为止,浮光掠影,停留在一个很浅的层面上。而B教师却透过问题本身,看到了问题背后所隐含着的更为深刻的思维引导价值,合理地对问题进行深度挖掘,举一反三,有意识地对学生思维进行有序性、深刻性、逆向性、批判性的指导和渗透,深化了数学思想。

三、活动体验,感悟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是一种基于数学知识又高于数学知识的隐性知识,它比数学知识更抽象。因此,我们教师需要为学生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展开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充分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

如在《数数》这节活动课中,我设计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枚举、猜想、画图、转化、生活化……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不知不觉中运用、体验了多种策略,逐步感悟到了数学思想方法,也切身感受到了数学的价值和趣味。其实,活动课的难点是如何让学生感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我觉得解决的关键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如果没有主动参与就不可能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产生体验;没有了体验,那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四、反思领悟,提升数学思维

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和训练,但是更多的是要靠学生在学习反思中领悟,这是他人无法代替的。所以,教师要做“反思过程”的引领者,引导学生自觉检查思维活动,回顾解决问题时应用了哪些思考方法,并适时概括、强化,锤炼学生的思维。学生在一次次的锤炼中,会不断反思、积累、感悟,直到最后能主动应用,从而领悟、提升数学思想方法的精神实质。

篇(7)

感悟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悟。真正的感悟来源于人们的亲身经历与感受,有的是渐渐领悟,有的则是瞬间顿悟。要使小学生获得数学基本思想,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充分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注重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恰当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促进学生逐步感悟。

学生是通过逐步抽象来认识自然数的,他们认识自然数的过程也是逐步感悟抽象思想的过程。1、2、3等较小的自然数是建立在对于真实事物的直接抽象之上的,而那些较大的自然数,如小学生认识100 000 000,则不是直接抽象的结果,因为它已经超出了小学生的经验范围,对这样的大数的认识是建立在已有数概念的基础之上的,即学生要从较小数的概念中抽象出数概念“序”的特性——一个自然数加1就可以得到下一个比它大1的数,才可能构建像100 000 000那样较大的数的概念。无论是从真实事物直接抽象还是以先前的抽象概念积累起来的经验为基础的更高程度的抽象,都是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动手实践、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逐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多次反复思考和长时间积累,逐步感悟抽象的思想。当然,学生从认识较小的自然数开始到认识100 000 000这样较大的数,到将来构建更大数的概念,进而形成一般自然数和任何可能的数的概念,要经历几年甚至十几年,而具体到某一堂或几堂课认识某些数,教师也要重视引导学生充分经历这些数概念的形成过程,特别是抽象的过程。比如,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教师分成四个连贯的环节,让学生经历认数的过程,体会数的意义,发展数学思考,初步接触抽象的思想。这四个环节分别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实践数物体的个数;引导学生用算珠演示,表明物体的个数;指导学生用数字呈现,表示物体的个数;指导学生读数、写数,熟悉自然数列。通过教学,还要使学生能顺数、倒数,掌握数的顺序,知道后一个数总比前一个数多1,前一个数总比后一个数少1,从而正确掌握一个数的前一个数,一个数的后一个数,两个数的中间的数,一个数的相邻数,两个数的大小等有关数的顺序的概念,以及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并掌握数的组成。

顾沛老师在《数学基础教育中的“双基”如何发展为“四基”》一文中说,分类的思想是“由抽象的思想派生出的”,它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着广泛应用,小学数学教材中也多有渗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充分挖掘,精心组织,有意识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分类活动,使学生经历分类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对于为什么要分类、怎样分类、如何确定分类的标准、分类过程中以及分类之后如何更好认识对象的特性等展开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以促进他们逐步感悟分类思想。比如学生认识三角形,既要对三角形按角的情况分类,又要对三角形按边的情况分类,为使学生体会这样分类研究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教师在第一课时教学初步认识三角形时,就突出组成三角形的三要素:角、边、顶点。在教学“三角形按角分类”时,教师要先引导学生体会三角形可以画出无穷多个,但都有三个角。然后,教师提供若干个三角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或测量,确定每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什么角,进而确定每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直角、锐角、钝角的个数,填入表格,形成如下的图、表学生观察图、表后,主动提出“要把这六个三角形分类”,进而思考、讨论,得出“把这些三角形分成三类,一类是三个角都是锐角,一类是有一个角是直角,一类是有一个角是钝角”,结合学生的讨论,教师给出每类三角形的名称“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最后教师还让学生任意画出三角形,看“是否有三角形不属于这三类中的任何一类,是否有三角形同时属于某两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填写出下图。经历这样的分类活动,学生不仅主动探索、发现了三类三角形的特征,对于“为什么要对三角形分类、根据什么分类、对三角形分类时要注意什么”等也有了切身的体会,初步感受了分类思想。同样的,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三角形按边的情况分类,并形成下面的概念图(见图3),还引导学生把两种分类进行比较,进一步完善了学生头脑中关于三角形的认知结构,也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分类思想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