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

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4:5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

篇(1)

其实,只要我们对这道题目的真正含义、命题背景、取材范围、记忆方法等稍加研究,就能找到科学有效的应对之法,并最终能让我们扫除困惑、充满信心、轻取三分。

一、真正含义

关注含义,首先必对这个知识点或考题进行概念界定。这道题称之为“文化常识”,而非“文学常识”;又因它出现在文言文阅读题目中,并取材于文言文阅读文本,故而为求准确,我们当称之为“古代文化常识”。

什么是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文化常识是指中国古代称谓、习惯、历法、礼仪、科举制度等悠久文化的常识性知识。少数同学若误以为是文化常识、古代文学常识,甚至极少数同学若误以为是文学常识,那么势必在无形中扩大了我们的复习范围,也在较大程度上偏离了对题目内涵及外延的正确理解,也自然会大大增加我们备考复习的任务和难度。

二、命题背景

这道题我们之所以准确地称之为古代文化常识,正是立足于特殊的命题背景的。笼统地说,此题取材于文言文阅读,不可能涉及现当代文化常识,也极少涉及文学常识;具体而言,此题所选文言文主要集中在记叙类文言文中,甚至很多年的文言材料都源自于《二十四史》。而正确分析认识历史类文言文本的写作对象、特定内容、表达特征等,都有利于我们划定符合史传类文言文本所常出现的文化常识知识点。

三、取材范围

就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篇目而言,基本上都是文言文史传类文本,并且更倾向于人物传记。这些倾向于人物传记的文言文本,大多遵循了从姓名籍贯到科举考试,从官职任免到主要政绩,从主要精神品质到最终结局的叙述模式。在这种叙述模式中,所选主要人物都有官职在身,他们既有广泛接触其它官员甚至是面见皇帝的经历,更有接触地方官吏百姓、民情风俗、人文地理等等诸多机会。既如此,该题考查点要出自文本,那么所考文化常识点自然与历法、官职、朝廷机构、科举制度、称谓(含人物、地理、风俗、礼仪等)等密不可分。

以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I卷、Ⅱ卷、Ⅲ卷为例,我们都能发现此种规律。

例如:2016年全国I卷【答案】A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 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 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例如:2016年全国Ⅱ卷【答案】D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以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B. 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 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 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例如:2016年全国Ⅲ卷【答案】A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挤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B. 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C. 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D. 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

综合三套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不难发现,三道题中的四个选项,实际有三个选项都与官职有关。我们切不可认为这只是一个巧合,或是命题者有意而为。即使是有意,也是有意保持三套试题难度与考查内容的一致性;而不是不约而同地都重点考查到与官职相关的文化常识。理解这一点,还是应该回到这篇文言文文本的取材。《二十四史》是典型的官方历史,亦谓之正史,所记载人物怎么可能是普通百姓?事实上只要对中国正史稍加浏览便知,任何一部正史,无一不是皇族、官吏或反皇权官吏的历史。那么这类文言文本,可能常常必然出现的就是官职、官僚机构、官员交际等或与此相关的文化常识。

虽然如此,但我们断不能以2016年高考试题推断2017年高考也要围绕官职这个核心命题。也许明年的文化常识还会涉及到科举制度、天文历法、风俗习惯、人物称谓等;但无论如何命题,都是这类文言文本所无法避免的古文化常识。

四、复习方法

古代文化常识,尽管是常识,但毕竟是古代的,有些我们可能接触较多,有些我们可能仍然生疏或者根本不了解。从复习方法和能力考查层级而言,建议还是以记忆为主。

但记忆并非死记,也不是滥记,更不是没有系统、没有章法、没有条理地记忆。下面,拟结合文化常识本身的内容特点,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

首先,为保证记忆的有效性、时效性,首先我们务必理解文化常识形成的原因,力求理解性记忆;第二,不是所有的文化常识,都是我们必须掌握的,我们要突出对常见文化知识的记忆;第三,在记忆时,我们还要借助具体的情境或语境,文化常识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它必然渗透于人物及故事的叙述和描写之中;第四,为保证不经常遗忘,我们还要反复记忆易混淆、易错误的文化常识知识点;第五,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分类、要比较、要排序、要联系地记忆和突破。

(一)分类记忆

整体分类:我们可以将史传类文本所常有的文化常识进行分类。例如,出现在文言文本中常见的无非就是科举制度、古代官职、人物称谓、天文历法、古代地理、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等几个主要文化内容。

除了整体分类,我们还可以进行细致分类。例如,对科举制度,我们可以按照朝代特点或时间顺序分类。

(1)汉代科举制度文化常识分类。

例如:“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其它汉代科举制度文化常识还有“征辟”“孝廉”等。

(2)明清科举制度文化常识分类。

例如:“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除此之外还有“乡试”“会试”“殿试”等。

(3)明清科举制度考试结果分类。

例如:“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除此之外,还有“进士”“状元”“会元”“解元”“连中三元”“金榜”“同年”等。

(4)明清科举制度学校分类。

例如“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其它还有“太学”“国子监”“书院”等。

(5)明清科举制度学官分类。

①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②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③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

④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⑤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⑥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监祭酒。

⑦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二)比较记忆

比较记忆,适用于易混淆、古今差异大、朝代差异大的古文化常识。

(1)同类比较。

①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②太傅: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太傅。

③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中“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2)内部比较。

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3)古今比较。如古今纪时的方法。

①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ú)中、日中、日i(die)、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

②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古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序数纪时对应关系见附表。

③现化纪时法。23-1点 1-3点 3-5点 5-7点 7-9点 9-11点 11-13点 13-15点 15-17点 17-19点 19-21点 21-23点。

④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

(三)排序记忆

(1)官职的任免升降。根据任命、提升、调动、贬官、辞官的顺序来记忆。如:①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②除:拜官授职。③擢:提升官职。④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⑤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⑥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⑦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⑧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2)二十四节气。根据节气及月份的先后顺序来记忆。

正月:立春、雨水 二月:惊蛰、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 四月:立夏、小满

五月:芒种、夏至 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处暑 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 十二月:小寒、大寒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古诗文中常用二十四节气来纪日,如《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因而古人称夏至、冬至为至日,这里指冬至。

(四)联系记忆

(1)联系文句。联系文言文中所学的句子来记忆。

①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骰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

②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的“庆历四年春”、《琵琶行》的“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的“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钟山记》的“元丰七年”、《梅花岭记》的“顺治二年”、《后序》的“德v二年”、《雁荡山》的“祥符中” (“祥符”是“大中祥符”的简称,宋真宗年号)等。

③干支纪年法。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辛亥”指公元1911年。《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辛未”应为辛亥。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庚子赔款”“”“”。

④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的“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Y(shè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核舟记》的“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祭妹文》的“乾隆丁亥冬”,“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丁亥” 是干支纪年。《梅花岭记》的“顺治二年乙酉四月”,“顺治”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乙酉”是干支纪年。

(2)联系生活。联系现代生活来记忆。

篇(2)

【关键词】字词教学;客家方言;成语;汉语语法

新课程标准已经颁布几年了,人们已经认识到文言文教学要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也认识到了文言文课堂气氛枯燥、逐字逐句串讲方式板滞等弊端。但传承文化,首先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抓好字词句,依然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我们可以把文言文与方言、成语、现代汉语联系起来讲[1],充分运用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能够为我们的“言”教增添活力与色彩,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一、利用客家方言

汉语方言都具有存古性质,客家方言延续千年,更是被誉为中国古汉语“活化石”[2]。很多文言词都能在客家话里找到对应的词。客家人用“拗”称“折断”,用“落”称“下”,“下雨”叫“落水”,非常形象朴素。用“遮”称“雨伞”,用“面”称“脸”;我们学校的学生食堂题名为“膳堂”,文言味很足;用“鸡髀”称“鸡腿”,其中的“髀”就保存了古义“大腿”意思,例如:《淮南子?人间训》中“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另如一些名、动词的转换,在现代汉语中往往已经消失的用法,在客家方言里却仍然完好地保存着。如“吃饭”客家人仍用名词“食”表示,保留了“食”的动作义;将“早上”称为“朝”,“白天”称为“昼”,“吃早饭”就被称为“食朝”,“吃中饭”称为“食昼”。 “食”“朝”“昼”都是古汉语词。

如果能够将方言资源运用到文言文的教学中去,让文言文在日常口语中“复活”,会大大拉近文言文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获得一种亲近感。

二、联系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对古代汉语的继承性,最为明显地体现在语法和成语中。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说:“汉语的词序的固定是汉语语法稳定性的最突出的一种表现。主语在谓语前面,修饰语在被修饰语前面,数千年如一日。[3]”具备现代汉语词性、语序等相关语法知识,才能对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形成一个系统、理性的认识,从而能举一反三,豁然开朗。

如:《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本是名词,用在能愿词后面。按照汉语的一般规则,能愿词的后面,一般接动词,所以,“水”要活用为动词,是“游泳”的意思。

对照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难对词类活用进行有效的判断。但由于初中语文课堂淡化语法教学,高一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往往无法透彻理解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文言特殊句式,有些甚至分不清词性。笔者认为针对高一学生补充一些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是有必要的,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补充现代汉语中词性知识和单句的语法知识,学会划分句子成分,便于学生理解文言文特殊的语言现象。(2)联系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式,进行能力迁移,加深学生对文言倒装句式的理解。

三、联系成语

成语古已有之,千年不变,保留了文言字词句法等多项知识,是探寻文言文和丰厚文化的一条重要线索。我们可以利用成语说解字词,还可以从成语中挖掘文化典故,领会古代文化,做到“言”“文”融合[4]。

1、结合成语,学习文言词语

(1)词类活用。 例如,“狼吞虎咽”中的“狼”和“虎”,解释为:“像狼一样,像虎一样”,属于名词活用为状语的典型例证;同类的诸如“ 星罗棋布”“车载斗量”“烟消云散”“玉洁冰清”等等。又如:“鱼肉百姓”中“鱼肉”在成语中理解为“把……当成鱼肉”,属于名词的意动用法。“不远千里”中的“远”,意为“以……为远”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不耻下问”“厚古薄今”中的“耻”“厚”“薄”也是如此。

(2)虚词用法。 如“引以为戒”中“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把……当作”。而“以强凌弱”中的“以”字,则表示“凭借”的意思。再如“一蹴而就”中的“而”,作为连词,表示承接关系;“侧目而视”中的“而”则表修饰关系。又如“异乎寻常”中的“乎”,让我们学到“乎”用于形容词后,相当于“于”,表示“比”之意的用法。

(3)借成语推断新语境下的文言词义。 阅读文言文时,形成阅读障碍的常用字往往是由古至今都在使用的词语,容易让人望文生义,以今义揣度古义。实际上很多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在成语中都能找到印证。

很多成语都具备互文见义的特征,掌握一定的成语,能熟练运用互文见义的原则理解记忆成语,对于积累文言实词、学习文言文以及做题都有很巧妙的作用。

2、结合成语,学习文言句式

成语也保留了文言句式。例如“草木皆兵”“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就表判断。“无济于事”的现代汉语语序为“于事无济”,是一个介词结构后置句。“见弃于人”就是一个用“见”表被动的成语,“为我所用”是用典型的“为…所…”结构表被动。“何患无辞”这个成语就照应了“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的文言句式规律。

3、结合成语,学习古代文化常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成语根植于古代汉语,大量的成语都蕴含了典故,或者直接关联到古代文化常识[5]。

《鸿门宴》中,司马迁详细地记述了宴席上各人的落座方位:“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一一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我们可启发学生思考这其中写作目的。联系“追亡逐北”“败北”,让学生体会古人以东方、南方为尊,西方、北方为卑的传统心理,由此感受到宴会上人物之间微妙又紧张的关系。

四、利用文言文知识的生成性特征教学

教学文言字词,还可以通过追本溯源,寻求本义,挖掘文言文知识的生成性特征,弄清某个词的演绎过程,来提高教学有效性和趣味性。

例如《师说》中“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中的“不齿”,课本注释为“不屑一顾,意思是看不起”。但这个意思是怎么来的呢?如果只要学生记住这个意思,估计并不深刻。如果教师加以说明:古人对牙与齿有所区别:牙指两颗犬齿及排列在它俩之间的“切齿”,犬齿和切齿与人类的语言能力密切相关,如果缺少了其中一颗,说话就会漏风,发音就会不标准。所以,“牙牙学语”不能改说成“齿齿学语”。“齿”本指排列在嘴后部的那些与咀嚼有关的牙齿。因为排列整齐,所以“齿”引申为“同列”“并列”。“不齿”,就是不屑与之同列,表示对其鄙视之意。

五、小结

文言文字词教学过程中,如果将看似枯燥乏味、零碎的文言字词放到古代文化的大背景中,借方言、成语拉近与现代生活的距离,化繁为简,以今知古,破除翻译、死记硬背的机械模式,会让字词变得鲜活起来,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赋予文言基础知识教学课堂以巨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丁国荣.中学文言文教学应“言”“文”并重[J].2009届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1-25.

[2] 陈仁龙.文言词语释义教学的有效性探讨[J].语文月刊,2011(11)41.

[3] 王力.汉语史稿[M].中华书局,1980.

篇(3)

关键词:初中生;文言文;学习方法

一、树立良好的态度

态度决定你的高度,要想有取得好的结果必须树立正确的态度。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也是如此。有些 同学抱怨我们今天不用文言文,干嘛去学“之乎者也”?此言差矣:首先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所有文化的承载形式。无论是医学、数学、天文、地理都是用文言文写成,流传至今。其次,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和典故绝大部分来自文言文。例如:缘木求鱼(盂子・粱惠王上)、因噎废食(《吕氏春秋・荡兵》再次,文言文中蕴含丰富的生活哲理,既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又能指导我们如何为人处世。“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的苦和勤在学习文言文上尤为突出,磊量的文章要全篇背诵,密密麻麻的注释要一一背会,频频出现的语法要条条掌握,没有“勤”是断然不行的,学习文言文最大的敌人是懒惰,只有勤背勤记勤写的同学才能学好它。

二、了解文章的相关背景

我们常说要以知人论世春秋笔法的原则来解读文章,对于文言文来说要想学好文言文就必须了解相关的知识。第一,要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常言说,文史不分家。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时代里的,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必定会对他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个人所处的时代,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内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国强大,但楚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先疏远屈原,后把他流放汨罗江,使其改革之志不能实现,投江而死。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在理解《离骚》时就容易的多了。第二 具备相关的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演变。如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籍注释体例等八个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内容虽然不需要学生全部掌握,但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也应积累下来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在文言文学习和考试中随时调用。第三,学会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我们生活在当今社会,面对灾难,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面对丑恶,会抨击、鞭挞;我们会同心抵御外辱。其实这种思想感情是一脉相承的。面对外辱,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百姓的困苦,杜甫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以我们在学习古文时,应善于把古人和今人的情感放在一起对比联想,从而揣摩古人的思想,准确的理解文言文所反映的实质。

三、文言文解题技巧

文字生疏,无停顿断句,缺乏语感,不理解文意,无法掌握文言文规律特点。范读,齐读,默读,吟读,个人读,小组读。边读边思考,边读边纠正,边读边体会。a.初读解决生僻字,停顿,节奏,整体感知文章,便于分析内容。b.在理解字词句子基础上再读课文,体会文意和情感。c.熟练掌握课文内容基础上,熟读课文,培养语感,体会文言文遣词造句的特点。“信”是指译文的准确无误。所说的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的通顺畅达。所说的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畅,没有语病。“雅”是指译文的优美自然。所说的优美的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a、先易后难,先同后异。b、不懂词靠推,不懂句靠回顾。c、先草稿,炼句字,以图信达,求高雅。d、读课文,增语感,融会贯通,巧迁移。文言翻译重直译,联系全文斟词句。名字称谓不必译,单音词语双音替。倒装语句调语序,其他特殊一般译。碰见虚词因句译,能删能替看语气。知识以归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它是把同类知识联成知识网络和体系。归纳、总结所学的文言文,找出文言词语的语法规律,并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加以完善补充,在理解的基础上消化吸收,进而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要注意古代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也有一词多义现象。如果我们只懂得一个多义词的一种或者两种意义,在阅读文言文时便轻易拿一种或者两种意义去文释,就有可能产生理解上的错误。为了避免出现错误,我们要有意识地作好知识积累和整理工作。我们的教科书中,每篇文言课文后面都有这方便的练习题,这是帮助我们作积累和整理工作,必须认真完成,千万不可忽视。词义积累多了,遇到多义词就可以比较准确地选择义项了。另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关于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方面的知识。每个词都有它本来的意思,即本义。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新产生的意义就是它的引申意义。如:“妻”,古义就是用手去抓住一个女子,今义则是指男子的配偶。“孙”,古义表示我的儿子的儿子一直排下去,代代相传,今义则指儿子的儿子。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代词。虚词的词汇意义比较抽象,但是,它有表达语气、组织实词等多种语法功能。文言虚词,特别是常用虚词在文言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用法比较灵活。阅读文言文,要善于辨析虚词的意义和作用,才能完整的理解文章的意思。如果把虚词理解错了,就会影响到对整个句子乃至通篇文章的理解。

篇(4)

一、指导学生学会诵读

学生通过诵读文言文,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在诵读中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情感,从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高中语文教材上所选的文言文都是文质兼美、情感丰富的好文章。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诵读,能够让学生通过自己朗读,逐渐品味文中的独特情味,激发美感从而引发学习的兴趣。如在指导诵读《赤壁赋》这篇文章时,对于不同的段落,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诵读,学生自然就能体会到情感的不同,从而采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及语速来读,更好地体会到苏轼那种自我调节做到乐观豁达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当然,任何一种单一呆板的方法都会造成人们对事情的厌恶乃至产生抵制情绪,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指导学生诵读也是一样。诵读时要教给学生运用多种诵读的方法,有教师的范读、引读、导读,学生的轻读、默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方式。对每篇文言文的教学,都可以坚持范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出语气,让他们反复朗读,体会语气,直到读得准确、流畅。最后再进行朗读比赛。长期这样做,学生既提高了诵读水平,又提高了独立学习、提前学习的积极性。

二、点拨学生学会意读

意读,顾名思义就是要学生通过翻译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意读是在诵读的基础上,根据书下注解,通过查古汉语词典等不同的方式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更详细的理解。这个过程需要教师进行耐心的指导、点拨。对于刚学翻译文言文的学生,教师要选一些浅显的文言文语段,鼓励学生大胆地翻译,并要适当地进行表扬,从而调动学生翻译文言文的热情。如在学习《劝学》时,通过指导学生对文中第二段几个类比句的翻译,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很顺利地把全文都翻译完了。

三、鼓励学生进行背读

对于学习经典的文言文来说,背诵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背读,可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文言语感。

背读不是死记硬背,应教给学生背读的方法。我的做法是先理解后背诵,也就是建立在学生意读的基础上。学生先借助书下注释,不会的要参考翻译书翻译课文,然后再通过自己的理解整理文章的思路,这样在头脑中文章的内容就会非常的形象,背诵起来很轻松,同时对文章中出现的重点字词也能够记的牢固。如在做课外文言文《清史稿・郭L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大学士明珠柄政,与余国柱比,颇营贿赂,权倾一时,久之为上所觉”,其中“比”这个词,我们如果能够联想到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天涯若比邻”,其中“比”是“近”的意思,就可以推断出此文中是“亲近”的意思。

因此,对教材熟悉就会使我们能够推测出一些文言词句的意思。文言文知识比较琐碎,有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还有一些文言文化常识。要真正的积累这些文言知识,我们如果孤立地去记,结果很不扎实,效率很低。只有把这些知识点放在背诵文言文的过程中去理解,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5)

对于文言文的教学,有教师说容易,是因为它课文篇目稳定、知识点固定、语法规律清晰,只要死记硬背就行了;也有教师说很难,那是因为它模式陈旧、教法和学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老师教得没有新意,学生学得没有情趣。由此看来,文言文教学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更何况中职生的文言文底子又普遍比较薄弱。难怪中职的语文老师都在疾呼“文言文难教”——简直就是对牛弹琴;学生也纷纷抱怨“文言文难学”——简直是如读天书。

到底该如何来教文言文呢?笔者根据十多年的中职语文教学经历和经验,认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才能很好地完成文言文教学任务。

一、定位教学目标,认识文言文教学的意义

文言文,是诗文中的极品,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在这些作品中表现出的先哲们的崇高理想、美好情操,是我们民族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这些作品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经营的章法,也都足以垂范后世,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当代凡卓有成就的作家,尤其是散文家,大多从这个宝藏中汲取过丰富的养料。中职生是正在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现代人,适量读一些古代的诗文佳作,培养一点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对他们提高文化素养、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成为真正的现代职业技术人才。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明确规定:“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培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熟练背诵一定数量的名句、名篇,扩大积累,增进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了解主要文言句式,初步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110个)和文言虚词(12个)……理解词句含义和表达的思想内容。”因此,职业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目的很明确——使学生读懂一些浅易文言文,记住一些名句名篇,掌握一些文言基础知识,理解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增强文言文学习兴趣。职业中学语文课本对文言文的要求是比较低的,这不同于普通高中的要求。

但要求低并不等于说可以放弃文言文的教学,或者轻视文言文教学。相反中职语文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文言教学质量。

中职语文教师应该重新认识文言文教学在职教领域的作用,把文言文教学看作是培养中职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介质,也就是力求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全面健康地向前发展,力求让中职生成为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这些也正符合“以人为本”的新教育理念。现行“人教版”中职语文教材(2005年修订版)在“修订说明”中说:“要求语文教育应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文素养,打好语文基础,重视文化传承,走进社会生活,强化美育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果真的把文言文教学看作人文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不局限于琐碎知识的积累,而更多在于学会知礼、懂道、辨是非、分善恶,学会刚毅、合作、友爱、自尊,学会“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对文言文的“教”与“学”都会激发出无穷的兴趣。

二、整合文言课程,改进文言文教学的方法

现行“人教版”中职语文教材(2005年修订版)已经在进行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原教材相比:一是适当降低了起点和难度要求,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内容相衔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语文搭建了台阶;二是体现了时代性,体现了课程改革精神,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领学生主动学习,使教材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载体;三是增加了教材的弹性和选择性,以利于分层次教学。因此,中职语文的文言文教学必须在课程重新整合的基础上实施。为此,笔者认为应该从这样三个方面来整合文言文课程:

(一)根据专业特点筛选文言文教学内容

目前人教版《语文》课本的文言文数量是四册书共48篇,其中必学和必选课文共24篇。这样的阅读量并不多,但如果在一学年中完成教学任务,那就显得太多了。因此,必须根据专业特点对内容进行调整。对于必学课文(共16篇)应该保留,其中对于一些比较容易理解的文艺性和趣味性比较强的优秀文言文还要重点讲读,这是中职生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内容。对于必选课文教师要有选择的教学,比如理工科类专业的学生,可以多讲讲《孙膑减灶》、《石钟山记》(科学考察类)、《张衡传》(科学家传记)等文言文;而文科类的学生,可以多选些《兰亭集序》(人生感言)、《六国论》(历史凭吊)、《滕王阁序》(览物抒情)这类文言文。如果是旅游或文秘专业的,还可以把每个文言文单元后面的古代诗词作为教学内容,以丰富该专业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根据学生基础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中职生文言文基础薄弱,所以对文言文有了厌恶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妨多讲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或绕开课文讲讲课外文言小故事等等,以增加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如《赤壁之战》《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等,由于内容丰富,故事性较强,人物众多,情节扣人心弦,教师如果采用分角色表演的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学生了解了文章内容,学的时候津津有味,兴趣就会油然而生。有条件的甚至可以收集或自编一些浅易文言读本,或积极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最终让学生达到克服畏难情绪、提高文言文阅读素质、培养较为稳固的文言阅读兴趣的目的。

(三)根据教学目标改变教学评价办法

以往我们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唯一的办法就是考试。这种教学评价办法是从普通教育中沿袭来的。而中职教育主要是就业准备教育,所以,中职语文教学评价也必须相应地确立“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的基本观念,让一切评价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宗旨,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只有改革课堂评价才有利于学生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人文素养。

中职文言文教学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文言基础知识、阅读能力,还应包括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文化意识以及潜能等。同时,我们还应在重视终结性评价的同时,更关注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

三、提高自身素质,丰富文言文教学的情感

新课程改革虽然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但并没有降低对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以下文言文教学能力:

(一)较强的文言文诵读能力

声情并茂的诵读,是一种感染;抑扬顿挫的吟咏,是一种陶醉;字正腔圆的朗读,是一种示范。诵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也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读得熟,则不待其说,自晓其义也。故书不厌百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古人强调诵读是符合认识规律的,传统文言文教学的成功经验之一是教师的诵读带动,因为韵味是通过吟诵来体会的,兴趣是通过吟诵产生的,语感是通过吟诵积累的,素养是通过吟诵培养的,倾听教师吟诵,有助于学生情感体验。

另外,语感是语文素养的核心,语感的培养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着眼点和归宿点。在文言文教学中重要的不是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教师对某篇课文的读解,而是在教师的示范与指导下,学生在阅读文言文中自身感受到什么,领悟到什么,有什么进步与提高。比如,教师的诵读可以带着学生沉浸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美妙意境之中,教师的诵读可以让学生准确地理解苏轼的《赤壁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快意和“哀吾生之须臾”的悲苦。由此可见,教师优美的诵读可以激发学生对文言美的欣赏的兴趣。

(二)厚实的古代文化知识素养

要教好文言文,语文教师必须要有扎实而深厚的古代文化知识素养。于漪老师说,现在的语文教学缺少“文”,语文教师也缺少“文”,这个“文”就是文化底蕴。文言文教学不同于现代文的教学,它涉及到古代文学、古代历史、古代哲学、古代天文地理等方方面面。特别是古代文化知识,不同的历史背景有不同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古代文学家的作品集的命名就有相当的学问,有的是以籍贯命名(《临川先生文集》),有的是以书斋命名(《聊斋志异》),有的是以谥号命名(《欧阳文忠公文集》),有的是以名号命名(《稼轩长短句》),还有的以官职命名(《宋学士文集》)等等。再比如古代纪年纪时的方法与今天不一样,有干支纪年的(“壬戌之秋”),有年号纪年的(“阳嘉元年”),有特定称谓纪时的(“七月既望”)等等。因此,如果语文教师不掌握扎实的古代文化常识,就很难正确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甚至会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

(三)丰富的文言文教学情感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而情感教育是推进教学过程优化的最强盛的驱动力。教师的教学情感是形成生动、和谐、协调的教学氛围的重要方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自己丰富的情感创设一种愉悦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自己或教材中的情理、情趣、情态激起学生的情思,发挥好语文教学的情感效应,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中职文言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声情并茂、挥洒自如地以声激情,以声传情,巧妙地创设一个又一个情境,那肯定会激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情趣,也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文言文教学中,只有读懂字句,才能通之以情;只有通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情理相通,才能形成学生知、情、意和谐发展的审美人格。反之,如果在不了解文意的基础上,就对学生进行所谓的“情感熏陶”,忽视学生个体情感的激发,实行硬性灌输,就难以使语文教育深入学生的灵魂,语文学科的“语文味”也就无从谈起。

篇(6)

关键字:文言文教学;兴趣;审美情趣

一、提出问题

文言文教学对我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更好地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但文言文教学现状并不是很乐观,从学生方面看,绝大部分学生根本不喜欢阅读文言文,觉得文言文作品距离他们的生活太遥远,枯燥无味、艰涩难懂,且无实用价值。从教师方面看,为了迎合应试教育的需要,教师一味地讲解字词意思,翻译全文,结果令学生更难下咽,厌学情绪十分普遍,教学效果不理想。这就导致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法,学生被动接受,教学质量不高,教学要求和教学现状存在着极大的矛盾。

这些问题和现象的存在,不利于语文创新的发展,因而要充分挖掘文言文教学的有利因素,扭转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态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愉快的学习文言知识,以真正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

二、分析问题

不可否认,多年来,为了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尽管如此,文言文教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改善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调动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成为我们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原因分析:

1.时代的演变成为教学的障碍

因为文言文是与我们实际生活脱离越来越远的特殊的书面语言,它在语法、读音、词汇、修辞、文体等方面都有不少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因而在阅读上就存在障碍。而且它的词汇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差甚远,因而现在我们很少用,甚至不用,所以学生就会在疏通文意上产生障碍,而且也会觉得无使用价值,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2.为考试而学,强调记忆答案

教师在教学中强调书本才是最正确的答案,要求学生背诵课本中课下注释,严重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更谈不上。学生学习古文课变成听写课;有的学生干脆搞一本课外文言文翻译,背背应付考试罢了。这样的学习态度助长了这种读书风气,没过多久,所学知识即忘得一干二净。

那么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如何改善我们初中的文言文教学?我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1.大胆创新,激发学习兴趣

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可见在文言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么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大胆创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生动形象地吸引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师导入新课的艺术是非常关键的。

2.改变传统模式,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教师往往把考试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对于文言文的教学,侧重的是字、词的解释,文章的翻译以及课文的背诵和默写。字句意思的准确掌握与理解是学习和品味文言文的重要基础,但并非仅此而已。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建构文言文教学的新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能力。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理解内容,学生互动的方式完成学习目标。

3.重视诵读,感受语言魅力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很多学生学习文言文没有文言语感,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要学好文言文,应该把“读”字摆在首位。读的方式很多,比如范读、默读、诵读、个人读、集体读、分角色读、品读等。其中最重要的读莫过于品读和诵读,文言文的读不完全在于朗读的次数和方法,而在于诵读的体味和感受。诵读能朗朗上口,从而提高记忆效率,且诵读要有语感,不同的语气表达的语感是不同的,语气的传达,就是文章内容情绪的传达,就更易于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情感表达重点。实践证明,诵读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言文的丰富的内涵,体味到其物外之趣。

参考文献:

1.任凯《书声琅琅满课堂――论诵读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学周刊;2011年10期

篇(7)

一、文化常识题考查回顾

高考对文化常识题的考查是社会选择的结果。高考初创与探索时期(1952-1965年)以作家作品常识为主,文体知识(1956年)和表达方式(1957年)各出现一次。恢复高考后,自1981年始,文学常识题再次被纳入高考考查内容,1983年改“文学常识”题为“语文常识”题,考查内容愈加丰富,包括默写、文体常识、作家作品常识、古代文化常识、汉字构字知识和文体知识。

到2001年止,历年高考都以文学常识的考查为主。其中有几年涉及古代文化常识,如1992年考查对“太行山、江表、关西和百越”四个地理名词解释的正误辨析,1993年要求考生判断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这首诗的传统节令,1994年考的是传统礼貌称谓“令和家”的正确使用,1995年又是考古代人物称谓“名和字”的解说,这四年连续考查某一文化现象,而1998年则同时涉及古代的教育科举、职官沿革和纪年纪时等文化现象,真题如下: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B.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C.“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D.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此题考查的的文化常识较以前有很大变化,因没有上下文可供参考,难度较大,但不能不说这是对古代文化常识考查的一大亮点。

遗憾的是,1998年后的几年又只是考查文学常识而不见文化常识题了,而且2002年以后直到2013年全国卷乃至各省市高考试卷基本上都没有出现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直接考查。

二、古代文化常识命题特点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全国大纲卷终于有了古代文化常识的身影,2015年和2016年的新课标卷继续出现。较以前不同的是此题放在了文言文中,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解读,而非像1998年的单独命题,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有相关的文化常识的积淀,又要能结合给定的文言文作出正确的判断。综观这三年的命题,大致呈现以下特点:

1.考查形式固定不变

古代文化常识题都是放在文言文中考查,该文言文都选自《二十四史》,如《新唐书・韦凑传》(2014全国卷)、《宋史・孙傅传》(2015课标Ⅰ)、《北史・来护儿传》(2015课标Ⅱ)、《宋史・曾公亮传》(2016课标Ⅰ)、《明史・陈登云传》(2016课标Ⅱ)、《明史・傅传》(2016课标Ⅲ),所选材料都是正面历史人物的传记文章,篇幅在700字以内。四个选项的词语都出自该文言文,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位于三道客观题的第二题,要求判断错误选项,分值三分,题干措辞没有变化,是“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考查内容稳中有变如表

(1)三年的古代文化常识题都考了职官沿革这一内容。(2)对姓氏称谓的考查频率较高。

(3)古代典章制度多有涉及。(4)另外还考了文化典籍名词。

3.考查范围广而有据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包括天文地理、历法乐律、典章制度、职官沿革、文化典籍、行政区划、教育科举、宫室建筑、礼仪习俗、姓氏称谓、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名目繁多,而且由于年代久远,社会变迁,很多历史事物已难于理解,这对广大考生来说的确是一道难于逾越的沟坎。不过高考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虽然很广,但是还是有据可循的,@连续三年的六套真题的考查点基本上和教材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1)见于教材课文的

故事(2014年):“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

名/字、谥号(2015年):必修五“梳理探究・古代文化常识・姓名字号”;

两京(2016年):“衡乃拟班固《两都赋》作《二京赋》”(《张衡传》);

教坊(2016年):“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

有司(2016年):“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陛下(2016年):“且陛下春秋高,法令无常”(《苏武传》)。

(2)见于教材注释的

春秋(2014年):《烛之武退秦师》注释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

嗣位(2015年):《虞美人》注释①:李煜,字重光,南唐中主李Z之子,公元961年嗣位,史称南唐后主;

兵部(2015年)/礼部(2016年)/吏部(2016年):《狱中杂记》中有“余在刑部狱”,注释为:刑部,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之一,掌管全国刑法、狱讼之事,是清代最高司法机关;

太子(2015年):《陈情表》中有“当侍东宫”,注释为:东宫,指太子,因太子居东宫。

(3)跟教材内容有联系的

解褐(2014年):《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乃使其从者衣褐”句,注释为:穿着粗布衣服,意思是化装成百姓。按:“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南面(2014年):《鸿门宴》中有“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按古代礼仪,宾主之间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故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又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帝王诸侯见群臣,或卿大夫见僚属,皆面向南而坐,所以“南面”用以指居帝王或诸侯、卿大夫之位;

诣阙(2015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有“城阙辅三秦”,《水调歌头》中有“不知天上宫阙”,《满江红》中有“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按:“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庙号(2015年):《过秦论》中有“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伶官传序》中有“入于太庙,还矢先王”。注释为:七庙,天子的宗庙;太庙,帝王的祖庙。按:“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庄宗;

登进士第(2015年):《师说》注释①言韩愈“25岁中进士”,《书愤》注释①言陆游在“宋孝宗时赐进士出身”。按: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致仕(2016年)/移疾(2016年):《张衡传》中有“上书乞骸骨”,注释为: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按:“致仕”指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中宫(2016年):《长恨歌》中有“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西宫南苑多秋草”。按:“六宫”指古代皇后的寝宫,正寝一,燕寝五,合为六宫。“后宫”指天子或诸侯的宫室,此处当为“後宫”,指妃嫔所居的宫殿。“西宫”指离宫,别宫。“中宫”指皇后居住之处,因以借指皇后;

契丹(2016年):高适《燕歌行》中有“汉家烟尘在东北”,注释为:“东北”是指开元十年至天宝初,唐与东北奚、契丹的战争持续不断。按:“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首相(2106年):《论语・侍坐篇》中有“愿为小相焉”,注释为: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是最低的士这一级。《张衡传》中有“出为河间相”,注释为:相,汉朝王国的相,职权相当于郡的太守。《蜀相》中有“丞相祠堂何处寻”,丞相,古代辅佐君主的最高行政长官。按:首相,谓宰相中居首位者;

建储(2016年):《陈情表》中有“当侍东宫”,注释为:东宫,指太子,因太子居东宫。按: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的儿子中被预定继承君位的人。周时天子及诸侯之嫡长子,或称太子,或称世子。秦因之。汉天子号皇帝,故其嫡子称皇太子。金元时,皇帝之庶子亦称太子,如金有四太子兀术。明以后皇帝之嫡子称皇太子,亲王之嫡子称世子。因为太子是被皇帝封为储君的儿子,所以建储就是立皇太子。如宋苏轼《范景仁墓志铭》:“公在仁宗朝,首开建储之议。”

三、古代文化常识备考策略

由上文分析可知,近三年高考文化常识题的考查点基本来自所学文本,有的来源于课文,如“有司”;有的来源于注释,如“太子”;有的跟教材某知识点密切相关,如“南面”。考生们若要取得古代文化常识题质的飞跃,则需立足文本,夯实基础,适当拓展,由点及面,联系现实,深化认识。

首先,要精益求精,深挖内涵。例如,“陛下”一词在必修一《荆轲刺秦王》中就已经出现,荆轲携秦武阳来到秦国,“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书中注释为:“陛,殿前台阶。”那么“陛下”则是帝王宫殿的台阶之下。汉蔡邕在《独断》中作如下解释:“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陛下者,陛,阶也,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执兵陈于阶侧,以戒不虞。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可见“陛下”是对帝王的尊称。此词又见必修四《苏武传》,“且陛下春秋高,法令无常。”此虽为李陵的劝降之词,对朝廷的不满之意,但“陛下”的称呼则流露出自己仍为大汉之臣,且对大汉帝王之忠诚,不言而喻。

其次,要勾连相关,比较归纳。某一文化常识的出现往往不是单一孤立的,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比较归纳,勾连相关知识点,形成一知识网络。必修五的古代文化常识部分就天文地理、纪年纪时、姓名字号和礼仪制度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究梳理,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但是中国古代文化浩如烟海,皓首穷经亦只能见其冰山一角。虽然如此,我们在梳理探究某一文化现象的时候,还是要尽量尽可能多的掌握,知其一一定要知其二。比如教材中抛出这样的问题,“河内、河外、河东、河西、河南、河北,要分清楚是指黄河流域的那个地区”(见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地理”),我们就一定要明确:“河内”,古代指黄河以北的地区;“河外”,春秋晋人指河西与河南地区;“河东”,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指山西省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河西”,春秋、战国时指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之西;“河南”,指黄河以南地区,具体所指范围广狭有异,秦汉时代称今河套以南地区;“河北”,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这样“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必修一《鸿门宴》),以及“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中的相关概念就迎刃而解了。

第三,要温故知新,联系实际。必修二《游褒禅山记》中,有“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句,此处“华山之阳”是指华山的南面,因为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可是如此记忆,有些学生反而容易混淆,这时最好的做法就是唤起学生的回忆,以故记新。学生初中学过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有“衡阳雁去无留意”,此处“衡阳”就是衡山之南。又《愚公移山》中,一开篇就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此处“河阳之北”即黄河北岸的北边;该文结尾处是“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此处的“汉之阴”,即汉水的南岸。水之阴阳就是水之南北,一目了然。其实今天我国很多地名都与此文化现象有关,如湖南的衡阳市(衡山之南),陕西的华阴市(华山之北),无锡的江阴市(长江之南),武汉的汉阳区(汉水之北)等。如果学生能够将书本所学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则难者亦易矣。

参考文献:

[1]刘汉军 《高考文学文化常识命题特点及应试对策》 临沂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 199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