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现代文学专题

现代文学专题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4:5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现代文学专题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现代文学专题

篇(1)

关键词:时代化发展;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当前我国各大高校现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课时比例不足、学生兴趣偏低、大学定位变化以及教育资源冲突等问题,阻碍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培养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解读与分析能力。伴随着时代化发展,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如何适应、调整成为重点课题,深入研究其教学改革与实践路径意义深远。

一、时代化发展背景下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时比例不足20世纪50年代,我国大力倡导要为革命“立史”,因此,现代文学课程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课时安排相对较多,各大高校的课时大多均在200以上,与古代文学的课时比例基本处于持平状态。进入80年代后,部分高校逐步将现代文学课程进行分割,即现代文学课程与当代文学课程,两门课程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总共的课时在200左右。然而近年来,伴随我国各大高校陆续开设多样化的公共课以及通识课程,学生周六周日需要充足时间休息,课时时间逐渐减少,特别是现代文学基础课课时比例一再削减,相比以往而言削减近半成。伴随高校现代文学课程课时比例的不断减少,教学过程中的诸多内容发生了变化,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同样亟待改变。

(二)学生兴趣偏低近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成为我国各大高校的热门专业,每年的生源数量均在不断上升,但是许多学生报考中文系并非出于对文学的热爱,部分学生是由于接受专业调剂后被分配到中文系。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经历中,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均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学生很难每周抽出充足且固定的时间来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进入高校后,学生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专业成长和未来发展,纷纷开始进行其他专业课的选修学习,甚至考取第二学位,大部分高校均鼓励学生这样做;部分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后,期望能够出国留学、读硕等。这就使得学生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应付英语考试和其他选修课上,缺少较强的专业意识,无法完全投入精力深入学习文学。学生对文学兴趣缺失的现状,无疑加剧了现代文学课程教学以及改革的难度。所以,想要推动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其适应时代化发展背景,需要教师对大学生的文学水平、知识结构有正确认知和深入了解,循序渐进地选取针对性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必将会造成现代文学课程的不断衰落和边缘化[1]。

(三)大学定位变化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均将专业性人才培养作为首要目标和根本任务,然而伴随现代大学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发展,在大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将大部分侧重点放在了素质培养以及通识教育方面,直至学生考取研究生后,才会进行精准的专业分类和人才培养工作。在以往的大学教学以及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常是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专业划分,如汉语专业、文学专业,不同专业对现代文学课程的需求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教师运用的授课内容和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是近年来,我国诸多大学的中文系入学阶段并未详细划分专业,大一和大二的课程处于通联的状态。立足于此,增设专属导读课程,学生进入大三后划分专业。这样的情况造成许多学生需要在大学完成的专业课学习内容,只能在深造后才能继续学习。大学教学定位发生的变化,要求基于时代化发展背景下,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要高度契合实际变化需求,对现代文学课程的功能和专业性进行合理的调整,使其与时俱进,更好地开展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

(四)教育资源冲突现代文学课程发展的初期阶段,无论是教学还是研究运用的理论均十分单一化。然而现如今,特别是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现代文学课程具有丰富多样的理论资源,这些资源在实际课程教学上的融入,虽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活跃学生思维、开拓视野,并为其营造优质的课堂教学氛围,但也难以契合现代文学课程的知识稳定性特征。如何推动教学改革与实践,将这些丰富的理论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真正与课堂教学实现融合,且符合学术规范性、内容稳定性的要求,已经成为时代化发展背景下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时代化发展背景下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如上所述,时代化发展背景下,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均需要进行改革创新,结合时代特点与学生学习诉求,突破传统课程教学的局限性,真正实现与时俱进。

(一)削弱基础课的历史性在以往现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均十分注重现代文学历史的学习,在教学改革与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削弱基础课对于史的强调,而是带领学生将侧重点放在文学作家作品和特定环境下产生的文学现象上,逐步突破现代文学史的束缚,构建现代文学的新型课程体系。当前与20世纪50—80年代的思想灌输有所不同,在现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至关重要,这是提高学生文学解读、鉴赏和审美能力的关键。这与刚刚进入大学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高度契合,且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化发展背景。在以往的现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运用1/3左右的课时进行流派以及文体演变的讲解,然而当今的实际情况是,现代文学课程教师需要运用半成的课时时间,为学生讲解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家,另外一半课时则用于讲解流派以及文体衍变。虽然当前的课时比例大大减少,但内容的讲解也更为集中化,有利于将课程的重点难点知识突出出来。在经过一个学期的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后,学生能够基本了解作家以及现代文学的变化进程。现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与历史本身的距离并不远,所以“史”的线索不再是教学的重点,评论是更重要的内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将“史”作为逻辑线索,重点带领学生进行文学现象的历史解读[2]。

(二)文学感受与作品分析结合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针对文学感受与文学作品分析能力的培养,不同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显示出差异性,诸多现代文学教师会对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提出要求,在阅读的基础上展开作品分析。然而由于当前大学生的日常课程和活动较为烦琐,缺少充足的时间阅读文学作品,所以在课程教学开始前,诸多现代文学教师会为学生列出阅读清单,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按照清单阅读文学作品。虽然在清单中罗列的文学作品数目相比以往已经逐步减少,但仍然有很多学生无法按照要求完成阅读任务。因此,许多现代文学教师不再强调学生的文学作品阅读量,而是将更多的侧重点放在了严格把控阅读质量上,要求学生阅读重点文学作品。学生完成基础阅读后,教师会为学生深入讲解文学作品的内涵,结合学生阅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惑,进行作品的系统化分析,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与文学分析解读能力,这已经成为时代化发展背景下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首要目标。现代文学教师不能将“满堂灌”作为课堂教学手段,而是要引导学生展开探讨研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对现代文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文学作品讲解时设置针对性的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和讨论,不仅能够强化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效果,同时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现代文学作品与古代文学相比,由于缺乏历史的沉淀,所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更应注重文学性的突出,强调现代审美性的文学作品分析,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感受与解读能力[3]。

(三)注重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引导学生能够将自身的感受与讲解落实到文笔中。在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实践开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撰写小论文,把握每个学生的文学写作基础水平,引导学生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和思维的局限性,将更多的侧重点放在论文训练中。在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完成一半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小论文作业,将重点论文选出并展开讲评。在现代文学课程的期末考核时,也可以将小作文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以文学问题为核心要求学生展开深入的讨论。这一过程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同时也是考核学生文学作品分析能力的有效手段。针对小论文的评价标准应更注重前后文的关联性,这是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重点。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并不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作家,而是要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且锻炼学生的观点阐述能力。

(四)协同建设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现代文学的基础课程通常在新生入学后即开设,然而此时学生对于文学理论和古典文学知识的了解甚微,如果教师为学生讲解较为深入层面的内容,学生很难理解,甚至会丧失学习兴趣。所以现代文学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选取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内容,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局限性,这也是时代化发展背景下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突破点。现代文学基础课的教学难度实质上更大,所以高校在教师配置方面应选取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和充足教学经验的教师为其讲解,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为其后续的现代文学知识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并且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应与专题选修课有效衔接,专题选修课通常具有更强的研究性和专业性,所以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取的专题选修课应有所差异,通过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协同建设,才能进一步提高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

(五)采取多样化的课程教学方法1.融入多媒体教学技术,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时代化发展背景下,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过程中,必须革新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制作丰富多样的现代文学教学课件[4]。这样一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配合课件演示,通过图片、视频、动画以及音频等方式进行知识呈现,进一步拓展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空间,教学内容也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形象性,这是提高课程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有效手段。与此同时,现代文学教师还可以依托现代化教学手段,选取现代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带领学生共同观看。以现代文学作家鲁迅为例,可以选取其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并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观看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如《祝福》《阿Q正传》《伤逝》等精彩片段,并在课堂中展开集体探讨交流,最终要求学生根据本次学习撰写文学评论。以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现代文学课程教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现代文学学习兴趣,同时也从多种途径实现了现代文学的传播。2.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文学第二课堂活动能够让学生实际感受其文学氛围,增强学生对现代文学的兴趣和解读能力。首先,学校方面可以定期组织现代文学读书活动,以学期为单位,2—3次即可。该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思考,以及与读书同伴的探讨交流,通过读书报告的形式,呈现自身对于现代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力和评论能力,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锻炼。其次,组织学生参加现代文学学术讲座,学生能够在讲座中了解现代文学研究最前沿的学术知识,进而形成更加深入的见解,在后续的现代文学作品解读中,可以形成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再次,由现代文学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文学创作和改编,通过现代文学优秀剧目的排演等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最后,现代文学教师应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及时帮助学生解答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特别是涉及毕业论文和考研的内容,教师的及时解答能够为学生拓展新的思路。

(六)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是检验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重要环节,科学且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是推动现代文学课程深化改革的动力。现代文学的学习,学生的自主感悟和体验十分重要,所以采取量化和客观化的考试,很难真正检验其学习成效。在构建和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将侧重点放在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考察中,采取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可以在学期课程教学结束后,通过闭卷考试考察学生的基础得分,试卷中应以作品鉴赏和分析试题为主,为学生提供展示文学水平的空间;将学生日常课堂提问、读书活动、第二课堂的表现、文学评论和创作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考察学生的综合表现情况。

篇(2)

    1.大学生阅读兴趣缺失之原因。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着自己的神秘性和反复性。中国文学从洪荒远古的神话时代流来,又向着不可预测的未来流去。中国现代文学只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短短三十余年的流段,却在中国文学的整体流变中占据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历史在这里拐了个大弯,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时期。转型性、过渡性,便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基本属性的简略表述。对于现代文学的学习,把握住转型性和过渡性的特点,需要学生在名家经典作品中去感受和体会。而面对现代文学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即现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的交错繁复,许多学生对阅读现代文学作品产生了畏惧心理,少了阅读的环节,就缺乏了整体的历史感知,“正是由于历史感的欠缺,使许多大学生在现代文学课程的学习中出现了误解和误区”,从而进一步丧失了阅读兴趣。

    2.以旧见新找角度,重新唤起学生阅读兴奋点。针对学生的这种困惑,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积极想办法去重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抓住学生对于文学的好奇心。既然现代文学包含着如此丰富的内涵,我们便需要运用这内涵,挖掘阅读新鲜点。比如对于作家鲁迅的讲述,一般情况下,教师会把其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分析,从而凸显“鲁迅”这个名词在整个文流中的思想价值。然而鲁迅作品中丰富的思想内涵,课上讲授的时间远远不够,对于他的研究可以打开若干个专题,所以“鲁迅”这一题目的学习,便需要实施阅读教学策略,让学生自主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新鲜点的并不是课上讲述的鲁迅有多么伟大,而是他具体的各种“第一”。比如《祝福》,让学生再去阅读这篇作品,已经失去了新鲜感,都知道小说中一位有着悲惨命运的“祥林嫂”,脑中也能浮现出这个人物形象。然而,学生们不曾关注,这篇作品可以看做第一部真正把女性作为重点描述对象的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可以成为“女性文学”的“第一”。祥林嫂在小说中是一个受压迫的旧中国典型妇女形象,她身上有着劳动妇女一切闪光的特质:勤劳、淳朴、善良,但这种特质恰恰成为了封建社会对她进行迫害的筹码。她对不幸的命运进行过抗争,也对未来进行过憧憬,但人们冷漠的眼光、不屑的话语摧毁了她的希望。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她的抗争本身就是一出悲剧的上演,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女性在文学和生活中是一本无字书,没有权利去抗争,甚至不能有希望。现代文学中研究“女性文学”的作品对象很多,但很少有人把《祝福》作为“女性文学”的研究文本,这便在一定意义上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新鲜点。再者,提到现代文学中的“儿童文学”,大家很容易就想到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叶圣陶的《稻草人》、《小白船》,其实鲁迅的《朝花夕拾》、《社戏》都可以看做现代文学中“儿童文学”的开端,这也在一定意义上从新的角度定义了这两部作品。“兴趣阅读法”是一种可行性很强的阅读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对阅读本身产生厌倦的心理,教师从新的角度进行切入导读,激发学生的阅读新鲜点,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了解大学生思维的丰富性,培养“多层次阅读法”

    兴趣是始发,要持续让学生自主阅读还需要研究他们的思维特点,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大学生的思维有着多样性与丰富性的特征,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获得愉悦和成就感。强调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仅仅按照教师对于作品的分析形成一致的认识,对其透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按教科书生硬地背下来,要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立的阅读印象。还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的文学经典,让学生按照课上的分析思路,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形成阅读笔记,让阅读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形成立体的阅读思维体系。

    1.重视阅读思维的初级感知层次,多方面给予意象建构。学生思维的阅读感知层次是一种化抽象为具体的过程,需要学生在阅读中把一些抽象的、概念化的文字转化为可听、可视、可感的意象。教师要根据阅读文本题材的不同,设计相应的阅读教学方案。在学习现代诗歌时,需要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句在字里行间流淌出的情感。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利用多媒体,用一些歌曲、视频与精彩的画面,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让诗歌文字更生动、更形象得活画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身感其情。例如阅读徐志摩的诗作,可以把他与林徽因的爱情故事添加在其中,结合一些电视剧情节和爱情诗句的朗读,体会他们当年的爱恋与情愫,体会当年的“人间四月天”是多么浪漫与纯美。

    2.挖掘阅读思维的精神体悟层次,重建现代文学人文精神内涵。高校教育一方面要教书育人,传播知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人文精神素养的传播。“大学中文系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具有深厚的人文知识、深刻的人文思想、敏锐的审美感悟能力、丰富的想像能力和较强的写作能力。”现代文学经典中的人文精神无疑是丰富而厚重的,周作人散文的哲学思维,许地山超脱的宗教观和小说中描绘的各种民俗风情韵味,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通过在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中进行精神体悟,让学生感知中国现代作家对于多重人文精神内涵的建构,承袭这种精神感悟,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从“五四”时期鲁迅、先生等对新文学“人的文学”思想的树立,冰心歌颂的“爱与自然”的哲学,徐志摩对于传统士大夫精神的解读,到张爱玲对于生活与人性复杂内涵的的剖析,梁实秋把文学与生活“艺术化”的实践、承接严谨的“乡土小说”中,都蕴含着丰厚的人文精神宝藏。面对着这众多滋润民族精神的甘泉,我们需要学生去体悟和感受,从而建构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篇(3)

中国现代文学应该是一个无限丰富、无限生动的世界,既有纷繁竟呈的各种现象、社团、流派的历史发展,也有风格各异、风采独具的作家作品的大量涌现。所以,现代文学的教学应是文学史与作家作品的兼顾,某种意义上,在合理安排课时的情况下,要更加重视作品的分析、鉴赏。正如温儒敏先生所言,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应该把对学生“文学感受和分析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要位置。”也就是说,走出重“史”轻“文”的误区,需要着力解决如何引导学生转变固有的学习思维和习惯,提升学生阅读作品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的审美和分析能力。问题也正在于此,究竟如何引导培养大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是摆在每一个文学教师面前的严峻课题。在笔者看来,针对大一学生可塑性较强的特点,教师要从思想观念深处及时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思维与习惯,让学生知道大学阶段不仅要学习,还要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知识的能力。要逐渐改变学生只会被动听课、死记硬背的习惯,学会独立思考。

同时,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消除对文学的偏见,唤起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挖掘文学的审美特质,着力阐释文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还可结合专业发展让其明白文学并非“无用”,阐明文学对于提升学生今后职业能力的重要作用。转变学生学习思维和习惯之后,下面一步就是教师的任务了,因为学生阅读得到的毕竟是初步的体验,还需教师站在理性层次上的分析、鉴赏。而教师注重作品的分析解读是走出重“史”轻“文”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和完备的知识结构。具体来讲,需要教师自身必须具有较扎实的知识基础、宏阔的学术视野、较强的审美分析能力。所以作为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增强文学修养,及时掌握学科前沿动态,使之消化吸收到教学中。

首先,在笔者看来,对于作品的分析解读,不可能每一部作品一一兼顾,这就需要教师精心筛选经典作品。此处所指经典,并不是仅仅指像“鲁郭茅”等文学大师的作品,还指那些有着自己独特风格像张爱玲、沈从文、赵树理等作家以及郁达夫、萧红、丁玲、钱钟书等所谓有争议的“边缘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家,各有各独特的人生道路,作品也是独具风采。仔细品读这些作品,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和艺术感受,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学生对不同风格进行比较、分析,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思考力度。

其次,注重作品的分析解读,要注意解读方法的选取。文本细读和专题比较是近年来我们常用的方法。文本细读,实际上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和交流。它强调的是“读者调动自己全部的内在.对文本的语言、结构、意象及文本背后的情感进行仔细的品读,激发出个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生命体验,并在此基础上与文本展开心灵的对话与交流。”简单说就是要回到文本自身,真正深入文本去感受体会作品思想艺术及人物性格命运,而不能带着别人的观念或论点去套作品、套人物。还要抓住作品的关键之处、重要细节进行深入分析,追根溯源,多问几个“为什么”,把作品的思想艺术充分的显现出来。比较分析的方法也是深入解读作品、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途径。将审美逻辑、感觉与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比较,将题材、内容、风格相近的作品进行比较都是比较分析的方法。比如同样关注国民劣根性批判,鲁迅、老舍、赵树理和当代文学中的高晓声,他们之间有什么继承关系,又有何不同之处?此处就可以作为一个小的专题比较。又如同样描写大家族的衰落,巴金的《家》受《红楼梦》影响较深,这是公认的,那么《家》和《红楼梦》在具体的描写上有什么异同之处?再如庐隐、冰心以及冯沅君等二十年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个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种特点?通过比较阅读,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大大增加,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也自然得到了深化。

再次,对作品的分析解读,要注意知识性、趣味性的统一。教师按部就班的讲述作家作品可能会有些枯燥,这时不妨穿插些与授课内容相关的作家人生情感体验甚至一些轶事,也就是还原作家的生存样态,从文学史生成的角度分析作家作品的里里外外及其相互关联的人与事,进而接近这些作家的心灵世界。一方面有助于对作家作品的解读,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如在讲述鲁迅时着重谈一谈他童年经历和情感体验,讲一讲他的兄弟关系,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他伟大的人格、丰富复杂而又痛苦的灵魂,对于理解其很多作品是大有裨益的。当然,必须强调的是,这种趣味性的讲述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而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最后,对作品的分析解读不是教师一个人的工作,还要求在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师生互动,变接受式学习为研究式学习。要切忌将一种结论作为“定论”直接灌输给学生,切忌在评价作家作品时简单的褒贬臧否。因为在文学鉴赏过程中,每一个主体所获得的审美经验是不同的。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学生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师生一同分享相互的阅读经验,精心展开互动探讨,相互倾听,调动学生主动积极的进行自主阅读、探究学习,进而培养其问题意识,拓展思维空间。

篇(4)

关键词:中职 现当代文学教学 研究性教学 应用研究

中职院校的学生与其他高校的学生相比,在文学素养上相对较差。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在上完初中以后就直接进行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而在文学知识方面相对欠缺。在当下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固然重要,然而文学方面的知识对人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作为一种内在的因素,文学素养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可见,在中职院校中进行现当代文学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所在。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现当代文学方面显得比较欠缺,于是采取研究性的教学显得比较重要。首先研究性教学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为学生设定相应的情景来研究和学习心得知识,从而得到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与传统的教学相比,研究性学习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人格的发展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中职院校进行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意义

中职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进行高中的学习,导致自身的文学方面的知识有所欠缺。但是,现当代文学作为我国文学的一种,包含了大量的知识分子的精神内核。在文学的传播中有文化和思想的碰撞,最为重要的是文学中有很多美的事物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细细地去品味,去学习。然而,中职学生往往欠缺这方面的文学素养,在对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率。要知道,文学是一门非常优美的学科,它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观,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提高自身文学素养。

二、研究性学习在中职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进行课程调整,突出研究性教学

在教学中,老师常常不知道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到底该讲多深,才是在他们的理解范围而感到苦恼。事实上,这也是各个院校在课堂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前面我们已经说过,由于各种原因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文学素养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课程教学。在研究性教学中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个问题,首先老师可以试探性地为学生们讲解一些文学知识,采取研究性的教学带领学生学习。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选情况适当地调整课程体系教学,在保证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同时修改课程体系,方便学生的学习。在研究性教学中首先进行试验性的教学,在文学教学中,从最简单的文学知识入手,这样的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接受跟上教学的进度。但是,并不是一直进行基础的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文学知识积累来不断的提高文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使得学生对于文学知识有一个提高的过程。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文学竞赛,让他们把平时积累文化知识实际应用到写作中去,将那些优秀的文学知识通过转化,变成自己的。

2.在教学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尝试新的研究性学习方法

在教材的选择上,可以尝试着采取双教材的方法。比如,在现代文学方面,我么可以借鉴《中国现代文学史》以及在教学中的高职教学课本。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教学的全面性,在为学生讲解现当代文学知识时,一旦其中课本讲解不够全面或者是讲解的内容学生不容易理解,还可以参考另一种教材。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还为学生找出了另一种理解问题的角度和途径。在教学中也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严谨性。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尽可能地做到了知识的深入浅出,更好地体现出知识性。在教学中,在教学的组织方面要进行专题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一定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要精心设计教学专题。比如,对于那些重大的文学事件、重点作家的作品,还有存在的文学代表流派等,都要做好全方位的教学覆盖。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在教学中体现出教学的重点,实现专题教学的目的。很显然,这样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适合中职院校的学生,保证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学习,保证了知识学习的适宜度。

3.优化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在过去传统课堂教学中,课本内容显得比较陈旧,很多与现实脱节,对于这些问题,在中职院校的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也同样存在。所以,在课本设置中要将教学内容向外拓展,更多地加入一些文学作品。适时地融合当展观念,做到与时俱进,融入时代的气息,贴近学生的生活。不仅如此,由于中职院校在学生教育中更加重视对学生职业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但是当现代文学作为一种文学教育,更多强调的是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做到循循善诱,不断地激发学生对中国当先代文学的喜爱之情,让学生的情感能够得到抒发。在中国文学的影响下,体会到文学的魅力所在,加深对文学的理解。在课堂教育中,老师要多与学生进行互动,活跃课堂氛围,在老师的引导下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将语文中的经典部分呈现在学生面前,不断地吸引学生,进而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和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文学的学习与其他科目的学习不同之处在于,文学在学习之后对人的影响是内在的,很难在短时间内实实在在地表现出来。但是,在文学氛围的熏陶下,学生们自然而然地有了对文学的价值感受,使他们对于文学的理解更加深刻。这个时候,老师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在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书本上的文学知识,同时还要不断地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文学氛围,让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文学氛围中学习,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结语

现当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永远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引领者一代人的前进。由于文学的魅力,使得其在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推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职学生普遍年龄比较小,还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形成的时期,文学的学习,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对外界美的事物的理解程度。在此次研究中,采取了研究性教学的方法,对中职学生进行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学习效率,丰富了课堂内容。所以,研究性教学在以后的中职教学中值得大力的推广和应用,同时也应该加大在这方面的研究力度,使研究性教学更加适合当下的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卢玲.“研究性学习”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运用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03,(S1):214-215.

篇(5)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专业应用型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中文系中的一个专业,被人们誉为文科的万能专业,毕业的学生供不应求,可以从事工矿企业的很多工作。但随着学科门类的增多,专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才市场开始倾斜。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实用性。所以,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汉语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一、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笔者认为,顺应时代和就业的需求,把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综合应用型人才上。应用型人才就是要有过硬的写、说能力,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才能适应岗位的需要。

二、调整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

1.基础课程。可开设教师职业综合技能训练、语文课件制作、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材篇目研究与教学设计、现代职业礼仪、演讲与口才等课程。

2.提升课程。可开设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文字学、音韵学、文献学、逻辑学、汉语语法学史、中国语言学史、国外汉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影视艺术欣赏、杂文创作艺术论、外国文学专题等类课程。

3.应用行文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机关文员工作能力。设置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编辑与采访、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摄影摄像基础知识、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之我见

1.全程辅助职业规划。大学一年级,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大学二年级深化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大学三年级帮助学生分析职业去向,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个别辅导等形式分类指导。大学四年级让准备就业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

2.理论联系实际。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听、说、读、写、摄、录”能力训练落实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充分锻炼,增强能力,以适应、胜任社会上各种工作。

参考文献:

篇(6)

一是校刊《明道文艺》。它是台湾岛内第四个创刊的文学杂志,每月出版一期,至今已坚持有36年之久,三毛、张晓风等几十位台湾著名作家曾在此发表过不少的文学作品,此外绝大部分刊登的是本校师生的作品。刊物之精美,内容之生动,图片之丰富,令我们叹为观止。《明道文艺》每年都举行一次写作大赛,培养了不少写作人才。据统计,45岁以下的台湾当代作家几乎全在这里获过奖。因此,它拥有作家“摇篮”美称。主编方秋婷女士热情邀请我们去编辑部参观,其机构规模不亚于我所了解的国内杂志社。

二是“现代文学馆”。在一所中学里拥有一座“现代文学馆”,这本来就是稀奇事,何况其馆名还是先生题的。里面光是作家手稿一项,其收藏之丰富,就足以让来者啧啧称奇,因为它居然能达到你想看哪位台湾作家的手稿在这里就能看到的程度。这里藏书极为丰富,而且借阅实现一体化服务。其环境布置之优雅,读书气氛之浓厚,堪称岛内第一。

三是国学教室。它可谓一间语文专用教室,或是一间刻意设计的书院讲堂,古香古色,凝重庄严。据说当年是在作家张晓风的启发下而修建的,总造价约台币一千多万。走出国学讲堂,面对眼前的小桥、流水、红花、绿树和回廊,你自然会心旷神怡,感受古人悠悠的情怀;面对着黑瓦下的白墙上的四个大字“斯文在兹”,你就可以尽情享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心中便会激起一种至高无上的神圣感。

明道中学如此注重国语国文,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台湾语文教学之一斑。与大陆学校相比,其主要有三大区别:

首先是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的差异。台湾现行《国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每周授课9-10节,中学每周教学4-5节,其教学内容包括范文教学、作文教学、书法教学、语言训练和课外阅读指导等五个范畴。

台湾语文教材尤其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传统文化的弘扬,因而古诗文比重极大,以前高三古文约占75%,高一、高二约占55%,现在差不多降低到50%。

一般而言,台湾的语文教材相当重视对学生伦理道德的培养,所选篇目多为纯正优美的文学作品,分为精读范文和略读范文两类,篇数与大陆相比则是少的多,而且从目录上看也显得十分的“单调”,基本上没有所谓的“政论文”、科技说明文以及外国的诗文等。

但值得一提的是,台湾语文教科书印刷精美,图片丰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差异。因为课文篇数少,教师就用不着赶进度,语文教师不仅教给学生文本的知识,更教给学生许多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这样的课堂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战精神和实际运用的能力。

据明道中学语文老师介绍,他们每周就精讲一二篇课文,从“了解内容,了解大意,要点及作法,了解主旨,教材结构”等方面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课文能力。因为课本范文少,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时间多,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或是表达能力都是极有帮助的。

相对说来,大陆的语文教材篇数与文本长度上,都比台湾要多要长,因此语文课堂容量很大,学生学得很累,老师教得也不轻松。语文教师似乎没有自主处理文本的自由,语文课堂教学似乎只能以文本为重,以教学为主,灌输给学生的只是应该且必须掌握的语文知识,更多地关注读写训练,因此课堂容易沉闷。

此外台湾语文课堂十分注重传统文化与思想的渗透,体现文以载道的理念。它可以完全抛开传统语文课文的课堂教学模式,甚至于把李密的《陈情表》当作一堂纯粹的忠孝教育课来教。

台湾的语文课堂教学不贪多、不求全,课堂注重形式,讲求实用,通过开展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课堂容易活跃,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却也丢失了语文的基础。到底哪种教学方式更有效,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再次是考试的区别。台湾的语文试题十分重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检测,对用词、修辞的考查远远多于对文本理解的考查,试题大多以选择题为主,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篇(7)

    论文摘要:文学史的对象和范围从来就不是固定和单一的,而是不停到变化着。既然戏剧、小说都已经进入文学史,那么弱势群体的电影也应该进入文学史,被平等看待。将电影纳入正统文学史有三大理由。 

我们谁都没有看到过真正的电影,我们所看到过的只不过是配有画面的小说而已。 

——英国电影导演彼得·格林纳韦 

从1905年任景丰拍摄《定军山》开始到现在,电影在我国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中国文学史与电影所处的地位极其微妙。电影文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学的发展。但是,目前很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很少提甚至全书不提一字电影文学,这是十分不合理的。笔者认为,中国电影文学应当直属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文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的不稳定性 

 

文学史的对象和范围从来就不是固定和单一的,而是不停到变化着,其本身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现代形态的文学史产生以来,文学史的对象和范围一直被许多文学史家及理论家所更改。正如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中所提到的:“这种变化,部分是由于内在原因,由文学既定规范的枯萎和对变化的渴望所引起,但也部分是由于外在的原因,由社会的、理智的和其它的文化所引起的”。[1]随着文学史研究的现代化进程,更多学者的理论与编纂实践体现出拓展文学史研究对象和范围的必然趋势。 

在中国,文学的本体和正宗是散文。先秦时期主要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在内,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包括辞赋在内,唐宋以来包括诸多抒情写景的散文在内。宋元人有“诗为文余、词为诗余、曲为词余”的“三余”说,就表明了正统文学界对诗词曲乃至之后的小说戏曲的“小道”的蔑视感。近代以来,中国人受到西方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分法影响,这才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狭窄的文学观念。由此出发,中国文学才不可逆转地将脱胎于话本等口头文学的小说戏曲归为文学主体,从而完成了中国文学从散文本位到小说戏曲本位的延伸。另外,如许多文论家由对通俗文学的漠视到开始关注通俗文学。但是,至今中国的电影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没有地位。 

 

二、关于电影文学与正统文学史的关系 

 

在西方,当卢米埃尔拍摄《火车进站》或《工厂的大门》的时候,没有人预想到它会让当时还风光无限的作家们注定在未来黯然失色。然而,随着摄影机摆脱了定点摄影的理念,电影叙事迅速由机械再现客观现实转变为展现人类的感情与经验的主观世界。电影很快就取得了艺术家族中的显赫位置。当看到文字的力量从属于另一种更耀眼、更粗俗的力量时,我几乎总是难于摆脱一种令人痛心的屈辱感。”[2]在中国,电影是现代科技的产儿,是商业运作,是投资人种下的摇钱树。在电影技术还不成熟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对待电影的态度常常停留在消遣娱乐的层面上,这也从客观上导致在商业牟利为主的电影市场上,许多文论家不给电影文学以合适的位置。同时,作为俗艺术中的俗艺术,电影使艺术获得空前的民主化,受到大众的喜欢。以往的所有艺术都是社会少数分子参与的活动,只有电影获得了世界性的、全民性的成功。人们藉此获得了许多接触艺术的机会。很多文论家不愿意把它当作文学的一个类别来看待,在现代文学史上不提也就很正常了。哪位理论家把电影放入文学家族进行研究就被看成是不务正业。笔者认为既然戏剧、小说都已经进入文学史,那么弱势群体的电影也应该进入文学史,被平等看待。对于这种文论家的接受心理,也是需要一个调整过程的,就像小说和戏剧当初进入文学一样。 

应该说,将电影纳入正统文学史有以下理由: 

第一,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从文学中汲取养分和艺术经验,远比其他艺术多,其本身带有很强的文学底蕴。把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叙事因素,用文字写成具有一定文学价值的电影剧本的出现,正是电影艺术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正因为它综合了各门艺术的多种元素,并经过自身的主体性整合而呈现出特有的艺术表达功能,故它集视与听、时与空、动与静、表现与再现于一身。正如法国理论家乔治·萨杜尔所说:“一种艺术决不能在未开垦的处女地上产生出来,而突如其来的在我们眼前出现必须吸取人类知识中的各种养料,并且很快地就把它们消化。电影的伟大就在于它是很多艺术的综合。”[3]因为“在电影诞生之前的时代,恰恰是文学成为主导艺术形态,只有文学能够最充分地反映异常复杂的生活矛盾,满足更加广泛,更多层次,‘多声部’地把握显示的迫切需要。”[4]也就是说,电影是在文学充分发展之后利用现代工业的科技手段才蓬勃兴起。 

我们来看看中国早期的电影,电影传入中国的第一个名字叫“影戏”,从这个名称上,我们可以看出电影虽然作为综合艺术,与声光科技有着密切联系,但它的确和文学有着很深的渊源。中国第一部电影是1905年的《定军山》,全部影片拍下来是一部活动的相册。但《定军山》并没有所谓的文学剧本和导演,而且任景丰也是一名照相技师。真正拥有完整剧本的第一部黑白无声片是1913年由郑正秋编剧、郑正秋和张石川共同导演,亚细亚影片公司出品的《难夫难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拥有文学剧本的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郑正秋编写的《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个文学剧本。话剧在中国从产生到成熟大约经过了30年,电影因为有中国文学氛围的整体转换为根基,从最初的形态到接近于成熟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了,但其过程与话剧相一致。《春蚕》也是早期电影中的佳作,《春蚕》有很好的文学底本,人物、情节、题材意向,都为电影剧本的创作提供了可利用的文学资源,电影的成功理所当然了。30年代后期以后涌现了一批较为成熟的电影,文学底本更加好,像《渔光曲》、《新女性》、《十字街头》、《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等。看惯了小说的读者,欣赏这样的文学剧本没有任何障碍。正是电影文学的不断成熟,促使电影完善。电影文学最初都来源于著名的戏剧文学家,如郑正秋、欧阳予倩、、洪深、侯曜、、阿英、等,他们既是著名的戏剧家,也是现代文学史上很重要的电影文学作者。优秀的电影又能带动优秀的小说。电影本身的成熟就是随着电影文学的成熟而成熟的。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小说《红高粱》是作家莫言的成名作,在导演方面还没有任何名气的张艺谋把它拿来做摹本,拍出了他最初的、也是他迄今为止最响亮的奖项之一——柏林金熊奖。虽然他对小说进行了大删减,但那依据文学底气所塑成的人物还是流露出掩饰不住的“莫言的光辉”。《霸王别姬》有李碧华原著的支撑,陈凯歌虽然为了照顾大陆方面做了很大的修改,但是古老艺术和新生政权的冲突,依然会紧紧扣住观众的心灵。 

一部文学性强的剧本孕育出一部好的影片。剧本体现作家的思想和意图,是电影基本的构思,直接指导影片的生产。综观世界上大多数的影片,都是从剧本起步,经过导演、演员、摄影、剪辑等人的再创作,把剧本里无生命的幻想,变为银幕上有生命的东西,变成集体智慧的结晶,才搬上银幕放映。美国影人温斯顿说:“创造性的电影制作所包括的不是一个而是几个过程或阶段。这些阶段,通常叫作写作,导演和剪辑。”[5]1980年召开的导演总结会上,张骏祥首先提出了“电影的文学价值”,他说“针对某些片面强调形式的偏向,我要大声疾呼:不要忽视了电影的文学价值。”[6]他并提出电影的“文学价值”有四条:“思想性或哲理性,人物典型形象,风格、样式、气氛、节奏,文学技巧和手段。”[7]电影剧本兼有电影性和文学性,它不仅能供拍摄,而且可供阅读,它既是一部电影作品,又是一部文学作品,其本身所具有的娱乐性和审美性使得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去领悟影片中人物情感宣泄的美感教育。我们这里所叙述的电影的文学性,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而是冲破传统文学叙事的方式,创造出一种以电影的独特视听思维来构思和写作的崭新文学形式。电影本身的语言、内容、表现手法都是具有文学性的。

   第二,从电影的使命上来看,它也具有文学的功能。孔子认为文学具有“兴观群怨”的功能,梁启超认为文学具有“熏浸刺提”的功能。电影和文学一样,也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认识功能方面,人们由于生活的时间、空间以及生活经历、职业特点等方面的原因,对于社会生活的了解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去了解生活,而电影在这方面就提供了很好的方式。在电影中,人们能够很轻易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以及不同生活的了解。教育功能方面,电影在反映现实生活的时候,总是要寄寓编剧人的理想、愿望和追求,总是要显示编剧人的态度和倾向、判断和评价,包含着一定的哲学、道德、宗教、政治等价值观念和价值评判内容,导演希望通过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将价值观念和价值评判内容传达给观众,用这种价值体系去影响观众,让观众在价值观念上达到与编剧人的认同。审美功能方面,编剧人除了在表达自己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显示自己对于社会生活的态度和倾向之外,自己还要确立一定的审美理想,即以审美情感为核心而使审美要求达到系统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原则和标准,这种审美理想往往能够对人们的审美趣味、审美要求、审美观念、审美能力产生有力的感召和塑造作用。对于娱乐功能,电影能够很方便使人们得到赏心悦目的和愉情悦性的享受。由于电影作为审美活动带有非功利性和非现实性,使人们能够摆脱实际生活状况和物质条件的束缚,在超现实的境界中得到一种自由自在的精神享受。 

第三,电影能促进其它文学体裁发展、扩大其影响。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文学的取代和覆盖。最令人欣慰的事,莫过于电影文学对其它文学体裁的大举引进和形象诠释。电影作为图像艺术给文学的最大馈赠应该是那种强烈的画面感、对细微事物的放大镜式的审视目光,以及画面蒙太奇后产生的特殊效果的。 

一个时代拥有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学样式,就像《诗经》中的四言诗发展为后来的五言诗、七言诗,诗歌又发展为词,词发展为曲,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里,长篇小说的处境也多少有些无奈。但是大众们即使拒绝了诗歌和小说,但是他们无法拒绝电影的魅力。电影作为当代文学的一种体现样式,开阔了人的艺术表现视野,进一步拓展了人的艺术表现能力。可惜目前,全国各高校使用的文学史教材以及学术界所推崇的文学史著作,都不重视电影文学。举例来说,钱理群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城《中国当代文学史》,朱栋霖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二卷本),杨匡汉主编《共和国文学50年》等,都闭口不提电影文学。据笔者所知,有的文论家正在进行提高电影文学领域内的一些局部拓荒工作。贺圣皓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上下册)下卷第五章“戏剧影视文学专题”的第五节和第六节,专门讲述十七年的电影文学的成就和新时期电影文学的艺术追求。[8]张炯主编的《中华文学通史》(十卷本)第十卷第一部分,专门讨论建国初至上世纪90年代电影文学的演变过程。[9]周晓明主编《中国电影文学史》(上下册)比较详尽地介绍电影文学的发展历程。[10]笔者认为,这两本书比较可贵,文学史写作应当把电影文学考虑在内,给电影文学以应有的历史地位。笔者在此强烈建议,文学史的写作应该把纳入电影文学,还原电影文学本身的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与注释: 

[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第309页,三联书店1984年版。 

[2]转引自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第289页,第186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 

[3][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4][俄]日丹:《影片的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5][美]温斯顿:《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 

[6]张骏祥:《用电影表现手段完成的文学》,《电影文化》1980年第二期。 

[7]张骏祥:《对当前电影创作的一些看法》,《电影新作》1980年第五期。 

[8]贺圣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