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结构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结构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4:5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结构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结构

篇(1)

【摘要】为提高农村高中政治教学课堂有效性,采取“知识结构图示法,引导学生梳理基础知识,突破重难点,探究分析,合作学习,提升能力,构建知识结构体系,适应高考能力立意要求。

关键词 农村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知识结构图示法

中学政治知识结构图示法是一种把政治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内在联系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一种最优组合的教学方法。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要教授学生懂一门学问的基本结构和主要概念,而不是没完没了的记诵资料,不要把孩童训练成为一个活动的图书馆,要培养他们能像数学家般思考,政治学家般研究问题。为了克服学生中存在的死记硬背现象,帮助学生掌握政治概念,克服知识的遗忘,认识政治方法,发展政治思维,在教学中采用知识结构法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知识结构图示是指教师在教授新课或复习旧课时必须在黑板纸上把所讲内容进行整理制成比较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图示。我认为在政治教学可以利用结构图示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有助于学生记忆和巩固复习考点。

图示结构教学法把分散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使学生用整体眼光看到完整的知识骨架。这样就把繁多、抽象的知识通过知识网络结构图示加以简化,从而获得系统完整的又是提纲挈领的知识。把书本详细资料通过组织、概念、综合、简化等方式进行具体形象的加工,浓缩来表达,使知识保存在自己头脑中,这就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和巩固已学的历史知识。如我们在复习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时,可以用下面的图示教学法,使学生能从宏观把握教材,便于巩固哲学知识,提高复习效率。

其次,有助于学生掌握中学政治教学内容结构和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能力。

由于结构图示教育法突出政治教材知识结构的特点,而且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政治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概括、系统化。这个过程使书本知识传借知识结构图示整理、重现,从而揭示教材内存结构,有助于学生理解和熟悉中学政治教材的规律,并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在整理知识结构同时可以调动与学生参与,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以更好地养成学生学习政治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价格理论时,可以采用下面的图示加以分析,从中得出知识结构,在以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可以迅速调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有助于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政治教学中的难点,往往是学生不容易弄懂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联系。知识结构图示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将内容化难为易。例如我们在教学哲学史上“两个对子”之间的关系时。学生对“两大阵营”、“两个队子”的区别较难懂。就可以用结构图示表示出来,把这两个概念讲清楚。

综上所述(图3),在中学政治教学中运用知识结构图示法,能够有助于学生记忆和巩固政治知识;有助于掌握中学政治教学内容并且能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能力。要使学生在学习政治教材时感到既轻松又易于掌握知识点,可以依靠知识结构图示法,在课堂上进行到位、有效的,知识罗列。形成知识结构图示法,如上课教师在教学过程精心设计、启发诱导,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四、活用图示,服务解题

政治高考考查以能力立意,要求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图示法可以训练学生严密的思维逻辑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2011.北京32】近期,我国批准成立了一下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和家庭提供消费贷款,消费贷款之所以有助于提高居民当前消费水平,是因其能()

A.减轻社会不平等程度B.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

C.增强人们当前支付能力D.增加人们的预期收入

我在讲解时运用已经建立的知识图示来解答,能将解读题意,提炼关键信息与答题思路结合起来。达到有效的把教材知识与理解、运用相结合,增强知识的驾奴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图示法能够增强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降低掌握系统知识的难度,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心五.《中小学课堂教学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2]姚敬华.《思想政治课“‘自主——合作——创新’三维复合”教学方式初探》,《中小学教材教法》04年4期

[3]《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6月7日

[5]郑秀华.《例谈图示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简介】

篇(2)

【关键词】高中政治 教学环节 处理艺术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71-01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工作的推进,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人本化的教学理念得到认可,但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有效的教学还是需要完整的课堂教学流程。近些年,在一些学校的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恶意简化教学过程,美其名曰这是新课改的要求,固有的教学环节一并撤出,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完整课堂具备的教学环节进行分析,并对如何优化教学流程进行探究。

一、回顾已学内容,强化知识的消化

一堂高中政治课的开始,不是新课的进行,一般都是对上次课堂甚至以往学习内容的回顾。我们知道高中政治内容的授课,前后知识都是相互联系的,在开展课堂回顾的同时,可以让学生重温学习过的知识,产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并加深印象,构建知识体系,并且对学生新课学习也是一个心理衔接和准备的开始,这样就会有益于新课的进行,如果新旧课程内容有所联系的话,也有益于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如在学习《神奇的货币》时,让学生回忆商品的含义,即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然后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让学生了解货币的含义,并指出货币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这样的内容回顾,可以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了解,对今后的高中政治学习中关于货币的种类与形式的学习就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只要掌握了这些基本的概念、定义及运用的方法,在进行高中政治以后相关的经济知识学习的时候就会事半功倍了。

二、巧妙导入,激发学生求知欲

高中政治学习的内容相对广泛,其教学对高中生,特别是文科生来说其意义更大。高中政治课要想实现优质高效的高中政治课堂,开展有效的课堂导入成为教学的必然要求。高中政治课堂的导入是课堂的开始,它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针对课堂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复习旧知识,进行导入;也可以巧用图片资源,实现体验式课堂导入;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兴趣课程导入;也可以采用问题设疑法导入;也可以进行生活实景导入。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堂内容灵活变动,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学习《信用工具和外汇》这一课时,可以这样导入:通过上几节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了有关商品和货币的知识,掌握了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并且知道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纸币代替金属货币在市场上流通,在科学和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又出现了什么新兴的流通工具吗?这样的导入,即让学生在脑海里回忆了旧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三、精益求精,开展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新知识的阐释、理解和掌握的重要过程。高中政治学习的内容较多,难度系数也较高,要想实现有效教学也是不容易的,这就需要高中政治教师在新课讲授中要精益求精,革新教育思想,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要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教学过程,这样学生才能学习和掌握新知识。首先,政治教师要专研教材,熟悉教学内容;其次教师要革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在充分挖掘、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采取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设置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让课堂充满情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后能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四、学会总结,构建知识结构

一堂优质课要善始善终,在新课讲授之后一般要进行知识系统的构建,对整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完整系统的总结,在总结中还要把本堂课的知识点做到前后照应,联系旧知识,启迪新知识,引导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还能帮助老师查漏补缺,强调教学重难点。如在学习价格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时,可以总结为如下示意图,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获利减少

生产扩大 生产缩小

获利增加 价格上涨供不应求

五、精讲简练,抓好课堂练习

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应用,一堂完整的课程需要有效的课堂练习。高中政治课堂内容较多,课时较少,所以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十分宝贵,对于课堂练习的设置一定要做到精讲精练。在课堂联系中,题型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设置,可以是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开放性题目等等,内容上最好是本堂课中的重难点知识,时间上要有效控制,这样课堂练习就会成为学习内容的延伸和学习效果的检验场。

六、积极反思,努力提高

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学反思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但可以要老师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教学过程中的优劣,还可以让老师及时的总教学经验和教训,重新认识自己。教学反思用在学生身上,还能引导学生及时总结,查缺补漏,为下一步的学习提供借鉴。只有客观及时的进行反思,师生才能提高。有了反思,教学质量才能步步高升。

总之,一堂完整的高中政治课堂,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需要有适宜的教学环节。当然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和学情的需要,酌情的选择和调整教学环节,但总的来说,各个环节都需要老师进行仔细的雕琢,努力呈现完美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时事政治;高中政治;教学;应用

很多教师为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常常会在讲课的过程中引入一些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备受关注的新闻,以此作为政治教学的实例素材。通过讲思想政治教学与时事政治教学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利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体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时事政治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而充分发挥其积极的教学作用。

一、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不断得到推广。教师应该以学生的成功为目标,以学生学会学习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由于时事政治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它反映了生活中诸多的焦点问题和热点问题,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当下的社会现状。所以将时事政治应用到高中政治教学中,可以有效增加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高中政治哲学章节的讲授过程为例:由于高中学生初次接触哲学,所以对其中很多概念、内容都不能确切地理解。此时教师可以将当下的时事引入教学内容中,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容易理解。在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传授学生课本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感化教育。所以,政治教学内容应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学科知识与外界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表达能力。时事政治教学与其他课程不同,需要学生经常运用现实生活的实例来辅助分析,因此需要积极关注国家发展的大事、动态,自觉运用课本中关于党和国家的政治、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分析,锻炼联系、分析事物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如何将时事政治正确运用于高中政治教学中

1.把时事政治作为高中政治教学的资源如何恰当利用时事政治的讲解丰富高中政治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是问题的核心。教师首先需要从完善自身角度出发:进行不断的自我提高,完善自身专业水平和知识结构,提升教学质量。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该充分理解课本内容,选取多种教学途径。教师在平常的生活中应该多关注时事。例如,可以通过新浪网、腾讯网等获取一些时事政治的新闻。教师通过自身的积累,不但可为高中政治教学增添诸多的趣味性,并且可以将其作为高中政治教学的资源加以利用。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积累时事政治资源的时候,要深入结合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目标,从而为学生营造出更加高效、有趣的政治课堂。

2.利用课间开展时事讨论为了将时事政治更好地应用到高中政治教学中,政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间让学生开展一些时事讨论。例如,教师为学生建立一个关于课间学习时事政治的学习板块,可以结合报纸的相关版面。教师可将课堂时间的前三分钟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安排讲解、分析一些新闻事件,做一名小新闻播报员。通过类似的活动,为每一位热爱学习的学生都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的政治学习能力,提高自我表述能力,拓宽学生的政治视野。这样的时事政治交流会可以使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教师讲授的新知识,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将时事政治应用到高中政治教学过程的做法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时事政治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于政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通过时事政治的讲解,可以有效改变以往教学中沉闷的课堂气氛,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应正确、适当地运用时事政治,要先从自身出发,完善教学能力和素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学习手段,最终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寿玉.浅谈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10):110-111.

[2]耿健龙.关于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讨[J].新课程•中旬,2015(6):225.

篇(4)

1 开放式教学重要性

1.1 总体来说,进行有特色的研究性学习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是有效的,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并因此而提高了试验班学生整体的学业成绩。同时,证明开放式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实践证明,开放式教学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开放思维,活跃课堂。

1.3 通过访谈可以看出,开放式教学对学生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心理与行为上产生了影响,开放的环境与内容、方法。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同时也给教师带来震动、观念的转变、知识结构的重建以及教学理念的重塑。

2 现实操作中现今高中政治课不能很好地进行开放式教学

2.1 考试制度的存在

无论是高中阶段的会考制度,还是高考制度,作为一种较为公平的竞争机制,在选拔人才上是有一定科学性的。但自然会产生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家长评学、学校评价上的功利色彩,以学业为重下的学分追求,使得政治教学陷入尴尬的境遇。

2.2 教材内容的设置

高中政治课作为国家政策、方针、指导思想的喉舌,传统正规是必然的:同时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样教材中涉及自己国家的知识多,对外面的、其他国家的知识就知道的少。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崛起和传播,容易使学生对课本知识感到枯燥,单调和反感,有时候还会产生错误的认识和逆反心理。

2.3 教师的观念

教师已形成多年固定的教学思想和模式。在新课改的呼声下。有一部分教师一时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还保留传统思想,认为教改是换汤不换药的事。对于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不放心,总觉得教师包办最安全可靠。

2.4 教师课堂设计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我们的教师善于备课,却不善于设计课。叶澜老师认为:一堂好的课,没有绝对标准,但必须达到五个基本要求—有意义、有效率、生成性、常态性和有待完善性。我们上课过程中或许过多关注了教子一么,而忽视了为什么教、怎么更好的教,怎样才能根据不同的学生更好达到教学目的。

3 高中政治开放式教学的策略

3.1 用心创新教学

做任何事只要用心,主观能动性就会得到充分发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心去努力创设学习过程的问题性,营造学习过程的情境性。在热爱的心境里,学习目的性就不会再那样刺目,留下我们心怀宁静,自由地追求自己所爱。宁静了,自由了,成功倒为水到渠成的事。

3.2 提高专业化水平,完善知识结构

“未来的教育是终身教育,终身教育的另一面是终身学习,知识的一体化导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高度统一。教师不应是固守一门学科的狭隘专业人士,除了侧重政治学科外,数学、科学、技术、宗教、艺术、哲学等都应在他的视野之内。教师的主要知识基本局限于教科书中的内容,而教科书中的内容往往长期不变。知识陈旧、老化。这种知识的封闭性应转为开放性,在教师的头脑中应有不断的新知识来补充。更新、改造原有的知识。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到复合这样的知识结构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推进。”

3.3 调整心态,及时转化角色和观念,坚持与时俱进

黑格尔曾说过:“一切改革,归根结底是观念的更新。”因此,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其实应试也是一种素质。西北师大刘旭东教授在我校培训时曾讲道:“对课程的理解要跳出具体学科,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来思考,应该这样来发问一我这门课对学生发展有什么用而不是说成我的课有什么用?”这样去思考,我们就能跳出目前的教学尴尬困境,找出适合现状的发展道路。

新的课改对教师自身角色的认识有了新的要求,学生探究的过程也是教师成长的过程,所以教师不再只是传统中管理者、组织者的身份,还要成为交流者、咨询者和激发者。教室是师生交往活动的舞台,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的建构活动。教师通过教学过程去识别学生未得到满足的需要。采用动机激发策略满足学生的需要,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3.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框架。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加强政治思想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相结合。我们运用、发现各种教学理论必须做到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高中群体。实际教学中更多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交流与合作学习。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认识。

3.5 积累丰富的社会阅历,增强思想政治课自身的价值性

生活就是一座大熔炉,一本教科书。教师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经历“历练”,及时更新知识,拓展知识,挖掘知识。利用实际的阅历知识来丰富课堂,改变政治学科枯燥、说教的一面。

3.6 反思型教学

作为一名教师,你会发现永远也不会满意自己的教学,因此,你就会持续不断进行探索,以寻求更多的新方法来改善自己的教学。在这种“不满意”状态的激励下,你的经验就会越来越丰富。

4 结论

总之,需要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用心创新教学:提高专业化水平,完善知识结构;调整心态,及时转化角色和观念,坚持与时俱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累丰富的社会阅历,增强思想政治课自身的价值性;反思型教学。

参考文献:

[1]洪荣福.创新教育呼唤自主学习和开放式教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6)

[2]杨志龙.重视开放式教学的教育价值[J].甘肃高师学报,2000,5(2).

篇(5)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问题

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生综合能力成了教学的又一任务。因此,为了增强自身能力,推进教育改革,我们必须正视高中政治教学已经存在的问题,从提高学习热情出发,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一、新课标下高中政治教学的要求

(一)学生素质为重心

课堂教学作为新课标下政治教学的主渠道,教学目标完全取决于教学内容。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课标实验与教育制度的制定目标是推动教育发展以及创新,从而进一步改善普通高中政治教育教学发展。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新课标的制定主要包含各项能力、知识、情感、价值观和态度等。高中政治教学作为提高高中生德育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它能有效带动学生全面发展。

(二)理论彰显时代特性

从现行的政治教学发展来看,理论知识主要包含文化、经济、政治与哲学,在讲解中,为了达到教学要求,除了要联系现代化发展,还必须做好教学内容的调整工作,通过展现时代特性,突出以及相关学科的基础力量。这也要求政治教学要将学以致用作为基本准则,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同时,突出时代旋律。

(三)更好地展现生活气息

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转变,它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主导向,自新课标实施以来,它要求结合生活经验和发展需求,将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生活主题中,这样才能推动生活、逻辑与知识的整合。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必须将生活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体现出教学源于生活、归于生活的理念。

(四)确立教学策略

价值观作为辨别真假、破旧的有效方法,它需要老师讲、学生学习与教学过程整合起来,灵活使用案例法、辩论法、情境法与探究法等策略,从源头上克服教学策略的局限。

二、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虽然新课标提出了价值观、态度、情感于一体的课程目标,它需要师生共同协作才能完成,但是从现行的高中政治教学过程来看,很多高中学校仍然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教学目标实现,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政治课对学生思维能力、价值观、情感态度的培养,也就出现了德育智育的状况。

(二)理论与生活相背离

从理论的方面来看,逻辑主要包含客观与思维规律两个方面。思维主要讲述的是逻辑规律遵守;客观规律则要求遵循革命、生活与物质运动的逻辑。即:政治理论不仅要满足思维,又要归于生活,满足生活发展以及规律。因此,我们可以将生活逻辑看成教学组织的具体方法。但是,在政治教学中,我们经常让生活与教学理论相脱离,这也是教学过程越来越枯燥、乏味、抽象的具体原因。

(三)教学方法缺乏时效性

从传统的政治教学来看,课堂教学专制与封闭是最严重的两个问题,而学生只能作为被动接纳知识的容器。新课标下的高中政治教学,要求倡导开放式的教学,在教学环境民主的空间,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发展能力。

三、增强高中政治教学的对策

(一)改善教学观念

观念作为行动的前锋,为了将高中政治教学工作落到实处,政治老师必须与时俱进,及时学习与更新教学观念。首先,我们可以依赖政治教材“三贴近”等特征,整合当前政治教材的相关内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剖析现实教学中的各种弊病,特别是要将国内外时事热点、重大事件与书本中抽象的理论整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其产生学习热情,真正地体会到政治理论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其次,在教学中,老师必须拿捏有度,结合学生的主置,保障课堂教学效益。根据贫困地区资源缺乏的状况,成立探究性小组相互取长补短。最后,根据新课程的相关要求,整合教学任务与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二)整合教学方法,做好知识衔接

在教学前,老师必须认真学习教程,理清教学实质与精神,并在其指导下做好备课工作,这样才能真正把握教学重、难点,理清各个知识点的联系,做好教学拓展工作。例如,在《经济生活》中,老师不必立刻传授课内容,可以先从介绍知识结构着手,对基本需求、学习目标和主要内容进行讲解,并且生成对应的框架,为下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三)整合学生特征,促使学生养成学习习惯

兴趣作为一切行动的导火线,从政治教学成果来看,满足学生的心理与兴趣要求,对养成学习习惯、提高教学效率具有直接关系。例如,在讲解价值规律时,可以从菜价变动,由猪肉转为鱼肉说明消费与金融之间的关系。

总之,政治教学作为高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它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与客观看待事物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根据高中政治教学的实际特征,使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让政治教学与生活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保障教学成果。

篇(6)

关键词:高中政治对话教学理论策略

当今社会是一个崇尚对话交流、宣扬民主平等的时代。高中政治教育要顺应时展要求,改革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种种弊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与完善,培养学生与他人进行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对话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所彰显的民主、平等、开放、随机的精神特质与时代精神相符,为高中政治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对话教学理论的内涵及教学意义

对话教学理论强调人与人之间基于民主和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在对话教学模式下,师生双方作为对话交流的两极,始终以平等、独立、开放的状态向对方敞开,彼此接纳、相互影响,并由此改变着自身原有的情感态度、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在人类社会早期,对话教学就已经存在。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曾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他与弟子的对话中经常循循善诱、反复启发;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运用的“产婆术”教学方式,也是通过不断地诘问学生,引导其持续探究以发现真知。但在其后的教育发展历史中,对话教学反而为“传授型”、“驯化型”、“独白式”的教育模式所取代。步入现代社会,人们重新从各个角度就“对话”进行深入思考,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最早开始强调要以“对话式教学”代替生硬灌输的“讲解式教学”。21世纪初,我国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话教学成为教育改革领域的研究热点,并被认为是“对话”这一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积极回应。《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思想政治课肩负着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人才的重要使命,而完成这一使命,单纯的说教和灌输是行不通的。因此,要将对话教学理论引入到高中政治教学改革中来,在平等、民主、开放、包容的氛围中,引导学生以真诚的态度与他人及外部世界进行有效、全面、深入的沟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更为深刻地关注、反省和思考一些社会问题,更加准确地对某些社会现象进行甄别、判断和选择,从而建立、规范和形成自身的观念和价值体系,并以之作为参与社会实践的行为准则,来指导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二、对话教学理论指导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几点原则

对话教学理论倡导民主与和谐,彰显创新与自我完善,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整个时代的精神紧密契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开展对话教学,教师应坚持以下三点原则:

1.平等性原则

平等,即承认对话者之间在人格方面的无差别性,这是开展对话教学的重要原则。在传统教学体系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不平等。教师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学生则要“亲其师、信其言、行其道”。对话教学认为,师生作为“对话”的“两极”,二者首先应当是完全平等的人。对话教学模式的建立,摒弃了过去那种教师高高在上,说教、灌输、讲解的“独白式”教学方式,倡导平等、民主的双向交流关系。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将自己看做是对话的参与者、倡导者和执行者,是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究时的引导者、协作者和促进者,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认真倾听学生的见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

2.开放性原则

开放是一种主体向外部环境敞开,积极接纳外部信息的良好状态。开放是开展对话教学的又一重要原则。只有当师生双方以开放的姿态开展信息交流,“对话”才可能真正进行。在对话教学模式下,高中政治教学体系呈现出开放的状态:教师是开放的,要接受和吸纳来自学生及其他各方面的信息;学生是开放的,要学会与教师及外部世界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教学内容是开放的,来自网络、电视、书刊的信息都可以成为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甚至,课堂也是开放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打破课堂时空界限,就各种思想政治问题进行各种形式的探讨和讨论。在这样的开放状态下,高中政治课堂成为学生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的重要平台。

3.生活性原则

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人能够更好地生活,真实的生活是教育的基础。也只有当高中政治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才有可能进行真正地思考并产生“倾诉”的愿望,才能够真正参与到“对话”教学中来。高中政治教材紧紧围绕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展开,既能够激发学生的进行学习和对话的热情,对于学生今后走入社会也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高中政治教师要把握这一特点,密切关注时事热点,创设更为“真实化”、“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

三、对话教学理论指导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具体策略

在高中政治课堂上,教师应当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遵循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构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与教师、教材、社会生活之间不断进行信息交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

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保证对话教学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提高完善知识结构和教学技能的同时,还要重视加强自身修养,提升人格魅力。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正在努力寻找人生的“样板”和偶像,教师应当通过努力使自己得到学生的认可与尊重。同时,教师还应当主动从高高的神坛上走下来,充分发挥民主作风,走近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学生的心声,成为他们愿意倾诉和交谈的对象。这样,师生之间才能进行心灵与心灵的真实对话。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教师应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与兴趣。同时,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也正是他们与教师、其他学生及社会进行积极对话的过程。例如,一些组织主题辩论、专题讨论、演讲比赛、社会调查等等,全体学生们都能够参与其中、发表见解。

3.架构课本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桥梁

思想政治教学是与现实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之一。教师应当把握这一特点,架构起课本与现实生活的桥梁,使学生通过高中政治学习,最终成长为适应现代社会的高素质人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一些非常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笔者要求学生设计一份“家庭理财计划”。学生们依据自己家庭的收入、支出等实际情况,结合中国现阶段的经济政策,大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及观点。虽然这些家庭理财计划不一定具备可行性,但学生们在编制的过程中与社会生活进行了一次近距离的“亲密”接触,受到了充分锻炼,更好地理解了学习内容。

四、结语

对话教学理论为广大高中政治教师贯彻和实施新课程理念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改革思路。在对话教学模式下,高中政治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学习知识、交流信息和探究奥秘的舞台,学生们在与他人、课本及外部世界的信息交流过程中形成新的知识和能力,最终成长为一个具有创新意识、交流合作能力的现代人。高中政治教师要积极探索对话教学理论与高中政治实践教学的整合之路,推动高中政治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陈雪莹.论现代对话教学的发展及其实现条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2)

篇(7)

关键词:知识逻辑;认知逻辑;过程和方法逻辑

新课程改革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我们转变教学观念,促进课堂变革,关注学生发展,教师可以运用新颖别致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课堂“精彩纷呈”。然而,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与听课实践中发现,有一部分课堂在形式丰富的表象下,往往呈现的是教学环节组织的混乱,学生无法形成有意义的学习;而另一种课堂却截然不同,教师只运用简单的几张幻灯片,整堂课却环环相扣,层次分明,深深吸引着听者。这两种课堂最大的差异来源于课堂教学设计有没有遵循一定的逻辑思维。

一、教材的知识逻辑

教材的知识逻辑是指教材从整个结构体系到每个知识的叙述都要遵守逻辑学规则。新教材强化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及逻辑关系,使知识的呈现、各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更符合科学发展和人类认识事物的逻辑规律。例如,《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教材的知识逻辑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围绕的一条主线就是哲学和生活的关系问题。无论是介绍什么是哲学,还是介绍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还是对哲学基本特征的阐释,都是置于生活、实践和时代的大背景下进行的。生活和实践既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现实的、历史的起点,也是哲学的逻辑起点。在这里逻辑和历史、逻辑和现实是完全统一的。因此,本单元是全书的逻辑起点,居于起始的位置,起着引领和导入的作用。

从“哲学的一般”到“哲学”,从哲学绪论的“绪论”角度看,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这两大哲学的基本派别放在这里讲,符合教材的知识逻辑。

二、学生的认知逻辑

教师的教学设计仅遵循教材的知识结构是不够的,还必须与学生的认知逻辑相吻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逻辑选用最具针对性的逻辑思维方式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按照教材的知识逻辑组织教学符合哲学发展史,符合从“普遍到一般”的哲学思维,但由于这块内容中已经涉及对物质、意识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而这两个概念及这两者的关系要到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版块中才具体涉及。在对物质、意识概念没有明确、准确区分、把握的基础上,让学生去区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去理解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两种历史形态,显然是有很大难度的。教学实践也表明,按照教材的知识逻辑去处理这块内容,教师讲解得很费劲,学生掌握得更是“囫囵吞枣”,还需要学完物质、意识概念后进行再次“返工”。因此,笔者在进行这块内容的教学设计时,大胆地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这块内容空出来,等学完物质与意识的概念及辩证关系后再回过头来学习这块内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异常轻松,学生掌握得也很到位。

三、过程与方法的逻辑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注意过程与方法的逻辑。教学逻辑性的设计,有一个环节至关重要,即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的全过程要符合逻辑。“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开始,但并不是所有的提问过程都是逻辑思维的教学过程。如果所提问题和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缺乏必然联系,将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对问题进行预设,形成问题串,问题与问题之间应该合乎逻辑。

例如,在讲解唯心主义的两种历史形态这一知识难点的时候,笔者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

多媒体展示:圣经“上帝创世说”及中国古代的“女娲造人说”

教师设问1:中、外的这两种观点是属于唯物主义观点还是唯心主义观点?

学生回答:唯心主义。

教师设问2:也就是说,在宇宙中有没有上帝?女娲?(世界上有没有上帝?女娲?)

学生回答:没有。

教师设问3:但是在一些人眼中,在持有、认同上帝创世、女娲造人观点的一些人眼中,有没有上帝、女娲以及其他的一些神?

学生回答:有。

教师设问4:也就是在他们看来,上帝、女娲以及神等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主观的?

学生回答:客观的。

教师归纳、讲解:对,在他们看来,上帝、女娲以及神等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在我们看来,在我们唯物主义者看来,这些东西是主观的,所以我们给“上帝、神、绝对精神”这些东西一个名称叫“所谓的客观存在”――事实上不存在;把客观精神(神、上帝、绝对理念、绝对精神)当成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这样的观点我们称之为“客观唯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