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时间:2023-09-18 17:04:4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现状;展望
营运资金(Working Capital),也叫营运资本,存在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营运资金又称总营运资本,是指一个企业投放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具体包括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存货等占用的资金。狭义的营运资金是指某时点内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是一般意义上的营运资金,也是从会计的角度对营运资金的表达,即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净额,是可用来偿还支付义务的流动资产与支付义务的流动负债的差额,即营运资金=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总资产-非流动资产)-(总资产-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非流动资产=长期资本-长期资产。如果流动资产等于流动负债,则占用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是由流动负债融资;如果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则与此相对应的“净流动资产”要以长期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一定份额为其资金来源。从财务角度看,营运资金应该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关系的总和,“总和”不是数额的加总,而是关系的反映,强调从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两个方面加强对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
营运资金具有周转时间短、非现金形态的营运资金(如存货、应收账款、短期有价证券)容易变现、数量具有波动性、来源具有多样性等特点。营运资金是企业正常运转的资金保证。据调查,公司财务经理有60%的时间都用于营运资金管理。加强营运资金的管理,也就是加强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即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企业应该投资多少在流动资产上,即资金运用的管理。主要包括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存货管理。第二,企业应该怎样来进行流动资产的融资,即资金筹措的管理。包括银行短期借款的管理和商业信用的管理。可见,营运资金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对资金运用和资金筹措的管理。
二、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现状及成果
文献检索表明,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停留在单个营运资金项目的管理上,如货币资金的管理、应收账款和存货的管理等,缺乏对企业营运资金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
2009年8月8日,由中国会计学会和中国海洋大学共同发起创建“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该“中心”作为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设立的第一个合作研究基地,接受中国会计学会领导,吸收企业类、学术类领军班学员参与研究。除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外,目前已有27名实务界专家或理论界学者成为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的首批特邀研究员,并有12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担任研究中心的顾问。该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中心”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成果
该“中心”成立以来,持续开展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调查,定期“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排行榜”,研究开发“中国营运资金管理数据平台”和“中国营运资金管理案例库”,并积极开展营运资金管理的专题咨询和培训。以全国会计首批领军人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会计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王竹泉教授为带头人的课题组,研究、探索、跟踪、调查我国上市公司自1997年以来的营运资金管理状况,自2005年以来先后在我国会计学最高权威期刊《会计研究》等发表了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见表1),对我国上市公司及企业加强营运资金管理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王竹泉、马广林(2005)认为,跨区分销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具有跨度大、层次多、环节多和不确定性高等特点。从产业链角度看,企业客观上存在一条从客户到供应商的价值链,即营销上所称的“渠道”。目前大部分企业仍采用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和“推式”营销模式。该模式不是以市场、客户需求为中心,而是以产品为分销渠道中心,向下游企业逐级推销,制造企业成为分销渠道动力的原点,分销渠道成员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容易造成资金沉淀。下游企业的资金沉淀成为上游企业资金回笼困难的主要原因。跨区分销企业多环节、多层次的组织机构特点,也容易产生大量的在途资金。此外,“推式”模式下企业过分看重短期利益,忽视分销渠道管理,容易造成客户流失,从而失去市场占有率。因此,有必要对跨区分销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进行重新定位,将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转移到分销控制上来。提出建立并实施以客户的需求拉动整个分销渠道价值链的有序、高效运转的“拉式”分销渠道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大渠道”、甄别与选择客户、建立内部分销渠道一体化模式实现对分销渠道的重组与整合,并通过对青岛海尔和青岛澳柯玛两家以家电产品为主业的上市公司进行案例分析比较,验证了“拉式”分销渠道管理模式较“推式”营销模式在营运资金管理上的优势。该论文强调了“营运资金管理以分销渠道控制为重心”的营运资金管理理念和思路,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王竹泉、逄咏梅、孙建强(2007)论文主要从国外与国内两个视角对营运资金管理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对营运资金管理研究提出展望与建议。首先,文章分析国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动态,指出营运资金管理研究内容从单独流动资产管理扩展到整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从流动资产周转率转变为营运资金周转期,管理方法从单纯的数学方法转向以供应链优化和管理为中心。这些转变拓展了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视野和研究内容。然后,针对国内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现状,客观评价了目前我国大多数研究仅是对某个营运资金项目的孤立研究,如从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间的关系分析,从存货营运效率评价指标细化等单独项目来研究。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营运资金管理缺乏系统研究,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的绩效也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论文从四个角度提出了对营运资金管理研究未来发展的展望与意见:第一,以营运资金的界定和重新分类为切入点,探索营运资金管理基本理论的创新。提出将营运资金分为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和理财活动营运资金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按照其与供应链或渠道的关系分为营销渠道、生产渠道以及采购渠道的营运资金,从而能够涵盖各个运营项目以及清晰反映出营运资金在渠道上的分布状况。第二,建立新型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能够有机衔接营运资金总体管理绩效与经营活动营运资金以及各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第三,深入开展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和管理模式的研究。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策略中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理论,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分类设计其相适应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第四,加快进行我国上市公司营运管理数据平台建设。该数据平台应包括营运资金总额、理财活动营运资金、经营活动营运资金、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及其周转期、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及其周转期、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及其周转期等核心指标和其他补充指标。
王竹泉、刘文静、高芳(2007)对1997―2006年10年间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变化趋势和2006年度中国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状况进行了调查,在对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调查研究中,用样本采集和分析并采用描述性统计,反映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实际状况,未对任何样本数据进行修正,采用EXCEL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各个行业在经历过1997―1999年的经济波动后,近十年的营运资金周转期从总体上来看均处于下降的趋势,说明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绩效在不断提升。同时,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水平在行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且行业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提出改善供应链管理和渠道关系管理是提升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一个重要途径。
王竹泉、刘文静、王兴河、张欣怡、李丽霏(2009)以深市和沪市2007和2008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注意数据完备并剔除了金融类公司,以中国证监会2001年4月4日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为依据分行业进行研究,选取了按渠道分类的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理财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营运资金周转期及按要素分类的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作为评价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指标,采用描述性统计,以EXCEL为分析软件,数据来源于2007年、2008年样本企业年度财务报表中的所有流动性项目的年初、年末金额、营业收入项目及报表附注中的存货项目,采用比率指标,分行业对2007―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状况进行研究,并用“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按要素)”和“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按渠道)”指标对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了排行。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金融危机背景下,2/3行业的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在2008年度显著降低;2/3行业在至少两个渠道上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同时降低;但也有三个行业(农林牧渔行业、金属非金属行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不降反升,且采购、生产、营销三个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同时提升。通过对通威股份、七匹狼、青岛软控等典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分析研究,提出渠道管理、供应链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相结合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供应链融资、出口信用保险成为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改善营运资金管理的业务创新模式。该研究对企业加强供应链管理、渠道管理及供应链融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中国海洋大学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课题组(2010)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行业分析、企业分析、地区比较分析和外向型行业专题分析等方面,对2009年度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进行调查分析,选取了按渠道分类的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理财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营运资金周转期及按要素分类的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作为评价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指标,以中国证监会2001年4月4日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为依据选择1 619家企业为样本,以深市和沪市2009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EXCEL软件,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行业分析、企业分析、地区比较分析和外向型行业专题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金融危机对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负面影响仍然十分显著,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持续降低或总体持续降低的行业数量显著多于持续提高或总体持续提高的行业数量;生产渠道控制是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水平波动较大、管理风险较高;大多数上市公司采用延长付款期的方式来解决营运资金短缺问题,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逆势回升的原因不在于存货管理水平的大面积改善,应付账款延期支付是其主要原因。此外还发现,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在地区之间不平衡、纺织服装和电子两个外向型程度较高的行业外销比例较大的样本组与外销比例较小的样本组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差异明显。
该研究采用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及数据来源等同王竹泉、刘文静、王兴河、张欣怡、李丽霏(2009),但调查的对象是2009年深沪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除了分析金融危机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外,加强了地区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分析和外向型企业的分析。为了分析不同地区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绩效,以我国行政区划为依据,选择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进行同一行业不同地区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比较,将东部地区进一步分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个经济区域。外向型企业选择了出口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较高的纺织服装业和电子业两个行业。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包括,金融危机对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绩效管理的负面影响仍然很明显,应付账款延期付款较为普遍,营运资金管理水平波动较大,有效控制生产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是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存在较大的地区不平衡,外向型程度较高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较好。
王竹泉(2011)指出,近年来,美国企业积极探索通过供应商、企业、客户之间的整合和供应链优化来提升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新思路,戴尔、苹果等企业更是实现企业营运资金周转期为负,堪称基于供应链管理营运资金的典范。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转向供应链和渠道关系优化这一新理念在我国也日益受到关注。海尔自20世纪末以来针对其营运资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采取了业务流程再造、分销渠道整合、优化供应链等举措破解了一系列难题,实现了零营运资金、负营运资金的良好绩效。论文提出,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要做到以下转变:(1)确立以供应链整体绩效提升为根本的目标导向;(2)树立以渠道管理为重心的管理理念;(3)实施与客户需求无缝对接的延迟策略;(4)推行基于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5)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增值效应。
刘宁(2011)指出,企业只有合理地充分利用营运资金,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目标。针对营运资金的管理模式进行探究,首先提出了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营运资金的短缺、营运资金的管理比较薄弱、营运资金运营效率低等,认为营运资金管理是当前企业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营运资金管理有必要趋向于创新一体化发展。企业要努力实现工程工期成本最优化,建立成本控制运行机制,同时还要解决好现金管理混乱,应收账款失控,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等问题。提出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加强风险管理,不断创新与完善资金管理,以使企业运营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以立于不败之地。
(二)“中心”研究生学位论文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成果
“中心”研究人员除上述发表在期刊上的研究成果外,王竹泉教授等研究生导师积极指导研究生们从事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自2007年至2010年,“中心”研究生15人的学位论文进行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从研究方法看,既包括规范研究也包括实证研究;从研究的企业类型看,既包括上市公司也包括非上市公司;从研究企业的行业看,既包括制造业、家电业,也包括房地产企业;从研究的视角看,既包括营运资金要素管理,也包括营运资金营销渠道管理;从研究的层面看,既包括基于全球化的战略性研究,也包括基于业务流程的战术性研究等。上述研究生学位论文关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成果,代表了学位论文层面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主要观点,对加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加速资金周转,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三)营运资金管理其他研究成果
除上已述及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成果外,还有不少学者、专家对企业营运资金做了有益的探索(见表3)。
王兴俊、王奇、张新英 (2010)探讨了营运资金管理政策问题,认为将企业的筹资划分为恒久性资金需要和波动性资金需要两部分。据此,可以把营运资金管理政策划分为中庸型政策、稳健型政策和激进型政策。这三种政策体现了企业财务经理对营运资金管理中盈利性与风险性的不同态度,如何选择最佳营运资金管理政策需要结合企业的风险程度、实际运营以及面对的环境。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政策制定的实质就是企业风险性与盈利性权衡的过程,最佳的营运资金政策应该是在考虑风险的前提下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
干胜道、杨鹏 (2010)指出了企业对于营运资金管理认识上存在的5个误区:(1)营运资金是企业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基础,应越多越好。(2)任何企业都适用零营运资金管理模式。所谓零营运资金管理模式是从营运资金管理的着重点出发,在满足流动资产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额。这一管理方法的显著特点是高盈利与高风险并存,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用,需要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雄厚的资产、稳定的盈利能力、良好的信用度、较好的存货管理能力、高度的业务流程信息化等条件。(3)营运资金周转率越大越好。这种认识忽视了企业是否盈利,如果不盈利,则追求营运资金周转率无异于加速灭亡。单纯的从周转率来评价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也是不恰当的。(4)绩效评价只要达到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流动资产项目指标就可以。但是这些指标只是孤立地考察营运资金中流动资产部分的管理情况,忽视了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没有考虑流动负债的项目,没有将营运资金和业务流程以及渠道管理结合起来。(5)营运资金管理只考虑企业个体价值就可以。任何企业都是供应链上的一个节点,营运资金在产业链上的流动客观上形成了一条连接企业和上下游企业的价值链,价值链上的每个企业对于其他企业都有很强的依赖性,营运资金管理应该将整个价值链作为最终目标而不是企业个体利益最大化。论文指出,产生这些误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有关营运资金管理的理论与实务中新情况的脱节。营运资金管理必须与时展、企业发展相适应。
徐丽萍、陈洁 (2010)认为,金融危机导致银行一段时间内采取“惜贷”的策略,使企业面临营运资金紧张的问题。企业所处行业状况、地理位置、国别的不同,适合企业采用的营运资金管理政策也会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都是为了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需要,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资金管理的利益最大化。营运资金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资金运用和资金筹措,包括两个方面:其一,营运资金持有量策略。根据预测的可靠性,企业可选择的营运资金持有量政策有以下三种:适中的营运资金政策;紧缩的营运资金政策;宽松的营运资金政策。其二,营运资金筹集策略。企业在安排临时性流动资产和永久性资产的来源时,有三种可选择的筹资政策:配合型筹资政策;激进型筹资政策;稳健型筹资政策。其中,配合型筹资政策是理想的融资模式,对企业有较高资金使用要求,在实际生活中较难实现;激进型筹资政策收益最高,但同时风险最大;稳健型筹资政策风险低,收益也低,但最保险。建议新经济形势下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应考虑三个方面:(1)将应对突况的措施写入公司章程。(2)储备人才。(3)定期储备资金。
程博 (2009)指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营运资金不足。营运资金不足甚至资金链条断裂,将直接影响企业交易活动的正常进行。(2)营运资金低效运营。流动资金周转缓慢,不良资产比重较大;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项目居高不下;企业受“销售至上、冲指标”观念的影响,企业应收账款数额庞大,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内部责任划分不清。(3)信贷资金比重较大。公司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后,充当“流动”角色的资金捉襟见肘。除了上市融资以外,银行贷款获取流动资金,然后借新还旧,维持生产经营。(4)营运资金结构不合理。(5)营运资金管理弱化。企业在营销、生产、采购渠道等方面的营运资金管理弱化。(6)缺乏管理绩效评价。缺乏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指标评价系统,更没有对指标进行有效分解,责任无法落实。
上述研究分别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政策、营运资金管理影响因素、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5个误区及原因、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6个方面的问题等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和理论研究参考价值。
三、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展望
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有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依托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学位论文开展研究,加强行业与地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期待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学术繁荣和绩效提高。
(一)依托企业内部控制开展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从古代会计看,内部控制是会计的主要特征。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要求于2011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都强调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被视为企业生产经营的血液,企业需要防范资金风险、维护资金安全、提高资金效益。其中《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明确指出,资金只有在不断流动的过程中才能带来价值增值。企业应当加强资金营运全过程的管理,统筹协调内部各机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切实做好资金在采购、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的综合平衡,全面提升资金营运效率。另外,内部控制配套应用指引还通过第7号采购业务、第8号资产管理、第9号销售业务等对营运资金管理进行了直接规范;并通过第12号担保业务、第16号合同管理、第15号全面预算等应用指引间接强调内部控制对于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可以依托内部控制规范,进一步研究探索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避免出现资金闲置和沉淀等低效现象,提高营运资金的营运绩效。
(二)依托学位论文开展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学位论文中所研究的问题以及其解决问题的对策等具有填补性、开拓性和创造性。它是建立在前人或他人对学术问题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的一种补充、强化或提升。因此,学位论文能够推动学术的进步,延伸研究领域的知识系统,传承研究领域的精髓。所以学位论文是促进研究领域理论与实务创新和进步的重要形式,是其他研究者获得最新的思想、知识、技能和信息的渠道之一,是其得到同行认可的重要纽带。很多圈内的同行想了解到特别是一流专家最近最有价值的研究动向,了解最新的发展趋势,但是这些一流的研究专家的精力是有限的,更多地通过有意识地指导课题组成员或学生进行研究。所以学位论文是导师有意识指导下的产物,它集中反映一定时期研究的主流。如中国海洋大学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一直引领前沿,学生在导师思想指导下,通过学位论文的撰写和思考过程,将对营运资金管理有一个更深入地理解,同时撰写论文,也是对营运资金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贡献,是研究领域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总之营运资金的理论与实务研究正是在无数学位论文等论文的点滴积累下进步、升华的。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开展可以依托学位论文这一好平台,传播新动态,促进新发展。
(三)加强行业与地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行业是指其按生产同类产品或具有相同工艺过程或提供同类劳动服务划分的经济活动类别。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其营运资金的构成项目存在差别,如煤炭、石油等采掘业,外购材料较少,外购材料不构成产品的实体,流动资产中存货占用的资金相对较少。因此,企业应根据所在行业的特点,加强营运资金的管理。地区指设立行政专员公署指导工作的区域。如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中西部地区、省、市等区域。前已述及的研究成果中已经包含了上市公司按区域和行业的研究,还可以再进行更深入、细化研究,以便使研究成果对行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竹泉,马广林.分销渠道控制:跨区分销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J].会计研究,2005(6).
[2] 王竹泉,逄咏梅,孙建强.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7(2).
[3] 王竹泉,刘文静,高芳.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 1997-2006[J]. 会计研究,2007(12).
[4] 王竹泉,刘文静,王兴河,张欣怡,李丽霏. 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2007-2008[J].会计研究,2009(9).
[5] 中国海洋大学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课题组.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2009[J]. 会计研究,2010(9).
[6] 王竹泉.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该向何处去[J].财务与会计, 2011(2).
[7] 刘宁.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模式的探究[J].经营管理, 2011(5).
[8] 王兴俊,王奇,张新英.浅谈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的制定[J].商业经济,2010(4).
[9] 干胜道,杨鹏.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认识误区[J].财会学习,2010(9).
关键词:中小企业 营运资金管理 重要性 现状 对策
营运资金作为企业生存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企业有必要对营运资金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和控制。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因管理者素质、企业文化等因素,不能够对营运资金有效的管理,给企业带来了不可预测的财务危机。下面从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容出发,针对我所经历过工作,总结了一些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探讨研究。
一、营运资金管理的概念和内容
所谓营运资金也就是营运资本,从狭义方面理解就是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之后的余额,也就是净营运资金;如果净营运资金大于零,说明企业的流动资金不仅能够维持日常运营所需资金,还可以用来偿还部分短期债务。广义的理解就是指企业全部的流动资产,也称总营运资金,它包含了企业持有的现金及有价证券、应收款及预付款项、存货等资产,这一理念是把营运资金管理和企业生产经营贯穿在一起,从财务、采购、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的配合管理,才能达到有效管理目标;本文中所指的营运资金是指企业净营运资金的管理。
从财务角度看,企业维持日常运营必须保持有一定量的资金,保证企业短期资产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是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要求,核心内容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管理,对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和存货的变现能力进行管理。企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盈利,通过对营运资金的合理规划和控制,提高企业资产的获利能力,也是营运资金管理内容之一。
二、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现状
(一)融资渠道狭窄,融资困难,营运资金不足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不大,资本金有限,在我国资本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时期,中小企业发行股票上市融资有十分严格的条件,门槛高。因此,中小企业一般都不采用股票上市作为融资手段。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融资,限制条款多,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信用级别低,中小企业想获得信贷融资也比较困难。金融系统还会依据各种行业的行业状况联合制定一些限制性的政策,来限制某些行业的信贷额度。例如近几年服装行业受国家进出口政策的影响,再加上行业状况不景气,有些地方金融机构就直接对服装行业的信贷资金进行了停放政策。即使江浙一带规模效益稍微好一点的服装企业,也仅有10%的中小企业能够通过银行获得贷款。所以融资困难,营运资金短缺是我国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
(二)营运资金运营效率低下
因中小企业规模小,管理者能力的局限性,不能够有效的管理好营运资金。一般企业认为资金管理仅仅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跟其他部门没有关系,所以在经营过程中缺乏风险意识,各部门各自为阵,财务部门孤掌难鸣,导致营运资金管理失控,不能有效把控和运用。例如,采购部门不能合理利用商业信用,生产部门不能合理规划存货量,存货周转速度慢等,营运资金运营效率低,严重影响到企业资金的周转,导致企业财务困难。
(三)经营管理者风控意识薄弱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融资渠道狭窄,管理者风险意识薄弱,为了企业的生存发展,往往管理者会不顾财务风险,盲目融资。为了应急措施,其中有不惜向民间信贷机构高息融资,私人和企业间信贷借款,高额的资金成本和还款压力,使企业严重陷于财务危机中。曾经我所任职的一中外合资的服装企业,管理层是业务出身,管理层是业务出身,一贯强调业务致上的宗旨,而忽略了营运资金的管控,终有一天表面上销售业绩增长,利润增加,而企业资金链断裂,企业破产。
三、中小企业加强营运资金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经营者素质,提高风险意识
经营者是内部管理的最高层,经营者的理念对企业的内部管理环境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首先要高层意识到营运资金管理对于企业运营的重要性。企业经营者应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提高经营水平,应该掌握了解一定的财务知识,有效的规划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控制好资金风险。
(二)加强管理人员素质培训,协同管理
营运资金的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生产经营过程。是财务、生产、采购、销售各个部门努力配合的结果,所以应加强各部门员工的培训指导,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和管理理念,各部门协同管理,发挥每一环节在这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融资能力,合理利用商业信用
搞好银企关系,遵循诚信原则,提高企业形象,增强融资能力。在不失信用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商业信用,尽量延迟支付供应商款项,为企业获取尽量大的现金流。
(四)合理规划营运资金需求,提高营运资金运行效率
合理规划好企业营运资金需求量,加强企业对现金的管理,在保证最佳的现金流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多余资金购买短期有价证券,提高资金的获利能力。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对存货进行管控,提高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增强营运资金的流动性和收益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营运资金管理;管理问题及成因;应对措施
一、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中呈现的问题
(一)流动资金短缺
企业的营运资金在目前企业中呈现出的首要问题就是流动资金短缺现象,这类问题的出现导致企业面临流动性的风险。流动资金对于企业而言,是企业能够获取的最低成本资金,当企业面临一些比较紧急的项目时可以动用流动资金,因此一旦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出现,则会使得企业在进行一些项目上存在资金运转不过来,无法实现企业经营的转型或者规模的扩大。
(二)营运资金结构不合理
企业营运资金结构与资产结构相关联,因此营运资金结构的不合理直接是受到资产结构的不合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会根据利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做一个权衡,将营运资金进行合理的配置已达到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很多企业在进行资金配置管理中往往为了尽可能的得到更大的收益,会将大部分的营运资金投入到风险比较大的项目中,忽视了营运资金结构的协调平衡,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的短缺。
(三)营运资金管理水平较低
我国现阶段的企业对于营运资金管理概念比较忽视,很多企业在管理内部并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资金管理模式。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现金管理的混乱。企业对于现金的持有应该具备一定的协调,过多或者多少都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针对我国一些中小型企业而言,由于在现金管理上没有可遵循的章程操作容易使得现金管理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降低营运资金管理水平。二是,应收账款控制不严。企业在经营业务过程中对于经营规模的过多重视,导致在规模扩大中没有注重到应收账款存在的一些信用问题,出现一些资金问题。三是,存货在资金中所占比重较大,这也受到企业没有一套完善的存货管理制度的影响,存货占据的比重较大使得资金周转困难,造成营运资金的浪费。
(四)营运资金运营效率低
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水平决定了营运资金使用效率。企业内部营运资金多的时候,如果不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使用,会造成营运资金闲散。而当流动资金不足的时候则会呈现资金周转慢增加企业财务风险等现象。
(五)没有一套完善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制度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套相应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指标,通过评价指标明确在管理中各个环节的一个操作情况以及制定一些奖罚制度达到激励的作用。但是这个部分被大多数企业长期忽视。
二、我国企业出现营运资金管理问题的主要成因
根据以上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探索可以大致总结出其出现的几个原因:首先是企业内部的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异,产品在市场上的滞销导致企业存货量过大,流动资金减少。其次是企业在其发展阶段盲目的追求规模的扩大,使得企业财务的真实情况无法适应发展步伐,导致资金量不足。最后就是企业在资金的配置方面不合理,造成营运资金的浪费。这三个方面是目前我国企业在营运资金管理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由。
三、提高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企业营运资金项目管理
流动资产项目管理。流动资产主要包含有货币资金、短期债券以及存货等方面的资产。围绕这些流动资产企业如何进行营运资金的管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就是企业在遵循国家规定的有关制度的前提下,企业计算出对企业最有优势的一种流动资金持有量,以便于在满足企业日常运作所需要的资金情况下,还能将一部分闲散资金投入到能够创收更高效益的项目中去,提高流动资金的使用效率。第二,企业流动资金中的短期债权包括有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等,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就是由于赊销和分期收款等销售方式所产生的一些应收账款,企业应该在不影响销售收入的前提下,制定一系列的信用政策,降低企业一些坏账和收不回的账款的损失。第三,短期投资主要是指将一些闲置下来的流动资金进行短期的投资,在投资中还要注重分析投资风险,在稳健中进行创收。第四,我国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远落后于一些国外企业,存货管理主要包括对原料或者成品的管理,在管理中要猪猪婆娘个协调生产经营者需要和存货占用的资金成本之间的关系。
举例说明:
1.合理的控制存货采购及库存。企业应该制定合理的存货采购和库存策略,以一家外资奶酪食品企业为例:企业根据下一年的月别销售量预算制定产品生产预算同时根据生产预算再计算出每月的原料、包材需要量,再按照采购周期及合理的库存量进行原料采购及入库,国外采购原料采取期货的方式,同时确定船期分次到港入库,这样既减少存货库存也能避免一次性付款。每月采购经理要按照上述原则和预算指标要求检查部门的工作结果,截止到发稿这家企业存货周转天2015年9月41天;2015年12月39天;2016年9月份29天。
2.合理确定销售策略及时催收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对实现营运资金管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家公司零售渠道主要采取的销售收款方式是预收账款,款到发货的方式,对于相对信用好的而且合作时间较长的客户采取赊销30天的方式,应收账款收款指标纳入销售部门的绩效考核,以2015年为例,年销售额6个亿,应收账款2500万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5天。
3.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的管理。企业要尽量占用供应商的货款来解决营运资金不足的问题。与国际大的供应商签订的采购合同一般是对方发货60天或45天,与国内供应商的付款方式是票到30天,财务部门会尽量控制好付款节奏合理的运用资金。运用先进的SOP\ERP系统不会出现延迟付款的情况。
(二)企业营运资金结构管理
营运资金结构管理指的是针对流动资产和中长期资产的比例、与流动负债匹配的关系等的管理。首先,企业中流动资金与中长期资产的比例关系需要考虑到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有些企业的产品生产周期较短,对于流动资金量就相应较大,而管理层对于风险的偏好也是影响营运资金结构的关键因素。其次就是考虑到财务风险的预防,企业就需要将流动资金规模大于流动负债。最后就是企业要帮张流动资产内部项目比重符合数量合理并存、时间一次继起的原则。
具体到企业在营运资金管理和分析,以这家企业为例,这家公司从2006年的年销售额4千万元,到2015年6个亿每年的增长比例20%以上;10年的告诉增长除了得益于中国奶品市场的需求的迅猛发展和企业产品的适销对路以外,最多的就是来自于企业对营运资金的管理和重视。比照这个分析表要对产生的数据进行相关的分析和说明,这样集团才能够有的放矢的了解在中国的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方面发生的变化和结果。
在存货方面:要分析与上年同期和上年末相比是由于存货量的增减的影响了多少金额;由于存货价格变动影响了多少金额。
在应收账款方面:需要分析应收账款余额与上年同期和年末比较市场发生的变化,出现余额多或少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在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方面是什么原因出现的差异?在对这些营运资金因素分析后,既能满足集团高层对中国分公司经营和市场的分析和了解,以备根据市场调整投资策略,也能够督促国内分公司合理的管理营运资金,在上述这些方面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经营效益。
四、总结
企业营运资本管理主要包含存货管理、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以及其他应收、应付账款之间的管理。而存货管理是企业对原料或者成品的管理,一个企业要想管理好存货首先就得协调日常经营者所需与存货占资金成本之间的关系,对于一些销售方式的把握要严格控制,尽量减少一些坏死帐的出现。存货、应付账款与销售方式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保障企业营运资金正常运行的关键。
希望通过借鉴外资企业对营运资金的管理能够使国内的企业经营者找到如何在现今经济下行的状态下如何使企业能平稳的度过难关及更好的发展,以利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宋扬.营运资金核算办法[J].商场现代化,2015(02).
【关键词】营运资金管理 营运资金周转期(DWC) 制造业企业
一、营运资金的概念
一般的,营运资金有广义营运资金和狭义营运资金之分。广义营运资金指一个企业的流动性资产总额,又称为毛营运资金;狭义营运资金指流动性资产减流动负债的余额,即资本中用于生产和经营周转的那部分,又称为净营运资金。净营运资金是财务上对营运资金的一般定义。[1]具体分析,营运资金的营运概念侧重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周转性,资金概念侧重于具有流动性的资本,它在企业中表现为各种占用形态。对于营运资金两种不同的概念,广义的是对企业流动资产投资总额的反映,未涉及资金来源。净营运资金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中,采用的是净营运资本的概念。
二、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动态
国外企业在长期的实践中,对营运资金管理已形成了一个系统、科学的体系,主要侧重于优化资本的结构,追求资本协调和强化资本的定量控制,体现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而我国关于营运资金的研究却比较晚,逐渐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2]2001年以来,关于营运资金的研究有所增加,2007年,王竹泉教授等在《会计研究》上发表的“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提出了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新框架。由此,开创了我国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新视角。
三、制造业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现状
根据调查, 我国有不少制造业企业有很好的技术、产品在市场上很畅销,却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企业即使有市场,但是利润却并不可观,或者是虽然利润可观,但却出现了资金的短缺、企业无法正常周转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企业对营运资金认识程度不够,经营管理比较松散,流动资金周转的速度过慢。如企业持有太多的闲置资金和资产,从而减少资金的利润率;没有制定或实施健全的政策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和账目,应收账款坏账增加风险和成本;不发展或执行一个合理的库存采购和库存管理实践的批处理,导致存货周转期等。一方面对营运资本的管理不当会增加制造企业的成本使用的资金,其他企业降低运营效率的资金,从而削弱了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
四、造成制造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的原因
通过对大量的制造业企业调查研究发现,营运资金的管理不强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导致的:
(1)缺少营运资金管理观念。长年以来,对于多数制造业企业来说,比较重视的是高新的技术和市场的份额,扩张企业规模和销售额的增长,却忽略了企业的内部日常的经营资金管理和财务的管理,对于营运资金的管理理论和它的重要性缺乏一定认识。因为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缺乏营运资金的管理意识,导致企业不重视营运资金管理。
(2)没有建立营运资金管理制度和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多数制造业企业并没有建立起科学的制度来保证营运资金管理的有效执行;企业缺乏有效的营运资金管理手段,具体而言:
营运资金的管理片面,侧重于流动资产主要项目即现金、存货、往来账款管理却忽视了流动负债有效管理,没有将投资决策与融资决策联系起来进行管理。其实,营运资金不仅仅是是指流动资产,还有流动负债。从数量上说,其是企业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的差额;从质上看,其是企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总称,是对企业短期性财务活动的统称。
流动资产管理的重点是各种项目管理,在隔离的项目管理,对项目之间的关联作用,以及系统管理工具和缺乏有效的项目管理,LED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之间存在不协调各部门之间的LED和恶性竞争,通过营运资本管理效率恶化加剧,对公司的整体价值损失。例如,只有当它出现可疑不良债务,一些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组织开展了追追帐户组帐户,但不考虑影响贸易的其他因素,如信贷政策和收款政策。一些公司特别注重销售部门,采取措施,鼓励有吸引力的销售人员来扩大销售,所以销售部,以满足业务的需求,但考虑卖出,而应收账款缺乏思考和分析回收的可能性,尽管这种做法增加了库存周转率,但应收账款周转率将变得非常缓慢,最后,营运资金周期将是巨大的。导致企业营运资金无法收回,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五、对于制造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建议
(1)转变营运资本的管理理念。疲软的制造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主要因素不重视营运资本管理的概念。因此,改变营运资本管理的管理理念,提高他们的金融知识,以确保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执行的主要因素。管理者应当致力于高新技术和市场份额的发展,特别是在轻视内部管理理念和实践的转变财务管理,加强内部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加强技术和市场支持的想法的基础上。管理必须加强金融知识的学习,包括营运资金的管理知识,提高他们的财务和质量学会使用有效的营运资金管理的方法和工具的方法和手段,运用相关理论来指导实践,以达到营运资金的科学管理,促进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2)实施综合管理的营运资金。面对单方面管理中出现的营运资金管理和独立管理,企业管理应该是营运资本管理的内涵的科学认识,规划,营运资金管理系统,实现了一体化的营运资金管理。营运资金的综合管理不仅是项目的营运资金(包括流动的资产,如现金,存货,应收账款,包括项目,目前的负债,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工资),彼此之间项目链接,包括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等。营运资金的管理,这是必要的,要注意项目管理,更应重视营运资金管理的整合,避免企业“临时抱佛脚”的现象。
(3)对营运资金管理进行动态和过程管理。1、做好资金管理工作计划,通过工作编制资金计划,现金收入和支出提前掌握和应收账款,存货,流动负债和资本支出的现状和趋势变化,消除消极因素的影响,营运资本的位置。
对营运资本的运动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评价和及时的调整。还应该建立营运资本管理监控和反馈机制和评价机制,提高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效果。例如,通过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减少现金等非法拦截问题,库存假问题,债务人不实现象;通过资金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激励相关人员提高营运资金管理,提高营运资本管理质量。
六、结论
营运资金是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重要途径,如果不能得到保证业务的营运资金维持运转的链接,那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将受到严重的威胁。中国企业占据了大部分的制造企业更要重视营运资金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纠正,并逐步完善管理模式,做出更好的营运资金管理。
参考文献:
[1]王竹泉,马广林,分销渠道控制:跨区分销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J].会计研究,2005,(6).
营运资金管理是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据麦肯锡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现代企业中,营运资金的管理占据了财务经理全部工作时间的60%。同时,营运资金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和获利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从价值链视角去研究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首先,基于价值链视角的营运资金管理,可以有助于提升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进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次,通过沿着价值创造路径的营运资金管理,可以使企业建立符合市场环境、和信息化要求的管理模式。从而在整体上降低组织运行的成本,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绩效。最后,通过对企业价值链流动的特点分析,可以甄别出营运资金在价值链中的创造价值的规律,进而更加精确发现营运资金管理的关键点。与此同时,由于营运资金的管理贯穿整个企业管理的始终,因此通过价值链导向营运资金管理,能够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文献综述
由于将价值链理论与资金管理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是一个较为新颖的研究方向,因此基于价值链的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相关较少。2006年针对1000家美国最大企业的《2002-2005年营运资金调查报告》发现:2000年和2001年影响企业营运资金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就是存货、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尤其是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最为重要;而2002年企业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价值链中的供应商和客户,企业认为这两者才是决定营运资金使用效率的根本因素;2003年到2005年的研究报告认为企业继续把重点放到了客户、诚信等企业外部因素上,更加强调从整个价值链中来提高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牛成哲、李秀芬(2005)提出了基于价值链思想的企业资金管理,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资金流的业务流程,并展望了基于价值链思想的企业资金管理的运用前景。李明晖(2007)在《基于价值链的企业资金管理研究》一文中采用理论研究和实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企业进行资金管理必须优化价值链的观点。
综上所述,虽然对价值链理论与资金管理理论的结合研究甚少,但基本上肯定了基于价值链角度加强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意义,认为将两者结合的研究思路有着较好的运用前景。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价值链导向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目标再整合的维度来对提升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进行探讨。
三、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困境及成因分析
(一)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面临的困境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从管理对象上看具体内容包括货币资金管理、应收管理、存货管理、短期借款管理、应付款管理等。每个企业由于自身状况的差异性,在不同的模块存在着不同的问题,主要包括:
(1)企业营运资金运营低效与使用观念落后。首先,资金配置不合理。很多企业在对外投资时缺乏科学调研,事前未对投资项目情况、投资方向对投资项目的发展前景、投资的风险性、投资项目的未来收益进行评估,也难以对投资项目的做出资金预算。特别是,部分企业在决策前并未进行充分调研,靠“拍脑袋”做出投资决策。然后,企业财务人员的职业能力无法胜任。经济全球化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也给企业财务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资金全球化的背景下,如果企业财务人员通过营运资金理财的观点跟不上资金市场的风云变幻,就会导致企业资金投入事倍功半,资金利用效率低,最终导致企业失去竞争优势;如果企业财务人员的财务预测能力较低,就会造成企业的资金链运作陷入危机,最终可能使企业的经营毁于一旦。
(2)企业资金管理技术手段与管理方式落后。现代企业多采用规模化生产方式和集中管理方式,这样的现代企业需要发达的信息系统做支撑,企业的决策需要依靠大量精准的基础数据和相关信息,这对企业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资金管理贯穿于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资金回笼的全过程以及筹资、投资循环。而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是一种定性的资金管理,没有信息技术支撑的资金管理难以实施对资金运作过程中的管理和监督,管理层所需的资金信息滞后且片面,无法适用企业现代化、精准化管理的要求。
(二)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主要包括:
(1)整体思维的营运资金管理体系模式还未在大多数企业中形成。由于大多数企业存在这职能部门相对独立,企业的职能部门都存在着各自的利益述求,这使得在运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人为因素的信息沟通不畅,各职能部门有部门目标而没有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概念。以我国某大型房地产企业为例,销售部门在签订购房合同后,顾客支付事宜就转到财务部门名下,销售部门在完成部门业绩时根本就不考虑顾客的支付能力及不同支付方式可能对企业营运资金运作的影响,在这样的企业内部,显然不可能形成全局性的营运资金管理体系,更不可能基于企业整体战略目标调度营运资金。
(2)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理念、方式与手段落后。首先,企业从经营理念上不够重视营运资金的管理。企业在进行营运资金管理时,仍然采用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的方式统计,逐级上报,母公司不能及时了解营运资金的运行情况,营运资金使用效率偏低的现象普遍存在。其次,企业缺乏高效的信息系统支持营运资金管理。如果企业没有进行信息化管理,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必然会导致企业内部信息沟通低效,而且差错率高,势必会降低企业进行营运资金管理的效率,会计信息对决策的相关性也会降低。最后,企业内部没有建立营运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很多企业在经营实践中,没有预算管理的观念,或者预算的编制脱离实际。这直接导致企业的营运资金运行混乱,无法合理调拔企业所需营运资金,可能会导致企业营运资金的过剩或者资金链断裂,即资金管理失效。
[关键词]中小企业;营运资金;营运资金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000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6-000-02
0 引 言
营运资金是指在企业日常中流动性最大、周转性最短、数据波动性大和来源具有多样性的资金,它对中小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提高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能力,不仅能够进一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而且对企业能否持久快速健康发展也尤为重要。简言之,营运资金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意义上决定了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1 我国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
截至2012年,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数量的98%以上,新增了近85%的就业岗位,GDP占全国大约60%的比重,中小企业在市场上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中小企业自身经营规模小、资金实力较弱等多方面的问题,使中小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处于劣势,常常导致流动资金不足、融资困难、管理者过度浪费以及现金管理无计划性等情况,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资金运营管理水平,降低了中小企业的经营效益。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水平,在进行营运资金管理时,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实施变化管理策略,调整现金持有量、应收账款决策、存货管理决策等,通过这些策略,达到提高企业盈利水平,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根据学者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停留在单个营运资金项目的管理上,如货币资金的管理、应收账款和存货的管理等,缺乏对企业营运资金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王竹泉、逢咏梅、孙建强 等学者主要从国内与国外两个视角对营运资金管理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对营运资金管理研究提出展望与建议。
我国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末才正式进入初步探索阶段。起初,由于受计划经济以及企业管理者理论知识、思想认知方面局限性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从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逐步完善发展,无论是内部控制还是外部控制方面都缺乏相关的经验。在这期间,尽管我国中小企业不断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使企业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从整体上来讲,中小企业缺乏完整有序的管理模式,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都相对较差,整体营运资金运营效率较低且缺乏有效的措施。
1.1 内部管理松散,财务制度不完善
我国中小企业在内部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其管理模式较为松散且财务制度和各项政策均不完善,因此容易导致中小企业分工不明确,无法建立系统完善的财务制度,另外,中小企业极易在管理过程中忽视资金运营的重要性,并且普遍存在信息透明度差的问题。
1.2 规模不大、经济实力弱、经营风险大
我国的中小企业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种产业的特点是:规模小、实力较弱且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市场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中小企业处于日益剧烈的市场竞争之中,由于自身产业具有的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中小企业在营运资金管理上处于劣势,导致中小企业的经济实力较弱、抵抗市场竞争的能力差、破产的可能性日益增加,从而使中小企业经营的风险加大,企业价值降低。
1.3 资产短缺、可抵押资产较少,不利于间接融资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我国中小企业由于本身的规模较小,信用等级低等问题,在进行经济活动交易中,往往处于劣势状态。并且中小企业的可抵押资产较少,使其在融资方面变得难之又难,进而无法从金融部门获得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需的资金,不利于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做久。
1.4 资金周转能力弱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以及信用水平低等原因,在经济活动中为了保持企业持续经营和发展,有效提高其盈利能力,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都采用赊销的方式提供服务,高额的应收账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入。因此,应收账款数额的大量增加以及应付账款的缩水会使中小企业的可使用流动资金越来越少,资金的周转能力越来越差。
2 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吸收贷款难度大,融资困难
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不大、自有资产较少,管理水平较低等方面的原因,导致自身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所以很难像大企业一样可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筹集资金。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中小企业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只有10%的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原因如下: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自身经营实力较弱,担保规模较小,所以通过吸收贷款来进行融资的难度相对较大。并且,中小企业财务透明度不高、信用额度低,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企业形象从而影响到银行贷款。
2.2 营运资金管理水平低,流动资金不足
首先,中小企业营运现金流动性强、获利能力较弱。刘宁指出,企业只有合理地运用营运资金,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目标。流动资金是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新鲜血液”,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链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较低,普遍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对现金的持有和管理较为盲目,没有找到有效的方式合理地使用资金,导致企业出现一些资金闲置或者支付货款及缴纳费用时现金不足的情况,这种传统粗放的现金管理模式不利于中小企业更好的生产经营,降低了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继而影响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
其次,应收账款管理不合理。中小企业由于没有规范的赊销政策,对于客户的详细信息并没有深入了解,导致企业出现营业收入持续上升,而现金流却没有持续上升的现象。
最后,存货过多导致存货积压。我国中小企业大部分为家族企业,在管理上缺乏系统专业的管理模式,对市场需求不能够做出正确的定位,缺乏对存货的重视,导致存货积压,增加了资金的机会成本,甚至导致资金停滞。
2.3 营运资金获利能力弱,财务风险较大
目前,如何提高营运资金管理水平已成为企业经营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营运资金管理不当不仅会使企业的获利能力减弱,同时可能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现金风险。中小企业的现金持有量不能完全满足业务开支,往往会导致业务不能继续开展,增加了企业损失。
第二,应收账款风险。中小企业由于经常采用信用方式销售,为客户垫付大量资金,如果不能及时回款则会形成坏账风险,增加资本和债务的机会成本,增加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
第三,存货变现风险。由于中小企业的生产能力差,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采购缺乏有序排列,生产产品的数量未能得到及时把控,对于半成品缺乏合理管理,最终造成资金沉淀、管理成本增加、资金被占用等。
3 加强我国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措施
3.1 优化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环境
目前,外部融资环境对于中小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尤为重要,要想解决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的问题,公平公正的外部融资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徐丽萍、陈洁认为,金融危机导致银行一段时间内采取“惜贷”策略,使企业面临营运资金紧张的问题。企业所处的行业状况、地理位置、国别的不同,适合企业采用的营运资金管理政策也会有所不同。从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看,扩展融资渠道,完善金融市场,提高信用担保体系,通过这些途径能够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还解决了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水平低的问题。
3.2 提高中小企业管理者的营运资金管理能力
中小企业管理者的营运资金管理能力对实现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因素,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决定了营运资本管理水平的高低,完整的营运资金管理体系离不开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因此,要加强中小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要不断创新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系统的管理模式,所以,进行管理能力的培训是必要的方法。首先,中小企业在管理中,不仅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营运资金管理能力,还要从根本上强化营运资金管理的能力,转变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促进中小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其次,转变营运资金管理观念,强化“零营运资金管理”的意识。零营运资金管理模式是目前较为流行的管理模式,遵循“仓储为零”的原则,大大降低了库存的积压,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成本,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3.3 加强协调管理,优化资本结构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变革,要求中小企业也应该重视营运资金管理,对财务进行定量分析,而不能一味追求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增加,也不能简单凭借管理者的经验论来制定决策。因而管理者在进行营运资金管理时,应从全局预测和规划自身销售活动,进一步加强系统管理、协调管理、优化管理等,从而优化资本结构,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4 结 语
中小企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实现高效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缺乏完善的营运资金管理体系。营运资金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效益最大化,既要讲求收益,又要考虑风险。企业应控制营运资金的持有数量,既要防止营运资金不足,也要避免营运资金过高。所以,提高营运资金管理水平,保持企业良性发展,刻不容缓。我国对营运资金管理工作理论和实践研究尚不完善,特别是营运资本管理实践方面还有待加强。对此,我国可以改善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加强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提高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中小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此外,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来促进自身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月玲,洪慧琳,邢小培,等.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现状及展望[J].会计之友,2012(11).
[2]王竹泉,逢咏梅,孙建强.国内外运营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7(2).
[3]刘宁.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模式的探究[J].中国外资,2015(2).
【关键词】营运资金 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 资金周转 影响因素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营运资金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被誉为企业“经营活动的血液”。长期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营运资金管理方面,没有给予相当的重视,导致营运资金结构不合理,周转效率低等问题,影响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盈利能力和流动性水平。以装备制造业这一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管理进行研究,有助于企业在资金管理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之间作出均衡,实现长远发展。
二、营运资金的概念
随着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对营运资本的深入研究,从经济含义、资金内容和管理作用等方面的差别上,将营运资金界定为以下三种:
一是营运资金是指短期资产减去短期负债的差额,即净营运资金,它通常来描述企业的短期支付能力,即短期偿债能力。
二是营运资金是指总营运资金,即一定时期内,企业短期资产的总额。这一定义主要用于对企业全部短期资产进行管理。
三是营运资金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数量加总。该定义从财务管理的观点上来说,对营运资金的管理就是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相互之间管理关系和总概况的管理。
三、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本文选取100家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借助EXCEL软件,分别从营运资金投资政策、筹资政策、结构三个方面,对样本2010~2013年各年的各个变量做比较分析,从而对我国装备制造业营运资金管理管理特点有一个完整而且客观的分析。
(一)营运资金投资政策分析
本文通过流动资产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即投入一定的流动资产可以创造的利润来解释我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营运资金投资政策的特点:
表3-1 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各年短期资产与销售收入比率
表3-1的数据,可见装备制造业的变现能力比较差,流动资产与销售收入的比值无规律,说明公司应当注重营运资金的管理效率,对各管理环节进行规范化调节与控制。
(二)营运资金筹资政策分析
营运资金筹资政策,即流动负债筹集短期资产的状况,它是营运资金策略的核心。一般地,以流动资产占有率(流动负债除以总资产)来描述营运资金筹资政策。
图3-1 装备制造业2010~2013年流动负债比例变化趋势图
上图可以说明我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负债筹集有递减趋势,总资产中约40%的流动负债,资本成本较低。此外,部分流动负债要满足部分长期资产如固定资产的改扩建,可能造成日常经营出现流动资金不足的现象,为维持公司长期发展会面临不断举债还债的风险。所以,为了有效防范风险,应当在保持合适的流动负债占有率的同时,充分利用公司的财务杠杆利益,降低单位利润所负担的利息费用。
(三)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各项目结构分析
企业的短期资产中主要部分为存货和应收账款,比重较大,因此企业短期资产各项目的研究,即对企业总营运资金的构成及比重进行分析。
表3-5 装备制造业各类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占总资产的比重统计表
上表分析可知,我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存货和应收账款构成了流动资产的主要部分;各年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超过了一半,均大于流动负债所占比例,即营运资金筹集偏于激进型的筹集策略;应收账款的比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存货的平均比重有所下降,可见各公司加强了对存货的规划和控制。
(四)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我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现状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保守的投资政策与偏于激进的筹资政策相结合,营运资金持有量逐年递减,即营运资金投资政策由宽松的持有政策向配合型的持有政策过渡;
二是流动资产占用比重过高,资产利用效率降低,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流动负债比例较高,筹资政策更偏于激进型,尽管降低了资本成本,但可能陷入不断举债还债的风险中。
三是在短期资产结构中,存货和应收账款为流动资产的最主要部分,所占比重较大,除应收账款受企业销售规模的影响外,其他流动资产项目所占比例保持相对稳定;行业整体对存货规划和控制有所加强。
四、对策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管理水平分析,最终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方面,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加强对企业短期资产项目的管理,主要是对应收账款和存货的管理。制定合理的现金折扣政策、信用期限政策来控制回收应收账款的回收效率;对于存货的管理,应当在存货的各相关成本与存货效益之间做出权衡,对滞销存货尽快处理,加快商品流通,提高企业竞争力。
第二,需近一步提高营运资金周转效率,加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制度建设,在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和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减少资金在各环节的浪费,建立流动资金管理岗位责任制,强化资金管理责任制。
第三,企业应当根据所处客观环境以及自身情况、管理经验等,选择合适的营运资金投资政策,保持盈利能力与周转速度的平衡。另外,营运资金筹资政策中,既要避免激进的营运资金筹资政策导致的举债、还债循环的风险,也要防止因流动负债比例过低,而造成资本成本的增加影响了企业盈利。
参考文献
[1]中国海洋大学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课题组.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J].会计研究,2010,(9).
[2]王竹泉,刘文静.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J].会计研究,2007,(12).
[3]毛付根.论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J].会计研究,199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