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
时间:2023-09-18 17:04:3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摘要:在信息亿社会中,人类的传统认识问题得到了扩展,信息化带来了人类认识模式的改变。这主要表现为:认识主体由单一的人发展到“人——机联合体”;主体间关系复杂化、抽象化,构成了一种以平等合作为基础的共生关系;认识客体符号化,实践活动虚拟化。在信息化社会视野下,反思信息化给人类认识方式带来的改变,重新审视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突破主客二元对立的研究方法,已经构成哲学认识论的当展路向。
在传统哲学的视域内,认识论研究基于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展开。这种把认识的主客关系作为重点的研究模式强调人作为认识主体是如何在实践中获得、检验认识以及认识之于实践的意义。换言之,该模式只是抽象地建构认识论体系,却忽视了认识论与现代科学的系统结合。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深人社会生活诸领域,社会实践的发展必然冲击并改变这种模式。对传统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表明,当代认识论发展的新路向渐成雏形。
一、信息化社会的创生
申农1948年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的《通讯的数学理论》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它与当时的系统论、控制论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基石。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催生信息社会化和社会信息化,信息化社会是什么?W.JMartin认为:信息化社会是一个生活质量、社会变化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信息及其开发利用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类生活的标准、工作或休闲的方式,教育系统和市场都明显地被信息和知识进步所影响。
信息化社会是工业化社会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独特形态。在这个以信息技术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社会生活各领域都信息化、符号化,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物质和能源是主要资源,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而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基于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信息经济活动蓬勃发展,逐渐取代工业生产活动而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导。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信息经济同时构成社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以计算机、微电子和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成为社会信息化的动力源泉。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广泛应用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深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概言之,在信息化社会,信息是重要的资源,信息和知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们以“加速度”方式积累,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提供多感官、多通道的信息。
二、信息化社会对传统认识论的挑战
传统哲学认为,认识是人脑在实践基础上对外部现实的能动反映。在这里,认识内含三要素:作为主体的人脑、作为客体的外部现实和充当中介的实践。在哲学的文本研究中,实践中介论虽然频遭实践基础论和实践物质论的反对,但它一直以来还是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勿庸讳言,实践中介论的表述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是合理的。但是,科技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传统意义上的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实践活动都发生了不容忽视的巨大变化,变化的原因就是信息化社会的挑战。
人类的大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如此繁多的信息包围着。信息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信息化相伴而生,人脑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已经超出了单一的时空,扩展到全球历史的范围。各认识主体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蝴蝶效应日益显著。具体而言,信息化社会对传统认识论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主体的改变
在信息化社会,认识主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已经从单一的个体变成了由人和计算机构成的系统。人工智能的出现实现了人的部分智能的外化和虚拟化,扩展和增强了人的认识能力。众所周知,人类曾不断运用物质性工具来延伸和提高自己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如望远镜、显微镜等。但计算机的问世是对人的智能的扩展。这种扩展在有的部分已经超出了人脑,有些人工智能同人一样也充当着认识主体的角色。
当今时代只是信息爆炸的开端,人们却无时不在感受着信息爆炸所产生的威力。认识主体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多的挑战与机遇。信息化社会带来了自动化的工作和数字化的生活娱乐。人类不再需要像工业时代那样事必躬亲,而只要准备好大脑接受信息,信息爆炸产生的碎片俯拾皆是。有时候人们不得不被迫接受信息。人们在惊叹万维网信息海洋的绚烂多彩时,却又在迷失中乐此不疲。在信息化社会的迅猛发展中,人类主体与人工智能的互动性关联已经造成了传统认识论认识主体的迅速改变。
2_主体间关系的改变
认识主体向人一机系统的拓展使主体认识能力增强,同时促使主体间关系发生擅变。主体间的交往最大限度地以信息交换的形式显现。在人一机一人的模式下,主体间关系进一步符号化、模式化与单一化,一种平等合作、共生共荣的关系是交往的现实注脚和诊释。个性在系统里被模糊处理,年龄、性别、身体状况之间的差异都被抹去。在0和1的交相映辉中,人们凭借信息能力攻城掠地。家庭、朋友、师长等传统人伦关系遭遇空前挑战。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丰富多变的交往主体,但交往都是在相同的信息规则下完成。个体的违规将会给自身和以自己相关主体带来连带影响。主体间关系的符号化无异于复杂现象中的分形,看似混沌无序,实则每一步都是同样规则的延伸和复制。相较于传统的主体间关系,信息化社会中的主体间关系更具广泛性,任何两个主体都能依信息技术手段发生联系。
3.认识客体的改变
传统认识论的认识客体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具体客体,信息化社会中的认识客体还包括信息世界。科技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增强深化了人们对这三个世界的认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客体被不断符号化,转化成信息化的客体。这种符号化的客体既非物质亦非精神,是超越于传统二元哲学思维之外的。换言之,这种符号化了的客体是信息化(数字化)了的虚拟客体,它是对真实客体的抽象与模拟,能较全面地反映真实客体的各类特征。在这种情况下,认识主体与客体不再是一对一的间断性反映,而变成了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连续性反映。客体的信息化使对客体的连续认识和认识成果的长久保存成为可能,但信息化的客体在人机系统中不断被创生、修改、变换、传输和删除,使得它的生成、运化和发展已非模型能精测实握,个体的认知难度由此增大。这种矛盾只能通过技术进步和主体间合作的加强来逐渐缓解。
信息化社会认识客体的能动性增强了,认识客体不再像过去那样羞答答地等待被主体认识,而是主动地大量涌现到主体面前。这导致主体信息量剧增、认识难度加大,同时促使客体社会化。客体的涌现倘若利于主体的认识,就能很快被主体发现并认识,反之便会阻碍主体的认识活动。虚拟客体的能动性是以主体的能动性为前提的,主体对物质和精神客体的信息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能动的改造过程,这一过程直接影响着虚拟客体的能动性。因此,在信息化社会中,客体的能动性归结于主体的能动性,并影响主体的认识。
4.人类实践方式的改变
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在传统意义上,认识是观念性的活动,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在信息化社会中,认识主体和客体的极大丰富和发展,必然带来实践活动的巨大变革。实践渐渐远离那种传统意义上的物质生产活动,而代之以复杂信息的处理过程。信息构成了人们实践的对象。
信息化社会中的实践作为认识的来源,内涵和外延都已扩大。有人提出“虚拟实践”的概念,首先,引出了一个问题,即实践的客观性问题。传统的实践是主体有目的地改造外部世界的感性活动,外部世界是客观地呈现在主体面前等待改造的。信息化社会中的外部世界大部分被信息化处理,变成了高度符号化的信息,因此这种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对外部世界进行信息化处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次,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主体的囚素,诸如主体的道德因素和技术熟练程度等。虚拟空间的主体一切都符号化,个体实践是跨时空的。相较于现实世界更广阔的虚拟世界并不是虚假的,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认识主体的道德因素。幻化的主体缺少了他人的道德注视,容易为所欲为。道德的外在约束似乎鞭长莫及,主体自身的道德内在约束尤显重要。最后,虚拟实践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实践。
三、哲学认识论研究的新路向
关键词:古典艺术;旅游功能;经济价值;历史研究;博物馆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060-01
德国古典学家黑格尔曾经说:“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对于当代社会中古典艺术存在的原因,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人的感官及精神需求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每一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不断的重复排列,巨变的现实给人们带来了空前的心理压力,因而在现实生活中焦虑、抑郁、压力成为困扰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的今天,时常需要在紧张的生活中放缓脚步,缓解身心压力。而中国古典艺术讲究的是和谐的观念和诗情画意的观念,以富有古典艺术元素的古典园林为例,存在于园林中的文字、雕塑、绘画等艺术元素的巧妙组合,以诗情画意的表现形式贯穿于园林中,通过在园林内堆山叠水,理花葺木所造就的是一种意境,它使人游赏间禁不住感到心旷神怡并与自然沟通,使自然美景得到升华从而富有诗情画意的境界。这种综合性的艺术手段造就了人们获得理想美的意境。
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众闲暇时间的增多,旅游成为世界性的一种活动。古典园林的旅游功能,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丰富的审美意趣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得中国古典园林具有强大的旅游吸引力与旅游开发价值。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人文旅游资源,以它的审美特征和独特的艺术创意吸引着中外游客,在我国的旅游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所以,从经济价值的角度来说,古典园林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此外,城市中具有古典元素的古镇、商业街,同样具有古典艺术的氛围并且具有旅游的功能,如成都的锦里、宽窄巷子,具有中国古典艺术的元素,在城市中构建了一个可以营造古典艺术氛围的环境,吸引广大市民在闲暇之时来 到这里消遣、消费。因为大多数时候,由于时间和经济等原因,大众不可能做到在想离开城市去旅行的时候就离开,所以这种在城市之中具有古典元素的环境会吸引广大市民的到来。
三、历史文化研究的需要
古典园林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也是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存在于其中的各种雕刻、装饰、花木寓意等,储存了大量的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及其深广,是研究古代民俗的实物资料。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家名迹,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是做历史研究的凭证。因此,从古典园林中了解当时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征和变化,是研究社会发展史的实物资料,其本身起着博物馆的作用。
清代皇家园林颐和园,现今保存园内的文献档案、文物收藏,记录了中国封建社会由鼎盛辉煌走向衰落灭亡的历史。颐和园保存的纸绢类文物数量众多,根据尺码和内容分别张贴悬挂于殿堂的指定位置,与店内其他装修、陈设一起构成了晚清皇家宫苑生活的真实场景和历史面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些资源是后人在史料档案中难以寻觅的。这些藏品对我们探讨清末御用绘画、装饰材料,研究清光绪时期,慈禧专权操纵下“画院”的编制、职能、制度、机构等诸多方面,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能够起到重要的凭证作用和揭示相关历史的作用,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四、结论
人的感官及精神需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历史文化研究的需要,这三点原因是当代社会中古典艺术存在的原因。随着中国社会在工业化途中的行进、商业经济意识的普遍渗透,随着文化全球化迅速展开,中国现代的艺术精神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化,流行文化之潮的涌动,工具理性、技术主义的扩张,功利主义的泛滥,在艺术的领域中产生了许多负面的效应。因此,古典艺术存在于当代社会中有着重要意义。古典艺术存在于当代社会的理由,能让我们更加了解古典艺术的各种功能,有助于生活在当代的我们学会如何去面对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一、传媒艺术的审美变化
与传统的艺术相比,如今的审美研究和审美思想都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着中变化与传媒在当今社会中起到的重要功能和重要性嘻嘻先关,传媒用其强大的影响力对以往的审美思想带来巨大冲击,并逐渐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以视觉文化为主的新型传媒艺术,也因此对人们的审美思想带来了重要改变。
从艺术的角度分析,传媒中艺术元素的介入程度决定了其中的审美思想的变化程度,这也与我国传统艺术产生了诸多差异,传统艺术的主要对象是艺术本身,艺术的创作也较好的体现了其对审美的追求。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思想家将审美称为艺术哲学。
现如今,审美已经渗入到了我们得日常生活中,其范围也在逐渐扩大,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了艺术学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另外,日常生活与审美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艺术学者们开始在生活中不断的寻找和发现独特的美和灵感,这已然成为一种趋势。众所周知,传媒已经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贴近,因此,其传媒带来的审美思想的变化也深深的影响着人们。另一方面,当代社会中的传媒艺术的审美思想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各种电子产品使得传媒形成了昔日任何艺术都不可替代的艺术形态和审美思想,已经使许多艺术学者们对传媒艺术刮目相看。美国的著名艺术学者詹姆逊就提出了以下观点:现代艺术中,越来越多的超美学的观点已经使人们对原本的审美思想完全失去了信任,并在新的后现代科学技术的支配下,产生了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风格和混杂物充斥了整个消费社会。但与此同时,昔日的传统艺术却无法列举出足够的知识理论储备来判断和分析这些新作品,这些新的作品完全吸纳了科技的交流手段和传媒控制技术。因此,传媒不仅承担了艺术传播的功能,也因为传播对大众的审美思想带来了重要改变。
二、传媒艺术的审美思想
审美思想是指辨别、领会事物的美的思想状态。传媒艺术中的审美思想主要是对传媒艺术中的诸多种类产生的对美的审核思想,这将大大影响传媒的受众对美的感悟能力。
传媒艺术并不是一种艺术门类的名称,而是在信息化科技产品的传输条件下,在大众传媒中包含的艺术因素的总称。在当代社会中,发展最快的非科技莫属,这也就使传媒领域飞速发展,现在我国传媒领域中最主要、最成熟的主要是电视、影视、网络、手机等电子科技产品的动态传播方式为主要载体进行的艺术创作。例如:电视剧、音乐、戏曲类节目、舞蹈类节目、朗诵类节目、相声小品、综艺晚会、广告等。其中,虽然主要以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但从其产生的审美思想来看,这些作品完全可以列入传媒艺术的行列。
传媒艺术为我们带来的主要是动态的美,主要特点是真实,可以使人们对美和艺术有立体的认识,加上语言和音响的制作,使其与画面完美配合,使人仿佛身临其境,电子科技产生的真实感是传统艺术无法比拟的。例如:《泰坦尼克号》中,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都是一种思想上的审美,对人们缠身了重要影响。传媒艺术可以将现实或按照想表达的审美思想重塑现实,并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利用逻辑线索连接各种图像的方式,以真实感为人们的审美思想带了强大震撼。
关键词 生态危机 消费异化 科学技术 人的解放
中图分类号: N03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世界生态环境问题愈加严重。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问题引起了法兰克福学派著名代表人物马尔库塞的重视,他通过对生态危机产生根源的研究,指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以追求利润为核心的生产模式,通过对异化消费的操纵控制人们,以及为了维护其存在对科学技术的滥用,都需要以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
一、导致生态危机的原因
(一)自然的异化。
马尔库塞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为了维护其统治的需要,为了通过消费异化操纵控制人们,必须不断制造“虚假需要”。为了提供无止境的物质资料从而保证不断制造“虚假需要”,资本家将大自然作为自己的利益客体,不择手段地对大自然进行剥削和榨取。自然界在无形中,成为了其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通过对自然的控制达到了对人的操纵与控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自然的异化、自然的工具化成为了产生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
(二)消费的异化。
消费本来应该是人们自由的选择,给人一种满足和幸福的感觉,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却被资本家所操纵,成为统治者实施社会控制的新形式。资本主义社会为了其政治需要,将幸福等同于物质消费,然后通过无休止的对自然的掠夺提供高标准的物质消费,不断产生和满足人们的“虚假需求”,从而消除了人们因为物质无法满足而对现存制度产生的不满。在资本主义所宣扬的虚假需求下,人们为了进行消费而生活,这种异化的消费与资本主义的经济无限增长紧密联系,势必会产生生态问题。
(三)技术的异化。
科学技术成为了资本主义实现其控制的新形式。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的物质需求及欲望得到满足,加大了消费异化以及对人和自然的奴役。科技的发展与政治意识联系在一起,科技不再是技术知识,它开始执行政治的功能,发挥维护现存制度的功能,具有了明确的社会意向性。科学技术不仅增强了人类影响自然的能力,也加强了人类无止境的欲望。为了维持高生产、高消费的社会形势,科学技术的运用无形中加大了资本主义国家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系统的能力,带来了危害人类社会的各种环境问题。
(四)资本主义制度。
生态危机在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危机。马尔库塞认为,随着现代科技进步和相应的统治制度、统治方式的完善,资本主义社会变成了无对立面和否定面的“单向度”社会。在这种社会中,人们在追求无止境的物质享受中逐渐被商品所奴役,只剩下维护、肯定现存秩序的向度,丧失了具有创造性社会批判功能的那个向度。在这种“单向度”的社会中,人们无止境的消费欲望,使得资本主义经济无限膨胀,造成生产的无节制性,给有限的地球物质资源造成了危害。
二、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
(一)解放自然。
马尔库塞认为,新的社会革命与生态革命紧密相连,解放自然是推进社会变革的原动力,自然的解放是人的解放的前提和手段,资本主义社会人对人的统治是依赖于人对自然的统治,那么人的解放同样也应该依赖于自然的解放实现。马尔库塞虽然颠倒了自然解放与人的解放的关系,但是将自然看作是社会变革的一种重要领域,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及自然解放对人的解放的重要性等思想,在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尤其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二)改变人的消费异化行为。
人们在资本主义制造的消费商品中迷失了自己,将幸福的程度与消费的数量等同起来,因此要改变人们的处境,必须改变消费与幸福相联系的观念。马尔库塞将人们的消费分为“真实消费”和“虚假消费”,但是资本主义社会却将二者等同起来,为了满足人们的高消费,破坏自然、剥削自然。马尔库塞强调应该充分利用资源和劳动来满足真实的消费,克制个人追求不属于真正需要的需求,从而使人类的生存和谐化。
(三)指引科学技术的发展。
马尔库塞把科学异化视为是生态危机的直接根源,他批判技术但不反对技术。技术在成为统治阶级工具的同时,完全可以在一定时期成为解放的工具。马尔库塞不仅主张通过技术的发展来实际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更希望通过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予以引导,使自然和人得到最终的解放。遗憾的是,马尔库塞并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矛盾,过分地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希望通过科技的进步和应用来消除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切矛盾。
(四)建立符合生态学的社会模式。
马尔库塞认为,虽然现存的技术是服务于剥削自然、破坏自然的,但是通过建立一种新的自然观基础上的社会模式中,新的技术可以实现对自然的人道的占有。这种社会模式,不仅可以使人与自然获得解放,更能使二者在和谐平等中长远的发展。马尔库塞主张通过限制生产和缩减人口来建立生态学社会模式,他看到了无止境的经济增长与有限的自然资源储藏量之间的矛盾,提出放慢经济增长,缩小生产规模,限制社会经济发展来维护生态平衡。虽然显然与当今的世界形势不符,但我们仍可以看到马尔库塞的生态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作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院09级研究生)
参考文献:
[1]王小云.马尔库塞生态伦理思想探微.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年05月.
[2]刘仁胜.生态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论文摘要:在当代,学习无疑已占据了核心地位。一些社会学理论为学习的这种地位做出了注解,主要有风险社会理论知识社会理论及学习社会理论等。
学习已成为当代的核心话语,成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责任。1997年在德国汉堡举行的世界成人教育会议上,与会的一百五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共同签署提出了著名的汉堡宣言。该宣言特别从地球村的共同命运出发,向每一个村民推荐“每天一小时”自觉地、主动地用于学习。今后,个体整个的一生都是学习的时间,学习不是某一个阶段的专利品。终身学习是社会中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学习为什么会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一些当代的社会理论为这种状况提供了注解,粗略看来,至少有风险社会理论、知识社会理论以及学习社会理论等。
一、风险社会理论及其学习意蕴
“风险社会”是以贝克、吉登斯、拉什等为代表的社会学家所倡导的,它所描述的是这样的一种社会景象:传统工业社会的“财富分配的逻辑”为新的“风险分配的逻辑”所取代;未来的不确定性与全球化趋势结合在一起;社会舞台的中心角色是现代化所带来的风险与后果;从个体感观、家庭生活、社会角色、民族认同到民主政治,都无不被“风险化”了。风险社会是对当今社会的描述,而风险社会蕴含着学习的必然。要了解风险社会理论,必须先理解“风险”。风险是“处理现代化本身所引起的风险与不安全的一套系统方法。”风险是个新近才有的概念。人类社会的早期并没有风险的概念,而只有危险。在传统社会,理性尚未发达之时,人们力量十分微小,无法应对与控制灾害。所以对于非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取决于人为决定的、来自于自然力等不可改变的威胁,就是一种无法以人为因素干预的“危险”。而当人类开始理性决策,知道灾害的原因,能以现代的方式计算其发生的机率,并以人们共同分担的方式来减低个人所受的损害,这才有了人为决策的风险。
1.风险的特性
风险社会中,风险是普遍存在的,具有日常性。根据贝克的观点,风险社会的来临,让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不会因特定的个人、群体、家族而有所区别。风险社会中,风险分配的逻辑是超越阶级,以个人为单位的,一旦灾难发生,没有人不被包括在内。所以,从风险的角度来解释社会,将不存在社会不平等,不再是社会边缘群体所特有的现象,而是所有的人都涉人其中。同时,在风险社会中,在社会福利的大环境下,人们被迫制度化地“个人”了,所有的人“个人化地”面临着无处不在的风险,承担着自我决定生涯与承担风险的责任。那么,专家和政府何为呢?能不能替普通公民抵御、减少风险呢?贝克认为现代化发展所带来的现代风险是人为决策所致,专家无法完全预见所有技术应用上的后果,政府官员也难以在风险问题上充分地控制情况,反而还成为风险的共犯,再加上现代生活的任一方面都是高度地依赖科技产品,现代风险既是源自于科技的应用,其所隐含的风险因子也就无所不在。
2、风险社会的学习意蕴
面对不确定的风险,诸多成人教育学者皆指出,终身学习之必需,如Johnston, Ushe:等。贝克也认为,在风险社会中的个人需要有可能加倍面对危机的承担、对环境有深人的认知和掌握,而得积极地学习。处于要进人风险社会的当代人类,为应对风险社会的来临,首要任务即是要认清终身学习的必要性。不论是因为风险知识的不确定,科技知识更新之快速,人们需要一直学习,或是因为个人主义化,人们需要自我决定、自己承担而不断地学习,更是因为在凤险社会里专家并不可靠,所以人们要警醒,要有能力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便不能不持续地学习。另外,不少的研究还证实,对于风险的分类与认知,常带有文化性差异,也和社会阶级、教育程度有关,而且有愈来愈多的现代风险,是因为当事人缺乏正确的知识,或无法获得足够的资讯而蒙受损害。因此当我们从科技文明改善传统社会自然风险,进人到一个现代科技所带来的风险社会时,可以看见的是,人们的学习变得日益重要。
那么,在风险社会中,人们学习什么呢?首先,风险社会的风险来源,在很大程度上是高科技生态环境的风险。因此,成人需要学习的内容即是关于高科技与生态环境的知识,了解它们,一方面人们需要有该方面的知识,一方面则是需要有分辨与判断的能力。成人教育的责任即是要提供更多时间与场所,帮助人们认识与觉察风险。其次,风险社会中,个人化的存在状态,使得个体面临需要自己抉择、自我承担的局面,一方面个人拥有创造自己生命的自由,一方面却因而承担更多的责任与风险。但是,在被迫制度化的个人主义化过程中,人们可能还没有准备好要迎接这些挑战。有时,甚至自己所做决定带来的影响是超出个人能力所及的。因此,Hake主张,成人教育应把个人面临抉择的生命重大事件列人教育的内涵,给予成人充分的抉择资讯,提供面临选择时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帮助成人做最恰切的选择,以及克服面临承担选择风险的焦虑与恐慌。同时,个人化了的人,面临着新的生活哲学和意识形态,人们免不了迷惘。因此,承认教育的任务即是提供精神教育等课程,以帮助人们塑造自己的生活形态。另外,风险社会的学习,还要学习责任伦理。要勇于承担风险,在风险承担中,不能只考虑利益,而必须有一种为自己、为他人、为下一代负责的态度。当然,需要指出的是,风险社会的学习是批判的学习,要有怀疑精神,要与生活体验相协调。风险社会的学习,是集体的学习,协商的学习。
二、知识社会中人的学习必然
“知识社会”这个术语最早是由伯特·E.莱恩于1966年在《知识社会中政治和意识形态衰落》中采用的。德鲁克于1969年在《不连续的时代》中也使用了“知识社会”的术语。这本著作所展示的论点是将知识置于“我们社会的中,以及经济和社会行为的基础”的地位。他在1993年出版的《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把“后资本主义社会”看做是“知识社会”,并认为人类社会的21世纪是知识社会生长并完成的一个世纪。人类正进人“知识社会”。伴随着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与巨大推动,知识社会的特性更加明显。正如《数字化生存》作者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所指出:“长此以往,能够在互联网络上投人时间与智慧的人将会越来越多,网络也将成为一个人类交流知识与互助的网络。”知识社会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对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产生着巨大影响,知识社会有着与以往社会不同的特征。
1.知识成为社会的核心资源
知识成为了社会的核心。《知识社会》的作者尼科·斯特尔认为“知识社会”的概念意味着一个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确定性特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新的特征正在出现,正在生成的社会日益受到“知识社会”的驱动。斯特尔指出,尽管劳动和财产的资源属性确实还没有完全消失,但一种新的原则,也就是知识已经被加进来了,这个原则在某种程度上对作为社会的基本机制的财产和劳动既进行改造,又提出了挑战。丹尼·贝尔在其关于“后工业社会”来临的讨论中也指出:第一,革新的源泉日益从理论知识的中心地位中衍生出来;第二,由国民生产总值和就业的较大部分所测定的“社会的份额”在知识领域中日益增加。“知识是今天唯一有意义的资源”。传统的生产要素—土地(即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没有消失,但它们已成为次要的了。在知识社会中,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更好地获取和应用知识将成为竞争的关键因素。知识社会的主要社会团体将是“知识工作者”,即像资本家知道如何把资本用于生产一样,他们是知道如何把知识用于生产的知识经理人员、知识专业人员、知识雇员。知识型劳动者主导了生产及社会发展。
2.人的知识性生存
知识社会中,人的生存处境开始发生革命性的变革,由物质性生存图景,向知识性的生存图景过渡。西方学者霍斯金称这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生存图景为“知识性生态系统”。在传统社会中,人的基本生存方式是直接与物质世界的交换,而在知识社会中,物质世界隐退到知识世界的背后,知识成为人不可回避的基本生存环境。知识从传统社会中只属于少数人的专业性的生活方式,变成大众化、日常化的生活方式,构成人日常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与人的生活具有不可分离性。在这种状态下,人的生存方式也发生着彻底的改变,进人一个“知识生存”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人只能与知识打交道,只能用知识来解决生存中的一切问题。掌握了知识就掌握了生存的条件和命运。知识通过支配社会的经济关系而支配人的生存能力。知识社会中,人的消费也知识化了。日本著名思想家界屋太一提出了“知识价值社会”取代“后工业社会”的重要认识,指出现代社会的变革既不是单独的技术革命,也不是临时性的潮流,它是人类在产业革命200多年后迎来的将产生“新社会”的巨大变革,即“知识价值革命”,通过这一革命,将出现一个“知识价值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们将着力追求时间与智慧的价值,即“知识价值”的大量消费,人们将认为“知识消费得越多越体面”。物质的消费逐步在被知识的消费所侵占。 3.知识运转的加速化
在知识社会中,知识的生产非常快速,进而形成“知识的爆炸”。各种不同的新知识,不断地被创造、被生产出来,可谓一日千里,瞬息万变。根据某学者的估计,目前专业知识每隔5年即增长一倍(Merriam&Caffarella, 1999)。因此,在知识社会中,知识或信息的生产极其迅速,崭新的知识不断地被创造,充斥在整个社会中,存在于我们生活与生存的环境中,对个体形成了莫大的压力,需要个体去了解和吸收,才能适应与生存。在知识社会中,知识存在的周期正快速减少,亦即知识的寿命不断地缩短。在今天仍然有用的知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过时而被淘汰,因此我们绝不能存有所学的知识将一辈子有用的观念。知识老化的速度正日益加速,知识的半衰期也日益缩短。在知识社会中,这是一项严酷的事实,也构成了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三、学习社会—学习的自由国度
学习社会是Learning Society的中译词,也有人译为“学习化社会”或“学习型社会”。一般认为,“学习社会”的概念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 R. H. Hutchins)于1968年在其出版的书《TheLearning Society》中提出的。他指出,学习社会除了个人生涯中不同阶段的教育外,更是一种以学习、自我实现、人性发展为指标的社会,使一切的制度都能实现此种目标的社会。他强调,学习化社会是以“社会全体成员充分发展自己能力为目标的社会”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发表了一份名为《学会生存》的报告,也采用了“学习社会”这一概念,并将其作为教育革新的“根本方向”,从而使得这个概念开始为国际社会所关注。报告认为:“社会与教育的关系,在其性质方面,正在发生变化”。一个社会既然赋予教育这样重要的地位和这样崇高的价值,那么这个社会就应该有一个它应有的名称—我们称之为“学习化的社会。1998年,兰森教授编辑出版了《处在学习社会》一书,概括了学习社会的基本内涵,并指出学习社会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形式。“但对我们来说,学习社会这个短语指称的是一种不同的社会形式,学习社会是一个不得不设法使自己成为一个不同的社会形式。”兰森已旗帜鲜明地把学习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来看待。
学习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具有很显著的特征:
1.学习是一种人权
我国台湾学者胡梦鲸认为,学习化社会将是一个以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人人均能终身学习的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学习者的基本学习权力能够得到保障,教育机会能够公平地提供,学习障碍能够合理去除,终身教育体系能够适当地建立”。学习化社会构建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学习化社会的建立应该具备六项基本条件,即“学习的个人、学习的家庭、学习的组织、学习的社区、学习的政府和学习的网络”。布希尔(Boshier,1980)指出,学习社会的基本观念是把学习当做正常的日常生活之事,而教育则被视为所有公民的潜在人权。彼得森(Peterson, 1983)进一步认为学习社会的特征有:(1)教育机会应尽可能性地向大众开放;(2)教育机会应延伸到社区,并融人社区事务与问题;(3)各种教育资源的广泛运用。范德济(VanDerZee, 1996)提出了实现学习社会的五大关键,即创造学习机会、提升学习质量、建立支持体系、引导自我完善、保障学习权等!”’。也就是说,在学习社会中,教育与学习的网络要多元、开放而且富有弹性,能够满足不同学习群体和个人的不同学习需求。英国学者贾维斯表述道:“在学习社会中,提供所有社会成员在一生中的任何时间,均有充分的学习机会。因此,每个人均得通过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达成自我的实现” “学习型社会……就其实质来说,就是一个以学习求发展的社会”。学习社会要调动所有组织、动用一切资源,以便个人的学习,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同时,在学习社会中,所有公民,不论其出生、性别、种族、收人或居住地区等,一生之中皆应有接受教育、获得学习机会的权利。
2.学习是个体的生存方式
关健词:文学经典 危机 文学教育 研究
一.消费社会中文学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无论在何处,当代的社会文化都处于大变革的时期,有学者指出当代社会正在步入消费社会。在本文中指出消费社会不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而是为了能够将社会变革时期出现某些新动向、新特征凸显出来而采用的权宜性的称呼。
其一:在不断扩张资本支配力的情况下,当代社会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和新特征:通过现代传媒当代社会不断将消费理念制造出来,使得新的消费需求增加,能够极大的扩大社会的生产力,使得利润最大化。虽然现代社会的活力充足,但也让人们生活体验物质化形势加剧。
其二是商品的形象比实体更能获得商业价值。丹尼尔・贝尔说:“消费经济常常通过事物的表面才能够得以存在。”在商品营销中品牌与包装的重要性最能说明这个问题。
其三是精神文化的创造与接受如同商品的生产与消费,对于精神性的因素往往会受到重视。我们通常需要通过这些新动向和新特征,才能够将消费社会的文化逻辑走向摸清,这样才能将文学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考察出来。
二.文学经典危机与文学教育的特点
在现代的消费社会中,文学教育不但具有可能性,而且具有必要性。《尚书・尧典》中记载到:“帝曰:要!命女典乐,教胃子。”这里的“乐”指的是诗、歌、舞的统称,在古代的“乐教”中已经将文学教育包含在内。不管在何处,现代社会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文学教育。独立的文学教育就是专业化的文学教育,随着现代学科分化的发展,使得不断形成现代高等教育体制。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产物就是现代专业教育,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培养各种社会型人才,特别是专门的科研人才和技术人才。所以,现代专业教育通常是指文学教育、科学原理教育和技术教育。为了能够将社会所需的文学教师、文员等培养出来,一般可以将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文学教育定位成文学知识教育,写作能力教育和文学阅读能力则可以定位为研究方法教育与文学原理。在现代高校文学教育并不是代表当代文学教育的全部,当前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学教育。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核心课程语文主要由文学教育与语言教育组成,现代文学教育往往会被视为读写能力教育、文学知识教育、思想规训等。
然而在现代的文学教育中,其对人文教育已经相对较少,更多的是趋向于书本理论知识。从五四文化的变迁到当今时代文化的变革,文学危机一直都不曾断层过。所以,文学教育是应对文学危机的有效方式。
三.文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与经典文本研读
文学教育主要包括写作能力训练、阅读能力训练、文学史知识教学等内容,其中经典文本的研读最为重要。一方面,研读经典文本对于文科生来说是一项基本功的训练。通过对经典文本的研读,能够对文学史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来对写作方法教学的不足与空泛的阅读方法进行弥补,对受教育者的阅读能力进行训练,使得写作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当对研读经典文本进行深入时,受教育者才能够真切感受到经典文本中的人文境界,感受经典文本的审美感染力,使得文学教育能够将审美教育与人文教育进行落实。对于文学教育的实践中,可以通过文学史功进行训练。来深入的了解文学史知识,能够在文学教育实践中,研究文学史知识概论,这会使得文学专业的学生虽然知道相关的文学史知识,但不能够深入的了解文学本身,甚至不能够辨别出作品的优劣程度。对于经典文本的研读的第一要义就是要求受教育者不仅仅只是对文学史知识概论进行学习,而是能够进行研究性的阅读。这样才能让学者在好学力行中臻于至善。
四.结语
文学经典危机对整体的文学教育影响深远,为了能够让文学经典危机得到全面的应对,就需要进行全面性的教育,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各种文学特色,不断改善整体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者都能享受到合适的文学教育,在好学力行中不断臻于至善。
参考文献
[1]龙江.加强文学教育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J].经贸实践.2016(06)
关键词:审美心理;环境艺术设计;文化建筑
一、审美心理与环境艺术的研究意义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如何能够运用科技手段适应社会的发展,解决传统社会中文化流失、情感空虚的问题,已经成为目前设计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随着当今社会审美形式的抽象化、平谈化,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机械化、重复化相互对应,使人们在生活中经常感觉到不安和空虚。虽然,物质生活的充实提高必须依赖于高科技发展,但是,人们生活中更加渴望的是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和精神交流。但是,包含着审美特征的现代文化建筑才是文化传播的媒介,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精神上的情感安慰,人们在充满审美特征的文化建筑环境中,才能真正感受到最为淳朴的情感。
使人们从中体验自我、感受自我,加深对客观事物的人事,重新拾起自信。本文希望通过对环境艺术和审美心理这两种交叉学科的研究,使文化建筑的深远历史意义能够体现在现代社会中,使其独特的魅力可以被人们所关注,成为社会精神文化传播的中心。
二、现代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思考
(一)体现社会文化的载体
文化建筑在不同时期会产生不同背景,在文化建筑这种公共服务设施中,其表达的理想与信念是具体的某种主题。在现代社会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建筑建设能够增强社会公众的民族自豪感,也充分体现了当代社会繁荣发展的最终目标。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文化建筑教育功能的不断增强,在科技日益发达的社会中,文化建筑是教育功能极强的手段,可以组织开展艺术欣赏活动、专家专题讲座等,提高社会公众的文化素质。文化建筑不仅是人们终身教育的场所,更是辅助学校进行课外教育的重要课堂。同时,随着环境艺术领域的发展,以及社会精致文化的推进,人们对于文化艺术消费的需求越来越高,文化建筑不仅要为文化产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更要成为一个吸引人们的开放性论坛。
(二)积累民族文化的标志
现代文化建筑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标志性建筑,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发展的最终成果。在欧洲发达国家,文化建筑是国家文化展览、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相继建设了代表本国文化发展的文化建筑。例如: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已经成为澳大利亚文化发展中的重要结晶;中国举报奥运会的鸟巢体育馆,也逐渐形成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面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然而,这些现代文化建筑对环境艺术设计有产生了一定影响,不断促进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蓬勃发展。
(三)交流公共文化的场所
现代文化建筑已经成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增进感情的桥梁,文化建筑体现的是物体实体,同时结合了图像、声音和文字等表达方式。而且,世界上大多数文化建筑采用的都是本土化设计方式,注意引进一些国际上其他文化内容的临时性设施,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拓宽社会群众的视野,深入促进国家与国家质检的文化交流。甚至很多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和教育部门也建成了能代表自身文化的文化建筑。文化建筑扮演的角色包括社区交流中心、信息交流站等,已经充分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三、现代文化建筑环境的审美特点
(一)审美主体的大众性
文化建筑应该为社会公众不同的文化需求创造新的空间。“一切都是艺术”指的是人们日常生活就是艺术。文化建筑就是向人类展示环境实物的才场所。人们日常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事物就是文化建筑体现出的人文景观。据调查,大部分文化建筑都建设在城市中,主要为社会大众提供生活服务。由此,现代文化建筑通过公众切身的情感体验实现社会文化的深入传播,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文化建筑布局结构应该易于接近,容易理解,使之成为公众交流的环境场所。随着当代城市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在城市复兴的过程中,文化建筑的建设目的是为了吸引社会公众,创建社会文化中心。
(二)信息传达的发散性
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与人的沟通交流不仅仅是依靠语言文字,主要依靠的是人类的视觉和听觉,视觉和听觉体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观察体验方式。由此,环境艺术设计带来的视觉传播可以跨越不同国家、穿越不同时间,打破传统的社会群体由上至下的传播模式。转变了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直接交流模式,使文化传播向着便捷式的世俗方向发展,文化的传播不再局限于独立的群体向另一个独立的群体传播,而是社会中所有群体能够在同一时间内获得所传播的文化信息。文化信息不再是单一的线性传播,而是以覆盖范围广泛的网状方式传播,社会中的群体生活在多维度空间中,每个人都处在社会集体网络中,随时拥有发散变异的可能性。
(三)文化传达的模糊性
环境艺术设计所传播的文化信息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当表意不清晰时,可以由人自由地想象和补充,从而获得更多的文化信息。模糊的文化信息主要是由于科学技术的本身造成的,由于室内建筑设计和室外建筑设计是对人与内部关系构建的交叉学科,人类又是复杂的整体,因此必然存在大量的模糊性思维。难以使用精准的语言进行表述。同时,室内和室外学科设计的因素复杂,这些因素越复杂就代表着精确化的程度越低,人们既无法完全捕捉这些不利因素,也不能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只能重点突出主要部分,忽略其他次要部分。
结论
综上所述,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基础是审美心理,而这种力量需要依靠现代科技手段的持续进步,才能真正符合当今社会人们的审美特征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恒.探究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J].现代装饰(理论),2013(03):84.
[2]陈英桦.以审美角度浅析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J].设计艺术研究,2011(03):38-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