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农民的形象特点

农民的形象特点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4:3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农民的形象特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农民的形象特点

篇(1)

[关键词]辛弃疾;苏轼;农村词;继承;发展

[作者简介]康丽云(1962―),女,江西南昌人,江西宜春学院人文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江西宜春336000)

在中国文学史上,由于文人自身所受的教育和自身的阶级局限性等诸多因素,描写农村风光,反映农民生活的词作并不多。从词的发展史来看,最早写农村词的是苏轼。苏轼打破了“诗庄词媚”的界线,开拓了词的表现领域,创作了清新明朗、朴素无华的农村词。继苏轼之后的辛弃疾,以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关注农村题材,他常常用通俗浅近、朴素清新的语言创作农村词。辛弃疾的农村词无论是在题材的选择上,还是表现手法的运用上都直接承继了苏轼的农村词,并且有所发展。本文仅从农村场景的描绘上,农民形象的塑造上,表现手法的运用上三方面探讨辛弃疾农村词与苏轼农村词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一、农村场景的描绘上

农村场景的描绘包括描写农村的自然风光以及农民的生活图画两方面。

苏轼不仅是一位具备多种艺术才能和有过杰出革新创造的优秀作家,而且是一位廉正贤明的地方长官。他在任密州、徐州和杭州知府时,曾经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如筑堤坝,修水利,灌溉农田,亲自组织领导农民抗水灾,抗旱灾等等,并多次请奏朝庭减免农民的赋税。他还以“世农”自居,表示愿意世代务农。由于苏轼关注、热爱农民及农耕生活,因此他创作了一些反映农村生活的农村词。其农村词虽然数量不多,大约只占其全部词作的十分之一,却描绘了农村的自然风光和农民的生活图画。如著名的《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五首: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与采桑姑。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罗裙。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软肌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这组词创作于1078年,苏轼时任徐州知府。这一年竟然一春无雨,旱情严重。徐州城东20里有一石潭,与泗水相通。作为一州长官苏轼和老百姓一起来这里求雨,捉鱼放生于石潭。得雨后,苏轼又赶去参加石潭祭神“谢雨”的仪式,与民同庆,沿途所见所闻,写下了这组组词。词既描写了农村宁静质朴的自然风光,如“日照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麻叶层层苘叶光”;“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等词句。也描写了农民的生活图画,如“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等词句。表现了苏轼热爱农村,关爱农民的情怀。

继苏轼之后的辛弃疾,进一步把农村题材写入词中,其词也描绘了农村的自然风光及农民的生活场景,但题材更广泛,反映更全面。

辛弃疾把农村的一虫一鸟、一鱼一雁、一草一木、一石一水等自然景物都摄入了笔端。如“春雨满,秧新谷,闲日永眠黄犊”,“看云连麦陇,雪堆蚕簇”(《满江红・山中即事》);“朱朱粉粉野蒿开”(《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春入平原荠菜花”(《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那边流”(《鹧鸪天・戏题村舍》);“宿路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陌上柔桑初破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村点暮鸦”(《鹧鸪天・代人赋》)等词句,都绘声绘色地描绘了农村朴素清新的自然风光。

辛弃疾还善于选择农村典型的生活场景,反映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如“鸡鸭成群晚未收,桑麻长过屋山头”(《鹧鸪天・戏题村舍》);“青裙缟J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北陇田高踏水频,西溪禾旱已尝新,隔墙沽酒煮纤鳞”(《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等词句,描写了农民的劳动生活。

又如“竹树前溪风月,鸡酒东家父老,一笑偶相逢。此乐竟谁觉,天外有冥鸿”(《水调歌头》);“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熟”(《满江红・山居即事》);“夜来归梦江上,父老欢余。荻花深处,唤儿童、吹火烹鲈”(《汉宫春・答李兼善提举和章》)等词句,描写了农民的热情好客。

再如:“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余家即聘周”(《鹧鸪天・戏题村舍》);“寿酒同斟喜有馀,朱颜却对白髭R。两人百岁恰乘除。婚嫁剩添儿女拜,平安频拆外家书。年年堂上寿星图”(《浣溪沙・寿酒同斟喜有馀》);“东家娶妇,西家嫁女,灯火门前笑语”(《鹊桥仙・松冈避暑》)等词句,反映了农民的风俗习惯。

辛弃疾在继承苏轼描写农村自然风光,反映农民生活场景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农村的各种自然风光,把农民的劳动、人情、风俗等生活场景写入词中,扩大了农村词的表现范围。

二、农民形象的塑造上

由于苏轼能够深入到农村中去,对农民的劳动生活情况有着直接的了解和认识,并且与农民的关系友好亲密,因此,他在词中塑造了一些农民形象。如《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之一下片:“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与采桑姑”。描写一群在户外劳作的农民乍见官家求神队伍的心理动作的反映。农民们平时怕见官家,猛地见到官家队伍来了,个个吓得象胆小的麋鹿那样,纷纷跑开。但是他们内心充满了好奇,所以并未跑得太远。当他们看清这是一支为百姓谢神而来的队伍,并不会伤害他们时,他们又顺着谢神的鼓声自动跑回来围观。有些小伙子还赶紧跑回村里,把消息告诉那些年轻的村姑们。词人用了两个生动的比喻,出神入化地勾勒出了农民的心理神态。

又如:“黄童白叟聚睢盱”;“道逢醉叟卧黄昏”;“隔篱娇语络丝娘”;“牛衣古柳卖黄瓜”(《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等词句,描绘的是勤劳、质朴的黄童、白叟、醉叟、缫丝姑、卖瓜者的农民形象。

辛弃疾曾在江西农村闲居近二十年,与农民有着长期的亲密无间的交往,并且和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会因农民的痛苦而痛苦,因农民的欢乐而欢乐,因此,他在词中塑造了一系列的农民形象。象白发的老农老妇,年轻的浣纱女子、采桑姑娘,活泼可爱的村野山童,还有渔夫、蚕妇、山民、瓜农等都被辛弃疾栩栩如生地描绘在词中。如《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描写了一老一少两个人物形象。秋风吹起,一位淘气顽皮的孩童在梨枣园中,手把长竿,偷打梨枣。这幅情景被一位老人看见,这位老人童心未泯,充满了好奇之心,因此他悄悄隐身一边,静静地闲看孩童偷打梨枣。孩童的专注神情,老人的闲适神态被活脱脱地描绘出来了。

又如:“一川明月疏星,浣沙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描写的是一位身段窈窕、体态轻盈、神情羞怯、勤劳质朴的浣沙女子形象;“忽有微凉何处雨,更无留影霎时云,卖瓜人过竹边村”(《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描写的是冒雨回家的卖瓜农形象;“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浣溪沙》),描写的是面对丰收在望,眉头舒展的老农形象。“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头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舍》),描写的是一位农家五口人的生动形象。老人恬淡闲适,大儿、中儿质朴勤劳,小儿淘气顽皮的形象,被辛弃疾描绘的有声有色。

苏轼在农村词中,更多的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塑造农民形象,所描写的农民形象数量也有限。辛弃疾在继承苏轼描写农民形象的基础上,极富感彩地描绘了各式各样的充满泥土气味、纯真朴实的农民形象,让农民在农村词中获得了主人公的地位,使得农民形象成为词坛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鲜活形象。

三、表现手法的运用上

苏轼在具体创作农村词时,主要运用的是白描手法。如《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之二上片:“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罗裙”,描写一群村姑出门观看官家谢神队伍的心理神态。她们出门看热闹,总是要先打扮一下,但又害怕误了时间,词人用“旋抹红妆”的运作描绘了她们此时的心理状态。村姑们还不好意思一个人挤在人群中看热闹,只能“三三五五”地远远地站在家中的“棘篱门”前观看,即使如此,她们仍是感到很害羞,总是把同伴推到前面,自己站在后面,在相互推让之间,以至于“踏破倩罗裙”了。简洁的三句把村姑们的心理与神态勾画的淋漓尽致。

又如《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之四上片:“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词人用白描的手法描写农村质朴的风光,通过“落枣花”、“响缫车”、“卖黄瓜”的特定景象,逼真地勾画出了农村生活的一个侧面,真实地传达出了久旱逢甘雨之后农村出现的欢快情景。

辛弃疾在农村词中继承了苏轼的白描手法。如《鹧鸪天・戏题村舍》:“鸡鸭成群晚未收,桑麻长过屋山头。有何不可吾方羡,要底都无饱便休。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那边流。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余家即聘周。”上片勾画一派农家乐的景象。农民们满足于有成群的鸡鸭,有比房子还高的茂盛的桑麻的闲适生活。下片用柳树、沙州、溪水的自然景象,来表现农民生活的安稳、悠闲。词人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农村生活图象。

又如《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词人用白描手法描写一位回娘家探亲的村妇形象。由于长年忙碌,村妇只有赶在寒食时节,趁着蚕生农闲之际回娘家。她着意打扮了一番,穿上了“青裙缟袂”,体态轻盈地走上了回娘家之路。

篇(2)

【关键词】水城;农民画;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J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1-0151-01

水城农民画艺术,表达着劳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洋溢着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其风格朴实,造型夸张、变形,富于相像力。农民画艺术在用色上大胆、自由,不拘约束;创作题材生动有趣,形象鲜明、视觉冲击力强,画面颇具观赏性。水城农民画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方面。

一、创作题材丰富

水城农民画的创作主体是广大农民,他们有着自己对生活的思考与理解,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功底,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来描绘身边生活发生的事,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水城农民画艺术家的创作题材包罗生活万象:(1)描绘民族民间历史传说故事,诸如“姜央射日月”;(2)描绘劳动人民收获时的生活场景,如图1;(3)描绘少数民族、节日活动庆祝的,如图2。

图1来源:杨再伟 贵州民间美术概论

图2来源:水城县夜郎风民族民间艺术开发有限公司

水城农民画的创作题材是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生活方方面面,内容素朴自然、亲切温馨,显现出强烈的民族风情和浓郁的乡土气息。[1]这些农民艺术家,按照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去自由创作,创作理念无拘无束,真实地反映艺术家内心对生活的热爱,具有其他艺术所不可代替情感表达方式。

二、造型夸张

水城农民画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往往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表现,造型多样、想象力极为丰富。在众多形象中很少运用写实的手法,多“化繁为简”。创造的人物及动植物形象的比例不近相同,是现实生活往往没有的人或物。这些造型有年迈的老人、欢乐的舞者、啼鸣的鸡、飞翔的花鸟、金黄的油菜花等等。这些众多的形象经过夸张、变形的手法处理,组合巧妙、大胆。水城农民画人物造型鲜明,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与艺术表现力。

三、用色大胆

水城农民画艺术家在用色上不讲章法,任由自己的主观情感发挥,可以说是“天马行空、任意驰骋”。艺术家怎么选用色彩以及怎么用色都由自己说了算,色彩热烈、奔放,不受固有色的局限。水城农民画艺术的色彩主要有红、黄色、蓝、白、绿、土黄、湖蓝等等。有的农民画艺术运用的色彩在二种,而有的农民画则是多样色彩相结合在一起,有红、蓝、青、黄、绿、紫等色,整个画面的色彩交响生辉,鲜艳夺目,视觉冲击力强。

水城农民画艺术色彩的美体现于其浓郁的少数民族特征,画面上色彩的冷暖、大小、明暗、比例都处理的相当完美,颜色的艺术魅力逐步成为水城农民画艺术的形象标志,成为识别农民画的特殊符号语言。水城农民画艺术在用色上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大胆、自由,强烈。水城农民画艺术在用色上受情感的支配,有很强的随意性,不受时空的限制,不受外来的因素束缚,完全跟随自己的主体情感来用色。水城农民画的画面,给人的感觉形象鲜明、可爱活泼,散发着幽香、古朴的乡村气息,有着浓厚的地方风味。

四、结语

许江先生曾写道:农民在中国,不仅代表一种职业,而且代表了与自然和传统相依的广大的农业,代表了千百年民间生活延续的辽阔的农村。[2]作为农业与农村的主体,农民远离城市及其全球趋同的文明,而被寄予某种希望:在他们身上存持着某种人之初的灵性,保持着与大地相望相约的原发状态。所以我们看到农民画洗练夸张,随心造型,随类赋彩;不依物象间的实际比例,鱼比船大,人比树高;色彩大胆,妙用装饰,情悦动在理之上。这些反比例、反透视、反条件光色的自由处理,往往被认为带着本土原生的视阈,带着农民自己的独特话语,成为农民画最受关注的灵魂。水城农民画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在吸收当地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将各种工艺的造型手法融进了农民画创作中,创作出了极富想像力的民间艺术作品。水城农民画艺术是劳动人们智慧的结晶,所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的艺术情怀折射出民族浓厚的文化气息。

参考文献:

[1]陈梅.贵州水城农民画艺术特征简析[J].大众文艺,2012(04).

篇(3)

1时代背景和社会因素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的孙为民继承了一画室优良的传统---理性,强调学术的理性研究和民主的学术风气,注重现实生活中的挖掘。1976年到1986年,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及对和其前社会发展的图解反思。当时的中国画坛注重对中国现实的关注与思考,但在油画语言上却修炼不深、纯度不足,油画作品的内容能够引起轰动的社会效应,却未能具备持恒的艺术价值。20世纪80年代以来,油画教学有了历史性的发展。通过对西欧古典绘画的深入研究,明确指出油画在其数百年的历史中所发展出的独特的审美特点:体积的、空间的、富有震撼力的厚重性和丰富性。这一新的教育思想在80年代的教学和创作实践中取得了突出成就。孙为民正是新时期以来将中国写实油画向前推进的代表。

2孙为民绘画的主要题材

孙为民的作品主要取材于现实生活,善于表现田园般的农村景象,充满朴素和安详的气氛。他对土地、阳光、空气近乎痴迷,以真挚的感情描绘他所亲历的人和事,笔端带有朴素的温情。淳朴的农民、乡村生活让孙为民为之触动,乡土题材与他的画布紧紧相连。他的开山之作《腊月》(1984年)就是乡土情结的缩影,反映农村自然淳朴的父子亲情。90年代以后,他将熟悉的人物置于斑驳耀眼的阳光和投影中,《绿荫》(2005年)重在表现母女情深,他对外光的处理越来越得心应手。透过悦目的光影,我们感受到他对最普通、最平凡的人们所怀有的温情。当别人转换题材以适应画坛的热点时,他一如既往地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前行。与其说乡村与农民是他笔下的描绘对象,不如说是其艺术体的有机部分。

3孙为民绘画的技法特点

孙为民非常注重画面的光影效果,其画面通过对光影的表现渗透出一种人的气息。那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正义理念在艺术中的表现,他以毫不张扬的方式表达了他所坚守的人文立场。他执着于乡村和农民,除了画室中的人体,他的作品就是乡村风光和农民形象。他的人体画中保持了现实主义的传统,与靳尚谊对古典绘画技法与东方审美意境的追求不同,孙为民特别注重领会欧洲油画遗产中人文精神与精湛技艺的完善统一,通过光线的变化和明暗对比为画中的人物设计一个现实的环境。他擅长用细碎的笔触,画面呈现出沉稳厚实的分量。他还善于用浑然一体的色调,在统一的背景色中柔和地凸现人物的形体,使人物有一种融于背景又从中浮现出来的感觉,使色彩显得丰富而微妙。凭借《腊月》他在画界名声鹊起,该作品是孙为民探索写实油画的开端。其1986年的作品《晌午》中光影的斑驳更加明显,画面浸染在滋润的气息中,使孙为民再次受到关注,在这幅作品中孙为民开始潜意识运用光。为了进一步研究光的奥秘,80年代末他专门画了《灯光裸女》系列。其中的一幅跪坐的人体,在强烈和集中的光线照耀下,姿态直面人的视线,头发弧形的线条与背景的笔触融混在一起,衬映出人体肌肤的明亮,使女性的胴体呈现出罕见的美感。《北方农民》组画是孙为民新近创作的作品,是孙为民艺术理想的一种体现,而这种情感构成了他油画的灵魂。孙为民领悟到光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而意识到“光犹如油画的血液”。

4孙为民绘画的美学思想

上世纪80年代初,孙为民明显地受到了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米勒(JeanFrancoisMillet)的影响,而创作了“乡土写实”的经典作品--《腊月》。他试图在表现中国陕北农村的画面中渗透出米勒式的宁谧情感。荣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的《腊月》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追求乡村日常生活的真实,通过画面透露出质朴的美感,远比用特定的情节去图解政治理念要深刻得多。80年代中后期,他在《暧冬》中将人物形象放大,扎实的造型和古朴的黄褐色调融为一体,开启了孙为民对光影的注意力。生活琐事在画家的笔下获得了一种朴素的力量。《暧冬》也因表现冬日阳光里丰富的树影变化,让画家远离米勒情结,寻找新的师承对象。1988年,他在首届中国油画人体大展中展出了一组灯光下的裸女。在这一组室内裸女形象的塑造中,他追求油画的古典性,以学院式的造型力度,将人体处理得厚重而静穆他试图把古典主义的光影造型和浪漫主义代表画家德拉克洛瓦浑厚而响亮的色彩笔触融合在一起。90年代,他的作品与印象主义绘画联系在一起。以母与子为题材的《绿荫》,改变了上他以往的创作主题,画布上洋溢着温馨、恬淡的情调。这种情调折射出画家平静的内心生活,同时也表现出画家在深入研读印象主义画风时,对于法国印象主义绘画深层内涵的理解。他寻找雷诺阿那种光与色在空气中交织出的笔触,那种投射在的躯体上呈现出的冷与暖的色调变奏,那种在整个画面上流动着的闪烁的光感。其画面体现出中国写实油画对于色彩感的深入认识。《绿荫》是孙为民对于法国印象主义的油画本土化的深入实践。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孙为民从母子亲情的表现主题回归到乡土生活的表达中,从而真正开始了印象主义的中国人文塑造。从《乡间七月》到《十月》,他力图将《绿荫》中对于散落在荫影中的人物形象的色彩语言运用到乡土生活中,去其华丽色调,融入朴素的乡土情感。这些作品重新唤起了他曾经拥有的乡土意识,这不是故去的简单重复。这些作品呈现出孙为民独特的乡土印象主义的写实画风。突破了西方绘画追求空间错觉的写实传统,变成为更个人化、更情感化的写实。

5孙为民作品的时代价值

新世纪以来,孙为民用深沉的笔触塑造了当代中国农民的形象。他过滤了上世纪80年代乡土写实绘画在表现农民形象时流露出的苦涩感,深刻地表达了当代中国农民开放的心态和自然的笑容。乡土写实所描绘的是“人道”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美术的进步。孙为民的艺术创作坚定地指向了现实主义的方向,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他塑造了世界油画史上不曾拥有的当代中国的农民形象,他印象主义绘画中的冷暖对比的光色运用到写实的造型之中,体现了中国艺术家对写实油画本土化的探究。他塑造的当代中国农民形象的系列油画,具备了中国写实油画的民族特征与文化品格。孙为民对欧洲油画传统的研习,为其油画创作增添了丰厚的传统底蕴,并为其性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欧洲绘画的研究,他并没有单纯的模仿,每一次画风的转变,都是他对于自己艺术个性的进一步认识与探讨,他在研习中融入自己的个性,渗透着当代中国的人文情怀。农民形象的变化鲜明地体现了这个国家、这个时代巨大的社会变革,孙为民笔下充满阳光、自信的农民正是这个转型社会的时代缩影。在中国,油画艺术正在走向成熟,已经越过了单纯引进外来技术技巧和风格语言的阶段。这一发展体现了中国艺术家的创造力,意味着西方油画已开始在中国生根发芽。

篇(4)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无论工作、学习还是生活都无法离开媒体,它就如空气一般融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金山农民画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的果实,它的艺术风格明快、质朴,构图饱满、充实,色彩艳丽、浓郁,让现代人领略到当代农民的朴实和精神风貌。在数字媒体艺术与金山农民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不仅能拉近农民画与大众之间的距离,也能让农民画的审美观念得到广泛的传播。

二、农民画与数字媒体的结合

1.从农民画中汲取影视创作素材。金山农民画家不拘泥于现实生活中的色彩规律,大胆构想,善于利用丰富的构图、质朴的形象和高明度的色彩,他们作品中每一个看似静止的画面都具有动态的视觉冲击力,将观者带到农村的热闹场景中。每一幅农民画都是民间画家对真实生活的描绘,每一笔色彩的描绘中都凝聚着金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原了当地浓厚的风俗人情。影视创作者可以从金山农民画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从而创作出深入人心的影视作品。如,影视作品《泥土的芬芳》通过还原金山农民画中的故事原型,创作出动人的影像。《泥土的芬芳》将农民画中当地人的生活习俗和故事作为创作来源,经过一定的抽象加工,把金山农民画中的风土人情融合在影视作品中,每一帧画面中都能体现出农民画的艺术形式。同时,在展示空间上呈现出富有江南气息的风景和画面,提取农民画的点、线、面,构成了效果明快、有感染力的视觉作品。2.数字媒体艺术的场景构想来自农民画。金山农民画在构图上主要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构图充实、饱满,不太讲究近大远小的透视感,刻意表现一种天真烂漫的童真之气;二是金山农民画的构图大多采用散点式的透视,利用全景构图,打破现实生活的视野束缚,力求营造出实物全貌的真实感。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高性能可视化仿真实验室里,呈现了将数字媒体技术融入皮影戏这一新的影视创作理念。他们通过数字技术创作皮影戏《梁祝》,利用农民画的构图场景和人物形象,实现了用媒体技术自编自演皮影戏的创举。从这一幕幕皮影戏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金山农民画元素,男女主人公的衣着和发饰都采用了金山农民画中质朴的色彩搭配。在金山农民画传统文化元素的再生产中,构思影视作品的人物角色时,尝试将农民画中的人物特点与传统产品再开发的思路结合起来,运用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视野,以现代的影像构成语言和表现手法赋予农民画全新的面貌,使其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在这种创新思维下,金山农民画受到更多消费者的喜爱。金山农民画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发挥农民画的传播功能,既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又传承了非遗文化。将金山农民画二维符号编码解构成的新三维语言符号表现在屏幕上,使金山农民画从时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3.影视特效中农民画元素的应用。移动媒介的发展为农民画带来了更广泛的传播渠道。如,龙门农民画移动商务电子平台利用手机扩大农民画的文化营销,平台的浏览量在短时间内达到了400万。移动媒介通过影视特效的处理,用虚实结合的视觉特效表现农民画质朴、天真的造型特点。金山农民画的造型大多来源于传统民间艺术,同时结合了当地农民对景物的深入观察,这种直观、抽象的艺术元素对于影视特效的借鉴具有较强的视觉感染力。金山农民画的设计开发思路也适应当下社会的文化需求,不断提升视觉符号的传播,发挥其文化的传承功能,利用手机等媒介传播金山农民画。开发者可以将农民画的艺术元素提取出来,并应用到影视作品中,使影视作品除了具备传播功能外更能体现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美感。可以把农民画家笔下的动物、人物、景物变化成三维或者四维画面连续播放,使金山农民画成为一种时尚元素,被更多的年轻消费者接受。

三、金山农民画的创新启示

金山农民画这一民间艺术通过产业平台拓展和开发,能够更加顺应这个时代,为农民画开辟新的传播空间和途径,也让数字媒体从中国民间艺术中汲取丰富的养料。无论影视剧本创作还是影视特效,这种有机融合不仅大大提高了大众的审美品位,也为农民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我们应该在找回农民画本源的前提下发展农民画的特色,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力量,通过流媒体的广泛传播,结合工业生产的发展,打造一个适合金山农民画的跨媒介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钟杰华.民间艺术奇葩——金山农民画.成才与就业,2013(19).

[2]刘静静.浅析金山农民画风格.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2013.

篇(5)

“标签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兴起的重要社会学理论之一,它对现代犯罪学领域的研究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标签理论的理论基础是互动论,其基本观点是:在人们变成越轨者并持续作为越轨者的过程中,给人们贴上越轨者的标签是一个关键因素。具体来说,个体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往往易被社会贴上某种“标签”,一旦个体被帖上“标签”,社会其他成员在以后的交往中就会用一种固定的模式去看待个体的一切行为,而个体也有意无意地接受了这一标签,形成了一种新的自我概念,并开始依照此标签的行为模式来行动。当个体被贴上“越轨”的标签时,也容易受此标签影响从而从事越轨行为。从标签理论来看,不良的社会标签是个体产生犯罪行为的原因之一。农民工犯罪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各界对农民工的各种不良的标签所致。

从我国农民工现状来看,农民工犯罪固然有制度、经济、文化、心理等各方面的原因,但社会上对农民工的不良标签效应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我国农民工在城市中处于社会的底层,多从事收入低廉的体力劳动,社会评价较低,被社会各界视为低等人和易犯罪的群体,得到的多是各种负面评价及不公正的待遇。在这种负面的社会标签效应下,加之城市生活巨大的生存压力,很容易使农民工受这些不良标签的影响,自认为自己低人一等,按照这种不良标签的行为模式来行事,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不良标签的具体表现

1.社会对农民工的标签:“高犯罪群体”

在社会各界看来,农民工是公认的高犯罪群体。根据当前农民工犯罪的统计数据来看,情况似乎如此。如广州市的调查表明,流动人口作案被抓获的占全部抓获的犯罪嫌疑人的比重近年来不断增加,由1995年的70%左右到2001年的80%左右,而流动人口中绝大部分是农村进入城市的务工人员,在其他大城市情况也大体类似。但是如果深入分析,就会发现仅仅根据这些现象就给农民工群体贴上“高犯罪群体”的标签是有欠妥当。具体原因如下:

(1)农民工更易被列为“犯罪嫌疑人”,其犯罪逃逸可能性较小。当城市里发生犯罪事件时,公安机关及城市居民更容易把农民工列为“犯罪嫌疑人”,对农民工进行相关调查,而不容易怀疑城市居民或白领等社会阶层。因而农民工犯罪行为受法律制裁的可能性更大。另外,农民工在不太熟悉的城市环境里犯罪,由于缺乏强大的亲友网络,其被抓获的可能性要比城市常住人口大很多。

(2)农民工犯罪手段一般较为拙劣。农民工的文化素质较低,一般很少能够采取高科技手段来犯罪,其犯罪多为盗窃、抢劫等侵财型犯罪,犯罪一般具有随机性,较少经过精密的谋划。另外还有部分犯罪是属于自救式,即为维护自身权益而犯罪,如春节前为讨要工资而非法拘禁包工头的行为。因而比起其他犯罪来说,农民工犯罪案件被侦破的可能性更大。

(3)农民工群体的人员特点。城市农民工是一个以年轻人为主的群体,30岁以下的农民工占51.14%,40岁以下的农民工占70.17%,70-80%为男性,半数以上是从事劳务,多为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国际上研究表明,这种文化年龄段的群体占犯罪量的80%,他们的犯罪率可能比其他群体高一倍以上。因而农民工犯罪率较高并不是由于农民工的身份,而是由于其文化年龄段的群体特点决定的。在城市居民中这类群体的犯罪率也相对较高。

由此可见,虽然目前农民工犯罪问题较为严重,并不能说明农民工更具有犯罪倾向。但社会给农民工贴上“高犯罪群体”的标签,将他们视为犯罪嫌疑人,并对农民工时刻保持警惕,很容易使农民工接受这种标签效应,认为自己品格较为低劣,当他们无法凭借自身勤奋在城市中生存时,就很容易采取犯罪手段来获取财物。

2.社会媒体的污名化

当前对农民工不良标签的一个重要来源是社会媒体。在社会媒体的报道中,农民工多以负面形象出现的,即使是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报道,农民工也是以弱者或愚昧的形象出现的,这些对农民工形象产生了污名化的作用。根据对《扬子晚报》的研究发现,2001年该报中城市农民工正面角色只占10%,而负面角色占66.7%。2003年下半年该报农民工的形象仍然比较差,尽管负面角色下降至45.5%。我们经常会看到关于农民工赌博、、、抢劫、讹诈、偷窥、械斗、口吐秽言、手脚不净等等负面报道充斥于大大小小的媒体,如2003年各媒体关于“馋嘴民工偷吃天价葡萄”的报道。于是在一些城市人眼中只看到农民工愚昧、脏乱、素质低劣、有犯罪倾向等方面,而忽视了农民工身上的诚信知报、笃实宽厚等传统美德。正是由于社会媒体的这些负面报道,使农民工被贴上了各种不良标签,农民工几乎成为“变态”、“愚昧”、“犯罪”的代言词。在这样文化氛围中生存的农民工很容易在其心灵上打下耻辱的烙印,产生“自我降格”的心理,进而顺应社会对自身的评价,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3.城市居民的歧视

虽然农民工的出现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各种便利,但由于城乡之间的文化壁垒使得城市人从心里上歧视农民工。在社会多数负面报道的影响下,城市居民大多数人讨厌农民工,嫌他们脏乱、粗鲁、不守城市的规则且手脚不干净,在与农民工交往时多抱以警戒的态度,带有色眼镜来看待农民工,认为他们是社区不安定的因素。城市居民的这种白眼扭曲了农民工本来谦卑平和的心态,取而代之的是对城市人的仇视,使他们很容易接受城市人给他们的这种“越轨者”标签,从而产生对城市人报复的心理,走上犯罪之路。

三、解决农民工犯罪问题的途径

从社会标签理论来看,农民工犯罪原因之一在于社会各界对其不良的标签。因而我们在探讨农民工犯罪问题解决途径时,应该重视社会不良标签的效用。在解决农民工犯罪问题时除在制度上、经济上、法律上采取相应措施外,还应该从消除农民工不良的社会标签入手,具体为以下几方面:

1.破除城乡二元化的社会结构,改革农业和非农业的户籍管理制度,使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在城市中享受平等的就业、工酬、教育、社会保险、住房待遇等,不再有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这种身份的不平等,使“农民工”称呼成为历史名词。

2.各级政府和大众媒体注重农民工正面形象的塑造。各级政府和大众媒体在关注农民工权益保护的同时,应该多宣传和报道农民工的正面形象,着重报道农民工的纯朴善良、诚信、笃实宽厚等传统美德,关注农民工在城市中勤劳创业,树立一些创业成功者的形象,改变农民工不良的社会形象与媒体形象,从而提高农民工的自尊自信,增强他们在城市中生活的信心。

3.创造城乡平等的社会意识氛围。可在各社区及大众媒体上宣传城乡平等的社会意识,使城乡平等意识深入城市居民心中,改变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歧视心理。

4.加强对农民工自我意识的教育。注重开展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周沃欢.流动人口犯罪嫌疑人社会心理学的实证分析[R].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2002,8.

[2]《广州市流动人口犯罪研究》课题组.广州市流动人口犯罪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16.

[3]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126.

[4]曹越,刘慧丹.城市农民工对大众传媒中自我形象的认知──以南京市为例.2004中国传播学论坛入选论文

篇(6)

关键词:图画 图示 直观 再现历史 比较历史 释疑历史

历史知识的特点之一是过去性,历史教师无法对过去的史实进行“虚拟”重演,而人们的认识,大都从感性认识开始。尤其是中学生在记忆内容方面,具体形象识记仍占主导,抽象识记正在逐步发展,这就决定了直观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如何化抽象为具体,移遥远于眼前,使繁杂直观化,既反映历史实际,又能丰富学生的认识呢?在当今课堂教学探索中有许多成功的教学方法可供借鉴学习,而图画教学法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良法之一。

图画教学法是历史直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通过课本的插图和教师搜集或制作的图、画进行教学。此法运用图、画形象性的特点,发挥教材中文字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并以生动、直观的方式表达丰富的历史信息,形象的再现了过去的历史,给历史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形象素材,给人以鲜活的立体感,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思维、分析、总结等方面的能力。这种方法可促进学生具体感觉到历史的现象,从而形成历史观念,深化对史实的认识、理解和记忆。这里,本人结合十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浅谈几点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用图画再现历史

历史人物和事件形形,浩如烟海,如何在学习中感受具体的人和事呢?由于历史的过去性这个特点,使得直观形象再现历史,成为课堂教学的首要目标。而利用图画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具体的历史事实,极大增强历史感;同时还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方便记忆,使知识活在“图”上。

例如:《重重压迫下的法国农民》这幅画,如不注意讲解,学生看到的只是画面上的两个人骑着一个人及几只鸽子,他们对这幅漫画不甚了解,反而觉得好玩好笑。在教学中,我对该图进行细心的描述,指出“图中的三个人,被骑的是一个法国年老的农民,他衣衫褴褛,面容憔悴,勉强的支撑着那骨瘦如柴的佝偻身躯,他的口袋里还装着催缴王粮的通知单,骑在他身上后半身的是一个贵族,前半身是一个教士,而教士的口袋里则满是逼缴各种供奉教堂的税单。农田里的兔子和鸽子,是地主养的,它们在啃吃农民的青菜和庄稼,可是农民不敢驱赶和伤害它们,因为它们是属于具有特权的地主的。”通过这样的描述,学生不但弄懂了画面的内容,而且把该画所要反应的内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阶级关系,了解的一清二楚,从而也就激发了从饱受压榨的农民悲惨景象中,加深对封建地主阶级的仇恨和对农民阶级的同情,进而得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农民成为革命主力军的必然性。

再如:《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利用多媒体把整幅《清明上河图》搬上银幕,同时进行配音解说。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追寻着历史足迹,看到了宋朝汴河两岸风光和繁荣景象。耳边仿佛听到了街上小贩们的叫卖声,再配合课文中几幅插图和设置的相关问题,使本课的知识点很快得到了落实。

二、用图画比较历史

用图画互相比较历史来理解、记忆史实是非常便捷的一种方式;同时还可以防止“张冠李戴”、概念混淆的弊病。如果在复习巩固课中使用此法,会取得更加明显的教学效果。

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概念和典章制度等都可列图表比较,以区别其异同、性质、特点。如比较秦始皇、汉武帝和唐太宗在加强中央集权和统一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

如在复习古长城修筑时,可运用秦长城和明长城两幅图,通过对比,了解各自的起讫点、长度和所要防范的少数民族。比较中,教师可稍加图示做辅助:

匈奴

秦长城:临洮――――――――――辽东

10000多里

鞑靼

明长城:嘉峪关――――――――――鸭绿江

13000多里

复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意义时,也可以使用此法:把一战前和战后两幅图用来比较,以理顺战后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阵营的变迁:四个大帝国被摧毁,八个新兴国家出现了。

用图画比较历史,一般都需教师自绘图画。在设计图示时,要注意下列几点:

(1)设计图示时,首先应着眼于简明;

(2)突出重点,不求全求多;

(3)符号、格式要统一;

(4)用红蓝等彩色区分教材内容主次和不同的符号,以增强直观效果。

三、用图画释疑历史

在教学中有些文字材料讲述的知识往往是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如果把这些内容用图、画的方式展现出来,既条理清晰,又能突破难点,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如讲述的《》时,可用图来说明:

中国――弱国+大国、进步、多助

战争=中国不能速胜+中国不会亡国 持久战

日本――强国+小国、退步、寡助

篇(7)

摆在农信社(农合行)面前的形势非常严峻,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农村金融市场将面临重新洗牌。农信社(农合行)作为农村金融市场主力军的地位受到威胁,市场份额正在缩小。以前是“三农”主动选择农信社(农合行),现在转变为“三农”有了更多选择金融服务对象的余地。显然,农信社(农合行)曾经的主导优势不复存在。另外,随着城市周边农村的城市化,农民的市民化,农信社(农合行)面对的已经不仅仅是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了。

呼和浩特地区现有国有四大银行及其他商业银行22家之多,还不算雨后春笋般的小额贷款公司和民间融资组织。显然,市场还是那么大,谁的份额占有最多,谁的蛋糕分得最大。那么,农信社(农合行)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

一、农信社(农合行)农村主力军地位不能动摇

“立足社区、面向三农、服务中小”是农信社(农合行)的市场定位,对于“三农”的扶持,永远是农信社(农合行)发展的主旋律。农信社(农合行)出生于这片土地,成长于这片土地。多少年来,农信社(农合行)是“农民自己的银行”这一观念已根植于“三农”的心中,对于“三农”的金融服务永远是农信社(农合行)发展的动力。所以,农村金融市场不仅不能放弃,而且还要进一步巩固,要继续强力打造小额农户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巩固农村阵地。

面对时代和市场新的变化,农信社(农合行)应找准业务发展的主攻方向和着力点。由于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三农”的需求发生新的变化,农信社(农合行)的思路应紧跟时代的思路,跳出农业的圈子看“三农”。

二、对原有产品更新、再造升华,创新出适应当前市场的产品

继续做好并且大力推广小额农贷和农户联保的同时,不断创新农户贷款的品种。农民是弱势群体,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差,一旦遇上雪灾、冰雹、洪水、养殖业疫情等灾害,农民便陷入困境,甚至威胁到生存,偿还贷款便无从谈起。

尝试与保险公司合作,为弱势农户量身定做一款专门针对农业生产的保险产品,这样既可以大大减少灾害对农户造成的打击与损失,同时也为支持弱势群体、弱势产业的农信社(农合行)提供了贷款安全回收的保障。探索、借鉴一种“信贷+保险+担保”的金融服务新产品,以分散农业信贷风险,减少农民和涉农中小企业的损失。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企业只有创新才有活力,才会赢得更多的客户,一个没有创新的企业只能是停滞不前。

小额农户信贷品牌已成为农信社(农合行)的代表产品。该产品凸显了“灵活快捷、周转使用、随用随贷”的品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满足了广大农民和农村市场的金融需求,被广大农民接受和认可。“农民自己的银行”形象和小额信贷品牌意识已根植整理于广大农村及千家万户,这是任何其他金融机构都无法做到的。但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三农”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农村需求呈现多元化、多层次化。农信社(农合行)应加大小额信贷品牌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力度,树立市场营销理念,确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进一步开发适销对路的,被市场接受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可根据经济环境、地域、经营状况划分三等区域:农村农民区域、城乡半农区域、城市市民区域。针对不同的区域制定不同的信贷政策,实行分类调控,分类管理,有针对地打造特色产品;可以根据目前城乡一体化现状,拓展小额信贷的服务对象,将小额信贷移入城镇社区及中小企业。对市民和中小企业分为:一般、较好、优良、优秀四个等级,按级授信,采取“一次核定、守信守约、随用随贷”的政策;增强和完善银行卡功能,将客户的评级授信,小额信贷的借还、结算、汇兑等综合需求融入银行卡功能,真正做到“凭卡借贷,一卡多能”,增加小额信贷品牌的科技含量。

三、研发新产品,满足不断发展市场要求,按照个性化服务要求,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产品

品牌产品和特色业务匮乏已成为目前农信社(农合行)亟待需解决的问题。银行品牌是银行产品个性化的体现,也是此银行不同于彼银行的重要标志。在这个金融产品同质化严重的竞争时代,没有本行品牌产品也就没有形象、没有竞争力,不能给客户留有深刻印象。可以说,农信社(农合行)还没有形成自己过硬的品牌产品。

建议把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打造成农信社(农合行)的品牌产品,形成核心竞争力。思路如下:1.尝试创建新的评级体系,减少对企业上报财务报表、各类书面文件等硬性信息的过分依赖。注重现场调查及企业社会信誉、纳税状况、信用记录、高管人员的素质及家庭财产等非财务因素及软信息。2.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短、频、快”特点,对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实行综合授信。在规定的期限及授信的额度内允许其循环使用,随借随还,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3.落实信贷优惠政策。在收益覆盖成本和风险的前提下,从贷款的利率,期限和额度等方面给予优惠,对特别优质企业执行基准利率。

四、服务创新,打造个性鲜明的地方性银行形象

创建学习型企业,大力倡导全员学习风气,强化内功的修炼,培养知识型员工,把企业理念、网点外观、员工素质、规范管理等有机结合,推进社会形象的全面提升,凸显个性鲜明的地方性银行形象。将理念内化于心,外显于行,提高客户的认可度和忠诚度。

农信社(农合行)应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活动,强化团体意识,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同时寓教于乐,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农信社(农合行)企业文化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