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17:04:3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世界经济发展阶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国在过去几年为世界经济做出了很大贡献,中国经济发展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我对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抱有信心。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当年中国出口大幅下降,但中国应对得非常成功。此后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中国在过去几年为世界经济做出了很大贡献。
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世界经济不景气造成对外贸易不稳定因素增加。另外,中国自身正在进行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由以投资和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由拉动消费实现经济增长,这也可能造成经济增速放缓。
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对中国而言具有相当大的挑战,原因是目前出口和投资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然较高,而消费的占比相对偏低,因此这种改变可能造成中国经济增速显著放缓。但总体而言,我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抱有信心。
中国经济年增速超过10%的高速发展阶段已经结束,并且不太可能再现。这种高速增长是中国经济早期发展的一个阶段,不会出现在发展模式日趋成熟的现在。
除了外贸下降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挑战外,中国目前还需解决的是为刺激投资造成的银行信贷问题。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是前车之鉴。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此问题,并着手解决。我认为有关部门能够抑制金融领域初露端倪的泡沫,防范金融危机爆发。
中国的金融监管部门了解中国实际问题,对银行内部的问题有清楚了解,并且从西方的错误中吸取了经验和教训。
人们经常谈起中国会发生经济硬着陆,但这却从未发生。但我个人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去年中国经济已经发生了比较温和的硬着陆,汽车和房地产市场的销售均放缓。关于中国经济硬着陆是否会发生、何时发生,现在仍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中国的地方政府依靠售卖不断上升的资产获利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房价应该维持在民众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地方政府应该兴建福利性住房,这不仅不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还会使财政支出增加。地方政府因此将承受相当大的压力。但不存在任何大规模的违约风险,中央政府可能会分担一部分地方政府负担,以规避风险。
股市一般被看做一国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但在中国却并非如此。中国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因为中国企业的实际利润并不高,大多数利润都流入了投资和出口领域,股市普遍反映的是经济增长的收益,而不是产出的增长。在5至10年后,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成功转变,企业利润会增长,一些企业将成为股民投资的优良选择。
各位同事:
很高兴在洛斯卡沃斯同大家相会。首先,我谨对卡尔德龙总统和墨西哥政府为本次峰会所作的精心准备和周到安排,表示衷心的感谢!
戛纳峰会以来,在二十国集团成员和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下,世界经济保持复苏态势,增长前景有所改善。同时,世界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突出,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全球总需求依然不足,一些国家债务问题突出,国际贸易增速明显回落,保护主义抬头,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通胀形势不容乐观。
上述情况表明,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新的风险又在形成和积聚。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既要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又要稳中求进,探索新思路,采取新举措,解决新问题,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为此,我愿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坚定不移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当前,二十国集团成员面临的主要任务仍然是保增长、促就业、促稳定。我们应该继续本着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精神,认真分析当前世界经济存在的系统性风险,共商妥善应对之策,巩固和增强来之不易的复苏势头。我们应该继续以建设性、合作性方式支持一些欧洲国家解决债务问题的努力,推动这些国家经济早日迈入稳定增长轨道。我们应该认真落实以往峰会承诺,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充分考虑各国国情和合理关切。我们应该充分发掘创新潜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培育新兴产业,为世界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动力。我们应该高度关注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从源头上理顺价格形成机制,反对将价格上涨简单归因于新兴市场国家发展带来的需求增加。
第二,坚定不移深化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对世界经济健康稳定增长十分重要。我们应该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进一步深入,当务之急是落实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中方赞同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源,提高其应对危机和紧急救助能力,以更好履行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职责。我们应该提高国际金融机构负责人遴选程序的透明度和合理性,增加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我们应该加强国际金融监管,使金融体系更好服务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我们应该完善国际货币体系,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使用并改善其货币篮子组成,建立币值稳定、供应有序、总量可调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
第三,坚定不移促进国际贸易健康发展。国际贸易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我们应该重视当前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共同营造自由开放、公平公正的全球贸易环境,消除贸易障碍,增强贸易发展动力。我们应该坚定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恪守历次峰会承诺,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继续授权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等国际机构加强对贸易和投资限制措施的监督。我们应该保持各种双边和地区自由贸易安排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之成为全球贸易自由化的重要促进力量。我们应该维护并加强多边贸易体制,继续推进多哈回合谈判。我们应该关注国际贸易中的价值链问题,使贸易统计标准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各国从贸易中获益情况,更加客观理性地看待所谓贸易失衡问题。
第四,坚定不移推进发展事业。实现共同发展是世界经济持久增长的根本之道。我们应该重视有关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对发展中国家的外溢效应,推动国际社会在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繁荣进步、缩小南北差距方面下真功夫并见到实效。二十国集团应该加强同联合国的合作,支持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继续在发展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增强国际金融机构推动发展和促进减贫功能。我们应该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开展对外贸易的支持,切实解决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在贸易领域的关切,尽快实现对最不发达国家产品的免关税、免配额待遇。我们应该在粮食安全、基础设施等发展问题上加大投入,着力破解导致南北发展失衡加剧的难题。
第五,坚定不移倡导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增长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积极发展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增加资金投入,强化机制保障,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应该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充分考虑各国发展绿色产业面临的资源禀赋、发展阶段、能力水平差异,支持各方自主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应该加强有利于绿色增长的国际技术传播和合作,避免产生新的绿色贸易壁垒。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即将召开,我们应该坚定支持联合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主渠道地位,推动大会取得实质性成果。
各位同事!
今年以来,中国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保持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中国将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同事!
世界经济发展正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阶段,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任重道远,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二十国集团的作用和影响,牢牢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大势,同心同德,协调合作,共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共同推动世界发展繁荣!
宏观调控的关键
针对2012年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宏观调控的关键,就是要统筹处理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的关系。
“稳增长”,一方面要防止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滑坡,另一方面要特别防止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速。要把经济增速稳定在合理区间,既不能在内外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盲目追求高速度,又要避免经济增速出现持续回落;同时努力化解国内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是增加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改善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基础。
“调结构”是转方式的主攻方向和关键所在,是培养竞争新优势,形成增长的新动力,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途径。经济增速放缓和产能过剩矛盾凸显,增大了结构调整压力,也为结构调整提供了时间窗口,要紧紧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下大决心推进结构调整,力求取得实质性进展,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要通过稳增长、控物价为调结构创造必要的、宽松的条件,通过有效的调结构、促转变、提效率、增效益,真正从根本上营造能够较长时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景。
“控物价”首先关系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物价稳定,居民的生活稳定就有了基本保障。“控物价”与“稳增长”有密切联系。经济增长比较平稳,总供给与总需求大体平衡,物价总水平就不可能大幅提升。同时中国已进入资源要素价格普遍推高阶段,成本推动的价格上涨压力将持续加大。随着美欧经济困难增加,美元、欧元要寻求宽松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输入性涨价的压力有增无减。此外,理顺国内比价关系,完善资源、能源等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也会影响物价上涨。因此,“控物价”一方面要继续巩固已有成果,防止物价涨幅过高;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国内、国际经济的现实环境及条件,把握好“控物价”的目标与经济发展规律对物价必然作用的统一,适当提高对物价上涨的容忍度,为价格机制改革预留空间。这是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营造良好宏观环境的重要前提。
综上所述,只有统筹处理好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才能在避免经济增长出现大的波动的同时,增强自主增长内生动力,为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
把握好稳中求进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态势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但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有两个趋势可以基本确定:一是经济增长速度已开始小幅下降;二是物价上涨的内外压力交织并将较长时期存在。应对经济增长速度低一点、物价高一点可能带来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从长期看,根本途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变幻莫测,关键在于准确、辩证理解和把握好“稳中求进”这一经济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稳是基础,进是争取;一味求进,大局难稳;只稳不进,机遇错失。稳是为更好地进,进是为长远的稳;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把握好稳中求进,才能有效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同时力避物价涨幅反弹,有利于疏解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压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尊重企业家精神
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牢牢把握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调整经济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夯实经济社会得以健康、持续、较快发展的基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快调整需求结构,着力提高社会最终消费在内需中的比例。要尽快把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解决居民住行困难和消费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要注重在经济发展基础上较大幅度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要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覆盖范围,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要加快解决制约城镇化的瓶颈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开拓国内消费投资增长的广阔空间;要全面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发挥市场竞争和产业政策引导作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大力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要根据长远发展规划促进区域、城乡经济在调整、转型中科学协调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要着力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创新驱动作用,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功能,要充分激发和尊重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大力推进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在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中,中国能与世界主要国家同步迎接新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当前尚属首次,这是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我们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走出一条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的科技振兴之路。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114.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01
经济全球化指的是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经济融合发展,它是世界生产力整体发展的结果,是各个国家共同通寻求利润、谋求经济发展的推动力。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成长趋势逐步增强,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导致了国际的直接投资和各个国家的贸易环境都出现了新的变化。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发展阶段,各个国家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不断地跨国界流动,引导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相互信赖的统一整体。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效应,也会有反面效应。
一、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1.不利影响
经济全球化之后出口的市场比较集中,这跟我国出口市场要求多元化发展的目标自相矛盾。经济全球化容易对出口商品的结构优化产生消极影响。目前我国的环保产品和绿色产品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所以绿色贸易的限制也同样给我国的外贸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其次目前一部分专家也认为经济全球化对于我们国家的出口、外贸和民族工业发展同样会造成消极影响。
2.有利影响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非常多的利用外资的机会,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早过去的20年中中国总共吸引了3000亿美元的国外投资,在其他所有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的总量中占据了30%,这个数字的增长也表明经济全球化能够促使我们更多更好的利用外来投资,从而加快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快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还为我国带来了更多更先进的外国技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很多技术领域都缩短了与世界水平的差距,甚至有一部分技术已经与世界水平持平,可见经济全球化同样带动了科技技术全球化发展,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的程度上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国企业也会拥有更多的机会来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来寻求发展,同时也能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构,来公平合理的解决与其他世贸组织成员遇见的经济贸易争端。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发展策略
1.大力开发互利共赢战略
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是相互的,作为世界的主要经济体系,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同样影响了世界的经济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前世界的发展主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每个国家都希望能充分地利用经济全球化来提高本国的经济发展。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充分的利用好全球化发展带来的机遇,首先就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方面我国必须要树立平等合作、共赢共利的发展理念,同时还需要联合其他的发展中国家一起,在充分利用经济发展资源的同时维护好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推动全球化经济秩序能够更加的公平、公正、合理,增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发展能力,促进我国的社会经济能够更稳定快速的发展。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增长方式主要还是依靠高投资和高能消耗来进行的,首先搞投资必须要高积累,如果积累高于消费则会影响到国内公众的消费能力提高,引发供需不平衡,而自然资源属于有限资产,所以高能耗的经济是不可能长时间发展的,所以从长远角度来说,这两种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都无法关注长远利益的。目前经过研究发现,现代化的经济持续增长有三个要素: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发展、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首先我国需要大力发展知识经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提高我国产业中的科学知识含量,才能直接提升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升我们国家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其次大力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服务行业逐渐的缓解了国内的就业压力,同时也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整体生活水平。最后还需要大力倡导发展低能耗的经济方式,倡导低碳环保的经济发展道路,更有利于保护环境,建设节约能源的新型社会。
3.促进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提升就业率的同时也能够提升我国人民群众的而整体消费水平。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离不开就业问题,因为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提升国内群众的生活水平质量。所以在经济化全球背景下,我国政府更应该大力加强就业工作的指导,努力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内需,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人民群众的整体消费能力,建设消费型主导的消费社会新形势。
三、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地深入,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中国要是想保持自身经济发展的快速稳定,首先必须要加强对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的了解和思考,加大对经济全球化发展战略的研究和部署,找到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式,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更加快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卫东,张国钦,宋周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演变趋势研究[J].地理科学,2007,05:609-616.
一、国际环境的变化
1、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经济全球化是各国经济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的结果,同时也是各国经济体制市场化的结果。经济全球化使大部分国家融入世界经济的整体运行之中,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各国经济的发展。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和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跨国公司已经把生产、经营和发展的空间扩大到了全球,在全球范围内规划投资、配置资源,并以此来带动贸易的快速发展。据联合国统计,1990年各国出口总额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16.2%到2000年上升为20%,全球年平均贸易增长速度达到5.86%。在贸易量迅速增加的同时,贸易结构也发生变化。过去西方发达国家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进口原材料,经济落后国家主要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现在,发展中国家的汽车、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也大量进入发达国家,发达国家除了出口高科技产品,工业制成品外、钢铁、化工等生产原材料外,农产品也大量进入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垂直型分工逐步向水平型分工发展,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以市场为中心,以越过贸易障碍、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和增加利润为目的,综合全球各地资源、资金和劳动力,力求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生产经营全球化。
2、世界经济发展水平大大提高,传统出口面临愈来愈激烈的竞争。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低的时候,寻找海外市场压力较小,实行进口替代或出口替代比较容易,但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走向了由一般制造业为主的出口导向战略,国际竞争激烈,出口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
3、产业内分工已成为对外贸易基础。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国际分工出现了一种新的模式――产业内分工。过去分工主要是由要素禀赋所制约,现在科技足以减轻甚至摆脱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以至于同一行业内各部门或同一企业内各个分工车间和工艺流程,都可以分散到全球部署定位,实现最优配置。这种变化的结果是国际分工不再简单地和主要地表现为初级产品、传统制造业和现代制造业之间的分工,发展中国家已开始参与现代制造业的分工之中,甚至发展出一批新兴产业来。
4、国际产业结构调整。随着全球范围内高新技术的扩散和应用,各国为在新的竞争中确立领先的发展地位,竞相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性调整带有越来越强的全球色彩。中国2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就是很好把握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从而在扩大进出口贸易,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促进了国内经济高增长,成为经济全球化受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面临着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这一机遇,如何适时制定合适的对外贸易战略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国内环境变化
1、加入WTO,中国对外开放面临全新的形势。一方面我国可以在WTO确定多边、稳定、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原则下,享受WTO成员贸易投资自由化的便利,获得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和进入别国市场的权利,促进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发展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合作,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我国也必须履行我国的对外承诺,必须严格遵守世贸组织的规划,中国将进一步放开市场,逐年削减关税,消除非关税壁垒等。大部分的措施将在五年兑现。
2、整体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的总体经济实力有了很大提高,我国经济也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以资源约束型转向需求约束型。我国经济出现相对过剩,既包括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过剩,也有生产能力的闲置。人多数企业及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约在70%以下,而一些附加值高、商品性能好的技术密集型产品无法满足国内需求。我国工业发展出现新的特征:一是速度下降,亏损增加;二是结构失衡;三是资源型产品价格大幅度回落,1993年原煤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回落30%―40%。这与二十年前经济发展时面临短缺经济环境完全不同,以前的发展是通过数量扩张来完成,而现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缺乏短缺经济时期对资源性产品开放的投资拉动力。我国经济正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对外贸易战略调整必须从全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出发,要有利于全国产业结构升级。
三、全球对外贸易战略的提出
全球化战略是从全球化的高度来发展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就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组织生产,全面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并带动更大规模的对外贸易和资本流动,实现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在生产层面的对外开放。这一战略是更深层的对外贸易战略。
一是跨国公司投资成为生产出口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出口导向和内撑外开型战略下,出口能力的提高更多地取决于本国比较优势和要素优势的发挥。在全球化外贸战略下,生产出口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取决于跨国公司对东道国优势要素的利用,另一方面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市场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是要素的充分调动使国际分工深化。在出口导向和内撑外开型战略中,充分利用本国的优势决定了本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其结果是发展中国家更多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随着生产要素流动性的增强,产业内分工已愈来愈成为对外贸易基础,充分利用本国优势要素不是惟一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要素的国际流动,发展非本国优势要素密集型产业出现了新的可能。
三是全方位经济分工的参与。国际分工的深化和扩大使分工不再只限于工业、农业领域,而广泛地延伸到广义的第三产业。随着国际服务贸易的扩大和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从作为简单劳动力密集型的劳务承包工程到作为高级复杂知识的研究咨询服务都成为国际分工的组成部分。因而,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国际分工地位定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出口上,也不能仅仅注重重工业的发展,而应当广泛地注重服务业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参与。
全球化外贸发展战略将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增长,有利于我国经济大发展,具体来说:
1、有利于我们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国内外两种资源。传统的进口替代和平衡型贸易战略以国内市场取代对外贸易,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出口导向型注重国外市场但忽略国内市场,但国内市场广阔毕竟是发展中大国的重要优势。新环境下实行对外贸易战略必须充分发挥国内市场的作用。全球战略则是对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不偏不倚,一视同仁,有利于充分发挥国内外两个市场、国内外两种资源。
2、突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限制。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各国关税逐步降低,非关税壁垒不断减少。但与此同时,采取种种方式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如技术壁垒、环境壁垒等有增无减,针对中国出口产品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中国产品越来越成为国际反倾销目标,2001年9月止,对中国反倾销案件达452起。严重阻碍出口进一步不扩大,实行全球化外贸发展战略,可以变国内征税国外销售为国外生产国外销售,绕过国外诸多壁垒。突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限制。
港口作为区域物流子系统的进出口岸,其发展取决于区域经济其是外向型经济发展引致的运输需求,是区域培育了港口。港口一旦形成,便又成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港口和城市发展在各个阶段有不同特点,从空间关系到产业结构存在着阶段性互动特征,把握港城间的发展脉络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发展思路。
作为运输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港口功能和作用随着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逐步扩展。第一代港口的功能局限于货物的装卸和简单堆存上,仅是货物海陆运输的交接地。而第二代港口的功能则有了明显的扩展,除了装卸堆存外,还发展了与运输有关的简单加工、贸易和服务。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后,港口的发展进入第三阶段,港口在传统装卸堆存功能基础上开展货物中转服务,依托其与城市的关系发展有一定规模和深度的加工、贸易和相关服务,并开始借助现代科技开始涉足第三方物流和信息服务。港口城市的成长及港口带动作用的增强是港城发展的中心环节。与港口与城市之间关系的演变相联系,港口城市的发展一般可以概括为4个阶段。1.港城初始联系
港城初始联系的发生源于港口的运输中转功能,这是港口最基本的功能。由这一基本功能诱发产生的港务部门和集散部门,称为港口直接产业。它是港城联系的最初媒介,也是港口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但仅是这两个部门,在空间上可以游离于城市区域。以这两个部门为城市经济活动主体的港口城市处于其发展的第一阶段——初级商港型经济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城市对港口有很强的依赖性,一旦由于某种原因使港口衰亡,那么,在没有其它特殊力量参与的情况下,城市作为“港口城市”的发展过程就会中断。
2、港城相互关联
在全球承运人和综合物流时代,港口功能日益多元化,与港口中转运输相关的海运、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即港口关联产业)成为港口经济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当港口发展到能集聚国内外生产要素和联结国内外市场时,港口陆域便成为利用港口输入原材料、输出产品的临港大工业和出口加工业(合称为I临港工业或港口依存产业)的优势区位。I临港工业在港口陆域的集聚是港口城市发展的最强劲动力,也是港城关系的最重要媒体。港口工业的发展绝不仅是本身经济总量的增长,广泛的产业关联产生强大带动力,更重要的是促进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多元化。如果临港工业能与城市以及区域的相关产业形成一种密切的传递、接收机制,则必将成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力。在港口关联产业和港口依存产业发展成为港口城市主要经济部门的同时,港口与城市在空间形态上也相互连接融合,港口与城市开始走向一体化,进入发展的第二阶段——港口工业型经济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港口工业的形成标志着港口城市完成了从简单地服务于港口到积极地利用港口的转变,港口城市不再是被动地受港口驱动而发展,而是通过港城互动实现共同发展。
3、港城集聚效应
港口直接产业与港口关联产业的发展构成的良好城市基础设施条件产生的空间集聚引力,吸引与港口无直接关系的产业在港口城市的集聚。临港大工业的发展产生协作引力,也不断吸引前、后相关联产业在港口城市集聚。随着产业集聚带来的就业和消费的扩大,通过乘数效应促进了城市非经济基础部门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设商贸中心是发挥集聚效应的重要保证。同时,港口城市也是建设商贸中心的优势区位。这是因为,商贸中心应是物流、信息流的集结地,港口城市完全可以提供这种服务。随着不同产业在港口城市的集聚,港口城市的产业体系渐趋完善,进人多元化型经济发展阶段。
4、城市自增长效应
城市自增长效应是指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其自身的规模通过循环和累积,就能促使城市继续发展。港口城市在进人多元化型经济发展阶段以后,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种自增长效应,但这种效应并不能成为港口城市继续发展的强劲动力,还必须求助于新的动力才能实现在原有水平上的飞跃。世界海运业中船舶大型化趋势的日益增强和港口城市成长后港口附近土地的紧张,迫使港口向外迁移,港口城市也随之向外拓展,城市由此进入新的发展轮回。
港口对城市社会经济的波及和扩散效应
港口对城市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主要通过经港口运输的货物传导,货物在流经过程巾涉及人力、物力和设施等,由此产生各种社会经济效益。从而给城市带来产值、就业机会、税收和资金的增加。从港口对城市发展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来看,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1)港口自身作为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一部分,它自身产生一定的效益;
(2)港口为工业、贸易和其他部门提供装卸、堆存等相关服务,因此与这些部门存在着前向联系效果,产生相应的社会经济效益;
(3)港口自身也消耗本地和外地的工业、贸易等行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港口与其存在后向联系效果,同样产生相应的社会效果;
(4)港口对工业具有诱入、产生和凝聚作用,对人口也具有集聚作用,加速了所在城市和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因此,港口通过其前向和后向联系效果,将对城市社会经济产生乘数效应,即港口产生的直接社会经济效果将会逐级扩散到城市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这些扩散效果的累积将远大于港口的直接社会经济效益。进一步来讲,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港口的建设和完善形成一定规模的港口产业,首先对港口直接相关的前向和后向产业产生社会经济影响,再由初级乘数效应对间接相关产业产生影响,从而引起产业扩展产生下一级乘数效应,连续传递使城市和区域经济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在港口规模扩展和城市经济增长的同时作用下产生诱人和新生产业,引起城市和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从上述港口对城市和地区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可以看出,港口自身及直接相关产业对城市所产生的社会经济贡献只占其对整个社会经济影响的较小比例,因此港口的发展建设不能只看港口自身的经济效益,更要关注整个波及的社会经济效益。
金球化与国际分工中的港城联动发展
各国港口经过不同阶段的发展,无论在陆域空间还是功能空间上都为港口和城市经济的互动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也为港口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从世界经济发展来看,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分工已从产品发达国家与初级产品生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垂直分工向该类分工不断深化以及水平分工不断扩大的方向发展。这种分工形态的演变主要由跨国公司为主导,通过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有利的区位和要素投入组合,通过强大的海陆物流系统选择最佳的原材料和最有效率的技术来进行运作。
从经济全球化的空间表现来看,国际分工强化了一个城市或地区经济活动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更为明显和突出的作用,使之更为直接地参与全球经济的运行与竞争。全球化将根据城市与地区优势莺组国际经济秩序,进一步改变地区性困子的空间分布,形成新的动态空间结构。整个世界经济更加依赖于国际贸易和海上航运的发达,贸易港口作为海运转为其他运输方式(陆运、空运或内河航运)的必经过渡点,作用逐渐延伸并被强化作为组织外贸、发展工业和相关产业的战略性作用,也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因此港口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被凸现出来。港r=1和城市间的关系变化也从仪仅满足城市经济运转的需要向港口推动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方向转移。
因此,全球化趋势下的港口对城市经济的推动作用是:在新的经济体系架构下,港口战略霞点的转移极其蕈要,甚至关键性地决定了城市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最终构架。
当城市的经济和社会活动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通过运输和交通与外部世界进行交往,建立广泛的关系。海洋运输的臣大能力及成本低廉等优势,是港门成为城市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与外部联系的首选方式和重要节点。港n因生产和经营活动产生了大量的人员、物资、信息、资金的流动,直接产生了港口产业(海运、仓储、集疏运等),引发了依存产业(造船、贸易、钢铁、石化、电力、加工工业等)、派生产业(有关港口的金融、通信、保险、修理、旅游、服务等),从而形成集生产、经营、商贸、旅游、信息甚至服务网等功能为一体的特殊区域。由于城市和港口在人类活动中的紧密关系,依港建城,港城一体,互相依托、促进,形成了世界上许多港口和城市共同发展的现象。
(一)国际分工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
战后国际分工在经济结构相似、技术水平接近的工业国家之间得到迅速发展,使工业国之间的分工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改变了战前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从事工业制成品生产,殖民地、附属国主要从事初级产品生产的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分工模式。
(二)国际分工形式有了很大改变
战后,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使国际分工从垂直型分工日益走向水平型分工,从产业各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产业内部的分工,从市场力量主导型向企业内部协调型分工发展,从沿着产品界限所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所进行的分工,从有形商品生产和贸易领域的分工发展到商品、服务部门相结合的分工。
(三)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类型和经济制度有显著变化
当代国际分工是由各种经济制度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参加的综合性的分工,包括了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分工,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和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分工。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为国际分工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国际分工形式的改变也使国际分工利益不再取决于产品或产权,而是取决于参与国际分工的要素。如果将一种产品生产过程描述为一组价值链的话,分工的细化就使得各个价值链分布于不同企业的生产之中,因此导致国际分工形式开始从产业分工、产品分工走向了全球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分工,国与国之间的比较优势也将更多地体现在价值链上某一特定环节的优势,从而导致国与国之间按价值链不同环节分工的现象。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选择
(一)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国际分工的新特点、形成的新格局,给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个重新定位的问题。当代国际分工的新特点为我国利用劳动力优势参加国际分工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劳动力密集型生产环节方面,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的国家之一。因此,我们应该发挥我国建立在劳动力丰裕基础上的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同时,必须注意,目前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所主导的国际产业链上,不同国家凭借自身不同的要素优势而占据不同的生产环节。根据U型曲线理论,U型曲线上升段部分是产品的高附加值区域,包括产品的前期开发、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产品的销售及售后服务,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要位于生产区域。U型曲线最底端的是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即低附加值区域,主要是流水线生产,我国生产基本位于该区域。因此,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该产业中较高档次的产品,发展中国家由于在资本或技术方面的差距,只能生产和出口一些大众货,却很难形成自己长期的竞争优势。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企业之所以选在中国,是因为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而非核心技术,也就是说在国际分工中,我国还是以资源供给者的身份参与。由此可见,我国在国际要素市场处于要素的比较劣势,拥有的大部分是一些代表夕阳产业的生产要素,而缺乏代表知识经济的核心要素。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一国的生产要素分为基本要素和获得性要素,基本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是一国先天拥有或无需太大代价便能得到的要素;获得性要素包括高精尖技术和高科技人才等,需要通过长期投资和后天开发而创造的因素。对于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获得性要素更为重要。因此,对于中国来说,自然优势固然重要,但获得性优势将使我国的比较优势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征,并彻底改变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
(二)积极开发区域经济合作,争取更高的比较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