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17:04:1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控制成本的方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AHP;施工管理;成本;效率
0 引言
在进行社会、经济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分析时,常常面临的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借助层次分析法(AHP),不仅可以简化系统分析和计算,把一些定性因素加以量化,使人们的思维过程变成数学化,而且还能帮助决策这保持思维过程的一致性。
1 层次分析法理论
层次分析法(AHP)是由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Thomas 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该分析法是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按照分解、比较判断、综合的思维方式进行决策,成为继机理分析、统计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出来并进行科学处理的方法。
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①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在深入分析问题的实质后,找出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把系统中的各因素划分成不同层次,再用层次框图描述层次的递阶结构以及因素的从属关系。
②构造判断矩阵
对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一般采用1-9及其倒数的标度方法。
③计算权重
根据判断矩阵,计算某一准则下各因素的相对权重,得出权重向量。
④一致性检验
对单一准则下的权重向量进行一致性检验,即要求判断矩阵应大体上满足一致性。
⑤排序
计算各层因素对目标的合成权重,并进行排序。
3 层次分析法应用实例
将层次分析法用于工程项目建设的施工管理决策中。
在工程中重点探讨管理决策问题,主要是为了提高施工效果(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影响施工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施工管理过程中有哪些工作需要做,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工程施工管理决策的主要目的是明晰这些工作的重要程度,找出具有控制作用的一些主要因素。
①建立层次结构
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下,归纳出系统层次结构模型如下(见图2)。
目标层:规定了本问题研究的总目标始提高施工效率。
准则层:为了达到总目标,必须根据所列的三个准则来进行。
措施层:列出了就应采取的5项目措施。
图1 施工管理层次结构关系
②建立判断矩阵
调查本领域内专家或者是有经验施工管理人员的意见,统计分析层次结构中各因素的重要性程度,比较评判结果通过使用1-9标度法引入合适的标度用数值表示出来,写出以下几个判断矩阵。
表3 A-B判断矩阵
A B1 B2 B3
B1 1 1/5 1/3
B2 5 1 3
B3 3 1/3 1
表4 B1-C判断矩阵
B1 C1 C2 C3 C4 C5
C1 1 3 5 4 7
C2 1/3 1 3 2 5
C3 1/5 1/3 1 1/2 3
C4 1/4 1/2 2 1 3
C5 1/7 1/5 1/3 1/3 1
表5 B2-C判断矩阵
B2 C2 C3 C4 C5
C2 1 1/7 1/3 1/5
C3 7 1 5 3
C4 3 1/5 1 1/3
C5 5 1/3 3 1
表6 B3-C判断矩阵
B3 C1 C2 C3 C4
C1 1 5 3 1/3
C2 1/5 1 1/3 1/7
C3 1/3 3 1 1/5
C4 3 7 5 1
③层次单排序
表7 A-B判断矩阵排序
A
BW
B1
B2
B3 0.0067
15
1 0.4055
2.4662
1 0.105
0.637
0.258 0.318
1.936
0.785
合计 - 3.8717 1.000 -
,满足一致性要求。
同理,B1-C判断矩阵、B2-C判断矩阵和B3-C判断矩阵均满足一致性要求。
④层次总排序
A-B相应的单排序即为总排序。
表11 A-C总排序
B
C B1 B2 B3 C总排序
0.105 0.637 0.258
C1
C2
C3
C4
C5 0.491
0.232
0.092
0.138
0.046 0.000
0.055
0.564
0.118
0.263 0.263
0.055
0.118
0.564
0.000 0.119
0.074
0.399
0.235
0.172
⑤一致性检验
4 结论
由以上分析,在该工程施工管理决策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权值最大,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为安全生产和均衡施工;再其次为保障物质供应和提高机械效率。
【关键词】电厂;有效控制成本;管理体制;对策
0.前言
目前,电网的自动化经济运行是信息、科技等技术发展下的自然产物,电网自身的特殊性是规模性较大,所以在运行过程中安全性、稳定性以及经济性是最重要的,科技技术于现下电网运行来说是助推电网发展与建设的有力保障。有效控制成本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成为世界通过的电厂管理模块,然而应用到电厂是在1998年,正是成立并落实有效控制成本体制。有效控制成本想要得到预期的工作效果,首先是要将工作重心落实在成本费用定额上面,之后建立科学有效的成本预算编制,这样才能收获如期的效果,同时要以计算机为有效控制成本的主要工作工具,形成有效的系统管理模式,使之与现代化的社会科技要求相匹配。
1.电厂有效控制成本存在的问题
1.1成本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
电厂在成本预算编制上多数是运用了增量成本预算编制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误差,编制过程中确定上期成本预算的实际数合理的,之后就其变动因素是存在主观臆断的,所以会导致成本预算编制的最后的结果并不能起到实际作用。
1.2成本预算执行结果缺乏分析
多数电厂成本预算执行结果是缺乏分析的,总体性的评价系统也存在缺失,系统中的分析是针对成本预算和结果相比较的,而比率与差额之间的分析部分是一个缺口,使差额产生的本质原因不能得到体现,那么就不会得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1.3成本预算工作重点不明确
多数电厂在成本预算工作上的重点项目是模糊的,没有将工作的核心放在成本预算编制上,从而忽视了对成本预算执行过程的评价、考核以及监督,这样的话成本预算控制不能发挥其自身的有效职能,事前控制与过程控制完全不能体现,总体来看只有事后控制。
2.完善成本预算成本管理体制的对策
实行有效控制成本信息化。
首先要强化成本预算编制功能,其中包括电厂成本费用定额的相关管理、基础数据的管理、成本预算编制管理、成本预算审核管理以及审批、修改以及颁布相关管理功能。其次是实现成本预算控制的信息化功能,其中包括总额控制、分组控制以及单项控制。然后实现成本预算指标的分解功能,成本预算指标的分解可以通过管理系统来实现,将详细信息落实到各级责任单位,使成本预算工作人员能够在工作中第一时间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是电厂内部员工的工作内心凝聚在电厂发展这一目标上。最后要实行预警功能,成本预算执行过程中要实现其自身的刚性控制功能,确保管理体系与会计核算系统能够有机融合。那么落实预警功能之后,在成本费用超出时,就会接收到会计成本预算系统传输的拒绝信息以保证成本预算权威性。
3.有效控制成本体制形成的意义
3.1管理思维重大变革
成本预算成本、实际成本的核定方式是相同的,这样的话能够是二者之间的可比性增强,使电厂在运行过程中避免了作业管理、有效控制成本二者之间相抵触的现象,这样能够避免完成成本预算时消减作业步骤这一现象的发生频率,能够有效的实行成本预算控制,从而达到提升电厂有效控制成本效率与作业效率这一整体目标。
3.2提高成本预算准确度
多数电厂在成本预算编制过程中会遇到多种原因,导致其最终的指标与实际的数值有较大偏差,这样就使成本预算编制失去了导向性作用。利用系统流程的作业分析,结合作业完成时所需要消耗的资源制定定额,来确定成本预算的基础数据,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成本预算编制的准确程度,以此来保证电厂有效控制成本体制的落实与运行。
3.3促进电厂经济效益增长
电厂实行成本费用的定额,一方面为成本预算编制提供了基础作用,一方面为电厂的成本费用控制与管理建立了有效的数据标准,使电厂的成本费用管理在运行过程中更加标准化与规范化。这也是对电厂经济性运行的保证。
4.电厂经济性运行
电力系统在不断更新发展,随着系统自身完善程度的加强,更要注重的是智能电网运行过程中的积极性,只有保证经济性运行基础上才能够实现电厂效益化与社会经济化。电网实际运行操作中,占有首要地位的是电网自身的稳定性、安全性得到保证,其次是保证对提供给用户的用电质量,最后才是电网的经济运行。电网经济运行的含义是,确保安全性、稳定性的前提下,电网中电源、线路、变压器以及用电点容量一定,进而采取科学合理的运行方式,减少电网传输电力的过程中自身电能的损耗。
电网运行中,电力用户的电源网络存在形式无论是繁杂还是简单,都将电源看作为含有一定内阻抗值的电压源,其内部电源电力的损耗与电阻是正比关系,同时与负荷电流的平方值也是正比关系,那么内阻数值越小,其电源内部的损耗就会随之减小,具体步骤为:第一,首先需要建立电路模型。第二,对元件传输分配系数进行计算。也就是将在电网中各个可用元件上传输功率的每一个用电负荷点的负荷分配系数计算出来,即元件传输功率与用户负荷的比值数据。当电网中功率传输的方向与规定的方向相符合时,产生的功率分配细数比值是正,反之功率分配系数为负。第三,对各个元件输出总功率进行计算。第四,对可断开环路开关传输的总功率进行计算。第五,解列最小原则策略。依次循环操作直到电网中最低一级的电压等级环路被解列。这种操作形式不会对解列点位置产生变化,但是对负荷调配是存在一定影响的。第六, 精细调配负荷。此步骤中调配的目标是,使母联开关呈假定闭合状态时,可以使通过此母连开关的传输负荷数值尽量小。
5.结论
在实际电网运行中,确保其安全性、稳定性的基础上,对用户用电质量做出保障,同时保证电网处于经济运行状态,那么为电网安全性更加稳定,就要对电网进行解列,试探性的对比优化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并不能确保优化之后得到的是最佳结果。电网结构通过实际优化之后,可以有效减少网络损耗、电能损耗、无功损耗,每年能够节约有效电能、电费,从而产生的经济效益是非常明显的。 [科]
【参考文献】
[关键词]市政道路;道路工程;成本控制;途径和方法
1、工程概况
贵安新区清杨路土建施工第3标段工程,施工里程范围为K9+440-K14+040,主要工程内容包括:贵安立交跨线桥以及跨沪昆铁路桥2座桥梁,9座涵洞,路基土石方237万m3(挖方67万m3,填方170万m3),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电力管道、给水管道各2条。工程总造价2.486亿元(其中暂定金2490万元)。
2、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很长一段时间内,一些施工企业他们在有效控制工程成本方面做了很全面的研究和实践,通过实际的验证也得到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是,整体上来说,一些市政道路施工承包企业的控制成本的水平还不到位,面对着新的形势和更加严峻的任务和要求,一些常见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或者改善,比如,控制不到位,管理不精细等现象。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对成本的管理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和问题:①对于现场施工机械缺乏有效控制,对机械调配缺乏系统组织,现场施工机械的机械使用率普遍偏低;②控制成本的过程中缺乏动态跟踪实时监控,现场材料因按月进行盘点,核实材料超耗情况,而不是等到工程完工才统计材料超耗情况;③对部分分部分项质量管控不严格,导致现场返工情况,造成成本大量增加;④一味抢工,而不根据关键线路有效组织生产,在非关键线路上的工序按照抢工方法施工,造成浪费现象严重。
2、成本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2.1全面控制原则。首先,市政道路工程成本控制应遵循全面控制的原则。全面控制要从全员控制和全过程控制两方面入手。①全员控制,对于施工企业工程成本控制既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利益又关系到每一个员工自身的切实利益,企业要做好内部人员的管理让他们明白成本管理控制的重要性,这关系到整个项目部的所有人员的收入。只有所有的成员都有控制管理成本的观念,才能最大程度的有效控制成本,获得最大效益。②全过程控制成本,对于一些项目起初的成本控制措施会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一些变化,只有在整个过程中控制才能发挥出有效的控制,并且成本的周期是整个项目的周期,所以在整个过程中都要控制成本。
2.2动态控制原则。对于施工企业而言,最难掌控的原则就是动态控制成本的原则。一开始企业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控制成本的整个过程是发生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的,因此企业要在动态中实施控制坚持动态控制的原则。做到动态控制成本就是通过把相关材料和人员机械投入到实际的施工中,掌握成本产生的实际数值,然后对比目标值,查看是否有偏差,并且采用相应的方法措施以应对出现的问题。
2.3目标管理原则。目标管理原则就是在企业成本管理时,企业应该严格的按照目标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在对各项开支的管理方面,要做到严格限制,严格监督,严格指导,把成本控制在目标允许的范围以内,一定做到以最小的成本开支获得最大的最好的经济效益和工程质量,最终达到控制成本的目标。
2.4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这是有效控制成本的重要保证。在整个成本控制过程中,上从项目经理下到专业人员都肩负着成本责任。在这个一体的成本控制网络中,责任人具有一定的权限,才能够落实到责任,也就是说责任人在规定的范围内能够决定一些相关的费用的开支与否,以及开支的措施方法和开支的金额,从而达到责任人对开支成本有效实际的控制。比如,在物质材料方面,采购员就具有选择供货商的相应权利,从而确保物料的成本控制。
2.5节约原则。节约原则同样也是一个有效而又简单的降低成本的措施,在控制工程成本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节约原则就是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财力,物力,人力的有效节省最终实现有效控制成本的原则。当然节约也不是过分的限制和不良的监督,更重要的是积极地制造节约的条件,要注重工程成本的事前监督和工程过程管制,施工过程中应该经常检查方案的合理性,在实际的施工中科学的实现节约的效果。科学合理的节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同样也是有效控制成本的一项重要举措。做到科学合理的节约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总:严格制定成本的范围,项目开支标准,相关财务制度,做到成本费用实时的监督。
2.6方案成本对比原则。施工方案直接影响成本,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选择过程中,在保证工期、安全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选用成本较低方案,因此在有施工方案选择的情况下,都应进行各种施工方案成本必选,现就贵安新区清杨路3标工程电力管道施工进行简要介绍:施工方案1:管道沟槽开挖―基础垫层模板―基础垫层混凝土―铺设电力管道―电力管道混凝土包封模板―混凝土包封―土方回填。调整方案2:管道沟槽开挖―基础垫层混凝土―铺设电力管道―混凝土包封―土方回填。相比较方案1,方案2较少基础垫层模板和混凝土包封模板两道工序,减少了周转料模板租赁费用成本34.8万元、模板搭拆人工费成本88万元,缩短了工期,同时增加机械使用费成本14.8万元,造成混凝土超方成本44.3万元,方案2成本比方案1成本少63.7万元,在方案2的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重点在于机械挖沟槽宽度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宽度,尽量减少误差,以避免混凝土超方过多。
3、市政道路工程成本控制的有效对策
3.1合理安排工程周期。科学合理的安排工程周期是有效控制成本的重要对策。安排一个科学合理的工程周期,可以有效控制单个项目的成本。最终可以实现从项目一开始经过施工再到工程转移,有效地成本控制都伴随着整个项目的过程。为了能过有效的更好的实现成本控制,相关企业应该按照年度和进度科学合理的制定出一套合理的资金使用方案,最终实现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的顺序依照技术要求合理的安排施工,充分的使用现有资源保证工程质量过关,争取做到无返工费用,减少施工的陈本。进而实现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
3.2严格控制建安成本。对于建安成本来说,相对控制建安成本能够有效的控制整个工程的成本,在当下虽然说大部分项目能够按期准时完成,但是工程的成本却严重超支。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把招标的管理,还有合同以及造价的管理有机的统一起来,最终使用有效的方案控制建安成本。
3.3有效控制材料、设备价格。有效的控制材料和设备的价格,这也是一个有效的控制工程成本的措施,贵安新区清杨路3标工程,有百分之七十的工程建安造价是有材料和设备产生的,因此,能够有效地控制材料和设备的价格是工程成本管理和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这方面,企业应该及时的了解市场上相关材料和设备的准确价格信息,根据项目的成本定位选出合适的材料和设备,对于与一些大宗材料设备,企业可以采用招标,招标的时候要进行对比分析,采用竞争性谈判的方式进行购买。对于项目的主要材料使用甲方供货或者暂定单价的形式,掌握主动权,对于订货的时机,应当注意避免供货不及时而产生的施工索赔现象。
关键词: 货币资金; 内部控制; 建立原则
一、合法并符合实际原则
每一个企业都必须依法建立货币资金内部控制。首先,应当根据《公司法》或《企业法》规定的公司或企业的组织架构及其职权分工,制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因为内部控制是建立在职责分工的基础之上的。分工、授权、审批、制衡等内部控制的基本方法都与企业的组织架构及其职责分工密切相关。任何企业在建立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设计控制方法、措施、途径和手段等方面,都必须在《公司法》或《企业法》规定的公司或企业的组织架构及其职权分工的框架内进行,不得违反这些法律的规定。其次,应当根据《会计法》所确定的内部会计监督原则,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设置与职责配置要求,特别是对出纳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券、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的规定,设计企业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是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要形式和内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配备与及时建立内部控制的基础,也是贯彻执行内部控制原则与措施的重要保证。《会计法》对出纳员职责的特别规定更是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应予特别遵循的要求。再次,应根据财政部的《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建立和运行企业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2001年财政部颁布的《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详细规定了单位建立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应采取的基本措施和应具有的基本方法,是企业建立自身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直接法律依据。任何企业建立自己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都应当遵循这一规定,并应在此规定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将该规范的要求予以具体化和完善化。最后,应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银行各项结算纪律与规定,国家《审计法》、《内部审计条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规定》等国家其它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企业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保证这些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同时优化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运行环境。
每一个企业的具体情况都是不相同的,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不可能为每一个企业制定一套切实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因此,要使企业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可行并有效地发挥作用,每一个企业还必须根据本企业的经营规模、组织形式、机构设置、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建立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并根据这些情况的发展变化对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地加以完善和发展。比如,规模较小的企业,就不可能有较细致的分工,就不能设置较大规模的内部控制;业务复杂、包括较多不确定性因素的企业,内部控制的规模就应尽可能大些。
二、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效益原则是人类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它要求人类的每一项活动都应当是效益大于成本的,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也应当遵循此项原则。企业设立的每一项控制措施,都应当是控制效益大于控制成本的,否则,即使该项控制措施有一定的作用,也不值得设置。所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非越完整越好;规模过大的内部控制,会使企业得不偿失,是要不得的。值得注意的是,内部控制成本和控制效益往往是很难衡量的,企业设置内部控制措施时,应当非常谨慎地进行判断。不但要从某项控制措施本身出发权衡成本与效益,而且要从该控制措施对企业整个控制系统的影响的全局出发权衡成本与效益;不但要从过去的经验出发权衡成本与效益,而且要从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权衡成本与效益。
一般说来,内部控制效益包括直接控制收益和间接控制收益。直接控制收益是指该项控制措施本身能够防止、发现和纠正的错误与舞弊金额;间接控制收益是指该项控制措施设置并运行后,使整个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控制力得到加强,从而使企业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其它控制措施所能增加防止、发现和纠正的错误与舞弊金额。
内部控制成本也包括直接控制成本和间接控制成本。直接控制成本是指为实施该项控制措施所发生的有关人员工资、福利费、办公费,以及办公场所、用具和物品等的购置费、折旧费和修理费等。间接控制成本是指实施该项控制措施后,可能会使整个企业的办事效率下降,甚至贻误商机,给企业增加的成本和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管理效率
1 完善施工组织建设
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建立高效的项目管理组织,就是对建筑工程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和系统管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建设过程中要抓住两个重要因素:⑴在设计管理组织的形式时,要依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坚持管理层次合理、弹性灵活的原则,同时要突出精简高效和目的明确的特点。⑵要注重项目负责人员的确定,在设计管理组织时,为了组建一支高效的施工项目团队,任用的项目经理一定要具备较强的组建工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2 控制成本和提高管理效率
2.1 控制成本
控制成本是指对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资源的控制。任何一个工程项目的实施,都要消耗一定的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和经费资源。通过对这些成本的合理的指导、调节、监督和限制,及时灵活地纠正将发生和已发生的费用偏差,最终控制各项生产费用在计划范围内,以确保实现成本目标。控制成本的直接目的就是降低施工项目的消耗成本,以最小的资源创造最大的利益价值,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控制成本的另一面就是要增加收入,收入的增加也是控制成本的一种表达形式,通过有增有减使降低成本达到效果最大化。
2.2 控制成本的方法
控制成本就是要在控制施工全程的基础上,综合开源与节流,坚持目标管理、动态控制和责权利相结合。其具体的措施有:⑴做好预算工作,根据施工图预计收支成本,全面做好对人、材、机的费用支出控制,实现以收定支。⑵控制资源的消耗。根据施工之前的预算,限额限时地领用材料,确保每项资源都得到合理的利用,完工后再结算,减少不必要的浪费。⑶同步控制成本和进度。将横道图计划和网络图计划相结合,双管齐下,实现对成本与进度的同步控制。⑷按月度计划财务收支,通过实时监制,掌控成本费用支出。⑸加强核算质量成本。通过对质量成本相关资料的归纳和分析,明确其影响因素,对症下药实现对质量成本的控制。⑹实现标准化现场管理,规范化执行,减少浪费。⑺开展统计核算、业务核算和会计核算的“三同步”检查,预防成本盈亏出现异常。
3 加强进度管理和提高管理效率
3.1 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是指以进度为目标确定相应的进度计划,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经常检查来掌控实际进度,并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和做出相应的调整,最终完成进度目标。
3.2 进度管理的方法
⑴健全项目管理组织体系,项目的进度管理必须责任到专部门或专人。责任人在执行管理计划时,主要考察施工布置的合理性,劳动力和机械设备是否恰当的配置,流水施工组织是否得当等方面。
⑵加强管理措施,促进进度计划正确实施。加强管理的同时,管理方法要科学有效,才能确保进度计划管理的合理;同时,合同管理的作用要切实发挥出来,保证进度计划管理落实到位;而且要考虑到管理的风险,加强风险管理措施,提高进度管理实施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⑶经济鼓励方式相结合,积极促进进度计划的完成。必要的鼓励和经济支持,能够提高施工的积极性,促进施工进度的提升。
⑷加强方法的技术性,有利于进度计划的顺利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将设计和施工提升到技术水平,能促进施工进度。在建筑施工时,首先要将人、材料、机器、环境和管理结合起来分析,通过建立系统评价,找到影响施工进度的主要原因,然后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切实有效地对施工进度进行控制和管理。
4 强化资源管理
4.1 资源管理
影响资源管理的五大重要因素是“人、材料、机器、资金、管理”,资源管理就是做到对五个方面的合理调控。其目的就是实现活劳动的节约和物化,从而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组合。
4.2 强化资源管理的方法
⑴人力资源管理。人作为从事生产活动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的主体,加以合理的利用和激发,就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活性资源。人力资源有区别于其他的资源要素,所以在进行管理时,要注意行为科学的利用,以劳动个人的需要和行为的关系为基本点,对其合理的有计划调配,才能调动主观能动性,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
⑵材料管理。主要包括各种材料从计划、订购、运输,到发放和使用等工作的管理。在建筑工程造价上,材料成本占到2/3。很明显可以得到,材料的节约是工程成本降低的主要途径。做好材料的管理工作,加以合理的利用,将会减少浪费。
⑶机械设备管理。其目的是在施工中能够充分的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在具体管理中,以集中管理为主、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手段。发挥施工设备的机械化水平,提高机械利用率和效率。
⑷资金管理。主要是采取资金的预测和对比,项目奖金计划等措施,同时加以分析和对比、调整和考核,实现降成本。
[参考文献]
[1]武乾,等.建筑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综合评价[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1.(15).
关键词:成本控制经济效益 造价管理进度 质量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工程造价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建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目前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影响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正常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忽视价格机制,行政干预过多。
2、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财政投资为主的渠道。
3、割断了工程造价和流通领域价格的联系。
4、缺乏造价信息的加工和传递渠道。
5、投资主体责任制未完全建成,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
6、领域内有水平的造价的从业人员严重缺乏。
所有这些因素都造成了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素质较低,严重阻碍了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
一、必要的成本控制在工程总造价的控制中占重要的地位。成本控制的方法很多,而且有一定的随机性。也就是:在什么情况下,就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控制手段和控制方法。这里就一般常用的成本控制方法论述如下:
1、在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中,可按施工图预算,实行"以收定支",或者叫"量入为出",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具体的处理方法如下:
(1)人工费的控制
(2)材料费的控制
(3)钢管脚手、钢模板等周转设备使用费的控制
(4)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控制
(5)构件加工费和分包工程费的控制
2、以施工预算控制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消耗
资源消耗数量的货币表现就是成本费用。因此,资源消耗的减少,就等于成本费用的节约;控制了资源消耗,也等于是控制了成本费用。
3、建立资源消耗台帐,实行资源消耗的中司控制
4、应用成本与进度同步跟踪的方法控制分部分项工程成本
长期以来,都认为计划工作是为安排施工进度和组织流水作业服务的,与成本控制的要求和管理方法截然不同。其实,成本控制与计划管理、成本与进度之间则有着必然的同步关系。即施工到什么阶段,就应该发生相应的成本费用。如果成本与进度不对应,就要作为"不正常"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加以纠正。
为了便于在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中同时进行进度与费用的控制,掌握进度与费用的变化过程,可以按照横道图和网络图的特点分别进行处理。
4.1横道图计划的进度与成本的同步控制
在横道图计划中,表示作业进度的横线有两条,一条为计划线,一条为实际线,可用颜色来区别,也可用单线和双线(或细线和粗线)来区别,计划线上的"C",表示与计划进度相对应的计划成本;实际线下的"C",表示与实际进度相对应的实际成本。
通过进度与成本同步跟踪的横道图,要求实现:
(1)以计划进度控制实际进度;
(2)以计划成本控制实际成本;
(3)随着每道工序进度的提前或拖期,对每个分项工程的成本实行动态控制,以保证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
4.2.网络图计划的进度与成本的同步控制
网络图计划的进度与成本的同步控制,与横道图计划有异曲同功之处。所不同的是,网络计划在施工进度的安排上更具逻辑性,而且可在破网后随时进行优化和调整,因而对每道工序的成本控制也更为有效。
网络图的表示方法为:代号为工序施工起止的节点(系指双代号网络),箭杆表示工序施工的过程,箭杆的下方为工序的计划施工时间,箭杆上方"C"后面的数宇为工序的计划成本(以干元为单位);实际施工的时间和成本,则在箭杆附近的方格中按实填写J这样,就能从网络图中看到每道工序的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对比情况,同时也可清楚地看出今后控制进度、控制成本的方向。
5、建立项目月度财务收支计划制度,以用款计划控制成本费用支出。
(1)以月度施工作业计划为龙头,并以月度计划产值为当月财务收入计划,同时由项目各部门根据月度施工作业计划的具体内容编制本部门的用款计划。
(2) 项目财务成本员应根据各部门的月度用款计划进行汇总,并按照用途的轻重缓急平衡调度,同时提出具体的实施意见,经项目经理审批后执行。
(3) 在月度财务收支计划的执行过程中,项目财务成本员应根据各部门的实际用款做好记录,并于下月初反馈给相关部门,由各部门自行检查分析节超原因,吸取经验教训。对于节超幅度较大的部门,应以书面分析报告分送项目经理和财务部门,以便项目经理和财务部门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6、建立项目成本审核签证制度,控制成本费用支出
过去,项目施工需要的各种资源,一般由企业集中采购,然后直接划转或按比例分配给项目,形成项目的成本费用。因此,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人员对成本费用的内涵不甚了解,也毋须审核,一律照单全收,更谈不上进行控制。
引进市场经济机制以后,需要建立以项目为成本中心的核算体系。这就是:所有的经济业务,不论是对内或对外,都要与项目直接对口。在发生经济业务的时候,首先要由有关项目管理人员审核,最后经项目经理签证后支付。这是项目成本控制的最后一关,必须十分重视。其中,以有关项目管理人员的审核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熟悉自己分管的业务,有一定的权威性。
7、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
(一)研制成本控制。研制成本是指从项目论证立项开始,到取得型号合格证,所产生的全部成本。MA700飞机研制阶段的费用来源分两部分,由国家财政拨款和企业自筹构成。按照财政部、国防科工委联合下发的《国防科技工业科研经费管理暂行办法》(财防[2008]11号)的规定,研制阶段费用分为设计费、专用费、材料费、外协费、燃料动力费、固定资产使用费、工资及劳务费、差旅费、会议费、事务费、专家咨询费、管理费、不可预见费共计13项。研制费估算方法包括类比法、参数法和工程法。不同的方法可用机项目的不同阶段。混合方法可以建立更合适的模型,并有利于提高成本工程的技术水平。在研制阶段,对项目研制的费用进行全面预算和管理,不论从项目管理、技术管理还是成本管理的角度看,这都是重点。
(二)单机成本。单机成本是指研制工作结束并转入批生产阶段后,单架飞机的完全成本,包括原材料采购费、成品采购费、工时费(包含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燃料动力费、工装维护费(检返修)、培训费、废品损失、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上述概念是传统的成本财务统计方法,无法将指标对应到具体的结构模块和系统,成本数据的分解结果对总设计师系统的指导意义不大。据研究,概念设计、系统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三个阶段对飞机全寿命成本的影响最大,详细设计阶段结束时,全机成本的95%已基本确定,因此,在设计阶段,将成本控制的财务数据转换为总师系统可以掌控的技术指标数据是飞机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的核心。
(三)运营成本。运营成本是指伴随飞机使用而发生的成本,包含所有权成本、机组成本、燃油成本、维修成本、机场收费、导航费用、餐食费、地面服务费和民航建设基金,这些费用统称为直接运营成本。航空公司在运营过程中,不但维修成本与飞机系统密切关联,运营成本也与飞机结构系统设计高度相关。
二、项目成本控制思路
(一)项目研制成本控制思路。
1.系统梳理研制阶段工作任务,编制项目全面预算。项目预算应按照国家文件要求,建立详细的结构化的成本明细即建立成本项纵轴;按照项目研制节点和里程碑,对项目周期进行分解即建立项目时间横轴;根据成本明细,将各项成本落实到项目的各个阶段,对主要工作量需要各部门的输入。这样完成各成本分项的计算,同时能够反映在项目进展过程中的成本变化,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可以按照同样的成本项结构,记录实际发生的费用。
2.从MA700型号全寿命周期着眼,合理控制研制成本。研制成本的控制必须本着为MA700飞机后续安全、可靠和经济的运营奠定基础,为MA700飞机系列化发展奠定基础,为涡桨支线飞机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的思路开展工作。
3.对于计算、分析、试验等项目,原则是以总设计师系统的需求为主导,一切资源服务于总设计师系统。目标是通过充分的计算、分析和试验工作,为飞机后续的安全、可靠和经济的运营奠定基础。
(二)单机成本控制思路。
1.确定单机成本。MA700飞机项目在经过市场调研后,认为比较合理的市场售价为XXXX万美元,售价去除折扣、交付费用和销售中的诉讼等费用后即为销售收益,参照波音、空客、EMBRAER和庞巴迪的民机业务利润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定MA700飞机的利润率。
2.确定单机成本测算的边界条件。单机成本的概念并非指具体哪一架飞机的成本,而是指若干架飞机平均成本,因此,在测算单机成本之前,必须明确必要的边界条件。
3.按模块、系统分解单机成本。单机成本的分解结构中,期间费用、销售费用、培训费用等与飞机技术方案相关性不大,直接相关的是材料和工时指标。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必须将材料费和工时转换为具体的技术指标进行控制。
4.成本过程控制。在研发阶段,总设计师系统要确保方案设计和详细设计均符合成本评估中提炼出的具体技术指标和要素的要求。如果某些设计不能满足指标要求,则要召开成本控制委员会会议进行讨论和评估。
5.多轮迭代和细化成本分解工作包。随着研发工作的逐渐深入,成本管理系统应对分解的成本工作包进行迭代和细化。按照结构型管理的思想,结构分解至最小模块,或是不可分解为止,系统分解到LRU和LRM。
6.开发成本数据库,对单机成本进行系统管理。按照分解的树形结构,开发成本数据库,对飞机的单机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单机成本数据库将是MA700飞机批生产制造成本控制的主要工具,飞机某一模块使用多少原材料、多少标准件、多少辅助生产材料,摊销多少工装维护费、期间费用都必须在数据库中体现,后续产生的所有设计更改,对单机成本有什么影响,都能通过数据库提现。
(三)运营成本控制思路。对于运营成本,ATA和A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