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要求

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要求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4:0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要求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要求

篇(1)

从2009年开始,在全国25个粮食主产省份率先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自2009年7月份启动以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很好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应该找出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

什么是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就是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等将耕地整理成为“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涝能排、旱能灌”的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高产稳产田。它不仅是土地、劳力资源等“硬件”的建设,也是科学技术等“软件”的集成。不仅是一项田间工程,即对水、路、渠、林的改造和配套,更是实施土地平整、土壤结构改良的一项田面工程,是一个系统完整地提升耕地持续生产能力的综合性措施。同时也是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的基础保障,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业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二、建设高标准农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

少数农民对农业综合开发认识不足,群众筹资投劳难以落实。土地治理项目名义上农民是实施主体,实际上是以县级开发部门或乡镇政府为主体组织实施的。由于实施主体和利益主体不一致,农民分散耕种和外出打工劳力多,难以组织其投工投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实施和绩效。

2.投资标准偏低

目前项目开发中农田配套设施投资标准偏低,不能满足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执行的标准是中低产农田改造标准,不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按现行投资标准改造后的项目区,往往会形成所谓的“核心区”和“辐射区”之分。造成辐射区水利工程严重配套不足,形成“断头路”、“断头渠”现象,项目区群众受益不均。

3.耕地难调,质量退化

延长土地承包期后,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耕地难以调整。按照“统筹规划、集体资金、连片开发”的原则,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打破原有农田划块,重新调准农田分配,往往有些农民不愿接受。另外,在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中,对新增耕地质量要求有所忽视。且大部分采用机械方式开垦,土壤原有结构被打乱,土壤养分含量低。另一方面,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为追求较高的生产效益,进行掠夺式耕作,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绿肥等有机肥料,使得耕地质量大幅下降。

4.资金短缺,投入不足

由于农业综合开发总体投入资金有限,农民投入难、地方财政资金紧张,近几年,国家农发办规定的亩投资标准难与国家农发办2004年出台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相对应。由于亩投资标准相差较大,虽然我国许多项目区采取了集中资金、整合投入等措施,但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规模仍然不大,速度依然很慢。

5.规划设计不合理,注重硬件,忽视软件

在建设标准农田中,农业综合开发较普遍重视农田水利工程等有形实体工程建设,从规划设计到实施,均精心布置,工程做得精、细、实、优。与田间工程相比,土壤改良、科技等软件措施略显不足,没有真正达到综合配套的要求。科技措施等无形投入的不足,高标准农田建设只能算是高标准基础设施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投资效益的发挥,没有真正体现高标准农田的目标。有的地方设计未从实际出发,存在着路渠建成后“进水渠不进水,排水渠不排水”的现象。

6.建设有力,运营乏力

在现行的农村分散经营体制下,大部分村镇经济基础薄弱,许多建好的工程由于后期管护工作不到位,高标准农田发展不可持续。一些项目工程在建设当期当年,无论工程的内在质量还是外在形象,都可算得上是精品优质工程,一旦后续管护工作跟不上,工程破损扩大,高标准就会转化为低标准。一些通过土地整理建成的标准农田,也由于后期管护不到位,导致整理好的耕地质量下降,甚至出现抛荒现象。因此,有效管护,持续运营,长久发挥效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三、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建议

1.强化宣传、提高认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拥有充足的耕地资源,而高标准农田是耕地的精华部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总理指出:“保护耕地,就是保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耕地最要紧的是保护基本农田。”目前,不少地方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还比较落后,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建设高标准农田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必须进行广泛宣传。

2.建设高标准农田要树立“高”的理念,不可与中低产田改造的模式相等同。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中低产田改造工作的提升,中低产田改造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借鉴意义。但高标准农田建设不能与中低产田改造工作画等号,用中低产田改造的思路来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标准、模式、机制等问题,都需要进行实践、探索和总结,通过建立实验示范区来加以验证。既要充分利用以往中低产田改造搭建的平台;又要深刻认识高标准农田建设毕竟与中低产田改造目标不一,一定要有新理念、新思路,绝不是增加点投入就能解决问题的。

3.因地制宜,科学开发。建设高标准农田,既要把耕地、道路、防护林、排灌渠道、机井、抽水站、输电线路等结合起来通盘考虑,全面规范,合理安排,以达到改善和提高农业条件,更大程度地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根本目的,又要注重土地平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工程设施建设。土地平整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田间机械化作业,有利于水土保持,满足灌溉排水要求和防风要求,便于经营管理;田间道路工程的实施要从适应当地地形地貌条件出发,从方便农业生产与生活、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和节省道路占地等方面综合考虑,按照“因地制宜、节约用地、方便运输、合理布局”的原则进行布设;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的实施应有利于改善农田周围的生态环境,防止或减少自然灾害,提高耕地生产能力,促进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加大资金投入,集中资金保重点。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应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自身所具有的综合性、区域性和按照项目管理的优势,主动搭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资金整合平台,按照“规划先行,统筹安排,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和“资金渠道不变,统一规划,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思路,统筹相关涉农项目资金,加强部门和项目间的有机衔接,形成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巨大合力。

5.整合项目,综合资源。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复杂,任重道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以财政支农资金为引力,以县区为整合平台,以涉农项目为依托,坚持综合开发的原则,坚持规模建设的原则,坚持多元化投入的原则,通过建立政府牵头、部门实施、科学选点、统筹规划、整合项目、规模开发、综合资源、分别利用、渠道不变、归口申报、县级负责、有序推进、整体验收、各记其功的项目建设机制,有效整合涉农项目,综合开发资源,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使之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亮点,结构调整、特色示范的亮点,科学发展、持续利用的亮点。

6.创新机制,处理解决好土地流转等问题。高标准农田建设应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积极促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充分尊重项目区农民群众的意愿,让项目建设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各地建设高标准农田应依托资源和产品比较优势,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处理好粮食生产与发展优势农产品和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关系,做到藏粮于田。走出一条立足区域优势和主导产业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强和改善生态环境,融入到高标准农田建设之中。应正确处理适当提高标准与经济适用的关系,探索适应市场机制要求的工程运行管护机制和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确保国家投资效益的长期发挥。

7.加强管护利用。要坚持用科学的理念创新建立一种新型的管护机制。一是法律保护,将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予以重点保护。二是明确管护主体及责任,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应建立统一的、规范的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永久性标志牌,标明工程的范围、面积、主要设施及管护责任单位等。要办理好移交手续,县、乡(镇)、村层层签订管护责任书,落实责任人,建立高标准农田管护长效机制。三是推广科学技术,搞好开发利用。在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大力推广先进的、成熟的、品质优良的科研成果,坚持标准化生产,使改造后的农田实现优质高效。

参考文献:

[1] 张钢军, 张恩禄,侯宇.关于推进辽宁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思考[J].农业经济, 2010,(3).

[2] 江苏省农业资源开发局土地治理项目处.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09,(3).

[3]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耕地保护处.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质量问题与对策[J].浙江国土资源,2007,(2).

[4] 2009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 示范工程项目正式启动,进展顺利开局良好[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10.

[5] 湖南省攸县农业综合开发办.新一轮的粮食增长点——关于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调查与思考[EB/OL].攸州网,2009-09-29.

篇(2)

关键词:城乡统筹 人地挂钩 土地整治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0-157-02

1 引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以及国土资源部《关于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设的意见》精神,创新城乡土地管理制度,促进城乡统筹和“四化”同步协调发展,以现代产业园区和美好乡村建设为载体,通过创新城乡土地管理制度,实施人地挂钩政策,推进全市城乡之间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构建耕地得到严格保护、各类土地得到有效利用、集体土地资产价值得到充分显化、农民权益得到切实维护的土地管理新格局,为皖北后发地区跨越发展探索新路。

通过人地挂钩搭建城乡土地一体化配置的新平台,促进城乡空间的优化重构,奠定统筹城乡发展的空间基础。新时期农村土地整治,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及美好乡村建设完全合拍,不失时机地大力推进,恰逢其时。

2 人地挂钩政策的内涵

人地挂钩是在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的基础上“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定居规模挂钩”,把“地随人走”作为人地挂钩政策的核心内容,遵循人口迁移规律和现代城镇发展规律,以现代城镇体系聚集人口增量控制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以现代城镇体系聚集人口增量(以前两个年度城镇化率之差,即城镇化增长率)与人口总量的乘积,扣除上级下达的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后,作为开展人地挂钩的年度规模控制指标。通过优化土地空间布局,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园区就业、农村环境改善。

3 研究区人地挂钩潜力测算

3.1 宿州市农村建设用地现状及存在问题

3.1.1 农村居民点用地中空闲土地多,利用效率低

宿州市农村居民点面临布局分散、闲置浪费现象较为严重的局面。农村居民点是以低层、单户房为主,楼房很少,居民点建筑物密度与建筑容积率低。另外农村居民点用地中的一些生产性用地,如庭院用地,存在土地利用不充分和闲置问题。

3.1.2 农村居民宅基地超标多,农民集约用地观念淡薄

宿州市一户多宅、“空心村”及闲置宅基地等问题突出,造成土地资源使用粗放浪费。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农村相继出现建房,由于缺乏严格管理、科学规划和合理引导,农民建房一直处于随意性的自发建设状态,致使农村居民宅基地超标严重,许多新建房户并不退出旧宅,已进城务工经商并购置商品房在城市居住的农民大多也还保留农村旧宅,于是就出现双重占地,甚至一户多宅、多重占地的现象,而老宅的弃置不用则出现了“空心村”现象,土地资源闲置浪费问题十分突出。

3.1.3 农村建房无序,村容村貌较差

由于农村村庄建设规划滞后,农民建房随意性很大,没有统一的规划设计,农民在建新房时多选择在村庄交通方便,视野开阔,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段建房。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科学性指导,致使新建住房新房零乱无章很难达到美观及质量要求,厕所、牲畜圈等辅助设施常与新建住宅连在一起,而且生活垃圾随处乱弃,没有统一的处置措施和统一的污水排放管道,雨天污水横流,晴天秽气难闻,农村居民点生活环境状况较差。

3.2 潜力测算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的测算方法较多,比较常用的方法主要有:(1)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2)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现场调查统计法;(3)户均建设用地标准法;(4)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闲置率法;(5)根据农村人口及人均居民点用地变化趋势测算规划潜力。

本研究采用第(5)种方法,即根据农村人口及人均居民点用地变化趋势测算规划潜力。主要基于由住建部规定的不同地区农村宅基地占用面积标准推算得出的人均居民点用地规模标准,测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理论上具备的整治潜力。

以建设部规定的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最高限150m2,利用宿州市现状农村人口数据和预测得出的宿州市未来农村人口规模,计算得出宿州市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的潜力,具体计算公式(1):

S= S现状-P规划0 (1)

式中,S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的潜力,S现状为现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P规划为目标期宿州市农村人口规模预测值。

2012年宿州全市总人口为651.66万人,其中常住人口为537.8万人,城镇化率为34.8%,农村人口为350.6456 万人。2012年土地变更调查全市村庄用地为180.89 万亩,人均村庄占地面积为343.59 m2/人。所有村庄全部进行集中整治后按照人均150 m2计算,需要安置用地78.90万亩,可节余土地101.99万亩,节地率高达56.38%。

4 人地挂钩土地综合整治模式需要坚持的原则

4.1 坚持保护耕地,节约集约

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落实节约优先战略。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优化建设用地布局,实现辖区内耕地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不增加用地更集约,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

4.2 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

始终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放在首位,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把保障县域经济和农村发展、促进产业园区发展作为立足点,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机制,理顺农民、集体和政府之间土地收益分配关系,促进土地、资金、人口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优化配置。

4.3 坚持依法稳妥,有序推进

坚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有序推进;始终把握政策走向,制定配套政策和严格的监管措施,确保土地综合整治和人地挂钩工作依法合规、稳妥有序开展。

5 开展人地挂钩土地综合整治的预期目标

5.1 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现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得到全面实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持续提高,土地闲置浪费、低效利用的局面得到根本扭转,用地布局更合理、粮食安全有保障。到试验期期末,全市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耕地耕地保有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5.2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同推进

通过优化土地、人口、产业空间发展布局,构建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四级特色鲜明、产城共融的现代化城镇体系,形成产业支撑有力、人口转移有序、资源集约利用、环境保护良好、发展成果共享的城镇化发展新局面。

5.3 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初步建立

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初步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本形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股份化经营稳妥推进,农民合法权益有效维护,美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产业园区经济发展壮大,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实现协调发展。建立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宅基地管理、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制度体系,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6 开展人地挂钩土地综合整治的建议

6.1 探索资金筹措渠道

由于挂钩项目投入巨大,因此必须建立多方而的融资渠道。一方面,政府可以每年拿出部分国土专项资金包括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采煤塌陷区村庄搬迁资金等及整合涉农资金包括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小型农田水利、高标准农田、农村环保工程等各项涉农资金用于人地挂钩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另一方而,也可以出台配套政策以及管理措施,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此项工作当中。

6.2 探索城乡统筹利益共享机制

探索城镇产业园区与乡镇结对共建美好乡村、统筹城乡发展新路径,高标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促进农村人口在新型社区集中居住、转移园区就业;原村庄建设用地进行复垦整治,在核销美好乡村建设用地、留足农村发展用地后,节余指标经批准有偿调剂用于结对产业园区发展建设;指标收益全额返还结对乡镇,专项用于拆旧区复垦、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拆旧补偿与建新补贴以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促进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资源要素优势互补、合理配置,逐步形成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持农业的良性机制。

6.3 创新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按照产权清晰、用途管制、依法自愿、有偿有序的原则,全面推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按规划用于除商品住房以外的建设;探索宅基地使用权有偿退出、流转机制,开展转移落户到城镇的居民退出农村宅基地、房屋交易试点等工作。

6.4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通过集群式承接产业转移,大力推进园区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实现非农就业,鼓励农民由个体进城务工向家庭式迁居城镇转变,完善相关政策、推动进城农民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和待遇,基本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完善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促进农民工与城镇居民享受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健全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管理制度,建立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确保进城农民安居乐业。

6.5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以现代农业“两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为平台,加快培育以农业企业为龙头、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家庭农场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完善金融、科技等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引导城市工商资本投资农业,促进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 刘彦随.农村土地整治要让农民受益[N].人民日报,2010-11-12.

[2]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S].

[3] 宋伟,陈百明,陈曦炜.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模型的理论与实证[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l):1-5.

篇(3)

一、开发治理的基本情况

开县是移民大县、资源大县、农业大县、人口大县、贫困大县。全县山地、丘陵、平坝并存,以山地为主,约占63%,丘陵占31%,平坝占6%,是“六山三丘一分坝”地貌。而中山台地占丘陵和山地的较大比重,且多为粮食主产区。在幅员面积约780平方公里的九龙山、大德、义和、中和、南雅、郭家、敦好、白桥等8个乡镇的土地上,台地耕种面积24.0万亩,农业人口29.7万人,人均耕地0.76亩。台地海拔高度为350-950米,相对高度50-100米,年平均气温16℃左右,年积温6000℃,年降水量1000-1*mm,年日照时数1350小时,年无霜期260-280天。

九龙山镇位于开县西部,距县城30公里,海拔780米至1184米,最高峰田家岩1178米,全镇辖17个行政村,总人口47829人,其中农业人口46094人。幅员面积135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43581.5亩,其中田26995亩。其地貌特征为:南部为典型的坪状台地,跨东坝、九龙山两山脉,古称东里坝和西里坝;往北即称天白山,地势逐渐升高,以蓬莱地层盖顶,圆丘起伏,构成浅丘漕谷地貌,地质和气候均适宜水稻生长,所产大米品质优良,在县内素享盛名,为我县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然而,一些障碍因素严重制约着区域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村经济发展,表现在:一是地质构造复杂,坡陡土薄,植被较差,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较重,属三峡库区生态恢复与建设重点区;二是水源缺乏,田高水低,望天田较多,加之多年无投入,水利设施严重,工程蓄水标准低、容量小、渗漏重,旱象威胁大;三是土壤有机质含量不高,耕作技术落后,复种指数低,低产田土面积大;四是田间耕作道路体系不健全,连片规模小,农产品运载条件差,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五是农业结构矛盾突出,传统的粮经、粮猪型结构明显,农业生产效益低下。

为彻底改变中山台地综合生产能力低下的现状,开县农综办选点九龙山镇东坝村,按照“统一规划、连片开发、立体布局、治水保土、种养并举”的开发思路,以低产田造为中心,以发展主导产业为重点,以区域综合治理为载体,遵照基本农田区、水土保护区、生态还原区的不同特点,围绕建设生态农业、节水农业和特色农业的目标,实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产业措施、科技措施,进行山、水、田、林、路、村综合开发治理。项目总投资618万元,从*5年月开始组织实施,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分期分项实施配套建设,现已初具规模。

二、开发治理的模式探索

坚持生态化、区域化、产业化的开发战略,以治水保土为中心,通过综合开发治理,实现从自然式到设施式、从平面式到立体式、从粗放式到园区式的转变,形成了“固渠治水系统化、改土治田肥力化、修路治村机械化、结构治优产业化、造林治山生态化”的“五治五化”的开发模式。

具体内容为:

(一)固渠治水系统化。按照“随山就势,四水归池,蓄水自给”的原则,根据山丘台地地势特点,重抓防渗堵漏、水系配套,以“拦、引、提、蓄、灌”等方式,因地制宜修建拦水、引水、蓄水、灌水工程。

拦——按照防洪要求和取水需要,在坡地上建截水沟、水平沟和排洪堰,在小溪上筑河堤、拦水坝,普遍实行条石硬化和水泥灌浆,将地表水、地下水、山泉水、土壤水、灌溉回归水等和其它余水拦入堰渠中,防洪护地保土。

引——以防渗堵漏为中心,整治加固来水堰、引水渠和沉沙池,保证水源引入塘库中。

提——少数潮冲谷地,台地上端无水可引,而下端有水源,则在下端修建塘(库),在上缘修建临时过水池,通过配套电排向上提水解决灌溉问题。

蓄——根据水源状况和灌溉规模,以山丘、台地为单元,在区域上端小高地上修建中小型水库、山平塘、水窖、防旱池、蓄水池等,实行防漏扩容工程处理,确保涝时蓄水旱时灌。

灌——利用水塘、水库和小河小溪,引水灌田。以自流灌溉为主,辅以浇灌、喷灌或滴灌,配套建设“射线式”石砌防渗水渠、水泥渡槽或铺设地下输水管道,直接伸入台地中央,进行节水灌溉。对坡耕地和坡地果园,通过建防旱池和扬水工程进行提水灌溉。

(二)改土治田肥力化。根据薄土瘦田、耕作粗放、地力下降的现状,突出培肥地力的耕作措施。一是实施土地平整。大搞农田整治,对25度以下的坡耕地实施坡改梯,修筑石坎田埂,通过客土垫地、加厚土层、深翻改土等措施,培肥土壤,提高地力,并实行沟、凼、池配套,形成有效的防护体系,建立高产稳产农田。二是实施“沃土工程”。以提高耕地投入产出率和肥料利用率为目的,通过对土、水、肥等资源的优化配置,综合开发利用,精培土壤肥力。在基本农田区,结合工程、生物等措施,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培肥地力。三是实施科技种田。大力推广稻草还田、稻草覆盖栽培、抛秧、免耕技术等多项科技措施,有效提高土壤生产力水平。

(三)联网治路机械化。按照“大车进村落,支路连农家,农机入田间”的标准,取直拓宽硬化项目区内通村入户道路,并利用台地的自然走向,配套建设机耕道路,延伸至台地中心而后向四周扩散作业通道,形成“金线串珠”的格局。同时从减少占地、利于管理的角度出发,将灌溉水渠与机耕道并行建设,两侧栽植经济林木,还结合改厕、改灶、改圈、改环境,实施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富民工程,既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又美化了村容村貌。

(四)结构治优产业化。坚持“增加总量、提高质量、突出特色、择优发展”的方针,有效调整产业结构。一是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发展多层面的种养业,实施稻菜轮作、水旱轮作、种养结合,发展果稻——鱼——藕、果——菜——桑等复合高效型粮经间作模式,多季种植,提高土地综合产出效益。二是合理开发利用池塘水面,大力实施科技兴渔,创新池塘养殖技术模式,扩大渔业养殖规模,发挥更大的生产能力。三是把发展粮食生产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以市场为导向,实施优质粮食安全工程,“做优”“做强”粮食产业。坚持“围绕龙头办基地、办好基地促加工”,把粮食生产、转化、流通、消费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进行系列化开发和整体建设,在基本农田区,围绕优质大米的产品优势,积极推广如Q优6号等优质稻新品种,全面推行水稻高产规范栽培技术,确保项目区的优质米产品符合国家规定标准,以九龙山米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把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区建设成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生产基地,形成以项目治理推动基地建设,带动一个主导产业发展的格局,实现农业综合开发的持续开发效应。

(五)造林治山生态化。按照“台缘树戴帽,台周树镶边,台下树织网”的思路,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果,把台地上方的荒山、陡坡作为生态还原区,成片栽植防护林和经济林;把田坎、地边、溪畔、路旁作为水土保护区,植造经济林,涵养水份,防冲保土,抗旱稳收,形成一道道绿色屏障,促进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三、开发治理的项目管理

推进中山台地开发治理,项目管理是关键,为此,我们整合资源,调度力量,创新“五步连环”的运作机制,确保了项目实施。

(一)坚持科学规划。按照“规模治理,连片开发,分步实施”和“防洪与抗旱并举,开发与保护并重,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的原则,遵循“建一流工程、树一流形象、创一流效益”的目标,对拟定开发区域,进行调查研究,现场勘测和科学论证,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因地制宜制定规划方案,明确建设规格、标准、质量要求。

(二)精心组织实施。为加强组织领导,县上成立了以分管副书记为组长,主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级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实行“县级领导全面指挥,农综办组织实施,相关部门配合督导,乡镇村社协调解难”的格局。设立工程建设指挥部,农综办抽调和聘请技术干部,长期驻扎工地,实施统一组织,统一施工;项目乡镇政府确定项目管理责任人,负责发动项目区群众投工投劳、安全生产、排解各类矛盾纠纷。在具体施工中实行专业队与群众会战相结合,手工操作与机械作业相结合,既保证质量又加快工程进度。同时制定并实施了“工程规程”、“工程流程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竣工项目验收办法”和“项目管理目标责任制”、“项目施工管理制度”、“工程质量管理及施工技术规范”、“项目实施安全管理制度”、“项目实施工作人员及技术员管理制度”等一系列项目管理制度,力求项目管理公开、公正、规范、透明,推进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三)推行民主管理。坚持以农民为主体,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尊重农民意愿,实行民办公助,让项目区农民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吸收农民参与治理开发的建设管理。一是实行竞争立项,把项目区农民参与开发的积极性作为择优选项的重要条件;二是严格实行“一事一议”,对项目规划方案、农民筹资投劳、土地占用等问题,以“八步工作法”进行民主决策,分别召开村组干部协调会、党员思想统一会、村民代表意见听取会和群众公决会议,并张榜公示实施方案。三是推行工程业主负责制,选定具备条件的农户或联户作为单项工程业主,引导农民投工投劳搞开发;四是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资金和项目公示制、工程招投标制,制定了《财政投入资金管理办法》、《自筹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严格实行“资金拨付制”、“县级报账制”、“决算审计制”等一系列工程资金管理办法,严格执行“专户、专账、专人”的“三专”管理,全面规范各项支出,确保了工程资金专款专用专管。

(四)强化质量监督。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督保障体系,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一是实行定期巡回督查和不定期抽查,监督在工地,指导在工程,把项目质量监管落到实处。二是实行了项目工程监理制,签订合同,明确责权,细化施工现场监督,严格把好施工工序关、材料关、配件关、养护关和验收关等“五关”,强化项目工程的质量管理;三是聘请项目区德高望重、责任心强的群众代表担任工程质量监督员,配合监理公司对工程实施全过程监督,严把施工质量关;四是严格项目验收,按照验收结果进行竣工决算,凡是未按规划设计要求实施的项目,责其返工,并相应扣减工程资金。

(五)搞好运行管护。为走出重建轻管的现象,不断提高竣工项目管理质量和水平,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把工程管护列入开发治理的整体内容,重抓长效机制建设。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利用会议、报纸、板报、标语、标示牌等形式广泛宣传工程管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管护政策和措施,增强受益群众自觉管护综合开发工程的意识,形成建设和爱护工程的良好风气。二是落实管护主体。按照谁建设、谁收益、谁管护的原则,及时办理移交接收手续,逐级签订“移交书”和“管护责任书”,建立县、镇、村三级管护体系;坚持“以工程养工程”的原则,采取受益农户自管、村级干部代管、聘请人员专管、联户轮管和委托、租赁、承包或拍卖等多种形式落实竣工项目管护主体和责任人,推行业主制、合作制、股份制的资产经营管理机制,建立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良性循环的运行管理模式。三是完善管护制度。先后制定了《水利工程管护制度》、《山平塘管护制度》、《农田用水管理制度》、《林木和果园管护制度》等,明确管护措施。四是搞好日常维修。采取一事一议和市场化运作的办法,积极筹措项目管护资金,对项目设施进行经常性检查、维修,确保工程设施正常运转,长久发挥效益。

四、开发治理的突出成效

通过实施水系治理、道路整修、土地培肥、防护林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等综合开发治理,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村社会发展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初步呈现了“青山绿水绕山岗,肥田沃土润秋色,种养并举产业旺,农民增收喜洋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

(一)农业基础条件得到根本改变。农业综合开发把治水保土作为综合治理开发的突破口,突出兴修水利、培肥地力和道路整治,缓解了多年困扰中山区域群众生产生活的水患、水荒灾患,增强了抗御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项目区总投资618万元,集中治理完成修建引水渠和排水沟32.4公里,取引自然泉水8处,建排灌站7座,渠系建筑设施25处,新建山平塘28口,整治10口,容积40万立方米,可灌农田4000亩,可解决人饮2万人,畜饮35000头的饮水难问题。新修机耕路8公里,修建人行路和田间耕作道4.8公里。改良土壤1万亩,栽植果树*0株,使开发区域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实现了旱涝保收的目标。

(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突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效农业生产技术和产业化建设,促进了项目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了在有限土地上增产增收,使人多地少、土地瘠薄的矛盾得以缓解。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治理,水田全部种优质稻,形成优质产粮基地,并实现稻——鱼——藕等种养结合的轮作、间作模式,而且普遍增种一季农作物,亩平增收入1080元;山地以烟叶基地为支撑,推行林药间作,改变了原来单一种植玉米和洋芋的模式,实现农民增收。通过集中开发和农业结构的优化组合,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条件得到改善。农业综合开发突破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推动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带动了区域生产发展;通过实施农田水利、道路整修、村容村貌整治、农民技术培训,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村社会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促进了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交通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有效地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开发治理的战略思考

搞好中山台地综合开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根本目的,立足于为后靠移民创造较高质量的生存基础,立足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势公共资源和公共产品,整合项目,集中投入,突出重点,持续开发,着力改善三峡库区农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条件、耕地质量等级,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和库区土地的承载能力,为建设具有库区特色的移民农业和新农村夯基立柱。具体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坚持五项原则

——整体规划与基础建设并重的原则。把科学规划设计作为提高中山台地综合开发建设质量和形象的首要前提来抓。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根据区域自然资源、地理特点、土地利用、产业布局,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的原则,采取“一步规划,分步实施,串点连片,连续开发,形成规模”的方式,以配套完善农田基础设施为重点,兼顾生态治理和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进行整体规划。有效实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科技措施和改土耕作措施,着力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生产发展。

——连片治理与生态建设协调的原则。注重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做到规模治理、综合开发,形成“建成一片,富裕一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同时,在进行土地整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田间耕作道修建的同时,高度重视水土流失的防护工作和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形成生态环境建设的良性循环。

——规模开发与产业特色配套的原则。坚持规模开发和产业开发观念,对有限土地实行开发性治理,一定要利用好气候、地理等方面的优势,发展区域性主导产业和特色经济。一方面实行区域连线成片的土地治理改造,改善生产条件,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另方面,围绕农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通过政策调动、资金支持、信息技术服务等措施,抓优势农产品和主导产业项目经营,突出发展绿色农业、优质粮油和稻田立体种养等优质农产品产业,形成优势产业带,并通过龙头企业实施农产品深加工增值增效,开发高价值的优质产品,为农民增收拓宽渠道。

——工程措施与科技措施结合的原则。项目建设要以科技为先导,实行工程、农艺、生物、化学等多种技术措施综合配套,充分发挥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

——工程建设与工程管理并进的原则。要克服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从工程建设之初就加强项目运行管理,使项目能够长期发挥效益。

(二)突出四大重点

——强化基础设施配套,打造设施农业。以建设基本农田为主攻方向,强化基础设施配套,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水土资源。

一是突出水利工程配套。按照科学利用地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努力蓄存天上水、有效回收灌溉水,拦、引、提、蓄、灌系统化的要求,统筹规划农田水利工程,以现有老灌区改造、渠道防渗配套为主,推广以蓄水、保水、调水、集水、节水为主要内容的旱作农业技术,建设喷灌、滴灌、管灌等节水灌溉高产农田。

二是突出基本农田改造。以石坎田埂、水平梯田为重点,改造中低产田,通过坡改梯、土地平整、深翻改土,加厚土层、提高土壤的保水、保土、保肥能力;配套秸秆还田、增施农家肥、测土配方施肥、粮肥轮作、合理耕作等培肥措施,建设高标准农田。积极稳妥地发展设施农业和旱作农业。

三是突出改变耕作条件。按照耕作机械化、劳动智能化的要求,利用工程措施,修建机耕道和作业通道,不断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

四是按照科学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要求,在抓好工程措施的同时,抓好市场平台、产品认证、信息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优势产业发展,打造特色农业。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壮龙头、带基地、兴产业、富农民”的思路,发展优势产业。一方面,面向市场调结构,围绕优势造产业,注重特色创品牌。按照优质、高产、高效、节水、生态的要求,打造优质粮食生产核心区域,注重发展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实现连片开发,规模经营,基地带动,全面推广“新、特、名、优”品种,大力发展优质粮油、柑桔、魔芋、蔬菜、药材、畜禽、蚕桑、烟叶。另一方面,在提升产业特色和产业规模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加工型、市场型龙头企业,做大规模,增强实力,打响品牌。同时,推广“公司+经济合作组织+农户”和订单农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深、加紧、加牢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实现企业增利,农民增收。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打造生态农业。库区环境直接关系三峡工程的成败,直接关系库区群众的世代生存。而目前的现状并不乐观,应加大投入建设力度。一是以中山台地为单元,倾斜投入,搞好小流域规模治理、集中治理、综合治理,加快生态建设步伐。二是以退耕还林为重点,大力营造防护林带,提高农田防灾抗灾能力。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对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四旁”、沟坎植树和天然林保护,提高森林覆盖率,重建绿色生态屏障。三是以发展沼气能源项目为突破口,实施生态富民工程,发展家庭生态经济,提高农户生产经营能力。实施以沼气为纽带的“林草——养殖——沼气——粮经”生态富民建设模式,实现厕、圈、沼、灶、菜、果良性循环,保护环境,美化村容,提高养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打造品牌农业。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大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努力提高中山台地开发的科技效益。一是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整合培训资源,对镇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扩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应用范围,培育一批科技示范户、示范园、示范点,增强农民的科技素质。二是优化资源配置,完善项目区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扎实搞好科技服务,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在项目区的转化和推广力度,把农业先进技术落实到田块畜圈,增加综合开发的科技含量,发展市场农业。

(三)强化三大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局观、市场观,进一步提高认识,把中山台地综合开发作为库区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列入各级政府议事日程,认真加以重视。各级领导要转变作风,经常性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掌握中山台地开发过程中的情况和问题,积极协调予以解决。加强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实现信息互动,资源共享,形成合力。积极探索中山地区的群众工作方法,进一步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把台地开发办成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真正形成以农民为主体、政府引导、社会各方面参与的农业综合开发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