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核心价值文化

核心价值文化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4:0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核心价值文化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核心价值文化

篇(1)

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要想让企业实现良好的发展,使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需要加强企业的硬实力建设,也需要加强企业的软实力建设。企业的硬实力主要是指企业物质方面的实力,而企业的软实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更为关键的要素。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雄厚与否的重要指标,而综合国力中国家的软实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国家国际地位重要与否,不仅看该国的经济实力,也要看该国对他国的影响力、吸引力以及能否得到别国的认同。企业的软实力亦是如此。企业软实力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得到全体员工认同的,对企业的发展能起到促进作用,包括企业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管理模式、思维方式,以及规章制度等在内的文化集合体。企业文化体现着企业的独特性,引领和指导着企业的发展,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仅能凝聚人心,激发企业的正能量,还能促进企业形象的提升,增强企业的影响力,是加强企业软实力建设最核心的内容。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是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1.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文化从广义上来说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政治文化,是人们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精神成果的总和。而我们讲的一般意义的文化多指的是精神意义上的文化。价值观是指对于客体是否能满足主体需求,对主体是否有价值和意义的观点和看法。通俗来讲,价值观是人们心中衡量对错的标准,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范畴的概念,是文化的核心,引领着文化体系的发展,指明了作为客体的责任和方向,阐述了客体“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以及为谁做”的问题。正如罗长海所说:“文化的内涵丰富多彩,但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价值观,或称价值观念体系。同理,企业文化的内涵尽管千姿百态,但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企业价值观。”1这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软实力建设的核心,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2.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海尔CEO张瑞敏说:“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应该是价值观。”

2核心价值观在价值观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对价值观起着指导和支配的作用。培育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最根本的内容。通过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可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度,凝炼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增强企业的向心力,体现企业的精神实质,使员工在这里有真正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员工的潜力和热情,真正融入到企业中,信赖和依靠自己的企业,把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与企业的价值追求统一起来,把每个人的力量凝聚起来,爆发出团队巨大的潜能。如果一个企业缺失了核心价值观,企业人心涣散,员工没有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追求,纵使它注入了大量资金,应用了先进的技术,企业也可能在竞争中败北。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企业发展的航标,更是企业员工始终信守的追求。只有把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才能从根本上引领企业的发展,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核心价值观,从企业层面看,主要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企业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对国家的责任,要求企业要依法纳税,不偷税漏税,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使国家不断走向富强的道路;对于社会,企业要以诚信为本,不以次充好,不以假乱真,提供保质保量的产品,保护环境,珍惜资源,不转嫁企业成本,做有良心的企业,同时通过发展公益事业,对社会尽更多的责任;对于企业员工,企业通过不断发展和各方面的保障来对员工负责,员工的努力是企业能够发展最根本的力量,企业只有对员工负责,带领员工共同致富,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确保员工的利益不受损害,才对得起员工的辛勤和汗水。二是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包括对员工的以人为本,更包括对客户的以人为本。企业通过民主管理,赢得员工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企业的价值准则要求自己,把自己的命运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而企业客户至上的思维更是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和好评,不但为企业的发展积累了重要的客源,还为企业的发展积累了人脉。三是团队合作精神。加强团队合作,促进企业员工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更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企业通过加强团队合作,创造出个人所不具有的合力,真正实现1+1>2的目标和效果,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创造更大的动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核心价值观,从企业员工层面看,主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员工对企业的热爱、忠诚。干一行,爱一行,视企业为家,真正融入其中,把企业的发展看成自己的发展,把企业的成长看成自己的成长,把企业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来处理,把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统一起来,真心实意地付出,为企业的目标而奋斗,对企业忠诚,不为外界的利益诱惑而泄露企业的机密,遵守企业的纪律。二是员工敬业、守纪。敬业、守纪从外部来讲是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和行为规范,而从内部来说,是员工内在责任感的充分体现。只有员工对企业负责,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从而为保障员工各方面的利益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敬业、守纪不仅是员工职业道德的体现,更是员工人格的体现,企业和社会的发展都需要有良好品格的人,培育员工敬业、守纪精神,符合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三是员工的荣誉感。富有荣誉感的员工能准确地对自己定位,明确自己发展的目标,充分发挥个人才能。富有企业荣誉感的员工,对外有着代表本企业形象的意识,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处处从企业的角度考虑。而富有个人荣誉感的员工,有着不断进取的精神和价值追求,能不断学习,及时充电,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能不断实现个人价值。四是员工的奉献精神。加强员工的奉献精神培育,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员工奉献精神越强,企业发展越快;员工利己倾向越明显,企业发展越受制约。富于奉献精神的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越高和影响力越大。企业文化中这些方面的建设,无不体现着核心价值观的准则和精神。

三、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

1.要从国家、社会、企业员工三个层面来认识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从国家层面看,企业是社会的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的应尽义务。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企业,要通过培育核心价值观,激发企业的活力,引领企业发展的方向,形成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和价值理念,正确认识企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己任。从社会层面看,企业应在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和引领下,承担起经济、政治责任,尽其所能地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成为践行核心价值观主体中的典范。具体而言,企业应通过其作用于社会的独特方式,保证商品交换和服务都以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取向,在其实践领域尽最大的可能践行核心价值观,以为人民谋福利作为价值指标,促进经济、制度的发展,最终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企业员工层面看,在企业里营造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题的文化氛围,加强员工的道德教育,激发员工以实现中国梦为理想追求,充分调动员工个人的热情和积极性,规范其行为,可以使核心价值观真正深入人心,内化为每一位员工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2.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对核心价值观进行“三化”(通俗化、具象化、榜样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特点,要使企业员工产生认同,进而践行,就必须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话语转化,使之易学、易懂,这是一个基本前提。核心价值观的通俗化,就是要使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能被不同知识背景的员工所理解、接受和认可,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符合企业的具体发展情况,使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核心价值观的具象化,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道”能够真正“至简”、形象,能感知,以生动具体的方式让人们接受和认可。核心价值观的榜样化,就是要充分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激发人们“见贤思齐”的心理,使人们学有榜样,赶有方向。

篇(2)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世界,全球范围内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意识更趋多元多样多变,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也是提升文化竞争力和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以来,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如何把这些任务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去,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淮安市进行了积极地探索,着力营造有利于核心价值观形成与践行的社会氛围。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凝聚共识、知行统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和认可,内化为社会群体意识,外化为个人行为规范,才能为人们所自觉遵守和践行。一要回应社会关切。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既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又要充分重视不同群体和个体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正视和回答一些社会成员的价值迷惘、道德困惑,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淮安市委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中,结合实际提出了“学习伟人,崛起江淮做表率”的号召,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正面关切。同时,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增强内凝人心、外展形象的典型影响力,3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或提名奖,14人获省道德模范或提名奖,44人入选“中国好人榜”,82人入选“江苏好人榜”。二要开展主题教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要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将文化建设贯穿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淮安市自2013年起,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为期20个月的新时期淮安精神大讨论活动,通过征集研讨,提炼出“包容天下、崛起江淮”作为新时期淮安精神表述语,活动得到全市干群积极响应。淮安市教育系统在全市中小学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文明守纪好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崇德向善、崇尚文明,通过“小手拉大手”,在全社会形成浓烈的氛围。同时,注重以新颖、鲜活、生动的内容和形式,全方位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使人们在“看不见的宣传”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淮安市淮安区通过搭建“百姓理论说唱团”载体,让群众唱主角,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基层思想文化宣传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三要坚守舆论阵地。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传播正能量的重要载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新闻媒体责无旁贷。要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社会主流展示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带来了传播领域的革命性变革,在“人人都是记者、个个都是媒体”的自媒体时代,必须把控好以互联网为主导的社会舆论生态,把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等中去,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掌握网上舆论主动权,唱响思想文化主旋律。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科学统筹、服务发展。党的十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在“五位一体”内,文化有“一位”;在五大发展理念中,文化有一“功”。我们应统筹推进文化的改革发展,促进经济行为和价值导向的有机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良性互动。一要打造文化传承载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大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梳理和萃取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精华”。近年来,淮安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提出打造“里运河文化长廊”,通过理水、营城、聚人、兴文四大策略,通过几年的努力,将里运河打造成集文化论坛、文化旅游、生态养生、商务休闲以及特色主题乐园多功能为一体的“运河文化国际交流经典空间”,成为再现清江浦繁荣景象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二要繁荣文艺产品创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化产品发挥着不可或缺的育人化人功能。要大力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品格和艺术品位,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近年来,淮安市坚持多出精品和多出人才互动并进,把满足需求与提高素养结合起来,把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结合起来,把群众评价、专家评价与市场检验统一起来,推动优势资源向创作领域集中,精品力作生产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近三年来,全市在省以上入展、获奖、发表、出版的文艺作品超过300件,先后问鼎全国第九届优秀儿童文学奖、戏剧梅花奖、白玉兰奖、书法兰亭奖、第十届、十一届国展最高奖。三要壮大特色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绿色产业、朝阳产业,是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之一。要坚持以文化产业升级提升城市软实力,推进文化产业创新、结构优化和品牌生产,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不断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近年来,淮安积极实施文化产业“品牌化”战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推动全市科学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如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成立淮扬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全国唯一一家以菜系名称命名的“国字号”集团,承担了振兴淮扬菜文化产业和提升淮安城市知名度的双重任务。“十二五”期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37%,增速高于GDP增幅20个百分点以上。我市被江苏省文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表彰为“文化改革发展速度先进地区”。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以人为本、人才支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气氛,是新时期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一要抓好队伍建设。当前,文化领域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突破改革屏障、建设文化强市,对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入思考新常态下文化建设的职能定位、发展思路和工作模式,勇于打破区域、部门、系统与单位的思想藩篱,探索创造撬动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支点、杠杆、模式,由“管脚下”向“管社会”、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长期以来,淮安坚持以领军人才建设为重点,以“双名”工程为抓手,大力实施“五个一批”、“文化菁英培养”和“小梅花、小长荣”艺术新秀培养工程,加快培育德艺双馨的“文化名家”,以此带动基层骨干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二要提升师资素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从小抓起,从教育入手,而且要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教育具有基础性作用,广大教师责任重大。要始终坚持师德为上,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近三年来,淮安每年都要召开优秀教师座谈会,大家一起交流成长体会和育人心得,市政府对他们进行表彰奖励,激励他们发挥传帮带作用,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升。三要优化用人环境。总体上看,各地文学艺术家数量与经济水平、时代要求还不相称,我们不仅要从思想上,更要从工作制度上创造有利于杰出人才、青年人才涌现和成长的必要条件。要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探索以项目聚人才、用项目育人才、靠项目引人才的方法,完善人才培养开发、选拔任用、激励保障机制,尤其要打破论资排辈等陈旧观念,坚持重能力而不是看资历,大力培养文化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专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作者王红红系淮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篇(3)

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是一个集石油勘探开发、油气开采、油气脱水、集输为一体的现代化采油厂,在54个春秋岁月的砥砺中,采油二厂 3 300多名石油员工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奉行“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价值理念,一心为油、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开拓创新,铸就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以彪炳史册的功勋成为克拉玛依油田开发史上最为耀眼的明珠。先后荣获“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集团公司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等一百多项省部级以上荣誉。

20世纪60年代初建厂之际,正是中国遭遇连续,老一辈二厂人在恶劣的环境下以一种高度献身的英雄精神艰苦创业,在建厂同年就为国家生产原油高达88.13万吨。1978年,采油二厂突破年产原油200万吨大关,跻身全国十大采油厂之列,成为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采油厂 。曾连续19年原油产量稳定在200万吨以上,1987年达到了年产原油266万吨,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创造了克拉玛依油田各采油厂历史最高水平:喷涌出的原油总量,占克拉玛依油田累计原油产量的三分之一还多;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为核心,用独特的企业文化助推了企业跨越式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石油特色文化的道德标尺

在推动企业文化特色化发展中,必须坚守这种“德”,将企业特色文化之大德定位在服务国家战略,将企业特色文化之公德转化为激发员工内心虔诚的道德自觉,维护社会公序良俗。

近年来,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通过总结自身优良传统,结合发展现状确立了“一流团队、示范油田、和谐企业”12字发展目标,着力打造了193井企业精神教育展览馆和101窑洞房艰苦奋斗教育基地,树立了王延明、黄秀梅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并利用建厂 50周年、累计采油1亿吨等契机,对员工开展企业传统和企业精神教育,逐步形成了具有自我特色、时代特色的企业文化发展模式。在传承老一辈的精神基础上,以“创业、敬业、立业、兴业”为企业核心精神,紧紧围绕“突出一个核心,做到两个同步,实现四个结合”的思路开展企业文化工程建设,逐步形成了领导重视、人人参与、全员认同的特色企业文化,确保了该厂原油持续稳产的目标。

在培育创新文化方面,建立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突破自我、挑战极限”为核心的创新文化理念,鼓励在管理、技术攻关上大胆实践、大胆创新。制订了《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成果实施细则》,完善了《管理、技术创新竞赛管理办法》,大力实施“创新金点子”工程,建立并推行PDCA循环式的自律工作体系,激励、支持、奖励渐进式创新活动,全面提升了全厂员工的自主管理水平。

在培育执行文化方面,建立“担当责任从敬业开始,严格执行从细节出发”的执行文化理念,并将这一理念渗透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最终建立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检查有考核,考核有奖惩”的运行机制和体系。

在培育安全文化方面,大力推广“付出一万的努力,防止万一的发生”的本质安全理念,着力在“转变观念、养成习惯、提高能力”上下功夫,通过组织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实现安全文化的多样化渗透,实现了思想认识到位,安全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过程监控到位的安全文化格局。

在培育道德文化方面,采油二厂坚持以德治厂,坚持开展经常性的道德教育,普及《员工道德行为规范》教育,通过“身边人说身边事,身边人说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定期举办道德讲堂,并涌现出我市首届道德模范王延明这样的典型。

而在培育廉洁文化方面,采油二厂坚持把廉洁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好的做法系统化,将系统化的做法制度化,并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制度规范与文化建设并举,提升廉洁从业的约束力。

对采油二厂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从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企业文化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而言是一个没有终极答案的建设过程,如何切实形成一种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开放式”的特色文化体系,把握时代精神主体赋予的内涵,是石油企业升华企业文化,凝聚智慧、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

笔者认为,在这套崭新的石油企业特色文化体系中,对外开放、融入新内涵元素是采油厂实现企业文化持续进步的具体方法,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实施“开放”的立足前提和融入新内涵元素的准入门槛。

篇(4)

关键词:地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价值

所谓地域文化,就是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文化现象。研究地域文化,可以为区域文化发展和推进社会文明,继承传统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诉求和理想信念,彰显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体现科学社会主义价值原则、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当然,在地域文化的建设和弘扬中,理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只有充分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领悟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才能更好地在宣传和弘扬地域文化的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之,要充分发挥地域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时代价值。

一、地域文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资源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新精神,研究地域文化,开发地域文化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地域文化能够提供丰富的资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地域文化具有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生命教育、美学教育等诸多价值,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价值观,生长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土壤,是对中国优秀价值理念的概括和提升。因此,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必然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而地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认真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特别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它们在百姓间影响最大、在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理念,构成了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同样,地域文化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供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一些表现地域文化的地方饮食、建筑、工艺品等有形资源可以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不仅生动形象,还能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针对性,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地域文化中所包含的无形的民俗、传统节日等元素,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二、地域文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设重要载体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民族的多元格局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决定了地区之间、民族之间、不同的经济形式和生活模式之间的不平衡,作为这种不平衡性综合反映的文化,也就依然存在着地域特性,而且这种地域性还将长期存在。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下,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而在比较相近和近似的地域之间,又形成了很多共同的特点,长期发展的结果,就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地域型文化。一定程度可以说,地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基础,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载体。结合地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能够唤起人们对历史文化的直接记忆,可以使人们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认知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增加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亲近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并更加自愿和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从地域文化的最深处寻找能够获取人们内心认同、引起共鸣并最终指导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价值理念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有助于增强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所在地的地域文化为载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资本得到节约。

三、地域文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效路径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地域文化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的过程中应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其路径选择中,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通过对地域文化价值性的充分发掘,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种价值观只有的到社会的价值认同,才可能得到践行和实施。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从价值认同到价值践行的提升,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实效。地域文化有其自身独有的价值性,可以为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效路径,应该充分发挥地域文化这个方面的价值,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价值性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应引导人们对地域文化进行价值反思。充分运用真实的生活情境。遵循地域文化的整体性特征。突出地域文化的区域特色。用地域文化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当然,地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在增强地域文化价值性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其精华部分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去其糟粕”的过程中,让人民群众培育和践行正确的价值观,拒绝和摒弃错误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地域文化学的若干问题研究[J].严飞生.南昌大学.2006(11)

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实践

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稳步进行之中。这对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引现代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是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关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应当将其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而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国家以及企业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将其与企业文化结合在一起,不仅仅有助于其传播,还对企业的发展有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联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企业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是一致的,都处在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在我国的社会、政治、国家建设与发展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指导,其是对所有国民的共同要求,也是全体人们的努力目标,其也涵盖了对企业的要求。因此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要考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企业与国家的发展方向统一,确保企业文化被认同,使企业更好的发展。若是在企业发展中无法将自身与国家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必将会使企业自身走向灭亡,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结合,可以让企业的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企业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更符合企业内涵建设的基本要求。

(二)企业文化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多年发展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是企业所有员工的共同追求,这是企业自身特色的展现,也是企业凝聚力提升的关键。作为企业的员工都应当了解、认同企业文化,这样才会将自身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以达到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目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如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结合在一起,让员工在了解企业文化的同时,对国家的发展目标、追求也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把企业发展和国家富强民主作为自己的责任并身体力行去实践,共同为国家、社会的进步努力。这实际上是利用企业文化,将这种很多人无法更好理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得通俗易懂,做到人人都能够了解,并在具体工作与生活之中按照其要求去做。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文化中实践策略

只有将企业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才可以在确保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同时,更好的传播价值观。在具体实践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

企业的发展必须在国家统一的领导下进行,只有这样才可以促使企业长远发展,适应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因此在企业发展中应当时刻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大其宣传力度。在企业的重要位置进行海报张贴、在企业网站醒目位置展现,让员工可以在工作之中耳濡目染的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能够促使员工素质得到提升,使员工能够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工作的方向以及国家发展方向,这对企业以及国家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在企业文化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企业文化的建设虽然是企业多年发展经验、特色、理念的一种展现,可是其必须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比如企业的使命是为“为客户创利益,为员工谋幸福,实现企业价值,承担社会责任”,这也是核心价值观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展现。这不仅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爱,也让员工意识到自身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让人们能够对我国社会发展方向,人们的工作追求与目标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以此要求自己,将工作更加出色的完成。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做到将核心价值观与企业理念的完美融合,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现给员工。可以说企业文化就是核心价值观的一种具体化展现,使每一个员工都可以真正领会,也让企业文化更好的发挥作用,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加强员工评比形成竞争氛围

企业的员工应当与企业的目标一致,同时每一个员工彼此也是竞争的关系。为促使企业文化更好的发挥作用,使核心价值观更好的展现,通过员工评比,树立优秀员工标兵,让所有员工都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边形成一种“赶学帮超”的局面,让每一个员工都可以更好的把握自己,努力向上,做最出色的自己,这实际上也是企业发展、国家进步的关键;一边还可以弘扬核心价值观,让员工精神上能够有一个支撑,通过这种精神支撑来指引员工们工作,使其工作有更出色的表现。通过竞争的方式树立榜样,通过帮助的模式使员工整体能力与素质得到提升。逐步让员工能够形成共同的追求与目标,这样对企业以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有促进。同时在竞争的状态下更有助于激发创新能力,而创新也是企业以及社会进步的关键。

三、总结

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想要促使企业更好的发展,必须要有企业文化作为支撑,提升企业凝聚力与影响力,而这必须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按照价值观进行企业文化构建,有助于企业更好的发展,也可以让人们对核心价值观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参考文献

[1]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企业文化建设[J].王凯,何春歧.智富时代.2016(01)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引领作用及路径的研究[J].张敏.智富时代.2015(12)

篇(6)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血脉,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其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仍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文化系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结合时代要求,不断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本;仁爱;诚信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从根本上说,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为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1]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才会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先秦时期,“文化”一词一直是分开使用的,“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如《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西汉以后,“文”与“化”才结合在一起构成“文化”,古人认为:“文化”就是“以文教化”[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赋予其新的意义,逐渐产生了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文化”一词,现在人们对文化的理解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文化指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此外,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区分,大多数人普遍接受把“传统文化”定位为之前的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不是已逝的过去,而是凝结着过去,联结着未来。何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道家、法家为内核,以及其他诸多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学说或流派,都曾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优秀精神传统,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下”的民本思想、墨子的“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兼爱主张及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等,这些思想和理念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我们只有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面对内涵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要善于运用唯物辩证的态度分析对待传统文化,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是在已有的文化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的,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客观审视中华传统文化,发掘并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阐发传统文化在与世界文化交流中的独特魅力,不断强化世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使其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传统民本思想是社会主义国家价值目标的理论源泉

党的十提出的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当今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新认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本,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更好结合,以进一步提高和传播中华文化,让世界人民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民本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基本理念,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就曾提出过民本思想。战国时期的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指的就是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民可拥护君主,也能君主,集中体现了儒家民本主义精神。孟子更是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这一思想反映出孟子将人民置于国家和君主之上,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国家政治,一切以民为本。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就是要求我们党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在当代的凝练和升华,由此可见,“以民为本”的核心思想并没有被撼动。同时,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虽然强调了“以民为本”、“立君为民”、人民是国家政治的基础等重要思想,但是缺乏“人民的统治”的理念,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既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也充分吸收了西方的民权思想,将“为人民的统治”与“人民的统治”统一起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

三、传统仁爱思想奠定了社会主义社会价值取向的民族根基

“仁爱”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对中国社会和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左传•隐公六年》中强调:“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表达了儒家的仁爱思想,强调以仁爱互助、礼仪来协和天下各国。《孟子•离娄章句下》中讲:“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反映了所有人在仁者的眼中都是平等的,仁爱的实行是人人皆可为的。《论语•学而》中讲:“礼之用,和为贵”。指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都能够恰到好处,使彼此都能融洽,主张礼仪制度等以“和”为标准。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指的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及小孩,这才是真正博爱的体现。以上这些论述都是引导人们要互相关心和爱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和谐”、“公正”、“友善”等理念相吻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指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核,代表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由此可以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丰厚土壤,也是我们站稳脚跟的根基,如果丢掉了这个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传统诚信理念构成了社会主义公民价值准则的理论基础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当代中国,我们应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的内在联系,规范公民的道德行为,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中,诚信作为公民的价值准则被列入其中,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价值导向,时代又赋予其鲜活的历史使命。《论语•为政》中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人要是失去了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强调了诚信是为人之本。《孟子•离娄上》中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就是说诚实是天地之大道,天地之根本规律,追求诚信,则是做人的根本原则。《管子•枢言》中讲:“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指诚信,是团结和维系天下人的纽带,只有诚信,才能赢得人心。历经数千年的社会发展,这些优秀的文化基因以新的形式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了基本遵循。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交融愈加频繁,我们应当更加尊重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世界文化中赢得主动。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在前人已有的思想文化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超越。

作者:王晓勇 徐洋洋 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2).

[4]马新,杨朝明等.中国传统文化读本[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

[5]肖季文,欧凯.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文史杂志,2012(3).

[6]杨雨晗.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3.

[7]郭齐勇.中华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和基础[N].光明日报,2014-04-02.

[8]杜雏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M].北京:三联书店,1997.

[9][魏]王弼.周易•乾卦[M].北京:中华书局,2009.

篇(7)

(一)文化的功能

文化是社会的产物,必然具有相应的社会功能。文化的功能,有时也称文化的价值、文化的作用。总体而言,文化具有“存史”“、资政”“、教化”和“休闲”的功能。具体来说,文化的功能还可以从其价值和使用价值这两个层面来加以细分。从文化的价值来分,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就个人而言,文化具有塑造个人人格、实现社会化的功能;就团体而言,文化具有目标、规范、意见和行为整合的功能;就社会而言,文化具有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的功能。以上三个层面的功能是互相联系的。从文化的使用价值来分,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功能,即文化具有传递社会经验得失,从而维持社会历史连续性的功能;二是育人功能,即文化具有造就人、塑造人的功能,这不仅表现在生产技能上,还表现在社会教育上,即通过积极的引导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下一代;三是动力功能,即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的存在,对社会的发展有作用功能;四是认识功能,即文化以特有的方式渗透在认识主体、中介系统和认识客体中,制约和规范着人类的认识。除此之外,文化还具有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

(二)文化育人的表现

育人,是文化的功能之一。文化的育人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传播知识。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来自人类的活动,是人类的记忆和活动的印记。完整意义上的“文化”应包括“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客观实在”和“反映客观实在的人的意识”,即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前者是“形而下的”,后者是“形而上的”。知识,指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是描绘“对事物了解广度、认识深度”的静态表述。知识,内含于文化,是文化的重要内容。知识与文化,形影相随,相互依存。因此,文化的传播必有知识的传播同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其中的“化”和“育”离不开“文”的传导和传授,而这里的“文”即“知识”。

2.传递能量。

能量是对一切宏观、微观物质运动的描述,比喻人所能发挥的能力和作用。“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当下,国人眼中的“正能量”常指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它只能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但能量的总量不变。故而,“正能量”越多,“负能量”就越少,这样社会才会充满希望。大凡文化,都源远流长,积淀着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这些即是文化所具有的潜在正能量。因此,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正能量的传递。“正能量”这种积极向上的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实践活动与思维方式。

3.提升修养。

文化是客观的,可以习得,其生命力在于修养。修养是主观的,是自我驾驭文化的力量。文化是外在的,而修养是内在的,文化与修养密不可分。修养,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内涵。所谓“修”,是吸取、学习,为的是打下知识体系的基础。所谓“养”,是在“修”得的知识基础之上的提炼、批判、反思乃至升华。“修养”就是把知识变成自我生命的过程。知识内存于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修”的内容是知识,经过修养的知识是属于生命的。借助知识修养,形成新的有生命力的内在的知识———修养就是内在的知识。以文化人,即谓以“文”来“感化”“、教化”人,使人不仅掌握必要的知识,而且还能把所学外化于形。将所学内化为精神追求,并外化为自觉行动的过程,即是修养及其提高的过程。修养的提升需要依托文化这个载体。

二、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在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发挥的路径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这就要求切实把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有机地结合起来,“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传统文化在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得到弘扬,使核心价值观在传统文化的弘扬中得到培育和践行。当前,尤需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在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的发挥。其发挥的路径大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校教育

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教育本身具有文化的特征,同时也会反作用于整个文化,“对传统文化具有保存、传递、选择和创造的功能”。因此,我们在讨论如何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应该充分重视学校教育在其中的作用,“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可以通过“融入教案,展于课堂”、“独辟课程,专门讲授”、“建立基地,课外体验”、“文化之旅,寓教于游”等途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二)舆论引导

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舆论是社会控制系统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只有通过舆论的导向,才能使社会成员按照各种社会规范来指导、约束自己的言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使社会得以健康、有序地运转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国具有普适性,但具体到各地,因环境条件的不同、文化习俗的差异,其内容的表现形式会呈现出特性。在社会转型期,各种观念大量涌现、相互交织,人们思想也十分活跃。因此,有必要通过舆论,用源自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资源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整合日益多样化的社会思想意识。同时,有必要通过舆论,多角度、多侧面地做好广西传统文化“精华”挖掘的引导工作。

(三)环境熏陶

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来表现;需要从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等多个层面和维度,构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机制和氛围。可以采取行政推动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各类场馆、讲堂、社会团体,借助重要节庆日、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运用新兴媒体、公益广告,以灵活多样、品位高雅、创意新颖的形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和方式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育文明风尚。“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四)文艺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