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3:5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篇(1)

>> 浅谈数学课教学设计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初中数学课教学设计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信息技术与国际综合英语的优化整合 信息技术与化学整合的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有机整合初探 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课整合与应用的探究 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整合的实施与思考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整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探究 试论中学数学课教学设计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课程的整合探索 话说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的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幼儿综合型游戏的整合 小学英语信息技术整合课的教学设计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 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教学模式探究 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的整合 浅谈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课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的整合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M].北京:国家教委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查委员会办公室(内部资料),1996:5-6.

[3]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3-36.

[4]姬晓媛,史小妹.任务教学法与多媒体听说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4(3):6-9.

[5]杨翼.国际汉语教育中的商务汉语教学层次、组织形式与多媒体技术[J].中文教学现代化学报,2014(1):6-9.

[6]吴文,李森.社会文化视野下的生态语言教学观[J].山东外语教学,2009(6):48-53.

[7]马俊波.社会文化理论及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视角[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3):9-15.

篇(2)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活动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发挥主体能动性,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教师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努力创新教学模式,营造出有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环境,给予学生合作、交流、质疑、参与的机会。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很多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分析现象获得的。但是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多学校的物理实验都是在课堂中完成,没有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这样不能充分发挥出实验教学的优势。有效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紧密结合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情感体验,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初中物理知识。

一、科学设置物理实验,明确实验活动的目标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设置合适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准确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在设定实践活动课的时候,不仅要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同时又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这就需要教师在设定目标之前,加强对实验要求的研究,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同时,充分考量实践活动展开的形式和方式,从而设定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符的教学目标。如在教学《摩擦力实验》的时候,除了让学生掌握摩擦力的概念、定义,以及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外,还应该让学生知道怎么克服摩擦力,以减少对物体运动的阻碍。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物理知识,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为其以后的学习和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拓展物理实验的时候,应该注重增强物理实验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在空气中做平移运动,然后可以放在桌面上,施加一定的压力进行平移运动。通过两种不同形式的对比,使学生能够加深对于摩擦力的理解。这种亲身参与的物理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

二、准确把握教学核心,重视实验教学的过程

在物理实验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避免只关注结果,而忽视实验的过程。只有重视学生在实验中获取知识,才能够保证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实验准备,通过有效的先行实验,检验实验仪器、材料,保证实验的效果和安全性。同时,在学生开展实验前,教师应该进行有效的讲授和陈述说明,让学生有效掌握实验的目的、要求、原理、仪器使用等。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有效的示范,从而提高学生实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体验。然后,教师再通过巡视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错误,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弹力》的时候,教师应该让学生对实验器材、实验原理以及实验目的有一定的掌握,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在实验中的知识积累,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三、合理布置活动任务,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

由于物理实验教学相对来说抽象性比较强,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注重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能够有效降低抽象的物理实验学习对于学生的挫折感,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保证任务的难易程度适中,避免因为教学活动任务过难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基于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合理布置学习任务,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如在学习《浮力》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浮力是什么?比如,教师可以准备一盆水,然后投入一个塑料球,塑料球漂浮起来,这就是浮力现象。这样能够让学生感觉物理知识学起来比较轻松,也能够更加简单地获取成就感,轻松掌握浮力知识。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放入不同的物质,漂浮程度不同,从而使学生明白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所受的浮力不同。这样的教学,学生能够联想到以前学习的密度知识,从而有效保证物理教学的效率。

四、合理优化实验报告,进行有效的成果展示

篇(3)

【关键词】化学综合实践; 实验教学 ;探究性思维 ; 创新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逐步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公共议题或中心话题,研究与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问题和实施问题,已经成为新课程的热点。大家普遍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的亮点,也是新课程的难点。化学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特点与综合实践活动特性的内在要求,化学教材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选择及将化学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实施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1. 基于化学教材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选择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学生存在的问题通常有:①找不到课题;②课题题目太大;③离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际生活比较远、只能靠上网完成;④偏离了主题;⑤完成课题需要的技术支持不够。而基于化学教材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恰当的课题,还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和技术支持,有效的解决了以上问题。

课本是理所当然的基本课程资源。我们应当做到课内外结合,用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从化学教材的微观结构看,教材栏目丰富多彩,如《拓展视野》、《问题解决》、《资料卡》、《调查研究》、《活动与探究》等,都可延伸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课题化的素材。我们经过教材各章节的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认真分析,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选择原则和化学探究活动的指导策略,对化学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筛选出化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典型课题,对化学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在内容上相融合进行了整体设计。做了以下几点尝试,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 化学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实施途径

2.1 通过“趣味实验”,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学生的探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行探究,用实验去探讨整个知识的全过程,是以激励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探究学习是以发现并提出问题为起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经历和体验,达到过程和结果的开放性。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策略是构成课堂教学的有效行为。

根据安全、简易、新奇和学生实际,选择“魔棒点灯”、“吹气生火”、“空瓶发烟”、“茶变墨水”、“滴水生烟”、“烧不坏的手帕”、“水下蜡烛”等节目,变幻莫测的化学魔术不仅能使学生大开眼界,而且从师生的介绍中懂得了科学道理。学生亲自动手做趣味化学实验,如“彩色温度计的制作”、“水中花园”、“喷雾作画”、“一触即发”、“防火布”、“大飞泡”等实验,形象直观的实验现象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创作的乐趣,提高了动手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做日常生活中的小制作和小化工产品。如自制肥皂、自制汽水、除去衣服上的油污、配制去墨灵、冰箱除臭剂,粘蝇纸等。自制这些小产品, 经济实用、简单易行,易激发学生的热情,无疑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思维品质。

2.2 注重课外延伸,创设探究性思维。

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过程.大大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科学探究活动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探究问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例如:(1)开展“饮水与健康”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饮水与健康,水的危机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由于大气污染,工业废水排放,农药化肥污染,核泄露,管道腐蚀,自来水加氯、加沉淀剂等,使得人们对饮水的问题产生了困惑与恐慌。我们该到何处去寻找清澈、洁净能够而又健康的水?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采集水样,分组实验,分析讨论,撰写论文;(2)开展“空气污染质量调查”。通过对大气的监测,演示讲解环境保护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使用大气采样器亲至现场采样,分析处理数据,得出当时空气的质量等级,进一步分析讨论,撰写环保论文;(3)废电池的回收研究项目,通过网上浏览查找资料,调查常用电池的种类、性能、价格、使用范围,分析各种电池的利弊,寻找新的能源以及回收废电池的意义。也可让学生有创意的提出废电池各部分的再利用方法,自主研究。教师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独立进行实验,要求操作严谨,观察仔细,记录详尽.最后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讨论,撰写成文。

通过这种教学设计,可以看出学生是在探究中思考,在探究中充分掌握了知识,在探究中领悟了科学研究中的严密性与趣味性,它不失为一种值得借鉴的途径。

2.3 改造课本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新的化学课程充分体现了实验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养成科学习惯和学习科学方法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但创新并不是特殊才能的人才具有的能力,只要我们在“教”的过程中,以实验为契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潜在的能量就会充分发挥出来,则可促使实验教学以知识为本向学生发展为本的转变,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通过实验不仅可以验证知识的科学性、可行性,更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和知识的再创造能力。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将一些现象不够明显,比较费时,或有污染,或缺少实验材料的实验进行改造,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将一些典型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在直接参与知识形成过程中,亲自体验通过实验探索规律的乐趣。例如:在进行氨气的喷泉实验教学时,首先将形成喷泉的原因进行分析,让学生都理解了形成喷泉的原因是因为存在压强差。接下来,提出问题:假若将氨气换成二氧化碳,能否用水作喷泉实验?如若不能,应如何改进?并鼓励学生在思考讨论后自己动手操作来验证结论的正确性。经过思考后,有些学生认为用水与二氧化碳可以做成喷泉实验,有些学生则认为不行,并都形成了自己的方案,动手验证,结果用水与二氧化碳进行喷泉实验的学生都失败了,最后大家一起探讨为何用水与二氧化碳不能做成喷泉实验,找寻出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性较小,很难产生压强差的原因,并明白到若将水换成碱液即可成功的原理。

2.4 自行设计实验,增加学生探究实验的机会。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在化学课特别开设了课前五分钟实验,具体做法是: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化学实验小组,实验组的学生在课前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自己设计实验方案,交由老师审定;老师主要审核实验是否安全,实验能否取得成功,交由学生去尝试。每节课老师选出一个实验方案,让学生准备,然后让学生在课前五分钟进行实验演示,演示后老师再对实验操作、实验过程和实验效果等作适当的点评。

通过学生设计实验和展示实验,不仅让学生巩固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也对学生运用现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了训练和培养,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实验的无穷乐趣。

2.5 巧设实践课题,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方式。

新教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把保护环境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包含了如保护空气、爱护水资源、水的净化、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等多个课题。出于这方面内容教材上涉及的还不是很全面,而且文字内容十分易懂,所以在处理这方面内容时完全放开,大胆的进行探究式学习设计,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其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就是一个十分好的途径。现代网络信息资源的海量化和强大的检索功能,使学生很轻易的就能获取远比教材要广泛得多的知识。教师可以将这些课题分解成一个个的子课题,由学生分小组上网去查找、去探究、去自己学习与合作学习,并可以写成小论文的形式或利用其他信息技术将所获得的知识展示出来,共同完成每一个大的课题,这种学习方式无疑具有探究性和先进性。

在处理保护空气这一课题内容的时候,就是将它分成了若干个小课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与学习,例如:温室效应、臭氧空洞、光化学烟雾、热岛效应、厄尔尼诺现象、酸雨、沙尘暴现象、电磁污染等多个课题,然后由学生分组选题,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该课题,并将成果加以汇报。在给课题的同时,为了促进他们的探究活动达到一定的探究质量,我对探究内容进行了设计,要求各小组汇报的成果中,必须包括造成的危害、形成的原因、涉及的反应原理、防治的方法、最新的科技成果几个方面的介绍。最后,我将各类课题的探究活动成果在校园网的共享区域进行展示,并且利用综合活动课的时间进行讨论,各小组派代表讲解,并进行评比。通过这种探究式活动,学生很好的达到了学习目的,不仅了解了很多课外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如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写论文的能力等。

3. 化学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反思

通过化学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实践探索,更新了教学理念,改善了教学方式,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被学生的实践活动教。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从而达到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通过化学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从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出发,选择自己擅长的内容和形式,努力优化教材内容和课程资源,准确把握学生实际情况,精心选择恰当的教法,做出最佳的探究性思维设计,营造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形成,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程的最大受益者。

参考文献

[1] 王锋.初中化学《实验探究》[J].中学化学,2008,(6)

[2] 张新民.化学史教程[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3] 刘知新主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化学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4] 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8

[5] 全国中小学教材委员会.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4)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优化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认为,从历史课程学科的特点出发,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增强学生历史课程学习体验,提高学科综合运用能力。教学过程优化能够产生如下效果:(1)激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2)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历史。(3)丰富学生的学习认知和价值观,培养他们活学、善思、致用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课堂教学导入做到“激趣”,吸引注意力

学生对历史的课程认知需要一定的引导,围绕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点来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主动性和潜能。运用好课程教学导入,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还为其理解课程知识点奠定基础,满足他们的学习认知需要。

在课程教学导入中,可依据课程知识结构和历史事件发生的一些有趣背景知识来予以整合优化。结合趣闻轶事进行导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运用多媒体中的图片和音响等效果来展示历史相关背景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好奇心。鼓励学生从历史导入的趣闻中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深化理解感悟。

这样的教学导入,更能够吸引学生的集中注意力。例如,在川教版八年级上册“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中第3课左宗棠和教学中,针对学生对左宗棠了解不深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他的生平事迹,历史功过,历史评价等,了解其人。同时,通过新疆的版图,要求学生对其发展历史进行搜集整理,以加深印象。

二、倡导任务合作做到“阔思”,增强探究性

学生在具有趣味性的引导中能够更为深入感悟课程知识内容。教师不妨运用任务合作教学模式来激活学生的历史学习主观能动性。通过任务式合作探究,能够深化理解感悟,还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在合作探究中,教师可根据课程知识重点和难点,优化资源配置,鼓励学生能够通过同桌、小组等学习力量来深入探究课程教学难点。首先,教师要优化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带着学习目标和要求探究课程知识结构。其次,引导学生集思广议和畅所欲言,让合作探究过程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重要助推剂。第三,鼓励学生能够发表有独到见解的看法和主张,以此来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发展创新精神。

通过任务合作探究,能够在激活学生学习认知视野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中“”教学中,笔者就通过布置一定的思考探究题目来引导学生深入认知感悟:(1)和给带来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2)我们从的结果中得到了哪些启发?(3)给近代中国的发展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上述任务合作可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同桌讨论和小组探究形式来思考交流,以此帮助学生深化对产生的原因、过程以及意义等方面的理解感悟,增强综合运用能力。

三、运用综合实践做到“致用”,增强发展性

课程的最终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针对课程教学要求,运用综合实践活动形式来强化认知感悟,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提高综合技能运用能力。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来优化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发展创新水平。

教师可根据课程教学活动安排,设计一定的活动,让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够真正延伸至课外。例如举办历史故事会、编演历史剧、知识竞赛、编辑历史小报、动手制作教具、举办历史文物展览、参观历史遗址等活动。这些活动形式的运用,能够让学生的历史学习内容更为丰富和全面。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一方面,能够转变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发展创新能力。这样的学习实践活动形式也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要求学生能够创造性设计一些历史实践活动,以深化技能运用。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表现予以总结概括,指导学习策略。

总而言之,历史课程教学是基于学生认知感悟和技能发展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学习探究活动,具有主体性和发展性。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规律探寻多元化教学策略,满足学生学以致用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丰宪.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优化初中历史教学[J].新课

程研究(上旬刊),2011(9).

[3]李春艳.论优化教学设计在初中历史复习中的运用[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5).

[4]钟召辉.浅谈优化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经验[J].新课程

篇(5)

一、活动组织领导:

为扎实搞好我校的展评活动,成立金水初中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展评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活动目的

通过对课改实施八年来课堂教学、校本研修、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建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所取得成果进行集中总结、交流评价和展示,推出一批有效教学的新模式、课程新秀、课改先进单位和个人,打造省市县校相街接、覆盖所有学科的学科带头人队伍,完善教学成果评审、科研兴校明星学校创建和评审制度,促进各学校课程改革工作的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推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长效机制。

三、活动原则

全面动员,全员参与,以校为主,

集中展评,研究提升,推进教学。

四、参加展评的作品类型

(一)教育教学成果

1.文本类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研究成果(教研负责)

(1)课题(题目)(2)研究报告科研论文

(3)教育研究专著(4)学科教学设计和课例

(5)教学经验总结(6)教育叙事和教学案例

(7)调查报告(8)学校课改特色活动

2.网络、多媒体和教育电视节目类成果

(1)多媒体教学课件(CD-ROM)(2)网络课件、网络课程教材

(3)专题学习网站、网络教学管理平台软件

(4)电视教学节目(5)教育电视栏目

(6)教育电视专题片

3.自制教具类成果

(1)自制教具(2)自制学具

4.校本课程开发类成果

(1)校本课程规划或方案(2)校本课程教材(含多媒体形式)

(二)优质课展评:由语文组、数学组和英语组各推荐一名成员设计一节优质课的展评。

(三)新课程环境下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成果展评(由学校校委会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奖惩制度进行整理并上报)

(四)课改先进集体和个人事迹展评

(1)学科带头人、课改名师和课改新秀事迹展评

(2)科研兴校明星学校事迹展评

(3)课改先进工作者事迹展评(包括优秀校长、优秀教研员)

(4)课改工作先进单位事迹展评

五、参展条件、要求

(一)参展人员及学科

各个学科所有教师全员参与,学科包括义务教育初中段15个学科大类,即语文、数学、英语、思品、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等。推荐学科不限。

(二)参展要求

1.各人推荐的教学成果应是2001年以来,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方面符合教学成果评审办法要求的成果。已在2006、2007、2008我县组织的有关评奖中获得省级奖励的,可参加省上的展示,不再参加评奖;如在原有基础上又取得新突破、新进展的,也可推荐参评。

2.各教研组拟推荐一名参加优质课参评的教师,其教学设计必须具有个性化的教学特点,理论上有探索,实践中有创新,并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特色。

3.教学成果展评采取展板、实物和多媒体演示等方式进行,并与2009年度教学成果评审工作合并进行。

4.坚决制止网络下载、抄袭、剽窃他人成果,违者将向全县通报,并三年内不得参加各类成果申报,不得参与评优晋级。

(三)课改先进个人评选条件

(1)、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认真负责,有良好的师德,注重教书育人。

(2)、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教育理念先进,教育教学行为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3)、课堂教学能较好地体现课改精神,教学方法先进,课堂教学效益高,教学成绩优秀的一线教师。

(4)、课程改革以来,在县级或县级以上论文评选中获将;在县级或县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有课改文章;在县级以上的有关会议上进行过典型经验介绍;在县级或县级以上的示范课,公开课、优质课活动中获得过奖励。

五、展评的程序:

第一阶段:动员培训(5月底)。召开教师会,进行校级骨干教师培训。

第二阶段:成果征集(5月底至6月10日)。

1、各教师整理自己八年来的教育教学教研资料,填写《金水初中课改成果登记表》交各教研组长进行统计,并将自己的资料按照参展类别分类发送给教研组长集中保存。

篇(6)

关键词:香港;通识教育科;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改革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香港政府一直在反思,努力通过改革去改变长久以来施加在学生身上沉重的考试压力,以及由此引发的“填鸭式”教学和死记硬背的学习这些情况。2000年11月,香港课程发展议会公布了“以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为题的课程发展咨询文件,从此教育系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尤其是2009年在高中课程结构方面的一个大规模改革:公开考试的数量由原来的两个(香港中学会考和香港高级程度会考)减到一个(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校本评核被纳入其中,即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也计算在本科目的整体学习成果中;新高中课程中通识教育科作为一门必修科目由中四到中六的学生学习等。其中,通识教育科作为四大核心科目之一,是全体高中生必修必考的科目,它与传统的课程在教学设计和安排上有着不小的区别,具体表现如下:在通识教育科中,注重的是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能力,而不是对一套固定知识的死记硬背;评价的是学生持续的独立学习表现,而不是对考试的材料进行检查;强调的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参与,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来自教师的直接教授。在通识教育科中,鼓励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法即问题探究法。正如Fung所描述:“通识教育科有望对香港填鸭式的学习和教学传统做出改变,并朝着灵活的自主学习及运用知识而发展”。[1](P6)因此,通识教育科出于多种原因被视为教育改革的典型体现,也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一、香港新高中通识教育科的设定及其理念

通识教育科这门课程在香港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科目,它是之前高级补充程度的通识教育科的修订和延伸。在香港,高级补充程度的通识教育科于1992年开设,随后2003年在中四至中五开设的“综合人文科”(主要为理科或科技科的学生选修)和“科学与科技科”(供文科学生选修),这些都为新高中通识教育科的开设积累了不少经验。[2](P66)通识教育科的设立,“是为了让学生把不同学科间的知识联系起来,从多个角度来审题,并构建与他们现实生活直接相关的个人知识。”[3](P2)同时,通识教育科也认同:“所有高中学生通过一系列与他们年纪相匹配的教与学活动,可以构建并扩大知识面。”[3](P4)概括来讲,通识教育科设立的理念“在于让广大高中学生能够:1.加强对时事的触觉(Awareness);2.拓宽知识与看待事物的角度(Brodening);3.提升批判性思考能力(CriticalThinking)”[4](P29),有人把这称为通识教育科的ABC元素。

二、香港新高中通识教育科的课程结构

通识教育科的课程内容总体上是以单元的模式来设计,简单来说,就是“三范畴,六单元”和独立专题探究。它的总课时为270小时,其中三个学习范畴占了180个小时,它们分别是“自我与个人成长”“社会与文化”及“科学科技与环境”,共包含六个单元,每个单元30小时。独立专题探究的学时为90小时。表1通识教育科的课程结构通识教育科的学习单元不是一些专业性很强、高深的专题,而是与个体生活息息相关的议题,目的是想让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能够从多个角度和多元价值取向出发,把各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分析来自社会上的各种不同声音,进而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跨学科思考技能。举例来说,如今日香港这一单元,它涉及的主题可以是1.生活素质;2.法治和社会政治参与;3.身份和身份认同。这时,我们可探讨的主要问题可以是:1.香港应该如何维持或改善居民的生活素质?2.香港居民应该如何正确参与一些社会性政治事务?就法治精神而言,香港居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3.香港居民的身份认同是如何形成的?这些都是为了使学生日后能成为一个有整体文化观的公民而做准备。此外,独立专题探究这部分是推行通识教育科与其他传统学科最大的不同之处,它利用各种长期存在的或是当下最新的议题让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以激励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参与。在此过程中,为了能够做出积极判断,学生需要能够对自己所处立场的情况以及在面临情况有所改变需要修改判断时,都能够有通透的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的学习才能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意义建设。此外,有争议性的议题可以促使学生在价值判断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使价值教育成为可能。

三、香港新高中通识教育科的考核方式

通识教育科的考核要求学生能够探究不同情境的议题,综合运用所学进行探究和反思。它的公开评核包括公开考试和校本评核两部分。其中公开考试包括:卷一:数据回应题,占总分50%,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卷二:延伸回应题,占总分30%,考试时间为75分钟。这部分考试的特征有:第一,对广泛的学习成果及考核目标进行有代表性的样本测试;第二,试卷在设计上是跨学科背景的,主要是想通过提问,让学生表达个人对当前各种问题的判断和见解,以考核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允许在表现水平上有分化存在。校本评核是指独立专题探究部分。校本评核的优点在于:其一,它可作为评价学生实际能力的一个更可靠的指标,尤其是学生发展中的情感领域———这是纸笔测验所不具备的。其二,长期的校本评核评估将减轻学生对一次性公开考试的依赖性以及所带来的压力。校本评核对三个阶段(项目计划提出、数据收集和成果展示)进行持续性的评价记录,占总分的20%。也就是说,校本评核要求学生进行基于项目计划的探究,在这过程中,他们应该展示沟通、数据收集及分析和问题解决等各种能力,他们的表现也会被记录到横跨三个阶段的报告中。这部分的特征是:第一,学生经历一种自我导向的、探究式学习;第二,学生对跨课程知识进行整合、衔接;第三,学生发展自身更高层次的思维技能。校本评核将评核范围扩充到笔试难以评估的各类较高层次的能力上,弥补了公开考试中纸笔测试的不足。总的来说,通识教育科的评价设计是为了反映学生自我充实的学习过程,这样使得该科目减少为了应对一次性考试的不足之处而教学,是为了发展学生的通用技能而教学。

四、香港新高中通识教育科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一)教师质素和教材选用问题。通识教育科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价值判断这些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加上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所应充当的角色是学习促进者、资料提供者和引导者,他们须向学生提供可参考资料的来源,并在适当时候刺激学生进行深一步的探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师自身的质素对通识教育科能否顺利实施起着关键性影响。但“据香港教师中心在2006年做过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在该课程的开设之初,有很大比重的教师认为自身没有足够的跨学科能力去教授通识教育科”。[4](P29)再加上香港政府只提供课程指引,不提供科书,各个学校基本上都是使用校本教材,如何筛选和整理资料就是一个不小的问题。这样一来,通识教育科的科任老师身上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二)学生的学习方式问题。通识教育科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独立思考能力,评核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也没有明确的观点限定。它看重的是学生提出观点背后的依据与理由,以及学生能够清晰地展示思考的过程等。学部分是由他们自己选择或是同学间相互讨论决定,这需要一改往常“什么都等着老师来安排”的被动观念。但由于长久以来的应试教育抑制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上而下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也扼杀了学生的主体性。所以,要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对于学生来说也存在着不小的压力。

五、对内地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启示

我国内地高中开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虽已有十多个年头,但不乏有很多问题产生。第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设计通常是立足于某一个学习阶段(小学、初中或高中)或某一个年级来设计,这就容易造成各学习阶段或是各年级之间的课程内容出现彼此割裂的情况;第二,课程内容的安排往往是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指定领域(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和劳动与技术教育)各自开成四门课。这样一来,不仅是跟其他学科课程,四大领域之间也缺乏横向沟通和配合,会造成教学内容的重复以及教学资源的浪费;第三,这门课程的评价方法也不完善,过去大多停留在简单的考核、学分认定阶段,缺乏明确可操作的评价标准。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香港新高中通识教育科虽不等同于内地高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但两者有着一定的共通性,所以也能从中获取一些启示。第一,各学习阶段的课程内容要循序渐进,注重衔接。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在年级与年级之间的过渡和衔接,在各学段之间课程内容的逐步深化,避免小学生在研究零花钱的使用问题,初中生和高中生同时也在研究这个问题,但是三者的学习方式并没有出现质的差别,这就是一种倒退的教育,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毫无益处可言。第二,设计与课程目标、内容相配套的评价方案(该方案要有详细、可操作的评价标准)。通识教育科实施公开评核是作为核心科目的必然要求,也因为该科成绩是香港地区的大学招生以及就职的重要指标。在我国内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虽然也要求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多角度思考的能力,作为必修课却没有与之相适合、配套的评价方案。一直以来,教师评定该门课程的常规做法就是简单的校内评估和学分认定,因为它在人们看来只是取得高中学历和文凭的一个必要而不充分条件。第三,重建教师信念,发展相应的素养要求。要推行新的课程改革制度,必定会遇到很多困难,而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师的态度及信念问题,要让教师团体从根本上重视起来。我们的教师基本上都是从过去的高考制度下走过来的,只重视传统的笔试成绩,忽视学生其他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也就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各种解题技巧,在考试中获取高分。基于这种现实情况,在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循序渐进,让广大教师有足够的适应时间。例如,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课程中,可以加入重组教师信念的课程。也就是说,教师需要从传统的总结性评价模式中解放出来,改变对评价的信念,理解政策制定者的真正意图,从而才能真正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最大价值。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到,2014年启动两个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浙江省和上海市)。以浙江省为例,它在随后颁布的《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中提到: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可对考生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提出要求,作为录取参考;作为报考条件和初次遴选的主要依据之一,高校可以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社会实践情况等多方面提出要求,或纳入综合成绩。基于此,我们可以把学生在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综合素养以及成果都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和依据,这也就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政策支持。香港新高中通识教育科的开设虽也是有问题存在,但它为内地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启示,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

作者:郑娇君 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Fung,Y.,Tang,T.&Chan,C.C.LearningandTeachingLibe-ralStudies:TheoryandPractice[M].HongKong:OpenUniversityofHongKongPress,2011.

[2]冯生尧.香港高中通识教育科:作为普通公民的共同基础课程[J].现代教育论丛,2008(10).

篇(7)

初中新一轮课改已十年,但大部分教师对开展活动课的认识依然不足,这就严重影响了初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初中历史活动课现状

1.开设情况不容乐观。现实情况是,由于中考压力和师资的参差不齐,导致教师对活动课教学不重视,尤其是农村校。以龙岩市为例:据调查,30%左右的教师基本不开设活动课;50%多的教师会择内容依课时开,大概七八年级每学期开一至两节;只有不到20%的教师开展比较正常,但都不包括九年级。因为九年级面临升学压力,学生学业负担重,根本无暇顾及历史这个纯等级科目。

2.教师课程开发意识薄弱。我们的教师基本上是师范专业培养出来的,本身是应试教育的速成品,再加上常年在应试教育中摸爬滚打,对于“会考什么、怎么考”十分在行,但缺乏开发课程的意识,对如何整合主题活动课与历史知识教学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因此直接导致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缺乏活力与创造性。《课程标准》中“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的教学目标要真正实现就显得非常困难。

3.学生对活动课缺乏热情。有些教师在活动课实施过程中,牢牢地控制着课堂的主阵地,学生是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思路进行有序的“探究”。而当学生不知该如何来准备活动课时,教师的指导又不到位,经常让学生感到“一上活动课,就不知所措!”这就导致学生对活动课缺乏热情,无法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因此,“如何有效开展初中历史活动课”成为一个值得我们所有初中历史教师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有效开展初中历史活动课的对策

(一)不断开发课程资源,让初中历史活动课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接近

1.利用校本课程资源,深挖初中历史活动课内涵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地方性、特色性等课程的开发。它体现的很多是家乡历史文化,这就为深挖初中历史活动课的内涵,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一条捷径。

七年级上册的活动课一“寻找历史”,我们利用永定地处中央苏区,是老革命根据地和客家聚居地的有利条件,摆脱了课程的刻意安排,引导学生从本校开发的有关本地的革命史和客家文化史等内容来设计本课教学。这一做法达到了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培养学生查找资料与分析整理资料能力的双重目的。

2.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扩展初中历史活动课外延

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整合主题实践活动与历史活动课教学就成了推动历史活动课深入开展的又一个重要途径。

永定二中历史老师充分利用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远足”来推动活动课的开展,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七年级学生徒步12公里到永定一个知青农场——西溪农场,教师们就根据课程安排,让学生去寻找农场与知青的历史;八年级学生到革命老区金砂,教师们带着学生走进革命历史博物馆、走进文物古迹、走近革命人物……;九年级学生到永定土楼群中的南溪土楼群和洪坑土楼群,教师们带领着学生走进客家人的开创历史中,认识客家人的勤劳与勇敢、聪明与智慧。回到学校后,通过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组织学生故事演讲或做活动展板等,达到历史活动课的教学目的。这就为历史活动课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依靠中考命题,充分发挥命题对教师授课的导向作用

“中考是指挥棒!”只要有中考,人们在教学中的视线就不会离开这根指挥棒。因此,我们要真正达到初中历史活动课的教学目的,就必须充分发挥这根指挥棒的作用!

2012年龙岩市初中历史中考命题进行了一次大胆尝试。第五大题综合题(一),是根据七年级上册的活动课三——“秦始皇功过的辩论”来进行命题的。省市县普教室的教研员和一些资深教师对这一命题方式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触动了老师们的神经,在改卷场上,就有不少教师在探讨如何才能把活动课上得更精彩、更有效,使活动课的教学目标得以充分的体现。

(三)改变教与学的模式,促进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进

1.提供公共资源,解决农村学校活动课难开展的问题

在龙岩市,农村校占了多数,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教师方面,农村学校历史专业老师不足,有些边远山区甚至没有一个专业教师;学生方面,不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就是住校,这使得学生生成的经验和阅历很有限,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活动课的参与程度,削弱了课堂的实效性。因此,怎样才能保证活动课的正常开展,是摆在初中历史教师面前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一个最直接的途径就是,组织教师搜集相关资料并将其整理成册提供给上课老师,有条件的还可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通过校园网共享。

在上八年级下册的活动课四“20世纪歌曲中的‘历史’”时,由于学生马上就要参加地理、生物的中考,根本没有时间准备,而大部分历史老师在下载及整合音乐方面并不擅长。因此,我们请教了音乐老师和计算机老师,合力制作出一个多媒体课件,并将教学设计及相应的补充资料装订成册。我们把它上传到教育局域网,受到了县里其他学校老师的赞扬,他们说:从此能省心省力地上好这堂课了。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初中历史活动课,开拓的是历史课堂活动课的内涵与外延。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外探索个性化的活动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主动的、开放的和发现式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