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初中数学高效教学

初中数学高效教学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3:5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数学高效教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初中数学高效教学

篇(1)

【关键词】初中数学 策略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187-01

初中数学教学更注重的是要创设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积极的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将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与日常生活相联系。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与新课标中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新等背道而驰。就目前教学现状来看,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教学观念滞后。新课改已实施多年,一些教师还是“换汤不换药”,因循守旧,懒于尝试和创新。有的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害怕进行改革学生的成绩下滑,教师缺乏新课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体现新课程改革中的主体意识和地位,这也是大部分不敢于尝试的教师的真正原因。坚持传统的教学观念学生的成绩虽然没有下滑,但是教师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学生只学到了数学知识却没有数学能力。

其次,教学目标单一。新课标对教学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知识和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由于受到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初中数学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学习知识和能力,教师讲,学生听,课下进行练习,从而巩固数学知识,这种看似科学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未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学生缺少自主探究、创新、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只锻炼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运算和推理技能的培养,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关注较少,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程的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最后,教学方法缺乏创新。课堂教学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学习质量和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由于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模式单一,满堂灌现象非常普遍,部分数学课堂教学仍然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视灌输而轻视学生参与。例如,教师在讲“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单元检测试卷课,从第一题一直讲到下课,在讲课过程中也没有一些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更没有抽学生回答问题,要是涉及到知识点的教师就讲一遍,学生也没有乱说乱动现象,大部分学生表情呆滞,因此,教学方法缺乏创新。而且,初中数学教学也缺乏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学与多媒体技术联系较少,教学与生活相脱节等等。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直观情境,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

(1)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新课改后,数学教材中增添了很多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如一些真实的生活场景、图片、数据等,能够给学生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动画,为学生展示直观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多媒体技术中的几何画板技术,为学生展示成对称的图形,如翅膀成轴对称的蝴蝶或者蜜蜂等,展示的会飞的动物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将抽象的轴对称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很容易就接受和明白其含义。

(2)利用多媒体创设形象情境,让复杂知识简单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函数的图形,学生理解起来就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教师在讲解同一类型的函数图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时,教师可采用的教学手段非常有限,这就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如在研究二次函数y= ax2+ bx+ c(a≠0) 的图象和性质中, 对于函数 y= x2、y= x2- 1 以及 y= x2+1 的形状是否相同时,如果采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几何画板技术,就可以很轻松的解决以上问题,为学生直观演示函数的变化图形,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理解与掌握所学到的知识,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与教师引导的密切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除了创设情境外,还可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方式,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根据课程需要为学生布置课下作业,让学生对教材进行自我的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预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评价、合作能够实现教学互动、互促,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如何与他人交流,通过讨论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维。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师引导是密不可分的,学生的自主探究需要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自身能力进行设置,而小组合作更需要教师在大量的教学案例中总结出高效的、有针对性的小组合作方案,在进行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也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一方面检查学生对问题的掌握情况,一方面总结学生遇到的学习问题,从而更好的进行引导,最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善意的批评、提醒能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甚至感激,如果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善意的批评、提醒则不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有时甚至导致师生冲突,影响课堂教学。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靠教师“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主要利用课间或课余等学生休息时间以朋友或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和学生“亲密”接触,或聊天、或活动(打球、游戏、下棋、讲故事、讲笑话等等),同时在活动中不忘适当的建议和引导,使学生“亲其师”,从而能“信其道”。

二、备课要以本为本,以人为本

有些教师认为备课就是抄抄教案,以应付上级领导检查,而且还振振有词地认为所抄的这些“教案”都是由一些教育名师、甚至是教育名家编写的,有什么不行?其实我认为这些“教案”的编写大都是以本为本,是以教科书为本而编写的,不能以人为本,因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基础知识水平等都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备课就不仅要以本为本,备教材(要教什么内容,教学重点是什么),而且还要以人为本,重点是要备学生,(教到什么程度,教学难点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教),要让每个学生上了这节课后,至少知道这节课是学数学,学了数学的哪些知识。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难度、深度、广度,而一部分学生却跟不上来,势必他们就会把精力转移到与上课无关的事中去(开小差),就好比是营养成分最高、最好的食品,可学生却不原意吃,怎么还谈得上消化呢?可见备学生是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就要转变传统观念,打破正统的教学方式,有人甚至是专家认为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所以教师的语言表达就得非常的精炼,不能说一个与教学无关的字,我却不认同,试想本来就单调枯燥的数学,再加上正统的教师,呆板一平如镜的语言,我们那活泼好动的学生能坚持40分钟吗?所以教师口头语言的抑扬顿挫、肢体语言的形象生动、甚至搞笑,都能及时唤起学生注意力集中,一些重要的话语往往在语言的波峰或低谷时说出。

四、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绝对的、万能的、最好的教学方法是没有的,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失败的。计算、概念、几何、应用题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必须适宜于内容的不同特点,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

如教学《打折销售》,就可以用创设问题情境法,首先用多媒体展示收集的商场打折销售情景,让学生谈参加市场调查所了解的打折销售活动,接着提问:打折销售后,商家一定会专本吗?每件商品所赚的钱怎样计算?引导学生得到:利润=卖价-成本价。

(二)利用实物教学

可以将抽象的东西直观化,深奥的东西浅显化,从而克服学生的思维障碍,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蚂蚁怎样走最近》时,我就拿出一个事先做好的可以活动的圆柱体教具,引导学生大胆猜测,然后再变动教具,让他们对比自己的猜测与实际的区别,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这样直观设计,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三)运用电教手段教学

1.一堂课只有40分钟,有些课涉及到概念、定理、注意事项多,它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相当复杂和抽象。若凭老师边讲边写,一堂课很难按时完成任务,学生学起来非常吃力,结果事倍功半。充分运用电教手段,可以更好地把许多抽象的概念和繁琐的叙述讲清楚,屏幕上的图像和颜色文字一幕了然。

2.对于要由一个运动的图形得出规律和结论并证明这样的题目,我们可以利用相关的数学教学软件制作的课件来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3.网络教学:如初一第一章:走进数学中的幻方、七巧板,搜索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等。

(四)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篇(3)

一、传统初中数学教学的问题

1.初中数学本身的难度

初中数学本身便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较高的难度,它的学习难度在中学所有学科中都排在前列,其中含有大量的公式和计算,没有好的数学思维无法将其学好。而传统教学方式中老师往往只会教给学生知识点,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方式无法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只能盲目的做题解题,没有形成一个好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导致初中数学成为中学学生的一个大难题。[2]

2.枯燥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

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效率低下的学习,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之中,老师生搬硬套的教学方式让课堂缺乏趣味性,学生很容易感到烦躁而分心,而初中数学这门学科一旦分心,之后老师讲授的内容则很难跟上,在学生学习进度落后的情况下,学生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学生厌学情绪不断滋生,又开始分心,造成一个恶性循环。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是不可能会有一个高效的教学课堂,特别这个时期的学生自律能力不高,对于自己没有兴趣的学科往往不会下苦功来弥补上课分心所造成的知识缺漏,产生越学越差、越差越不想学习的思想。最终导致学生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上学习效率十分低下。[3]

二、如何构建高效化的初中数学课堂

初中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接下来将针对初中数学课堂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1.转变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地位

在传统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老师往往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而学生只是在被动接受知识,这样的课堂无疑是效率不高的。想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改变学生以往在课堂中的地位,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学习始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己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水平。而老师应该重点负责每节课教学内容的分类,将课堂的知识点体系构建出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通过老师所给出的体系来自主学习。例如在学习有理数运算的章节中,老师应该先介绍各种运算体系,然后主要让学生进行运算的研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得到的知识远比老师的直接讲授要高效得多。在这样不断引导的过程中让学生产生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样会使得课堂效率提高,对于以后各种知识的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采取互动的数学教学模式

之所以传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是因为课堂也存在缺乏互动性的问题,没有互动就会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因此增强初中数学的互动性是极为重要的高效化教?W方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讲,还需要和学生产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应该产生互动,从而带动整个课堂的积极性。在一种积极的数学课堂中进行学习是事倍功半的。例如: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解决,通过问题的难易程度来决定是否进行分组解决。在单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小组合作解决难题时,可以通过每个人的分享来完善自身的不足,从而达到学习的高效化。在解决完问题之后,让学生进行上台讲授思路和过程,老师进行修正。通过自己解决问题,然后讲授一次解题的过程,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最后让其主动参与到初中数学的学习中,改善之前学习的恶性循环。

3.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之中,会有相当多的时间进行数学公式和解题过程的板书书写,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无聊的等待,消磨了学习积极性。而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初中数学教学应该与现代化教学技术相结合,例如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讲授的内容放入PPT课件之中,其中还可以添加图片、音频等元素来吸引学生进行学习。这样不仅仅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还能让学生在这种新鲜的教学环境中产生愉悦的心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篇(4)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042

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已经成为了教师和学生所追求的共同目标。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升。本文将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初中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教学创新上始终难以得到突破,也无法真正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低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含以下几点:(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并且以内容讲授为主,对学生的自主能力发展和主体意识培养有所忽略,因此,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始终难以提升。(2)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制定出科学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模式上也显得比较单一,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少之又少,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3)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普遍比较重视知识性教学,而缺少实践教学,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并不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导致他们的思维发展受到阻碍。同时,教师仍然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虽然在成绩上也能有一定的提升,但在综合能力上却没能得到提高,这种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①。

二、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教学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性,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学习兴趣,他们都有着不同。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并利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以便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高一些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得到相应的提升;而对于一些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则不必制定过高的教学目标,应在提升学生基础能力的同时,要求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学生能获得数学能力上的提升,另一方面,学生只要稍微努力就能达到教学目标,自信心得到明显的提升,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积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作为现代教学中的一种常见工具,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多媒体中包含着色彩丰富的图像、优美的声音及视频等功能,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既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教学内容,还能帮助他们提升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例如,在进行“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解题的过程,并帮助学生直观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式,这种方式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稳定的基础。

(三)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教学内容本身具有抽象性特点,如果学生的抽象性思维不够灵活,想象力不够丰富,在学习中就会受到思维的限制,导致学习效果难以提升。对此,教师可以采取情境教学的方式来提高教学内容的具象性。在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将数学情境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使教学内容得到突显。同时,教师可以将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以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在日后能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小问题。此外,情景教学对活跃课堂气氛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创造出比较轻松的教学环境,学生才更加愿意主动参与其中,当学生真正融入到情境当中后,才能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并提高学习效率。

(四)适度评价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只看重学习的结果,而应该重视起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态度。同时,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中展现出的情感态度。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通常采取的是考试形式和测试形式,导致学生认为分数才是最重要的。而在现代化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认识到教学评价的多样性和激励性,应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长处和优势,并能欣赏自己的成功,促使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真正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同时,教师应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主,进行多元化、适度的评价,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夸奖,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他们未来发展中的自信提升也将起到重要作用。此外,教师应注意评价的尺度,既不能打击学生积极性,也不能让学生过于膨胀,产生自负的心理,要以适当的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同时要重视起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能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注释:

篇(5)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氛围;多媒体

对于数学科目来讲,其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的必考科目之一。作为初中数学老师,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不断更新自身观念,紧跟时展步伐,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夯实基础。

一、为学生创建平等、融洽的教学氛围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已经初步形成了认知观,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与关注。作为初中数学老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期间,需要为学生创建平等、融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数学学习,从而为以后的成长夯实基础。例如,教师在讲解“解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时,就可以先为学生布置一道一元一次方程题,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进行讨论,之后选出小组代表让学生进行发言,教师认真聆听。当学生的观念正确时,教师应给予鼓励与表扬。当学生的观点错误时,教师不应批评苛责,而应带领学生共同进行探讨,从而引导学生自行找出思路的错误,予以改正,帮助学生深入记忆知识。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能够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从而帮助学生完善自身成长。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伴随着当前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并发挥了良好的成效。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能够利用色彩鲜艳的图片、柔美舒缓的音乐、生动形象的动画等将一些抽象的知识转变成具体、形象的内容,从而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丰富的图形世界”课程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图形的图片,让学生对各种各样的图形有所了解。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探讨他们的形状,从容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再如,教师在讲解“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课程时,就可以先为学生放映一段自制的Flas,通过转动让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从而更加深入地记忆知识。

三、带领学生动手进行操作

对于初中数学课程来讲,里面包含了很多图形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动手进行操作,让学生亲自感受知识,从而记忆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讲解“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点时,就可以先让学生绘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利用量角器分别测量三个内角的数值,进行加法运算。然后再让学生绘画一个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分别测量、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之后让学生随意绘画任意三角形,进行测量、计算,学生们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无论什么三角形,其内角和都为180°”。最后教师再引入知识点,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记忆课程

内容。

四、将数学知识同学生们的生活关联起来

对于数学知识,其很多都是来源于生活,与学生们的生活存在密切的关联。作为初中数学老师,就可以针对这一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们的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缩短学生与数学间的距离,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例如,教师在讲解“普查与抽样调查”课程时,就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一次普查及抽样问卷调查的活动,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记忆,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再如,当教师讲解完“中位数与众数”知识点后,就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调查自家水表每一天数值的任务,让学生计算家庭每天的用水量,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找出其中的中位数与众数。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深入记忆知识点。

总而言之,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期间,想要提高教学质量,教职人员就需要转变自身观念,灵活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以后的学习及成长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京政.构建数学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科技信息,2012(25).

[2]郭春丽.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2(2).

[3]李翠芳.如何打造高效课堂[J].新课程学习:中,2011(8).

[4]衡永.打造数学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动”起来[J].考试周刊,2011(64).

[5]周鹏飞,张玮.土耳其小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8).

[6]杨淑君.初中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

篇(6)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108-02

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能力提高和发展。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或高效,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它是评价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大小的重要依据。

一、转变教育观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是这个过程的主要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不是程序化的机器,而应是主动、积极的知识的探索者、是课堂的主人。在新课标理念下,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评价一堂数学课是否高效,就要看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因此,要想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我们首先得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将学生看作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所设计的数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来进行,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效结合。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生活中的轴对称》这章内容时,我们可在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事物属于轴对称,并制作一个与之相应的图形。课堂上,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图形来观察,并在这个图形中间画条直线,沿着这条直线进行对折,观察对折之后有什么现象,然后,各组成员进行分析讨论,并尝试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这些图形的对称性。这样,我们通过让学生亲历观察、折叠、讨论等过程,既做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本章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二、合作教学,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重要的是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建立师生、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开展,营造了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利于为他们的自我表现和相互间的交流提供更多、更广的空间,使他们能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学生会从中感到轻松自由,自然地成为交流的主体。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和教学的需求,把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班级集体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例如我在讲七上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时就用了很多小组讨论的形式,同学们接受的效果非常好,特别在图形的三视图和展开图这一节,通过动手操作,同学们清晰的掌握了知识。

不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把竞争的意识引进课堂,让学生在竞争中获得成功。当学生圆满地完成了某一项任务时,要给予奖励,使学生真正地在合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探究问题时思维方向往往也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这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启发和指导,把学生的思路引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使之更有效地、合理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数学属于一门工具性学科,它不像其他学科那样生动、具体、形象,教学手段也是仅仅局限于粉笔+黑板,直尺+圆规,这样学生学起来难免会觉得死板无趣,进而丧失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也是不尽如人意。如今,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始受到诸多教师的青睐―――即多媒体技术。它具有集声音、视频、动画、文字、图形等于一身的优势,对于数学学科而言,可以将数学教材中深奥难懂、枯燥死板的数学知识以形象逼真、生动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从而获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课堂,以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提供强有力的学习工具。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这章内容时,我们就可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大量有关涉及平移与旋转的生活情景和现象,如商场电梯运动、拉窗户、打气筒活塞运动、摩天轮的转动、钟摆的摆动等等,这样,我们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现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既能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也利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使学生的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就为我们接下来教学活动的进行作了良好的铺垫。在《二次函数》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由各项系数符号或数值的变化引起图象的形状或位置的变化,动态的画面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他们会在教师的引导或同伴的互助中,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揭示数学问题的实质,会很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四、注重激励性教学评价,使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其枯燥的数字、刻板的公式往往使学生觉得数学呆板无趣,尤其是学困生,更是提不起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给予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使他们逐渐爱上数学、喜欢上数学。

篇(7)

兴趣是一个学界常谈的话题,然而却不得不谈。无数的事实经验均向我们表明了学生兴趣的重要性,这是百年不易的真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必然是建立在学生饱含兴趣的基础上。相对于语文等文学性较强的科目来说,数学知识的本身显然难于直接引起学生兴趣,甚至有些枯燥、乏味。因此,我们不妨从教学手段出发,尽可能的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通过多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原本枯燥的知识跳脱出课本之外直观的呈现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设计上多费功夫了。除此之外,课堂中还应注意学生的参与、互动,唯有学生真正融入进来,也才能真正喜欢数学。这是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第一步,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步。

二、积极引导,多位思考

新形势下的教学课堂应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一改过往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教学模式,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总所周知,数学又是一门极要求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运转和扩散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必不可缺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能力,引导促进其思维的扩散和锻炼。这样学生充分参与,自主探究、积极思考的课堂自然也是高效的课堂。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

(一)波浪思考

波浪是水体在外力作用下“瞻前”并“顾后”的一种周期起伏运动。顾名思义,波浪思考是要引导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也能“瞻前”、“顾后”。尤其是在问题的推理、证明过程当中,数学学习往往要求学生思维严密、运算过程缜密,任何微小步骤的错误均将导致整个结果错误。波浪思维方式则是要学生在运算推进过程中不忘记后退,能够在保证每个步骤准确性的基础上继续大胆迈步,如此瞻前而不忘顾后的学习方能稳扎稳打的逐步前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引导学生进行波浪式思考是要促进他们对运算细节的重视,数学基础的重视。在此缜密的思维模式之下,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继而有助于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逆向思考

当很多问题正面无法做出良好解决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反面进行思考,往往会有全新的收获。例如,要证明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真命题,这点单从正面来验证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则可以换个方向从反面进行论证。如果同位角不相等两直线平行,显然,整个命题是错误的,反之,其反面则是正确的,从而得出结论。逆向思维会让数学问题变得简单化,解决方式多样化,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有助于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三)质疑思考

爱因斯坦说过:“解决一个问题难,提出一个问题更难[1]。”质疑精神是人类之所以进步且不断进步的根源所在。教师应引导、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大胆提问,在疑问的推动下他们方能不断追寻、探究正确的答案。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我们可以多通过学生可触可见的生活情形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发学生的质疑、探究。如在三角形稳定性介绍的一节内容中,单纯的为学生进行理论灌输学生难以形成深刻印象,停留在浅层记忆。我们可以如此举例,教师问:“同学们都见过三轮车,谁能告诉我三轮车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有学生答到:“三个轮子自然是三角形”。教师继续问到:“为什么不做成四轮呢?”这时部分学生已恍然大悟,部分学生仍然有所困惑。教师再拿出预先准备的四边形框子让这位同学按,由于四角是可以活动的,所以学生一下就可以按了下去。在框子对角按了另一根竹条让学生再试一次,这次学生费了好大力气才能按下去。其后,在学生的讨论、思考过后得出了模糊的概念,教师再给予适当总结、引出三角形的稳定性介绍。这样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思考对学生知识的吸收掌握程度以及思维能力的锻炼均有较大助益。学生的质疑也促进了他们课堂思维的集中,探究积极性的提升,有助于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