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3:4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

篇(1)

推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支撑我县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资源环境、产业结构、发展动力等,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面对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和新变化,如果发展理念还停留在过去的老路上,不仅难有出路,还会错失良机。因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加快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推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在实体经济上做文章。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根深叶方茂,本固枝乃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业态集聚壮大,全力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要加快结构转型升级,催生传统产业增长的新动能。随着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传统产业旧有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只有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结构转型升级,才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使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使传统企业真正由大转强、变优。二是要启动创新这个新引擎,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改善营商环境、加大人才引进、吸收先进技术等,大力发展高科技、大健康、大旅游、大数据等新兴产业,不断培育经济新的增长动能。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绿色经济,实现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农业、绿色工业、文化旅游的良性互动,加速形成城市、商业、文化、旅游、信息等深度融合的新业态。

从宏观环境来看,我县还存在以下几点优势。一是新一轮产业转移将加快工业化发展。在东部沿海地区面临土地、环境、劳动力、商务成本等系列约束情况下,我县如果能发挥土地、水、矿产、农副产品、劳动力等资源丰富,以及生态环境优越的后发优势,利用产业落差加快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和国内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资源密集代工类产业转移,跨越式推进我县的工业化进程。二是城镇化建设将为我县注入长期发展动力。在国家城镇化战略的推动下,随着我县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县城镇化必将步入快速推进阶段,这不仅可以加快我县发展,优化整个城镇空间格局,而且进一步推动道路、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从而带动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是泛长三角同城化将推动我县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泛长三角区域的交通实现网络化、公交化、共享化,势必推动同城化加快形成,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亦将成为必然。为我县外向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力推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调整,要按照“区域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兴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工业调整,要加快机制转换和体制创新,要以技术改造、产品创新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导产业,抓大扶强。第三产业要以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保险业,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构筑以县城为中心的区域购物中心、乡镇级的商业服务中心和自然村的三级服务体系。

(二)要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民营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很强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组织引导上按照“抓大促小带中间”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的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篇(2)

关键词:金融资本深化理论;区域经济;劳动生产力;产业结构

金融资本深化理论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反应经济发展规律。相关学者指出,金融资本深化理论政府和国家适当放松对金融环境的管理,通过引导金融环境的自动发展,使各行各业的资本和政策得到协调的。另外,金融资本深化是以实现劳动生产力最大化转化为基础的,因此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金融资本深化理论分析

金融资本深化论也被称为金融自由化理论,该理论适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环境、市场机制和政治环境,通过统筹分析金融资本深化理论能够使发展中国家进一步明确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与金融资本深化相关的技术革新、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和劳动生产力等方面以适度引导取代过度干预,挖掘通货膨胀内涵,掌握通货膨胀变化规律,使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环境和经济环境得以显著改善,具备较高的发展活力和生存活力。要想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明确金融资本深化对区域经济产生的影响,一般来说,区域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按照地域特征、产业特征、生产结构等进行的经济产业划分,从这一角度上来看,金融资本深化的过程,也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要素进行深入影响的过程,弗里曼德的中心-外围理论、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这也为金融资本深化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影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金融资本深化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一)促进技术革新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市场机制不断改革和优化,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金融资本深化可以通过促进技术革新,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资本深化展现了金融资本的变化过程,通过分析金融资本变化趋势,能够进一步探究其与实体经济的联系,支持了发展中国家按照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活力。在金融资本的不断深化基础上,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必然结果,而技术革新则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因此,金融资本深化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企业技术革新的效率。近年来,我国科技环境不断改善,5G、云计算、物联网已经在各个重要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实质性的应用效果,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技术的革新实现了企业生产模式的革新,也带动了企业的发展步伐,提高了企业的经济产出能力,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的支持下,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将得以实现。

(二)推动产业升级我国作为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对金融资本深化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可以明确,金融资本深化可以通过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统计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河南省、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河北省、福建省的GDP总值分别为97277.77亿元,92595.4亿元,76469.67亿元,56197.15亿元,48055.86亿元,40678.13亿元,39366.55亿元,36425.78亿元,36010.27亿元,35804.04亿元。其中,广东省GDP同比增长6.3%左右,这与我国广东地区产业升级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金融资本深化,主要包括以证券市场主导的直接金融资本深化和以信贷市场主导的间接金融资本深化,在我国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金融环境大大改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同类型企业设定了优良的竞争氛围,企业要想持续保持稳定的经济产出态势,必须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紧紧跟随经济发展趋势,在金融资本深化的带动下,不断革新产业模式,实现创新发展,由此也实现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三)重建产业结构相关统计调查显示,2019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分别为5.7%,5.3%,9%,5%,5%,6.3%,5%,4%,5.8%,4.7%,6%和7%,2019年,全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投资增长比例分别为37.2%和33.4%,进一步展现了我国在调整产业结构上取得的显著成就,这与金融资本深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金融资本深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业结构重建,跟随市场机制和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更具稳定性和合理性。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资本深化主要在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中得以体现,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对企业的融资模式、财务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企业要想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必须有效地更新内部的财务格局,合理延长经济利益链条,寻求利益均衡点。

(四)提高劳动生产力在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我国有效地推进了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整合了区域产业资源、区域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金融资本的不断深化,要求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入成本进行压缩,这就使得企业希望用最低的成本引进优质人才,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实现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市场机制,可通过加大对新兴产业部门的技术投入,建立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长效机制,以及实现银行资本深化在支持技术进步的同时促进先进知识产出,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协同发展意识。另外,政府也应该在金融资本深化理论的支持下,分析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律,不断地调整融资环境,为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优良的发展基础,降低中小企业的创业成本,促进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力转化率。基于金融资本深化在提高劳动生产力上的明显作用,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充分完善劳动保障机制,避免“用工荒”现象对企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为现代化人才提供满足其心理期望的福利待遇,促进企业经济产出,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篇(3)

关键词:中职生 高质量就业 方法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主体,中职生就业率虽高,但社会认可度还比较低。如何提高中职生就业质量,已成为职业院校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中职生就业现状

据《中国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显示,中职生就业率超过95%,高于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率。但中职就业率虽然非常高,但社会的认可度却很低,就业质量也不高。总的来说,中职生就业质量不高,可选择的就业岗位不多,大多是生产率低、科技含量不高的岗位,就业权益保障不足,劳动关系和谐程度不高。

造成这一现象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一是从目前中职生的来源来看,9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和城市经济困难家庭。二是从经济条件来看,中职学生家庭年人均收入仅3000元,家庭的社会地位普遍较低。三是从思想理念上来看,由于受软硬件短板的影响,中职学生心理上产生了不平衡。四是就业率不能代替一切,更不能与幸福指数挂钩。当下社会评价看的是“饭碗”的“质地”,普通工人与公务员同为就业,但待遇差别很大。

如何提升中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如何让中职生实现高质量就业,这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多措施促进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之源、稳定之基,党的十报告提出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重要目标。中职院校要从现有的中级培养模式出发,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道路,发挥学校的职业技能培养作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

1.培养模式

一是发挥中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骨干作用,按企业需求设置对口专业。二是发挥中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主阵地作用。中职院校要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地选择培训专业,为社会培养实用型、技能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三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利用技工院校师资和设备的优势平台,选拔高技能人才。

2.培养方法

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能在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要培养高技能人才,一是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建立一支理论与技能水平均较高的师资队伍,这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二是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确定人才培养内容,按照引申理论―动手实践―讲评辨析―知识补偿―再实践这一脉络,进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3.提升培养实效

笔者所在学校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以创建高级技工学校为契机,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一是提供创新服务。发挥学校作为山东省“金蓝领”项目培训基地、潍坊市技师工作站和潍坊市建筑工人培训基地的作用,为企业职工开展技师和高级技师培训服务。同时,大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为全市企业职工和社会从业人员搭建技能竞技、技术交流的平台。二是提供多功能服务。利用孚日集团、豪迈科技等大中型企业的品牌效应和学校师资、设备优势,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把企业招工和学校招生相结合,深挖培训潜力,强化培训功能,多渠道、多层次开展部门培训,为在职职工、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失业人员、退役士兵等群体提供多功能培训服务。三是提供延伸服务。学校把每年的3月作为“联系企业活动月”,提前介入,超前服务,把握企业人力资源需求,调查优化专业设置。同时,做好学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学生就业愿望,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选择企业和职业,并把学校管理和服务延伸到企业,从而提高就业质量。

三、对提高就业质量的思考

笔者认为,中职院校要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一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中,做好毕业生安置的同时,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就业质量。二是提高就业质量,除培养企业急需的实用型、技能型、创业型技能人才之外,要把提高就业质量的核心放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上,为毕业生就业提供良好的安置环境和充足的岗位。三是进一步改革完善培训体系,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要加快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技能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发展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还要加强对劳动者职业观念的引导,加强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

篇(4)

(一)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在大多数实行会计准则的国家,会计准则由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司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核算方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制定会计科目体系。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等多种原因,我国目前会计制度由企业自行制定的情况很难达到,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还是由国家统一制定企业会计制度。但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的做法,从长远利益来看,不利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推进。

(二)我国会计准则主要由政府制定,影响了我国会计准则的代表性在我国,会计准则是由作为政府部门的财政部制定并颁布实施的。纵观世界各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概括来说有三种类型:一是由民间组织或机构;二是会计职业团体制定,并由官方机构批准;三是由政府机构制定、会计准则或制度。美国财务会计报告准则的制定者是具有民间组织性质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但我国,职业界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作用有限,这就影响了我国会计准则的代表性。

二、关于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建议

(一)会计教育国际化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参差不齐,推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需要各个行业的会计人才的共同努力,所以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员,对加快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十分重要。而这必须从根本上改革会计教育、提高会计教育水平。加强会计教育的国际化导向,使会计教材、教育组织形式与国际接轨。

(二)推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同时完善我国的证券市场证券市场的发展为会计准则的制定与修改提供了的强大动力,会计准则是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而逐渐成熟起来的。美国是世界上会计准则建立最完善的国家,其公认会计准则就是为了适应证券市场发展需要才建立的,是为服务证券市场而发展起来的。伴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会计信息使用者和用途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区分会计准则本身目标与政府的政策目标之间的区别,明确会计准则制定的出发点,即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为资本市场服务,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服务。一个证券市场的成功与否是与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水平紧密联系的。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总会计师迈克尔·萨顿曾说过“美国资本市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美国上市公司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披露准则”。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有利于实现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披露,由此可见会计准则对于证券市场的重要性。加入WTO,加快了我国证券市场与国际证券市场的接轨,会计准则国际化是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必然要求。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密切关注会计国际化趋势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使得各国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同时也对会计行业和秩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应当积极走出去与世界经济连为一体,与各国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国内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与职业道德水平。我国应当积极开展与各国政府和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双边和多边洽谈,加强国际贸易交往的力度,增进相互之间的沟通,吸取宝贵经验,争取各国政府或组织对我国新准则的认可。此外,我国应积极关注IASB和美国财务报告准则委员会等机构的最新动态,认真分析IASB的项目计划和讨论稿、征求意见稿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影响,从而积极应对会计国际化趋势,并加快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步伐。

(四)从我国实际出发,完善会计准则的制定我国会计准则在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吸取各国有用的经验,但并不意味着我国的要全部照搬别国的会计准则,而对我国原有的会计准则全盘抛弃。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在充分认清国情之后,对我国现有的会计准则体系作出全面的认识与调整。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加快发展制定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支撑市场;

其次,借鉴国际会计惯例,加快推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

再次,健全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制定程序;

最后,以原则为导向,完善我国的基本会计准则并实现会计准则国际化。

加快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这一命题并非否认我国的国家特色,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会计准则应在加快国际化进程的同时,体现国家化特色:

其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会计制度的制定应当能体现会计主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相协调的要求,特别是在目前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下,更要首先考虑所执行的会计制度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5)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起始年,也是我市实现“跻身全国两百强”目标的关键年,做好明年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当前,我市社会事业发展正面临许多有利条件,特别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是我市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机遇期,也为抓好社会事业工作打下了牢固的思想基础。这几年我市社会事业工作方法的不断创新,为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因此,社会事业工作要紧紧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五中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经营的理念,加文章来源于新灵山,强统筹,调整结构,提高质量,深化改革,实现均衡发展。

加强统筹--就是要通过制订完善各项规划,建立以规划为导向,协调运用政策、投资和监测等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通过实施有力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相统一。

调整结构--就是要合理划分政府供给公共产品和市场供给产品的范围,继续把提供公共卫生、义务教育、公共文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等公共产品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优先安排公益性社会事业项目。同时发挥政府投资的示范作用,构建多元化的投资机制,补充政府公共资源的不足。

提高质量--就是在不断扩大资源总量的同时,要研究提高质量的问题,增强活力和竞争力。

深化改革--就是要着力推进教育体制、文化体制、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内部机制转换,以经营的理念,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体育产业、it产业等,进一步增强我市社会事业的活力。

均衡发展--就是坚持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和要求,统筹城乡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城乡社会事业的均衡发展。

篇(6)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maizipo”为你整理了这篇参观现代品牌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有感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益阳】以电商为引领  促品牌富农战略——参观益阳市安化县现代品牌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有感

11月25日下午,有幸参加省供销经济学会年会,得以参观益阳市安化县供销社领办的农产品电商平台、交易中心、物流中心、品牌农产品展示厅,切身体会现代互联网、物联网的魅力,亲身感受供销社为农服务,致力于发展品牌农业、现代农业的气息,心灵中,好似一股春风徐徐吹过,令人心情振奋,让人耳目一新。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迅猛发展,农村,这块古老的土地将面临一系列挑战。脱贫攻坚是首要任务,增收致富奔小康、带领全体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必须长期奋斗的根本目标。新时代,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迫切期待着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质量富农、品牌强农已成为“三农”工作的一个突出重点,也成为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安化县品牌农产品涉及农业的很多方面,米、油、鱼、肉、蛋、菜等等品牌农产品展示厅里灿若星辰,琳琅满目,包装精美,卖相绝佳。特别是安化黑茶,更是闻名中外。在电商的引领推动下,农民的品牌梦想越做越美,县域经济也是芝麻开花,不仅甩掉了省级贫困县帽子,而且,品牌强农战略领先全省。供销社以电商为引领,推品牌、扩销售,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彰显了为农服务“国家队”的担当。

安乡县品牌强农工作也做出了很大成绩。政府成立了“安乡农仓”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委员会,分管副县长任主任,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首批入仓企业17家,共20个产品系列,2020年品牌产品销售额已达2.5亿元。

篇(7)

【关键词】数字经济;经济学;高质量发展

1引言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基于5G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数字经济的崛起与发展对社会经济产生诸多影响,因此,立足于经济学视角详细分析我国数字经济的崛起与发展,以此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而提供支撑。

2数字经济的概述

2.1数字经济的模式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学概念的数字经济是人类通过大数据(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其中网红经济是数字经济的一种类型。根据调查,我国网络经济发展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其主要是以网络为主。按照数字经济的变现方式,数字经济可以分为:一是线上数字经济,其主要是通过线上交易完成商品流通;二是线下经济,其主要是利用网红效应实施的系列经济活动。

2.2数字经济的发展优势

发展数字经济具有较高的优势:首先,数字经济是带动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推动产业结构性转型升级成为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而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型,带动一批新兴产业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其次,数字经济成为巩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以陕西省为例,陕西省通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电商扶贫和消费扶贫成效明显,通过组织系列扶贫活动及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有效带动4万多个贫困户增加收入。积极推广“名校+”“名师+”远程教育帮扶模式和“互联网+健康扶贫”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促进优质服务资源下沉,向农村地区延伸覆盖。推进网络扶贫与数字乡村发展有机衔接,积极实施数字乡村发展“六大行动”,促进乡村全面发展。河南省大荔、柞水、佛坪和杨凌4县区被确定为国家首批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县。

2.3数字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任何经济发展模式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结合调查,数字经济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技术快速革新导致部分人群摩擦性失业。技术带动产业升级,数字经济依托于互联网技术而发展,技术的进步创造一些新的岗位,同时数字化推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有可能导致大面积“技术性失业”,对就业市场、民众生活与广大社会造成的影响是痛苦的。数字经济对劳动者的数字技能和数字素养提出很高的要求,不具有数字素养的人将面临失业和边缘化危险。二是线上平台强势压低线下实体收入。线上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模式。线上经济的便捷性塑造了一批具有极高粘性的消费者,加之没有店租等实体成本的负担,线上平台相较于线下从业者往往有更强的竞争力。在线上平台的竞争压力下,大量线下实体从业者被迫降低利润目标,甚至面临破产。三是巨头垄断挤压中小企业生存空间。数据是一种边际成本递减的生产资料,数据一旦形成规模就具有天然的扩张性,不受规制的扩张必将走向垄断,垄断的后果是行业资源集中与行业内部分化加剧。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下,行业资源高度集中,互联网巨头与小微企业差距悬殊,并且差距还在渐渐扩大。

3数字经济崛起的原因

数字经济是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手段。根据调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例如,2016-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呈现增长态势,从623亿元增长至3419亿元,增长了2796亿元,如图1所示。其中,直播带货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尤其是2020年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直播带货成为拉动国民消费的重要方式。2020年直播电商占GDP比重达27.8%,年增速高达227.7%。通过深入分析,我国数字经济之所以取得巨大成效,主要决定因素有以下方面。

3.1数字经济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

我国进入数字化经济时代,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基于5G技术的发展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稳定的发展动力。5G技术能够为网络直播提供稳定的信号,为直播带货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例如,基于5G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的平台形式更加丰富,为市场消费者提供了多元化的观看平台,有效地刺激了粉丝的消费欲望。尤其是2020年肺炎疫情发生后,基于“居家隔离”政策的实施,网络购物成为满足人们消费的重要方式,提高了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进而扩大了数字经济的粉丝量。据统计,2020年我国移动用户占比达互联网用户数量整体的99%,手机流量时代全面来临。可以说庞大的网络群体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大力的潜在客户。网红利用营销手段,猎取消费者心理,通过高粘度、高互动的方式拉近与粉丝的距离,并且通过精准的营销手段引导粉丝消费,形成价值回报。

3.2国家高质量发展政策的支持

基于“双创”战略的实施,推动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国内消费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政策,例如,在全国经济发展会议中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是民营经济、“双创”战略实施的具体体现。为支持数字经济的发展,国家层面、地方省市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如表1所示。陕西省加强数字领域标准制定,探索推进数字经济领域地方立法,完善数字经济政策体系。围绕“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2条路线,打造“一带一路”数字经济核心区。目前陕西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位列全国第12位,数字经济产业蓬勃发展的西安,助力陕西加速步入“数字时代”。

3.3人们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的转变

我国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主要目标。2020年我国实现绝对全面脱贫攻坚战役的胜利,我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个性化消费成为当前90后、00后消费的主要方式。相比80后消费群体而言,新一代消费群体具有更强的包容性与创意性。所以数字经济的发展迎合了当下消费主体的个性化消费理念:一是基于数字化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线支付方式的转变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契机。例如,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由于支付方式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因此一定程度会刺激消费者消费欲望,产生诸多“不必要消费”。二是新一代消费群体的“懒惰性”催生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经济实现了居家消费的方式,大大节省了新一代消费群体的时间。

3.4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持续夯实

数字经济发展依赖于完善的基础配套体系。一是我国物流产业快速发展。根据调查,目前我国物流产业体系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尤其是近些年我国物流产业技术不断创新。冷供应链物流技术不断发展,有效地保护了新鲜食品的质量。例如,根据调查,基于冷供应链技术的发展,生鲜农副产品的网络销售额不断扩大。大力发展物流产业成为国家政策,道路、网络成为物流发展的重要支撑。近些年国家加大了对上述产业的支持。二是网络建设力度不断增加。在5G通讯方面,截至2020年5月底,陕西5G基站已累计开通7621个,力争打造中西部地区5G网络建设先行区,为后续5G产业发展与应用奠定基础。

4数字经济的经济学效用分析

4.1经济增长效用分析

经济模式存在的本质就是促进经济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大的消费满意感。数字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模式,是数字化经济发展的产物。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一是数字经济带动了经济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改变传统的粗放型、高能源消耗型产业的发展,从而引导地方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例如,陕西省是全国有名的网红城市,通过互联网传播有效带动了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二是数字经济催生了诸多新职业,助力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数字经济有效带动了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例如,通过助农直播带货可以将诸多农副产品推广到全国,以此提升农副产品的市场价值,形成品牌效应。与此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也有效地丰富了就业岗位,拓宽了就业渠道。以网络直播为例,网红直播带货不仅需要大量的后台客服岗位,而且还需要大量的物流配送人员,因此,数字经济的发展有效提高了我国的就业率。

4.2营销效用分析

数字经济不仅带动了产业转型升级,而且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线上购物模式的发展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一是数字经济模式下的营销方式实现了全员营销模式,营销人员面对的是所有的受众,需要了解消费者在态度与行为上的改变,因此迫使电商企业要从过去的营销局部视角升华为用户、文化、生意、经济、民生的大局观。二是细化市场。市场细分和目标定位都是确定品牌营销策略的关键要素。在数字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互通互联性不断提高。因此,企业通过大数据洞察了解目标用户,以精品内容与品牌用户创造共鸣,以优质产品和资源矩阵搭建更贴近用户的营销场景,全面助力品牌实现营销突围。

4.3数字经济文化效用分析

文化效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数字经济发展背后是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陕西是网红城市,例如,基于数字经济的发展,西安加入GDP万亿俱乐部,2020年西安市GDP增速5.2%,总量10020亿元左右。根据调查,当前我国网红更多采取的MCN批量生产的模式,导致缺乏内涵文化。而依托区域独特文化可以有效带动经济的发展。例如,陕西老乔是一名美食博主,在抖音上的粉丝为1200万,其认为自己走红的原因归功于陕西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可见,数字经济的发展有效地宣传了当地的特色文化,弘扬了当地传统文化。另外,数字经济变现速度快,网红一夜成名现象助长了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加剧了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的传播,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产生冲击。

5结语

总之,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时代变迁和市场变化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更加符合当代社会心态与社会价值的变化,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发挥了其经济学的本质,促进了“双创”发展及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但是同时数字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其归根结底是缺乏正确引导和有力监管以及其自身缺陷的产物,我国应积极消除数字经济的负面影响,通过政府完善数字经济相关管理制度、数字经济主体自觉维护数字经济生态环境、社会公众共同监督等方式引导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以放大数字经济对经济的积极贡献,规避克服其负面影响,促进其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婧怡,杨秀丽.网红经济的经济学效用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9(23):59-61.

【2】韩雪.我国“网红经济”的崛起与发展———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08):15-17.

【3】彭妍,李星星.浅析数字经济及其影响[J].商业经济,2019(08):109-110.

【4】吴晓辉.浅谈疫情之下的“宅文化”传播[J].新闻传播,2020(07):16-17.

【5】姜佳奇.数字经济下直播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9.